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科学的传教士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约翰·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是19世纪来到中国的一名英国传教士。从1861年到1896年的35年间,傅兰雅将他在中国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传播和普及科学,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以及后来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傅兰雅做为一名传教士,却几乎没有从事过传福音的工作。但这并不代表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或者对本职工作有所懈怠,而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传播科学是上帝赋予西方人的神圣使命。本文以承认傅兰雅传播科学的工作与传教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他的生平、传教策略和具体工作进行探讨,最后将问题集中于中西文化交流上,以“科学”为交点,来分析中西文化相遇时所产生一系列反应。
     本文首先对傅兰雅的生平做了简要的描述,通过对其在英国(1839—1861)、中国(1861—1896)和美国加州(1896—1928)三个地方的主要活动的介绍,勾勒出傅兰雅这个人的整体形象,并说明他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传科学于中国的传教士”这样一种身份的。
     由其生平可见,“科学”和“传教”是描述傅兰雅的两个关键词,这与19世纪的新教传教运动以及傅兰雅所受的西方文化的熏陶有着直接的联系,傅兰雅的传教策略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本文对19世纪新教传教运动的环境、特点以及这场传教运动所涉及到的具体处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接着又对19世纪时科学与基督教关系的演变进行了论述,从分析导致科学与基督教之间产生联系的机制入手,探讨当时对这种关系影响最大的三种因素——科学建制化、自然神学和进化论,从而为介绍傅兰雅对传教、科学普及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做好铺垫,进而对傅兰雅的传教策略进行了分析。
     从传教的角度看,傅兰雅是以一种目的论式的思维方式,把科学发展导致社会繁荣与基督教的胜利统一在一个过程当中,傅兰雅正是通过这种思想给他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傅兰雅展开了他在华的一系列具体工作。因此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以傅兰雅的传教策略为线索,集中论述了他在中国的具体工作: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创办《格致汇编》、参与创建和经营格致书院、参与益智书会编辑教科书和统一科技术语中文译名的工作。这几项工作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中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傅兰雅一生中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
     傅兰雅在中国以多种方式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然而知识的传播并非传播者单方面的灌输,中国文化是如何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的,同样也是决定传播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最后一部分以傅兰雅的工作为切入点,将主题集中到中西文化的相遇的语境中,探讨了在清末的两股重要思潮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中,中国士人是怎样认识和处理来自西方的知识的。从洋务派和维新派对西方文化、对宗教、对科学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傅兰雅的工作在中国并没有取得他所想要达到的效果,而另一方面,他所做的工作也通过更为多样的方式渗入到中国的发展中,影响深远。
     在结语部分,本文从新教传教士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傅兰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对前文进行总结,同时为了说明还可以在更为立体的背景中对傅兰雅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又添入几段零散的资料做为补充,以此做为对进一步的研究所做的建议。
John Fryer (1839-1928), an England missionary who arrived in China in the19th century. Fryer spent most of his time in China in spreading and popularizingscience from1861to1896. His work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 China. Strangely, as a missionary, Fryer didn’t doanything about spreading gospels. But, it is not suggested that he forgot his duty orslacked at his decent work. Because in his mind, spreading science is the Divine taskthat God entrust to westerners.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Fryer’s life, missionarystrategies and main works under the premise of admitted the closer relationshipbetween Fryer’s scientific spreading work and missionary work. At last, the paperwill focus on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s caused by the scientific themes.
     The paper will outline Fryer’s overall image and talk about how he constructsthe status of “the missionary who spread the science to China” by introducing his lifefirst which includes three phases: in England (1839-1861), in China (1861-1896),and in California (1896-1928).“Science” and “Mission” are two key words in theprocess of characterizing Fryer.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y movement in the19thcentury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had a large influence over him. To understandFryer’s missionary strategies better, the paper will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to thecircumst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y movement in the19thcentury and to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discussions about Fryer’s outlook on themission, the science and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ssion, Fryer used a teleological way of thinkingto unity social prosperity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he victory ofChristianity in one process. In this way, Fryer endowed meaning to his own work.Affected and directed by this thought, Fryer started his work in China. In the thirdpart, the paper will mainly discuss Fryer’s innitiated works in China: translating andpublishing western books in Department for the translation of Kiangnan ImperialArsenal, founding Ke Chih Hui Pien, establishing and operating the PolytechnicInstitution, developing a Chinese vocabulary for translating western scientificconcepts, so on and so forth. These work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y were also the mos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fFryer.
     Fryer patiently did a lot of work on disseminating science in various ways inChina. However,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inculcation, butalso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process. We must know that the way in which thescientific knowledge was comprehended and accepted in China. Under the context of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s,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will talk about how Chineseintellectuals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 knowledge of western in the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Reform Movement. Judging by the response ofwesternizers and reformers, on the one hand Fryer’s efforts didn’t get the result heexpected, but on the other hand, his efforts permeated and influenced the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 a more diverse way.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author will summarize the whole paper from two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the western science in China, the influences of Fryer.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obt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about Fryer, the paper willadd some scattered data and use these materials as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research.
引文
①转引自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5页。
    ①Adrian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②乔纳森·斯潘塞著,曹德骏、竺一莘、周定国、朱子文译,《改变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
    ③戴吉礼(F. Dagenais)主编,《傅兰雅档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转引自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5页。
    ⑤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⑥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杨珂,《从“传教士”到文化使者——傅兰雅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③转引自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3页。
    ④转引自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3-4页。
    ⑤Roswell S. Britton,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1800-1912,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
    ⑥转引自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4页。
    ⑦来新夏,《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②汪家熔,《中国出版通史》清代卷(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3期。
    ④王扬宗,《晚清科学译著杂考》,《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第4期。
    ⑤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
    ⑥傅良瑜、张志强,《〈格致汇编〉在〈申报〉上的投射》,《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5期。
    ⑦王强:《〈格致汇编〉的编者与作者群体》,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⑧胡国祥,《近代传教士出版研究(1807—1911)》,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⑨高海,《〈格致汇编〉创刊和停刊的缘由》,《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⑩张子高、杨根,《从〈化学初阶〉和〈化学鉴原〉看我国早期翻译的化学书籍和化学名词》,《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
    11张澔,《傅兰雅的化学翻译的原则和理念》,《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第4期。
    12范守义,《定名的历史沿革与名词术语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第2期。
    13赵栓林,《对〈代数学〉和〈代数术〉术语翻译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4张美平,《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及其影响》,《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
    15夏晶,《傅兰雅和狄考文——西学译介的两种态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何邵斌,《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活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②梁台根,《近代西方知识在东亚的传播及其共同文本探索——以〈佐治刍言〉为例》,《汉学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
    ③赵玉玲,《傅兰雅翻译选材研究》,《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④Cyrus H.Peake, Some Aspec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Science into China, Isis, Vol.22, No.1,1934.
    ⑤Knight Biggerstaff, Shanghai Polytechnic Institution and Reading Room: An Attempt to Introduce Western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Chines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25, No.2,1956.
    ⑥转引自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8页。
    ⑦徐振亚,《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①张哲慧,《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科学建制萌芽》,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②高海,《〈格致汇编〉中物理知识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③李莉,《晚清译著〈声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④常林涛,《〈格致须知〉中的力学与电学知识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⑤高海、杜永清,《〈格致汇编〉对晚清物理学的影响》,《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⑥李亚珍,《〈代数术〉翻译出版后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⑦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⑧张军,《从甲午到戊戌:近代戏剧观念的萌芽与大众启蒙规划的出台——以傅兰雅、王韬、康有为、梁启超为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⑨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①孙邦华,《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
    ②David Wright, John Fryer and the Shanghai Polytechnic:Making Space for Science in Nineteenth-centuryChina,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Vol.29, No.1,1996.
    ③吴洪成,《“洋务运动”时期西学教科书编译问题研究》,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④吴小鸥,《〈格致须知〉与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教育学报》,2011年第3期。
    ⑤姚崧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⑥董增刚,《论谭嗣同〈仁学〉以太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⑦邝兆江,《谭嗣同和傅兰雅的一次会见》,《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
    ①戴吉礼(F. Dagenais)主编,《傅兰雅档案》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12-16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5页、第7页。
    ④J. P. T.伯里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①《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第148页。
    ②C. W.克劳利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9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8页。
    ③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18-19页。
    ④1450年前后,欧洲大学里修学士学位者需学习关于文字的三门课程即文法、逻辑、修辞,关于数字的四门课程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以及三种哲学即伦理学、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学最后一门特别要参考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等著作,近代早期欧洲仍沿用此制度,只增加了历史、地理等几科。见彼得·柏克著,贾士蘅译,《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台北:麦田出版,2003年版,第161-162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526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8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7-81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14-215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103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13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13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106、114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11-217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27-228页。
    ⑦《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20-221页。
    ⑧《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79-580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22-223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31-232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97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30-232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43-244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1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51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65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03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04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88页。
    ①吴敏,《〈上海新报〉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6-9页。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71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55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57页。
    ⑤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571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16页。
    ⑦吴敏,《〈上海新报〉研究》,第9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1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35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37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41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75-478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48-352页。
    ③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639-652页。
    ⑤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74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23-530页。
    ②Nellie B. Eyster, John Fryer, A beautiful life: Memoir of Mrs. Eliza Nelson Fryer,1847-1910, Berkeley: Pressof Lack Bros,1912, p.14,24.
    ③Nellie B. Eyster, John Fryer, A beautiful life: Memoir of Mrs. Eliza Nelson Fryer,1847-1910, p.48-51.
    ④Nellie B. Eyster, John Fryer, A beautiful life: Memoir of Mrs. Eliza Nelson Fryer,1847-1910, p.60.
    ⑤《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72页。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419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页。
    ③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432页。
    ④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启蒙》,第119-121页。
    ⑤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读法,光绪丙申(1896)质学会重刊本,第十三页B。
    ①《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4-15页。
    ①Nellie B. Eyster, John Fryer, A beautiful life: Memoir of Mrs. Eliza Nelson Fryer,1847-1910, p.61.但傅兰雅在1895年1月写给加州大学校长和董事会的申请信中提到他与凯洛格校长的谈话发生在“去年9月”,见《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0、22页。考虑到傅兰雅信中提到的谈话或许不是1893年那次,这里还是采用A beautiful life中的说法。
    ②《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0-26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8-32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9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41-43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52页。
    ⑦《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60、73、102、120-125页。以及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82页。
    ⑧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82-583页。
    ⑨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48页。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83-58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73-384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75-81页。
    ④《教育瞽人理法论》序,《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98页。
    ⑤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85页。
    ①贝万斯、施罗德著,孙怀亮、柯博识、雷立柏译,《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香港:道风书社,2011年版,第15页。
    ②博施在《演变中的传教》第一章中从耶稣关于上帝之国的主张、耶稣对律法的态度、耶稣与其门徒的关系、复活的愿景四个方面分析了耶稣传道活动的显著特点,表明了耶稣对同时代犹太教的突破,但他也指出,耶稣是通过“真正的旧约传统”来理解他的传教的。见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New York:Orbis Books,2011, P.20-42.
    ③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1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④Emil Brunner, The Word in the World,London: SCM Press,1931, P.11。转引自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8页。
    ①对传教的这种理解出自教宗保禄六世的劝谕《在新世界中传福音》(Evangelii Nuntiandi),转引自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8-9页。
    ②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33页。
    ③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185-187。
    ④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187-191。
    ①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37页。
    ②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280。
    ①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270-273,以及周晓亮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四卷,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②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3页。
    ③卓新平,《当代西方新教神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①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283-290,以及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第323-342页。
    ①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305-320,以及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195-196页、第203页。
    ①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221-222页。
    ②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292-297。
    ①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199页。
    ②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220页。
    ③Andrew F. Walls,《传教协会与教会幸运的颠覆》(Missionary Societies and the Fortunate Subversion of theChurch),载于《福音派季刊》(Evangelical Quarterly),1988年第2期。转引自贝万斯、施罗德,《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第221页。
    ①约翰·H.布鲁克著,苏贤贵译,《科学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②史蒂文·夏平(Steven Shapin)著,赵万里等译,《真理的社会史——17世纪英国的文明与科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史蒂文·夏平,《真理的社会史——17世纪英国的文明与科学》,第6、21页。
    ①可参考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史蒂文·夏平,《真理的社会史——17世纪英国的文明与科学》,第28-31页。
    ①关于波义耳身份与实验哲学在英国传播之间关系的论述见史蒂文·夏平,前引书,第四章。波义耳的话转引自史蒂文·夏平,《真理的社会史——17世纪英国的文明与科学》,第121页。
    ②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上)》,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2期,第58-62页。
    ③大卫·雷·格里芬编,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5-196页。
    ④李红、李强,《科学建制化的研究综述》,载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73-75页。
    ①史蒂文·夏平,《真理的社会史——17世纪英国的文明与科学》,第405页。
    ②C. W.克劳利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9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3页。
    ③华勒斯坦(I. Wallerstein)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14页。
    ①《学科·知识·权力》,第20页。
    ②《学科·知识·权力》,第18页。
    ③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第335页。
    ①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第218-221页。
    ②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第206-217页。
    ①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第228页。
    ②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第229-231页。
    ①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170页。
    ②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第176-184页。
    ①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②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第258-260页。
    ①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第361-367页。
    ②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第311页。
    ③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第235页。
    ①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639页。
    ②《格致汇编》,第二年(1877)第五卷。资料来源于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下所引《格致汇编》均来自于此(http://www.cnbksy.cn/shlib_tsdc/index.do)。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80页。
    ①见维基百科“一位论派”词条。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42页。
    ③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第187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149、159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40-341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582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123-12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06、369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86-287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72页。
    ⑤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⑥贝万斯、施罗德著,《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香港:道风书社,2011年版,第61页。
    ①傅兰雅在评论《孟子》时特别欣赏孟子的性善论,或许可以看成他本人也持性善论的证明。见《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97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91-192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81-283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97-198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69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34-335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03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1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3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3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5-216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82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6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5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82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55页。
    ⑦《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6页。
    ⑧《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16页。
    ⑨《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82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76-177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78-179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56-257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79-181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57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630-631页。
    ①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922页。
    ②吴小鸥,《〈格致须知〉与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教育学报》,2011年第3期,第112-119页。
    ③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启蒙》,第97页。
    ④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启蒙》,第68页。
    ①《化学器具图说》,《格致汇编》,第一年(1876)第六卷。来源于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下引用《格致汇编》均来源于此。
    ②《格致释器第三部重学器》,《格致汇编》,第五年(1890)春季卷。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67-570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5页。
    ⑤可参考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启蒙》,表3.4《格致汇编》上的制造工艺、机械设备类文章统计表,第84-90页。
    ①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80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1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24页。
    ③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China, P.60-61.
    ④《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86-287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89-90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225页。
    ⑦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284-285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135页。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8页。
    ②魏允恭,《江南制造局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4页。
    ③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9页。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四),第18页。折中将傅兰雅的国籍弄错。
    ②《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75页。
    ③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第26-27页。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认为傅兰雅在广方言馆担任法文教习的时间为1870—1878年间,见该书第47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368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14页。
    ①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载于《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3期,第65-74页。
    ②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922-923页。
    ③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40-41页。
    ④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第23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29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619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5-36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40页。
    ③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42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45页。
    ⑤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四),第30页。
    ①雷侠儿撰,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地学浅释》序,转引自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29页。
    ②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第16页。
    ①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第28页。
    ②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载于《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第3-18页。此书目中《西艺知新》被分开计算。
    ③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37页。
    ④福建连城出产的高级竹纸。
    ⑤四川产的一种纸,较薄。
    ⑥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37-39页。
    ①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第23页。
    ②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第24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12-315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14、318页,以及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37页。
    ⑤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78页。
    ⑥Adrian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China, p.65-66.以及《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33页。
    ①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3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13页。
    ③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32页。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420页。
    ②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第32页。
    ③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37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一卷,第475、477页。
    ①《万国公报》,1875年第369期。来源于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45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页。1875年11月22日,傅兰雅的《格致汇编》的英文创刊声明。
    ①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65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18页。
    ③《格致汇编》,第一年(1876),第一卷。
    ④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37页。
    ⑤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第34页。
    ⑥《申报》,光绪二年正月三十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号,页九二六七。转引自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第34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19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70页。
    ③徐寿,《格致汇编》序,1876年。《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6页。
    ④王强:《<格致汇编>的编者与作者群体》,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45页。
    ⑥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读法,第十三页B。
    ⑦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35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3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3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0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3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0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6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4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60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64-67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89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9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98页。
    ①王尔敏:《格致书院志略》,第23页。
    ②王尔敏:《格致书院志略》,第24页。
    ③王尔敏:《格致书院志略》,第40页。
    ①根据王尔敏先生所说,汽机与制造两科的课程纲目并未编妥,因此未能看见其全部内容。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155页。
    ③王尔敏:《格致书院志略》,第41-48页。
    ①王尔敏:《格致书院志略》,第54页。
    ②王尔敏:《格致书院志略》,第90页。
    ①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China, P.60.
    ②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China, P.60-61.
    ③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58页。
    ④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58-60页。
    ⑤王扬宗,《清末益智书会统一科技术语工作述评》,载于《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2期,第9-19页。
    ①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61-66页。
    ②尚智丛,《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①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26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50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50-351页。以及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26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65页。
    ⑤《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71页。
    ⑥《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75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377-404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07-408页。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24-432、615-618页,以及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27-28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16-424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43页。
    ②《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43页。
    ③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29-30页。
    ④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41页。
    ⑤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第41-47页。
    ①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633页。
    ①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3页。
    ①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30页。
    ②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第269页。
    ①陆世仪,《思辨录辑要·治平类》卷二十,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397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422-423页。
    ②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清代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7-324页。
    ③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第383-385页。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432-435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435-441页。
    ①张昭军,《清代理学史》下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1、141、171-178页。
    ②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第490-497页。
    ③张昭军,《清代理学史》下卷,第407-412页。
    ④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86‐90页。
    ①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第658-665页。
    ②丁伟志、陈崧,《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上卷)·中西体用之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③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二部,第740-744页。
    ①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72-73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441页。
    ②《海防档·机器局(一)》,第14页。转引自丁伟志、陈崧,《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上卷)·中西体用之间》,第123页。
    ③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转引自丁伟志、陈崧,《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上卷)·中西体用之间》,第125页。
    ④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252-254页。
    ①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117页。
    ②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37页。转引自周济,《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7页。
    ③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120-125页。
    ④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157-160页。
    ⑤石文玉,《学统、道统、政统——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研究》,载于《长白学刊》,2012年第6期,第117-121页。
    ①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130-131页。
    ②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160‐168页。
    ③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82页。
    ④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72页。按《日记》所述,这篇序是由赵元益代笔的,薛福成只做了点校删润,但既然薛福成看过并修改过此文,则应该可以认为他也赞同此处引用这段话。
    ①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209、384-385、697页。
    ②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175、214、703-704页。
    ①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②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158-159页。
    ③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第178页。
    ④《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529页。
    ⑤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746-747页。
    ①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914页。
    ②Phrenology,骨相学,19世纪影响很大的一种伪科学,认为能够根据颅骨的形状判断人的心理与性质,后来虽然被判定为伪科学,但它对19世纪精神病学和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有贡献。
    ③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930页。
    ①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932-933页。
    ②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931页。
    ①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0页。
    ①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页。
    ②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页。
    ③康有为,《康子内外篇》,《康有为全集》第一集,第110-111页。
    ④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第14页。
    ⑤丁文江,《梁任公年谱长编》,《丁文江文集》第六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9页。
    ⑥丁文江,《梁任公年谱长编》,《丁文江文集》第六卷,第35页。
    ①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第127页。
    ②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读法,第十四页B。
    ③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读法,第四页B。
    ④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读法,第十四页B。
    ⑤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读法,第三页B。
    ⑥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序例,第三页A。
    ⑦杨廷福,《谭嗣同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页。
    ⑧邝兆江,《谭嗣同和傅兰雅的一次会见》,载于《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第194-199页。
    ①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1998年重印),第117-118页。
    ②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458-461页。
    ①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康有为全集》第一集,第147-148页。
    ②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康有为全集》第一集,第147-148页。
    ③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读法,第十页B。
    ④丁文江,《梁任公年谱长编》,《丁文江文集》第六卷,第51页。
    ⑤在《治心免病法》中,傅兰雅依照中国人的姓名排列顺序将Henry Wood翻译为乌特亨利,因此本文中也采用乌特亨利这一译名。
    ⑥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461页。
    ①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460页。
    ②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334-335页。
    ③贾维,《谭嗣同研究著作述要》,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58-760页。
    ④何邵斌,《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活动研究》,第91页。
    ⑤笔者在网络图书馆HathiTrust’s digital library(http://www.hathitrust.org/)中找到了Ideal Suggestion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一书的第五版,但《治心免病法》是依据此书第二版翻译出来的,不知道这两个版本之间是否存在重大差别,在本文中先假定两个版本没有差别。
    ①Henry Wood,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Boston: Lee and Shepard,1895, p.15.
    ②Henry Wood,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p.16.
    ③乌特亨利著,傅兰雅译,《治心免病法》,第一页A、B。
    ①Henry Wood,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p.52.
    ②乌特亨利著,傅兰雅译,《治心免病法》,第十三页A、B。
    ①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291页。
    ②affinity现在一般译为亲和力或亲合性,指两个分子在单一部位的结合力。在科学史上,用“爱”来描述化合作用是有悠久历史的。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就把元素之间的结合视为“爱”,17世纪德国化学家格劳伯(J. R. Glauber)也用“酷爱”与“憎恶”来解释化学变化,这是机体论影响科学哲学的表现。到了18世纪之后,机械论在科学思想中占据上风,用“爱”来描述化合的做法才被逐渐抛弃。因此以“爱力”译“affinity”的做法虽然有些过时,但也不是没有根据。
    ③《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68、477页。
    ①1902年时,中华教育会术语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已经指出用“爱力”翻译affinity不妥当,因为爱是一种感情,而affinity是一种物质力量。但他们提出来代替“爱力”的译名中,除了“化力”、“化学力”等以外,竟然还有“缘”和“缘分”。见《傅兰雅档案》第二卷,第459页。如果真的用“缘”来翻译affinity,在清末佛学复兴的背景下,中国思想中说不定还会产生不少有趣的内容,不过这些译名最后都没有被采纳。
    ②Henry Wood,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p.94.
    ③乌特亨利著,傅兰雅译,《治心免病法》,第二十八页B。
    ④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293-294页。
    ⑤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300页。
    ①谭嗣同,《谭嗣同全集》,第302-303页。
    ②贾维,《谭嗣同研究著作述要》,第48-49页。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397-398页。
    ①高田时雄,《金楷理传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日本东方学》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0-272页。以及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第51页。
    ②高田时雄,《金楷理传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日本东方学》第一辑,第260页。
    ③《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四十四期。资料来源于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
    ①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164页。
    ②黄遵宪,《致汪康年书(二十七)》,《黄遵宪集》下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7页。
    ①《傅兰雅档案》第三卷,第366-367页。
    C. W.克劳利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9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J. P. T.伯里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奥尔森(Roger Olson)著,吴瑞诚、徐成德译,《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贝万斯、施罗德著,孙怀亮、柯博识、雷立柏译,《演变中的永恒——当代宣教神学》,香港:道风书社,2011年版。
    彼得·柏克著,贾士蘅译,《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台北:麦田出版,2003年版。
    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
    大卫·雷·格里芬编,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戴吉礼(F. Dagenais)主编,《傅兰雅档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丁凤麟,《薛福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丁伟志、陈崧,《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上卷)·中西体用之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丁文江,《丁文江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著,冯克利译,《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
    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何伟亚著,刘天路、邓红风译,《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胡斯都·L.冈察雷斯著,陈泽民、孙汉书等译,《基督教思想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华勒斯坦(I. Wallerstein)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吉瑞德(Norman J. Girardot)著,段怀清、周俐玲译,《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贾维,《谭嗣同研究著作述要》,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来新夏,《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晴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附读西学书法》,光绪丙申(1896)质学会重刊本。
    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著,黄剑波、高民贵译,《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皮特·J.鲍勒著,田洺译,《进化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乔纳森·斯潘塞著,曹德骏、竺一莘、周定国、朱子文译,《改变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主编,《日本东方学》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尚智丛,《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史蒂文·夏平(Steven Shapin)著,赵万里等译,《真理的社会史——17世纪英国的文明与科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1998年重印)。
    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汪家熔,《中国出版通史》清代卷(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王继平主编,《晚晴湖南学术思想史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树槐,《基督教与清季中国的教育与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中江,《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一个全能的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魏恭允,《江南制造局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乌特亨利著,傅兰雅译,《治心免病法》,上海格致书室,光绪二十二年(1896)版。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吴丕,《进化论与中国激进主义1859—192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版。
    姚崧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易惠莉,《郑观应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约翰·H.布鲁克著,苏贤贵译,《科学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海林,《王韬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张昭军,《清代理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周济,《中西科学思想比较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周晓亮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卓新平,《当代西方新教神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常林涛,《〈格致须知〉中的力学与电学知识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高海,《〈格致汇编〉中物理知识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何邵斌,《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活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胡国祥,《近代传教士出版研究(1807—1911)》,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李莉,《晚清译著〈声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王强:《〈格致汇编〉的编者与作者群体》,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吴敏,《〈上海新报〉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杨珂,《从“传教士”到文化使者——傅兰雅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张哲慧,《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科学建制萌芽》,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赵栓林,《对〈代数学〉和〈代数术〉术语翻译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毕晓莹,《傅兰雅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2011年5月26日《团结报》第007版。
    陈晓玲,《中国对近代西方科学书籍的翻译》,《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董增刚,《论谭嗣同〈仁学〉以太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范守义,《定名的历史沿革与名词术语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第2期。
    傅良瑜、张志强,《〈格致汇编〉在〈申报〉上的投射》,《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5期。
    高海,《〈格致汇编〉创刊和停刊的缘由》,《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高海、杜永清,《〈格致汇编〉对晚清物理学的影响》,《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
    高肖,《傅兰雅研究综述》,《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郭卫东,《基督教会与近代上海的特殊教育》,《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郝秉键,《上海格致书院及其教育创新》,《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黄新宪,《近代来华传教士编译出版教科书活动史略》,《江西教育科研》,1995年第3期。
    黄振定,《中西科技交流及其翻译的创造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邝兆江,《谭嗣同和傅兰雅的一次会见》,《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
    李刚、倪波,《试论洋务运动中的翻译出版活动》,《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6期。
    李红、李强,《科学建制化的研究综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李亚珍,《〈代数术〉翻译出版后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梁台根,《近代西方知识在东亚的传播及其共同文本探索——以〈佐治刍言〉为例》,《汉学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
    佘烨,《中国翻译史上外来译者的作用与贡献》,《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4期。
    沈国威,《西方新概念的容受与造新字为译词——以日本兰学家与来华传教士为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
    石文玉,《学统、道统、政统——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研究》,《长白学刊》,2012年第6期。
    孙邦华,《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
    孙邦华,《论傅兰雅在西学汉译中的杰出贡献——以西学译名的确立与统一问题为中心》,《语言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孙邦华,《寓华传播西学的又一尝试——傅兰雅在上海所编〈格致汇编〉述论》,《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孙邦华,《寓华英人傅兰雅的宗教与科学观刍议》,《学术月刊》,1993年第8期。
    王冰,《我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及演变》,《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3期。
    王淳,《近代西学传播大师傅兰雅》,《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王汉熙、张淼等,《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发蒙考》,《出版科学》,2002年第4期。
    王红霞,《晚清的科学术语翻译——以傅兰雅为视点》,《福建论坛(社科教育)》,2009年第2期。
    王强、姚远,《傅兰雅之〈格致汇编〉及其科学传播实践》,《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3期。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
    王扬宗,《清末益智书会统一科技术语工作述评》,《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2期。
    王扬宗,《晚清科学译著杂考》,《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第4期。
    王英姿、许宏,《中国古代及近现代译名研究回顾》,《外国语文》,2009年第4期。
    吴洪成,《“洋务运动”时期西学教科书编译问题研究》,《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吴小鸥,《〈格致须知〉与中国近代新式教科书》,《教育学报》,2011年第3期。
    吴又进、柯资能,《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著——〈化学分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夏晶,《傅兰雅和狄考文——西学译介的两种态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徐泓,《浅析格致书院创办和经营的史料》,《出版史料》2010年第2期。
    徐振亚,《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杨欣、李浩,《傅兰雅——致力于中国近代科学启蒙的传教士》,《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尹万才,《西学传播者还是传教士——浅析傅兰雅在华活动及其影响》,《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0期。
    余望,《论傅兰雅在近代中国的科技传播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第2期。
    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2期。
    张澔,《傅兰雅的化学翻译的原则和理念》,《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第4期。
    张军,《从甲午到戊戌:近代戏剧观念的萌芽与大众启蒙规划的出台——以傅兰雅、王韬、
    康有为、梁启超为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张龙平,《益智书会与晚清时期的译名统一工作》,《历史教学》,2011年第10期。
    张美平,《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及其影响》,《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
    张天杰、肖永明,《谭嗣同〈仁学〉与基督教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4期。
    张子高、杨根,《从〈化学初阶〉和〈化学鉴原〉看我国早期翻译的化学书籍和化学名词》,《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
    赵玉玲,《傅兰雅翻译选材研究》,《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周向华,《傅兰雅与〈格致汇编〉》,《图书馆杂志》,2000年第5期。
    周欣平,《傅兰雅和清末时新小说》,2011年7月25日《文汇报》第011版。
    朱怡华,《上海盲童学校历史调查简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第2期。
    朱宇,《洋务运动·自然科学·传教士》,《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邹振环,《傅兰雅与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历史教学》,1986年第10期。
    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Cyrus H.Peake, Some Aspec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Science into China, Isis, Vol.22,No.1,1934.
    Dale T. Irvin, Scott W. Sunquist, History of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Volume Ⅰ: EarliestChristianity to1453, New York: Oribis Books,2001.
    Dale T. Irvin, Scott W. Sunquist, History of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VolumeⅡ: ModernChristianity from1454-1800, New York: Oribis Books,2012.
    Daniel Rothbart(ed), Science, Reason, and Reality: Issue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US: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8.
    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New York: Orbis Books,2011.
    David Wright, John Fryer and the Shanghai Polytechnic:Making Space for Science inNineteenth-century China,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Vol.29, No.1,1996.
    Francis M. Dubose(ed), Classics of Christian Missions, Nashville, Tennessee: Broadman Press,1979.
    Henry Wood, Ideal Suggestion Through Mental Photography, Boston: Lee and Shepard,1895.
    Klaus Koschorke, Frieder Ludwig&Mariano Delgado(eds),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Asia,Africa, and Latin America,1450-1990: A documentary sourcebook, Michigan: Wm. B.Eerdmans Publishing Co,2007.
    Knight Biggerstaff, Shanghai Polytechnic Institution and Reading Room: An Attempt toIntroduce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Chines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25,No.2,1956.
    Nellie B. Eyster, John Fryer, A beautiful life: Memoir of Mrs. Eliza Nelson Fryer,1847-1910,Berkeley: Press of Lack Bros,1912.
    Roswell S. Britton,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1800-1912,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
    Samuel Hugh Moffett,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Asia, VolumeⅠ: Beginnings to1500,Maryknoll: Oribis Books,1998.
    Samuel Hugh Moffett,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Asia, Volume Ⅱ:1500to1900, Maryknoll:Oribis Books,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