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加坡小贩中心建设经验及对广州的规划启示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摊贩是亚洲国家传统商业模式之一,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之下,由城市无业者经营的摊贩,由于流动性强、对环境和交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然而,新加坡小贩中心(与我国肉菜市场相类似)是社区中心的组成部分,是带有公共空间性质的地区,同时也折射出了新加坡整洁有序的城市特性。其发展历程、建设类型及规划管理模式,都有着其独特的成功之处。本文希望通过借鉴新加坡小贩中心这种商业布局形态,以广州为例,从规划的视角下,在规划配置标准、规划要求、建设思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总结其建设经验及启示。
引文
[1]赵宏伟.《中国—新加坡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5)
    [2]唐子来.《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J].国外规划研究,2000(12):42-45
    [3]任赵旦,王登嵘.《新加坡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4(9):39-47
    [4]王茂林.《新加坡新镇规划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9(8):43-51
    [5]张祚,朱介鸣,李江风.《新加坡大规模公共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组织和分布》[J].城市规划学刊,2010(1):91-103
    [6]梁浩德,蔡浩权.《加强肉菜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广州现代商贸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0-13
    [7]苏蒲霞.《从新加坡的小贩管理看我国的城管行政执法》[J].长治学院学报,2014(12):5-7
    (1)新加坡小贩局的职责之一就是保证小贩中心内没有无牌经营的摊贩,并向有意在小贩中心内设摊的摊贩签发牌照。同时小贩局还制定了《公共卫生条例》,小贩局的执法队伍也很有“威慑力”,针对小贩管理的稽查队每四人一组配备一名持枪保安,负责对非法小贩的取缔工作;小贩局还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所有小贩必须接受食品卫生教育,还开展有关个人卫生、营养学等课程。
    (2)新加坡组屋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公共房屋,为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房子拥有权是政府,政府以租借的方式给予那些中下阶层及贫穷家庭居住,住户每个月必须缴交房租给政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