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宪法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保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合作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其突出特点。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重要实现形式,它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产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形成发展、改革调整、发展完善和稳定创新四个阶段。我国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先后制定和修改的四部宪法中,均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所有权的规定,确认合作社所有制是我国主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了土地从私有逐步向集体公有的过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宪法保护并不十分有力,也走过不少弯路,确认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随后,在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宪法的四次修订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宪法和法律规定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及权属关系规定模糊、成员资格界定不清,该组织往往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其独立性和自主权得不到保障。在实践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作经营机制和管理约束机制的缺乏,也使得个别地方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异化为村干部化公为私、中饱私囊,损害农户利益的组织,引发出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基于此,本文提出首先应当完善宪法和法律法规,对有关条文进行修改,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其次,按照宪法制定专门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具体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运行。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折股量化,明晰产权,调动农民股东的积极性,增强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次,借鉴浙江省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立法,要求各地进行探索实践,以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村集体经济所有制理论;最后,提出完善保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的救济制度,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司法保护,从而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全面和完善的法制保障。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is a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Cooperation, regionalism and comprehensiveness are its outstanding features. As an important real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in the countryside, it originated from the industri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the early 1950 and underwent the four stage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reform and adjustment,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and stabilization and innovation. Our country has enacted and amended the constitution in 1954, 1975, 1978 and 1982. All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the provisions of ownership, confirmed that cooperative ownership is the ownership of China's major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achieved the ownership of the land from private to collective. They also promoted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at historical condition. However, due to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is not very powerful, but also through a lot of detours, it’s confirmation of the commune of operating system "all three levels, team-based"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fter that, the constitution was amended in 1988, 1993, 1999 and 2004. Because of incessant innovation of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which was from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to the two-tier management system by the combination, it fully mobilized the farmers’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guided the farmers to take the path of prosperity,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owever, because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law to status of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ownership is fuzzy and the definition of membership is the vague, it is frequently in the "name only" position and its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can not be guaranteed. In practice, due to the lack of restraint mechanism of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which made the individual parts of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become the organizations of village cadres turning the public property to private and damag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organization of farmers, the organization leaded to a variety of deep-rooted social conflict. Based on this, we should firstly improve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modify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nd be explicit about the independent legal entity status of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Secondly, we should enact a special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Law" based on the Constitution, which can specifically conduct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We shoul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shares system reform where conditions permitted and aroused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 shareholders and enhanced the cohesion and solidarity of collective economy through shares quantified and property rights clarified. Another more,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Zhejiang Province Legislation about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ask various regions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so that it can further enrich and deepen the ownership theory of collective economic. At last, we should put forward a Relief System which can improve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protection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hen, it can provid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引文
2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第3-5页。
    3罗猛:《村民委员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定位与职能重构》,载《学术交流》2005年第5期,第51-55页。
    5童之伟、殷啸虎主编:《宪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92页。
    6胡鞍钢等:《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载《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期,第12页。
    7朱垭粱:《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其成因探悉》,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年第6期,第73—76页。
    8麻渝生、苏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演变、问题及对策》,载《理论探新》2008年第10期,第1页。
    9蔡定剑著:《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92页。
    10孔繁军、许尚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制问题》,载《发展论坛》2002年第3期,第59页。
    11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12许安标、刘松山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8页。
    13蔡定剑著:《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213页。
    14周国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载《农村经营》2007年第5期,第7-10页。
    15崔艺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载《特区经济》2008年第9期,第160-162页。
    16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17王春平,张立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与企业化改造》,载《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2期,第35-39页。
    18任丹丽:《论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主体地位》,载《理论界》2006年第6期,第98-100页。
    19王国忠:《论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及相互关系》,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0李洪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与功能发挥的理论思考》,载《农村经营管理》2006年第4期,第19-25页。
    21许奕平:《按份共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形式的完善》,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70-77页。
    22马汉学:《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研究》,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5期,第71-74页。
    23陈东平:《高额村级债务的主要原因与主体责任——对村级债务25万元以上72个地市数据的解释报告》,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0-17页。
    24许崇德、胡锦光等编著:《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25王在全:《来自浙江“第一村”的报告》,载《经济论坛》2005年第16期,第10-101页。
    26赵彦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现状分析》,载《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2期,第49-51页。
    29黄松有著:《土地承包司法解释实例释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30徐伟、陈永滨:《论超生子女是否享有农村土地征收补偿费用资格》,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07页。
    31徐祥临:《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载《中国信息报》2008年第1期,第4页。
    32李瑜青、田先纲主编:《行政诉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35页。
    1、蔡定剑著:《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黄松有著:《土地承包司法解释实例释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5、王禹著:《我国村民自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李凡著:《中国城乡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7、许安标、刘松山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版。
    8、赵一红著:《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中自制规章与国家法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童之伟、殷啸虎主编:《宪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
    2、许崇德、胡锦光等编著:《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瑜青、田先纲主编:《行政诉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2、罗猛:《村民委员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定位与职能重构》,载《学术交流》2005年第5期。
    3、胡鞍钢等:《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载《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期。
    4、朱垭粱:《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其成因探悉》,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年第6期。
    5、麻渝生、苏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演变、问题及对策》,载《理论探新》2008年第10期。
    6、孔繁军、许尚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制问题》,载《发展论坛》2002年第3期。
    7、周国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载《农村经营》2007年第5期。
    8、崔艺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载《特区经济》2008年第9期。
    9、王春平、张立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与企业化改造》,载《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2期。
    10、任丹丽:《论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主体地位》,载《理论界》2006年第6期。
    11、王国忠:《论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及相互关系》,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2、李洪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与功能发挥的理论思考》,载《农村经营管理》2006年第4期。
    13、许奕平:《按份共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形式的完善》,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4、马汉学:《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研究》,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5期。
    15、陈东平:《高额村级债务的主要原因与主体责任——对村级债务25万元以上72个地市数据的解释报告》,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6、王在全:《来自浙江“第一村”的报告》,载《经济论坛》2005年第16期。
    17、赵彦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现状分析》,载《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2期。
    18、徐伟、陈永滨:《论超生子女是否享有农村土地征收补偿费用资格》,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徐祥临:《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载《中国信息报》2008年第1期。
    1、秦晖:《什么是“集体所有制”?——关于产权概念的若干澄清》,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20060929179435.html,(访问日期:2010年5月20日)。
    2、张松柏:《试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判断标准》,http://www.lawfirm.com.cn/Article/Article_Info.asp?Id=16,(访问日期:2010年6月23日)。
    1、《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2007年修订版。
    2、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浙委办〔2005〕39号)。
    3、《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
    4、《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
    5、《宁波市关于认真做好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的意见(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