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陆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汉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胡商在中国的踪迹屡现于史籍。可以说,追逐商业利益是胡商东来西往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路途的遥远和艰险,他们一般以商队的形式奔波于丝绸之路上。近年来,出土的西安安伽墓、史君墓、流失国外的Miho美术馆北齐石棺床、青海郭里木吐蕃墓棺板画中都有关于商队运营的场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象学的资料。另外,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粟特人经商的详细情况,甚至在敦煌、龟兹等地的一些石窟中也常绘有与中亚、西亚商队有关的壁画。通过对这些考古材料的分析,结合文献材料,对商队的行走路线进行跟踪,并且揭示商队在丝绸之路行进途中的活动情况,进而对其商队的规模、主要参与者进行论述。
     要对胡商的经商活动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必须对“胡”与胡商的概念进行界定,主要论述不同历史时期“胡”的所指有所不同,必须对这一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另外,胡商所包括的民族成份是相当复杂的,对胡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北方墓葬中,常出土有骑驼或牵驼、牵马胡俑,还有载货驼俑、马俑、驴俑等一系列陶俑的组合,这些出土的大量胡人俑为我们提供了丝绸之路上商业活动的繁荣景象,表现了墓主人对他们曾经经商的场面难以忘怀,是他们记忆中抹之不去的情节。这些出土的陶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对这些陶俑进行分型、排列,证明它们与商人经商的场面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在丝绸之路上是远距离运营,路途风险很大,加之古代丝绸之路上经常有盗贼出没,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组成商队。尽管这样,仍然会遇到危险情况。古代商队在丝绸之路上的行走路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粟特人是古代最活跃的商业民族,通过对粟特人经商的行走路线的跟踪,观察其商队在途中的行进和歇息情况。通过分析论证,发现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是一种民族成份多元化的混合型商队,有时商队的规模是庞大的。
     中亚、西亚等国家与中原王朝的贸易方式主要有朝贡贸易和民间互市贸易两种形式。本文通过对中亚、西亚等国的朝贡记录进行梳理,旨在说明这一时期中原王朝与西方诸国的经济交往的频率。并且还对胡商的民间商业贸易活动进行分析,讨论这些入华商人在中原的活动特点。根据出土的考古学材料和文献记载,发现商人在从中亚通往中国内地的沿途要路以及贸易目的地设置聚落,并以之为据点组成商队进行贸易活动。对此,从北朝时期开始,中央还专门设置萨宝这一官职,对胡人聚落进行管理,聚落带有一定的自治性质。到了唐代,对聚落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入华粟特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必须持有政府所发的“过所”才能顺利进行。
     通过出土的实物资料、吐鲁番文书以及文献的记载,发现胡商在丝绸之路上经营的商品,主要以奢侈品为主,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价格昂贵、利润率高的特点。胡商除了进行丝绸贸易外,还进行了奴婢、骆驼与马匹的交易。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发现的一些带有异域风格的器物以及波斯银币和拜占庭金币与胡商的商业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胡商在从事大规模贸易的同时,也传播语言、艺术、技艺和宗教。随着异域物质文化的传入,异域精神文化也随之传入,如祆教、摩尼教、景教等“三夷教”在唐代曾兴盛一时。僧侣进入中原是伴随商业活动、或者说在商业活动的带动和影响下,进行宗教传播活动的。另外,商人在经商的同时,也将中原文化传入了中亚地区。东西方之间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商业活动这一媒介而进行的。通过对入华商人的宗教保留情况和文化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来说明他们的经商活动在促进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From Han Dynasty to Sui&Tang Dynasty, the alien merchants were recorded in history for many times. In one word, the business profit was the main force to drive these businessmen to have hard journey along the Silk Road. Considering the long and hard journey, these merchants always preferred to organize the trade caravan to travel along the Silk 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sarcophaguses unearthed in Anjia tomb, Shijun tomb, the North-QI one in Miho and the painting of Tubo unearthed in Qinghai province, were painted with the merchant's trading activities, these painting and carving provided us rich materials on image research. In addition, the documents unearthed in Tulufan gave us the details about the Sogdian merchant's trading, and also the wall-painting in Dunhuang and Quecha. Analyzing thes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tracing the merchant's footprint, we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rchant's caravans scale and trading activities.
     If you want to analyze the activities of the ethnic merchants, first you should define the concept Hu and ethnic merchant. Because in different times the concept Hu and ethnic merchant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From Wei&Jin to Sui&Tang, the tombs buried at that time always unearthed the camel figures and the alien figure pulled camel, horse and donkey, and a serial of different figures. From the great number of the untombed alien figures , we can predict the prosperous trading activities along the Silk Road. Furthermore the writ unearthed in Tulufan provided us the trading details of the Sogdian merchants. The relevant records also can be seen in the wall-paintings in the grottoes in Dunhuang and Quecha.
     At that time the countries in Serindian and Central Asia traded with mainland ruler in two ways: the contribution trade and the common trade. And the merchants from these countries settled and traded in the main trading center and along the main road. From the North Dynast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egan to set the official-Sabo to rule the merchant's settlement which had some self-governing power to some extent. To Tang Dynasty, the management for these settlement was enforced again. Every Sogdian trader must have the trading license-Guosuo awarded by the government, so the Sogdian merchants attached themselves to certain political power to insure their trading.
     The alien merchants mainly traded the luxury goods for its small size, easy to carry, the high prize and profit. They always organized the caravan for the long, hard journey and the constant robbery. This journey was very hard and dangerous even for the caravan.
     The luxury goods was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the alien merchants carried, they also promulgate the language, art, techniques and religio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lien goods, the alien culture was also introduced to the inner land such as the blooming religion Zoroastrianism, Manicheism and the Nestorian. The dignitary entered the inner l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trading activities. In addition Chinese culture was also promulgated to the Central Asia. The exchanges of the materials and culture between Orient and West, were fulfilled by the merchants. Therefore, we can say the ancient alien mercha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chang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引文
① [美]斯加夫:《吐鲁番发现的萨珊银币和阿拉伯—萨珊银币——它们与国际贸易和地方经济的关系》,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合办:《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9页。
    ① [法]布尔努瓦著,耿昇译:《丝绸之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80—87页。
    ② [法]布尔努瓦著,耿异译:《丝绸之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161—175页。
    ③ [英]G.F.赫德逊著,李申、王遵仲、张毅译,何兆武校:《欧洲与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页。
    ① [法]阿里·玛扎海里著,耿异译:《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② 此次会议的论文后来由法国外交部赞助,以《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新探索》的书名在《法国汉学》第十辑上发表,参见《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① [日]荒川正睛:《唐帝国与粟特人交易活动》,《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① 阳旭:《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商人》,《广州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1990年增刊;韩瑜:《从唐小说中的胡商看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张剑:《胡商·胡马·胡香—唐文学中的外来文明和唐人精神品格》,《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析侠:《陆上丝绸之路与汉唐边贸事业》,《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昌庆志:《论胡商形象出现于唐人小说的商业原因》,《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薛平栓:《论唐代的胡商》,《唐都学刊》第10卷,1994年第3期;程国斌:《论唐五代小说中的胡商现象》,《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张梅:《丝绸之路上的汉唐丝绸及丝绸贸易》,《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第2期。
    ① 《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84页。
    ② 《汉书·匈奴传上》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0页;冯家升先生认为:“按‘胡’者匈奴之自称,何以知之?盖单于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即为例证。 大抵‘胡’系‘匈奴’之急读,皆其自称之辞。其义已由‘胡者天之骄子’一句而知之。”冯家升:《匈奴民族及其文化》,载林斡编:《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7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7页。
    ①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王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0页。
    ②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79—780页。
    ③ 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34页。
    ④ 王立:《唐诗中的胡人形象—兼谈中国文学中的胡人描写》,《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另外,晋干宝《搜神记》卷二载:“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3页。《艺文类聚》卷一七六引《扶南记》:“顿逊国,属扶南,西出海中,国主名昆仑,有天竺胡五百家,两佛图婆罗门千余人。顿逊人敬奉其道,以香花自洗,精进不舍昼夜。”[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94页。
    ⑤ 伊兰人信仰火袄教,尝考《火教经》语ahu—词原具两义:(1)主也,天主或家主;(2)生命也。火教之主帝亦日ahura mazdoh。……我国于冠首元音字一尤其是短a—常省略不译,如是,则h==胡。……余由是得—结论日:伊兰族之称胡人,系因其信奉火教而得名,否则取家主(Hauoherr)之义而得名。岑仲勉:《伊兰之胡与匈奴之胡》,载林斡编:《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79),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5页。
    ⑥ 道宣著,范祥雍点校:《释迦方志》卷上《中边篇》记载:“雪山之西,至于西海,名宝主也。地接西海,偏饶异珍,而轻礼重货,是为胡国。”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1—12页。《隋书·康国传》:“有胡律,置于袄祠,决罚则取而断之。”魏征等撰:《隋书·康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8—1849页;[唐]杜佑撰:《通典》197《突厥传》:“颉利每委任诸胡,疏远族类,胡人贪冒,性多翻覆,……胡酋康苏密等遂以隋箫后及杨政道来降。……思摩者,颉利族人也。始毕、处罗以其貌似胡人,不类突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411—5416页;《旧唐书》卷8《本纪》开元九年:“兰池州叛胡攻陷六胡州。”第182页,同书92《韦抗传》:“河曲叛胡康待宾拥徒作乱。”
    ⑦ 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5上《安禄山传》记载:“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母阿史德氏,为觋,居突厥中……”。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411页。刘晌等撰:《旧唐书》卷104《哥舒翰传》记载:“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翰素与禄山、(安)思顺不协……翰母尉迟氏,于 阗之族也。禄山以思顺恶翰,尝衔之,至是忽谓翰日:‘我父是胡,母是突厥:与公族类同,何不相亲乎?”’中华书局,1975年,第3211—3213页。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1记载:“释跋日罗菩提,华言金刚智。南印度摩赖耶国人也……于帝时(玄宗)留心玄牝,未重空门,所司希旨,奏外国蕃僧遣令归国,行有日矣,侍者闻智,智日,‘吾是蕃僧,且非蕃胡,不干明敕,吾终不去。’”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① 《新唐书》卷80《常山王承乾传》记载:“[李承乾]又好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裘,辫发,五人建一落……”第3564页。《旧唐书·西域传》记载:“会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立,乃尽发胡兵以拒(王)玄策。”第5307—5308页。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前集卷1《天咫》记载:“永贞年(805),东市百姓王布……忽一日,有蕃僧乞食……复有一少年……遂扣其门曰:‘适有胡僧到无?’“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页。
    ② [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476《昆虫四》“陆颙”条记载:“有胡人数辈,擎酒诣其门。既坐,顾谓颞日:‘我南越人,长蛮貊中。’”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920—3921页。《资治通鉴》卷203《唐纪十九》记载:“[则天皇后广宅元年(684)]秋,七月,戊午,广州都督路元叡为昆仑所杀……有商舶至,僚属侵渔不已,胡商诉于元叡,元叡索枷,欲系治之。群胡怒,有昆仑袖剑直登听事,杀元叡及左右十余人而去,无敢追者,登舟入海,追之不及。”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03《唐纪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20页。《资治通鉴》卷211《唐记二十七》载:“有胡人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又欲往狮子国求灵药及善医之妪……上命监察御使杨范臣与胡人偕往求之,范臣从容奏日:‘胡药之性,中国多不能知:况于胡妪,岂宜置之宫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18页。
    ③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63页。
    ④ 张读:《宣室志》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6页。
    ⑤ “汉人谓西域诸国为西胡,本对匈奴与东胡言之,《海外东经》云:“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又云:“昆仑山在西胡西”,白玉山及昆仑山,即今之喀喇昆仑,是前汉人谓葱岭以东之国越西胡也。……是后汉人于葱岭东西诸国,皆谓之西胡也。魏晋六朝犹袭此名。……西胡亦单呼为胡,《汉书·西域传》中:‘西夜与胡异,其种类氐羌行国,逐水草往来。’是其所谓为胡,乃指西域城郭诸国,非谓游牧之匈奴,后汉以降,匈奴浸微,西域诸国,遂专是号。……六朝以后,史传释典所用胡字,皆不以之斥北狄而以之斥西戎。……唐人皆祖其说。然除印度外,凡西域诸国皆谓之胡。”王国维:《观堂集林》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06-610页。
    ⑥ 吕思勉先生说:“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乃鼬为北族通称,更后,则凡深目高鼻多须,形貌与东方人异者,举以是称焉。其初鼬以称北族也,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 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但曰胡者,略称也。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唯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浸假凡貌类西域人者,皆以是称之。而胡之名,遂自方位之殊,易为种族之别矣。…可见胡名主于形貌,与方位无关矣。”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78页。
    ① 倪红雨:《唐传奇中的西域人物形象》,黑龙江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第2页。
    ② 慧超 原著、张毅 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8页。
    ③ 饶宗颐:《上古塞种史若干问题—于阗史丛考序》,载张广达、荣新江著:《于阗史丛考》,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第7—11页。
    ①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29—130页。
    ② 国内最早对“杂种胡”作系统论述的,首推陈寅恪先生。1940年代,他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论述了河朔地区中亚胡人的来源与聚居。他指出河朔地区“杂种胡”的来源可能有三种原因,“其远因为隋季之丧乱,其中因为东突厥之败亡,其近因或主因为东突厥之复兴”;并提出了“杂种胡”与“柘羯”、“羯胡”等都是粟特人的异名。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重印,第31—44页。后来陈寅恪又在《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一文中认为:“杂种胡即昭武九姓胡,唐人当日习称九姓胡为杂种胡,杂种之日非仅混杂之通义,实专指某一类种族而一言也。”原文载于岭南大学国文学会1950年《南国》第二期。收入作者:《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58页。
    ③ 黄永年:《“羯胡”、“柘羯”、“杂种胡”考辨》,载《文史》第八辑,中华书局,1980年。参见《唐代史事考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第187—200页,同书《唐代河北藩镇与奚契丹》,第133—163页。另外,对此研究的还有:藤田丰八著、杨(?)译:《西域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71页。[日]白鸟库吉《西域史研究》上,岩波书店,1941年,第99页。[法]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27页。魏义天著、阿米娜译《粟特柘羯军在中国》,载法国汉学第十辑:《栗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35—240页。芮传明:《“曳落河”、“柘羯”考》,《西域研究》1991年第3期,第37页。
    ④ Edwin.G.Pulleyblank,"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T'oung-pao,XII,1952,pp.317-352,n2.
    ⑤ 史书中有三种记载。第一种认为是匈奴的一支,“稽胡一日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第二种认为是赤狄,“或云山戎、赤狄之后”。这两种说法并见《周书》卷419《异域土·稽胡》,北京:中华书局,第896—897页。第三种认为是白翟,“今其俗云丹州白室,胡头汉舌,其状似胡,其言习中夏。自室即白翟语讹耳。近代号为步落稽胡,自言自翟后也”。“石州……春秋时属赵,亦为白狄之地,今步落稽其胄也”。这种说法见于《太平寰宇记》卷三五《丹州·风俗》引《隋图经杂记》;《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丹州》。现代研究者对稽胡的族源亦无统一认识。周伟洲教授认为,“稽胡应是以南匈奴五部后裔为主体,融合了西域胡及山居土著(包括汉族)而形成的一种杂胡”,参见周伟洲著:《中国中世纪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30页。
    ① 芮传铭:《“胡马”与中国的文化生活》,《史林》1994年第3期。
    ② [后晋]刘啕撰:《旧唐书》卷110《邓景山传》载:“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应该读为“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13页;[日]荒川正晴著,陈海涛译、杨富学校:《唐帝国和粟特人的交易活动》,《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③ 程越《入华粟特人在唐代的商业与政治活动》《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④ [晋]陈寿撰、[宋]裴松子注,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12页。
    ⑤ 蔡静波、杨东宇:《试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胡商形象》,《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
    ⑥ [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卷83《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7页。
    ① 韩瑜:《从唐小说中的胡商看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② 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54页。
    ③ 朱雷:《敦煌所出〈唐沙州某市时价薄口马行时沽〉考》,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著、唐长儒主编:《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13页。
    ④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吐鲁番出土文书》第7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88—94页。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叁],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346—350页。
    ⑤ 尚衍斌:《唐代入华“兴生胡”的社会权益评析》,《西域研究》2000年第1期。
    ⑥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2页。
    ⑦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⑧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47页。
    ①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996页。
    ② 元代的斡脱之制虽创自蒙元,但究其制度之实,则早已经此辈贾胡之先驱——隋唐时代的“兴胡”付诸实行了。“兴胡”与“斡脱”本是不同时期的产物,似乎并无直接联系。实际并非如此。“兴胡”与“斡脱”分别源于唐朝和元朝,但这两个朝代均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世,而唐、元两朝相对开放的政策也为中亚、西域人在内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此外,唐朝与元朝官府对“胡商”及“回回商人”的依赖与重用,也是“兴生胡”与“斡脱”得势的另一原因。但就二者分别对其当时社会的影响及造成的危害而言,隋唐时代的“兴胡”远不及元代的斡脱。因而,隋唐史文对于“兴生胡”的记载并不像元代史乘对“斡脱”反映得那么强烈。尚衍斌:《唐代“兴胡”与元代“斡脱”名义考释》,《新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③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32页。
    ① F.von Richthofen.China:Ergebne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gegrundeter Studien.5 vols[M].Berlin,1877-1912.
    ② [日]长泽和俊著、张英莉译:《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
    ① (法)E.于格(Edith Huyghe)著,耿昇译:《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② 季羡林:《〈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序》,《兰州商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③ 季羡林:《丝绸之路与西行行记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 姜伯勤著:《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① [法]阿里·玛札海里著,耿昇译:《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4页。
    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31页。
    ③ [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点校:《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60—161页。
    ①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2页。
    ②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5-486页。
    ① 荣新江、张志清:《从长安到撒马尔干-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90—164页。
    ① 张庆捷:《北魏隋唐的胡商俑、胡商图与胡商文书》,载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② 张庆捷:《北朝隋唐的胡商俑、胡商图与胡商文书》,荣新江、李孝聪:《中外关系史:新材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① 笔者认为墓葬中出土的与胡商关系密切的陶俑形象,归纳起来,也就这四种类型。除了A型外,B、C、D三种类型都与骆驼俑有关系。虽然墓葬中与骆驼俑同时出土的还有马、驴、骡等陶俑,但骆驼俑与胡商的关系最为密切,而马、驴、骡等次之。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笔者并没有将墓葬中出土的所有的与胡商有关系的骆驼俑收集完整,所收集的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以此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② 出土于河南洛阳,参见[日]田边胜美:《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中央ァジァ》,时事通讯社,2001年,第298页。转引自张庆捷:《北魏隋唐的胡商俑、胡商图与胡商文书》,载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图2。
    ③ 洛阳博物馆编:《洛阳唐三彩》,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6页,图27。
    ④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①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8期。
    ②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③ 咸阳市文管会、咸阳市博物馆《咸阳市胡家沟西魏侯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
    ④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⑤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华夏之路》第二册,朝华出版社,1997年,图31。,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
    ①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南蔡庄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
    ②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县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③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科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考古》1990年第7期。
    ①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曲阳发现北魏墓》,《考古》1972年第5期。
    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①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
    ② 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9期。
    ③ 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④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
    ⑤ 常一民:《太原市神堂沟北齐贺悦墓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2年第3期。
    ⑥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⑦ 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魏元良墓》,《考古》1997年3期。
    ⑧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
    ① 张正岭:《西安韩森寨唐墓清理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②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唐壁画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
    ④ 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⑤ 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文博》1988年第3期。昭陵博物馆:《唐安元寿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⑥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⑦ 301国道孟津考古队:《洛阳孟津西山头唐墓》,《文物》1992年第3期;301国道孟津考古队:《洛阳孟津西山头唐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9期。
    ⑧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唐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5年第1期。
    ⑨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巩义市孝西村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
    ⑩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扶沟县唐赵宏达墓》,《考古》1965年第8期。
    11 沈振中、吴连城《太原市南郊金胜村发现唐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6期;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南郊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5期。
    1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考古》1962年第2期: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考古》1965年第9期。
    13 杨富斗:《山西长治唐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14 长治市博物馆,王进先:《山西长治市北郊唐崔孥墓》,《文物》1987年第8期。
    15 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市唐代冯廓墓》,《文物》1989年第6期。
    16 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县宋家庄范澄夫妇墓》,《文物》1989年第6期。
    17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安国市梨园唐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1年第3期。
    18 辛明伟、李振奇:《河北清河丘家那唐墓》,《文物》1990年第7期。
    19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平山县博物馆:《河北平山县西岳村隋唐崔氏墓》,《考古》2001年第2期。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微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②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考古》1965年第9期。
    ①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王自力、孙福喜编著:《唐金乡县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37、38页,图版19、20。
    ②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3页,图528。
    ① 洛阳博物馆:《洛阳关林59号唐墓》,《考古》1972年第3期;洛阳博物馆:《洛阳关林唐墓》,《考古》1980年第4期。
    ②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4页,图529。
    ①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95页,图395。
    ②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4页,图530。
    ①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4页,图531。
    ② 河北省文管处:《河北景县高氏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3期。
    ① 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笔者并未在《文物》1972年第7期上找到这幅图,而在《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中有此图,图版说明指出是唐郑仁泰墓出土,参见该书第155页、图版533。
    ② 陕西省文管会、昭陵文管所:《陕西礼泉张士贵墓》,《考古》1978年第3期。
    ③ 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县宋庄唐代范澄夫妇目》,《文物》1989年第6期。
    ① 齐东方:《丝绸之路符号的象征——骆驼》,《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第6期。
    ① 霍巍:《唐代的胡人俑与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记香港城市大学收藏的一批唐代胡人俑》,何力编:《考古学民族学的探索与实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② 参见荣新江述评:E.Knauer《骆驼的生死驮载——汉唐陶俑的图像和观念及其与丝路贸易的关系》,载《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88—489页。
    ① 姚士宏著:《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127页。
    ① 姚士宏著:《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89页,图48。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版120。
    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版134。
    ④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贤愚经》卷六第《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第二十八,《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第392—393页。
    ① 荣新江:《萨保与萨薄: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粟特商队首领》,《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2页。
    ② [梁]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二十四《灯光金轮王舍臂》,《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卷,第130页。
    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版60。
    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47。
    ② 姚士宏著:《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89页,图51。
    ① 姚士宏著:《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89页,图49。
    ② 姚士宏著:《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88页,图47。
    ③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贤愚经》卷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第421—422页。
    ① 霍旭初:《克孜尔石窟艺术模式及其对外影响》,《吐鲁番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② [梁]释僧佑著,苏晋仁、箫练子点校:《出三藏记集》贤愚经记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06页。
    ① 姚士宏著:《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89页,图50。
    ②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贤愚经》卷8《盖事因缘品》第34,《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卷,第404页。参见姚士宏著:《克孜尔石窟探秘》,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89页,图15。
    ① 荣新江:《萨保与萨薄: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粟特商队首领》,《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荣新江、华澜、张志清主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1页。
    ② [德]克林凯特原著,赵崇民翻译、贾应逸审校:《丝绸古道上的文化》,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4页、图6;第143页、图52。
    ③ [法]莫尼克·玛雅尔著,耿异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86页。
    ① 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图189。
    ② 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图133。
    ①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图75。
    ① 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法华经变化城喻品》,图153。
    ② 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法华经变化城喻品》,图100。
    ①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8—153页。
    ① 《后汉书》卷24《马援传》记载马援征武陵五溪蛮夷时,耿舒讥讽马援的用兵行动“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44页。
    ① 三世纪至八世纪时,索格特(索格底亚那)包括泽拉夫善河Zerafshan与卡什卡河Kashka Darya流域。“索格特”这个名字通常只指撒马尔罕附近地区——撒马尔罕索格特Samarkandian Sughd——但是有时它也扩大到索格底亚那语流行的整个地区,在七世纪包括它东北的地区(乌什鲁沙那、赭时—今塔什干—和谢米列契西部)。索格特原来比南面和西面的邻国落后,但是在八世纪成了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而且是整个河中地的领袖。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也并不从属于任何一个邻近的帝国。商人、传教士和雇佣兵等作为个人,活动极其活跃,渗透到很远的地方。因此政治上的孤立并没有导致文化上的孤立。B.I.马沙克、N.N.尼格马托夫《索格的亚那》,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第195页。
    ② 荣新江:《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粟特移民》,《西域研究》,1993年第2期,第11页。收入作者《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9—110页。
    ① 刘惠琴、陈海涛:《商业移民与部落迁徙—敦煌、吐鲁番著籍粟特人的主要来源》,《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
    ②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09页。
    ① [法]列维撰:《所谓乙种吐火罗语即龟兹语考》,[法]伯希和、列维著,冯承钧译:《吐火罗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4—56页。
    ② A. V. Lecoq: Buried Treasure of Chinese Turkstan, p.43.Oxford University. 1985.
    ③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吐鲁番哈喇和卓古墓葬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6期。
    ④ A.Stein, Serindia, Ⅱ, Oxford 1921,pp.671-677. W. B. Henning, "The Date of t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 BSOAS, X Ⅱ ,1948 ,PP.601-615. J. Harmatta, "SirAurel Stein and the Date of the Sogdian'Ancient Letters'" , Jubilee Volume of the Oriental Collection1951-1976, Budapest 1978 ,pp. 73-88 idem.,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Date of t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 ', Studies in the Sources on the History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 Budapest 1979 ,pp. 75-90 ; idem., "Sogdian Sources for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 , Prolegomena to the Sources on the History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Budapest 1979, pp. 153-165. F. Grenet and N. Sims--William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 , Transition Periods in Iranian History (Studia Iranica, cabier 5), Leuven 1987, pp. 101-122.参见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86页注释1、2,第287页注释1、2、5。
    ① 这一推断是Henning在”The Date ofthe SogdianAncientLetters"一文中,释读第十九行粟特文时做出的。在注解中写道:”Iftherewere one hundred freemen alone in Tun--Huang--to whose number one has to add that of their families and slaves--the total Sogdian population ofthat town can have been scarcely below one thousands souls.详见该文第606页注释9,参见毕波《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藏的粟特人》,《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
    ① [美]安妮特·L·朱丽安娜、朱迪思·A·莱莉著、苏银梅译:《古粟特文信札(Ⅱ号)》,《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另见王冀青:《斯坦因所获粟特文〈二号信札〉译注》,《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第43—50页:陈国灿:《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85年第7期,第10—18页:林梅村:《敦煌出土粟特文古书信的断代问题》,《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87—99页。格瑞纳,辛姆斯——威廉姆斯著,王平先译:《粟特语古信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Akhurmaztakk has done me harm,then you should pay heed(to this)too. Sent by your servant Fri-khwataw.This letter Was written from Guzang in the third month on the thirtieth(day).
    ① [美]安妮特·L·朱丽安娜、朱迪思·A·莱莉著、苏银梅译:《古粟特文信札(Ⅱ号)》,《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② 毕波《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藏的粟特人》,《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
    ③ 陈连庆:《汉唐之际的西域贾胡》,敦煌文物研究所:《1983年全国教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2-93页。
    ① [唐]慧立、彦悰著,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1页。
    ② 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7页。
    ① [清]董诰等撰《全唐文》卷701《李德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98页。
    ②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六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2页;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39页。
    ③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1986年,第7—8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叁,第306页。
    ①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一),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39页;[法]伯希和撰:《沙州都督府图经及蒲昌海之康居聚落》,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8页。
    ② 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③ 陈海涛:《唐代粟特人聚落六胡州的性质及始末》,《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40页。妞仲勋:《六胡州初探》,《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第69—72页。赵振华、朱亮:《安菩墓志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第37—40页。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周伟洲:《唐代六胡州与康待宾之乱》,《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①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363《人事部》4《形体》,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72页。
    ② 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44页。
    ③ [清]徐松撰、张穆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卷3“东市”条下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8页。。
    ④ [日]圆仁撰、顾承甫点校:《大唐求法巡礼行记》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2页。
    ① [清]徐松撰、张穆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卷4“西市”条下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7—118页。
    ② [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卷9《从善》,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8页。
    ③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续集卷5《寺塔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53页。
    ④ 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71页。
    ⑤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168“李约”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123—1124页。
    ① 温玉成:《龙门所见中外交通史料初探》,《西北史地》1983年第1期。
    ② 陈海涛:《唐代入华粟特人商业活动的历史意义》,《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
    ③ [日]池田温著:《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刘俊文编,辛德勇、黄舒眉、刘韶军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民族交通》,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40—219页。
    ④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55《李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49页。
    ⑤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5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51—2252页。
    ⑥ [北宋]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8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757—5758页。
    ① [俄]维·维·巴尔托里德著,耿世民译:《中亚简史》(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页。
    ② [北宋]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492—7493页。
    ①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一),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40—41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100《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134页。
    ③ [唐]长孙无忌撰,刘文俊点校:《唐律疏议》卷8“越度缘边关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8页。
    ④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8—36页。
    ⑤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72,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415页:[宋]王溥:《唐会要》卷9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102页。
    ⑥ 林梅村:《粟特文买婢契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西域文明》,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8—11页。
    ① 杨宪光:《裴矩与〈西域图记〉》,《三晋测绘》2002年第3、4期。
    ② 徐苹芳:《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侯仁之、周一良:《燕京学报》新1期,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5年,第312页。
    ① 荣新江:《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补考》,《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
    ② [法]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08页。
    ③ 许新国:《都兰吐蕃墓中镀金银器属粟特系统的推定》,《中国藏学》1994年第4期;《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青海都兰吐蕃出土太阳神图案织锦考》,《中国藏学》1997年第3期。
    ① 罗新:《吐谷浑与昆仑玉》,《中国史研究》2001第1期。
    ② 王育成:《都兰三号墓织物墨书道符初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都兰吐蕃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第72页,图3。
    ③ 徐苹芳:《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侯仁之、周一良主编:《燕京学报》,1995年新1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木齐国际讨论会(1990年8月19—20日)》,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第249页。
    ① 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②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2页。
    ③ 陈寅恪:《李太白氏族之疑问》,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79页。
    ④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0页。[唐]姚思廉撰:《梁书·诸夷·河南国传》记载:“其地与益州邻,常通商贾,民慕其利,多往从之,教其书记,为之辞译,稍桀黠矣。”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10—811页。
    ⑤ [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儒林·何妥传》记载:“父细胡,通商入蜀,遂家郫县,事梁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西州大贾。”中华书局,1973年,第1709页。[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25《释道仙传》记载:“本康居国人,以游贾为业。梁周之际,往来吴蜀,江海上下集积珠宝。”《大藏经》第50卷,第651a页。[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7《宋释慧叡传》 记载:“常游方而学,经行蜀之西界,为人所抄掠,常使牧羊。有商客信敬者,见而异之,疑是沙门,请问经义,无不综达,商人即以金赎之。”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59页。
    ①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59《芮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025页。
    ② 张英莉、戴禾:《丝绸之路述论》,《思想战线》1984年第2期。
    ③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08页。
    ① 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86页。
    ② 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载《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64页。
    ③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71、77页。
    ④ 荣新江:《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粟特移民》,《西域研究》1993年第2期。后以《西域粟特移民考》为名,收入会议论文集。2001年,又改作《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考》,收入马大正等编《西域考察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7—172页,后收入《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第19—36页。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85页,收入《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第37—110页。
    ⑤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50—263页。
    ① 霍巍:《粟特人与青海道》,《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② [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40《职官》22“大唐官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02—1103页。
    ①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40《职官》22“大唐官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05—1106页。
    ②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3页。
    ③ 龚方震、晏可佳:《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7页。
    ④ [唐]魏征撰:《隋书》卷28《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90—791页。
    ⑤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第46—47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壹,第136页。
    ⑥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111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壹,第355页。
    ①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40《职官》22“大唐官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03页。
    ② [德]克林凯特原著,赵崇民译、贾应逸审校:《丝绸古道上的文化》,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③ 陈垣:《火袄教入中国考》,《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19页。
    ④ 请参见姜伯勤:《萨宝府制度源流论略—汉文粟特人墓志铭考释之一》饶宗颐编:《华学》第三辑,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第290—308页;罗丰:《萨宝: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荣新江编《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5—249页;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原载《文物》2001年第4期,收入《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第169—179页;《北朝隋唐胡人聚落的宗教信仰与袄祠的社会功能》,荣新江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85—412页;《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8—143页。芮传铭:《“萨宝”的再认识》,《史林》2000年第3期,第23—38页。
    ⑤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卷11《晋荡公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65—172页。
    ⑥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注:《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63页。
    ① 王仲荦:《北周六典》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63页。
    ②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贤愚经》卷四《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卷,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2年,第378页。
    ③ 芮传明:《“萨宝”的再认识》,《史林》2000年第3期。
    ① 苏航:《北朝末期的萨保品位》,《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
    ② 此表参照荣新江:《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一文第137页的表格。
    ① 此表参照荣新江《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140页:罗丰:《萨宝: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荣新江编:《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8页。
    ① 林悟殊:《火祆教在唐代中国社会地位之考察》,载蔡鸿生:《澳门史与中西交通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3页。
    ② [美]劳费尔著、林筠译:《中国伊朗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58页。
    ③ 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0页。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北齐娄数墓》,《文物》1983年第10期。
    ② 夏名采:《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文物》1985年第10期。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第1期。
    ④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
    ⑤ 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研究》,《中国藏学》2005年第1期。
    ⑥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南郊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9期;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① [法]博伦著,魏邀宇、吴昱译:《经由埃及东部沙漠和和红海而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与东方诸国的商业联系》,《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陈星灿、米盖拉主编:《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37页,图8。
    ② [东晋]法显记:《法显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一册,第857页。
    ③ [唐]慧立、彦惊著,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25页。
    ④ [唐]慧立、彦惊著,孙毓棠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18—119页。
    ⑤ [唐]李延寿撰:《北史》卷97《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09页。
    ① [唐]慧超原著,张毅笺注:《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45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2页、第33页,图二九。
    ③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
    ① 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床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图7b。
    ②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
    ①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② [法]博伦著,魏邀宇、吴曼译:《经由埃及东部沙漠和和红海而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与东方诸国的商业联系》,《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陈星灿、米盖拉主编:《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39页,图10。
    ① 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载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95页,图32。
    ① 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载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75页,图1。
    ② 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载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75页,图2。
    ① 许新国:《郭里木吐蕃墓葬棺板画研究》,《中国藏学》2005年第5期;许新国《西陲之地与东西方文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303页,图版十五,1、2。
    ① 李遇春:《新疆乌恰发现金条和大批波斯银币》,《考古》1959年第9期。
    ② [德]克林凯特原著,赵崇民译、贾应逸审校:《丝绸古道上的文化》,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① [英]裕尔著,[法]考迪埃修订,张绪山译:《东域纪程录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7—178页。
    ② 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③ 富平县文化馆、陕西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凤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第5期;张鸿修编著:《中国唐墓壁画集》,深圳,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70页,图70。
    ④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泾阳县文管会:《唐张仲晖墓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期。
    ① 甘肃省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唐代模印砖墓》,《文物》2002年第1期。
    ②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64页。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②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22页。
    ①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913页。
    ② [法]布尔努瓦著、耿昇译:《丝绸之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③ [前苏]S.F加富罗夫著、肖之兴译:《中亚塔吉克史·上古~十九世纪上半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69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119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壹,第359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318—325页;《文书》壹,第450—453页。
    ② 朱雷《麴氏高昌王国的称价钱——麴朝税制零拾》,《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4辑:收入作者《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③ 此表来自美国学者斯加夫:《吐鲁番发现的萨珊银币和阿拉伯—萨珊银币——它们与国际贸易和地方经济的关系》一文表十,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第439—440页。
    ①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93《边防》9,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259页。
    ② 转引自荣新江《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四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1页。
    ① 王博、祁小山著:《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图版,第38页,105—C—34。
    ② 王博、祁小山著:《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图版,第82页,218—Ec—1。李遇春:《新疆博尔塔拉自治州石人调查简记》,《新疆文物)1962年7、8期合刊。
    ① 张庆捷:《虞弘墓石椁图像整理散记》,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五辑,广州: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图27。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页。
    ③ 姜伯勤:《中国袄教画像石在艺术史上的意义》,《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34页。
    ② 张志忠:《大同北魏墓葬胡俑的粟特人象征》,《文物世界》2005年第6期。
    ① [法]博伦著,魏邀宇、吴旻译:《经由埃及东部沙漠和和红海而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与东方诸国的商业联系》,《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陈星灿、米盖拉主编:《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37页,图9。
    ① [法]莫尼克·玛雅尔著,耿昇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88页。
    ②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一),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55页。
    ③ 荣新江:《北周史君墓石停所见之粟特商队》,《文物》2005年第3期。
    ④ [北齐]魏收:《魏书》卷95《吕光传》:“光以驼二千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 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而还”。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85页。
    ①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0页。
    ② 陕西省博物馆编:《隋唐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年,第256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96上《西域传》记载:“成帝时今悔过杜钦说大将军王凤曰:‘……来,而无亲属贵人,奉献者皆行贾贱人,欲通货市贾,以献为名,故烦使者送至悬度,恐失实见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86页。
    ① 《旧唐书》卷197《东谢蛮传》记载:“贞观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于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74页。《新唐书》卷217(回鹘传下》记载:“会昌中,阿热……复遣注吾合素上书言状……宰相(李)德裕上言:‘贞观时,远国皆来,中书侍郎颜师古请如周史臣集四夷朝事为《王会篇》。今黠戛斯大通中国,宣为《王会图》以示后世。’有诏以鸿胪所得缋著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50页。
    ② 《宣和画谱》卷1《道释一》,第39页。
    ③ 阎立本、阎立德的《职贡图》现藏南京博物院。金维诺先生考证是梁元帝大同六年(540)前后的作品,北宋熙宁十年(1077)传摹.岑仲勉先生认为大同七年绘制,隋唐初摹绘。王素先生认为是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完成的。参见《文物》1960年第7期;岑仲勉:《现存的职贡图是梁元帝原本吗》,《中山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王素:《梁元帝<职贡图>新探——兼说梁及高昌国史的几个问题》,《文物》1992年第2期。
    ④ 《职贡图》现藏台湾故宮博物院。王泷先生认为画法出自元代人的手笔。参见萧望(萧望系王泷笔名):《娄叙墓壁画的启事》,《美术研究》1984年第1期。
    ⑤ 《蛮夷执贡图》现藏台湾故宮博物院,王泷先生认为与阎立本有关,是拼接起来的残卷。李垠周先生认为是二阎画卷的残本。参见萧望:《娄叡墓壁画的启事》,《美术研究》1984年第1期;李垠周:《早期职贡题材绘画之再探讨》,《美术研究》2001年第3期。
    ⑥ 王维坤:《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辨析》,载周天游编:《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图一;第203页、图四。
    ① 陈连庆:《汉唐之际的西域贾胡》,敦煌文物研究所编:《1983年全国教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0—95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0页。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59页。
    ④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0页。
    ⑤ 余太山:《南北朝与西域关系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⑥ 周燮藩、沙秋真著:《伊斯兰教在中国》,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① 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39页。
    ②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88—94页;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中轰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叁],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346—350页。
    ① 吴震:《唐代丝绸之路与胡奴婢买卖》,敦煌研究院编:《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宗教文史卷(下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①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083页。
    ①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六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70—479页;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42—243页;
    ① 黄文弼:《元阿力麻里古城考》,《考古》1963年第10期。
    ② 孟凡人:《弓月城和阿力麻里城方位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4期;易漫白:《弓月城及双河位置考》,《新疆历史论文续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第194—210页。
    ③ 唐长孺主编、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著:《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61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3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90页。
    ① 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78页。
    ②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2页。
    ③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87页。
    ④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54页。
    ⑤ 程喜霖著:《唐代过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03页。
    ① [唐]李延寿:《北史》卷97《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26—3227页。
    ② [唐]令狐德葉:《周书》卷49《异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84页。
    ③ 陈连庆:《汉唐之际的西城贾胡》,敦煌文物研究所:《1983年全国教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9-100页。
    ④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99,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727—11728页。
    ⑤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6《关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871—1872页。
    ⑥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互市》,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727页。
    ①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63《外臣部·封册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326页。
    ②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74《外臣部·褒异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437页。
    ①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77《外臣部·降附》,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472页。
    ② 吴玉厪:《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历史研究》1984第1期。
    ③ [法]布尔努瓦著、耿昇译:《丝绸之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256—257页。
    ④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222页。
    ① 王尚达:《唐代粟特人与中原商业贸易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② [法]布尔努瓦:《丝绸之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① T. Burrow.A.Translation of the Kharosth Documents from Chinese Turkestan (London), 1940.,转引自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17页。
    ② 转引自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收入作者《西陲之地与东西方交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图十二。
    ③ 许新国:《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太阳神图案织锦考》,《中国藏学》,1997年的3期。收入作者《西陲之地与东西方交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233—259页。
    ① 转引自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211—213页。另参见许新国:《西陲之地与东西方交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②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第24—25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壹,第125页。
    ③ 《吐鲁番出土文书》壹,第143页。
    ④ 《吐鲁番出土文书》壹,第421页。
    ⑤ 《吐鲁番出土文书》贰,第20页。
    ⑥ 杨泓:《文明的轨迹》(二),香港:中华书局,1988年,第119页。
    ① 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图版4—10。
    ② 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图版4—11,1。
    ③ 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图版4—11,2.
    ④ 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图版4—15,3.
    ① 穆舜英主编:《中国新疆古代艺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图286。
    ② 许新国、赵丰:《都兰出土的丝织品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第15,16期合刊。
    ① 盛余韵:《中国西北边疆六至七世纪的纺织生产:新品种及其创制人》,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合办:《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3页。
    ②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206—210页。
    ③ 《新唐书·康国传》载:“善商贾.好利,丈夫年二十,去旁国,利所在无不至。”[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244页。《唐会要》卷99《康国条》记载:“(康国)生子 必以蜜食口中,以胶置于内,欲其长成口尝甘言,男子二十,即送之他国,来过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至。”[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15页。《旧唐书》卷198《西戎传》记载:“善商贾,争分铢之利。男子年二十,即远之旁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10页。
    ① 芮传明:《唐代酒家胡述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2期。
    ② 林梅村:《粟特文买婢契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载《文物》1992年第9期;收入作者《西域文明》,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68—79页。另参见温翠芳:《唐代长安西市中的胡姬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日]吉田丰、森安孝夫,新疆维吾尔治区博物馆:柳洪亮译:《阿斯塔那135号墓<麴氏高昌国时代粟特文买卖女奴隶文书>》,《新疆文物》,1993年第4期,第110—111页;吴震先生也翻译了此文书,参见吴震:《唐代丝绸之路与胡奴婢买卖》,敦煌研究院编:《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宗教文史卷(下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②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479页。
    ③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43,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877页。
    ④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39页。
    ⑤ 参见李明伟:《吐鲁番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54页。
    ⑥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8—9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叁,第306页。
    ⑦ 韩儒林:《突厥官号考》,载《韩儒林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19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88—94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叁,第349—350页。
    ②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390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叁,第201页。
    ③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88—94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叁,346—350页。
    ④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九册,第26页。《吐鲁番出土文书》肆,第264—265页。
    ⑤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九册,第29页。《吐鲁番出土文书》肆,第266—267页
    ① 温翠芳:《唐代长安西市中的胡姬与丝绸之路上的女奴贸易》,《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日]松田寿男著、陈俊谋译:《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289页。
    ① 纪宗安:《丝绸之路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暨南学报》1994年第3期。
    ②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5《回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页。
    ③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908页。
    ④ [唐]李延寿撰:《北史》卷99《突厥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290页。
    ⑤ [唐]魏征:《隋书》卷84《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74页。
    ⑥ [唐]魏征:《隋书》卷84《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75页。
    ①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3页。
    ② [北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087页。
    ③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48页。
    ④ [北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224《唐纪40》,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21页。
    ⑤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65,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59—6760页。
    ⑥ 莫任南:《突厥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九册,第40—41页。《吐鲁番出土文书》肆,第281—282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肆,第279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389页。《吐鲁番出土文书》叁,第485页。
    ②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八册,87页。《吐鲁番出土文书》肆,第41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八册,第88页。《吐鲁番出土文书》肆,第42页。
    ② 陈海涛:《阿姆河宝藏及其反映的早期粟特文化》,《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
    ③ 夏鼐:《近年中国出土的萨珊朝文物》,载《考古》1978年第2期;齐东方、张静:《唐代金银器皿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载《考古学报》1994年第2期;《萨珊式金银多曲长杯在中国的流传与演变》,载《考古》1998年第6期;吴焯《北周李贤墓出土鎏金银壶考》,载《文物》1987年第5期;齐东方《李家营子出土的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载《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唐代粟特式金银器研究——以金银带把杯为中心》,载《考古学报》1998年第2期;林梅村《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载《文物》1997年第7期。
    ④ 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西安南郊唐墓(M31)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1期。
    ① 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花舞大唐春》,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40、241页。
    ② 敖汉旗文化馆:《敖汉旗李家营子出土的金银器》,《考古》1978年第2期。
    ③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集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41、59、64、65、112页。
    ④ 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李家营子出土的金银器》,载《考古》1978年第2期。
    ⑤ 夏鼐《近年中国出土的萨珊朝文物》,《考古》1978年第2期;齐东方认为是粟特银器,见《李家营子出土的粟特银器与草原丝绸之路》,载《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孙机则认为是突厥银器,参见《论近年内蒙古出土的突厥与突厥式金银器》,载《文物》1993年第8期。
    ⑥ 宁县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发掘组:《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⑦ 齐东方、张静:《中国古代的金银器皿与波斯萨珊王朝》,载(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0页。
    ⑧ 吴焯:《北周李贤墓出土鎏金银壶考》,《文物》1987年第5期。
    ⑨ 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
    ⑩ [宋]《太平御览》卷758,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65页。
    11 唐金裕:《西安西郊隋李静训墓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9期。
    12 大同市博物馆马玉基:《大同市小站村花圪塔台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8期。马雍:《北魏封和突墓及其出土的波斯银盘》,《文物》1983年第8期。
    13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呼和浩特附近出土的外国金银币》,《考古》1975年第3期。
    ① 许新国:《郭里木乡吐蕃墓葬棺板画研究》,收入《西陲之地与东西方文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312页。
    ②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62(李大亮传》,北京:中华书局.第2387页。
    ③ [元]胡三省著:《通鉴释文辨误》卷9,第31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28页。
    ①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74《外臣部·褒异》,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445页。
    ②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1页。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3003年,第24页,图二三。
    ④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安阳县文物卫生管理站:《河南安阳县发现一座北齐墓》,《考古》1972年第1期;李知宴:《论范粹墓的瓷器》,《考古》1972年第5期。
    ① 陕西省博物馆:《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窖藏文物》,《文物》1972年第1期。
    ② 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45页,图4—13。
    ③ 郑洪春:《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
    ④ 陆九皋、韩伟:《唐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图第11、12。
    ⑤ 临潼县博物馆:《临潼唐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清理记》,《文博》1985年第5期。
    ⑥ 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0期,第275页;《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94页。安家瑶:《试探中国近年出土的伊斯兰早期玻璃器》,《考古》1990年第12期,第1146。宿白:《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文物反映的一些问 题》,《文物》1988年第10期,第29页。
    ①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45页。
    ①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7页。
    ② 安家瑶:《北周李贤墓出土的玻璃碗——萨珊玻璃的发现和研究》,《考古》1965年第12期,第172—181页。
    ③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安家瑶《北周李贤墓出土的玻璃器—萨珊玻璃器的发现与研究》,《考古》1986年第2期;《试探中国近年出土的伊斯兰早期玻璃器》,《考古》1990年12期。
    ① 夏鼐:《综述中国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② 孙莉:《萨珊银币在中国的分布及其功能》,《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
    ③ 夏鼐:《河北定县塔基舍利函中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1966年第5期。
    ④ 夏鼐:《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⑤ 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
    ⑥ 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⑦ 夏鼐:《综述中国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① 林梅村:《北魏太和五年舍利石函所藏(口厌)哒银币考》,《中国钱币》1993年第4期。
    ② [加拿大]杜维善:《萨珊王朝卑路斯银币之型式》,《中国钱币》2001年第4期。
    ① 宋晓梅:《高昌国—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33页。
    ②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页。
    ③ [英]裕尔撰、[法]考迪尔修订,张绪山译:《东域纪程录丛》,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① 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中国钱币》2001年4期;张绪山:《我国境内发现的拜占庭金币及其相关问题》,彭小珍、张绪山:《西学研究》创刊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60页;[法国]F·蒂埃里、C.莫里森,郁军译:《简述在中国发现的拜占庭帝国金币及其仿制品》,《中国钱币》2001年第4期。
    ② 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中国钱币》2001年第4期。
    ③ [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24《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第691页。
    ④ [唐]杜佑:《通典》卷9(食货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97页。
    ⑤ [北齐]魏收:《魏书》卷102《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6页。
    ⑥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50《异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915页。
    ⑦ 黄永武:《敦煌宝藏》第3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472页。
    ⑧ 张忠山:《中国丝绸之路货币》,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① 对于在丝绸之路沿线墓葬中发现的金币含在死者口中或握在手中的现象,英国的斯坦因和日本的小谷仲男认为口含金币是古希腊的葬俗,小谷仲男还认为中国北朝至隋唐墓葬仲的死者口含金币这种葬俗是受到希腊文化向东传播影响的结果。夏鼐先生则认为口中含珠、金币的葬俗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罗丰先生认为这种葬俗与波斯祆教有一定的联系,拜火教是中亚的广泛流传的宗教,后随着波斯、粟特使者、商人等入华,在高昌、敦煌、长安等地都建有火袄祠。新疆吐鲁番是这种葬俗的集中分布区,进入内地则与粟特人的具体流向有关。参见罗丰:《北周史君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仿制品析》,《文物》2005年第3期,63页。还有人指出这种葬俗与在中亚和阿富汗等地发现的墓葬中的埋葬习俗非常相似,认为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是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原经河西走廊、新疆,然后再传入到中亚和西亚的。参见王维坤《隋唐墓葬死者口中含币习俗溯源》,《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第76—88页,又见《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第219—240页。
    ② 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中国钱币》2002年第4期,3—9页;[法]F.蒂埃里、C.莫里森著,郁军译:《简述在中国发现的拜占庭帝国金币及其仿制品》,《中国钱币》2002年第4期,10—13页;李一泉:《略谈我国出土的东罗马金币》,《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1期,1973年,第54—99页。
    ③ 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382—390页;夏鼐:《赞皇李希宗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考古》1977年第6期,403—406页。
    ④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1—9页。
    ⑤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呼和浩特市附近出土的外国金银币》,《考古》1975年3期。
    ⑥ 牟世雄:《甘肃陇西县发现一枚拜占庭帝国金币》,《考古》2001年第12期;马建军、周佩妮:《固原北朝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关于东罗马金币在中国的发现及流布,最近几年有相当集中的讨论,具体问题的研究参见张绪山:《我国境内发现的拜占庭金币及其相关问题),《西学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4—82页;罗丰:《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金币》,第49—78页;陈志强:《我国所见拜占庭铸币相关问题研究》,《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第295—316页。
    ①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绷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98—199页。
    ② 卢向前:《高昌西州四百年货币关系演变述略一敦煌吐鲁番文书经济关系综述之一》,卢向前;《敦煌吐鲁番文书论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8页。
    ③ 林友华:《从四世纪到七世纪中高昌货币形态初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886—888页。
    ④ [日]荒川正晴:《道路、国家与商人》,《读书》2004年第7期。
    ① [法]J.P.德勒热(Jean-Pierr Dregc)原著、吴岳添译:《丝绸之路—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传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② 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③ 于卫青:《从历史交往看祆教的早期发展》,《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④ 刘今朝、杨兴礼、艾少伟、刘自亮:《古代伊朗宗教文化特征初探》,《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⑤ 元文琪:《琐罗亚斯德与摩尼教之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
    ① 夏鼐《唐苏谅妻马氏墓志跋》,《考古》1964年第9期,458—461页;伊藤义教:《西安出土汉婆合璧墓志婆文语言学的试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195—202页;W Sundermann & Th.Thilo,"Zur mittelpersisch-chinesischen Grabinschrift aus Xi'an", Mitteilungen des Instituts für Orientforschung 11.3, 1966, pp. 437-450; J. Harmatta, "The Middle Persian-Chinese Bilingual Inscription from Hsian and the Chinese-Sasanian Relation" , La Persia nel medioevo, Roma 1971, pp. 363-376; H.Humbach and Wang Shiping, "Die Pahlavi-chinesische bilingue von Xi' an" , Acta Iraniea 28, 1988, pp. 73-82;刘迎胜《唐苏谅妻马氏汉巴列维文墓志再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295—305页;林梅村《唐长安堀所出汉文—婆罗钵文双语墓志跋》,《西域文明》,251—258页;张广达《再读晚唐苏谅妻马氏双语墓志》,《国学研究》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2页。
    ② 蔡鸿生:《论突厥事火》,载《中亚学刊》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5—149页;王素:《魏晋南北朝火祆教钩沉》,载《中华文史论丛》第2辑,1985年,第226—227页,《高昌火祆教论稿》,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168—188页,《也论高昌“俗事天神”》,载《历史研究》1988年第8期,第110—118页;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居与火袄教》,载《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6页;钱伯泉:《从祀部文书看高昌麴氏王朝时期的袄教及粟特九姓胡人》,载《新疆文物》1990年第3期,第93—101页;孟宪实《麴氏高昌祀部班祭诸神及其祭祀制度初探》,载《新疆文物》1991年第3期,第74—79页;林梅村:《从陈硕真起义看火袄教对唐代民间的影响》,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140—142页,《从考古发现看火祆教在中国的初传》,载《西域研究》1996年第4期,第54—60页;姜伯勤:《论高昌胡天与敦煌祆寺》,载《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1期,第1—18页;林悟殊:《论高昌“俗事天神”》,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89—97页,《中亚古代火袄教葬俗》,载张志尧主编:《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29—237页,《火祆教的葬俗及其在古代中亚的遗痕》,载《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第61—67页,林悟殊:《20世纪中国琐罗亚斯德教研究述评》,余太山主编:《欧亚学刊》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43—265页;荣新江:《袄教初传中国年代考》,载《国学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5,第335—353页;高永久:《西域祆教考述》,载《西域研究》1995年第4期;张广达:《唐代袄教图像再考—敦煌汉文写卷伯希和编号P.4518之附件24表现的形象是否袄教神祗妲厄娜(Dacha)和妲厄娲(Daeva)?》,载《唐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① [苏联]Б.Г.加富罗夫著,肖之兴译:《中亚塔吉克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1页。
    ②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5页。
    ③ 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④ [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1页。
    ⑤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2,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1页。《新唐书》也有康国“尚浮图法,祠祆神,出机巧技”之记载,[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244页。
    ⑥ [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4页。
    ⑦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1,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235页。
    ① [后晋]刘呴撰:《旧唐书》卷19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05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2,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2页。
    ③ 林悟殊:《西安北周安伽墓葬式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
    ④ [唐]杜佑撰:《通典》卷193《边防》9,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256页。
    ⑤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卷五十《异域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920页。
    ⑥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八三《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56页。
    ⑦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938页。
    ⑧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一九八《西域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12页。
    ⑨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1《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258页。
    ⑩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31页。
    ① 张庆捷:《隋虞弘墓志考释》,《唐研究》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年第3期。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考》,《文物》2002年第6期。周伟洲:《隋虞弘墓志释正》,荣新江、姚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47-257页。杨晓春:《隋(虞弘墓志)所见史事系年考证》,《文物》2004年第9期。
    ② 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
    ③ 张庆捷:《太原隋代虞弘墓石椁浮雕的初步考察》,第3—24页;荣新江:《粟特祆教美术东传过程中的转化——从粟特到中国》,第51—67页;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第73—106页。见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姜伯勤:《隋检校萨宝虞弘墓石椁画像石图像程序试探》、《隋检校萨宝虞弘墓祆教画像的再探讨》,《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张文德:《虞弘墓石椁图像中的波斯文化因素》,《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3,2003年。陈海涛《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贺西林:《北朝画像石葬具的发现与研究》,《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50—353页。
    ④ 魏庆征编:《古代伊朗神话》,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⑤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72页。
    ⑥ [德]勒柯克著,赵崇民译,吉宝航审校:《高昌—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图版1。
    ⑦ [德]勒柯克著,赵崇民译,吉宝航审校:《高昌—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图版5。
    ⑧ 沈福伟撰:《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姜义华主编:《中华文化通志·中外文化交流典》(10—09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① 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图版1。
    ② 黄夏年:《中国唐代景教的再认识》,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年,第532页。
    ③ [德]勒柯克著,赵崇民译,吉宝航审校:《高昌—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图版7。
    ①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197《外臣部·朝贡四》,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406页。
    ② 贾应逸、祁小山著:《印度到中国的佛教艺术》,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3页。
    ③ (法)E.于格(Edith Huyghe)著,耿昇译:《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第136页。
    ④ [德]克林凯特原著,赵崇民译、贾应逸审校:《丝绸古道上的文化》,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5页。
    ① 陆庆夫:《从敦煌写本判文看唐代长安的粟特聚落》,《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1期。
    ② 韩香:《唐代外来宗教与中亚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①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5页。
    ② 季羡林:《商人与佛教》,《季羡林学术著作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96页。
    ③ [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1页。
    ④ 徐萍芳:《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燕京学报》1995年第1期。
    ① 王青:《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域商贾》,《西域研究》2003年第2期。
    ①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96页。
    ②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9页,图二八。
    ③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3页,图527。夏鼐:《西安唐墓出土的几件三彩陶俑》,夏鼐著:《考古学论文集(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6至309页。
    ④ [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408页。
    ⑤ 史载:“(安禄山)晚年益肥,腹垂过膝,自秤得三百五十斤。每朝见,玄宗戏之曰:‘朕适见卿腹几垂之地’。禄山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玄宗每令作‘胡旋舞’,其疾如风。”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曾贻芬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6页;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拾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也。”《旧唐书·安绿山传》卷二百,第5368页:“(安绿山)晚益肥,腹缓及膝,奋两肩若挽牵者乃能行,作‘胡旋舞’帝前,乃疾如风。帝视其用日:‘胡腹中何有而大?’。答曰:‘唯赤心耳。’”《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上《安禄山传》6413页。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禄山晚年益肥,垂肚过膝,自秤得三百五十斤。御上前‘胡旋舞’,疾如风也。”《开元天宝事迹十种》,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41页。
    ⑥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74页。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4页,图三0。
    ② 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与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③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5页。
    ④ Mary Boyce, Zoroastrians.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7. p10.
    ①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1《礼乐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69-471页。
    ②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19《武平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③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692—4693页。
    ④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29《音乐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71页
    ⑤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文集之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1页。
    ① 陈寅恪撰、唐振常导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② 参见尚衍斌:《泼水节溯源与传播小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王风霞:《也谈泼寒胡戏入华与流变——与柏红秀、李昌集商榷》,《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王风霞:《从泼寒胡到苏幕遮——泼寒胡戏在中原地区流变的几个阶段》,《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万凌艳:《略论<泼寒胡戏>在唐代的盛衰》,《商洛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张未醉:《张说与泼寒胡戏》,《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柏红秀、李昌集:《泼寒胡戏之入华与流变》,《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③ A.π.蒙特盖:《苏联考古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室译,1963年,第275页。
    ④ [Turkey]Nejat Diyarbekirli,Burial Structures, Yug Ceremonies,And Mourning Themes Among The Turks Along The Silk Road In The Middle Ages.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 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第459页,图3。
    ① 施安昌:《对六世纪前后中国祆教艺术图像的认识》,《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八辑(教育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09页图6.
    ① 姜伯勤《敦煌艺双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② [英]苏珊·惠特菲尔德著、李淑珺译:《丝路岁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③ 蔡鸿生:《仰望陈寅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7页。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晋]陈寿撰,[南朝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95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记,1974年。
    [唐]魏征、令狐德菜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2226页。
    [唐]吴兢著、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中华书局,2003年。
    [唐]林宝撰:《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唐]慧立、彦宗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1983年。
    [唐]姚思廉传:《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令狐德菜:《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唐]杜环:《经行记》,中华书局,2000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梁]释僧佑撰:《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
    [唐]慧立、彦惚著,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00年。
    [唐]慧超原著,张毅笺释:《往五天竺国传笺释》,中华书局,2000年。
    [唐]玄奘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2000年。
    [唐1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
    [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唐]郑处诲撰:《明皇杂録》,中华书局,1994年。
    [唐]裴庭裕撰,田廷柱点校:《东观奏记》,中华书局,199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上、下),中华书局,2004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中华书局,1958年。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穆顺英等:《中国新疆古代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中华书局,2000年。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
    荣新江:《中吉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
    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
    张泽咸著:《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燮藩、沙秋真著:《伊斯兰教在中国》,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
    陈国灿:《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林英:《唐代拂菻丛说》,中华书局,2006年。
    林斡编:《匈奴史论文选集》(1919-1979),中华书局,1983年。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王新中、冀开中著《伊朗卷》,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晓梅:《高昌国—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
    黄烈著:《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1—7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005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1-3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4-5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6册),文物出版社,1985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7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8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9册),文物出版社,1990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10册),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叁],文物出版社,1996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 [肆],文物出版社,1996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科学出版社,1966年,45页。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金乡县主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
    山西省博物馆:《太原圹坡张肃俗文物图录》,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
    贾应逸、祁小山:《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星娘编注、朱杰勤校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4册,中华书局,2003年。
    荣新江、李孝聪主编:《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年。
    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巫新华著:《驼铃悠悠——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何立编:《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
    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
    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中华书局,2005年。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余太山:《西域通史》,中洲古籍出版社,2003年。
    罗丰:《流寓中国的中亚史国人》,《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57-266页。
    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
    薛宗正:《中亚内陆——大唐帝国》,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北周康业墓——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申报材料》,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5年。
    1 [法]阿里·玛札海里著,耿昇译:《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3年,第14页。
    2 [美]劳费尔著,林筠因译:《中国伊朗编》,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16—331页。
    3 [日]松田寿男著,陈俊谋译:《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4 [法]布尔努瓦著,耿昇译:《丝绸之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6 [日]藤田丰八著、杨汉译:《西域研究》,1939年。
    7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 [日]池田温著、辛德勇译:《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民族交通》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9 [日]桑原骘藏著,钱婉约、王广生译:《东洋史说苑》,中华书局,2005年。
    10 [法]沙苑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中华书局,2004年。
    11 [德]克林凯特原著,赵崇民译、贾应逸审校:《丝绸古道上的文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12 [俄]维·维·巴尔托里德著,耿世民译:《中亚简史》(外一种),中华书局,2005年。
    13 [法]莫尼克·玛雅尔著,耿昇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
    14 [伊朗]贾利尔·杜斯特哈赫选编、元文琪译:《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商务印书馆,2005年。
    15 [美]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 [英]苏珊·惠特菲尔德著、李淑珺译:《丝路岁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6年。
    17 [法]戈岱司编,耿昇译:《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中华书局,1987年。
    18 [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上、下卷,三联书店,2005年。
    19 [法]伯希和、列维著,冯承钧译:《吐火罗语考》,中华书局,2004年。
    20 [法]勒内·格鲁塞著,黎荔、冯京瑶、李丹丹译:《草原帝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年。
    21 [匈]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译:《中亚文明史》第2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22 [匈]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译:《中亚文明史》第3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23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刘波:《敦煌所出粟特语古信札与两晋之际敦煌姑藏的粟特人》,《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美]巫鸿著、郑岩译《“华化”与“复古”——房形椁的启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苗传明:《“萨宝”的再认识》,《史林》2000年第3期。
    冯贺军:《<重修七帝寺碑记>释解》,《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2期。
    苏航:《北朝末期的萨保品位》,《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
    施安昌:《北齐粟特贵族墓石刻考—故宫博物院藏建筑型盛骨瓮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2期。
    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
    罗丰:《北周史君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仿制品析》,《文物》2005年第3期。
    夏鼐:《赞皇李希宗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考古》1977年第6期。第403~-404页
    荣新江:《北周史君墓石椁所见之粟特商队》,《文物》2005年第3期。
    陆庆夫:《从敦煌写本判文看唐代长安的粟特聚落》,《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1期。
    林梅村:《从考古发现看火祆教在中国的初传》,《西域研究》1996年第4期。
    王凤霞:《从泼寒胡到苏幕遮—泼寒胡戏在中原地区流变的几个阶段》,《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程越:《从石刻史料看入华粟特人的汉化》,《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
    刘惠琴、陈海涛:《从通婚的变化看唐代人华粟特人的汉化—以墓志材料为中心》,《华夏考古》2003年第4期
    周耀明:《从信仰摩尼教看漠北回纥与粟特人的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陈海涛:《从葬俗的变化看唐代粟特人的汉化》,《文博》2001年的3期。
    葛承雍:《崔莺莺与唐蒲州粟特移民踪迹》,《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5期。
    张志忠:《大同北魏墓葬胡俑的粟特人象征》,《文物世界》2005第6期。
    芮传明:《“胡马”与中国的文化生活》,《史林》1994年第3期。
    程越:《从石刻史料看入华粟特人的汉化》,《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
    李丹婕:《唐代六胡州研究述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陈海涛:《唐代入华粟特人商业活动的历史意义》,《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
    芮传明:《唐代酒家胡述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2期。
    刘今朝、杨兴礼、艾少伟、刘自亮:《古代伊朗宗教文化特征初探》,《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吴玉厪:《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王尚达:《唐代粟特人与中原商业贸易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王青:《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域商贸》,《西域研究》2003年第2期。
    刘惠琴、陈海涛:《商业移民与部落迁徙—敦煌、吐鲁番著籍粟特人的主要来源》,《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年第3期。
    程越:《入华粟特人在唐代的商业与政治活动》,《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陈海涛:《唐代之前民间中亚粟特人的入华》,《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
    荣新江:《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补考》,《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
    尚衍斌:《唐代入华“兴生胡”的社会权益评析》,《西域研究》2001年第1期。
    格瑞纳、辛姆斯一威廉姆斯著,王平先译:《粟特语古信的历史背景》,《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美]安妮特·L·朱丽安娜,朱迪思.A·莱莉著苏银梅译:《古粟特文信札(Ⅱ号)》,《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日]荒川正晴著,陈海涛译、杨富学校:《唐帝国和粟特人的交易活动》,《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王义康:《六胡州的变迁与六州胡的种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
    程越:《粟特人在突厥与中原交往中的作用》,《新疆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韩香:《唐代长安中亚人的聚居及汉化》,《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尚衍斌:《泼水节溯源与传播小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毛阳光:《北朝至隋唐时期黄河流域的西域胡人》,《寻根》2006年第2期。
    钟焓:《安禄山等杂胡的内亚文化背景》,《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陈海涛、刘惠琴:《古代中亚的商业民族粟特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2003年第2辑。
    芮传明:《“曳落河”、“柘羯”考》,《西域研究》1991年第3期。
    陈海涛、刘惠琴《古代中亚的商业民族粟特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夏鼐:《近年中国出土的萨珊朝文物》,《考古》1978年第2期。
    孙莉:《萨珊银币在中国的分布及其功能》,《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
    夏鼐:《综述中国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呼和浩特市附近出土的外国金银币》,《考古》1975年3期。
    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中国钱币》2001年第4期.
    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
    夏鼐:《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王维坤:《隋唐墓葬死者口中含币习俗溯源》,《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
    王维坤:《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死者口中含币习俗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罗丰:《北周史君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仿制品析》,《文物》2005年第3期。
    [加拿大]杜维善:《萨珊王朝卑路斯银币之型式》,《中国钱币》2001年第4期。
    [法]F.蒂埃里、C.莫里森著,郁军译:《简述在中国发现的拜占庭帝国金币及其仿制品》,《中国钱币》,2002年第4期。
    李一泉:《略谈我国出土的东罗马金币》,《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1期。
    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夏鼐:《赞皇李希宗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考古》1977年第6期,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牟世雄:《甘肃陇西县发现一枚拜占庭帝国金币》,《考古》2001年第12期。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北魏元义墓调查》,《文物》1974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滓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8期。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南蔡庄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县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纱厂西路北魏墓HM555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 9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景县高氏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3期。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曲阳发现北魏墓》,《考古》1972年第5期。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9期。
    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考古》1990年第7期。
    常一民:《太原市神堂沟北齐贺悦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3期。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魏元良墓》,《考古》1997年3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徹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
    张正龄:《西安韩森寨唐墓清理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唐壁画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
    西安市文物园林管理局:《西安东郊红旗电机厂唐墓》,《文物》1992年第9期。
    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文博》1988年第3期。
    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龙门唐安菩夫妇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301国道孟津考古队:《洛阳孟津西山头唐墓》,《文物》1992年第3期。
    301国道孟津考古队:《洛阳孟津西山头唐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9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关林59号唐墓》,《考古》1972年3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关林唐墓》,《考古》1980年第4期。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唐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5年第1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巩义市孝西村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扶沟县唐赵宏达墓》,《考古》1965年第8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安国市梨园唐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1年第3期。
    辛明伟、李振奇:《河北清河丘家那唐墓》,《文物》1990年第7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平山县博物馆:《河北平山县西岳村隋唐崔氏墓》,《考古》2001年第2期。
    沈振中、吴连城《太原市南郊金胜村发现唐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6期。
    山西胜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南郊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5期。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考古》1962年第2期。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考古》1965年第9期。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考古》1965年第8期。
    杨富斗:《山西唐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长治市博物馆,王进先:《山西长治市北郊唐崔孥墓》,《文物》1987年第8期。
    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市唐代冯廓墓》,《文物》1989年第6期。
    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县宋家庄范澄夫妇墓》,《文物》1989年第6期。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秦安县唐墓清理简报》,《文物》1975第4期。
    黎大祥:《武威青咀喇嘛湾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陇右文博》1996年第1期。
    周伟洲:《古青海路考》,《西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1. Edwin .G. Pulleyblank, "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 T'oung-pao,Ⅻ, 1952,
    2. W. B. Henning, "The Date of t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 ",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ican Studies. CX Ⅱ, 1948.
    3. Mary Boyce, Zoroastrians.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7.
    4. F. Grenet and N . William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rhe Sogdian Ancient Letters". Transition Periods in Iranian History .(Studia Iranica Cahiers), Leuven, 1987.
    5. The Silk Road—Trace,travel,War and Faith. The British Library. London,2004.
    6. Harmatta, "Sogdian Sources for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Prolegomena to the Sources on the His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Budapest 1979。
    7. The Silk Road—Trace,travel,War and Faith. The British Library. London,2004.
    1.尹勇:《唐代河朔“杂种胡”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倪红雨:《唐传奇中的西域人物形象》,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解梅:《唐五代敦煌胡文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尹俊霞:《汉晋时期长江流域出土胡人俑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张珂:《从墓志铭看昭武九姓的入仕于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侯冠辉:《大秦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西方医药交流》,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秦红卫:《南北朝时期中西陆路贸易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任江:《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蕃人俑》,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9.陈继春:《中国美术中琐罗亚斯德教因素研究——以南北朝至隋唐石窟、石棺床和丝绸纹样为中心》,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