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发展不平衡、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历史,其理论依据是后发优势理论。较早研究后发优势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但他的研究是在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史的延长线上展开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比英国工业化起步时间较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欧洲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尤其是二战后,一批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并实现了工业化赶超,格申克龙“后发优势说”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现象,亟待发展和完善。本文关于后发优势和经济赶超理论的研究,时间段截取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以先进国家作为对比和参照,目的是为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对象以实现了工业化赶超的日本和“亚洲四小”为重点,同时涉及前苏联、东欧、拉美、东盟、以及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保证理论框架的完整性,本文没有采用先阐释理论、再进行案例分析的论证方法,而是将事实和案例揉进理论分析的过程中,使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战后发展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及其克服的办法,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赶超发达国家,由于时代的限制,讨论得很少。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关于经济赶超的研究也开始增加,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别研究不胜枚举。然而,对于经济赶超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的确切内涵似乎从未给予过清楚阐释:关于后进国家实施经济赶超的一般规律性研究也并不多见。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先进国家的赶超,首要条件是克服自身劣势、突破传统社会的束缚。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就提出了“起飞”理论。起飞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国要实现经济起飞,应主要依靠内部资源积累和自身动力。但是,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世界体系中,后进国家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的积累而希望尽快实现经济起飞将十分困难。通过对后发优势的概念解析以及经济赶超一般规律的剖析,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快速的经济起飞并最终实现赶超目标,除了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外,还必须借助外部动力;而借助外力是有风险的,只有将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才能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为经济追赶提供持续的可靠动力。
     本文前三章是关于后发优势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构建起作为经济赶超理论依据的后发优势理论的框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构建经济赶超理论奠定基础。第四章到第七章是关于经济赶超规律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关于经济赶超一般规律的研究揭示了后进国家进行经济赶超的战略性框架,是对后发优势理论的具体应用。
     第一章在后发优势的理论溯源中,着重理论分析。由于后发优势理论是关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理论的渊源追溯后发优势理论渊源,比较了“后发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由于后发优势理论还是关于后进国家加快经济增长的问题,在分析增长理论的演进中,比较了“后发优势理论”与“经济趋同假说”;由于本文关注的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进行经济赶超的问题,因而,有必要从后发优势视角透视发展经济学的演化,从而把握发展经济学的内涵;最后,关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溯源和分析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跨越的理论,从中探求后发优势理论的精髓。
     第二章通过将后发优势物化到生产要素中,将其具体化为后进国家所拥有的“资源优化”、“技术跨越”和“制度捷径”的有利形势,后发优势内涵得以扩展和精确化,使我们能够全方位、多元化地构建和发掘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在经济追赶过程中能够始终把握最为本质和根本的赶超途径和手段。
     第三章通过进一步抽象出各生产要素后发优势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分析后发优势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哪些性质;作为一种动态优势,其演化规律是什么;作为一种系统优势,其作用(实现)机制和构建(构筑)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通过构造“飞船模型”模拟和阐释后进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实施经济赶超的过程。由于赶超概念的基本内涵是“追赶”和“超越”,追赶建立在构筑和利用后发优势的基础上,
    
    超越则有赖于不断提升原有的后发优势并创造出新的后发优势;就赶超的基本规律而言,赶
    超过程也就是后发优势构筑、实现和提升的过程。
     第五章通过对经济赶超的行为分析揭示后进国家构筑后发优势的特征。后发优势的构筑
    过程实质是资本积累的过程。社会资本积累是经济赶超的基础,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赶超的
    前提,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赶超的工具和途径。可见,物质资本积累的过程是经济赶超本身,
    经济赶超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尤其是作为基础性的社会资本
    的积累。
     第六章通过对经济赶超的制度分析例证实现后发优势的制度保障。重点剖析“苏联模式”
    的衰退性特征以及‘旧本模式”的追赶性特征;并对拉美、东亚以及苏东国家的市场化过程
    进行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证明,实现后发优势的制度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经济市场
    化实现后发优势,必须使后发
The world economic history is about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the latecomers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the first comers. The academic gist of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is the theory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The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ian Alexander Gerchenkron did theoretic research on the topic at an earlier time, but his research was developed on the extended l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 and developed areas of Europe continent,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limited only to the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strionic fluxing, especially after World War Two,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rapidly grew up and realized industrialization. Gerchenkron's theory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can't explain completely the phenomena, being desiderated to be developed and completed. In this discourse,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and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half century after World War Two
    ,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s comparison, aiming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 support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as, especially China to catch up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case analysis, the dissertation takes Japan and "Asia four litter dragons" as emphases, at the same time, involv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as such as former Soviet Russia, East Europe, Latin America, East Alliance, Middle East, Africa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ality of the theoretic framework, the author massages the facts and cases into the theoretic analyzing instead of exploring the theories firstly, then analyzing cases, making theory and case analyzing organized altogether in an order of logic in accord with history .
    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fter World War Two was focused on the problem of poverty, confined by the era, discussed little on the problem that how developing countries catch up with and surpas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it provides uncommon chan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catch up. Since then, the research on economic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have began to increas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researches on how one or several special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catch up are too numerous to be mentioned one by one. However, the exact connotation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which is the theoretic gist of economic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seems never to be explained clearly;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general law of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is very few. To realize to catch up with and surpass first comers for latecomers, the all-important condition is to overcome disadvantages and to break the chain to traditional society. As early as
     1950's, the American scholar Rostow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flying-off'. The core content is that a country should depend on inner accumulation of resource and self-generating power to realize economic flying-off. However, in the unbalanced world syst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alize economic flying-off for the latecomers if only depends on self accumulating. A conclusion is drawn from parsing the concept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and probing into the law of economic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that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as should depend on not only self inner accumulation but also external power; while it would be hazard to utilize external power. Only turn external power into inner power, coul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as realize rapid economic flying-off and eliminate risk.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the discourse are about theoretic analysis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In four chapters from 4 to 7, are about theoretic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on the law of economic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The research of the law demonstrates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be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The first chapter puts stress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during tracing to the source. Because the theo
引文
晟频姆⒄构獭5?002年,中
    国行政区域体制的层级结构主体基本形成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市(自治州)一县(自治县、
    市、城区)一乡(民族乡、镇)的四级制框架,同时也包括部分区域实行三级制,如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
     (2)行政层级实际上秉承了中国传统的三级制框架
     目前的四级制在结构继承了中国古代经过二千多年实践检验的稳定的三级制框架,省一
    
    市一县基本对应着传统的三级制区域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乡镇一级行政建制作为基础
    单元。这种变化,既保留了以县为基本完整功能单元的三级稳定结构,又根据中国的发展阶
    段和基本国情,创造性地设立了乡镇政权建制。
     (3)一级政区之间的自然状况和发展水平存在突出的差异
     2001年止,全国共设立一级行政区31个(含港、澳、台地区共34个),平均每个一级
    政区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409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438亿元。其中,一级政区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160万平方公里和062万平方公里,分别为平均水平的519%和2
    %,最大政区面积为最小政区的255倍。一级政区之间人口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人口最多
    的政区达到9555万人,最少的仅为263万人,两者相差35倍。经济绝对水平的差异比人口
    差异要突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政区达到10000亿元以上,而最低的政区仅有100多亿元,
    相差7S倍以上。见下表。
    表3一2中国一级政区基本情况统计乃(2001)
    一级政区
    面积
    人口
    GDP
    人口密度
    经济密度
    人均GDP
    万平方公里
    万人
    亿元
    人/平方公里
    万元/平方公里
    万元/人
    绝对值
    平均水平
    3l
    4090 《发展理论与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3页。
    贾根良,梁正:《东亚模式的新格局:创新、制度多样性与东亚经济的演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贾根良:《拉丁美洲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江时学:《拉美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
    江时学:《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姜旭朝:《韩国的金融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金明善:《赶超经济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公卓:《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明德,江时学:《现代化: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李孝全:《国家战略与信息产业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梁小民:《经济学发展轨迹》,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廖少廉等:《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形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人学出版社,2000年。
    林毅夫等人:《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年。
    刘炳英:《知识资本论——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走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刘力臻:《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年。
    娄芳:《俄罗斯经济改革透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罗龙:《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开放度问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年。
    罗荣渠:《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索》,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马加力:《东南亚国家经济模式》,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年。
    钮菊生:《十年回眸——独联体国家经济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年。
    齐建珍:《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关于工业化史与工业化理论的一种考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宋玉华:《美国新经济:经济范式转型与制度演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1993年。
    孙煜扬:《谁主沉浮:东亚模式演变之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孙执中,《当代西方经济理论:日本模式及其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孙执中,《日本泡沬经济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谈世中,《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谈世中,王耀嫒,江时学,《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谈世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
    谈世中:《反思与发展:非洲经济调整与可持续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新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二、三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
    陶文达:《发展经济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兼论中国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汪海波:《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汪向东:《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王德根:《苏联经济战略》,北京:中国人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王梦奎,《中国经济转轨二十年》,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
    王清涛,吴振杰:《新经济战略》,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年。
    王韶兴:《中俄改革及其对外的政策研究》,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
    王新生,《政治体制与经济现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乌家培编:《信息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邬二,邓波,《知识与信息的经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吴光炳,《中国经济转轨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吴仁章:《二十世纪的苏联社会主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和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夏振坤:《发展经济学新探》,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
    熊贤良:《对外贸易、国内市场与大国的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薛敬孝,白雪洁,《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于宗先:《从危机走向复苏:东亚能否再度起飞》,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张捷:《奇迹与危机:东亚工业化的结构转型与制度变迁》,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张金昌:《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合变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张俊彦:《变化中的中东经济——现状与前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张曙光:《中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
    张喜民:《韩国的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孝德:《模式经济学新探: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张颖:《中东欧走向市场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宁:《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张宁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钟诚等:《韩国经济国际化与经济腾飞》,北京:时事出版社,1993年。
    周振华:《市场经济模式选择:国际比较及其借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朱勇,徐广军:《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朱勇:《新经济增长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邹薇:《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D.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
    D.C.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D.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G.M.迈耶,D.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R.科斯:《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R.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T.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分析》,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V.N.巴拉舒伯拉曼雅姆,桑加亚.拉尔编:《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梁小民泽,中国税务
    
    出版社,2000年。
    Vinod Thomas等:《增长的质量》,本书翻译组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w.F.奥格本,戈登外塞主编,《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互关系论》第2编,朱亦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保罗.巴兰:《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据1978年版译出)。
    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彼得.林德特:《国际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
    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达尔.尼夫:《知识经济》,樊春良、冷民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强》,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经济学的花言巧语》,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
    狄百瑞:《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狄伯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费尔南多.思里克.卡多佐,恩佐.法勒托:《拉美的依附性发展》,单楚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弗兰克:《白银资本: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0年版
    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大纲》,北京经济学院1991年。
    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从治疗到休克》,刘晓勇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谭爽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汉斯.彼得.马丁等:《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8年版
    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井村喜代子,《现代日本经济论:从战败到步出“经济大国”》,李爱琴,王建钢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康蒙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据1934年版译)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1841)。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8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编著:《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蒋凯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胡汉辉、赵振翔泽,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鲁迪.拉各斯,丹.霍尔特休斯,《知识优势:新经济时代市场制胜之道》,吕巍等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伦达尔,恩杜鲁:《发展经济学新方向:当代的增长、环境与政府》,北京:2000年。
    罗伯特.J.巴罗:《经济增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冈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年。
    罗伯特.赖克,《成功的未来》,赵干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罗汉:《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说文集:经济学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罗森堡.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三联书店1989年。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马克思:《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迈克尔·波特:《日本还有竞争力吗?》,陈小悦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
    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梅多斯:《增长的极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美洲开发银行,《拉美改革的得与失》,江时学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奈斯比特:《大趋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佩鲁:《新发展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朴圣相:《增长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1994年。
    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5页。
    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乔治.泰奇:《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苏竣、柏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容温弗里德:《社会市场经济:一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罗浩夫译,南宁:广西出版社,1992年。
    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90年。
    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西方的技术与日本的民族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第1版。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版。
    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年。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蔡秋生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世界银行:《1998/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蔡秋生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世界银行:《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司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2001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组织翻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迟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1981]。
    松本厚治,《企业主义:日本经济发展力量的源泉》,程玲珠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
    苏布拉塔.贾塔克:《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据1978年版译出)。
    唐.泰泰斯科特等:《范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前景》,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托达罗,《90年代的第三世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北京:时事出版社,1992年。
    托达罗:《经济发展》,第六版,黄卫平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姚志勇,刘群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西蒙.库次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产业政策》,黄晓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俞可平,黄卫平编译:《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隅谷二喜男,《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典型分析》,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赵济利,金赢亨:《韩国经济腾飞的政策剖析》,孔德涌等译,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村隆英,《近代日本经济发展》,史作政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
    Balassa, B.,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1.
    Baldwin R., (et al.), Market Integration, Regionalism and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Berberoglu, B.,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Prospects for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Chandler, A.D.,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mbridge: M.I.T.Press, 1962.
    Christopher Clague, Philip Keefer, Stepher Knack, and Mancur Olson,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th and governance in less-developed and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Coleman, J.,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Dutt, A.K. & Jameson, K.R (eds.), New Direction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England: Ede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2.
    Ellul, J., The Technological System, translated from French by Joachim Neugroschel, New York: Continuum, 1980.
    Flath, D., The Japanese Econom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Gerschenkron, A.,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Respec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Hayami, Y. and Aoki, M. (ed.), The Insi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Hayami, Y., Development Economics: 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 nationals, NewYork: Clarendon Press, 1997.
    Inzelt A. and Hilton J. (edt.),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Invention to Innovati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Johnson, H., On Economics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Jon D.K., Park Donghyun, Randolph Tan (eds.), East Asian economic issues, Singapore: River Edge, 1997.
    Kagami, M. and Tsuji, M., The 'IT' Revolu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Late—comer Advantage?, Tokyo: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 2001.
    Milner C. (ed.), Developing and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ies,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Mincer, J,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74.
    Papp R., (edt.), Strateg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portunit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Hershey, Pa: Idea Group Pub, 2001.
    Peter M.,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Information Economy, London;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 1989.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Wien: Europe Verlag, 1977.
    Psacharopoulos, G., Returns to Education, Amsterdam: Elsenier, 1973.
    Sen, A.K., Development as Freedom, Alfred A. Knopf, Inc., 1999.
    Sen, A.K., Inequality Reexamin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UNCTAD, A Strategy for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United Nations, 1985.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Washington, D.C. : World Bank, 1994.
    奥尔森:“取决于制度安排的经济发展”,载于《世界经济译丛》1993年第6期。
    柴瑜:《外国直接投资对拉美和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博士论文,滕维藻教授指导,1996年。
    常修泽、高明华;“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及发展思路”,《经济研究》1998年第11期。
    陈广宇,“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及其对策”,《经济经纬》,2001(1)。
    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陈实:《市场经济与政府作用:经济学史的考察》,博士论文,朱绍文研究员指导,1999年。
    成思危,“解读新经济”,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1年第2期。
    冯江源等,“信息传播全球化与我国国际战略的走向和对策”,《理论前沿》,2001(10)。
    顾肃:“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中国社会科学》,1999(3)。
    郭斌:“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转换”,《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6期。
    洪华喜、申登明,“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载于《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第12期。
    胡鞍钢,周绍杰,“中国的信息化战略:缩小信息差距”,《中国工业经济》,2001,(1)。
    黄范章、龚莉:“评克鲁格曼教授的一个观点——兼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载《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黄晓玲,《发展中国家外贸、外资与工业化:一般理论分析及中国外贸、外资与上业化的实证研究》,博士论文,王绍熙教授指导,2001年。
    江时学:“‘荷兰病’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世界经济》1994年,第4期。
    江小涓:“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管理世界》,1999年第2期。
    姜杰:《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东亚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博士论文,刘玉安教授指导,2001年。
    李辉,“论信息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3)。
    李军峰,《战后日本经济计划特征的研究:日本经验和我国政策选择》,博士论文,塞风教授指导,1994年。
    李晓:《东亚后发展经济进程与“强政府”》,博士论文,池元吉教授指导,1998年。
    梁玉国:《战后东亚的依附性发展研究》,博士论文,陈晓律教授指导,2002年。
    刘力:“也论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财贸经济》,1996年第7期。
    路颖,《贸易战略比较研究及我国的选择》,博士论文,尹伯成教授指导,2000年。
    毛健:《经济跳跃研究》,博士论文,谷书堂教授指导,1993年。
    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经济分析综合的初步理论尝试》,博士论文,张曙光研究员指导,1999年。秦海波,“推进信息化,路该怎么走”,经济日报,2001—11一02。
    田中景,《日本经济兴衰探源:制度分析》,博士论文,池元吉教授指导,1999年。
    王立新:《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政治变迁》,博士论文,姜琦教授指导,2000年。
    吴刚,《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研究》,博士论文,郑友敬、钟学义教授指导,1997年。
    郑长军:《美国新经济研究》,博士论文,高玉芳教授指导,2002年。
    徐文渊,“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抉择”,《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11期。
    许军,《周期变化中的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90年代美、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博士论文,杨国昌教授指导,2001年。
    杨丽华:《经济转轨中的国际接轨研究: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经济关系体制的改革》,博士论文,冯舜华教授指导,2001年。
    郁义鸿,《多元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博士论文,高汝熹教授指导,1994年。
    郑英隆,“信息产业加速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关系研究”,《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
    周叔莲、王伟光,“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2)。
    
    
    Arthur, B.,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Economic Journal, 1989, Vol. 99.
    Barro, R.J., Gregery N. M. and Xavier Sala-I-Martin, Capital Mobility in Neoclassical Models of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95, vol.85, no. 1, pp. 103~115.
    Barrow, A., 'The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in the Korean CNC Machine Tool Industry', PhDthesis, University ofEdinburg, 1989.
    Bell, M, 'Learning and Accumulati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Capac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Fransman, M.and King, K (e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 Macmillan, London, 1984.
    Bell, M.,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and Incremental Technical Change in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econd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 China and Europe, University of Sussex, 27~30 September, 1982.
    Bensidoun, I., Denizunal-kesenci and Guillaume G., 2001, "The Narure of Specialization Matters for Grow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CEPII Working Paper, Paris, forthcoming.
    Bhagwati, J.N., "Immiserizing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une 1958.
    Bina, C. and Yaghmaian, B., "Post-war global accumula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ization of capital", P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22(1): 78-97, 1990.
    Coase, 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 1992.
    Dahlman,C. and Nelson, R., "Social Absorption Capability,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cial Capability and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Bon Ho Koo and Dwight H. Perkins,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pp.82~122, 1991.
    De Long, J. B. and Summers, L. H., 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 445~502, 1991.
    Fagerberg, J.,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s, i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s, 32, 1147-1175, 1994.
    Havrylyshyn, O., "Trade Policy and Productivity Gai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5, No. 1,1990.
    Katz, J., 'Domestic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s: Further Reflections on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Progra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16, No.1/2, September~October, 1984.
    Knack, S. and Keefer, P., "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2 (4): 1251~1288, 1997.
    Krugman, P.,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Vol.73, No. 6, 1994.
    Lall, 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 World Development, Vol.20, No.2, 1992.
    Lall, 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cs: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Experiences of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cs, edited by Linsu Kim and Richard R.Nels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3~68, 2000.
    Levine, R. and Renelt, 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942-963,1992.
    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in A. N. Agarwala & S. P. Singh (ed.) 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ment, Oxford Univ. Press, 1958
    Lubbe, S., I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Assessment and Practical Guideline, Hershey,
    
    Penn: Indea Group, 1999.
    Malmberg, A., "Localis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http://brie.berkeley.edu
    Mankiw, G., Romer and Well, 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407~437,1992.
    Nelson, R & Phelps, E, "Investment in Huma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6, 1996.
    Nien-Huei Jiang, "Infonrmtion Spillove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 ://www.vanderbilt.edu
    North, D., "Instit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No.1,1991
    North, 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anorial system: a theoretical modl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71 (December), 31.
    OECD (2001 ), "The Wellbeing of Nation: the Role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Education and Skills" , OECD 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aris, France.
    Psacharopoulos, G., '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4): p583-597, 1985.
    Quah, D., Empiric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 i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0, 1353~1375, 1996.
    Romer, P., "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87.
    Romer, P., "Two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Ideas and Producing Ideas", Proceeding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2.
    Rosenstein-Rodan, P.N., "Notes on the Theory of the Big Push", in H. S. Ellis (eds.) ,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Latin America, St. Martin Press, 1966, p.63.
    Singer, H.W., "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 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50, p.474.
    Streeton, P., "Balanced Growth and Unbalanced Growth", In Economic Weekly, April 20, 1963.
    Sum, An Integral Approach to the Asia "Crisis", Capital & Class, Vol.74, 2001.
    Targetti, F. and Foti, A., Growth and Productibity: A Model of Cumulative Growth and Catching up, Cambridge Joural of Economics, 1997, vol. 21, pp.37~38.
    Temple, J. and Paul, A.J., "Social Cap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 (3): 965~990, 1998.
    World Economic Forum-NEPAD "Building capacity to narrow the digital divide in Africa from within".
    Woridbank, "Social capital for development", http://www.worldbank.org/poverty/scapital/
    Yang, X and Borland J., "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 460-82,1991.
    Yang, X. and Shi, H., "Specialization and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392-398, 1992.
    Young, A., "Increasing Returning and Economic Progress" , The Economic Journal, 152:527-542, 19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