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地方政府征地冲击与村社反应的互动为线索,就征地过程中生的各个利益群体如何获取土地增值收益,探讨土地增值分配社会机制的生成逻辑。
     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强制性征地给予补偿的价格之上,在城郊地区事实上存在着一个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带动的辐射性增值,对于同一块土地,因转为非农用地就生土地增值的逻辑农民并不理解,但是他们通过隐性的土地市场却知道土地很值钱。于是土地征收的强制性低补偿与隐性市场价格之间的利益落差造成了农民相对剥夺感的心态结构。农民被排斥在土地非农用途增值收益之外,刺激了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行为逻辑,因而,就在政府行政征收补偿与隐性市场价值之间生了增值收益分配的社会机制。一方面是村民、集体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渠道与政府谈判、讨价还价以及抗争等不断的从政府的口袋中挤出一点牙膏,村民利用个人的人格、弱者的武器和理性选择,集体则利用自己集体权所有身份,维权的村民则组织起来试图进入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渠道争取利益,这些就构成了村民为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积极、正向的社会机制,但是另一方面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过程也形成了另一套反向的灰色机制,即以赢利型的村干部、混混与权势者侵蚀集体所享有的权益,原先应该集体所共享的增值收益被一小部分人利用权势和强力所瓜分,形成排斥其他人分享增值利益分配的反向社会机制。
     在国家与市场主导分配的增值分配路径之外,存在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双向社会机制,这两种社会机制在征地的场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然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征地社区中灰色机制的成长有了越来越大的空间,而且构成灰色机制的主体往往是掌握着公权力组织的谋利型代理人,以及好勇斗狠的混混、帮派分子、灰黑势力,他们在征地场域中构建了一个相当牢固的精英联盟联合压制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诉求。
     地权增值中所存在着两种社会分配机制也是我们理解征地纠纷的一个视角,正因为两种机制的相互缠绕和纠葛才引起了村庄内部的复杂政治生态演绎。政府与民争利确实是征地纠纷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面,但是更多的征地冲突、上访与诉讼其实都来自于乡村社会内部的治理结构失衡,即因为征地所形成的地方政府、村干部与混混势力利益共同体造成了村落内部其他社会精英利益的受损和大多数民众的愤慨,尤其是村庄内部治理结构导致的村干部和混混的利益侵占打破了建立在原有乡土逻辑上的农民预期,迫使村民不断向上级政府寻求正义的扶持,而因为政府的策略性考虑,村民的要求往往得不到政府积极的响应,最终的结果则是村民对于政府信任的丧失,矛盾从原来的村内引向村外,村民与政府站在了对抗的一面,所以,征地冲突的表象背后隐藏着的是村庄内部利益分配不均的实质。村庄内部地权增值分配的不均加剧了村庄内部的结构分化,干群关系疏离、利益对抗严重,由此也导致了村庄内生治理不足,需要引入国家法律与制度重构社区的治理形态。
     基于分配中双重社会机制、征地社区治理结构的特殊呈现以及治理与分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征地过程之中有必要发育地权增值收益分配的正向社会机制、压制反向的社会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允许农民表达他们的利益,建立利益表达的制度化渠道,形成良性的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在征地程序、补偿和实施过程之中应与农民进行平等协商,允许村民组织起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以此为麻烦制造者,抑制村民的利益表达,甚至以扶持灰色机制来掣肘正向力量的发展。其次,尽快结束征地社区的过渡性、混乱型治理形态,重建一个相对透明、公正的治理结构,政府在分配过程之中应该建立适当的分配监督机制。以改善治理来促进分配,达到失地农民对于土地增值分配的公正、公平要求。
Tak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nd rural village as a clue, this article is expected to resolve the issue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how to allocate. This to say, the core ques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logoc of the social mechanism of land expropriation.
     Above the price of land compensation, in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market prcice of Agricultural land, once land for construction there is a higher price which take away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So the peasants receive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land-value increment. The price of land acquisition compensation and the implicit gap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market prices caused the absolute deprivation of the peasants. Although farmers are excluded from the non-agricultural use of land, it also stimulated them to use a variety of ways to obtain compensation for land value increment, and thus to implicit in th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market value created between value-added incom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mechanisms. On the one hand,the villagers,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negotiate with the government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continuously bargain from the government a bit of toothpaste out of the pockets of the villagers use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y, weapons of the weak,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of property is to use their collective identity, rights protection villagers were trying to organize the channels into the fight for the interests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which constitute the villagers to get land value increment distribution of positive, positive social mechanism.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distribution process is the formation of another set of Gray mechanism, namely, profit-based village cadres, those who bully and the power enjoyed by the erosion of the collective rights of the original value should be the collective benefits enjoyed b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are divided, the formation of the exclusion of others to share the distribution of value-added benefit backward social mechanism.
     Beside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value of land there is a dual mechanis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community, both social mechanisms in the Field of land acquis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levels. However, from the current trend, the land of gray mechanism of growth of the community has been growing fast, and constitute the main body of the gray mechanism is often those who hold public power in the actual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or the bully.
     Value of land ownership in the social mechanism is that there are two land disputes, we understand a perspective because of two intertwined mechanisms and disputes within the village was raised complex political ecology interpretation. The Government is really competing with private land disputes concern on the one hand, but more land conflicts and litigation peti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rural society imbalance within that formed because of land acquisi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s, village cadres and bully forces within the village community of interests caused the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other social elite and most popular indignation, especially in the village due to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village cadres and villagers to bully the interests of the occupying forces continue to support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to seek justice, and because Government's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villagers are often not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government, the end result is the villagers for the loss of trust in government, conflicts lead from the original village outside the village, the villagers stood in the confront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sid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villagers in the appearance of land behind the village,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Value within the villag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land ownership increase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village, between cadres alienation against the interests of serious, which also led to the village less than endogenous governance, need to introduce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apacity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dual mechanism of land allocation, in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and the allocation of the special show th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rgues the need for the land acquisition process of value-added income distribution of land ownership and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social mechanisms to suppress the reverse of the social mechanism, one important way to allow farmers to express their interest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alized channels for express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land acquisition procedures, compens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ess down attitude with the villagers on an equal footing, allowing the villagers to organize themselves to express their interests. This as a troublemaker rather th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villagers, and even gray mechanism to support the positive forces of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Second, as soon as 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al land community, chaos-based form of governance, reconstruction of a relatively transparent and fair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allocation process should be an 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oversight mechanisms. Improve governance to promote the allocation of land for the landless peasants in order to achieve value-added distribution of justice, fairness requirements.
引文
①于建嵘,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调研世界,2005年第3期。
    ②罗梁波、杨俊峰编录,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就中国土地制度的对话与争鸣——天则经济研究所“《土地管理法》修法建议“研讨会实录,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③19世纪末的一些经济学者和活动家都痛恨土地的私有,土地的私人所有生了大量寄生于地租的大地主,从而挤压了资阶级的利润空间,所以这一时期的很多学者都起来纷纷反对土地私有,要求土地国有化或者实行土地单一税。最为著名以及对后来影响深远的无疑是乔治·亨利的学说,参见乔治·亨利,进步与贫困,商务印书馆,1995年。可见,当前中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利益分配显然具有19世纪西欧各国所不具有得优势。
    ④陶然,征地拆迁“新县”模式值得借鉴,第一财经日报,2010-10-27。
    ①卡尔·波兰尼,冯钢、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188页。
    ①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②于建嵘,土地应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③秦晖,地权六轮,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9期。
    ①李昌平,反对农村土地私有化,把土地还给村民集体,http://www.snzg.cn/article/2008/1010/article_11911.html.
    ②刘守英,土地问题的政治化,中国改革,2010(1-2)。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第393页。
    ①温铁军,征地与农村治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1)。
    ①马塞尔·莫斯,汲喆译、陈瑞桦校,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76页。
    ①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
    ②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③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④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
    ①马林诺夫斯基,江村经济·序,商务印书馆,2001年,13-19页。
    ①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刘小京,静悄悄的革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通问题研究,载大变革的乡土中国——农村组织与制度变迁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②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第315页。
    ①孙立平,动员与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第8-10页。
    ②邹傥,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①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在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②冯兴元,“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珠江经济,2004年第5期。
    ①陈雄.桂海论丛,论浙江模式的制度涵义启迪,2003年第2期。
    ②浙江省委组织部调研室、组织处编,新时期浙江农村蹲点调查——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1997转引自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①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②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第54页。
    ③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
    ④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第73页。
    ⑤由于笔者除对翻身村的有精确的统计之外,其他的四个村,都是访谈时候叫访谈者回忆的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字,所以这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据。
    ①穿长衫实际意味着一种身份的标志,一般只有有文化有威望的人才有这样的资格。
    ②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24-31页。
    ①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第208-220页。
    ②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版社,2000。
    ①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第1页。
    ②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1页。
    ③张培刚、张建华主编,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71页。
    ④费孝通,江苏农村社队工业问题,费孝通文集(第八卷),群言出版社,第225页。
    ④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邓小平选集(第三卷),1993,第353页。
    ①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选集(第三卷),1993。
    ①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第166页。
    ①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第246页。
    ①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35—38页。
    ①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5,第185页。
    ②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举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74页。
    ③吴毅曾对中国农地制度配置变迁做过一个学术史脉络上的整理,参见吴毅,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的世纪之摆,社会学研究,2009(3)。
    ④《官镇潘氏宗谱》,自印本,未出版。
    ①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268页。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第173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人民出版社,1997,第194-203页。
    ②曹锦清、张乐天,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第160页。
    ①张红宇,农地制度创新与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94(11)。
    ②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秋季号(31)。
    ①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等,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第66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7页。
    ①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73页。
    ①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第21页。
    ①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政府倾向于对“城中村”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东地区不断报道出来原来“城中村”拆迁中的成本和村民的拆迁暴富,极大的提高了政府的拆迁成本和采取暴力性拆迁的可能,因此一些地区在征地的同时强化了村庄拆迁的实施力度。
    ①何新,关于地租、土地私有化及三农问题,三农中国,2003(冬季卷)。
    ②陈兰生,土地比较优势是靠不足的,经济参考报,2008-2-11。
    ①郭书田,三十年农村土地问题备忘录,中国土地,2008(9)。
    ②张德元,土地一征百弊生,学习月刊,2003(12),又见,征地问题是什么问题,调研世界,2006(12)。
    ③黄小虎,当前我国土地问题深层原因探析,国土资源导刊,2007(1)。
    ④刘守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真的一本万利吗?中国改革,2005(7)。
    ⑤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⑥ Walder, Andrew,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5 (2).
    ①天则经济研究所,城市化背景下土地权的实施和保护,天则研究所论文。
    ②赵德余,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9(2)。
    ③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核心问题是纠正违法征地用地——广东新时期土地矛盾及其解决途径,中国土地,2008(4)。
    ①陈志高、曲福田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经济体制改革,2010(5)。
    ①周飞舟,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3)。
    ①温铁军,征地与农村治理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1)。
    ② Oi, Jean,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1992, 45(1).
    ①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1)。
    ①杨继瑞、朱仁友,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探讨,管理世界,2002(3)。
    ②邢少文,土地储备制度价值何在?南风窗,2010(14)。
    ①秋风,微型土地战争与维稳体制,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94228。
    ②陈锡文、常红晓,专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财经,2008(21)。
    ③刘守英,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对现行政策、法律与地方创新的回顾与评论,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①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第362页。
    ②何·皮特,林韵然译,谁是中国土地的真正拥有者?——制度变迁、权和社会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63-64页。
    ①这样的要求在广东比较普遍,例如较为著名的南海模式,就是以集体土地入股进入建设用地市场,如此,土地增值的空间可以保留在村社内部,村民也获得了较为长远的可持续保障。
    ②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第20页。
    ①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4页。
    ①王慧博,失地农民社会排斥机制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8(3)。
    ①何增科,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页。
    ②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38-39页。
    ①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1)。
    ②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①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走向社会重建之路,战略与管理,2010(9、10期合编)。
    ②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③有关公民社会与能动社会的讨论可参阅,沈原,社会的生,社会,2007(2):孙立平、郭于华等,走向社会重建之路,战略与管理,2010(9、10)。
    ④钱颖一,市场与法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3)。
    ①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1。
    ②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③ Popkin, S, 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①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第69页。
    ②吴毅,小镇喧嚣: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③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
    ①张雄,讨价还价:政策法规与村民行为——对城郊村拆迁过程的解读,开放时代,2001(12)。
    ②蔡继明、吴健斌,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土资源,2009(2)。
    ③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第28页。
    ①笔者于2010年5月份对潘远飞的访谈。
    ②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2008(3)。
    ①刘守英,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市郑各庄村调查,北京大学学报,2008(6)。
    ①于建嵘,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东南学术,2008(3)。
    ②刘建、董振国等,农村“护地组织”调查:为保卫命根子而战,乡镇论坛,2006(12)。
    ①郭亮,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农地制度的实践演变——以湖北罗村为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5)。
    ②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7)。
    ①贺雪峰,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读书,2006(11)。
    ①郎友行、郎友根,从经济精英到村主任: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浙江社会科学,2003(1)。
    ②郑风田,“富人治村”的“美”与“险”,人民论坛,2010(4)。
    ①黄小虎、李昌平、周飞舟等,改革分割城乡的土地制度正当其时,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10-27。
    ②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③凤凰周刊曾报道福建一位村主任因为带领村民公然抵抗政府征地而被政府以合法性伤害的方式几次关进监狱,详见,郭国军,一名刺头村主任的代价,凤凰周刊,2010-10-28;与此类似,李昌平曾提到类似的一件事情,村干部受到上级政府合法性伤害而最终屈服同意征地的事情,参见李昌平,把土地还给村民集体,三农中国,2006(9)。
    ④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第283-292页。
    ①陈柏锋,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②混混的研究已经引起学界相当程度的关注,但是如何把混混、灰色势力、黑恶势力等有关概念做进一步的清晰的界定,显然学界又存在着很多争论,在这里笔者引用湖南警察学院欧三任教授的说法把之笼统合称为灰黑势力。参见欧三任,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的“灰黑”势力及其治理,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③田先红,息访之道——国家转型期的桥镇信访治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
    ④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72页。
    ①陈柏锋,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6页。
    ②周其仁,试办“土地交易所“的构想——对成都重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个建议,南方周末,2007-10-11。
    ①黄海,乡村混混的生存土壤——对湖南H镇的农村不良青年的考察,青年研究,2008,(11)。
    ②陈柏锋,乡村江湖:两湖平原的混混研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农村灰色势力、黑恶势力席卷乡村影响了乡村治理生态,给村庄带来了暴力倾向,可参见于建嵘,黑恶势力是如何侵入农村基层政权的——对湘南40个失控村的调查,中国老区建设,2007(10);罗兴佐,警惕乡村社会灰色势力发展,农村工作通讯,2008(17);熊万胜,灰色势力,农村社会的恶性肿瘤,中国乡村发现,2008(2)。
    ②温铁军,征地与农村治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1)。
    ③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2000,第7页。
    ①天海县国土地资源局编:天海县土地征收操作操作规程。
    ①孙琼欢、卢福营,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中国农村观察,2000(3)。
    ①仝志辉,精英动员与竞争性选举,开放时代,2001(9)。
    ②所谓的弟兄哥们,在当地是有特定含义的,在天海县农村存在着这样一种风俗把年龄大致相同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组成弟兄会,这是由村里组织起来的,结成弟兄会之后大家彼此就相互照应,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往来,各个家里有事情就是弟兄会成员出面组织帮助,例如某个弟兄会成员家里有红白喜事等,弟兄会其他成员就会出席帮忙,帮忙做一些事情如摆酒席招呼客人,如果是办喜事的话还会帮忙着到女方家里抬嫁妆,放鞭炮等。一般来说玩的较好的就是弟兄会成员,这些成员在没有结婚之前会经常聚在一起热闹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家立业了之后,大家彼此之间的往来也就少了。但是每个成员家里只要遇上什么大事情,弟兄会成员出席是必须的。
    ①吴长青,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社会,2010(2),
    ②参见,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开放时代,2007(6);陈柏锋,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开放时代,2007(6);应星,承认的政治,南风窗,2007(10下)。
    ①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社会学研究,2009(6)。
    ①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和秩序,法律出版社,2008。
    ①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4)。
    ②恰亚诺夫,肖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③例如早先北京的浙江村研究,参见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2000。
    ① Szelenyi, 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narative Sociology 1978, vol.1—2, p.63-87.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第169-170页。
    ②刘成斌、卢福营,非农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农村社会分层,中国人口科学,2005(5)。
    ③陈俊杰,关系资源与农民的非农化——浙东越村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①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6)。
    ②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33页。
    ③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4)。
    ①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28页。
    ①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②以政治方式解决征地问题根源可能来自于计划经济时代上级指令性体制的路径依赖,村干部不听话,就以撤职、挂空等方式让村干部无权可使,如果村干部带头反对,那么政府可以动员各部门的力量对之形成合法性的伤害权,村干部这时候带头征地就吃力不讨好,所以大多数的村干部是在政府压力和自我牟利中配合征地,可详见,黄小虎、李昌平、周飞舟等,改革分割城乡的土地制度正当其时,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10-27,也可参见李昌平,把土地还给村民集体,三农中国,2006(9)。
    ①宋诗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3)。
    ①参见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3);郎友兴,政治精英与中国的村民自治:经验与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06(6)。
    ①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①于建嵘,黑恶势力是如何侵入农村基层政权的——对湘南40个失控村的调查,中国老区建设,2007(10)。
    ①董磊明、陈柏锋,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2008(5)。
    ②朱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①戴维·米勒等著,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①以马拉松赛这一说法形容阶层社会结构的异化源自于法国社会学家图海纳,参见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1页。
    ②亨利·乔治,吴良建、王翼龙译,进步与贫困,商务印书馆,1995,第278页。
    ③陈锋、袁松,富人治村下的农民上访:维权还是出气?战略与管理,2010(3、4合编)。
    ①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②阿尔钦,权:一个经典注释,载R.诺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③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厉以宁等译,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
    ④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华夏出版社,2003。
    ①参见刘世定,占有制度的三个维度及占有认定机制——以乡镇企业为例,载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华夏出版社,2003;周雪光,关系权: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2005(2);曹正汉,权的社会建构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1)。
    ②申静、王汉生,集体权在中国乡村生活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5(1)。
    ③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管理世界,1995(3)。
    ①郭亮,地根政治——制度转轨期的S镇地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
    ②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1)。
    ①熊万胜,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社会学研究,2009(1)。
    ①孙立平、郭于华等,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领导者,2010(33)。
    ②陈柏锋,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第274-282页。
    ③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5)。
    ①杜赞齐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51页。
    ②杜赞齐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第52页。
    ①李昌平,把土地还给农民集体,三农中国,2006(9)。
    [1]光绪·天海县志.台北:中国成文出版社.1975
    [2]天海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天海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人民出版社.1995.
    [8]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9]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0]安东尼·吉登斯.胡宗泽、赵立涛译.王铭铭校.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1]———.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2]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4]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15]陈柏峰.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16]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7]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8]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9]贺雪峰.地权的逻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0]贺雪峰.村治的逻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6
    [2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23]———.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4]———.中国的隐性农业.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26]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7]卡尔·波兰尼.冯钢、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8]马塞尔·莫斯.汲喆译、陈瑞华校.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9]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0]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2]杜赞齐.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4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3]何·皮特.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权和社会冲突.林韵然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4]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权利与制度变迁——权学派与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35]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6]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7]蒋省三、刘守英、李青.中国土地政策改革:政策演进与地方实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3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9]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0]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5
    [4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2]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3]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4]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5]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8]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
    [49]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三联书店.2007
    [50]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1]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2]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三联书店
    [53]周其仁.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4]———.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6]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57]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8]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1
    [59]帕萨·查特吉.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0]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1]——.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62]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吴良健.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3]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4]维尔纳·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王明璐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6]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67]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8]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9]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71]建国以来重要文选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7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3]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74]孙立平.转型与断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5]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6]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神州大地增订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77]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78]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9]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农村组织与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0]邹.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81]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在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82]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阵1840—1950.上海:上海书店.2005
    [83]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84]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台北:联经出版社.1982
    [85]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86]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7]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8]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9]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
    [90]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1]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92]田先红.息访之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
    [93]郭亮.地跟政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
    [94]王慧博.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7
    [95]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1)
    [96]陈柏锋.农民地权的表达结构.人文杂志.2009(6)
    [97]———.村落纠纷中的外人.社会.2006(4)
    [98]茅于轼.恢复农民对土地财的所有权.建设市场报.2009-2-16
    [99]陈锡文.农村改革三大问题.中国改革.2010(10)
    [100]———.必须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财经.2008(21)
    [10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运行的现实考察——对我国10个省市的总报告.法商研究.2010(1)
    [102]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产权.中国农村观察.1998(4)
    [103]———.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八议.中国经贸导刊.2009(4)
    [104]贺雪峰、吴毅等.村治研究中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2002(1)
    [105]贺雪峰.私人生活与治理研究.读书.2006(11)
    [106]———.农村土地的政治学.2010(2)
    [107]何新.关于地租、土地私有化及三农问题.三农中国.2003(冬)
    [108]王平.地跟政治.中国改革.2005(7)
    [109]彭真怀.我向中央政治局常委讲真话.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址: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95103
    [110]文贯中.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地私有化.选择周刊.2006-9-20
    [111]温铁军.征地与农村治理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1)
    [112]秦晖.地权六论.社会科学论坛.2007(9)
    [113]温铁军.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红旗文稿.2009(2)
    [114]温铁军、朱守银.政府资本原始积累与土地“农转非”.管理世界.1996(5)
    [115]于建嵘.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调研世界.2005(3)
    [116]———.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2)
    [117]———.黑恶势力是如何侵入农村基层政权的——对湘南40个失控村的调查.中国老区建设.2007(10)
    [118———.土地应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2)
    [119]陶然.征地拆迁“新县”模式值得借鉴.第一财经日报.2010-10-27
    [120]李平、徐孝白.征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与改革建议.中国农村观察.2004(6)
    [121]张迎新、王正立.国土资源情报.2003(9)
    [122]王怀勇、黄坚平.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2)
    [123]黄东东.论土地征用之公益目的性.河北法学.2004(6)
    [124]蔡继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权制度变迁.东南学术.2008(6)
    [125]李建建.我国征地过程中集体权残缺与制度改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1)
    [126]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6)
    [127]吴景超.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独立评论.1933(231).第5页
    [128]杨小凯.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开放时代.2002(3)
    [129]李昌平.扩大农民地权.中国土地.2008(12)
    [130]———.把土地还给村民集体.三农中国.2006(9)
    [131]汪晖.黄祖辉.公共利益、征地范围与公平补偿——从两个土地投机案例谈起.经济学(季刊).2004(4)
    [132]周其仁.农地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经济学(季刊).2004(4)
    [133]张曙光.私有或者革命.财经文摘.2008(7)
    [134]张千帆.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比较法研究.2005(5)
    [135]熊万胜.国家与社会框架在乡村政治研究的实用性——综述和评价.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3)
    [136]——.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社会学研究.2009(1)
    [137]———.灰色势力:农村生活的恶性肿瘤.中国乡村发现.
    [138]吴敬琏.寻求助力.克服阻力.财经界.2001(3)
    [139]罗必良.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学术研究.2010(10)
    [140]罗兴佐.土地纠纷中农民的公平表达冲突——以一个小组的土地纠纷为例.调研世界.
    [141]———.警惕乡村社会灰色势力发展.农村工作通讯.2008(17)
    [142]周诚.“涨价归农”还是“涨价归公”.中国改革.2006(1)
    [143]——.关于我国农地转为自然增值分配理论的新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6(12)
    [144]陈雄.论浙江模式的制度涵义启迪.桂海论丛.2003(2)
    [145]冯兴元.“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珠江经济.2004(5)
    [146]吴毅.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的世纪之摆.社会学研究.2009(3)
    [147]吴毅.农地征用中基层政府的角色.读书.2004(7)
    [148]张红宇.农地制度创新与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94
    [149]陈兰生.土地制度比较优势是靠不的.经济参考报.2008-2-11
    [150]郭书田.三十年农村土地问题备忘录.中国土地.2008(9)
    [151]张德元.土地一征生百弊.学习月刊.2003(12)
    [152]———.征地问题是什么问题.调研世界.2006(10)
    [153]黄小虎.当前我国土地问题深层原因探析.国土资源导刊.2007(1)
    [154]———.解析土地财政.红旗文稿.2010(20)
    [155]黄小虎、李昌平、周飞舟等.改革分割城乡的土地制度正当其时.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10-27
    [156]天则经济研究所.城市化背景下土地权的实施和保护.天则研究所论文
    [157]赵德余.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9(2)
    [158]陈志刚、曲福田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经济体制改革.2010(5)
    [159]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1)
    [160]———.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3)
    [161]杨继瑞、朱仁友.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探讨.管理世界.2002(3)
    [162]邢少文.土地储备制度价值何在?.南风窗.2010(14)
    [163]秋风.微型土地战争与维稳体制.选举与治理网.
    [164]刘守英.建议根本改革征地制度.中国改革.2008(10)
    [165]刘守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真的一本万利吗?.中国改革.2005(7)
    [166]张雄.讨价还价:政策法规与村民行为——对郊村拆迁过程的解读.开放时代.2001(12)
    [167]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7)
    [168]郎友行、郎友根.从经济精英到村主任: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浙江社会科学2003(1)
    [169]宋诗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3)
    [170]黄海.乡村混混的生存土壤——对湖南H镇的农村不良青年的考察.青年研究2008,(11)
    [171]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1)
    [172]应星.承认的政治.南风窗.2007(10)
    [173]——.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2)
    [174]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山东人们出版社.2008(3)
    [175]卢福营.改革以来的农村社会成员分化及其社会影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4)
    [176]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6)
    [177]孙立平、沈原、郭于华、晋军、应星、毕向阳等.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领导者.2010(33)
    [178]孙立平、郭于华等.走向社会重建之路.战略与管理.2010(9、10)
    [179]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4)
    [180]宋诗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社会学研究.1998(3)
    [181]郎友兴.政治精英与中国的村民自治:经验与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06(6)
    [182]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3)
    [183]董磊明、陈柏锋.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2008(5)
    [184]曹正汉.权的社会建构逻辑——从博弈论的观点评中国社会学家的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8(1)
    [185]申静、王汉生.集体权在中国乡村生活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权建构过程.社会学研究.2005(1)
    [186]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7)
    [187]Oi. Jean, Rural China Takes 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188]Oi. Jean,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1992(1)
    [189]ShahidYusuf and TonySaich, China Urbanizes:Consequences,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d bank.
    [190]Walder. Andrew,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5 (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