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媒介权力的畸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是为媒介变迁。媒介变迁给传媒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带来了传媒业的巨大发展。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媒介变迁过程中,亦出现了一系列备受指责的现象,泛娱乐化、拜金主义、绯闻炒作、庸俗恶搞、公共利益缺失等频频出现在公共媒体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效应。
     西方有关媒介研究的理论早已证明,媒介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方式有其独特性,它虽不具有强制他人的权力,然而,人们又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媒介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媒介具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力,是为媒介权力。正是媒介变迁过程中媒介权力的畸变,也即传媒对自身影响力的不恰当运用,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诚然,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负面效应的确与媒介市场化改革有关,但它却不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跳出媒介本身、在整个宏观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寻找答案。三十余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的实质是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关系的重构。所有社会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变化,都与这一背景息息相关。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变迁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不可能逃脱这一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正是国家、市场与社会之关系的重构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才使国家、市场与社会之关系出现了非均衡格局,这是引发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具体来说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本应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均衡状态,由此才能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却出现了“强政府-强市场-弱社会”的非均衡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政府极易挣脱社会(公民)的制约转而投向市场,市场也会借此而无限扩张,二者结成一种“暧昧”的“盟友”关系,最终把社会推向一种绝对弱势的境地,从而难以发挥对政府、市场的制衡作用。以此来观照今天的媒介现象不难发现,在改革过程中,媒介一方面继续履行着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职能,与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又被推向了市场,逐渐成长为市场中的一个强势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媒介只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宣传的职能,就可以淋漓尽致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了。而媒介一旦陷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陷阱,又缺少相应的社会力量制约、监督,就难免会把社会公共利益抛置一边,把追求经济利益摆在首要位置了。
     国家、市场与社会之关系解释了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的宏观面相,而要完整解释这个问题,微观视角不可或缺。为此,本文从“结构-行动”互构的视角对“政府-媒介”、“媒介-受众”两种关系做出了微观分析,认为政府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受众之间都是一种互动关系,正是它们的互构推动了媒介变迁。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导论主要是说明借助国家、市场和社会之关系作为本文分析框架的原因以及“结构-行动”互构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在回顾“媒介效果研究”和“媒介批判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媒介权力的核心在于传媒所拥有的影响力。而对媒介影响力的任何不恰当运用也即媒介权力的畸变,都将给我们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章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媒介变迁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认为中国媒介改革是在政府与媒介的相互作用下展开的,正是政府与媒介之间的这种互构推动了中国媒介的变迁,作者对湖南广播电视台进行的个案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第四章着重列举和分析了我国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
     第五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性分析,对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进行深度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The Chinese media industry has undergone unprecedented changes, which are called the changes of medi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1990s. The changes of the media industry have injected vigor and vitality, bringing tremendous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industry. However, the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is that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s in the media, a series of blamed phenomena, the pan-entertainment, the worship of money, the scandal speculation,the vulgar spoof, the lack of public interests, frequently occurred in the public media, leading to some negative effects.
     Western theories about media studies had shown that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has its unique way, though it has the power to force others, however, people can feel all the time and media on their thinking and behavior. In other words, the media has a kind of invisible influence, for the media power. It is the media change the course of the influence of media on their inappropriate use of distortion caused by the media power, triggering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 produced.
     Inde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s of the media connected to the market reform, but it is not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I argue tha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must jump out the media itself and find answers in the context of macro society. The Chinese society has experienced a profound social change, which in fact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since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ll major social changes in various subsystems within the social system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this background. As a subsystem, the media can not escape the impacts and constraints of this background. Beca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did not achieve the ideal goal, it causes non-equilibrium situ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which is the root cause of a serie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edia. Specifically,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among the parity should be in a state of equilibrium, which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alances. However, for various reasons, China now is in a non-equilibrium "strong government-strong marker-weak society" situation. In this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can easily get rid of society (citizens), turn to connect with the market, so the market will expand unlimitedly, which leads to a ambiguous al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it is easy to find that the media continue to perform the functions of the ideological propaganda, keeping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dia also are pushed to the market, gradually grown into a strong role in the market. In this case, the media just need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propaganda functions well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Once the media are caught in the trap to seek their maximum benefits,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y throw the public interests aside, and put the economic interest in forefront of others.
     And the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only explains the changes of the media and their negative effects on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Trying to fully explain the problem, the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is still indispensable. So this paper uses the "Structure-Action" mutual construction theory to make a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government-media", "media-audienc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specify the use of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relation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for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 "structure-action" each structure research perspective.
     Chapter II Review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effect theory" and "critical theory" on the basi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two main studies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and this influence is actually the power of the media to discuss this article.
     Chapter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s media change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at the Chinese media reform in the government's interaction with the media to start,and it i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media to promote this interaction structure changes in the Chinese media, the author of Hunan Radia and TV stations of the case studies future confirmed this view.
     Chapter IV focuses on the media list and analysis of China's changes in the emergence of some major problems. And chapter V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summary analysis of media change and its adverse effects in-depth analysis and summary
引文
①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①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参阅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载《新闻大学》1995年春季卷。
    ②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7页。
    ③陈建华:《谈中国传媒体制转制》,(2010-01-26),新闻传播学习网,http://www.100xwcb.com
    ④邵嘉蕾:《析影视媒介“泛娱乐化”——影视媒介“同质”“媚俗”“拜金”“恶搞”“幼稚化”“明星化”等六现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未发表硕士论文(2007)
    ①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载《新闻大学》1995年春季卷。
    ②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①周建国:《权力转移与社会权力结构之变迁——兼论渐进式改革路径选择的必然性》,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2期。
    ② Chu, H.,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China's Media Refor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4, Vol.44, No.3.
    ③ Yu, X., "Professionalization without Guarantees:Changes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Post-1989 year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1994, Vol.53, Jan.
    ①参阅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迈克尔·蒙利特 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0页。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126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4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7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1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0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51页。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21页。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22页。
    ④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56页。
    ③(美)约翰·F·沃克哈罗德·G·瓦特:《美国大政府的兴起》(刘进毛喻原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参见Cheng-Tian Kuo:Globlal Competiveness and Industrial Growth in Taiwan and Philippine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5.
    ①参见许纪霖:《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载《思想》(台湾)第18期,第83-120页。关于这方面的著作,近年来主要有《中国模式》(潘维主编,未公开出版,2010年见于各种网站)、《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重燃中国梦》(姚余栋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和《祛魅与超越》(王绍光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②(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张莉刘曲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③(英)斯蒂芬·哈尔珀:《北京说了算》(王鑫等译),台湾:八旗文化2010年版。
    ①黄升民 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①西方人际交往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特别是工具性交往中,“人际吸引”是交往互动是否发生的关键条件。因此,在人际互动中,交往双方总是力图向对方暗示自己身上具有对方需要的某些东西。如果暗示的东西对彼此都没有吸引力,则人际交往几乎不会发生;如果一方的暗示对另一方有吸引力,而另一方的暗示对此一方没有吸引力,则交往发生比较困难,此时交往能否发生则主要取决于“此方”是否愿意交往了;如果双方暗示的东西对彼此都有吸引力,则交往双方就会一拍即合,人际互动就会即刻发生。虽然这一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微观世界的人际交往与互动的,但我以为其实在宏观世界里各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互动其实也大抵如此,只有双方之间有“吸引”才可能促成组织机构之间的“结盟”。关于这个理论的来源可参阅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①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③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0页。
    ①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04页。
    ②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②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页。
    ①(美)华康德:《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载(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②(美)华康德:《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载(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①(美)华康德:《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载(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 Shoemaker, Pamela J.& Reese, Stephen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2nd Ed.). New York:Longman.
    ①参阅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②转引自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③参阅(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①参见Lazarsfeld, P.F., Beleson B. and Gaudet H., The People's Choi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P82-149.
    ①张隆栋主编:《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3年版,第170页。
    ② James W. Dearing, and Everett M. Rogers, Agenda-setting, Sage Publications,1996, pp.1
    ①(美)E·E·丹尼斯:《媒介社会》,Wm·C·布朗出版公司1978年版,第9页
    ②(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页。
    ①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②(美)E·E·丹尼斯:《传播学两大学派的对立与交融》(王怡红译),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51-58页。
    ①(美)梅尔文.L.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33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辨证法》(洪佩玉阎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页。
    ②(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③(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④车玉玲:《20世纪意识形态领域的三个纬度》,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12期
    ⑤转引自(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⑥(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①(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②(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③(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①(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②(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③(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④(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145页。
    ①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141页。
    ②(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见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页。
    ①转引自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146-147页。
    ②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者,也即大众传播研究的实证主义学派所持的基本社会观点。它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社会共识,即任何社会均有一套普及的社会规范或价值为大家所接受,传播的功能之一便是反映这套社会共识,强化社会认同感。
    ①参见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当代传播》,2004年第1期
    ②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12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
    ②(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吾友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页。
    ①(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吾友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1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4页。
    ④(美)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7页。
    ⑤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亦参见②,第138页。
    ⑥(美)丹尼斯·朗(Dennis H. Wrong):《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1年版,第3页。
    ①(美)丹尼斯·朗(Dennis H. Wrong):《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1年版,第2-3页。
    ②徐舫州:《谁来监督媒介》,载《现代传播》,1996年第2期
    ③王怡红:《认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历史与方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①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现代传播》1996年第5期。
    ①(美)丹尼斯·朗(Dennis H. Wrong):《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②(美)丹尼斯·朗(Dennis H. Wrong):《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美)丹尼斯·朗(Dennis H. Wrong):《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① Bruse H. Westley and Malcolm S Maclean," A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ism Quarterly, (34,1957).也可参见(英)丹尼斯·麦奎尔(瑞)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①转引自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①(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①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①转引自孙旭培《解放初期对旧新闻事业的接收与改造》,载《新闻研究资料》,总第四十三期,第5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中宣部和新华总社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宣传工作中应注意事项给新华社各分社和各地党报的指示》(1949年10月30日),载《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324页。
    ③参见《中共中央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党的宣传部门工作问题的指示》(1949年12月5日),载《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289页。
    ①潘祥辉:《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①李良荣:《关于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李良荣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②《提高我们党报的作用》,一九三○年三月二十六日,见《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
    ①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探索》,1993年第1期。
    ①余丽丽:《社会转型与媒介的社会控制——透视中国传媒调控机制嬗变的动因、轨迹与逻辑》,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第42页。
    ②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报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陈怀林:《论中国报业市场化的非均衡发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
    ①余丽丽:《社会转型与媒介的社会控制——透视中国传媒调控机制嬗变的动因、轨迹与逻辑》,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第43页。
    ②辜晓进:《进步与彷徨——中国新闻改革若干难点回眸》,《青年记者》,2008年2月(下)。
    ①方汉奇、张之华:《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②喻国明:《中国传媒业30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青年记者》,2008年2月(下)。
    ①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②刘家林:《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①陈怀林:《论中国报业市场化的非均衡发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
    ②方汉奇:《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①方汉奇:《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②辜晓进:《进步与彷徨——中国新闻改革若干难点回眸》,《青年记者》,2008年3月(下)。
    ③周劲:《中国传媒转型期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报业改革为案例》,载《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①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①万厦:《中国市场经济的逆向生成和规范政府行为》,载《求索》,1996年第1期。
    ①参考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2页。
    ②《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267页。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989):《关于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的通知》,《新闻出版工作文选1989—1990》新闻出版署,第41-46页
    ①周茂君:《基于政府、市场与公众三维视角的中国媒介改革》,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黄玉波张金海:《从“部分剥离”走向“整体转制”——当前中国传媒产业体制改革趋向初探》,载《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③见时任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专项改革一处处长张东强在2005年3月25日召开的“传媒业改革与发展走势研讨会”上的讲话,转引自杨驰原:《专家解析改革政策把脉传媒走势》,载《传媒》,2005年第3期。
    ①《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发展年会组委会发布,来源:新华网传媒频道,2011年01月16日。
    ②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编:《传媒蓝皮书——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③《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发展年会组委会发布,来源:新华网传媒频道,2011年01月16日。
    ①(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发展年会组委会发布,来源:新华网传媒频道,2011年01月16日。
    ②《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发展年会组委会发布,来源:新华网传媒频道,2011年01月16日。
    ③景朝阳:《中国新闻传媒准入制度初探》,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发展年会组委会发布,来源:新华网传媒频道,2011年01月16日。
    ①湖南省广播电视局2007年1月24日的《湖南省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情况汇报》。
    ②数据来源:湖南省广播电视局2007年1月24日的《湖南省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情况汇报》。
    ①欧阳常林:《十年传奇成大业一路前行攀高峰——湖南电视台2006年度总结暨2007年度工作报告》,2007年2月8日
    ①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祖垣,《在湖南广电调研时的讲话》,2011年5月24日,根据录音整理(湖南广播电视台文件,湘广台字(2011)65号,《关于印发蒋祖烜同志在湖南广电调研时的讲话和欧阳常林同志汇报讲话的通知》)
    ②同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祖烜,《在湖南广电调研时的讲话》,2011年5月24日,根据录音整理(湖南广播电视台文件,湘广台字(2011)65号,《关于印发蒋祖垣同志在湖南广电调研时的讲话和欧阳常林同志汇报讲话的通知》)
    ③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2011年一季度工作汇报》,2011年4月6日
    ④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2011年一季度工作汇报》,2011年4月6日
    ①2011年3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志军,《考察湖南广播电视台时的讲话》,湖南广播电视台文件,湘广台字[2011]23号
    ①参见(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①参见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载《新闻记者》,2007年第8期。以及李良荣:《论中国新闻改革的优先目标》,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①本案例根据2010年7月23日《每周文摘》上刊登的有关“乌发养颜茶”报道整体而成。
    ①孙继伟:《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来源:《浙江在线》2009-08-29。
    ①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①王逢振主编:《电视与权力》,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②(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①参阅(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①根据《市场报》,2005年08月24日(第十版)整理,原作者:岳光。
    ①根据《法制晚报》2004年12月28日整理,原作者为赵培。
    ②根据《现代快报》2011年02月14日整理,原作者为钟寅方莉。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②(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梅文慧:《快乐电视选秀》,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②梅文慧:《快乐电视选秀》,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①梅文慧:《快乐电视选秀》,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徐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①迈克尔·蒙利特 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0页。
    ①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①转引自鄢光让 周斌:《关于新闻事业性质及属性的再认识》,载《当代传播》,1997年第1期。
    ②参阅李良荣 沈莉:《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质》,载《新闻大学》,1995年第2期。
    ①钱广贵:《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研究——从两分开到三分开》,武汉大学未发表博士论文(2009),第226-227页。
    ①参见康晓光著:《权力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展江 王晓梵:《传媒的四种理论》译者序言,见(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美)西奥多·彼得森(美)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序言,,第14页。
    ①(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2-83页。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①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6页。
    ②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5
    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
    孙旭培,解放初期对旧新闻事业的接收与改造,新闻研究资料,总第四十三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潘祥辉,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李良荣,关于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李良荣自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报告,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方汉奇,张之华,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刘家林,新编中外广告通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方汉奇,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编:《传媒蓝皮书——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孙继伟,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王逢振,电视与权力,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梅文慧,快乐电视选秀,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姚余栋,重燃中国梦,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王绍光,祛魅与超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迈克尔·蒙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美)约翰·F·沃克,哈罗德·G·瓦特,美国大政府的兴起,刘进,毛喻原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赵磊,李淑敏,黄丽丽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美)华康德,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载(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美)E·E·丹尼斯,媒介社会,Wm·C·布朗出版公司,1978
    (美)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美)W·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美)E·E·丹尼斯,传播学两大学派的对立与交融,王怡红译,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51-58
    (美)梅尔文.L.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辨证法(洪佩玉阎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见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吾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美)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法)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徐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关)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展江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英)斯蒂芬·哈尔珀,北京说了算,王鑫等译,台湾:八旗文化,2010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新闻大学,1995(春):
    邵嘉蕾,析影视媒介“泛娱乐化”——影视媒介“同质”“媚俗”“拜金”“恶搞”“幼稚化”“明星化”等六现象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7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
    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3)
    周建国,权力转移与社会权力结构之变迁——兼论渐进式改革路径选择的必然性,社会科学辑刊,2009(3)
    杜中杰,试论六十年代以来传播主流学派效果研究的转向,现代传播,2000(4)
    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尹力,西方传媒批判学派三大主流派别的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8(4)
    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当代传播,2004(1)
    徐舫州,谁来监督媒介,现代传播,1996(2)
    王怡红,认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历史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现代传播,1996(5)
    许纪霖,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思想(台湾)第18期,
    车玉玲,20世纪意识形态领域的三个纬度,哲学动态,2002(12)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 (10)
    余丽丽,社会转型与媒介的社会控制——透视中国传媒调控机制嬗变的动因、轨迹与逻辑,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3
    陈怀林,论中国报业市场化的非均衡发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3)
    辜晓进,进步与彷徨——中国新闻改革若干难点回眸,青年记者,2008(2)
    喻国明,中国传媒业30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青年记者,2008(2)
    周劲,中国传媒转型期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报业改革为案例,现代传播,2005(1)
    万厦,中国市场经济的逆向生成和规范政府行为,求索,1996(1)
    杨驰原,专家解析改革政策把脉传媒走势,传媒,2005(3)
    周茂君,基于政府、市场与公众三维视角的中国媒介改革,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
    黄玉波张金海,从“部分剥离”走向“整体转制”——当前中国传媒产业体制改革趋向初探,新闻大学,2006(3)
    景朝阳,中国新闻传媒准入制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
    李良荣,论中国新闻改革的优先目标,现代传播,2007(4)
    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新闻记者,2007(8)
    Chu, H.,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China's Media Refor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4, Vol.44, No.3.
    Yu, X., "Professionalization without Guarantees:Changes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Post-1989 year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1994, Vol.53, Jan.
    George Ritzer:Sociological Theory (Fourth editi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Shoemaker, Pamela J.& Reese, Stephen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2nd Ed.). New York:Longman.
    Lazarsfeld, P.F., Beleson B. and Gaudet H., The People's Choi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P82-149.
    James W. Dearing, and Everett M. Rogers, Agenda-setting, Sage Publications,1996, pp.1
    Theodor Adorno: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http://gadfly1974. nease. net/articles/classica 105. htm
    Bruse H. Westley and Malcolm S Maclean,"A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Journalism Quarterly,(34,1957). 也见参见 (英)
    Hall, Stuart. (1982),"The rediscovery of'Ideology':Returm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ichael Gurevitch,Tony Bennett James Cuffan and Janet Woollacott (eds.), 《Culture,Society, and The media》,pp.59. London:Methuen
    Cheng-Tian Kuo:, Globlal Competiveness and Industrial Growth in Taiwan and Philippine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宣部和新华总社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宣传工作中应注意事项给新华社各分社和各地党报的指示(1949年10月3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 卷),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共中央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党的宣传部门工作问题的中国统
    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的通知,新闻出版工作文选1989—1990,北京:新闻出版署
    指示(1949年12月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289页。
    提高我们党报的作用,一九三○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
    陈戈、储小平,现代中国报业制度变迁的一个理论解说,引自http://www.cenet.org.cn/cn/CEAC/
    “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引自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627,2008年4月7日
    传媒发展年会组委会发布,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引自新华网传媒频道,2011年01月16日。
    岳光,市场报,第十版,2005年08月24日
    赵培,法制晚报,2004年12月28日
    钟寅,方莉,现代快报,2011年02月14日
    [最新]虚假广告案例,引自www.docin.com,
    www.xinhua.com,2007年01月22日,浙江在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