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1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新型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路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
     创新人才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且具有社会性,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具备充分自由发展的个性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特征:一是博而专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为特征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健全独立的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道德意识,五是健康的体魄。
     创新人才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及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的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及其时代前沿性等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人是环境的产物,创新人才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来说,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高校教育环境有其特有的结构及其功能,包括智识能力培养环境和品德个性发展环境。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环境之中,无论是智识能力培养环境,还是品德个性发展环境,都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环境的现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无论从用人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素质评价的角度还是从高校学生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评价角度来看,高校教育环境的功能发挥不甚理想,说明高校教育环境的构建不甚合理,高校教育环境的重构势在必行。
     “整体先于局部”。高校教育环境整体重构的发展方向应是使高校教育具备综合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现代特征。高校教育环境的综合性表现为高校教育环境各结构之间的平衡构建和环境构成因素的全面性以及教育过程的综合性。高校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有三层涵义:一是高校教育环境内部的开放即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强调高校教育社会化,即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从社会上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有益的社会实践知识与经验;三是高校教育环境既要向国内开放也要向国际开放。发展性是高校教育环境的一大现代特征,即高校教育环境的构建应能够对社会发展的信息做出敏锐的反应与判断,主动而积极地进行自我变革,使高校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源动力。
     高校教育环境的各因素的重构应符合高校教育环境的整体性原则。首先是智识能力培养环境的重构,智识能力培养环境的重构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课程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是高校教育环境综合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提高学生知识素质的有效途径,其主
    
    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
    要表现为:(1)改造课程结构加强基础教育,(2)注重文、理、工课程的相互渗透,培养兼
    具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整合型人才。二是教材资料先进化。教材及时更新,采用先进的学
    习资料,是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基本条件,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及时了解掌握新知识、新
    技术是人才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三是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与科研能
    力,并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与设备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增强创新能力。四是创造更多的社会工作
    与社会实践机会。社会工作与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特殊的作用,提倡实验教学与
    科研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五是从管理
    现代化着手,抓好大学民主化管理,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大学管理现
    代化对高校教育环境的综合性、开放性、发展性有着深刻的影响。管理的民主化既是培养学
    生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环境。其次是品德个性发展环境的重
    构,立足于我国现实,品德个性发展环境的重构关键在于为学生健全独立的个性的发展创造
    条件,并增加学生的团体意识。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要求个体在社会化与个性
    化的有机统一中和谐发展,所以教育应兼具共性化与个性化。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较注重
    人的共性的培养,忽视了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使高
    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美满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能动创造力的
    人。
The 21st century is a new century dominated by innovation. Now new scientific technolological revolutions are bringing about great changes to man's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China is on her way to a new modernized society .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new century , our country is in great need of innovative talents. So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becomes the key to the idea of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 is a historical concept with its social features. Innovative talents should have freely well-developed personalities and innovative spirit based on their all-round developed qualities.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 modern society are in possession of these quality features:
    1. The knowledge basis both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2. The everchanging abilities of adapting and practicing.
    3. Perfect individual personality and spirit of cooperation.
    4. Positive values and lofty moral concepts.
    5. Good health.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depends on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and education. Education plays a leading role.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main way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Man is the product of environments. Innovative talents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s, s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f a high quality is essential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has its spec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The environ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environment for training intelligence and abilities, the other is the environment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personalities and morals.
    Now the function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has not been fully played ye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s still not so rational. The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reconstructed so that it can benefit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better.
    The entirety comes before the part. The entirely reconstruc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open and everchanging. The comprehensivness means the structures and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balance and comprehensively in addition that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be synthesized. The openness lies in three aspects:
    1. Break the boundaries of departments or subjects and share knowledge resources.
    
    
    2. Strengthen the so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 means strengthe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ies with the society.
    3. Op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tes to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ety. Everchanging is the major modern fea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reformed in time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inciple of entirety. The first thing is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or training intelligence and abilities. The ways of it are as follows:
    1. Synthesize the subjects.
    2. Use modernized textbooks.
    3.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ing conditions.
    4. Create more chances of social work and practice.
    5. Put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practice, create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As for the environment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personalitie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develop their perfect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and strengthen their team spirit.
引文
[1]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抉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3] 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6] 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Defined and Illustrated, Loyola Universety Press, 1987.
    [7] 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 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9] 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载《教育研究》2002年5月
    [10] 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11] 吴贻春,刘花元:《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2月
    [12] 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载《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1月
    [13] 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 [美]亨利·纽曼:《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载《新华文摘》,2000年第1期
    [15]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81年
    [16] 亨利·埃兹科维茨等:《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 袁华著:《西方社会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 [美]戴维·波谱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 [美]伊恩·罗伯逊著,黄育馥译,《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
    [20] 梁渭雄主编:《现代教育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 [英国]A、N、怀特海:《大学及其功能》,载《书城》,2000年第10期
    [22] 《教育百科辞典》,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90年
    [23] 戴洁,张辉等:《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调查与分析》,载《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24] 周叶中,罗教讲:《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载《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25] 杨治华,王翠:《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探析》,载《南京邮电院学报》,2002年12月
    [26] 冯之浚:《现代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27] 何仁龙,潘艺林:《基础性、实践性、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载《清化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2期
    [28]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29]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 [美]刘易斯·科塞等著,杨心恒等译:《社会学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
    [31] [美]乔纳森·H·特纳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32] 周运清主编:《社会学概论》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
    [33] 鲁沽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34] 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5] 钱扑编著:《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36] 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7] 韩延明著:《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8]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式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9] 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1996年
    [40] 风笑天:《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载《中国社会研究》,1999年第2期
    [41] 鲍宗豪:《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与社会发展》,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9第1期
    [42] 洪明:《西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转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1期
    [43] 韩素平:《从美国的经济发展看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0年第3期
    [44] 罗承选:《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者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0年第3期
    [45] [瑞士]M·L·戈德斯密德,金爱晶译:《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0年4月
    [46] 薛伯英·曲恒昌:《简译西方激进学派关于教育社会化功能理论之争》,载《外国教育动态》,1990年第2期
    [47] 王立功:《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观与课程论》,载《外国教育动态》,1990年第1期
    [48] 李兵宽、李国涛:《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载《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10月
    [49] 陶美重:《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教育环境》,载《建材高校理论与实践》,2001年8月
    [50] 陈国豪、黄婕:《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载《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
    [51] 陈瑛,杨杰:《创新:21世纪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载《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3月
    
    
    [52] 刘红红:《21世纪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趋势分析》,载《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3] 丁学良:《什么是一流大学》,载《新华文摘》.2002年8月
    [54] 罗洪铁:《再论人才定义的实质问题》,载《中国人才》,2002年3月
    [55] 秦宏灿:《我国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研究》,载《中国人才》,2001年12月
    [56] 简晓明:《论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影响》,载《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4月
    [57] 庚荣:《高校教育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载《云南教育》,2003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