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工业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研究——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工业遗产的保护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而文化创意产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利用工业遗产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面貌的重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梳理了1865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脉络和发展现状进行整体,从地理区位、创意产业园规划布局、入驻企业及人文景观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周边著名历史文化景点下的相对弱势和中心区位的相对优势,功能布局和定位的不匹配性,招商企业与文化创意主题不符的困境,及人文环境的管理不当造成的文化景观的缺失性,并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背景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必然性,同时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应该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注重产业链的打造和创意氛围的塑造。
引文
[1]龚恺,吉英雷.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改造调查与研究——以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J].建筑学报,2010(12):29-32.
    [2]刘学,范占军,张敏,等.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河南科学,2009(7):866-870.
    [3]蒋楠,王建国.创意产业与产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结合——以南京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1):64-71.
    [4]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地缘空间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5):92-98.
    [5]王三银.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6]周建军,朱嵘.城市文化创意空间的塑造——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与世博会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08,No.145(1):29-32.
    [7]董慧.秩序与活力:城市文化空间的意义构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9-46.
    (1)《下塔吉尔宪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