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僧人文学一直扮演着边缘、辅属、补充的角色和作用。它在近代转型中具有那些变化?本文带着这样的历史思索,追踪考察了这一片鲜为人知的文学领域。
     本文共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僧人文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命名的理由。所谓“僧人文学”,是指僧人的文学活动及其文学作品。这一概念的命名提出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僧诗及诗僧的创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二是僧人在中国而言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更为重要的是,佛教文学不能涵盖僧人的文学创作。接着又指出“佛教文学”内涵的泛化和当前学术研究偏重于僧诗及诗僧,导致了“僧人文学”命名的晚出。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当前“僧人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从而发现其学术研究的“盲点”,即五四以后僧人尤其是学僧的创作情况,近代佛教思潮与近代僧人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尚未进入近代僧人文学的研究领域,而这些正是本文所着重分析解决的课题。
     第二个部分着重从两个层面分析与交待近代僧人文学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背景。一个是从历史层面,梳理了近代以前传统僧人文学的发展演变,以诗僧为中心,将僧人文学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诗僧时代”,从东晋到中唐;第二个阶段是“诗僧时代”,从中唐到五四前夜;第三个阶段是“后诗僧时代”,从五四前夜到1949年。另一个是从现实层面,解析近代佛教思潮的兴起及其影响。随着儒学统治的衰微与解体,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泛滥,近代佛教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但它本身也是危机重重,不仅有“内忧”的腐蚀,更有“外患”的冲击,尤其是“庙产兴学”严重动摇了佛教生存的根基。近代佛教思潮基本上是晚清的新学家、以杨文会代表的居士集团、与太虚为首的寺院僧人这三股力量促成兴起的,其中尤以太虚倡导的佛教革新运动最为重要。太虚是近代佛教革新的集大成者,他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富有现代意义的探索。简单地说,近代佛教思潮对近代僧人文学的重要影响表现在:第一,入世的转向;第二,佛教期刊的大量涌现;第三,学僧群的出现,在“后诗僧时代”,他们成为僧人文学的主力军和活跃分子,他们对僧人的身份认同、佛学研究、文学观念等方面,与诗僧均有明显的不同,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及风格发生了重大新变。这是近代佛教思潮对近代僧人文学最主要最集中的影响表现。第四,太虚倡导的佛教革新运动的失败,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僧人文学的近代转型的挫折。
     第三个部分着重分析从“诗僧时代”到“后诗僧时代”的近代转型中,近代僧人文学发生的新变和不变。第一节是创作主体的更替:诗僧的淡出与学僧的凸显。较之清初,晚清时期诗僧寥落,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开明型诗僧,以八指头陀、笠云为代表,他们以寺院为依托,以诗文为媒介,多与文人士大夫交游唱和。一般而言,他们的思想在当时的佛教界内不算保守,能与时俱进并顺机而变,表现出一种通达的个性。另一种是革命型诗僧,以宗仰、苏曼殊为典型,他们具有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他们政治思想比较激进,有参加革命的经历或具有革命的倾向;由此派生的第二层涵义是指他们自觉用文学的形式宣传革命思想,表现自己的政治热情和革命情怀,或在文学观念、创作方法表现出鲜明的创新倾向。学僧的形成与崛起,离不开近代僧教育的发展和推动。他们是指具有佛学院出身的僧人。他们独尊佛学,将学佛研佛、弘法利生视为他们的首要工作和“天职”,对于文学不再崇尚,只视作偶尔为之的业余趣好。在他们看来,佛学是绝对的主体,文学仅是辅属、末流的地位,是宣传佛法的工具,由此形成了“佛学为体,文学为用”的“体用论”和“工具论”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是新的文学场:近代僧人刊物的兴起。根据文学比重的不同,僧人刊物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纯粹的佛学研究刊物,基本不发表文学作品;第二种是佛学研究为主兼顾文学的刊物,以《海潮音》为代表;第三种是批评与文艺为主的类型,如《人海灯》等。它们对近代僧人文学创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是提供了文学场,二是篇幅短小,三是与佛教因素密切等。
     第三节是新的文学样式的出现:以僧人小说为中心。近代以前僧人小说似乎是“空白”,主要归咎于僧人独尊诗歌的遮蔽。之所以能在近代出现,其原因有二:一是近代小说兴盛的刺激,二是宣佛或表现佛教人生的需要。总体而言,近代僧人小说的创作是不景气和低层次。僧人小说根据内容题材的不同,分为佛化小说和非佛化小说;从叙事结构来看,又分“诱惑”模式和“冲突”模式,前者多表现在佛化小说,后者则集中在非佛化小说。在那些非佛化小说中,塑造了感伤的年轻的主人公,与他们相对照的是“漫画化”、“脸谱化”的老派僧尼。五四之后,尽管也有僧人创作了零星的新诗,但基本上是口语化的白话诗,文学审美价值并不大。
     第四节是近代僧人文学的“共名”:入世倾向。在近代佛教的入世转向中,近代僧人的文学创作也呈现出这种入世倾向,主要表现为爱国与革命,感伤情绪的流行。但同时五四之后的僧人创作呈现出出世与入世的悖论,这种悖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僧人文学的创作成就。
     第五节是近代僧人文学的不变与守旧。变与不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哲学。僧人文学在近代转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的新的质素,但这些新的质素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近代僧人文学在本质上有根本性的转变,比如诗文为主导的文学格局并没有彻底打破,甚至在文学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第四部分选取八指头陀、苏曼殊、弘一作为近代僧人文学转型的三大代表性作家进行分析。八指头陀是传统僧人文学的殿军,第一、转益多师,诗风不主故常;第二、“传杜之神,取陶之意,得贾、孟之气体”,是八指头陀的为诗宗法。其中“传杜之神”,标志着他诗歌艺术的创新与成熟,表现出诗人的感时忧世的现实情怀和爱国情思。作为“苦吟僧”,他徘徊在作诗与成佛的边缘中苦苦挣扎。某种意义上说,八指头陀是最后一位“苦吟”的诗僧。苏曼殊是近代僧人文学的翘楚,主要表现在:作为僧人小说第一人,苏曼殊是当之无愧的。作为衲子,他身上及其文学作品都散发出强烈的“佳人情结”,是僧人“佳人情结”的集大成者。不过,这一情结在文学作品呈现出情与佛冲突的悲剧性的命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小说所创立的一男二女的叙事模式,赋含现代的文化意蕴。爱情选择的困难体现出文化选择的困惑。他的文学翻译和周游日本、南洋一带,使得他具有世界性的文学眼光,他的文学作品也表现出异域情调。弘一出家后舍弃了走文学僧的道路,而选择以律学高僧作为自己的追求。他的这一取舍,体现了近代佛教思潮的发展的内在规律。他出家后虽然没有与文学彻底“绝缘”,但只是纯粹的偶而为之。通过对这三位僧人作家的分析,发现他们文学成就的高低与他们的僧人本色的浓淡呈现出反比列的关系:苏曼殊僧人本色最为寡淡,文学成就最高;弘一是持戒精严的律学高僧,文学成就最低;而八指头陀恰恰居于他们二者之间。
     第五部分从两个方面对近代僧人文学的影响进行历史评价,第一以八指头陀、苏曼殊、弘一这三位僧人作家为中心,进一步揭示近代僧人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八指头陀与五四新文学基本是绝缘,影响也就无从谈起。弘一与五四新文学存在千丝万缕的间接的联系,一个是出家前的话剧演出,一个是白马湖作家群的精神影响。作为僧人作家,苏曼殊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最深,且影响最大。除了被视为鸳鸯蝴蝶派的鼻祖外,他是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始作俑者,是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第二用“消隐”一词描述近代僧人文学影响力的下降。着重从禅宗渊源、文学观念、佛教环境、交游情况等方面比较了学僧与诗僧所存在的异同,从而揭示了学僧为何不能成为文学僧的历史根据。佛教自身的巨大惰性,进一步阻碍了近代僧人文学的成功转型。这也是近代僧人文学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这种“消隐”状态一直持续到当下,未曾打破,但笔者还是满怀期待这种局面的早日结束。
As a Chinese literature's part, the Monk Literature has played the role of the edge, auxiliary and supplement. How has it changed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is article has such historical thinking, tracing to inspect this piece of rarely known literature domai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It mainly solves two problems:The first question is the concept about "Monk Literature" and Its naming reason. So-called "Monk Literature" refers to Buddhist monk's literature activity and their literary works. This concept is mainly based on three factors:First, the monk poem and the poem monk's creation has the glorious historic tradition; second, the monk is unique community in China; more importantly, the Buddhism literature cannot cover monk's literary production. Then pointing out that the Buddhism literature' generalaization and the current scholarly research emphasised on the monk poem and the poem monk, has caused latly to name "the monk literature".The second question is through "the monk literature " research situation, which discovers some "scotomas" in current scholarly research field, such as the Buddhist monk's creation situation after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dern Buddhist Thought and the modern monk literature. These questions hasn't yet entered into the monk literature's research, but also are the topic analyzed importantly by this article.
     The second part has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about the Monk Literature emphatically from two levels. One is from the historical level, which has combed the traditional Monk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before the modern times. The Monk Literature's history has based on the poem monk, and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pre-poem monk's time", from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to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poem monk's time", from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s eves; The third stage is "post-poem monk's time", from the May Fourth Movement's eves to 1949 years. Another is the realistic level, which has analyzed the rise and affects about the modern Buddhist thought. With the decline and disintegration of Confucian rule, and spread of cultural conservatism, the modern Buddhism encountered a rare good time. However, it had owned some crises by itself, not only the "internal problems" of the corrosion, as well as "foreign aggression" of the impact. Especially the "Temple Property" seriously had shaken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rvival of Buddhism. The modern Buddhist thought has been basically facilitated by the three forces, such as some important thinkers with later Qing Dynasty, lay groups represented by Yang Wenhui and monastery monks whose chief is Taixu, in which promote the most important reform movement. The modern Buddhist thought has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Buddhist monk literature. The first is earthly concern. The second is a large numbers of Buddhist journals. The third is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monk groups, who is the main force of the Buddhist monk literature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fourth is the failure of the Buddhist reform movement, to some extent has revealed the transformation frustrations of the Buddhist monk literary.
     The third part has analyzed the modern monk iterature changed and unchanged. from the poem-monk time to the post-poem monk time.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change about the subject of creation:the fade out with the poem monk and the highlight about the monk experienced with the Buddhist Institute. Tha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late Qing Dynasty the poem monk has becomed sparse and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e kind is the non-stubborn poem monk represented by Jichan and Liyun, which have relyed on the temple, and contacted more with the literati by the medium of poetry. In general, their thought among the Buddhist community is not particularly conservative, but also can be changed with the times and smooth machine, showing an accessible personality. Another kind is the revolution poem monk represented by Zong Yang and Su Manshu, which have two connotations: the first is that they are the radicas who has taked part in revolutionary or has the revolutionary tendency. The second is that they has consciously used their promotional literature in order to propagate their political thought, Or to show their distinct tendency of innovation in literature concepts and creative ways. The formation and rise of The monk experienced with the Buddhist Institut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modern Buddhist education movement. They are Buddhist worshipers, and has regarded the Learning Buddhism and studying Buddhism and Promotion of Buddhism as their primary work and the "vocation". The literature has no longer been advocated, which only occasionally as a hobby. In their view, Buddhism is definitely the main body, and literature is only ancillary's status as a propaganda tool of Buddhism, thus forming the literary concepts about that"Buddhism is the body and literature is used as a propaganda tool of Buddhism. "
     The second section is a new literary field,which is the rise of modern monks pub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literature, they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the first is a purely Buddhist research publications, which almost hasnot published literature; The second is the monk publications which has mainly studied Buddhism and occasional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literature,such as the "tides"; The third is the monk publications based mainly on criticism and literary, such as the "sea of light".Specifically, their impact on modern monk literature is the provision of the literary field, length short, and Buddhism is closely.
     The third section is the emergence of new literary style:the Monks Fiction. Pre-modern monks novel seems to be "blank", mainly attributed to shelter the monks only use poetry. The reason why they appear in modern times, is what has been mainly stimulated by the prosperity of modern fiction and needed by propagating Buddhism or dispalying the Buddhist life. Overall, the novel creation of modern monk isn't prosperousd and low-level. From the subject point of view,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Buddhist and non Buddhist fiction novels. From the narrative mode point of view, they is divided into "temptation" and "conflict".Those non-Buddhist novels has shaped the sentimental and young monk, and by contrast the "comic" and" profiling" of the old monk.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lthough there are a number of monks writing new poetry, they essentially are some colloquial and vernacular poetry. Their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value is not significant.
     The fourth section is the "common name" about the modern Buddhist monk's literature:earthly concer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Buddhism turning into the earthly concern, the modern monk's have also shown this trend, which mainly shown as the patriotism, revolution and Sentimental pop. However, their creation presents a paradox of both beyond reality and earthly concern,which to some extent has affected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 of monk's creation.
     The fifth section is that there is unchanged and conservative about modern monk's literature.The changes or non-changes are the philosophy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Buddhist monk's literature has brought about a few of new phenomena, but these emergence of phenomena does not mean that the modern Buddhist monk's literature has essentially appeared a fundamental change. Pattern as the leading literary poetry has not radically changed.
     The fourth part is that we has selected three representative writer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modern Buddhist monk's literature, such as Jichan、Su Manshu and Hongyi. Jichan is the last one of traditional monk's literature. He has widely studied and learned poetry, which has leaded to his poetry changing. To Du Fu, Tao Yuanming, Jia Dao learning, is his poem summar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his learning Du Fu is marked his poetry innovation and mature, which has showed the poet's sense of real feelings and patriotic emotional. As a "monk assiduously",he has wandered and struggled in the edges of Poetry or Buddha. In a sense, he was the last "assiduously Monk".Shu Manshu is the leader in modern literature the monks. As the monks first novel, he is well deserved. As a monk, he is the synthesizer of "Beauty Complex" among the monk, because his body and his works are strongly distributed "Beauty Complex". But this complex in his literary work has presented the tragic fate with the conflict of love and the Buddha. More importantly his novel has founded the narrative mode of man and two woman, which has contained modern culture meaning. The difficulties of love choice has reflected cultural options of the confusion. He has translated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raveled around Japan, southeast Asia, so he has the vision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his works also show exotic.After being a monk, Hongyi has abandoned the way to become a literature monk, while he has choosed eminent monk with studying Buddhism as his pursuit. His choice has embodied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modern Buddhist thought. He hasnot thoroughly became a monk insulated with literature, but only and occasionally he has writed some work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monks authors, we found that both the level of their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monk character of the concentration has showed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Most weak monk character, the highest literary achievement, such as Su Manshu.Most strongly monk character,the lowest literary achievement,such as Hongyi. The fifth part is to evaluate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the modern Buddist monk's literary form two aspects. One is that the three monk authores are selected to further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 monk literature and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Jichan is basically insulated with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o his influence does not arise. Hongyi has indirect contact with the 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 such as his drama in front of being monk, and the spirit impact on White Horse Lake Writers Group. As a monk writers, Shu Manshu has the deepest and greatest impact. contact with the May Fourth New Literature He is the initiator of modern China Romantic litera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May Fourth writers romantic resources. In a sense, he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modern literature. Another is the use of "blanking" to describe the declin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 monk's literary. Mainly from the origin of Zen, literary concepts, Buddhism situation, making-frien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nk experienced with the Buddhist Institute and the poem monk, which haved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onk experienced with the Buddhist Institute the historical reasons why they hasnot becomed the literary monk. The enormous inertia of Buddhism itself is also a serious impediment to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monk's literary,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led to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monk's literary in the decline. This "blanking" has continued at present, but I full expect this situation to early break.
引文
[1]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35页,中华书局,2010年。
    [2]《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
    [3]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学》,第22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
    [4]侯传文:《佛经的文学性解读》,第292-298页,中华书局,2004年。
    [5]历史学者陈旭麓其实早在1959年明确提出:“如果说是以社会的质变作为近代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是正确的话,那末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就不应是‘五四’运动,而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陈旭麓文集》第二卷,第4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06年)的编纂则是实践了陈先生的这一观点。
    [6]美国华裔学者唐德刚认为,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开始了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社会文化大转型,这次转型是被迫的,是痛苦的。(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第7页,岳麓书社,1999年)笔者认同这一说法。
    [7]高观如:《中国佛教文学与美术》,上海:佛学书局,1938年。
    [8]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修订版),中华书局,2006年。
    [9]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中华书局,2010年。
    [10]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王广西:《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谭桂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15]张长弓:《中国僧伽之诗生活》,北平:著者书店,1933年。
    [16]项楚等:《唐代白话诗派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
    [17]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18]查明昊:《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覃召文:《禅月诗魂:诗僧纵横谈》,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20]成明明:《北宋诗僧研究》,扬州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1]方蔚:《宋代僧人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硕士论文。
    [22]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3]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
    [24]李壮鹰:《诗式校注》,齐鲁书社,1986年;许清云:《皎然诗式研究》,文史哲
    出版社,1988年;吴定泫:《诗僧皎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25]黄艳红:《贯休诗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6]陈自力:《释惠洪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于萍:《论宋诗僧惠洪的诗学思想》 广西师范大学,2004硕士学位论文。
    [27]柳亚子编著:《苏曼殊年谱及其他》,北新书局,1927年。
    [28]柳亚子编辑:《苏曼殊全集》,北新书局,1929年。
    [29]《苏曼殊传记资料》(六册),台北:天一出版社。
    [30]施蛰存辑录:《燕子龛诗》,江西出版社,1981年。
    [31]刘斯奋笺注:《苏曼殊诗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32]马以君笺注:《燕子龛诗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33]《苏曼殊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34]《曼殊小说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5]《苏曼殊小说诗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36]曾德圭选注:《苏曼殊诗文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37]《苏曼殊文集》,花城出版社,1991年。
    [38]《苏曼殊集》,东方出版社,2008年。
    [39]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40]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41]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见《陈平原小说史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2]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黄轶:《现代启蒙语境下的审美开创:苏曼殊文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4]李蔚:《苏曼殊评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
    [45]张国安:《红尘孤旅:苏曼殊传》,业强出版社,1992年。
    [46]毛策:《苏曼殊传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47]邵盈午:《苏曼殊传》,团结出版社,1998年。
    [48]中薗英助:《诗僧苏曼殊,原名樱花桥》,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49]刘诚:《情僧诗僧苏曼殊》,学林出版社,2004年。
    [50]黄鸣岐:《苏曼殊评传》,上海:百新书店,1949年。
    [51]唐润钿:《革命诗僧:苏曼殊传》,近代中国出版社,1980年。
    [52]梅季点辑:《八指头陀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
    [53]钱仲联编著:《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54]陈平原:《工诗未必高僧:关于寄禅》,《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55]沈潜、唐文权主编:《宗仰上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6]沈潜:《出世入世间——黄宗仰传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7]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四,见《民国诗话丛编》一。
    [58]窦树百:《清凉诗话初稿》,见《海潮音》第18卷1937年第6期。
    [1]转引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2页,中华书局,2008年。
    [2]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第3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2页,中华书局,2008年。
    [4]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第126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5]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1页,中华书局,2008年。
    [6]《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
    [7]仪平策:《中国诗僧文化现象解读》,《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8]《刘禹锡集》卷19,上册第240页,卞孝萱校订,中华书局,1990年。
    [9]《佛光大辞典》,第560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10]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参引严耀中的《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0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说“颍川朱士行受戒出家,此为中国沙门之始。”见《中国禅学思想史》,第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张中行《禅外说禅》也持同样观点。
    [13][美]芮沃寿著常蕾译:《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第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转引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0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参阅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1198-1208页,中华书局,2010年。
    [18]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1—2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9]转引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2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1]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1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2]转引曹旭:《诗品集注》,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3]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5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3]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5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4]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5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5]孙昌武:《禅思与诗情》(增订版),第253页,中华书局,2006年。
    [26]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7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7]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8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8]项楚等著:《唐代白话诗派研究》,第10页,巴蜀书社,2005年。
    [29]参引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2-3页,中华书局,2008年。
    [30]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第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534页,中华书局,2002年。
    [32]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204—205页,中华书局,2002年。
    [33]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6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34]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205页,中华书局,2002年。
    [35]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68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36]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6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37]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205页,中华书局,2002年。
    [38]转引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1899页,中华书局,2010年。
    [39]参引《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代卷》,第610页,中华书局,1992年。
    [40]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74页,中华书局,2002年。
    [4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83页,中华书局,2002年。
    [42]详情可见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崇尚苦吟”这一部分。
    [43]钱钟书:《谈艺录》(修订本),第226页,中华书局,1984年。
    [4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9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3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46]查明昊:《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第21—2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7]这一部分参引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188—193页,中华书局,2008年。
    [48]《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第895页,中华书局,2004年。
    [49]《全宋词》,第921-922页,中华书局,1999年。
    [50]《全宋词》,第702页,中华书局,1999年。
    [51]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2420页,中华书局,2010年。
    [52]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340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53]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34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54]严迪昌:《清诗史》,第28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55]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第41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前面三段材料也皆出于此。
    [56]白海雄:《清初遗民诗僧之兴亡诗论略》,《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7]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第75页,三联书店,1994年
    [58]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16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59]陈耳东编著:《历代高僧诗选》,第229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60]《祖堂集》卷19《灵云和尚》,第849页。
    [61]以上诗句转引张培峰:《宋诗与禅》,第106—115页,中华书局,2009年。
    [62]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第6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63]参阅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392—39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64]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第9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
    [65]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第39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66][美]芮沃寿著常蕾译:《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第83-8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8]转引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8487-8488,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69]转引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第315页,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70]周叔迦编撰:《清代佛教史料辑稿》,第176页,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关于度牒废除的时间,学界看法不一:《佛光大辞典》提出是雍正年间;黄奎的《中国禅宗清规》(《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认为是1774年;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则认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本文认同周说。另外,关于乾隆帝废除度牒的原因,请参阅杨建的《乾隆帝废除度牒的原因新论》。
    [71]《明实录》卷250,中华书局,1981年。
    [72]杨文会:《般若菠萝蜜多会演说四》,《杨文会全集》,第342页,黄山书社,2000年。
    [73]蒋维乔:《中国佛教史》,第244-245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7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9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5]李向平:《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第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76]参阅李向平:《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第50-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7]李向平:《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第3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80]《梁启超选集》,第98—100页,易鑫鼎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81]李向平著:《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第8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82]《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第271—276页,中华书局,1977年。
    [83]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10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84][美]霍姆斯·维慈著:《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5][美]霍姆斯·维慈著:《中国佛教的复兴》,第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6]杨文会:《般若菠萝蜜多会演说一》,《杨文会全集》,第340页,黄山书社,2000年。
    [8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9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88]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第75—7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9]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第374页,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90]主要参考邓子美:《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第4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1][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2]邓子美:《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第42-4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93]沈潜、唐文权编:《宗仰上人集》,第54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94]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9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95]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13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96]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10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97][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24-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8]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22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99]根据释印顺编著的《太虚法师年谱》的记载,他提出的三种革命最初是组织革命、财产革命、学理革命,名称虽有出入,但所指并无不同。
    [100]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27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101]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27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102]高振龙:《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第78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103]参引高振龙:《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第178-179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104][日]阿部正雄著,张志强译:《佛教》,第1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05][日]阿部正雄著,张志强译:《佛教》,第1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06][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07]印顺:《印顺集》,第120-1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08][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09]《海潮音》第29册第15卷第1期,第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华书局,1997年。
    [2]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
    [3]江庆柏:《清代僧诗别集的典藏及检索》,《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2期。
    [4]王闿运:《听香禅室诗集序》,见《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明文书局,1980年。
    [5]江庆柏:《清代僧诗别集的典藏及检索》,《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2期。
    [6]周叔迦编撰:《清代佛教史料辑稿》,第139-140页,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0年。
    [7]周叔迦编撰:《清代佛教史料辑稿》,第141页,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0年。
    [8]周叔迦编撰:《清代佛教史料辑稿》,第190-191页,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0年。
    [9]引自明复:《听香禅室诗集解题》,见《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明文书局,1980年。
    [10]王闿运:《听香禅室诗集序》,见《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明文书局,1980年。
    [11]周以存、郑黎、王先霈三人的诗句皆出自笠云《听香禅室诗集》题词,见《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明文书局,1980年。
    [12]笠云东游日本所作的诗句,均引自肖平:《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与日本佛教界的交往录》,第280-28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1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14]沈潜、唐文权编:《宗仰上人集》,第3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宗仰上人集》,第254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6]李安庆、李守静:《黄宗仰》,见《民国人物传》第十二卷,第679页,中华书局,2005年。
    [17]盛成:《回忆宗仰法师》,见《宗仰上人集》,第214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宗仰上人集》,第14-1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宗仰上人集》,第25-2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宗仰上人集》,第3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宗仰上人集》,第3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宗仰上人集》,第44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宗仰上人集》,第45-46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宗仰上人集》,第50-51页。
    [25]《宗仰上人集》,第52页。
    [26]《频伽大藏经自序》,《宗仰上人集》,第57页。
    [27]《佛教进行商榷书》,《宗仰上人集》,第47-50页。
    [28]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45-4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9]《宗仰上人集》,第255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0]梁启超:《夏威夷游记》,见《梁启超选集》,第324页,易鑫鼎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31]《宗仰上人集》,第71页。
    [32]《海潮音》第21册,第2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3]《海潮音》第1册,第331页。
    [34]《海潮音》第24册,第145页。
    [35]大醒:《谈(学僧天地)》,《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6卷,第391-392页。
    [36]《佛光大辞典》,第6217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7][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8]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6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39][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0][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1]此表主要根据苇舫《十五年来之僧教育》一文(见《海潮音》第31册“海潮音”15周年纪念号”)而制成的,只收录僧人创办的,居士创办的或女众主办的不包括在内。
    [42]《海潮音》第31册,第132页。
    [43][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2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4]苇舫:《十五年来之僧教育》,见《海潮音》第31册,第123页。
    [45]《武昌佛学院成立之经过》,《海潮音》第5册,第557-559页。
    [46]见《海潮音》第2l册,第213页。
    [47][德]韦伯著,陈平译:《新教与资本主义伦理》,第99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此数据来源于[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9]参阅[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第189-1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0]《杨文会全集》,第333页,黄山书社,2000年。
    [51]《海潮音》第11册,第421页。
    [52]原载《狮子吼月刊》1940年第1卷第1期;《巨赞法师全集》第72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3]大醒:《讲习佛学需要的文学》,《现代僧伽》1931年第4卷第1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6卷,第484页。
    [54]大醒:《不离文字》,《海潮音》第40册,第548页。
    [55]双照:《佛教青年与文艺写作》,《学僧天地》1948年第1卷第4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6卷,第510页。
    [56]《海潮音》第2l册,第255-256页。
    [57]霭亭:《重印<释教文范>序》,《人海灯》第4卷第5期,见《民国佛教文献集成》第70卷,第398页。
    [58]太虚:《新宏明集序》,《海潮音》第7册,第641页。
    [59]通一:《向佛教大众推荐一部好书——重印(释教文范>的前词》,《人海灯》第4卷第5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391页。
    [60]震华:《僧伽与文艺》,《海潮音》第25册,第109一111页。
    [61]芝峰《不立文字》,《人海灯》第2卷第21、22期合刊,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195页。
    [62]大醒:《不离文字》,《海潮音》第40册,第546页。
    [63]竺摩:《佛学与诗漫论》,《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56页。
    [64]通一:《我们与文学》,《人海灯》第2卷第2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430—432页。
    [65]陈平原:《文学的周边》,第97页,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66]陈平原:《文学的周边》,第100页,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67]尘空:《十五年来之佛教出版界》,《海潮音》第31册,第195页。
    [68]太虚:《十五年来海潮音之总检阅》,《海潮音》第31册,第32页。
    [69]尘空:《十五年来之佛教出版界》,《海潮音》第3l册,第195页。
    [70]东初:《中国近代佛教史》,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年。
    [71]黄夏年:《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前言》,第1-2页,《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目录1》,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72]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目录1》,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73]太虚:《十五年来海潮音之总检阅》,《海潮音》第31册,第32页。
    [74]双照:《从僧教育谈到佛教现状》,《学僧天地》1948年第1卷第4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6卷,第411页。
    [75]转引陈玉申:《晚清报业史》,第111-112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76]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见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第206页,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77]《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宣言》,《海潮音》第1册,第11-12页。
    [78]《海潮音》第1册,第586页。
    [79]《海潮音》第12册,第252页。
    [80]《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宣言》,《海潮音》第1册,第8页。
    [81]《海潮音》第24册,第500页。
    [82]《海潮音》第41册,第422页。
    [83]双照:《佛教青年与文艺写作》,《学僧天地》1948年第1卷第4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6卷,第510页。
    [84]法舫:《八指头陀殉教二十周年纪念辞》,《海潮音》第26册,第676页。
    [85]大醒:《清代诗僧八指头陀评传》,《海潮音》第28册,第809-810页。
    [86]大醒:《清代诗僧八指头陀评传》,《海潮音》第29册,第272页。
    [87]大公:《复刊宣言》,《人海灯》复刊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179页。
    [88]寄尘:《本刊过去工作之检讨》,《人海灯》第2卷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405页。
    [89]张建华:《我对于人海灯之意见》,《人海灯》第2卷第3、4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458页。
    [90]通一:《致大醒法师的信》,《海潮音》第31册,第358页。
    [91]大醒:《对于本刊的建议》,《人海灯》第2卷第10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35页。
    [92]《人海灯》第4卷第6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463页
    [93]《人海灯》第4卷第1期。
    [93]寄尘:《本刊过去工作之检讨》,《人海灯》第2卷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405页。
    [94]涌泉:《学僧课外应读的刊物》,《海潮音》第33册,第223页。
    [95]大醒:《对于本刊的建议》,《人海灯》第2卷第10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35页。
    [96]芥舞:《牛头不对马嘴》,《人海灯》第4卷第1期,第37页。
    [97]《学僧创作征文规则》,《海潮音》第31册,740页。
    [98]《人海灯》“复刊专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199页。
    [99]大醒:《讲习佛学需要的文学》,《现代僧伽》1931年第4卷第1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6卷,第484页。
    [100]通一:《从几个文人作品说起》,《人海灯》复刊专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193页。
    [101]《人海灯》第2卷第17、18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141页。
    [102]《人海灯》第13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10页。
    [103]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4]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5]王立的《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6年。
    [106]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学林出版社,2007年。
    [107]鲁迅:《鲁迅讲小说史》,第31页,凤凰出版社,2010年。
    [108]《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
    [109]《古代小说百科大辞典》,学苑出版社,1997年。
    [110]参尚永亮、张娟:《唐知名诗人之阶层分布与代群发展的定量分析》,《文学遗产》, 2003年第6期,第52页。
    [111]《小畜集》卷20《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四部丛刊初刊本,第10页。
    [112]以上资料均引自查永昊:《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26--2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3]鲁迅:《鲁迅讲小说史》,第40页,凤凰出版社,2010年。
    [114]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见《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1897年一1916年),第13页,陈平原、夏晓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15]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下册,第41-45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6]《海潮音》第1册,第12页。
    [117]《海潮音》第l册,第686页。
    [118]《海潮音》第26册,第235页。
    [119]《海潮音》第39册,第100页。
    [120]通一:《从几个文人的作品说起》,《人海灯》“复刊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193页。
    [121]《人间觉》第2卷第8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358页。
    [122]《海潮音》第13册,第819页。
    [123]《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73页。
    [124]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90卷,第492-493页。
    [125]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297页。
    [126]《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76页。
    [127]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401页。
    [127]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06卷,第457页。
    [128]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06卷,第464页。
    [129]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41卷,第78页。
    [130]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06卷,第460页。
    [131]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06卷,第462页。
    [132]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06卷,第463页。
    [133]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399页。
    [134]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401页。
    [135]度寰:《悲观》,《正信》1933年第9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0卷,第323页。
    [136]《正信》1933年第9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0卷,第323页。
    [137]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6卷,第428页。
    [138]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412页。
    [139]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444页。
    [140]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0卷,第323页。
    [141]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0卷,第323页。
    [142]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0卷,第322—323页。
    [143]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0卷,第323页。
    [144]陈永革:《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民国浙江佛教研究(1912—1949)》,第19—20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45]《海潮音》第29册,第11页。
    [146]《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12卷《华雨集》(四),第22页,中华书局,2009年。
    [147]大醒:《我们理想中之人间佛教的和乐国》,《海潮音》第29册,第8l页。
    [148]法舫:《人间佛教史观》,《海潮音》第29册,第49页。
    [149]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第81页,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年。
    [150]《苏曼殊全集》(一),第25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51]《苏曼殊全集》(一),第14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52]《苏曼殊全集》(二),第3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53]《苏曼殊全集》(二),第13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54]震华:《僧伽护国史》,第120—121页,上海佛学书局,1934年。
    [155]太虚:《怎样建设人间佛教》,《海潮音》第29册,第13页。
    [156]太虚:《怎样建设人间佛教》,《海潮音》第29册,第16页。
    [157]参阅震华:《僧伽护国史》,第114—115页,上海佛学书局,1934年。
    [158]《寄尘启事》,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297页。
    [159]震华:《僧伽护国史》,第113一114页,上海佛学书局,1934年。
    [160]《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40页,岳麓书社,1984年。
    [161]《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40页,岳麓书社,1984年。
    [162]曾腾飞:《悼静贤法师》,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64页。
    [163]《巨赞法师全集》第3卷,第13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64]《1945年国庆等北流山围之磐石山,用饶宗颐教授韵,时同执教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巨赞法师全集》第3卷,第135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65]张长弓:《中国僧伽之诗生活》,第7--8页,北平:著者书店,1933年。
    [166]《苏曼殊全集》(一),第32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67]《人海灯》第9、10期合刊,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289页。
    [168]引自曾腾飞:《悼静贤法师》,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64页。
    [169]《暮登金山塔顶》,《人海灯》第7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261页。
    [170]曾腾飞:《悼静贤法师》,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64页。
    [171]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79页。
    [172]《海潮音》第28册,第829—832页。
    [173]《赠以诗和答一首》,《海潮音》第30册,第607页。
    [174]《秋日关居》,《海潮音》第30册,第612页。
    [175]《伤逝》,《海潮音》第30册,第614页。
    [176]《海潮音》第30册,第608页。
    [177]《悼静贤和其三十初度韵》,《海潮音》第30册,第611页。
    [178]《海潮音》第33册,第232页。
    [179]《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47页,岳麓书社,1984年。
    [180]《海潮音》第1册,第314页。
    [181]《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78页。
    [182]明性:《孤峰零雁记》,《人海灯》第4卷第5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399页。
    [183]白慧:《覆车恐怖的一幕》,《觉音》第1940年第15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92卷。
    [184]慧云:《关于诗》,《人海灯》1934年第13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09页。
    [185]转引《窦树百:《清凉诗话初编》,《海潮音》第35册,第676—677页。
    [186]大醒:《清代诗僧八指头陀评传》,《海潮音》第28册,第810页。
    [187]通一:《双文浪墨序》,《人海灯》1934年第24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99页。
    [188]通一:《石火集自序》,《人海灯》1935年第23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222页。
    [189]通一:《<海沤集>序二》,《人海灯》1934年第13期,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9卷,第304页。
    [190]通一:《佛教文学的轮廓》,《人海灯》第4卷第1期,第21页。
    [191]竺摩:《<石火集>前序》,《人海灯》1935年第21、22期合刊,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221页。
    [192]竺摩:《佛学与诗漫论》,《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45页。
    [193]李了空:《潮音草舍诗存序》,《海潮音》第38册,第576页。
    [194]郑逸梅:《太虚法师喜交诗友》,《觉群周报》1947年第38、39期合刊,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01卷,第538页。
    [195]郑逸梅:《太虚法师喜交诗友》,《觉群周报》1947年第38、39期合刊,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01卷,第538页。
    [196]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26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197]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19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198]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35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199]李了空:《潮音草舍诗存序》,《海潮音》第38册,第576页。
    [200]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130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201]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第293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202]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一,第606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03]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一,第692-69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04]白秋:《憔悴了的柏叶》,《人间觉》第2卷第12、13期合刊“曼殊研究专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2卷,第500页。
    [205]《海潮音》第35册,第669页。
    [206]窦树百:《复通一法师论僧诗书》,《佛教文艺》1944年第11、12期合刊,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98卷,第240页。
    [207]以上文字引自窦树百:《清凉诗话初编》,《海潮音》第35册,第674页
    [208]以上文字引自窦树百:《清凉诗话初编》,《海潮音》第35册,第676—679页。
    [209]以上文字引自窦树百:《清凉诗话初编》,《海潮音》第35册,第680—681页。
    [210]《海潮音》第38册,第576页。
    [211]窦树百:《清凉诗话初编》,《海潮音》第35册,第680页。
    [212]竺摩:《佛学与诗漫论》,《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52页。
    [213]通一:《石火集自序》,《人海灯》1935年第21、22期合刊,见《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70卷,第223页。
    [214]《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52-53页。
    [215]《海潮音》第38册,第717页。
    [216]竺摩:《佛学与诗漫论》,《人海灯》第4卷第2期,第56页。
    [1]参阅梅季:《八指头陀年表》,《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46—557页,岳麓书社,1984年。
    [2]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第1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3]《(嚼梅吟吕跋>》,《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32页,岳麓书社,1984年。
    [4]《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31—532页。
    [5]《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33—534页。
    [6]《致郭菊荪先生书》,《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52页。
    [7]孙海洋:《八指头陀诗风初探》,《船山学刊》1998年第1期。
    [8]苏海洋:《湖南近代文学》,第310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
    [9]太虚:《中兴佛教寄禅安和尚传第六章》,《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20页。
    [10]《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28页。
    [11]《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32页。
    [12]《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94页。
    [13]《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94页。
    [14]孙海洋:《湖南近代文学》,第312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
    [15]李春光:《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25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29页。
    [17]参阅孙海洋:《湖南近代文学》,第309—312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
    [18]《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40页。
    [19]《八指头陀诗文集》,第244--245页。
    [20]《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37页。
    [21]《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89页。
    [22]《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12--415页。
    [23]闻一多:《唐诗杂论·贾岛》,第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4]李定广:《论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25]详情可参阅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269-276页,中华书局,2008年。
    [26]《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35页。
    [27]《八指头陀诗文集》,第539页。
    [28]《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54页。
    [29]李定广:《论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30]笠云《苦雨不止见寄禅监院吟诵不缀为诗嘲之》,《听香禅室诗集》卷6,《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
    [31]金梁辑录:《近世人物志》,第360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2]引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9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49页。
    [34]《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55页。
    [35]参引陈平原:《工诗未必高僧:关于寄禅》,《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第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36]《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54页。
    [37]《八指头陀诗文集》,第457页。
    [38]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9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9]陈平原:《工诗未必高僧:关于寄禅》,《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第1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40]《陈石遗先生谈艺录》,《民国诗话丛编》一,第70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41]见柳亚子编辑:《苏曼殊全集》一,第40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42]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43]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1950—1953页,中华书局,2010年。
    [44]飞锡:《潮音跋》,《苏曼殊全集》三,第2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45]《苏曼殊全集》三,第7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46]《拜伦诗选自序》,《苏曼殊全集》,第86—8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47]柳亚子:《苏曼殊传略》,《苏曼殊传记资料》(二),第141页。
    [48]柳亚子:《苏曼殊传略》,《苏曼殊传记资料》(二),第141页。
    [49]冯自由:《苏曼殊之真面目》,《苏曼殊传记资料》(二),第172页。
    [50]详情参阅马以君:《苏曼殊年谱》,见《苏曼殊文集》,花城出版社,1991年。
    [51]徐星平:《苏曼殊》,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
    [52]邵盈午:《苏曼殊传》,团结出版社,1998年。
    [53]黄侃:《题苏曼殊像》,见《苏曼殊全集》三,第83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54]《答萧公书》,见《苏曼殊全集》三,第145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55]邵盈午:《苏曼殊传》,第319页,团结出版社,1998年。
    [56]见《苏曼殊全集》三,第13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57]《耶婆堤病中未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苏曼殊全集》一,第23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58]详情可参阅石在中:《试论日本私小说对苏曼殊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59]见《苏曼殊全集》二,第21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60]以上文字参引张培峰:《宋诗与禅》,第106--115页,中华书局,2009年。
    [61]《与柳亚子书》,《苏曼殊全集》一,第14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62]陈自力:《释惠洪研究》,第288页,中华书局,2005年。
    [63]曾德硅选注:《苏曼殊诗文选注》,第3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64]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第83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65]《华洋以赈会观》,《苏曼殊全集》一,第109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66]高旭:《寄曼殊》,见《苏曼殊全集》四,第169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67]转引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第30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68]《与高天梅书》,《苏曼殊全集》一,第13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69]《拜伦诗选自序》,《苏曼殊全集》一,第8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0]姚锡钧:《追悼曼殊二首》,《苏曼殊全集》四,第209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1]黄侃:《纗秋华室说诗》,《苏曼殊全集》四,第130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2]《与高天梅书》,《苏曼殊全集》,第13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3]《潮音·自序》(王晶垚译文),《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4期。
    [74]《娑罗海滨遁迹记·译者记》,《苏曼殊全集》二,第13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5]《苏曼殊全集》一,第5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6]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第310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77]柳无忌:《苏曼殊研究的三个阶段》,《苏曼殊文集》,第16页,花城出版社,1991年。
    [78]《苏曼殊全集》二,第169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9]《拜伦诗选自序》,《苏曼殊全集》一,第8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80]啸月:《传三》,《弘一大师咏怀录》,第16—17页,大雄书店,1943年。
    [81]刘质平:《弘一上人史略》,见《花雨满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第284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2]丰子恺:《怀李叔同》,见《禅里禅外悟人生》,第6页,李叔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3]金梅:《编者话》,《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84]转引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第193—194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85]曹聚仁:《李叔同先生》,见《花雨漫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代序二》,第3—5页,李叔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6]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第54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87]金梅:《编者话》,《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88]详情可阅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第182—20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89]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3页。
    [90]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第15—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91]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第4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92]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编者的话》,第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93]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317页,中华书局,2010年。
    [94]丰子恺:《法味》,见《花雨满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第294页,李叔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5]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第113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96]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第21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97]转引林子青:《弘一法师年谱》,第86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98]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第2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99]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第3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0]见《弘一大师讲佛》,第249-250页,九州出版社,2006年。以下作品皆出于此书,不再详注,特此说明。
    [101]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2]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第2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3]夏丏尊:《弘一法师之出家》,见《禅里禅外悟人生·序言四》,第13页,李叔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4]姜丹书:《追忆大师》,见《禅里禅外悟人生》,第310页,李叔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5]夏丏尊:《弘一法师之出家》,见《禅里禅外悟人生·序言四》,第13页,李叔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6]以上三封信皆转引金梅编著:《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第2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7]弘一:《余宏律之因缘》,见《弘一大师讲佛》,第151页,九州出版社,2006年。
    [108]见《弘一法师讲佛》,第193页,九州出版社,2006年
    [109]见《弘一法师讲佛》,第160页,九州出版社,2006年
    [110]转引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第216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1]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第49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2]志雄:《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弘一大师永怀录》,第212页,大雄书店,1943年。
    [113]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第487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1]陈平原:《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第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民国诗话丛编》五,第209页,张寅彭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3]《民国诗话丛编》五,第225页,张寅彭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4]《民国诗话丛编》五,第376页,张寅彭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转引陈星:《天心月圆:弘一大师》,第40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6]《李叔同文集》,161页,东方出版社,2008年。
    [7]转引柯文辉:《旷世凡夫:弘一大传》,第5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8]陈星:《天心月圆:弘一大师》,第43‘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9]《“白马湖文学”研究·前言》,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0]夏丐尊:《我的畏友弘一和尚》,见《花雨漫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夏丐尊:《弘一法师之出家》,见《禅里禅外悟人生·序言四》,第14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叶圣陶:《我所崇敬的弘一法师》,见《花雨漫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代序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朱光潜:《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见《为嘉定丰子恺画展作》,桂林《中学生》第66期1943年8月。
    [14]傅红英:《论白马湖作家群形成的文化渊源》,《“白马湖文学”研究》,第46页,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5]赵家欣:《郁达夫访弘一法师》,见金梅:《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第367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16]《答钱玄同》,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85页,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17]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218—21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陶晶孙:《急忙谈三句曼殊》,《牛骨集》第81页,太平书局,1944年。
    [19]周作人:《答芸深先生》,《苏曼殊全集》四,第70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20]大醒:《偶谈曼殊》,《人间觉半月刊》第2卷第12、13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478页。
    [21]湘僧:《泛论苏玄瑛的历史地位》,《人间觉半月刊》第2卷第12、13期合刊,《民国 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479—480页。
    [22]暮伽:《卷头致词》,《人间觉半月刊》第2卷第12、13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475—476页。
    [23]慧云:《曼殊大师的佛教思想》,《佛教公论》第1卷第10号,《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2卷,第197—203页。
    [24]湘僧:《泛论苏玄瑛的历史地位》,《人间觉半月刊》第2卷第12、13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480页。
    [25]通一:《我对于曼殊大师的观感》,《人间觉半月刊》第2卷第12、13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481—482页。
    [26]《人间觉半月刊》第2卷第5期,《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268页。
    [27]《嵩和尚颂序》,《元好问全集》卷37下册,第5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28]钟惺:《善权和尚诗序》,《隐秀轩集》卷17,第251—2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9]大醒:《曼殊偶谈》,《人间觉半月刊》,第2卷第12、13期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1卷,第478页。
    [30]《海潮音》第38册,第480页。
    [31]寂照:《西行演真记绪言》,《海潮音》第4册,第429页。
    [32]寂照:《西行演真记绪言》,《海潮音》第4册,第429—430页。
    [33]荦哉:《佛化东盛记绪言》,《海潮音》第4册,第540页。
    [34]寂照:《西行演真记绪言》,《海潮音》第4册,第430页。
    [35]荦哉:《西行演真记绪言》,《海潮音》第4册,第540页。
    [3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变与不变的哲学》,《陈旭麓文集》第一卷,第315—33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第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第5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见《中国历代名僧诗选》,廖养正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海潮音》(4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209卷),黄夏年主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古代小说百科大辞典》,白维国、朱世滋主编,学苑出版社,1997年。
    《佛光大辞典》(十六册),慈怡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民国人物大辞典》,徐春友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周祖譔主编,中华书局,1992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曾枣庄主编,中华书局,2004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邓绍基、杨镰主编,中华书局,2006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钱仲联主编,中华书局,1996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梁淑安主编,中华书局,1997年。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
    《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张志哲主编,黄山书社,2006年。
    《八指头陀诗文集》,八指头陀著,梅季点辑,岳麓书社,1984年。
    《禅门逸书》初编10册,明复主编,明文书局,1980年。
    《禅灯梦影》,李叔同著,武汉出版社,2009年。
    《禅理禅外悟人生》,弘一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弘一大师文集》,萧枫编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弘一大师讲佛》,弘一著,九州出版社,2006年。
    《花雨满天悟禅机:李叔同的佛心禅韵》,李叔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叔同集》,弘一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叔同文集》,李叔同著,东方出版社,2008年。
    《李叔同经典作品》,李叔同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
    《李叔同精品集》,李叔同著,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李叔同讲佛学》,李叔同著,凤凰出版社,2010年。
    《历代高僧诗选》,陈耳东编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巨赞法师全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闽南梦影》,弘一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
    《苏曼殊诗笺注》,刘斯思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苏曼殊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苏曼殊小说诗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苏曼殊诗文选注》,曾德圭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苏曼殊全集》四册,柳亚子编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苏曼殊文集》,东方出版社,2008年
    《听香禅室诗集》,笠云著,见《禅门逸书》初编第10册。
    《心与禅》,弘一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燕子龛诗》,施蛰存辑录,江西出版社,1981年。
    《燕子龛诗笺注》,马以君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艺海潮音》,李叔同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上下册,廖养正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中国历代僧诗全集》(晋唐五代卷),沈玉成等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
    《宗仰上人集》,宗仰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白马湖文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金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前世今生》,陈慧剑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出世入世间:黄宗仰传论》,沈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陈平原、山口守编,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陈平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遁入空门:李叔同为何出家》,金梅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禅月诗魂:诗僧纵横谈》,覃召文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禅思与诗情》(修订版),孙昌武著,中华书局,2006年。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旭麓文集》,陈旭麓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陈平原小说史论集》,陈平原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张海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邓子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陈兵、邓子美著,民族出版社,2000年。
    《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麻天祥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夏广兴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俞晓红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孙昌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佛教与中古小说》,陈洪著,学林出版社,2007年。
    《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民国浙江佛教研究(1912—1949)》,陈永革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严耀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高振龙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佛教征服中国》,[荷]许理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侯传文著,中华书局,2004年。
    《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王立著,昆仑出版社,2006年。
    《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王广西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佛学与中国文化》,祁志祥著,学林出版社,2000年。
    《高僧传》,[梁]慧皎著,中华书局,1992年。
    《革命诗僧:苏曼殊传》,唐润钿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0年。
    《古道长亭:李叔同传》,吴可为著,杭州出版社,2004年。
    《寒山诗注》,项楚著,中华书局,2000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著,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红尘孤旅:苏曼殊传》,张国安著,业强出版社,1992年。
    《弘一大师咏怀录》,大雄书店,1943年。
    《弘一法师年谱》,林子青编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弘一大师考论》,陈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弘一大师》,徐星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弘一大师的前生今世》,田涛著,东方出版社,2009年。
    《弘一大师佛学思想述论》,徐承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
    《湖南近代文学》,孙海洋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
    《皎然诗式研究》,许清云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与日本佛教界的交往录》,肖平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近世人物志》,金梁辑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李向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旷世凡夫:弘一大传》,柯文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梁启超选集》,易鑫鼎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李叔同传》,苏迟著,团结出版社,1999年。
    《李叔同》,陈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叔同身边的文化名人》,陈星著,中华书局,2005年。
    《李叔同图传》,陈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叔同影事》,金梅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李叔同学堂乐歌研究》,陈净野著,中华书局,2007年。
    《李叔同的后半生:弘一法师》,王湜华著,京华出版社,2008年。
    《李叔同传记资料》(三册),天一出版社。
    《鲁迅讲小说史》,鲁迅著,凤凰出版社,2010年。
    《民国诗话丛编》(六册),张寅彭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明季滇黔佛教考》,陈垣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明清佛教》,郭朋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朝续文献通考》,刘锦藻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代佛教史料辑稿》,周叔迦编撰,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0年。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李春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清诗史》,严迪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情僧诗僧苏曼殊》,刘诚著,学林出版社,2004年。
    《人间潮音:太虚法师传》,陈永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僧伽护国史》,震华著,上海:佛学书局,1934年。
    《十家论佛》,司马琪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郑大华、彭平一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诗式校注》,李壮鹰著,齐鲁书社,1986年。
    《诗僧苏曼殊,原名樱花桥》,中薗英助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释惠洪研究》,陈自力著,中华书局,2005年。
    《宋高僧传》,[宋]赞宁著,中华书局,1987年。
    《宋诗与禅》,张培峰著,中华书局,2009年。
    《苏曼殊评传》,黄鸣岐著,上海:百新书店,1948年。
    《苏曼殊评传》,李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
    《苏曼殊传论》,毛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苏曼殊传》,邵盈午著,团结出版社,1998年。
    《苏曼殊传记资料》(六册),天一出版社。
    《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太虚法师年谱》,印顺编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项楚等著,巴蜀书社,2005年。
    《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2002年。
    《坛经校释》,[唐]慧能著,郭朋校释,2007年。
    《谈艺录》(修订本),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
    《天心月圆:弘一大师》,陈星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王梵志诗校注》,项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著,岳麓书社,1999年。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喻大华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杨联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麻天祥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王秀林著,中华书局,2008年。
    《文学的周边》,陈平原著,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现代启蒙语境下的审美开创:苏曼殊文学论》,黄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葛兆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新教与资本主义伦理》,[德]韦伯著,陈平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文会全集》,杨文会著,黄山书社,2000年。
    《饮冰室诗话》,梁启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印顺集》,印顺著,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殷红绚彩:李叔同传》,方爱龙著,书画出版社,2002年。
    《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十世纪》,葛兆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中国禅学思想史》,[日]忽滑谷快天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中国禅宗与诗歌》,周裕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禅宗史》,印顺著,中华书局,2010年。
    《中国东南佛教史》,严耀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国佛教文化史》(五册),孙昌武著,中华书局,2010年。
    《中国佛教文学》,[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
    《中国佛教文学与美术》,高观如著,上海:佛学书局,1938年。
    《中国佛教文化论》,赖永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魏承思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国佛教近代史》,东初著,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年。
    《中国佛教史》,蒋维乔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中国佛教的复兴》,[美]霍姆斯·维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日]牧田谛亮著,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中国近代文学史》,任访秋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郭延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上海书店,1994年。
    《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于凌波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郭延礼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美]芮沃寿著常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修订本),黄霖、韩同文选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僧伽之诗生活》,张长弓著,北平:著者书店,1933年。
    《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袁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袁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查明昊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德]麦克斯·缪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宗教文化学导论》,张志刚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
    《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蒋述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1年。
    《宗教与文学》,周群著,译林出版社,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