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正式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此前所未有的高度定位,表明了旅游业在我国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据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超过法国、西班牙、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一个国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是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远远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我国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建立起来,与把我国旅游业发展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尚有巨大差距。
     旅游日益成为国民休闲的重要方式,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大众旅游消费已由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消费方式灵活多变,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旅游消费具有明显的二次消费特征,即旅游消费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直接取决于所消费的旅游产品,而是要在旅游者生活消费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获得旅游消费的满足。这就要求旅游业建立起专门为旅游者服务的专项服务体系,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然而,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业依赖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旅游者出行服务,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划分消费人群,增加了旅游者时间、金钱等旅游成本。《意见》还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表明我国具有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强烈需求和现实要求。
     本研究以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为基础,立足前沿性、理论性、运用性,进一步探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宏观系统分析,初步建立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并结合云南省旅游发展实际,对如何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微观研究。本研究选择云南为个案进行研究是因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窗口,具有典型代表性。此外,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云南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折射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从理论层面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什么的问题,建立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旅游公共服务理论的梳理,明确旅游公共服务的基本特性,并结合旅游产业、旅游消费的特征,界定旅游公共服务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二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战略研究。从宏观层面上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该怎么建立、基本框架是什么的问题;三是以云南省为例,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微观研究,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
     系的发展提供一个实践样本。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was adopted 30 years ago until now,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has achieved tremendous growth. In 2009, China's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pin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th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hina highly made clear that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being a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ies" from the national strategy aspects, indicated tha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tourism, our tourism industry is increasing,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that China will take the place of France, Sp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will become the biggest travel destinations by 2020.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in fac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level is a sig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owever, at present, Chinese touri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far behi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still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here is still great gap to the goal the develop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into a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and a strong tourism economy in the world.
     Travel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way of leisure and an important residents living content. Recently, Chinese travel consumer has been changed from the way of traditional tourism from sightseeing to leisure vacation and the way of flexible consumption, all th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quirement are raised. In addition,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obviously has the second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 if the tourists satisfied with their tour consumption spending not depend on the consumption of products, but based on the satisfied with consumption in daily life. Thus the especially service for the special service system are required to establish, which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However, nowadays, our tourism sector does not establish a perfect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s, tourism depends on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tourists travel service, but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not divided into the crowd, so for the tourists, increased their time, money, and other travel costs. At the same time, the view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lso made peopl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Therefore, indicated that China establishes a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The study based on the tour of the public service theory, and its theoretical,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ory with theoretical frame and practice path to analysis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establish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province, for microeconomic research of how to build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 choice of taking Yunnan province as a study case is due to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window of Chinese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typical representative. Moreover, Yunnan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border of China, belongs to the undeveloped economic areas,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Yunnan province, could give out our country's public service system problems.
     This research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Firstly, theories study. In order to resolve what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and set up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by through the theory of public services, clear the nature of the public service,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define connotation of the public service and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Secondly, study of Chinese tourist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 study from macroscopic level to resolve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how to build and what the basic framework is; Thirdly, take Yunnan province as a microeconomic study case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provide a practical sample for Chinese public service system.
引文
①张凌云.世界旅游市场分析与统计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②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 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Z].http://www.gov.cn/zwgk/ 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杨大明.明理识途,尽心履职,切实加强旅游公共服务[EB/OL].http://www.sxtour.gov.cn/tour-netpaperview. asp?id=55,2006-05-10.
    ②世博会课题组.世博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研究[EB/OL].http://lyw.sh.gov.cn/research/index_42.aspx,2008-01-16.
    ③温锦英.旅游市场竞争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④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李爽,黄福才,李建中.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旅游学刊,2010,25(4):20-26.
    ①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08年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58.
    ②张广瑞.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与北京的对策[A].见:2008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352-366.
    ③郭胜.以政府为主导提供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J].城市发展研究,2008(6):146-148.
    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⑤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⑥王景全.国民休闲与休闲公共服务[N].光明日报,2009,6(23).
    ①宋娜,郝彦革.对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公共服务的认识[J].调研世界.2008(7):37—-40.
    ②可研.休闲服务供给的中外比较[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③范钰娟.休闲服务政府供给的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④张凌云.散客旅游市场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1992(6).
    ①吕君等.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及内在驱[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
    ②张泰城,王伟年.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中州学刊.2009(7):114—118.
    ③温锦英.旅游市场竞争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7).
    ④魏翔,朱德良.基于公共经济学的旅游经济政府规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12).
    赵功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演化与动因研究——以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09.
    ②江珊.基于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公共服务业态研究——以旅游集散中心和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③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④吴源,郭盛晖.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及保障措施[J].企业导报,2010(5).
    周进步,王裕.透视政府旅游管理职能[J].浙江经济,2002(14):13—14.
    ②钱益春.旅游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初探[Jl.特区经济,2006(9):241.
    ③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12):12-17.
    ④杨军.“X效率”与旅游公共服务[N].中国旅游报,2007.
    林震华等.国家局调研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9,6(4).
    ⑥郭永伟.山西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研究[Jl.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10).
    ⑦史延廷.各地积极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N].中国旅游报,2007,4(27).
    ⑧陈尤英.桂林在全国率先成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N].广西日报,2010,1(12).
    王翠.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把成都建设为国际旅游名城[N].成都日报,2007,11(23).
    ②郭寻.旅游经济运行中政府规制初探[J].东南亚纵横,2006(10).
    ③黄燕玲等.供需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7).
    ④郭胜.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N].华东旅游报,2008(12).
    ⑤连漪,何建军,王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
    ⑥欧阳卉然,张扬.加快推进海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今日海南,2010(4).
    ⑦吴源,郭盛晖.广州亚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及保障措施[J].企业导报,2010(5).
    郭胜.节事活动的旅游公共服务——以政府的视角[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②温锦英.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促旅游业持续发展[J].时代经贸,2008(11).
    ③杨军.“X效率”与旅游公共服务[N].中国旅游报,2007,3(5).
    ④李淼.论旅游公共服务及依法监管[J].社科纵横,2010(6).
    张萌等.旅游公共服务:国际经验与启示[J].商业研究,2010(3).
    ①赵程程等.中国旅游信息多层混合分布写作式咨询服务模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2).
    ②许曦.移动旅游信息服务渐成业态[J].经济论坛,2003(24).
    ③赵蕴智,车文刚,张志坤,杨金玉.基于SMS的旅游咨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3)
    ④连漪;何建军;王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
    ⑤陈伟,马少春.略论城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J].桂林旅专学报,1998(4).
    ⑥毛卫东.我国旅游咨询中心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7,10(3).
    ⑦童金华,缪江平旅游咨询中心的定位及服务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8).
    ⑧黄瑾,[日]德村志成.中外旅游咨询中心比较分析——兼论我国旅游咨询中心的发展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
    吴金梅.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发展的瓶颈[N].中国旅游报,2009,4(3).
    ①李爽等.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厦门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J],2010(7).
    ②林涛.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及其免费信息调查研究:游客视角[J].旅游学刊,2007(4).
    ③吴国清,李文苗.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网络化发展[J].商业研究,2009(7).
    ④宋晓冰等.对我国智能旅游交通系统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09(7).
    ⑤冯明东.分布式旅游交通票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⑥徐冬梅.基于GIS的动态图文旅游交通指南服务系统[J].交通与计算机,1997(12).
    ⑦卢松.旅游交通研究进展及启示[J].热带地理,2007(9).
    ⑧黄新民.浙江省旅游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0(3).王玉芹等.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与布局[J].旅游论坛,2008(10).崔祝南,董志文.国内主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运营状况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自鸥.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
    ②梁蓓蓓,刘奋伟.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供应链构建研究——以浙江舟山为例[J].特区经济,2010(1).
    ③朱生东.自驾车旅游服务系统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05(10).
    ④张学梅.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信息服务的要求及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9(2).
    ⑤潘文军等.基于自驾车旅游物流服务的几点思考[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1).
    ⑥张学梅.峨眉山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
    ⑦郭为,陈枝,王丽.旅游投诉、游客评价与服务质量的改进[J].旅游论坛,2009(12).
    李恕宏.浅析旅游区域软件形象建设——对近两年来旅游投诉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5(10).
    ②陈晓琴.我国旅游投诉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7).
    ③赵丹凝,马晖.我国旅游保险SWOT分析及策略[J].知识经济,2010(18).
    ④卫竞芸.简析我国旅游保险业务现状及对策[J].上海保险,2009(7).
    李妍等.发展我国旅游保险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6(6).
    祁海霞等.我国旅游保险市场现状探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10).
    ①陈素平.中国旅游保险发展探析[J].工作视点,2006(5).
    ②费广玉.关于旅游意外保险在旅行社——遭“冷遇”的若干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③李炳义.近十年来国内旅游保险研究的进展[J].经济师,2009(12).
    ④谢鹭.试论旅游保险的现状与创新[J].上海保险,2006(11).
    朱劲松.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旅游保险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10(1).
    ⑥张广海等.我国旅游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
    ⑦张超.我国旅游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旅游经济,2008(3).
    ⑥王婷.探析旅游保险发展新机遇[J].中国保险,2010(7).
    王菲.中国旅游保险制度研究与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3.
    ②王晓华等.浅谈旅游紧急救援服务[J].旅游科学,2000(3).
    ③任学慧等.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J].地理科学进展,2005(7).
    ④张进福.建立旅游安全救援系统的构想[J].旅游学刊,2006(6).
    ⑤张向阳.旅游安全管理与法规责任建设[A].见:“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
    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
    ⑥王瑞.我国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现状浅析与思考[J].商场现代,2010(2).
    ①李华丰.景区电子门票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②高阳.城市公共设施之旅游线路导引标识系统设计探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③吴斌.风景名胜区公共厕所设计与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肖仲举.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管理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
    ① Samuelson P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387-398.
    ②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Z]http://www.gov.cn/20101h/content_1555767. htm
    吴美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②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李爽,甘巧林,刘望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②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公共体系研究.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08年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59.
    李爽,甘巧林,尹丹丹,冯树涛.广州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路径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10(4).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①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3.
    ①刘凤义.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理论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7).
    ②孙燕.诠释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J].学会,2009(11).
    ③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3.
    ①尹正江.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5e0d6743336cleb91a375d7a. Html.
    ②中经专网.我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论析[EB/OL].http://www.thldl.org.cn/news/1004/38847. Html.
    ③陈竞.张家界旅游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探[J].文史博览(理论),2008(8).
    ④同上
    ①陈竞.张家界旅游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探[J].文史博览(理论).2008(8).
    河源下载站.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实现路径分析[EB/OL].http://www.cngr.cn/article/61/388/2006/ 2006071920683_2.shtml.
    易伟新.论世界旅游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着力点[J].《中国市场》,2009(1).
    ①易伟新.论世界旅游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着力点[J].《中国市场》,2009(1).
    史本林.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②同上
    ③同上
    ①关宏志.旅游交通规划的基础框架[J].北京规划建设,2001(6):32-35.
    ②张萌;张宁;朱秀秀;陈蔚.公共服务旅游:国际经验与启示[J].商业研究,2010(3).
    (?)钱星博.西班牙如何发展旅游业[J].市场观察,2003(6):18-19.
    ②贺业荣.澳大利亚交通掠影[J]驾驶天地,2003(8):50-51.
    ③何效祖.英国旅游业发展战略及借鉴价值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70-74.
    ④何效祖.英国旅游业发展战略及借鉴价值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70-74.
    ①张萌;张宁;朱秀秀;陈蔚.公共服务旅游:国际经验与启示[J].商业研究,2010(3).
    ②王健民.旅游救援:政府责任与企业作为[N].中国旅游报,2007,2(16).
    ③张萌;张宁;朱秀秀;陈蔚.公共服务旅游:国际经验与启示[J]..商业研究,2010(3).
    ①钱星博.西班牙如何发展旅游业[J].市场观察,2003(6):18-19.
    ②同上
    (?)何效祖.英国旅游业发展战略及借鉴价值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70-74.
    姜煜.2010年北京旅游收入2768亿入境游国内游均创新高[N].北京日报,2011,2(12)..
    本报记者.北京旅游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N].北京日报,2010,7(13).
    本报记者.北京旅游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N].北京日报,2010,7(13).
    ②本报记者.北京旅游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N].北京日报,2010,7(13)..
    (?)陶健.上海今年拟将接待国内游客1.8亿人次同比增45%[N].解放日报,2010,3(2).
    金放.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N].中国旅游报,2007,1(26).
    ②张蓉蓉.浙江杭州2010年旅游收入突破一千亿[N].每日商报,2011,1(12).
    杭州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的“杭州模式”得到业界认可[N].中国旅游报,2010,10(25).
    ①陈尤英.桂林在全国率先成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N].广西日报,2010,1(12).
    ①陈尤英.桂林在全国率先成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N].广西日报,2010,1(12).
    ①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①张萌,张宁,朱秀秀,陈蔚.公共服务旅游:国际经验与启示[J].商业研究,2010(3).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Z].http://www.gov.cn/zwgk /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王志发.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EB/OL].http.www.bk.gov.cn/bktrip/Article/gg/200801/168. htm2008-01-19/2008-01-25
    连漪,何建军,王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82.
    连漪,何建军,王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
    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84.
    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0年发展预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杨大明.明理识途,尽心履职,切实加强旅游公共服务[EB/OL].
    http:www.sxt--our.gov.cn/tour-netpaperview.asp?id=55,2006-05-10.
    [2]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李爽,黄福才,李建中.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旅游学刊,2010(4).
    [4]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08年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5]王宁.略论休闲经济[J].中山大学学报,2000(3)
    [6]可妍.休闲服务供给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7]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8]王景全.国民休闲与休闲公共服务[N].光明日报,2009.
    [9]宋娜,郝彦革.对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公共服务的认识[J].调研世界,2009(10).
    [10]范钰娟.休闲服务政府供给的对策研究[M],南昌:南昌大学,2008.
    [11]温锦英.旅游市场竞争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
    [12]赵功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演化与动因研究——以公共资源类旅游产品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09.
    [13]钱益春.旅游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06(9)
    [14]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12)
    [15]杨军.“X效率”与旅游公共服务[N].中国旅游报,2007.
    [16]周进步,王裕.透视政府旅游管理职能[J].浙江经济,2002(14)
    [17]赵程程等.中国旅游信息多层混合分布写作式咨询服务模型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7).
    [18]许曦.移动旅游信息服务渐成业态[J].经济论坛,2003(24).
    [19]赵蕴智,车文刚等.基于SMS的旅游咨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3).
    [20]李爽等.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厦门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6).
    [21]林涛.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及其免费信息调查研究:游客视角[J].旅游学刊,2007(4).
    [22]吴国清,李文苗.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网络化发展[J].商业研究,2009(7).
    [23]宋晓冰等.对我国智能旅游交通系统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09.
    [24]冯明东.分布式旅游交通票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25]徐冬梅.基于GIS的动态图文旅游交通指南服务系统[J].交通与计算机,1997.
    [26]卢松.旅游交通研究进展及启示[J].热带地理,2007(10).
    [27]王玉芹等.国内旅游集散中心研究十年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28]崔祝南,董志文.国内主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运营状况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9]白鸥.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
    [30]梁蓓蓓,刘奋伟.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供应链构建研究——以浙江舟山为例[J].特区经济,2010(10).
    [31]朱生东.自驾车旅游服务系统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05(7).
    [32]王文玉等.中国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J].经济论坛,2005(24).
    [33]张学梅.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信息服务的要求及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9(6).
    [34]潘文军等.基于自驾车旅游物流服务的几点思考[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4).
    [35]郭为,陈枝,王丽.旅游投诉、游客评价与服务质量的改进[J].旅游论坛,2009(8).
    [36]李恕宏.浅析旅游区域软件形象建设——对近两年来旅游投诉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5(4).
    [37]王晓华等.浅谈旅游紧急救援服务[J].旅游科学,2000(3).
    [38]任学慧等.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J].地理科学进展,2005(4).
    [39]吴斌.风景名胜区公共厕所设计与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40]肖仲举.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管理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
    [4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42]Samuelson, Paul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
    [4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4]James M. Buchanan. 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 [J]. Economics,1965, 32 (February)
    [45]J.M.布坎南著,穆怀朋等译.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和个人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6]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7]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8]曹闻民.论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00(10)
    [49]宿一兵.美国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50]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1]唐娟.政府治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2]马庆钰.公共服务的理性及其运作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5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益物品与公共选择[A].选自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54]蔡晶晶.西方可抉择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经验透视[J].东南学术,2008(1).
    [55]刘小军.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思考[J].旅游调研,2007(9).
    [56]张泰城,王伟年.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中州学刊,2009(7).
    [57]刘凤义.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理论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7)
    [58]Shuang Li.On Tourist Information Search:Overseas Stud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A].Proceedings for the 4th Euro-Asia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urism, MICE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Section[C].Berlin: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Berlin,2009.
    [59]Enrique Ortega, Beatriz Rodriguez. Information at Tourism Destinations: Importance and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Tourist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 (3)
    [60]李爽,李建中.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厦门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8)
    [61]菲利普·海恩斯.公共服务管理的复杂性[M].孙健,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2]邓剑伟.“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63]张萌,张宁等.旅游公共服务:国际经验与启示[J].商业研究,2010(3)
    [64]何效祖.英国旅游业发展战略及借鉴价值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
    [65]陶犁.论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思想战线,2000(6).
    [66]宋惠平,秦承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5).
    [67]胡声浩,孙云帆,罗艳蓓.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从现实旅游经济格局出发[J].经济师,2009(12)
    [6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Z].http://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69]王志发.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EB/OL]www.bk.gov.cn//bktrip/Article/gg/200801/168.htm2008-01-19/2008-01-25
    [70]黄建男.基于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制定过程探析[J].企业经济,2009(4).
    [71]王健民.旅游救援:政府责任与企业作为[N].中国旅游报,2007,2(16).
    [72]江珊.基于上海市旅游发展服务液体研究——以旅游集散中心和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73]李伟.旅游学通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4]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0年发展预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75]李俊清著.自治区政府管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研究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6]李俊清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7]鲍勃·麦克切尔,希拉里·迪克罗斯.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M1.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78]陈志辉,陈小春.旅游信息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79]杜江,戴斌等.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80]古明清,田里.云南旅游经济发展探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81]高舜礼.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82]江泓.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83]罗明义.云南旅游统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84]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5]罗明义.旅游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6]李永清.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87]马勇.旅游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8]孔德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文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9]全华.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90]孙锋刚,高飞.经济管理学原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91]王语哲.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92]吴友富.管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3]杨寅.公共服务政府与行政程序构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94]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95]张国洪.旅游公共关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96]林兢.有关部门对“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提出要求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NJ.青岛日报,2007,4(14).
    [97]李莉叶,罗明义.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与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经济问题探索,2007(6)
    [98]林震华,雷琛烨,任叶.国家局调研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9,6(15).
    [99]吕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加强旅游公共服务[N].中国旅游报,2007,2(16).
    [100]岑蜀娟,李波.云南旅游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8(]0)
    [101]蒋素梅.关于提高云南旅游服务质量的若干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1997(2)
    [102]肖敏.贵州黄金周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职能[N].经济信息时报,2007,4(18).
    [103]王智勇,赵越.金融支持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7)
    [104]谢小芬.桂林旅游公共服务:“领跑”与奋进[N].桂林日报,2007,5(2).
    [105]中澳管理项目赴澳工作访问团.澳大利亚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7(12)
    [106]张静,丁宁.上海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在黄金周发力[N].中国旅游报,2007,5(2).
    [107]张彬.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差距、成因及对策[J].内蒙古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108]张伟.西双版纳与丽江旅游发展中政策作用的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5(7)
    [109]马谊妮,姜芹春.云南旅游小镇建设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新平县戛洒镇与大槟榔园村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10]陈微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研究——以中山市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05.
    [111]胡芳.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112]辛春艳.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113]徐成彦.论转型期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从企业家型政府角度的分析考察[D].厦门:厦门大学,2003.
    [114]叶文辉.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115]郑恒峰.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探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116]张志远.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与构建[D].郑州:郑州大学,2004.
    [117]周新生.云南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以建水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0.
    [118]章捷.从杭州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看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D].杭州:浙江大学,2005.
    [119]曾保根.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论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20]《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09.
    [12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的实施意见》,2009.
    [122]孙燕.诠释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J].《学会》,2009(11).
    [123]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3.
    [124]关宏志.旅游交通规划的基础框架[J].北京规划建设,2001(6)
    [125]钱星博.西班牙如何发展旅游业[J].市场观察,2003(6)
    [126]贺业荣.澳大利亚交通掠影[J].驾驶天地,2003(8)
    [127]朱华友.先有海南后有天堂:国际旅游岛建设导读[M],2010.
    [129]国家旅游局.旅游科研课题成果精选[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