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社会现代化,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痛苦和不确定因素的变迁过程,因此,对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研究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学的一大研究主题。社会变迁是指社会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尤其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既往的研究中,研究的侧重点多为宏观的、系统的大规模社会变迁,研究者主要从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变迁的模式、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入手来探讨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然而,受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社会变迁可能会具有地方性特色,具体表现为变迁的动力、变迁的模式、变迁的过程呈现出特殊性。在快速的社会转型中,有一类特殊地区的社会变迁引人关注,即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
     本文从乡村旅游这一乡村新业态入手,探讨了乡村旅游社区的综合性社会变迁,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社区变迁的表征和规律,解释了社区变迁的原因和机制,批判性地分析了变迁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是引发已经旅游化的传统乡村社区综合性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在乡村旅游社区的变迁过程中,社区的社会结构、社区参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以及社区秩序都打上了变迁的烙印。围绕这一主题,本文正文部分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为乡村旅游社区社会变迁的维度。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主要为三个层次,即生产方式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利益格局的变迁。按照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物质领域的变迁最先发生,乡村旅游业的出现改变了社区原有的传统的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开始式微,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产业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因为旅游业的特殊性对农业和工业均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第三产业在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一般经历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者具有不同的特征。生产方式的变迁必然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迁,在已经旅游化的乡村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时间观念和日常互动模式相对于传统农业时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程度各有不同,在传统农业时代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逐渐失衡,由此引发了居民、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复杂的群体性利益矛盾和冲突。
     第二部分为乡村旅游社区的现代化与东道主的现代性。旅游是现代化的产物,如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组织的产生、旅游过程都与现代化密切相关;旅游又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的视角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都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理论上讲,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或第三产业化均是乡村社区可能的选项。乡村旅游社区的现代化所依赖的旅游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于乡村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乡村旅游社区的现代化必须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和共建共共享的理念与机制。乡村旅游社区也面临着现代化困境,乡土性与城市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以及产业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构成了最主要的困境。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化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现代性,其时间观、义利观以及规范观等现代化人格也逐渐生成。
     第三部分为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乡村旅游社区脱胎换骨于传统的乡村社区,其前旅游化时期的社会分层结构与其他农业化社区并无差异。乡村旅游社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缓解了社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各年龄段的劳动力通过参与旅游业改变了自身的身份和社会分层地位,居民参与程度和获取利益的不同使社区产生了新的社会不平等,但这不能视为旅游业的负效应。动态地看,社区居民的社会流动具有流动的频繁性、向上流动的普遍性和代际流动的进步性三大特征。在乡村旅游社区,妇女的社会流动尤为引人关注,因为在旅游服务业中妇女具有性别优势。妇女的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社男女的平等。
     第四部分为乡村旅游社区的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是乡村旅游社区旅游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趋势。社区参与的主体包括了社区居民个人、社区居民群体、社区管理者、外来企业和人员以及中介组织。社区参与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决策、监督、规划、服务和维护五个领域。社区参与可以分为个人参与和群体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乡村旅游社区在旅游化前后的社区参与在主体、内容和方式三个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迁。在当前条件下,乡村旅游社区的社区参与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性、居民自治型和多方合作型,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社区的社区参与对于居民的脱贫致富、民主意识的培育、男女平等观念的巩固和环境资源的保护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部为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失范。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运行系统各层次子系统转型的不同步性导致社会失范成为社会变迁的副产品。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失范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的社会失范是社会宏观层面的失范在微观社区的体现,而特殊性社会失范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的微观社区的失范,二者在乡村旅游社区交织在一起。社区的社会失范既有社区自身原因也有社区外部原因。
Afte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d,Chinese society is stepping fast toward modernization,meanwhile,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s full of hardships and uncertainty, therefore,the research of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becomes a hot issu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ology.Social change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society itself,mainly referring to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Among the existing researches,the emphasis concentrated on the macro-systematic large-scale social change,and researchers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rules of social change from the angels such a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the model of social change,the motivation power of social change,and so on.However,under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social change in different areas may acquire various local features,for example,the motivation power,model and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 may vary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During the process of quick social transformation,social change in a particular district, that is,in the rural tourism community,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raction.
     PartⅠis about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social changes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y(RTC).The social change in RTC is highly complicated,which falls into three layers: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l,life style and benefit pattern.According to general rules of social change,social change firstly occurs in the material field,rural tourism alters traditional industry structure,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declines and the 3~(rd) industry arises rapidly,which causes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industries.The third industry experiences three stages:primary stage,intermediate stage and advanced stage.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l brings about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In RTC,the pace of life, view of time and interaction model differs from those of traditional countrysid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he benefit pattern loses its balance.Hence the profit conflicts break out among rural residents,tourism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
     PartⅡfocuses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RTC and the modernity of local residents.Tourism is the result of modernization,for example,tourists' traveling motive,the appearance of tourism organiz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traveling are all related to modernization.Tourism is also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ization.Judging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y,politics,culture and environment,tourism promotes modernization on the macro-level and micro-level.Theoretically,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and the third industry are the alternatives of ways of modernization in rural area. Rural tourism is characterized by rurality,openness,and sustainability.The modernization of RTC must rely on the views and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orientation,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ve construction.RTC is faced with dilemma of modernization such as the conflicts between rurality and urbanization,tradition and modernity,and industry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With the touristification of RTC,local residents' view of time,justice and benefits,and social norms under go changes.
     PartⅢis about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of RTC.The RTC originates from traditional rural community.Before touristification its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is identical to the other rural areas.The tourism-centered third industry relieves the internal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promotes the employment of surplus labor forces.The labor forces of different ages change their identity and social status by participating in rural tourism.But the various degree of involvement causes social inequality,which is improperly viewed as the ill-effect of tourism.The social mobi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mobility,universality of upper ward mobility and progress of inter-generation.In RTC,the mobility of women is typically concerned,because women enjoy gender advantages over men.As a result,women's mobility promotes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PartⅣis about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ion in RTC.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gents:personal residents,group residents,community managers,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The content of participation conveys decision-making,supervision,planning,service and maintenance.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ion falls into personal participation and group participation,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passive participation, institu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non-institutional participation.Before touristification and after touristification,positive changes take place with the participation in agent,content,and way.At present,the participation model falls into government-guided model,residents' auto-governance model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odel.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ion is significant to pro-poverty,democratic thoughts,gender e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PartⅤis devoted to social anomie in RTC.During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ed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subsystems of social operation system fail to synchronize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anomie becomes the side-effect.There're general anomie and specific anomie,the former results from social anomie on the macro-level,and the latter resul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he two types of anomie mingle together.Social anomie in RTC originates from exterior and interior reasons.
引文
[1]谢婷,钟林生等:《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6第9期。
    [2]邵琪伟:《在2006中国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国旅游年鉴2007》,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3]吴仪:《致2006中国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贺信》,《中国旅游年鉴2007》,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4]邵琪伟:《在2006年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中国旅游年鉴2007》,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1]参见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参见朱又红:《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2]参见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以上海市郊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参见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李祝舜,蒋艳:《欠发达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现代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4]参见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参见李庆雷等:《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6]宗晓莲等:《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004年第4期。
    [1]罗贝尔·朗卡尔:《旅游与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第95-96页。
    [2]罗贝尔·朗卡尔:《旅游与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第96页。
    [3]参见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旅游学刊》1992年第3期。
    [4]参见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人文地理》1996年第6期;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经济地理》2004年第4期;王璐璐;《国内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理论综述》,《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5]参见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研究》1996年第4期;
    [6]参见宣国富:《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地理科学》2002年第6期;冯智明:《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7]参见郭颖:《试论少数民族地区万恶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泸沽湖地区为例》,《旅游学刊》2001年第3期;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学刊》2001年第5期;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1]参见黄艳华等:《北美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昆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袁香香,武邦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1期;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刘海鸿:《乡村旅游: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邓金阳,张耀启:《美国乡村旅游发展》,《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姚治国等:《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经济地理》2007年第6期。
    [2]参见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生态经济》,2007年第9期;
    [3]参见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6期
    [4]参见Murphy,P.,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M].New York:Methuen,1985.
    [5]参见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旅游学刊》2000年第1期。
    [6]参见张波:《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7期;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参见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中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7]参见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中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8]参见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参见郑向敏,刘静:《论旅游业发展中社区参与的三个层次》,《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参见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
    [3]尹德涛等著:《旅游社会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5页。
    [4]Velasco,M.J.P.,1999,Andalusian Women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Rural Tourist Trade.Geojournal,48:253-258
    [5]Garcia-Ramon,M.,Canoves,G.,Valdovinos,N.,1995,.Farm Tourism,Gender and the Environment in Spai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2(2):267-282
    [6]Harvey J.,Hunt,J.,Harris,G.1995,Gendre and Community Tourism Dependence Level.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2:278
    [7]转引自尹德涛等著:《旅游社会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5页。
    [8]参见刘韫:《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调研》,《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1]Dann and Cohen.1991,Sociology and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157-162
    [2]参见埃里克·科恩:《旅游社会学纵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参见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参见尹德涛等著:《旅游社会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参见宋博,郑向敏:《乡村旅游:安全与控制》,《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王新建,郑向敏:《旅游社区安全认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2]郑杭生:《社会转型理论的新视角:度与势》,《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一: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7页。
    [1]Turner,L.,and J.Ash.The Golden Hordes: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Leisure Periphery[M].London:Coustable,1975.
    [2]罗贝尔·朗卡尔:《旅游与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9页。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2]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1]庞树奇,蒋雅蓉:《普通社会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9页。
    [3]许树辉:《旅游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障碍》,《特区经济》2006第2期。
    [4]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香港概念及国内外香港研究进展》,保继刚等:《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4页。
    [1]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1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2]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3]中国旅游年鉴编委会:《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第187页。
    [4]中国旅游年鉴编委会:《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1]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第65页。
    [2]Cevat Tosun,2002,Host Perceptions of Impacts:a Comparative Tourism Stud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1):234-235
    [3]封进:《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其调整》,《农业经济》2000年第9期。
    [1]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2]韩丽:《关于我国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农业经济》2000年第9期。
    [1]黄郁成等:《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旅游学刊》2007年第6期。
    [1]参见《中国旅游年鉴2007》,中国旅游年鉴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1][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64页。
    [1][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1]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黄蓉,汪胜毕:《论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职能》,《商场现代化》,2006年9月(上旬刊)。
    [1]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9页。
    [2]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1]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1]郭德宏:《什么是现代化》,郭德宏,柳建辉:《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青岛出版社,2000年,第159页。
    [2]谢立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3][法]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7页。
    [4]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英]安东呢·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8页。
    [1][法]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6页。
    [1]吕世辰:《农村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2]王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3]吕世辰:《农村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09页。
    [1]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页。
    [3]谢立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1]暴向平等:《乡村旅游的本质思考》,《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59页。
    [1]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87-88页。
    [2]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1]张广瑞译:《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旅游学刊》1998年第2期。
    [2]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1]王雨昕:《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对策研究》,《商业现代化》,2007年6月(中旬刊)。
    [2]邹统钎:《乡村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3]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1]张继涛:《旅游主体文化的特征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旅游学刊》2001年第5期。
    [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6-107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6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2-73页。
    [2][法]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9页。
    [3][法]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9页。
    [1]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2]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学术研究》,2007第11期。
    [1]彼得·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2]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
    [3]萧放:《岁时与传统社会的时间观》,《民间文化》2000年第3期。
    [4][美]埃费里特·罗吉斯,拉伯尔·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2-333页。
    [1]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173页。
    [1]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25页。
    [2]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
    [1]朱熹:《晦庵集·与延平李先生书》。
    [2]郑杭生,冯仕政:《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东南学术》2000年第2期。
    [3]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1]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66-67页。
    [1]李鸿,吕文敏:《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问题及调整》,《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候兵,胡丹:《乡村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乡镇经济》2007年第11期。
    [3]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1]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174-175页。
    [2]郑杭生,赵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涵义辨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2]李全生:《农村社会分层标准浅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6页。
    [4]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71页。
    [1]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72页。
    [2]奂平清:《农村居民的社会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政策调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
    [2]宋振春:《当代中国旅游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第128页。
    [1]王雨昕:《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年6月(中旬刊)。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页。
    [1]侯蕊玲:《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3]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4页。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08页。
    [1]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2]M.Garcia-Ramon,G.Canoves,N.Valdovinos,,1995.Farm Tourism,Gendr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Spai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22,pp278
    [1]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3页。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7页。
    [2][加]沙伦·哈珀:《实验室·庙宇·市场——对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交互作用的反思》,张继涛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3]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4]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张文:《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2004》,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1]孙诗靓,马波:《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旅游科学》,2007年第2期。
    [2]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3]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05页。
    [1]王云才等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2]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1]蒋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具体操作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07页。
    [3]沈君彬:《社区建设中参与主体角色问题的反思》,《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姜晓彬,衡霞:《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王云才等:《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1]王正中:《城乡二元结构对当代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制约》,《理论学刊》2007年第1期。
    [2]孙九霞:《守士与乡村社区旅游参与——农民在社区旅游中的参与状态及成因》,《思想战线》2006年第5期。
    [3]参见胡兆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2年第2期。
    [1]明星:《武陵源艰难的回归》,《瞭望》2003年第40期。
    [2]潘秋玲,李九全:《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
    [1]王昆欣,周国忠,郎富平:《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3页。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2]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006年第1期。
    [3]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
    [1]谢江红:《论社区参与与欠发达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和谐发展》,《商业经济文萃》2006年第5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25日。
    [2]黎平:《试论山区旅游的社区参与》,《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3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25日。
    [4]参见邹统钎等:《乡村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78-79页。
    [1]黄福才,张进福:《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国土资源部:《2007年中国国士资源公报》,2008年4月16日。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3页。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8-20页。
    [2]杨善华,赵力涛:《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制度背景下的“农户—社区”互动结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3]杨敏:《“活着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民俗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视野》,《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6期。
    [1][美]埃弗里特·罗吉斯,拉伯尔·伯德格著:《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等译,1988年,第17页。
    [2]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英]伦纳德·利克里什,卡森·詹金斯:《旅游学通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1]周大鸣,杨小柳:《社会转型与中国乡村权力结构研究——传统文化、乡镇企业和乡村政治》,《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2]参见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和特莱佛·索费尔德:《尼伯尔登山旅游:村庄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高喜马拉雅Syabru Besi和Thulo Syabru村庄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参见埃里克·科恩:《旅游社会学纵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6页。
    [2]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张晓苹,何昌邑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2]尹德涛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1.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一·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二·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拓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9.Vago,S.,Social Change(5~(th) edition)(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 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1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5.[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6.[英]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英]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8.李守经,钟涨保:《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侯钧生:《西方社会理论教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
    23.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5.韩明谟等:《中国社会与现代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26.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0.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1.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美]埃弗里特·罗吉斯,拉伯尔·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3.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5.[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筠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8.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9.吕世辰:《农村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0.王义祥:《发展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沈崇麟主编:《中国沿海地区社会变迁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3.[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4.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5.李路路,孙志祥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7.[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8.[美]彼特·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9.[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50.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2.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3.王继庆:《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4.李周等:《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55.[以]埃里克·科恩:《旅游社会学纵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尹德涛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法]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8.[美]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美]丹尼逊·纳什著:《旅游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61.郑本法:《旅游社会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3.[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4.张文主编:《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2004)》,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5.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66.[美]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67.[英]伦纳德·利克里什,卡森·詹金斯:《旅游学通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版。
    68.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69.[法]罗贝尔·朗卡尔:《国际旅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0.[法]德尼·佩兰著:《酒店业》,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1.[法]罗歇·苏:《休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2.[美]弗雷德·波塞尔曼等:《弯路的代价——世界旅游业回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庞树奇,蒋雅蓉:《普通社会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5.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6.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78.邹统钎等:《乡村旅游:理论·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王昆欣等:《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2008年版。
    80.王云才等:《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保继刚等:《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
    82.宋振春:《当代中国旅游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83.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7)》,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8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课题组:《中国旅游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86.[加]沙伦·哈珀:《实验室·庙宇·市场——对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交互作用的反思》,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7.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8.[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89.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0.P.Murphy 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M].New York:Methuen,1985.
    91.Turner,L.,and J.Ash.The Golden Hordes: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Leisure Periphery.London:Coustable,1975.
    1.郑杭生,冯仕政:《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东南学术》2000年第2期。
    2.郑杭生,赵文龙:《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结构”的涵义辨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郑杭生,陆汉文:《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从现代化理论到新发展观》,《浙江学刊》2004第3期。
    4.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5.郑杭生:《和谐社会与新型现代性》,《学会》2005年第4期。
    6.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7.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学术研究》2007第11期。
    8.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第6期。
    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化之间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0.杨善华,赵力涛:《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制度背景下的“农户—社区”互动结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11.朱又红:《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2.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3.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以上海市郊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4.赵子祥:《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变迁20年》,《社会科学辑刊》20001,(1)。
    15.张进福、肖洪根:《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旅游学刊》2000年第1期。
    16.黄福才,张进福:《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17.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8.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下),《旅游学刊》,2001第5期;2002第1期。
    19.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旅游学刊》1992年第3期。
    20.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人文地理》1998年第2期。
    21.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4期。
    22.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3.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4.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研究》1996年第4期。
    25.吴仪:《致2006中国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贺信》,《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26.邵琪伟;《在2006年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27.奂平清:《农村居民的社会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政策调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8.杨敏:《“活着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民俗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视野》,《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6期。
    29.舒晓兵,风笑天:《结构与秩序的解构——斯宾塞、帕森斯、达伦多夫的社会变迁思想评析》,《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30.朱力:《关于社会失范机制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31.夏玉珍:《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控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2.刘明:《旅游地周边乡村社区的功能与结构更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3.黄郁成等:《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旅游学刊》2007年第6期。
    34.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旅游学刊》2000年第1期。
    35.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
    36.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旅游学刊》1992年第3期。
    37.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经济地理》2004 年第4期。
    38.封进:《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其调整》,《农业经济》2000第9期。
    39.冯智明:《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40.李鸿,吕文敏:《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问题及调整》《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1.候兵,胡丹:《乡村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乡镇经济》2007年第11期。
    42.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43.李全生:《农村社会分层标准浅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4.王新建,郑向敏:《旅游社区安全认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5.萧放:《岁时与传统社会的时间观》,《民间文化》2000年第3期。
    46.侯蕊玲:《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7.刘纬华、肖洪根:《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分析与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教育增刊》1999年10月。
    48.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
    49.李少惠,贺炜:《农村社区参与式管理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职能》,《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50.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1.蒋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具体操作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52.杨荣:《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探索》2003年第1期。
    53.王琳:《社区参与:影响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54.王刚,汪丽萍:《社区参与简论》,《城市研究》1998年第5期。
    55.孙诗靓,马波:《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旅游科学》2007年第2期。
    56.庞玉珍,李国华:《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社区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25日。
    58.沈君彬:《社区建设中参与主体角色问题的反思》,《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59.姜晓彬,衡霞:《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0.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学刊》 2001年第5期。
    61.陈万灵:《“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62.郑向敏:《乡村旅游:安全与控制》,《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63.申葆嘉:《论旅游接待地的社会压力问题》,《旅游学刊》1992年第3期。
    64.张广瑞译:《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旅游学刊》1998年第2期。
    65.邱云美:《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农村经济》2004年第12期。
    66.暴向平等:《乡村旅游的本质思考》,《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7.任亮:《社会共享价值断裂与社会失范行为》,《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4期。
    68.李庆雷等:《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69.张波:《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7期。
    70.蒋艳:《欠发达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现代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71.宣国富:《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地理科学》2002年第6期
    72.黄艳华等:《北美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昆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73.袁香香,武邦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1期;
    74.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75.刘海鸿:《乡村旅游: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76.邓金阳,张耀启:《美国乡村旅游发展》,《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
    77.姚治国等:《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经济地理》2007年第6期。
    78.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6期
    79.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生态经济》2007年第9期。
    80.谢婷等:《.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9期。
    81.杨雪云,周业勤:《社区参与不足的社会学解读》,《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82.许树辉:《旅游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障碍》,《特区经济》2006年第2期。
    83.张继涛:《旅游主体文化的特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84.Cevat Tosun,2002,Host Perceptions of Impacts:a Comparative Tourism Stud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1)
    85.Cohen,E.,1972,Toward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Social Research,(39)
    86.Garcia-Ramon,M.,Canoves,G.,Valdovinos,N.,1995,.Farm Tourism,Gender and the Environment in Spai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2(2):267-282
    87.Harvey J.,Hunt,J.,Harris,G.1995,Gendre and Community Tourism Dependence Level.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2:278
    88.Willkinson,P.R,Pratiwi,W.,1995,Gender and Tourism in an Indonesian Villag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2(2):283-299
    89.McGehee,N.G,Kim,K.,Jennings,GR.,2007,Gender and Motivation For Agri-toursim Entrepreneurship.Tourism Management,28:280-289
    90.Thrane,C,2008,Earnings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oursim Industry:Gender,Human Capital and Socio-demographic Effects.Tourism Management,29:514-524
    91.Velasco,M.J.P.,1999,Andalusian Women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Rural Tourist Trade.Geojournal,48:253-258
    92.Fredline,E.,Faulkner,B.,2000,Host Community Reactions:a Cluster Analysi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7(3):763-7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