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敦煌變文名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敦煌变文是唐五代时期记录寺院和流行民间的一种俗讲文学,是敦煌俗文学作品中份量最重、影响最大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它的发现,让很多链条不太明显甚至空白的地方串联起来了,给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尤其是给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者、专家们更是倍加勤奋和努力的整理与研究,目前是成果累累,成绩斐然。
     敦煌变文的语言上承先秦两汉的文言用语,下推宋元白话口语,是连接古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敦煌变文裹含有大量的、丰富的名物,有些虽是常用词,然考据其源流,也需下一番功夫。因此,把敦煌变文名物作为研究对象,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著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以《敦煌变文校注》为底本,通过同义、类义系统辨考法,文献、实物、图像结合法,专科知识法,语言与文化结合法,选取了133个名物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和解释,以期对敦煌变文的阅读与理解、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辞书的编纂与修订作一点有益的、必要的帮助。
     全文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分析了敦煌变文语言研究及名物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交待了本文所采用的材料和研究体例,结合具体例子论证了敦煌变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敦煌变文名物的用字特徵,最後指出了敦煌学研究的成就和敦煌变文名物考释的难度。下编为考释篇,共七章,分饮食类、衣饰类、器用类、舟车类、乐器类、武备类、佛具类,对敦煌变文中的名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和考释。
The Dunhuang Bianwen is texts that records popular oral literature that was in circulation among monasteries and masses.They are the most valuable and influential among popular literature of Dunhuang and have very important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value. The discovery of them makes many obscure or even blank area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brings vigor to research in the field,especially refuel new blood into boring linguistic and literary investigation. Scholars and experts have made more efforts to organize and research them and they have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Linguistically, the Dunhuang Bianwen inherited some classical expressions from the pre-Qin and the two Han periods and heralds colloquial expressions of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It is a bridge that connects ancient Chinese with modern Chinese. It held a crucial posi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any named things appeared in the Dunhuang Bianwen. Although some are frequently-used words, but it is time-consuming to investigate their origins and evolutions. So working on named things in the Dunhuang Bianwe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Based on Collated and Annotated Edition of the Dunhuang Bianwen Jiaozhu as a source text, us ing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methodology of synonym and near synonym,methodology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real objects and pictures together,methodology of specific fields, and methodology of combin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author chose133named things in the Dunhuang Bianwen and investigate and expound them in detail in order to be of some use to reading, comprehending,research in Chinese lexical history and compiling and revising of dictionaries.
     The whol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Part one is general introduction which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Part one mainly deals with how the author came to the question and analyses the state and trend in linguistic studies and named things studies of the Dunhuang Bianwen, tells about the source materials and method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explains significance and methodology of Dunhuang Bianwen studies and summarizes the usage features of named things mentioned in Dunhuang Bianwen. Lastly, it points out the accomplishments of Dunhuang studies and the difficulty in investigating and expounding named things in Dunhuang Bianwen.Part two deals with investigation and explanation and consists of7chapters on food and drinks,clothes and ornaments,utensils, transportation tools,musical instruments,armament,and things for Buddhist purposes. Part two makes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named things appeared in Dunhuang Bianwen.
引文
2 [日]青木正儿著,范建明译.《中华名物考》(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序言第10页。
    3 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序第1页。
    1 王强,《中国古代名物学初论》,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53页。
    2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页。
    3 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3年。郭在贻、黄征等,《敦煌变文集校议》,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 蒋礼鸿,《敦煌变文宇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蒋礼鸿、黄征等,《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5 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第141页。
    6 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7 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第144页。
    8 说明:统计时间2001-2013年8月,统计范围仅限於大陆(不包括文字校勘);使用数据库为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其中词汇95篇、语法23篇、语音5篇、书评4篇、综迷10篇。
    1 (1)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2)陈秀兰,《敦煌变文俗语词溯源》,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3)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4)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5)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6)陈明娥,《敦煌变文词汇计量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2 吴福祥,《敦煌变文12种语扶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罗宗涛,《敦煌变文社会风俗事物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第1页。
    4 方一新,《近年来国内敦煌语词校释研究专著四神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32页。
    1 金钩“是一种形似剑而弯曲的器具,可以用於作战,……也可用於农事。……今四川乡间仍有此神器具,用於拿取高处之物。”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校释》,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第68页。
    2 花台指“佛主所坐的莲花宝座”:“典尺”指“讲经时的用具”。黑维强,《敦煌变文词语校释》,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第103、108页。
    3 法座指“宣讲佛法的讲座”。姚美玲,《敦煌变文词语例释》,敦煌学辑刊, 2004年第1期,第69页。
    4 苦苣为一物。刘传鸿,《读<敦煌变文校注>札记三则》,中国语文,2006年第2期,第175页。
    5 露柱即“乌头门的两木柱”;纳袍即衲袍,“是饰有刺绣花纹的高级袍服。”杜朝晖,《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对敦煌学研究的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2期,第14-16页。
    6 “搭索”是一端结圈,抛掷出去,用以套人或马的绳索,即後来的“套索”、“套马索”,与“搭钩”不是一物。张生汉,《释“搭索’,》,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第110页。7 篣箕,竹编盛物器。杨小平,《敦煌变文疑难俗语词考释》,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87页。
    8 生杖,绳索、铁索。杨小平,《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44页。
    9 参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45页。陈明娥,《敦煌变文词汇计 量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1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序第1页。
    1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第1页。
    2 郭绍虞,《汉语词组对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专论),1978年第1期,第35页。
    3 参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33页。
    4 参尹赋庸,《汉语词类的定量研究》,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第433-434页。说明:上古语料以先秦散文为主,诗歌辞赋不收,抽样11部著作或作者的文章;中古汉语以唐北宋散文为主,抽样唐代4位北宋8位作者的文章;近古汉语以明清散文为主,抽样明代12位清代9位作者的文章。
    1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2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前言第6页。
    3 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序),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3页。
    4 [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82-83页。
    1 具体参傅举有,《论秦汉时期的博具、博戏兼及博局纹镜》,考古学报,1986年第1期,第21-41页。
    1 图来自张有,《丝绸之路河西地区魏晋墓彩绘砖画—六博新考》,敦煌研究,2011年第2期,第76页
    图来自张淑贤,《古代梅蒲纹粧花织物》,紫禁城,1987年第6期,第23页。
    1 参[北宋]吕大临等撰,《考古图》(外六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74页。赵连赏,《中国古代服饰图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6页。
    2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28页。
    1 参尚民杰,《唐朝的鱼符与鱼袋》,文博,1994年第5期,第57页。
    2 参尚民杰,《唐朝的鱼符与鱼袋》,文博,1994年第5期,第56-57页。
    1 参张蓓蓓,《宋代汉族服饰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58页。
    2 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11页。
    3 参张蓓蓓,《宋代汉族服饰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57页。
    4 图3与4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86、299页。
    1 图5与6参参看张蓓蓓,《宋代汉族服饰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59页。
    2 转引自尚民杰,《唐朝的鱼符与鱼袋》,文博,1994年第5期,第54页。
    1 参尚民杰,《唐朝的鱼符与鱼袋》,文博,1994年第5期,第56页。
    2 参[唐]张驽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余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8、178页。
    3 [南宋]王应麟辑,《玉海》(影印本),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3649页。
    4 参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1247页。
    5 参尚民杰,《唐朝的鱼符与鱼袋》,文博,1994年第5期,第57页。
    6 参尚民杰,《唐朝的鱼符与鱼袋》,文博,1994年第5期,第55页。7 参[南宋]王应麟辑,《玉海》(影印本),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3647-3649页。
    1 参[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62-3564页。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259页。
    1 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11页。
    2 彭林译注,《仪礼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8页。
    3 那木吉拉,《“雕戈蒙豹尾,红饰插狼头”—古代突厥语族民族狼头(?)考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33、35页。
    1 参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02-503页。
    2 参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02-503页。
    1 吕叔湘1980年11月在浙江省语言学会成立暨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转引於颜洽茂《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2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扑,《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序),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1页。
    3 张涌泉,《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敦煌文献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62页。
    4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页。
    5 具体见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5页。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13页。江蓝生、曹广顺编著,《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页。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2、217页。
    1 具体见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17、26页。
    2 具体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17页.
    3 例子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15页。
    4 具体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16页。
    5 具体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16页。
    1 见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2 见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3 见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5-16页。
    1 参许嘉璐主编,《中国古代礼俗辞典》,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第501页。
    2 转自林伯源编著,《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6页。
    1 参李宗侗等校注,《资治通鉴今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362页。
    2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913页。
    1 参李德辉,《唐陌刀源流与历史作用》,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93页。
    1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37页。黑维强,《敦煌变文词语校释》,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第108页。
    2 佛光大藏经编修委会,《佛光大藏经·禅藏·杂集部·禅林象器笺一、二、三》,台北:佛光出版社,1994年第1412页。
    3 佛光大藏经编修委会,《佛光大藏经·禅藏·杂集部·禅林象器笺一、二、三》,台北:佛光出版社,1994年第1514页。
    图来自李志炎、林正秋主编,中国荷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前言第29-30页。
    1 参朱庆之,《莲花的文化内涵》,文史杂志,1989年第3期,第35页。
    2 参范丽丽,《佛教中的莲花意象》,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6期,第212页。
    3 参贾一心,《荷花的原型批评》,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94页。
    4 参范丽丽,《佛教中的莲花意象》,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6期,第212页。
    5 参王艳,《古代文学作品中“莲”意象研究—以先秦至唐为例进行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73页。
    1 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60页。
    1 胡同庆,《敦煌壁画中的杖具—锡杖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36-47页。
    2 胡同庆,《敦煌壁画中的杖具—锡杖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38页图7。
    3 胡同庆,《敦煌壁画中的杖具—锡杖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45页图27-29a
    胡同庆,《敦煌壁画中的杖具—锡杖考》,敦煌研究,2047年第4期,第42页图20。
    胡同庆,《敦煌壁画中的杖具—锡杖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45页图26。
    1 白化文,《汉化佛教僧人的拄杖、禅杖和锡杖》,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4期,第108页。
    2 陆锡兴主编,《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器皿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3 吴连生等编著,《吴方言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第369页。
    4 转引自贾丹兵,李乃民主编,《疲劳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337页。
    1 李行健主论,《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120-121页
    2 扬之水著,《古诗文名物新钟(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441页。
    3 庄臣编著,《瓜果蘸菜的N种烹·食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1 图1-6均来自扬之水,《两宋之煎茶》,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第26-28页。
    1 黄金贵,《古代同义词辨释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2页。
    2 黄金贵,《论古代文化词语的训释》,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第68-69页。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5年自序第2页。
    1 黄金贵、胡丽珍,《评王力的“羹、汤”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65-67页。黄金贵,(“羹”、“汤”辨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3-4页。
    2 参黄金贵(“羹”、“汤”辨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3页。
    1 参黄金贵,(“羹”、“汤”辨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6页。
    2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15页。
    1 杨森,《敦煌壁画中的尘尾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44-45期。
    1 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白川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2 白化文,《尘尾与魏晋名士清谈》,《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古代礼制风俗漫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6页。
    3 杨森,《敦煌壁画中的尘尾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41、43页。
    4 杨森,《敦煌壁昼中的尘尾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45页。
    5 杨森,《敦煌壁画中的尘尾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41页。
    6 宁稼雨,《魏晋名士风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2页。
    7 杨森,《敦煌壁画中的尘尾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46页。
    王勇,《中日关系史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23页。
    1 杨森,《教煌壁画中的尘尾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6期,第46页。
    2 参[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98页。
    1 陈东辉,《试述古汉语研究中的三重证据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3期,第71页。
    2 黄金贵,《论古代文化词语的训释》,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第71页。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499页。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6页。
    3 骆崇麒,《中国鞋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117页图51、130页图194。
    1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学年鉴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8页。
    2 参涂师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鞋—宁波市慈湖遗址出土木屐鉴赏》,宁波博物馆,2009年8月21日。涂师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鞋—宁波市慈湖遗址出土木屐鉴赏》,宁波通讯,2009年第3期,第31页。宋建忠,《良渚与陶寺》,文物,2010年第1期,第47页。
    3 梅铮铮,《屐与魏晋士人生活之关系》,四川文物,2001年第4期,第42页。
    1 安徽文物省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3期,第3页。梅铮铮,《屐与魏晋士人生活之关系》,四川文物,2001年第4期,第40页。
    1 梅铮铮,《屐与魏晋士人生活之关系》,四川文物,2001年第4期,第40页。
    2 参骆崇骐,《中国鞋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40页。
    3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考古,1980年第3期,第224页。赵连赏《中国古代服饰图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1页。
    4 骆崇骐,《中国鞋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118页图84。
    5 骆崇骐,《中国鞋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121页图123。
    1 骆崇骐,《中国鞋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136页图241-244。
    2 骆崇骐,《中国鞋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1 王乐、赵丰,《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第89-99页。
    1 季羨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197页。
    2 王乐,赵丰.教煌伞画的材料和形制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第92页。
    1 戴念祖,《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5页。
    1 参林彦吟,《一脈传承同根“笙”—三十七簧笙与三十六簧键笙》,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4页。
    2 参张振濤,《和、巢、竿、笙辨》(上),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邪年第4期,第17页。
    3 刘乾先等主编,《中华文明实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7-268页。
    4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51、254页。
    1 参牛龙菲,《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页。
    2 牛龙菲,《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前言第8页图12,正文第9页。
    1 参桑坤,《关于羯鼓研究的若干思考》,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109年第1期,第32页。
    2 图1-2, 3-4来自[日本]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92、95页。图5-6来自桑坤,《关於羯鼓研究的若干思考》,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9年第1期,第28页。图7-8来自郑祖襄,《羯鼓为什麽主“太簇—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8页。图9来自戴宁,《羯鼓论》,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第48页。
    3 图10来自戴宁,《羯鼓论》,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第48页。
    1 图11来自郑祖襄,《羯鼓为什麽主“太簇—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8页。
    2 参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88页。
    1 [北宋]沈括著,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58-59页。
    2 图12来自郑祖襄,《羯鼓为什麽主“太簇—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9页。
    3 [日本]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97页。
    4 转引自张公瑾,《语言的文化价值》,民族语文,1989年第5期,第2页。
    5 张公瑾,《语言的文化价值》,民族语文,1989年第5期,第2页。
    6 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83页。
    1 白化文,《试释如意》,中国文化,1996年第1期,第84页。
    2 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紫禁城,2004年第1期,第6页。
    3 黄丹丹,《试论如意的起源》,神州风俗,2008年第10期。
    4 参徐广德、何毓灵,《新世纪殷墟考古的重大发现—记安阳殷虚花园庄村东54号墓的发掘》,寻根,2001年第4期第71页。黄丹丹,《试论如意的起源》,神州风俗,2008年第10期。
    1 参徐广德、何统灵,《新世纪殷墟考古的重大发现—记安阳殷卢花园庄村东54号墓的发掘》,寻根,2001年第4期,第69、71页。何艳杰,《殷虚铜“手形器”试释》,文物春秋,2003年第2期,第42页。
    2 参何艳僳,《殷虚钢“手形器”试释》,文物春秋,2003年第2期,第42-43、53页。
    3 参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紫蔡城,2004年第1期,第6页。
    4 参白化文,《试释如意》,中国文化,1996年第1期,第87-89页。
    5 参张淑芝,《清期寓意吉祥之物—如意》,满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74页。金洞庭、吴祝元,《如意小考》,装饰,2009年第8期,第112-113页。
    1 参马雯,《论“如意”的起源、特点及其作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03页。
    2 图来自金洞庭、吴祝元,《如意小考》,装饰,2009年第8,第112页。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紫禁城,2004年第1期,第12页。
    3 图来自金洞庭、吴祝元,《如意小考》,装饰,2009年第8期,第112页。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紫禁城,2004年第1期,第5、7页。
    1 图来自杨捷,《金属如意》,紫禁城,2004年第1期,第21-22页。蔡毅,《瓷如意》,紫禁城,2009年第1期,第31页。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紫禁城,2004年第1期,第6、7、9、10页。
    2 参苏岩、宋庆元,《清代九柄如意的来历及其用途考略》,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第181页。金洞庭、吴祝元,《如意小考》,装饰,2009年第8期,第112-113页。
    1 图1来自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57页。图3-5来自王则等,《库伦辽墓出土双陆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第46-47页。图6来自罗卫忠,《六朝时期的博弈之俗》,南方文物,2010年,第2期,157页。
    图2来自王则等,《库伦辽墓出土雙陆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第48页。
    1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前言第6页。
    2 参徐时仪,《说“(?)”与“炒”》,汉字文化,2009年第2期,第51页。
    1 图1、4、5来自周菁保,《丝绸之路上的铜钹(下)》,乐器,2012年第3期,第63-64页。图2、3、6来自方建军,《铜钹说略》,乐器,1986年第6期,第1-2页。
    2 参周菁保,《丝绸之路上的铜钹(下)》,乐器,2012年第3期,第65页。
    1 [日本]林谦三,《东亚乐器考》,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29-30页。
    1 参夏鼎,《考古学论文集(外一种)》(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戴逸总序2。
    2 姜亮夫,《敦煌经卷简介》(下),《敦煌学概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3 张公瑾,《走向21世纪的语言科学》,民族语文,1997年第2期,第6页。
    1 参黄金贵主编,《解物释名》,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後记第439页。
    2 参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序),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1页。
    1 参《太平御览》卷八百五十八“酪酥”条。
    2 [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校注.《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1143-1144页。
    1 [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校注.《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1144页。
    2 参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89页。
    1 参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44、48页。
    2 参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76页。
    1 参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81页。
    1 参[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校注.《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660页。
    2 [明]缪希雍著,郑金生校注.《神农本草经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08页。
    1 参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631页。
    1 参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362、366页。
    1 参[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校注.《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404页。
    2 杨鹏举著,《神农本草经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3 参[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校注《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405页。
    1 [三国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2页。
    1 [三国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8页。
    2 参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312页。
    1 说明:统计数字是根据汉籍检索4语料库所得。
    1 参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6页。
    1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38页。
    2 例子来自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10页。
    3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第374页图152左。
    参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35页。
    1 参高春明,《中国服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页。
    2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781页。
    参高春明,《中国服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1 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1-62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华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278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华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392, 395页。罗西章、罗芳贤,《古文物称谓图典》,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351页。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华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392页。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7、151-152页。
    1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9-150、157-158页。
    2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15页。
    2 白化文著,《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80-181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14-415页。
    2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14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11-412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01、403页。罗西章、罗芳贤,《古文物称谓图典》,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347页。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6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02页。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23-424页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419页。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163页。
    1 陈效一主编,《中国保护动物图谱》,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2 参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考释》,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306-307页
    1 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692-693页。
    2 [明]缪希雍著,郑金生校注.《神农本草经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8页。
    1 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32-233页。
    2 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33页。
    1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2 赵丰、金琳,《纺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35, 36页图10。
    3 赵丰、金琳,《纺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71页图24、73页图25。
    1 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41页。
    2 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40-341页。
    3 尤振尧,《从画像石刻<纺织图>看汉代徐淮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古今农业,1990年第1期,第58页、62页。
    1 参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校释》,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第68页。
    2 王学理,《吴钩·秦钩·金钩》,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22-23页。
    1 陈振中,《殷周的青铜锯》,考古,1984年第1期,第80页。
    1 参李京华,《河南古代铁农具(续)》,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第58页。陈文华编著,《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年第21-22、95页。陈文华编著,《中国农业考古图录》,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281、286-299页。
    2 参陈文华编著,《中国农业考古图录》,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281页。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55-356页。
    1 图1来自黄展岳,《考古纪原—万物的来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0页。图2-3来自陈文华,《农业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11-112页。图4-5来自[元]王祯,《农书》,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416-419页。图6-7来自[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9-40页。
    1 图1、2来自肖克之等著,《汉代陶器与古代文明》,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45-46页。图3卢嘉锡、路甬祥主编,《中国古代科学史纲》,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997页。图4来自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页图38。图5、6来自王进玉,《敦煌壁画中的粮食加工工具》,农业考古,1988年第2期,第220页图1、2。
    1 参杨玲,《简论中国斧铁的发展》,文博,2003年第2期,第41页。
    2 参张春辉等编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二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1 参沈翰、秦贵主编,《种植管理机械》,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2 参[元]王祯撰,《农书》,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86页。沈翰、秦贵主编,《种植管理机械》,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年第141页。周昕编著,《中国农具发展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707页。
    3 参史晓雷、张柏春,《我国单曲柄辘轤普遍应用的年代考》,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第166-168页。说明:图7-11均出自此处。
    1 参陈文华编著,《中国农秦考古图录》,南昌:江西科学技卫出版社,1的4年第416页。
    1 王克文主编,《湖州市志(上卷)》,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第830页。
    1 图来自赵连赏,《中国古代服饰图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213、219、224、251、304、315页。
    1 参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_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26页。
    1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8页。
    1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490-491,496-497页。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496页。
    1 参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09页。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8页。
    2 参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7-258页。
    1 图来自[英]R.坦普尔,陈養正等译,王存诚校.《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2 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图录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65页。
    3 张增棋,《再论滇国的马具、马鐙与马锁》,李树华主编,《古滇国文化研究论文选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第33-36页。
    1 参李根万,《西域吹奏乐器的之冠—箪篥》,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第11页。
    2 图1来自范华群,《今存隋唐燕乐器箪篥考》,山西示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中华戏曲》(第四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9页。图2来自张雪媚,《箪篥的源流及其历史发展》,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第1期,第44页。
    1 图3-5来自敖昌群、王其书,《箅篥与羌笛—<羌笛源流考辨>续篇》,音乐探索,2009年第4期,第21页图13-15。图6来自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
    1 图1来自《敦煌学大辞典》,第251页。图2来自张向宇,《佛教“法螺”释义》,饰,2006年第2期,第17页。
    杨森,《敦煌壁画中的“角”研究》,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第107页。
    1 王子初,《号角》,乐器,2002年第2期,第64-65页。
    2 闫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2004年,第138页。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北京:2009年第第178-179页。
    4 参杨森,《敦煌壁画中的“角”研究》,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第107-114页。
    1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
    1 张居中,《考古新发现—贾湖骨笛》,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第97-98页。林克仁、常敦明,《中国箫》(连载2),乐器,1997年第1期,第28页。
    2 林克仁、常敦明,《中国箫》(连载2),乐器,1937年第1期,第29页。
    3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
    1 王烜华,《云冈石窟排箫雕刻考释》,沧桑,2008年第2期,第23页。
    1 图1-10均来自杨洁,《隋唐排箫初探》,天津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1-24页。
    2 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59页。
    1 杨晓东,《浅析古琴史》,戏剧之家,2009年第2期,第42页。
    2 陆云飞,《古琴的制作与传承》,东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年第11、21-23页。
    3 参《北京发现盛唐古琴》,乐器,1994年第1期,第48页。郑珉中,《两宋古琴浅析》,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4期,第19-35页。陆云飞,《古琴的制作与传承》,东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年第37、40-41页。
    4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52、257页。
    1 见晏波,《古瑟研究—以楚瑟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9-11页、26-29页。
    2 见晏波,《古瑟研究—以楚瑟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6-37页
    1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52、258页。
    1 阿黛,《琵琶沿革图解》,音乐艺术,1985年第2期,第93页图1。
    2 阿黛,《琵琶沿革图解》,音乐艺术,1985年第2期,第93页图2。[日]外村中;李霏译,赵维平校.《唐代琵琶杂考—正仓院的“秦汉”琵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68页。
    3 [日]外村中,李霏译,赵维平校.《唐代琵琶杂考—正仓院的“秦汉”琵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62、65页。
    4 参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07、320、322页。[日]外村中,李霏译、赵维平校,《唐代琵琶杂考—正仓院的“秦汉”琵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59-70页。李雁,《五弦琵琶源流考及其兴衰史》,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64-68页。
    1 图7来自曹月编著,《琵琶演奏与教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图8来自[日]外村中,李霏译,赵维平校.《唐代琵琶杂考—正仓院的“秦汉”琵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64页。
    2 高德详,《简谈琵琶形制的发展变化过程》,乐器,1987年第3期,第2-3页。
    1 牛龙菲,《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图版4-6。牛龙菲,《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新一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图版1-3。
    2 牛龙菲,《嘉峪关魏晋墓码壁画乐器考》,兰州,甘肃人们出版社,1981年第32页。
    1 牛龙菲,《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兰州:甘肃人们出版社,1981年第32页。
    2 伊斯拉菲尔·王苏甫、安尼瓦尔·哈斯木,《古老的乐器—箜篌》,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第78-85页。
    3 杨森,《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箜篌乐器形态简析》,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第34页54图、35页68图、36页73图。
    1 郑祖襄,《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地域、多民族现象》,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35、37页。滕引忠,《横峰出土春秋战国铜器》,江西文物,1991年第2期,第40页。
    2 王巍,《出云与东亚的青铜文化》,考古,2003年第8期,第87页。
    1 [日]小林行雄著,韩钊等译.《日本考古学概论—连载之六》,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第92页。
    2 [日]高仓洋彰著,蔡凤书译.《铜铎起源研究》,华夏考古,2003年第1期,第82-90页。
    3 月朗、顧军,《日韩铜铎文化源出中国东南沿海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77、79页。
    4 刘伟文,《日本出云铜铎与中国江南文化的关系》,束南文化,1998年第3期,第66-62页。
    5 王巍,《出云与东亚的青铜文化》,考古,2003年第8期,第87页。
    1 参吴钊,《上古中国与环太平洋音乐文化的联系》,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24-27页。
    2 参郑祖襄,《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地域、多民族现象》,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33页。
    3 闫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131, 125页。
    1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唐李守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9期,第86页图32。秦明智、刘得祯,《灵台舍利石棺》,文物,1983年第2期,第50页图
    2 闫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133页。
    1 郑祖襄,《出土磬和编磬的考古类型学分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67页。
    1 李希凡主编,《中华艺卫通史(原始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3 申永峰、吴磊,《古磬溯源》,收藏家,2009年第4期,第54页。
    4 参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53、260页。
    1 参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646页。
    1 参林沄,《枷的演变》,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3期,第103-104页
    1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99、703页。
    2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08页。
    3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06页。
    4 参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647页。
    5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4-115页。
    6 参宋杰,《汉朝刑具拘系制度考述》,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第140-143页。
    1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17页。
    2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1页。
    3 黄征,《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彩图16-19。
    1 [明]宋廉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635页。
    2 参万历朝重修本、[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06、948页。
    3 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647页。
    4 参林纭,《柳的演变》,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3期,第105、106页。
    5 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张荣铮等点校,《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4页。
    1 中华书局编辑部影印,《清会典事例》(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7页。
    2 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3页。
    3 中华书局编辑部影印,《清会典事例》(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页。
    4 参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2页注释22。罗莉姬,《清代枷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8-39页。
    1 参张生汉,《释“搭索”》,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第110页。
    1 例子来自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47页。
    2 邢公畹,《傀儡戏起源辨》,中国戏剧,2006年第1期,第44页。
    1 陈义敏、刘骏骧主编,《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04-505页。
    3 丁言昭,《中国木偶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1 陈义敏、刘峻骧主编,《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142页。
    2 陈义敏、刘峻骧主编,《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148页。
    3 陈义敏、刘峻骧主编,《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150页。
    4 陈义敏、刘峻骧主编,《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北京:文化艺卫出版社,1999年第160页。
    5 黄鸣奋,《数码傀儡:科技与戏剧的苍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72页。
    1 例句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06页。以下两例也出於此。
    2 例证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06页。
    1 胡同庆,《敦煌壁画中的杖具—笞杖、球杖考》,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27-29页。
    2 谭蝉雪,《祭文》,颜延亮,《敦煌文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9页。
    1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1 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7页。陈秀兰,《敦煌变文俗语词溯源》,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50页。
    1 参黄征,《敦煌俗语词辑释》,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杭州大学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编,《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50页。全佛编辑部编,《佛教的法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彩图4、11,第172-176页。
    1 欧阳琳,《敦煌图案解析》,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32-139页。
    2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8-20、40-84页。
    3 王明珠,《定西地区博物馆藏长柄香炉—兼谈敦煌壁画的长柄香炉》,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第28-33
    1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5-56页。
    2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3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8-59页。
    4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8-59页。
    5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58-59页。
    1 两例见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
    [1]曹先擢.汉字文化漫笔[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陈明娥.敦煌变文词汇计量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3]陈秀兰.敦煌变文俗语词溯源[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5]陈秀兰.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7]褚良才.敦煌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1.
    [8]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董志翘.中古近代汉语探微[C].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3]郭在贻.郭在贻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等编纂.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15]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等合编.敦煌语言文学论文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6]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Z].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17]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8]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5.
    [19]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0]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1]黄金贵主编.解物释名[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22]黄征.敦煌语文丛说[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97.
    [23]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24]黄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5]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6]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27]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8]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9]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Z].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0]蒋冀骋.敦煌文献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1]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2]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3]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卫[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4]李正宇.敦煌学导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35]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6]刘进宝主编.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37]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38]陆锡兴主编.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器皿)[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9]陆锡兴主编,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0]陆永峰.敦煌变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41][明]罗頎辑著.物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2]罗宗涛.敦煌变文社会风俗事物考[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43]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44]梅家驹等编.同义词词林[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5]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
    [46]钱玄.三礼名物通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47]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8]钱玄.三礼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9][日]青木正儿著,范建明译.中华名物考(外一种)[C].北京:中华书局,2005.
    [50]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51]申小龙.当代中国语法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52]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3]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4]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5]王小莘.词语源流漫笔[C].广州:广束教育出版社,1990.
    [56]王毓瑚校.王祯农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57]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8][南宋]王应麟辑.玉海(影印本)[M].扬州:广陵书社,2003.
    [59]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6.
    [60]吴福祥.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1]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2]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3]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4]徐颂列.唐诗服饰词语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65]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6]阎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
    [67]阎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4.
    [68]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69]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70]扬之水.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1]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2]于向东.敦煌变相与变文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73]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74]曾昭聪.汉语词汇训诂专题研究导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75][清]翟灏撰.通俗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76]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7][唐]张读撰;张永钦,侯志明点校.宣室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8]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9]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80][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1]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2]郑阿财,朱凤玉主编.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1908-1997)[M].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0.
    [83]郑阿财,朱凤玉主编.1998-2005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M].台北:乐学书局,2006.
    [8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5]Jacob L.Mey. 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86]P.H. Matthews. Morphol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87]R.H, Robins. General Linguis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2,(1).
    [2]陈秀兰.敦煌变文与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7l.古汉语研究,2001,(3).
    [3]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校释[Jl.古汉语研究,2002,(2)
    [4]邓鸥英.敦煌变文俗语词考释[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董志翘.略论古籍整理中训诂学知识的运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6]董志翘.唐五代词语考释[J].古汉语研究,2000,(1)
    [7]董志翘.俗语佛源(二则)[J].语文建设,2001,(12)
    [8]董志翘.汉语史论文写作漫议[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
    [9]董志翘.训诂学与汉语史研究[J].语言研究,2005,(2)
    [10]董志翘.故训资料的利用与古汉语词汇研究—兼评《故训汇纂》的学术价值[J].中国语文,2005,(3).
    [11]董志翘.语史研究应重视敦煌佛教文献[J].社会科学战线,2009,(9).
    [12]实怀永.敦煌文献避讳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杜朝晖.敦煌写卷名物类文献对敦煌学研究的价值[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 (2).
    [15]方一新.近年来国内敦煌语词校释研究专著四种述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6]方一新.20世纪的唐代词汇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6)
    [17]郭绍虞.汉语词组对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专论),1978,(1)
    [18]郭淑云.从敦煌变文的套语运用看中国口传文学的创作艺术[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9]韩茜.敦煌变文同素异序词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0]何亚南.汉译佛经与後汉词语例释[J].古汉语研究,1998,(1)
    [21]何亚南.汉译佛经与传统文献词语通释二则[J].古汉语研究,2000,(4).
    [22]何亚南.“交路”源流考辨[J].语文研究,2003,(2).
    [23]黑维强.敦煌变文词语校释[J].敦煌学辑刊,2003,(1).
    [24]黑维强.敦煌文献词语陕北方言证(续)[J].敦煌研究,2005,(1)
    [25]黑维强.敦煌文献词语方言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
    [26]黄征.汉语俗语词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2)
    [27]黄征.敦煌俗字要论[J].敦煌研究,2005,(1)
    [28]黄征.欧阳询行楷《千字文》俗字与敦煌俗字异同考辨[J].敦煌研究,2009, (1)
    [29]黄征.敦煌学翻天覆地三十年[J].艺术百家,2009, (3)
    [30]姬慧.敦煌变文词语陕北方言例释[J].榆林学院学报,2009,(1)
    [31]蒋绍愚.汉语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 (2)
    [32]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述[J].古汉语研究,1990,(2)
    [33]蒋绍愚.一九九二年近代汉语研究综述[J].语文建设,1993,(8)
    [34]蒋绍愚.训诂学与语法学[J].古汉语研究,1997,(3)
    [35]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 (4)
    [36]李长云.敦煌变文惧怕类心理动词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7]李明.敦煌变文体式的发展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8]李倩.敦煌变文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9]李亚.敦煌变文中的时间副词[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0]刘传鸿.读《敦煌变文校注》札记三则[J].中国语文,2006, (2).
    [41]刘坚,曹广顺.建国以来近代汉语研究综述[J].语文建设,1989, (6)
    [42]龙慧.敦煌变文心理动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3]钱慧真.《周礼正义》所见孙论让名物训诂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4]王强.中国古代名物学初论[J].扬州大学学报, 2004, (6)
    [45]王淑华.晚唐五代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6]杨同军,敦煌变文的语音系统[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7]姚美玲.敦煌变文词语例释[J].敦煌学辑刊,2004,(1).
    [48]尹赋庸.汉语词类的定量研究[J].中国语文,1986, (6)
    [49]杨小平.敦煌变文疑难俗语词考释[J].宗教学研究,2010,(1)
    [50]杨小平.敦煌变文疑难词语考释[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1]袁宾等.敦煌文献语言的三个重要特性[J].艺术百家,2009, (3).
    [52]张春秀.近10年间敦煌变文语言研究[J].求索,2011,(1).
    [53]张传东.“青楼”意义流变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54]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5]张生汉.释“搭索”[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2)
    [56]张秀清.网罗宏富 真迹毕现—《敦煌俗字典》评介[J].汉字文化,2007, (1)
    [57]张涌泉.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敦煌文献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01, (2).
    [58]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9]张泽宁.敦煌变文助动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0]赵红.读《敦煌俗字典[J].辞书研究,2006, (1)
    [61]赵鑫晔.沥血裒集 蔚然可观—读《敦煌俗字典》[J].敦煌研究,2006, (1)
    [62]郑阿财.敦煌变文中的称谓词“阿婆”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1][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3]陈秀兰.敦煌变文俗语词溯源[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陈义敏,刘骏骧主编.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5][晋]崔豹撰,古今注;[後唐]马缟集,中华古今注;[唐]苏鹃纂,苏氏演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6][唐]段成式著,杜聪点校.酉阳杂俎[M].济南:齐鲁书社,2007.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北宋]高承撰, [明]李果订,金圆、许沛澡点校.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高春明.中国服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日]高楠顺次郎等监修.大正新修大藏经(影印本)[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1][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12]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5.
    [13]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14]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
    [16]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7]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18]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9)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Z].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0][唐]李延寿撰.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1][唐]李延寿撰.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校注.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2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日本]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
    [25]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6][後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87[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愕校笺.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9]骆崇麒.中国鞋文化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0]罗 颀辑著.物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1]罗西章,罗芳贤.古文物称谓图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32]罗宗涛.敦煌变文社会风俗事物考[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33][明]缪希雍著,郑金生校注.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34]牛龙菲,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M].兰州:甘肃人们出版社,1981.
    [35]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
    [36][北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7][北宋]欧阳修等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8][日]青木正儿著,范建明译.中华名物考(外一种)[C].北京:中华书局,2005.
    [39][西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0][晋]司马彪撰;嗓]刘昭注补,後汉书[Ml.北京:中华书局,1965.
    [41][明]宋濂等撰.元史[Ml.北京:中华书局1976.
    [42][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Ml.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2005.
    [44][南朝梁]沈约撰.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5][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6][元]脱脱等撰.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7][元]脱脱等撰.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8]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9][南宋]王应麟辑.玉海(影印本)[M].扬州:广陵书社,2003.
    [50][唐]魏徵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1][梁]萧统编; [唐]李 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5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Z].北京:中华书局,1958.
    [54]阎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
    [55]阎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
    [56]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57]姚思廉撰.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8][唐]张读撰;张永钦,侯志明点校.宣室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9][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0]赵连赏.中国古代服饰图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61]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