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地区农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到20世纪80、9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我国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不仅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专业众多,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而且招生的人数和成人高校数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于社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和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随着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现存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材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经济腾飞,制约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因此,必须对民族地区农业院校课程结构加以改革。
     笔者在本文中试探索21世纪民族地区农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内蒙古农业大学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也存在着与其它民族地区高校同样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为个案进行研究。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指导方针是根据民族地区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成人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生理特征,要求各专业立足教育教学全过程,妥善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整体与局部、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等方面的关系,按照总的培养目标和原则,精心设计21世纪要求的课程结构,以新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内容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进行课程结构重整,努力提高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系统化程度,注意衔接、减少重复,以有限的课程来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合理设置民族地区农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促进课程结构改革更为自然地健康发展。
     为了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笔者首先研究课程结构的基本理
    
    民族地区农业院校成人离等教育裸程结构改革
    论。通过课程结构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其次研究世界发达国家的课程结构命
    脉。因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是世界性课程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他们的课程改革
    范例对很多人来说具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指导意义。第三、研究我国发达地区高等农
    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发展状况,借鉴他们的改革成功经验,作为民族地
    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典范。第四、分析民族地区农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
    结构现状。第五、针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现状进行个案研究并
    加以改革。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分析,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根据普教与成教的
    培养目标的不同,明确课程结构建立的原则,然后以专升本农学专业为例建立突破
    普教,突出成人特色的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
    块、实用技能课模块等四模块课程结构。在课程结构中合理分配学时(学分),拓宽
    基础课,降低专业课学时(学分),增加选修课与实践课学时(学分),使必修课学时
    减少为65%—70%,选修课学时增加到30%—35%。实践课学时增加到35%
    —40%。通过改革使课程结构设置注重针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注重成人学生
    的素质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创造性教育;力求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知识,帮助他
    们开阔视野,同时为我国民族地区农业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尽微薄之
    力。
With the highlight from our party and our country, Adult Higher Education (AHE) in china, through the past decades' efforts, has achieved further developments by the 1980s& 1990s. Particularly in the 21st century, our AHE has acquired new developments while economy, society as well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ogressing. The developments are displayed not only in the considerable specialties, but in the various ways of running schools and in the annually increasing numbers of the enrolled students and AHE colleges, universities. As a branch of the whol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AHE is most directly connected to society. It is vital and irreplaceable to social progress. Though our economic restructuring goes further,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still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AHE, such a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which restrict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minority regions and development of west regions in china. So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regions must be reformed.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on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AHE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regions in the 21st. As one of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regions, the same problems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regions still exist in AHE course structure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MAU). Thus, my thesis takes the AHE course structure of IMAU as an individual case to research re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goal of adult education in minority regions, the guideline of AHE curriculum structure in minority regions is to combine with adult students' knowledge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eatures, to require all
    
    
    majors base oneself upon all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of mor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of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of optional courses and obligatory courses, of in - class and after clas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whole body and its parts, of the main subjects and subjects closely related to them. We will elaborately design our course structure at the request of our goal and principle of teaching. Those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social progress will be continually enriched into teaching. Restructure the courses to improve the system to b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We' 11 try to cover the increasingly wide scope of knowledge with limited courses. From the past experience, we' 11 properly arrange the A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regions and make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are more naturally and healthily developed.
    In order to make study on the reform of AHE, the author started from the very basic theories first. As "theories guide practice". Secondly, we did a research into the course structu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 S. Britain and Japan. They are the birthplaces of the worldwide reform on course structure, their experiences reform of courses are enlightening at different levels to many people. Thirdly, make a comparison with the reforms carried out in ot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developed regions. Fourthly, current states of A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regions are analyzed. Lastly,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states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in IMAU AHE course structure, the individual case are researched and re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es, analysis, we suggest to adjust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training goal between average higher education and AHE, First, we' 11 make clear the principle guiding the restructuring. Second, make 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students' within junior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o set up models in our course structure. Drawing on the average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the courses are designed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adults. The models are: model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speciali
引文
[1] 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65页、91页。
    [2] 施良方主编:《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3页。
    [3] 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等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4页。
    [4] 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等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5页。
    [5]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1998年3月第9次印刷。170页。
    [6] 施良方主编:《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23页。
    [7] 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68页。
    [8] 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73页。
    [9] 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73页。
    [10] 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64页。
    [11] 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64页。
    [12] 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65页。
    [13] 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68页。
    [14] 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68页。
    [15]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2003年3月第1次印刷。243页。
    [16]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2003年3月第1次印刷。243页
    
    
    [17]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2003年3月第1次印刷。243页。
    [18] 李成良,顾美玲编著:《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1995年8月第1次印刷。58页
    [19] 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0年第1次印刷。17页。
    [20]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处:《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计划》,2000年8月。29页。
    [21]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处:《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计划》,2000年8月。13页。
    [22]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务处:《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计划》,2000年12月。2页。
    [23]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处:《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计划》,2000年8月。2页。
    
    
    [1]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2003年3月第1次印刷。
    [2] 汪霞主编:《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3]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4] 马叔平主编:《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教育经验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1998年12月第1次印刷。
    [5] 刘明远主编:《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谈新课程结构的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2002年9月第1次印刷。
    [6] 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2001年9月第1次印刷。
    [7] 施良方主编:《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8] 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9] 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年8月第1版。
    [10]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1998年3月第9次印刷。
    [11] 朱清时主编:《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第1版。
    [12] 张微主编:《成人教育学》,福建出版社出版,2000年4月
    [13] 黄健著:《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第1版,2002年9月第1次印刷。
    [14]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15] 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2000年5月第1次印刷。
    [16] 德永著:《课程研制方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2000年2月第1次印刷。
    [17] 黄全,王本陆著:《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2000年5月第2次印刷。
    [18] 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2000年8月第2次印刷。
    [19] 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2版。
    [20] 李成良,顾美玲编著:《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1995年8月第1次印刷。
    [21] 李诅培,毛添玉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1988年10月第1次印刷。
    [22] 刘文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2版。
    [23] 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0年第1次印刷。
    [24] 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3年1月第4次印刷。
    
    
    [1] 林静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改革应把握的几个方面》,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第7期。
    [2] 刘剑虹:《建国五十年高校课程理论研究概述与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3] 李吉蓉:《教材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10期。
    [4] 李青丰:《对大学课程设置的思考》,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5] 彭冬阳:《高等农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模式》,农业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6]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务处:《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计划》,2000年12月。
    [7]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处:《内蒙古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计划》,2000年8月。
    [8] 内蒙古大学教务处编:《内蒙古大学本科教学计划》,2000年7月。
    [9]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指导书》,远方出版社,2000年7月第2次。
    [10] 易长发,李春峰:《21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功能论略》,成人高教学刊,2001年第5期。
    [11] 余霞:《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改革》,北京成人教育,1999年第8期。
    [12] 《中国大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6期
    [13] 齐高岱:《论成人院校的科学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4期。
    [14] 刘胜利:《美英日大学人文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18期。
    [15] 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第2期。
    [16] 内蒙古高等教育,1997年1——5期,1998年1——5期。
    [1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18] 严新平:《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进的新思路》,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期。
    [19] 段洁利:《对机制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与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学
    
    报,2002年第3期.
    [20] 蔡俊萍:《成人高教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变革思路》,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10期。
    [21] 孙建相:《论新世纪成人专升本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5期。
    [22] 徐荣远:《试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7期。
    [23] 杨永欣:《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综合化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4期。
    [24] 宋永泽:《成人教育模块化自选课程构想》,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3期。
    [25] 刘新英:《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26] 郭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27] 陈伏琴:《大学课程结构的调整》,中国电力教育,2001年第2期。
    [28] 李兴江:《成人财会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优化探析》,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第2期。
    [29] 季苹:《论课程结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小学管理,2001,2
    [30] 金玉梅:《高师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31] 汪蕙:《关于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32] 王光明:《也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
    [33] 覃莲娇:《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浅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0期。
    [3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北京成人教育,1999年,第11期。
    [35] 曾庆龙:《成人高等教育主体性课程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第2期。
    [36] 胡凤英:《论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5期。
    [37] 顾禹标:《农科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第12期。
    
    
    [38] 黄福淘:《面向21世纪中日本科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39] 王大中:《建设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40] 叶桂芹:《联合学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41] 李兴业:《美日法三国名牌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42] 季诚钧:《试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四大关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43] 林小英:《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教师和学生对大学生本科课程的看法》,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44] 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45] 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46] 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编制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03第2期。
    [47] 张楚廷:《大学与课程》,高等教育研究,2003第2期。
    [48] 秦勇:《成人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第2期。
    [49] 杨光钦:《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10期。
    [50] 任宇华:《高等农业院校本科课程结构现状分析》,高等农业教育,1994年第5期。
    [51] 徐超富:《成人高教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11期。
    [52] 李高南:《浅谈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53] 周叙九:《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的思考》,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特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
    
    
    [54] 冯长甫:《成人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报,2002年第1期。
    [55] 冯光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6] 李星云,张瑾:《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功能》,中国成人教育,2000后第12期。
    [57] 路红霞:《农业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58] 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59] 李高南:《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追寻难点找出路》,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第5期。
    [60] 李臣之:《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61] 叶静华:《国外高等农来教育的经验及启示》,高等农来教育,2002年第1期。
    [62] 冯志敏,林麒,贾让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结构及等征》,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11期。
    [63] 黄大乾:《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8期。
    [64] 段雄春:《转变观念办出成人教育的特色》,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9期。
    [65] 王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21世纪农业大学的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
    [66] 何成辉,苏群:《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67] 王继华:《论新形式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68] 陈骓芳:《追赶国际趋势改革高校课程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3、4期(半月刊)。
    [69] 符少辉:《突出地方特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专场》,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
    [70] 李学新:《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1期。
    [71] 张洪昌:《构建中医学专升本课程体系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3期。袁金
    
    评指正.
    [72] 袁金生,曹梦澜,赵承业:《成人“专升本”教育的现状、趋势及质量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6期。
    [73] 李传海:《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四实”原则》,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6期。
    [74] 兰欣,党光辉:《发挥优势办出地方特色——新疆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办学纪实》,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7期。
    [75] 杨擒龙:五年一贯制高职课程设置初探》,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8期。
    [76] 桑宁霞:《成教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8期。
    [77] 曾庆龙:《浅论普通高校成高教课程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8期。
    [78]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育教学计划》,2002年。
    [79] 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计划》,2002年。
    [80] 西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计划》,2002年。
    [81]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计划》,2002年。
    [82] 庆祥:《国外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及启迪》《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8期。
    [83] 周正荣,郭琦:<加入WTO与构建西部开放的成人教育体系>泄扇私逃?002年第9期。
    [84] 徐亨元,方海明:<普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的若干思考>泄扇私逃?002年第9期。
    [85] 周若文:<成人高教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特征>泄扇私逃?002年第10期。
    [86] 刘安害:<美国的农业专科教育>泄扇私逃?002年第10期。
    [87] 吴亚玲,胡晓平,:刍义成人“专升本”教育课结构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11期。
    [88] 周华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重新定位>泄扇私逃?002年第12期。
    [89] 吕建刚:<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泄扇私逃?002年第8期。
    [90] 张绍翔,车海云:《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第3期。
    
    
    [91] 朱新生:《试论职业教育与普通的相互沟通》,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2期。
    [92] 孟雅杰:《中外工科院校几咱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