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证券市场“老鼠仓”法律规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老鼠仓”行为在证券市场中一直存在,自2008年证监会对基金市场“老鼠仓”处罚的第一案“上投摩根老鼠仓”以来,各种对证券市场“老鼠仓”的讨论和研究逐渐增多。“老鼠仓”的实质是证券市场中公有利益和私有利益之间的一种输送和转移,其不仅存在于证券投资基金当中,在各种涉及公众资金和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证券市场行为中均可能发生。由于“老鼠仓”行为具有强隐蔽性和高回报率的特点,它在严重破坏市场信任机制的同时,对社会公共利益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害。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至今历史短暂,尚存在股市坐庄、国有资金大量存在、行政干预严重、信托责任缺失等制度和文化特点,加之法律规制上的缺失和漏洞,诸如“老鼠仓”等证券市场违法行为得到了便利和滋长之条件。应当说,近年我国对这一方面并未予以忽视,除证券市场的最高监督管理机构证监会对一系列违规行为给予严格查处外,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中更是对追究证券市场老鼠仓的刑事责任作出明文规定。然而,这样的规定对有效规制证券市场“老鼠仓”而言尚不足够,需要对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强法律规制,本文即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探讨。通过对现有法律体系的漏洞分析,结合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得出如何从法律层面上对“老鼠仓”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的结论,此即为本文研究的主题。
     本文共设四章:
     第一章是证券市场“老鼠仓”的基本问题分析。首先对“老鼠仓”作一概念上的厘定和运作流程的阐释,然后针对“老鼠仓”违法行为作特征上的分析,以求界定本文研究之范围。另外再对“老鼠仓”在我国形成的背景和原因作分析,为以下各章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是考察我国证券市场“老鼠仓”的法律规制现状。通过考察《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为主体的现有法律规制体系,挖掘现有法律资源的可用空间,指出存在的法律漏洞。另外再对证监会原有适用法律作出处罚的过程作一分析,加之最新立法的动向,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规制“老鼠仓”作前提准备。
     第三章是“老鼠仓”法律规制的两大思路辩研。此部分主要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外国(或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总结了两大规制思路的利弊,结合我国实际,得出适合我国的规制思路。
     第四章是对“老鼠仓”法律规制的完善。此为本文的重要内容,亦是本文研究的结果。从立法框架、内控制度、刑事处罚和机制与环境四个方面对“老鼠仓”法律规制作出思考和建议。
"Rat Trading" behavior in the stock market has always existed,Since 2008 when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made its first punishment case on the fund market "rat trading" ---- " China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ment Rat ", all kinds of securities market "Rat"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 have increased.“Rat Trading”is in essence a transport or transfer between the public interests and private interests. It is not only in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but also likely to occur in stock market behavior involving public fund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s the "Rat Trading" behavio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imperceptibility and high rate of return, it severely undermines the confidence mechanism in the market, and means a huge damage to the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has a short history of surviving from its establishment, there are stock market l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state-owned funds, critical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 of lacking fiduciary responsibility, combined with deficiencies and loopholes of the legal regulation, for example,“Rat Trading”and other securities violations are now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venience and growth. It should be said tha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not overlooked on this, in addition to the strict investigation on a series of irregularities by the supreme securities market watchdog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2009 (7) specifies criminal liabilities of Stock Market Rat.
     However, such provisions are not enough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securities market rat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of strengthening further legal regulation on such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just addresses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is issue. The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how to conduct effective regulation on“Rat Trading”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引文
5参见赵迪:“基金利益输送链调查”,载《股票动态分析》2009年36期,第8页。
    
    8数据来源:证监会网站2009年12月份统计数据,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sjtj/,最后登录时间:2010年2月18日。
    9吴志攀:《市场转型与规则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0参见“‘老鼠仓’比股价操纵危害大”,上海证券报,2008年5月15日。
    12吴志攀:《市场转型与规则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3罗静:“还原市场迷思中的社会——从社会学的视野看中国股市坐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平, 2006年6月1日。
    14根据《基金黑幕》一文的叙述,“2000年中科创业崩盘的时候,其内幕是共同锁定筹码的朱大户一直在用筹码在出货,导致最终崩盘。中科创业操纵股票案才浮出水面。”
    15侯捷宁:“证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证券日报》2009年8月26日。
    16吴志攀:《市场转型与规则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7【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郑艳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154页。
    22赵振华:《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25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26符启林:《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27符启林:《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70页。
    
    28参见《证券投资基金法》第18条。
    29参见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2009年修订)第6条。
    30参见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2009年修订)第23条。
    31参见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最后登录时间:2010年2月10日。
    32参见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最后登录时间:2010年2月10日。
    33参见《证券投资基金法》第97条。
    
    34参见《证券法》第43条。
    35参见《证券法》第43条。
    36【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9页。
    37【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2-156页。
    39杜莹:“‘老鼠仓’法律规制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李伯侨,2008年5月29日。
    45此观点参见陈科:“老鼠仓的刑法规制”,载正义网:http://live.jcrb.com/html/2009/327.htm,最后登录时间:2009年4月8日。
    46 Blue Chip Stamps V. Manor Drug Stores, 421 u.s.723,737(1975).转引自赖英照:《“证券交易法”逐条释义》第一册,台北三民书局,第355页。
    47参见李丽、樊明达:“论证券内幕交易罪”,《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5卷第1期,第40页。
    48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49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50参见: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最后登录时间:2010年2月10日。
    51相关研究文献可参见陈安主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当行为的法律规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52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54王文华:《欧洲金融犯罪比较研究———以欧盟、英国和意大利为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55王文华:《欧洲金融犯罪比较研究———以欧盟、英国和意大利为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56参见台湾《证券交易法》(2002年修订)第157条之1款。
    57参见台湾《证券交易法》(2002年修订)第157条之1款。
    58参见【美】芝原邦尔:《经济刑法》,金光旭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59参见香港立法局发布的1990年《证券(内幕交易)条例》第8条。
    63张长贵:“‘老鼠仓’真相还原”,载《理财》2009年第6期,第70页。
    64参见“老鼠仓的刑法规制”,正义网:http://live.jcrb.com/html/2009/327.htm,登录时间:2009年4月8日。
    66周翀:“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如何处理老鼠仓”,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9月22日。
    67周翀:“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如何处理老鼠仓”,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9月22日。
    68参见“刑法修正案打鼠药方引关注,专家建议以背信论处”,载和讯网:http://stock.hexun.com/2008-09-22/109037356.html,最后登录时间:2009年12月18日。
    69周翀:“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如何处理老鼠仓”,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9月22日。
    72邱永红:“境外成熟市场规制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证券的法律制度及其启示与借鉴”,《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第1卷,刘俊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73邱永红:“境外成熟市场规制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证券的法律制度及其启示与借鉴”,《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第1卷,刘俊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74赵振华:《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75赵振华:《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76邱永红:“境外成熟市场规制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证券的法律制度及其启示与借鉴”,《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第1卷,刘俊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77邱永红:“境外成熟市场规制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证券的法律制度及其启示与借鉴”,《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第1卷,刘俊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78胡家夫、骆红艳:“证券投资基金关联交易监管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4期,第7页。
    79胡家夫、骆红艳:“证券投资基金关联交易监管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4期,第7页。
    80关于“拒斥”反应的理论参见【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2页。
    81【美】路易斯·罗思,乔尔·塞塞里格曼:《美国证券监管法基础》,张路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8页。
    82【美】路易斯·罗思,乔尔·塞塞里格曼:《美国证券监管法基础》,张路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8页。
    83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84【日】金泽良雄:《当代经济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85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87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89周贤日:“内幕交易法理及其责任机制“,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35页。
    90王江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证券法》修订的实体角度探讨”,载《经济法论坛》2005年第3卷,第495页。
    91王江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证券法》修订的实体角度探讨”,载《经济法论坛》2005年第3卷,第495页。
    
    92杜莹:“‘老鼠仓’法律规制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李伯侨,2008年5月29日。
    93杜莹:“‘老鼠仓’法律规制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李伯侨,2008年5月29日。
    96参见“证监会首开老鼠仓罚单(2)”,载新浪财经网: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422/13424784060.shtml最后登录时间:2009年12月3日。
    97见本文第一章中“老鼠仓“违法行为的特征分析(三)“违法成本低,回报率高”。
    98参见《刑法修正案(七)》第二条。
    99参见周光权、陈科:“《刑法修正案(七)亮点与期盼”,载中国法律信息网:http://www.law-star.com/zt/zt0228/,最后登录时间:2009年12月8日。
    100参见许道敏:“老鼠仓的刑法规制”,载正义网:http://live.jcrb.com/html/2009/327.htm,登录时间:2009年4月8日。
    101参见《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刑法学犯罪学监狱法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33页。.
    102孙明先:“背信罪的比较研究”,载《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第43-44页。
    103相关内容可参见张明楷:“关于增设背信罪的探讨”,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第70页。
    106吴志攀:《市场转型与规则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07参见董安生:“老鼠仓的刑法规制”,载正义网:http://live.jcrb.com/html/2009/327.htm,登录时间:2009年4月8日。
    108吴志攀:《市场转型与规则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
    2、吴志攀:《市场转型与规则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佛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郑艳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有价证券分析》,邱巍、李春荣、黄铮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5、(台)曾宛如:《证券交易法原理》,元照出版社2005年3月版。
    6、赵振华:《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7、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符启林:《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台)赖英照:《“证券交易法”逐条释义》第一册,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11、陈安主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当行为的法律规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柳志伟:《基金业立法和发展:比较与借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黄人杰:《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年版。
    14、杨亮:《内幕交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陈甦:《证券法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王文华:《欧洲金融犯罪比较研究———以欧盟、英国和意大利为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17、台湾《证券交易法》(2002年修订)第157条之1款。
    18、【日】芝原邦尔:《经济刑法》,金光旭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9、香港立法局发布之1990年《证券(内幕交易)条例》第8条。
    20、【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1、【美】路易斯·罗思,乔尔·塞塞里格曼:《美国证券监管法基础》,张路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日】金泽良雄:《当代经济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4、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刑法学犯罪学监狱法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1、宋国青:“老鼠仓:国企MBO的秘密”,载《理财杂志》2005年第9期。
    2、刘宏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利益输送行为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何宜庆,答辩时间:2008年12月15日。
    3、赵迪:“基金利益输送链调查”,载《股票动态分析》2009年36期。
    4、“‘老鼠仓’比股价操纵危害大”,上海证券报,2008年5月15日。
    5、罗静:“还原市场迷思中的社会——从社会学的视野看中国股市坐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平, 2006年6月1日。
    6、侯捷宁:“证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证券日报》2009年8月26日。
    7、田立:“有效市场理论真不能解释中国市场吗?”,《上海证券报》2009年09月18日。
    8、杜莹:“‘老鼠仓’法律规制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李伯侨,2008年5月29日。
    9、李丽、樊明达:“论证券内幕交易罪”,《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5卷第1期。
    10、刘天利,霍芙蓉:“中外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构成的比较法律研究”,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11、张长贵:“‘老鼠仓’真相还原”,载《理财》2009年第6期,第70页。
    12、周翀:“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如何处理老鼠仓”,载《上海证券报》2008年9月22日。
    13、邱永红:“境外成熟市场规制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证券的法律制度及其启示与借鉴”,《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第1卷,刘俊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14、胡家夫、骆红艳:“证券投资基金关联交易监管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4期。
    15、周贤日:“内幕交易法理及其责任机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6、王江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证券法》修订的实体角度探讨”,载《经济法论坛》2005年第3卷。
    17、孙明先:“背信罪的比较研究”,载《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18、张明楷:“关于增设背信罪的探讨”,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1、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
    2、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sjtj/.
    3、搜狐网:http://news.sohu.com/feature/jjhm.html.
    4、财讯网:http://content.caixun.com/NE/00/9d/NE009dec.shtm.
    5、正义网:http://live.jcrb.com/html/2009/327.htm.
    6、和讯网:http://stock.hexun.com/2008-09-22/109037356.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