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九华山佛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九华山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佛教既已传入九华山,僧人檀号为九华山佛教的开山祖师。新罗王族释地藏卓锡九华后,刻苦修行,兴建寺宇,躬身教化,九华山佛教渐盛。释地藏之后,九华山佛教于唐代获得初步发展,寺院、僧人渐多。宋元时期,九华山佛教继续发展,寺院广为修建,多座寺院获朝廷赐额,同时有一批高僧大德于山修行弘法。
     明清时期,中国佛教世俗化空前强化,进一步与民间信仰、民众生活相结合。菩萨信仰、烧香拜佛活动在信众中影响较大,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四大菩萨”家喻户晓。随着佛教世俗化的加强,人们逐渐将释地藏与地藏菩萨混淆,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正式形成并得到巩固,至乾隆年间,正式跻身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行列,成为信众烧香朝拜的主要圣地之一。地藏信仰不但可以减轻民众对现实苦难的畏惧,更能缓解对死后地狱煎熬的恐慌,不但关注当世,更关注死后。所以,九华山成为佛教名山的时间虽然要晚于其它三座名山,但在明清时期的发展速度却是最快的。另外,帝王僧俗对地藏道场的护持和弘传,也成为九华山佛教名山形成的重要原因。
     地藏信仰是明清时期九华山佛教的核心内容,整个九华山佛教几乎无处不体现了地藏信仰。僧人不但宣扬地藏信仰,而且还践行地藏精神,肉身文化的形成便是体现;士人、普通百姓崇奉地藏菩萨更是不遗余力,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士人更是留下了赞美地藏菩萨的不朽作品;有关释地藏的“遗迹”、传说故事等层出不穷,虽大多伴有后人附会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内容,但却体现了释地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影响。
     明清时期九华山佛教除地藏信仰兴盛外,佛学、宗派也有一些发展与传承。纵观整个明清时期九华山佛学,呈阶段性发展特色。明中前期,九华山佛教处于恢复发展阶段,佛学水平较高的僧人很少,主要为禅僧。明后期至清中前期,九华山佛教达到鼎盛,高僧增多,佛学获得一定发展,不仅禅宗继续发展,而且出现了净土宗、华严宗等。清后期,受到太平天国战火重创的九华山佛教,再次处于恢复阶段,但此时期的佛学,虽比不上之前,但仍有一定发展,部分佛学水平较高的僧人来山传法,出现了禅宗、净土宗、华严宗、律宗并存,以禅宗为主的局面。但从总体来讲,受明清佛教大环境的影响,此时期的九华佛学,在教义、教理方面多陈陈相因,述而不作,缺乏创新性。这也说明,明清时期的九华山佛学,只是维持了表面的繁荣而已。
     明清时期九华山僧人数量也随着佛教的兴衰而增减。明中前期,僧人数量不多。明后期至清中前期,随着佛教达到鼎盛,僧人云集,名僧众多。清后期,佛教虽处于恢复阶段,但也不乏名僧出现。僧人们平时严格遵循《敕修百丈清规》中规定的清规戒律,但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政府也会出面予以保护。僧人们所接受教育的方式,先后有讲经和办学两种形式,其中于九华山开坛讲经者,既有本山高僧,也有请来的外地名僧。僧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为香火、化缘、庄田和商业,虽然形式多样,有时收入也不菲,但总体说来,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并受到社会政治和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
     九华山佛教寺院主要分布在九华街、闵园、天台、后山及山下附近地区,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末至清中前期,曾大规模修建,形成一个庞大的寺院建筑群。主要大寺如化城寺、肉身宝殿等,规模宏大、香火旺盛。修建寺院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僧人、特别是住持僧人的募化,而地方大族、商人及普通百姓的功德捐助以及朝廷、地方政府的官助等,则是另一重要来源。寺院建筑多采用宫殿式、民居式和组合式的建筑样式,以民居式为主,内部装饰讲究,技艺精湛,且借物入境,注重功用性。整个寺院建筑群,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回旋曲折、布局灵活,于散乱中取和谐,于朴实中见庄严,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色和古老村落交相辉映,古朴清幽,秀雅灵妙,在代表了九华山乡土建筑优秀传统的同时,也体现了当地高度世俗化的宗教生活。
     明清时期的九华山佛教,虽然香火旺盛,但与全国佛教一样,佛学衰微,仅有的一点发展也是诸宗融合、三教融合。相反,世俗化却日盛,地藏道场兴旺。这也是明清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特色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明清时期九华山佛教的繁盛,对当地甚至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佛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的影响要大于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明清九华山佛教虽然在佛学义理方面无多大成就,世俗化强,但在佛教诸宗集体衰微的情况下,不但自身跻身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行列,而且使地藏信仰沿袭不衰,并加大了在民间的影响力,丰富了佛教的内容。自此,“四大名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取向。此外,明清时期九华山佛教的繁盛,还极大丰富了我国艺术宝库的内容,并促使佛教文化向民俗文化渗透,对九华山当地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民俗风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Mt. Jiuhua, Mt. Wutai, Mt. Emei and Mt. Putuo are called "Four Great Buddhist Mountains" in China. The Jiuhua Buddhism has a long history. As early as in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Buddhism already spread to Mt. Jiuhua. Venerable Tanhao wa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there. In719AD, Shi Dizang (Korean spelling: Kim Gyo-gak,696-794), or Jin Qiaojue, a Silla prince (today's Gyeongju city in South Korea) came to Jiuhua Mountain. He stayed at the Jiuhua Mountain with a life devoted to practice. Having built temples, he committed himself to preaching to the local people. Thus, Buddhism was able to take root at Mt. Jiuhua. Buddhism boomed in the Tang Dynasty due to Kim's influence. More temples were built and more people gathered there.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and Yuan Dynasty (1206-1368), the Jiuhua Buddhism continued to expand. Monks built more temples. The imperial court bestowed tablets to a number of key temples. At the same time, a group of eminent monks started their practice and propagated Buddha dharma ther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ecularization in Buddhism in China became widespread. It further amalgamated popular beliefs and local people's lives. The Bodhisattva belief, the practice of burning incense and prayers were quite influential then. Manjusri, Samantabhadra, Avalokitesvara and Ksitigarbha were popular in every corner of the country. With the widespread of secularization, people got confused with Shi Dizang, the monk, and Dizang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It was in the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that Mount Jiuhua formally became a holy land of Dizang Bodhisattva worship. It emerged as one of the pilgrimage centers for people to burn incense and worship. People may feel released from fears of suffering in real life, and also find relief from the fear of suffering in the hell after death. In other words, people with Dizang belief are concerned about both present life and after life. Although it was much later for Mount Jiuhua to become one of the famous Buddhist mountains than the other three, its speed in development was the fastes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ther reasons for its fastest development may be ascribed to emperors'support for the propagation.
     The Dizang belief as the core of Buddhism at Mt. Jiuhua during the periods of Ming Dynasty (1368-1644) and Qing Dynasty (1644-1911) was almost omnipresent there. Monks did not only propagate the Dizang belief, but also put the spirit of Dizang into practice. The culture of "flesh bodies"(roushen肉身)rprefers to "the bodies" that the monks left behind upon their death. Scholar-officials and common folks alike spared no effort in worshipping this culture. They came to pay homage to Dizang Bodhisattva from thousands of miles. Scholars wrote enduring stories to praise Dizang Bodhisattva. So many legendary stories about Shi Dizang (Kim Gyo-gak) came into existence, although many of them could not be proved. This reflected how Shi Dizang impacted the local people.
     Apart from the booming beliefs in Dizang bodhisattva at Mt Jiuhu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oth the Buddhist studies and Buddhist schools developed. The developm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stages. The early Ming witnessed a period of recovery in which there were few eminent monks. Most of them were Chan monks. Buddhism at Mt. Jiuhua reached its highlight from the mid-Ming to the mid-Qing dynasties (15th-18th centuries?). More eminent monks came to preach at Mt. Jiuhua. Thus, Buddhist studies further flourished-not only Chan Buddhism, but other schools, including the Pure Land School, Huayan School and oth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644-1911), Buddhism at Mt. Jiuhua suffered a heavy loss due to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Rebellion in the years of1850-1864. Following this social unrest was a period of recovery. The Buddhism in this period, although declined, was able to grow and recover a bit. Some eminent monks who had good knowledge of Buddhism came to Mt. Jiuhua to propagate Dharma. The three schools-Chan, Pure Land, Huayan and Vinaya schools coexisted with the Chan as the mainstream. Generally speaking, influenced by the macro-environment of the Ming-Qing dynasties, Buddhism at Mt. Jiuhua in this period lacked creativity in doctrinal studies. Monks just transmitted what they learned from their masters. This showed that the Buddhist studies at Mt. Jiuhua in this period of Ming-Qing dynasties looked prosperous, but only superficially.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monks, who lived in the Mount Jiuhua, increased or decreased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Buddhism.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re were few monks.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as Buddhism reached its height, more monks gathered, including many eminent mon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lthough this was the period of recovery, there were many eminent monks at the mountain. Monks usually strictly followed "The Baizhong's Monastic Code Decreed by Emperor Shundi in1335." When their benefits were impaired, the authorities would intervene.
     There were two types of education for monks:sutra lecture and school training. The lecturers include monks at Mt. Jiuhua, as well as eminent monks from other areas in China. The main sources of life for monks were incense, alms, rent of fields and commerce. Sometimes, the income of these sources was big. However, in general,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was weak because it was restricted by socio-political and natural conditions.
     The monasteries of Mt. Jiuhua are located in the Jiuhua Street, Min Park, Tiantai Hill, Back Hill and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the early Qing, monks built many monasteries that formed an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cluding big temples, such as Huacheng Temple,"Flesh-bodies Hall" and others. They were magnificent and attractive to many pilgrims. The funds for building these temples came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alms by monks, particularly by abbots. Donations from big families, merchants, local commoners, the imperial court and local governments were important sources.
     The architecture of monasteries was palatial, and residential. Most of the temples were built in the residential style.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was tastefully decorated with superb techniques. The builders designed images with emphasis on functions. The monastery complex was constructed on the side of hills, high and low, winding and round, in a harmonious way. The beauty of the monastery complex was enhanced by its natural scenery and ancient villages. It looked simple, quiet, delicate and wonderful. These buildings demonstrated the tradition of architecture at the Mt. Jiuhua. They were also symbolic of the religious life in a secular society.
     The Buddhism at Mt. Jiuhu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ough followed by many worshippers, was inevitably on the way to decline in same as it was in other areas in the country. The only sign of development was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schools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amalgamation of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On the contrary, when Buddhism became more secularized, the more the holy land of Dizang Bodhisattva thrived. This was a typical characteristics-of Chinese Buddhism in the Ming-Qing dynasties. 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Buddhist mountains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booming of Buddhism at Mt. Jiuhua exerted great impact on the politico-economic, and cultural situation of the locality and even nationwide. However, its impact on culture was much bigger than that in the politic and economic areas.
     Although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Buddhism monks at Mt. Jiuhua made were limited in Buddhist doctrinal studies due to its secularization, it entered the rank of "Great Four Buddhist Mountains" in China during the time when Chinese Buddhist schools declined. The Dizang belief did not decline but was strengthened. It increased its influence on the common folks and enriched Chinese Buddhism. From then on,"The Four Great Buddhist Mountains"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t Mt. Jiuhua during the Ming-Qing dynasties greatly enriched the Chinese art treasures, thus greatly stimulated Buddhist culture towards secularization. It exerted great impact on folk customs at the areas of Mt. Jiuhua and other parts of the nation.
引文
①关于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具体时间,存在种种异说(详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一10页)。目前学术界一般以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为佛教传入内地之始,而佛教界则普遍将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作为佛教传入内地之始。根据信史的记载,佛教当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内地(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4--85页)。
    ②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02页。
    ①刘海粟:《九华山志序》,载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3页。
    ②聂世全:《地藏信仰与金地藏研究述评》,载《法音》,1996年第7期。
    ③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年。
    ①刘素兰:《中国地藏信仰之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②张总:《地藏信仰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③尹富:’《中国的地藏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④李利安、张子开、张总、李海波:《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李岩:《“地藏菩萨’’金乔觉及其九华山垂迹考》,载《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⑥张新鹰:《九华山金地藏断想三则》,载《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
    ⑦谢澍田:《试论新罗高僧金地藏证道九华的业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⑧谢澍田:《试论新罗僧金地藏入唐求法修道的思想和实践》,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①九华山佛教史编委会编:《金地藏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②九华山佛教史编委会编:《金地藏研究续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③叶可信主编:《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④张新啦:《金乔觉与中韩文化交流》,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
    ⑤焦得水:《金地藏认同为地藏菩萨应化的根据、年代及意义》,载《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⑥[法]苏远明:《敦煌写本中的地藏十斋日》,载《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⑦张总:《关于<地藏菩萨十斋日>》,载《藏外佛教文献》第7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⑧尹富:《十斋日补说》,载《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
    ①汪涓:《历代地藏忏仪析论》,载(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9年第4期。
    ②沈佐民:《九华山佛教地藏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谐社会的互动》,载《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③朱坤:《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影响研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④[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东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年。
    ⑤[日]河源由雄:《敦煌画地藏图资料》,载《佛教艺术》第97号,1974年。
    ⑥罗华庆:《教煌地藏图像和“地藏十王厅”研究》,载《敦煌研究》,1993第2期。
    ⑦常青:《龙门石窟地藏菩萨及有关问题》,载《中原文物》,1993年第4期。
    ①胡良学、蒋德才:《大足石刻地藏造像初识》,载《四川文物》,1997年第2期。
    ②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载《唐研究》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王钟承:《地藏十王图像之研究——以敦煌和四川造像为例》,艺术学术学院艺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④潘亮文:《中国地藏菩萨像初探》,台南:台南艺术学院,1999年。
    ⑤释见徽:《唐宋时期地藏菩萨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
    ⑥王惠民:《唐前期敦煌地藏图像考察》,载《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
    ⑦王惠民:《中唐以后敦煌地藏图像考察》,载《敦煌研究》,2007年第1期。
    ⑧李利安、张子开、张总、李海波:《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38页。
    ⑨何庆善:《九华山佛教考》,载《江淮论坛》,1981年第3期。
    ①袁家耀:《九华山佛教的一般特色》,载《学术月刊》,1987年第4期。
    ②潘桂明:《九华山佛教史述略》,载《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③张跃西:《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特色》,载《池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3
    ④徐成志:《九朵莲开佛国城——漫说九华山的佛教文化》,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4期。
    ⑤李兴中:《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意蕴》,载《江淮论坛》,2002年第4期。
    ⑥王利耀:《九华山佛教文化特点初探——兼论宗教与邪教及迷信的本质区别》,载《学术界》,2003年第6期。
    ⑦李霞:《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载《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⑧周佩东:《论九华山三教融通的宗教文化特色》,载《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⑨项有彬:《九华山》,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0年。
    ⑩郑石平等编著:《中国四大佛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①古今:《中国四大佛山》,载《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3期。
    ②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
    ③何德裕:《中国佛教名山》,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1997年。
    ④干树德《“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说有何而来?》,载《文史知识》,1998年第2期。
    ⑤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年。
    ⑥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⑦杨晓丽:《九华山》,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
    ⑧释圣凯:《明清佛教“四大名山”信仰的形成》,载《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⑨尹文汉:《明清时期九华山高僧略论》,载《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⑩杨秋满:《晚明藕益智旭之地藏信仰》,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①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丁伯送:《九华山肉身菩萨文化释读》,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③王仲奋编著:《中国名寺志典》,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
    ④段启明等编著:《中国佛寺道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的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⑥中国名寺高僧编委会编:《中国名寺高僧》,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
    ① (民国)释印光重修:《九华山志》卷首《考证》,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台北:明文
    书局,1980年,第48页。以下简称民国《九华山志》。
    ②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46《地部二·九华山》,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20页。
    ③ (唐)李白等:《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载(清)曹寅、彭定求等校:《全唐诗》卷88《李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36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②朱采堂:《九华山佛教百岁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8页。
    ③(明)王一槐:《九华山志》卷2《寺观·化城寺》,据明嘉靖七年(1528)刊本拍摄,北京: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年。以下简称嘉靖《九华山志》。
    ④(明)王崇:《池州府志》卷3《寺观·化城寺》,据嘉靖刊本影印,载《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以下简称嘉靖《池州府志》。
    ⑤(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第7129页。
    ①(南朝)范哗:《后汉书》卷42《楚王刘英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29页。
    ②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83年,第81页。
    ③(南朝)释慧皎:《高僧传》卷10《宋京师杯度》,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9页。
    ④(清)周赞:《九华山志》卷10《杂记》,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以下简称光绪《九华山志》。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1《圣迹门·应化》,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87页。
    ①(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7130页。
    ①(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20《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15-516页。
    ②嘉靖《池州府志》卷9《仙释·金地藏》。
    ③光绪《九华山志》卷10《杂记》。
    ④劳章:《金乔觉<酬惠米>诗浅议》,载《金地藏研究续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71-72页。
    ①朱采堂:《<酬惠米>诗与吴用之考》,载《金地藏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85--86页。
    ②(南朝)释慧皎:《高僧传》卷5《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第181页。
    ③(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3《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范祥雍点校,第50页。
    ④(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26《唐杭州华严寺玄览传》,范祥雍点校,第661页。
    ⑤(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30《唐越州明心院慧沐传》,范祥雍点校,第745页。
    ①(宋)陈岩:《九华诗集·金地茶》,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711页。
    ②(明)高元濬:《茶乘》卷2《志林》,天启刻本。
    ③(清)沈葆桢等修,何绍基等纂:《重修安徽通志》卷345《仙释·金地藏》,据光绪四年(1878)刊本影印,载《续修四库全书》第65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77页。
    ④(清)华椿等修:《青阳县志》卷1《营建志·九华庙》,据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影印,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9页。以下简称光绪《青阳县志》。
    ⑤(清)胡彬:《九华山化城寺佛印显应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⑥(民国)郦培之:《重修九华石梯记》,民国三年(1914)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⑦光绪《九华山志》卷10《杂记》。
    ⑧光绪《青阳县志》卷12《刊误》,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616页。
    ①(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4《外国五·进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397页。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10《杂记》。
    ③(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7130页。
    ①(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20《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范祥雍点校,第516页。
    ②(清)喻成龙、李灿等重辑:《九华山志》卷12《重修九华山志跋》,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以下简称康熙《九华山志》。
    ③光绪《九华山志》卷10《杂记》。
    ④(清)释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3《地藏圣诞》,载《卍续藏》第63册,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09年,第402页。
    ⑤弘一大师全集编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第7册《佛学卷·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赞》,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页。
    ⑥详见谢澍田:《地藏菩萨九华垂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①(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20《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范祥雍点校,第515页。
    ②(明)朱棣:《神僧传》卷8《地藏》,永乐十五年(1417)内府刻本。
    ③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金地藏塔》、卷六《人物·金地藏》。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化城寺》、卷3《梵刹门·金地藏塔》,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9、141、137页。
    ⑤(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73《金地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74页。
    ⑥(清)陈蔚:《九华纪胜》卷3《录记·宋周必大九华山录》,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⑦嘉靖《池州府志》卷9《仙释·金地藏》。
    ⑧(明)刘城:《游九华记》,民国《九华山志》卷7《艺文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04页。
    ⑨(清)李灿:《重修九华山志序》,载康熙《九华山志》卷首《序》。
    ⑩(清)曹寅、彭定求等校:《全唐诗》卷808《金地藏》,第1986页。
    11(清)赵宏恩等修:《江南通志》卷175《人物志·金地藏》,据乾隆元年(1736)刊本影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1册,第936页。
    12(民国)蒋维乔:《九华山纪游》,民国《九华山志》卷2《形胜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30页。
    13光绪《九华山志》卷首《重修九华山志序》。
    ①光绪《九华山志》卷10《杂记》。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九华山化城寺记》,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34页。
    ③详见臧维熙:《九华山金地藏考略》,载《金地藏研究》,第30-35页。
    ④详见刘永智:《金乔觉及其九华山垂迹考》,载《金地藏研究》,第10页。
    ①详见谢澍田:《地藏菩萨九华垂迹》,第13-14页。
    ②详见曹永禄:《九华山的金地藏信仰与韩国》,载《金地藏研究续集》,第3-4页。
    ③谢澍田等:《新罗高僧金地藏证道九华的业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载《金地藏研究》,第64页。
    ④(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⑤(清)释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3《地藏圣诞》,载《卍续藏》第63册,第402页。
    ①(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73《金地藏》,第1074页。
    ②嘉靖《九华山志》卷2《寺观·化城寺》。
    ①[高丽]金富轼等:《三国史记》卷18《高句丽本纪·小兽林王》,首尔: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本。
    ②[高丽]金富轼等:《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法兴王》。
    ③[高丽]金富轼等:《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纪·真兴王》。
    ④[高丽]释觉训:《海东高僧传》卷2《释觉德》,载释净空倡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第1020页。
    ⑤转引自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
    ⑥黄心川:《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载《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
    ⑦“五教”是五种佛教宗派,指涅槃宗、律宗、华严宗、法相宗、法性宗;“九山”是指新罗时期佛教禅宗的九个派别,指迦智、实相、阁崛、桐里、圣住、师子、曦阳、凤林、须弥等九山。
    ①(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②(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卷40《玄宗》,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8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698页。
    ③(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19《唐成都净众寺无相传》,范祥雍点校,第486-487页。
    ④光绪《九华山志》卷3《山水·东岩》。
    ⑤(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①(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②弘一大师全集编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第7册《佛学卷·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赞》,第27页。
    ③(宋)陈岩:《九华诗集·化城寺》,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第690页。
    ④(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⑤(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20《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范祥雍点校,第516页。
    ①(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30页。
    ②弘一大师全集编委员会编:《弘一大师全集》第7册《佛学卷·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赞》,第28页。
    ③(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①(清)曹寅、彭定求等校:《全唐诗》卷825《冷然》,第2022页。
    ②(北宋)王溥:《唐会要》卷48《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97页。
    ① 嘉靖《池州府志》卷6《名宦·杜牧》。
    ② (唐)杜牧:《樊川文集》第十《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54页。
    ③ (唐)杜牧:《郡楼望九华》,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词》。
    ④ (唐)杜牧:《樊川文集》第一《池州送孟迟先辈》,第16页。
    ⑤ 参阅钱征、丁育民、华子:《走进九华圣境》,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8-19页。
    ①(唐)殷文奎:《楼上望九华》,载嘉靖《池州府志》卷8《杂著》。
    ②(明)顾元镜重辑:《九华山志》卷4《人物·张果老》,上海图书馆藏明崇祯四年(1631)刻本,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19页。以下简称崇祯《九华山志》。
    ③崇祯《九华山志》卷2《建置·圆寂寺》,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4册,第304页。
    ④光绪《九华山志》卷6《人物·甘贽》。
    ⑤光绪《九华山志》卷10《杂记》。
    ①九华山志编纂委员会编:《九华山志》,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92页。
    ②(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卷43《宋太祖》,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82册,第719页。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六月辛卯,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七月丁酉。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乾德三年十二月戊午。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乾德四年三月癸未。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十月甲申。
    ⑧(宋)钱若水等:《宋太宗实录残本》卷80,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太平兴国七年六月。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885页。
    ②崇祯《九华山志》卷6《文翰·寄化城寺》,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4册,第340页。
    ①(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30《径山宗杲》,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8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09页。
    ②(清)周赞:《重修九华山志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序》。
    ③(宋)释蕴闻辑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2《示妙心居士》,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7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78页。
    ④(宋)释蕴闻辑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9《答黄知县》,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77册,第331页。
    ⑤(宋)释蕴闻辑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4《示成机宜》,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77册,第293页。
    ⑥(宋)释宗杲:《游九华题天台高处》,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词》。
    ⑦(清)周赞:《重修九华山志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序》。
    ①(元)曹天佑:《登九华》,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词》。
    ②(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25《徐达传》,第3724页。
    ①“五山”是指杭州径山(兴圣万福寺)、灵隐山(灵隐寺)、南屏山(净慈寺)、宁波天童山(景德寺)、阿育王山(广利寺);“十刹”是指杭州中天竺永祚寺、湖州万寿寺、江宁灵谷寺、苏州报恩光孝寺、奉化雪窦资圣寺、温州龙翔寺、福州雪峰祟圣寺、金华宝林寺、苏州虎丘灵岩寺、天台国清寺。另外,除禅院“五山十刹”外,还有教寺、律寺“五山十刹”。
    ②见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90页。
    ①(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4《唐故衡岳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4页。
    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5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47页。
    ③(明)释明河:《补续高僧传》卷20《夜台秋月传》,载《卍续藏》第77册,第508页。
    ④(明)周应宾纂辑:《重修普陀山志·序》,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1辑第9册,台北: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第4页。
    ⑤(明)鲍应鳖:《瑞芝山房集》卷3《募造南海观音大士脱沙丈六金身题辞》,载《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96页。
    ①(明)释祩宏:《竹窗三笔·游名山不愿西方》,载《莲池大师全集》,台南:台南和裕出版社,1999年,第3934页。
    ②(明)傅光宅:《峨眉山金殿记》,(民国)释印光:《峨眉山志》卷6《王臣外护》,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1辑第45册,台北: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第269页。
    ③(明)李长春:《峨眉大佛寺落成颂并序》,《峨眉山志》卷6《王臣外护》,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1辑第45册,第286页。
    ④(明)周应宾:《普陀寺碑记》,(清)许琰:《普陀山志》卷14《艺文》,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23册,第338页。
    ⑤(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26《高邮州北海台庵接待十方常住记》,高雄:高雄净宗学会印赠本,1998年,第1567页。
    ⑥(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30《勅建五台山大护国圣光寺妙峰登禅师传》,第1392-1393页。
    ⑦(明)鲁王:《补陀山碑记》,《普陀山志》卷14《艺文》,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23册,第329页。
    ①(清)黎元宽:《进贤堂稿》卷16《金光洞十方道场碑记》,载《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303页。
    ②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15《磐山天隐修禅师》,载《卍续藏》第79册,第653页。
    ③(清)曹熙衡:《峨眉山志序》,《峨眉山志》卷首《旧序一》,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1辑第45册,第9页。
    ④(民国)释印光:《普陀洛迦新志》卷11《表四大士示迹》,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10册,台北: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第556页。
    ⑤(清)康熙:《御制清凉山新志序》,(清)喇嘛丹巴纂:《清凉山新志》,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3辑第30册,台北: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第4-5页。
    ⑥(清)蓝理:《重兴普陀法雨寺圆通殿疏》、缪燧:《御题普济群灵额恭纪》、王洪绪:《潮音和尚中兴普济寺记》,《普陀山志》卷15《艺文》,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23册,第349、358、364页。
    ① (清)刘含芳:《重修化城寺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记》。
    ② (清)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传奇》第1回《溯源流书生说法警痴顽菩萨化身》,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③ 光绪《九华山志》卷1《化城寺僧寮图记》。
    ①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年,第17页。
    ②[日]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27年,第651页。
    ①参阅[日]真锅广济:《地藏菩萨の研究》,京都:三密堂书店,1987年,第2--3页。
    ②[日]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辞典》,东京:世界圣典刊行协会,1978年,第3597页。
    ③(唐)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1《序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9页。
    ④(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地神护法品第十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471页。
    ⑤佚名译:《大方广十轮经》卷1《序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9页。
    ①参阅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第18-20页。
    ②(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一切佛语心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70页。
    ③佚名译:《大方广十轮经》卷1《序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第98、96页。
    ④参阅[日]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1946年,第489--490页;[日]西义雄:《菩萨思想の)兴起と そ の意义》,载《大乘菩萨道の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77年,第129---131页。
    ①参阅[日]高崎直道:《大乘经典发达史》,载《讲座·大乘佛教1.——大乘佛教と は何か》,东京:春秋社,1986年,第82页。
    ②[日]真锅广济:《地藏尊の研究》,京都:富山房书店,1976年,第14页。
    ③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6一10页。
    ④日本学者真锅广济持此观点,见《地藏菩萨。研究》,第14--15页。
    ⑤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第26页。
    ①刘素兰:《中国地藏信仰之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2、41一43页。
    ②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第11一17页。
    ③(唐)释智昇:《开元释教录》卷11,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30页。
    ④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第46-51页。
    ⑤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第26-29页。
    ⑥(隋)释就合译:《大方等大集经》卷57《须弥藏分·灭非时风雨品第三》,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 分)》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62页。
    ①“末法思想”是指佛陀称,自己入灭后,佛法住世历经正法、像法、末法三个发展阶段,然后走向消亡。末法思想最早出现于印度,是佛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最早提出正法、像法、末法三时说的是北凉僧人县无谶(385--433),之后由于高僧大德的提倡及“三武一宗”法难的影响,末法思想迅速发展开来。末法思想使佛教徒们意识到他们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对末法世界中不信佛者用种种办法加以救度,并大力宣扬护法,希望通过世俗世界强有力的护法者的支持,来使佛法长存,永不湮灭。而此救法举措,在《大方广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等地藏经典中都有鲜明体现,这就为地藏信仰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平台。“三阶教”是隋代僧人信行(540--594)在末法思想影响下创立的佛教派别。三阶教把全部佛教依时、处、人分为三类,每类又各分为三阶。所谓时的三阶,即以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为第一阶,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为第二阶,一千年后的末法时期为第三阶。处有净土、秽土之分,净土是第一阶一乘所依的世界,秽土是第二阶三乘及第三阶世间众生所依的世界,亦名五浊恶世。所谓人的三阶,是依人的根机而区别的。第一阶是最利根的一乘,包括持戒正见与破戒不破见两种根机。第二阶是利根正见成就的三乘,包括戒见俱不破和破戒不破见两种根机。第三阶则为戒见俱破的世间颠倒众生的根机。三阶教特别强调地藏菩萨在五浊恶世的特别功德,主张普敬地藏菩萨,且其教义多源自《大方广十轮经》,这在促成了《大方广十轮经》广泛传播的同时,也有利于地藏信仰的兴起与发展。
    ①(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9-293页。
    ②(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23册,第299页。
    ①(唐)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2页。
    ① 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第275-276页。
    ② (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分身集会品第二》,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第459页。
    ①(隋)释就合译:《大方等大集经》卷57《须弥藏分第十五菩萨禅本业品第二》,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59页。
    ②(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23册,第289页。
    ③(唐)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1《序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第4-5页。
    ④(唐)输婆迦罗译:《地藏菩萨仪轨》,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第652页。
    ⑤(唐)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6《有依行品第四》,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第52页。
    ①(唐)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1《序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第9页。
    ②(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第458页。
    ③(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阎浮提众生业感品第四》,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第461页。
    ①张总等:《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58页。
    ②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第206--207页。
    ③(战国)屈原:《楚辞·招魂》,吴广平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293页。
    ④余英时:《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载《燕园论学集——汤用彤先生九十诞辰纪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86--187页。
    ⑤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第220--221页。
    ⑥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15页。
    ⑦(南朝)范哗:《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80页。
    ①张总等:《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第461页。
    ①参阅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第176-182页。
    ①转引自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6---47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83《胡国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4-1835页。
    ③[日]酒井忠夫:《十王信仰に关すゐ诸问题及υ阎罗王授记经》,载《斋藤先生古稀祝贺纪念论文集》,东京:刀江书院,1937年,第618-627页。
    ④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第141页。
    ①(清)王永彬:《围炉夜话》第93则,徐永斌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4页。
    ②(梁)僧佑:《弘明集》卷1《牟子理惑》,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11页。
    ③(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1《善生经第十二》,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3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页。
    ④(唐)释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第二》,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7册, 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2页。
    ①(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12《辨惑篇二》,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0页。
    ②(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第458页。
    ①(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第461页。
    ②以上有关地藏信仰的内容,主要参阅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年;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张总等:《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有关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菩萨显圣道场,《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2册)中均有记载。该经卷45《诸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卷68《入法界品》曰:“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普陀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② 民国《九华山志》卷7《游九华记》,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04页。
    ③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08、393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7《游九华记》,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04页。
    ②(明)谈迁:《北游录·纪程》,汪北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一11页。
    ③(清)梁熙:《皙次斋稿》卷4《重修地藏殿观音堂记》,清康熙刊本。
    ④(清)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3《地藏圣诞》,载《卍续藏》第63册,第402页。
    ⑤(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27《地藏庵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26-1027页。
    ①(明)苏万民:《九华山志》卷4《人物·仙释》,据万历七年(1579)刻本拍摄,北京: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3年。以下简称万历苏版《九华山志》。
    ②(清)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3《地藏圣诞》,载《卍续藏》第63册,第402页。
    ③谢澍田:《地藏菩萨九华垂迹》,第17页。
    ④谢澍田等:《新罗高僧金地藏证道九华的业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载《金地藏研究》,第63页。
    ①参阅(明)程懋:《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万历元年(1488)立,现藏于九华乡老田村吴氏宗祠东墙。
    ②嘉靖《九华山志》卷2《寺观·化城寺》。
    ③(明)蔡立身:《九华山志》卷4《人物·仙释》,据万历二十三年(1595)刻本拍摄,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3年。以下简称万历蔡版《九华山志》。
    ④(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28《愿得地》,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681页。
    ①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2页。
    ②[日]龙池清:《明初の寺院》,载日本《支那佛教史学》第2卷第4号,1938年。
    ③[日]龙池清:《明代の瑜伽教僧》,载日本《东方学报》(东京)第11册第1期,1940年。
    ④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第803页。
    ⑤张新鹰:《有关释地藏的断想三则》,载《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
    ①(战国)孟轲:《孟子》卷4《公孙丑下》,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71页。
    ②(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十三》,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第474页。
    ③《论语》篇1《学而》,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页。
    ④(汉)郑玄注:《礼记正义》卷49《祭统》,(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45-1346页。
    ⑤参阅叶可信主编:《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第13一14页。
    ①(隋)释就合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1《宝幢分·中护法品第十》。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0册,第278页。
    ②(隋)释就合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4《虚空目分·中护法品第九》,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0册,第322页。
    ③(唐)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4《无依行品第三》,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第34页。
    ①详见何孝荣:《论明代的度僧》,载《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①详见何孝荣:《论明世宗禁佛》,载《明史研究》第7辑,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第164-176页。
    ②(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7《大内规制纪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47页。
    ①(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第119页。
    ②(明)释福征:《憨山大师年谱疏》卷上,上海:国光印书局,1934年,第53页。
    ③以上有关明代佛教政策的内容,参阅何孝荣:《明代佛教政策述论》,载《文史》,2004年第3辑。
    ① 《大清律例》卷八《私创庵院及私度僧道》,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2册,第525-526页。
    ② (清)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李兴忠评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1 页。
    ①(清)萧爽:《永宪录·续编》,朱南铣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58页。
    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4,乙卯年四月丁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8页。
    ①印鸾章:《清鉴纲目》卷5,邓球柏、钟楚楚标点,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第258页。
    ②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79页。
    ③以上有关清代佛教政策的内容,参阅杨健:《清王朝佛教事务管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54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量远》,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8页。
    ③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宸翰》。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7《艺文门·谕祭道泰文》,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10页。
    ⑤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净居寺》。
    ⑥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量远》,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8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海玉》,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2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颁经谕》,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17-218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量远》,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8页。
    ④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宸翰》。
    ①光绪《九华山志》卷6《人物·海玉》。
    ②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第635-636页。
    ③(清)释了然:《寄题天台峰高处次定光佛韵》,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词》。
    ①(明)释如愚:《送僧九华山》,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词》。
    ②(清)释神驹:《九华度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词》。
    ③(明)释德清:《题唐六如山水卷送章尹戴给谏归九华》,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词》。
    ④康熙《九华山志》卷终《杂记》。
    ⑤(明)黄道周:《告辞九华(其二)》,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
    ⑥(清)赵国麟:《东岩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
    ①(明)黄名世:《夜宿九华》,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
    ②(清)申檖:《九华僧院》,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③(清)喻成龙:《请山足和尚住九华山启》,载康熙《九华山志》卷8《艺文》。
    ④(明)刘廷銮:《九华散录》,载光绪《九华山志》卷首《考证》。
    ⑤详见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图记》。如今,又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圣迹、花台春色、大鹏听经、观音慈航、神光异彩、祗园晨曦、凤凰古松等新“九华十景”。
    ①以上诗词,均引自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词一》、卷9《诗词》。
    ②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第802页。
    ①参阅何孝荣:《明朝宗教》,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年6月即版。
    ②释弘一:《藕益大师年谱》,载(明)释智旭:《蕅益大师全集》,台北:佛教书局,1989年,第21页。
    ①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第635-636页。
    ②(明)释智旭:《化持灭定业真言一世界数庄严地藏圣像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4-225页。
    ③(明)释智旭:《化铁地藏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5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5《高僧门·智旭》,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9页。
    ⑤(明)释智旭:《灵峰宗论·漓益大师自传》,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0226页。
    ⑥(明)释智旭:《补总持灭定业真言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18页。
    ⑦(明)释智旭:《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后自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2页。
    ①(明)释智旭:《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17--218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1《圣迹门·法要》,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74页。
    ③(明)释智旭:《甲申七月三十日愿文》,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19-220页。
    ④(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四书藕益解自序》,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1099页。
    ⑤(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孝闻说》,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0831页。
    ①(明)释智旭:《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载《蕅益大师全集》,第2179页。
    ②(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5《参究念佛论》,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1002页。
    ③(明)释智旭:《阿弥陀经要解》,载《蕅益大师全集》,第2246页。
    ④(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7《弥陀要解自跋》,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1276页。
    ⑤(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2《示真学》,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0396页。
    ⑥(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7《净然沙弥化念佛疏》,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1360页。
    ⑦民国《九华山志》卷1《圣迹门·应化》,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85页。
    ①(清)释了然:《寄怀九华效金地藏体并次其韵》,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词》。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6《人物·海玉》。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隆山》,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3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圣传》,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5-196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常恩》,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8页。
    ①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第9页。
    ②(唐)释不空译:《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第332页。
    ③(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6《妙法莲华经第一卷·舍利》,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8页。
    ④(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40《舍利篇第三十七》,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第598页。
    ⑤释宽容:《漫谈肉身菩萨》,载《法音》,1995年第8期。
    ①九华山编纂委员会:《九华山志》,第8-9页。
    ②汪孔德、何立新:《九华山佛教档案及保存完好的原因探析》,载《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③丁伯送:《九华山肉身菩萨文化释读》,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北凉)县无谶译:《金光明经》卷4《舍身品第十七》,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第354页。
    ②(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卷4《舍身品第十七》,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第354页。
    ① (明)解缙等辑:《永乐大典》卷754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97页。
    ② (明)王同规:《耳谈》卷2《王文成公》,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③ (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4《荼毗说》,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0855-10866页。
    ④ 黄世福:《佛教肉身舍利崇拜的宗教阐释——以九华山为例》,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⑤ 丁伯送:《九华山肉身菩萨文化释读》,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康熙《九华山志》卷终《杂记》。
    ②(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3页。
    ③(明)徐时泰:《游九华山》,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
    ④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宸翰》。
    ⑤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第415页。
    ①(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3-584页。
    ②(明)吴文梓:《建东岩佛典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③(清)周赞:《重修九华山志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1《序》。
    ④(清)周天度:《九华日录》,载(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4帙第4册,光绪上海著易堂影印本,第229页。
    ①(清)吴蔚光:《烧香客》,载(清)张应昌编:《清诗铎》卷24《烧香》,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4页。
    ②但据尹富考证,地藏菩萨诞生节日产生于明中后期(尹富:《地藏菩萨诞日产生的时代及其相关宗教民俗活动论述》,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5辑,2007年),据此,九华山地藏法会的出现,应不会早于明中期。
    ③(清)周天度:《九华日录》,载(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4帙第4册,第229页。
    ④(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4页。
    ⑤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71页。
    ①(清)释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3《地藏圣诞》,载《卍续藏》第63册,第402页。
    ②(明)程懋:《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万历元年(1488)立,现藏于九华乡老田村吴氏宗祠东墙。
    ③谢澍田编著:《地藏菩萨九华垂迹》,第76页。
    ①光绪《九华山志》卷1《东岩图记》。
    ②嘉靖《九华山志》卷1《岩志·晏坐岩》。
    ③嘉靖《九华山志》卷1《泉志·龙女岩》。
    ④嘉靖《九华山志》卷1《洞志·白墡穴》。
    ⑤(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20《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范祥雍点校,第516页。
    ⑥(宋)陈岩《九华诗集·白墡穴》,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第691页。
    ⑦嘉靖《九华山志》卷1《涧池志·化城池》。
    ①嘉靖《九华山志》卷2《物产志·钵囊花》。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4《方产·钵囊花》。
    ③嘉靖《九华山志》卷1《岭志·神光岭》。
    ④万历蔡版《九华山志》卷2《建置类·地藏塔》。
    ⑤(明)潘耒:《晏坐岩》,民国《九华山志》卷2《形胜门·东岩》,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03页。
    ⑥(明)潘耒:《化城寺》,(清)陈蔚:《九华纪胜》卷7,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7《艺文门·谕祭道泰文》,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10页。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净居寺》。
    ①(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九华山无垢莲公塔铭》,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512-513页。
    ②(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8页。
    ③(清)释裕丰:《书重刻灵峰宗论后》,载(明)释智旭:《藕益大师全集》,第11768页。
    ④(明)释智旭:《复九华常住书》,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30页。
    ⑤(明)释智旭:《九华山营建众僧塔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9页。
    ① (明)释智旭:《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7-228页。
    ② 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古涧》,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4页。
    ③ 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洞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1页。
    ④ 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杜多》,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0页。
    ⑤ 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95页。
    ⑥ 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隆山》,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3页。
    ①(民国)喻谦:《新续高僧传四集》卷26《清九华山百岁宫沙门释宝悟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常恩》,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8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圣传》,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5-196页。
    ④九华山志编委会:《九华山志》,第96页。
    ①(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9页。
    ②(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9页.
    ③(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孝闻说》,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0831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心静》,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7页。
    ①郑龙发:《金地藏与九华山净土信仰》,载《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第153页。
    ②关于“四部经”,也有《华严经》、《宝积经》、《涅槃经》、《般若经》等禅林四部经之说,《金陵梵刹志》中载:“有止造四经者,《大般若》、《宝积》、《华严》、《涅槃》,共计八十四函,计八百四十三卷。”((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49《南藏目录·条约》,何孝荣点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37页)但依释地藏在新罗所受净土信仰影响来看,应为净土宗四部理论经典。
    ③(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④(宋)陈岩:《九华诗集·化城池》,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第690页。
    ⑤(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⑥(宋)陈岩:《九华诗集·南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第690页。
    ⑦(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①李霞:《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载《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②(明)释智旭:《化持灭定业真言一世界数庄严地藏圣像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4-225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圣传》,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6页。
    ②尹文汉:《明清时期九华山高僧略论》,载《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①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7页。
    ②[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朱谦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34页。
    ③李霞:《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载《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①(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4《答卓左军茶说》,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0803页。
    ②(清)刘柏:《二十韵》,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①(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4页。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1《化城寺僧寮图记》。
    ③(清)陈蔚:《九华纪胜》卷7,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57页。
    ①(清)陈蔚:《九华纪胜》卷7,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57页。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6《人物·地藏洞异人》。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实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2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周金》,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1页。
    ⑤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宗印》,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3页。
    ① 光绪《九华山志》卷6《人物·龙庵》。
    ①(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九华山无垢莲公塔铭》,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512--513页。
    ②(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9页。
    ③(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8页。
    ④(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9页。
    ⑤(清)陈蔚:《九华纪胜》卷7,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58页。
    ⑥释弘一:《藕益大师年谱》,载(明)释智旭:《藕益大师全集》,第9页。
    ①(清)释裕丰:《书重刻灵峰宗论后》,载(明)释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1768页。
    ②释弘一:《蕅益大师年谱》,载(明)释智旭:《藕益大师全集》,第21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古涧》,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4页。
    ④(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卷5《与忍草》,载《蕅益大师全集》,第10965页。
    ①(清)喻成龙:《建九华甘露禅林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洞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1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杜多》,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0页。
    ①(民国)喻谦:《新续高僧传四集》卷26《清九华山百岁宫沙门释宝悟传》。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圣传》,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9-200页。
    ①(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卷1,载《永乐北藏》第19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第1页。
    ①《祗园寺法卷》,载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65页。今存法卷系祗园寺第四十七世住持宽明禅师于1937年交付法徒宏志亲领,又由宏志交与徒惟和珍藏。
    ①李继武:《<百丈清规>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页。
    ②详见(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卷8,载《永乐北藏》第194册,第182-207页。
    ③(明)释性涵等立:《察院明文禁约》碑,万历四十七年(1619)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④(清)喻成龙:《池州安道刘老爷严禁九华山害弊碑记》,康熙二十年(1681)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⑤(清)青阳县正堂立:《告示》碑,光绪十四年(1888)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⑥(明)释性涵等立:《察院明文禁约》碑,万历四十七年(1619)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⑦(清)喻成龙:《池州安道刘老爷严禁九华山害弊碑记》,康熙二十年(1681)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①(清)青阳县正堂立:《奉示碑记》,清道光间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②(清)青阳县正堂立:《告示》碑,光绪十四年(1888)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① (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九华山无垢莲公塔铭》,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512-513页。
    ② 释弘一:《蕅益大师年谱》,载(明)释智旭:《藕益大师全集》,第21页。
    ③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第635-636页。
    ④ (明)释智旭:《化持灭定业真言一世界数庄严地藏圣像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4-225页。
    ⑤ (明)释智旭:《复九华常住书》,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30页。
    ⑥ (明)释智旭:《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27-228页。
    ⑦ 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古涧》,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84页。
    ⑧ (清)喻成龙:《请山足和尚住九华山启》,载康熙《九华山志》卷8《艺文》。
    ⑨ (民国)喻谦:《新续高僧传四集》卷26《清九华山百岁宫沙门释宝悟传》。
    ①(清)汪文鼎:《开建翠峰华严道场碑志》,光绪二十八年(1902)立,碑现藏于翠峰寺华严道场旧址的墙壁中。
    ②民国《九华山佛教档案》,转引自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49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8《志余门·教育》,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78页。
    ①(隋)释灌顶:《大般涅粱经疏》卷10《四依品》,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98页。
    ②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55页。
    ③(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4页。
    ④(清)化城寺僧刻立:《章姓捐助银两碑记》,嘉庆间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藏经楼内墙。
    ⑤(清)合山募立:《香灯碑记》,道光二十一年(1841)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①(民国)高鹤年:《名山游访记》卷5《九华山游访记》,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36年,第43页。
    ①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57页。
    ②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60页。
    ③万历蔡版《九华山志》卷2《建置类·阳明书院》。
    ④嘉靖《池州府志》卷3《建置·圆寂寺》。
    ⑤(清)陈蔚:《天台峰招隐庵施田记》,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施财》,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44页。
    ⑥(清)释拱金等立:《程公乐输田产碑》,光绪二十二年(1896)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藏经楼内墙。
    ①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60页。
    ②(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4页。
    ③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62页。
    ④(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3页。
    ①(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4页。
    ②(明)释性涵等立:《察院明文禁约》碑,万历四十七年(1619)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③(清)喻成龙:《池州安道刘老爷严禁九华山害弊碑记》,康熙二十年(1681)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④(清)青阳县正堂立:《告示》碑,光绪十四年(1888)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⑤(民国)姜孝维:《九华指南·生活》,青阳:九华山佛教会,1926年,第45页。
    ⑥(民国)姜孝维:《九华指南·自治》,第36页。
    ①(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4页。
    ②(清)池州府正堂立:《府宪严禁弊害碑记》,光绪十二年(1886)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③(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4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首《凡例》,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3页。
    ①(民国)姜孝维:《九华指南·生活》,第45页。
    ②民国《九华山僧尼寺庙产名册》,载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53页。
    ③(明)释性涵等立:《察院明文禁约》碑,万历四十七年(1619)立,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
    ④(民国)姜孝维:《九华指南·自治》,第36页。
    ⑤康熙《九华山志》卷终《杂记》。
    ① 参阅何孝荣:《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2000年,第98页.
    ② 注:有关九华山佛教寺院数量的统计以及修建情况的介绍,主要依据各版《九华山志》、《池州府志》、《青阳县志》,以及清陈蔚《九华纪胜》、《九华山大辞典》等,范围包括山上及山下周围地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明清两朝时间跨度大,寺院名称不免有变,结果有数处同名、一处数名、古今一名、古今异名、古今异处之种种不同,致各书所载,也难合一致。本文各数据,是在综合分析各书所载寺院名称、位置、修建时间、修建者等各方面因素基础上得出。虽然如此,由于人地远隔,不能一一勘察:加之时间已久,有些废寺遗址早已不存。所以,遗漏重复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谅之。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仙隐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1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平坦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9页。
    ③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灵应殿》,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4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西天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9页。
    ⑤(清)周赟:《天台峰图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⑥光绪《九华山志》卷5《佛寺·圣泉寺》。
    ⑦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寿安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0页。
    ⑧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成德堂》,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⑨(明)施达:《重修广胜寺碑记》,转引自《九华山大辞典》,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第183页。
    ①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仙隐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②(清)陈蔚:《九华纪胜》卷17,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60页。
    ③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永留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0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净信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6页。
    ⑤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福安院》,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8-169页。
    ⑥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石云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9页。
    ①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妙音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0页。
    ②嘉靖《池州府志》卷3《寺观·化城寺》。
    ③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崇觉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0页。
    ④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普光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0页。
    ⑤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宸翰》。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量远》,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8页。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首《宸翰》。
    ③关于化城寺东西两序七十二寮房,依据清康熙《九华山志》卷1《图考》、光绪《九华山志》卷1《化城寺东西两寮图》,以及其它相关史料,结合古今名称之变化整理而成。
    ①光绪《九华山志》卷1《化城寺僧寮图记》。
    ②嘉靖《九华山志》卷2《祠塔·地藏塔》。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量远》,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8页。
    ④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门·金地藏塔》。
    ⑤(清)周天度:《九华日录》,载(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4帙第4册,第229页。
    ⑥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青锁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1页。
    ⑦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塔院》,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4页。
    ⑧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净土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⑨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真如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5页。
    ①(清)张为:《重修万年禅林碑记》,道光十九年(1839)立,现藏于九华山百岁宫山门前东墙壁。
    ②(明)吴文梓:《建东岩佛典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③(清)熊祖诒:《重建东岩精舍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扑云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0页。
    ⑤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白云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0页。
    ⑥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清水潭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⑦(清)陈蔚:《九华纪胜》卷14,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38页。
    ⑧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大碧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5页。
    ⑨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宁一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⑩(清)陈蔚:《九华纪胜》卷14,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38页。
    11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福庇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12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瑞应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3页。
    ①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九如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②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永享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③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富阳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④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紫云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⑤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证法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2页。
    ⑥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三溪口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6页。
    ⑦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准提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1页。
    ⑧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大慈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3页。
    ⑨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观音堂》,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3页。
    ⑩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广福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5页。
    11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大山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3页。
    12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云华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4页。
    ①(清)喻成龙:《建九华甘露禅林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②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金霞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5页。
    ③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横陪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6页。
    ④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古月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6页。
    ⑤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白云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6页。
    ⑥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万福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1页。
    ⑦(明)施达:《重修广胜寺碑记》,转引自《九华山大辞典》,第183页。
    ⑧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会龙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1页。
    ①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妙峰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0页。
    ②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印月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6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崇圣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7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净居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6-167页。
    ⑤(清)周赞:《游上禅堂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①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万寿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5页。
    ②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崇寿寺》,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9页。
    ③(清)汪宗沂:《祗园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龙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0页。
    ⑤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3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长生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0页。
    ②(清)熊祖诒:《重建东岩精舍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天池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1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心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1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永庆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1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观音阁》,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2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九子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3页。
    ⑤(清)刘含芳:《重修化城寺记》,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46页。
    ⑥(清)周赞:《天台峰图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拜经台》,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2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拱金阁》,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1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伏虎洞》,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7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龙池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9页。
    ⑤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转身洞禅室》,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7页。
    ⑥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九莲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49页。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二天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8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宝积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0页。
    ③(清)李端遇:《甘露庵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永胜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1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乐善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48页。
    ③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净慧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7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松树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8页。
    ⑤光绪《青阳县志》卷12《寺院·佛陀岭庵》,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6页。
    ⑥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西竺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0页。
    ⑦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圣指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71页。
    ⑧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回龙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62页。
    ⑨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吉祥寺》,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1页。
    ⑩民国《九华山志》卷3《梵刹门·沙弥庵》,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56页。
    ①(清)释宝身:《重修万年禅林记自序》,光绪七年(1881)立,现藏于九华山百岁宫山门前东墙壁。
    ②(明)吴文梓:《建东岩佛殿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③(清)喻成龙:《建九华甘露禅林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④(清)熊祖诒:《重建东岩精舍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⑤(清)王宗沂:《重建祗园庵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⑥(清)化城寺僧人刻立:《重修肉身塔座神台序》碑,现藏于九华山肉身殿南门东侧。
    ①(明)刘光复:《续修地藏圣像碑记》,万历四十二年(1614)立,现藏于九华山十王殿后。
    ②(清)李暲:《捧日亭赞(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③(清)刘含芳:《重修化城寺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④碑现藏百岁宫外墙壁。
    ⑤(清)释海量、宽盛:《重修哼哈宝殿碑记》,宣统元年(1909)立,现藏于祗园寺大门外墙壁。
    ⑥九华山志编委会:《九华山志》,第158页。
    ①碑现藏九华山化城寺。
    ②(清)陈蔚:《九华纪胜》卷10《平坦寺》,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06页。
    ③(清)吴国柱:《重建九华化城寺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①(清)姚文荧:《游九华化城寺》,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②(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③嘉靖《九华山志》卷2《寺观·化城寺》。
    ④(清)陈蔚:《九华纪胜》卷7《诸胜·山西》,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57页。
    ① 嘉靖《池州府志》卷3《寺观·化城寺》。
    ② (清)刘含芳:《重修化城寺记》,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46页。
    ③ 光绪《九华山志》卷1《化城寺僧寮图记》。
    ④ (清)刘含芳:《重修化城寺记》,民国《九华山志》卷5《檀施门》,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46页。
    ①(清)周赟:《化成晚钟》,载光绪《九华山志》卷1《图记》。
    ①(明)王思任:《游九华山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记》。
    ②九华山志编委会:《九华山志》,第365页。
    ③(宋)施闰章:《九华山录》,载(清)陈梦蕾编:《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第22751页。
    ④(宋)陈岩:《九华诗集·金地藏塔》,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第690页。
    ⑤嘉靖《九华山志》卷2《祠塔·地藏塔》。
    ⑥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门·金地藏塔》。
    ①(宋)罗少微:《地藏塔》,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门·金地藏塔》。
    ①(明)邹元标:《登地藏塔》,崇祯《九华山志》卷5《文翰》,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4册,第330页。
    ①(清)汪宗沂:《祗园记》,载光绪《九华山》卷7《杂记》。
    ②(清)李挽河:《登九华》,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词》。
    ③(清)喻成龙:《建九华甘露禅林记》,载光绪《九华山》卷7《杂记》。
    ④(清)李端遇:《甘露庵记》,载光绪《九华山》卷7《杂记》。
    ①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门·甘露庵》。
    ②(明)吴文梓:《建东岩佛典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卷7《杂记》。
    ③(清)熊祖诒:《重建东岩精舍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卷7《杂记》。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2《形胜门·东岩》,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03页。
    ①(清)张为:《重修万年禅林碑记》,道光十九年(1839)立,碑藏九华山百岁宫山门前东墙壁。
    ②(清)释宝身:《重修万年禅林记自序》,光绪七年(1881)立,碑现藏九华山百岁宫山门前东墙壁。
    ①(宋)释宗果:《游九华山题天台高处》,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词》。
    ②光绪《青阳县志》卷12《仙释·尘尘子》,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99页。
    ③(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页。
    ④(清)周赞:《天台峰图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① (清)李暲:《捧日亭赞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② (宋)吴潜:《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词》。
    ③ (清)周赟:《游上禅堂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
    ①(清)周赟:《游上禅堂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杂记》。需要说明的是,“香火唯上禅堂最贫”,是因为香客习惯去肉身殿烧香,肉身宝殿近在岭头,过上禅堂片刻即到,往往这里香火少。但现在不同了,上禅堂香火也很旺盛。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门·上禅堂》。
    ①以上有关九华山诸寺的简介,参阅段启明等编著:《中国佛道寺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302-335页:九华山大辞典编委会编:《九华山大辞典》,第143-153、167--168页。
    ①何建民:《佛地九华寺遍山》,载《风景名胜》,2001年第3期。
    ①参阅余维君:《安徽九华山寺庙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4--18页。
    ②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228页。
    ①(明)吴文梓:《建东岩佛典碑记》,载光绪《九华山》卷7《杂记》。
    ①(清)周天度:《九华日录》,载(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4帙第4册,第229页。
    ②(清)吴蔚光:《烧香客》,载(清)张应昌编:《清诗铎》卷24《烧香》,第904页。
    ③(清)周赞:《重修九华山志序》,载光绪《九华山志》卷1《序》。
    ④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卷3《宋元明清近代卷》,第803页。
    ⑤儒家到底算不算“教”?争议很大。学者们通常认为儒家之教,乃教化之教,非宗教之教,与标准的
    宗教还有一定差距。如柳存仁先生在《中国思想里天上和人间理想的构思》一文中指出:“唐代以来的所谓三教,这个教指的是教化的意思,不一定要把儒家看作是宗教。”(载《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7页)但将儒家作为一种宗教,自任继愈先生力主之后,也得到部分学者、特别是中国宗教史学者的认可。如李申先生《中国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书,对儒教之存在,论之详尽。因这一问题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暂不论述。本文在以三教为通称时,仅是行文方便。
    ⑥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⑦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载《唐代文化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3年,171页。
    ⑧(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卷10《三教论》,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第216页。
    ①据严耀中考证,“三教合一”这一概念,明代才开始出现,在此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②(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4页。
    ③万历苏版《九华山志》卷1《山水·仙人峰》。
    ④光绪《九华山志》卷21《考证》。
    ⑤(唐)李白:《炼丹井》,转引自吴世民:《李白秋浦炼丹考》,载《中国道教》,2007年第2期。
    ①民国《九华山志》卷6《流寓门·宁成》,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286-287页。
    ②光绪《九华山志》卷6《神仙·邓羽》。
    ①参阅李霞:《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载《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①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隶上》,吴光、钱明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6页。
    ②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9《谏迎佛疏》,第295页。
    ③ (明)陈建:《学蔀通辨》卷9《续编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1、122页。
    ④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3《年谱一》,第1225页。
    ⑤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4《年谱二》,第1270页。
    ⑥据尹文汉考证,王守仁于正德十五年一月、二月底三月初两次游历九华山,但因时间相隔较短而记为一次(尹文汉:《王阳明游九华山综考》,载《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⑦ (明)邹守益:《阳明书院记》,载光绪《九华山志》卷7《记》。
    ①(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7《答扬少默》,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6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571页。
    ②(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7《答余督学》,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6册,第562页。
    ①(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孝闻说》,载《藕益大师全集》,第10831页。
    ②(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9页。
    ③(清)陈蔚:《九华纪胜》卷21,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第199页。
    ④民国《九华山志》卷4《高僧门·心静》,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197页。
    ①(隋)释就合译:《大方等大集经》卷21《宝幢分·中护法品第十》,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0册,第278页。
    ①(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第462页。
    ①光绪《九华山志》卷1《化城寺僧寮图记》。
    ①(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2-583页。
    ①《禁革夫草碑记》,转引自韩贺彬、凌建成:《九华山发现反腐古碑刻》,载《安徽日报》,2005年10月30日第A03版。
    ②(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60》,第583-584页。
    ③(宋)蒋子奇:《游化城寺》,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词》。
    ①(民国)姜孝维:《九华指南·生活》,第45页。
    ① (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光绪《青阳县志》卷12《铭》,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第583-584页。
    ② 光绪《九华山志》卷1《化城寺僧寮图记》。
    ③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7页。
    ④ (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27《地藏庵记》,第1025-1027页。
    ①尹富:《地藏菩萨诞日产生的时代及其相关宗教民俗活动论述》,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5辑,第345页。
    ②民国《九华山志》卷首《凡例》,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第33页。
    ③(明)邹元标:《化城寺》,载光绪《九华山志》卷5《营建·化城寺》。
    ①(清)王孙蕙:《广胜寺》,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②(明)包广:《游九华》,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
    ③(清)潘耒:《登天台赠默庵上人》,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④(清)释了然:《寄怀九华效金地藏体并次其韵》,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⑤(明)黄名世:《夜宿九华》,载光绪《九华山志》卷8《诗》。
    ⑥(清)申檖:《九华僧院》,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⑦(明)苏建中:《登天柱峰二首》,崇祯《九华山志》卷6《诗词》,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4册,第353页。
    ⑧(清)徐纯修:《春日九子山》,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①康熙《九华山志》卷终《杂记》。
    ①(明)王阳明:《九华山赋》,载光绪《九华山志》卷10《杂记》。
    ①参阅九华山大辞典编委会编:《九华山大辞典》,第388-398页。
    ①姜宏豹、陈寿新编著:《九华山名胜传奇》,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66一167页。
    ①(清)张士范等修:《池州府志》卷5《风土》,据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本影印,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0页。以下简称乾隆《池州府志》。
    ②嘉靖《池州府志》卷2《风土》,第3页。
    ③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168页。
    ④乾隆《池州府志》卷5《风土》,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9》,第60页。
    ①《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第308页。
    ②嘉靖《池州府志》卷2《风土》,第3页。
    ③关于九华山居民过荤年、素年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到九华山烧年香的香客特别多,庙里住不下,就住到附近老百姓家里。这些香客都提前在家吃素,到九华山后也一直坚持素食。长此以往,形成习俗,于是九华山居民先过荤年,再过素年(朱坤:《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影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9页)。
    ①以上有关节日民俗,参阅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487-494页。
    ②详见尹富:《地藏菩萨诞日产生的时代及其相关宗教民俗活动论述》,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5辑。
    ③(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6页。
    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卷41《庄濯江话旧秦淮河沈琼枝押解江都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9页。
    ② (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更生斋诗》卷7,载《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9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③ (清)金奉尧:《烧灯叹》,载(清)张应昌编:《清诗铎》卷24《鬼神》,第897页。
    ④ (清)周赟:《赠高丽贡使赵玉坡》,载九华山志编委会编:《九华山志》,第343页。
    ⑤ (高丽)赵玉坡:《次和周山门广文同游九华原韵》,载光绪《九华山志》卷9《诗》。
    ①[日]牧田谛亮:《谢肇涮の佛教观》,载日本《东洋学术研究》第14卷第5号,1975年。
    ②参阅何孝荣:《明朝宗教》,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年6月即版。
    ①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载《中国宗教》,1995年第1期。
    [1](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北凉)佚名译:《大方广十轮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4](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3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隋)释就合译:《大方等大集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唐)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8](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9](唐)释藏川述:《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载《卍续藏》第1册,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09年。
    [10](唐)输婆迦罗译:《地藏菩萨仪轨》,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11](唐)释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2](唐)不空译:《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3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13](唐)释不空译:《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14]佚名译:《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15]佚名译:《地藏菩萨十斋日》,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16]佚名译:《佛说地藏菩萨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出版社,1990年。
    [17]佚名译:《法华经·马鸣菩萨品》,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18](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9](南朝梁)僧佑:《弘明集》,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0](隋)释灌顶:《大般涅槃经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21](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22](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23](唐)释智昇:《开元释教录》,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4](唐)释道宣:《广弘明集》,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5](唐)释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6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6](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7](宋)释赞宁:《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8](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29](宋)释蕴闻辑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7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0](宋)释志磐:《佛祖统纪》,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8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1](宋)释常谨集:《地藏菩萨像灵验记》,载《卍续藏》第87册,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09年。
    [32][高丽]释觉训:《海东高僧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第1020页。
    [33](元)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载《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8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4](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载《永乐北藏》第19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
    [35](明)朱棣:《神僧传》,永乐十五年(1417)内府刻本。
    [36](明)释如惺:《大明高僧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37](明)释明河:《补续高僧传》,载《卍续藏》第77册,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09年。
    [38]佚名:《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9](清)释灵耀:《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文》、《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地藏本愿经论贯》,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
    [40](清)释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载《卍续藏》第63册,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09年。
    [41](清)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载《卍续藏》第79册,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09年。
    [42](民国)喻谦:《新续高僧传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3]赵文焕、侯冲整理:《地藏菩萨慈悲救苦荐福利生道场仪》,载方广倡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6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1](明)王一槐:《九华山志》,据明嘉靖七年(1528)刊本拍摄,北京: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年。
    [2](明)苏万民:《九华山志》,据万历七年(1579)刻本拍摄,北京: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3年。
    [3](明)蔡立身:《九华山志》,据万历二十三年(1595)刻本拍摄,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3年。
    [4](明)周应宾纂辑:《重修普陀山志》,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1辑第9册,台北:台湾明文书局,1980年。
    [5](明)顾元镜重辑:《九华山志》,上海图书馆藏明崇祯四年(1631)刻本,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6](清)喇嘛丹巴纂辑:《清凉山新志》,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3辑第30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7](清)喻成龙、李灿等重辑:《九华山志》,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
    [8](清)许琰:《普陀山志》,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9](清)陈蔚:《九华纪胜》,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2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10](清)周赞:《九华山志》,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11](民国)蒋孝维:《九华指南》,青阳:九华山佛教会,1926年。
    [12](民国)释印光:《峨眉山志》,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1辑第45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13](民国)释印光:《普陀洛迦新志》,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10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14](民国)释印光:《九华山志》,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2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15](民国)释印光:《清凉山志》,载《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2辑第29册,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16]九华山志编纂委员会编:《九华山志》,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1](明)王崇:《池州府志》,据嘉靖刊本影印,载《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
    [2](明)李斯恭等修、丁绍轼等纂:《池州府志》,据明万历四十年(1612)刊本影印,载《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3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3](清)赵宏恩等监修:《江南通志》,据乾隆元年(1736)刊本影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7--5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
    [4](清)张士范等修:《池州府志》,据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本影印本,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清)朱云锦纂修:《皖省志略》,据道光元年(1821)刊本影印,载《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82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6](清)穆彰阿等:《嘉庆重修一统志》,据道光二十二年(1842)刊本影印,载《四部丛刊续编》(史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清)沈葆桢等修,何绍基等纂:《重修安徽通志》,据光绪四年(1878)刊本影印,载《续修四库全书》第65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8](清)华椿等修:《青阳县志》,据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影印,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9](民国)安徽通志馆编纂:《安徽佛门龙象传》,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影印,载《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30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10](民国)安徽通志馆编纂:《安徽通志稿》,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影印,载《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2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11]青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阳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
    [1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1]《论语》,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战国)孟轲:《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3](战国)屈原:《楚辞》,吴广平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
    [4](汉)郑玄注:《礼记正义》,(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8](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9](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0](宋)陈岩:《九华诗集》,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 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
    [11](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2](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3](宋)钱若水等:《宋太宗实录残本》,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1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5][高丽]金富轼等:《三国史记》,首尔: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本。
    [16][高丽]释一然:《三国遗事》,权锡焕、陈蒲清译,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17](明)高元潜:《茶乘》,天启刻本。
    [18](明)释福征:《憨山大师年谱疏》,上海:国光印书局,1934年。
    [19](明)陈建:《学蔀通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20](明)谈迁:《北游录》,汪北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1]“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
    [22](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3](明)解缙等辑:《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4](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载《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434--44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5](明)释智旭:《蕅益大师全集》,台北:佛教书局,1989年。
    [26](明)王同规:《耳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27](明)朱元璋:《明太祖集》,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
    [2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9](明)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30](明)朱国祯:《涌幢小品》,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31](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6册,齐鲁书社,1997年。
    [32](明)鲍应鳖:《瑞芝山房集》,载《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33](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高雄:高雄净宗学会印赠本,1998年。
    [34](明)释祩宏:《莲池大师全集》,台南:台南和裕出版社,1999年。
    [35](明)何镗:《古今游名山记》,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50册,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36](明)吴承恩:《西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7](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何孝荣点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8](清)梁熙:《皙次斋稿》,清康熙刊本。
    [39](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光绪上海著易堂影印本。
    [40](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41](清)萧爽:《永宪录》,朱南铣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2](清)张应昌编:《清诗铎》,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43](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4](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5](清)赵绍祖辑:《安徽金石略》,载《石刻史料新编》第1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
    [46](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47](清)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9](清)陈梦蕾编:《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
    [50](清)曹寅、彭定求等校:《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1]“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2](清)张玉书、汪霦等辑:《佩文斋咏物诗选》,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
    [53](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载《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9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54](清)彭绍升:《居士传》,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55](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56](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57](清)黎元宽:《进贤堂稿》,载《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58](清)张之洞:《劝学篇》,李兴忠评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59]《大清律例》,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
    [60](清)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传奇》,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年。
    [61](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徐永斌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明)程懋:《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万历元年(1488)立,现藏于九华乡老田村吴氏宗祠东墙。
    [2](明)刘光复:《续修地藏圣像碑记》,万历四十二年(1614).立,现藏于十王殿后。
    [3](明)释性涵等立:《察院明文禁约》,万历四十七年(1619)立,现藏于化城寺。
    [4](清)喻成龙:《池州安道刘老爷严禁九华山害弊碑记》,康熙二十年(1681)立,现藏于化城寺。
    [5](清)吴氏合姓立:《吴姓捐助银两碑》,嘉庆五年(1800)立,现藏于化城寺。
    [6](清)化城寺僧刻立:《章姓捐助银两碑记》,清嘉庆间立,现藏于化城寺藏经楼内墙。
    [7](清)海楞立:《万年禅林历代源流碑记序》,道光十九年(1839)立,现藏于百岁宫山门前东墙壁。
    [8](清)张为:《重修万年禅林碑记》,道光十九年(1839)立,现藏于百岁宫山门前东墙壁。
    [9](清)合山募立:《香灯碑记》,道光二十一年(1841)立,现藏于化城寺。
    [10](清)青阳县正堂立:《奉示碑记》,清道光间立,现藏于化城寺。
    [11](清)释宝身:《重修万年禅林记自序》,光绪七年(1881)立,现藏于百岁宫山门前 东墙壁。
    [12](清)池州府正堂立:《府宪严禁弊害碑记》,光绪十二年(1886)立,现藏于化城寺。
    [13](清)青阳县正堂立:《告示》碑,光绪十四年(1888)立,现藏于化城寺。
    [14](清)释大航立:《甘露寺田契碑》,光绪二十一年(1895)立,现藏于甘露寺。
    [15](清)释拱金等立:《程公乐输田产碑》,光绪二十二年(1896)立,现藏于化城寺藏经楼内墙。
    [16](清)胡彬:《九华山化城寺佛印显应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立,现藏于化城寺。
    [17](清)汪文鼎:《开建翠峰华严道场碑志》,光绪二十八年(1902)立,现藏于翠峰寺华严道场旧址的墙壁中。
    [18](清)释大航立:《甘露寺山田契碑记》,光绪三十年(1904)立,现藏于甘露寺。
    [19](清)释海量、宽盛募立:《重修哼哈宝殿碑记》,宣统元年(1909)立,现藏于祗园寺大门外墙壁。
    [20](清)化城寺僧人立:《重修肉身塔座神台序》,宣统三年(1911)立,现藏于肉身宝殿南门东侧。
    [21](清)罗氏合姓立:《罗氏捐助碑记》,现藏于化城寺。
    [22](民国)郦培之:《重修九华石梯记》,民国三年(1914)立,现藏于化城寺。
    [1][日]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27年。
    [2]高鹤年:《名山游访记》,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36年。
    [3][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东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年。
    [4][日]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1946年。
    [5]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7]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8][日]真锅广济:《地藏尊の研究》,京都:富山房书店,1976年。
    [9][日]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辞典》,东京:世界圣典刊行协会,1978年。
    [10]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0年版。
    [11]项有彬:《九华山》,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0年。
    [12]张轼、张绶年编著:《九华山简史》,合肥:安徽省旅游事业管理局,1981年。
    [13]郭朋:《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孙毓飞等:《东南第一山-—九华山》,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年。
    [15]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83年。
    [16]安徽省旅游局编:《中国九华山》,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
    [17]白奇编著:《九华胜境》,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18]郑石平等编著:《中国四大佛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19]吴汉卿、王裕典选注:《九华山诗选》,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20]施玉清:《九华山的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年。
    [21][日]真锅广济:《地藏菩萨の研究》,京都:三密堂书店,1987年。
    [22]王有路:《九华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23]印鸾章:《清鉴纲目》,邓球柏、钟楚楚标点,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
    [24]张轼、杨玉华编著:《九华山史话》,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
    [25]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26]罗哲文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7]弘一大师全集编委会编:《弘一大师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28]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
    [29]王仲奋编著:《中国名寺志典》,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
    [30]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31]九华山佛教史编委会编:《金地藏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32]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
    [33]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34]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5]谢澍田:《地藏菩萨九华垂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6]朱采堂:《九华山佛教百岁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37]九华山佛教史编委会编:《金地藏研究续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38]张轼:《佛教与安徽》,合肥:安徽省新闻出版局,1997年。
    [39]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
    [40]段启明等编著:《中国佛道寺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41]何德裕:《中国佛教名山》,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7年。
    [42]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3]明旸:《佛法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4]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年。
    [45]潘亮文:《中国地藏菩萨像初探》,台南:台南艺术学院,1999年。
    [46]杨增文主编:《中国佛教基础知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47]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48]何孝荣:《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9]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0]安徽文化史编委会编:《安徽文化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1]高鹤年:《名山游访记》,吴雨香点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52]九华山大辞典编委会编:《九华山大辞典》,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
    [53][日]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朱谦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4]钱征、丁育民、华子:《走进九华圣境》,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
    [55]张总:《地藏信仰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中国的佛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7]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8]叶可信主编:《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
    [59]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0]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61]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3]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4]高振农:《中国佛教源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65]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66]中国名寺高僧编委会编:《中国名寺高僧》,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
    [67]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68]王建光:《中国律宗通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69]杨健:《清王朝佛教事务管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70]何劲松:《韩国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71]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72]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73]任宜敏:《中国佛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4]姜宏豹、陈寿新编著:《九华山名胜传奇》,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75]杨晓丽《九华山》,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76]谈锡永:《细说如来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7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8]张总等:《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79]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日]酒井忠夫:《十王信仰に关す ゐ诸问题及υ阎罗王授记经》,载《斋藤先生古稀祝贺纪念论文集》,东京:刀江书院,1937年。
    [2][日]龙池清:《明初の寺院》,载日本《支那佛教史学》第2卷第4号,1938年。
    [3][日]龙池清:《明代の,瑜伽教僧》,载日本《东方学报》(东京)第11册第1期,1940年。
    [4]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载《唐代文化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3年。
    [5][日]河源由雄:《敦煌画地藏图资料》,载《佛教艺术》第97号,1974年。
    [6][日]牧田谛亮:《谢肇涮の佛教观》,载日本《东洋学术研究》第14卷第5号,1975年。
    [7][日]西义雄:《菩萨思想の兴起 と そ の意义》,载《大乘菩萨道の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77年。
    [8]何庆善:《九华山佛教考》,载《江淮论坛》,1981年第3期。
    [9]余英时:《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载《燕园论学集——汤用彤先生九十诞辰纪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10][日]高崎直道:《大乘经典发达史》,载《讲座·大乘佛教1.——大乘佛教とは 何 か》,东京:春秋社,1986年。
    [11]古今:《中国四大佛山》,载《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3期。
    [12]袁家耀:《九华山佛教的一般特色》,载《学术月刊》,1987年第4期。
    [13]李岩:《“地藏菩萨”金乔觉及其九华山垂迹考》,载《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4]黄心川:《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载《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
    [15]潘桂明:《九华山佛教史述略》,载《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16]张新鹰:《有关释地藏的断想三则》,载《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
    [17]谢澍田:《试论新罗高僧金地藏证道九华的业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8]罗华庆:《教煌地藏图像和“地藏十王厅”研究》,载《敦煌研究》,1993第2期。
    [19]常青:《龙门石窟地藏菩萨及有关问题》,载《中原文物》,1993年第4期。
    [20]释见晔:《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讨》,载台湾《东方宗教研究》,1994年第4期。
    [21]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载《中国宗教》,1995年第1期。
    [22]谢澍田:《试论新罗僧金地藏入唐求法修道的思想和实践》,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3]张跃西:《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特色》,载《池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24]释宽容:《漫谈肉身菩萨》,载《法音》,1995年第8期。
    [25][法]苏远明:《敦煌写本中的地藏十斋日》,载《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6]聂世全:《地藏信仰与金地藏研究述评》,载《法音》,1996年第7期。
    [27]胡良学、蒋德才:《大足石刻地藏造像初识》,载《四川文物》,1997年第2期。
    [28]徐成志:《九朵莲开佛国城——漫说九华山的佛教文化》,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4期。
    [29]干树德:《“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说有何而来?》,载《文史知识》,1998年第2期。
    [30]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载《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1]汪娟:《历代地藏忏仪析论》,载《(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9年第4期。
    [32]张总:《关于<地藏菩萨十斋日〉》,载《藏外佛教文献》第七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3]柳存仁:《中国思想里夫上和人间理想的构思》,载《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4]何孝荣:《论明世宗禁佛》,载《明史研究》第7辑,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
    [35]何建民:《佛地九华寺遍山》,《风景名胜》,2001年第3期。
    [36]陈宝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37]李兴中:《论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意蕴》,载《江淮论坛》,2002年第4期。
    [38]李桂红:《九华山道儒文化及其与佛教关系探析》,载《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4期。
    [39]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40]陈怀荃:《九华山名探原》,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期。
    [41]王利耀:《九华山佛教文化特点初探——兼论宗教与邪教及迷信的本质区别》,载《学术界》,2003年第6期。
    [42]何孝荣:《论明代的度僧》,载《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43]尹文汉:《论九华山佛教文化与我国地藏信仰的互动关》,载《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44]何孝荣:《明代佛教政策述论》,载《文史》,2004年第3辑。
    [45]汪孔德、何立新:《九华山佛教档案及保存完好的原因探析》,载《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46]王惠民:《唐前期敦煌地藏图像考察》,载《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
    [47]尹文汉:《王阳明游九华山综考》,载《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48]丁希勤:《从地藏信仰的兴起看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载《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49]钱汉东、周佩东:《略论九华山佛教寺庙的建筑文化特色》,载《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50]沈佐民:《九华山佛教地藏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谐社会的互动》,载《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51]黄复彩:《九华山隐士文化散论》,载《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1期。
    [52]尹富:《十斋日补说》,载《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
    [53]王惠民:《中唐以后敦煌地藏图像考察》,载《敦煌研究》,2007年第1期。
    [54]尹富:《地藏菩萨诞日产生的时代及其相关宗教民俗活动论述》,载《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
    [55]李霞:《九华山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载《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
    [56]尹富:《中国早期地藏信仰状况考论》,载《文史哲》,2007年第4期。
    [57]尹文汉:《明清时期九华山高僧略论》,载《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58]谭甲文:《阳明心学与九华佛学》,载《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59]丁希勤:《皖江地区宗教文化略述》,载《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0]张邦启:《九华山寺庙古建筑群建筑特色》,载《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1]魏鸿飞:《试论九华山佛教装饰艺术风格》,载《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2]黄世福:《佛教肉身舍利崇拜的宗教阐释——以九华山为例》,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63]尹文汉:《九华山宗教文化的宏观考察》,载《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4]丁伯送:《九华山肉身菩萨文化释读》,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5]钱征:《九华山地藏菩萨与大愿文化的由来》,载《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6]周佩东:《论九华山三教融通的宗教文化特色》,载《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67]释圣凯:《明清佛教“四大名山”信仰的形成》,载《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68]焦得水:《金地藏认同为地藏菩萨应化的根据、年代及意义》,载《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69]张总:《九华地藏信仰起源之佛典“钩锁骨鸣”》,载《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70]李霞:《安徽区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载《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71]焦得水:《金地藏“菩萨钩锁”考》,载《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72]李霞:《安徽地域文化中的儒佛道交融》,载《江淮论坛》,2012年第3期。
    [73]尹文汉:《九华山摩崖石刻综论》,载《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74]王钟承:《地藏十王图像之研究——以敦煌和四川造像为例》,台北艺术学术学院艺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75]刘素兰:《中国地藏信仰之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76]白雪:《乡土语境中的建筑创作——九华山风景区建筑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论文,2002年。
    [77]杨秋满:《晚明蕅益智旭之地藏信仰》,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78]释见徽:《唐宋时期地藏菩萨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
    [79]施保国:《中国佛教的人文关怀及其现代意义》,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
    [80]朱坤:《地藏信仰对九华山民俗影响研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81]李继武:《<百丈清规〉研究》,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2]余维君:《安徽九华山寺庙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3]张新啦:《金乔觉与中韩文化交流》,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
    [84]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论文,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