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流动是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移动。当前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主要表征为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经商等非农性就业行为。就流动的量而言,呈现出汹涌之势;就流动的质来看,尚存诸多不合理之处。频繁的社会流动也产生了许多的影响,研究社会流动的后果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特别是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后果的研究,有助于引导该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合理、有序运行和实现区域乃至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以甘青宁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流动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乡村社会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产生的经济后果、政治后果、文化后果和社会后果。在分析中,试图扭转许多对于乡村社会流动的偏见,客观、辩证地分析其正向和负向后果、显性和隐性后果。
     研究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内社会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巨大推力的同时,也造成流出地农业从业群体弱化、新农村建设主体萎缩等问题;在外出流动中,农村劳动力在见识增长、能力提高的同时,因自身素质的比较劣势和社会固有的制度壁垒,造成政治利益难以保障、身份地位转化滞后等问题;社会流动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使得乡村社会成员的婚姻家庭及教育等观念的变迁加快,同时也因主体蚀化使得传统文化承继问题凸现;流动劳动力因生活的不确定,很难产生对城市社区的认同。诸多方面显示,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乡村社会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引导社会合理、有序进行是必要且重要的,其合理的取向应定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来。
Social mobility is a very essential social phenomenon,which refers to people's social relationship move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Currently,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the Northwest of China,the major of the migrating population in villages are the labors going out for business or to work as migrant workers,or in other such fields.As for the quantity of the migrating population,it has an increasing trend;as for the quality of the migrating population,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existing.The frequent migrating population also brings many influences to our society,thus to study the outcomes of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is always the key issue for some scholars domestic or abroad,especially,in a new phras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study of migrating population in the minority villages of the Northwest of China will help guide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to be reasonable and orderly,even lead to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between urban areas and rural areas.Therefore,such a study is significant.
     In this dissertation,the author focuses on Gansu,Qinghai and Ningxia Provinces,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migration phenomenon in minority rural areas,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conomic,politic,cultural and social outcomes of the migration,i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anthropology,sociology,ethnology and demology.In the analysis,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retort some biases towards rural migration and objectively analys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 as well as the obvious and potential outcomes.
     In the research,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the migrating population of the rural areas in Northwest of China offers great help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immigrating and emigrating areas,meanwhile,it also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labors and main body of "New countryside" building in emigrating areas;when they are emigrating,rural labors increase their experience and abilities,but on the other hand,they are suffering the problems of politics privileges,identity transformation for their inferior qualification,and the existing policies blockad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igration,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among multi-nationalities become more frequent,which changes the concepts of marriage,family,and education among the rural members,at the same time,the changes of them also give prominence to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s;for the instability of their life,the migrating people cannot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 urban communities.All of these illustrate that migrating popul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in Northwest of China is a double-edged blade,therefore,to guide the migration to develop reasonably and orderly is essential,which should as well be orien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引文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32页.
    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10页.
    9刘易斯·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524页.
    10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2页。
    11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52.
    1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10页。
    13马戎:民族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6页.
    14袁亚愚:新修乡村社会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8页。
    15袁亚愚:新修乡村社会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64页。
    1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7页.
    17李春玲:城乡移民与社会流动,江苏社会科学,2007.2.
    18袁亚愚: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09页。
    19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14页。
    20 转引自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42页。
    21 宋蜀华: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529页。
    22 王劲:甘宁青民国人物·前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4页。
    1 D.M.赫尔:人口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97页。
    2 陆学艺: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179页。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80页。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89页。
    5 刘易斯·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24-527页。
    6 王宗礼、刘建兰、贾应生: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页。
    7 王宗礼、谈振好、刘建兰: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31页。
    8 同上,318-322页。
    9 李培林:流动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4。
    10 马斌: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分析,经济师,2001.7。
    11 马戎、马雪峰: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3。
    12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3。
    13 李全喜、赵玲:社会转型以来农民流动的特点与趋势,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卷第1期.
    14 李香兰: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迁移现状及发展趋势,内蒙古统计,2004.6.
    15 马天龙:东乡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其思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16 高君智:关于甘南藏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甘肃高师学报,2003.3。
    17 马戎、马雪峰: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3。
    18 罗玉达: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走向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9.
    19 田家刚、王向:关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0 卢福营:农民流动:嵌入村民自治的新变量——浙江省奉化市庄家村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2
    21 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2.
    22 李伟:论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村村民自治的影响,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3 谢志平: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村民自治制度发展的新变量,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11。
    24 任敏:精英流出与农村稳定,甘肃理论学刊,2003.5。
    25 郑传贵: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边缘性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20卷,第3期。
    26 宋林飞:城市移民的文化矛盾与社会安全,江苏社会科学,2005.5.
    27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6.
    28 钱雪飞:农民城乡流动与农村社会结构,江西社会科学,2005.2.
    29 章辉美: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讨,求索,2002.6.
    30 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一拉”理论的现实解读,农村经济,2005.10.
    31 龚维斌: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
    32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2。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3-34页。
    2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4页.
    3李全喜、赵玲:社会转型以来农民流动的特点与趋势,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
    4李春玲: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镇社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7.5.
    5陆学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页。
    6宋蜀华: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529页。
    7王劲:甘宁青民国人物·前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4页。
    8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2页.
    9李育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0-41页。
    10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丛书编委会: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65页.
    11周述实:重建西北经济的支撑点,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20页。
    12把多勋、平惠敏: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发展比较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36页.
    13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42页.
    14转引自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0页.
    1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0-181页。
    16同上,208-209页.
    17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2.
    1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8页。
    19百灵网,www.beelink.com,2008-12-13。
    20原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167页。
    21张晶晶: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8页.
    23李守进: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3-125页。
    2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5页.
    24王锋: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6.3。
    25叶裕民、黄壬侠;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26王锋: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6.3。
    27张神根:建国以来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及其特点,中国井冈上干部学院学报.2006,2(1)。
    28王锋: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6.3。
    29马天龙:东乡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其思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30李全喜、赵玲:社会转型以来农民流动的特点与趋势,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
    34周林刚:家庭对农业劳动力流动作用的多因素分析--对甘肃省东乡族苜叶里社区的调查,西北民族研究,2003.3。
    1袁亚愚:新修乡村社会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159-162页。
    6李菊英、张天新:农民增收与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2004,10。
    7韩剑萍、李秀萍:甘肃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1)。
    8 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95页.
    9 程怀儒:农村工业化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甘肃社会科学,2008,1。
    14 韩剑萍、李秀萍:甘肃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1)。
    15 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收录在李培林主编的《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1页。
    27 吕世辰,胡宇霞:农村精英及其社会影响初探,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1。
    30 鲁临琴、桑才让:对青海海东地区穆斯林群众拉面经济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6,4。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彬彬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D.M.赫尔:人口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刘易斯·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帕克等:农村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塞缪尔·P·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1]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3]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伦,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6]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世界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21]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林耀华:金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8]陆学艺: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9]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30]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蔡防: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4]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培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6]景天魁:社会公正的理论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7]程贵铭: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袁亚愚:新修乡村社会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李守经: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王松、王邦佐: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5]李路路,孙志祥: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6]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8]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0]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1]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2]王宗礼、刘建兰、贾应生: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3]王宗礼、谈振好、刘建兰: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李育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56]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7]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杨文炯:互动调试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9]赵利生:.民族社会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0]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1]把多勋、平惠敏: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发展比较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2]李强:中国社会变迁30年,北京: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边缘村”课题组.“边缘村”:农民的流动与分化-对合肥市郊杏花乡李洼村的个案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
    [2]胡必亮.“关系”与农村人口流动.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3]牛国友.“剪刀差”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取向.北方论丛,1998,1
    [4]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5
    [5]蒋连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及应对原则.社会科学,2006,9
    [6]池子华,王晚英.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述.中国农史,2005,3
    [7]李一.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流动及其社区化管理.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4
    [8]肖艳红.城市化与农村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原因分析.甘肃理论学刊,2003,3
    [9]董淑湛,赵连亭.城市流动人口国民待遇与社会公正问题.现代社区,2005,1
    [10]孙玉娟,潘文华.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透视及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和重构.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
    [11]唐贵忠.城市外来人口犯罪根源及治理对策.西北人口,1999,1
    [12]宋林飞.城市移民的文化矛盾与社会安全.江苏社会科学,2005,5
    [13]张利萍.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3)
    [14]王彦.创建流动人口社保制度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科学论坛,2008,1
    [15]项继权.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理论学刊,2007,11
    [16]吴海燕,杨守建.从性压抑问题看当前我国农村青年壮年人口流动.中国青年研究,2005,3
    [17]水镜君.从回汉“社亲”关系看和谐文化的民间创造.民族研究,2007,1
    [18]文军.从季节性流动到劳动力移民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分化及其系统构成.探索与争鸣,2006,1
    [19]潘鸿雁,赵利生.从劳动力培训与外出的动员看国家与农民的互动关系-以新疆柯坪县为例.西北人口,2008,1
    [20]柯健.从劳务输出视角探索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四川省情,2007,10
    [21]赵凤.从性别角度看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西北人口,2007,4
    [22]卢福营.村民自治的发展走向.政治学研究,2008,1
    [23]刘金海.村民自治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以1989-2006年CNKI篇名含“村民自治”的文献为分析对象.政治学研究,2008,1
    [24]刘洪银.当代城乡劳动力流动与配置的统计分析.西北人口,2007,6
    [25]王中人.当代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与农村村民自治问题研究.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3
    [26]谢志平.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村民自治制度发展的新变量.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6
    [27]谢志平,李慧萍.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对选举制度的影响.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5
    [28]上官绪红.当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及对策.决策参考,2004
    [29]王冠中,袁红.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探析与政策建议.天府新论,2003,4
    [30]李鸿,吕文敏.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问题及调整.吉林省教育学学报,2008,1
    [31]马天龙.东乡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其思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32]栗志强.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状况及成因分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2
    [33]刘芳.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思考-以江浙农村为中心的调研.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
    [34]刘芳.对江浙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思考.社会,2004,7
    [35]刘宝斌,彭万达.对我国人口流动的再思考.西北人口,1999,3
    [36]成艾华.恩施州流动人口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
    [37]孙成祜.反思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村工作通讯,2007,7
    [38]吴月.转型期农村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困境论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9]马东平.甘肃民族社会分层现状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5
    [40]郭爱君,范巧.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形势分析.西北人口,2008,3
    [41]韩剑萍,李秀萍.甘肃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42]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调研世界,2007,9
    [43]刘助仁.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研究综述.价格理论与实践,1997,4
    [44]罗玉达.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走向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贵州大学学报,2000.5
    [45]茹克娅,曹李海.构建和谐社会下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新疆财经,2008,1
    [46]安新固,吴金腾.关于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调查和思考.决策咨询通讯,2008,1
    [47]高君智.关于甘南藏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甘肃高师学报,2003,3
    [48]向云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1
    [49]田家刚,王向.关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50
    [50]刘湘辉.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
    [51]杨刘保,董巍.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流动问题的思考.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4
    [52]吴旭.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现状问题的综述.法制与社会,2008,1
    [53]杨立红,张亚丽.关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宁夏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共产党人,2008,7
    [54]万玛项秀,李临领.贵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现状及建议.青海统计,2007,9
    [55]马天龙.转型期西部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西北民族研究,2005,4
    [56]李晨光,郭宁.汉族流动人口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民族关系-以新疆石河子乡东桥村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1
    [57]马宗保.回族商业经济与历史上的西部开发-以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为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58]周林刚.家庭对农业劳动力流动作用的多因素分析-对甘肃省东乡族苜叶里社区的调查.西北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6,2(7)
    [59]张神根.建国以来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及其特点.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1
    [60]钟洁玲.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当代青年研究,2006,8
    [61]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62]禹红.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的现实途径新探.湖南社会科学,2003,1
    [63]唐晓腾,曾绍阳.近代农民流动状况、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项综合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4,1
    [64]任敏.精英流出与农村稳定.甘肃理论学刊,2003,5
    [65]李国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经济问题探索,2007,10
    [66]王希恩.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民族研究,2007,6
    [67]曹锦清.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重温宋以来的乡村组织重建.探索于争鸣,2006,10
    [68]任敏.流出精英与农村发展.青年研究,2003,4
    [69]刘丽.牟永福.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分化、流动与政治取向.理论导刊,2008,2
    [70]陆益龙.流动的村庄:乡土社会的双二元格局与不确定性-皖东T村的社会.形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1]申继亮.王兴华.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教育探究,2006,2
    [72]闫文秀.流动民工的边缘化问题综述.求实,2005,2
    [73]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2
    [74]陈丰.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研究.学术探索,2004,11
    [75]李伟强.流动人口存在的必然性、正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3
    [76]刘书鹤,耿进玉.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山东经济,2008,1
    [77]郑传贵.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边缘性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78]刘敏,李松柏.流动时代的农村主体性人口生成及其功能分析.社科纵橫,2008,2
    [79]方晓玲.论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文化.青年研究.2004,6
    [80]孔维军.论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1,1
    [81]马雪松.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82]刘彤,尹奎杰.论农民利益政治表达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政治学研究,2008.1
    [83]贺雪峰.论人口流动对村级治理的影响.学海,2002,1
    [84]李伟.论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村村民自治的影响.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2
    [85]郑信哲.论人口流动与朝鲜族的社会发展.人口学刊,1999,2
    [86]程竹汝.论政治认知的两种范式.教学与研究,2000,3
    [87]刘晓春.论政治文化概念的缘起与界定.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
    [88]苏日娜,赛尔格.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89]文久富,陶斯文.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理论与改革,2007,4
    [90]李香兰.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迁移流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内蒙古统计,2004,6
    [91]杨黎源.宁波市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关系状态评析.南京社会科学,2007,7
    [92]王锋.宁夏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6,3
    [93]段庆林.宁夏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研究.宁夏社会科学,1996,4
    [94]李东洲.宁夏劳务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2
    [95]马志俊.宁夏银川市流动人口现状暨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7,4
    [96]张春娟.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唯实.2004,4
    [97]贾劝宝.农村打工人口家庭问题-陇东老区农村流动人口家庭的抽样调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98]程怀儒.农村工业化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甘肃社会科学,2008,1
    [99]邓晰隆,陈娟.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求实,2008,3
    [100]梁艳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101]张雪娥.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影响.经济师,2007,5
    [102]刘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近20年来社会学相关研究的回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
    [103]张红宇.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力资本提升.农村青年人口论坛,2005,6
    [104]李文安.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和谐社会构建.南都学坛,2007,2
    [105]陈晖.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资本分析.农村经济,2008,6
    [106]方子节,李东升.农村劳动力流动中限制性因素及其消极影响分析.西北人口,2001,3
    [107]徐育才.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拉模型”到“三力模型”的设想.学术研究,2006,5
    [108]谢攀,惠宁.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述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09]刘国炳,黄大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06,12
    [110]甘玲,耿永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开放导报,2007,132
    [111]刘小荣.农村流出人口与流出地社会治安.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
    [112]黄凤.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社会资本研究.社会,2002,11
    [113]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5
    [114]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6
    [115]陈小娟.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16]王显刚.农村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天府新论,2004,12
    [117]王惠诗.农村流动人口集聚化就业.当代经济,2008,5
    [118]王惠诗.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集聚化现象及其影响.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4
    [119]吴宜焕.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问题及对策.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2
    [120]钟海,陈晓莉.农村人口流动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困境及对策.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6
    [121]董长瑞,韩勇,梁纪尧.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山东经济.2008,3
    [122]艾丽颖,孟拥国.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社会稳定.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1
    [123]彭拥军.农村社会流动的考察-教育的视角.教育学研究,2007,6
    [124]马广宁.农村社会流动与“草根文化”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法制与社会,2008,2
    [125]张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合理外流与新农村建设.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4
    [126]袁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经济师,2005,1
    [127]陈成文,陈立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困境与政策选择.南方论刊,2007,5
    [128]刘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出路.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29]叶春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南京社会科学,2006,9
    [130]李文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131]余子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模型分析.经济与管理,2007,2
    [132]张晓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学术界.2007,126
    [133]朱文蔚,肖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经济与管理,2007.2
    [134]林建鸿.农村外出打工者婚育观念的调查与思考.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135]张肖敏.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初探.学海,2006,2
    [136]吕卓文.农村已婚妇女流动对婚姻的影响.消费导刊,2006,2
    [137]钱雪飞.农民城乡流动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05,2
    [138]张勇.农民的城市:拉美国家城市化背后的劳动力流动.红旗文摘,2004,3
    [139]魏毅,廖素琼,金高峰.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现状及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40]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2003,4
    [141]司睿.农民工流动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社科纵橫,2005,5
    [142]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4
    [143]李晓云.农民工流动动因及特点研究综述.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3
    [144]韩克庆.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f
    [145]王竹林.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因素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46]赵菲菲,王永发.农民工双向流动对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8(3)
    [147]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农村经济,2005,10
    [148]王立梅,胡刚.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的原因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149]杨云善.农民减负增收的剪刀差障碍及对策.生产力研究,2005,1
    [150]谷中原.农民流动对民族婚姻的影响.民族论坛,2003,3
    [151]徐增阳,甘霖.农民流动与村级组织重构和村务管理转型.宁波党校学报,2006,2
    [152]徐增阳,甘霖.农民流动与村民自治-流出村和流入村的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53]章辉美.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讨.求索,2002,6
    [154]郭正林.农民政治认知与参与的定量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55]周林刚,刘敏.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度、流动度和净剩余度-以甘肃东乡族苜叶里社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流动状况为例.东南学术,2003,3
    [156]邵浩.浅谈劳动力流动及其经济影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
    [157]李霞.浅析打工妹的回流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反思.怀化学院学报,2007,5
    [158]瞿关应.浅析我国农村发展中的外出务工效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
    [159]史学文,张玉庄.浅析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2007,2
    [160]刘涛,杨江.浅议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战略.江西社会科学,1999,11
    [161]谢西庆.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岭南学刊,2007,2
    [162]聂焱.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家庭养老意愿影响的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08,1
    [163]张明,李素娟.青海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初探.当代经理人,2006,9
    [164]陈健,黄桂梅.青海省大通回族自治县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青海统计,2007,10
    [165]王宗礼,巨生良.区域发展不平衡背景下影响民族关系的新因素.青海民族研究,2007,4
    [166]贾兆伟.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欠发达地区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以分水岭村为例.青年研 究,2008,3
    [167]梁伟,杨风.人口流动对农村女性带来的负面效应与对策建议.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68]贾平.人口流动与迁移对云南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21(2)
    [169]方秀娟.人口流动与社会稳定.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增刊
    [170]陆益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及影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3
    [171]谷中原,吴师法.山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与消解以湘西花垣县团结镇为例.郑州航空上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5
    [172]贺春霞.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艺为何后继无人.青年探索,2005,1
    [173]鲁奇,杨春悦,张超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74]张春娟,卢愿清.社会流动对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冲击.社会工作,2007,7
    [175]程松涛,郑晶燕.社会流动与贵州贫困地区的城乡-体化发展.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5
    [176]许德友.社会流动与流动渠道:农民城市打工现状的理论解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177]程为敏.社会流动中的边缘群体.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3
    [178]靳小怡,彭希哲,李树茁等.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人口与经济,2005,5
    [179]冯晓燕,侯国凤.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科技创新导报,2008,19
    [180]陈占江.社会转型期农村女性青年的社会流动-以皖北C村为例.青年研究,2005,8
    [181]李全喜,赵玲.社会转型以来农民流动的特点与趋势.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82]王建民.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二元结构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微观权力分析.社会,2008,2
    [183]周文,李晓红.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契合性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
    [184]郎贵飞.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贵州民族研究,2007,2
    [185]周运清,刘莫鲜.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负面效应分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186]牛喜霞.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求实,2007,8
    [187]马健雄.社区认同的塑造:以勐海“帕西傣”社区为例.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6
    [188]张献.实现流动人口国民待遇 构建和谐社会.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89]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与城市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1
    [190]文化.试论甘肃穆斯林家庭的人际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6,4
    [191]姚永丽.试论农民工流动的成因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8,533
    [192]拉毛才让.试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构成、分布特点及动因.攀登,2005,24(2)
    [193]张星.试论社会流动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前沿,2004,10
    [194]陈文权.试论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责任与行为.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195]王春超.收入差异、流动性与地区就业集聚.中国农村观察,2005.1
    [196]裴丽丽,李文学.土族民间团体嘛呢会调查.民族研究,2007,1
    [197]景晓芬.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以青海互助XZ村为例.西北人口,2007,6
    [198]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国两策”的困境.读书,2000,5
    [199]袁日华,孙秋云.外出流动对青年农民生育观念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4,9
    [200]孙琼如.外来农村妇女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4
    [201]刘艳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析.农机化研究,2006,12
    [202]健仁.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党建研究,2006,3
    [203]马天龙.我国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6,6
    [204]朱冬梅,易永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分析.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2,4
    [205]李国娟.我国农村劳动力.当代经济,2007,8
    [206]贺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供给短缺分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5
    [207]韩庆华.葛美连.我国农村流动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分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5
    [208]胡阳全.我国农村民族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
    [209]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3
    [210]金怀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新探.农业研究,2005,2
    [211]惠碧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转移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管理研究.理论导刊,2005,3
    [212]杨春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背景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213]姚永丽,鲁碧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及对策探析.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14]王素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资本分析.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15]曹永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科学与管理,2007,4
    [216]李莹,张小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5,9
    [217]李杨.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3
    [218]龚维斌.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
    [219]梁正君.我国族际人口流动现状及其成因.民族论坛,1999,3
    [220]汤夺先.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2
    [221]刘宁,冯锦彩.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特点及趋势分析.沧桑,2008,1
    [222]高红艳.西北贫困回族社区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和特点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6,8
    [223]张宗益,周勇,卢顺霞等.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其对策.统计研究,2007,12
    [224]马戎,马雪峰.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3
    [225]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2006,10
    [226]徐东.西部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7,3
    [227]冯彩莉.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初探.中国西部科技,2003,4
    [228]张海鹏.西方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
    [229]杨筑慧.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与传统社会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2
    [230]金峰.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互动关系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8,1
    [231]朱廷岚.湘西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析.西北人口,2008,3
    [232]马戎,王晓丽,方军雄,韩亚萍.新疆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西北民族研究,2005,3
    [233]孙慧阳.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及衍生的家庭问题.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2
    [234]余曙光,余小平.新农村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235]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人口研究,1996.4
    [236]姚上海.新农村视野下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流动行为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237]罗霞,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浙江社会科学,2003,1
    [238]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7
    [239]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40]韩建民,马子量.新时期城镇贫困群体演化趋势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7,4
    [241]王美琴.新时期农民流动研究综述.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
    [242]欧阳青,彭艺.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分化的成因及态势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8,1
    [243]张永丽,黄祖辉.新一代流动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2008,2
    [244]程丽香.沿海农村的社会流动.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245]马宗保,王卓卓,马天龙.银川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3
    [246]闫臻.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西北人口,2007,5
    [247]曾志兰.由草根工业向现代化工业迈进.福建论坛,1998,10
    [248]刘金华,程聪.再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甘肃农业,2005,9
    [249]赵国珍.再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学术交流,2008,5
    [250]赵树凯.正确对待农民流动.经济体制改革,1994,1
    [251]崔建周,张忠友.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流动的现状、意义与对策.桂海论丛,2008,3
    [252]周玉.制度排斥与再生产.东南学术,2006,5
    [253]段美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分析及对策建议.内蒙古统计,2007,2
    [254]阿布都外力·依米提.制约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流动因素的分析及其对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5
    [255]李丽,陈迅.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国际经济合作,2008,1
    [256]李培林.中国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中国社会科学,2003,4
    [257]叶裕民,黄壬侠.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258]梁雄军.林云,邵丹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5,5
    [259]马斌.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分析.经济师,2001,7
    [260]张永丽,黄祖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8,1
    [1]陈浩.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张晶晶.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张文政.乡村社区权力结构与乡村发展.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