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重评鸦片战争中的琦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琦善在鸦片战争中受命直接与英交涉,他的思想观念在与英方的接触中受到了明显的触动,他的对英政策也随之不断转变。这种转变在当时具有一定的阶层代表性和时代特色,值得后人研究。本文拟就琦善在禁烟运动中的立场、表现以及他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对英态度、政策问题,略作探讨论述。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序言,概括了历史学界关于琦善研究的概况,提出琦善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考察了琦善在战前的禁烟运动中的立场、表现。本文认为在1838年关于禁烟的讨论中,琦善的根本立场是主张禁绝鸦片,而且他的禁烟方法也比较合理可行;他在直隶禁烟运动的前期,虽然查拿不力,但经过督饬之后,振奋精神,实力查拿,取得了可嘉成效。文章随后分析了琦善当时持此立场的原因。
     第三部分探讨了鸦片战争爆发后琦善在直隶的对英政策。本文认为琦善在战争初起之际曾积极主剿,但随后即由于各种因素转持抚议,并在实际行动中推行“防”、“抚”兼行政策。文章还分析了影响琦善此期对英政策的主客观因素。
     第四部分分析了琦善广州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本文指出琦善在广州很长时期内推行“防”、“抚”兼行的两手政策,但在各个具体时期,“防”与“抚”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本文在此还试图对琦善广州政策的思想根源、内在动机,予以探析,并总结了其此期的军事和外交的特点。
Qi Shan was authorized to negotiate with the English during the opium war. His ideology changed while he took representions with the English .In the meantime ,his policy on the English changed. His change was representative of his stratum and had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era, which deserves being studied. This thes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ries to probe into Qi Shan's position and action in the campaign for banning opium and his policy on the English during the opium war.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of the thesis, which is a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Qi Shan, advancing that Qi Shan deserves being studied.
    Chapter Two inspects Qi Shan's position and action in the campaign for banning opium. The thesis considers that Qi Shan advocated banning opium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opium in 1838 and Qi Shan's method of banning opium was fair and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Though Qi Shan gave a poor account of himself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ampaign, he had a great success in the later stage.
    Chapter Three inquires into Qi Shan's policy on the English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opium war while he was the head of the government of Zhili Province. The thesis holds that Qi Shan advocated war formerly but no longer he changed his view and advocated peace taking account of something.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military and foreign policy of Qi Shan while he was in Canton .The thesis holds that Qi Shan adopted a double-faced tactics which contained preparing against war and short for. What is more, the thesis has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ideological root and the internal intention of his Canton Policy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s military and foreign policy in Canton.
引文
1、齐思和等整理,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2、齐思和等整理、文庆等篡:《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3、[日]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的研究(资料篇)》.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五辑,第941号.台湾:文海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影印.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6、(清)张集馨:《道成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清)梁廷楠:《夷氛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8、(清)蔡冠洛 《清代七百名人传》(上).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9、《清实录》(三十八) 宣宗成皇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0、(清)金安清.欧阳兆熊:《水窗春呓》.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12、蒋廷黻:《筹办夷务始末补遗》(第十册.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3、陈锡祺等编:《林则徐集·奏稿》.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4、广东文史研究馆译:《鸦片战争史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5、(清)崇彝:《道成以来朝野杂记》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1995年.
    2、[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 1999年
    4、[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5、章开沅等编:《清通鉴》,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6、[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第53号1983年3期.
    8、郦永庆:《有关禁烟运动的新认识》,《历史档案》.1986年第3期.
    9、郑永福 《莫须有的<穿鼻草约>罚独方萄А?997年6期.
    10、孔祥吉:《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和琦善》,《百科知识》1985年第8期.
    11、庄建平:《琦善·义律·穿鼻草约》,《安徽史学》.2000年第1期
    12、陶元珍:《读<琦善与鸦片战争>罚旖颍骸洞蠊āね际楦笨罚?935年5月2日
    13、冯士钵、于伯铭:《鸦片战争中的琦善》,《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2期.
    14、陈奇:《琦善“弛禁”问题复议》,《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15、赵宜珍:《论琦善》.《福建论坛》,1996年第5期限.
    16、庄建平:《鸦片战争初期的琦善》,《历史教学》1985年第4期.
    17、李书源:《请政府对英改策与琦善的广州外交》,《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
    18、郦永庆:《从档案看鸦片战争期问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19、萧致治.许增紘:《怎样评价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与琦善》,《文艺理论与创作》.1996年第2期.
    20、杜德风:《鸦片战争中的琦善》,《江苏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1、庄建平:《琦善从未签订穿鼻草约》,《历史档案》1986年第3期.
    22、姜秉正:《琦善广州交涉与<穿鼻草约通考>罚侗κΨ堆г貉Пā?987年第3期.
    23、林恂:《略论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与琦善》,《光明日报》.1985年8月21日.
    24、茅海建:《论刘韵珂——兼评鸦片战争时期的主和思想》,《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25、肖立岩:《论鸦片战争中的琦善》,《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26、郑永福.胡思庸:《<穿鼻草约>悸浴罚豆饷魅毡ā?983年2月2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