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钱锺书视域中的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时缤纷的“钱学”天空,经过几十年的斗转星移,已经逐步地变得风轻云淡,唯一不变的是钱锺书毕一生心力写下的文学话语和学术文字。从“文化昆仑”到“思想荒芜”,从“天下第一”到“一‘钱’不值”,从对林纾翻译的宽容到“化境”理论的苛刻,钱锺书生前经历的极端的、两面的评价,在钱锺书已经作古的今日逐步演变成对钱氏文本的冷思考。
     钱锺书的多重文化身份及其在人文学科内表现出的多样性、多纬度和对文艺学问题的广泛涉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讨翻译问题的文化范式和独特视域。钱锺书本身便是一个语境。不论褒贬,钱锺书堪称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奇异景观: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脑力非凡,笔达犹得神助;他逍遥自适,惬意如沐春风;他想远离政治,但世俗万物始终伴随左右;他做研究、写小说、搞翻译,他的学问人生,清澈而澄明。
     也许凭一己之力我们真的不能对钱锺书作出客观的、哪怕是相对中肯的整体评述,无论如何,钱锺书的独特性和多学科跨越非一般智识能够洞悉和涵盖。但是就钱锺书所涉及到的、我们所熟悉的某一个专门领域或者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抑或是认识整体钱锺书的一个切入点。
     新批评说:文本进场,作者退场。让文本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许能管窥到一些零星的钱氏真实。钱氏文本大致分为三类:学术文本、文学文本和翻译文本。钱锺书的翻译文本,除了英译本《毛泽东选集》等以外,其他均一概杂混于其学术著作之中。抛开钱锺书的学术建树和文学成就于不论,一种从修辞学或文章学层面研究钱氏文本的新的研究范式正在形成。
     本文从文化和文本双重视角,探讨钱锺书翻译思想的精髓及其在《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中的兑现和落实。对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文化现象研究的结论通常取决于研究者的视角。本文的目的并非意欲颠覆钱学研究的某些既有结论,而是在于对这些观点的偏颇和疏漏进行指陈和补充。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于将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掉书袋”式的英语引文及其应用作为一种严肃的翻译现象来对待,对照钱锺书本人的翻译文本观,从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类别划分、技巧分析、属性和价值探讨,从而对这一独特的翻译文本展开研究。
     离钱锺书再近,似乎都不能全懂,不只因为他在某一专门领域内的深刻和犀利,更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多样性和跨界特征。钱锺书是学者、作家和翻译理论家。若在钱锺书的文化身份上添加一项翻译家的名号有溢美之嫌,笔者在本文的论述中予以澄清。
     本文共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是绪论,扼要梳理国内外对钱锺书作为学者和作家文化身份的研究现状、国内对“钱锺书与翻译”课题的研究现状等,为后续着力探讨的钱锺书作为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的文化身份作理论、资料及方法论上的铺垫和准备。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如下几个要点:一、“钱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钱锺书学术论著研究;2)钱锺书文学作品研究;3)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4)钱锺书翻译实践研究。二、截至目前的“钱学”研究主要围绕以《管锥编》、《围城》“化境”等为核心的学术思想、文学成就以及翻译思想等三个层面展开。三、国内对钱锺书文化身份的讨论集中在对其作为学者、文学家的研究上,极少涉及他重要的另一面:翻译家。对钱锺书作为翻译家身份的认识度不够、认同度不高。四、国内对钱锺书翻译思想的研究多半集中在对其“化境”的理论高度的探讨。相对系统的探讨虽有出现,但是没有联系到钱氏翻译实践的层面。五、国内对钱锺书翻译实践的研究尚属零星、片段式述介,对钱锺书翻译作品的“文本研究”寥寥,对钱氏某部著作的翻译专论尚未出现。六、海外对钱锺书的研究无论在哪个层面都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因而钱锺书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国际声誉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第二章和第三章着力讨论《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的特点。
     第二章探讨《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译中的隐形和竞争。钱锺书钟爱民族语言,深谙中英文法差异,运用自己深厚的汉语表达功力、娴熟的汉语表达技巧和个性化语言在翻译中作出恰当的灵活处理,从而以独立性表达个性实现语言的跨越和文本的重构。在钱锺书的翻译实践中并非刻意谋求译本的不忠实,只是不把忠实当作翻译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翻译行为。从《谈艺录》41个英汉翻译例证中我们印证了钱锺书在“化境”注疏中对“忠实”的推崇。在实现忠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钱锺书尊崇汉语习惯,运用语序变迁、句式重构等娴熟的翻译方法,采用全盘打乱、以“意”和“喻”为中心的重写和变构、以简代繁、以动代静、以陈述代疑问、以重复代单述等翻译技巧,彰显译者表达功力,在有限的意义框架中展开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译作与原作之间、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竞争,从而实现译作独立的文本价值。
     第三章探讨《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中的“失本成译”,通过文本对比说明钱氏译文的创造性以及不拘原本的突围性特征。钱锺书运用夹写夹译的手段,让英语文献的引用服务于自己的学术写作;运用不拘字对、概括大意的缩略式编译手法,以添加背景、情境、属性描写和评价性话语为主要特征的扩展式编译手法,以及比照式互译和主旨式翻译等手段实现对原文的突破,创制出钱氏特色的个性化翻译文本,从而实现以对照、述介、竞争和创新为价值核心的个性化言语结构模式。钱氏译文清新秀丽、古朴典雅、艺术性强、可读性高。本章通过除直译和顺译11个例译以外的76个例证分析了《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语译释“失本成译”的属性及翻译文本的建构性特征。可以这样说,钱锺书的翻译之“失”,并非源于“力不能及”,而是他作为研究者在写作过程中对翻译的主体性选择。《谈艺录》中的翻译不是为译而译,而是出于学术写作的需要。钱锺书通过“夹写夹译”、“借译为文”、关键词引领下的中西对比等写作和翻译策略,目的是更好地阐明其学术观点,为读者服务。编译概括和主旨指陈构成钱氏文本的“斧削”之“失”;添加情境、属性描述、评判性话语或背景构成钱氏文本的“拓展”之“失”。
     说钱锺书是翻译家,原因有二:其一,他是《毛泽东选集》四卷本英语翻译的主要执笔者和定稿者;其二,好比说曹雪芹是诗人、麦当劳是地产商一样同理,作为学问家的钱锺书,他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其对中国国学和诸多外国语文的深厚学养之上。钱锺书的几乎所有文艺学研究无不充斥着对中西文诸多文字的转换。若有人不嫌麻烦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我们便会发现,散见在钱氏论著中以注释或译注形式出现的原文本文、目的语译文,以及中英、中法、中意、中拉、中德等中西文对译的篇幅,足可整理出一部系统的中西互译教科书。钱锺书不光是个翻译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对翻译具有深刻和独到认识的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实践与他的翻译思想一脉相承。
     第四章着重探讨钱锺书的翻译文本观。钱锺书对古今中外文艺学的来龙去脉了然于心,并对包括翻译在内的诸多文艺学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对比研究和视角独到的阐发。作为具有深厚学养和犀利学术眼光的学者,钱锺书能够看穿隐藏在文本背后的翻译真实自在情理之中。假想他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很难想象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问家和研究者。在钱锺书所有的文艺学研究中,有关翻译的论述所占篇幅极少。然而,相比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他对翻译问题的关注算是持久和深刻的。他有关翻译的论述有专论,有散记,序跋和信函中皆见谈及。翻译之于钱锺书,抑或钱锺书之于翻译,我们大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概略:“换器弹曲”、译之“化境”和“失本成译”。“换器弹曲”乃译之名,译之“化境”乃译之归,“失本成译”乃译之实。纵观钱锺书关涉翻译问题的讨论文字,我们发现:“失本成译”是钱锺书对翻译史上翻译文本总体面貌的概括性描述;译之“化境”则是他对翻译概念特别是文学翻译属性的理论性规定。用“归化”顺畅的目的语表达换易原文从而使译本臻至“化境”固然是文学翻译的使命和理想,然而“化境”的“丰满理想”常时抑或多半在遭遇“无失不成译”的“干瘪现实”。事实上,翻译实践的史实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翻译文本,倘依翻译概念的属性来看,其绝大多数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作品;翻译在试图实现自身的同时已经不成其为自身。且不说译者的言语表达力和主体性参与,仅语言的特异性一项,便足可撼动翻译大厦的全部根基,这是翻译的先天不足;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是不相符的。凭借学者的阅历和洞察力,钱锺书非常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并坦然接受之。关于翻译之名,钱锺书秉承他在《管锥编》中一贯的学术态度:引而不答、述而不论。翻者,“翻转花毯”;译者,“误解作者、误传读者”是也。钱锺书引用中西方的譬喻对翻译属性进行描述,简言之,翻译乃“换器弹曲”。关于翻译之实,钱锺书论述翻译史上的“失本”论并逆言之:失本成译,认为无失不成译、有失皆为本。本着“失本成译”的基本理念,他对译者采取宽容、豁达的态度。钱锺书具有文化倾向和描写翻译学倾向的翻译观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推出,应该说是与国际同步,在国内则具有前瞻性。他以温和的方式修正前人,并与西方众多的翻译理论一道引领当代中国译学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它的不设翻译标准的观察家态度,不仅为当今中国译界诸多争论的化解提供依据,还直接为翻译学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和极好的诠释。
     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本文的基本结论有二:一、钱锺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翻译理论家;二、钱锺书是贯彻自己翻译思想、技巧娴熟的翻译家。钱锺书对待忠实的态度并不刻板,他对原文采取的是选择性忠实策略,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在字面和意义层面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然而《谈艺录》不是一部翻译作品,因此变通式述译的成分构成了《谈艺录》英语引文汉译的主体。钱锺书身居学术和文化高地,用自己的广博和艰深拒绝读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对读者有着深刻关切的作者和译者。每逢遇到可能造成读者在文化上的阅读障碍时,他常会用译述的方式,用“浅显”直白的语言直陈原著之“质”,从而实现文本的文化跨越。
Current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are no longer so obstinate in their pursuit of fidelity as a key criterion for assessing translatio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sons that caus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Scholars begin to realize that only by modifying their views in theory can translation be duly defined, because absolute fidelity is never attainable.The twentieth-century theories represented by Polysystem theory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regarding translation as a part of the broader socio-cultural context rather than an isolated fragment or mere language issues.With descriptive translatology being increasingly more acceptable,the focus of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studies is shifting from views of highly dependent nature of the translated text to an advocacy of a combination of intertextual and extratextual studies,laying emphasis to its independence both in form and value.
     Building on its author's firm and long-standing belief in the independent nature of translated texts,this thesis aims to probe into the textual values of Qian Zhongshu'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 quotations in Tan Yi Lu(On the Art of Poetry) and its diversity, taking advantage of descriptive approach and text analysi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
     Structurally,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among which the first chapter serves as a bird view of the whole, briefly stating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motivation,methodology, its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make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perspicuous and clear.Qian's cultural idendity as a preeminent scholar,fiction writer is also review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representation of Qian Zhongshu's views on translation, arguing that his translation theory takes its shape by gaining enlightenment and insight from his quotaions from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s and his critical studies of Daoan's "Five Losses of Original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on", and that Qian is revolutionary in his well accepted "sublimation theory". Exploring Qian Zhongshu's views about language and meaning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reflected in "The Shift of Senses","Poetry as Expression of Dissatisfaction" and Qian's comments on "Linshu's Translation",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possi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deal of translation" and "ideal transl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role of translated texts in the target cultural context, aiming at a brand-new interpretation of Qian Zhongshu's translation studies.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which act as the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deal with the visibility and invisibility of Qian Zhongshu as a translator of English quotaions in Tan Yi Lu(On the Art of Poetry), aiming 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erarchy of translated texts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translation conception,basing its argumentation on the four aspects of text functions, i. e.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creation,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which, combined to be an integrated whole, constitute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translated texts. Based on an advocation of Qian Zhongshu as a much accomplished translator, these two chapters also explore the independent nature of Qian's translations in terms of their higher degree of readabilit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Qian's translations are independent works of art,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compilation and re-writing, filled with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and stand independent in its own right and has their own text values,and that the success story of a translated text in the target-cultural context is not told by the source text,but by itself.
     Conclusion summered from the previous analysis and major findings are given in the fifth chapter,pointing out that Qian Zhongshu is a combination of master of Chinese belles letters full of burning wit and formidable erudition,translation theorist with modern visions,and skillful and tacful translator put together.
引文
①本文在“文化范式”和“翻译范式”框架的启迪下,将钱锺书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研究落实到文化和文本层面。
    ②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六一全晋文卷一五八”中“翻译术开宗明义”条释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叔本华谓翻译如以此种乐器演奏原为他种乐器所谱之曲调(Sogar in blosser Prosa wirddie allerbeste Uebersetzung sich zum Original hounl;chastens soverhalten, wie zu einem gegebenen Musikstiick dessen Transpo-sition in eine andre Tonart)。 "
    ③语出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79页。
    ④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六一全晋文卷一五八”中“翻译术开宗明义”条释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故知‘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便不成翻译”,第218页。
    ①参见ⅠEven-Zohar, Itamar.1997. "Factors and Dependencies in Culture: A Revised Draft for Polysystem Culture Research."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Revue Canadienne de Litterature Comparee XXIV(1, March),15-6.
    ②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2年在清华结识杨绛先生,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钱锺书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抗战结束后,钱锺书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反响。1949—1953年,钱锺书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钱锺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干的是《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定稿工作。极少发表作品,以静静读书为主。1955年四十五岁,翻译德国海涅的《精印本<堂·吉诃德>引言》,刊载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编的《文学研究集刊》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版)。1950年至1960年,他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负责英文翻译、审稿、定稿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锺书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绛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1974年秋天,钱锺书又重新开始并完成审定毛泽东诗词英译工作。1976年,《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③见杨绛,“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钱锺书集》杨绛代序),《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北京第1版,第2页。
    ①在钱锺书的勉强配合下,该集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1月第1版。
    ②见杨绛,“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钱锺书集》杨绛代序),《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北京第1版,第2页。
    ③包括《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七缀集》、《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槐聚诗存》等十种著述。其中,《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是他的读书心得和艺文评点,《围城》、《人·兽·鬼》等则是他的小说作品。
    ④钱锺书生前要求在他去世后,只称他为学者和作家。参见“学贯中西,巨著等身”一文,香港《明报》1998年12月22日。
    ⑤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钱锺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做的是《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定稿工作。1950年至1960年,他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负责英文翻译、审稿、定稿工作。
    ⑥其中道理不言自明:《红楼梦》中充斥着诗歌;麦当劳在全球的存在,基本是以其店铺的地产权属作为营业基础。
    ⑦《管锥编》和《谈艺录》中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达千余人,征引数种语言的著作《管锥编》中1780多种、《谈艺录》中600多种。
    ⑧他的翻译作品主要包括《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海涅诗《一寸千思》,关于形象思维的翻译,以及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文论著作中有关文艺杂论的翻译。
    ①周泽雄,《说文解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102页。
    ②参见陆谷孙,“‘灵光隳矣!’”,李明生等编,《文化昆仑:钱钟书其人其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3页。
    ①高乃云.文学修辞学建构:“钱锺书热”后的冷思考.“国学数典论坛”之“数典研究(原创文章、不发布书籍)”之“现代文学研究”.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7391.
    ②见杨绛,“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钱锺书集》杨绛代序),《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北京第1版,第2页。
    ③该段话恰好是钱锺书本人的人生写照,见《写在人生边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4页。
    ④见杨绛,“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钱锺书集》杨绛代序),《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北京第1版,第2页。
    ①见杨绛,“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钱锺书集》杨绛代序),《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北京第1版,第2页。
    ②刘衍,“漫话钱钟书先生”,冯芝祥编,《钱钟书研究集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第1版,第82页。
    ①张隆溪,学海忆旧(三)“《我与钱锺书》演讲稿”2007-08-22 09:22:28原创,“凯迪社区”之“猫眼看人,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801979&boardid=1&page=1&1=1#1801979.
    ②季进、艾朗诺、余夏云,“钱锺书、《剑桥中国文学史》与海外汉学研究”,《上海文化》网络版“非焦点访谈”,http://www.xinpiping.com/?p=578.
    ③刘皓明,“绝食艺人:作为反文化现象的钱钟书”,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457037/2008-01-09。
    ④参见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对话‘钱钟书热’:世纪末的人文神话”,《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第20-4页。
    ①参见蒋寅有关钱锺书系列论文:“解构钱钟书的神话”,《南方都市报》1996年11月1日:“钱钟书是思想家一说应商榷”,光明网,2010年11月20日,http://culture.ifeng.com/renwu/special/qianzhongshu/ziliao/ detail 2010_11/20/3176552_0.shtml; "(谈艺录)的启示”,《文学遗产》1990年第4期。
    ②参见葛红兵、刘川鄂、邓一光,“钱锺书:被神化的大师”,Confucius2000论坛,2003年10月2日,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9944_1.html。
    ①参见葛红兵、刘川鄂、邓一光,“钱锺书:被神化的大师”,Confucicius2000论坛,2003年10月2日,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9944_1.html.
    ②似乎唯李汝伦例外。钱锺书读了李汝伦发表在《随笔》杂志的文章,在给该刊主编黄伟经的信中说:“李君文锋芒四射,光焰万丈,有‘笔尖几横扫千人军’之概。李君饱经折磨,而意气仍可以辟易万夫,真可惊可佩。”李汝伦文曾引用钱锺书语,并给以己见,钱锺书阅后甚感佩服,后来在同李汝伦的通信中,又称赞李汝伦说:“胸中泾渭分明,笔下风雷振荡,才气之盛,少年人所不逮,极佩。”
    ①转引自高乃云,“文学修辞学建构:‘钱锺书热’后的冷思考”,http://bbs.gxsd.com.cn/forum.phpp?mod =viewthread & tid=247391.
    ②参见葛红兵、刘川鄂、邓一光,“钱锺书:被神化的大师”,Confucius2000论坛,2003年10月2日,http://www.ht88.com/article/ article_19944_1.html。
    ①高乃云,“文学修辞学建构:‘钱锺书热’后的冷思考”,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 &tid=247391。
    ①高乃云,“文学修辞学建构:‘钱锺书热’后的冷思考”,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 &tid=247391。
    ②白云开,“钱锺书诗化语言研究”,文艺学网(教育部重点学科基地)http://wenyixue.bnu.edu.cn/bbs/redirect. php?fid=12&tid=48&goto=nextnewset.
    ①高乃云,“文学修辞学建构:‘钱锺书热’后的冷思考”,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 &tid=247391。
    ② Ibid.
    ③该文系比较文学学科方法论的代表性文献之一,载《读书》1981年第10期,第12-8页。
    ④季进,《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82-93页。
    ①该专著系张柏然、许钧主编“译学新论丛书”之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②参见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③参见聂友军,“钱锺书翻译实践论”,《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第23-9页。
    ④郑延国,“钱钟书译艺举隅”,《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1期,第32-6页。
    ⑤参见郑延国,“钱钟书诗中论译”,《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第1期,第15-20页。
    ①参见彭建华PLUIE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 4189a61b0100an9m.html.
    ②转引自张弘,“《围城》畅销30年,成知识分子小说典范”,《新京报》2009年1月15日。
    ③ Ibid.
    ④转引自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http://www. 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6356。另外,葛浩文说:“可惜英语界专门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人实在太少了。现在专门翻译中文作品的,在美国和英国也许只有我跟JuliaLovell两个人,Julia目前翻了有四五本吧,阎连科、韩少功的小说就是她翻的。其他人只是偶尔客串一下。”
    ①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http://www. 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6356.
    ②在西方,对钱锺书的去世反应不一。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得悉钱锺书逝世后,于1998年12月24日致函杨绛以申哀悼吊慰之意。他说,获悉钱先生过世,他感到很难过,在钱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质:聪明、高雅、善良、坦诚和谦逊。他又说:“法国深知这位20世纪的文豪对法国所做的贡献。自30年代钱锺书先生就读于巴黎大学时,他就一直为法国文化带来荣誉并让读者分享他对于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热爱。”1998年12月27日,法国《世界报》(Le Monde)刊出Francis Deron所撰写的一篇悼文,说钱锺书是本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中国文学家。1998年12月29日,法国《解放日报》刊出Claire Devarrieux的一篇悼文,题为《钱锺书: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英国,文化部长史密斯(Chris Smith)于1999年1月20日致函唁慰杨绛说,钱锺书是20世纪一位杰出的学者,他说钱锺书的过世“对中国文化是一大损失”。《泰晤士报》刊出《悼钱锺书教授》一文,特别提到1986年英女皇伊丽莎白访华时,曾在她的演讲中引录钱锺书在牛津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中一段作中英两国传统友谊的答辞。美国反应冷淡。
    ③胡志德(Th.Huters)著,美国Twayne Publishers1982年第1版。该书由两个汉译本:1、张晨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2、张泉译,收入《美国学者论钱锺书》。作者一九七七年以治《围城》得博士学位。尝造诣钱氏及其师友,闻见真切。
    ④ Egan, Ronald. Limited Views: 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①季进、艾朗诺、余夏云,“钱锺书、《剑桥中国文学史》与海外汉学研究”,《上海文化》网络版“非焦点访谈”,http://www.xinpiping.com/?p=578。
    ①林元彪,《文章正轨:林纾翻译研究》(2011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①杨绛语,后常被后人用来描述钱锺书的语言特点。
    ②钱锺书:“窃谓至精之艺、至高之美,不论文体之雅俗,非好学深思者勿克心领神会,素人俗子均不足与于此事,更何有于平民”,见“中国文学小史序论”,《钱锤书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①参见罗新璋(主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6月第一版,第55页。
    ①周毅:“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文汇报》2011.7.8 P.9。
    ①钱钟书《谈艺录》第3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2版。
    ①白居易《与元九书》。
    ①“隐形”(invisibility)是现代译学理论中的一个专门术语,Venuti有系统阐述,见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5.
    ②语出“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23页。
    ①《管锥编》(第四册)“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六一全晋文卷一五八”“翻译术开宗明义”条(主要谈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188页。
    ①《管锥编》(第四册)“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六一全晋文卷一五八”“翻译术开宗明义”条(主要谈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189页。
    ①据《论语·雍也》。
    ②该文(《与张君晓峰书》)写于1934年,载《钱锺书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第410页。
    ①《管锥编》(第四册)第540页。
    ①钱锺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对“官能”转换有详细讨论和引用,比如引用孔武仲《宗伯集》卷一《东坡居土画怪石赋》曰:“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见《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66页。
    ①《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①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钱锺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干的是《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定稿工作。1950年至1960年,他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负责英文翻译、审稿、定稿工作。
    ②其中道理不言自明:《红楼梦》中充斥着诗歌;麦当劳在全球的存在,基本是以其店铺的地产权属作为营业基础。
    ③《管锥编》和《谈艺录》中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达千余人,征引数种语言的著作《管锥编》中1780多种、《谈艺录》中600多种。
    [1]白云开.钱锺书诗化语言研究[Z].文艺学网(教育部重点学科基地)http://wenyixue.bnu. edu.cn/bbs/redirect. php?fid=12&tid=48&goto=nextnewset.
    [2]蔡毅.翻译理论的文艺学派——介绍加切奇拉泽的《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外国翻译理论译介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戴阿宝.文本革命--当代西方文论的一种视野[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4]戴锦华.大众文化包围中的文学.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魅力[C](文池主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5]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冯友兰.孔子的正名观[Z]. http://hi.baidu.com/ggzj%BF%D5%BC%E4/blog/item/225059d 9af02bde 939012fcb.html.
    [7]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傅勇林.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傅正明.黑暗诗人:黄翔和他的多彩世界[M].纽约:柯捷出版社,2003.
    [10]伽达默尔、德里达.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高乃云.文学修辞学建构:“钱锺书热”后的冷思考[z].“国学数典论坛”之“数典研究(原创文章、不发布书籍)”之“现代文学研究”.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 =viewthread& tid= 47391.
    [12]高乃云.钱锺书修辞学思想演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13]葛红兵、刘川鄂、邓一光.钱锺书:被神化的大师[Z]. Confucius2000论坛,2003年10月2日.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9944_l.html.
    [14]葛中俊.U·辛克莱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影响[J].中国比较文学,1994(1).
    [15]葛中俊.U·辛克莱在中国的翻译及其理由——辛克莱与翻译文学系列研究之三[J].苏州大学学报,1996(7).
    [16]葛中俊.Itamar Evan-Zohar的翻译观述评[J].外语与翻译,1997(1).
    [17]葛中俊.化境背后:钱钟书的文本价值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8]桂乾元.为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而努力——从国外翻译学谈起[J].中国翻译,1996(3).
    [19]韩林德.境生象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20]海德格尔(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1]胡适.翻译问题.翻译论集(刘靖之主编)[C].香港:三联书店,1981.
    [22]季进.钱锺书与现代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3]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Z].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6356.
    [24]季进、艾朗诺、余夏云.钱锺书、《剑桥中国文学史》与海外汉学研究[Z].上海文化[J](网络版“非焦点访谈”)http://www.xinpiping.com/?p=578.
    [25]蒋寅.解构钱钟书的神话[J].南方都市报,1996年11月1日.
    [26]蒋寅.钱钟书是思想家一说应商榷[Z].光明网,2010年11月20日,http://culture.ifeng. com/renwu/special/qianzhongshu/ziliao/detail_2010_11/20/3176552_O.shtml;
    [27]蒋寅.《谈艺录》的启示.文学遗产,1990(4).
    [28]克罗齐.美学原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29]李永毅.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30]劳陇.丢掉幻想,联系实际——揭破翻译学的迷梦[J].中国翻译,1996(2).
    [31]梁启超.从知“不可而为”到“无为无不为”.黄河.道家二十讲[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3]林语堂.翻译中的几个问题.翻译论集(刘靖之主编)[c].:香港:三联书店,1981.
    [34]林元彪.文章正轨:林纾翻译研究[D](2011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35]刘邦凡.论翻译哲学[J].探索,1996(6).
    [36]刘皓明.绝食艺人:作为反文化现象的钱钟书[Z]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 2457037/2008-01-09.
    [37]刘晋锋.杨宪益:阴差阳错成翻译大家[Z].新京报.2009年12月18日.
    [38]刘靖之(主编).翻译论集[C].香港:三联书店,1981.
    [39]刘军平.中国翻译的名与实[Z].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2008.
    [40]刘宓庆.翻译理论研究展望[J].中国翻译,1996(6).
    [41]刘衍.漫话钱钟书先生[J].冯芝祥编.钱钟书研究集刊.上海:三联书店,2000.
    [42]刘耘华.翻译文学体系化[J].外国语,1997(1).
    [43]刘重德.关于建立翻译学的一些看法[J].外国语,1995(2).
    [44]陆谷孙.灵光隳矣!李明生等编.文化昆仑:钱钟书其人其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5]陆文虎编.管锥编谈艺录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6]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M].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7]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8]罗新璋.钱钟书的译艺谈[J].中国翻译,1990,(6).
    [49]罗新璋.我国自称体系的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83(6).
    [50]聂友军:钱钟书翻译实践论[J].中国比较文学,2007(3)。
    [51]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C].张柏然等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2008.
    [52]潘文国、谭慧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3]彭建华.PLUIE的博客[Z].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9a61b0100an9m.html.
    [54]钱锺书.旧文四篇[C].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5]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6]钱锺书.钱锺书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57]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8]钱锺书.石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9]钱锺书.管锥编(第1-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0]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1]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2]申小龙.论语言对文学的形式制约[J].外语与翻译,1994(1).
    [63]索绪尔(高明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4]孙致礼.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1997(2).
    [65]谭载喜.必须建立翻译学[J].中国翻译,1987(3).
    [66]王国维.新订人间词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7]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对话钱钟书热”:世纪末的人文神话[J].中国青年研究.1997(2).
    [68]王一川.兴辞诗学片语[M].山东友谊书社.2005.
    [69]温建平.翻译中价值组合体的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5.
    [70]许建忠.翻译错误价值论[J].上海翻译.2010(1)
    [71]许均.翻译价值简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7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73]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
    [74]谢天振.建立中国译学研究的文艺学派[J].外国语,1995(4).
    [7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6]许均.翻译价值简论[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77]许渊冲.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红与黑译本前言>[J].外国语,1993(3).
    [78]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M],1985.杨绛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79]杨全红.钱钟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
    [80]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
    [81]叶威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2]于德英.“隔”与“不隔”的循环:钱锺书“化境”论的再阐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9.
    [83]乐黛云主编.翻译史与翻译基本理论形态.比较文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4]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1997(2).
    [85]张弘.《围城》畅销30年成知识分子小说典范[N].新京报2009年1月15日.
    [86]张经浩.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0).
    [87]张经浩.从‘麦琪’谈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排异性(下)[C].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88]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89]张隆溪.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读书,1981(10).
    [90]张隆溪.学海忆旧(三)“《我与钱锺书》演讲稿”[Z].2007-08-22 09:22:28原创“凯迪社区”之“猫眼看人.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80]979&boardid =1&page= 1 & 1 = 1#1801979.
    [91]张南峰.以‘忠实’为目的的应用翻译学[J].翻译学报,1997(2).
    [92]赵志军.文学文本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3]曾文雄.文学语用学翻译的语用价值与文化转向[J].语文学刊.2006(2).
    [94]郑朝宗.《管锥编》研究论文集[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95]郑延国.钱钟书译艺举隅[J].上海科技翻译.2001(1).
    [96]郑延国.钱钟书诗中论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97]郑燕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98]钟玲.施耐德与中国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9]钟玲.中国诗与美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0]周珏良.读霍克斯英译本《红楼梦》.周珏良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01]周泽雄.说文解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02]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世纪初的新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3]Baker, Ernest. A Guide to the Best Fiction, English and American, including from Foreign Languages[M]. New York: The Macmilian Company,1932.
    [104]Baker, Mona.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05]Baker, William and Kenneth Womack. Eds. A Companion to the Victorian Novel[M]. London: Greenwood Press,2002.
    [106]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M]. Trans.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Press,1969.
    [107]Chesterman, Andrew. Memes of Transla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108]Cheung, Martha P. Y. "The Discourse of Occidentalism Wei Yi and Lin Shu's Treatment of Religious Material in Their Translation of Uncle Tom's Cabin."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Read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1840-1918[M]. Ed. David Pollard.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8.
    [109]Ching, Leo T. S. Becoming "Japanese":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110]Cockrell, Dale. Demons of Disorder: Early Blackface Minstrels and Their Worl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11]Compton, Robert W.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s of Lin Shu[Z],1852-1934. Ph.D. Diss. Stanford University,1971.
    [112]Gilbson, Morgan. Revolutionary Rexroth, Poet of East-West Wisdom [M]. Hamden: Archon Book,1986.
    [113]Gittings,John."David Hawkes-Scholar who led the way in Chinese studies and translated The Story of the Stone."[N]Guardian.co.uk,25 August,2009.
    [114]Grice, H. P. "Further Notes on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C].Volume 9.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115]Holmes,James S. 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 Amsterdam:Rodopi.1988.
    [116]Nida,Eugene Albert.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E.J.Brill.1964.1986.
    [117]Qian Zhongshu. "Afterword." Fortress Besieged[M]. Kelly, Jeanne and Nathan K. Mao. Tr.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2004.
    [118]Qian Zhongshu. Limited Views: 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M].Ronald Egan.Tr.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Monograph Serie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98.
    [119]Snell-Hornby,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6.Rep.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20]Toury,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21]Venuti,Lawrence.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22]Venuti,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5.
    [123]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yestigation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53.
    [124]Yang Jiang. Six Chapters from My Life "Downunder"[M]. Howard Goldblatt.Tr.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4.
    [125]Zaidi, Ali S. "Rev. of The Complete Poems of Kenneth Rexroth." The Washington Post [J]. Washington, D.C.:Feb 16,2003.
    [126]Zhang Longxi. "The'Tao'and the'Logos': Notes on Derrida's Critique of Logocentrism." Critical Inquiry[M]. Vol.11, No.3. Mar.,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