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医传播中的主体化倾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传播学视角研究中医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境况,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运用社会学方法、阐释学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的传播现象,试图对中医传播及其规律作探索性研究。尽管传播学的兴起时间不长,但如果以传播学的立场来分析运行两千余年的中医传播情况,就会发现在中医的学术与临床诊疗活动之中,早已蕴藏着丰富的传播学基本理论。
     中医学与传播学的碰撞并不是简单的物理结合,而是一种化学融合,从传播学的立场来看中医,可以通过研究中医传播来开拓传播学的新门类。对中医传播的定义不仅要抓住中医本身的特征,还要融入传播过程发生的要素及中医传播的功能和效果。因此,本论文将中医传播定义为:以“阴阳五行”为理论特征,以人体“藏象”为基本符号,以辨证论治为编码、解码方式,凭借主体认知,在理论创建者和学习者之间进行的理论共享过程和在医患双方间发生的诊疗过程。
     传播是主体的活动,中医传播中的主体化倾向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医的学术活动、临床诊疗活动以及中医文本都呈现出强烈的主体化倾向。
     第一章从中医传播的基本特征出发,以“人学”的视角,围绕中医理念、中医思维、中医临诊、中医文本等四个维度,就中医的人本特征展开论述。提出中医传播的主体化倾向是“中医是人学”和人道主义命题的延伸。在两千多年的传播过程中,中医所倡导的追求生命之“和”的生存意境,以及强调“仁者寿”的核心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内化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种生命意识形态。
     第二章从分析中医学术传播入手,从历史的纵深研究其传播环境、传授者(传播主体)、传播形式、传播媒介等众多元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医学术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的选择性传播、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的复杂内涵,从而在对传播历程的透析中完整地呈现中医学术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壮大繁荣,及至趋向保守,进而复古,再至深受质疑,在质疑与争议中艰难前行的历程。作为一种人际传播形式,中医学术传播主要表现为一种代际传播,是历史纵向的学术传承现象,其特点是“业内”的、传承性的、以人为媒介的传播。
     第三章从分析中医临诊活动中的传播现象入手,认为中医的临诊过程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医家传播医学理论、疾病认识、养生观点的过程,更是医生自我形象塑造,建立威信,构建自身学术品牌的过程。这一行为从病人患病求医开始,体现在整个患者求医、医生应诊过程中。
     中医临诊传播的前提是医患关系的建立,在建立医患关系之前,患者和医生作为传播中的双主体,都有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医临诊中的主体化倾向表现为,中医诊疗过程强调医生的经验性、患者的体验性;诊疗方法注重个体化,表现为行医方式的个体化、患者诊治的个体化以及医家学术思想的个体化;诊疗过程呈现出技艺化;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以患者的自体感受为主的特点。
     第四章从中医文本的特征入手,论述中医文本的主体性阐述。认为中医文本是中医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以文言文体例为主的表达方式和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范式,为文本的主体性阐释提供了前提条件。形成了中医传播中的独特景象——文本化传播。文本化传播由于缺少人格化的真实传播者和把关人,信息在阐释者体内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主体发挥能动作用。其次,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作者往往会借助文学修饰与文体包装来更好辅助中医信息的传播,无形之中也就放大了对主体性阐释的需求。再次,作为阐释者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是带着个人动机,选择性地接触中医文本,有目的性地进行阐释,期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主体经验与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医文本,进而在中医经典原著基础上创造生发出新的内容。
     本文认为,中医传播中的主体化倾向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医一路走来,筚路蓝缕,中医的兴起与衰落虽然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也与其独特的传播理念、传播模式和传播方式密切相关。而传播主体在中医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思考中医传播的主体化特征,揭开中医传播的面纱,对今天中医的发展可以产生现实的社会价值。
It is a whole new subject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current state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mmunication. Withcombination of philology and history, it is to apply the sociological method,hermeneutical method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in this article to study thecommunicative phenomena of TCM, for the purpose to attempt to make an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TCM communication and discipline. The rise time ofcommunication is not very long, bu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bundant basiccommunication theory has been stored in the TCM academic and clinical diagnosisand treatment activities, by analyzing the operation state of TCM communication forover2000years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mmunication.
     The impact of TCM and communication is not a simple physical combination,but a chemical coalescence, to study TCM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mmunication, andto exploit the new field of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TCM study. The definition ofTCM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referring to the TCM self-features, but also involvedin the essentials occurred in the communicative process and the actions and effectsof TCM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it is defined TCM communication as thetheory-sharing process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reators and learners and th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between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with the “Yin andYang” and “five elements” as the theoretical features, with the “zang-organphenomena” of human body as the basic symbol, and with the “treatment basedup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s the encoded and decoding modes, by use of thesubjectification cognition in the article.
     The TCM communication is a subjectification activity. The subjectificationtendency in TCM communication was naturally developed in the history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long history development, the TCM academic activities,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tivities and TCM texts presented the stronglysubjectification tendency.
     In Chapter One, it is to launch the discourse the humanistic features of TCM,with viewpoint of “humanism”, focusing on the four dimensionalities of TCM concept,thinking mode, TCM clinic and TCM text. It is to propose that the subjectificationtendency of TCM communication is the extension of that “TCM is the humanism”and proposition of humanitarianism. The living conception of seeking the life“harmony” advocated by TCM, and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benevolent beingmacrobian” emphasized in TCM have been sunk deep into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and internalized as a kind of life ideology in daily life of Chinese people.
     In Chapter Two, it starts with TCM communication, to study in depth therelationship among the multiple elements of its communicative circumstance, itsinitiators (communicative subjects), its communicative modes and its communicativemedia, so as to show the complicated connotation of the selective communication,selective reception and selective comprehension of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sduring the communicative process of TCM academics, so that it fully presents thedifficult progression of TCM academics in ever-present questioning and controversyfrom sprout to development, to growing prosperity, to conservation andback-to-ancients, and further to being deeply questioned. As an interpersonalcommunicative mode, TCM communication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a kind of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n academic inheritance phenomenon inlongitudinal histor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unication of “inside”,inheritance and people as media.
     In Chapter Three, it starts with the communicative phenomena in TCM clinicactiviti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CM clinic process is not only a process to cure thesickness to save the patients, but also a process that the doctor spreads the medicaltheories, recognition of diseases, and viewpoint of life preservation, and a furtherprocess that the doctor builds up self-image, establishes prestige and constructs hisown academic brand. This characteristic starts when the patient seeks medical advice,and carries o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when the patient seeks for medical adviceand the doctor treats the pati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the precondition of TCM clinic communication.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epatient and doctor, as the two subjects, have a process of mutual selection. Thesubjec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embody in the emphasis on the doctor’s experienceand patient’s feeling. It emphasiz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ization i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ing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medical modes,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 and theindividualization of the doctor’s academic thoughts, the technicalization in th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patient’s self-experience as the major clinic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criteria.
     In Chapter Four, it star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texts, to deal with thetheme exposi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CM text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CMcommunication. The expression mode of classic Chinese style and the language formof metaphor recognition supply the precondition to the subjectificationinterpretation of texts. Thus, the unique sight in TCM communication, the text modecommunication is formed. Because of lack of impersonate communicators andsupervisors during the text mode communic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ubjects toplay an active role during the process when the information is communicated insidethe exponents. Secondly, in order to realize better communicative effect, the authorsoften attempted to assist the communication of TCM information by means ofliterary modification and style package design, virtually amplifying the needs to thesubjectification interpretation. Thirdly, as the information receptors of the exponents,they all had their personal intention, to selectively reach out to the TCM texts and topurposively interpret them, thus they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applied their ownsubjectification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mode to understand the TCM texts, andthen they created the new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CM classic original works.
     It is believed in this article that the subjectification tendency in TCMcommunication is formed naturally in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longhistory development, TCM workers had a difficult and arduous work through thewhole journey. The rise and wane of TCM are not only closely interrelated to thedestiny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its unique communicative concept, communicative mode and communicative method. Furthermore, thecommunicative subjectification has been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CMcommunication. It will be of the realistic social value to the current TCMdevelopment to analyze and think about the subjec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CMcommunication and to unveil the mystery of TCM communication.
引文
1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996页。
    1《中医药知识的现代传播途径及效果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13卷第11期867、868
    1《辞海》,中华书局,1981年1月据1936年版缩印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80年版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版
    1引自李经纬、张志斌主编《中医学思想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6
    2任应秋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
    3韦黎:《论“中医学”的定义》,《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6卷第11期总174期
    1刘世恩:《寻找中医200年》,《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第11期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3,165页
    2《墨子·所染》,《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四)第9页
    3《吕氏春秋·情欲》,《诸子集成》(六),北京:中华书局,1954第18页
    4《诗经·周颂·载艾》,(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第602页
    5《国语·晋语三》,徐元谱:《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305页
    1周唯:中医临床诊疗技艺化根源探讨,《中医药学报》,2010年第38卷第2期,1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5页。
    1程雅君先秦儒家哲学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第49-52页
    2[汉]郑氏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五十二“中庸”,《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礼记之属
    1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35-45页
    2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4月
    3吴寒斌等陕西中医2007年第28卷第11期第1510-1512页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43
    2[宋]范煜撰、[唐]章怀太子贤注《后汉书》卷一百十二下“郭玉传”,《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3[唐]王冰次注、[宋]林亿等校正《黄帝内经素问》卷八“阴阳应象大论”,《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4[元]王国瑞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注解标幽赋”,《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1[唐]孙思邈撰、[宋]林亿等校正《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论大医习业第一”
    2参见刘放桐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9页,关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介绍。
    3高华、孙丰雷:中医实践的个体化特征与中医学术的整体论思想,《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8卷第4期,2004年7月,260-261
    1冯天喻,《中国古文化的奥秘》,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192
    1〔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徐大椿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55,158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
    3张景岳,《类经图翼》,《张介宾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李彬,传插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第4页
    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27页
    3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学出版社,1984年中译本,第69页
    4例如《黄帝内经》的流传,就是在假托黄帝之名的情况下,先是在古代黄帝学派内部开始传播,在不断的衍变流转过程中与各种医学学派融合,其后逐渐成为中医各个学派共同尊崇的医家经典。
    1杨伯峻译注,《论语注释﹒述而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0,67
    1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1谢肇渊,《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陈邦贤,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出版,1982:12
    1《黄帝内经》《灵枢》,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1参见《内经研究论丛》,第122页
    2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的研究》,第112页
    3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1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见:《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上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汉书》卷九二《游侠传·楼护传》,第3706页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医学卷》第324页
    4儒士对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北宋以后的事情。
    1(后晋)刘昫编纂《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5
    2编修人员名单本附在《新肇本草》中,可惜书己亡佚,《新唐书》卷59《艺文志》记载有这份名单,但是个人官位明显经过删节,日本有《新修本萆》残卷,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兵部郎中傅云龙得到后收入《纂喜庐丛书》中,名单也收在其中,每个人的散官都完整记载,并且都称“臣某某”,可见更接近原始面貌。今人尚志钧辑《唐·新修本草》将其附录在后。本文所依据的正是这份名单。
    3孙思邈,《千金翼方》卷29《禁经上》
    4俞志高,《吴中名医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医学世家为传承三代以上者,起始于宋代或宋代以前的,清代以后的暂未统计在内。
    2《王忠文集·赠葛仲正序》卷6
    3关于我国家学著作及文章甚多。可参党明德、何成主编的《中国家族教育》,毕诚著《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刘永翔、王培军《家学渊源》
    1引自徐元浩:《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汉)戴圣纂辑,潜苗金译注《礼记译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3
    3孙安邦译,《白话荀子》,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第200页
    1徐少锦,中国传统工匠伦理初探,《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第4页
    2转引自萧国亮:清代匠籍制度废除述略,《社会科学辑刊》,1982,第03期
    1参见李矢禾等,《历代名医传略》,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5
    1伍连德:《论中国当筹防病之方实行卫生之法》,《东方杂志》第12卷第2号
    1〔美〕H·P·恰范特、〔中〕刘宗秀、阮芳赋:《医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版,第67
    1(明)张景岳:《类经图翼》,《张介宾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
    2《古今图书集成》,卷540《求志编》
    3《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昂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
    1(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3,翼医通考医道,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6
    1班固:《汉书》卷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0页
    2俞鼎芬、倪法冲、刘德荣:《李镰医史》,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01
    3《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6
    4段逸山、孙文钟:《新编医古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年,156
    1云:要复兴民族必须提高医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医事公论》,第2期,1933年
    2曹伯言整理:《胡适伞集·第3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93页
    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年,254—255
    1参见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一一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2杨征宇,张秀华:“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93—94
    1范家伟:《大医精诚——唐代国家、信仰与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2《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675页
    3王君:《中国医道》,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44
    1吕嘉戈:《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2
    2吕嘉戈:《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3参见于贞杰等:《农村慢性病患者利用中医药卫生服务意愿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
    (11):742-745;柴云,徐增光,王保郧,等.武当山镇门诊患者对中医药的利用行为调查研究小结[J],现代中医药,2005,25(5):73-74;林秀明.福建省农村中医药工作调查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1,11(6):26-30。
    1参见施永兴,孙行军,季晓颖等.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42.1446
    2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曾于2001年9月组织《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居民患病后希望得到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39.95%,全国为27.58%;实际就诊中医(含中西医结合)的占35.33%,全国为33.4l%。北京地区居民对中医认知度高于全国。
    1[美]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第121~145页
    1清﹒游戏主人撰辑《笑林广记》卷之三﹒术业部
    2刘艳骄,李茵,贾海骅,中医药知识的现代传播途径及效果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卷,第11期,867页
    1〔唐〕王焘撰、蔡铁如整理:《外台秘要》,人民卫出版社,1955年,125
    2Harold balme,china and modern medicine, london:1921,17-18
    3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一一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4何兆雄主编:《中国医德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1988年,180
    1干祖望,《干祖望医话——医者意也》,《辽宁中医杂志》,2000,27(5):233
    2贾春华,王永炎,鲁兆麟.论《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7):437--439。
    1张志斌,王永炎: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1〔明〕张介宾:《类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3,
    2李灿东,从方法论谈中西医理论特色,《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4):37
    1张再林,中医“身体符号”系统的特征及其意义,《学术月刊》2010.10,32-33
    2朱邦贤,溯源穷本论敷和,《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9):32
    1蒲辅周,《蒲辅周医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1〔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上》,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3
    2〔唐〕王涛、蔡铁如整理:《外台秘要》,人民卫出版社,1955年
    1朱震亨,《丹溪心法》,临沂:三秦出版社,2005:6
    1陈垣:《陈垣早年文集》,〔台〕“中研院”文哲所1992年,第16l页.转引自魏嘉弘:《国民政府与中医国医化》,〔台〕“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硕士论论文1998年。
    1蒲辅周:《蒲辅周医案》,《中医杂志》1951。转引自张大钊编著:《中医文化对谈录》,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43
    2参见许敬生,《医林掌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病怒不食”见于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内伤形》讲述用伶人作状使患者开心大笑,从而自愈郁怒不食症;“击木愈惊”见于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内伤形》讲述用习惯疗法治疗惊吓症,这与心理学的脱敏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啖梨愈风疾”见于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记载赵鄂用消梨治愈病人的风疾;“丹溪掌击相思女”见于元﹒戴良《九灵山房集》记载朱丹溪用激怒患者的方法治疗气结病,因思则气结,怒胜思,故使疾愈;“葛可久击案催产”见于明﹒黄玮《蓬窗类记》记载葛可久用惊吓法是产妇顺产;“喻嘉言嬉戏愈奇疾”见于清﹒高士奇《牧斋遗事》描述名医喻嘉言以嬉戏之法疏通患者经络,使其肝气疏通;“靖公巧施转药”见于唐﹒安伯宗《名医录》记载医生用情致疗法治疗患者的疑心病。
    1殷平善,刘安平:中医药理论的现代语言转型,《医学与哲学》,2001,22(2):37
    1周一谋编著:《历代名医论医德》,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96
    2选自王君主编,《中国医道》,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411-419
    1周风梧等:《名老中医之路(一)》,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291
    2周风梧等:《名老中医之路(三)》,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186
    1【美】理查德·E帕尔默所著的《诠释学》以及【美】约埃尔·魏因斯海默所著的《哲学诠释与文学理论》介绍了阐释学的发展及各阶段的重要阐释理论。
    2周裕锴所著的《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研究了从先秦诸子到清末学者对古代文学的阐释态度和阐释方法。张隆溪所著的《道与逻各斯》就中西阐释的共通与差异做了比较,解释了西方哲学与中国之“道”在本质上的差异,为我国古代阐释的合理性提出验证。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商务印书馆出版
    1周为生,严英,莫伟:浅谈中医模糊思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年6月第1期
    1徐师曾在《问题明辨序说》中写道:“盖自秦汉而下,文愈盛;文愈盛故类愈增;类愈增故体愈众;体愈众,故辨当严格。”
    1焱继明,李宝英:漫谈中医韵文,《陕西中医函授》,1998年第6期。文章第一段摘要中提出作者观点:“中医古籍文献的文体,可以分为文言散文和韵文两大类型”。
    2张灿玾:医文并茂话中医,《中医文化》,2004,2
    1此表为笔者整理概括王晓萍在《吉林中医药报》(1988年第4期)上发表的《试论中医文献的文体》所得
    1【法】福柯,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论语》,《诸子集成》(一),北京:中华书局,1954
    《庄子》,《诸子集成》(三),北京:中华书局,1954
    《墨子》,《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孟子》《诸子集成》(一),北京:中华书局,1954
    《韩非子》,《诸子集成》(五),北京:中华书局,1954
    《吕氏春秋》《诸子集成》(六),北京:中华书局,1954
    《国语》,徐元浩:《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
    《左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管子》,《诸子集成》(五),北京:中华书局,1954
    《礼记》,《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司马迁:《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
    (唐)王焘撰,蔡铁如整理:《外台秘要》,人民卫出版社,195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临沂:三秦出版社,2005
    (明)宋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宋)李昉、吕文仲、吴淑:《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62
    (宋)洪迈:《夷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宋)李迅:《集验背疽方》,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
    (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上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明)张景岳:《类经图翼》,《张介宾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华书局,1983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97
    (明)谢肇渊,《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明)洪基辑:《摄生秘剖》,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崇祯十一年刻套印本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半松斋藏版(家刻本),2005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版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李经纬,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李经纬、张志斌主编《中医学思想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傅维康:《中国医学史》,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廖育群:《岐黄医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00
    俞慎初:《中国医学简史》,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山西科学出版社,2002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王永炎:《临床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邓铁涛:《中医近代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
    何兆雄主编:《中国医德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1988
    何足道:《中医存亡论》,华夏出版社,1996
    陶御风、朱邦贤、洪丕漠:《历代笔记医事别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周凤梧:《中国医学源流概要》,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俞志高:《吴中名医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李济仁:《新安名医考》,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朱德明:《南宋时期浙江医药的发展》,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马伯英等:《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李经纬主编:《中外医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何小莲:《宗教与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祝世呐:《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胡安邦:《国医开业术》,上海胡氏医室,1933年发行。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朱潮土编:《中外医学教育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姜义华:《中国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王继平:《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丁伟志、陈裕:《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戴元光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
    林瑞基:《组织传播学》,湖南文艺,1990
    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上海人民出版,1986
    宋林飞:《传播学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林之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西南交通大学,1994。
    袁军编:《传播学在中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郑学棣:《传在史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孙旭培:《华夏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李国正:《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北京:文学艺术出版社,2001。
    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宋原放:《中国出版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
    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袁行霈、聂石樵:《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王明阁:《先秦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济南:齐鲁书社,1985。
    顾颉刚:《古史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2
    司马方杰:《文化主体论》,山东人民出版,199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出版社,1994。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邓福星:《道在脚下》,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0。
    周毅:《传播文化的革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冯天喻:《中国古文化的奥秘》,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江华主编:《中国文化学》,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李矢禾等:《历代名医传略》,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俞鼎芬、倪法冲、刘德荣:《李镰医史》,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段逸山、孙文钟:《新编医古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王君:《中国医道》,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吕嘉戈:《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蒲辅周:《蒲辅周医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许敬生:《医林掌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周一谋编著:《历代名医论医德》,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周风梧等:《名老中医之路(一)》,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
    党明德、何成主编:《中国家族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毕诚:《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商务印书馆,1997
    刘永翔、王培军:《家学渊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刘建明:《舆论传播》,北京:清华大学,2001。
    陈崇山、饵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8。
    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
    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美]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匈]N·维坦依:《文化学与价值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英]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美]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
    M.L.Defleur and E.E.Dennis,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Boston,1985
    [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美]迈克尔·罗洛夫《人际传播学—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1991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0
    [美]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英]约·罗伯茨编著:《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时事出版社1999年
    [美]乔那森·斯潘赛:《改变中国》,三联书店1990年版。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铮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
    [美]H P恰范特,刘宗秀、阮芳赋译:《医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商务印书馆出版
    [法]福柯,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杨永军:《论传播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2期。
    杨永军:《论“传播学本土化”的理论创新》,《学术论坛》,2005年第3期。
    韦黎:《论“中医学”的定义》,《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6卷第11期总174期
    刘世恩:《寻找中医200年》,《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第11期
    史继纲:《宋代药局建设与药品经营管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梁其姿:《宋元明的地方医疗资源初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
    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北京:《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赵鑫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
    田涛:《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牛亚华:《清末留日医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贡献》,《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第2卷第3期。
    高晞:《西医传入过程中的京师同文馆》,《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2期。
    邹振环:《西医译著与近代中医界的反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陈建民:《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何小莲:《来华传教士的早期医学活动》,《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1期。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筋,))《学术月刊》2003年第2期。
    何小莲:《西医东传:晚消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
    何小莲:《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王先明:《近代新学与社会文明转型的儿点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一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王玉辛:《清末的中央卫生行政机构与京城官医院》,《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第3期。
    伍连德:《论中国当筹防病之方实行卫生之法》,《中华医学杂志》1915年,1(1)。
    张鸣:《旧医,还是中医?一一七十年前的废止中医风波》,《读书》2002年第2期。
    邓文初:《“失语”的中医》,《读书》2004年第3期。
    余云岫:《科学的国产药物研究第一步》,《学艺》,1917年,第2期。
    盛蓝:《俞樾与医药》,《医古文知识》1995年,第1期。
    甄志亚:《试论中国近代医学的文化背景、特点与趋势》,《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l期。
    左玉和:《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一一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评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聂精葆:《科学主义笼罩下的20世纪中医》,《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6卷第2期。
    刘文荣:《中央国医馆的始末》,《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第12卷第4期。
    周唯:《中医临床诊疗技艺化根源探讨》,《中医药学报》,2010年第38卷第2期
    高华、孙丰雷:中医实践的个体化特征与中医学术的整体论思想《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8卷第4期,2004年7月
    陈丽云、严世芸,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程雅君:《先秦儒家哲学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
    贾春华,谷浩荣,郭瑨:《中医语言的吁请———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医病因病机语言隐喻特征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8月
    郭瑨,贾春华:《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中医的意义》,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6月
    徐少锦:《中国传统工匠伦理初探》,《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年8月
    杨征宇,张秀华:《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3月
    刘艳骄、李茵、贾海骅:《中医药知识的现代传播途径及效果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张志斌、王永炎:《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李灿东:《从方法论谈中西医理论特色》,《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4):37
    张再林:《中医“身体符号”系统的特征及其意义》,《学术月刊》2010.10
    朱邦贤:《溯源穷本论敷和》,《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9期
    殷平善、刘安平:《中医药理论的现代语言转型》,《医学与哲学》,2001,22(2)
    焱继明、李宝英:《漫谈中医韵文》,《陕西中医函授》,1998年第6期
    张灿玾:《医文并茂话中医》,《中医文化》2004年第2期
    王晓萍:《试论中医文献的文体》,《吉林中医药报》,1988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