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historic Cultures in Xinjiang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Neighbor Cultures
  • 作者:邵会秋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学位年度:2007
  • 导师:杨建华
  • 学科代码:060102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7-04-01
摘要
本文分三阶段对新疆地区史前时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内涵、分期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初步梳理了与新疆地区相关的境外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新疆地区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过程以及东西方文化在这一演进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本文的研究表明,东西方文化因素在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不同外来文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着差异,总体上可以归纳为西方文化因素影响的断裂性特征和东方文化因素影响的连续性特征。
Xinjiang is in the interior of Eurasian continent.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oroughfare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In Han Dynasty, Zhangqian was sent to the turkestan and the Silk Road has been opened. Since then, Xinjiang became the junction of the West and the East for their goods commercial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However, concerned about existing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some parts of the Silk Road could very possibly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before the Han Dynast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 and the inland of China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Bronze Age. And this makes i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atterns in Xinjiang area before Han Dynasty in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exchanges. This dissertation is in an attempt to list systematically on the published pre-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By analyzing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chronology of all kinds of relics, the author builds the basic space-time framework. And based on this,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prehistory culture patterns, thus to promote further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This dissertation has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defines the space of time and region, and explains some concepts such as“Central Asia”and“Prehistory of Xinjiang”. And then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es in Xinjiang pre-historical archaeology. The author also rais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Against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represents his proof line and purpose.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space-time framework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in Xinjiang area.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lists all pre-historical cultures in Xinjiang area. On the basis of present research result, he divides the pre-history period into three stag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ltural relics in each stage in the aspects of their characters, phases and chronology. He builds and completes the framework.
     Chapter three is about some relevant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out of China.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introduces several cultures out of China. These cultures mainly includes: in third millennia BC and earlier, the Pit-grave culture and Afanasievo culture; in second millennia BC, the Sintashita culture, Andronovo culture, Seima- Turbino culture, Okunevo culture, Karasuk culture and Chust culture; in first millennia BC, the Tagar culture, Saka culture, Sauro-Sarmatians culture and some early nomadic cultures in Altai and Tuva area.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e cultures is not only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researches on Xinjiang’s pre-historical culture patterns, but also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helping to study culture communication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apter four is the interaction of relics in each s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atterns. After discussion in chapter two and thre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nections of cultural relics of each stage, and als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ll kinds of cultures in Xinjiang and those out of China and Gasu-qinghai area in the east. Upon such compare, the author shows out th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s of culture patterns in three different stages. Seen from the whole Xinjiang area, in the first stage,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of second millennia BC, few relics are found, and nearly all cultures have interactions with those outside of China. In the second stage, from the middle second millennia BC to the early first millennia BC, exotic cultures remain their top position, but the native cultures in some parts have been initially developed. In the third stage, from the early first millennia BC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lthough foreign culture factors were still playing important roles, the original cultures in many areas have made a full development.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ultural patterns, and explains the role the cultures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would play in this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he deduces the transportation path of the culture factors through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some differences on the effects that the East cultures and the West cultures have caused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patterns. He also makes his point on the disjunctive characters of the West cultures factor and the continuous characters of the East culture factors. In addition, he analyses the internal reason why such different characters formed. At las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some problems need more deep researches.
引文
[1]即谢米列奇耶地区,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南,伊塞克湖附近的楚河、塔拉斯河一带。
    [2] 目前针对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界定标准以及具体的年代范围还存在着争论,因此本文在阶段划分中将不使用这些概念。
    [3] 马松:《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年,366-368 页。
    [4]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三联书店,1997 年,1-11 页。
    [5] 除新石器和旧石器时代外,有人还提出了铜石并用时代,也属于史前范畴,见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 年第 1 期,36-44 页。
    [6]肖小勇:《关于新疆史前研究的讨论》,《西域研究》2004 年 2 期,74-83 页。
    [7] 见《山海经·大荒西经》。
    [8] 见《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周纪》,《穆天子传》注。
    [9]彼德霍普科克著,杨汉璋译:《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年,46 页。
    [10]奥雷尔.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第三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奥雷尔.斯坦因:《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1-4 卷),伏霄汉、巫新华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年。
    [11]彼德霍普科克著:《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杨汉璋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年。
    [12] 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李述礼译,上海书店,1984 年。
    [13]贝格曼:《新疆考古记》,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4]哈密文物志编纂组:《哈密文物志》附录一,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372 页。
    [15]裴文中:《新疆之史前考古史》,《中央亚西亚》,1 卷 1 期,北京,1942 年,37 页。
    [16]西北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介绍新疆文物调查工作组发现的几种文物古迹》,《文物参考资料》1954 年 3 期,35-52 页。
    [17]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文物出版社,1983。
    [18]李遇春:《新疆发现的彩陶》,《考古》1959 年 3 期,153-154 页。
    [19]吴震:《新疆东部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4 年 7 期,333-341 页。
    [20]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考古组:《昭苏古代墓葬试掘简报》,《文物》1962 年 7、8 期,98-107 页。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疏附县阿克塔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77年 2 期,107-110 页。
    [22]李征:《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文物》1962 年 7、8 期,108 页。
    [23]克由木:《新疆北部的岩画》,《文物》1962 年 7、8 期,109-111 页。
    [24]王炳华:《特克斯县出土的古代铜器》,《文物》1962 年 7、8 期,114 页。
    [25]史树青:《新疆文物调查随笔》,《文物》1960 年 6 期,22-31 页。
    [26]新疆大部分资料未发表,详见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79 年,169-183 页。
    [27]吴震:《关于新疆石器时代的初步探讨》,《新疆日报》1962 年 1 月 20 日和 1962 年 3 月 3 日;吴震:《新疆东部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4 年 7 期,333-341 页。
    [28]李遇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概况》,《文物》1962 年 7、8 期,11-15 页;李遇春:《新疆发现的彩陶》,《考古》1959 年 3 期,153-154 页。
    [29]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 年,225-234 页。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 年 3 期,325-361 页。
    [31]贺新:《巴里坤南湾古墓地发掘简报》,《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6 年 16 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巴里坤南湾 M95 号墓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 年 5 期,6-8 页;贺新:《巴里坤南湾M16 墓葬清理简报》,《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7 年 16 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里坤南湾墓地 66 号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85 年 1 期,4 页。
    [32]常喜恩:《哈密市雅满苏矿林场办事处古代墓葬》,《中国考古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 年,274-275 页。
    [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吐鲁番艾丁湖古墓葬》,《考古》1982 年 4 期,365-372 页。
    [34]刑开鼎:《鄯善县洋海古墓葬》,《中国考古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 年,274-275 页。
    [35]吐鲁番地区文管所:《鄯善苏巴什古墓》,《考古》1984 年 1 期,41-50 页;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鄯善县苏巴什古墓群的新发现》,《考古》1988 年 6 期,502-506 页。
    [36]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托克逊县英亚依拉克古墓群调查》,《考古》1985 年 5 期,478-479 页。
    [37]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托克逊县喀格恰克古墓群》,《考古》1987 年 7 期,597-603 页。
    [38]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 1 期,18-22 页。
    [39]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米泉大草滩发现石堆墓》,《考古与文物》1986 年 1 期,36-38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市南郊发现石堆墓》,《考古与文物》1989 年 2 期,41-42 页。
    [4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和硕新塔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 年 5 期,399-407 页;张平、王博:《和硕县新塔拉和曲惠遗址调查》,《考古与文物》1989 年 2 期,16-19 页。
    [41]察吾乎墓地是由五个墓地组成,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八十年代末在这五处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每个墓地都发表了简报: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察吾乎四号墓地 1986 年度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7 年 1 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乎沟四号墓地 1987 年度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8 年 4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乎沟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9 年 4 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三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0 年 1 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五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2 年 2 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2 年 4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等《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一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 年 1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新疆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二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 年 6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三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 年 10 期,882-889 页。
    [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轮台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 11 期,987-996 页。
    [43]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183-201 页。
    [44]穆舜英:《楼兰古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310-312 页。
    [45]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 1 期,23-32 页。
    [46]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考古学报》1981 年 2 期,199-216 页。
    [47]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墓葬 1989 年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2 年 2期,1-14 页;多鲁坤·阚白尔:《塔里木南部发现三千年前古尸》,《文物天地》1987 年 2 期,40-41页。
    [4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管会:《木垒县四道沟遗址发掘》,《考古》1982 年 2 期,113-120 页;黄小江等:《新疆木垒县发现古代游牧民族墓葬》,《考古》1986 年 6 期,572 页。
    [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奇台县半截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1 年 6 期,552-553 页;奇台县文化馆:《新疆奇台县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与墓葬》,《考古学集刊》2,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 年,22-24 页。
    [50]张玉忠:《新疆新源巩乃斯种羊场石棺墓》,《考古与文物》1985 年 2 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新源铁木里克古墓群》,《文物》1988 年 8 期,59-62 页。
    [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洛浦山普拉古墓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89 年 2 期。
    [52]王博、成振国:《新疆巩留县出土一批铜器》,《文物》1989 年 8 期,95-96 页。
    [5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工作的新发展》,《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 年,343-351 页。
    [54]羊毅勇:《新疆铜石并用文化》,《新疆文物》1985 年 1 期,39-45 页。
    [55]陈戈:《略论新疆的彩陶》,《新疆社会科学》1982 年 2 期,77-103 页。
    [56]陈戈:《关于新疆远古文化的几个问题》,《新疆文物》1985 年 1 期,27-38 页;陈戈:《关于新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新认识》,《考古》1987 年 4 期,343-351 页。
    [57]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146-163 页。
    [5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23-30页。
    [59]张成安、常喜恩:《哈密腐殖酸厂墓地调查》,《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36-40 页。
    [6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市艾斯克尔墓地的发掘》,《考古》2002 年 6 期,30-41 页。
    [61]哈密地区文管所:《哈密黄田庙尔沟墓地调查》,《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32-35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1-28 页。
    [62]南湾墓地的材料未正式发表,见吕恩国 、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72-193 页。
    [6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五堡墓地 151、152 号墓葬》,《新疆文物》1992 年 3 期,1-10 页。
    [6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 年 4 期,1-1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三号墓地》,《新疆文物》1994 年 2 期,1-20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 年 6 期,42-57 页。
    [65]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洋海墓地出土文物》,《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28-40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考古新收获——鄯善洋海墓地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04 年 1 期,1-66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的 考古新收获》,《考古》2005 年 5 期,3-7 页。
    [6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柴窝堡古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11-31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 年乌鲁木齐柴窝堡古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19-2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林场Ⅱ号点墓葬》,《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19-29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林场Ⅰ、Ⅲ、Ⅳ号点墓葬发掘》,《新疆文物》2000 年 1、2 期,6-10 页。
    [6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 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3 年 2 期,8-46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 年 1 期,114-119 页。
    [68]新疆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8 年 4 期,1-53 页;新疆博物馆文物队:《且末县扎滚鲁克五座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2-18 页;新疆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 年 1、2 期,1-21 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3 年 1 期,89-136 页。
    [69]龚国强等:《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 年 9 期,21-32 页。
    [7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 年 8 期,684-736 页。
    [71]何德修;《新疆库尔勒市上户乡古墓葬》,《文物》1999 年 2 期,32-40 页。
    [7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哈布其罕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8-24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哈布其罕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1 年 3、4 期,16-22 页。
    [7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 1-18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吐尔墓地第一次发掘》,《考古》2002 年 6 期,14-29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4 期1-14 页。
    [74]郭建国:《塔什库尔干下坂地水库区文物调查》,《新疆文物》2002 年 3、4 期,67-68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什库尔干下坂地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4 年 3 期,1-60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什库尔干下坂地墓地 2004 年度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1 期,3-12 页;吴勇:《新疆喀什下坂地墓地考古发掘新收获》,《西域研究》2005 年 1 期,109-113页。
    [7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查布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 年 8 期,17-28 页。
    [76]吕恩国:《昭苏县喀拉苏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 年 1、2 期,30-37 页。
    [7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2 年 3、4 期,13-53 页。
    [7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州尼勒克县其仁托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3 期,60-87 页。
    [7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叶什克列克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20-30页。
    [8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5 年度伊犁州巩留县山口水库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6年 1 期,1-40 页。
    [8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南岸干渠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年 1 期,13-32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恰甫其海 A 区 XV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4 期,22-33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恰甫其海 A 区 X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6 年 1 期,41-47 页。
    [82]伊弟利斯、张玉忠:《1993 年以来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述略》,《西域研究》1997 年 3 期,39-7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以北地区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6 年 1 期,16-21 页;岳峰、于志勇《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以北地区 1996 年考古调查》,《考古》1999 年 4 期,11-17 页。
    [8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古墓》,《新疆文物》1994 年 4 期,12-19 页;张玉忠、邢开鼎:《石河子市南山发现一批 2000 多年前的墓葬》,《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100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 年 8 期,38-46 页。
    [84]李肖:《新疆塔城市考古的新发现》,《西域研究》1991 年 1 期;李肖:《塔城市卫生学校古墓群及遗址》,《中国考古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 年,328-329 页;于志勇:《塔城市二宫乡下喀浪古尔村古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98 年 2 期,35-38 页。
    [8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洛浦县山普拉 II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 年第 1、2 期,11-35页。
    [86]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交河沟西 1994-1996 年度发掘报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年。
    [87] 尼雅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发表的成果也较多,见王炳华:《尼雅考古回顾及收获》,《新疆文物》1996 年 1、2 期;灵均:《中日尼雅遗址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0 年 2 期,102-103 页。
    [88]伊弟利斯、张玉忠:《1993 年以来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述略》,《西域研究》1997 年 3 期,39-72页。
    [8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年 1 期,114-119 页。
    [9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年。
    [9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
    [9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 年。
    [93]陈戈:《关于新疆地区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考古》1990 年 4 期,366-374 页。
    [94]陈戈:《关于如何认识和界定新疆青铜时代文化的讨论》,《中国文物报》1997 年 6 月 1 日;陈戈:《关于如何认识和界定新疆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讨论》,《中国文物报》1997 年 6 月 8 日;陈戈:《新疆出土的早期铁器——兼谈我国开始使用铁器的时间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年,425-432 页。
    [95]水涛:《对于新疆早期文化定性问题的基本认识》,《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51-54 页;安志敏:《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1996 年 12期,70-77 页;吕恩国:《论新疆考古学研究种存在的几个问题》,《新疆文物》1995 年 2 期,70-77页。
    [96]陈戈:《略论焉不拉克文化》,《西域研究》1991 年 1 期,81-96 页;陈戈:《焉布拉克文化补说》,《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48-52 页。
    [97]对该文化的名称目前存在着争论,新疆文物考古所的同志多以察吾呼文化命名,吕恩国:《察吾呼文化研究》,《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75-86 页。陈戈先生认为该文化名称应为“察吾呼沟口文化”,见陈戈:《新疆察吾呼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 年 5 期,42-50 页;陈戈:《察吾呼沟口文化的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 年 5 期,30-39 页。本文采用的是大型发掘报告的名称,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 年。
    [98]陈戈:《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年 1-35 页。
    [99]陈戈:《新疆史前时期又一种考古学文化-苏贝希文化试析》,《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53-171 页;陈戈:《苏贝希文化的源流及与其它文化的关系》,《西域研究》2002年 2 期,11-18 页。
    [100]这一时期新疆考古学文化命名比较混乱,虽已经确定众多文化类型,但仅有焉不拉克文化、察吾呼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苏贝希文化进行了专门的文化内涵和分期讨论。哈佛大学陈光祖先生曾将整个新疆地区的金属器时代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十个考古学文化。其中早期主要有古墓沟文化、焉不拉克文化、新塔拉文化、克尔木齐文化、哈拉墩文化和艾丁湖文化,年代范围在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1000 年;晚期包括四道沟文化、察吾呼沟文化、群巴克文化和塞克文化,时间在公元前 1000 年-公元前 400 年之间,但对于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没有的得到学术界的共识。见陈光祖著,张川译:《新疆金属时代》,《新疆文物》1995 年 1 期,83-97 页。
    [101]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6 页。
    [102]安志敏:《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1996 年 12 期,70-77 页。
    [103]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104] 除此之外,郭物先生在其博士论文《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一文中对公元前 1 千纪新疆地区的考古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更早阶段的部分文化遗存也所有涉及,由于该文尚未正式发表,在此不做更多的评述。
    [105]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6 页;水涛: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im and Fergana Basins in the Bronze Age,《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55-61 页。
    [106]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年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53-65页;李水城、水涛:《公元前 1 千纪的河西走廊西部》,《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 年,63-75 页;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 年 3 期,239-278 页。
    [107]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 年;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新疆文物》2002 年 3、4 期,69-82 页。
    [108]梅建军、高滨秀:《塞伊玛—图比诺现象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新疆文物》2003年 1 期,47-57 页。
    [109]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6 页。
    [110]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 年 3 期,239-278页。
    [111]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新疆文物》2002 年 3、4 期,69-82 页。
    [112]梅建军、高滨秀:《塞伊玛—图比诺现象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新疆文物》,2003年 1 期,47-57 页。
    [113]Victor H.Mair edited: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Publications,1998, 222-237; Debaine-Francfort: Xinjiang and Northwestern China around 1000BC Cultural Contact and Transmission, Migration and Kulturtransfer, Berlin,1999,57-70; Christopher P.
    [114]潜伟等:《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文物》2001 年 6 期,79-89 页。
    [115]伊弟利斯等:《拜城克孜尔水库墓地出土铜器的冶金学研究》,《新疆文物》2002 年 1、2 期,53-59页。
    [116]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克里雅河流域出土金属遗物的冶金学研究》,《西域研究》2000 年 4 期,1-11 页。
    [117]梅建军等:《新疆早期铜器和青铜器的冶金学》,《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151-165 页;梅建军、刘国瑞、常喜恩:《新疆东部地区出土早期铜器的初步分析和研究》,《西域研究》2002 年 2期,1-10 页;梅建军、王博、李肖:《新疆出土铜鍑的出土科学分析》,《考古》2005 年 4 期,78-84页。
    [118]李延祥、梅建军:《奴拉赛铜矿冶炼技术研究》,《有色金属》,第 53 卷,第 1 期,2001 年 2 期,64-66 页;梅建军、李延祥:《新疆奴拉赛古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初步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第 17 卷,第 3 期,289-295 页。
    [119]潜伟:《新疆哈密及其邻近地区史前时期铜器的检验与分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年 5 月,第 10 卷 2 期,21-27 页。
    [120] 韩康信先生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见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Han Kangxin: The Phys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Ancient Popula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558-570.
    [121]王博、崔静《新疆哈密五堡古墓 M151、M152 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文物》1995年 1 期,28-33 页;王博等:《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陈靓:《鄯善苏贝希墓葬人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 年 4 期,65-78 页;陈靓:《石河子南山石堆墓出土颅骨研究》,《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66-98 页;陈靓:《索墩布拉克墓地人骨人类学特征》,《新疆文物》2000 年 1、2 期,87-98 页。
    [122] 崔银秋:《新疆古代居民线粒体 DNA 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年 9 月。
    [123]Thornton and Theodore G.Schurr: Genes, Language, and Culture: a Example from the Tarim Basin,Oxford Journal of Archaeology ,23(1),83-106,2004.
     [124]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等编:《新疆水文地理》,科学出版社,1966 年,3-4 页;任美锷: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99 年。
    [125] 羊毅勇;《新疆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新疆文物》1999 年 3、4期,116-126 页。
    
    [126]李征:《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文物》1962 年 7-8 期,103-108 页。
    [127]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 1 期,23-32页。
    [128]陈戈:《关于新疆远古文化的几个问题》,《新疆文物》1985 年 1 期,27-38 页。
    [129]陈光祖:《新疆金属时代》,《新疆文物》1995 年 1 期,83-97 页。
    [130]王博:《切木尔切克文化初探》,《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 年,274-285 页。
    [131]李征:《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文物》1962 年 7-8 期,103-108 页。
    [132]王炳华先生认为该古墓群的年代上限应该在公元前 1000 年以前,见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146-163 页;林梅村先生通过与颜纳亚文化和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对比分析将克尔木齐文化的年代上限提到公元前 2200 年-1900 年,见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新疆文物》2002 年第 3、4 期,69-82 页。
    [133]穆舜英、王明哲:《新疆古代民族考古文化》,《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5 年 6 期;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6页。
    [134]陈光祖:《新疆金属时代》,《新疆文物》1995 年 1 期,83-97 页。
    [135]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新疆文物》2002 年第 3、4 期,69-82 页。
     [136] 张玉忠:《新疆布尔津县出土的橄榄形陶罐》,《文物》2007 年 1 期,66 页。
    [137]李征:《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文物》1962 年 7-8 期,103-108 页;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 1 期,23-32 页。
    [138]王博:《切木尔切克文化初探》,《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 年,274-285 页。
    [139]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12-34页。
    [140] 对于阿凡纳谢沃文化和奥库涅夫文化的年代分析可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论述。
    [141] 参见第三章第二节关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分析,图 3.2-17。
    [14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 年 1 期,114-119 页。
    [143]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83 -201 页。
    [144]穆舜英:《楼兰古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310-312 页。
    [145]贝格曼:《新疆考古记》,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61-151 页;奥雷尔.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第三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46]贝格曼:《新疆考古记》,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61-151 页。
    [147] 2002 年的发掘资料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 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3 年 2 期,8-46 页。 其他年度资料尚未发表,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 年 1 期,114-119 页。
    [148]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83 -201 页;王炳华:《古墓沟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几个问题》,《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202-209 页;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年,148 页。
    [149]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83 -201 页。
    [150]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述》,中华书局,2005 年,222 页。
    [15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 年 1 期,114-119 页。
    [152]常喜恩:《哈密市雅满苏矿林场办事处古代墓葬》,《中国考古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 年,274-275 页。
     [153] 刘学堂:《新疆史前墓葬的初步研究》,载于西安半坡博物馆编《史前研究》,三秦出版社 2000年,451-476 页;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72-193 页;潜伟等:《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文物》2001 年 6 期,79-89 页。
    [154] 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年 9月,40 页。
    [155]潜伟等:《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文物》2001 年 6 期,79-89 页。
    [156] 发掘者认为该器物为矛,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72-193 页,但观其形制更似匕首。
    [157]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年 9月,41 页;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72-193 页。
    [15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三),《考古》1996 年 7 期,70 页。
    [15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等:《骨质标本的碳-14 年代测定方法》,《考古》1976 年 1期,28-30 页。
    [160]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 9月,40 页。
    [161]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 年 3 期,239-278页。
    [162]最初的发掘简报称该遗址为坎儿子遗址见奇台县文化馆:《新疆奇台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与古墓》,《考古学集刊 》(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22-24 页。
    [1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年,图版 0811、0812;奇台县文化馆:《新疆奇台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与古墓》,《考古学集刊 》(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22-24 页。
    [16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乌帕尔细石器遗址调查报告》,《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年,27-40 页。
    [165] 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146 页。
     [166]见第三章第二节关于卡拉苏克文化的讨论。
    [167]王博:《切木尔切克文化初探》,《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 年,274-285 页。
    [168]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石河子市博物馆:《石河子古墓》,《新疆文物》1994 年 4 期,12-19 页。
    [169]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市文物普查简报》,《新疆文物》1998 年 4期,54-64 页。
    [170]Corinne Debaine- Francfort: Xinjiang and Northwestern China around 1000BC Cultural Contact and Transmission, Migration and Kulturtransfer, Berlin,1999,57-70.
    [171] 见第三章第二节卡拉苏克文化。
    [172] 新疆地区的这类遗存与典型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从大的文化区考虑,应该纳入安德罗诺沃文化系统中。
    [173]Mei Jianjun:The existence of Andronovo cultural influence in Xinjiang during the 2nd millennium BC, Antiquity 73(1999):570-578.
    [174]李肖:《新疆塔城市考古的新发现》,《西域研究》1991 年 1 期;李肖:《塔城市卫生学校古墓群及遗址》,《中国考古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 年 328-329 页。
    [17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托里县萨孜县古墓葬》,《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4-22 页。
     [176]于志勇:《塔城市二宫乡下喀浪古尔村古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98 年 2 期,35-38 页。
    [177]张玉忠:《伊犁河流域的文化考古新发现》,《文博》1991 年 6 期,44-49 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伊犁地区文物普查队:《伊犁地区文物普查报告》,《新疆文物》1990 年 2 期,5-6 页。
    [178]刘学堂、关巴:《新疆伊犁河谷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西域研究》2002 年 4 期,106-108 页。
    [179] 阮秋荣:《新疆尼勒克县吉林台遗存发掘的意义》,《新疆文物》2004 年 1 期,80-82 页。
    [180] 郭建国:《塔什库尔干下坂地水库区文物调查》,《新疆文物》2002 年 3、4 期,67-68 页。
    [18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4 年 3 期,1-59 页。
    [182]刘学堂、阮秋荣:《新疆尼勒克穷科克台地第二次考古发掘收获丰硕》,《中国文物报》,2003年 4 月 4 日。
    [183]李金国、吕恩国:《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存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新疆文物》2003 年 1 期,20-27页。
    [184] 这些铜器主要来自以下资料: a、 王博:《新疆近十年发现的一些铜器》,《新疆文物》1987 年 1 期,45-51 页。 b、 王博:《新疆巩留县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9 年 8 期,95-96 页。 c、 李肖、党彤:《准噶尔盆地周缘地区出土铜器初探》,《新疆文物》,1995 年 2 期,40-49 页。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366-375 页。 e、 李溯源:《新源县出土一组青铜器》,《中国文物报》2005 年 9 月 23 日。
    [185]E.E.Kuzmina: 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63-93.
    [18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疏附县阿克塔拉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1977 年 2 期,107-110 页;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年,40-43 页。
    [18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研究所考古组:《阿克苏县喀拉玉尔衮等古代遗址》,《学术简讯》第 1期,1965 年 11 月 15 日;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38-39 页。
    [188] 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喀什地区文物普查队:《喀什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新疆文物》1993 年 3 期,8-9 页。
     [18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4 年 3 期,1-59
    [190] 新疆考古所:《新疆和硕新塔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 年 5 期,399-476 页。
    [191] 自治区博物馆、和硕县文化馆:《和硕县新塔拉、曲惠原始文化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86年 1 期,1-5 页。
    [192]自治区博物馆、和硕县文化馆:《和硕县新塔拉、曲惠原始文化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86年 1 期,1-5 页。
    [193] 陈光祖:《新疆金属时代》,张川译,《新疆文物》1995 年 1 期,83-97 页。
    [194]Corinne Debaine- Francfort: Xinjiang and Northwestern China around 1000BC Cultural Contact and Transmission, Migration and Kulturtransfer, Berlin,1999,57-70.
     [195]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198]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诸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193-327 页。
    [199]岳峰、于志勇:《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以北地区 1996 年考古调查》,《考古》1999 年 4 期,11-17页。
    [200] 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文物出版社,1983 年,93-118 页。
    [201]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文物出版社,1983 年,93-118 页。
    [202]哈密文物志编纂小组:《哈密文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21-23 页。
    [203]李遇春:《新疆发现的彩陶》,《考古》1959 年 3 期,153-154 页;吴震:《新疆东部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4 年 7 期,333-341 页。
    [204]陈戈:《略论新疆的彩陶》,《新疆社会科学》1982 年 2 期,77-103 页;李肖冰:《中国新疆古代陶器图案纹饰艺术》,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年,46-49 页。
    [205]常喜恩:《伊吾军马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86 年 1 期。
    [2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奇台县半截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1 年 6 期,552-553 页。
    [2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管会:《新疆木垒县四道沟遗址》,《考古》。1982 年 2 期,113-120 页。
    [208]哈密文物志编纂小组:《哈密文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25-26 页。
    [209] 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3 年,9-12 页;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哈密地区文物普查队:《哈密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91 年 4 期,33-34 页。
    [210]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72-193 页。
    [211]新疆考古研究所:《巴里坤南湾 M95 号墓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 年 5 期,6-8 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里坤南湾墓地 66 号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85 年 1 期,4 页
    [2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文物出版社,1992 年 3 月;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新疆人民出版社,618-620 页。
     [213] 朱永刚:《中国北方的管銎斧》,《中原文物》2003 年 2 期,30-44 页。
    [2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 年 3 期,325-361 页。
    [215]吴震:《新疆东部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4 年 7 期,333-341 页。
    [216] 苏生秀、陈洪海:《青海民和核桃庄山家头墓地清理简报》,《文物》1992 年 11 期,26-31 页。
    [217]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甘肃临夏盐场遗址发现的辛店文化陶器》,《考古与文物》1994年 3 期,1-15 页。
    [2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张家咀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 年 2 期,187-219 页。
     [2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于田县流水墓地考古发掘简介》,《新疆文物》2006 年 2期,38-43 页。
    [220]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8 月,188 页。
    [221] 邵会秋:《先秦时期北方地区金属马衔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三辑),2004 年,96-114页。
    [2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于田县流水墓地考古发掘简介》,《新疆文物》2006 年 2期,38-43 页。
    [2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 年 3 期,325-361 页。
    [22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市艾斯克霞尔墓地的发掘》,《考古》2002 年 6 期,30-41页。
    [22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五堡墓地 151、152 号墓葬》,《新疆文物》1992 年 3 期,1-10 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工作的新发展(1979-1989)》,《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 年,343-351 页。
    [22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23-3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 年 1 期,5-12页。
    [227]哈密地区文管所:《哈密黄田庙尔沟墓地调查》,《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32-35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1-28 页。
    [228]张成安、常喜恩:《哈密腐殖酸厂墓地调查》,《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36-40 页。
    [229]哈密地区文管所:《哈密沁城白山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88 年 1 期,又见于《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年,216-220 页。
    [23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拉甫乔克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遗址》,《考古与文物》1984 年4 期,105-106 页。
    [231]李遇春:《新疆发现的彩陶》,《考古》1959 年 3 期,153-154 页。
    [232]属于该文化的调查资料很多,但大多仅是简单的介绍,见新疆文物普查办公室、哈密地区文物普查队:《哈密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91 年 4 期,1-78 页。
    [233]陈戈:《略论焉不拉克文化》,《西域研究》1991 年 1 期,81-96 页。
    [2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 年 3 期,325-361 页。
    [235]陈戈:《略论焉不拉克文化》,《西域研究》1991 年 1 期,81-96 页;陈戈:《焉不拉克文化补说》,《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48-52 页。
    [236]王博等:《哈密焉不拉克墓葬的分期问题》,《新疆文物》1990 年 3 期,30-38 页。
    [237]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文物出版社,1983 年,1-9 页。
    [2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 年 3 期,325-361 页。
     [239]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6 页。
    [24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1-28 页。
    [24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24 页。
    [24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 年 1 期,5-12页。
    [24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1-28 页。
    [24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24 页。
    [24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 年 1 期,5-12页。
    [24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23-30页。
    [24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23 页。
    [249]陈戈:《新疆史前时期又一考古学文化—苏贝希文化试析》,《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53-171 页。
    [2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队:《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新疆文物》1988 年 3 期。
    [251]陈戈:《新疆史前时期又一考古学文化—苏贝希文化试析》,《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53-171 页。
    [252]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析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253] 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65-77 页。
    [254]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析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65-77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县洋海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1 期,28-49 页。
    [25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县洋海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1 期,1-27 页。
    [25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县洋海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1 期,28-49页。
    [25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县洋海三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1 期,50-68页。
    [258]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所:《新疆托克逊县喀格恰克古墓群》,《考古》1987 年 7 期,597-603 页。
     [259]张铁男:《“鄯善古墓被盗案”中部分文物介绍》,《新疆文物》1989 年 4 期;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洋海墓地出土文物》,《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28-40 页。
     [260]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群》,《考古》19 8 4 年 1 期,41-50 页。
    [26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 年 4 期,1-1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 年 6 期,42-57 页。
     [262]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鄯善县苏巴什古墓群的新发现》,《考古》1988 年 6 期,502-506 页。
    [26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三号墓地》,《新疆文物》1994 年 2 期,1-20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 年 6 期,42-57 页。
    [26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 年 6 期,42-57 页。
    [265]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托克逊县英亚依拉克古墓群调查》,《考古》1985 年 5 期,478-479页。
    [26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队:《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新疆文物》1988 年 3 期。
    [26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鄯善县三个桥古墓葬的抢救清理发掘》,《新疆文物》1997 年 2期,1-21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鄯善县三个桥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2 年 6 期,46-56 页。
     [26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吐鲁番艾丁湖古墓葬》,《考古》1982 年 4 期,365-372 页。
    [269]吐鲁番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 1 期,18-22 页;吐鲁番地区文管所:《阿拉沟竖穴木棺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1 年 2 期,18-20页。
    [270]吐鲁番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 1 期,18-22 页。
    [271]吐鲁番地区文管所:《阿拉沟竖穴木棺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1 年 2 期,18-20 页。
    [272] 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16 页,图五;刘学堂:《新疆地区史前墓葬的初步研究》,《史前研究》,三秦出版社,现半坡博物馆,2000 年,451-476 页,图六。
    [273] 王明哲、张玉忠:《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墓发掘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6 年 1 期。
    [27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林场Ⅰ、Ⅲ、Ⅳ号点墓葬发掘》,《新疆文物》2000年 1、2 期,6-10 页。
    [27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柴窝堡古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11-31页。
    [276]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 年乌鲁木齐柴窝堡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19-22 页。
    [277] 张玉忠:《乌鲁木齐市南郊发现石堆墓》,《考古与文物》,1989 年 2 期,41-42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拉泊乌鲁木齐市汽运公司农场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23-27页。
     [278] 新疆文物局等:《交河故城 1993、1994 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8 年,18-73 页。
    [279]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6 年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墓地汉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 9 期,46-54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交河沟西 1994-1996 年度考古发掘报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年,4-43 页。
    [28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吉木萨尔县大龙口古墓葬》,《新疆文物》,1994 年 4 期,1-11 页;迟文杰:《吉木萨尔县大龙口大型石堆墓调查简记》,《新疆文物》1994 年 3 期,36-37 页。
    [281]于志勇、阎伦昌《阜康市北农场基建队古遗存调查》,《新疆文物》1995 年 1 期,11-18 页。
    [28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管会:《木垒县四道沟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2 年 2 期,113-120 页。
    [28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阜康市三工乡古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61-66页。
    [284] 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托克逊博斯坦墓群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6 年 3 期,24-25 页。
    [285] 乌鲁木齐市文管所:《乌鲁木齐板房沟新发现的两批铜器》,《新疆文物》1990 年 4 期。
    [286]陈戈:《新疆史前时期又一考古学文化—苏贝希文化试析》,《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53-171 页。
    [287] 《哈密文物志》编纂小组:《哈密文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23 页。
    [288]罗丰、韩孔乐:《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 年 5 期,403-418 页。
    [28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山西彬县段泾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 1 期,81 页。
    [290] 朱永刚:《中国北方的管銎斧》,《中原文物》2003 年 2 期,30-44 页。
    [291]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262-288 页。
    [292]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互助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0 年 9 期,780 页,图十:2。
    [293] 邵会秋:《先秦时期北方地区金属马衔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三辑),96-114 页。
    [294] 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 年,114-121 页。
    [295]参见《史记》卷一二三,列传六三;《汉书》卷六一,列传三一。
    [296] 刘学堂:《新疆地区史前墓葬的初步研究》,《史前研究》,三秦出版社,2000 年,451-476 页;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100-118 页。
    [29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伊犁地区文物普查队:《伊犁地区文物普查报告》,《新疆文物》1990 年 2 期,1-56 页。
    [29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74 页;陈戈:《关于新疆远古文化的几个问题》,《新疆文物》1985 年 1 期,31-33 页。
    [299] 陈戈:《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年,1-35页。
    [300]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77-90 页。
    [301]阮秋荣:《新疆尼勒克县吉林台遗存发掘的意义》,《新疆文物》2004 年 1 期,80—82 页。
    [302]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303]张玉忠:《伊犁河谷土墩墓的发现与研究》,《新疆文物》1989 年 3 期,59-66 页。
    [304]周小明:《新疆尼勒克县加勒格斯哈音特和铁木里克沟口墓地考古发掘成果简述》,《西域研究》 2004 年 4 期,102-104 页。
    [30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3 年 3、4 期,13-53 页。
    [306]刘学堂、阮秋荣:《新疆尼勒克穷科克台地第二次考古发掘收获丰硕》,《中国文物报》,2003年 4 月 4 日;刘学堂、关巴:《新疆伊犁河谷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西域研究》2002 年 4 期,106-108 页。
    [30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5 年度伊犁州巩留县山口水库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6年 1 期,1-40 页。
    [308] 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文物出版社,1983 年,19-20 页。
    [30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布察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葬》,《新疆文物》1988 年 2 期,19-26 页。
    [31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新疆文物》1995 年 2 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查布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 年 8 期,17-28 页。
    [31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州尼勒克县奇仁托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3 期,60-87 页。
    [31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南岸干渠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年 1 期,13-32 页。
    [31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恰甫其海 A 区 XV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4期,22-33 页。
    [31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恰甫其海 A 区 X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6 年 1期,41-47 页。
    [31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叶什克列克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20-30页。
    [31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新源铁木里克古墓群》,《文物》,1988 年 8 期,59-66 页。
    [317]张玉忠:《新疆新源巩乃斯种羊场石棺墓》,《考古与文物》,1985 年 2 期,21-26 页。
    [318]刘学堂、阮秋荣:《新疆尼勒克穷科克台地第二次考古发掘收获丰硕》,《中国文物报》,2003年 4 月 4 日;刘学堂、关巴:《新疆伊犁河谷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西域研究》2002 年 4 期,106-108 页。
    [319]刘学堂、托呼提、阿里甫:《新疆尼勒克县别特巴斯陶墓群全面发掘获得重要成果》,《西域研究》,2004 年 1 期,106-108 页。
    [32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 年 8 期,38-46 页。
    [32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5 年乌苏县巴音沟牧场安集海村古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6年 4 期,41-56 页。
    [322] 陈靓:《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人骨种系研究》,《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66-75 页。
    [323] 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叶什克列克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30页,封底图片说明。
    [32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柴窝堡古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11-31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 年乌鲁木齐柴窝堡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19-22页。
    [325] 张玉忠:《乌鲁木齐市南郊发现石堆墓》,《考古与文物》,1989 年 2 期,41-42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拉泊乌鲁木齐市汽运公司农场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23-27页。
    [326]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考古组:《昭苏县古代墓葬试掘简报》,《文物》1962 年 7-8 期,98-102 页。
    [3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尼勒克县哈拉图拜乌孙墓的发掘》,《新疆文物》1988 年 2 期,17-18页。
    [328]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5 年乌苏县巴音沟牧场安集海村古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6年 4 期,41-56 页。
    [329]新疆博物馆文物队:《新源县七十一团一连渔场遗址》,《新疆文物》1987 年 3 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新疆新源县七十一团一连渔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 年 3期,5-15 页。
    [330]陈戈:《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年,1-35 页。
    [33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 年。
    [332] 有关这些青铜器的介绍文章较多,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文章: a、 王炳华:《特克斯县出土的古代铜器》,《文物》1962 年 7—8 期,114-116 页。 b、 王博:《新疆近十年发现的一些铜器》,《新疆文物》1987 年 1 期,45-51 页。 c、 王博:《新疆巩留县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9 年 8 期,95-96 页。 d、 张玉忠、赵德荣:《伊犁河谷新发现的大型铜器及有关问题》,《新疆文物》1991 年 2 期,42-48页。 e、 李肖、党彤:《准噶尔盆地周缘地区出土铜器初探》,《新疆文物》1995 年 2 期,40-49 页。 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年,366-375 页。 g、 李溯源:《新疆新源县出土一组青铜器》,《中国文物报》,2005 年 9 月 23 日。
    [333] 赤峰市博物馆等:《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文物》1995 年 2 期, 4-22 页,图二十三。
    [334]王博:《新疆近十年发现的一些铜器》,《新疆文物》1987 年 1 期,45-51 页。
    [33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查布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 年 8 期,17-28 页。
    [336]吐鲁番地区文管所:《阿拉沟竖穴木棺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1 年 2 期,18-20 页。
    [337]北山羊又叫悬羊或野山羊,主要栖息于海拔 3500—6000 米的高原裸岩和山腰碎石的地带,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阿富汗和蒙古等地,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和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
    [33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叶什克列克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20-30页。
    [339] 哈密文物志编纂组:《哈密文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封一。
    [34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恰甫其海 A 区 IX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6 年 2期,6-18 页。
    [34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克斯县恰甫其海 A 区 XV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 年 4期,22-33 页。
    [342]吕恩国:《昭苏县喀拉苏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 年 1、2 期,30-37 页。
    [34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州尼勒克县奇仁托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3 期,60-87 页。
    [344]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 年 5 期,42-50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 年。
    [345]陈戈:《察吾乎沟口文化的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 年 5 期,30-39 页。
    [346] 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8-60 页。
    [347] 察吾呼古墓群主要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发掘的,资料也分别发表,共有 5 个大的墓地,其中一号、二号、四号和五号属于察吾呼文化,而三号墓地则属于较晚的遗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 年。 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发掘资料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等:《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一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 年 1 期,75-100 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新疆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二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 年 6 期,511-518 页。
    [34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哈布其罕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8-24页。
    [34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哈布其罕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1 年 3、4 期,16-22页。
    [350]王宗磊:《1993 年和静拜勒其尔墓地发掘收获》,《新疆文物》1994 年 3 期,35 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拜勒其尔石围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1-60 页。
    [35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西一座被破坏墓葬的清理》,《新疆文物》1994 年 1期,1-4 页。
    [352] 资料未发表,根据介绍该墓地有墓葬 1000 余座,是与察吾呼一号墓地和四号墓地相同的大型墓地,参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343 页。
    [353] 资料未发表,见周金玲:《初论察吾呼文化彩陶》,《新疆文物》1994 年 2 期,60-70 页。
    [35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 年,277-283页。
    [355] 林立:《评〈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欧亚学刊》第三辑,2002 年,293-296页。
    [356] “借用关系”是指利用相邻墓葬间的空隙埋葬,即“夹塞”。这种情况下墓葬仅有营建墓室的地盘而无修筑石围的空间,所以借用左右两边墓葬的长边石围。现在前后两端摆出两个短弧形与原先石围相接,既保持已建石围的完整性,又显示了自身墓葬的存在。
    [357]陈戈:《察吾乎沟口文化的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 年 5 期,30-39 页。
    [358] 此表引自陈戈:《察吾乎沟口文化的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 年 5 期,30-39
     [35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 年,339页。
    [360] 刘学堂:《察吾乎沟石围石室墓与石堆石室墓的比较研究》,《新疆文物》1994 年 1 期,29-39页。
     [36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 年,339页。
    [36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西一座被破坏墓葬的清理》,《新疆文物》1994 年 1期,1-4 页。
     [363]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 年,70-71 页。
    [36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哈布其罕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8-24页。
    [3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等:《新疆轮台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 年11 期,987-996 页。
    [3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 年 8 期,684-736 页。
    [367]何德修;《新疆库尔勒市上户乡古墓葬》,《文物》1999 年 2 期,32-40 页。
     [368]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369] 张平:《从克孜尔遗址和墓葬看龟兹青铜时代的文化》,《新疆文物》1999 年 2 期,59-65 页。
    [37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 1-18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吐尔墓地第一次发掘》,《考古》2002 年 6 期,14-29 页。
    [37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4期,1-14 页。
    [372]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8-60 页。
    [373]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文物出版社,1983 年,93-118 页。
    [374] 阮成文、刘景元 :《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年代测定报告》,《新疆文物》1999 年第 3、4 期,114-115 页。
    [37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4期,1-14 页。
    [376]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8-60 页。
    [377] 贝格曼:《新疆考古记》,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293-315 页。
    [37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 年 1、2期,1-21 页。
    [379]龚国强等:《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 年 9 期,21-32 页。
    [38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1998 年 12 期。28-37页。
    [381]新疆博物馆文物队:《且末县扎滚鲁克五座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 年 3 期,2-18 页。
    [38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墓葬 1989 年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2年 2 期,1-14 页。
    [3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 年 1期,89-136 页。
     [384]南区西部除了 9 座刀把形单墓道竖穴棚架墓外,还有 M70、M74、M79 和 M80 四座墓葬,但资料未发表情况不明,暂不予计算在内。
     [38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 年 1期,132 页。
     [38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 年 1、2期,1-21 页。
    [387]龚国强等:《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 年 9 期,21-32 页。
     [38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1998 年 12 期。28-37页。
    [389]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390] 陈戈:《察吾乎沟口文化的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 年 5 期,30-39 页。
    [3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温宿县包孜东墓葬群的调查和发掘》,《新疆文物》1986 年 2 期,1-13 页。
     [39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5 年 2 期,20-28
     [393]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考古学报》1981 年 2 期,199-225 页。
    [394]刘学堂、吕恩国、颜富强:《新疆三海子金字塔式“巨石冢”的文化性质及其他《中国文物报》,2002 年 8 月 23 日。
    [395]张玉忠:《天山尤鲁都斯草原考古新发现及相关问题》,《新疆文物》1996 年 1 期,37-42 页。
    [396] 乌恩:《论蒙古鹿石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 年 1 期,21-30 页。
    [397]林梅村:《阿尔泰山和天山的大石冢》,《欧亚学刊》(三),中华书局,2002 年 101-114 页。
    [398]林梅村:《谁是阿尔泰深山金字塔式陵墓的主人》,载《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 年,85-96 页。
    [399]刘学堂、吕恩国、颜富强:《新疆三海子金字塔式“巨石冢”的文化性质及其他》,《中国文物报》2002 年 8 月 23 日。
    [400]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68页。
    [401] 刘学堂:《新疆地区早期铜镜及相关问题》,《新疆文物》1993 年 1 期,121-131 页。
    [402]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哈密地区文管会;《新疆巴里坤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调查》,《考古与文物》,2005 年第 2 期,3-17 页。
    [403]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等:《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调查》,《考古与文物》2006年 5 期,16-26 页;王建新:《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 年10 月 13 日。
    [40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 年 1 期,5-12页。
    [405]托乎提·吐拉洪:《新疆伊吾县拜其尔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国文物报》2005 年 2 月4 日。
    [40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 年 1 期,5-12页。
    [407]王建新:《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 年 10 月 13 日。
    [408]林俊雄:《“胡须墓”的分布——一种跨越国境的文化》,转引自刘学堂《“胡须墓”之谜——中亚草原地带一种奇特的文化遗迹解读》,《中国文物报》2003 年 8 月 15 日。
    [40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阜康市南泉“胡须”墓》,《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0-13 页。
    [410]张玉忠:《天山尤鲁都斯草原考古新发现及相关问题》,《新疆文物》1996 年 1 期,37-42 页。
    [411] 1988 年阿勒泰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资料未发表。引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阜康市南泉“胡须”墓》,《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0-13 页。
    [412]宋俊荣:《温泉县将阿克赛墓群等 106 处文物点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疆文物保护网》,2005 年 10 月 16 日。
    [413]S.G.Botalov:The Xiong-Nu and Huns,Archaeology,Ethnology&Anthropology of Eurasia, 1(13),2003,106-127.
    [41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阜康市南泉“胡须”墓》,《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0-13 页。
    [415]刘学堂:《“胡须墓”之谜——中亚草原地带一种奇特的文化遗迹解读》,《中国文物报》2003 年8 月 15 日。
    [416]新疆文物事业管理局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年,图版 0900、090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市文物与普查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 4 期,54-64 页。
    [41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市文物与普查简报》,《新疆文物》1998 年4 期,54-64 页。
    [418] 参见第三章第三节关于巴泽雷克文化的论述。
     [420]V.DERGACHEV: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culture communities of steppe zone of the USSR, Antiquity,63(1989):793-802.
     [42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480 页。
     [422]Mepert:Dreneishie skotovody Volzhsko-Uralskogo mezhaurechya .Mosco ,1974,转引自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85-86.
    [423]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85-86
    [424]David W .Anthony:The “Kurgan Culture”,Indo-European Origins,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horse : A Reconsidera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27, No.4(Aug-Oct),1986:291-313
    [425]E.N.Chernykh:Metallurgical Provinces in the Eurasian Stepp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Ancient China, 第六届国际冶金史大会提交论文,北京,2006 年。
    [426]V.DERGACHEV: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culture communities of steppe zone of the USSR, Antiquity,63(1989):793-802
    [42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480 页
     [428]保加利亚南部著名的古代铜矿,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 5 千纪-公元前 4 千纪就被已经开采了。
     [429]N.L.Morgunova:Yamnaya (Pit-grave)Culture in the South Urals Area,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 Washington D.C,2002,251-268
    [430]V.M.马松:《青铜时代文明的衰落与部落迁移》,《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50-265 页。
    [43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2-3 页
    [432]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第二章,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12-34 页。
    [433]Evgenii Chernykh:Ancient Metallurgy of Northeast Asia:from the Ural to the Saiano-Altai,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 19-22.
    [434]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2-185
    [435]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第二章,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12-34 页。
    [436]Evgenii Chernykh:Ancient Metallurgy of Northeast Asia:from the Ural to the Saiano-Altai,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 19-22.
    [437]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2-3 页
    [438]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第二章,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12-34 页。
    [439] 马克西缅科夫:《关于米努辛斯克盆地青铜时代分期问题的现状》,林沄译,《考古学参考资料》(6),81-103 页。
    [440]David.W.Anthony :The Opening of the Eurasian Steppe at 2000 BCE ,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94-109.
    [441] V.M.马松:《呼罗珊与外阿姆河地区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2002 年,160-176页。
    [442]E.E.Kuzmina: 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63-93.
    [443]Mallroy:A Eropean Perspective on Indo-Europeans in Asia,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175-201.
    [444]L.N.Koryakova:The Social Landscape of Central Eurasia in the Bronze and Iron Age: Tendencies, Factors, and Limits of Transformation,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 Washington D.C,2002,97-117.
    [445]V.F.Gening:Sintashta —Archeological Sites of Aryan Tribes of the Ural-Kazakh Steppes, Chelyabinsk,1992(俄文)
    [446]R.A.Litvinenko: Chronolog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Sintashta and MRC,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Washington D.C,2002,171.
    [447]Natalia:The Steppe and Sown: Interaction between Bronze Age Eurasian Nomads and Agriculturalists.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222-237.
    [448]V.M.马松:《青铜时代文明的衰落与部落迁移》,《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50-265 页。
    [449]V.F.Gening:Sintashta —Archeological Sites of Aryan Tribes of the Ural-Kazakh Steppes, Chelyabinsk,1992
     [450]M.A.Littauer,J.H.Crouwel :The origin of the true chariot, Antiquity 70(1996):934-939
    [451]Gening,1977 年,引自 V.M.马松:《青铜时代文明的衰落与部落迁移》,《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50-265 页。
     [452]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31-233.
    [453]引自: R.A.Litvinenko: Chronolog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Sintashta and MRC,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Washington D.C,2002,172
    [454]Grigoryev,S.A:The “proto-urban civilization”and Sintashta culture,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 Materials for the conference , Chelyabinsk, 1999, 107-112.
    [455]V.F.Gening:Sintashta —Archeological Sites of Aryan Tribes of the Ural-Kazakh Steppes, Chelyabinsk,1992(俄文)
    [456]D.GZdanovich and L.L.Gayduchenko: Sintashta Burial Sacrifice: The Bolshekaragansky in Foucs,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Washington D.C,2002,202-231
    [457]Anthony,D.W: Horse, wagon and chariot: Indo-European language and archaeology. Antiquity (69)1995:554-565.
    [458]引自 David.W.Anthony :The Opening of the Eurasian Steppe at 2000 BCE ,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94-109.
    [459]也有人统计辛塔什塔墓葬的殉牲比例高达 90%,见 S.A.Grigoryev : The Sintashta Culture and the Indo-European Problem,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 Washington D.C,2002,149-160
    [460]P.A.Kosintsev :Animals in the Burial Rit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Volga-Ural Are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nd Millennium BC,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 Washington D.C,2002,232-247
    [461]D.GZdanovich and L.L.Gayduchenko: Sintashta Burial Sacrifice: The Bolshekaragansky in Foucs,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Washington D.C,2002,202-231
    [462]V.M.马松:《青铜时代文明的衰落与部落迁移》,《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50-265 页。
    [463]S.A.Grigoryev : The Sintashta Culture and the Indo-European Problem, In :Complex Societies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3rd to the 1st Millennium BC,Washington D.C,2002,149-160.
    [464]E.E.Kuzmina: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Andronovo and metal use in eastern Asia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 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55.
    [46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15-16
    [466]Natalia:The Steppe and Sown: Interaction between Bronze Age Eurasian Nomads and Agriculturalists.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222-237.
    [467]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 年,35-53 页。
    [468]阿科拉德尼科夫:《西伯利亚史》第一卷(俄文),科学出版社列宁格勒分社,1968。
    [469]爱莱娜.E.库孜弥娜:《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12-118 页;E.E.Kuzmina: 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63-93.
    [470]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10-215.
    [471]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 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
    [472]爱莱娜.E.库孜弥娜:《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12-118 页。
    [473]由于笔者掌握的图片资料有限,文中未能提供更多完整的陶器图片。
    [474] 有人认为阿拉库类型的分布范围仅仅限于外乌拉尔地区,详见 Olga Korochkova: The Trans-Ural Federovo Complexes in relation to the Andronovo,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 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85-108.
    [475]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10-215。
    [476]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10-215.
    [477]E.E.Kuzmina: 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63-93.
    [478]爱莱娜.E.库孜弥娜:《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12-11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15-16。
    [479]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10-215.
    [480]爱莱娜.E.库孜弥娜:《青铜时代的中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新疆文物》1996 年 2 期,112-118页。
    [481]E.D.Phillips: A further note on aristeas, Artibus, Vol .20.,No.2/3(1957)159-162.
    [482]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 年,35-53 页。
    [483]E.E.Kuzmina: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Andronovo and metal use in eastern Asia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 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60.
    [484]Olga Korochkova: The Trans-Ural Federovo Complexes in relation to the Andronovo,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 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85-108.
    [485]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2.215-234
    [486]Evgenii Chernykh:Ancient Metallurgy of Northeast Asia:from the Ural to the Saiano-Altai,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 25-30
    [487]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15-234.
    [488]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417。
    [489]Chlenova:The Karasuk Sites‘Chronology。 Mosco:Hayka,1972,318.
    [490]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15-234.
    [491]David.W.Anthony :The Opening of the Eurasian Steppe at 2000 BCE ,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94-109.
    [492]Louisa G.Fitzgerald-Huber: Qijia and Erlitou: 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 distant culture ,Early China,(20)1995:18-65.
    [493]梅建军、高滨秀:《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新疆文物》2003年 1 期,47-57
    [494]Evgenii Chernykh:Ancient Metallurgy of Northeast Asia:from the Ural to the Saiano-Altai,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 25-30
    [495]Chlenova:The Karasuk Sites‘Chronology。 Mosco:Hayka,1972,318.
    [496]帕尔青格:《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和西伯利亚动物纹饰的起源》,《新疆文物》,2003 年 1 期,102-113.
    [497]S.P.Grushin:Origins of Various Design Elements in Seima-Turbino Bronze Artifacts, Archaeology, Ethnology&Anthropology of Erasia, 2(26),2006,61-67.
    [498]Tallgren,A.M.Ett viktigt fornfynd fran mellersta Russlan .Suomen museo. Abh.N.F. Finskt Museum,1915,N22 .73-95.
    [499]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15-234.
    [500]帕尔青格:《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和西伯利亚动物纹饰的起源》,《新疆文物》2003 年 1 期,102-113 页。
     [501]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译,1981 年,35 页。
    [50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2-3 页。
    [503]Evgenii Chernykh:Ancient Metallurgy of Northeast Asia:from the Ural to the Saiano-Altai,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 19-22.
    [504]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2-185
    [505]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2-185.
    [506]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 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
    [507]Evgenii Chernykh:Ancient Metallurgy of Northeast Asia:from the Ural to the Saiano-Altai,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 19-22.
    [5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2-3 页。
    [509]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译,1981 年,54-89;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 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Sophie Legrand:Karasuk Metallurgy: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fluence, In: Metallurgy in the Ancient Eastern Eurasia from the Ural to the Yellow River, Katheryn M .Linduff edited. New York, 2004,139-156.
    [510]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64-271.
     [511]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262-288 页。
    [512]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1981 年,54-89 页。
    [513]奇列诺娃:《卡拉苏克文化的年代学研究》,(俄文)《苏联考古学》,1972 年,182 期,莫斯科,转引自 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64-271.
    [514]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 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
    [515]Asko Parpola:Aryan Language, Archeological Cultures, and Sinkiang: Where Did Proto-Iranian Come into Being, and How Did It Spread,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Victor H. Mair, ed.1998,114-147.
    [516] 乌恩:《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与卡拉苏克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6 年 ,135-150。
    [517]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68-271.
    [518]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 年,69-72。
    [519]Max Loehr:Weapons and Tools from Anyang,and Siberian Analogies,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53,No.2,1949,126-144。
    [520]C.B.吉谢列夫:《苏联境内青铜文化与中国商文化的关系》,《考古》1960 年 2 期,51-53 页。
    [521]E.N.Chernykh :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 Transl. by Sarah W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68-271.
    [522]奇列诺娃 Chlenova:《卡拉苏克文化的年代学研究》(俄文),《苏联考古学》,1972 年,182 期,莫斯科。
    [523]Brentjes:Problem concerning the proto-types and forerunners of the animal style. In South Asian Archaeology 1993 ed.115-124;A.阿斯卡洛夫等:《公元前一千纪初的畜牧与游牧部落》,《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 年,352—363 页。
    [524]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 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
    [525]乌恩:《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与卡拉苏克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心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135-150 页。
    [526]林沄:《关于青铜弓形器的若干问题》,《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251-261 页。
    [527]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 年,89 页。
    [528] A.阿斯卡洛夫:《外阿姆河地区铁器时代的开端》,《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年,337-351 页。
    [529] 卢立.A.札德纳普罗:《费尔干纳的彩陶文化》,《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107-112 页。
    [530]卢立.A.札德纳普罗:《费尔干纳的彩陶文化》,《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107-112 页。
    [531]转引自 N.G.Gorbunova:The Culture of Ancient Ferghana(VI BC-VI AD),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281,1986,21.
    [532]卢立.A.札德纳普罗:《费尔干纳的彩陶文化》,《新疆文物》1998 年 1 期,107-112 页。
    [533]A.阿斯卡洛夫:《外阿姆河地区铁器时代的开端》,《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年,337-351 页。
    [534]N.G.Gorbunova:The Culture of Ancient Ferghana(VI BC-VI AD),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281,1986.
     [53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510 页
    [536]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中译本),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 年:90-143 页
     [537]引自 Nikolai A.Bokovenko:the Tagar Culture in the Minusinsk Basin,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296-314.
    [538]奇列诺娃:《塔加尔文化部落的起源和早期历史》(俄语),莫斯科,1967 年。
     [539《]斯基泰萨尔马特时期苏联亚洲部分的草原地带》,莫斯科 ,1992。Степная полоса Азиатской части СССР в Скифо-сарматск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1992.
     [540]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中译本),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 年:91 页。
    [541]奇列诺娃:《南西伯利亚塔加尔文化起源的主要问题》,《新疆文物》,1992 年 2 期,11-16 页。
    [542]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 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
    [543]Э.Б.В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рад, 1986. Э.Б. 瓦杰茨卡婭:《叶尼塞河中游草原的考古遗存》,列宁格勒,1986 年。
    [544]引自 Nikolai A.Bokovenko: History of studies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outh Siberia during the Scythian period,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 ,255-261.
    [545]A.Bokovenko: History of studies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outh Siberia during the Scythian period,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 ,1995,260
    [546]引自 Nikolai A.Bokovenko: History of studies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outh Siberia during the Scythian period,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 ,255-261.
    [547]M.P.格里亚兹诺夫:阿尔泰地区早期游牧时代麦耶米尔阶段的遗存,KSIIMK.28(俄文)。
    [548]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纹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二分,349 页。
    [549] Leonid Marsadolov:The Cimmerian Tradition of the Gordion Tumuli Found in the Altai Barrows, in: Kurgans, Ritual Sites, and Settlements Eurasian Bronze and Iron Age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890,2000,247-258.
    [550]阿契美尼德帝国(前 648 年-前 330 年),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居鲁士二世建立,他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551]T.Sulimirski:The Sarmatians,Acient People and Places(73 卷),Thames and Hudson,1970:76-80
    [552]Mark E.Hall:Towards an absolute chronology for the Iron Age of Inner Asia, Antiquity 71(1997): 863-874
    [554]Vishnevskaya:《中央哈萨克斯坦》,《斯基泰萨尔马特时期苏联亚洲草原地带》(俄文),莫斯科 ,1992,135 页。
    [555]Leonid T.Yablonsky: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aka and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1995,202.
    [556]N.A.Bokovenko:《东哈萨克斯坦的早期游牧文化》,《斯基泰萨尔马泰时期苏联亚洲草原地带》(俄文),莫斯科 ,1992,142 页。
    [557]Leonid T.Yablonsky: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aka and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1995,202
     [558]阿基舍夫著,吴研春译《:伊塞克古墓—哈萨克斯坦的塞克艺术《》新疆文物》1995 年 2 期,90-115页。
     [559]阿基舍夫著,吴研春译:《伊塞克古墓—哈萨克斯坦的塞克艺术》,《新疆文物》1995 年 2 期,90-115 页。
     [560]Leonid T.Yablonsky: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aka and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1995,235.
     [561]苏北海:《哈萨克草原塞种人的文化》,《新疆文物》1989 年 4 期,94-105 页。
    [562]A.H 伯恩斯坦姆:《谢米列契和天山历史文化的几个主要阶段》,《新疆文物》1992 年 2 期,17-44页。
    [563]Leonid T.Yablonsky: Some Ethnogenetical Hypotheses,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1995,245-248.
    [564]Herodotus:The Histories (英文影印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249 页
    [56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413 页
    [566]Grakov:Kurgan in the Environs of the Nezhinsky Settlement of the Orenburg District According to Excavation in 1927. Work of the Section of the Russian Association of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ve Institutes of Social Sciences 4,Mosco,1928.
     [567] 该图引自 T.Sulimirski:The Sarmatians,Acient People and Places(73 卷),Thames and Hudson,1970:43
    [568]Grakov.B.N,1947:Survival of the Sarmatian(俄文),转引自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Berkeley,CA,1995:92 [569]Herodotus:The Histories (英文影印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278 页
    [570]Herodotus:The Histories (英文影印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277-279 页
    [571]T.Sulimirski:The Sarmatians,Acient People and Places(73 卷),Thames and Hudson,1970:34
    [572]T.Sulimirski:The Sarmatians,,Acient People and Places(73 卷),Thames and Hudson,1970: 39-53
    [573]T.Sulimirski:The Sarmatians,Acient People and Places(73 卷),Thames and Hudson,1970:24
    [574]Maring G.Moshkova:History of the Study of the Sauromatian and Sarmatian Tribes ,Nom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in the Early Iron Age,Berkeley,CA,1995:94
    [575]Skipkin,A.S: The Problem of Archaeology and Ethnography of th Northern Caucasus. Krasnodar(俄文)
    [576] 由于很多文化的具体年代上下限无法确定,因此图中所标示的各文化年代仅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可能与实际年代有所出入,详细年代分析请参见本章文字论述部分内容。
    [577] 林梅村先生认为阿凡纳谢沃文化和克尔木齐类遗存均来源于颜纳亚文化,它们的相似性是由于二者文化同源所致,见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新疆文物》2002 年第 3、4 期,69-82页。
    [578] 李征:《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文物》1962 年 7-8 期,103-108 页。
    [579]奇台县文化馆:《新疆奇台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与古墓》,《考古学集刊 》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22-24 页。
    [580]E.E.Kuzmina: 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63-93;Christopher P. Thornton and Theodore G.Schurr: Genes ,Language,and Culture: a Example from the Tarim Basin,Oxford Journal of Archaeology ,23(1), 2004, 83-106;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12-37 页。
    [581]韩康信:《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骨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33-70 页。
    [582]Han Kangxin:The Phys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Ancient Population of the Tarim Basin andSurrounding Areas,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558-570.
    [583]E.E.Kuzmina: 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63-93.
    [584]V.M.马松:《青铜时代文明的衰落与部落迁移》,《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50-265 页。
    [585]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新疆文物》2002 年 3、4 期,69-82 页;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12-37 页。
    [586]Christopher P. Thornton and Theodore G.Schurr: Genes ,Language, and Culture: a Example from the Tarim Basin,Oxford Journal of Archaeology ,23(1), 2004, 83-106.
    [587]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6 页。
    [588]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年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53-65页;李水城:《中国西北地区的早期冶铜业及区域文化的互动》,《吐鲁番学研究》2002 年 2 期,31-44 页。
    [589]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 年 3 期,239-278页。
    [590] 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新疆文物》2002 年 3、4 期,69-82 页。
    [591] 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德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149 页。
    [592] 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成都,2005 年 11 月。
    [593]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594] 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年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新疆文物》1999 年 1 期,53-65页;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9 月,87-99 页。
    [595] 转引自谢端琚:《略论齐家文化墓葬》,《考古》1986 年 2 期,147-161 页。
    [596] 陈洪海;《甘青地区史前墓葬中的葬式分析》,《古代文明》(第二卷),文物出版社,2003 年,138-153 页。
    [597] 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花寨子“半山类型”墓葬》,《考古学报》1980 年 2 期,227-238 页。
    [598] 甘肃省博物馆等:《兰州土古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 年 2 期,191-222 页。
    [59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永靖张家咀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 年 2 期,206 页。
    [60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 年 2期,29-62 页。
    [60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考古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年,140 页;李水城:《河西地区新见马家窑文化遗存及其相关文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1999 年,121-135 页。
     [602] 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202-204 页。
    [603]孙淑云等:《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成分分析及制作技术的研究》,《文物》2003 年 8 期,86-96页。
    [604]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 9月,114-121 页。
    [605]王博、常喜恩、崔静:《天山北路古墓出土人颅的种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4 卷,第一期,2003 年 3 月,97-107 页。
    [606]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07] 杨建华:《东周时期新疆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 年,448-460 页。
    [608]S.P.Grushin:Origins of Various Design Elements in Seima-Turbino Bronze Artifacts, Archaeology, Ethnology&Anthropology of Erasia, 2(26),2006,61-67
    [609]罗丰、韩孔乐:《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 年 5 期,403-418 页;罗丰、延世忠:《1988 年固原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3 年 3 期,17-20 页。
    [610]巫新华:《“玉石之路”溯源》,《中国国家地理》2002 年 9 期,12-27 页;梁晓英、刘茂德:《武威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器作坊遗址》,《中国文物报》1993 年 5 月 30 日。
    [611] 境外卡拉苏克文化论述见第三章第二节。
    [612]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 1998 年;刘继涛、吴琼:《寺洼文化铃首铜短剑》,《中国文物报》2006 年 11月 22 日,第五版。
    [613] 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安德罗诺沃文化区。
    [614] 桑栎:《解读里海沿岸社会复杂化进程-铜石并用时代至青铜时代》,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4 月,39 页。
    [615]杨建华:《辛塔什塔:欧亚草原早期城市化过程的终结》,《边疆考古研究》(第五辑),2006 年,216-225 页。
    [616]E.E.Kuzmina: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Victor H. Mair, ed.1998,63-93;David W.Anthony: The Opening of the Eurasian Steppe at 2000BCE,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Victor H. Mair, ed.1998,94-110.
    [617]戴良佐:《新疆木垒县出土的石磨棒》,《考古》1984 年 1 期,40 页。
    [618]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 年,172-193 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管会:《新疆木垒县四道沟遗址》,《考古》1982 年 2 期,113-120 页。
     [619]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年,104 页。
    [620] 谢端踞:《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 年,141 页。
    [621] 见第四章第一节天山北路文化的分析。
    [6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 年 3 期,325-361 页。
    [623]陈戈:《略论焉不拉克文化》,《西域研究》1991 年 1 期,81-96 页。
    [624]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6 页。
    [625] 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年 10 月,122 页。
    [626]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84 页。
    [627] 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 年 10 期,62-75 页;张学正、水涛等:《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 年,122-152 页。
    [628] 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1985 年,193-210 页;赵志军、南玉泉:《试论唐汪式陶器的文化归属问题》,《考古与文物》1988 年 1 期,1-6 页。
    [629] 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 年,166-203页。
    [630] 安志敏:《略论甘肃东乡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考古学报》1957 年 2 期,23-31 页。
    [631]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贵德县考古调查》,《考古学集刊》1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年。
    [632] 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年 10 月,40-46 页。
    [633] 张学正、水涛等:《辛店文化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16-146 页。
     [634] 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年,108 页。
    [6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于田县流水墓地考古发掘简介》,《新疆文物》2006 年 2期,38-43 页。
    [636] A.阿斯卡洛夫:《外阿姆河地区铁器时代的开端》,《中亚文明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337-351 页。
    [637] 见第四章第二节有关焉不拉克渊源的探讨。
    [63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1996 年哈密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 年 2 期,1-28 页。
    [639]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昌西岗柴湾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年,172-174 页。
    [640] 李水城:《沙井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第二卷),493-523 页。
    [641] 陈戈:《苏贝希文化的源流及与其它文化的关系》,《西域研究》2002 年 2 期,11-18 页。
    [642]陈戈:《苏贝希文化的源流及与其它文化的关系》,《西域研究》2002 年 2 期,11-18 页。
    [643]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80 页,图六十一,1、5、6。
    [644] 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45] 见第二章第三节南湾类型遗存的分析(图 2.3-22)
    [646]陈戈:《苏贝希文化的源流及与其它文化的关系》,《西域研究》2002 年 2 期,11-18 页。
     [647] A.H.伯恩斯坦姆:《谢米列耶和天山历史文化的几个主要阶段》,《新疆文物》1992 年 2 期,17-44页。
     [648] V.M.马松:《呼罗珊与外阿姆河地区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 年,160-176 页。
    [649]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50] 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 1 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73 页。
    [651] 邵兴周、王博:《吐鲁番盆地古墓人颅的种系研究——洋海古墓》,《新疆文物》1991 年 3 期,44-53 页。
    [652] 陈靓:《鄯善苏贝希墓葬人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 年 4 期,65-78 页。
    [653] 韩康信:《阿拉沟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71-175 页。
    [654] 崔银秋等:《吐鲁番盆地青铜至铁器时代居民遗传结构研究》,《考古》2005 年 7 期,83-88 页。
    [655] 陈戈:《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年,1-28页。
    [656]]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57]吉林台水库调查小组:《尼勒克县吉林台一级水电站库区的文物再调查》,《新疆文物》2002 年1、2 期,51-52 页。
    [658]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59]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昌西岗柴湾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年;李水城:《沙井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第二卷),493-523 页。
     [660] 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32 页。
    [661] 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 年 7 期,79-90 页。
    [662] 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24 页。
    [663]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64]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65] 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关于阿克塔拉遗存的分析。
    [666]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67]安志敏:《中亚东部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38-249 页。
    [66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拜勒其尔石围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 年 3、4 期,1-60页。
    [669]韩建业:《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 年 3 期,57-99页。
    [67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 年 8 期,684-736 页。
    [67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西一座被破坏墓葬的清理》,《新疆文物》1994 年 1期,1-4 页。
    [672] 刘学堂:《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的两个问题》,《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3 年,309-317 页。
    [673] V.M.马松:《青铜时代文明的衰落与部落迁移》,《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年,254 页。
    [674]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 1 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75 页。
    [675] A.阿斯卡洛夫:《外阿姆河地区铁器时代的开端》,《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年,337-351 页。
    [676]贝格曼:《新疆考古记》,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293-315 页。
    [677]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墓葬 1989 年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2年 2 期,1-14 页。
    [678]塔克拉玛干综考队考古组:《且末县古代文化遗存考察》,《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 年,338-348 页。
    [679]洛普县山普拉墓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洛普县山普拉 II 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 年 1、2 期,11-35 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年。
    [680]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34-36 页。
    [681] 韩康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371-377 页。
    [682]Shui Tao: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im and Fergana Basins in the Bronze Age,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Victor H. Mair, ed.1998,162-168.
    [683] 三件器物均引自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35 页,图十三,1、6、3。
    [684] 郭物:《新疆早期文化发展的打断现象》,《新疆文物》2006 年 2 期,56-63 页。
     [685] 本节所指的西方文化泛指境外的文化传统,亦包括来自米努辛斯克盆地、阿尔泰等地区的文化。
    [686]我们这里所指的东方文化是指甘青地区东方系统的彩陶文化以及后来中原王朝的文化因素。
    [687]安志敏:《中亚东部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38-249 页。
    [688] M.托西等:《伊朗与阿富汗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34-159 页。
    [689]Henri-Paul Francfort:The Cultures with painted ceramics of south Central Asi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northeastern steppe zone(late 2nd-early 1st millennium BC),Migration and Kulturtransfer, berlin,2001,221-236.
    [690] 水涛:《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6-47 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