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晚唐文学的南方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更注重研究时间长河中的文学家、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的发展演变等问题,对于广袤空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则关注较少,尤其是对空间演变所带来的文学变化,涉及更少。事实上,中国文学正处于这样一个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极其复杂的背景之下,如果单单重视时间线索,而忽视空间定位,所作出的研究一定是缺乏立体感的。
     从地域、空间来观照整个唐代文学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中唐之后,文学在逐步向南发展,这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北人有了南方生活经历,越来越多的诗歌在南方创作,越来越多的南方风物在诗歌中表现,此外,南方本土文学得到迅速发展,南方文学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直接促成了中晚唐文学的南方化。本文所论的南方化,即中晚唐以来南方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南方化”具体表现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南方籍文学家数量的增多,南方文学创作活动的兴盛和发展,文学作品中对南方描绘的增多;第二个层次包括,作品意象南方化,作品风格南方化,作家创作心态、审美趣味南方化,以及南方化带来的南方文学地域风格的淡化。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论文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随后叙述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史,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以南方籍诗人地理分布和南方诗作地理分布为基础,依次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走向多元,以期全方位地展现南方地域的文学创作活动。
     第三章首先列表统计江南东道本土诗人及诗歌创作概况,其次讨论中晚唐以来润州本土文学的衰落,杭州本土文学的兴盛,闽地本土文学的起步,苏州本土文学的稳步发展以及浙西浙东的诗酒文会与联句创作,最后探讨了北人南迁、城市兴起、交通优势、文化传统等对本土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分别讨论江南西道、山南东道、岭南道、剑南道、淮南道本土文学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晚唐时期袁州本土文学兴盛的原因,以及淮南道、剑南道本土文学没落的原因。
     第五章论述贬谪与南方文学。中唐之后政局不稳,文人贬谪现象突出,这对文学的南方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即以元和五大诗人——刘禹锡、柳宗元、元稹、白居易、韩愈为对象,探讨文人贬谪对南方文学的影响。第六章选取李商隐与杜牧两位晚唐时期最负盛名同时又有多次入幕经历的诗人为讨论对象,探讨幕府生涯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Traditio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concerned more about the litterateurs, the contents of literatures, the styl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It concerned less about the broader space, especially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brought by evolution of space. In fact,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in an intricate context composed by natural and huma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f we just pay attention to time issue and neglect spatial orientation, our research will be one-dimensional.
     If we observe the literature of the entire Tang dynasty from regional and spatial perspective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literary center transfers gradually from north to south after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his phenomenon manifests in many aspects:more and more northerners have life experience in south; more and more poems are composed in the south; more and more southern folks and customs present in poetr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native literature.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the south have increasingly hold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Such a phenomenon directly promotes the southerniza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 southernization discus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mean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literature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 southernization has two related meanings. First, it means the increase of southern litterateurs, and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literary. Second, it means the southernization of literary imagery, style, and of creative mentality and aesthetic taste of authors. The southernization results in the dilution of regional style of southern literature.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outline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meanings and methods. Then gives an academic review in this subject, an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Chapter two is based o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outhern poets and poetry. Its intention is to show activities of southern literary creation. Its visual angle shifts from the static and dynamic, from plane to three-dimensional, from unilateralism to pluralism.
     The third chapter firstly shows a list of statistics of native poets and poetry creation in the east Jiangnan Dao.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decline of native literature in Runzhou, and its flourish in Hangzhou, its rise in Fujian province, its steady development in Suzhou, as well as the poetic parties and composition of connected couplets sinc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migration of northerners to the south.
     Chapter fourth describes native literature in Jiangnan Dao, west Shannan Dao, Huainan Dao, Jiannan Dao, Lingnan Dao. It also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its flourish in Yuanzhou of west Jiangnan Dao, and its decline in Huainan Dao and Jiannan Dao since the late Tang Dynasty.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egation and southern literature. Since middle Tang dynasty, political instability results in many relegated litterateurs. This phenomenon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southernization of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mainly concerns about five major poets:Liu-yu-xi, Liu-zong-yuan, Yuan-zhen, Bai-ju-yi, Han-yu,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relegated litterateurs on southern literature.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political changes on literatu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 main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is the employment of litterateurs by bureaucrats. This chapter selects the most famous poets Li-shang-yin and Du-mu as the objects, who have been employed for many times by different bureaucrats. Then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of employment career on their literary creation.
引文
①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彙校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976页。
    ②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19页。
    ③(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四○四,肃宗朝八宝条,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254页。
    ④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86-587页。
    ①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②(美)宇文所安:《“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陈引驰、陈磊译,田晓菲校,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6页。
    ③(日)川合康三:《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刘维治、张剑、蒋寅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吴相洲:《中唐诗文新变》,台北: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唐晓敏《中唐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葛晓音:《中唐文学变迁》(上,下),《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4-5期。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609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七六《文学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1731页。
    ①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全集》第6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②同上。
    ③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王国维集》第1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7-30页。
    ④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说近代诗(附吴蔡小笺残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
    ⑤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丁文江文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4-33页。
    ①傅斯年:《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人生问题发端——傅斯年学术散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②唐圭璋:《两宋词人占籍考》,《宋词四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③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饮冰室合集》第2册。
    ④夏承焘:《论杜甫入蜀以后的绝句》,《文学评论》1962年第3期。
    ⑤王平:《杜甫与巴渝歌谣》,《重庆日报》1962年4月15日。
    ⑥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①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第86页。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3;39-40页。
    ③李显卿《中国南北文化地理与南北文学》(《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一文即从文化起源、文化类型、水文因素、自然生态、种族融汇、地理感应六方面阐述了南北文学风貌不同的原因,进而推出南北文学的互动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动力,它将不断促进文学的增殖,将文学艺术推向更高的梯次。李旦初《<国风>的地域性流派》(《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按地域划分诗歌流派,根据各地文化生态环境和风土人情民俗的差异,将《诗经》十五国风归纳为“郑卫派”、“二南派”、“秦豳派”、“魏唐派”、“齐曹派”五派。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论及洛阳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洛阳园林与文人创作活动的影响。吴在庆的《略谈刘禹锡笔下的土风民俗》(《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探究了西南及湖湘地区土风民俗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戴伟华《柳宗元贬谪期创作的“骚怨”精神:兼论南贬作家的创作倾向及其特点》(《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揭示了文化地理、历史积淀对创造主体的文化结构和心理特征建构的深刻影响。
    ④参见氏著《唐代园林别业考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唐代关中的文学士族》,《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大唐之音和而不同——以唐代三大地域文学风貌为重心的考察》,《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
    ①参见李浩《古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学术突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地域空间与文学的古今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余恕诚:《地域、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③杜晓勤:《地域文化的整合和盛唐诗歌的艺术精神》,《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④尚定:《关陇文化与贞观诗文》,《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走向盛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⑤戴伟华:《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文人空间排序及其意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①戴伟华:《唐代文学与幕府关系的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②王尚义:《汉唐时期山西文人及地理分布及其文化发展之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宋元明清时期山西文人的地理分布及文化发展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③肖华忠:《宋代人才地域分布及其规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期。
    ④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⑤叶忠海:《南宋以来苏浙两省成为中国文人学者最大源地的综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⑥于希贤:《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学思潮更迭——西周至魏晋南北朝文风演变与地理环境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
    ⑦叶持跃:《论浙江唐五代时期诗人的藉贯分布》,《宁波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⑧陈尚君:《唐代诗人占籍考》,《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8.170页。
    ①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纲目》,《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
    ②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
    ③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第12-13页。
    ②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第174页。
    ①胡阿祥:《魏晋文学地理论纲》,《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曹诗图、孙天胜、田维瑞:《中国文学的地理分析》,《人文地理》2003年第3期。
    ③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十个关键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④邹建军:《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⑤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和荆州学派》一文论述南北学术转移,东汉末年刘表统治荆州十九年,大兴文教,数以千计的文士聚集在荆州,使 荆州代替洛阳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一文认为三国时期所谓南北之风乃是河之南北,而非江之南北。《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南朝高僧与儒学》《论南朝文学的北传》都涉及到地域文化,他认为南朝著名文人的文集普遍传播至北方,文学类书亦被北人看重,北朝末期,以徐、庾为代表的江左文风基本上已占领了北土文坛,北土文学的重振实际上是南朝文学的北传。在唐代代表“江左余风”的多为北人,南朝文学占据了北方文坛。
    ①邓乔彬的《长安文化与王维诗》(《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认为长安周围的“地理山川”几个方面对王维的“文宗地位”与长安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尚永亮《迁客离忧楚地颜——略说贬谪文学与荆湘地域之关系及其特点》(《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一文讨论了湖湘贬谪文学在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杨万里《地域文化自觉与南宋温州诗歌创作》(《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3期)一文论述温州山水文学传统、温州的佛道信仰及隐逸传统对南宋温州诗歌创作起到重要影响。此外,还有曹道衡《关中地区与汉代文学》(《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余敏芳《论区域自然环境与杜牧的文学创作》(《云梦学刊》2002年第1期),曹道衡《从(文选)看中古作家的地域分布》(《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朱万曙、徐道彬《明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曹道衡《东汉文化中心的东移及东晋南北朝南北学术文艺的差别》(《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王德华《东晋文学的主题变迁与地域分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跃进《江南的开发及其文学的发轫》(《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秦汉时期的“三楚”文学》(《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河西四郡的建置与西北文学的繁荣》(《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翁筱曼《古代诗学视境下的地域意识——以岭南地域诗学为个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王亮亮《论地域因素对唐诗的影响——以湖湘文学为例》(《山西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王万志《略论金代山西文人与地域文学的发展及原因》(《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②戴伟华:《唐代文化弱势区的诗歌创作》,《东方丛刊》2006年第2期。
    ③景遐东:《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④左鹏:《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江汉论坛》2008年第3期。
    ①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参见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参见余恕诚《李白与长江》,《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④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⑤钟良:《20世纪唐代“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综述》,《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⑥陈景春:《五十年来唐代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述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
    ②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③王兆鹏:《宋词作者的统计分析》,《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④戴伟华:《唐代文化弱势区的诗歌创作》,《江湖学刊》2005年第2期。
    ⑤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⑥王祥:《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分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⑦胡阿祥:《以魏晋本土文学为例谈地理分区》,《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⑧宋燕鹏、高楠《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以挂有“待诏文林馆”官衔者的籍贯为中心,探讨北齐文士的地理来源分布,以求证北齐文坛的主力军。叶晔《晚明党争人物的地理分布和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明代晚期浙党、魏忠贤阉党、东林、复社主要成员籍贯的地理分布研究,对当时的某些政治现象作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①钱建状:《南渡词人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新态势》,《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②左鹏:《唐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1期。
    ③刘尊明:《中国文学史研究定量分析方法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④王兆鹏、刘尊明:《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定量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尚永亮:《数据库、计量分析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⑤尚永亮、张娟:《唐知名诗人之层级分布与代群发展的定量分析》,《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①左鹏:《论唐诗中的江南意象》,《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②左鹏:《社会空间的文化意象——以乐府诗<长安道>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4期。
    ③左鹏:《原型空间初论——以白居易的江州诗为例》,《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空间运作》,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07-412页。
    ①王均:《意象:近现代时期北京城市的文学感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②李刚:《中古乐府诗中的城市意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
    ③夏炎:《试论唐代北人江南生态意象的转变——以白居易江南诗歌为中心》,《唐史论丛》第11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
    ④潘晟:《感受与事实之间——宋人诗文所记汉水中下游河流景观及其解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⑤李德辉:《从唐人诗文看唐代南方驿道的绿化》,《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⑥王建革:《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史林》2010年第4期。
    ⑦邢东升:《由张衡<南都赋>所见之东汉南阳》,《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左鹏《原型空间初论——以白居易的江州诗为例》一文。
    ②周晓琳:《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①王小盾:《南乐北渐和中国音乐风格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②陈恩维:《试论模拟与北朝文学的南方化》,《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周衡:《唐遗民文人初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④石志鸟:《杨柳:江南区域文化的典型象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杨金梅:《论五代、两宋词的南方化历程》,《学术探索》2004年第7期。
    ②陈寅恪:《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56页。
    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综论》,《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12页。
    ①(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②(明)高棅编选:《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吴乔《围炉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④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3页。
    ⑤胡适:《白话文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⑥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⑦许总:《唐诗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社科院文研所编写:《唐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中华文学通史·古代文学编》,华艺出版社,1998年。
    ①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②罗凯:《唐十道演化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
    ①(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193页。
    ②陈尚君:《八十年来唐诗辑佚及其文学史意义》,《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1期。
    ③王重民辑录:《全唐诗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①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②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③吴企明:《全唐诗姚合传订补》,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④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②周祖濮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③傅璇琮等编撰:《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④周勋初主编:《唐人轶事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⑤陶敏:《全唐诗人名汇考》,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
    ⑥[清]徐松撰,赵守偐点校:《登科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清]劳格,赵钺著,徐敏霞、赵桂珍点校:《郎官石柱题名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郁贤皓:《唐剌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王胜明:《论唐代联句诗的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586—587页。
    ②据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但罗凯在《唐十道演化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一文中考证,最早在开元二十六年才有十六部之分。
    ①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下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0、76页。
    ②(五代)刘晌等:《旧唐书》卷一四八《权德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01页。
    ①见《旧五代史》卷二四《杜荀鹤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25页):“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讽诵不已……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六五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535页。
    ③参照刘云霞《“江东三罗”考论》,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7月。
    ①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赵昌平:《关于顾况生平的几个问题——与傅璇琮先生商榷》,《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②《全唐诗》卷二六五,《谅公洞庭孤橘歌》,第2948页。
    ①《全唐诗》卷二六七,第2961页。
    ②赵昌平:《“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③钟德恒:《关于陆龟蒙的考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料学版),1994年第1期。
    ④胡山林:《陆龟蒙隐居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⑤尹楚彬:《论皮陆诗派的形成》,《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4期。
    ①王永波:《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9月,第29页。
    ②李菁:《陆龟蒙所见晚唐太湖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③熊艳娥:《陆龟蒙及其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190页
    ①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唐史研究丛稿》,九龙:新亚研究所,1969年。
    ②陈其弟点校:《吴中小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第280页。
    ③《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45页。
    ①《全唐诗》卷二六○《题女道士居》,第2895页。
    ②节自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表4-20《唐江南道诸州各阶段户数》,第256页。
    ①《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第1571页。
    ①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
    ②丁国强:《唐中叶“湖州文人集团”成因探析》,《学术交流》2008年第9期。
    ③尹占华:《大历浙东和湖州文人集团的形成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①支彤:《大历时期江南两大诗会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五四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519页。
    ②张靖龙:《皎然生卒年考》,《唐代文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全唐文》卷四三三,第4420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巷二○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5767页。
    ①(清)劳格、赵钺著,徐敏霞、王桂珍点校:《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97页。
    ②《新唐书》卷一六一,第4979页。
    ③(清)劳格、赵钺著,徐敏霞、王桂珍点校:《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二,第657页。
    ④(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四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07页。
    ⑤《新唐书》卷一六○,第4970页。
    ⑥《新唐书》卷一六○,第4971页。
    ⑦《全唐诗》卷二六八,第2973页。
    ①《旧唐书》卷一五三,第4086页。
    ②《新唐书》卷一五六,第4903页。
    ③《全唐文》卷一二,第页。
    ①贾晋华:《<大历年浙东联唱集>考述》,《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八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③《旧唐书》卷一四六,第3956页。
    ①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笺》,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04页。
    ②《全唐诗》卷二六三,第2918页。
    ③《旧唐书》卷一三七,第3768页。
    ④(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四七,第1599页。
    ⑤(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四七,第1585页。
    ⑥(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四七,第1604页。
    ①《新唐书》卷一九六,第5604页。
    ②(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卷四七,第1603页。
    ③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笺》,第500页。
    ①此处的江南指本章讨论的江南东道。
    ②(日本)土谷彰男:《关于皎然(诗式>与大历贞元文学的划分——以中唐苏州文坛为中心》,《唐代文学研究》,第12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土谷彰男《中唐初期形成的苏州文坛——文学理论的展开与五言古体诗歌的关系》2005年10月18日发表于第5届《文学遗产》论坛及编委会扩大会议。
    ①谢翱:《晞发集》卷一○《睦州诗派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据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①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13--30页。
    ②吴松弟:《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③《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第4735页。
    ①《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五》,第1051页。
    ②见李白《秋浦寄内》诗,《全唐诗》卷一八四,第1883页。
    ③汤华泉:《唐代诗人与宣城关系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见徐铉《抚州刺史周宏柞可池州刺史制》,《全唐文》卷八八○,第9198页。
    ②张宪华《唐五代池州经济的发展》,《学术界》1993年第4期。
    ③见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全唐诗》卷一六九,第1748页。
    ④《全唐诗》卷七八八,第8879页。
    ⑤同上。
    ⑥缪钺:《杜牧年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4-87页。
    ①陈景春:《文化视野中的中晚唐袁州诗文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5月。
    ②见《袁州文宣王庙记》,《全唐文》卷四三三,第4425页。
    ③《全唐诗》卷六九八,第8032页。
    ④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0页。
    ⑤《全唐诗》卷六七五,第7727页。
    ①段双喜《唐末五代袁州诗歌考论——基于交通形势和及第进士数量变化的考量》,《江淮论坛》2012年第1期。
    ②《全唐诗》卷七○一,第8061页。
    ①据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①《全唐诗》卷六四○,第7336页。
    ②游仙诗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至郭璞而集其大成。
    ③梁超然:《晚唐桂林诗人曹唐考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①李纯蛟《晚唐诗人曹邺生平略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②《全唐诗》,卷五九二,第6869页。
    ③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453-454页。
    ④陈尚君:《全唐诗补编》,第1166页。
    ⑤龙思谋:《邵渴诗事考辨》,《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36-37页。
    ①《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第2996页。
    ②据陈代光《论历史时期岭南地区交通发展的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①据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①见《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全唐文》卷七九七,第8359页。
    ②鲁迅:《鲁迅杂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80页。
    ③缪铖:《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2期。
    ①周寅宾:《论李群玉的山水诗》,《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据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①据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①全汉升:《唐宋时代扬州经济景况的繁荣与衰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①《全唐诗》卷五一一,第5846页。
    ①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50页。
    ②吴在庆:《略论贬谪对唐代文士创作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尚永亮:《迁客离忧楚地颜——略说贬谪文学与荆湘地域之关系及其特点》,《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尚永亮、邹运月:《唐五代贬官规律与特点综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402页。
    ②朗州时期,从元和元年正月到元和九年十二月(806—814);连州时期,从元和十年到元和十四年(815-819);夔州时期,从长庆元年到长庆四年(821—824);和州时期,从长庆四年到宝历二年(824—826)。
    ③见附录表。
    ④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590页。
    ⑤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85页。
    ①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81页。
    ②《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第4210页。
    ③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181页。
    ④《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第4210页。
    ⑤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94页。
    ⑥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71页。
    ⑦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186页。
    ⑧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177页。
    ⑨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174页。
    ①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184页。
    ②中有十一首是赴连州途中所作,这里也一并归为连州时期诗歌。
    ③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62页。
    ④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60页。
    ⑤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61页。
    ①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19页。
    ②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34页。
    ③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317页。
    ④以上诗句均出自刘禹锡《竹枝词九首》(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317页)。
    ①以上五首均出自刘禹锡《竹枝词九首》(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317页)。
    ②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79页。
    ③《菩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转引自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322页。
    ①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第230页。
    ②原诗为“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此处据其贬谪经历,改为“十四年’
    ③据孙昌武著《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统计,包括赴贬所途中所创作的诗歌。
    ④[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9页。
    ①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5页。
    ②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268页。
    ③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181页。
    ①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264页。
    ②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224页。
    ③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第291页。
    ④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361页。
    ①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302页。
    ②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370页。
    ③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313页。
    ④[唐]柳宗元著《柳河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54页。
    ①以上各句均出自《寄韦珩》,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361页。
    ②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第357页。
    ③据杨军笺注的《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统计。
    ④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①卞孝萱:《元稹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204页。
    ②《新唐书》卷六O《艺文志四》,第1575页。
    ③周相禄校注:《元稹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450页。
    ④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第275页。
    ⑤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第242页。
    ①卞孝萱:《元稹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241.294页。
    ②周相禄校注:《元稹集校注》,第853页。
    ③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第781页。
    ④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第781页。
    ①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第800页。
    ②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89页。
    ①据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统计。
    ②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930页。
    ③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957页。
    ④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977页。
    ①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1308页。
    ②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356页。
    ③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2736页。
    ④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2732页。
    ②[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第216页。
    ③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1150页。
    ④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581页。
    ⑤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1169页。
    ⑥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591页。
    ⑦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1163页。
    ⑧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591页。
    ⑨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1188页。
    ⑩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593页。
    11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604页。
    ①以上两句见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1183页。
    ②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97页。
    ③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2页。
    ④据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统计。
    ⑤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彙校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39页。
    ⑥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229页。
    ⑦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彙校笺注》,第1121页。
    ①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88页。
    ②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89页。
    ③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248页。
    ④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90页。
    ⑤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097页。
    ⑥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彙校笺注》,第2921页。
    ⑦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彙校笺注》,第3214页。
    ①以上几句诗见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第1175页。
    ①《新唐书》卷五○,第1329页。
    ②《全唐文》卷六六二,第6734页。
    ③《全唐文》卷四九二,第5019页。
    ①《与凤翔邢尚书书》,《全唐文》卷五五三,第5598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336页。
    ③《全唐文》卷五五七,第5634页。
    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72,第4460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本文引《旧唐书》均据此本,下文不再注作者、出版社及出版年份。
    ②戴伟华:《唐代文学与幕府关系的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③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三册《上刑部崔尚书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91页。
    ①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814页。
    ②(清)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8页。
    ③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115页。
    ④《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第5792页。
    ⑤关于李商隐入幕经历及诗歌创作数量,根据张尔田编著的《玉溪生年谱会笺》(台湾中华书局,1966年)统计。
    ①据《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商隐在陈许幕,似是暂时代理文书之事,《为濮阳公陈许奏韩琮等四人充判官状》有段环,系充节度掌书记之职。故本年十二月,即已离陈许而赴华州周墀幕。究其原因,盖商隐移家长安,本为从常调谋京职,故应召至陈许幕办完到任急需撰写之一系列公文后,即离陈许幕而继续求常调。见第502页。
    ①余恕诚《樊南文与玉溪诗——论李商隐四六文对其诗歌的影响》,《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②(清)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第279页。
    ③(清)冯浩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第95页。
    ①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537页。
    ②(宋)孙光宪,林青、贺军平校注:《北梦琐言》卷四,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64页。
    ①董乃斌:《李商隐诗风格分期论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
    ②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1页。
    ③同上。
    ④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309页。
    ⑤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第463页。
    ⑥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502页。
    ⑦元代诗人与文学评论家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用诗“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评价李商隐诗歌用典绵密,诗意深邃,需要做注解才能读懂。
    ①《旧唐书》卷一四七《杜预传》附《杜牧传》,第3986页。
    ②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三册,第991页。
    ③缪钺:《杜牧年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6—-162页。
    ④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二册,第361页。
    ⑤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二册,第623页。
    ⑥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二册,第471页。
    ①戴伟华:《唐代文学与幕府关系的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②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四册,第1214页。
    ③缪钺:《杜牧传》,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④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二册,第635页。
    ⑤吴在庆:《杜牧论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93页。
    ①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二册,第606页。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年。
    (唐)林宝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中华书局,1994年。
    (元)辛文房撰:《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87年。
    (唐)颜真卿:《颜鲁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韩愈:《韩愈文集彙校笺注》,刘真伦、岳珍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
    (唐)韩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唐)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吴在庆撰,中华书局,2008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唐)元稹:《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杨军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
    (唐)元稹:《元稹集校注》,周相禄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李商隐:《李商隐诗集疏注》,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唐)李商隐:《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年。
    (唐)李商隐:《玉溪生诗集笺注》,(清)冯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清)冯浩详注、钱振伦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刘禹锡:《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陶敏、陶红雨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
    (五代)刘晌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李防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2010年。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
    (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林青、贺军平校注,三秦出版社,2003年。
    (元)辛文房撰,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明)高棅编选:《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又,山西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
    (清)陈鸿墀纂:《全唐文记事》,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
    (清)徐松撰,赵守偐点校:《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
    (清)劳格,赵钺著,徐敏霞、赵桂珍点校:《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84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
    (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历代文学典》(据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等辑成),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
    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年。
    戴均良、邹逸麟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
    方积六、吴冬秀编撰:《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92年。
    范之麟、吴庚舜主编:《全唐诗典故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
    傅璇琮、张枕石、许逸民编撰:《唐五代人物传记数据综合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2002年。
    黄秀文编:《中国年谱辞典》,百家出版社,1997年5月。
    马绪传编:《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中华书局,1985年。
    倪豪士主编:《唐代文学西文论著选目》,汉学研究中心编印,民国77年。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各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992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陶敏撰:《全唐诗人名考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重民辑录:《全唐诗外编》,中华书局,1982年。
    吴汝煜、胡可先著:《全唐诗人名考》,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吴汝煜:《唐五代诗人交往诗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杨殿殉编:《中国年谱总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周祖撰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华书局,1992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绍良总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日)平冈武夫、市原亨吉、今井清主编:《唐代的散文作品》(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卞孝萱:《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局,1963年。
    卞孝萱:《刘禹锡丛考》,巴蜀书社,1988年。
    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
    程千帆:《程千帆选集》,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台北九思出版社,民国67年。外3种:《读全唐诗札记》《读全唐文札记》、《唐集质疑》。
    丁文江:《丁文江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杜晓勤:《初盛唐诗歌词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
    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8—11辑,三秦出版社,2005-2009年。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
    傅锡壬:《牛李党争与唐代文学》,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高明士等:《隋唐五代史》,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
    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中华书局,2007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贾晋华:《皎然年谱》,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
    蒋长栋:《唐诗新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
    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和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卢向前主编:《唐宋变革论》,黄山书社,2006年。
    刘国瑛:《心态与诗歌创作——大历十才子研究》,学林出版社,1994年。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
    刘学锴:《李商隐诗歌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罗时进:《唐宋文学论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罗联添:《唐代诗文六家年谱》,台湾学海出版社,民国75年。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
    马铭浩:《唐代社会与元白文学集团关系之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1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9年。
    缪钺:《杜牧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尚永亮:《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2、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4—7辑,三秦出版社,1988—1998年。
    孙昌武著:《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谭其骧:《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续编》,巴蜀书社,1987年。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唐圭璋:《宋词四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晓敏《中唐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年。
    陶敏:《全唐诗人名汇考》,辽海出版社,2006年。
    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国维:《王国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附吴蔡小笺残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王小盾:《唐代酒令艺术》,台湾文津出版社,民国82年。
    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
    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吴松弟:《两唐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吴文治:《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黄山书社,1996年。
    吴相洲:《中唐诗文新变》,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吴在庆:《唐五代文史丛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萧占鹏:《韩孟诗派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谢海平:《唐代文学家及文献研究》,高雄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
    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许总:《唐诗体派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3年10月初版)。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1969年。
    杨荫深:《中国文学家列传》(隋唐五代部份),台湾中华书局,民国67年7月。
    杨荫深:《中国学术家列传》(隋唐五代部份),台湾西南书局,民国68年5月。
    郁贤皓、陶敏:《唐代文史考论》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赵以武:《唱和诗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魏晋隋唐五代卷》,中华书局,2009年。
    周勋初主编:《唐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美)宇文所安:《“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陈引驰、陈磊译,田晓菲校,三联书店,2006年。
    (日)川合康三:《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刘维治、张剑、蒋寅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池田温著,孙小林等译:《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日)平冈武夫、市原亨吉:《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日)松浦友久著,陈植锷、王晓平译:《唐诗语汇意象论》中华书局,1992年。
    [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译:《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日本)土谷彰男:《关于皎然<诗式)与大历贞元文学的划分——以中唐苏州文坛为中心》,《唐代文学研究》,第1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Nienhauser, Jr, William H(美)倪豪士选编,黄宝华等译:《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Owen, Stephen(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 再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曹尔琴:《唐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历史地理》第2辑。
    曹尔琴:《隋唐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陈代光《论历史时期岭南地区交通发展的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陈尚君:《八十年来唐诗辑佚及其文学史意义》,《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1期。
    陈勇:《唐后期的人口南迁与长江下游的经济发展》,《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5期。
    程志:《论中唐藩镇的本质和作用》,《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6期。
    程志:《晚唐藩镇与唐朝灭亡》,《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
    戴伟华:《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文人空间排序及其意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戴伟华:《唐代文学与幕府关系的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董乃斌:《论樊南文》,《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
    董乃斌:《李商隐诗风格分期论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
    费省:《唐代人口的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3期。
    葛剑雄:《秦汉时期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胡阿祥:《以魏晋本土文学为例谈地理分区》,《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
    贾晋华:《<大历年浙东联唱集>考述》,《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八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景遐东《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赖青寿:《唐后期方镇(道)建置研究》,《历史地理》第17辑。
    李廷先:《唐代扬州地区的规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
    李岩:《唐代区域文化析论》,《松辽学刊》1989年第1期。
    李修松:《唐宋时期的文人会社》,《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梁洪生:《唐以前江西地方姓望考》,《历史地理》第10辑。
    林立平:《唐后期的人口南迁及其影响》,《江汉论坛》1983年第10期。
    罗凯:《唐十道演化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
    尚永亮:《《迁客离忧楚地颜——略说贬谪文学与荆湘地域之关系及其特点》,《湛 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史念海:《论我国历史上东西对立的局面与南北对立的局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谭其骧:《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历史地理》第10辑。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徒》,《燕京学报》第十五期。
    汤华泉:《唐代诗人与宣城关系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吴松弟:《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王平:《杜甫与巴渝歌谣》,《重庆日报》1962年4月15日。
    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王建革:《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史林》2010年第4期。
    王胜明:《论唐代联句诗的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吴松弟:《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萧高洪:《唐五代北人迁赣及其社会效果》,《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夏承焘:《论杜甫入蜀以后的绝句》,《文学评论》1962年第3期。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尹楚彬:《论皮陆诗派的形成》,《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4期。
    尹占华:《大历浙东和湖州文人集团的形成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易曼晖:《唐代的人口》,《食货》3:6,1936。
    张家驹:《中国社会中心的转移》,《食货》2:11,1935。
    张宪华《唐五代池州经济的发展》,《学术界》1993年第4期。
    张国刚:《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文史知识》1986年第9期。
    张伟然、周鹏:《唐代的南北地里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空间运作》,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钟良:《20世纪唐代“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综述》,《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钟德恒:《关于陆龟蒙的考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料学版),1994年第1期。
    周振鹤:《唐代安史之乱和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2-3期。
    周东平:《唐代淮南道区划、人口考》,《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89年1月。
    周尚兵:《唐代山南西道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十个关键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左鹏:《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江汉论坛》,2008年第3期。
    左鹏:《唐代岭南流动文人的数量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1期。
    左鹏:《原型空间初论——以白居易的江州诗为例》,《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汉斯·比伦斯泰因:《唐末以前福建的开发》,《历史地理》第5辑。
    王永波:《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9月。
    熊艳娥:《陆龟蒙及其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5月。
    陈景春:《文化视野中的中晚唐袁州诗文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