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多源资料观测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雨滴谱仪等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28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分析,探讨新型探测资料在冰雹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华北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与低层暖湿气流交汇,是产生这次冰雹的天气背景;高空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使得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中心及辐合线是降雹的触发机制。(2)微波辐射计监测显示,降雹期间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将底层空气的感热和潜热向上输送,导致2km以上大气有明显升温,由于低层水汽聚集及冰雹在近地层融化造成降雹时近地层相对湿度、水汽密度增大。冰雹发生在云液态水含量快速增长的波峰上,对冰雹的发生具有较好指示意义。(3)对比南京3站风廓线雷达资料表明各站上空环境风场存在一定差异,六合地区降雹前6km高度高空急流有利于六合上空形成有利的辐散形势,降雹时0~6km存在较深厚的垂直风切变,配合地面中尺度低压,降雹最为强烈;南京站降雹时,对流层中下层有一槽过境,而高淳地区冰雹由近地面垂直风切变激发。(4)六合站、高淳站雨滴谱仪分析表明不同降水相态对应的滴谱特征有差异,两站雨滴谱型分别呈指数型、多峰型分布。高淳站雨滴谱仪监测到直径达到15mm的冰雹粒子,六合站最大冰雹直径为5mm。两站速度谱大致为单峰型,在较强降水时刻,粒子下落峰值速度在2~5m/s之间。(5)影响六合的超级单体存在钩状回波、回波悬垂、三体散射等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地面中尺度低压系统、中低层的中气旋及高层的辐散环流配置造成了雹云中维持较强的旋转上升气流,有利于出现大冰雹。
引文
陈磊,陈宝君,杨军,等.2013.2009-2010年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大气科学学报,36(4):481-488.
    陈秋萍,陈齐川,冯晋勤,等.2015.“2012.4.11”两个强降雹超级单体特征分析.气象,41(1):25-33.
    耿力力.1992.华北冷涡降雹特征.山东气象,12(3):16-20.
    黄晓龙,高丽.2016.2014年3.19台州冰雹过程中尺度分析.气象,42(6):696-708.
    黄治勇,徐桂荣,王晓芳,等.2014.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咸宁两次冰雹天气的观测分析.气象,40(2):216-222.
    黄治勇,周志敏,徐桂荣,等.2015.风廓线雷达和地基微波辐射计在冰雹天气监测中的应用.高原气象,34(1):269-278.
    李德俊,熊守权,柳草,等.2013.武汉一次短时暴雪过程的地面雨滴谱特征分析.暴雨灾害,32(2):188-192.
    李江波,王宗敏,王福侠,等.2011.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特征与预报.高原气象,30(4):1119-1131.
    李睿劼,李宏宇.2008.微波辐射计计算准K指数对降水的反应.气象,34(S1):185-190.
    马禹,王旭,陶祖钰.1997.中国及其邻近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普查和时空分布特征.自然科学进展,7(6):701-706.
    仇娟娟,何立富.2013.苏沪浙地区短时强降水与冰雹天气分布及物理量特征对比分析.气象,39(5):577-584.
    沈树勤,李会英.1994.江苏冰雹强对流天气条件分析及其物理解释.气象,20(9):25-29.
    唐仁茂,李德俊,向玉春,等.2012.地基微波辐射计对咸宁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监测分析.气象学报,70(4):806-813.
    徐芬,郑媛媛,慕熙昱,等.2016.江苏沿江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气象,42(5):567-577.
    郑艳,李云艳,蔡亲波,等.2014.海南一次罕见强冰雹过程环境条件与超级单体演变特征分析.暴雨灾害,33(2):163-170.周黎明,王庆,龚佃利,等.2015.山东一次暴雨过程的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气象,41(2):192-199.
    周志敏,万蓉,崔春光,等.2010.风廓线雷达资料在一次冰雹过程分析中的应用.暴雨灾害,29(3):251-256.
    Chan,P W.2009.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a multi-wavelength,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er in intense convective weather.Meteor.Z.,18(3):253-265(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