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视频内容管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宽带的不断普及,网络视频成为互联网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已经逐渐超出人们最初的预期。在其高速发展过程中,网络视频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引起各国政府机构、网络服务商、用户的关注。现今,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都对网络视频实施一定的内容管制,以防止不良内容的泛滥。目前,各国在网络视频内容管制过程中,基本沿用了旧有的互联网内容管制体系,但在具体实施的法律法规、行政手段等方面有所差别。在这种状况下,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的互联网视频管制体系,总结经验,发现缺陷,可以为我国实施更合理的内容管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论文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搜索和整理,详细分析美、英、中三国网络视频内容管制现状,总结美英两国内容管制的经验与不足,探析其管制过程中的困境与争议,进而透视我国在网络视频内容管制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一、美英中三国网络视频内容管制分析;二、美英两国网络视频内容管制的经验与不足分析;三、美英两国网络视频内容管制过程中面临的争议与困境;四、中国网络视频内容管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笔者期望这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能对我国相关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管制手段,以及对网络服务商的自律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broadband, network video①becomes a much more popular and important mode of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and its influence and sphere of influence are gradually expanding. However, network video also brought us some problems which cause government agencie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ISPs) and users’atten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ome measures to regulate network video conte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widely spread of pernicious contents. At present, most countries applied the framework of the established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 system. And there are some proper revise in certain parts (such as internet laws, administrative measures).So,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analyze the related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 systems of some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and Britain. Their experiences and insufficiency can supply China more useful reference on improving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s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appli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cluding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studies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Through 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mass data and information which author got from libraries and on the internet, the paper go deep into the challenges that are facing America, Britain and China on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 system and the places where they are in a dilemma. The paper emphasize on that our government not only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America and British, but also should evade the defect of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 systems in those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end, the paper suggested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network video content regulation to Chines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ISPs.
     There are mainly four parts in this paper: first, analysis of network video content regulation in America, Britain and China; second, analysis of America’s and British’s experience and shortages on content regulations; third, analysis the disputes and dilemma of the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s that America and Britain are faceing; forth,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 is facing and the strategies China should plan for the network video content regulations. I hope that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much valuable reference to our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ISPs.
引文
①【德】Ch·恩格尔著:《对因特网内容的控制》,逸菡译,《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第38-44页。
    ②谢新洲、王靖华:《美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管理及其启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2月第7卷第1期,第109-113页。
    ①Paul F. Burton: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Internet: is it feasible? Is it necessary?,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1(6)1995,P413-428.
    ②Louise Cooke:Controlling the net: European approaches to content and access regulation,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7, Vol.33 (3) pp. 360–376.
    ③蒋明慧、万君:《略论互联网监管与网络自由》,《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2月第4卷第8期,第2137、2140页。
    ④钟瑛、刘海贵:《网络有害信息管理中的冲突与困境》,《国际新闻界》,2004年4月,第44-48页。
    ⑤严茜:《美国互联网的内容管制与表达自由的冲突问题——以CDA被判违宪为案例》,《新闻界》,2009年第4期,第40-41、81页。
    ①门文:《互联网络与言论自由——美国关于《传播净化法案》之争》,《新闻界》,1997年4月,第42-43页。
    ②严三九:《论网络内容的管理》,《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5月,第67-71页。
    ③范杰臣:《各国网络内容管制政策之比较研究》,公法评论网络版。
    ④李晋林:《对网络视频传播现状的思考》,《中国电视》,2008年第9期,第52-54页。
    ⑤柳溪:《网络视频的问题与规范》,《云梦学刊》,2008年第5期,第150-151页。
    ⑥万晓玲:《网络视频与网络侵权行为》,《法制与社会》,2009年2月下期,第329-330页。
    ①王迁:《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08年第25卷第4期,42-53页。
    ②王宏丞、曹丽萍、李东涛:《论视频分享网站侵权案件中的焦点问题》,《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4月,第11-16页。
    ③鲁珺瑛:《网络色情的传播与控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④刘宇驰、谢毓湘、吴玲达、雷震、戴端辉:《一种开放式视频管理框架》,《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28卷1期,第73-76页。
    ②参见:http://news.qq.com/a/20070521/001190.htm。
    ③参见:http://finance.qq.com/a/20091229/008070.htm。
    ②车延秀编译:《网络视频:媒体新品》,《青年记者》2006第16期,第118页。原载《FINANCIAL TIMES》,作者John Gapper。
    ③徐红:《资本汹涌的网络视频领域》,《观察与思考》,2006年第11期,第36页。
    ④欧蓬:《初识网络视频广告“小脾气”》,《广告主》,2006年第6期,第70页。
    
    ①刘兵:《关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理论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②秦绪栋:《网络管制立法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Reno v. ACLU, 521 U.S.844(1997)。
    ②Riley v. 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Blind, 487 U.S. 781, 795 (1988)。
    ①资料来源:http://www.fcc.gov;http://news3.xinhuanet.com/mrdx/2006-11/16/content_5337195.htm。
    ①资料来源:曹新明:《解读美国〈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http://www.fengxiaoqingip.com/ipluntan/lwxd-zz/20060902/429.html。
    
    ①PICS: Internet Access Controls Without Censorship. http:/www.w3.org/PICS/iacwcv2.htm。
    ②http:/www.icra.org。
    ③http:/www.safesurfe.org。
    ①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当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62页。
    
    ①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当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63页。
    ②徐妮娜:《国际组织促进互联网内容管制行动》,《信息网络安全》,2005年第10期,第58-59页。
    ①艾瑞咨询:http://news.iresearch.cn/0200/20100309/110678.shtml。
    
    ①资料来源:http://it.sohu.com/20061010/n245713270.shtml。
    ②资料来源:http://news.zdnet.com.cn/zdnetnews/2007/0808/447264.shtml。
    ③资料来源:http://www.techweb.com.cn/world/2008-07-31/350766.shtml。
    ①资料来源:http://news.163.com/09/0620/15/5C8U7GCN000120GR.html。
    
    ①资料来源:http://news.iresearch.cn/0468/20090115/89918.shtml。
    ②资料来源:http://news.iresearch.cn/0468/20090410/92936.shtml。
    
    ①资料来源:http://news.iresearch.cn/0468/20090721/97651.shtml。
    ②资料来源:http://it.hexun.com/2007-10-16/100903754.html。
    ③资料来源:http://news.iresearch.cn/0468/20090212/90661.shtml。
    ④资料来源:http://news.iresearch.cn/0468/20091106/104525.shtml。
    ⑤资料来源:http://net.china.cn/ywdt/txt/2010-02/21/content_3386354.htm。
    
    ①姜群:《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透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2页。
    ②姜群:《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透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9页。
    
    ①郝振省:《中外互联网及手机出版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钱伟刚:《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管制》,浙江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①钟瑛、牛静著:《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124页。
    ②资料来源:http://le-gov.cn/digest。
    ③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电信监管“世界观”》,《通信产业报》,2005年7月6日。
    ①资料来源:http://www.sznews.com/zhuanti/content/2009-09/24/content_4074697.htm。
    ②郭林:《英国互联网监管重视行业自律和协调》,《光明日报》,转引自: http://www.qstheory.cn/gj/tszs/201001/t20100119_19259.htm
    ①钱伟刚:《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管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②资料主要参考:《媒介素养教育体制完善——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的成功因素之二》,网址:http://www.cycs.org/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128&ID=10358。
    
    ①江亚平:《各国如何打击网络色情犯罪净化网络空间》,《中国青年报》,2004年8月6日。
    ②钟瑛、牛静著:《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③郝振省:《中外互联网及手机出版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①韦柳融、王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体制分析》,《中国新通信》,2007年9卷18期,第32-33页。
    ①钟瑛:《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8卷第2期,第31页。
    ②资料来源:http://news.sohu.com/20090330/n263091940.shtml。
    ③资料来源:http://media.people.com.cn/GB/120837/11024184.html。
    ①资料来源:《视频网站全面正版化壮士断腕或技术处理》,参见:http://tech.china.com/zh_cn/news/net/domestic/11066127/20100201/15800877.html。
    
    ①数据来源:艾瑞咨询。网址: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9456800d1109.html。
    ②资料来源于DCCI互联网数字中心,网址:http://www.dcci.com.cn/list/2009sbn/7.html#3。
    ①资料来源于优酷网,网址:http://www.youku.com/pub/youku/service/copyright.shtml。
    ①资料主要来源:优酷网《优酷发布2010年“合计划3.0”版权战略报告》http://www.youku.com/about/cn/news_2010_view_286.html。
    ②《视频网站热播剧日均播放量过百万》,载于《解放日报》,2009年07月09日。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15日。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15日。
    
    ①资料来源:http://www.chinaxwcb.com/index/2008-07/11/content_132551.htm。
    ①资料转引自:朱清:《一纸规定引发的风波》,《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4月,第113页。
    ①资料来源:《优酷与土豆“垄断性”结盟视频领域面临新变局》,网址: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0-02/04/content_19365320.htm。
    ①姜群:《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透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①郝振省:《中外互联网及手机出版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当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62页。
    
    ①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当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63页。
    ②陈国明、J.Z.爱门:《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国传媒报告》,2008年第1期,第41页。
    ③姜群:《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透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①J. P. Barlow , A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 1996。
    ②严茜:《美国互联网的内容管制与表达自由的冲突问题》。《新闻界》,2009年第4期。
    
    ①威尔伯·施拉姆等著,戴鑫译:《传媒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②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③郑涵、金冠军:《当代西方传媒制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④郑涵、金冠军:《当代西方传媒制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①郑涵、金冠军:《当代西方传媒制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②王利:《大众传媒: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公共管理》,2008年4期,第38页。
    ①杨瑞明:《跨越数字鸿沟:美国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见尹韵公等主编:《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348页。
    ②资料来源:http://www.techweb.com.cn/world/2010-02-08/536568.shtml。
    ①殷晓蓉:《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其对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1期,第73-82页。
    ①资料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526346.htm。
    
    ①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②胡荣:《完善我国网络立法的必要性及思路》,《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78页。
    ①刘扬、华亭等:《网络成为中外碰撞敏感区》,《环球时报》,2009年6月30日第1版。
    ②《希拉里发表网络自由演讲谷歌事件前景扑朔迷离》,来源:http://www.canadameet.com/news/canada/2010/0122/9042.html。
    ③同上。
    ①《工信部:2010年底前不得再新建WAP网关》,来源:赛迪网http://comm.ccidnet.com/art/1522/20091223/1965907_1.html
    ①黄学贤、陈峰:《互联网管制背景下的网络人权保障体系探析》,《法制论丛》,2008年2月,第31页。
    ①《调查显示72.4%被调查者赞成网络分级》,来源:http://news.sohu.com/20100107/n269419408.shtml。
    ②杨帆:《媒体暴力与媒介素养》,《今传媒》,2009年第5期,第85页。
    ①V-Chip,即V芯片,是美国所采用的一种电子锁定装置,旨在帮助父母将对青少年不宜的暴力节目等拒之于屏幕之外。
    【1】金冠军、郑涵著:《当代传媒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2】金冠军、郑涵著:《当代西方传媒制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3】金冠军、郑涵、孙绍谊编著:《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4】许秀中著:《网络与网络犯罪》【M】,中信出版社,2003年。
    【5】李一著:《网络行为失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美】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第十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版。
    【7】魏永征、张咏华著:《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美】丁?巴顿?卡特等著:《大众传播法概要》【M】,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9】黄瑚、邹军、徐剑著:《网络传播法规与道德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英】伊冯?朱克斯著:《传媒与犯罪》【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皮勇著:《网络犯罪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美】唐纳德?M?吉尔摩等著:《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第六版)上、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孙旭培著:《新闻传播法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著:《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M】,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钟瑛、牛静著:《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格拉德·佛里拉等著:《网络法——课文与案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7】戴维·刚特利特主编:《网络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4年。
    【18】【美】约纳森·罗森诺著:《网络法——关于英特网的法律》【M】,张皋彤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余家宏等编:《新闻学词典》【M】,杭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傅蕾:《我国视频分享网站现状与前景分析》【D】,中国传媒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1】秦绪栋:《网络管制立法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2】姜群:《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透视》【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3】龙洪波:《我国互联网信息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4】刘兵:《关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5】鲁珺瑛:《网络色情传播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6】王静静:《从美国政府的互联网管理看其对中国的借鉴》【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7】钱伟刚:《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管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王靖华:《美国互联网管制的三个标准》【J】,《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2】万晓玲:《网络视频与网络侵权行为》【J】,《法制与社会》,2009年2月下期。
    【3】王迁:《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8年第25卷第4期。
    【4】严三九:《论网络内容的管理》【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5月。
    【5】范杰臣:《各国网络内容管制政策之比较研究》【J】,公法评论网络版。
    【6】李晋林:《对网络视频传播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视》,2008年第9期。
    【7】万晓玲:《网络视频与网络侵权行为》【J】,《法制与社会》,2009年2月下期。
    【8】杨蕾:《探析网络视频分享网站的突围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7期。
    【9】王宏丞、曹丽萍、李东涛:《论视频分享网站侵权案件中的焦点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4月。
    【10】谢新洲、王靖华:《美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管理及其启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2月第7卷第1期。
    【11】严茜:《美国互联网的内容管制与表达自由的冲突问题——以CDA被判违宪为案例》【J】,《新闻界》,2009年第4期。
    【12】钟瑛、刘海贵:《网络有害信息管理中的冲突与困境》【J】,《国际新闻界》,2004年4月。
    【13】刘宇驰、谢毓湘、吴玲达、雷震、戴端辉:《一种开放式视频管理框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28卷1期。
    【14】安冉:《净化网络空间怎能重堵轻疏视频管理新条例恐难见效》【J】,《IT时代周刊》,2006年9月。
    【15】秦勇:《浅析我国网络视频节目的发展》【J】,《当代电视》,2008年10月。
    【16】辜昕宇:《YouTube成功背后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年第22期。
    【17】闫云霄:《网络视频——如履薄冰的二零零八年》【J】,《传媒观察》,2008年7月。
    【18】罗明:《浅析网络管理发展趋势》【J】,《硅谷》,2008年22期。
    【19】金言:《世界各国网络管理新招》【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第7期。
    【20】颜祥林、倪波:《网络信息问题的归类、根源与控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4期。
    【21】张宇润:《网络有害信息法律管制之我见》【J】,《法学杂志》,2005年26卷2期。
    【22】陈晓宇:《我国网络监管制度初探》【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23】张彬、刘春:《自由与监管结合——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畅通无阻》【J】,《通信世界》,2006年第21A期。
    【24】高云鹏、赵燕瑚:《论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完善》【J】,《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第9期。
    【25】尔宇:《网络视频侵权波澜再起》【J】,《互联网天地》,2009年第3期。
    【26】《中国网民每天看2小时网络视频》,互联网观察中心,2009年1月10日。
    【27】《视频网站直面两大挑战》,《中国证券报》,2008年4月25日。
    【1】Andrew Chadwick and Philip N. Howard: Routledge Handbook of Internet Politics,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9.
    【2】Bram Dov Abramson : Media policy after reg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1; 4; 301.
    【3】David Oswell:The Dark Side of Cyberspace: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 and Child Protection,Convergence,1999; 5; 42.
    【4】Don Slater:Making Things Real: Ethics and Order on the Internet, Theory Culture Society, 2002; 19; 227.
    【5】Edward F. Halpin,Seamus Simpson:Between self-regul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the networked economy: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nternet policy,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8 (4) 2002, pp. 285–296
    【6】Heather Rowe (with Mark Taylor and Paul Brown):Staying legal Self-regulation on the Internet,Business Information Review,2004; 21; 117。
    【7】Ian Weber and Lu Jia: Internet and self-regulation in China: the cultural logic of controlled commodification,Media, Culture & Society,2007,Vol. 29(5): 772–789.
    【8】Jo Bardoel: The Internet, Journalism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Polic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2002; 64; 501.
    【9】Kimberly A. McCabe and M. Dwayne Lee: Users' Perceptions of Internet Regul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997; 15; 237.
    【10】Louise Cooke:Controlling the net: European approaches to content and access regulation,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7, Vol.33 (3) pp. 360–376.
    【11】Lena L. Zhang: Behind the‘Great Firewall’: Decoding China's Internet Media Policies from the Inside, Convergence,2006; 12; 271.
    【12】Madan Lal Bhasin: Guarding Privacy on the Internet, Global Business Review 2006; 7; 137.
    【13】Paul F. Burton: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Internet: is it feasible?Is it necessary?,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1(6)1995,P413-428.
    【14】Richard Collins:Internet governance in the UK,Media Culture & Society,2006,Vol. 28(3): 337–358.
    【15】Randolph Kluver: US and Chinese Policy Expectations of the Internet, China Information 2005; 19; 299.
    【16】Susan Xue : Internet policy and diffusion in Chin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5; 31; 238.
    【17】Stéphane Astier:Ethical regulation of the Internet: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05; 71; 133.
    【18】Willem van Winden and Paulus Woets: Urban Broadband Internet Policies in Europe: A Critical Review, Urban Studies, Vol. 41, No. 10, 2043–2059, September 2004.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
    【2】艾瑞网:《2006年中国网络视频简版报告》
    【3】艾瑞网:《2008-2009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报告简版》
    【1】艾瑞网:http://www.iresearch.cn/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index.htm
    【3】欧洲传播学会(The Europe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ECREA):http://www.ecrea.eu/
    【4】美国FCC:http://www.fcc.gov/
    【5】英国:www.ofcom.org.u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