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比较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传统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理欲观”是人性论中不可逾越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困扰着中西学者,而他们的观点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地变化。直至16、17世纪,在这一世界范围的思想大动荡时期,中西方社会都产生并发展起来了新的经济形态、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并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在对人性的肯定、对理欲观念的转变上,中西方学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然而在相似性的掩盖下,这一转变不管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仍然拥有极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特性决定了中西方“理欲观”以及“人性论”在各自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方向和结局,而这一点正是本文所力求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本文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重在说明“理欲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
     第二部分:“理欲观”的释义及发展源流。中西历代学者对于“理”与“欲”的认识不尽相同,笔者在对文献资料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对“理”、“欲”概念做出了条理化的诠释,并对中西方“理欲观”的发展源流做出了系统化分析。
     第三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通过对16、17世纪中西方社会背景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生产近世化,政治环境动荡不安,社会新型阶级与意识形态产生以及传统“理欲观”的自身演化都给当时的理欲观的变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第四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转变。阐述了宋明理学中不同派别的“理欲观”,尤其重点分析颜钧的生平、世俗化的“制欲非体仁”的理欲观以及其后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何心隐和罗汝芳的理欲思想。同时也阐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中所包含的“理欲观”。
     第五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比较分析。通过以上的论述,即包括对“理欲观”的释义及发展源流的系统化论述,对中西“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对在这一时期中西“理欲观”转变思想的阐释,我们基本上可以对当时中西方转变过程中的“理欲观”有一个基本性的认识和理解。本章着重分析在这两个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理欲观”的异同之处,分别从发展源流、背景、内容、表现和影响等诸方面来加以论述。
As an important area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ethics,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is the core problem that can not been overstepped when any question of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discussed. How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desire issue has always confused scholars of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heir view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the times. Up to 16-17 century, the greatest unstable period of thinking around the world,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societies have all come into being and developed a new economic form,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concept, and to different degrees, the two societies have undergone a qualitative change. Especially in the affirm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conceptual changes of Reason and Desir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have striking similarities. At the same, under the cover of these similarities, these changes still have great difference whether in form or in essence. It is the characteristi(?)s of these differences that decide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outcomes in their own road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and "Theory of Human Nature", which is the point to be discussed and explored in depth in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PartⅠ:Introduction. Describe the significance of topic and research status. The emphasis is to interpret that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as the important ar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nd ethics deserve our careful study and discussion.
     PartⅡ:Interpretation and development origin of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For ages scholar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understand the reason and desire in different way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conclusion of related documents, I made a principled interpretation on the concept of "Reason" and "desire", an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rigin of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PartⅢ: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in 16-17 Century. By the analysis of 16-17 century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al backgrounds, we can see modernization of economic production, political instability, generation of new social class and ideology, and the evolvement of traditional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which all mad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at that time.
     PartⅣ:The thinking of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in 16-17 Centur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 comparison reference of the "humanism" in the Renaissance, I analyzed the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of different factions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in particular YanJun's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I act, but by rule", and the embodiment of new "Reason and Desire " in the Popular Novels of the Ming Dynasty 16-17 century.
     PartⅤ:The impa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16-17 Century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eties at that time, for example, the liberation of humanity, the subversion of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values and so on. While, these changes even affect the process of the entire community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refore,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rebuild the "Views of Reason and Desire" in the level of ethical tradi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moral value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引文
①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②姜法曾:《中国伦理学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苑立强:《理欲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②李承贵、张芙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理”、“欲”关系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张锡勤:《“天理”、“人欲”小议》,《道德与文明》,2005年1月。
    ④游进:《“天理”、“人欲”》,《学术论坛》,2006年3月。
    ⑤李志军:《儒家“天理”“人欲”说的现代解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⑥赵惜群:《中国传统“理欲之争”及其当代价值》,《岳阳职业技术》,2006年4月。
    ⑦张宗运:《简述“理欲观”的发展》,《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⑧杨光:《再辩理欲—关于理欲关系的哲学新思考》,《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⑨程刚:《从宋明理学理欲论看儒家伦理重心的转向》,《社科纵横》,2007年第1期。
    ⑩汪吉珍:《“从心所欲不逾矩”—浅谈颜钧思想的理欲观》,《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1周荣华、章丽:《江西名儒颜钧“放心体仁”思想探析》,《科技信息》,2007年第34期。
    ①温孟孚:《理学的发展与“三言”中的人欲观》,《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②许建平:《明清小说人欲表现特征及其嬗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月。
    ③付岩志:《从唐传奇到<金瓶梅>—以理欲交变为考察线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④刘彦彦:《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论<剪灯新话>的理欲观》,《南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第7期。
    ⑤洪涛:《以情为本:理欲纠缠中的离合与困境—晚明文学主情思潮的情感逻辑与思想症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第4期。
    ⑥朱义禄:《论明清启蒙学者的欲望观—明清人文精神的一个侧面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⑦温克勤:《西方哲学家是怎样看待理欲关系的》,《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①王建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性解放的伟大历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②郑振捷:《神与人的斗争—浅析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两面性》,《科教文汇》,2008年8月下旬刊。
    ③陈国恩、杨永明:《挣扎在欲望与救赎之间—论西方人性观的演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
    ④冯英的:《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求索》,2006年9月。
    ⑤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1月。
    ⑥惠馨、颜冬:《中西方心理学对欲望之不同看法》,《中医研究》,2006年6月。
    ⑦孟广林:《李贽“人文主义”人性论评析—兼与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比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⑧马涛:《西欧人文主义文化与明朝市民文化》,《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年2月。
    ⑨张犇:《明朝文人画和西方人文主义绘画之间的共性》,《美与时代》,2006年11月。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页。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③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44页。
    ④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99页。
    ⑤(宋)朱熹撰,徐德明、王铁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6页。
    ①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礼记》,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70页。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礼论》,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34页。
    ③(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65页。
    ④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礼记》,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16页。
    ⑤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里仁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2页。
    ①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尧曰第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70页。
    ②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颜渊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24页。
    ③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里仁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2页。
    ④(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9页。
    ①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礼记》,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566页。
    ②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为政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6页。
    ③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颜渊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17页。
    ④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为政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6页。
    ①(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17页。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尽心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46页。
    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④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1-62页。
    ⑤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0-61页。
    ⑥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29页。
    ①(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
    ②(宋)张载撰,(清)王夫之注,《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③(宋)程颢、程颐著,王孝焦点校:《二程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4页。
    ④(宋)程颢、程颐著,王孝焦点校:《二程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0页。
    ⑤(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70页。
    ⑥(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11页。
    ⑦(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73页。
    ⑧(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4页。
    ①(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0页。
    ②(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3页。
    ③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1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0页。
    ⑤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⑥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57页。
    ⑦唐凯麟、舒远招、向玉乔、聂文军著:《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①(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57页。
    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十二《歙县风土论》,转引自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第1章《明清时期的徽州社会》,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②张廷玉:《明史·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95页。
    ①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6-77页。
    ②(明)郜相修,樊深纂:嘉靖《河间府志》卷七,《风土志·风俗》。亦见(清)陈梦雷、蒋廷锡等编:《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八十八《河间府部汇考六·河间府风俗考》。
    ③张显清:《张显清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④《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⑤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8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44页。
    ②张廷玉:《明史》卷47,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第1224页。
    ③傅维鳞:《明书》卷六十二《学校志》,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231页。
    ④傅维鳞:《明书》卷六十二《学校志》,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246页。
    ⑤(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79,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5月,第457页。
    ⑥《明太祖实录》卷80,洪武六年三月癸卯。
    ①《明太祖实录》卷29,洪武元年正月癸巳。
    ②(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79,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7页。
    ③怀效锋校:《大明律》卷十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①六民:士、农、工、商、兵、僧。
    ②《明神宗实录》卷4,隆庆六年八月癸酉。
    ③《明穆宗实录》卷54,隆庆五年二乙未。
    ④《明神宗实录》卷51,万历四年六月辛卯。
    ⑤《明熹宗实录》卷75,天启六年八月庚子。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页。
    ①(明)王阳明撰,于自立、孔薇、杨骅骁注释:《传习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①(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卷三《自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②(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③(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卷三《自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①(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卷九《纪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①(明)王阳明撰,于自立、孔薇、杨骅骁注释:《传习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②(明)王艮:《送胡尚宾归省》,《王新斋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60-761页。
    ④(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卷九之《颜山农先生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①(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卷二《论三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②(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卷二《辩性情神莫互丽之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③(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卷九《颜山农先生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①马晓英:《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②(明)何心隐:《何心隐集》卷二《寡欲》,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页。
    ③(明)何心隐:《何心隐集》卷二《寡欲》,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页。
    ④(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62页。
    ①高清海等著:《欧洲哲学史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129页。
    ②(英)培根著,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41页。
    ③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28—729页。
    ④(荷兰)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5页。
    ⑤(荷兰)斯宾诺莎著,洪汉鼎、孙祖培译:《神、人及其幸福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3—224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03页。
    ①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颜渊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17页。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文盛书局,民国三年(1914)年版.
    [4](宋)朱熹撰,徐德明,王铁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
    [6](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7](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8]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9]何宁撰: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0](清)黄宗羲:明儒学案[M].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版.
    [11]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2](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宋)张载撰,(清)王夫之注:张子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4](宋)程颢,程颐著,王孝焦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6](明)王阳明撰,于自立,孔薇,杨骅骁注释: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7](明)王艮:王新斋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明)何心隐:何心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19](明)颜钧著,黄宣民整理:颜钧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怀效锋校:大明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22]傅维鳞:明书[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3](明)张瀚:松窗梦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姜法曾:中国伦理学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3]苑立强:理欲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4](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唐凯麟,舒远招,向玉乔,聂文军著: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张显清:张显清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1]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2]梁启超: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4]马晓英: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高清海等著:欧洲哲学史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6](英)培根著,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7](荷兰)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8](荷兰)斯宾诺莎著,洪汉鼎,孙祖培译:神、人及其幸福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9]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C].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85年版.
    [20](意大利)卜伽丘著,方平,王科一译:十日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1](意大利)拉伯雷著,成钰亭译:巨人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汪吉珍:“从心所欲不逾矩”—浅谈颜钧思想的理欲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马晓英:敦伦化俗,运世造命—明末“异端”学者颜钧的儒学化俗实践及其讲学活动[J].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
    [3]马晓英:从放心体仁到戒慎涵养—明儒颜钧的体仁工夫论探析之一[J].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
    [4]周荣华,章丽:江西名儒颜钧“放心体仁”思想探析[J].科技信息,2007年第34期.
    [5]张晓:论《说文解字》理欲释义中的人学内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朱义禄:论明清启蒙学者的欲望观—明清人文精神的一个侧面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胡维定:颜钧的简易儒学—大中之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8]李承贵:颜钧的平实之学[J].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9]杨光:再辨理欲—关于理欲关系的哲学新思考[J].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02期.
    [10]陈寒鸣:《颜钧集》与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J].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
    [11]梅庆生:“情、理、欲”的复合与失衡—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内质结构探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2]李宝龙:《金瓶梅》中的理欲观[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3]周均美: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J].明史研究第七辑.
    [14]程刚:从宋明理学理欲论看儒家伦理重心的转向[J].社科纵横,2007年第1期.
    [15]付岩志:从唐传奇到《金瓶梅》—以理欲交变为考察线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6]杨泽波:从义、利之辨到理欲之争一论宋明理学“去欲主义”的产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17]张宗运:“简述理欲观”的发展[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8月第4期.
    [18]谭兵:两种理欲观的对峙—王夫之批判李蛰的根源剖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9]邵金凯,郝宏桂:略论晚明社会风尚的变迁[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20]温克勤:西方哲学家是怎样看待理欲关系的[J].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21]徐定宝:论《二拍》中的商贾形象—兼论晚明社会价值观与个体人生观的变易[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2]严健羽:明中期后反对宋儒人性和理欲论思潮的发展[J].中洲学刊,1987年第2期.
    [23]钟锡南:晚明社会文学思潮转型与《金瓶梅》对传统题材的突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4]刘彦彦: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论《剪灯新话》的理欲观[J].南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第7期.
    [25]洪涛:以情为本:理欲纠缠中的离合与困境—晚明文学主情思潮的情感逻辑与思想症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第4期.
    [26]杨光:再辩理欲—关于理欲关系的哲学新思考[J].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7]赵惜群:中国传统“理欲之争”及其当代价值[J].岳阳职业技术,2006年4月.
    [28]李承贵,张芙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理”、“欲”关系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9]李明:王夫之的理欲观及其时代启示—从一个新的角度看[J].船山学刊,2005年第1期.
    [30]郑振捷:《神曲》:神与人的斗争—浅析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两面性[J].科教文汇,2008下旬刊.
    [31]丁为祥:从宋明人性论的演变看理学的总体走向及其张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2]王建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性解放的伟大历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33]孟广林:李贽“人文主义”人性论评析—兼与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4]赵西方:李贽的启蒙思想和西欧人文主义之比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35]温孟孚:理学的发展与“三言”中的人欲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