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GIS的四川省冰川景观评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地球形成演化的40多亿年历史中,由于各种内、外地质作用,留下了大量具有科研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地质遗迹作为一种地质资源,可以被人们开发利用,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保护好地质遗迹,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客观要求。对地质遗迹进行
     评价则是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冰川景观的评价入手,对地质遗迹的定量评价问题进行探讨,建立起一种针对地质遗迹的冰川景观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框架下,选取特定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给出了评价结果的分等定级,为建立冰川公园提供决策与支持。指标体系的构建强调冰川景观的自然品质,保护管理与开发条件,并利用空间数据库,对冰川特征空间数据进行管理。选取的指标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选取三个项目层,共19个评价因子、22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方法选取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定性的基础上完成定量的分析。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评级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函数,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冰川景观等级;其次利用加权法直接计算各冰川景观的综合得分,根据分值给出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及最后的定级,采用对比方法,选取更接近客观实际的结果。这样就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又不失一般性。本文把四川省境内的八个冰川景观,划分为三个等级。
     运用GIS平台,对四川省冰川景观的空间分布,冰川类型、冰川景观类型以及冰川景观的分等定级结果等以专题图形式输出,使整个评价更为直观、清晰。
In the history of Earth-forming evolvement in 40 billion years, interior and exterior geological actions have produced a lot of geological relics with scientific and aesthetic values.
     As a kind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geological vestige can be explored by people and develop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fits. To well preserve geology vestige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he evaluation on geological vestige is the premise and base of pre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glacier landscape, probes in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geological vestige and build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glacier landscape of geological vestige. Under the frame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choosing certain areas as research target, this thesis gives the ranks of evaluation results, provides strategic decision and support for building glacier gard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 strengthens the natural quality of glacier landscape, preserve management and exploiting conditions and uses space data. The chosen index has representativeness, comprehensiveness and operativeness. This thesis chose three item layers, 19 first-class evaluation factors and 22 second evaluation index.
     In the selecting of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thesis adopt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fulfills the qua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nature. First figures out the weight of each target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through the expert’s rating determined that various targets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then use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judgment to carry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o the geological vestige resources, determines the glacier landscape rank in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biggest degree of membership; Next using the method of weighting direct calculation various glaciers landscape's synthesis score, gives the measure results according to a minute value. The thesis adopts the way of contrast for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the final ranking and chose the results which are most close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Thus it mak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ecause more of science nature but have generalization. This article divids the eight glacier landscape of Sichuan province into three ranks.
     By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research field, using GIS method and making the space display of space distribution, classified ranking of glacier landscape, it makes the whole evaluation more direct and clear.
引文
[1] 范晓.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分类系统A .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 发----旅游地学论文集(9)C.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范晓.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S]. 北京:中国地质出社.2003
    [3] 辜寄蓉,何 勇,苏白燕,江浏光艳. 基于Geodatabase的四川省矿区地质环境数据库设计. 地理空间信息 第5卷第5期.2007 年10月
    [4] 辜寄蓉,范晓.九寨沟旅游景观资源保护和规划中 GIS 的应用.地球信息科学 第 2 期.2002 年 6 月
    [5] 辜寄蓉,范晓,王勉,江浏光艳.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信息系统设计.云南地理环境研 究 第19卷第2期.2007年3月
    [6] 蒲健辰.中国冰川目录 Ⅷ 长江水系.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4
    [7] 李吉均,苏珍.横断山冰川.科学出版社,1996
    [8] 郭建强.初论地质遗迹景观调查与评价.四川地质学报. 2005年2月
    [9] 罗勇,许向宁,严伟.冕宁县_喜德县彝海_小相岭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其评价.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 年 6 月
    [10] 罗培,光磊、况明生.重庆武隆芙蓉洞洞穴景观美学评价.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25 卷第 2 期.2004 年 6 月
    [11] 康艳梅,周申立,韩敏,刘斌.四川宣汉百里峡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安徽 地质 第 16 卷第 4 期.2006 年 12 月
    [12] 何真毅,王冰.四川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四川地质学 报第 26 卷第 2 期.2006 年
    [13] 吴跃东,向钒.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地质通报 第 26 卷第 2 期.2007 年 2 月
    [14] 阎岩,陈秀峰.模糊一致矩阵方法在公路主枢纽布局方案评价中的应用.交通标准化2006年第6期
    [15] 吴承照,曹霞.景观资源量化评价的主要方法_模型_综述及比较.旅游科学 第19卷第1期.2005年2月
    [16] 周丽花,谢向前,李宁.水质模糊综合评价在海湾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17] 王金照.朱雀森林公园美学价值的评价.中国林业企业.2005年7月
    [18] 李明路,姜建军.论中国的地质遗迹及其保护.中国地质 总第277期
    [19] 毛文永.景观资源的评价与保护.环境科学研究 第14卷第6期.2001年6月
    [20] 金菊良,魏一鸣、丁 晶.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水利学报 第3期.2004年3月
    [21] 鄢武先,王金锡,马朝洪,陈秀明.四川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四川林业科技 第28卷第1期.2007年2月
    [22] 江以平,赵赣,魏源.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江苏地质 第27卷第2期.2003年
    [23] 卢晓红等.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公路 第2期.2006年2月
    [24] 孙亚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25] 中国国土资源报.地质遗迹及其类型.2002 年 4 月
    [26] 金卫斌,胡秉民.几种景观分离程度评价指标的探讨.应用生态学报.第14卷第2期 2003年2月
    [27] 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1
    [28] 邬伦,张晶,赵伟.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9]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0] 谢自楚,冯清华,王欣,康尔泗,刘潮海,谢超,李巧媛.中国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 测研究.水土保持研究 第12卷第5期.2005 年10 月
    [31] 陶娅.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风景资源的美学评价及其保护开发利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5
    [32] 王兰生,沈军辉等.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与规划报告[R].2005
    [33] 刘如珍.模糊数学在地质公园定量评价方面的应用.甘肃科技 第21卷 第10期.2005 年10月
    [34] 姚公一.试谈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特色景观属性并略论其市场运作方向[A].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九集(2003):83-85
    [35] 陶奎元.地质遗迹登录评价体系的研究[A].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八集(2002):123-138
    [36] 张结魁,李德明.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7(2):135-139
    [37] 李忠东,卢志明.地质遗迹及地质景观在亚丁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及其潜力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2,22(2):116-120
    [38] 陈安泽.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资源·产业,2003,5(1):58-64
    [39] 俞孔坚.景观敏感度及其阈值评价研究.地理研究.1991 年 10 月
    [40] 蒋俊,李梦华.关于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四川地质 学报,2001,3:53-54
    [41] 罗智勇,刘湘南.基于 Geodatabase 模型的空间数据库设计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2004.6(4):105-109
    [42] 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王乃昴.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 月第 3 版
    [43] 张志涌,徐彦琴.MATLAB 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 月第 1 版
    [44] 费晓霞,田海峰,蒋利.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 内蒙古 林业调查设计 第 27 卷第 1 期.2004 年 3 月
    [45] 王艳林.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年
    [46] 吴妍.GIS 技术在森林公园评价及规划中的应用 [D].东北林业大学.2004 年
    [47] 赵法锁,宋飞,王艳婷,马显春.基于GIS 的略阳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球科学与 环境学报.第28卷第1期.2006年3月
    [48] Ibrahin komoo.亚洲——大洋洲地质遗迹保护及其对地质公园发展的意义[J].世界 地质公园通讯,2005,第 1 期:1-6
    [49] Michael Zeiler. Modeling Our World [M]. NY: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1999
    [50] Nowlan G.S.,Bobrowaky p. clague J.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A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 on geoparks.Episodes.2004.27(3):171-177
    [51] 雪宝顶. http://www.51yala.com/Html/20071112222314-1.Html
    [52] 达古冰川. http://www.newssc.org/gb/Newssc/zt/ml/tjjq/userobject1ai324502.html
    [53] 顾铭.雀儿山南部冰川攀登路线指南. http://www.emg.com.cn/mountain_que3.asp
    [54] 贡嘎冰川. http://www.kepu.gov.cn/kply/ggbc/ggbc.htm?channelid=games&gametype=wallpaper&keywor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