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电子媒介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二十世纪末的历史余晖在古老的文化原野投下最后一抹背影时,印刷时代的文学宿命般的步入了落潮期。与此同时,文学为了自身的发展与电子媒介开始走向合谋,正在以一种另种形式获得新生。今天,当文学行走在电子媒介与非电子媒介两种不同媒质的载体中,行走在传统电子媒介与新电子媒介两种不同时代的媒介中,文学的形态开始走向多元化、审美开始走向日常化,批评开始走向民间化。因此,文学如何借助媒介工具的力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电子媒介时代,究竟何为文学,与传统的文学有什么区别?都是需要重新讨论的话题,文学定义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电子媒介文学都概括出来,找出共性,走广义文学观的道路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关键任务。不可否认,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影视、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伴随着这些载体而产生的文学作品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同时期发表的纸质印刷文学。由于发展的历程较短,又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这些作品表现出的商业性、娱乐性、游戏性、缺乏历史深度和良莠不齐,使得它们从总体上得不到人们普遍的信任和历史的尊重。不过,假如我们怀着发展的眼光和前瞻性的审视态度,那么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影像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恐怕是高科技时代难以逆转的文化趋势。
     文学的裂变期正在到来,电子媒介正是导致这种裂变的催化剂。本文从媒介理论入手,以西方理论话语为起点,以电子媒介为开端引入文学发展的话题,首先从外部进行文学载体分析。接着文本分别分析电子媒介文学的审美观念,电子媒介文学的生产机制和电子媒介文学的文本特征。从电子媒介文学概念的界定出发,以日常化审美为美学基点,结合马克思主义生产论、图像化理论、符号学、叙事学理论等分析电子媒介文学生产中各种不同的要素以及文本特点,从内部解析电子媒介文学的具体特征,展示新的文学样式与文学审美。在文学批评的部分,文本尝试结合媒介理论与文化理论,分析电子媒介文学的批评话语转向问题,在电子媒介社会,批评不再是少数人的专有权利,人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批评话语权,正是这种民间的批评方式解决了学院批评家失语的尴尬。最后,文本从电子媒介文学的分析回归到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分析,以边缘化、文学性、全球化,经典性、非电子文学的回归以及精神家园的建构等六个问题,回答当今文学的前途与命运问题,并试图解决人类在科技与人文双重维度下的生存状态问题。
     今天,当人们行走在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之间时,人的自我需要与确认终于在此时得到了完满的体现,家园的梦想将最终得以建构。文学,这个飞舞于两个世界之间的精灵,为人类在两个世界间架起了一座精神的桥梁。
The age of printing turned into a period of ebb-tide when the historical twilight has been cast into the culture field and leave behind the last shadow in the twenty centuries.At this the same time, Literature begin to cooperate with the electronic media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gaining a new life in another form.Today,when literature is walking in the two different carrier what is in the electronic media and non-electronic media, walking in the two different age what is new electronic media and traditional electronic media, The form of literature begin to diversify, Aesthetic go into daylife , Criticism is Popularizing .So Literary how to use power of media for issuing its own voice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 what is the literature and what is the different of the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e and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need to discuss.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has changed in this era. How to summarize the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such as radio, television,film,online,and to identify common, is the Mission-critical in the view of the great literary. Admittedly, as the popularity of electronic media, film and television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people's lives, along with these vectors, the number of literary works produced far more than the paper published in printed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development in a short time and influence of Consuming culture, these works demonstrate the commercial, entertainment, games, lack of historical depth making them widely from the general lack of trust and respect of history. However,if we have developing foresight and forward-looking attitude of surveying we have to admit a fact:the video push to share the book page,reading on the screen exceed doing it with the book,the paper and pen give place to the light and electricity, it is a culture trend that is hard to converse in high-tech ages.
     The fission period of literature is coming, the electronic media is the activator which lead to the fission.The paper start from the media theory ,use western thoretical discourse as starting point, go from the electronic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First from outside analyze The carrier of literature.Then the text will analyze the aesthetic ideas of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and Text feature of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Form the concept of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s definition, daylife Aesthetic as the basis point of Aesthetic, Joint production of Marxism, image theory,semiotics theory,narrative theory analyze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elements and the feature of text.Study on Specific features of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from its interal and display the new style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aesthetics. In the part of literature criticism,the text analyze the problem of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criticism discourse is changing ,In the society of Electronic Media everyone can use their right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d this way of folk Criticism solve the problem that school critics Feel embarrassed because of Aphasia. At last the text from the analysis of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return to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f Electronic Media, use the six issue on Marginalization, Literariness, Globalization, Classics,Return of non- Electronic Media Liter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hom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literature and to try to slove the problem how to live in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Today ,when people walk in the two worlds between real and virtual, Human self needs and confirm finally got the perfect embodiment at this time. Dream home will eventually be constructed. Literature,the elves which fly between the two worlds help human build a bridge that is full of spirit.
引文
①金惠敏:媒介的后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①[美]约翰·费克斯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①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M]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3页。
    ②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③邵培仁、海阔:大众传媒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页。
    ④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陆扬: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1-92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页。
    ①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①[法]保罗·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②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①[法]让·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7页。
    ①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995年中文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60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23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页。
    ②孙家正:文化如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①[英]罗素:中西文明的对比[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①[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页。
    ②[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页。
    ③[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④[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①[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①[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①潘知常:传媒批判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②[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①[英]霍尔:“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重返[A],唐维敏等:文化,社会与媒体;批评性观点[C],台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第116-117页。
    ②[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9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作者是什么[A],王逢振、盛宁编:最新西方文论选[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1页。
    ②[法]罗兰·巴特:作者的死亡[A],怀宇编译:罗兰·巴特随笔选[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③[法]罗兰·巴特:作者的死亡[A],怀宇编译:罗兰·巴特随笔选[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④Roland Barthes,”From Work to Text”,Image,music,text,edited by Stephen Heath,New York:Hill and Wang,1977,p163。
    ①[法]罗兰·巴特,屠友祥译:S/Z[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②Roland Barthes,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Trans. Richard Miller, New York: Hilland Wang, 1975, p.14.
    ①[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三竹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①晏斌:论罗兰·巴尔特关于现代神话的符号解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4):80-81。
    ①EAC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M]. M inneapolis U of M innesota P4, 1983.
    ①Roland Barthes(1980) From work to text.In J.Vharari(Ed.).Textual stratehgies: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p.77.London :Methuen. (原法文版发表于1971年)
    ②[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信息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0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3页。
    ③[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5页。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M],李孟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M],李孟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晖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②[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晖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5-66页。
    ①[德]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2-3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5页。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③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①杨秀刚,邓名瑛:网络伦理的宏观视域[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51-55页。
    ②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A],王鲁湘: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1-253页。
    ②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读书,2004(5):87。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③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
    ①[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8页
    ①Wolfgang Welsch:Unding Aesthetics[M],London:Sage,1997,P.136.
    ①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ed .& introduced by Mark Post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70.
    ②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①Jean Baudril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Stge Publications,1993.P127.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2年版,第209页。
    ②Joachim-Ernst Berendt: The third ear :on listening to the world[M],Henry Holt and Co.1985,P283.
    ③[德]尼采:超越善恶[M],纽约,1966年版,第182-183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周明军:广播文学作品中的“声与画”[J],记者摇篮,2007年第6期,第75页。
    ①[美]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②[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③李河:得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④[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①胡燕妮:在阳光与阴影的街上——网络文学现状初探[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版,23(4):第100-107页。
    ②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谢有顺:需要深度和审美[N],文艺报,2000年版,4(20):3。
    ①Poster ,M.(ed),Jean Baudrillard :Selented Writing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47.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判断(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3-84页。
    ①吴明秀、田至华:大众文学的畸形消费现象批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6),45-47。
    ①张邦卫:媒介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①Steven Best and Douglas Kellner,Postmodern Theoty,Critical Interrogations,P.119.
    ①金惠敏:媒介的后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②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①杨博华:全球化、文化认同和文化帝国主义[J],文化研究,2000(8):56-60。
    ①[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8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页。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9-51页。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①赵勇:审美阅读与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①[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A],第27封信,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3页。
    ②王国维:文学小言[M],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①周建民:网络文学的语言运用和特点[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19)5:64-70.
    ①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年版,第67页。
    ①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①龚见明:文学本体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①[俄]米·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②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89页。
    ①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1页。
    ①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A],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页。
    ①[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①冯寿农:文本·语言·主题[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付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体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①鲁迅:鲁迅译文集[M],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59年版,第45页。
    ①伊哈布·哈桑: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化[A],王潮:后现代主义的突破[A],兰州:敦煌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1页。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
    ①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页。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②于洋,汤爱丽,李俊: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②阎玉清:《雍正王朝》编剧刘和平访谈录[J],中国电视,1999年第11期,第33页。
    ①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①唐野苍:新闻价值的哲学思辨[J],新闻战线,2005,(5):67。
    ①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③[法]茨维坦·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0-121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6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6页。
    ①张邦卫:媒介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②[德]姚斯:审美经验小辩[A],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
    ①[德]康德:1765-1766年冬学期讲课安排的通告[A]],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C],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②[德]卡西尔:启蒙哲学[M],顾伟铬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③[德]阿历克斯·德·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M],转引自张邦卫:媒介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①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页。
    ①蒋淑贤,刘义军:关于消费时代文学理论及批评几点反思[J],当代文坛,2005,(4):20。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页。
    ②[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唐晓渡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③韩少功:纸质文学的魅力将长久不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6期。
    ①[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南昌:百花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②余虹:文学的终结于文学性的蔓延[J],文艺研究,2002,(6):15。
    ③王余:中国当代文学边缘化特质与时代理路[J],求索,2009年第8期,第163页。
    ④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66-267页。
    ①[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①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6,(5):158。
    ①金惠敏:媒介的后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1页。
    ①杨博华:全球化、文化认同和文化帝国主义[J],文化研究,2000(8):56-60。
    ①鲁迅:论睁了眼看[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页。
    ②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A],张炯,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A],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J.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M],易晓明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①[意]伊泰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3页。
    ①[美]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M],孙雍君译,乌兰察布: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页。
    ②[德]歌德:浮士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556页。
    ①[德]H·G·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87年版,第147页。
    ①[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页。
    1、[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版。
    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泰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版。
    4、[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版。
    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6、[美]艾伦:《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版。
    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9、[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12、[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版。
    13、[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14、[美]伯格:《媒介分析方法》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版。
    15、[美]布洛克:《美学新解》,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版。
    1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18、[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版。
    19、[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0、[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2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2、[美]E.E.丹尼斯,D.M.吉尔默,A.H.易斯玛奇:《大众传播的恒久话题》,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版。
    23、[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求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德]黑格尔:《美学》(共三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8、[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刘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9、[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30、[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美]卡尔·豪斯曼:《良心危机:新闻伦理学的多元视点》,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版。
    32、[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3、[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玫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4、[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5、[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6、[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7、[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版。
    38、[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判传统》,郦稚中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9、[俄]米·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1、[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3、[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5、[美]麦克·舒得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版。
    46、[英]迈克尔·古里维奇,托尼·班奈特等:《文化、社会与媒体》,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版。
    47、[美]迈克尔·辛克莱尔:《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版。
    48、[美]曼·莱德尔:《现代美学文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49、[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版。
    50、[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51、[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解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法]让·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4、[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况》,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5、[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版。
    5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斯文·伯克茨:《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版。
    58、[美]施拉姆:《大众传播的责任》,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分有限公司,1995版。
    59、[日]水越伸:《数字媒介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苏]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61、[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健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3、[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4、[法]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65、[英]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版。
    66、[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版。
    67、[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版。
    68、[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69、[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0、[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1、[法]韦洛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7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版。
    73、[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4、[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下册),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76、[英]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77、[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版。
    78、[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北京:口岸编译出版社,2001版。
    79、[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符号学理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版。
    80、[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版。
    81、[美]约翰·费斯克,[澳]哈特利:《解读电视》,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版。
    82、[加]英尼斯:《帝国与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日]佐藤忠男:《黑泽明的世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版。
    85、[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版。
    86、Alan Wells.World Broadcasting:A Comparative View.Nor-wood: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6.
    87、Arnold Hauser,The Sociology of Art.London,1982.
    88、Alan Wells.World Broadcasting:A Comparative View.Nor-wood: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6.
    89、Boudrillard,J.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trans.Charles Levin.St Louis,1981.
    90、Bourdieu,P. ,The Rules of Art.trans.Susan Emanuell,StanfordUniversity,1995.
    91、David Morley&Kuan-Hsing Chen eds.Stuart Hallc——Critical Dialogues inCultural Studies.Routledge,1996
    92、David Croteau,William Hoynes.Media/Society:Industries,Images and Audience.Pine Forge Press,2000
    93、Denis McQuail.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3rd ed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4
    94、Francis Mulhern.Culture/Metacultur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95、James Lull.Media,Communication,Culture——A Global p-proach.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96、John Storey.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7
    97、Jean Baudrillard&Sylvere Lotringer eds.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Semiotext,1988
    98、Michael Tracey.The Decline and Fall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Oxford Understanding Press,1998.
    99、Mark.Postered.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00、Nick Stevenson.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age Publica-tion of London,1995
    101、Nicholas Mirz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Rout-ledge,1999
    102、Paddy Scannell&David Cardiff.A Social History of British oadcasting.Basil Blackwell,1991
    103、Renee Dickason.British Television Advertising:Cultural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2000
    104、Raymond William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05、Stuart Hall,Martin Jacques eds.The Politics of Thatcherism.Lawrence and Wishart,1983
    106、Stuart Allan.News Culture.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
    107、Shaun Moores.Media and Everyday Life in Modern Socie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0
    108、Scott 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London:Routledge,1990
    109、Tamar Liebes&James Curran eds.Media,Ritual and denti-ty.Routledge,1998
    1、鲍小兰:《西方女性文义研究评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3、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陈平原,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7、陈平原:《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8、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傅谨:《感性美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傅泽:《文化诗学——走向世界文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12、郭勇健:《艺术原理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13、黄新生:《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版。
    14、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5、洪忠煌:《影视剧诗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黄鸣奋:《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黄鸣奋:《艺术交往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19、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侯敏:《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
    21、胡金望主编:《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蒋济永:《过程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4、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广义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文本形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金惠敏:《媒介的后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靖鸣,刘锐:《手机传播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27、金惠敏:《反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精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8、蒋原伦:《符号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梁欣如:《电视新闻神话的解读》,台北:三民书局,1993版。
    30、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
    31、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陆梅林:《异化问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33、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4、刘华蓉:《大人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36、栾栋:《感情学发微——美学与丑的合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7、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8、梁虹:《视觉审美批判——当代电子媒介影像分析》,北京:文津出版社,2009年版。
    39、李岩:《媒介批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郑州:河南人出版社,2009年版。
    41、马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42、马永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倪延年:《知识传播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6、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7、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48、欧力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49、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下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4、祁述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石义彬:《单项度、超真实、内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童庆炳:《童庆炳谈审美心理》,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童庆炳:《美学与当代文化演讲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谭桂林:《转型期中国审美文化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1、谭旭东:《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哈尔滨:黑龙江少儿出版社,2009年版。
    62、陶水平:《美学视域中的文艺美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年版。
    63、陶水平:《审美态度心理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4、陶水平:《审美之维与文化语境》,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
    65、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6、陶东风:《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67、王一川:《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版。
    68、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9、王纬:《镜头里的“每四势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70、翁秀琪:《新闻与社会真实建构》,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版。
    71、汪琪:《文化与传播》,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版。
    72、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73、王岳川:《媒介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王一川:《新编美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76、王杰:《审美幻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7、吴予敏:《美学与现代性》,西安:西北大学,1998年版。
    78、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从社会学诗学到文化诗学》,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79、王元镶:《论美与人的生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80、吴炫:《否定本体论——超越中西方现有理论的尝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1、肖小穗:《传媒批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版。
    82、肖小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3、徐岱:《批评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84、徐岱:《体验自由》,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86、徐岱:《艺术文化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87、许鹏:《新媒体艺术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8、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
    89、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0、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1、杨文虎:《文学:从元素到观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92、杨守森:《艺术境界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3、姚文放:《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5、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
    9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97、周来祥:《西方美学主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8、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9、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00、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1、周宪:《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2、张为民:《作为商品的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3、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莊克仁:《电子媒介概论》,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年版。
    10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7、张邦卫:《媒介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8、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9、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0、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1、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2、曾艳兵:《东方后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3、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4、赵宪章、包兆会:《文学本体与形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5、赵炎秋:《文学形象新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6、赵炎秋:《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程光炜:文学与传媒的几个问题,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程光炜:大众传媒中文学批评的身份确认,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杜书瀛:全球化时代电子媒介的发展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杜书瀛:媒介对于审美——艺术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5、胡景敏:大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转向,北方论丛,2008年第6期。
    6、黄鸣奋:新媒体与艺术终结,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
    7、黄鸣奋:从连接性到全媒体:数码时代的艺术理念,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8、黄鸣奋:新媒体艺术理论的起源,东方丛刊,2009年第1期。
    9、J·希利斯·米勒,国荣(译):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0、J·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的权威性,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8期。
    11、李儒俊:传媒嬗变对文艺传播的影响,电影文学,2007年第23期。
    12、李铁铮:意义的重新生成:对电视文学的探索,艺术广角,2000年第5期。
    13、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4、吕卉:困境与突围:略论广播文学节目的现状与突围,中国广播,2005年第5期。
    15、鲁晓霞:手机文学——行走在文学与商业之间,文艺评论,2007年第3期。
    16、李勇:电子媒介·时空压缩·文化生产,北方论丛,2007年第4期。
    17、梁虹:视觉狂欢与视觉权力,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18、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9、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20、赖大仁:图像的扩张与“文学性“的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21、李玉英,李慧燕:互文性视角下的奥巴马就职演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2、梅琼林、袁光锋:用时间消灭空间:电子媒介时代的速度文化,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23、李媛媛:斯图亚特·霍尔的传媒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4、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5、彭光林:互动而非对抗:对文学与传媒关系的一种阐释,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6、荣建华:大众媒介与中国审美文化创新,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27、邵培仁,杨丽萍:论大众媒介的全球性及其传播的异托邦与伊托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8、陶东风:移动的边界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29、铁翠香:主流与趋势:21世纪西方电视传播研究图景,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
    30、童庆炳:文学独特场域与文学人口,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31、童庆炳: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文学批评会消失吗?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
    32、童庆炳:文艺学边界三题,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33、王岳川: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前沿对话,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4、王岳川: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35、王岳川:当代传媒与艺术精神走向,美术观察,2003年第1期。
    36、王一川:大众媒介与审美现代性的生成,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
    37、王一川:媒介与文学的修辞性,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38、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9、王一川:重新召唤诗意启蒙——电子媒介主导年代的文学教育,当代文坛,2007年第3期。
    40、夏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1、徐婷婷:视像时代文学与电视的互动,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2、王一川:媒介变化与京味文学的终结,求是学刊,2005年第2期。
    43、王晓明: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文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44、杨钒,王哲民:消解与重构:电子媒介对审美文化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5、张邦卫,姜孝源:倾听文学的呻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6、张邦卫:泛文学时代与文学的媒介脉动,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47、张松魁:解析与创造:我所理解的电视文学,艺术广角,1997年第3期。
    48、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49、张法:电子媒介、审美景观与哲学意义,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下的文学转向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6、李勇:媒介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李涛:文学媒介化与人文精神的延伸,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8、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9、王争战:文学:生还是死,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于立林: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