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国际意识的变迁与国家认同的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中国从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世界化”的过程,中国人国家认同的巩固与国际意识的发展也是一个合二为一的过程。不过总体上看来,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国际意识和国家认同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都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所以,如何培养健康、成熟的国际意识,以便形成科学、理性的国家认同,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越来越全方位地融入国际社会,当代中国国际意识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也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
     由于国际格局的调整、国际社会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中国自身的崛起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人对国际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从整齐划一到多元表达,从被动反应到主动应对,从自卑敏感到自信成熟,从情绪冲动到理性稳健等等。但是,在这些积极变化中,中国人的国际意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变化的国际意识的影响下,无论是从国家对认同的塑造方面,还是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方面,当代中国人的国家认同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然,这些影响有的是正面,有些则是负面的,在国家在与民众的互动过程中,民众对国家表现出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
     当代中国虽然在国际意识和国家认同两个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这两个方面树立建设性的新思路、新眼光,进而寻找到切实可行有效的新途径。应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通过两者的良性互动培育温和而不极端、理性而不狂热、开放而不狭隘的大国心态,为对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础。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ition of China from traditional empire to modern national states is also the world-r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olid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is a two combined into one process. In overall view, whether at the national level, or at the societal level, Chinese people's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are always in a nervous state in the entir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refore, how to cultivate a healthy and mature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form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national ident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question for modern China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with China's growing in all direction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international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also faced with a new starting point.
     As a result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attitude to China, the impact of China's ris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s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has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change and has become more pluralistic, confident, rational and initiative. However, in these positive changes, there are still some uncertainties in Chinese people's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Because of the evolutiong of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s national identity has also changed dramatically. Of course, some have a positive impact, while others are negativ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Chinese people show a complexity of love-hate feelings to the country.
     Al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China have achiceved progress obviousl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hich need us establish constructive new ideas in these two areas and look for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new channels. We should co-ordinate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stablish a world perspective, enhance strategic thinking, to cultivate a Great Power psychology which is moderate rather than extreme, rational and not fanatical, open rather than narrow-minded, and that will be a good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to bring about a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引文
[1]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0页。
    [2]秋风:《我们是谁?》,《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40期,第24页
    [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3页。
    [2]Sam Roberts,Who We Are Now:The Changing Face of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 York:Times Books,2004;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3]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51-152页。
    [4][美]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编:《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张林宏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80页。
    [5]Susan Shirk,China:A Fragile Superpower? Burker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Derek Michell,eds,China andRise:What it Means for the World?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8;
    Robert N.Ross and Zhu Feng,eds.,China's Ascent,Power,Security,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8.
    [1]以上参见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26-127、119-120页。
    [1]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19页。
    [2]目前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包括:Simon Franklin and Widdis Emma,eds.,National Identity in Russian Culture:An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Danette Ifert Johnson,"Music Video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ost-Soviet Kazakhastan," Quarterl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Reports in Communication,Vol.7,No.1(2006),pp.9-14;
    Jeremy Morris,"The Empire Strikes Back:Projec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Russian Advertising," The Russian Review,Vol.6,No.3(2005),pp.642-660;
    Steven Roper,"The Politicization of Education:Identy Formation in Moldova and Transistri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Vol.38,No.3(2005),pp.501-514.
    [1]转引自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25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8页。
    [1]Mqanuel Castells,The Power of Identity: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Volume Ⅱ,New York:Blackwell Publishing,2004,pp.6-7.
    [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5-6、12页。
    [1]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第39页。
    [2]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3][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同政治与左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2期,第36页。
    [1]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第65-66页。
    [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15页。
    [1]转引自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19页。
    [2]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41页。
    [3]萧高彦:《民主化与国家认同在台湾:政治理论的反思》,江宜桦、李强主编:《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商周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4]Alasdair MacIntyre,Is Patriotism a Virtue?,转引自潘玲:《论爱国主义的内涵、维度和道德意义》,载何佩群、俞沂喧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169-170页。
    [1]萧高彦:《民主化与国家认同在台湾:政治理论的反思》,第141页。
    [2]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第56-57页。
    [3]同上。
    [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2]转引自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1]张剑荆:《中国如何影响世界:对力量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116-118页。
    [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151-160页。
    [2]尹章义:《“台湾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历史的观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第384页。
    [1]郭艳:《全球话语境下的国家认同》,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第16页。
    [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200-201页。
    [1]郭艳:《试论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认同危机》,《国际论坛》2007年第1期,第12页。
    [2]该思路受启发于亨廷顿的有关论述,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瑞译:《失衡的承诺》,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74-82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11-12页。
    [2]转引自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27-128页。
    [3]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3页。
    [4][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12页。
    [1]转引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阳大国之路的中国策》,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62页。
    [2]转引自:《参考消息》2008年9月14日,第6版。
    [3]转引自江晖:《汪晖自选集》,第38页。
    [4][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12页。
    [1]施正锋主编:《国家认同之文化论述》,台湾国际研究学会出版,2006年。
    [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6页。
    [3]夏光在在其文章中专设一小节论述“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家”,认为“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别于从前的国家形式,而民族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可以说正是现代性本身的特点”。参见苏国勋、张旅平、夏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03-426页。
    [4]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詹姆士·汤森曾指出,“这个词在标准词典里并不存在,在中国研究范围之外很少被用到。研究中国的学者在用词上相当自由,凭兴所至地使用该词。”并称“这始终是一个难以处置的术语”。[美]詹姆士·汤森:《中国的民族主义》,载《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第182页。
    [1]James Harrison,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参见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第132页;
    [美]詹姆士·汤森:《中国的民族主义》,载《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第175-177页。
    [2]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第190-193页。
    [3]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33-134页。
    [4]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33页。
    [5]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35页。
    [1]具体论证过程请参见姚大力:《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读<中国寻求民族国家的认同>札记》,第138-149页;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第199-201页。
    [2]葛兆光:《国境、国家和中国》,《南办周末》2007年8月23日,第D25版。
    [3]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第201页。
    [1]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第202页。
    [2]转引自郑家栋:《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代译序》,[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14页。
    [3]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言心出版社,1977年,第19、24、25 kg页。
    [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69-1470页。
    [1]转引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29页。
    [2]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第135页。
    [3]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31页。
    [4]转引自[美]詹姆士·汤森:《中国的民族主义》,《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第192页。
    [5]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第203页。
    [6]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Kim eds.,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P62.
    [7]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1]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甘阳编,何高潮等译,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2]转引自《毛泽东传(1949—1976)》,第22页。
    [3]转引自周宁著:《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24-525页。
    [4]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第28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2页。
    [1][美]唐(Tang,W.F.):《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胡赣栋、张东锋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2]邓小平后来评价华国锋时说:“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两个凡是'。”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8页。
    [1]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312页。
    [2]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7页。
    [3]王帆:《中国人的国际意识与国家形象塑造》,《湖北日报》2007年8月29日,第9版。
    [1]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djch/2006-03/16/content-540660.htm。
    [1]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第638页。
    [2]见http://www.china.cn/info/shewaifuwu/txt/2007-05/14/content-8246901.htm。
    [1]于非:《改善中国在美国的形象》,《环球时报》2003年1月10日。
    [1]转引自《参考消息》2006年10月28日,第3版。
    [2]转引自丁刚:《脱美国化——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定位》,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3]转引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第158-159页。
    [1][美]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闫循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第77-78页。
    [3]王缉思、谢淑丽:《中国公众舆论为什么不支持政府的外交决策》,《环球时报》,2004年1月16日;
    姚百慧:《民调中的中国》,《文化纵横》(创刊号),第8页。
    [1]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11页。
    [2]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第168-169页。
    [3]周宁编著:《2000年中国看西方》,团结出版社,1998年,第240页。
    [1]周宁编著:《2000年中国看西方》,第45页。
    [2]具体可参见邹振环:《利马窦世界地图的刊刻与明清士人的“世界意识”》,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第23-65页。
    [3]周宁编著:《2000年中国看西方》,第248页。
    [4]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第135-136页。
    [1]周宁编著:《2000年中国看西方》,第255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
    [2]周宁编著:《2000年中国看西方》,第259页。
    [1]朱锋:《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48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22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8页。
    [2]高全喜:《世界的中国焦虑,抑或中国的世界焦虑?》,《文化纵横》(创刊号),第40页。
    [3]转引自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89-90页。
    [1]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2]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第398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3页。
    [2]转引自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第97页。
    [1]转引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264页。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1009页。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305页。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331页
    [3]参见房宁:《从民族自卑到民族认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29-30页。
    [1]仲维光:《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研究》,《当代》(台北),1992年5月,第73期。
    [2]房宁、王小东、宋强等著:《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3]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4]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第308-309页。
    [1]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第39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2页。
    [3]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65页。
    [1]参见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86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5-326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47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0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4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3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3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3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4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9、306页。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367、368页。
    [1]参见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第106-108页。
    [2]宋强、张藏藏、乔边等著:《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前言。
    [3]参见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283-297页。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第325-326页。
    [1]程刚:《全国五大城市年终民意调查:中国人如何看世界》,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31/content-5551355.htm。
    [1]石华:《<环球时报>大型调查:中国人看世界更客观》,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2/28/content-7327627.htm。
    [2]石华:《中国人看世界,初显大国心态》,http://www.huanqiu.com/2008endin/ending-1-2.htm。
    [1]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
    [2]房宁:《从民族自卑到民族认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29-30页。
    [1]转引自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13页。
    [2]房宁、王小东、宋强等著:《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第42-43页。
    [3]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72页。
    [1]林甦:《中国对外政策公共讨论的空间及影响》,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91页。
    [2]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和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7页。
    [3]李洪山:《当代中国的“反美主义”:历史、文化渊源及影响》,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57-85页。
    [4]刘江永:《“爱国教育”导致反日吗?》,环球时报编:《犬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195页。
    [5]时殷弘:《放平心态看美日》,环球时报编:《大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56、57页。
    [6]王逸舟:《多极化不等于反美》,环球时报编:《大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12页。
    [1]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2-345页。
    [2]郑永年:《国际责任关系着中国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7月31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8月1日,第16版。
    [1]参见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第28-29页。
    [2]陆建德:《大国公民要有大国气度》,环球时报编:《火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155-156页。
    [3]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第16页。
    [4]陈振凯:《奥运从何处提升了中国形象》,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1/17/contenc_10672117.htm.
    [1]参见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119-1120页。
    [1]转引自牛军:《“中国崛起”,中外理解不同》,环球时报编:《大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151页。
    [2]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112-113页。
    [3]庄俊举:《“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研究》,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1]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165-166页。
    [2]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8页。
    [1]郑永年:《中国国际形象的根基是什么》,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mm_zp080701.shtml.
    [1]转引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300页。
    [2]转引自张剑荆:《中国如何影响世界——对力量的思考》,第11-12页。
    [3]边巍:《中国为什么让世界焦虑——在华外国记者访谈录》,《文化纵横》(创刊号),第18页。
    [4]张睿壮:《中国究竟值不值得美国焦虑》,《文化纵横》(创刊号),第53页。
    [1]张睿壮:《中国究竟值不值得美国焦虑?》,《文化纵横》(创刊号),第54页。
    [2]转引自张剑荆:《中国如何影响世界——对力量的思考》,第28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7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8页。
    [1]宿景祥、齐琳主编:《国外著名学者、政要论中国崛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第161-162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3页。
    [3]参见郑永年:《中国全球资本主义:冲突、合作与和平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2-5页。
    [4]肖勤:《如何看待来自西方的“骂”》,《中国国防报》2008年4月15日,第1版。
    [1]转引自张剑荆:《中国崛起》,第122页。
    [2]朱锋:《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第545-546页。
    [3]杜平:《如何看当下中国的躁动心态?》,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5月9日。
    [4]转引自《参考消息》2004年1月17日,第1版。
    [5]哥瑞格·奥斯汀:《1989年对中国武器禁运与欧洲角色》,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38-240页。
    [1]黄晴:《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环球时报编:《大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21页。
    [2]参见凌志军:《变化》,第353-371页。
    [1]王缉思:《中美可以避免新冷战》,环球时报编:《大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69页。
    [2][美]埃兹拉·沃格尔(傅高义)主编:《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田斌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3]丁刚:《中印比较应走出西方误区》,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第174页。
    [4]杜平:《如何看当下中国的躁动心态?》,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5月9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8年5月13日,第16版。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7-358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45页。
    [2]《人民日报》1999年3月16日。
    [3]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第72-73页。
    [1]http://www.idcpc.org.cn/zhonggong/051222.htm。
    [2]刘建飞:《中国复兴需克服四种心态》,《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第146-147。
    [3]王帆:《中西方如何更好地相互认知》,《新闻前哨》,2008年第2期,第16页
    [1]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2/28/content-73276279.htm。
    [2]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7年,第6页。
    [3]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9-01/13/content_10651137.htm。
    [4]转引自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11页。
    [5]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第265页。
    [6]转引自洪俊浩:《网络舆论与中国的外交政策》,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29页。
    [1][日]挂川惠美子:《日本人怎么看中日感情》,环球时报编:《大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第258-259页。
    [2]王缉思:《不必对非议中国高度敏感》,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第135页。
    [3]卢嵘:《央视特约军事评论员张召忠教授小结伊拉克战局》,《南方周末》2003年4月10日,A9版。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00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91-392页。
    [1]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第26-27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2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6-377页。
    [1]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第65-66页。
    [2]尚晓原:《当代中国人民心理的变化》,章玖编:《中国向何处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91-293页。
    [1]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第150页。
    [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45-46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7页。
    [4]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第56页。
    [1]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43页。
    [2][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上海译文出版社,谈峥、于海江等译,2005年,第149页。
    [3]参见周瑞金:《宁做痛苦的清醒者》,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307、298页。
    [1]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第83页。
    [2]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第118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7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8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1页。
    [1]参见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第205-209页。
    [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第319-320页。
    [3]杨发民:《理论工作的艰巨任务——陕西省第三次万人问卷调查专题分析报告》,《红旗文稿》1998年第4期,第27-28页。
    [1]何清涟:《当代中国的社会认同危机——法轮功事件的启示》,《书屋》1999年第5期,第82-83页。
    [2]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第308页。
    [1]本报编辑部:《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第1版。
    [2]樊红敏:《从抗震救灾看国家认同的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10月,第65页。
    [3]熊培云:《民间是个好东西》,《南方周末》2008年5月29日,E29版。
    [1]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5-12/30/content_3989750.htm。
    [2]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8-12/12/content_10493436.htm。
    [3]甄言:《国家认同的政治启示》,《北京日报》,2008年7月28日,第17版。
    [4]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国家振兴赋予“鸟巢一代”更大自信——“鸟巢一代”国家认同感调查》,《人民论坛》2008年第17期,第16-19页。
    [1]《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得到人们高度认同》,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23/content_107096321.hrm。
    [1]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与来访的戈尔巴乔夫会谈时,回顾性地总结了自己的工作,说“对国内工作的参与,(是)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确定了改革开放政策,确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5页)其实,这四个“确定”中心就是确定了基本路线。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2页。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211页。
    [4]《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1007-1008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3页。
    [3]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第109-110页。邹谠专门解释说:“‘分界地带'(zone of demarcation)一词表明,在界定中间道路时不存在精确的、外延明晰的界线。相反,‘地带本身是一个宽泛、模糊和不精确的区域,它随政治的潮起潮落而变化。”第109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1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47-348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6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5页。
    [5]《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1315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8页。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9页。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0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6-30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3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4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9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371页。
    [2]汤应武:《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428页。
    [3]《南方周末》2003年3月6日,第13版。
    [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336页。
    [5]《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311页。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第323、327页。
    [2]托马斯·海贝勒:《中国是否可视为一种发展模式?——七个假设》,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14、118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2]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内部资料。
    [1]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内部资料。
    [1]房宁:《从民族自卑到民族认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33页。
    [2]孙津:《转型的中国》,第146页。
    [3]崔文华编:《海外<河殇>大讨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78-79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8页。
    [2]参见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第22-35页。
    [1]转引自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第70-72页。
    [2]转引自房宁、王小东、宋强等著:《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第86页。
    [3]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第161页。
    [4]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第167页。
    [1]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第159页。
    [2]同上。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532页。
    [4]凌志军:《沉浮》,第569-570页。
    [1]房宁、王小东、宋强等著:《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第352页。
    [2]宋强、张藏藏、乔边等著:《中国可以说不》,第15页。
    [3]房宁、王小东、宋强等著:《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第14-15页。
    [4]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108页。
    [5]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115页。
    [1]边巍:《中国为什么让世界焦虑——在华外国记者访淡录》,《文化纵横》(创刊号),第18页。
    [2]《西方人永不明白,中国军队怎么不携带武器就进入灾区》,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5/19/content_8205040.htm。
    [1]《中国人看世界,初显大国心态》,http://www.huanqiu.com/2008ending/ending-1.html。
    [2]陆钢、郭学堂:《中国威胁谁?——解读“中陶威胁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134-149页。
    [3]乔舒亚·库珀·雷默:《北京共识》,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4]石华:《<环球时报>大型调查:中国人看世界更客观》,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2/28/content-7327627.htm。
    [1]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4页。
    [1]房宁:《从民族自卑到民族认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37-39页。
    [1]转引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60页。
    [2]http://news.sina.com.cn/w/2008-11-05/230916595925.shtml。
    [1]孙津:《转型的中国》,第13页。
    [2]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第73页。
    [1]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第25页。
    [2]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4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1]杨发民:《理论工作的艰巨任务——陕西省第三次万人问卷调查专题分析报告》,《红旗文稿》1998年第4期,第29页。
    [2]《南风窗》2007年7月1日,第7页。
    [1]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第303页。
    [1]参见强剑衷主编:《历史大趋势》,香港新苗出版社,2006年,第580-605页。
    [2]鲁新安:《互联网时代的外交部》,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49-150页。
    [1]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第9页。
    [1]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第35页。
    [2]石华:《<环球时报>大型调查:中国人看世界更客观》,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2/28/content-7327627.htm。
    [3]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51页。
    [1]丁刚:《脱美国化——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定位》,第155、161-162页。
    [2]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14-116页。
    [3]以上数字转引自洪俊浩:《网络舆论与中国的外交政策》,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18-137页。
    [4]王缉思、谢淑丽:《中国公众舆论为什么不支持政府的外交政策》,《环球时报》2004年1月16日。
    [1]孙哲:《美国学——中国对美国政治外交研究(1979—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0页。
    [2]白龙:《世界图景中的中国印象》,《文化纵横》(创刊号),第7页。
    [1]谭中:《印度崛起不是“看”出来的》,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第48-50页。
    [2]李希光、孙静惟主编:《全球新传播: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47页。
    [1]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第11页。
    [2]余秋雨:《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第59-160页。
    [1]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0-101页。
    [2]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和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62页。
    [3]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王缉思:《不必对非议中国高度敏感》,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第138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1页。
    [1][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2]杜平:《重塑中国民族性格的集体记忆》,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zp080523.shtml。
    [3][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59页。
    [1]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和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61页。
    [2]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文汇报》2004年11月7日。
    [3]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和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1页。
    [1]边巍:《中国为什么让世界焦虑——在华外国记者访谈录》,《文化纵横》(创刊号),第13页。
    [2]胡锦涛、温家宝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内部资料。
    [1]郑永年:《国际责任关系着中国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7月31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8月1日,第16版。
    [2]转引自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第212页。
    [1]王缉思:《不必对非议中国高度敏感》,环球时报礼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第138页。
    [2]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第40-41页。
    [3]高全喜:《世界的中国焦虑,抑或中国的世界焦虑?》,《文化纵横》(创刊号),第44页。
    [1]转引自《参考消息》2007年9月19日,第16版。
    [2]隗静:《别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京华出版社,2007年,第201页。
    [1]乔舒亚·库珀·雷默:《淡色中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第7-8页。
    [2]蔚彬:《转型期中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第41页。
    [3]边巍:《中国为什么让世界焦虑——在华外国记者访谈录》,《文化纵横》(创刊号),第12页。
    [4]边巍:《中国为什么让世界焦虑——在华外国记者访谈录》,《文化纵横》(创刊号),第18页。
    [1]杜平:《不怕中国政府,就怕中国网民》,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zp080425b.shtml。
    [1]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8页。
    [2]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59页。
    [3]朱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第60-61页。
    [1]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第152页。
    崔文华编:《海外<河殇>大讨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丁刚:《脱美国化——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定位》,人民出版社,2006年
    房宁、王小东、宋强等著:《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著:《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7年
    何佩群、俞沂喧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年
    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中国走向世界的思考》,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环球时报社编:《大国心路:六十六位中外学者谈中国与世界》,京华出版社,2007年
    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言心出版社,1977年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江宜桦、李强主编:《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商周出版社,2003年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一—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凌志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凌志军、马立诚:《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今中国的5种声音》,广州出版社,1999年
    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7年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强剑衷主编:《历史大趋势》,香港新苗出版社,2006年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编:《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商务印书馆,2005年
    施正锋主编:《国家认同之文化论述》,台湾国际研究学会出版,2006年
    苏国勋、张旅平、夏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宿景祥、齐琳主编:《国外著名学者、政要论中国崛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宋强、张藏藏、乔边等著:《中国可以说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
    孙津:《转型的中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汤应武:《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
    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年
    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新华出版社,2005年
    张剑荆:《中国如何影响世界:对力量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7年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
    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年
    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二版),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周宁编著:《2000年中国看西方》,团结出版社,1998年
    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瑞金:《宁做痛苦的清醒者》,文汇出版社,2003年
    朱锋:《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甘阳编,何高潮等译,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闫循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
    [美]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编:《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张林宏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失衡的承诺》,周瑞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上海译文出版社,谈峥、于海江等译,2005年
    [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沈晓雷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德]康拉德·赛茨:《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许文敏、李卡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美]唐(Tang,W.F.):《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胡赣栋、张东锋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埃兹拉·沃格尔(傅高义)主编:《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田斌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
    [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
    陈静静:《以涉日情绪为例简析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大庆师范学院院报》,2007年第4期,第48-50页
    陈玉聃:《国家的自我认同与“他者”的关系——理论与渊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46-53页
    樊红敏:《从抗震救灾看国家认同的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报》(社科版),2008年第10期,第62-65页
    傅华:《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光明日报》,2006年4月18日
    葛兆光:《国境、国家和中国:也说“中国境域”》,《南方周末》,2007年8月23日
    顾骏:《作为国家认同仪式的国庆节》,《解放日报》,2003年9月30日
    郭艳:《全球话语境下的国家认同》,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
    郭艳:《试论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认同危机》,《国际论坛》,2007年第1期,第11-15页
    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第38-41页
    郭艳、徐博东:《回归前后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变迁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57-61页
    何清涟:《当代中国的社会认同危机——法轮功事件的启示》,《书屋》,1999年第5期
    黄岩:《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前沿》,2007年第11期,第28-30页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同政治与左翼》,周红云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2期,第35-40页
    贾英健:《当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变化及价值重建》,《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73-77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郭忠华、何莉君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8页
    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第201-203页
    刘建明:《“从世界看中国”的伟大战略眼光——邓小平论中国在世界的定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第1-8页
    刘智宏、毕晓春:《中国青年向世界表达心声——“中国青年看世界“大型调查综述》,《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12期,第32-39页
    罗志祥:《浅析民族分离运动中的认同因素》,《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第90-91、107页
    吕芳、殷存毅:《认同政治与国家的衰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第45-51页
    马小军:《那十年,我们怎样看世界》,《世界知识》,2006年第13期,第27-29页
    [澳大利亚]尼克·奈特:《对全球化悖论的反思:中国寻求新的文化认同》,刘西安编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第94-100页
    钱风莲、李伯军:《领土属性之转型与东方国家的认同危机》,《学术论坛》,2007年第7期,第39-42页
    乔卫兵:《认同理论与国家行为》,《欧洲》,2001年第3期,第26-35页
    秋风:《我们是谁?》,《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40期,第24-26页
    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征及其影响》,《学海》,2004年第1期,第78-82页
    沈远新:《论转型期的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及对策》,《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3期,第15-17页
    王帆:《中国人的国际意识与国家形象塑造》,《湖北日报》,2007年8月29日
    王帆:《中西方如何更好地相互认知》,《新闻前哨》,2008年第2期,第15-17页
    王帆:《西方社会为什么总是误读中国》,《当代世界》,2008年第5期,第33-35页
    王缉思、谢淑丽:《中国公众舆论为什么不支持政府的外交决策》,《环球时报》,2004年1月16日
    王义桅:《定位中国的国际身份》,《解放日报》,2003年6月2日
    王义桅:《公共外交:塑造中国国际形象》,《解放日报》,2003年9月25日
    王义桅:《中国人如何避免误读世界》,《重庆与世界》,2007年第4期,第34-36页
    王义桅:《中国的四种国家身份》,《东方早报》,2008年1月29日
    蔚彬:《转型期中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第36-42页
    吴玉军:《“他者”之镜中的“自我”——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近代民族认同》,《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9-12页
    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第21-25页
    肖勤:《如何看待来自西方的“骂”?》,《中国国防报》,2008年4月15日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13、20页
    许小青:《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126-131、144页
    杨发民:《理论工作的艰巨任务——陕西省第三次万人问卷调查专题分析报告》,《红旗文稿》,1998年第4期,第26-29页
    杨妍:《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危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03-107页
    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袁久红、陈培永:《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74-78页
    张广生:《历史意识与国际感:现代中国自我身份的认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第142-148页
    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78-80页
    甄言:《国家认同的政治启示》,《北京日报》,2008年7月28日,第17版
    郑永年:《中国要建设国家认同》,《环球时报》,2004年8月16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第19-25页
    北京市民国际意识调查项目:http://www.china.com.cn/info/shewaifuwu/node_7018758.htm
    程刚:《全国五大城市年终民意调查:中国人如何看世界》,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31/content_5551355.htm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得到人们高度认同》,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23/content_107096321.hrm。
    人民网国际频道策划:《前行的中国如何面对西方“误读”?》,http://world.people.com.cn/GB/89881/97035/7187618.html
    石华:《<环球时报>大型调查:中国人看世界更客观》,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12/28/content_7327627.htm
    石华:《中国人看世界,初显大国心态》,http://www.huanqiu.com/2008ending/ending-1-2.html
    朱锋:《中国需要怎样的国际意识》,http://www.chinadaily.com.cn/djch//2006-03/16/content_540660.htm
    C.X.George Wei and Xiaoyuan Liu eds.,Exploring Nationalism of China:Themes and Conflicts,Westport:Greenwood Press,2002
    David M.Lampton eds.,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1978-20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Derek Michell,eds,China and Rise:What it Means for the World?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8
    Francoise Mengin eds.,Cyber China:Reshaping National Identitie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N.Y:Palgrave Macmillan,2004
    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S.Kim,eds.,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y,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Maria Hsia Chang, Return of the Dragon: China's Wounded Nationalis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2001
    Robert N. Ross and Zhu Feng, eds., China's Ascent, Power,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Samuel S. Kim, eds.,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third edi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Suisheng Zhao,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Susan Shirk, China: A Fragile Superpower? Burker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