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由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不过,个体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自由并不是超然于社会的绝对自由。各种社会制度创造着人类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可能成为阻碍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自由人为基础的“自由联合体”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自由、融合为基础的人类和谐社会。
     作为社会基础构成部分,广大农民的自由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特别是在开放、流动社会中,广大农民的不自由性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诸多方面。就当前来看,社会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常态。不过,农民外在的自由流动难掩内在的不自由,流动中的各种公民权利及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生存发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开放、流动难以掩盖城乡分割、乡村社会封闭、排外的事实。建基于农村社区之上的诸多社会制度既是民众行为的社会规范,同时也往往成为约束个体自由发展的根本因素,致使社会分割、社会融合难以实现。广大农民离土难以真正离乡,城乡居民有流动自由发展不足,有流入难融入,这一矛盾在转变社会中更为突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解放农民,扩展农民自由发展权利,破除社会分割、封闭与排外的弊端,创造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的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命题,也是农民面临的历史性新命运。
     本文以温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对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社会融合诸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本文研究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的一个引子。本文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建国以来温州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改革开放前,基层经济社会制度的变革,都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自由,农村基层社会发展过程正是一个广大农民为争取自由发展与国家互动的过程,也是广大农民扩展生存与发展权利与自由空间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乡社会逐步走向开放、流动,经济政治体制开始变迁,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自主发展权利及发展空间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农民独立意识的增长。在现代化发展中,农民从传统小农向现代农民蜕变,逐步走向新的社会发展大舞台。然而,僵化的经济社会制度却内嵌于日渐转变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构造出了外在流动、开放背景下的内在封闭社会,广大农民无法从封闭性社会结构中脱离出来,无法自由自主发展,乡村外部人员也无法自由进入与融入,整个社会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流动与有机融合。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时期温州所实施的“三分三改”与“社区重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以“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股改”、“地改”、“户改”为主要内容的“三分三改”破除了传统社区的封闭、排外及束缚性,破除了封闭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促进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并保障了流动中的各项权利、权益,为外来人员的自由进入与融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城乡社会从分割走向融合,改革实践是农民自由解放的新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温州市进行了农村社区重建,通过社区空间重组、组织体系重建、治理机构再造、治理机制改革,构造“城乡一体型”新社区,推动城乡基层社会对接,努力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设成具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功能、社区社会自我治理功能,能够为居住在社区内的不同性质居民提供平等服务、保障不同性质居民享有平等公民权利、公民待遇、社区成员权利,为社区居民提供情感归属及精神认同,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的新型基层社会单元。
     基于上述考察分析,本文继而对建国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对当前开放性、流动性社会发展中,温州农村新社区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定量、定性考察,并对温州社会转型发展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合影响因素进行了判断分析。
     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而流动中的农民自由及生存发展权利与权益才是农民流动背后的实质与根本性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建基于温州样本的实证研究,对转变社会中农民流动背景下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这一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文首先指出了“自由与融合”是社会流动、开放背景中农民的历史性新命题,并对国内外历史进程中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问题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国内外农民自由的构成内容,及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基础上,本文对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何为农民自由、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提炼;自由的个体何去何从、融合性社会及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自由、人性、社会制度等抽象问题进行了余论探讨。
     基于温州样本的微观考察,及社会发展的宏观性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农民自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层次与差异性。个体是历史的、实践的、具体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及阶段性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呈现出不同的自由状况,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不同层面。
     第二,人性解放与发展是农民自由及个体自由的根本内涵。个体自由,外在体现为不同历史时期个体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需求,这些仅仅是个体自由的外化,人性解放与发展才是人类自由的根本内涵所在。
     第三,社会制度是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现实中,存在于特定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及外化的社会关系,都受到嵌入到该经济社会的各种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一旦制度规约偏离促进人性自由方向发展,它对人的束缚性就潜在地体现了出来。
     第四,在解构中构建开放性、容纳性新制度是保障当前农民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破除强制嵌入到经济社会中的一系列封闭、排外社会制度,打破经济社会结构的封闭性、束缚性,建构新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各类要素自由流通、个体自由自主流动的新型融合性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个体权利权益平等,是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五,“自由”的个体内嵌于一个群体性、融合性社会。个体自由的实现是以他人的自由为基础,个体存在的社会是一个群体性社会,只有群体性社会实现了自由与融合发展,个体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发展。
     第六,开放制度体系是实现社区及社会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不同层次融洽和谐社会的形成,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由社区制度、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及人类社会制度等诸多制度构成的开放、容纳性的制度体系,能够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个体社会认同与归属,促进融合性社会的形成与人的自由发展。
     自由全面发展与人性绽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体现,不过,实践中的个体自由发展与融合性社会的形成,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制度基础之上。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has been diligently pursue goal of the mankind. However, the individual is concrete, historical, realistic,individual freedom is not the absolute freedom detached from social. The social system of creating human orderly social life, at the same time,it may. also becomes important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Founded on the basis of free people "free associat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human freedom development^is based on freedom, integr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Is a harmonious society based on free, and intergr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free of broad farmer is restricted to a great extent,Especially in the open,mobile society,farmers not free more obviously reflected,no free embodi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political, economic,social, spiritual and cultural. From the current point of view,social mobility has become a normal state,but the free flow of farmers are not free to conceal inner,all kinds of civil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flow can not be effectively safeguarded,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rights be unable to protected effectively.The society open and flow, external hard to conceal the division of urban and rural,rural society closed, exclusion facts. Many of the social system based on the rural community is the basic order of the people,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of individual freedom constraints, also the key causes to social segmentation,an no social integration.Peasants leave to leav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ve no inner free dvelopment,are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the community, this contradic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is more outstanding.In the modern development society, liberating the farmers,extending the rights of farmers, and get rid of social division,close and exclusion,creat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ociety,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is a historical proposition again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is also the new historic fate the farmers will face.
     This paper takes Wen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sample,make a research on social farmers freedom and social integration problems in the changin society,farmer mobility in a changing society is only an introduction for the study on famer freedom and social integration.Based on the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erspectiv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mers freedom of Wenzhou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y social system change,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farmers free spa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ural society is a process of the majority farmers for free development interaction with countries,is also a process of broad farmer extended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rights and free space.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urban and rural society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open and flow,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 changes,the majority of farmers have been unknown expansion in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rights and development space of political,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level,farmers'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grows, in modern society,the farmer realized from traditional peasants to modern farmers,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new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However, the rigid social system is embedded in the changing rural social structure, to construct the external open and flow but inner closed society,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can not be out from a closed society structure,Unable to free an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external personnel also cannot free entry and fusion,the entire society has not achieved the real free flow and the organic fusion.
     On this basis,the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three change"and"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Wenzhou implemented in the new period."political and economic separation","capital apart","family property division","reform","change","household"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ree change",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closed exclusive and binding, get rid of the closed structure of the rural society, promote the free flow of farmers and to guarante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society mobi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xternal personnel free entry and fusion,promote urban and rural society from division to integration,Reform practice is new milepost of peasant liberation in history.On this basis,Wenzhou implemented the rural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through community spatial re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r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governance institutions,restruc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reform, construction of "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 new community, to realize urban and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docking, hard to make the rural community have soci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 services, community self-governance function,to provide equal services for different residents,security of different residents enjoy equal civil rights, citizenship,community members rights,provide emotional attribution and spiritual identity for the community residents,with open, to accommodated new grass-roots of social uni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study,the paper then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of farmers' fre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enzhou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study of social integration in Wenzhou rural new community in openness,mobility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and also make judgment and analysis of Wenzhou farmers' free、social integr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the famer mobility is just a big history background, the free 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the essence and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behind the peasant movement. Based on it,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Wenzhou samples, this paper carried out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substantive issues of famer freedom and community social integr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mer mobilit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 free and integration" is a new historical proposition of contemporary farmers.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open, flow society, review and analysis farmers freedom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histo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study farmers free content,and the key influence on farmers'freedom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histo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is basis,the paper on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what is farmer free,what factors effect farmers free,how to realize the famers free, is theory refined.Free individuals decide on what path to follow,fusion society and community social integration and many other theoretical problems is discussed.Finally it has carried on the theory discussion on the abstract problem free,human nature, social system.
     Based on Microscopic study of Wenzhou samples,and analysis of macro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First, farmers free presents the level and dif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individual is historical, practical,concrete, the historical and stag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cided tha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show different free condition,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Second,human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of farmer freedom and individual freedom. The Individual freedom,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is a series of interest needs to mainta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 these are only external individual freedom, the liberation of humanity and the development is the human freedom root meaning.
     Third, the social system is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of peasant's free in social changeing.In reality, exist in a particular social structure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relations are embedded in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ules and are tied. Once the system protocol dev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 the intrinsic binding to the individual freedom will potential expressed.
     Fourth,in the de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ng the open,and accommodated new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guarantee the farmers' free development. Break a series of closed and exclusive social system force into closed,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break the closure,restraint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ystem, creation Model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ety,to promote the various elements free flow and individual freedom movement, avoidance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Individual rights equality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realize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Fifth,"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 embedded in a group, the fusion society.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freedom is the freedom of others as the foundation, the society is a group of the society, only social groups to achieve free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e individual is able to realize the free development.
     Sixth, ope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form a cmmunity and society organic integration.The different levels of harmony, harmonious society,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system specification.The open、Accommodated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community system,social system,national system and human society system,to promote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promote the individual soci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to promote the society integration formation,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
     Fre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human bloom is the nature essence of the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but, in practice the individual freedom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all need to build on the base of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system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
    ② 陈莉:《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黑龙江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论文》,第26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2页。
    ② [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8-179页。
    ③ 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④ 张新光:《质疑古代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之说》,《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4期,第87-97页
    ⑤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⑥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郭嗣彦、许娟:《家族共同体的兴盛与衰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1页。
    ⑦ 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政》,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4-136页。
    ⑧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① [美]吉登斯:《民族——国家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6-147页;温锦旺:《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5页。
    ② 徐勇:《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兼论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第5页。
    ③ 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演进逻辑》,《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12页。
    ④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1页。
    ①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1页。
    ② 参见折晓叶:《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一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 项继权:《农村基层治理再次走到变革关口》,《人民论坛》2009年第5期,第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② 曹刚:《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改革》2010年第2期,第82页;曹钢:《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改革》2010年第2期,第7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⑥ 薛晴、刘俊英:《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1期,第36页。
    ① 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谭景玉:《宋代乡村社会“自治”论质疑》,《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37页。
    ②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③ [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115页;谭景玉:《宋代乡村社会“自治”论质疑》,《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35页。
    ④ 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社会资本分析——人民公社与“乡政村治”体制的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①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8页:陈文娟、苏振芳:《农村社区精英功能的维持与变迁——基于对江苏省射阳县黄沙村的调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42页。
    ② 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n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iington Press,1960.
    ③ 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1页。
    ④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339页。
    ⑤ [美]肖凤霞:《华南的代理人和受害者》,耶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⑥ 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政》,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4-136页。
    ⑦ 王铭铭:《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http://www.47365.com/2008/04/fff491106a71d999.html,2012-06-25。
    ⑧ 从翰香:《近代晋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①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94页。
    ② Philip A.Kuhn,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in Frederic Wakeman and Carolyn Grant eds.Th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p257.
    ② 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236页。
    ③ [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扉页。
    ① [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改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③ [美]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顾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孙庄:《当代中国政治的双重维度:传统政治文化与革命价值之探析》,《理论观察》2009年第1期,第42页。
    ④ [美]邹党:《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⑤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江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⑥ 陆学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农村现代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⑦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27页。
    ⑧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0页。
    ① Richard Levy, "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Elections, Democracy, the Party, and Anticorruption—Developments in Guangdong", China Information, Vol.17, No.1,28-65 (2003)。
    ② Rosenbaum, Arthur L. Introduction. In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 State &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 of Reform. San Francisco:Oxford,1992.
    ③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④ 王铭铭:《村落视野文化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8-79页。
    ⑤ 杨爱民:《村级政治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26页。
    ⑥ 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⑦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1页。
    ⑧ 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第61页。
    ⑨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⑩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4页。
    ① 李长印:《中国农民四次解放的回顾与思考——兼论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调研世界》2008年第1期,第3-6页。
    ② 舒光伟:《农民自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38页。
    ③ 茅于轼:《城市化要给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第10期,第32页。
    ④ 杜睿云:《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思考》,《北方经济》2009年第15期,第31-32页。
    ⑤ 周作翰、张英洪:《农民自由发展与乡镇体制改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64页。
    ⑥ 邹星:《试论赋予农民迁徙自由的必要性》,《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52页。
    ⑦ 李强:《户籍制度、迁徙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型构》,《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第79页。
    ⑧ 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① 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2期,第1-8页。
    ② 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第73页。
    ③ 孙肖:《远社区党建创新:走向社区融合的现实路径》,《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第54页。
    ④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3-76页。
    ⑤ 孟传慧、出奇恒:《被征地农民的群体分化与社区融合——以重庆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6期,第2265522656页。
    ⑥ 社洪梅:《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角色转换》,《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105-110页。
    ⑦ 徐祖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96-97页。
    ⑧ 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第4849页。
    ⑨ 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的LOG IT模型分析》,《南方人口》2003年第4期,第39-44页。
    ⑩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42-49页。
    11 张时玲:《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8-32页。
    12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42-52页。
    13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 年第3期,第91-98页。
    ①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第28页。
    ② 张江龙、章晓:《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的主体选择》,《管理学刊》2010年第5期,第74页。
    ③ 陶明达:《农民工与市民的分化与融合》,《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第62页。
    ④ 该部分参见李增元:《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72-76、79-82页。
    ⑤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0页。
    ①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4页。
    ② 黄其洪、于永成:《论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由来、逻辑定位和基本结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第3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出版社1956年版,第54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41页。
    ⑤ Charles Taylor,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287.
    ① [德]马可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② R. Keith S choppa:Chinese El i t es and Polit 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th Century,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p6.
    ②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年——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④ [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3页。
    ⑤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⑥ [美]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邓正来与J.亚历山 大编:《国家与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1-443页。
    ①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② 汪熙、魏裴德:《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③ Anita Chang, "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January 1993),p31-61.
    ④ Suzanne Ogden.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2),p279-280.
    ⑤ 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16页。
    ⑥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⑦ [美]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页。
    ① 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18-25页。
    ②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前提与准备》第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4页。
    ③ 间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21。
    ④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
    ⑤ 李远行:《当代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及其权威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博士论文》,第12-14页。
    ⑥ 郑欣:《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72页。
    ⑦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⑧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第69页。
    ① [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制度:旧与新政治科学新手册》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05页。
    ②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9页。
    ③ 吴毅:《村治变迁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④ L. T. White III, Vol. I and Ⅱ, Armonk, N.Y.:M. E. Sharpe,1998转引自刘鹏:《三十年来海外学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国家性及其争论述评》,《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第192页。
    ⑤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12页。《Kate Xiao Zhou,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Power of the People. 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6, P232.
    ⑤ David Zweig, Freeing China's Farmers:Rural Restructuuing in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M.E. Sharpe,1997,p 12-19.
    ⑥ Richard Levy, "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Elections, Democracy, the Party, and Anticorruption—Developments in Guangdong", China Information,Vol.17, No.1,2003,p28-65.
    ⑧ 以当前的徐勇、贺雪峰、吴毅、项继权等为领军人物。
    ①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0页。
    ② 王振耀:《中国村民自治理论与实践探索》,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③ 十建嵘:《民主制度与中国乡土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政治结构变迁的实证性评价》,《中国农村研究》2001卷,第295-345页。
    ④ 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⑤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第58-59页。
    ⑥ 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26页。
    ① 陆益龙:《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25页。
    ②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1页。
    ③ 陈锡文:《农村改革与制度变迁》,吴敬琏等编《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回顾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④ 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第11-14页。
    ⑤ 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61页。
    ⑥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理解中国乡村变革生发机制的一种阐释》,《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第164页。
    ⑦ 曹海林:《从“行政性整合”到“契约性整合”: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演进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58页。
    ①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② 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③ [美]肖凤霞:《华南的代理人和受害者》,耶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⑤ 张乐天:《农村社区中的社会分化与整合——以浙北农村为例的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第94页。
    ⑥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26页。
    ⑦ 叶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33页。
    ① 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理论学刊》2007年第1期,第49页。
    ②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载于王铭铭、王斯福主编: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9页。
    ③ 俞可平:《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④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10页。
    ⑤ 欧阳兵:《从社政式治理到社团式治理——乡村公民社会成长的30年》,《岭南学刊》2009年第5期,第93—95页。
    ⑥ 张健:《新农村实践:乡村公民社会的培育及其实际偏失》,《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48页。
    ⑦ 唐正繁:《中国乡村民主治理模式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75页。
    ① 程同顺:《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再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 an Kooiman. 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ance 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3. P8.
    ② [美]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③ 王春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多中心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 陈宇:《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协同下的乡村治理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55页。
    ⑤ 姚永平、梁平:《走向善治:中国基层民主治理模式探析》,《探索》2004年第1期,第34—37页。
    ⑥ 刘伟、吕云涛:《我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0页。
    ⑦ 李增元:《由“弱民主”到“强民主”: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民主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3期,第92页。
    ⑧ 阳信生:《农村社区自治体制的建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与现实选择》,《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89页。
    ① 曹海林:《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第75页。
    ②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③ 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第84页。
    ④ 徐杰舜:《新乡土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⑤ 贺雪峰:《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第40-41页。
    ⑥ 董磊明:《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57页。
    ⑦ 塔尔伯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⑧ 张志敏:《村落经济组织与社区整合》,《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88页。
    ⑨ 范晓光、金卉:《隔离与整合: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建设——以杭州上城区X社区为例》,《浙江学刊》2009年 第2期,第172-173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3页。
    ② 任强:《“苏南模式”的转型与乡村先富参政——兼论农村社区整合手段的变化》,《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105页。
    ③ 张康之、张乾友《共同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兴衰史》,《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第64页。
    ④ 彭仕东:《论社群共同体思想与公共危机的合作治理》,《理论月刊》2009年第11期,第137页。
    ⑤ 段建军:《育社区社群共同体:社区治理的基础条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6期,第92页。
    ⑥ 韩洪涛:《走向实践的社会共同体及其构建路径》,《求索》2010年第8期,第49页。
    ⑦ 以上部分参见李增元:《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72-76、79-82页。
    ① 以下部分参见李增元:《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76-79页。
    ②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页。
    ③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④ 王铭铭:《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35页。⑤ [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明鸣译,知
    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① Helen Siu, Agent s and Victims in Sout h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②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68页。
    ③ [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④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页。
    ⑤ 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民国18年版。
    ⑥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页。
    ③ 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①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② [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3页。
    ③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④ 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⑤ 吴晓燕:《农民、市场与国家:基于集市功能变迁的考察》,《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第16页。
    ⑥ 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⑦ 徐勇、项继权:《回到原点关注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页。
    ① 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第6页。
    ②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1-16页。
    ③ 以上部分参见李增元:《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76-79页。
    ① 《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统计分析》,http://www.askci.com/news/201201/21/0497_86.shtml,2012-07-02.
    ② 弗兰克·霍普金斯:《融合: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1年第1期,第6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
    ② Peter Hall and Rosemary C.R.Taylor,Political Science and Hhree Institutionlism [A].Political Political Studies.1996.XLIV.936-957
    ③ Pierson, P.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A historicalinstitutionalist approach.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1996(2).
    ①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52页。
    ② Sven Stionmo,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sh,eds.,Structuring Pol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9.
    ③ 王小江:《论人文主义方法论在转型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性》,《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0页。
    ① [英]霍布斯:《利维坦》,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② [美]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4页。
    ③ [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④ [美]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⑤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参照简帛本最新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3—214页。
    ⑥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⑦ [英]以赛亚·柏林:《两种自由的概念》,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⑩ [美]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① 《马克思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8页。
    ② 杜润生:《要给农民自由权》,《东方早报》2011年1月5日。
    ③ 杜润生:《社润生改革论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6页。
    ④ 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10页。
    ①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21页。
    ② DURKHEIM E, Suicide. London:Routledge,1951, P202.
    ③ LANDECKER W S, TypesoflntegrationandTheirMeasure—ment. TheAmeircanJounralofSocioloyg,1951,56(4), p332—340.
    ④ SCOTYRA. Deviance, Sanctions, andSocila IntegrationinSmlal—SclaeSocieties. SocialForces,1976, 54(3),p604—620.ⅢCAOR, CALDWELLDF, BARNETTW WorkGroupDemography, Sociallntergation and Tunrover. 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89,34(1),p21—37.
    ⑤ HUGHESM, GOVEW R. LivingAlone, Socila Integration, and MentalHealth. TheAmeircanJournalofSociology, 1981.87(I),p48—74.
    ① CHAN jH, CHANE. ReconsideiNg social cohesion:Developinga Definition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mpiircalRseearch. SociallndicatorsResearch,2006,75(2),p273—302;孟艳俊:《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的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② 转引自贾绘泽:《社会整合:涵义述评、分析与相关概念辨析》,《高校社科动态》2010年第2期,第27页。
    ③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72页。
    ④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孟艳俊:《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的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⑤ 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青年探索》2006年第1期,第17页。
    ⑥ 吴新慧、刘成斌:《接纳?排斥?——农民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第16页。
    ⑦ 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6期,第116页。
    ① [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8页。
    ② 于艳艳:《社区居委会工作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③ 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演进逻辑——基于湖北省若十地区的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12页。
    ④[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王璋:《治理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复旦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3页。
    ⑤ [美]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⑥ 威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34页。
    ① 杨世朋:《温州成国家级农村改革实验区》,《温州日报》2011年12月6日。
    ① 周恩来:《当前财经形势和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3页。
    ② 参见《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对地主、贫农、中农、富农的划分与规定。
    ③ 黄道炫:《洗脸:1946年至1948年农村十改中的干部整改》,《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95-97页;张一平:《新区土改中的村庄动员与社会分层——以建国初期的苏南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55页。
    ④ 参见1950年六月二十八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页。
    ① 姜方炳、杨建华:《论建国初期浙江乡村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第433页。
    ②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页;张一平:《新区十改中的村庄动员与社会分层——以建国初期的苏南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55页。
    ③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9页;张一平:《新区土改中的村庄动员与社会分层——以建国初期的苏南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63页。
    ① 参见杜润生主编:《中国的十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60页。
    ① 陶艳梅:《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述论》,《中国农史》2011年第1期,第110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丈稿》第1册,第292页。
    ③ 中共苍南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苍南简史(1928-1978)》,http://www.cncn.gov.cn/www/xianshizhiban/2011/08/24/51776.htm,2012-07-05.
    ④ 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⑤ 洞头县是浙江省温州市辖县,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由103个岛屿组成,故有⑥ 百岛县”之美称。县辖海域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8倍。洞头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并与披山、大陈渔场连成一片,渔业资源十分丰富。1952年获得解放。
    ⑦ 浙江省民政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民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页;姜方炳、杨建华:《论建国初期浙江乡村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第433页。
    ① 马娜:《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5页。
    ①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第59页;[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5页。
    ② 杜润生:《杜润生白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③ 杨勤为:《略论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特点及其胜利的意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14页。
    ④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士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第60页。
    ⑤ 马娜:《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20-21页;郑有贵:《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50周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第14页。
    ⑥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地产分为“可以让渡”和“不可让渡”两种形态。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不可让渡的所有权”(unbeweglieche eigentum),近代的土地制度是“可以让渡的所有权”(beweglieche eigentum),这是区别封建制度和非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12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车有道、张维:《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设想过集体所有制问题初探》,《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第121页。
    ③ 李德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编(1949—1985)》,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⑤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4页。
    ⑥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第135页。
    ⑦ 佘君:《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影响》,《滁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第51-53页;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2页。
    ①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4页。
    ② 《新中国国史教育十部读本》下册,长存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③ 方海兴:《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8页。
    ④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第60页。
    ② 浙江省民政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民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姜方炳、杨建华:《论建国初期浙江乡村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第435页。
    ③ 王峰:《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在认识》,《长白学刊》2010年第4期,第142页。
    ①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办公室:《17个省、市、自治区1956年农村典型调查(内部资料)》,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办公室编印,1958年2月,第7、9、44、124、136、137、213、314、359页整理。
    ②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办公室:《17个省、市、自治区1956年农村典型调查(内部资料)》,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办公室编印,1958年2月,第12、30、127、219、320页。
    ① 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5页。
    ② 常明明:《效益下降抑或增收差异:农业合作化后农民退社原因再研究——基于1955-1956年合作社中各阶层农户收入的视角》,《中国农史》2011年第1期,第73页。
    ② 许经勇:《解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成因》,《调研世界》2009年第9期,第43页。
    ③ 黄道霞:《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① 黄辉祥:《“民主下乡”:国家队乡村社会的再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66页。
    ② 吴帆、吴毅、杨蓓:《意识形态与发展进路:农业合作化运动再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138页。
    ③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2页。
    ① 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②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③ 邓子恢:1954年4月《在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④ 莫日达:《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统计出版社1957年版,第91页。
    ① 《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② 于昆:《建国后围绕包产到户的三次争论》,http://www.hybsl.cn/beijingcankao/beijingfenxi/2010-04-28/20047.html,2012-07-06;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③ 《温州开启全国最早的包产到户试验》,http://biz.zjol.com.cn/05biz/system/2009/09/27/015866174_01.shtml,2012-06-09。
    ④ 《温州燎原社: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星火”》,http://news.eastday.com/m/node556714/ula6003050.html,2012-06-09;高化民、春秋笔:《1957:包产到户”在摇篮中被扼杀》,《炎黄春秋》2000年第7期,第16页。
    ① 《探索10个月的永嘉包产到户实践》,《今日早报》2009年7月20日。
    ② 高化民:《1957:包产到户在摇篮中被扼杀》,http://www.jizhe.cc/news_view_105123.html,2012-06-09。
    ③ 韩志峰、王凯山、贾丽君、高瑞霞、曹杰:《永嘉三杰:不屈的真理捍卫者》,《中国合作经济》2008年第9期,第27页。
    ④ 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杜振吉:《论毛泽东的集体主义思想》,《齐鲁学刊》1989年第12期,第9页。
    ② 韦世荣:《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集体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③ 徐俊忠:《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理论特质》,《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第22-26页;杜振吉:《论毛泽东的集体主义思想》,《齐鲁学刊》1989年第12期,第10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①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② [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② 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从地方政治制度史得出的结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87页。
    ① 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410-411页。
    ② 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72页;湛风涛:《人民公社研究概述》,《福建党史月刊》2009年第4期,第40页。
    ③ 杨蓓、武毅:《人民公社:现代乌托邦的追求与受挫》,《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40页。
    ④ 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540—505页。
    ① 尹香兰:《矛盾、改革、出路:农村人民公社以来体制与制度构建之反思》,《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第63页。
    ②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 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27页。
    ①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 V.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Body Politic.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p130—131.
    ② 从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④ 刘伟:《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中观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简称《农业四十条》)。
    ③ 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① 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① 曹树基:《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② 《远去的瑞安政治民谣一声声敲响时代警钟》,《瑞安日报》2006年12月9日。
    ② 保罗·哈里:《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关系的争论》,《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5期,第27-32页。
    ① 《“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并非向壁虚构》,《南方都市报》2012年5月6日;《饥荒死难者名单上几乎全部都是农民》,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fbf4b0100z4mx,2012-06-19。
    ② 《三年期间粮食减产、饥馑和饿死人的原因》,http://wenku.baidu.com/view/fa0bed82b9d528ea81c77943.html,2012-06-19。
    ③ Dik(o|")tter, Frank. Mao's Great Famine: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1958-62. Walker & Company,2010. p. xii ("at least 45 million people died unnecessarily") p.xiii ("at least 2.5 million were tortured to death or summarily killed") p.333 ("a minimum of 45 million excess deaths"). ISBN 0802777686.
    ④ [美]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版。
    ⑤ 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⑥ 王向清、熊雄、李美华:《“大跃进”时期的唯意志论倾向及其反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4页。
    ⑦ 刘愿:《“大跃进”运动与中国1958—1961年饥荒——集权体制下的国家、集体,与农民》,《经济学(集刊)》2010年第3期,第1119页。
    ① 《中国农业合作史资料》1989年第4期,第54页。
    ②《六十年代湖南农业生产责任制述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b095b201008yc9.html, 2012-06-23。
    ③ 陆德生:《六十年代初安徽责任田问题风波》,《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83页。
    ④ 陈者香:《安徽六十年代的“责任田”与七十年代的“大包干”》,《百年潮》2010年第12期,第57页。
    ① 柴欣、朱跃东:《永嘉包产到户与温州模式的关联分析》,《中国商界》2010年第2期,第198页。
    ② 参见《“五·九”批示永放光芒》,《瑞安日报》2007年5月10日。
    ① 《隆山公社生产大队干部参加劳动》,《瑞安日报》2011年5月7日。
    ④ 《1959.5.9毛泽东与李先念的谈话》,《党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7页。
    ⑤ 1962年9月25日八届十中全会上董必武发言时毛泽东的插话,《人物》1997年第2期,第117页。丁抒:《大跃进、大饥荒与文化大革命》,
    ① 《农业战线两条路线斗争概况》,首都农口革命造反联络站批刘邓办公室,1967年,第32页。
    ② 姜长青:《包产到户:那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党史纵横》2005年第4期,第6页。
    ③ 1967年6月15日《北京公社》报,北京: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④ 《批判陈云专刊》,北京: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彻底批判陈云联络站”,1967年第1期,第21页。
    ⑤ 1967年6月19日《东方红战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⑥ 徐勇:《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第175页,http://www.cssn.cn/news/507194.htm,2012-06-24。
    ⑦ 刘兴豪:《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⑧ [美]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页。
    ② 《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方向》,《人民日报》2059年1月2日。
    ③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706,2012-06-24。
    ④ 张毅:《中国乡镇企业简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① 于驰前:《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当代中国出版社、湖南远景图像出版社1991年版,第58-59页。
    ② 莫远人:《江苏乡镇工业发展史》,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反毛言论现形记(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0495fa01013wlq,2012-6-25.
    ③ 魏震铭:《试论60年代初农村人民公社经济体制的调整及其历史地位》,《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28页。
    ① 山东省档案馆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农林局编:《山东省年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情况统计表》1976年3月,第13页;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家庭副业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5期,第62页。
    ② 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3页。
    ③ 胡平:《国家的2001——2003中国走读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① 《瑞安塘下——“温州模式”发源地》,《瑞安日报》2009年6月29日。
    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59页。
    ③ 晓亮:《论农村人民公社内部的商品交换》,《学术月刊》1961年第2期,第12-13页。
    ④ 吴淼、吴雪梅:《国家政策调控与社队企业的生存》,《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1期,第39页。
    ① 陆文强:《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32页;武国友:《试论80年代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几个标志》,《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年9月。
    ① 陶林:《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与启示》,《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第36页。
    ② 成汉昌、刘一皋:《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百村调查纪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① 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② 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252页。
    ① 《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年鉴出版社1991年版;王少明:《八十年代我国个体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第1期,第67页。
    ② 马勇:《一、集体化时期:米庄镇的权力来源与运作机制》,http://www.ccrs.org.cn/show_4801.aspx, 2012-07-14.
    ③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项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④ 陈宇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区的精神文化变迁》,《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21页。
    ① [美]亨延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5页。
    ② 关海廷、吴群芳:《邓小平与中国改革的合力起点选择》,《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第24页。
    ③ 周其仁:《农村变革与中国发展(19781989)》,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陆益龙:《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http://www.snzg.com.cn/readnews.asp?newsid=2081, 2012-07-14.
    ④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9页。
    ⑤ Nee, Victor & David Mozingo (eds).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hacd,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⑤ 徐勇:《农民改变中国 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第5-14页。
    ⑥ 陆益龙:《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18-124页,http://www.snzg.com.cn/readnews.asp?newsid=2081。
    ① 吴海峰、陈明星:《中国共产党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探索历程及当代启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7期,第57页。
    ② 李杰:《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阐释》,《前沿》2012年第1期,第60页。
    ③ [英]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02年版,第30页。
    ④ 《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1954年10月公布。
    ⑤ 杨先材:《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636页。
    ① 吴高卫:《温州模式经济典型代表——龙港》,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cnxybp/article/b0-i26474533.html,2012-07-17。
    ② 龙港资料参见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2页;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269页。
    ③ 黄正瑞:《温州市苍南县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http://www.cnzgh.org/popmsgcn.asp?id=544&lm3=110,2012-07-16。
    ④ Andrew Walder,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2.
    ⑤ Jean Oi,1992, "Fiscal Reform and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No.45.
    ①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博士学位论文》;Kristen Parris, "Local Initiative and National Reform:TheWenzhou Model of Develop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4,1993, p263.
    ②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博士学位论文》;Yia —Ling Liu, "Reform from Below:The Private Economyand Local Politics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 "TheChina Quarterly, No.130,1992, p314—316.
    ③ 何增科、[德]王海、[德]舒耕德:《中国地方治理改革、政治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4期,第70-71页。
    ④ 黄小勇:《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M.chael Barzelay. Breaking Through Bureacray:A New Vision for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P119-127.
    ①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 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演进逻辑——基于湖北省若干地区的实证考察》,《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论文》,第18页。
    ① 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224页。
    ②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243页;章荣君:《供给与需求:关于乡镇政府未来去向的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12页。
    ③ KevinJOBrien,"Rightful Resistance",World Politics (October 1996); Lianjiang Li,"Election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China Information,Vol.15,No.2(2001);李德瑞:《模糊的边界与多元的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政治研究的总体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13页。
    ④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第57-61页;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42-46页。
    ② Robert A. Pastor and Qingshan Tan,"The Meaning of China's Village Elec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Issue 162 (June 2000),p492.
    ③ John James Kennedy、Scott Rozelle and Shi Yaojian, "Elected leaders and collective land:Farmers' evaluation of village leaders' performance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9, Number 1/March, 2004, p1-22.
    ④ Li Lianjiang, "Election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China Information, Vol. XV, No.2,2001, p.1-19.
    ⑤ Thomas P. Bernstein, "Village Democracy and Its Limits", German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Hamburg, Germany, April,2006.
    ⑥ 应小丽、卢福营:《村民自治实际运作与理想制度的偏离》,《求实》2008年第9期,第91-94页。
    ⑦ 李学玲:《后农业税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其破解思路》,《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48-50页。
    ⑧ 徐国普:《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第64-66页。
    ⑨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第50-58页。
    ⑩ 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12-13页。
    ① 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2期,第25页。
    ② 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③ 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143页。
    ① 《1987参差多态成为幸福本源》,《温州晚报》2006年6月22日。
    ① 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8-9、132-134页。
    ① 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② 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③ 欧禄利、熊芳:《当前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和基本特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61页。
    ④ 程有国:《试论当前农民问题的实质及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12期,第11页。
    ⑤ 赵俊超、孙慧峰、朱喜:《农民问题新探》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⑥ 秦晖:《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农民问题》,《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第10期,第14页。
    ⑦ 魏城:《胡鞍钢访谈录》,《金融时报》2007年9月16日。
    ⑧ 李长印:《当前中国农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兼论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第121页。
    ①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第59-61页。
    ② 李增元:《村级财政视野中的乡村治理变迁--基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分析框架》,《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10期,第32页。
    ③ 李增元:《深山基层民主实践之路--基于对南漳、保康国家贫困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证调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96页。
    ④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和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36页。
    ① 姜海滨、潘光勋:《温州市乡村债务问题调研报告》,《农村综合改革专报》2010年第6期;胡振华、吴成成:《乡(镇)村债务分析——以温州市灵溪镇为例》,《南方农村》2012年8月10日。
    ② 参见胡振华、吴成成:《乡(镇)村债务分析——以温州市灵溪镇为例》,《南方农村》2012年8月10日。
    ③ 参见胡振华、吴成成:《乡(镇)村债务分析——以温州市灵溪镇为例》,《南方农村》2012年8月10日。
    ① 参见《陈德荣同志在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1月4日):项继权、李增元《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3页。
    ② 项继权、李增元《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3页。
    ③ 项继权、李增元《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郑卫荣、崔仕臣:《温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化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6期,第59页。
    ① 缪来顺:《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调查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47页。
    ②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③ 姜涌:《哲学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保守的柏克自由的柏克》,http://www.cngdsz.net/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7&id=808,2012-08-01。
    ④ 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14页。
    ① 卢福英:《派系竞争:嵌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变量——基于浙江省四个村的调查与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第70-71页。
    ② 项继权、李增元:《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6期,第6页。
    ① 张丽琴:《村委会及集体经济组织关系构建的路径选择》,《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47页。
    ② 陈国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第6期,第37页。
    ③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④ 周作翰、张英红:《农民自由发展与乡镇体制改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67页。
    ① 徐鸣、刘勇智:《现代性与民主政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第25页。
    ②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93-94页;金莎:《政党基层组织的现代化转型初探》,《党政论坛》2009年第10期,第22页。
    ③ 李增元:《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湖北农村青年研究》,《共青团省委2011年咨询报告》。本次调研将农村青年界定为出身、成长于湖北乡村地域的14-40岁的青年,整个调研过程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7份,有效回收率为84.82%。抽取样本2037份,涉及全省17个市,涵盖99个县级单位。
    ① 2011年湖北调研中发现的案例,湖北农村青年课题组成员张兆鹏整理而来,出自课题分报告《流动的漂泊:进城务工青年的生存与发展》。
    ② [美]约翰·格雷:《自由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7页。
    ③ 以下相关数据参照郑少华《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讲座内容。
    ① 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 王新生:《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正义的市民社会根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第23页。
    ② 姚永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解读与实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73页。
    ③ 刘军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论文》,第8-11页。
    ② 岳天明、魏冰:《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社区建设及政府角色定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51-54页。
    ① 参见刘欢迎、刘雪颖:《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选择——基于对农村治理体制变迁历程的考察》,《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8-21页。
    ② 《“偷懒耍滑”:国家在场下的农民生存智慧——以人民公社时期皖北的刘集镇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i页。
    ③ 于建嵘:《中国农村政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lw.china-b.com/zxsh/20090317/951807_1.html,2012-08-12。
    ④ 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农村基层民主的演进逻辑——基于湖北省若干地区的实证考察》,《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硕士论文》,第1页。
    ① 徐增阳、杨翠萍:《合并抑或分离: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第18页。
    ② 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2页。
    ③ 杨国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页。
    ① 关锐捷:《加快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的调研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第81页。
    ② 王一多:《经济权利平等解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252页。
    ② 陈国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第6期,第37页。
    ③ 董允慧:《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特征》,《江海纵横》1997年第3期,第24页。
    ② 娄亚娜:《我国农村士地流转问题研究一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6页。
    ① 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第7页。
    ② 叶谢康:《我国农村资源有效配置的现实路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25-26页。
    ③ 陈晋胜:《农民经济权利的宪法地位与行政法保护》,《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0期,第40页;刘育喆、王锴:《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http://publiclaw.fyfz.cn/art/26190.htm,2012-08-21.
    ④ 周建国:《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第4862页。
    ① 魏城:《胡鞍钢访谈录》,《金融时报》2007年9月16日。
    ② 参见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演进逻辑——基于湖北省若干地区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硕士毕业论文》,第49页。
    ② 戴威、陈小君:《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实现——基于法律的角度》,《人民论坛》2012年第2期,第20-21页。
    ① 陈国胜、吴呈良、林新磊、张瑞静:《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以洞头县北岙街道为例》,《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2011年9月21日。
    ① 资料来源于《温州市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陈国胜、吴呈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以温州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期,第478页。
    ② 缪小霞、叶圣义:《永嘉创新村集体经济“存活”模式》,《温州日报》2011年5月13日。http://wzrb.66wz.com/html/2011-05/13/content_941505.htm,2012-08-25。
    ③ 吴栋梁:《三分三改”统筹城乡让农民自由进城让要素自由流动》,《温州日报》2010年11月27日;吴栋梁:《让农民自由进城让要素自由流动》,http://www.wzrb.com.cn/article98155show.html,2012-08-25。
    ② 瓯江平:《为有源头活水来》,《温州日报》2011年11月14日。
    ① 《浅谈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分三改的内容》,http://www.703804.com/thread-14198315-1-1.html, 2012-08-25。
    ② 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2期,第24页,http://www.studa.net/jingjililun/080627/09592820-2.html。
    ③ 王新生:《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根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第26页。
    ① 李长印:《中国农民四次解放的回顾与思考——简论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调研世界》2008年第1期,第5页。
    ② 即:原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农业生产队的社员,且户口一直保留在现集体经济组织内,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法定取得。因婚姻关系办理入户后,迁入者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申请取得。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婚生子女,申请入户本集体经济组织的,确认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见唐景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实践与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12年第4期,第46页。
    ③ 白得胜:《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研究究》,《内蒙古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① 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42页。
    ① 曹昌伟:《农村集体资产运营中的治理架构问题探讨》,《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6期,第77页。
    ② 张睿、陈蜜、杨世朋:《三分三改: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温州日报》2010年12月14日,http://www.wzwb.com.cn/wzrb/html/2010-12/14/content_801323.htm,2012-08-27。
    ③ 赵万一、张长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权关系的创新——以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法人组织的构建为研究对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87页。
    ④ 赵淑华:《农村集体产权及实现方式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① 潘修汪:《从九山村改制看城中村股改关键点》,《农村经营管理》2012年第7期,第32页。
    ① 叶圣义:《村资产变股份千四村民当股东》,《温州日报》2009年9月7日;《大元下村成立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http://news.66wz.com/system/2009/09/07/101411372.shtml,2012-08-28。
    ① 陈国胜、吴呈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以温州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期;《温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操作程序》,http://wenku.baidu.com/view/5e519504b52acfc789ebc99e.html,2012-08-28。
    ① 《浙江省温州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应引起重视的几个共性问题》,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70622,2012-08-28;陈国胜、吴呈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以温州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期,第478页。
    ② 《洞头:霓屿股改试点工作即将完成》,http://news.66wz.com/system/2011/08/17/102649264.shtml,2012-08-29。
    ③ http:Hrkjsw.wenzhou.gov.cn/art/20012/4/19/art_2143_83659.html,2012-08-30。
    ④ 陈国胜、吴呈良、林新磊、张瑞静:《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以洞头县北岙街道为例》,《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2011年9月21日。
    ① 《资产量化变股份农民摇身成股民》,http://www.wzrb.com.cn/article272845show.html,2012-09-01。
    ② 张睿、陈蜜、杨世朋:《三分三改: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温州日报》2010年12月14日。http://www.wzwb.com.cn/wzrb/html/2010-12/14/content_801323.htm,2012-09-01。
    ① 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1页;陈天宝:《北京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调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38页。
    ② 方爱明、魏晓洁、王德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1期,第6785页;雷思远:《北京市崔各庄乡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30页。
    ③ 黄韬:《和谐产权关系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2期,第86-87页,http://law-thinker.com/news.php?id=1835。
    ①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李增元:《论现行村治制度的历史逻辑和转型的必然性》,《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5页。
    ②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510页。
    ① 张立先、郑庆昌:《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视角下的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32-33页。
    ② 翟玉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困难与制度重构》,《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第4期,第33-34页。
    ① 张睿、陈蜜、杨世朋:《三分三改: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温州日报》2010年12月14日,http://www.wzwb.com.cn/wzrb/html/2010-12/14/content_801323.htm,2012-09-03。
    ① 《温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69348, 2012-09-03。
    ② 杨世朋、钟建芬:《十万农户入股“土地银行”获红利》,《温州日报》2012年6月24日;《文成率温州之先完成“地改”》,http://roll.sohu.com/20120625/n346388147.shtml,2012-09-10。
    ① 《永嘉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民集聚》,人民网,http://wz.people.com.cn/GB/140256/15762560.html, 2012-09-12。
    ② 缪小霞:《农房变公寓圆上城里梦》,《温州日报》2012年2月29日。
    ③ 《鹿城藤桥农房置换报名签约将启动》,http://www.wenzhou.gov.cn/art/2012/2/29/art_3599_208031.html,2012-09-12。
    ① 《温州市 组织实施以宅基地换城镇住房》,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88400209/1.html,2012-09-12。
    ① 陈东升:《温州农房集聚改造几家欢乐几家愁》,《法制日报》2011年9月9日。
    ② 陈东升:《温州农房集聚改造几家欢乐几家愁》,《法制日报》2011年9月9日。
    ③ 陈东升:《温州农房集聚改造几家欢乐几家愁》,《法制日报》2011年9月9日。
    ④ 陈东升:《温州农房集聚改造几家欢乐几家愁》,《法制日报》2011年9月9日。
    ①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9页。
    ② [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① 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7页。
    ②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5页。
    ③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④ 徐元明、刘远:《农村财产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江海学刊》2011年第6期,第100页。
    ⑤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82页。
    ① 刘灿、韩文龙:《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性质、内涵和实现问题——基于经济学和法学的分析视角》,《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第68页。
    ① 张琳:《行政学视阈下户籍制度产生原因透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27页。
    ② 于佳、丁金红:《中国户籍制度:基本价值、异化功能与改革取向》,《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5期,第25页。
    ③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④ 吕云涛、惠亚婷:《论当代中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农业考古》2012年第1期,第320页。
    ⑤ 刘力:《建国以来户籍制度演变: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1期,第21页。
    ① 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第35页。
    ② 韩振:《户籍制度的改革取向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思考》,《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1期,第99页。
    ③ 艾靓、付佳迪:《关于一元户籍制度改革的农民态度调查研究——以荆门市掇刀区为例》,《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1期,第67-70页。
    ④ 《重庆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变市民三年内可留土地》,《人民日报》2010年7月30日,hhttp://finance.ifeng.com/city/cq/20100730/2461247.shtml,2012-09-16。
    ⑤ 参见《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ttp://www.cqpa.gov.cn/u/cqhrss/news_37691,2012-09-16。
    ① 张睿、陈蜜、杨世朋:《三分三改: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温州日报》2010年12月14日,http://www.wzwb.com.cn/wzrb/html/2010-12/14/content_801323.htm,2012-09-18。
    ① 张睿、陈蜜、杨世朋:《三分三改: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温州日报》2010年12月14日,http://www.wzwb.com.cn/wzrb/html/2010-12/14/content_801323.htm,2012-09-18。
    ② 韩晓军:《农民工,想要怎样的城市化》,《浙江日报》2010年10月13日。
    ① 《三分三改:让农民变市民》,http://www.66ruian.com/system/2011/03/11/010623269.shtml,2012-09-18。
    ② 《文成积极开展户籍改革试点工作让户口告别心酸》,《温州都市报》2012年3月17日,http://dsb.66wz.com/html/2011-03/17/content_869830.htm,2012-09-20。
    ① 翁卿仑:《一张市民卡牵动的城乡一体化问题》,《温州日报》2012年2月26日,http://news.66wz.com/system/2012/02/26/103036093.shtml,2012-09-20。
    ② 翁卿仑:《一张市民卡牵动的城乡一体化问题》,《温州日报》2012年2月26日,http://news.66wz.com/system/2012/02/26/103036093.shtml,2012-09-20。
    ①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6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页。
    ③ 韩喜平、吕海升:《“权利”和“利益”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9页。
    ④ 吴忠民:《公正:从传统到现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第98页。
    ① 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第70页。
    ① 张志勇、司春霞:《论马克思关于公正原则的制度建构及实践》,《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7页;张志勇:《论马克思关于公正原则的制度建构及实践》,《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第11页。
    ② 顾相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0-13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页。
    ① 梁漱溟:《文化要义》,路明书店1949年版,第135页。
    ②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③ Richard Levy, "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Elections, Democracy,the Party,and
    ① 具体内容社第三章第三部分“2006年以来:治理转型与现实挑战”已进行详细阐述。
    ①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② Thomas P. Bernstein," Village Democracy and Its Limits", ASIEN 99'(April 2006), German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Hamburg, Germany.
    ① 参见《温州试验城乡统筹综合改革100问》。
    ② 参见《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k560.com/article/1945_3.html,2012-09-25。
    ① 王丹容:《加强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着力构建现代社会管理新格局》,《温州日报》2012年3月20日。
    ② 管义伟:《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的规模与其功能的关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第132页。
    ①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9期,第194页。
    ②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9期,第198页,http://www.studa.net/shehuiqita/060428/09383231-2.html。
    ③ 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http://www.studa.net/shehuiqita/060428/09383231-2.html。
    ④ 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7页,http://www.studa.net/shehuiqita/060428/09383231-2.html。
    ① 周红禄、徐新玲:《论新中国以来村级治理主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桂海论丛》2010年第2期,第82页。
    ②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第69页。
    ③ 参见曹海林:《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的理性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71-74页。
    ① 吴育林:《论公共生活及其主体性品质》,《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第27页。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01、402页;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5537。
    ③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第15页;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5537。
    ①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第15页。
    ① 《新居民业余党校第二期开班58名新居民党员参训》,《瑞安日报》2012年4月19日,http://www.wzrb.com.cn/article369716show.html,2012-10-05。
    ② 《强化流动党员作用促进新居民自主管理——安徽涡阳县驻乐清流动党支部成立》,乐清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网站,http://www.yqlgj.com/show. asp?924,2012-10-05。
    ③ 分类定级基层党组织的驱动力,http://www.wzrb.com.cn/article385187show.html,2012-10-0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②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2页;谭景玉:《宋代乡村社会的多元权威一以民间纠纷的调节为例》,《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第138页。
    ③ 王炎午:《吾汶稿》卷九《先父槐坡居士先母刘氏孺人事状》,四库全书本;谭景玉:《宋代乡村社会的多元权威一以民间纠纷的调节为例》,《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第138页。
    ④ 谭景玉:《宋代乡村社会的多元权威——以民间纠纷的调节为例》,《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第139页。
    ⑤ 参见项继权:《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第79页。
    ① 王先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控制体制的演变——民国初期的乡制演变与保甲制的复活》,《社会科学研究》
    2003年第6期,第112页。
    ② 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① 王先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控制体制的演变——民国初期的乡制演变与保甲制的复活》,《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112页。
    ② 常伟、苏振华:《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历史考察》,http://www.21gwy.com/ms/llyj/a/8142/758142.html,2012-10-05。
    ① 《瓯海区岩下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温州晚报》2012年6月5日,http://www.ouhai.gov.cn/art/2012/6/5/art_2137_90043.html,2012-10-07。
    ① 来自仰义街道沿江社区社区网格员黄雷的个人体会。
    ② 新桃花源记,http://py.66wz.com/system/2012/05/30/011039519.shtml,2012-10-09。
    ③ 温婉:《浙江瑞安发生群体性事件街道办公楼受冲击》,http://news.sina.com.cn/c/2012-05-28/142224492222.shtml,2012-10-09。
    ① 徐勇:《“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兼论乡镇体制改革的走向》,《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第65-67页。
    ③ 《平阳下放四百余项事权到镇、社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dfflc0102dzjc,2012-10-09。
    ① 潘秀慧:《管理网格化服务组团式》,《温州日报》2010年1月4日。
    ② 潘秀慧:《管理网格化服务组团式》,《温州日报》2010年1月4日。
    ① 《关注浙江乐清市1607名网格长》,http://blog.sina.com.cn/s/blog_783bd70701017kyr,2012-10-09。
    ① 《温州率先实施外来居民积分制管理》,http://www.caigou2003.com/news/local/news,2012-10-10。
    ① “缪小霞、黄松光、吴海栋:《高积分“换取”高待遇》,《温州日报》2011年9月3日;《温州率先推出新居民积分入户》,http://roll.sohu.com/20120614/n345549358.shtml,2012-10-11。
    ① 潘秀慧:《农村新社区,让农民生活更美好》,《温州日报》2012年4月25日;《永嘉深入推进社区化党建工作 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http://wz.people.com.cn/n/2012/0425/c139025-16975312.html,2012-10-13。
    ① 赵晓峰:《被束缚的村庄:单向度的国家基础权力发展困境》,《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1期,第79页。
    ② 田先红、陈玲:《再造中间层: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36页。
    ③ 参见李怀:《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63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6页。
    ②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第15-16页。
    ① [美]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6147页;纪程:《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乡村政治变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78页。
    ② 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湖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1页;http://www.yxtvg.com/show/178172.html。
    ③ 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06页。
    ① 林亚峰:《文成县率先试水农村社区干部专职化》,《社区》2012年第9期,第23页。
    ① 焦彩霞:《浅析社区基层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154页。
    ② 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第67页。
    http://ce.ohtvu.com/article/index.asp?page=8,2012-10-22。
    ① [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105页;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涵义、理论和条件》,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2096, 2012-10-24.
    ② 胡孟霞:《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I页。
    ③ 其中“上提”是指原来由村委会承担的管理与服务功能提到社区层面上由政府来办理,“下放”是指政府将部分事权及服务下放到社区,由基层政府直接在社区层面上为民众提供服务。
    ① 郑海华:《社区便民服务的温州实践》,《温州口报》2011年11月9日,http://wzrb.66wz.com/html/2011-11/09/content_1127297.htm,2012-10-24。
    ② 《造品质之城建幸福瑞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dfflc0102e0fc,2012-10-25.
    ③ 朱郁星、严小章:《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瑞安样本”》,《浙江日报》2011年9月26日,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1-09/26/content_1105765.htm?div=-1,2012-10-25.
    ① 潘秀慧:《农村新社区,让农民生活更美好》,《温州日报》2012年4月25日,http://www.wzrb.com.cn/article371501show. html,2012-10-27。
    ① 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第25-26页。
    ② 于建嵘:《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第119-120页;蔺雪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研究述评》,http://www.govpam.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909, 2012-10-26。
    ③ 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27页。
    ④ 吴理财:《乡镇政府:撤销抑或自治》,《决策咨询》2003年第5期,第34页。
    ⑤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⑥ 徐增阳、黄辉祥:《财政压力与行政变迁——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政府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9期,第25页。
    ① 代金铭、侣传振:《强县政、精乡镇、村合作:一种新型乡村治理结构》,《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第113-116页。
    ② 施雪华:《论政府职能的结构与特性》,《中国行政管理》1994年第2期,第25-27页;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涵义、理论和条件》,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2096,2012-10-26。
    ③ 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2页。
    ④ 夏小莉:《“合作共治”——农村基层治理的优化模式》,《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28期,第6页。
    ① 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1页,http://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2096,2012-10-26。
    ①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②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张娟:《政制创新:功能、价值与理论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2期,第37页。
    ③ 虞崇胜、张光辉:《参与式民主与主权在民的实现机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74页。
    ④ 卢福营:《村民自治的发展走向》,《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89-96页。
    ⑤ 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30-35页。
    ① [美]E.弗洛姆:《逃避自由》,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③ 《关于健全和完善涉农社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http://www.wm114.cn/a.asp?a=178745.htm, 2012-10-28。
    ④ http://tuoshanshequ.com/,2012-10-28.
    ① 梁莹:《公民治理意识、公民精神与草根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33页;Higgens, G. M. & Richards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London:The Politics Association,1976. p27.
    ② Box, R. C. Citizen Governance, Leading American Communities into 21 st Century, Sage:Thousand Oaks.1998. p35.
    ③ 梁莹:《公民治理意识、公民精神与草根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33页;Higgens, G. M. & Richards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London:The Politics Association,1976. p27.
    ① 梁莹:《公民治理意识、公民精神与草根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33页。
    ② 梁莹:《公民治理意识、公民精神与草根社区自治组织的成长》,《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33页;Nanz, P. & Steffek, Global Governance, Participat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2004, 39(2), p3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105页:陈宇宙、胡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本性——读<论犹太人问题>引发的思考》,《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4期,第22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郑中玉:《现代性时空分离的辩证维度》,《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5期,第82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04页。
    ②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9页。
    ③ 参见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04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5页: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第59页。
    ② 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10页。
    ① 黄辉祥:《“民主下乡”:国家队乡村社会的再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66页;张艳娥:《权利下乡: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重构的根本》,《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第80页。
    ③ 周红禄、徐新玲:《论新中国以来村级治理主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桂海论从》2010年第2期,第82页。
    ①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②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①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 [美]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6-147页;李增元:《由“民主崛起”走向“增量式民主”: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民主的演进逻辑》,《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第16页。
    ② 参见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第18-24页;http://3nong.bokee.com/2181368.html,2012-11-5。
    ③ 高兆明《对个体“社会角色化”的洁问》,《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85页。
    ① [美]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许合平、朱士群译,范进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73页。
    ② [美]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许合平、朱士群译,范进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7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西部论坛》2010年第5期,第32页。
    ② 陈素琴:《城市混合型社区文化融合——以芜湖市润安小区为例的研究》,《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12页。
    ③ 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西部论坛》2010年第5期,第32页。
    ① 陆淑珍、魏万青:《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5期,第20页。
    ② 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第32页。
    ①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自由主义政体、传统政体和社会民主政体下的权利与义务框架》,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②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③ 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65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② 曹绪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6页。
    ① Kramer, R. M. & Tyler, T. R. Trust in Organizations: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A:Sage,1996.
    ②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3—76页;许涛:《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第32页。
    ③ 许涛:《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第32页。
    ① [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3页。
    ①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①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徐勇:《当前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http://www.lookinto.cn/method/1668/,2012=11-10。
    ②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7页。
    ① 詹子庆:《试论我国奴隶社会的特征和向封建制度过渡的问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第2页。
    ② 井田制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面积、有明确边界的田地,长宽各百步的方田为一亩。《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③ 徐勇:《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简评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第6页;[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8-279页。
    ④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
    ① [德]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 张哲郎:《乡遂遗规——村社的结构》,《吾土与吾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③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5页。
    ④ 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⑤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⑥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0、119页。
    ⑦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 张研、牛贯杰:《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这里的“国”指上至朝廷下至州县,由国家任命的正规官僚行政机构。“家”则是由里社、保、甲、坊、厢,家族、宗族、乡族,行业组织与经济型乡族组织三大系列基层社会实体组织纵横交错构成。
    ② 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3页。
    ③ 王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与社会结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6页。
    ④ 徐勇:《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兼评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第5-18页。
    ⑤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55页。
    ⑥ [美]吉登斯:《民族——国家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6-147页。
    ① [美]社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 庞卓恒:《中西古文明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第124页。
    ③ 王文洪:《论黑格尔的中国文化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1年第3期,第43页。
    ④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① [美]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18、131-142页;《中国古代法的形成及其特性考论》,http://www.yadian.cc/paper/22693/,2012-11-10。
    ② 金太军:《近现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变革的历史反思》,《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第78页。
    ③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④ 王思治:《宗族制度浅论》,《清史论丛》第4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⑤ David Faure and Helen F.Sui,1995,P161.
    ⑥ 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① 林文勋、张锦鹏:《乡村精英·七地产权·乡村动力——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101页。
    ② 庞卓恒:《中西古文明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第122页。
    ③ 赵伟:《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第18页。
    ④ 陈建平:《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4年第1期,第45页。
    ① 雷源、阙孝中:《从洛带移民聚居地形成中试析传统儒家思想对民族融合的影响》,《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256页。
    ②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75-276页。
    ③ 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2001年第6期,第39页。
    ① Jean Oi,StateandPeasantinContemporaryChina:ThePoliticalEconomyofVillageGovemment,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 ornia Press,1989.
    ② 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第97页。
    ③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98-102页;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5556。
    ④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8页。
    ⑤ 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
    6期,第10页;http://www.lookinto.cn/theory/1621/。
    ⑥ 王铭铭:《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的乡镇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第24期,第70-90页; http://www.lookinto.cn/theory/1621/。
    ① 赵文、朱少文:《农民现代性的内涵与主价值生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07页。
    ② 尹保云:《现代化中的农民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20页。
    ① 赵文、朱少文:《农民现代性的内涵与价值生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06页。
    ②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 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④ [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 页;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8页。
    ①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2页。
    ②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98页。
    ③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98页;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5556。
    ④ 李国忠:《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新探》,《南方论从》2011年第2期,第5页。
    ⑤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5、323页。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载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0页;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6页。
    ② 《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版,第397页。
    ③ Karl W. Deutsch, The Growth of Nations:Some Recurrent Pattern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Integration, World Politics, Vol.5, No.2 (Jan.,1953), p.175.
    ③ [英]格尔斯·阿:《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④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① [美]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 [英]格尔斯·阿:《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③ 朱红文:《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探求人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第6页。
    ④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赵文、朱少文:《农民现代性的内涵与价值生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07页。
    ① 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第5页。
    ①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制度法律变迁与经济转型》,《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2页。
    ② 李云飞:《分歧、焦点与出路:农奴制的政治经济学》,《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70页。
    ①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制度法律变迁与经济转型》,《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0页。
    ① Sir Frederick Pollock and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Cambridee.1968.p71.
    ③ Paul Vingrodoff, Villainage in England:Essays in English Mediaeval History. Oxford: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2.
    ②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http://history. chinaiiss. com/html/20074/7/a34a9.html,2012-12-12. Reprinted 2005 by The Lawbook Exchange, Ltd. p.307.
    ④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页。
    ⑤ 刘旭飞:《中世纪西欧农奴制解体探析》,第4页。
    ⑥ 张新军:《中世纪英格兰农奴身份之演变》,《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89页;PaulR. Hyams. King, Lords and Peasants In MedievalEngland.Oxford:Clarendon Press,1980,P2.
    ⑦ 刘旭飞:《中世纪西欧农奴制解体探析》,第2页;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387页。
    ① 舒建军:《近代早期的发展模式:英国的公田与公共权利》,《年度学术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180页;李云飞:《分歧、焦点与出路:农奴制的政治经济学》,《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70页。
    ② 《资本论》第1卷,第94页。
    ③ 候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④ 张世满:《马克思恩格斯农奴制理论的再认识》,《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109页。
    ⑤ 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欧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 马克:《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96灭。
    ① 刘旭飞:《中世纪西欧农奴制解体探析》,第19-20页。http://wenku.baidu.com/view/e7d845fa941ea76e58fa0426.html,2012-12-25。
    ③ 刘庆宁、郑刚:《简明俄国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④ http://tieba.baidu.com/p/2081073962,2012-12-25。
    ① 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② 曹维安:《俄国史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到272页;李云飞:《分歧、焦点与出路:
    农奴制的政治经济学》,《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70页。
    ④ 张志敏:《组织与认同:俄罗斯村社制度变迁》,《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① 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的嬗变》,《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7页。
    ② 张志敏:《组织与认同:俄罗斯村社制度变迁》,《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页。
    ③ 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的嬗变》,《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8-9页。
    ④ 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34页;张建华:《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革命》,《求是学刊》1993年第1期,第195页。
    ⑤ 付世明:《20世纪初期俄国村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 [俄]费多罗夫:《1861-1920年俄国史》,莫斯科2001年版,第520页。
    ② 付世明:《20世纪初期俄国村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③ 张志敏:《组织与认同:俄罗斯村社制度变迁》,《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6页。
    ④ 张清:《1917-1924年俄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法社会学考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46页;张力杰:《十月革命化后苏俄土地制度变迁(1917年以来)》,http://jilinpg. fxl2011. teacher.com.cn/GuoPeiAdmin/UserLog/UserLogView.aspx?UserlogID=16795&cfNa me=20120922jilinpg16795,2012-12-26.
    ⑤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1页。
    ⑥ 王树桐:《三十年代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几个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4年第2期,第8485页。
    ① [美]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陈少衡、周熙安、杨慧娟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版,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detail_2011_04/07/5591611_0.shtml,2012-12-26。
    ② 薛凤伟:《苏联集体农庄与中国人民公社之比较》,《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44页。
    ③ 《国家灾难:农业集体化——亲历者的回忆和档案材料》,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detail_2011_10/03/9632802_2.shtml,2012-12-26;《集体农庄助苏联农民摆脱剥削?全家乃至全村饿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ea7820100yeh9.html,2012-12-26。
    ④ 高王凌:《中苏农业集体化成败得失的比较》,http://www.21wen.com,2012-12-26。
    ① [美]罗伯特·N·贝拉、理查德·马德逊:《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14、222页。
    ① 李会欣:《冷战后美国工会对外来移民的态度变化探析》,《世界民族》2005年第5期,第40页。
    ② 杜放、郑红梅:《美国流动人口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特区经济》2006年第8期,第158页。
    ③ 参见黄兆群:《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④ [美]萨姆瓦:《跨文化传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8-89页;孙文红:《文化视野下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① 刘浩:《试论西裔与美国的融合》,《青岛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② 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④ [美]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文选》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5-86页。
    ⑤ 温瑛琳:《美国移民文化的形成及其内容》,《中国商界》2008年第4期,第197页。
    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世界宗教问题大聚焦》,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⑦ [美]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金灿荣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95-96页。
    ⑧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绊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① [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彭妹袆、陈志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严天钦、石坚:《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整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0页。
    ② 兰天:《欧盟经济一体化模式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6页。
    ③ 马胜利:《欧盟公民权与欧洲认同》,《欧洲研究》2008年第1期,第31页。
    ④ 冯道康:《欧盟公民资格:起源、内容和前景》,《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4期,第227页。
    ⑤ 姚勤华:《欧洲联盟集体身份的建构》,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9页。
    ① 马胜利:《欧盟公民权与欧洲认同》,《欧洲研究》2008年第1期,第34-35页。
    ② 兰天:《欧盟经济一体化模式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8页。
    ③ CEC:A people s Eur ope:Comm 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 opean Parl iament, Bu 11 etin of the Europe-an Commu ni ti es, Suppl ement No.2, L uxembourg,1988,p.9.
    ④ Hirsch, Alan, & Ebrary, Inc, Season of hope:economic reform under Mandela and Mbeki, IDRC,2005,p89,转引自 朱光兆:《姆贝基时期的南非社会发展研究(1999-2008)》,《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① 杨立华:《列国志·南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42页。
    ② 朱光兆:《姆贝基时期的南非社会发展研究(1999-2008)》,《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5页;杨立华:《南非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助制度》,《西亚非洲》2010年第9期,第31页。
    ① 雪韵:《南非的经济适用房》,《金秋》2010年第1期,第17页。
    ①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陈中海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7页;韩笑:《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由观论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68页。
    ②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62页;韩笑:《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由观论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69页。
    ③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2页。 ① [法]班加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公共论从: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4-315页;《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http://www.lunwenwang.com/freepaper/legalpaper.
    ② [法]班加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李强译,载《公共论从: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08页;《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http://www.lunwenwang.com/freepaper/legalpaper.
    ③ 韩笑:《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由观论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68页。
    ④ [英]以赛亚·柏林:《两种自由概念》,载《公共论从: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陈晓林译,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2页《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http://www.lunwenwang.com/freepaper/legalpaper.
    ⑤ Sturgis,Amy H.The Rise,Decline,and Reemergence of Classical Liberalism, Lockesmith Institute,1994.
    ⑥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16页。
    ⑦ Jefferson,Thomas.Letter to Isaac H.Tiffany,1819.
    ⑧ [美]约翰·密尔:《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赵荣潜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31页。
    ⑨ [美]约翰·密尔:《论边沁和柯勒律治》,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① 张珊珊:《浅析新自由主义》,《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48页。
    ②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页。
    ③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08页。
    ④ Spinoza.Works of Spinoza.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lnc,1955.p222.
    ④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⑤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73页。
    ⑦ 刁隆信:《试论黑格尔的自由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1页。
    ⑧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22页。
    ① 万斌:《论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由观》,《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第61页。
    ② 王拭:《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8页。
    ③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9页。
    ④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90—69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 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96页;张志勇:《人的个性发展的哲学反思及其中国问题》,《江汉论坛》2011年第2期,第5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11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页;李春火:《论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创立及其意义》,《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8页。
    ③ 王信砚:《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第3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456页。
    ⑤ 舒光伟:《农民自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37-38页。
    ⑥ 李长印:《中国农民四次解放的回顾与思考——简论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调研世界》2008年第1期,第3页。
    ① 周作翰、张英洪:《农民自由发展与乡镇体制改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64页。
    ② 宋惠昌:《政治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8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① [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任霞:《从晚清中国社会变迁看文化传统与正式制度的关系》,《燕山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②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页。
    ③ 吴向东:《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制度与价值观》,《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第125-126页。
    ④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钥、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⑤ 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2004年第8期,第79页。
    ⑥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1页。
    ① [美]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②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6页;申文明:《制度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论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22-23页。
    ③ 崔希福:《制度问题的哲学研究综述》,《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第35页。
    ④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② 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③ 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页。
    ①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9页;孔德华:《论制度正义的人性基础》,《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2页。
    ② 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2004年第8期,第8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9页。
    ④ 杨清荣:《制度的伦理与伦理的制度——兼论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第90页。
    ① [美]E·佛洛姆《逃避自由》,上海文学杂志社1986年版。
    ① [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周洪林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俞伯灵:《自由的悖论——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69页。
    ②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③ [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周洪林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俞伯灵:《自由的悖论——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68灭。
    ④[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周洪林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俞伯灵:《自由的悖论——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72页。
    ⑤ [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周洪林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340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页。
    ⑦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H页。
    ①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李晓元:《共同体人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新视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第29页。
    ② [美]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④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989年版,第287页。
    ⑤ [美]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魏忠杰、林珍:《从社区治安到社区安全治理:城市社区关系的嬗变》,《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第9期,第32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② [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周洪林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③ [法]埃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①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7页。
    ② 李荣荣:《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第51页。
    ③ [法]埃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页。
    ④ [法]埃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9-90页;王庆明:《社会团结的转型与基础秩序的重建——基于对涂尔干“社会团结”的解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42页。
    ⑤ [法]埃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页。
    ① [法]埃弥尔·涂尔十:《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6237页;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十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9697页。
    ② 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十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96-97页。
    ③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31页。
    ④ [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⑤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77页。
    ⑥ 顾成敏:《现代公民权与社会团结》,《南京师大学报》2010年第6期,第47页。
    ① Parsons, T. The System o f M odern Soc ieties. Englewood C liffs, N ew Je rsey:Pren tice Hall, Inc,1971.p22;顾成敏:《现代公民权与社会团结》,《南京师大学报》2010年第6期,第47页。
    ② 刘申兵:《从涂尔十社会团结理论看单位制解体与社会关系重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22页。
    ① 徐鸣、刘勇智:《现代性与民主政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第25页。
    ② Luhman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 New York:Columbia U niversity Press,1982.xii;李荣荣:《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第53页。
    ① [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孙英春、孙春霞:《跨文化传播的伦理空间》,《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第38页。
    ② 陶日贵、田启波:《守护个人自由和社会团结》,《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5页。
    ① 梁光勇:《羞辱惩罚的经济分析》,《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5页。
    ① Emile Durkheim:On Morality and Societ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 ess,1973, p136.
    ②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2页;黄少华:《网络道德意识与同侪压力对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0页。
    ④ 杨国荣:《道德与社会整合》,《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33页。
    ⑤ 王林平《集体表象与社会整合:迪尔凯姆的感性政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1页。
    ⑥ 曲洪志、谭延敏:《文化建设与社会整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第194贝。
    ⑦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第2页。
    ⑧ 应奇、刘训练:《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① Marshall, T. H. & Tom Bottomore 1992,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London:Pluto Press. p18.
    ② 顾成敏:《现代公民权与社会团结》,《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49页。
    ③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37页。
    ④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页。
    ⑤ 陈创生:《论制度及其社会意义》,《现代哲学》2001年第3期,第17页。
    ⑥ 参见高国希:《转型社会的制度规制——<社会失范论>解读》,《哲学动态》2001年第6期,第33-34页。
    ⑦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① 冯仕政:《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29页。
    ① Alba, Richar d, Vict or Nee.2003. R emaking the A mer ican M ainst ream:A ss 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 mmigration.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 ess, p38-39.
    ① [美]吉登斯:《民族--国家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6-147页。
    ②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③ [美]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页。
    ① 夏建中:《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学术交流》2009年第8期,第118页,http://www.cssn.cn/news/513706.htm。
    ① 沈毅:《社会整合与社区整合》,《天府新论》2007年第4期,第100101页。
    ②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1988年版,第7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页;周国文:《现代视域下的公民伦理》,《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2期,第89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段水雯:《制度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罗尔斯的制度正义论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6期,第409页。
    ① [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全球化与共同善》,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王晓朝:《全球和谐共治读<建构世界共同体>》,《博览群书》2007年第3期,第41-42页。
    ② [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全球化与共同善》,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王晓朝:《全球和谐共治读<建构世界共同体>》,《博览群书》2007年第3期,第42页。
    ③ [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全球化与共同善》,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英]霍布斯:《利维坦》,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7][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8]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法]班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美]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1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美]吉登斯:《民族一-国家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美]肖凤霞:《华南的代理人和受害者》,耶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20][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顾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美]邹党:《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德]马可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年—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8]邓正来与J.亚历山大编:《国家与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33][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美]肖凤霞:《华南的代理人和受害者》,耶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5][美]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36]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7][英]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的概念》,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38][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9][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0][美]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42][英]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02年版。
    [43][美]约翰·格雷:《自由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45][美]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46][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7][美]E.弗洛姆:《逃避自由》,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8][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0][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1][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自由主义政体、传统政体和社会民主政体下的权利与义务框架》,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54][德]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5][英]格尔斯·阿:《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6][俄]费多罗夫:《19-20世纪初俄国史》,莫斯科1998年版。
    [57][俄]列昂尼德·洛帕京、纳塔利娅·洛帕京娜:《国家灾难:农业集体化——亲历者的回忆和档案材料》,俄国出版社2001年版。
    [58][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59][美]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文选》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0][美]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金灿荣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6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绊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2][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彭妹袆、陈志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4][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5][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6][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
    [67][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三联书店1995年版。
    [6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0][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1][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7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989年版。
    [74][法]埃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75][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页。
    [76][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77][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8][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79][美]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80][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全球化与共同善》,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1][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3]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ln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
    [84]Rosenbaum, Arthur L. Introduction. In Arthur Lewis Rosenbaum (ed), State &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 of Reform. San Francisco:Oxford,1992.
    [85]Philip A. Kuhn,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in Frederic Wakeman and Carolyn Grant eds., Th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86]Charles Taylor,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87]R. Keith S choppa:Chinese El i t es and Polit ical C 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 enti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 ty Press,1982.
    [88]Sven Stionmo,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sh,eds.,Structuring Pol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89]JeanOi,StateandPeasantinContemporaryChina:ThePoliticalEconomyofVillageGovernment,Be 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 Press,1989.
    [90]Luhman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 New York:Columbia U niversity Press,1982.
    [91]《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2]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政》,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3]《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95]《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96]黄道霞:《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97]《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8]谢小荣:《温州乡村60年发展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99]江海滨、谢小荣:《温州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100]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3]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问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社会资本分析——人民公社与“乡政村治”体制的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6]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7]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8]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9]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江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10]陆学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农村现代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1]张乐天:《该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1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3]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236页。
    [114]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5]王铭铭:《村落视野文化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无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6]杨爱民:《村级政治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117]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118]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9]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前提与准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0]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吴毅:《村治变迁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4]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5]王振耀:《中国村民自治理论与实践探索》,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126]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27]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8]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9]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30]贺雪峰:《村治的逻辑 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2]俞可平:《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3]程同顺:《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再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4]王春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多中心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5]徐杰舜:《新乡土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36]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7]刘伟:《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中观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8]周其仁:《农村变革与中国发展(19781989)》,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9]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0]姜涌:《哲学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42]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143]张研、牛贯杰:《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4]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145]付世明:《20世纪初期俄国村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6]黄兆群:《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
    [147]姚勤华:《欧洲联盟集体身份的建构》,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48]杨立华:《列国志·南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49]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50]梁漱溟:《文化要义》,路明书店1949年版。
    [151]应奇、刘训练:《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52]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欧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3]马克:《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5]Richard Levy,"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Elections, Democracy, the Party, and Anticorruption-Developments in Guangdong", China Information, Vol.17, No.1,28-65 (2003).
    [156]Anita Chang, "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January 1993).
    [157]Suzanne Ogden.l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2).
    [158]Richard Levy,"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Elections, Democracy, the Party, and Anticorruption-Developments in Guangdong", China Information, Vol.17, No.1,2003.
    [159]Peter Hall and Rosemary C.R.Taylor,Political Science and Hhree Institutionlism [A].Political Political Studies.1996.XLIV.936-957.
    [160]TypesoflntegrationandTheirMeasure-ment. TheAmeircanJounralofSocioloyg,1951, 56(4).
    [161]CHAN j H, CHAN E. Reconsideirng social cohesion:Developinga Definition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mpiircalRseearch[J]. SociallndicatorsResearch,2006,75(2).
    [162]Andrew Walder,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2.
    [163]Jean Oi,1992, "Fiscal Reform and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No.45.
    [164]Robert A. Pastor and Qingshan Tan, "The Meaning of China's Village Elec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Issue 162 (June 2000),p.492.
    [165]John James Kennedy、Scott Rozelle and Shi Yaojian, "Elected leaders and collective land: Farmers'evaluation of village leaders'performance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9, Number 1/March,2004.
    [166]Li Lianjiang, "Election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China Information, Vol. XV, No.2,2001.
    [167]Thomas P. Bernstein, "Village Democracy and Its Limits", German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Hamburg, Germany, April,2006. Box, R. C. Citizen Governance, Leading American Communities into 21st Century, Sage:Thousand Oaks.1998.
    [168]Higgens, G. M. & Richards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London:The Politics Association, 1976.
    [169]Paul Vingrodoff, Villainage in England:Essays in English Mediaeval History. Oxford: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2. Reprinted 2005 by The Lawbook Exchange,Ltd.
    [170]陈莉:《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黑龙江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论文》。
    [171]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72]李远行:《当代中国农村墓层组织及其权威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博士论文》。
    [173]马娜:《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174]方海兴:《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75]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76]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演进逻辑--基于湖北省若干地区的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177]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78]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博土学位论文》。
    [179]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180]刘军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论文》。
    [181]梁光勇:《羞辱惩罚的经济分析》,《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182]朱光兆:《姆贝基时期的南非社会发展研究(1999-2008)》,《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83]顾相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84]娄亚娜:《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85]杨国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86]王林平:《集体表象与社会整合:迪尔凯姆的感性政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87]张新光:《质疑古代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之说》,《学习与实践》2007 年第4期。
    [188]徐勇:《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兼论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
    [189]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90]项继权:《农村基层治理再次走到变革关口》,《人民论坛》2009年第5期。
    [191]曹刚:《中国城镇化模式举证及其本质差异》,《改革》2010年第2期。
    [192]薛晴、刘俊英:《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1期。
    [193]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194]李长印:《中国农民四次解放的回顾与思考——兼论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调研世界》2008年第1期。
    [195]杜睿云:《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思考》,《北方经济》2009年第15期。
    [196]周作翰、张英洪:《农民自由发展与乡镇体制改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97]邹星:《试论赋予农民迁徙自由的必要性》,《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198]李强:《户籍制度、迁徙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型构》,《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
    [199]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2期。
    [200]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01]孟传慧、田奇恒:《被征地农民的群体分化与社区融合——以重庆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6期。
    [202]杜洪梅:《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角色转换》,《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203]徐祖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04]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205]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的LOG IT模型分析》,《南方人口》2003年第4期。
    [206]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207]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208]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209]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210]张江龙、章晓:《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融合的主体选择》,《管理学刊》2010年第5期。
    [211]陶明达:《农民工与市民的分化与融合》,《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212]黄其洪、于永成:《论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由来、逻辑定位和基本结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213]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14][美]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15]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216]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
    [217]郑欣:《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18]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219]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
    [220]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221]陆益龙:《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22]王铭铭:《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35页。
    [223]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24]吴晓燕:《农民、市场与国家:基于集市功能变迁的考察》,《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
    [225]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226]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27]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228]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229]曹海林:《从“行政性整合”到“契约性整合”: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演进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30]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231]叶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232]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理论学刊》2007年第1期。
    [23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2006年第1期。
    [234]欧阳兵:《从社政式治理到社团式治理——乡村公民社会成长的30年》,《岭南学刊》2009年第5期。
    [235]张健:《新农村实践:乡村公民社会的培育及其实际偏失》,《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36]唐正繁:《中国乡村民主治理模式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37]李增元:《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38]姚永平、梁平:《走向善治:一中国基层民主治理模式探析》,《探索》2004年第1期。
    [239]刘伟、吕云涛:《我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40]李增元:《由“弱民主”到“强民主”: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民主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3期。
    [241]阳信生:《农村社区自治体制的建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与现实选择》,《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42]吴理财:《农村社区认同及重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243]贺雪峰:《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
    [244]董磊明:《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45]张康之、张乾友《共同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兴衰史》,《学术研究》2009年第10期。
    [246]彭仕东:《论社群共同体思想与公共危机的合作治理》,《理论月刊》2009年第11期。
    [247]段建军:《育社区社群共同体:社区治理的基础条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6期。
    [248]韩洪涛:《走向实践的社会共同体及其构建路径》,《求索》2010年第8期。
    [249]曾何:《社会实践与个体自由》,《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50]王振海:《关于国家起源、本质与特性的再思考》,《文史哲》1999年第3期,第111页。
    [251]常保国:《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东方专制主义”》,《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252]弗兰克·霍普金斯:《融合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1 年第1期。
    [253]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54]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6期。
    [255]贾绘泽:《社会整合:涵义述评、分析与相关概念辨析》,《高校社科动态》2010年第2期。
    [256]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青年探索》2006年第1期,第17页。
    [257]吴新慧、刘成斌:《接纳?排斥?—农民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258]威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59]姜方炳、杨建华:《论建国初期浙江乡村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
    [260]陶艳梅:《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述论》,《中国农史》2011年第1期。
    [261]杨勤为:《略论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特点及其胜利的意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262]佘君:《农业合作化运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影响》,《滁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263]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第60页。
    [264]王峰:(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再认识》,《长白学刊》2010年第4期,‘第142页。
    [265]常明明:《效益下降抑或增收差异:农业合作化后农民退社原因再研究——基于1955-1956年合作社中各阶层农户收入的视角》,《中国农史》2011年第1期,第73页。
    [266]许经勇:《解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成因》,《调研世界》2009年第9期。
    [267]黄辉祥:《“民主下乡”:国家队乡村社会的再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68]吴帆、吴毅、杨蓓:《意识形态与发展进路:农业合作化运动再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69]罗军生:《建国后“包产到户”一波三折的坎坷命运》,《党史博采》2005年第11
    [270]韩志峰、王凯山、贾丽君、高瑞霞、曹杰:《永嘉三杰:不屈的真理捍卫者》,《中国合作经济》2008年第9期。
    [271]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272]徐俊忠:《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理论特质》,《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273]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从地方政治制度史得出的结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74]杨蓓、武毅:《人民公社:现代乌托邦的追求与受挫》,《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75]尹香兰:《矛盾、改革、出路:农村人民公社以来体制与制度构建之反思》,《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
    [276]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77]刘愿:《“大跃进”运动与中国1958—-1961年饥荒——集权体制下的国家、集体与农民》,《经济学(集刊)》2010年第3期。
    [278]陆德生:《六十年代初安徽责任田问题风波》,《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4期。
    [279]陈者香:《安徽六十年代的“责任田”与七十年代的“大包干”》,《百年潮》2010年第12期。
    [280]柴欣、朱跃东:《永嘉包产到户与温州模式的关联分析》,《中国商界》2010年第2期。
    [281]王向清、熊雄、李美华:《“大跃进”时期的唯意志论倾向及其反思》,《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82]徐勇:《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283]魏震铭:《试论60年代初农村人民公社经济体制的调整及其历史地位》,《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284]晓亮:《论农村人民公社内部的商品交换》,《学术月刊》1961年第2期。
    [285]吴淼、吴雪梅:《国家政策调控与社队企业的生存》,《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1期。
    [286]陆文强:《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
    [287]陈宇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区的精神文化变迁》,《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88]关海廷、吴群芳:《邓小平与中国改革的合力起点选择》,《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
    [289]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 《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290]陆益龙:《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91]吴海峰、陈明星:《中国共产党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探索历程及当代启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7期。
    [292]李杰:《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阐释》,《前沿》2012年第1期。
    [293]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
    [294]应小丽、卢福营:《村民自治实际运作与理想制度的偏离》,《求实》2008年第9期。
    [295]李学玲:《后农业税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及其破解思路》,《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96]徐国普:《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297]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
    [298]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299]毛丹、张志敏、冯钢:《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资金》,《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00]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2期。
    [301]游祥斌、彭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转型及其意涵》,《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2期。
    [302]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2期。
    [303]欧禄利、熊芳:《当前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和基本特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04]程有国:《试论当前农民问题的实质及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12期。
    [305]李增元:《村级财政视野中的乡村治理变迁——基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分析框架》,《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10期。
    [306]项继权、李增元《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07]程又中、李增元:《”民生、民权、民主“及其在当代社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08]张丽琴:《村委会及集体经济组织关系构建的路径选择》,《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09]陈国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第6期。
    [410]周作翰、张英红:《农民自由发展与乡镇体制改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11]徐鸣、刘勇智:《现代性与民主政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412]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13]王新生:《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根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414]姚永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解读与实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415]岳天明、魏冰:《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社区建设及政府角色定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16]刘欢迎、刘雪颖:《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选择——基于对农村治理体制变迁历程的考察》,《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17]徐增阳、杨翠萍:《合并抑或分离: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418]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19]关锐捷:《加快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的调研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
    [420]王一多:《经济权利平等解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
    [421]陈国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第6期。
    [422]董允慧:《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特征》,《江海纵横》1997年第3期。
    [423]仝志辉、温铁军:《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424]陈晋胜:《农民经济权利的宪法地位与行政法保护》,《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0期。
    [425]周建国:《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
    [426]周作翰、张英洪:《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演变模式及前景》,《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27]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 关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28]吕云涛、惠亚婷:《论当代中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农业考古》2012年第1期。
    [429]刘力:《建国以来户籍制度演变: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1期。
    [530]韩喜平、吕海升:《“权利”和“利益”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431]吴忠民:《公正:从传统到现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
    [432]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433]张志勇、司春霞:《论马克思关于公正原则的制度建构及实践》,《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34]徐鸣、刘勇智:《现代性与民主政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435]吴育林:《论公共生活及其主体性品质》,《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436]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437]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438]谭景玉:《论宋代乡村社会的多元权威》,《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
    [439]项继权:《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440]王先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控制体制的演变——民国初期的乡制演变与保甲制的复活》,《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441]赵晓峰:《被束缚的村庄:单向度的国家基础权力发展困境》,《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1期。
    [442]田先红、陈玲:《再造中间层: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研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443]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湖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444]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45]万斌:《论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由观》,《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446]王信砚:《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447]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2004年第8期。
    [448]杨清荣:《制度的伦理与伦理的制度——兼论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马克 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449]李荣荣:《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450]孙帅:《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451]刘卓兵:《从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看单位制解体与社会关系重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52]徐鸣、刘勇智:《现代性与民主政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453]陶日贵、田启波:《守护个人自由和社会团结》,《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54]杨国荣:《道德与社会整合》,《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55]曲洪志、谭延敏:《文化建设与社会整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456]顾成敏:《现代公民权与社会团结》,《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57]陈创生:《论制度及其社会意义》,《现代哲学》2001年第3期。
    [458]高国希:《转型社会的制度规制--《社会失范论》解读》,《哲学动态》2001年第6期。
    [459]冯仕政:《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60]夏建中:《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学术交流》2009年第8期。
    [461]沈毅:《社会整合与社区整合》,《天府新论》2007年第4期。
    [462]杜润生:《要给农民自由权》,《东方早报》2011年1月5日。
    [463]杨世明:《温州成国家级农村改革实验区》,《温州日报》2011年12月6日。
    [464]《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温州日报》2011年7月5日。
    [465]《探索10个月的永嘉包产到户实践》,《今日早报》2009年7月20日。
    [466]《“五·九”批示永放光芒》,《瑞安日报》2007年5月10日。
    [467]《隆山公社生产大队干部参加劳动》,《瑞安日报》2011年5月7日。
    [468]《远去的瑞安政治民谣一声声敲响时代警钟》,《瑞安日报》2006年12月9日。
    [469]《“大跃进导致大饥荒”并非向壁虚构》,《南方都市报》2012年5月6日。
    [470]《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方向》,《人民日报》2059年1月2日。
    [471]《瑞安塘下——“温州模式”发源地》,《瑞安日报》2009年6月29日。
    [472]《浙江温州向农民退还乱收费5百万处分26名干部》,《法制日报》2005年10月25日。
    [473]朱永红、张全、朱丽琴:《乐清,农村股改起步》,《浙江日报》2011年11月22日。
    [474]张睿、陈蜜、杨世朋:《三分三改:统筹城乡发展新路》,《温州日报》2010年12月14日。
    [475]翁卿仑:《一张市民卡牵动的城乡一体化问题》,《温州日报》2012年2月26日。
    [476]《三分三改,细算四笔账》,《温州商报》2011年01月10日。
    [477]陈东升:《温州农房集聚改造几家欢乐几家愁》,《法制日报》2011年9月9日。
    [478]缪小霞、报道组、叶圣义:《永嘉创新村集体经济“存活”模式》,《温州日报》2011年5月13日。
    [479]《中共苍南简史(1928-1978)》,http://www.cncn.gov.cn/www/xianshi zhiban/2011/08/24/51776,htm.
    [480]《农民合作化运动的由来》,http://www.kml4z.net/second/jxzyg/ls/1/26/02/kzzl3.htm.
    [481]于昆:《建国后围绕包产到户的三次争论》,http://www.hybsl.cn/beijingcankao/beijingfenxi/2010-04-28/20047.html.
    [482]《温州开启全国最早的包产到户试验》,http://biz.zjol.com.cn/05biz/system/2009/09/27/015866174_01.shtml.
    [483]《温州燎原社: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星火”》,http://news.eastday.com/m/node556714/ula6003050.html.
    [484]高化民:《1957年为什么没有搞成包产到户》,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article_201001204954.html.
    [485]《浙江温州:包产到户先行全国20年市场经济开创温州模式》,http://www.oeeee.com/a/20090914/778408_4.html.
    [486]赵俊臣、罗荣淮:《贫困地区农民都不愿意回到人民公社:贫困地区农民都不愿意回到人民公社——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沙乐村和临沧市云县后箐乡村民的调研报告》,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9/92/31/0 1.html, 2012-06-14.
    [487]《1958年大跃进:民众捐出锅盆大炼钢铁》,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14/141218436048.shtml.
    [488]《文成县60年发展光辉历程纪实》,http://wenwen.soso.com/z/q158731120.htm.
    [489]《温州孤儿:大饥荒弃婴寻亲记》,gttp://history.stnn.cc/years/201010/t20101012_1430831 1.html.
    [490]《三年期间粮食减产、饥馑和饿死人的原因》,http://wenku.baidu.com/view/fa0bed82b9d528ea81c77943.html.
    [491]《六十年代湖南农业生产责任制述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b095b201008yc9.html.
    [492]李丁富:《我说温州人》,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9387/9388/20021105/858888.html.
    [493]《龙湾状蒲片传统副业一瞥》,http://ww.lwdqw.gov.cn/Art/Art_784/Art_784_2683.aspx.
    [494]黄正端:《温州市苍南县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http://www.cnzgh.org/popmsgcn.asp?id=544&lm3=110.
    [495]吴高卫:《温州模式经济典型代表——龙港》,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cnxybp/article/bO-i26474533.html.
    [496]贺雪峰、吴思红:《温州乡村治理若干问题研究》,http://www.comment-cn.net/politics/democracy/2006/0619/article_3070.
    [497]《浙江省温州市半年查出600万涉农乱收费——变相收费转嫁农民成重负>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3468.
    [498]吴呈良:《2010年温州市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调查报告》,http://www.wznb.gov.cn/View.aspx?type=1&nmid=4018.
    [499]《大元下村成立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http://news.66wz.com/system/2009/09/07/101411372.shtml.
    [500]《温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操作程序》,http://wenku.baidu.com/view/5e519504b52acfc789ebc99e.html.
    [501]《浙江省温州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应引起重视的儿个共性问题》,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70622.
    [502]《洞头:霓屿股改试点工作即将完成》,http://news.66wz.com/system/2011/08/17/102649264.shtml.
    [503]《资产变股权社员当股东 塘下农村股改稳步推进》,http://news.66wz.com/system/2012/05/18/103173695.shtml.
    [504]《资产量化变股份农民摇身成股民》,http://www.wzrb.com.cn/article272845show.html.
    [505]《三分三改,乐清石马北妇女遭排斥?》,http://www.70380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140584.
    [506]《永中街道镇南村三分三改村民意见报告》, http://www.wzbinhai.com/archiver/tid-16154.html.
    [507]《谈谈温州泰顺——三分三改不合理的股改》,http://bbs.66wz.com/thread-8781932-1-1.html.
    [508]《因竞选失败温州败选村委会主任雇凶伤人获刑》,http://legal.dbw.cn/system/2012/05/10/053857655.shtml.
    [509]《破坏选举雇凶杀人》,http://bbs.blog.qq.com/t-45760-1.htm.
    [510]关于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http://www.wenzhou.gov.cn/art/2008/12/16/art_6844_110.html.
    [511]《关于温州城中村村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以鹿城区上田村为例》,http://jpkc.wzu.edu.cn/shdcff/?kc-n-d-117.html.
    [512]《温州农村村委会选举调查报告》,http://www.148cn.org/data/2006/0508/article_2130.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