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人居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居住问题正在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所不得不面临的考验,这一考验的背景是城市化进程、住宅支付压力问题、流动人口居住问题,而我国对人居问题的研究长久以来停留在技术和建筑的层面,既缺乏政策上的人居发展战略,也缺乏对我国人居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层面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本文的主要论述包括:
     1.对我国现实的人居状况进行了分析,包括了城市化进程状况的分析、城市隐性人口的状况分析以及对人居发展水平中最重要的指标——人居住宅面积的分析。
     2.提出了我国的人屠发展战略框架,并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在该框架中,包括了政治哲学、城市化倾向、对经济还是对社会负责的选择以及人居发展中所应偏重的因素;对于人居发展目标,本文强调以经济目标为主,同时兼顾社会目标;在战略方针方面,本文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方面要增加居民对住宅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保证人居发展的可持续改善;在战略措施选择方面,本文提出了两点,一是要治理住宅市场结构、二要努力降低住宅建设成本,二者是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
     3.考虑到流动人口住宅问题在我国人居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本文最后一章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分析涉及到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城市隐性人口的数量与特点、这一人群的居住问题以及衍生问题。根据我国的现实和流动人口的特点,本文进行了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住宅问题的初步方案。
Human settlement has been a challenge that numerous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envisage. Changes in the demographic, economic,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present a continuing challenge for housing policy. The crucial component of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policy development around human settlement involves the stratagem, housing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research outputs include:
    1.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that Chinese human settlement developed. These analysis include Chinese urbanization, the complex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housing instance.
    2. T his research raised the stratagem of Chinese human settlement. The stratagem includes relevant target and measures. Polity, urbaniz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Chinese human settlement stratagem. The economic target is taken for chief target, and the social target is considered the important target. The endured housing plan and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are pivotal points in this research. Modulation of housing market and depression housing cost are primary measures.
     3. The ques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especial status in Chinese human
    
     settlement stratagem. In the last part, this research reviews Chinese floating
    population's quantity, composing and housing characteristic. The measure to
    floating population is bring forward too.
引文
1. HAL R.VARIAN, 《Microeconomic Analysis》,1, W.W.Norton & Company,Inc, 1992
    2. "The role of hous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imeograph Third World Congress of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Tel Aviv
    3.《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戴维.D.史密斯《城市化住宅及其发展过程》,卢卫、杜小平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32、33、35,219。
    5.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等著,张欣等译:《经济发展》,上海泽文出版社,1986年版,299页
    6.《中国城市化的战略模式与前景》,里米.普鲁多姆,世界银行2000年5月8日—10 北京城市化研讨会发言论文稿。
    7.《东亚地区都市化及人类居住问题初探》,台湾省永续研究报告 090—005号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6.48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12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23,730
    11.《中国统计年鉴 1990—2002》
    12.《中国城镇住房公共政策选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课题研究报告,2001,7,王诚庆、倪鹏飞、杨铁山、李建
    13.《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杨宜勇认为要整体有序地实现中国城市化》,2001,10,11,《中国市场经济报》
    14.《中国应走大城市发展道路》,常明晶,2001,《中国国情国力》
    15.《中国水泥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措施分析》,《中国能源》,2000
    16.杨重光,刘维新,《中国房地产经济研究》,44页,4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
    17.《住宅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谢伏瞻,李培育,刘士余,28页
    18.《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空间和现实问题》,颜晓东
    19.《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辜胜阻,刘传江,华中理工出版社
    20.《论我国房地产业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第五期,丁芸/马洪波
    21.“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失范结构——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社区”课题组于199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所完成的问卷调查己极于1999年夏所做的深度访问,德国
    
    柏林自由大学柯兰君
    22.《城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农村外来人口的状况和自我感受》,刘玲
    23.《特大城市暂住人口现《状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张庆五
    24.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及其对上海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魏朗云
    25.《探索中国人口流动的规律及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孙常敏
    26.《资源的获得与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张应详
    27.《永恒的钟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周大鸣
    28.“流动儿童边缘成长与反社会人格倾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单光鼐等,20013月
    29.中国房地产业10大问题透视》,《经济日报》,2001年1月10日
    30.《上海各方拒绝经济适用房源于其监督成本太高》,《经济观察报》2002年09月29日
    31.《缺乏竞争,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源》,《中国市场经济报》4,22
    32.宋春华《小康社会初期的中国住宅建设》讲话。
    33.www.unchs.org
    34.www.ahuri.edu.au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