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重情景下的学术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56-1964年进行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是当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事件,也是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或里程碑。其与“民族识别”、“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合称为“民族大调查”,被视作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起点。这次调查涉及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前后分为两大阶段,16个调查组及更多的小组,参加人员1000多人,其后续的整理、编辑与出版工作,前后长达20年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对于这份“遗产”,如何在当下的学术脉络和学理框架下进行解读,是民族学人类学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文即是以“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个案的学术史“重建”与反思研究,可以视为当代学术史——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事件发生的背景,田野调查经过,产生文本及其分析,“亲历者”访谈(口述历史的重建)等,通过探究历史事件背后复杂的多种情境,剖析“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所具有的“民族志”意义,在“重建”历史的同时,认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的面貌。
     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做人类学学理上的反思和单纯的经验研究,都有无从解释之处,本文希望在二者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自身特性的分析,指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是西方学术理论在特殊时代和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并借此探求外来学术如何适应中国社会。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前历史的梳理。既有研究大多对该调查的起因做“政治化”的简单处理,但是,通过对其前历史的梳理,会发现在中国情境下,政治、学术和学者之间具有一种微妙的关系,绝非国家权力的单向作用即可解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和“知行并重”思想导致学者们在面对政治权力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主动和自觉合作的愿望,但在合作中又试图尽量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造成中国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实用主义色彩。就学术发展而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也不是单纯的“苏联民族学”影响的结果,通过对符号化的摩尔根和“抢救落后”的分析,描述了启蒙主义、现代性、科学主义随古典进化论在中国占据社会思潮主导地位的过程,进一步指出大调查的指导思想,以便进一步解释其工作方式和“民族志”文本写作。
     其次,对调查田野工作的分析。在叙述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整个过程的基础上,剖析田野工作模式,指出调查除主要的政治参与外,存在多种权力(power)的作用,这些条件都是基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特点而发挥效力。在运用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不同类型社会进行研究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予以变通,这一点从调查依据的《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的编写上亦得到反映。且正是藉由这种结合,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取得了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及相关研究中“成丁礼”式的地位。
     第三,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产生文本的民族志分析。依据调查结果,国家编写了体量浩繁的“民族问题三套从书”和“民族问题五种从书”。于此同时,作为文字文本的补充,还先后拍摄了十余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这些材料既涵括了丰富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又具有浓重的时代色彩。通过其产生过程和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民族志”利用多种手段追求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记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塑造出一个“民族”的形象,而这些记录又强化并逐步构建起后世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其背后的支配力量是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这种意识不但是国家政权需要所带来的,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自我”与“他者”的上下等级态度有关。
     最后,对当年调查亲历专家的口述材料的分析。在被调查者的访谈中,普遍表现出一种对当年调查工作的认同,同时通过对“艰苦”和评价等问题的强调,形成一个认同的共同体。本文口述史研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资料的使用,而是试图通过这种研究方法,将访谈作为田野,老专家们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如何叙述过去的那段历史,以及在当下这种叙述的意义。结合被调查者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解释这种共同体是如何形成的,以求理解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不同评价形成的部分原因。
The social history survey, with big scale, heavy participation and deep impact being rare in the world, was conducted in the 50 years of 20 century,is China's great event. meanwhile, the survey is lacking in the studies from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pespectives.
     Based on the social history survey and reflection this survey,this dessertation studies the China's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rocess the social history survey, analyzing the texts of this survey, reconstructing the oral history,etc.to explore the varieties of complex historical context behind this events.
     This dessertation's discussion is from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Firstly,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e social history survey to find political and academics have a delicate relationships in the Chinese contex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statecraft " and "knowledge & practice"thoughts leads scholars are willing to cooperate and to achieve their own academic ideals in the face of political power, resulting in China pragmatism color in anthropolog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Secondly, Analyzing the field-works of the social history survey based on this survey in the whole process,and the analysis of this field work mode,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that the 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power in this survey, with the Chinese people's characteristics effectiveness.
     Thirdly, analyzing the ethnography texts of the social history survey and the Chinese Minority science documentary of Social History,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se "ethnographiies as the means to the pursuit of records of Chinese minorities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creating a "national"image, strengthening and gradually build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Lastly, analyzing the oral materials. this dissertation finds that,as the author's field, how the old experts described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reflects the narratives of its significance. with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career in life, explaining how this community is formed.
引文
1参见中国科学院:《关于少数民族历史、人文和语文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大纲草稿》,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档案》[P],6
    2张养吾主编,陈启仁、胡钧副主编:《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三——概况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第395-396页
    1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1此类作品首推王建民等著,另外还有胡鸿保主编的教材《中国人类学史》、顾定国著《中国人类学逸史》(胡鸿保、周燕译)。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论文近期的有杨圣敏《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何星亮《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30年的回顾与展望》、王铭铭《近三十年来中国的人类学——成就与问题》、胡鸿保的《略谈中国人类学重建以来的学科史研究》。一些海外人类学家从“他者”的角度也颇有见地,如乔健《中国人类学发展:个人的一些见解》、郝瑞《中国人类学叙事的复苏与进步》等。
    2如陈永龄、王晓义的《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民族学》、费孝通的《关十人类学在中国》和《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林耀华、金天明的《从历史发展看当前我国民族学的对象和任务》等。
    3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中,杨圣敏主编了“民族学卷”;张海洋、沈林策划“百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出版r《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纪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文献索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重要著作提要》、《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及《中国语言人类学百年文选》等。
    1如大卫·阿古什的《费孝通传》、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岱峻的《李济传》、吕文浩的《潘光口.图传》、《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张祖道的《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王日根的《冰心与吴文藻》、江小林的《江应樑传》、谢本书的《马曜评传》、张冠生的《费孝通传》以及李路阳的《吴汝康传》等。2009年民族出版社新推出“品读人类学家从书·本土篇”,首批包括《费孝通评传》、《林耀华评传》、《马学良评传》、《宋蜀华评传》、《陈永龄评传》五册。
    2如丁元竹的《费孝通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费孝通指导,北京大学,1991)、包智明的《论比较社会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费孝通指导,北京大学,1994)、王建民的《民族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史:1903-1949》(陈永龄、王晓义指导,中央民族大学,1995)、于长江的《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创建》(费孝通指导,北京大学,2000)、吕文浩的《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潘光旦社会学思想研究(1922-1949)》(费孝通、王铭铭指导,北京大学,2003)、张正军的《二十世纪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之研究》(王文光指导,云南大学,2003)、马玉华的《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万永林指导,云南大学,2005)、孟航的《社区研究与功能主义的结合——中西方接触视野下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在中国早期发展史的案例研究》(杨圣敏指导,中央民族大学,2009)、杨清媚的《在绅士与知识分了之间——费孝通社会思想中的乡土、民族国家与世界》(王铭铭指导,中央民族大学,2009)、伍婷婷的《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围绕李绍明的中国人类学史个案研究》(王铭铭指导,中央民族大学,2009)(两论文已由世界图
    书出版社出版)、张丽梅的《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及其历史际遇》(胡鸿保指导,中国人民大学,2009)等。
    1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负
    2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版,第14页
    3李绍明:关于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问题,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4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89页
    5(法)罗杰·夏蒂安著:《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沈坚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版,第136页
    1王建民:作为学术问题的中国人类学史,思想战线,1997
    1 George Stocking Victorian Anthropology,New York:Free Press,1987, P5
    1(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2同上
    1王铭铭: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 Eva M MeMahan and KimLacyRogers,ed., Interactive Oral History Interviexoing, Hillsdale,New Jersey: LawrenceEribaumAssociatesInc. Publishers,1994.
    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22-348页
    1参见中央访问团组织草案,国家民委档案.
    2费孝通: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载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2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东北内蒙地区民族调查组工作总结,1953.8.30,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档案7。
    3 StevanHarrell:The National Question and the Prmi Problem, Negotiating Ethnicityh in China and Taiwan, edited by Melissa J. Brown, pp.274-296, the Regents Of the California.1996.转引自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 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6页
    1《关十筹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报告》,1956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务常务会议通过。
    1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71-572页
    1唐勃:《中共与知识分子》,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1988年,第275页.
    1刘青峰:《试论文革前中国知识分了道德勇气的沦丧》,载《知识分了》1990年冬季号21951年11月31日,中央根据毛洋东手稿刊印
    1翦伯赞:序,载林耀华:《从猿到人的研究》,上海:耕耘出版社,1951年版。
    1参见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草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
    2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1林耀华、费孝通:《当前民族工作提给民族学的几个任务》,载杨圣敏,良警宇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2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1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笫90-91页。
    1王铭铭:《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载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2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3费孝通:《关十社会学,说几句话》,载《揭露和批判章罗联盟的军师—费孝通》(第二辑),1957年,第 86页。
    1费孝通:《关于社会学,说几句话》,载《揭露和批判章罗联盟的军师—费孝通》(第二辑),1957年,第86页。
    1徐祖文:《忆清华社会系民族组》,载《桃李思故乡》,第5859页。
    2王晓义先生访谈录。
    3王铭铭:《人类学在 20世纪中国》,载《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页。
    4 See Alvin W. Gouldner.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1970.
    1 See Wong,Siu-lun, Sociology and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9.
    2王建民等:《中国民族学史》(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7页。
    3李亦园:《民族志学与社会人类学——台湾人类学研究与发展的若干趋势》,载《清华学报》,新23卷(4),1993。
    4参见许木柱:《台湾民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报》,总第20期,1993年;黄应贵:《光复后台湾地区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总第55期,1983年;
    1龙冠海:《应用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1975年。2底润昆、张正明:彭真同志与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载《缅怀彭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刘春:《坚定地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载《刘春民族问题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301—318页。
    1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443页。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1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1参见刘格平、谢扶民:《向中央的报告》,1956年7月25日。
    2费孝通:《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载《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1田继周:《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组佤族分组调查始末》,载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陈乃文先生访谈录。
    2郑其栋先生访谈录。
    1韩锦春先生访谈录。
    2陈乃文九生访谈录。
    3郑其栋先生访谈录。
    4果宏昇:《青海调查组回忆》,载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白滨先生访谈录。
    1郑其栋先生访淡录。
    2索文清先生访谈录。
    3柯象峰:《中国边疆研究计划与方法之商榷》,载凌纯声,林耀华等著:《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170页。
    1杜玉亭:《梦回田野的非常年代》,载: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美]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34-335页。
    2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载《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39页。
    1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印:《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1956年7月,第1页。
    2同上
    3同上
    4王晓义先生访谈录。
    1参见《文化部关于组织人员参加少数民族调查的通知》附录,(58)文艺字第483号。
    2钟子林先生访谈录。
    3参见《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两年来调查工作的基本总结》,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档案,7。
    4郑其栋老师访谈录。
    1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讲义初稿》,1959年油印本。
    1柯象峰:《中国边疆研究计划与方法之商榷》,载凌纯声,林耀华等著:《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饭社,2004年版,第156-170页。
    1张友渔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9-406页。
    2王建民:《中国人类学发展史中的几个问题》,载《思想战线》,1997年第3期。
    3王建民:《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十性》,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1同上
    2惯习(habious)是布尔迪厄(Bourdieu)提出的概念,指制度化的结构型塑机制。
    1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3页。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各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初步规划》,1956年4月19日。
    2参见《刘格平、谢扶民同志向中央的报告》,1956年7月25日。
    3白滨先生访谈录。
    4陈乃文先生访谈录。
    1毛继增先生访谈录。
    1毛继增先生访谈录。
    2曹成章先生访谈录。
    1戴庆厦先生访谈录。
    2李仰松先生访谈录。
    1[美]C·恩伯(Ember, C):《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
    罗之基:《在民族学田野调查中锻炼成长》,载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毛继增先生访谈录。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3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劳动部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制问题的批复》,1963年8月14日(63)中劳计字第30号文。
    2《秋浦先生访谈录》,载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谈》,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郑其栋先生访谈录。
    2王晓义先生访谈录。
    1陈乃文先生访谈录。
    2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工作的跃进规划》,载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工作的跃进》,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35页。
    1民族研究编辑部:《民族研究所发出“关于编写各民族简史、简写与调查提纲的补充意见”》,载《民族研究》,1958年第4期。
    2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3黎族习俗。男女一般到十三四岁时就可以放寮(男女幽会之意)。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一律不能放寮,一般到外村寨放寮。当女儿长大后,每家都要盖一间房子,让其单独与情人来住,黎语称“寮房”。寻找放寮对象,一般男子采取主动。每当黄昏,男子成群结队或单独前往别村放寮场所。若双方有爱慕之心,男方便送一些礼物给女方,彼此可以发生性关系,之后双方并不需承担结婚义务。有的放寮关系只维持一段时间。父母不与干预。女方父母以女儿放寮对象多,收到礼物多为乐。放寮中所生子女,丈夫必须承认,不受任何歧视。婚后不许放寮。
    1中国科学院民研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黎族简史简志合编》(稿本),1960年,第51页。
    2郑其栋先生访谈录。
    3杜玉亭:《梦回民族田野的非常年代》,载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中央民族学院院刊》编辑部:《民族研究所召开调查组汇报会议》,载(中央民族学院院刊),1960-3-31,1版。
    2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编写三种民族问题从书的通知,452号文件,1958年5月31日。
    2中国科学院民研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黎族简史简志合编》(稿本),1960年。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关于编写各民族简史简志与调查提纲的补充意见,1958年11月12日。
    2中国科学院民研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黎族简史简志合编》(稿本),1960年,第9页。
    3中国科学院民研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黎族简史简志合编》(稿本),1960年,第7页。
    1潘守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1李亦园:《凌纯声先生对于中国民族学之贞献》,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0.2。
    1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43页。
    2何联奎:《四十年来之中国民族学》,台北:载《中国民族学报》(第1期),1955年。
    3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负。
    1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2祁庆富:《凌纯声和他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载雷振扬主编:《民族人类学论坛》(第1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1 Functionalism Historicized.in Functionalism Historicized:Essays on British Social Anthropology, George Stocking, ed.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Vol.2,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4
    1乔健:《民族多元与多元文化》,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2 Yang, Mayfair:Tradition, Traveling Anthropology and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in China, in The Future of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Henrietta L. Moored, PP.93-114. London:Rout ledge Press.
    1参考张养开主编:《民族问题五种从书》丈库之一,言论编前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周为铮:《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汇报会在京举行》,载《中央民族学院院刊》,1959年。
    2费孝通:《关十编写<民族自治地方概况>的一些意见》,载张养吾主编:《民族问题五种从书》文库之言论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1纪大椿:《新疆察不查尔调查散记》,载郝时远主编:《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页。
    2粱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页。
    1乔健:《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萧新煌:《再论社会学中国化的结构问题:台湾社会学家如是说》,载乔健主编:《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5年,第294~295页。
    1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长春:古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著:《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页。
    2[美]F.普洛,D.G.贝茨编著:《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民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3[美]大卫·费特曼著:《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2《贵州省民族问题五种从书编委会(扩大)会议纪要》,载张养吾主编:《民族问题五种从书》文库之经验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3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1参考王铭铭:《“中间圈”——民族的人类学研究与文明史》,载《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参考马戎:《民族社会学一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2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转发国家民委党组《关于编辑、修订、出版民族问题五种从书,向国庆三十周年献礼的报告》(摘要)1979年3月15日,载张养吾主编《编撰民族问题五种从书文库之言论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参见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汉胡经济关系结构研究》,邬文玲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 Charlotte Seymour—Smith.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London and 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 Ltd,1986:286
    1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2张江华、李德吾等编著:《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1参见邢玉林等:《探险家斯文·赫定》,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224页。
    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至石青阳鉴函》,载《中央研究院档案》。
    1《西南社会调查所26年度工作报告》,载《岭南大学学报》,1937.9。
    2刘达成著:《民族学的实践与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参见民族研究所《关十少数民族科纪片的摄制、放映等问题的请示报告》1977年,民族研究所档案。
    2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编:《影视人类学论文、译文和资料选编》,1995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编:《影视人类学论文、译文和资料选编》,1995年,第12页。
    王慰慈:《记录与探索:与大陆纪录版工作者的二十世纪对话》,远流出版社,2000年,第39-41、407-409页。
    2杨海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像片剧本选编》,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学研究室出版,1981年,笫438页,
    1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田广、王红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76页。
    1李德君:《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编:《影视人类学论文、译文和资料选编》,1995年。
    2庄孔韶:《影视影像摄制的人类学研究定位》,载《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155页。
    1杨光海先生访谈录。
    1转引自[意]保罗·基奥齐:《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梦兰译,载《民族译从》1994年第2期,原载美国《影视人类学》1980年第1期。
    1张江华:《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2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田广、王红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编:《影视人类学论文、译文和资料选编》1995年,第48页。
    1张江华:《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李德君:《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载《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
    1毛继增先生访谈录。
    1刘忠先生访谈录。
    2康万庆(1906—1963年),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原康赛部落第五代世袭千户,生前曾任青海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青海省军政委员会委员,青海省交通厅副厅长,三省工作团副团长,省人民代表,果洛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等职。康克明是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原康干 部落第五代世袭千户。果洛地区又划分为上果洛、中果洛和下果洛三大部,每部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部落。上果洛的主要部落是贡玛仓,中果洛是康克明的康干部落;下果洛是康万庆的康赛部落。1958年青海叛乱时期,康赛部落局部地区在个别牧主的策划下发动了武装叛乱,后蔓延到康十部落。
    1高峰(1914-1976年),陕西省清涧县人。原名高杨庆,1954年6月至10月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同年10月至1961年8月任省委第一书记。
    1郑其栋先生访谈录。
    2刘达成先生访谈录。
    1罗之基先生访淡录。
    2王晓义先生访谈录。
    3洪俊先生访谈录。
    4白滨先生访谈录。
    1苏克先生访谈录。
    2当时叫西藏工委。
    1 See Liu Xin,The Otherness of Self:A Genealogy of the Self in Contemporary China, pp. ⅰⅩ-Ⅹⅳ.
    1刘忠先生访谈录
    1莫俊青先生访谈录
    2(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3宋兆麟先生访谈录。
    4索文清先生访谈录。
    1韩锦春先生访谈录。
    1果宏昇:《青海调查组回忆》,载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乃文先生访谈录。
    3石建中先生访谈录。
    4刘达成先生访谈录。
    5钟子林先生访谈录。
    1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幕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3页。
    2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38—381页。
    3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6-503页。
    1参见[美]立博卡·卡拉奇:《分裂的一代》,覃文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陈乃文先生访谈录
    2果宏昇:《青海调查组回忆》,载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国家民委编:《民族问题五种从书工作会议纪要),国家民委印,1981。转引自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页
    2马寅:《关十民族问题五种从书编写出版工作的汇报》,国家民委第三次委员(扩大)会议印,1983-09-14,转引同上
    3费孝通:《关于编写民族自治地方概况的一些意见》,1980-11-28,“民族问题五种从书”工作会议
    4邓力群:《科学大厦的奠基石》,载光明日报,1980-07-09,3版。
    1杜玉亭:《简史丛书非凡说——中国民族史探索40年》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一期
    1参见刘兵,江洋著:科学史与教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1《纳西族母系家庭》(宋恩常,《民族团结》,1962.8);《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詹承绪,《史学月刊》,1961.7)等文章.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詹承绪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严汝娴、宋兆麟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等。
    1 Gerholm, Tomas and U1f Hannerz:Introduction:The Shaping of National Anthropologies, Ethnos 1982,47(1/2):P5-35
    1参见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章学诚:《校雠通义通解》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2页
    [1]C·恩伯(Ember, C):《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F.普洛,D.G.贝茨编著:《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民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揣振宇主编:《伟大的起点:新中国民族大调查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大卫·费特曼著:《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邸永君:《民族学名家十人淡》,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6]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8]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9]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3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10]费孝通:《关于编写民族自治地方概况的一些意见》,1980-11-28,“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工作会议。
    [11]费孝通:《关于社会学,说几句话》,载《揭露和批判章罗联盟的军师一费孝通》(第二辑),1957年。
    [1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该刊编辑部:《民族研究所召开调查组汇报会议》,载《中央民族学院院刊》,1960-3-31,第1版。
    [15]该书编辑组:《缅怀彭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6]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7]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郝时远主编:《田野调查实录一民族调查回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9]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田广、王红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3]雷振扬主编:《民族人类学论坛》(第1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4]李培林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立博卡·卡拉奇:《分裂的一代》,覃文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林耀华:《从猿到人的研究》,上海:耕耘出版社,1951年版。
    [30]林耀华:《林耀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草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
    [32]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3]凌纯声,林耀华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34]刘兵,江洋:《科学史与教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5]刘春:《刘春民族问题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6]刘达成:《民族学的实践与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7]罗杰·夏蒂安:《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沈坚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版。
    [38]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9]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1]潘宋永:《林耀华评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42]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3]乔健主编:《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5年。
    [44]施天一主编:《广义民族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版。
    [45]唐勃:《中共与知识分子》,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1988年版。
    [46]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7]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8]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王建民、胡鸿保、张海洋《中国民族学史》(下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9]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50]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3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53]王慰慈:《记录与探索:与大陆纪录片工作者的二十世纪对话》,远流出版社,2000年版。
    [54]邢玉林等:《探险家斯文·赫定》,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5]杨海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像片剧本选编》,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学研究室编,1981年。
    [56]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讲义初稿》,1959年油印本。
    [57]杨圣敏,良警宇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北京:知 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58]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汉胡经济关系结构研究》,邬文玲 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9]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著:《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0]张江华、李德君等编著:《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1]张养吾主编:《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经验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2]张养吾主编:《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言论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3]张养吾主编:《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文库之概况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64]张友渔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65]章学诚:《校雠通义通解》,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
    [66]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8]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69]中国科学院民研所、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黎族简史简志合编》(稿本),1960年。
    [7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工作的跃进》,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7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编:《影视人类学论文、译文和资料选编》,1995年。
    [73]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4]保罗·基奥齐:《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梦兰译,载《民族译从》,1994年第2期。
    [75]邓力群:《科学大厦的奠基石》,载光明日报,1980-07-09,第3版。
    [76]杜玉亭:《简史丛书非凡说——中国民族史探索40年》,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77]何联奎:《四十年来之中国民族学》,台北:载《中国民族学报》(第1期),1955年。
    [78]黄应贵:《光复后台湾地区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总第55期,1983年。
    [79]李德君:《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载《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
    [80]李绍明:《关于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问题》,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81]李亦园:《凌纯声先生对于中国民族学之贡献》,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0.2.
    [82]李亦园:《民族志学与社会人类学——台湾人类学研究与发展的若干趋势》,载《清华学报》,新23卷(4),1993。
    [83]刘青峰:《试论文革前中国知识分子道德勇气的沦丧》,载《知识分子》,1990年冬季号。
    [84]龙冠海:《应用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1975年。
    [85]乔健:《民族多元与多元文化》,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86]乔健:《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87]民族研究编辑部:《民族研究所发出“关于编写各民族简史、简志与调查提纲的补充意见”》,载《民族研究》,1958年第4期。
    [88]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89]王建民:《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土性》,载《西 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90]王建民:《中国人类学发展史中的几个问题》,载《思想战线》,1997年第3期。
    [91]王建民:《作为学术问题的中国人类学史》,载《思想战线》,1997年第期。
    [92]王铭铭:《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93]《西南社会调查所26年度工作报告》,载《岭南大学学报》,1937.9
    [94]徐祖文:《忆清华社会系民族组》,载《桃李思故乡》。
    [95]许木柱:《台湾民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报》,总第20期,1993年。
    [96]周为铮:《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汇报会在京举行》,载《中央民族学院院刊》,1959年
    [97]庄孔韶:《影视影像摄制的人类学研究定位》,载《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98]劳动部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制问题的批复,1963年8月14日(63)中劳计字第30号文。
    [99]刘格平、谢扶民同志向中央的报告,1956年7月25日。总号[56]122民字100号
    [100]刘格平、谢扶民同志向中央的报告,附录,1956年7月25日。总号[56]122民字100号
    [101]毛泽东手稿刊印,1951年11月31日。
    [102]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两年来调查工作的基本总结,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档案(7)。
    [103]文化部关于组织人员参加少数民族调查的通知附录,(58)文艺字第483号。
    [104]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东北内蒙地区民族调查组工作总结,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档案(7),1953.8.30.
    [105]民族研究所:《关于少数民族科纪片的摄制、放映等问题的请示报告》,1977年4月,民族研究所档案。
    [10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各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初步规划》,1956年4月19日。
    [10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印:《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1956年7月。
    [108]中国科学院:《关于少数民族历史、人文和语文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大纲草稿》,载《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档案》。
    [109]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关于编写各民族简史简志与调查提纲的补充意见》,1958年11月12日。
    [110中国科学院:《关于筹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报告》,1956年3月27日。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编写三种民族问题丛书的通知,452号文件,1958年5月31日。
    [112]白滨先生访谈录,2009年12月15日。
    [113]曹成章先生访谈录,2009年11月24日。
    [114]陈乃文先生访谈录,2009年5月3日。
    [115]戴庆厦先生访谈录,2009年6月6日。
    [116]洪俊先生访谈录,2009年5月21、26日。
    [117]韩锦春先生访谈录,2009年12月17日。
    [118]刘达成先生访谈录,2009年5月6日。
    [119]李仰松先生访谈录,2009年9月14日。
    [120]刘忠先生访谈录,2009年9月8日。
    [121]钟子林先生访谈录,2009年6月17日。
    [122]莫俊青先生访谈录,2009年6月5日。
    [123]毛继增先生访谈录,2009年6月3日。
    [124]王晓义先生访谈录,2009年10月20日。
    [125]石建中先生访谈录,2009年7月28日。
    [126]宋兆麟先生访谈录,2009年5月26日。
    [127]苏克先生访谈录,2009年11月23日。
    [128]索文清先生访谈录,2009年6月13日。
    [129]杨光海先生访谈录,2009年5月16日。
    [130]郑其栋先生访谈录,2009年12月16日。
    [131]Alvin W. Gouldner.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1970.
    [132]Charlotte Seymour—Smith.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London and 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 Ltd,1986
    [133]Eva M MeMahan and KimLacyRogers,ed., Interactive Oral History Inferviexoing,Hillsdale,NewJersey: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Publishers, 1994.
    [134]Functionalism Historicized.in Functionalism Historicized:Essays on British Social Anthropology, George Stocking ed.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Vol.2,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4
    [135]George Stocking, Victorian Anthropology,New York:Free Press,1987.
    [136]Gerholm, Tomas and U1f Hannerz:Introduction:The Shaping of National Anthropologies, Ethnos 1982,47(1/2):P5-35
    [137]Liu Xin,The Otherness of Self:A Genealogy of the Self in Contemporary China.
    [138]Steven Harrcll:The National Question and the Prmi Problem, Negotiating Ethnicity in China and Taiwan, edited by Melissa J. Brown, pp.274-296, the Regents Of the California,1996
    [139]Wong,Siu-lun,Sociology,and,Socialism.inContemporaryChina.London:Routle dge and Kegan Pau,1979.
    [140]Yang, Mayfair:Tradition, Traveling Anthropology and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in China, in The Future of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Henrietta L. Moored, London:Rout ledge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