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王维的精神世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王维于盛唐时代文名煊赫,唐代宗以为“天下文宗”、“名高希代”,与其辞章合乎社会主流意识,深得儒家“致中和”理论思想密切相关。王维具备深厚的儒家底色,辞章“怨尤不露”,持论中正,对于经世兼济以“不废大伦”为文宦之基本人格要求与处世规章,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三教”融会贯通,而佛教禅宗哲学思想随着年岁的增高、俗务的淡漠而进一步深厚,最终成就“诗佛”名号。
     随着隋、唐门阀贵族体制式微和科举制度完善,儒家哲学不可避免成为文士安身立命的必由之径。王维科场顺通而仕途坎坷,穷达相兼,此一折衷而又不越常轨的人生阅历,对王维的哲学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同时代诸多理佛文人、居士中,多数唯具备佛禅之形而未真正实践和保有其核。较之后文人理佛每每理论与生活实践相脱离,王维则将理论与实践契合无间。仕途并非王维竭尽全力之所求,而空灵寂静求得佛家无生,才可谓王维完整之索求与终其一生的最高理想。
     王维早年由儒家而仕进,具有浓厚的“活国济人”兼善天下的儒家人生哲学理想,追求人我之整体外在圆满。随着时序位势之变,转而倾慕隐遁、虚静、澄澈而至于物化大通。王维早年有求仙问道之心,亦出于天机聪颖、智慧绝伦和保持澄澈身心的高端主观意愿。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失意依然是王维道家思想植根与繁茂的外在客观因素,严峻现实注定要求王维调节心态以适应客观社会环境,求得内心的平和,具体表现为以淡泊无为而求身形之道,虚静全真而求心神之道,物化大通而求审美之道。
     王维家庭背景和个体特质是成就其“诗佛”的重要原因。初唐抑制豪强,佛门失却权贵稳定之物质依托,这就导致凭依朝廷权门而昌显的贵族化的北宗,最终为拥有广大信众的平民化的南宗所取代。王维于南阳郡受神会之托撰《能禅师碑》,深入阐明南宗哲理,南宗在逐渐取得正统地位的过程中,获得文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王维的鼎力支持。王维理佛至精至诚,一身南、北禅兼修,顿、渐并行不悖,以渐门戒律规范日常行止,以顿门妙悟实践艺术创作,佛教哲学思想浸染其内心世界并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圆满。
     王维深刻领悟佛教禅宗思想中“身心相离”和“不染万境”的恒然妙趣,并以此运作心神、身形,这与他所处社会环境和自幼熏染有关,更加与其秉性、志趣、特长和审美思想密切相关联。王维哲学思想的本体论表现为“空寂”思想,认识论表现为“不二法门”思想,实践论表现为“去执”思想,境界论表现为“不染万境”和“心生万境”思想。上述思想对王维的艺术创作和日常行止影响极大。
     王维有异于其他仕宦阶层所向往和实践的“内圣外王”思想,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提出“外人内天”的理论思想,由醇儒理想化的治国模式,演变为超越完美人格修养,行政合乎天道自然之后,精神境界达到真如涅槃——外在实现“圣”、“王”之道德与作为、内心实现空寂无尘的境界。王维之“身心相离”说,在于深悟“本性自在”的禅宗真谛。“本性自在”是“身心相离”的佛禅理论基础,“不染万境”则是王维“身心相离”处世方式的最终结局。王维之内心世界与哲学思想,充分体现在个体内心的和谐与和谐环境的营造。王维所谓“不染万境”,事实上形成了与万境相交融而自我圆满圆通,事事随缘,处处随意,随心所欲而不违外物的境界。王维禅宗思想体现在自性与自证,并迥异于试图于它途得解脱者在于自尊的保持,自信的滋长,与自得的绵远。禅宗之自性是佛,理论上支持了传统士大夫自我意识之觉悟,将精神世界之理想结构,远置于物质满足之上,并以万物共存为基本之前提与出发点,从而形成具有强大精神力量与社会认同之理性生存方式,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先声,亦为传统社会超级稳定之极大推动者。
Wang Wei was eminently famous for his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ideology of Emperor Daizong of Tang is World literature can highlight generations,with poetry and prose conforming to the mainstream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ideolog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onfucian theory of to attain to a state of equilibriumand harmony. Wang Wei had profound background of the Confucianism. His literatureha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aining not dewing", and his moral principles were servethe country and help the people, conform to the honesty and morality, which werethe basic human requirements and regulations of cultural officials. On the bases ofthese, Wang Wei achieved mastery of three religions, and his Zen philosophy wasdeeper and deeper with increasing age and indifferent to earthliness. Ultimately, heachieved success of poetry Buddha.
     With the declining of aristocracy family of power and influence and the improving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Confucian philosophy inevitably became the bestspirit foundation and entrustment pursuit for scholars. Wang Wei was smooth andsuccessful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but his official career was full of frustrations, withboth fortunate and unfortunate life. This eclectic, compromising and normal lifeexperience of Wang Wei was crucial to his philosophy thought formation. Among somany scholars and lay Buddhists who followed Li-ism and Buddhism in the sameperiod, Most of them only had Buddhist form without real practice and maintenance itscore spirit. Compared with these scholars and lay Buddhists who always separatedtheory and practice, Wang Wei incorporated theory into practice thoroughly. This isundoubtedly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his impeccable fame of poetry Buddha ".Official career was not the only pursuit Wang Wei exerted his full energy for. Andethereal and intangible silence and No birth and no death of Buddhism were WangWei’s complete pursuit and his highest ideal for whole life.
     From his early years, Wang Wei transferred from Confucian research to pursuitofficial career. He had a strong and profound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and dynamiccountry make people live happily and prosperously and benefit all the people in theworld, and he pursued the whole external satisfaction between others and me. Withthe change of time and position, he transferred to admire reclusion, empty and quiet,clean and clear spirit as the state of bring everything together and understand thoroughly. In his early life, Wang Wei had intended to seek immortal truth and learnTaoism, also out of his high-end subjective intention with intelligence, wisdom andclear exquisite mind. Frustration of official Career and loss of life are still the externalobjective factors of his profound and luxuriant Taoist thought. The tough reality wasdestined to request him to adjust states of min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objective socialenvironment and achieve inner peace.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s was indifferent andinaction to physical reality, empty and quiet in mind and mood, bringing everythingtogether and understand thoroughly for aesthetic rules.Wang Wei’s family background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 still were the importantreasons of his poetry Buddha achievement. With the further decline of the aristocratfamily system in Tang Dynasty, Buddhism lost stable and material support from powerpeople. The former significant and prosperous aristocratic north sect with support fromimperial government was eventually replaced by south sect with support from majorityof civilians. Wang Wei was entrusted by Assemblies of God to write monument togreat Buddhist monk of Neng in Nanyang County. He elucidated thoroughly thephilosophic theory of south se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uth sect gradually gaining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position, it had great support from Wang Wei who hadenormous influence in China’s the literary circles. Among so many scholars and layBuddhists who followed Li-ism and Buddhism in the same period, Wang Weiincorporated theory into practice thoroughly, mastered Li-ism and Buddhism with finesincerity and proficiency, incorporated both South and north Zen thought, carried onDun sect and Jian sect 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confliction. He regulated dailybehavior with precepts of Dun sect, to practice art creation with intuition andapperception. As Buddhist philosophy disseminated fully his inner world, he strived topursue perfection diligently for his whole life.
     Wang Wei fully understood constructive and interesting implication separation ofbody and heart and come out of the earthliness, but unsoiled, and he operated inboth mind and physical life. The formation of Buddhism and Zen ontology wasassociated with Wang Wei’s social environment there and Influence of childhood, andmore with Wang Wei’s character, natural instincts, interests, skills and aestheticthought. His ontology expression showed "empty" thought. Wang Wei’s "empty"thought derived from Taoist philosophy of destroy", death "," change" from SixDynasties, and instilled new content with his individual and unique understanding ofBuddhism classical theory, which got rid of fame and surface things, defined the stateof Zen incredibly and expressively. Epistemology showed the thought of the only proper course to take ". Wang Wei ended the contend of to have and to lost,ascertained exist and "destroy " like smoke, dream and fantasy, was aware that therewas no dirty world and clear world with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formedan unified view of things and myself, full and " empty ", all living creatures,Various ideas, beyond the world of life and realize one’s own value in real life.The opposite theory of Confucian, Taoism were all include in the only proper courseto take "of Buddhism, which achieved the highest wisdom of Prajna, and at lastaccomplished Wang Wei's thought of Zen Buddhism. Practice theory expressed thethought of get rid of stubbornness on all things. Wang Wei was good at turning
     ordinary state into the state of Zen, which to remove personal bias toward the usualenvironment in mortal earth and process the material things with freedom and interest.When he removed personal bias toward the usual environment in mortal earth, WangWei showed the concept of let something go naturally and adopt environment, and hehad full physical and mental relief and relax which in his eyes, everything in theuniverse were all going smoothly and fulfilled his desire. In Realm theory this statewas come out of the earthliness, but unsoiled and Inclusive to all kinds ofearthliness, the world is as how you feel it. and desolate silence in nature.
     Difference from other official class who yearned for and practice with thought of
     a Learning Both Soun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dealand reality, h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Outsiders Within Days, which turned thepure Confucian ideal mode of governing country into a state with evolution beyond theperfect personality, administration of country conforming to nature and spiritualrealm reaching nirvana. That was to realize a learning both sound in theory andpractice in external Morality and behavior, and internal empty and clean heart. WangWei's thought of separation of body and heart was based on deep understanding ofthe core truth freedom nature of Zen. Freedom nature was the Zen and Buddhismtheoretic foundation of separation of body and heart and come out of the earthliness,but unsoiled was the ultimate way of life of separation of body and heart. WangWei's inner world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fully reflected the harmony both inindividual inner world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Wang Wei's separation of body andheart in fact form a fulfillment and perfection interactive with outside world,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all going smoothly and flexibly at his pleasure, rather thanagainst external realm. Wang Wei's Zen thought expressed i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self verification,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ose who attempted to get relief fromother ways. He maintained self esteem, self confidence and self complacency continuously. The nature of Buddhism and Zen was Buddha, which form theoreticsupport to self cons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scholars and bureaucrats. To build a idealstructure of spiritual world above material requirement, to treat all things co-exist asthe basic prerequisite and starting point, to form a rational way of existence withstrong spiritual power and social identity, all these are the traditions of harmonioussociety construction, and great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society stability.
引文
①胡遂:《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论王维佛理诗文中的般若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2000(1),第40页
    ①柴秀波.《生存与意义》.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阳货篇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5页
    ①[五代]王定保撰,阳羡生校点.《唐摭言·述进士篇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2页
    ②梅泽和轩著,傅抱石译.《王摩诘》.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③陈铁民著.《王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④入谷仙介著,卢燕平译.《王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⑤王志清著.《纵横论王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⑥张清华著.《诗佛王摩诘传》.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⑦毕宝魁著.《王维传》.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⑧曲德来著.《孟浩然·王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⑨王从仁著.《王维和孟浩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⑩孙昌武著.《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葛晓音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王维研究》编委会编.《王维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③染瑜霞,师长泰主编.《王维研究(第五辑)》.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④陈贻焮撰.《唐诗论丛·山水诗人王维》.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3-102页
    ⑤陈贻焮撰.《唐诗论丛·王维生平事迹初探》.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115页
    ⑥陈贻焮撰.《唐诗论丛·王维的政治生活和他的思想》.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125页
    ⑦陈贻焮撰.《唐诗论丛·论王维的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141页
    ⑧陈贻焮撰.《唐诗论丛·王维的山水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2-152页
    ①陈贻焮选注.《王维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②彭立勋,方万勤,代安康等撰.《关于王维及其诗歌评价的几点意见》.《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语言文学版),1959(1),第244-254页
    ①中国文学史教研室撰.《杰出的诗人王维》.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9(2),第25-44页
    ②唐宝祥,黄涟漪,李远度等撰.《论诗人王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3),第41-51页
    ①丰今撰.《秦观和陆游怎样欣赏王维的作品》.文学评论,1959(5),第137页
    ②陈贻焮撰.《王维的山水诗》.文学评论,1960(5),第108-115页
    ③方永耀撰.《读<关于王维的山水诗>——与萧滌非先生商榷》.文史哲,1962(1),第11-17页
    ④刁彧舒撰.《碧海难隔肺腑情——从李白、王维和日本留学生晁衡的友谊想到的》.社会科学战线,1978(3),第352页
    ①陈允吉撰.《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第81-86页
    ②王伟民撰.《谈王维的两首小诗:<鹿柴>、<竹里馆>》.教与学,1979(4),第14-16页
    ③陈允吉撰.《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上海文艺出版社编.《文艺论丛》第10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80-307页
    ④袁行霈撰.《王维诗歌的禅意和画意》.社会科学战线,1980(2),第276-283页
    ①姜光斗撰.《辋川诗与南宗禅》.《王维研究》编委会编.《王维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180-191页
    ②贺新居撰.《王维的奉佛与诗歌初探》.《唐代文学论丛》编辑部编.《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三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8-79页
    ③马欣来撰.《试论王维的佛教思想》.山西师大学报,1985(2),第42-45页
    ④史双元撰.《论王维佛教思想及其禅意诗》.法音,1986(4),第29-35页
    ⑤陈仲奇撰.《因花悟道,物我两忘——王维<辛夷坞>诗赏析》.《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5-189页
    ⑥张清华撰.《禅宗艺术观与王维诗的风格》.中州学刊,1988(6),第91-95页
    ⑦毕宝魁撰.《王维佛教思想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辽宁大学学报,1989(6),第77-81页
    ①贾晋华撰.《试论王维对禅宗的反影响》.《王维研究》编委会编.《王维研究(第一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122页
    ②严国荣撰.《王维与〈维摩诘经〉》.唐都学刊,1993(2),第28-32页
    ③严国荣撰.《居士信仰:王维文化心态的动态分析》.《王维研究》编委会编.《王维研究(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6页
    ④王志清撰.《心物冥一中的庄、禅精神--陶潜王维比较论》.东北师大学报,1995(6),第54-59页
    ⑤陆琳撰.《浅谈王维、李商隐诗歌佛学意趣的差异》.江淮论坛,2002(1),第101-104页
    ⑥谭朝炎撰.《王维〈能禅师碑〉的多元思想融合》.理论探讨,2004(1),第43-44页
    ⑦查志强撰.《王维奉佛原因新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第64-67页
    ①胡遂撰.《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第107-112页
    ②胡遂撰.《一行三昧禅与王维诗文》.湖湘论坛,2004(17),第25-27页
    ③胡遂撰.《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论王维佛理诗文中的般若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2000(1),第40-44页
    ④胡遂,廖岚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论王维的“寂乐”与“闲余”境界》.黑龙江史志,2009(6),第70,71页
    ⑤胡遂,罗姝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论王维山水诗的“云"、“水"意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第85-87页
    ①陈少锋撰.《论王维佛教思想的道教内涵》.滁州学院学报,2006(8),第83-85页
    ②周薇撰.《王维思想中的儒学积淀》.科教文汇,2007(8),第165,166页
    ③张华撰.《“诗佛”王维诗歌中的老庄思想探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3),第55-57页
    ④毕宝魁撰.《谈王维的儒家情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第35-39页
    ①王改娣撰.《诗人不幸诗之幸:约翰·邓恩与王维比较研究》.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3年
    ②杨娜撰.《王维画史形象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2008年
    ③赵东丽撰.《王维诗歌与“诗中有画”艺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9年
    ①刘黎撰.《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11年
    ②何春图撰.《王维的诗歌与其佛教信仰》.四川大学,2006年
    ①谷青撰.《盛中唐禅学流变中王维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②许革晨撰.《王维诗歌的禅宗美学思想及多样化诗风述评》.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③张丽娟撰.《王维隐居终南期间佛教思想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
    ④宿晓凤撰.《禅文化视野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研究》.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⑤武军撰.《试论王维自然诗中的生态智慧》.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①焦健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和谐艺术》.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②裴珍珍撰.《试论王维诗文的人文生态观》.山西大学,2007年
    ③石发亮撰.《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华兹华斯与王维的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④韩娇撰.《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山水诗创作》.山东大学,2008年
    ⑤刘丽红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生态和谐美》.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①马缘园撰.《王维美学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②胡承英撰.《论王维山水诗歌的审美意蕴》.中央民族大学,2006
    ③范会兵撰.《对王维诗歌中主要意象的图形——背景分离分析》.重庆大学,2006年
    ④王陆健撰.《从王维到范宽》.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⑤安丽哲撰.《王维诗歌的色彩艺术》.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⑥李园撰.《王维“诗中有画”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⑦陈锋撰.《浅谈王维的“禅画”艺术及影响》.天津大学,2007年
    ⑧王一帆撰.《从“工画山水,体涉古今”到“文人之画,自右丞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⑨唐艺菱撰.《谈王维诗画艺术创作对当代中国画教育的启示》.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⑩李光撰.《王维“诗中有画”研究》.山东大学,2010年
    11聂一婷撰.《王维形象在画史中的观念建构》.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①李淑云撰.《王维接受情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②周嵬撰.《唐宋时期王维诗歌接受史》.宁波大学,2009年
    ③刘波撰.《论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④朱雯佳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英译版本中的画语言再现》.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⑤靳乾撰.《从操纵理论看王维诗歌英译》.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①罗庆撰.《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谈王维山水诗翻译中的风格重现》.三峡大学,2011年
    ②靳跃撰.《王维诗与唐代帝都文化》.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③庞君民撰.《盛唐士人的隐逸与王维“山水人格”的塑造》.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④朱竞撰.《王维诗歌与“少年精神”》.南昌大学,2008年
    ⑤韦钰佳撰.《王维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①赵晓驰《王维近体诗句法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②刘金高撰.《盛唐气象与王维诗风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
    ③谭庄撰.《王维研究余渖》.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④金舒撰.《李达和王维诗的比较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
    ①[唐]代宗皇帝.《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0页
    ②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5052页
    ③[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64,5765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16页
    ②[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王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15页
    ③张清华著.《王维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④陈铁民撰.《王维年谱》.[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23页
    ⑤[日]入谷仙介著.《王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页
    ⑥[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051页
    ⑦[唐]代宗皇帝.《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清]董浩等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0页
    ①[清]赵殿成撰.《王右丞集笺注序》.[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②[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选举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9页
    ③[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选举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59页
    ④[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选举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0页
    ①[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选举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1,1162页
    ②[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选举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6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太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页
    ⑤[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18页
    ⑥[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18页
    ⑦[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19页
    ⑧[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19页
    ①[唐]杜佑撰.《通典·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57页
    ②[唐]杜佑撰.《通典·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57页
    ③王国轩译注.《大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页
    ⑤王佺著.《唐代干谒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5页
    ①[唐]谷神子撰.《博物志》.[唐]薛用弱撰.《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9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33页
    ④[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孟浩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79页
    ①[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孟浩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79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雍也篇第六》.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0页
    ③王佺著.《唐代干谒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5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65页
    ⑤[后晋]刘昫等撰.《新唐书·杜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8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892页
    ⑦[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62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9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2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2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与魏居士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2页
    ④毕宝魁撰.《谈王维的儒家情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第37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0页
    ⑥[南朝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9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7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8页
    ①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25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60,761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60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40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12页
    ⑥安小兰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5页
    ①参见王国轩译注.《大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公冶长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2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公冶长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6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8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60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74页
    ②邓球柏著.《帛书周易校释·系辞传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4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季氏篇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4,175页
    ④[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九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60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60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17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45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2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54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24页
    ②[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七十七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4页
    ①毕宝魁撰.《谈王维的儒家情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第37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95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卫灵公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5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96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陶渊明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62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宪问篇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4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公冶长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阳货篇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4页
    ⑦[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95,1096页
    ①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22,323页
    ②[魏晋]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4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微子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2页
    ④吾淳著.《中国哲学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1,202页
    ⑤[汉]钱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中庸第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87,1988页
    ⑥[汉]钱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中庸第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90页
    ⑦[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9页
    ①[晋]嵇康撰.《养生论》.[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嵇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9,1370页
    ②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6,387页
    ③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页
    ④[晋]陶渊明撰.《饮酒二十首》.[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98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微子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95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子罕篇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6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里仁篇第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1页
    ①[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8页
    ②陈铁民著.《王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179页
    ③霍建波著.《宋前隐逸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①[五代]王定保撰,阳羡生校点.《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3页
    ②[唐]李白撰.《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26页
    ③[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白居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01页
    ④[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白居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02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71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91页
    ③胡遂著.《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2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2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能禅师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34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9页
    ④[宋]张戒撰.《岁寒堂诗话》.[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0页
    ⑤葛晓音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①李泽厚著.《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2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3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9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13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页
    ①[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1页
    ②邱鹤亭注译.《列仙传注译·神仙传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9页
    ③[晋]葛洪撰,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18页
    ①[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66-569页
    ②张双译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审分览第五·不二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页
    ③[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9页
    ④[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2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96页
    ⑥[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62页
    ⑦.[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64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3页
    ②[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53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67页
    ④[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518页
    ⑤[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①[唐]谷神子撰.《博物志》.[唐]薛用弱撰.《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052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2页
    ④参见[唐]谷神子撰.《博物志》.[唐]薛用弱撰.《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页
    ⑤[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玄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4页
    ①[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玄宗开元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00,6701页
    ②[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玄宗开元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01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子路篇》.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1、132页
    ④[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玄宗开元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01页
    ⑤陈铁民撰.《王维年谱》.[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28页
    ⑥[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7页
    ⑦[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9页
    ⑧[南唐]李煜撰.《浪淘沙令》.[南唐]李璟,李煜撰,[宋]无名氏辑,王仲闻校订.《南唐二主词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5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2,113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泰伯篇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1页
    ③[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45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6页
    ①[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李林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47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3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2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26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3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4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90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9页
    ①[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0,61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26,1127页
    ③[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2页
    ④[唐]谷神子撰.《博物志》.[唐]薛用弱撰.《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46页
    ②[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容止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2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容止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3页
    ④[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容止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4页
    ⑤[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容止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6页
    ⑥[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80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5,1236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谢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72页
    ③[唐]谷神子撰.《博物志》.[唐]薛用弱撰.《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页
    ①[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86,587页
    ②[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61页
    ①[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7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0页
    ③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译注.《《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5页
    ④[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87页
    ⑤[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87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卫灵公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0页
    ②[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卫灵公第十五》.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36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页
    ①[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十三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2页
    ②[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05页
    ③[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1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述而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1页
    ⑤张松辉译注.《抱朴子内篇·论仙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1页
    ⑥[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7,58页
    ⑦[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0,61页
    ①[[晋]陶渊明撰.《桃花源诗并记》.[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6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4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71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06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39,1740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58,559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64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5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0页
    ⑤[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4页
    ⑥参见陈铁民撰.《王维年谱》.[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49页
    ①俞平伯撰.《重刊浮生六记序》.[清]沈复撰.《浮生六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2、213页
    ③[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5页
    ④[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五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5页
    ①[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四十八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2页
    ②[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1页
    ③[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三十七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95页
    ④[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51,252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9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55页
    ③[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9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66页
    ①参见陈铁民撰:《王维年谱》.[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56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07,871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75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6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4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47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78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32页
    ④[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季氏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0页
    ⑥[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三十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0页
    ⑦[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三十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3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70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44页
    ③[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38页
    ④[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1页
    ⑤[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73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旧唐书·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页
    ②[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八十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00页
    ③[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四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7页
    ④[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三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9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23页
    ⑥[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2页
    ⑦[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三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0,51页
    ⑧[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十九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8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805页
    ②[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43页
    ③[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1页
    ④[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五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5页
    ⑤[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5页
    ⑥[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6页
    ⑦[南朝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72页
    ①[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49,250页
    ②[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1页
    ③[南北朝]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72页
    ④[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9页
    ①[南朝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养气第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16,517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42页
    ①任继愈总主编,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③[唐]宗密撰.《神会七祖传》.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附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5页
    ①[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26页
    ②[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30页
    ③胡遂著.《佛教与晚唐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北齐]魏收撰.《魏书·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48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23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28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辛替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79页
    ②[唐]张廷硅撰.《谏白司马坡营大像表》.[清]董浩等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35页
    ①胡遂撰.《一行三昧禅与王维诗文》,湖湘论坛,2004(1),第25页
    ②张乃翥、叶万松撰.《禅宗七祖菏泽大师神会塔铭引论》.《中原文物》,1991(4),第61-67页
    ③[唐]裴休撰.《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并序》.翁秀芳撰.《裴休<圭峰定慧禅师碑>》.《紫禁城》.1987(1),第30页
    ④[唐]裴休撰.《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并序》.翁秀芳撰.《裴休<圭峰定慧禅师碑>》.《紫禁城》.1987(1),第30页
    ⑤[唐]宗密撰.《神会七祖传》.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6页
    ①[唐]宗密撰.《神会七祖传》.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5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③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5页
    ④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60页
    ①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66,167页
    ②任继愈总主编,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③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7页
    ④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8页
    ⑤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71页
    ⑥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4页
    ⑦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2,53页
    ⑧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8页
    ⑨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73页
    ①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3页
    ②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2页
    ③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7页
    ④[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唐洛京菏泽寺神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0页
    ⑤[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唐洛京菏泽寺神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0页
    ⑥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85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22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53页
    ④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⑤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2页
    ①[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唐洛京菏泽寺神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9,180页
    ②[唐]刘澄撰.《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5,86页
    ③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3页
    ①[唐]刘澄撰.《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5页
    ②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5页
    ③[唐]宗密撰.《神会七祖传》.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5,136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34、835页
    ②王辉斌著.《王维新考论》.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42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2页
    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3页
    ①王辉斌著.《王维新考论》.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42页
    ②胡遂著.《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4页
    ①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3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98页
    ③[南朝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600页
    ④[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大鉴下四世(黄檗希运断际禅师)》.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页
    ⑤[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黄檗(希运)断际禅师宛陵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页
    ①赖永海著.《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259页
    ②[宋]苏轼著,[清]冯应榴集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64页
    ③[宋]严羽撰.《沧浪诗话.诗辨》.[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8页
    ④[宋]道元辑,朱俊红点校.《景德传灯录·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第468页
    ⑤[宋]道元辑,朱俊红点校.《景德传灯录·洪州云居道膺禅师》.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第499页
    ⑥[宋]严羽撰.《沧浪诗话.诗辨》.[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8页
    ⑦胡遂著.《佛教与晚唐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①[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十三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2页
    ②[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四十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5,116页
    ③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10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49-1157页
    ②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7页
    ③刘鹿鸣译注.《楞严经》.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68页
    ①胡遂,廖岚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论王维的“寂乐”与“闲余”境界》.黑龙江史志,2009(6),第125页
    ①转引自[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第129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35-746页
    ②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09页
    ③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1页
    ④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2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40页
    ①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补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6页
    ②张末节著.《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①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4页
    ②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39页
    ③胡遂著.《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5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3,94页
    ②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0,31页
    ③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12页
    ④胡遂撰.《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论王维佛理诗文中的般若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2000(1),第42,43页
    ①胡遂撰.《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论王维佛理诗文中的般若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2000(1),第42,43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页
    ④[元]辛文房撰,傅旋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殷遥》.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5页
    ⑤[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76页
    ①[汉]钱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丧服四制第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353页
    ②徐敏译注.《圆觉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60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33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7—542页
    ⑥[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67页
    ⑦[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6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78页
    ②[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③[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④[汉]贾谊撰.《惜誓》.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⑤[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9页
    ⑥[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2页
    ⑦[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4页
    ⑧[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1页
    ⑨[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3页
    ⑩[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1页
    11[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页
    12[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7页
    13[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8页
    14徐敏译注.《圆觉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页
    ①吴言生著.《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3页
    ②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0页
    ③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5页
    ④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2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82页
    ⑥[南朝梁]刘勰撰,姜书阁述.《文心雕龙绎旨》.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98,999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6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2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28页
    ②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8,149页
    ③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1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5页
    ①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3,44页
    ②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1页
    ③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8-149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5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8页
    ⑥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9页
    ①[宋]道元辑,朱俊红点校.《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第二世·马祖法嗣·越州大珠慧海禅师》.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第144页
    ②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2页
    ③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6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1页
    ①俞陛云著.《诗境浅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0页
    ②岳仁译注.《宣和画谱·山水一·王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29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96页
    ①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1页
    ②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4页
    ③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4页
    ①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2,63页
    ②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9页
    ①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9页
    ②[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88-1095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3页
    ②胡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论王维山水诗的“云"、“水"意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第85-87页
    ③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19页
    ④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4页
    ①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7页
    ②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8页
    ③[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章敬晖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5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646页
    ⑤[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2,223页
    ⑥[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80页
    ⑦[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4页
    ①[宋]普济著.《五灯会元·云居舜禅师法嗣·蒋山法泉禅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30页
    ②[宋]普济著.《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观音从显禅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98页
    ③[元]辛文房撰,傅旋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0页
    ④参见[元]辛文房撰,傅旋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0,291页
    ①王志清著.《纵横论王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423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9页
    ②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9页
    ③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84页
    ①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82,183页
    ②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4页
    ③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5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里仁篇第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8页
    ⑤参见李小龙译注.《墨子·兼爱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4页
    ⑥安小兰译注.《荀子·天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1页
    ⑦[汉]钱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丧服小记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03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01,702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微子篇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94页
    ②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8页
    ③[汉]钱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学记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29,1430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页
    ⑤[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54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7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96页
    ②[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七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4页
    ③安小兰译注.《荀子·天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3页
    ④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离娄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9页
    ⑤韩愈撰,黄永年译注.《韩愈诗文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54,555页
    ②[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55,556页
    ③田勤耘,罗家祥撰.《“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第13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1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述而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3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12页
    ⑦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述而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6页
    ②[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九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8页
    ③[魏晋]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6,247页
    ①胡遂撰.《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湖南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第107-112页
    ①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4页
    ②徐敏译注.《圆觉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0页
    ③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3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807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47-749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76页
    ①南怀瑾著.《禅宗与道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
    ②孙金荣撰.《论王维的禅宗思想及其诗歌的禅宗意象》.齐鲁学刊,2006(3),第66-70页
    ①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0页
    ②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4页
    ①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4,25页
    ②[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陈铁民辑.《王维事迹资料汇录》.[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51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17页
    ①[宋]严羽撰.《沧浪诗话.诗辨》.[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6页
    ②[梁]刘勰撰,姜书阁述.《文心雕龙绎旨》.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104页
    ③[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四十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6页
    ④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⑤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38页
    ②王国维撰:《人间词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③[南朝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99页
    ④[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1页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1页
    ②赖永海,尚荣译注.《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4页
    ③[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90页
    ④[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黄檗(希运)断际禅师宛陵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2页
    [1][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5][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7][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8][唐]谷神子撰.《博物志》.[唐]薛用弱撰.《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9][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0]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1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清]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4]安小兰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5][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古尊宿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16]邓球柏著.《帛书周易校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18][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9][魏晋]王弼撰,楼宇烈校释.《周易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20][汉]钱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21]尚荣译注.《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22][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23]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24]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25][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6]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7][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8]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9][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0]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译注.《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2][清][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33][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34][南唐]李璟,李煜撰.[宋]无名氏辑,王仲闻校订.《南唐二主词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6][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37][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38][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9]王国轩译注.《大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0][南朝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4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2][元]辛文房撰,傅旋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3][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4]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45][晋]葛洪撰,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4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注释.《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7][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48][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49][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50][宋]苏轼著,[清]冯应榴集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2][宋]道元辑,朱俊红点校.《景德传灯录》.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
    [53][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54]刘鹿鸣译注.《楞严经》.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68页
    [55][清]刘大櫆著.《论文偶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56][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8][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59]张松辉译注.《抱朴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60]徐敏译注.《圆觉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61]刘勰撰,姜书阁述.《文心雕龙绎旨》.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62]岳仁译注.《宣和画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63][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64]李小龙译注.《墨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5]安小兰译注.《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6][唐]韩愈撰,黄永年译注.《韩愈诗文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1年版
    [67]赖永海,尚荣译注.《四十二章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68]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9][清]沈复撰.《浮生六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0]邱鹤亭注译.《列仙传注译·神仙传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五代]王定保撰,阳羡生校点.《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72]陈贻焮选注.《王维诗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3]柴秀波,刘庆东著《生存与意义》.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4][日]梅泽和轩著,傅抱石译.《王摩诘》.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75]陈铁民著.《王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76][日]入谷仙介著.《王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77]王志清著.《纵横论王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78]张清华著.《诗佛王摩诘传》.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9]毕宝魁著.《王维传》.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80]曲德来著.《孟浩然王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81]王从仁著.《王维和孟浩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2]孙昌武著.《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葛晓音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4]张清华著.《王维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
    [85]王佺著.《唐代干谒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86]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87]吾淳著.《中国哲学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8]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9]霍建波著.《宋前隐逸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0]胡遂著.《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91]李泽厚著.《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92]任继愈总主编,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3]胡遂著.《佛教与晚唐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94]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5]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王辉斌著.《王维新考论》.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
    [97]赖永海著.《中国佛教文化论》.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8]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99]张末节著.《禅宗美学》.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吴言生著.《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01]俞陛云著.《诗境浅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02]南怀瑾著.《禅宗与道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3]王国维著.《人间词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4]牟宗三撰.罗义俊编.《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05]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06]鲁枢元著.《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7]王诺著.《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8]包兆会著.《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9]时晓丽著.《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10]《王维研究》编委会编.《王维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111]染瑜霞,师长泰主编.《王维研究(第五辑)》.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2]陈贻焮撰.《唐诗论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3]上海文艺出版社编.《文艺论丛》第10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14]《唐代文学论丛》编辑部编.《唐代文学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5]《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16]《王维研究》编委会编.《王维研究(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117]胡遂撰.《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论王维佛理诗文中的般若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2000(1)
    [118]彭立勋,方万勤,代安康等撰.《关于王维及其诗歌评价的几点意见》.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语言文学版),1959(1)
    [119]中国文学史教研室撰《.杰出的诗人王维》.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9(2)
    [120]唐宝祥,黄涟漪,李远度等撰.《论诗人王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3)
    [121]丰今撰.《秦观和陆游怎样欣赏王维的作品》.文学评论,1959(5)
    [122]陈贻焮撰.《王维的山水诗》.文学评论,1960(5)
    [123]方永耀撰.《读<关于王维的山水诗>——与萧滌非先生商榷》.文史哲,1962(1)
    [124]刁彧舒撰.《碧海难隔肺腑情——从李白、王维和日本留学生晁衡的友谊想到的》.社会科学战线,1978(3)
    [125]陈允吉撰.《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
    [126]王伟民撰.《谈王维的两首小诗:<鹿柴>、<竹里馆>》.教与学1979(4)
    [127]袁行霈撰.《王维诗歌的禅意和画意》.社会科学战线,1980(2)
    [128]马欣来撰.《试论王维的佛教思想》.山西师大学报,1985(2)
    [129]史双元撰.《论王维佛教思想及其禅意诗》.法音1986(4)
    [130]张清华撰.《禅宗艺术观与王维诗的风格》.中州学刊,1988(6)
    [131]毕宝魁撰.《王维佛教思想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辽宁大学学报,1989(6)
    [132]严国荣撰.《王维与维摩诘经》.唐都学刊,1993(2)
    [133]王志清撰.《心物冥一中的庄、禅精神--陶潜王维比较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6)
    [134]陆琳撰.《浅谈王维、李商隐诗歌佛学意趣的差异》.江淮论坛,2002(1)
    [135]谭朝炎撰.《王维〈能禅师碑〉的多元思想融合》.理论探讨,2004(1)
    [136]查志强撰.《王维奉佛原因新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37]胡遂撰.《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湖南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138]胡遂撰.《一行三昧禅与王维诗文》.湖湘论坛,2004(1)
    [139]胡遂,廖岚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论王维的“寂乐”与“闲余”境界》.黑龙江史志,2009(6)
    [140]胡遂,罗姝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论王维山水诗的“云”、“水”意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1]陈少锋撰.《论王维佛教思想的道教内涵》.滁州学院学报,2006(8)
    [142]周薇撰.《王维思想中的儒学积淀》.科教文汇,2007(24)
    [143]张华撰.《“诗佛”王维诗歌中的老庄思想探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3)
    [144]毕宝魁撰.《谈王维的儒家情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45]张乃翥,叶万松撰.《禅宗七祖菏泽大师神会塔铭引论》.《中原文物》,1991(4)
    [146]翁秀芳撰.《裴休<圭峰定慧禅师碑>》.《紫禁城》.1987(1)
    [147]田勤耘,罗家祥撰.《“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8]孙金荣撰.《论王维的禅宗思想及其诗歌的禅宗意象》,齐鲁学刊,2006(3)
    [149]王改娣撰.《诗人不幸诗之幸:约翰邓恩与王维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英语语言文学,2003年
    [150]杨娜撰.《王维画史形象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美术学,2008年
    [151]赵东丽撰.《王维诗歌与“诗中有画”艺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文学,2009年
    [152]刘黎撰《.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汉语言文字学,2011年
    [153]何春图撰.《王维的诗歌与其佛教信仰》.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54]谷青撰.《盛中唐禅学流变中王维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5]许革晨撰.《王维诗歌的禅宗美学思想及多样化诗风述评》.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6]张丽娟撰.《王维隐居终南期间佛教思想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57]宿晓凤撰.《禅文化视野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研究》.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58]武军撰.《试论王维自然诗中的生态智慧》.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59]焦健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和谐艺术》.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0]裴珍珍撰.《试论王维诗文的人文生态观》.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1]石发亮撰.《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华兹华斯与王维的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2]韩娇撰.《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山水诗创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3]刘丽红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生态和谐美》.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64]马缘园撰.《王维美学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5]胡承英撰.《论王维山水诗歌的审美意蕴》.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6]范会兵撰.《对王维诗歌中主要意象的图形—背景分离分析》.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7]王陆健撰.《从王维到范宽》.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8]安丽哲撰.《王维诗歌的色彩艺术》.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69]李园撰.《王维“诗中有画”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70]陈锋撰.《浅谈王维的“禅画”艺术及影响》.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1]王一帆撰.《从“工画山水,体涉古今”到“文人之画,自右丞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72]唐艺菱撰.《谈王维诗画艺术创作对当代中国画教育的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73]李光撰.《王维“诗中有画”研究》.山东大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74]聂一婷撰.《王维形象在画史中的观念建构》.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75]李淑云撰.《王维接受情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76]周嵬撰.《唐宋时期王维诗歌接受史》.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77]刘波撰.《论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78]朱雯佳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英译版本中的画语言再现》.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179]靳乾撰.《从操纵理论看王维诗歌英译》.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80]罗庆撰.《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谈王维山水诗翻译中的风格重现》.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81]靳跃撰.《王维诗与唐代帝都文化》.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2]庞君民撰.《盛唐士人的隐逸与王维“山水人格”的塑造》.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83]朱竞撰.《王维诗歌与“少年精神”》.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84]韦钰佳撰.《王维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85]赵晓驰撰.《王维近体诗句法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86]刘金高撰.《盛唐气象与王维诗风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87]谭庄撰.《王维研究馀渖》.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88]金舒撰.《李达和王维诗的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