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穆旦诗歌的历史修辞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穆旦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如何理解穆旦诗歌的独特性以及如何评价独特性的意义,这是新诗史的一个重要命题。本论文的研究试图说明,穆旦的文字生涯,尤其是他的诗歌写作实践了他从“奥登一代”借鉴而来的诗歌的“第三条道路”,即诗歌既不能成为逃避社会的个人化写作,也不能沦为纯粹的政治宣传的工具。在战争和革命的年代,诗歌写作应该保存对于时代的特殊感受以及政治性和伦理性的思考。
     为此,穆旦做出了有别于前辈诗人和同辈诗人的卓越努力,本论文将这一特点概括为“历史修辞”的写作方式。概括而言,其一为穆旦选择正面处理他的时代经验,使他的诗歌始终能够保持与历史的同步关系。同时,他在用诗歌记录和思考的同时,将之升华为一种历史哲学和政治思考,从而使诗歌获得了普遍性和超越性;其二为穆旦为了实践他的诗歌抱负,选择了以艾略特、奥登等英美现代诗人所发展和丰富的诗歌语言。这种诗歌技艺既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现代诗人的独特世界观。借助于这种技艺,历史得以全面、复杂和深刻的展开,诗歌得以成为一个独立却又对人生、社会有着重要作用的领域。“历史修辞”是对穆旦的诗歌写作方式的概括,也是本文的核心命题。
     本论文的导言是对全文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包括对于论题的内涵、意义和历史的简要介绍,对于研究史的基本回顾和对于研究框架的简要论述。
     在论文的第一章,论文对于穆旦之前的新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即新诗的“草创阶段”进行回顾,并以穆旦的“历史修辞”为视角,进行一个扼要的批评。其中的诗人、诗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成果是穆旦诗歌产生的重要前提,与穆旦诗歌构成了内在的对话关系。
     在论文的第二章,论文梳理了艾略特、奥登等杰出的现代英美诗人对于穆旦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前者的成就是穆旦诗歌的重要理论资源,也是理解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诗歌版图的重要部分,他们和穆旦一道构成了现代诗歌在战争和革命年代的重要发展。同时,本文提供一个对欧洲诗歌潮流的整体描述,作为理解穆旦诗歌方式的重要补充。
     在论文的第三章,论文探讨了穆旦诗歌在历史和时代经验再现上的探索。穆旦诗歌中的历史改造和发展了诗歌的“史诗”传统,在时间和空间的展开上实现了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的辩证统一。纵观穆旦的全部创作,他的写作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哲学的光芒。
     在论文的第四章,论文从诗与散文的关系、诗歌的晦涩问题探讨了穆旦创作的修辞和形式特点,指出这一现代诗歌的语言技艺是对于传统的批判继承,是现代诗人的世界观。同时,这一写作方式也构成了诗人与他的政治和时代(隐喻意义上的“城邦”)的特殊关系。
     论文的结语是对穆旦的一个总体评价。
Mu D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ets in modern China. How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peculiarities in his works, it is a big question posed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illustrate that, Mu Dan's business of writing, especially his poetic works, opened up "the Third Way" learned from the Auden Generation. The poetry was neither the individual writing escaping from society and reality, nor the pure instruments for political propaganda. Poetic writing should reserve the specific feelings for the times and offer the political and ethnical thoughts in the period of war and revolution.
     To obtaining that, Mu Dan made a good effort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his predecessors and fellows.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Mu Dan's accomplishments as Historical Rhetoric which has two kinds of meaning. Firstly, Mu Dan preferred to face the experience of his times, keep up the synchr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reality. Meanwhile, he promoted poetic thought to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which made his poetry realize the unified of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Secondly, Mu Da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modern poetic language presented by T. S. Eliot and W. H. Auden. The art of modern poetry was not only a kind of poetic language, but also a kind of world view for modern poets. By means of the art, history was represented as a comprehensive,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process in which poetry held an independent position and played a particular role in society. Historical Rhetoric i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Mu Dan's poetry and the core of proposi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introduction is a summar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including introducing the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and history of the theme as well as th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framework.
     The first chapter 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poetic history before Mu Dan. It is also a critical study in perspective of Mu Dan's Historical Rhetoric. Thos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consist of the premise of Mu Dan's writing and convers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s of T. S. Eliot and W. H. Auden on Mu Dan. They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omplete map of worldwide poetry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world wars. Meanwhile, an overall description for the European poetic trend in1930s is offered as a supplement to understand Mu Dan's writing.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Mu Dan's exploration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and experiences in times. Mu Dan transformed and developed the epic tradition, realized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partial and whole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experiences in time and space. All his poetic works sent forth the ray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e forth chapter analyses the rhetoric characteristic in Mu Dan's writing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e and poetry as well as the problem of ambiguity
     The conclusion is an overall evaluation to the poet and his works.
引文
1埃里希·奥尔巴赫:《摹仿论》,吴麟绶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3页。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81页。
    4姚斯:《文学史向文论的挑战》,收入《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者系统》,张首映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5汉·乌·古姆布莱希特:《文学史——消失的总体性的片段》,载于《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12页。
    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页。
    7朗松:《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昂利·拜尔编,徐继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页。
    8 De Man, Paul, Literary History and Literary Modernity. Blindness and Insight:Essays in the Rhetoric of Contemporary Criticisim.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P163
    9 Ibid. P165
    10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与历史》,收入《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11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收入《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76页。
    12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收入《不合时宜的沉思》,尼采著,李秋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第194页。
    13代表性的研究综述包括:李怡:《穆旦研究评述》,载于《诗探索》,1996年第4期:陈林:《穆旦研究综述》,载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易彬、李方:《穆旦研究十年(1996-2005)评述》,载于《诗探索》,2006年第3期。
    14穆旦:《穆旦诗全集》,李方编,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穆旦:《穆旦诗文集》(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穆旦:《穆旦译文集》(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6易彬:《穆旦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7陈伯良:《穆旦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李怡:《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载于《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20王毅:《细读穆旦<诗八首>》,载于《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21江弱水:《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重估穆旦》,载于《外国文学批评》,2002年第3期。
    22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313页。
    23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参见第七章“被激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二节“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24段从学:《论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25一行:《穆旦的“根”》,载于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二》,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曹元勇:《穆旦诗中的守夜人》,《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臧明华:《“蛇”的隐喻在现代语境中的转化》,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李荣明:《穆旦诗歌中的“异化”主题》,《中国现代文学从刊》,2001年第3期。
    26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收入《胡适文集》(第一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27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收入《胡适文集》(第一卷)。第147页。
    28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收入《胡适文集》(第八卷)。
    29朱自清在《诗的形式》一文中总结到“二十多年来写新诗和读新诗的都放不下形式的问题,新诗的提倡从破坏旧诗词的形式下手。胡适之先生提倡自由诗,主张“自然的音节”,但那时的新诗并不能完全摆脱旧诗词的调子,还有些利用小调的音节的。”收入朱自清《新诗杂话》,三联书店,1984年。可见,即使是到了四十年代中期,新诗的形式问题仍然被作为一个新诗的核心问题在继续地被讨论。
    30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胡适文集》(第九卷)。第94页。
    32胡适《谈新诗》,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赵家壁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印刷公司,1935年。
    33胡适:《一颗遭劫的星》,收入《胡适文集》(第九卷)。第155页。
    34参阅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35胡适:《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收入《胡适文集》(第九卷)。第122页。
    36胡适:《关不住了!》,收入《胡适文集》(第九卷)。第155页。
    38见于废名《谈新诗》第九章《草儿》。
    39见于《一、尝试集》,《谈新诗》,冯文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40《谈谈胡适之体诗》,原载《自由评论》第12期。
    43胡适:《<白话文学史>引子》,《胡适文集》(第八卷)。第151页。
    44《周作人现代散文钞》序,收入《废名文集》,止庵编,东方出版社,2000年。
    47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上海《质文》月刊第二卷第二期,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218页。关于对郭洙若产生影响的作家,郭沫若在一个访谈里谈道“顺序说来,我那时最先读者太戈尔,其次是海涅,第三是惠特曼,第四是雪莱,第五是歌德……的东西。但是,歌德对我的影响实在不见得多,说我最受他的影响,恐是由于我翻译过了他的《浮士德》,因而误会。”见《郭沫若诗作谈》,蒲风访问、整理,载于《现世界》创刊号,1936年8月。
    48郭沫若:《凤凰涅槃·凤歌》,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第36页。
    49郭洙若在各类著述中多次赞颂《天问》,如在《<屈原赋>今译》的前言《屈原简述》中特别提到“他的最奇特的一首长诗,叫着《天问》,从天地未有以前,问到天体的构造,地面的布置,再从神话传说问到有史时代,一直列举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而没有答案。……最值得注意的,我认为是他的关于天体的质问。……问的很合乎理性。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自然现象是怎样关心,诗人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见《屈原简述》,《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255页。
    50见《郭沫若致宗白华》,收入《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51郭沫若:《笔立山头展望》,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第68页。
    52郭沫若:《女神之再生》,收入《郭洙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第6页。
    53郭沫若:《湘累》,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第6页。
    54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收入《郭洙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第58页。郭沫若谈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象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见《创造十年》,收入《沫若文集》第7卷,第64-65页。
    55郭沫若:《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第99页。
    56惠特曼:《自己之歌》,收入《草叶集》(上册,楚图南,李野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83页。
    57郭沫若:《开拓新诗歌的路》,原载1948年3月15日《中国诗坛》第1期《最前哨》,收入《郭洙若佚文集》(下册)(1906-1949),王锦厚、伍加伦、肖斌如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16页。
    58见《郭沫若致宗白华》,收入《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4页。
    59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原载1923年6月3日《创造周报》第4号第3页。
    60沈从文评价郭沫若的诗歌时就谈道“诗刻意从华丽找到唯美的结论,因为诗的灵魂是辞藻。缺少美,不成诗。郭沫若是熟习而且能够运用中国文言的华丽,把诗写好的。”见沈从文《论郭沫若》,收入《郭洙若评传》,李森编,1932年4月,上海现代书局。
    61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原载1923年6月10日《创造周报》第5号第5页。
    64长之:《春野与窗》,《益世报·文艺副刊》第9期,1935年5月1日。
    65何其芳:《论梦中的路》,《大公报·文艺》第182期,1936年7月19日。
    66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收入《卞之琳文集》(中卷)。第460页。
    67又如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云:此诗借题寓感,解者必从锦瑟着题,遂苦苦牵合。读到结句,如何通得去?
    68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收入《卞之琳文集》(中卷),第446页。
    69卞之琳:《音尘》,编入《音尘集》,收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32页。
    70卞之琳:《距离的组织》,编入《音尘集外》,收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56页。
    1卞之琳:《断章》,编入《音尘集》,收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29页。
    73卞之琳:《圆宝盒》,编入《音尘集》,收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27页。
    74卞之琳:《关于<圆宝盒>》,编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121页。
    75卞之琳:《鱼化石》,编入《装饰集》,收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61页。
    76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收入《卞之琳文集》(中卷)。第446页。另外一部分相关的文字是“当初闻一多曾经面夸过我在年轻人中间不会写情诗。我原则上并不反对别人写爱情诗,也并不一律不会欣赏别人写的这种诗。只是我一向怕写自己的私生活;而这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出处同上。第450页。
    77出处同上。第449页。
    78卞之琳:《给委员长》,编入《慰劳信集》,收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100页。
    80这篇序言见于《废名轶文小辑》,姜德明,载于《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一期。
    81较为重要的比如,1937年胡适和梁实秋在《独立评论》上上演双簧戏,批评废名推荐的卞之琳的《第一盏灯》和何其芳的《扇上的烟云》为“看不懂的文艺”,“简直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有叫人看懂的本领”,废名的恩师周作人及沈从文对此进行了反驳,双方的争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观念的巨大分歧;在此之前发生在1924年的《语丝》和《现代评论》中,废名致信陈通伯(西滢)试图调和其与周作人的矛盾时说“……从这种种,我对于适之先生的话怀疑,但同时无损于先生,因为先生从没有替自己个人贴广告”,隐约看出废名对胡适(及胡适阵营的徐志摩)的不满由来已久(见于《给陈伯通先生的一封信》,收入《废名文集》)。事实上,废名1921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读书,时胡适身为教授,初出茅庐的废名最初的创作就发表在胡适主办的《努力周刊》上。之后废名渐趋周作人一路,伴随着个人观念的变化,对胡适的为人为学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82《<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刘西渭,收入其批评集《咀华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
    85《周作人现代散文钞》序,见于《废名文集》,止庵编,东方出版社,2000年。
    86见于《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载于1931年1月20日《诗刊》创刊号。
    87朱自清:《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88朱自清:《爱国诗》,收入《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9页。
    89朱自清:《爱国诗》,收入《新诗杂话》。第41页。
    90朱自清:《抗战与诗》,收入《新诗杂话》。第31页。
    91朱自清译:《诗与公众世界》,阿奇保德·麦克里希(Archibald Macleish)著,收入《新诗杂话》。第132页。
    92朱自清:《诗的趋势》,收入《新诗杂话》。第50页。
    93朱自清:《诗与感觉》,收入《新诗杂话》。第12页。
    94朱自清:《诗的趋势》,收入《新诗杂话》。第51页。
    95朱自清:《抗战与诗》,收入《新诗杂话》。第29页。
    96艾青:《诗的散文美》,收入《诗论》。第368页。
    97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载于《创造周刊》第四号,1923年6月3口。
    98闻一多:《时代的鼓手》,收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7页。
    99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载于《当代评论》第4卷第1期,1943年12月。
    100艾略特:《玄学派诗人》,收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101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载于《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6月8日号。
    102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03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收入《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104闻一多:《诗的格律》,载于《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
    105出处同上。
    106郭沫若:《开拓新诗歌的路》,收入《郭沫若谈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280页。
    107李健吾:《新诗的演变》,载于1935年7月20日《大公报》“小公园”第1740号。
    108闻一多:《诗与批评》(原载《火之源文艺从刊》1944年9月1日第2,3辑合刊),收入《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221页。
    109闻一多:《新文艺和文学遗产》(原载刊物不详,据开明书店1948年版《闻一多全集》排印)。‘‘今天晚上在场发言的,建设新文艺的任务有八位教授,(记者按:八位教授为冯至,朱自清,孙毓棠,沈从文,卞之琳,闻家驷,李广田,杨振声。)而我和罗先生(常培)是干破坏的,破坏旧的东西,……” “地点——联大文艺晚会(在新校舍图书馆前草地上),时间——三十三年五月八日晚”。收入《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216页。
    110闻一多:《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原载《生活导报周年纪念文集》1943年11月13日),收入《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201页。
    111闻一多:《论文艺的民主问题》(原载以群、光未然主编《民主文艺丛刊》之一《文艺的民主问题》,1945年3月31日出版),收入《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227页。
    112闻一多:《艾青和田间》(原载上海《联合晚报》副刊《诗歌与音乐》第2号1946年6月22日),收入《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233页。
    113朱自清:《诗与哲理》,收入《新诗杂话》。第21页。
    114冯至:《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94页。
    115冯至:《关于诗》(原载昆明《生活导报》1944年第37期附页“生活文艺”第5号所辑),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294页。引文选自纪德《赝币制造者日记》。
    116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原载1942年7月20日重庆《战国策》),收入《冯至全集》(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6页。
    117里尔克、勒塞等著:《<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刘小枫选编,林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118在这一点上,冯至和梁宗岱的上帝观念尽管有区别,但是在性质上却是相似的,可以对比梁宗岱在其名作《晚祷》中进行的纯净、虔诚的祷告中所呈现的上帝。
    119冯至:《论个人的地位》(原载昆明《自由论坛》周刊,1945年第18期),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287页。
    120冯至:《十四行集·十二》,收入《冯至全集》(第一卷)。第227页。
    121冯至:《十四行集·十一》,收入《冯至全集》(第一卷)。第226页。
    122埃里希·奥尔巴赫:《摹仿论》。第15页。
    123冯至:《蛇》,收入《冯至全集》(第一卷)。第77页。
    124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收入《冯至全集》(第八卷)。第243页。
    125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收入《冯至全集》(第八卷)。第246页。
    126冯至:《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94页。
    127冯至:《诗的呼唤》,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110页。
    128冯至:《诗的呼唤》,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102页。
    129朱自清:《新诗杂话》。第76页。
    130冯至:《新诗蠹测》(原载昆明《今日评论》1941年6月),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267页。
    131冯至:《新诗蠹测》,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269页。
    132冯至:《新诗测》,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269页。全文未完,下半篇丢失。
    133冯至:《十四行集·九》,收入《冯至全集》(第一卷)。第224页。
    134穆旦:《给战士——欧战胜利日》。
    5冯至:《十四行集·二十七》,收入《冯至全集》(第一卷)。第242页。
    136冯至:《论时代意识》(原载《中苏日报》1947年9月21日),收入《冯至全集》(第五卷)。第337页。
    137梁宗岱:《象征主义》,载于《文学季刊》第2期,1934年4月1日。
    138梁宗岱:《谈诗》,载于《人间世》第15期,1934年11月5日。
    139出处同上。
    140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载于《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41梁宗岱:《论诗之应用》,初刊于1938年9月14日香港《星岛日报·星座》45期,收入《诗与真续编》。第62页。
    142梁宗岱:《谈“朗诵诗”》,初刊于1938年10月15日香港《星岛日报·星座》76期,收入《诗与真续编》。第83页。
    143梁宗岱:《谈“朗诵诗”》,初刊于1938年10月11日香港《星岛日报·星座》72期,再刊于1939年1月15日重庆《时事新报·学灯》33期,收入《诗与真续编》。第80页。
    144梁宗岱:《谈抗战诗歌》,初刊于1938年9月21日香港《星岛日报·星座》52期,再刊于1939年2月重庆《文艺月刊》2卷11-12期“军歌特辑”,收入《诗与真续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14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34页。
    146叶公超:《论新诗》,载于《文学杂志》一卷1期,1937年5月。
    147周作人:《扬鞭集》序,载于《语丝》第82期。
    148朱光潜:《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收入《诗论》。第197页。
    149田间:《拟一个诗人的志愿书》(选自《抗战诗抄》,新华书店,1950年),收入《中国现代诗论》(上册),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416页。
    150何其芳:《谈写诗》,收入《何其芳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52页。
    151冯雪峰:《论两个诗人及诗的精神和形式》(1940年2月16日),收入《中国现代诗论》(上册)。第378页。
    15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8页。
    153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原载重庆《大公报》1940年6月9—10日),收入《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徐遒翔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263页。
    154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选自《文艺战线》第一卷第五号,1939年11月16日),收入《中国现代诗论》(上册)。第376页。
    155艾思奇:《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原载1939年4月16日《文艺战线》第8期),收入《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第13页。
    156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的实际意义——对于若干反现实主义倾向的批判提要,并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原载1941年1月15日《理论与现实》第2卷第3期),收入《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第416页。
    157田间:《<“民族形式”问题>补充——兼答左唯央同志》,收入《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第477页。
    158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第232页。
    159许多讨论者对于形式的理解是较为僵化的。譬如周扬认为“所谓旧形式一般地指旧形式的民间形式,如旧白话小说、唱本、民歌以及地方戏、连环画等等,而不是旧形式的统治阶级的形式,即早已僵化了的死文学……所谓形式,又是指民族新形式,,而不是指国外新形式,虽然一个民族的文艺常常要受先进民族或自己民族在社会经济范畴上类似的民族的文艺的影响。”参见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 (原载1940年2月15日《中国文化》第1卷第1期),收入《文学的“民族形式”讨论资料》。第130页。
    160袁可嘉:《新诗戏剧化》(原载《诗创造》第十二期1948年6月),收入《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1页。
    161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原载于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收入《论新诗现代化》。第4-7页。
    162江弱水:《仿奥登风与非中国性》,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63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收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页。
    164 T. S. Eliot:Yeats. On Poetry and Poets. London:Faber,1969. P255.
    165穆旦的同窗周珏良回忆道:“我们从燕卜逊先生处借到威尔逊(Edmund Wilson)的《爱克斯尔的城堡》和艾略特的文集《圣木》(The Sacred Wood),才知道什么叫现代派,不开眼界,时常一起讨论。他特别对艾略特著名文章《传统与个人才能》有兴趣,很推崇里面表现的思想。”,载《穆旦的诗和译诗》,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页。穆旦的另一位同窗也回忆道:“当时我们都喜欢艾略特——除了《荒原》等诗,他的文论和他所主编的《标准》季刊也对我们很有影响。”,载《穆旦:由来与归宿》,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2页。
    166《穆旦作品新编》。第326页。
    167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收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第11页。
    168 T. S. Eliot: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s. Selected Essays. London:Faber,1980. P21
    169《穆旦作品新编》。第432页。
    170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收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第68页。
    171《穆旦作品新编》。第438页。
    172 The Auden generation.
    173《穆旦作品新编》。第439页。
    174 Stephen Spender:T.S.Eliot in his poetry. The Destructive Element.P135.
    175艾略特:《玄学派诗人》,收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第25页。
    176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6年。第73页。
    177梅列日科夫斯基:《论现代俄国文学衰落的原因及新流派》,收入《十月革命前后苏联文学流派》(上编),翟厚隆编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页。
    178梁宗岱:《象征主义》,收入《梁宗岱批评文集》。第58页。
    179 T. S. Eliot:Baudelaire. Selected Essays. P426.
    180 T. S. Eliot:From Poe to Valery, To Criticize the Critic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Faber,1980. P40。
    181波德莱尔:《再论埃德加·爱伦·坡》,收入《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182瓦莱里:《波德莱尔的地位》,收入《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68页。
    183柯勒律治:《诗的定义》。载《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7页。
    184雪莱:《为诗辩护》。第157页。
    185《抒情歌谣集序言》。第15页。
    186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187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第49页。
    188柯勒律治:《诗的本质》。第110页。
    189雪莱:《为诗辩护》。第122页。
    190雪莱:《为诗辩护》。第160页。出处不同,需查证。
    191 T. S. Eliot:The Social Function of Poetry. On Poetry and Poets. P20.
    192瓦莱里:《波德莱尔的地位》。第170页。
    193瓦莱里:《波德莱尔的地位》。第171页。
    194 T. S. Eliot:The Literature of Politics, To criticize the critic and Other Writings.P141。
    195 Ibid. P142。
    196 Stephen Spender:Poetry and Revolution. The thirties and after:Poetry, politics and people (1933-75).P53
    197 Ibid. P52
    198雷蒙德·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199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第39页。
    200瓦莱里:《波德莱尔的地位》。第174页。
    201T·E·休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收入《“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8页
    202T·E·休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收入《“新批评”文集》。第8页。
    203 Harold Bloom, The Art of Reading Poetry, The Best Poem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From Chaucer Through Frost. 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4.有趣的是,穆旦十分喜爱这首悼念林肯的名作,经常大声朗读。参见《南岳山中,蒙自湖畔:记穆旦,并忆西南联大》,赵瑞蕻著,收入《丰富和丰富的:穆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杜运燮、周与良、李方、张同道、余世存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0页。
    204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3页。
    205哈贝马斯:《现代性——未完成的工程》,收入《现代性基本读本》(上册),汪民安等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8页。
    206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侯蓓译,何念校,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207波德莱尔:《信天翁》。
    208《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393页。
    209《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341页。
    210《穆旦作品新编》。第438页。
    211穆旦:《蛇的诱惑——小资产阶级的手势之一》(作于1940年2月),收入《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23页。
    212艾略特:《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穆旦译,收入《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341页。
    213 T.S.Eliot:America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o criticize the critic and Other Writings.P60.
    214麦可·罗勃兹:《一个古典主义者的死去》。收入《穆旦作品新编》。第455页。
    215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2页。
    216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纪念穆旦逝世十周年》,收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16页。
    217周珏良:《英国现代诗选·序言》,收入《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332页。
    218穆旦:《致杜运燮》(1975年6月28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43页。
    219穆旦:《致杜运燮》(1976年12月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46页。
    220穆旦:《致孙志鸣》(1976年3月31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236页。
    221王佐良:《英国诗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815页。
    222贝雷泰·E·斯特朗:《诗歌的先锋派:博尔赫斯、奥登和布列东团体》,陈祖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3页。
    223 W.H.Auden:The Public v. the Late Mr William Butler Yeats. P3.
    224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收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第5页。
    225麦克尼斯:《诗的晦涩》,收入《穆旦作品新编》。第425页。
    226 Stephen Spender:Louis Aragon:The Red Front. The thirties and after:Poetrv, politics and people (1933-75).P46
    227 Michael Roberts:The Faber Book of Modern Verse.P11.
    228 T. S. Eliot:Poetry and Propaganda.
    231奥登:《悼念叶芝》,穆旦译,收入《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468页。
    232 T.S. Eliot:Yeats. On Poetry and Poet sand Other Writings. P262.
    233 W.H.Auden:The Poet & the City.P88.
    234 T. S. Eliot:The Modern Mind. The Use of Poetry and the Use of Criticism. London:Faber,1964. P121.
    235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8页。
    236在这一点上,穆旦似乎和奥登有着同样的感受。在一篇谈论普希金的散文里,穆旦写道“在世界古典名著中,尽有一些著作,伟大是伟大了,但读来让人疲倦,其显著者如但丁的‘神曲,,就连密尔顿和荷马的史诗也不例外”。参见穆旦:《漫谈<欧根·奥涅金>》,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95页。
    237彼得·比格尔:《文学体制与现代化》,周宪译,收入《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周宪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238 T. S. Eliot:The Idea of a Christian Society, 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London:Faber,1967.
    239 Stephen Spender:Background to the Thirties. The thirties and after:Poetry, politics and people (1933-75).P25.
    240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31页。
    241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王景生、季耶译,张捷校,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页。
    242 W.H.Auden:Literature and Psychology.Thirties Poets: TheAuden Group.P32.
    243 W.H.Auden & Christopher Isherwood:Message to the Chinese People. Volumel.P458
    244 W. H. Auden & Christopher Isherwood:Inside China
    245 W. H. Auden & Christopher Isherwood:Meeting Japanese. Volumel. P448
    246《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453页。
    247《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468页。
    248穆旦:《致郭保卫》(1975年9月6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84页。
    249卞之琳:《重新介绍奥顿的四首诗》,收入《卞之琳译文集》(中卷)。第202页。
    250 Auden
    251奥登:《在战争时期——十四行组诗,附<诗解释>》,收入《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425页。
    252奥顿:《他用命在远离文化中心的场所》,卞之琳译,收入《卞之琳译文集》(中卷)。第171页。
    254《恶之花》。
    255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35页。
    256本雅明:《超现实主义——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载《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257波德莱尔:《论皮埃尔·杜邦》,载《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24页。
    258兰波:《兰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译,北京,东方出版,2000年。第110页。
    259瓦莱里:《诗与抽象思维》,收入《文艺杂谈》。。第290页。在评论马拉美诗歌中的音乐性时,法国批评家朗松评论道“音乐什么时候才能做诗歌的样板呢?那就是音乐家能抵御自我表白的诱惑的时候,也就是智能和意识不参预音的组合的时候。……因此,为了模仿音乐,诗歌首先就把词化为仅仅表示音的东西,通过这些可以听得清楚的符号来传出心的有声的战栗。”参见朗松:《斯特凡·马拉梅》,收入《朗松文论选》,徐继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588页。
    260关于这一问题,艾略特的评论耐人寻味。艾略特在《波德莱尔》一文中谈道“瓦雷里先生认为《阳台》是波德莱尔最好的诗之一,我同意这一看法,这首诗里有全部的浪漫主义的观念,但是还有一些别的东西:某种通过人际关系部分地可以达到,但并不在人际关系之中的东西”。在这一评论中,艾略特的哲学癖又一次暴露无遗。T.S.Eliot:Baudelaire. P428美国诗人、“新批评派”批评家兰色姆在其著作中讨论艾略特时,将艾略特认定为一个“历史学批评家”,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艾略特分析诗歌的方法通常是将该诗放在与前辈诗人诗作的对比之中,即善于在诗歌的传统中分析单独的诗作。从某种程度上讲,艾略特的这种做不是尊重历史,恰恰是反历史的做法。艾略特的诗歌史的知识是不完整的,并且服务于他根深蒂固的诗歌哲学。他在诗作的对比上更多地遵循个人喜好,而非诗歌与历史之间的独特关系。参见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章“T.S.艾略特:历史学批评家”。
    261 Louis MacNeice:Preface, Modern Poetry, a personal ess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8.
    262瓦莱里:《论诗》,收入《文艺杂谈》。第330页。
    263瓦莱里:《诗与抽象思维》,收入《文艺杂谈》。第296页。
    264瓦莱里:《纯诗》,载《法国作家论文学》,王忠琪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21页。
    265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07页。
    266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页。
    267瓦雷里:《象征主义的存在》,收入《文艺杂谈》,瓦莱里著,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268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车槿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8页。
    269安德烈·布勒东:《当今艺术的政治立场》,收入《超现实主义宣言》。第240页。
    270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0页。
    271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第122页。
    272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收入《超现实主义》,袁俊生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奶奶。第32页。
    273马里内蒂:《未来主义技巧宣言》,收入《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张秉真、黄晋凯主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4页。在马雅可夫斯基那里也有类似的主张,他要求诗人有权利“一、有任意造词和派生词以扩大诗人词汇数量(造新词)的权利;二、有无法控制地痛恨存在于他们之前的语言的权利”等等,见马雅可夫斯基:《给社会趣味—记耳光》。第112页。
    274马里内蒂:《什么是未来主义》,收入《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第11页。
    275葛兰西:《马里内蒂是革命家吗》,收入《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第55页。
    276高尔基:《论俄国未来主义》,收入《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第149页。
    277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115页。
    278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116页。
    279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对于未来主义诗歌也持保留的态度。在为一本未来主义的诗集写的前言里,他认为“让无产阶级去听取和评价一切:旧的和新的。我们将不把任何东西强加于他们,不过我们将向他们显示一切。”卢那察尔斯基:《诗集<稞麦的话>前言》。第156页。
    280彼得·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王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281康定斯基:《关于形式问题》,收入《康定斯基:文论和作品》,查立译,滕守尧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282埃米尔·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6页。
    283茨维坦·托多罗夫:《诗学》,收入《符号学文学论文集》,赵毅衡编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0页。
    284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第188页。
    285 Louis MacNeice:A change of attitude. Modern Poetry:a personal essay, P2.
    286考德威尔:《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陆建德、黄梅、薛鸿时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12页。
    28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8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1页。
    289乌戈·弗雷德里希:《现代抒情诗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30页。
    290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5页。
    291雷蒙德·威廉斯:《语言与先锋派》,收入《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9页。
    292罗曼·雅柯布逊:《隐喻和转喻的两极》,收入《激进的美学锋芒》,福柯等著,周宪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19页。
    293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收入《超现实主义宣言》。第246页。
    294朗松在批评马拉美诗歌中对于语言的音乐性、无限性和含混性等品质的追求时说“斯特凡·马拉梅先生的艺术纯粹是一种文学中的寂静主义。......在神学中的寂静主义到了社会学里就叫无政府主义……”参见朗松:《斯特凡·马拉梅》,收入《朗松文论选》。第589页与第591页。
    29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96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297阿多诺:《审美理论》。转引《先锋派理论》。第79页。
    298《穆旦自选诗集》。第9页。
    299卞之琳:《音尘》,编入《音尘集》,收入《卞之琳文集》(上卷)。第32页。
    300《穆旦自选诗集》。
    301《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181页。
    302《穆旦自选诗集》。
    303《穆旦诗文集》第1卷.。
    304穆旦:《致杜运燮》(1976年12月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46页。
    305穆旦:《致杜运燮》(1976年12月2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47页。
    306穆旦:《致郭保卫》。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
    307穆旦:《致郭保卫》(1975年5月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88页。
    308 T. S. Eliot: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v. On Poetrv and Poets. P89.
    309阿多诺:《谈谈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收入《德语诗学文选》,刘小枫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1页。
    310穆旦:《我上了一课》,原载《人民日报》(1958年1月14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06页。
    311穆旦:《致杜运燮》(1976年12月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46页。
    312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收入《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74页。
    314《穆旦自选诗集》。
    315《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333页。
    316《穆旦自选诗集》。
    317《穆旦自选诗集》
    318穆旦认为文言的一大问题在于无力表达“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受”,如他在信里写道的“这些辞藻到处挪用,似乎反而把实景掩盖住,类似汉魏的赋,堆砌词藻,表面华丽,反失去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受。”穆 旦:《致董言声》(1977年1月4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71页(?)。
    319刊于《中央日报·平明》(昆明)1939年5月26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194页。
    320《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92页。英文为穆旦自己的翻译。见《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86页。
    321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94页。
    32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53页。
    323朱自清:《毁灭》。
    324《穆旦自选诗集》。
    325《穆旦自选诗集》。第97页。
    326《穆旦自选诗集》。第98页。
    327在《隐现》的第二部分《历程》里,诗人写道“当我终于从战争归来,/当我把心的疲倦呈现你,亲爱的,/为什么一切发光的领我来到绝顶的黑暗,/坐在崩溃的峰顶让我静静的哭泣。”见《穆旦自选诗集》。第93页。
    328《穆旦自选诗集》。第65页。
    329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收入《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330穆旦:《神秘》,原载《南开高中生》1934年(春季)第三期,原题《诗三首》,署名查良铮,收入《穆旦诗文集》(第一卷)。第173页。
    331穆旦:《<他死在第二次>》,收入《穆旦作品新编》。第290页。
    332穆旦:《原野上走路》(原载《大公报·综合》重庆版1940年10月25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一卷)。第207页。
    333郭沫若:《夜步十里松原》(原载上海《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20日),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第98页。原注:十里松原即千代松原,在博多海湾。
    334雷蒙德·威廉斯:《大都市概念与现代主义的兴起》,收入《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第69页。
    335穆旦:《阻滞的路》(原载《大公报·综合》重庆版1942年8月22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一卷)。第219页。
    336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九》,收入《启迪》。第270页。
    337穆旦:《野外演习》(原载《益世报·文学周刊》1947年6月7日,总标题为《抗战诗录》),收入《穆旦诗文集》(第一卷)。第129页。
    338穆旦:《自己》(原载《诗刊》1980年第二期,总标题为“穆旦遗作选”),收入《穆旦诗文集》(第一卷)。第341页。
    339穆旦:《不幸的人们》,收入《穆旦诗文集》(第一卷)。第33页。
    340卢卡奇:《小说理论》,燕宏远、李怀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4页。
    341穆旦:《<他死在第二次>》,收入《穆旦作品新编》。第291页。
    343卢卡奇:《小说理论》。第26页。
    344卢卡奇:《小说理论》。第1页。
    345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原载《大公报·综合》(香港版),1940年4月28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53页。末尾诗句是穆旦引卞之琳《距离的组织》一诗。穆旦的同窗袁可嘉对于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有过类似的分析和批评,他指出“作为一位优秀的感觉诗人,卞之琳对感情透过感觉而徐徐向广处深处伸展的有效运用,无论就其变化的众多或技巧的娴熟而言,都实在惊人”,但是,“在这类情形中感觉成为主题,因此也就等于指明对于主题的过分依赖为我们带来不良后果。可是,十分不幸,许多作者忽视诗中诸因素的有机合作,而仅仅以自怜自恋的心情,吐诉一些淡淡的哀愁,感情既未能从想象或感觉得到渗透,也缺乏广度深度。”袁可嘉:《诗的主题》(原载1947年1月14、17、21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收入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第73页。
    346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54页。
    347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56页。
    348穆旦:《致郭保卫》(1975年9月1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郭保卫是一位诗歌爱好者,经穆旦好友杜运燮引介相识,遂成忘年交,穆旦晚年与之书信频繁。《致郭保卫》(1976年6月19日)谈到:“这诗的语言幸好没有落进旧诗的套子里,所以还有活泼的生气。那些虚字也算好,起了活泼的作用。”出处同上。第302页。
    349穆旦:《致郭保卫》(1976年4月23日)。出处同上。第199页。
    350关于穆旦对于传统的排斥,穆旦在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同学,英语文学研究者王佐良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的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以及“穆旦的胜利却在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的无知”。原载英国伦敦LIFE AND LETTERS(1946年6月号)和北平《文学杂志》(1947年8月号),选自《蛇的诱惑·代序》,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
    351有趣的是,穆旦对于卞之琳的翻译也持批评的态度,他在一封信来谈道“你看到卞诗人在《译文》上的拜仑诗钞否?王佐良来信说不好,我也觉得如此。太没有感情,不流畅,不如他所译的莎氏十四行。大概是他的笔调不合之故。”穆旦认为,即使是翻译拜伦的诗,卞之琳的语言也缺乏感情色彩,可见这个看法在穆旦那里是非常坚定的。参见穆旦:《致陈蕴珍》(1954年6月1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33页。
    352《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52页。
    353赵瑞蕻:《南岳山中,蒙自湖畔:——记穆旦,并忆西南联大》,,收入《丰富和丰富的:穆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第180页。
    354穆旦:《他死在第二次》,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48页。
    355穆旦:《普希金的<寄西伯利亚>》,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91页。
    356王佐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收入《文学见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顾钧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357艾青:《诗论》。第27页。
    358穆旦:《漫谈<欧根·奥涅金>》,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01页。
    360朱孟实讲,查良铮记:《诗与散文》,载于1939年《清华周刊》第四十六卷第四五期合刊。穆旦在《附记》里写道“本篇记录,未经朱先生修改,客或有误机之处,望与以原谅。”
    361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0页。该书初版于1943年,由重庆国民出版社正式印制单行本,又称“抗战本”。
    362朱光潜:《诗论》。第84页。
    363朱光潜对于新诗的合法性持悲观的态度。他在《诗论》所附的一封信里讲道“在我们的时代,文学的最正常的表现的方式似乎是散文、小说而不是诗。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意见,西方批评家也有这样想的。……如果用诗的方式表现的用散文也可以表现,甚至可以表现地更好,那么,诗就失去它的‘生存理由’了。我读过许多新诗,我很深切地感觉到大部分新诗根本没有‘生存理由’。”他接着说,“诗的‘生存理由’是内容和形式的不可分性。”朱光潜:《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收入《诗论》。第194夜。
    364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2页。
    365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23页。
    366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25页。
    367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51页。
    368诺思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69朱自清:《诗的形式》,收入《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02页。
    372废名:《谈新诗》。
    373废名:《谈新诗》。
    374废名:《谈新诗》。
    375废名:《谈新诗》。
    377艾青:《诗论》。第9页。
    378穆旦:《他死在第二次》,载《大公报·综合》(香港版),1940年3月3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48页。
    381穆旦:《<对死的密语>译后记》,《穆旦作品新编》。第478页。
    382穆旦:《<对死的密语>译后记》,《穆旦作品新编》。第479页。
    383艾青:《他死在第二次》。
    384埃米尔·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胡其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页。
    385穆旦:《评几本文艺学概论中的文学的分类》,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77页。
    386路易·麦克尼斯:《诗的晦涩》,穆旦译,收入《穆旦作品新编》。第431页。
    387路易·麦克尼斯:《诗的晦涩》,《穆旦作品新编》。第440页。
    388路易·麦克尼斯:《诗的晦涩》,《穆旦作品新编》。第446页。
    389关于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晦涩问题,可以参看臧棣:《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刊于《文学评论》1995年06期。
    390林庚:《诗与自由诗》,载于《现代》6卷1期,1934年11月1日。
    391林庚:《诗的韵律》,载于《文饭小品》第3期,1935年4月5日。
    392梁实秋:《一个评诗的标准》,收入《偏见集》(据正中书局1934年初版影印),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第276页。
    393梁实秋:《论诗的大小长短》,收入《偏见集》。第53页。
    394梁实秋:《什么是“诗人的生活”》,收入《偏见集》。第49页。
    395梁宗岱:《释<象征主义>——致梁实秋先生》(初刊天津南开大学《人生与文学》,1936年第三、四期),收入《诗与真续编》。第37页。
    396梁宗岱:《谈诗》,收入《诗与真》。
    397威廉·燕卜逊:《艨胧的七种类型》,周邦贤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页。
    398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92页。
    399阿兰·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刘晨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
    400阿兰·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第175页。
    401有趣的是,对文学革命以来诗歌所取得的成就持悲观态度的鲁迅,也发表了关于《理想国》中“诗与哲学之争”这一古老命题的精辟见解。在谈道“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有几个人偶然呻吟,也如冬花在严风中颤抖”时,鲁迅“诗歌之敌“的集中类型,其中之一就是柏拉图的哲学,“在他的《理想国》中,因为诗歌有能鼓动民心的倾向,所以诗人是看作社会的危险人物的,所许可者,只有足供教育资料的作品,即对于神明及英雄的颂歌。这一端,和我们中国古今的道学先生的意见,相差似乎无几。然而柏拉图自己却是一个诗人,著作之中,以诗人的感情来叙述的就常有;即《理想国》,也还是一部诗人的梦书。”持这一观点的党派分子“是凡要感得专诉于想象力的或种艺术的魅力,最要紧的是精神的炽烈的扩大,而他们却已完全不能扩大了的固执的智力主义者”。鲁迅:《诗歌之敌》(初刊于1925年1月17日《京报》副刊《文学周刊》第五期),收入《集外集拾遗》,见《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46-248页。
    402贺拉斯:《诗艺》,收入《<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155页。
    403狄德罗:《论戏剧艺术》,收入《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第150页。
    404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405雪莱:《为诗一辩》。
    406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407关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的论述从来都不是刻板僵硬的,如“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世界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86页。
    409波德莱尔:《人群》,《巴黎的忧郁》。
    410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收入《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刘小枫编,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411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收入《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第439页。
    412兰波:《致保罗·德梅尼》,收入《兰波作品全集》。第330页。
    413兰波:《给家里》(1881年2月15日),收入《兰波作品全集》。第353页。
    414马拉美:《谈文学运动》,收入《象征主义·意象派》。第42页。
    415马拉美:《谈文学运动》,收入《象征主义·意象派》。第43页。
    416在唐诗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盛唐到中唐再到晚唐的类似变化。这一点,只需要对比李白与李商隐,或者杜甫与杜牧就可以看出来。在这种变化中,语言变得更加精致和复杂,但它的“生命力”却在不断地减弱。
    417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418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第200页。
    419穆旦:《关于<探险队>的自述》,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59页。
    420穆旦:《撰稿和报人的良心——为本报一年言论作总答复》,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61页。
    421穆旦:《雪莱抒情诗选·译者序》。收入《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18页。
    422穆旦:《雪莱抒情诗选·译者序》。收入《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7页。
    423穆旦:《致陈蕴珍》(1954年6月19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32页。
    424穆旦:《日记》(1959年9月底),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257页。
    42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48页。
    426艾青:《诗与时代》,收入《艾青文集》(第三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71页。
    427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原载《诗刊》1957年创刊号,1957年1月出版),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428毛泽东:《毛泽东对于文学艺术的批示》(1964年6月27日),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第600页。
    42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9页。
    430穆旦:《致杨苡》(1972年11月27日),收入《穆旦诗文集》第2卷,第138页。
    431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收入文集《超现实主义宣言》。第211页。
    432汉娜·阿伦特:《思考与关切——致W.H.奥登》,收入其文集《责任与判断》,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153页。
    433《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165页。
    434《穆旦译文集》第4卷。第463页。
    436《穆旦诗文集》第1卷。第318页。
    437写作(“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的矛盾从波德莱尔开始,在兰波那里表现得更为彻底。当兰波开始在欧洲和非洲从事各种各样的差事谋生时,他就完全抛弃了他的诗歌写作并且对过去的诗作不屑一顾。一个人只要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习俗并且发挥自己的理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存在于世俗生活之中。与此相比,兰波的诗歌是一种极具破坏性、革命性和反叛性的精神活动,它不仅无益于世俗生活,它所依赖的精神的深度探索与现实格格不入。
    438华莱士·史蒂文斯:《必要的天使》,转引自《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拉曼·塞尔登著,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穆旦:《探险队》,文聚社,1945年。
    穆旦:《穆旦诗集(1939-1945)》;自印,1947年。
    穆旦:《旗》,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
    穆旦:《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
    穆旦:《穆旦诗选》,杜运燮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穆旦:《穆旦诗全集》,李方编,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穆旦:《穆旦译文集》(共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穆旦:《穆旦诗文集》(共两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穆旦:《穆旦自选诗集》,查明传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穆旦:《穆旦作品全集》,李怡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易彬:《穆旦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新青年》,新青年社编辑,1915-1922年
    《新潮》,北京大学新潮社编,1915-1922年
    《晨报·副刊》,北京晨报副刊社主办,1921-1934年
    《京报·文学周刊》,北京京报社编辑,1924-1925年
    《创造季刊》,创造社编,上海泰东书局,1922-1924年
    《现代》,施蛰存主编,1932-1935年
    《新月》,徐志摩等编,1928-1933年
    《新诗》,卞之琳编,上海新诗社,1936-1937年
    《诗刊》,徐志摩编辑,上海新月书店,1931-1932年
    艾青:《艾青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江弱水、青乔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戴望舒:《戴望叔全集》,王文彬,金石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废名:《废名集》,王风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废名:《废名文集》,止庵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冯至:《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何其芳:《何其芳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84年
    胡适:《胡适文集》,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梁实秋文集》编委会,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马海甸主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林庚:《林庚诗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福春编撰:《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孙大雨:《孙大雨诗文集》,孙近仁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香港,商务印书馆,1983年
    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
    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出版印刷公司,1935年
    周作人:《周作人文类编》,钟叔河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止庵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Auden, W.H. (1962) The Dryer's Hand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Random House
    ——(1956) (1964) Selected Essays, London:Faber and Faber
    ——(1932) (1967) The Orators:An English Study, New York:Random House
    ——(1977) The English Auden:Poems, Essays and Dramatic Writings,1927-1939, Edited by Edward Mendelson. London:Faber and Faber
    ——(1979) Selected Poems, Edited by Edward Mendelson. New York:Vintage
    ——(1996a) Prose and Travel Books in Prose and Verse, Vol I,1926-1928, Edited by Edward Mendelson. New Jers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b) Prose and Travel Books in Prose and Verse, Vol 11,1939-1948, Edited by Edward Mendelson. New Jers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y Lewis, C. (1934)(1942) A Hope for Poetry,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60) The Buried Day, New York:Harper and Bros
    ——(1977) Poems of C. Day Lewi,1925-1972, Edited by Ian Parsons, London: Jonathan Cape and the Hogarth Press
    Eliot, T.S. (1928a) For Lancelot Andrewes:Essays on Style and Order, London: Faber
    ——(1928b)'The Literature of Fascism', The Criterion,8:280-90
    ——(1934) After Strange Gods:A Primer of Modern Heresy, London:Faber
    ——(1936) Essays Ancient & Modern, London:Faber
    ——(1948a)'Introduction:1928', Ezra Pound:Selected Poems, London:Faber
    ——(1948b) A Sermon Preached in Magdalene College Chape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b) The Use of Poetry and the Use of Criticism:Studies in the Relation of Criticism to Poetry in England, London:Faber
    ——(1967) 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London:Faber
    ——(1969a) The Complete Poems and Plays of T.S. Eliot, London:Faber
    ——(1969b) On Poetry and Poets, London:Faber
    ——(1971) The Waste Land:A Facsimile and Transcript of the Original Drafts Including the Annotations of Ezra Pound, ed. Valerie Eliot, London:Faber
    ——(1975) Selected Prose of T.S. Eliot, ed. Frank Kermode, London:Faber
    ——(1976) The Sacred Wood: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London:Methuen
    ——(1978) To Criticize the Critic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Faber
    ——(1980) Selected Essays, London:Faber
    ——(1982) The Idea of a Christian Society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Faber
    ——(1988) The Letters of T.S. Eliot,1898-1922, ed. Valerie Eliot, London:Faber
    ——(1993) The Varieties of Metaphysical Poetry, ed. Ronald Schuchard, London: Faber
    ——(2005) The Annotated Waste Land with Eliot's Contemporary Prose, ed. Lawrence Rainey,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MacNeice, Louis. (1949) Collected Poems,1925-1948, London:Faber and Faber
    ——(1938) Modern Poetry,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7) The Selected Literary Criticism of Louis MacNeice, Edited by Alan Heuser., Oxford:Clarendon Press
    Pound, Ezra (1971) The Selected Letters of Ezra Pound,1907-1941, ed. D.D. Paige, London:Faber
    ——(1973) Selected Prose, ed. William Cookson, New York:New Directions
    ——(1976) Collected Early Poems of Ezra Pound, ed. Michael John King, New York:New Directions
    ——(1990) Collected Shorter Poems, London:Faber
    ——(1991) ABC of Reading, London:Faber
    ——(1994) The Cantos, London:Faber
    Roberts, Michael (ed.) (1932) New Signatures:Poems by Several Hands, London: Hogarth Press
    ——(1934) Critique of Poetry, London:Jonathan Cape
    ——(1933) (1971) New Country:Poems and Poetry by the Authors of New Signatures, Reprint, Freeport, New York:Books for Libraries
    ——(ed.) (1936) (1982) The Faber Book of Modern Verse, London:Faber and Faber
    ——(1980) Selected Poems and Prose, Edited by Frederick Grubb, Manchester: Carcanet
    Spender, Steven. (1934a) Poems, New York:Random House
    ——(1934b) Vienna, London:Faber and Faber
    ——(1935) The Destructive Element, London:Jonathan Cape
    ——(1953a) The Creative Element:A Study of Vision, Despair and Orthodoxy Among Some Modern Writers, London:Hamish Hamilton
    ——(1953b) World Within World, London:Readers Union
    ——(1978) The Thirties and After, London:Macmillan
    ——(1986) The Collected Poems,1928-1985,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ats, W.B. (1961a) Essays and Introductions, London:Macmillan
    ——(1961b) A Vision, London:Macmillan
    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修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陈均:《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丁耘主编:《什么是思想史》,思想史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方仁念选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郜元宝、李书编:《李长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郭宏安编:《李键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贺照田:《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1-11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004年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洪子诚主编:《新诗评论》,第1-1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12年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蓝棣之:《正统的和异端的》,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刘福春:《中国当代新诗编年史1966-1976》,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洪涛编:《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钱锤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钱锺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商金林编:《朱光潜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
    汪晖:《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郑州,河南大学出版,2005年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家新、沈睿编选:《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
    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袁可嘉:《现代诗派·英美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良沛:《中国现代新诗序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年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艾略特:《艾略特文集》,陆建德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安托瓦纳·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奥克塔维奥·帕斯:《批评的激情》,赵振江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艺录》,王永年、徐鹤林、黄锦炎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哈罗德·布鲁姆:《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田时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田时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姚可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瓦莱里:《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Allen, Donald M. (ed.) (1960) The New American Poetry, London:Grove Press
    ——(1980) Thomas Stearns Eliot:Poe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A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Selected Poems of T.S. Eliot, Delhi:
    Armstrong, Tim (2005), Modernism:A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Polity
    Asher, Kenneth (1995) T.S. Eliot and Ide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lakian, Anna (1947) Literary Origin of Surrealism,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Bell, Ian F.A. (1981) Critic as Scientist:The Modernist Poetics of Ezra Pound, London:Methuen
    Bernstein, Michael Andre (1980) The Tale of the Tribe:Ezra Pound and the Modern Verse Epic,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loom, Harold (1973) The Anxiety of Influence:A Theory of Poet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adbury, Malcolm and James McFarlane (eds) (1976) Modernism,1890—1930, Harmondsworth:Penguin
    Buitenhuis, Peter (1989) The Great War of Words:Literature as Propaganda, 1914-18 and After, London:Batsford
    Burger, Peter (1984)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trans. Michael Shaw, 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ush, Ronald (1984) T.S. Eliot:A Study in Character and Styl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penter, Humphrey (1988) A Serious Character:The Life of Ezra Pound, London: Faber & Faber
    Chinitz, David E. (2003) T.S. Eliot and the Cultural Divide, 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awford, Robert (1990) The Savage and the City in the Work of T.S. Eliot, Oxford: larendon Press
    Daiches, David (1940) Poetry and the Modern World:A Study of Poetry in England Between 1900 and 1939.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pson, William (1953)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3d ed. London:Chatto and Windus
    ——(1974) Some Versions of Pastoral, New York:New Directions
    Haffenden, John (ed.) (1983) W. H. Auden: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ynes, Samuel (1972) The Auden Generation: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1930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in, Manju (1992) T.S. Eliot and American Philosoph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nes, Peter (ed.) (2001) Imagist Poetry, London:Penguin
    Julius, Anthony (1995) T.S. Eliot, Anti-Semitism, and Literary F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nner, Hugh (1973) The Pound Er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ermode, Frank (2001) Romantic Image, London:Routledge
    Kojecky', Roger (1971) T.S. Eliot's Social Criticism, London:Faber & Faber
    Levenson, Michael H. (1984) A Genealogy of Modernism:A Study in English Literary Doctrine,1908—1922,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wis, Helena (1988) The Politics of Surrealism, New York:Paragon House
    Longenbach, James (1987) Modernist Poetics of History:Pound, Eliot, and the Sense of the Past,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llarme, Stephane (1956) Mallarme:Selected Prose Poems, Essays & Letters, trans. Bradford Cook, Baltimore, 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xwell, D. E. S (1969) The Poets of the Thirtie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McDiamid, Lucy (1984) Saving Civilization:Yeats, Eliot and Auden Between the War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Menand, Louis (1987) Discovering Modernism:T.S. Eliot and His Contex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Moody, A.D. (ed.) (1994)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S. Elio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rter, Laurence M. (1990) The Crisis of French Symbolism,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ainey, Lawrence (1999) Institutions of Modernism; Literary Elites and Public Culture,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Ricks, Christopher (1988) T.S. Eliot and Prejudice, London:Faber
    Schwartz, Sanford (1985) The Matrix of Modernism:Pound, Eliot,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ought,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tead, C.K. (1986) Pound, Yeats, Eliot and the Modernist Movement, Basingstoke: Macmillan
    Sutton, Walter (ed.) (1963) Ezra Pound: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Symons, Arthur (1958) The Symbolist Movement in Literature, New York:Dutton
    Symons, Julian (1960) The Thirties:A Dream Resolved, London:Cresset
    Wilson Edmund (1977) Letters o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New York:Farrar, Strauss and Giroux
    Wright, George T (1969) W.H. Auden, New York:Twayn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