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通过计划手段实现对社会生活的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快速的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促成了一个具有相对自主性社会的形成,社会结构产生了激烈、深刻、持续的分化,社会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多元化,社会异质性和不平等程度增强,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增多。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建立在传统行政一元化基础之上,对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缺乏足够的弹性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因此,如何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政府职能改革,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调节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生机勃勃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动态平衡,成为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学术界对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反思和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社会”关系为分析视角,通过对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深刻剖析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动力机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现实障碍以及可行路径。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演变,但在历史的梳理之上,笔者更为关注这一演变背后的规律性和制约因素,并期望能给予理论上的说明,为新时期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可行性路径。钱穆认为:“研究制度,不该从制度本身来看,而该会通着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研究。”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虽然只是社会体制中的一种形式,但是它的演变与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对社会管理体制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在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下不断地演进和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一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国家一元化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逐步分化,但是分化并不等于对立。相反,“国家-社会”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密切,这深刻影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发展。因此,以“国家-社会”关系变迁为分析视角,为分析我国建国以来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提供的基本分析路线,也为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基本的路径。
     我们必须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才能看清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才能分辨出在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中蕴藏着多少动能和携带着哪些阻力,才能为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可行的发展路径。因此,对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历程的回顾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关键。建国后,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行政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行政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松动和日渐式微、治理多元化社会管理体制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体现不同的特征。其中,行政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是改革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形态,这种管理体制以中央高度集权为前提、政府全能为主要特征,通过科层化的组织体系、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以及全能的社会管理功能实现整个社会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这种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和价值取向,使之后的社会管理体制对之产生极大的路径依赖。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国家全能的形象不断受到质疑,国家也不断分权、放权,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我国社会结构也逐步由国家一元化向“国家、市场、社会”三元过渡,传统行政一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失去存在的土壤,而不断松动。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处于转轨期,新旧体制碰撞、冲突、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旧的体制逐步消退,新的体制逐步发挥作用,这也为现阶段我国治理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制度化构建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基础。总之,这一时期我国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松动以政府分权放权为前提、以放松管制为主要特征,通过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适应性调整,实现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与服务以及社会的自我管理与服务。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向治理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体制以社会主体的地位凸显为前提、以“国家、市场、社会”的多元互动为特征,通过网络化的组织体系,综合运用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以及社会自治机制等手段,实现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我国现阶段倡导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导。
     不同时期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社会管理体制模式,与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各种动力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这就是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动力机制,对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的分析是我们深刻把握社会管理体制演变规律,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前提。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动态运行体系,主要包括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的结构要素、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变迁的历史进程以及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变迁的客观规律。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的价值形态构成要素、理论形态构成要素、实践形态构成要素以及主体形态构成要素。价值形态作为导向性因素、理论形态作为指导性因素、实践形态作为诉求性因素、主体形态作为推动性因素,在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价值形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体现人类社会治理发展的三种形态即:以“秩序稳定”的核心的价值导向、以“公平效率”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以及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价值导向;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的理论形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对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去重要推动作用的“集权与分权”理论以及“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管理体制演变机制的实践形态构成要素受制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多元化的实践诉求,以及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现实诉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机制中主体形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国家(政府组织)、市场(市场组织)和社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动力机制的演进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以秩序稳定为导向的国家一元化推进阶段、以效率公平为导向的国家-市场合力推动阶段和以公平正义为导向的国家-市场-社会多元推动阶段。每种动力因素在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的不同的阶段作用的力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社会管理体制之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社会管理体制模式转换的关键时刻常常会因为某一力量的发育不足而出现模式转换困境。在我国,社会力量发育不足,要构建治理多元化的体制,就要大力发育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纵观我国社会管理体制60多年的演变历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演变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并呈现典型的规律性特征。总的来说,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演变遵循了从统治到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管理到服务的演变路线。而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形态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与此相对应的是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而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差异背后体现了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社会管理可以分为:无主地社会管理模式、国家控制社会模式、社会参与国家模式、国家社会合作模式、国家社会共生模式以及社会自治模式。我国现所现阶段构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属于社会参与国家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不足,但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是要在这种模式的发展进步中,实现国家-市场-社会的合作共生,实现强国家和强社会。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要实现国家-社会的合作共治需要一定的条件,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沟通机制、构建合作互动网络等,在市场互动中实现国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以及多元合作伙伴关系的生成。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但是,影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因素很多,如传统的社会管理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惯性依赖、我国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管理中社会力量实质性参与不足等等,这些既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演进的体制性障碍,也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思想观念的阻力。基于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剖析,文章认为,现阶段要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向现代治理多元化的制度性构建,必须在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培育社会力量、增强社会自治能力,构建多元合作治理网络。
After founding, new china established a highly centralized system of planning system and controlled the society by this mean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the 90s of last century,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rapid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riod, economic reform led to a relatively autonomous social formation, which has brought social structure differentiation, interests diversity, needs diversity, social heterogeneity, social inequality, social conflicts and so on. However, the current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So there is not enough flexibility to handl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re, how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social order and social forces by reformi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is a strategic issue. There is not deep reflection and research in academia.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ollows the guidelines of " Macro focus, micro-start", mainly takes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object,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law of its evolution,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dynamic mechanism of it, to find the innovation and feasible path.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paper is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owever, the author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laws behind it, and hopes to give a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to find the innovation and feasibility path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Qian Mu once said:"the research on system shouldn't only system itself, should study all the facts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is a type of system, however, it also reflects specific economic and social situation. Different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situation has a deep impact on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is in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Before the reform,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national unifi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gradually to "state, market, social" ternary structure. This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velopment profoundly. Bu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doesn't mean the confrontation of "state, market, society". Therefore, taking ternary interaction of "state, marker, society" a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per provides the basic routes of analysis and the basic path of innovation about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We must conduct in-depth reflection on our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find the law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evolution, and the obstacle of innovation, in order to find a feasible path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n socie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three stages:the administrative unification, the loosening of administrative and governance.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unification stage mainly appears before reform.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is central premise, government as the main feature almighty, which controls the entire society through the hierarchy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 top-down operating mechanism. This kind of system involves strong color of plann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It also affects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After the reform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a variety of social problems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mage of the state is challenged.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al situation, the state has continued separating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Thus,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gradually to "state, market, social" ternary structure. The administrative unification system has been loosening. In the period, there is collide, conflict, and assimilation in the old and new systems. In this process, the old system gradually fades, and the new system gradually plays a role in social management. In short, in this stage government gradually decentralize the power,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loosening. Government controls society and provides service by the adaptation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New era,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governance. In this period,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have been connected by the network of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multiple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pattern of "party leadership,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social cooper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guidance for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n.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different kind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is that there is various factors and different mechanism.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evolution is a complex dynamic system, which contains structural element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objective laws of its evolution. Among them,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include the value factors, the theoretical form elements, practical elements and the subject elements. The value elements mainly contain the "order and stability", "the fair and efficient" as well as "justice" as the core value-oriented. The theoretical form elements mainly contain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ycentric governance" theory. The practical elements mainly contain the reality demands of multi-needs and multi-interests,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harmony. The subject elements mainly contain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mechanis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tate promoting in order-stability oriented, state-market promoting in the fair and efficient oriented and state-market-society promoting in justice oriented. Different dynamic factor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in different stages. Specific system mode is the outcome of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we should develop the social forc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has its own unique course and regular features according its evolution.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s from control to governance, from centralization to decentralization, from management to service. Human society has experienced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industrial society and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his corresponds to a rule-based governance,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service-oriented society governance. And different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reflects the differe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there is terra nullius social management mode, state-controlled social management mode,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state management mode, the state-social cooperation mode, the state model of social coexistence and social self-government model. The pattern of "party leadership,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social cooper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has its own shortage. But based on it, social management in modern develops and to achieve the cooper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our system reforming is based on strong state-weak social circumstances, so we should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 facilitate the communication in state, market, and social to realize governance.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law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benefits the reform and research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there is more factors that obstructs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ideas, the inertia of traditional reliance, the imperfect of china's current system of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lack of substantiv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forc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paper, we takes that we should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state, market, society",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reform the 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social forces, enhance social capacity of it self, and establish multi-cooperative network.
引文
①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②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③丁元竹:《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9期。
    ④何增科:《论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⑤陈振明等:《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①何增科:《论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①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8页。
    ③刘先江:《“国家与社会”视野中的政府管理社会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④Joseph E Stiglitz:《参与和社会变革》,见胡鞍钥、王绍光主偏:《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经济出版杜,2000年版,第146页。
    ①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 peter Evens:"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1985. ③ Timothy Mithell:"The limits of the state: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 cr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5,1991.
    ②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1996年版,第258-259页。
    ①法团主义是施米特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之一。作为利益代表系统,法团主义本身指一定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强调国家与社会互动,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
    ②马仲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③刘继同:《从依附到相对自主:国家、市场与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④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⑤冯小英:《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组织路径的选择与思考》,《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①范翠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初探》,《南京师范大学报》,2001年第2期。
    ②吴锦良:《政府与社会: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③卢汉龙:《从党政管理到社区管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讨论会”交流论文(2002年11月29-30日,上海)。
    ④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⑤曹闻民:《论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政府责任》,《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10期。
    ⑥李军鹏:《论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⑦陈伟东,孔娜娜:《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⑧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①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中国社区发展战略:政府与社会衔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①吉登斯;文军,赵勇:《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②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①费孝通:《神兽之间》,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资料室,1991。
    ②费孝通:《神兽之间》,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资料室,1991。
    ③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学术月刊,2008年2月。
    ④郑杭生,杨敏:《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⑤朱新民等主编:《现代管理科学词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⑥吴丽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页,“社会管理”条。
    ①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杜会管理与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第38页。
    ③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
    ④李军鹏:《政府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
    ⑤丁元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休制的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6期。
    ⑥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⑦张钟汝等编著:《城市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陆文荣:《社会管理:作为实践和概念》,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分论坛论文集。
    ②陆文荣:《社会管理:作为实践和概念》,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分论坛论文集。
    ③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2005年第7期。
    ④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求是》,2005年第6期。
    ①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②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孙炳耀:《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题研究班参考材料》,第207页。
    ④姜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⑤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
    ⑥杨雪冬:《社会权力与社会治理》,载何增科主编的《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⑦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⑧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①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②何增科:《论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③谢庆奎等:《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④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特点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①侯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4期。
    ②李晓萍:《试论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前沿》,2005年第8期。
    ③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④《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4页;《辞海》,印刷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562页。
    ⑤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杨伟民编著: 《社会政策导论》(第七章“社会政策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0页。
    ②谭元敏:《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7期,第70页。
    ③杨静:《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内涵发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25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250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②王扬:《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1页。
    ③谭元敏:《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7期,第72页。
    ④列宁:《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①郭跃军:《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论纲》,《理论界》,2008年第7期。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7-25。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7-25。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06-10-12(1)。
    ②郭跃军:《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论纲》,《理论界》,2008年第7期,第14页。
    ①陆学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李亚彬:《科学发展观:引领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光明日报,2006-01-13。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2。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16。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1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19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⑧《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②黄艳:《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43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20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页。
    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
    ①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②同上。
    ③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④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第584、586页。
    ②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①雷洁琼:《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早在1949年12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就正式发出《关于取消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的指示》。参见:丁茂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③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李瑞祥:《论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②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浙江人民1988年版,第112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页。
    ④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①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①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②陈伟东:《社区自治: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③陈伟东:《社区自治: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④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中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⑤[苏]A.M.奥马罗夫:《社会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①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②郭虹:《从单位到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1期。
    ③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吉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④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①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②非政府公共权力是指群众性自治组织、民间社团、社会中介组织等非政府或单位的机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仁拥有的在社会中进行管理的权力。参见胡宗山:《社会建设与社区治理转型》,《社会》,2003年第1期,第25页。
    ③关于逆向资源再分配,周雪光的《“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以此为例对社会管理体制中管理方式进行分析。
    ④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①安东尼·吉登斯:《民族一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②郭虹:《从单位到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1期。
    ③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①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②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程美东:《现代化之路——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全面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4-185页。
    ④何亚群,王明生:《单位体制与社区体制:当前我国城市社会整合的二元模式探析》,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⑤宋林飞,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版,第292页。
    ⑤宋林飞,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版,第292页。
    ①李汉林:《关于中国单位社会的一些议论》,载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区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1-1152页。
    ②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①安德里亚:《基督城》,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②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6页。
    ②[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79页。
    ③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②郭圣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第59页。
    ①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54页。
    ①陈烽:《略论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5期。
    ①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转引卢汉龙:《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2009年版,第59-60页。
    ②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李培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2页。
    ②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③《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与探索》下册,641-642页。
    ④项飚,宋秀卿:《社会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⑤《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与探索》下册,641-642页。
    ①夏学銮:《社区照顾理论、政策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②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9页。
    ③吴德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④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①华伟:《单位制向社区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②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4页。
    ③丁超:《新型城市社区的兴起》,《中国方域》,2001年第5期。
    ④李雪萍对社会问题单位化和社会问题社区化作了深入的分析。参见: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8页。
    ①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54页。
    ②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上)》,载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夏季号(总第26期),第187页。
    ③1999年11月11日《中国改革报消息》。
    ④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⑤邓敏杰:《创新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75-79页。
    ①根据李培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相关资料整理。
    ①朱建刚: 《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上)》,第188页。
    ②项飚,宋秀卿:《社会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③阎明夏:《大力开展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街坊通讯》1997年第1期。
    ④1999年3月22日《报刊文摘》消息。
    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①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54页。
    ②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①马卫红,桂勇:《从控制到治理——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组织框架的变迁》,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①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87页。转引: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页。
    ③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和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④杨敏:《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意涵之探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①武克全:《以新的视野和思路推进社区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②陈伟东提出社会事务分类管理的概念。参见:陈伟东:《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③身份制包括:阶级身份系列、城乡居民身份系列、“工人”和“干部”身份系列以及所有制身份系列。身份制不仅仅指简单的身份划分和区别,而是包括和身份附在一起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因此,身份制是体现了平均主义掩盖下的社会不平等的制度。
    ①根据李实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资料整理。
    ①顾建键:《转型中的社会治理—和谐社会构建与城市社会发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99页。
    ①徐祖荣:《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基于浙江的研究》,《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1期。
    ②任明辉:《中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科学决策》,1997年第5期。
    ①陆文荣:《社会管理:作为实践和概念》,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分论坛论文集。
    ①(美)B.盖伊·皮德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55页。
    ② Jon Pierre,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State:Citizens, Consumers, and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Market", in B. Guy Peters and Donald J. savoie, eds, Governance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MCGILL-Queen's Press,1994,P.55.
    ③这期间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如:《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关于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意见》、《关于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通知》、《关于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实行脱钩改制意见的通知》、《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等。参考:王澜明:《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与现状》,《红旗文稿》2006年第15期。
    ④合同外包制指把民事行为中合同引入到公共管理的领域中,它的应用以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为前提,变过去单方面的强制行为为一种双方合意的行为。(参考:陈振明:《提高政府绩效的15种市场化工具》,《社会主义论坛》2008年第12期。)如公益服务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公益服务人员签订合同以实现“以钱养事”的政策。特许经营制指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提供某项公共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即特许经营,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它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私营企业通常要向政府付费。用者付费指公众在享受公共服务时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服务提供模式。如城市水务管理等。(参考: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①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①陈启能,姜芃:《中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发展》,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①郭道辉:《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①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①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民政部编:《中国民政工作年鉴·1999》,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②陆文荣:《社会管理:作为实践和概念》,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分论坛论文集。
    ①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①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②陈伟东:《中国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年10月。
    ①徐永祥:《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构》,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②周其任:《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①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②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9/28/2647996_1.shtml。
    ③ 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反映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
    ④迟福林,殷仲义:《发展型社会: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人民论坛,2008年第12期。
    ①郑伟:《社会管理权力结构形成中的非政府组织地位作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②陈伟东:《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年10月。
    ③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课题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的作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6页。
    ①蔡立辉:《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②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11-08(1)。
    ③丁元竹:《走向社会共同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07页。
    ④丁元竹:《走向社会共同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39页。
    ①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②丁元竹:《走向社会共同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09页。
    ①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②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③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①郑杭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武汉市委中心组成员作的报告,2007年9月20日。
    ②陈振明等:《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③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④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英)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1期。
    ② Tim Plumptre & John Governance and Good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and Aboriginal Perspectives, Institute On Governance, Canada, December3,1999.
    ③丁元竹,《走向社会共同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9页。
    ④陈庆云等:《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文到社会本文》,《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4期。
    ①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和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② J. Kooiman(edu.),1994, Mor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Sage; R. Rhodes,1996, The New Governmance: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44):652-667.
    ③李景鹏:《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第16-17页。
    ④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和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①顾肖荣:《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管理——谈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
    ③黄钟:《市场经济要求改革政治体制一董辅访谈录,政治中国》,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①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一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③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新华社2006年10月21日。
    ④卢汉龙:《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①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②林尚立:《社会基层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③丁宏,王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博弈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②郭圣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理论与改革》,2006第4期,第59页。
    ③(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④邓伟志:《发展社会组织与“三点成面”》,文汇报,2009-2-17(1)。
    ①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区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②张洪武:《社区治理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安排》,《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④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①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
    ②社会公共空间不同于社会生活空间和社会工作空间,公共空间是社会公共事务聚集的场域,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工作空间的分离,有利于政府集中力量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对社会实行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③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①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②深圳市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大量的非深圳籍人口为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给深圳市带了了巨大的社会管理压力。因此,找到一条新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路径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为此深圳市以试点为突破口,逐步在全市推行新的居住办法,2008年5月22日,深圳市颁布《深圳市居住暂行办法》,其主要做法是:根据人群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将居住证与政府社会福利挂钩;加强流动人口身份信息的管理;实施以房管人和以证管人相结合的政策等。详细资料参考深圳商报:《深圳8月1日起实行居住证制度,持证可优先入户》,原载深圳新闻网,搜狐网《新闻中心》栏目转载,http://news.sohu. com/20080701/n257852559.shtml,2008年7月1日。
    ③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①何菲:《社区调解——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①资料来源: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创新见成效,五年铸辉煌》,载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官方网站《政务动态》栏目,http://www.nnipn.gov.cn/4754/2007-5-18/4754-211591-1179473882570.html,2007年5月18日。
    ②卢汉龙:《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2009年版,第125页。
    ①(波兰)彼特·什托姆普卡: 《信任》,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0页。
    ①《列宁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30卷,第418页。
    ①张康之:《论组织的转型:从控制到合作》,《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②张康之:《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23页。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第32页。
    ②恩格斯:《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334页。
    ③《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页
    ②恩格斯:《集权和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6页。
    ③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136页。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00-101页。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7页。[美]奥斯特罗姆、帕克特、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12页: 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8—99页。转引,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165页。
    ①李志宏:《社区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运作》,《软科学》,2004年第4期。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③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215页。
    ①盖·彼德斯:《欧洲的行政现代化:一种北美视角的分析》,宋世明译,外国行政改革评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②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③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兴起》,载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④莱斯特·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⑤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①陆学艺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②数据来源陆学艺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岳经纶,陈泽群,韩克庆主编:《中国社会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资料来源:杨伟民: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分层,载《首届社会政策国家论坛暨系列讲座》(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
    ①凌志军:《变化——1990年至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甘阳:《中国道路——30年与六十年》,《读书》,2007年第6期。
    ③改革共识的转变部分参考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364-371页。
    ①何清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0年第3期。
    ①孙立平著:《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①陶传进:《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关系:一种批判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①罗伯特·D.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载《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3期。
    ③社会自我调节的实现有赖于国家通过公共政策,完善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让公民、公民性的社会组织以主题的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和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与享受过程。
    ④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14页。
    ①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2005年。
    ②兰德公司:《国家绩效的衡量》,《中国国情分析报告》,2002年第77期。
    ①道格拉斯·C·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①岳经纶,陈泽群,韩克庆主编:《中国社会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页。
    ①岳经纶,陈泽群,韩克庆主编:《中国社会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②Parsons,T.& Smelser,N.Economy and Society.London:Routledge.1956:44.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170页。
    ④韩克庆: 《市民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再监视》, 《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②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①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行政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从狭义上来讲的,指国家政权中的行政机关,特指政府体制,在中国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不包括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广义的行政体制则指涉及国家政权的所有机关,既包括政府体制也包括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
    ①刘小川:中国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26页。
    ②资料来源:宋新中主编:当代中国财政史,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09-410页。
    ①刘小川:《中国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20页。
    ②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56页。
    ①《中国财政年鉴》,第367页,中国财政杂志社2003年。
    ①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页(www.mof.gov.cn),相关比例为计算得出。
    ②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主要问题:内外不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事权划分不清,政府活动存在越位、缺位的现象;上下不明: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不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不够明确,而且交叉过多,有些应当由中央承担的事物却推给了地方,有些应当由地方承担的中央却在安排支出,这样造成政府间相互推诿、财政分配上纠缠不清。
    ①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①冯小英: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组织路径的选择与思考》, 《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第114页。
    ②马仲良: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第32-33页。
    ①王文元: 《社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第90页。
    ①刑方霞,李敏昌: 《中国行业协会现状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商场现代化》,2007年4月。
    ②俞可平: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张立鹏译,欧阳景根校, 《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②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③“以人为本”的首次提出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这次会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七大都重申了“坚持以人为本”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125页。
    ①根据相关研究,系统整合考虑的主要是: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适应的问题。社会整合考虑的则主要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这个相互适应的纽带是共同的价值规范。参考文献: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页。
    ①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②资料来源:《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社会组织在执政者视野中实现“华丽转身”》,选自《2010年社会建设十大新闻社会与社会组织互动加深》,载《半月谈》,2011年1月4日。
    ①陈伟东:《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①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丁宏,王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博弈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24页。
    ②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06页。
    ③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周修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和谐深圳建设》,《南方论丛》,2006年第4期。
    ②姚华平:《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30年》,《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①一般意义上单位是社会进化到一定程度后为完成专业性功能而形成的组织,但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单位的功能由单一变为综合,并形成了著名的“单位制”。在这一模式中,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实际上享有准政府的地位,因此,单位是所在区域或行业的公共权力的人格化代表。非政府公共权力是指群众性自治组织、民间社团、社会中介组织等非政府或单位的机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仁拥有的在社会中进行管理的权力。参考:胡宗山:社区建设与治理转型,社会,2003,11。
    ②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③范翠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初探》,《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②陈伟东:《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年10月。
    ③陈伟东:《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年10月。
    ④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朱建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下)》,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秋季号,第181页。
    ③胡宗山:《社区建设与治理转型》,《社会》,2003,11。
    ④包国宪,潘旭:《“新三元结构”与公民社会发展—从政府体制改革的视角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07,(11)。
    ①吴锦良:《政府与社会: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②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道德经》第十七章《淳风》节选。
    ①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
    ②参阅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①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32页。转引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②杨宏山:《宪政视角下的中国公共行政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4页。
    ④张康之:《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20-23页。
    ①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分析视角,分析的与之相对于的社会管理模式。资料来源: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康之:《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等。
    ②借鉴王巍在《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的概念。参考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④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胡孟霞:《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4-167页。
    ③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④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⑤ EVANS PB. State—Society Synergy:Government and SocialCapital in Development, Berkeley [M]. California: Universityof California,1997:85-118; MIGDAL J S. 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 andSociety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①张康之:《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
    ③张康之:《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④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行政论坛》,2008年第6期。
    ⑤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①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何增科,俞可平:《“社会主义与公民社会”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185页。
    ③王乃圣:《公民社会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④对此国内学者称之为“国家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或者“国家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或“国家优位”和“社会优位”。参考: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⑤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中国社区发展战略:政府与社会衔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⑥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⑦曹闻民:《论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政府责任》,《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10期。
    ① Joes S. Migdal, Atul Kohli, Viveenne shu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p.322.
    ②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① Joes S. Migdal, Atul Kohli, Viveenne shu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p.321.
    ② Joes S. Migdal,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ate one another, 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p.57.
    ③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④王宝治:《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社会-个人三元分析框架》,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
    ⑤ Joes S. Migdal, Atul Kohli, Viveenne shue,eds.,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esp. the conclusion.
    ⑥ Atul Kohli, "Centralization and Powerlessness:India's Democracy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igdal. Kohli. And Shue. Eds, p.323.
    ⑦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⑧ Naomi Chazan, "Engaging the state:Associational Life in Sub-Saharan Africa", in Migdal, Kohli, and Shue, eds, pp.256,276.
    ⑨ Vivienne Shu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 In Migdal, Kohli, and shue. Eds, p.65-68.
    ①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中国社区发展战略:政府与社会衔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②Walder,"The Decline of Communist Power:Elements of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and Society,1994(23).
    ③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年。
    ④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和社区运动的民族志》,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⑤Read,Benjamin L "State,Social Networks and Citizens in China's Urban",2003.
    ⑥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①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②王乃圣:《公民社会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③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中国社区发展战略:政府与社会衔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①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中国社区发展战略:政府与社会衔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②陈伟东教授把中国的社区建设分为“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和“国家主导的社会行动”阶段,目前中国社区建设正处于向“国家主导的社会行动”阶段转变。笔者认为,这同样适合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发展阶段。
    ③这里的“强国家”只是相对应“弱社会”而言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离现代化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同时,促进社会力量的培育和发展。
    ④赵黎青,柏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地1期。
    ⑤徐金发,王其富:《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①连玉明:《社会组织的弱势地位亟待改变》,载北京日报,来源中国改革网,2010年9月20日。
    ②“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①彼特·德鲁克:《社会的管理》,第68页。
    ② Joseph E Stiglitz:《参与和社会变革》,见胡鞍钥、王绍光主偏:《政府与市场》,第146页,北京,中国计划经济出版杜,2000。
    ③ I.ester.M.salamon,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The Johns Hopkins Comparative Nonprofit Sector project,1999.
    ④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⑤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⑥丁竹元:《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构建》,《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⑦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第120页,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①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②胡宗山:《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转型》,《社会》,2003年第11期,第25页。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②申思行:《部门扯皮,别让改革在“走程序”时迷了路》,深圳新闻网,2010年11月24日。
    ③肖擎:《泥石流灾害致人死亡 政府怎能指责民众》,汉网-长江日报,2010-7-1,http://www.chinatransparency.org/newsinfo.asp?newsid=7746
    ①陈振明等:《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②周红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原因与方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③陈振明,卢霞,张娜:《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研究报告之三》,《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④卢汉龙:《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①资料来源:《我向市府提建议噪音污染究竟该由谁来管》,http://news.163.com/06/1118/08/306S202 N000112299.html.
    ②何增科:《论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③郑伟:《社会管理权力结构形成中的非政府组织地位作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①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②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③郑伟:《社会管理权力结构形成中的非政府组织地位作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④翟茂娜:《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社会纵横》,2008年第6期。
    ①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每十万人拥有的非营利组织数分别为625个、177个和283个。参考资料:魏云珍:《深圳的民间组织发展状况》,南京商贸信息网《协会天地》栏目,2007年4月18日。
    ②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③张志刚:《公共管理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118页。
    ④姚远:《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构建研究》,大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① MOHAN G.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From Epistemological Reversals to Active Citizenship[J].Geography Compass,2007,1(10):1-18.
    ② ANDREW C, GOLDSMITH M.From Local Government to Local Governance and Beyond?[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8,19(2):101-117.
    ③资料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调研资料。
    ④ ARNSTEIN,SHERRY R.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69,35(4):216-224.
    ①郭风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机制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第12期。
    ②张康之:《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③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
    ④何艳玲,蔡禾:《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内卷化”及其成因》,《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87页。
    ③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④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⑤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③杨宏山:《宪政视角下的中国公共行政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①斐迪南·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0年第1期。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参考资料:南方日报,2010年12月22日。
    ②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古德曼: 《改革二十年以后的中心与边缘:中国政体的重新界定》, 《二十一世纪》,2000年第10期。
    ①张孝芳: 《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治理》, 《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②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①徐金发,王其富:《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①唐士其:《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②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董明:《在场的“社会”与社会和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④董明:《在场的“社会”与社会和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①林尚立: 《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91、1977年版。
    5.《毛泽东文集》第5-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邓小平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7.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陈伟东等编:《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10.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陈启能,姜芃:《中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发展》,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美东:《现代化之路——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全面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道德经》第十七章《淳风》节选。
    14.邓敏杰:《创新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15.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7.丁茂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8.丁元竹:《走向社会共同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
    19.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20.费孝通:《神兽之间》,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资料室,1991年版。
    2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3.顾建键等:《转型中的社会治理—和谐社会构建与城市社会发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课题组:《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的作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杂志社,1994年版。
    27.何艳玲:《都市街区中的国家和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8.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29.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0.何增科,俞可平:《“社会主义与公民社会”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1.胡鞍钥,王绍光主偏:《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经济出版杜,2000年版。
    32.黄钟:《市场经济要求改革政治体制一董辅访谈录——政治中国》,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4.金太军主编:《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6.雷洁琼:《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8.李实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9.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李友梅:《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4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4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3.林尚立:《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44.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5.凌志军:《变化——1990年至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47.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8.刘小川:《中国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9.卢汉龙等著:《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0.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2.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区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5.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7.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58.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9.宋林飞,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版。
    60.宋新中主编:《当代中国财政史》,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61.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孙立平著:《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3.唐士其:《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4.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5.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吴德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68.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69.夏学銮:《社区照顾理论、政策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1.杨伟民编著:《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4.岳经纶,陈泽群,韩克庆主编:《中国社会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6.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张志刚:《公共管理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8.张钟汝等编著:《城市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9.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周建明、胡鞍钢、王绍光:《和谐社会建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周其任:《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朱新民等主编:《现代管理科学词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84.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5.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86.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87.安德里亚:《基督城》,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88.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89.道格拉斯·C·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0.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和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1.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盖·彼德斯:《欧洲的行政现代化:一种北美视角的分析》,宋世明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93.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4.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95.华尔德:《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传统主义》,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6.吉登斯;文军,赵勇译:《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7.莱斯特·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8.莱斯特·萨拉蒙、赫尔穆特·安海尔:《公民社会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9.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0.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01.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2.彼特·德鲁克:《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波兰]彼特·什托姆普卡: 《信任》,中华书局,2005年版。
    104.[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05.[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7.[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8.[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9.[美]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英文版),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0.[美]B.盖伊·皮德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1.[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2.[美]奥斯特罗姆、帕克特、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3.[苏]A.M.奥马罗夫:《社会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4.[英]安德鲁·海伍德,张立鹏译,欧阳景根校,《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 Arnatein, Sherry R.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69.
    116. EVANS P B. State—Society Synergy:Government and SocialCapital in Development, Berkeley California.
    117. Atul Kohli, "Centralization and Powerlessness:India's Democracy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igdal. Kohli. And Shue. Eds, p.323.
    118. I.ester.M.salamon,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The Johns Hopkins Comparative Nonprofit Sector project,1999.
    119. Jon Pierre,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State:Citizens, Consumers, and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Market", in B. Guy Peters and Donald J. savoie, eds, Governance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MCGILL-Queen's Press,1994.
    120. J. Kooiman(edu.),1994, Mor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R. Rhodes,1996,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44).
    121. Joes S. Migdal, Atul Kohli, Viveenne shu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22. Joes S. Migdal,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ate one another, 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23. Naomi Chazan, "Engaging the state:Associational Life in Sub-Saharan Africa", in Migdal, Kohli, and Shue, eds, pp.256,276.
    124. Parsons,T.& Smelser, N..Economy and Society. London:Routledge.1956:44. Read, Benjamin L "State, Social Networks and Citizens in China's Urban",2003.
    125. Tim Plumptre & John Governance and Good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and Aboriginal Perspectives, Institute On Governance, Canada, December3,1999.
    126. Vivienne Shue, "State Power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 In Migdal, Kohli, and shue. Eds, pp.65-68.
    127. Walder, "The Decline of Communist Power:Elements of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and Society,1994(23).
    1. 包国宪,潘旭:《“新三元结构”与公民社会发展—从政府体制改革的视角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2. 蔡立辉:《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 曹闻民:《论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政府责任》,《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10期。
    4. 陈烽:《略论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5期。
    5. 陈福今:《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6. 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特点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7. 陈伟东,孔娜娜:《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8. 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中国社区发展战略:政府与社会衔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9. 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0.陈庆云等:《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文到社会本文》,《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4期。
    11.陈振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界定》,《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12.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
    13.陈振明:《提高政府绩效的15种市场化工具》,《社会主义论坛》,2008年第12期。
    14.陈振明:《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15.陈振明,卢霞,张娜:《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研究报告之三》,《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16.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17.迟福林,殷仲义:《发展型社会: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人民论坛》,2008年第12期。
    18.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9.丁超:《新型城市社区的兴起》,《中国方域》,2001年第5期。
    20.丁宏,王巍:《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博弈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1.丁元竹:《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9期。
    22.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构建》,《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23.丁元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休制的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6期。
    24.董明:《在场的“社会”与社会和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25.董瑞丰:《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瞭望》,2008年第10期。
    26.范翠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初探》,《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7.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8.冯小英:《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组织路径的选择与思考》,《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29.甘阳:《中国道路——30年与六十年》,《读书》,2007年第6期。
    30.古德曼:《改革二十年以后的中心与边缘:中国政体的重新界定》,《二十一世纪》,2000年第10期。
    31.顾肖荣:《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管理——谈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32.郭道辉:《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3.郭风英:《“单位改制社区”居民利益关系变迁》,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
    34.郭风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机制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第12期。
    35.郭虹:《从单位到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1期。
    36.郭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8期。
    37.郭圣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
    38.郭跃军:《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论纲》,《理论界》,2008年第7期。
    39.何菲:《社区调解——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40.韩克庆: 《市民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再监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41.何清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0年第3期。
    42.何亚群,王明生:《单位体制与社区体制:当前我国城市社会整合的二元模式探析》,《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43.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44.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5.何增科:《论改革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8期。
    46.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47.何增科:《治理评价体系的国内文献述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6期。
    48.侯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4期。
    49.胡孟霞:《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50.胡盛仪:《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思考》,《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51.胡宗山:《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转型》,《社会》,2003年第11期。
    52.华伟:《单位制向社区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53.黄艳:《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研究》,中国期刊硕士论文库,2008年。
    54.姜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5.鞠正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改革》,《攀登》,2009年第1期。
    56.兰德公司:《国家绩效的衡量》,《中国国情分析报告》,2002年第77期。
    57.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58.李国青,由畅:《新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9.李汉林:《转型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吉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0.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61.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基于宁波市社区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
    62.李景鹏:《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
    63.李军鹏:《论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4.李军鹏:《政府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
    65.李猛,周飞舟,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第16期。
    66.李培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67.李瑞祥:《论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68.李晓萍:《试论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前沿》,2005年第8期。
    69.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求是》,2005年第6期。
    70.李志宏,《社区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运作》,《软科学》,2004年第4期。
    71.林尚立:《社会基层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3期。
    72.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
    73.刘继同:《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中国公共管理论坛》,2002年第10期。
    74.刘继同:《从依附到相对自主:国家、市场与社区关系模式的战略转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75.刘淑珍:《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问题》,《理论学刊》,2002年第7期。
    76.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77.陆学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78.马卫红,桂勇:《从控制到治理——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组织框架的变迁》,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9.马西恒:《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
    80.马仲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81.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社会管理思想研究》,《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2期。
    82.任明辉:《中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科学决策》,1997年第5期。
    83.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84.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85.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年。
    86.谭元敏:《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7期。
    87.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88.陶传进:《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关系:一种批判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89.王宝治:《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社会-个人三元分析框架》,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
    90.王澜明:《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与现状》,《红旗文稿》,2006年第15期。
    91.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年第1期。
    92.王乃圣:《公民社会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93.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区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94.王文元:《社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95.王秀琴:《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提高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96.王扬:《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7.武克全:《以新的视野和思路推进社区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8.吴锦良:《政府与社会: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99.吴丽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100.项飚,宋秀卿:《社会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101.刑方霞、李敏昌: 《中国行业协会现状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4月。
    102.谢庆奎等:《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03.谢庆奎,谢梦醒:《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04.徐金发,王其富:《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05.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106.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107.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
    108.徐永祥:《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构》,《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109.徐祖荣:《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基于浙江的研究》,《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1期。
    110.阎明夏:《大力开展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街坊通讯》,1997年第1期。
    111.严书翰:《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中共云南省党委学报》,2006年第1期。
    112.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
    113.杨宏山:《宪政视角下的中国公共行政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4.杨静:《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内涵发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115.杨敏:《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意涵之探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16.杨荣:《论北京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17.杨伟民:《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分层》,载《首届社会政策国家论坛暨系列讲座》(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8.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3期。
    119.姚华平:《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30年》,《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120.姚远:《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构建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121.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2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12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0年第1期。
    124.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2007年4月23日《学习时报》。
    125.翟茂娜:《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社会纵横》,2008年第6期。
    126.张洪武:《社区治理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安排》,《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27.张康之:《对“参与治理”理论的质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28.张康之:《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29.张康之:《论组织的转型:从控制到合作》,《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30.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行政论坛》,2008年第6期。
    131.张孝芳:《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治理》,《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32.赵黎青,柏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33.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1第4期。
    134.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5.郑伟:《社会管理权力结构形成中的非政府组织地位作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136.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137.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38.周红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原因与方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39.周修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和谐深圳建设》,《南方论丛》,2006年第4期。
    140.朱大军:《从“行政一元化”到“治理多元化”——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析论》,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6月。
    141.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上)》,载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夏季号(总第26期)
    142.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和社区运动的民族志》,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
    143.朱建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秋季号。
    144.朱建刚:《城市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反思理论》,《中国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145.[英]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1期。
    1.《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
    2.《辞海》,印刷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版。
    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
    6.《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杂志社,2003年版。
    7.《中国民政工作年鉴·1999》,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8.徐中振,徐珂:《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1年版。
    9.戴均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求和谐》,人民日报,2005-06-24。
    10.邓伟志:《发展社会组织与“三点成面”》,文汇报,2009-02-17。
    11.《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社会组织在执政者视野中实现“华丽转身”》,《2010年社会建设十大新闻社会与社会组织互动加深》,半月谈,201 1-01-04。
    12.《社会转型冲击传统管理模式社会建设瓶颈急需突破》,法制日报,2010-07-02。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7-25。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16。
    15.华建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http://www.gov.cn,2007-04-18。
    16.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11-08。
    17.李亚彬:《科学发展观:引领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光明日报,2006-01-13。
    18.《深圳的民间组织发展状况》,南京商贸信息网《协会天地》栏目,2007-04-18。
    19.申思行:《部门扯皮,别让改革在“走程序”时迷了路》,深圳新闻网,2010-11-24。
    20.《我向市府提建议噪音污染究竟该由谁来管》,http://news.163.com/06/1118/08/306S202 N000112299.html。
    21.《泥石流灾害致人死亡政府怎能指责民众》,汉网-长江日报,2010-07-01。
    22.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新华社,2006-10-21。
    23.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9/28/2647996_1.shtml。
    24. http://www.chinatransparency.org/newsinfo.asp?newsid=7746.
    25.《在贫富两极对望》,中国青年报,2002-04-14。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06-10-12。
    2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2。
    28.南方日报,2010-12-22。
    29.中国改革报,1999-11-11。
    30.报刊文摘,1999-03-22。
    31.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www.mof.gov.cn)。
    32.中国改革网。
    33.陈伟东:《中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区建设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年10月。
    34.费孝通:《历史·现实·理论——对于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资料,2004年。
    35.卢汉龙:《从党政管理到社区管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讨论会”交流论文(2002年11月29-30日,上海。
    36.陆文荣:《社会管理:作为实践和概念》,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分论坛论文集。
    37.孙炳耀:《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题研究班参考材料》。
    38.孙立平:《从市场转型到社区转型》,《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2002年4月12日-1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