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大众传媒不断扩展文学传播途径的当下时代里,关于文学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在不断加深。学界中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相伴而生的是“文学性”泛化的问题,在后现代社会“文学性”向其他学科蔓延的理论背景下,以传统印刷媒介为依凭的文学作品在与其他媒介的共存中将如何拓展自己的存在空间,成为富有意义的话题。带着对这一话题的思考,论文重点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现象,梳理和廓清这一时间段关于电影改编的一些问题和规律,厘定文学性元素在向电影这一艺术领域拓展中多样化的转换和创新样态,从而为多元文化语境下文学和电影的良性发展寻求理论支撑点。
     为更好地达到研究目的,论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主题学、文化学、叙事学、符号学、修辞学等理论研究成果,从主题思想、审美艺术和个案分析的层面对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现象进行深层分析研究,力图通过对电影改编的历史轨迹、转换规律和创新原则的揭示来反思、考辨特定时段内文学史与电影史之间的互文关系,丰富和深化对文学性泛化现象的理性认识。
     论文分为绪论、改编的文化主题学研究、叙事结构学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和结语五个主要部分。
     绪论部分梳理考辨电影改编研究的相关问题,揭示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提升空间,从而明确论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意义。主要从课题研究的缘起、现状、范围和涉及的理论方法等角度展开阐释论述,表明研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下文的具体论述做出充分准备。
     上篇部分重点揭示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在文化主题层面上的转换创新样态和思想流变规律。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新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艺术精神上呈现出多元化的主题诉求指向,形成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风格的审美表征,电影改编受文学蓝本的思想意蕴、时代语境的价值催生、创作主体的艺术品味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文化精神层面的演进流变中呈现出复杂的表现样态,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包裹在印刷媒介中的文学精神内涵,并有效地促进文艺精神的传播途径和扩充文学性的表达视阈。同样,由于文学和电影分属印刷文化和视觉文化的不同范畴,相异的媒介特质决定二者之间的主题内涵在改编过程中可能发生种种变异现象,特别在中国式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中,具有深度批判指向和形而上超越的文学主题常常在改编时被平面化和去本质化,淹没于专注解构颠覆的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思潮中,正确处理这种不良的改编倾向,及时匡正其负面化的影响,需要创作者认真平衡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与产业链中的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艺术精神良性拓展的运行机制。
     中篇部分重点探寻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在审美表达层面上的艺术流变现象和深层转换原则。文艺作品的改编在主题精神层面上多是相互勾连的,更应该注意把握的是文学和电影之间的审美表现元素的艺术转换与创新。虽然文学采用文字线性叙述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电影以声、光、画综合作用的镜头话语揭示主题内涵,但二者在艺术表现上均采用相似的叙事元素、符号元素和修辞元素来完成艺术包装,伴随着文艺创作在新时期的特定时空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电影改编在艺术转换与创新层面上也取得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成就,使得文学性元素与电影性元素在转换中逐渐实现充分的融合。但由于部分改编者盲视电影和文学作品在使用同类艺术手段上的差异性,一些审美元素在改编中被生硬搬演,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作品的艺术成就,不利于在文学创作与电影生产之间进行圆熟的艺术对接,正视这种改编硬伤,做到艺术转换上的扬长避短,需要改编者借鉴他人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对审美元素的仔细甄别中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创新。走向多样化的审美表现风格带给改编者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推动文学和电影创作在艺术审美的维度上取得更为长足的成就。
     下篇以典型案例分析的研究继续深化对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现象的认识。选取《香魂塘边的香油坊》到《香魂女》、《寻枪记》到《寻枪》、小说《高兴》到电影《高兴》三个分别凸显现实主义元素、现代主义元素和后现代主义元素的改编案例进行集中分析,以求形成以点带面、深层整合的研究效果。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在每一次改编行为中都应注意把韵味深远的主题情感与个性独异的艺术建构相结合,使二者在深层整合的基础上既能延续和深化原作的文学生命力,又能彰显电影作品的审美风味,竭力实现审美传播与经济回收的双赢。所以不管凸显何种色彩的文化和审美元素,都应自觉遵循艺术转换的基本规律,契合文本所寄身的媒介的特质,凸显创作者的主体性精神,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彰显时代精神做出应有的努力。由通过对这三个案例的研究分析,无论是因精心设计而取得的成功经验,还是因改编失误而获取的沉痛教训,都能够给具有类似风格的改编行为带来丰富的启示,因此由点到类地反思两种艺术文本在艺术链接中的生命契合点和审美表现偏差,对充实完善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结语部分针对新世纪之后的中国电影改编所面临的新的尴尬处境,认为当前的电影改编行为仍有进一步完善和加深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疏离文学和电影的关系不能真正促进电影艺术的长远发展,反而会使得作品有陷入文学性贫血的艺术困境的可能,因此需要对电影改编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以求生产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全面而理性的电影改编研究有进一步深入进行的必要,编导们需要认真反省和协调改编行为的外部语境与内部元素、人文关怀与娱乐消费、艺术实践与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将能真正实现文学性元素在电影创作中的深层拓展,以鲜活的艺术汁液滋养着电影艺术的茁壮成长。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没有泛泛而谈改编理论和改编现象,而是对新时期这一特定时间段的文学和电影之间的艺术对接现象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梳理,在寻找和揭示艺术转换规律的过程中,竭力为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和电影生存空间的开创清理认识误区,建立理论依据。
In the current era when the mass media is expanding literature transmission channels, the thought of the living space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s going deeper and deeper, the "Daily Life Aesthetic" is a concomitant discussion of "literary" generalization, and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with the "literary" theory spreading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 how the literary works which rely upon the traditional print media to expand their presence with the coexistence with other media will be a meaningful topic. With the thoughts on this topic,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of film adaptation from the work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rying to sort out and clear the laws and issues on the film adaptation in this time frame, determining the diverse transformational and innovative sta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elements in the art of film, thu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the film in the multi-cultural context.
     To better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the paper adopted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topic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narratology, semiotics, rhetoric and etc. From the level of theme, artistic and aesthetic dimensions of the case study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the film adaptation from literature works in the new era and with an attempt to discover the historical path and the principles of change and innovation to reflect a specific time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ies of literature and film for richer and deeper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generalization phenomena.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main parts: introduction, research of adaptation of the theme, narrative structure studies, typical case analysis and the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lists the related issues of the adaptation of some related problems, reveals the academic value and appreciation space of film adap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n the new period, so as to clear the focus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paper. This part is mainly interpreting from the angles of the origin, status quo, scope and methods involving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show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research, so as to make full preparation for the below interpretation.
     The first part reveals the state of conversion and innovation and the rules of thought flow patterns. Under the double impacts of the loc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new era literary works present a wide range of topics of art in terms of artistic spirits, form uniqu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realism,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and cultural style. Affected by the ideological meaning of literature, the emerged value of the context of age and the creators’individual artistic taste, the film adaptation shows complex mode that these cultural spiritual evolution in rendering complex performance style in these cultures shows the evolution of the flow to further enrich and deepen the parcels in print media in the literary spirit of the cont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ransmission and expansion of literary expression as the threshold. Similarly, literature and movies belong to different areas of print culture and visual culture ,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content between the two themes in the adaptation process may occur in the various variations phenomenon, especially in Chinese culture of the post-modern atmosphere which pinpoints that the spirit of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is often beyond planar when adapted to the nature of, or drowned in the focus o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digestion subversion trend in the consumer culture, proper adaptation of this tendency towards a timely remedy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the author needs to carefully balance the individual creators of artistic pursuit and the industry ch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profits in order to build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fine artistic spirit.
     In the middle sections the focus was to explore the film adaptations of literary works in aesthetic expression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deep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era. An adapt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in the topic is more spiritually connecte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literature and film aesthetic elements.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uses the text in the form of linear narrative to express feelings, movies with lens discourse of sound, light and art combined effects reveal topic connotation, both in the arts presentation are of similar narrative elements, symbolic elements and rhetoric elements to complete art packaging, along with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a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in the new era to grow in the maturit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ilm adapt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level also has obtained more and more experience, and makes literary elements and movie elements in a transformation implement full of fusion gradually. But since some of the adapters are blind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ilm and literary works in the use of similar art means, and some aesthetic elements are blunt in the play,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damages the works of artistic achievement. In literature and film production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adapters to take serious of such mishaps and try to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for a wide variety of artistic innovation with successful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others for reference after screening the aesthetic elements. A variety of aesthetic styles bring the adaptors to a broader development space, and push the promotion of literature and film creation in art aesthetic dimension on a more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The next part was to further study through a typical case analysis of literary on the film adaptation of the New Phenomenon. Select the novel the Sesame oil Square on Lake of Scented Soul pond to its adapted film Scented Soul Female, novel Missing Gun to The Searching for Gun, and novel Happy to film Happy ,the three cases highlighted the concentration of elements of realism, modernism and post elements in adoptions to focus on research results of from point to an area, deep integration. For artists, the behavior of each adaptation should not only aim to the uniqu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art structures which enables the profound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based on both the continuat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literary vitality of the original, but also highlight the aesthetic style of the films and tries to realiz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the aesthetic and economic aspects. So no matter what color the adapter highlights the cultural and aesthetic elements of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he should consciously abide by the basic law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endage of the media the text fits, and highlight the principal spirit of the creators, thus to make the due efforts for the promotion of ethnic cul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cases, whether because of well-designed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r the lessons of failure acquired by adaptation are able to render certain inspirations to a similar style, so from the point to the category, two kinds of artistic text links in the arts and aesthetic life are reflected in the meeting point performance and presentation deviations, which can be of significance to enrich and perfect moment of artistic creation.
     The conclusion part aims at the embarrassment of new film adaptation faced by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and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film adaptation behavior still has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lie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film cannot really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film art, but would make works of art into literary predicament anemia therefore there is the need to regulate and guide the film adaptation behavior in order to produce more works of art. Comprehensive and rational film adaptation need for further depth, director needs to seriously reflect on their behavior and coordination context of external adaptation and internal ele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re and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cultivation of artistic practice and cultural relations will be able to realize literary creation, deep expansion to fresh juices, nourishment the art film and arts thrive in the movie adaptation. The Innovative point of the paper is not give a general talk about the adaptation theory and the adaptation phenomenon, but giving an inspection and combing to the docking between the literary and film phenomenon of the art during this particular time in the new era, thus creating a clean living space that devoid misunderstanding, building theory, Looking for and revealing the artistic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with new rules for the best of the current multi-cultural context of literature and film
引文
[1]陈晓明:《小叙事与剩余的文学性——对当下文学叙事的理解》,《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4]参阅(美)大卫·辛普森:《学术后现代?》,杨恒达译,《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5]参阅王岳川:《后现代“文学性”消解的当代症候》,《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吴子林:《对于“文学性”扩张的质疑》,《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6]参阅陈林侠:《从改编到生成:寻找文学与影视的平衡》,《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繁星:《漫议<青春祭>的改编》,《当代电影》1985年第5期。
    [8]吴德利:《现代性镜像中的城市时间与空间——评小说<长恨歌>的电影改编》,《艺术广角》2006年第5期。
    [9]谷启珍:《小说的揭示与电影的超越——谈<老井>的改编》,《文艺评论》1988年第1期。
    [10]潘磊,张莹:《从消解苦难到消除苦难——论<高兴>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1期。
    [11]李晓晴:《改编电影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电影文学》2007年8月上半月刊。
    [12]廖灵艳:《太阳这样升起——当代短篇小说<天鹅绒>及其改编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赏析》,《艺苑》2008年第7期。
    [13]刘鹏艳:《论<天下无贼>的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4]安静:《精神的流失与真实的回归——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改编的得失》,《盐城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5]陈兴丽:《从<妇女生活>到<茉莉花开>——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的比较》,《电影评介》2006年第21期。
    [16]班玉冰:《张艺谋电影改编的主题策略》,《东南传播》2006年第11期。
    [17]张剑鸣:《美学追求:张艺谋电影改编多元探索》,《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8]班玉冰:《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叙事策略研究》,《电影评介》2006年第19期。
    [19]贾宏:《“文本”间修辞移植的文化体例——析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0]胡玲莉:《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21]张先云:《忠实与超越形似与神似——再谈张弦的电影改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22]梁天明:《用原著在他思想中唤起的形象来构思——评肖尹宪同志的电影改编特色》,《电影评介》1985年第8期。
    [23]舒晓明:《谈凌子风新时期的电影改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4]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25]李红秀:《新时期的影像阐释与小说传播》,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美国学者杰·瓦格纳的论文《改编的三种方式》由陈梅翻译,刊登于《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文章提出“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三种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方式。
    [27]《电影艺术》编辑部、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部合编:《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28]金章才:《电影改编略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29]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30]皇甫可人:《关于影片改编中的电影意识问题》,《文艺评论》1987年第2期。
    [31]桑地:《电影改编与审美转换》,《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32]黄书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3]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4]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5]陈墨:《陈凯歌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6]陈墨:《张艺谋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37](苏)弗雷里赫:《银幕的创作》,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38]参阅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
    [39]贺桂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0]参考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41]参阅秦海鹰:《罗兰·巴尔特的互文观》,《法国研究》2008年第1期。(法)罗兰·巴尔特:《从作品到文本》,杨扬译,《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法)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林泰译,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2]参阅(美)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4—286页。
    [43]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44]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45]杨健平:《文化误读中的证同审美效应》,《北方论丛》2002年第5期。
    [46]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9期。
    [47]参阅王光东:《民间的当代价值:重读〈九月寓言〉》,《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民间与启蒙》,《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民间文化形态与八十年代小说》,《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48]参阅郜元宝:《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与大地》,《文学世界》1995年第1期。
    [49]参阅李新宇:《20世纪中国文学民间化走向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走出民间的沼泽》,《粤海风》1998年9—10月号。
    [50]参阅汤奇云:《质疑“民间立场”》《文艺争鸣》2000年第2期。
    [51]陈思和:《民间的还原: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52]陈思和:《〈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卷二)〉序》,《犬耕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53]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54]赵联成:《后现代意味与新写实小说》,《文史哲》2005年第4期。
    [55]参阅陈思和:《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193页。
    [56]谢友祥:《“民间”的现代品格——对陈思和“民间”话语的理解》,《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57]黄发有:《虚无主义中国与当代文学》,《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58]梁晓声:《论崇高》,《心灵的花园:梁晓声作品自选集》,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59]王寰鹏:《梁晓声知青小说英雄叙事新解》,《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60]参阅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电影艺术》1992年第2期。
    [61]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6页。
    [62]刘建彬:《回归当下——余华〈活着〉重读》,《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63]陈晓明:《历史颓败的寓言——当代小说中的“后历史主义”意向》,《钟山》1991年第3期。
    [64]吴秉杰:《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苏童长篇小说〈米〉中的新探索》,《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6期。
    [65]王干:《苏童意向》,《花城》1992年第4期。
    [66]苏童:《急就的讲稿》,苏童著《米》,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67]参阅张清华:《红高粱家族与长篇小说的当代变革》,《南方文坛》2006年第5期。
    [68]参阅张清华:《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境遇与策略》,《文史哲》1995年第2期。
    [69]参阅(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页。
    [70]洪治刚:《解读〈耳光响亮〉——苦难记忆的暂时回访》,东西著《耳光响亮》,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页。
    [71]王一川:《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兼谈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置换》,《当代电影》2003年第1期。
    [72]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73]夏天敏:《好大一对羊》,《当代》2001年第5期。
    [74]谢有顺:《周渔的喊叫·序》,北村著《周渔的喊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75]桂青山:《2003年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解读说起》,《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76]袁可嘉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77]史铁生:《命若琴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78]许纪霖:《另一种理想主义》,见史铁生著《命若琴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79]储双月:《感性生命·启蒙话语·民族寓言——重读〈边走边唱〉》,《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
    [80]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著《好运设计》,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81]史铁生:《好运设计》,史铁生著《好运设计》,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82]史铁生:《好运设计》,史铁生著《好运设计》,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
    [83]史铁生:《好运设计》,史铁生著《好运设计》,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84]徐妍:《坚守记忆并承担责任——读曹文轩小说》,《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85]曹文轩:《追随永恒》,曹文轩著《草房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86]曹文轩:《永远的古典》,曹文轩著《红瓦》,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57页。
    [87]参阅黄伟林:《论现代主义的人及其小说人物形象》,《南方文坛》2006年第2期。
    [88]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89] (美)参阅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17页、第334页。
    [90]王岳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9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何瑞主编《批评的趋势》,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92]王宁:《后现代性与全球化》,王宁著《超越后现代主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93]王朔:《随笔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94]王朔:《顽主》,《三寸金莲》,李小林等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95]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96]王朔:王朔:《我是你爸爸》,《王朔文集:矫情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28页。
    [97]王朔:《过把瘾就死》,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98]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99](荷)杜威·佛克马:《后现代主义的诸种不可能性》,吴剑平译,《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柳鸣九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7页。
    [100]尹鸿:《轻之惑: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当代文坛》1994年第6期。
    [101](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10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3页。
    [103]参阅王宁:《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及其审美特征》,《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104]王岳川:《东方消费主义话语中的文化透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05]王岳川:《东方消费主义话语中的文化透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06]周星:《市场主宰背景下的中国电影艺术文化观念辨析》,《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107]王晓明:《导论》,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08]参阅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4—51页。
    [109]贾振勇:《青春的逃之恋——论70年代作家小说的文化内蕴和价值流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0]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前行路上三道坎》,《南方文坛》2009年第3期。
    [111]姜飞:《“遗忘”:叙事话语和价值态度——评慕容雪村的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2期。
    [112](法)福柯:《性史》,姬旭升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113]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33页。
    [114]姜文:《燃烧青春梦——〈眼光灿烂的日子〉导演手记》,《当代电影》1996年第1期。
    [115]何大草:《刀子和刀子》,《钟山》2003年第4期,第119页。
    [116]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写作》,《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
    [117](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艺术的手法》,《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118]参阅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205页。
    [119](英)马克·克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20]参阅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239页。
    [121]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22]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页。
    [123]王朔:《自序:现在就开始回忆》,《看上去很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124]王朔:《看上去很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125]王朔:《看上去很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126](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0—71页。
    [127]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28]刘世剑:《小说叙事艺术》,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129]王尧:《“陈奂生战术”:高晓声的创造与缺失——重读“陈奂生系列小说”札记》,《小说评论》1996年第1期。
    [130]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222页。
    [131]参阅(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2页。
    [132]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133]马原:《死亡的诗意》,《收获》1988年第6期。
    [134]参阅(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7—52页。
    [135] (英)马克·克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136]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4页。
    [137]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38](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139](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
    [140]陈晓明:《本土神话:一种不断被遮蔽的叙事》,《中国新本土小说精选》,陈晓明编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14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3页。
    [14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14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0页。
    [144](美)里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145]王朔:《动物凶猛》,《诞生》,姜文等著,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页。
    [146]参阅(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创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147](意)罗伯托·艾柯:《电影代码的分节形式》,《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法)麦茨等著,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5页。
    [148]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完成台本)》,《诞生》,姜文等著,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22—423页。
    [149]参阅(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126页。
    [150]张承志:《黑骏马》,《十月》1982年第6期。
    [151]铁凝:《哦,香雪》,《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152](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创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458页。
    [153]曹文轩:《草房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154]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155]彭见明:《那山,那人,那狗》,《野渡》,彭见明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156]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创作杂感》,《电影艺术》1999年第4期。
    [157]张燕:《空灵境界淳朴心灵——电影〈那山,那人,那狗〉随感》,《当代电影》1999年第4期。
    [158]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出国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159]张承志:《黑骏马》,《十月》1982年第6期。
    [160]凡一平:《寻枪记》,见《寻枪;跪下》,凡一平著,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61](美)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谭大立,龚见明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162](英)彼得·沃伦:《电影和符号学:某些联系方面》,见《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法)麦茨等著,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页。
    [163]杜书瀛:《文学物象》,《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
    [164]莫言:《红高粱》,《雷场上的相思树》,陆文虎,彭吉象,汪守德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61页。
    [165]莫言:《红高粱》,《雷场上的相思树》,陆文虎,彭吉象,汪守德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06页。
    [166](韩)李宗禧:《民族的与世界的——论张艺谋电影》,《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167](韩)李宗禧:《民族的与世界的——论张艺谋电影》,《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168]苏童:《妻妾成群》,《〈小说月报〉第4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编辑部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
    [169](英)彼得·沃伦:《电影和符号学:某些联系方面》,《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法)麦茨等著,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3页。
    [170]马小朝:《晦涩隐喻代替了清晰表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审美风格变迁之一》,《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71]郭宝亮:《论王蒙的文化心态及其传统认同》,《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172]余华:《活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173]莫言:《白狗秋千架》,《霍建起电影——<暖>》,刘志福编,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74]纵瑞霞:《<白狗秋千架>与<暖>——从莫言小说到霍建起电影的审美嬗变》,《四川戏剧》,2006年第2期。
    [175](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176]叶弥:《天鹅绒》,载《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3期。
    [177]李奕明:《世纪之末:社会道德的危机与第五代电影的寿终正寝》(上),《电影艺术》1996年第1期。
    [178](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80页。
    [179](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180](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181](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182](法)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183](法)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184](法)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185](法)让·波德里亚(即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186](法)尚·布西亚(即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187](法)让·波德里亚(即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188]许纪霖、陈思和、蔡翔、郜元宝:《道统、学统与政统》,《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祝勇编,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189](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90]郑义:《谈谈我的习作<枫>》,《黑玫瑰》,中国作家协会创研室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86页。
    [191]比如卡西尔在其专注《人论》的下编中分章节地论述了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揭示人作为文化符号的存在样态;列维—斯特劳斯在《当代图腾制》、《原始思维》、《神话学》等著作中运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了原始神话、宗教所形成的抽象模式对人类思维的决定与影响,力图从纷繁芜杂的文化表象中揭示人类精神世界深处积淀而成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东西,这些成果对研究文艺作品中的人的文化指代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92]王志敏、杜庆春主编:《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193](美)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载《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194]李刚:《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195]周大新:《银饰》,《花城》1993年第5期,第77页。
    [196](英)布莱纳·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译,汪民安,陈永国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197]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上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198]刘震云:《手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199]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写作》,《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
    [200](法)麦茨:《现代电影与叙事性(下)》,李恒基等译,《世界电影》1986年第3期。
    [201]在王铁仙等人著写的《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第81页中,就认为“寻根文学的发端,似可追寻到发表于八十年代初的汪曾祺的小说”,这种带有含糊色彩的推断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受戒》等小说的偏爱之情。
    [202]汪曾祺:《关于<受戒>》,《菰蒲深处》,汪曾祺著,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
    [203]汪曾祺在《受戒》的结尾中说这篇小说是“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并在小说中竭力美化这一个“梦”。
    [204]莫言:《白狗秋千架》,《霍建起电影——<暖>》,刘志福编,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205]莫言:《白狗秋千架》,《霍建起电影——<暖>》,刘志福编,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06]曹文轩:《我和中国的儿童文学》,《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207]曹文轩:《草房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08]赵祖谟:《油麻地的歌——<草房子><红瓦>浅释》,《小说评论》1999年第6期。
    [209]兰爱国(即蓝爱国):《“历史情结”:后殖民话语的“传统”悖论》,《文艺评论》1995年第1期。
    [210]王一川:《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及其影响》,《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211]王一川:《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及其影响》,《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212]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97页。
    [213]林幸谦:《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214]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9页。
    [215]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216]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2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修订第3版(增订本),第1416页。
    [222]参阅王一川:《修辞论美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5—88页。
    [225](美)R·韦勒克,(美)A·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4页。
    [226]参阅(法)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1—288页。
    [227]南帆:《论小说的象征模式》(中),《小说评论》1987年第2期。
    [228]南帆:《论小说的象征模式》(下),《小说评论》1987年第3期。
    [229](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30](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31]南帆:《论小说的象征模式》(下),《小说评论》1987年第3期。
    [232]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页。
    [233]谢之君编著:《隐喻认知功能探索》,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234]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235](美)R·韦勒克,(美)A·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4页。
    [236]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237]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5—86页。
    [238]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239]参阅(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79—84页。
    [240]阿城:《棋王》,《小说选刊》,1984年第12期。
    [241]钱钟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65页。
    [242]钱钟书:《围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7页。
    [243](意)皮·保·帕索里尼:《诗的电影》,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415页。
    [244]赵卫防:《固守与北进——对新世纪以来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美学互动的思考》,《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艺术的回顾与展望》,丁亚平、吴江主编,北京:中
    [246]参阅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页。
    [248]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249]吴文薇:《论当代小说的反讽叙述》,《当代文坛》1994年第2期。
    [250](丹)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汤晨溪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251]参阅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在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252](美)保罗·德曼:《时间性修辞学》,《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253]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中曾说:“我的确时时剖析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剖析我自己,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末路正不知要怎样。”这种对外在世界和人性意识的深刻认识和世界与人性难以改变的绝望心态长期交织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成为困扰他大半生的沉重命题。
    [254]转引自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在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255]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256]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38e620100c4tn.html.
    [257]王朔:《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258]王朔:《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259]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37页。
    [260]王朔:《我是你爸爸》,《王朔文集:矫情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46页。
    [261]王朔:《顽主》,《三寸金莲》,李小林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262]王朔:《顽主》,《三寸金莲》,李小林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149页。
    [263]王朔:《顽主》,《三寸金莲》,李小林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264]王朔:《顽主》,《三寸金莲》,李小林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265]王朔:《顽主》,《三寸金莲》,李小林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266]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42页。
    [267]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42页。
    [268]苏童:《红粉》,《红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269]刘恒:《伏羲伏羲》,《中国新时期名家争鸣小说大观》,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3页。
    [270]东西:《耳光响亮》,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271](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272]王岳川:《全球化语境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
    [273]参阅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274]王一川:《中国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275]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276]周大新:《紫雾》,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99页。
    [277]参阅戴锦华:《斜塔:重读第四代》,《电影艺术》1989年第4期。
    [278]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279]朱水涌:《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280]戴锦华:《〈炮打双灯〉:类型·古宅与女人》,《雾中风景:中国电影1978—1998》,戴锦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281]戴锦华:《〈炮打双灯〉:类型·古宅与女人》,《雾中风景:中国电影1978—1998》,戴锦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282]参阅周星:《现实主义美学的魅力——论第四代电影导演的现实主义特质》,《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83]戴锦华:《斜塔:重读第四代》,《电影艺术》1989年第4期。
    [284]洪治纲:《与欲望对视——凡一平小说论》,《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285]李尔葳:《〈寻枪〉也寻理想》,《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286]凡一平:《寻枪记》,《寻枪;跪下》,凡一平著,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87]马小朝:《晦涩隐喻代替了清晰表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审美风格变迁之一》,《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88]陆川、吴冠平:《寻枪二三事》,《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289]刘藩:《陆川电影创作的经验和启示》,《艺术评论》2009年第6期。
    [290]陆川:《体制中的作者:新好莱坞背景下的科波拉研究(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91]李道新:《物恋悲剧与生存幻象——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292]肖明翰:《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293]洪治纲:《与欲望对视——凡一平小说论》,《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294]张学昕、于倩:《无法止息的焦虑——关于电影〈寻枪〉的读解》,《文艺评论》2007年第2期。
    [295]陆川:《我们的电影形态》,《寻枪》,北京:现代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296]陆川:《处女英雄》,《当代电影》2002年第5期。
    [297](美)杰姆逊(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298]刘畅:《阿甘克隆周星驰:拍喜剧〈高兴〉笑中带泪》,《城市晚报》2009年2月10日。
    [299]张富贵、杨丹:《底层的真相与病相——解读〈高兴〉》,《文艺争鸣》2009年第4期。
    [300]贾平凹:《我和刘高兴——长篇小说〈高兴〉后记》,《美文》2007年第8期。
    [301]贾平凹:《高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302](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德:《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尚水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303]肖杨:《专访导演阿甘:贾平凹拒绝看高兴〈剧本〉》,《辽沈晚报》2009年2月11日。
    [304](苏)图甘诺娃:《后现代主义及其哲学根源》,《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尚水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208页。
    [305]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306]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307]陈晓明:《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308]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220页。
    [309]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310]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311](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转引自(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312]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178页。
    [313]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314]李清:《影像叙事——对新世纪中国电影名著/原著改编的一种解读》,《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艺术的回顾与展望》,丁亚平、吴江主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315]转引自胡克:《夏衍30年代电影编剧观念》,《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316]夏衍:《写作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317]蓝爱国、马薇薇:《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318]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5页。
    [319]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320]李尔葳:《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321]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322]王岳川:《当代传媒的“后现代”盲点》,《文化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童庆炳、王宁、桑思奋主编,北京:中华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323]黄宝福:《内心联想与直观视像——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本质的差异转换》,《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324]叶志良:《当代中国电影改编的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325]黄宝福:《内心联想与直观视像——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本质的差异转换》,《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326](美)帕·卡特里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不同的视角看电影改编》,王义国译,《世界电影》1999年第3期。
    [1](苏)巴赫金.哲学美学[M].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M].谢地坤等译,桂林:丽江出版社,2000.
    [3](美)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4](美)佛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7](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M].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8](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法)福柯.性史[M].姬旭升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2](英)马克·克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4](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5](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16](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8](美)里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M].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9](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创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20](法)麦茨等.电影符号学文选[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1](美)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M].谭大立、龚见明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22](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3](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4](法)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5](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6](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7](美)R·韦勒克、A·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29](丹)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M].汤晨溪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0](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1](美)约翰·费克斯.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2](美)约翰·菲克斯.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4](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M].冯建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5](苏)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6](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37](法)安德烈·巴赞.奥逊·威尔斯论评[M].陈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38](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M].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9](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40](德)尼采.权力意志[M].贺骥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41](美)米勒.重申解构主义[M].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2](法)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 [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3](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丹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44](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5]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46]薛毅.无词的言语[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47]李红秀.新时期的影像阐释与小说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48]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9]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50]陈墨.陈凯歌电影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51]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52]陈思和.犬耕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53]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4]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5]袁可嘉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6]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7]柳鸣九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8]王晓明等.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59]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60]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6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62]刘世剑.小说叙事艺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63]马大康等.文学时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4]祝勇编.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65]王志敏等.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66]李刚.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7]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M].上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6.
    [68]曹文轩.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998.
    [69]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长沙:岳麓书社,1999.
    [70]林幸谦.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1]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2]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3]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4]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5]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6]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77]丁亚平、吴江主编.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艺术的回顾与展望[C].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78]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79]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北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80]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1]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2]朱水涌.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3]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1978—199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4]王岳川、尚水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5]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87]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88]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9]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编.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90]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1]贾磊磊.影像的传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2]金丹元、陈犀禾编.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93]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94]南帆.文学的维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5]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96]李道新.影视批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7]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98]罗钢、顾铮编.视觉文化读本[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9]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0]孟建、李亦中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1]倪震等.新中国电影五十年[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0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3]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4]宋杰.影像与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05]王铁仙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06]王晓明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C].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3.
    [107]王晓玉.中国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08]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9]姚国强、孙欣编.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110]尹鸿等.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11]李掖平.新时期文学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112]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113]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和文化批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14]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15]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116]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117]蓝爱国、马薇薇.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M].北京:北京大出版社,2009.
    [118]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19]郝建.中国新生代电影多向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120]陈晓明.现代性的幻想: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21]朱崇科.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22]吴义勤.文学现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
    [123]郜元宝.拯救大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124]陶东风等.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5]陈晓明等.后现代主义[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126]陈林侠.文化视阈中的影像叙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27]孟君.19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28]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C].汪民安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9]张新颖.栖居与游牧之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130]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31]乔以刚.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2]黄发有.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133]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134]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135]洪治纲.永远的质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36]林建法编选.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4.
    [137]王晓明.刺丛里的求索[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38]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9]陈思和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40]王万森.新中国中篇小说史稿[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
    [141]朱德发等.爱河溯舟:中国情爱文学史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14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3]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4]王万森等.中国当代文学50年(修订版)[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145]朱德发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M].济南:齐鲁书社,1999.
    [146]李掖平.洞彻人生的悲凉:张爱玲创作论[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
    [147]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8]程季华等.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149]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0]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151]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152]郝建.硬作狂欢[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153]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影视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54]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155]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156]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7]程青松.后现代电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158]郦苏元等.新中国电影50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59]饶曙光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160]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61]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二十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62]许志英、丁帆.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63]王潮选编.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外国后现代主义理论[C].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
    [164]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65]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66]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的电影改编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2007.
    [167]王丽娟.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论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的流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68]尹晓丽.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69]吕树梅.新中国乡村电影创作中的理想化倾向[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70]孙燕.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71]陈林侠.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172]周春玲.九十年代文学与当代生活:九十年代小说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73]盘剑.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D].杭州:浙江大学,2003.
    [174]曹怀明.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175]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化图景: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76]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济南:山东大学,2005.
    [177]王彦彦.20世纪中国小说性爱叙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78]聂伟.中国90年代都市小说中的民间世界[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79]施战军.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180]冒建华.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81]韩琛.漂流的中国青春:中国当代先锋电影思潮论(大陆1977年以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182]傅明根.大风起兮:第五代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