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何在刑事司法中实现被害人利益保护与犯罪人回归社会两大目标的平衡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政策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无法回避的课题。基于对现行刑事司法诸多问题的切身体会与深切忧虑,笔者选择了刑事和解制度这一具有很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旨在探求刑事和解制度的理念追求、价值蕴涵及适用条件,以论证其理论上的正当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从而在我国实现刑事立法化,以使得两大目标在我国司法实践得以平衡实现。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刑事法领域也正处于对刑事和解制度的研究热潮,实践探索也呈现出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但笔者发现,由于没有确立刑事和解制度在刑法上的基本定位,使得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内涵、价值蕴涵、适用条件等基本问题缺乏整齐划一的认识,以至于呈现无序零乱的混乱状态。本论文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研究,正是以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立法构建为目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实证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刑事和解制度与现行刑事司法的相关理论问题做了详实而深入的探究,初步形成了一个从概念界定到制度构建的完整知识体系,以期对我国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提供智力支持。本论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在此,作以下摘要性说明。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一般理论研究
     第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与内涵。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理念层面和现实制度层面两种解读方式。(一)理念层面的刑事和解概念。通过考察和比较,笔者认为刑事和解的基本理念是,司法应以被害人利益保护为导向,其目标应该是修复伤害与重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以被害人利益为导向的理念强调,必须将被害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司法活动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实现被害人、犯罪人和社区利益平衡的保护。刑事和解的正义观是无害的正义和所有人的正义;刑事和解的犯罪观是犯罪伤害了被害者个人、整个社区与犯罪人之间所处原有的和平关系,强制与惩罚并非是改造加害人的恰当手段,理解、宽容和帮助才是最佳的途径;刑事和解的责任观将“责任”视为“做对的事”和“纠正错误的责任”。司法应以被害人和犯罪人等利害关系方的和解形式进行,修复最好以和解方式进行,和解并不是无条件的反对惩罚,适用刑罚是不得已的选择;修复与重建需要争取利害关系方的尽可能参与,利害关系方参与的越多,参与程度越高,所达成的和解协议就越能对人际关系的修复发生作用,取得的效果就越有持久性保障。笔者认为,社区司法化不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必然要求。在刑事和解制度中,司法权最终处理原则可以作为刑事和解的第四个理念存在。(二)制度层面的刑事和解概念。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是指犯罪发生后,犯罪人以认罪悔过、赔偿损失等形式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由被害人建议而由司法机关确认给予犯罪人宽缓化刑事处遇的一种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应该是一种刑事处遇制度或刑事诉讼制度;犯罪人刑事处遇的最终决定权应该属于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而不是作为当事人的被害人;刑事和解制度的结果是犯罪人得以较为宽缓的刑事实体处遇或刑事程序处遇,不一定发生刑事追究程序的终止;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只要求合法、自愿,形式上应允许灵活选择;刑事和解制度主体范围目前应当只限于刑事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而不包括个人与国家之间。
     第二,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演变。通过探寻历史资料,笔者发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尽管国家使用刑法进行干涉的范围逐步地在扩大,但是刑事和解因子却从未从人类的视野中消失过,一直是作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萌芽或不完备形态而存在。现代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已成世界性趋势,而为许多国家立法所确认。根据西方国家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当事人满意度、和解协议执行率、心理治疗效果、再犯率和诉讼效益等五个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的调查分析,说明刑事和解制度相对于传统司法具有明显的优越之处。
     第三,刑事和解制度复兴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渊源。(一)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复兴的社会背景:监禁、矫正政策的失败,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少年司法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被害人犯罪学和被害人保护运动的推动;调解制度的兴起;社区矫正理论的勃兴;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复兴的实践渊源与三个传统有关。(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复兴的社会背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刑事被害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入发展;微罪不起诉制度的司法实践是我国刑事和解的制度渊源。
     第四,刑事和解制度及其关系论。为了进一步明确刑事和解制度的内涵,笔者将刑事和解制度与几个关联概念“私了”、刑事契约一体化、辩诉交易、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略作了比较。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蕴涵研究
     笔者简要介绍了西方学界关于刑事和解的理论渊源,并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不同角度,详细探究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蕴涵和理论支撑。
     第一,西方学界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渊源。西方学界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的解说,主要有“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与“叙说理论”。
     第二,刑事和解制度的哲学基础。刑事和解运动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反映。刑事和解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保护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现代刑事法律对当事人主体地位的认同和保障。刑事和解的理念要求刑事法律保持对个人自决和社会自治的尊重和保障,从而对自生自发秩序保持必要的发展空间,与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立场更为接近。
     第三,刑事和解制度的政治学分析。社会契约理论为刑事和解制度中个人自决权和社会自治权的存在,提供了理论根基,同时也为刑事和解制度中当事人的处分权限定了范围。市民社会理论主张实现国家和社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与刑事和解制度在公力救济的视野内尽可能多地允许个人救济和社会救济发挥自己的作用的理念相契合。刑事和解制度主张应当吸纳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犯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来,是参与制民主在刑事法领域的具体体现。辅助性原则在刑事法治领域最直接要求就是尊重当事人间刑事和解的效力。
     第四,刑事和解制度的社会学分析。利益兼得机制构成了刑事和解制度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修复能力是刑事和解制度化的启动力:最好的犯罪控制方式是社会的自我控制,而刑事和解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自我控制的功能;刑事和解制度采用社会救济的方式,充分发挥私立救济与公力救济的互补性;刑事和解制度坚持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但又不限于利用法律之外的一切方式解决纠纷实现社会和谐;刑事和解制度以合作、共赢的和谐方式解决纠纷,实现了社会治理方式由旧式现代性向新式现代性的转变。
     第五,刑事和解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帕累托最优原理、经济学的公正观念与刑事和解制度主张的所有人的正义和无害正义相一致。刑罚确定性的边际递减效应决定了有罪必罚的传统刑事司法的非经济性。在刑事和解制度中,经济抚慰金具有良好的威慑效益。刑事和解制度比传统司法更符合“效益-成本与收益”原理。
     第六,刑事和解制度的伦理学分析。通过系统地批驳质疑,论证了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保护社会利益,体现了当事人自愿意志,并非“花钱买刑”,有利于维系社会道德水平,并有利于抑制司法腐败
     三、刑事和解制度与刑事法基本理论的契合。
     第一,刑事和解制度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契合。(一)刑事和解制度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契合。刑事和解制度能与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相契合,因为相对罪刑法定原则在保障国民法益的同时,还通过排除无目的地处罚罪犯,以保障国民的人权,这就与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限制刑罚权、保障人权。我国罪刑法定原则不包含所谓的“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并非指只要行为构成犯罪时就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定罪处罚,否则与刑法第13条中的“但书”条款等规定矛盾。罪刑法定原则只是消极的罪刑法定,在此意义上刑事和解制度与罪刑法定原则不相冲突。(二)刑事和解制度与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契合。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含义:刑法适用平等原则追求的是对于犯罪人适用法律时的平等,而非适用法律后的平等,或制定刑法上一律平等;这种平等也是相对的平等、有限的平等,而非是绝对的平等。从以下角度看,刑事和解制度不违反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刑事和解制度在法律的范围内提供了平等保护被害人和犯罪人利益的机制;犯罪人达成刑事和解的能力差别是刑事和解制度以外的不平等原因所致,而非刑事和解制度本身不平等;刑法适用的平等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平等;刑事和解制度不存在违反法律对犯罪人不公平对待问题;刑事和解制度是为有认罪悔罪及改过愿望的犯罪人而设,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可以使获得刑事和解机会的硬条件不仅仅是经济条件(赔偿);在实质意义上,任何刑事纠纷都存在刑事和解的余地;传统刑事司法中也不能实现同罪同罚。(三)刑事和解制度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契合。刑事和解制度之所以给犯罪人从轻或减轻处罚,在于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和犯罪的危害程度减小了。刑事和解制度不是“赔钱减刑”或“财刑相当”,赔钱并非刑事责任和刑罚减免的唯一依据,支付赔偿金实质具有财产刑的效果,赔钱不一定就减刑。
     第二,刑事和解制度能实现刑法(罚)之目的。刑事和解制度能实现刑罚特殊预防之目的,因为刑事和解制度具有财产刑的特殊预防作用,并能激发犯罪人的道德感以抑制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符合消极一般预防和特别一般预防的要求。刑事和解制度通过有效缓和人际关系,使冲突得以彻底解决,其比传统司法更能实现社会预防之功能。刑事和解制度仍然体现了对犯罪分子惩罚功能,具备刑罚社会防卫和社会整合的效果。
     第三,刑事和解制度能贯彻刑事政策的需要。刑事和解制度本事就是一种理智的刑事政策;刑事和解制度能体现人本主义刑事政策之精神;刑事和解制度能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事和解制度能最大程度地体现轻缓刑事政策;刑事和解制度能体现刑法第三元制度之观念;刑事和解制度能全面落实坦白从宽刑事政策。
     第四,刑事和解制度与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契合。刑事和解制度体现了“自由选择与合意”的契约观念,是诉讼民主化的体现;刑事和解制度符合程序公正的要求;刑事和解制度能体现诉讼效益;刑事和解制度能彰显诉讼和谐价值;程序主体性理论支持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制度不违反正当程序原则。
     第五,刑事和解模式与传统司法模式的契合。刑事和解制度只是现行刑事司法框架内的一种新型纠纷解决机制,只是在现行刑事司法体制的体系内对其进行局部修正,并不是对现行刑事司法模式的根本性的否定。现行的刑事司法模式可以接纳刑事和解模式。
     四、刑事和解制度化构建之条件
     第一,刑事和解制度化构建的观念条件。中国传统的文化观为刑事和解制度化提供了文化根基:和合文化成为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民族文化底蕴;“无讼”观念成为刑事和解制度有效运行的观念支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仁道”精神支持刑事和解制度中的宽容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与民妥协精神支持刑事和解制度中的社区治理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实用理性支持刑事和解制度中的尊重个人权益理念;中国传统的诉讼价值观为刑事和解制度化提供了观念支持。普通民众情结为刑事和解制度化提供了社会心理条件:熟人情结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接受条件;市场经济观念为刑事和解制度倡导了诉讼交易意识;民事调解制度的实践效果为刑事和解制度赢得了社会心理认可;“自诉”和“私了”大量存在为刑事和解制度化的构建具备了社会心理期待。
     第二,刑事和解制度化构建的制度条件。刑事和解制度化构建的政治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与刑事和解制度有着共同的人本主义基础;和谐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和解制度的共同理想;刑事和解制度是践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路径之一;现行的刑事司法体制为刑事和解制度化的构建提供了政治保证。刑事和解制度化构建的法律条件: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存在刑事和解的因子;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刑事和解的萌芽;刑事司法较强的回应功能为刑事和解制度化提供了足够的法律空间。
     第三,刑事和解制度化构建的实践条件。刑事和解制度为自身提供了利益驱动力;我国社会具有构建刑事和解的物质技术条件,我国传统的调节机制与遍布全国的调解网络为刑事和解制度化奠定了组织基础。
     五、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研究
     第一,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司法确认原则和不得妨害国家的司法权原则、以刑事被害人利益保护为导向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和解宽缓原则。
     第二,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本部分根据刑事和解理念和司法实践做法,总结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主体条件、行为条件、刑度条件、主观条件、证据条件,提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不限于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启动也并不以加害方和受害方都同意调解为必要等观点。
     第三,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阶段和调解人。本部分通过借鉴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阶段和调解人制度,认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可以适用于从立案阶段到执行的每一阶段,认为刑事和解制度以中立的社会组织充当调解人最为合适,但是考虑到尊重当事人自治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当允许自行和解,允许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其他个人和单位充当调解人。
     第四,刑事和解程序的当事人和其他和解参与人。本部分通过借鉴西方国家的实践情况,认为我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以被害人和加害人和解模式为主体的情况下,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选择适用各种和解模式,灵活确定具体和解程序的当事人和其他和解参与人范围。
     第五,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和后果。本部分具体探讨了刑事和解协议的民事法律后果和效力、刑事和解协议的刑事法效力和后果以及当事人反悔对和解协议和案件法律后果的影响。
     六、刑事和解制度化之构想
     第一,刑事和解制度化的刑事法立法构想。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构建,建议在刑法典中增加刑事和解制度的一般规定、刑事和解制度在定罪量刑、刑罚执行、死刑限制等条款中的规定,还应增设非监禁刑,并加强非监禁刑罚的执行和监督。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构建,建议在第一编第七章“附带民事诉讼”后增设一章“刑事和解制度”作为第八章,对刑事和解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内容作统一规定。对于个别无法统一规定的内容,在在刑事诉讼各个诉讼环节补充相应的刑事和解规定。
     第二,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之构建。其一是刑法配套措施,具体为:建立人格调查制度、增加非监禁刑之种类、建立刑事和解担保基金制度、改变司法机关不合理的考核机制、扩大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检察监督权等。
     其二是刑事诉讼法配套措施,应建立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如加强被害人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保障、建立被害人保护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制度、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制度等建议。
     其三是行政配套措施,如加快培育各种非政府组织和调解组织,加快社区建设。建议放宽对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制度限制,加强政府资助和扶持力度;积极培育调解组织、规范调解程序;加快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等。
How to balance the major two objectives of protecting victim's interests and making the offender back to the society is a significant yet unavoidable task with respect to the criminal policies in each country of the present world. Based on the personal awareness of and sincere anxiety about various issues concerning the current criminal and Judicial, the author selected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which boasts theory value and realistic meaning as the topic for the doctor's degree thesis to explore the idea pursuing, valu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ble term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testify its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in term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respectively with a view to realizing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aforesaid two major objective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as well. Undoubtedly,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studying o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made in practice also increased a lot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However, the author found that studies on these aspects seemingly tend to be in the situation of disorder resulted from the lack of basic location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n terms of criminal law, which leads to the absence of uniform common grounds about such basic issues as concept connotation, value meaning, applicable term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With respect to the study on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is thesis aims to establishing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employ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comparison research method and case study method etc., conducts a detailed yet in-dept study on relevant theory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the present criminal Judicial, and forms a preliminary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ranging from conception defining and system setting up in order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Apart from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content is hereby given.
     Ⅰ. General Theory Studies o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First,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re are two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e. from the concept level and from the system in reality. (Ⅰ) Concep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from the concept level. By inspection and comparison,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basic concep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hall be that the Judicial shall be oriented for protecting the victim's interests with the goal of restoring the damaged and reconstruct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reconciliation may serve as the best means to realize this goal. Victim's interests-oriented concept stresses that the Judicial activity shall take the victim's interests and need as the basis to protect the balance between interests of the victim, that of the offender as well as the interests of community on this basis. The justice outlook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hall be unoffending and enjoyed by all human beings; view of criminality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crime damages the original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victim, the whole community and the offender, and understanding, tolerance and assistance are appropriate solutions to reform the offender instead of compulsory punishment; view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defines the responsibility as to do the right things and rectify errors. Judicial law shall re-conciliate interest relations between the victim and the offender, and it's better to restore the relation in way of reconciliation. While reconciliation does not mean the unconditional objection to the punishment, and the applicable punishment shall be the last method.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quires more participation of interested member. More interested members means greater attendance, and the achieved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will play better part in restor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 with the more permanent guarantee for the result.
     The author views that community judicial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s to this system, the final settlement principle of jurisdiction shall be existed as the fourth concep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Ⅱ) Concep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from the system level. The author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refers to a system in which after a crime is committed, the inure person gets the forgiveness from the victim by means of confession of the guilt and resipiscence as well as compensation for the incurred loss, and the victim suggests to grant a lenient criminal treatment which shall be confirmed by the judicial organ.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hall be the criminal treatment system or criminal lawsuit system; The final power of decision about the offender's criminal treatment shall be reserved by the judicial organ which represents the state, instead of the victim involved; the result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hall be that the offender gets a more lenient criminal substantive treatment or criminal procedure treatment, not necessarily the termination of the criminal liability procedur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allows flexibility to be reached in terms of from on the basis of being legal and voluntary; The subject scope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only restricted among the criminal injure person and the victim at the present, excluding that among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Seco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est countries or our country expand their use of criminal law to interfere with things, bu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factor has never disappeared in our horizon and been existing in the bud or in uncompleted stat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Moder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world trend and is confirmed by legislation in many countries. A survey conducted by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actual effect 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i.e. the degree of being satisfactory abou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which is showed by the party involved, execution ratio of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result, and re-committing crime and lawsuit effect explains tha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superior obviously to the traditional judicial.
     Third, social background and source of practice. (Ⅰ) Social background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resto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failure of imprisonment and policy for correction, terrible waste of judicial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juvenile judi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promotion of victimology and movement for protecting the victim; upsurge of the reconciliation system; Emergenc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theory. The source of practice of restoration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has connection with three traditions. (Ⅱ) Social background of restoring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n our country:great background of building up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awakening of criminal victim's awareness of rights;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policy of being justice with mercy. The justice practice in which petty crime shall not be taken to the law is the sourc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Fourth,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its relation theo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author made a trivi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ncepts such as "solving in private", integration of criminal contract, defending proceeding transacti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I. Study on Value Connot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author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sourc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n western academic community, and explored in detail the value connotation and theory found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philosophy, politics,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ethnics.
     First, theory sourc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n western academic community.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community, there are "restorative justice thoery", "balance theory" and "narrative theory" to explain the basi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theory.
     Second, philosophy basi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movement is the reflection of post-modernism thoughts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judicial in the west.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represents fundamentally the human-centered idea and shows the recognition and guarantee of the subjective position of the party involved in the modern criminal law,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of the offender as well as the victim.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requires that criminal law shall insist on the respect and guarantee of individual self-determination and social autonomy in order to maintain necessary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order that is created automatically, which is even closer to the stand of rationalism of evolution theory.
     Third, political analysi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ocial contract theory provides theory founda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individual determination rights and social autonym rights in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defines the scope for the punishment rights of party involved in this system. Theory of citizen society proposes to realize the goo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et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in which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hall allow the individual relief and social relief to play their part as much as possible in the witness of public force relie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maintains to attract social pubic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ettling process of crime cases, which is the concert reflection of participation system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The most direct requirement of principle of subsidiary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is to respect the effective forc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mong parties involved.
     Fourth, sociology analysi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Profit gaining mechanism becomes the driv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ociety restoration capability is the tripping force fo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the best method of controlling crimes is the self-control of society, while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gives the function of self-control of society to its fulles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exercises the form of society relief and plays its full part for the complimentarily of private relief and public relie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sists on the execu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law, but not limited to employing all means beyond the law field to settle disputes and conflicts to realize the harmony in the society;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ettles disputes in a harmonious way of cooperation and win-win strategy and real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governing method from the old modernity to the new one.
     Fifth, economic analysi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Pareto Optimality Principle and the justice idea of economic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justice enjoyed by and unoffending justice proposed by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marginal reduction effect of criminal punishment determines the non-economy of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judicial in which any crime must be punished. As to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economic solarium boasts good deterrent benefi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matches the principle of "benefit-cost and profit"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judicial.
     Sixth, ethnics analysi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rough systematic criticizing and questioning, it proves tha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conducive to protecting social profits, reflects the voluntary will of the party involved instead of "reducing the punishment with money", and will help to maintain social moral level and inhibit judicial corruption.
     Ⅲ.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Corresponds to Basic Theory of Criminal Law
     First,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 (Ⅰ)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orresponds to principle of the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al crime.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able to correspond to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ly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al crime, because the relatively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al crime rules out the punishment to the criminal without purposes apart from protecting the legal interests of national citizens with a view to safeguarding the human rights of national people, which is inconformity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e. restricting criminal punishment rights and safeguarding human rights. Principle of the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al crime in our country does no include the so-called "active principle of the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al crime". The third provision of criminal law in our country stipulates that "Any crime stipulated by the legal documents must be convicted and sentenced according to the law", but it does not means that in case the action may be called a crime, the criminal must be convicted and sentenced according to the law which violates the stipulation of "proviso" clause in No.13 of the criminal law. Principle of the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al crime is just a passive method of convicting and sentencing, to such degree,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does not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the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al crime. (Ⅱ)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able to corresponds to the equal and applicable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 Meaning of the equal and applicable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The equal and applicable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 aims to pursue the equality of law in which the criminal is applied to, not the equality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law or the uniform equality when formulating the criminal law; Such equality is relative and limited instead of absolute equality.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does not violate the equal and applicable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provides the mechanism to protect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the interests of the victim and the offender within the scope of law; capability difference with which the offender forms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results from the non-equal issues beyond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not the non-equality of such system; equality applicable to the criminal law is a relatively on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does not exist the unequal treatment to the offender when he or she violates the law;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for the offender who convicted the crime and had a wish to make corre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supplementary facilities makes the strict term for getting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urpass the economic terms (compens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substantive meaning, there is room for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for any criminal disputes;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judicial is not able to realize "identical crime and identical punishment". (Ⅲ)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able to correspond to the principle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accordance. The reason that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ould reduce the punishment committed to the actor lies in the reduction of bodily dangerous of actor and damaging scope of the crime.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does not refer to "reducing punishment for the sake of money" or "equal money with equal punishment". Compensation with money is not the sole foundation for reducing the criminal liability and criminal punishment, and to pay the compensation is of property punishment content and compensation with money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e reduction of punishment.
     Second,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s abl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pecially protecting the criminal punishment, because this system boasts the function of specially protecting the property punishment and is able to stimulate the moral sense of the offender so as to inhibit crimes.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passive general precaution and special general precautio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olves disputes and conflicts completely by effectively eas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hich is better for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social precaution than traditional judicial.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reflects the function of punishment made to the criminal and boasts the effect of criminal punishment soci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Third,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can meet the need of criminal policy.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a reasonable criminal policy in itsel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an represent the spirit of criminal policy i.e. humanism;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able to implement all round the criminal policy of being justice with mercy;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an reflect the criminal policy of probation to the maximum;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an represent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Tri-tiered System;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an implement completely the criminal policy of getting lighter sentence by telling the truth.
     Fourth,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an correspond to the basic theory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represents the contract idea of "free selection and consensus " which is the reflection of procedure democracy;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orresponds to the requirement of procedure justic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an reflect the procedure benefits;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an stand for the harmonious value of procedure; theory of procedure subjectivity supports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does not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normal procedure.
     Fifth,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mode can correspond to the traditional judicial form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a new solving mechanism within the present criminal judicial framework and makes correction to the part of the system of current criminal judicial, which is not the fundamental negation to the present criminal judicial mode. The current criminal judicial mode can accep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format.
     Ⅳ. Terms for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First, concept term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utlook provides cultural base fo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harmonious culture becomes the national culture meaning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no-lawsuit" concept is the concept support for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spirit of benevol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aw culture supports the tolerant philosophy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spirit of compromise to citizen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upports the philosophy of community governing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practical rational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upports the philosophy of respecting individual interest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hinese traditional value outlook on lawsuit provides idea support fo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General people's idea provides social psychological terms fo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consideration of acquaintance provides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terms for accepting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market economic idea publishes the awareness of lawsuit transaction for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practice result of civil reconciliation system wins social psychology recognition fo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many phenomena of "one-self action" and "settlement in private" provid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econd, system term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Political term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establishing the common basis of humanism shared by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harmony and justice are the common ideals for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specific method of practic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philosophy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urrent criminal judicial system provides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law term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the current law system in our country shows sig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n itsel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gets bud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the relatively response capability of the criminal judicial provides enough law space fo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ird, practice term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provides interests driver for itself; society in our country boasts the material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for establishing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our traditional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the mediation network spreading in our country provides organization base for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V. Applicable Study o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First, applicable principl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and voluntariness, legal principle, principle of judicial confirmation and principle of non-damaging state judicial rights, the principle of orient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rests of the criminal victim, principle of equal protection, principle of justifiable procedure and principle of reconciliation and tolerance.
     Second, applicable term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is part summarizes the subject terms, action terms, criminal system terms, subjective terms, evidence terms that are applicable to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proposes that the applicability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not confined to crime that offends 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s and the launch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not necessarily accepted by the offender and the victim with their consent to the mediation.
     Third, applicable stag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mediator. by learning from the applicable stage of wester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the mediator system, this part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can be applied to each stage ranging from case-filing to execution and that the neutral social organization determined as the mediator by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s most appropriate. However, in consideration of respecting the autonomy of the party involved and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t views that self-reconciliation shall be allowed, and other individuals and units including judicial organ are allowed to be mediators.
     Fourth, party involved i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other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the mediation.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the practi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occasion of taking the mediation mode of the victim and the injured person as the subjects, this part holds the view that our country shall adopt suitable applicable mediation mode, flexibly determine scope for the party involved in specific mediation procedure and other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the medi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se.
     Fifth, effective force and resul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This part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ivil legal result and effective forc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criminal law effect and resul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volved party's regret on the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and the legal consequence of the case.
     Ⅵ. Conceiving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First, criminal legislative concep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With respect to the specific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criminal law in our country proposes that general stipul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hall be added to, and apart from provisions of conviction and punishment, execution of criminal punishment and death penalty limitation, non-imprisonment shall be set up and the execution and supervision of non-imprisonment of criminal punishment shall be reinforced. The specific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suggests that "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shall be added to the first compilation as chapter 8, following chapter 7 "Incidental Civil to Criminal Proceeding" and that the general stipulation about common and basic content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hall be made. In terms of those special contents that are not able to be uniformly stipulated, corresponding stipula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hall be supplemented in each lawsuit stage of criminal procedure.
     Second,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supporting measure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The first measure is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of criminal law, to be specific, to establish personality investigation system, to add types of non-imprisonment, to set up guarantee fund system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to change unreason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judicial organs, and to expand the prosecution and supervision power of procuratorial authority in th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etc.
     The second is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the safeguarding system of victim's rights shall be established. For instance, to strengthen the procedure position of the victim and safeguard his or her procedure rights, to establish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protect the victim, to propose to improve the property preservation system of criminal action combined civil action and so on.
     The third is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example, to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mediation organizations, an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 It is advised to loosen the limitation to the system of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 and support; to actively foster mediation organizations, to standardize mediation procedure;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 and to improve the cause of correction in communities.
引文
1 强世功主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311页。
    2 王琪、程程:《恢复性司法中国化的基础性困境》,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
    3 于改之、吴玉萍:《多元化视角下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 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3页。
    1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 张智辉著:《刑事责任通论》,警宫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51页。
    1 姜明安著: 《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2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3 杨晓静:《刑事法律论坛之八: 我国刑事和解的现实困扰与进路分析》,http://www. sdipsl. edu. cn.
    4 王平:《第三只眼睛看刑事司法》,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 黄京平、甄贞主编:《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4页。
    2 杨晓静:《刑事法律论坛之八: 我国刑事和解的现实困扰与进路分析》,http://www. sdipsl. edu. cn.
    3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4 [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第8版),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37-738页。
    5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刑法学者多用“刑事和解”或“刑事和解制度”这个概念,而刑事诉讼法学者多用“恢复性司法”这个概念。如果有所区别的话,笔者认可这种区分。
    6 本文重点是将理念上的刑事和解成为立法上确立的刑事和解制度,因而在此不区分刑事和解和刑事和解制度的区别。下文中刑事和解与刑事和解制度一般作为同义词使用,在此予以说明。
    1 转引自陈祖辉:《我们可以和解吗?浅谈修复式正义运用在婚姻暴力调解之设想》,www. ntpu. edu. tw/sw/temp/0_20080225132223. doc.
    2 转引自陈祖辉:《我们可以和解吗?浅谈修复式正义运用在婚姻暴力调解之设想》,www. ntpu. edu. tw/sw/temp/0_20080225132223. doc.
    3 [日]高桥则夫:《恢复性司法的国际动向~何谓恢复性司法?》,载[日]《现代刑事法》,2002(8)。转引自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7页。
    4 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1 转引自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 转引自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8-10页。
    Howard Zehr, Restorative justice, LARCA journal (March), p7.
    1 Reno, J. (1998). Guide for implementing the balanced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model.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U. 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www. glencoe. com/ps/cjustice/article. php4.
    1 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所有人的正义——英国司法改革报告》,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2页。
    2 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1 为引文方便,本文中加害人与犯罪人作为同义词使用,特此说明。
    2 于改之等:《“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综述》,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 闾刚:《恢复性司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功能》,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 [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第8版),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37-738页。
    2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3 王宗华:《融合恢复性司法理念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http://lqjcy.luqiao.gov.cn/InfoPub/InfoView.aspx?ID=101&CurrentPageIndex=.
    1 刘伟:《背景与困境: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考察》,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5期。
    1 Reno, J. (1998). Guide for implementing the balanced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model.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www. glencoe. com/ps/cjustice/article. php4.
    2 参见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8-10页。
    3 转引自孙昌军:《试论英国公司法人犯罪法律价值观念的新变化》,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
    1 张庆方:《恢复性司法研究》,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2 Reno, J. (1998). Guide for implementing the balanced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model.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U. 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www. glencoe. com/ps/cjustice/article. php4.
    3 Howard Zehr, Restorative justice, LARCA journal (March), p7.
    1 张庆方:《恢复性司法研究》,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2 张庆方:《恢复性司法研究》,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3 张庆方:《恢复性司法研究》,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4 Michael L. Hadley, The Spiritual Roots of Restorative Justic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 p.37.
    1 王宗华:《融合恢复性司法理念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http://lqjcy. luqiao. gov. cn/Inf oPub/InfoView. aspx?ID=101&CurrentPageIndex=.
    2 刘方权: 《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译文)》,http://article. chinalawinfo. 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_spid.asp?ArticleID=28255.
    3 [澳]约翰·布雷斯韦特:《恢复性司法:积极和消极理由评估》,刘山煽译,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4 陈晓明:《修复性司法:一种刑事司法的新模式》,载《福建法学》2007年第1期,第47页。
    1 刘方权: 《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译文)》,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_spid. asp?ArticleID=28255.
    1 郭建安著:《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135页。
    2 Heather Strang and John Braithwaite, Restorative Justice:Philosophy to practice, Ashgate PublishingCompany,2000.
    1 刘仁文著:《刑事政策初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
    2 刘方权: 《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译文)》,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_spid.asp?ArticleID=28255.
    1 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35页。
    2 吴丹红:《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进路——恢复性司法初探》,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1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2 武小凤:《刑事和解刑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7、52页。
    3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4 陈光中、葛琳:《刑事和解初探》,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1 马玉梅:《刑事和解在侦查监督环节运用理论及实践问题》,http://www. hl.jcy. gov. cn/detail.cfm?newsid=228D42962EF4&id=228B438539EDFDDD0EC4FBF3473C86D9 C4DD13FF.
    2 张辉华、王媛:《从恢复性司法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http://www.ok148. com/Html/ shpc/20061019867_5. asp.
    3 当然,由于缺乏国家机关的介入,社区司法只是一种社会合作救济方式,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司法。
    1 Mark S. Umbreit. TheHandbook ofVictim OffenderMediation:An Essential Guide to Practice and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2001.
    1 张智辉、武小凤:《刑事和解刑法制度化构想》,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年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166页。
    2 [法]拉法格:《思想起源论》,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71页
    1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1-79、85页。
    2 [美]霍贝尔:《初民的法律——法的动态比较研究》,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1 [美]约翰梅西·赞恩:《法律的故事》,孙运申译,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7页
    2 周枬著:《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33、934页。
    1 周枬著:《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33、934页。
    2 徐听:《私力救济考》,http://www.dffy.com/faxuejieti/ss/200901/20090103152840-9.htm.
    3 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1 由嵘著:《日耳曼法简介》,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76-77页。
    2 张庆方:《恢复性司法研究》,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3 [美]埃米利·希尔弗曼:《美国的刑事赔偿制度》(上),刘孝敏译,载赵秉志等主编:《刑法论丛》2005年第10卷。
    1 刘方权: 《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译文)》,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_spid.asp?ArticleID=28255.
    1 汤尧:《刑事调解:从冲突到和谐的可能路径》,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12期。
    2 参见《周礼·地官》
    3 孔庆明等编著:《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4 参见《宋史·陆九渊传》。
    5 汤尧:《刑事调解:从冲突到和谐的可能路径》,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12期。
    6 [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1 胡志斌、欧元雕:《论中国传统调解制度及其保护权利的局限性》,载《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 黄卫:《中国古代调解制度略论》,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408/24/128869.shtml.;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 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2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267-268页。
    1 贾宇:《继承陕甘宁边区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http://www. nwupl. cn/news/Class22/baokan/200701/901. html.
    2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边区人民法院司法工作总结报告》,陕西省档案馆藏,全宗15-1057。
    1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刑事和解的历史渊源及其理论基础》,载黄京平、甄贞主编:《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2 Cited in Mark S. Umbreit, Betty Vos, Robert B. Coates, and Elizabeth Lightfoot, "Symposium; Restorative Justice In Action:Realoralive Justice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 Marquette Law Review 89, no.2 (Winter 2005):278.转引自[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1 转引自张庆方《刑事和解——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485页。
    2 Cited in Mark S. Umbreit, Betty Vos, Robert B. Coates, and Elizabeth Lightfoot, "Symposium; Restorative Justice In Action:Realoralive Justi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arquette Law Review 89, no.2(Winter 2005):251-304.转引自[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1 Jaimie P. Beven and Guy Hall, "Restoration or renovation? Evaluating restorative justice outcomes,"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at Restorative Justice Consortium Members Forum,13 April 2005. Available online:
    2 张庆方:《刑事和解——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485页。
    3 Marshall, T. Restorative Justice; an Overview. http://www. homeoffice. gov. uk/rda}pdfe/ 二一 reajus. pdf,2004 - 12 - 12.
    1 W. Nugent, M. Umbreit,L. Wiinamaki, and J. Paddock, "Participation in Victim-Offender ediation and Security of Subsequent Delinquent Behavior:Successful Replication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Practice,2001.转引自[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2 Cited in Mark S. Umbreit, Betty Vos, Robert B. Coates, and Elizabeth Lightfoot, "Symposium; Restorative Justice In Action:Realoralive Justice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 Marquette Law Review 89, no.2 (Winter 2005):286-287.转引自[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3 Family Group Conferencing Project 3-4.51(1998):75 - 80.转引自[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4 张庆方:《刑事和解——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7页。
    5 Hennessey Hayes and Kathleen Daly, "Youth justice Conferencing and Reoffending, " Justice Quarterly 20, no.4 (December 2003):739.转引自[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1 [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2 Hennessey Hayes and Kathleen Daly, "Youth justice Conferencing and Reoffending, " Justice Quarterly 20, no.4 (December 2003):739.转引自[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3 Marshall, T. Restorative Justice:an Overview [EB/OL]. http://~. homeoffice. gov. uk/rde/pdfa/oc。一二 sjus. pdf,2004
    4 Aertsen, I, (1998). Restorative Justice in A European Pempactive,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aven Belgium.
    5 陈晓明:《修复性司法——一种刑事司法的新模式》,载《福建法学》2007年第1期。
    1 [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2 [美]大卫·E·杜菲:《美国矫正政策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3 [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24页。
    4 Gena M · Gerard. Community-Based Restorative Justice:A Capacity-Building Tool for Confronting Crime[OL]. http://www. Tcfreenet. org.1997-6.转引自张庆方:《恢复性司法》,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
    5 马静华、罗宁:《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页。2 姚建龙:《福利、惩罚与少年控制—美国少年司法的起源与变迁》,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5页。
    1 Travis Hirschi and Michael Gottfredson, Rethinking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Crime and Delinquency, Vol.39, No.2,1993, pp.262-271.
    1 宋冰编: 《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页。
    1 范燕宁:《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适用意义》,载《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11期。
    1 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第2003年第4期。
    1 刘仁文:《恢复性司法简论》,载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检察协会编印:《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年版,第67页。
    1 李培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http://www. southcn. com/nflr/llzhuanti/hexie/hxlw/200504150397. htm.
    2 刘沛请:《宽严相济政策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判》,载《犯罪研究》2007年第1期。
    3 桑东辉:《刑事和解与和谐社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4期。
    1 赵成泽、黄金波《刑罚革命与司法救助措施》,载http://www. chinacourt. org/public/detail. php?id=236290.
    2 张志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何在》,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
    3 汪伟人:《刑满释放人员的嬗变与监管改造工作》,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4期。
    1 李均仁:《转换观念,预防控制重新犯罪的上升趋势》,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5期。
    2 夏黎阳:《论宽严相济政策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制度》,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 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1 张智辉、武小凤:《刑事和解刑法制度化构想》,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报告》(2006-2007),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2 马静华、陈斌:《刑事契约一体化: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发展趋势》,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3 卞建林、刘玫著:《外国刑事诉讼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1 Wayne R · Larave, Jerold H · Israel, Nancy J. King. Criminal Procedure. Third edition, West Group,2000.956.转引自龙宗智、潘君贵:《我国实行辩诉交易的依据和限度》,载陈光中主编:《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2 陈瑞华:《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之比较》,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4期。
    3 Jeffrey J · Miller. "Plea Bargaining and Its Analogues under the New Italian Criminal Procedure Code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22N. Y. U. J. Int' LL.& Pol.215 (1990)。转引自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4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1 朱家春:《恢复性司法:历史与现实的契合》,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第31-36页。
    1 汪祖辉:《学治臆说·断案不如息案》,载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2 [清]蒯德模著:《吴中判牍》,民国十八年仁和蒯氏刻本,第4页。
    1 John R. Gehm:"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An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 http://wcr. sonoma. edu/vlnl/gehm. html or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l (1998);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
    2 John R. Gehm:"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An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 http://wcr. sonoma. edu/vlnl/gehm. html or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l (1998);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
    1 John R. Gehm:"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Programs:An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 http://wcr. sonoma. edu/vlnl/gehm. html or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l (1998);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
    1 洪川:《法学中的现代与后现代》,载人大法学院编委会:《人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 刘方权:《刑事和解:一个概念性框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 刘方权:《刑事和解:一个概念性框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 王平:《第三只眼睛看刑事司法》,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1 [德]康德:《康德文集》,刘克苏等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2页。
    2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6页。
    3 汪太贤:《论中国法治的人文基础重构》,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4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p.67.转引自慈继伟著:《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3页。
    1 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9-420页。2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1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1-62页;邓正来著:《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页。
    2 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3 Hayek, 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Routledge & Kegan Paul,1978, p.5.;[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5页。
    1 邓正来著:《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7、161页。
    2 [英]哈耶克:《自由与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1页。
    1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学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2 利维坦是圣经中一个具有可怕力量的海怪,虽然许多作家把它同邪恶联系在一起,但莎士比亚把它当作力量的象征,霍布斯更将这个名字作为他最重要著作的标题,用来比喻国家及其君主,论证这样一个人为的利维坦应当具有绝对的、完整的权力。参见[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5页。
    3 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4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页。
    1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0页。
    1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1 [英]J·G·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 田宏杰:《中西刑法现代化趋势之比较考察》,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7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3 [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1 杜宝庆:《市民刑法的价值理念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一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总第3期
    3 Kooiman. Governance and Govern ability:Using Complexity, Dynamics and Diversity. In Modern Governance[J]. Editedby JKooiman. London:sage,1993.4.
    3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载邓正来主编:《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5页。
    1 刘方权:《刑事和解:一个概念性框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 谢晖、陈金钊著:《法律:诠释与应用—法律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198页。
    1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 郑曙村、张瑞琨:《当代西方“参与制民主”理论分析》,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 [美]卡罗尔·佩特曼(carole pateman):《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4 范亚峰: 《从程序正义到程序理性—读哈贝马斯<事实与规范>》,http://www.cass.net.cn/file/2005102550135.html.
    1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2 张庆方:《刑事和解——一种全新的刑事法治模式》,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482页。
    1 王建华编:《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名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2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欧盟法中的辅助性原则与相称性原则》,http://translaw. whu. edu. cn/cn/gjfbaseknow/20050613/143543. php.
    3 Hirsch Ballin, E. and R. Steenvoorde (2000), Catholicsocial thought on citizenship:no place for exclusion, paper pre-sented at 12th Annual Meeting on Social-economic, LSE,1-10 July 2000, London.
    4 [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5 谈志林:《欧盟立宪进程中的地方自治与中国地方制度的演进》,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6 苗静:《欧盟宪法辅助原则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含义》,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 许志雄:《地方自治的基本课题》,载《月旦法学杂志》1995年5月第1期。转引自刘莘、张迎涛:《辅助性原则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 曾建元:《地方政府层级与跨域府际关系的安排》,载施正锋、杨永年主编:《行政区域重划与迁都》,台北“国家”展望文教基金会2005年版。转引自刘莘、张迎涛:《辅助性原则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3 王世洲:《刑法的辅助原则与谦抑原则的概念》,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0期。
    1 朱苏力:《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载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2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3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6页。
    1 [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Hazel Genn, Paths to Justice:What People Do and Think About Going to Law, (Oxford:Hart Publis hing,1999).
    2 [美]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 [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67-331页。
    1 李游:《从无讼到刑事和解—以中西司法传统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03页。
    2 徐听:《为什么私力救济》,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 [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1 梁治平:《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载王铭铭等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4页。
    2 陈瑞华等:《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张智辉、宋英辉:《刑事和解研究述评》,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 参见《北京市检察机关刑事和解实证研究—以轻伤害案件的处理为切入点》,载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市检察官协会编印:《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年印。
    2 郑杭生、邓伟志等:《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载《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第十四版。
    1 时西方:《经济分析法学在中国》,载《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
    2 张建伟:《新法律经济学:理论流派与反思性评论》,载《财经研究》2000年第9期。
    3 [美]保罗·A·萨缪尔森:《萨缪尔森词典》,陈迅、白远良译释,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85页。
    1 李树:《法律思维的经济学维度分析》,载《现代法学》2003第6期。
    2 李秀群:《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载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1 [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 《法和经济学(第三版)》,施少华、张军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1 刑事和解制度中一般称经济赔偿金,二者性质相同,实际指称一样,在此说明。
    2 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
    1 钱弘道著:《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93页。
    1 葛琳、白春安:《刑事和解的成本收益分析—以“经济人”预设为理论前提》,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
    1 [美]霍华德·泽尔:《刑事和解》,章棋等译,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378页。
    2 [德]汉斯·约阿希德·施耐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页。
    3 张庆方:《刑事和解研究》,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1 张庆方:《刑事和解研究》,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2 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中的目的智慧——追求法律的实用性》,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
    1 [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2 宋培海:《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实践及其完善》,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市检察官协会编《“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版,第283—291页。
    3 刘伟宁:《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7,第25页。
    4 [英]哈耶克:《自由与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1 《最高检首次公开表示: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载《法制日报》2008年12月7日。
    2 许翔:《刑事和解:一个不成熟的路径》,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2页。
    3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0页。
    4 公平正义网: 《刑事和解制度应慎行》,http://www.rjcn.net/blogview.asp?u=4378 & blog_id=75 & page=3.
    1 李冬华:《刑事和解理论国际研讨会理论综述》,载《南方论刊》2007年第11期。
    2 许翔:《刑事和解:一个不成熟的路径》,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2页。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2 苏惠渔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3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4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 苏惠渔、刘宪权主编:《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 [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4页。
    2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3页。
    1 理论上通说的观点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早期的思想渊源为: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
    2 理论上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新的理论支撑点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3 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4 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5 参见1945年6月26日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第一条。
    1 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26页。
    2 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2 杨仁寿著:《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101页。
    3 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1 参见中国刑法词典编委会:《中国刑法词典》,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2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1 [日]曾根威彦著:《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 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3—69页。
    2 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3-71页。
    3 游伟:《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问题研究》,载游伟主编:《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六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63-164页。
    4 游伟:《刑事法理论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载游伟主编:《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34页。
    1 丁卫强:《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及相对性》,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12期。
    2 宗建文:《刑罚正义论—罪刑法定的价值分析》,载赵炳寿主编:《刑罚专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3 高铭暄、张天虹:《刑事和解与刑法价值实现—种相对合理主义的解析》,载《公安学刊》2007年第1期。
    4 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5 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59页。
    6 周少华著:《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页。
    1 周少华著:《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2 高铭暄、张天虹:《刑事和解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一种相对合理主义视角的考察》,载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检察协会编印:《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年8月。
    3 张书琴:《理性对待刑事和解》,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3期。
    1 储槐植、张永红:《善待社会危害性观念—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说起》,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 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2 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 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2 [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页。
    3 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4 比如我国刑法第37、67、68、87条就有此明文规定。
    1 武小凤:《刑事和解刑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第10页。
    1 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2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397页。
    3 [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导论部分第2页。
    4 张明楷:《刍议刑法面前人人平等》,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1期。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2 高铭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 张明楷:《刍议刑法面前人人平等》,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1期。
    2 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9-420页。
    3 杨兴培:《论刑事法律关系》,载《法学》1998年第2期。
    1 武小凤:《刑事和解刑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13页。
    1 [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李贵方、陈兴良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1 [意]加罗法洛:《犯罪学》,中国在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5页。
    2 [俄]H·库兹涅佐娃、N·M·佳日科娃主编:《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上卷:犯罪论),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初殿清:《检视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质疑》,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1日第三版。
    2 初殿清:《检视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质疑》,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1日第三版。
    3 佚名:《在公诉环节实行刑事和解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4 佚名:《在公诉环节实行刑事和解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5 智敏:《南京刑事和解引发的争议》,载《记者观察(上半月)》2007年第4期。
    6 刘伟:《背景与困境-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考察》,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5期。
    1 贾宇:《继承陕甘宁边区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http://www. nwupl. cn/news/Class22/baokan/200701/901. html.
    1 何婧、荆长岭:《浅论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问题之关系》,载《政法学刊》2008年第1期。
    2 洛克的原话是:“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The law cannot make all men
    1 武小凤:《刑事和解刑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6页。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1页。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306页。
    1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5—66页。
    2 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 [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李贵方、陈兴良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1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2—106页。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2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3 [日]久礼田益:《日本刑法总论》,松堂1925年版,第27页。转引自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4 宁汉林著:《中国刑法通史》(第二分册),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7页。
    1 蔡墩铭著:《刑法基本理论》,汉林出版社1980年,第19页。
    2 蔡枢衡著:《中国刑法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74页。
    1 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1 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3页。
    1 佚名:《现行制度下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应缓行》,http://www. xici. net/b644708/d74558978. htm.
    2 智敏:《南京刑事和解引发的争议》,载《记者观察(上半月)》2007年第4期。
    1 张智辉、宋英辉:《刑事和解研究述评》,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 李益前:《正确理解和推行刑事和解与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载《人大研究》2007年第7期。
    1 吴宗宪等著:《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63页。
    2 贾宇:《继承陕甘宁边区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http://www. nwupl. cn/news/Class22/baokan/200701/901. html.
    1 智敏:《南京刑事和解引发的争议》,载《记者观察(上半月)》2007年第4期。
    1 陈兴良:《刑罚目的新论》,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 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11页。
    3 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4页。
    1 齐晓玉、夏苗:《刑事和解的现状、困境与出路》,载《华商》2008年第16期。
    2 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载《法制日报》2007年7月24日。
    3 刘伟宁:《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7,第25页。
    1 王运生、严军兴著:《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2 John Braithwaite. Restorative Justice:Assessing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ccounts[J]. Crime and Justice:AReview ofResearch,1999, (25).转引自[美]丹尼尔·W·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刑事和解》, 王莉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 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2000年,第24页。
    4 [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1 许道敏:《民权刑法论》,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199页。
    2 冯亚东著:《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498页。
    1 于同志:《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意义》,载《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日。
    2 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9页。
    3 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 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说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2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0页。
    1 [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 李娜:《从社会学角度讨论犯罪价值》,载《前沿》2004年第9期。
    3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5-416页。
    4 [美]沃尔德等:《理论犯罪学》,方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5 [美]沃尔德等:《理论犯罪学》,方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1 张波:《从人权入宪看我国刑事政策的未来走向》,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 张文:《“非犯罪人化”刑事政策初探》,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2 张智辉、宋英辉:《刑事和解研究述评》,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朱亚滨:《轻缓刑事政策:构建法治社会的和谐之音—轻缓刑事政策研讨会综述》,http://www. legaldaily. com. cn.
    1 李希慧等:《“轻轻重重”应成为一项长期的刑事政策》,载《检察日报》2006年3月20日第3版。
    2 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3 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2000年硕士论文,第1页。
    1 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2000年硕士论文,第45页。
    2 注:据统计,在我国一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刑期执行完毕时,国家要在其身上投入至少5万元资金。参见王学沛:《现代刑法观的重塑》,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3期。
    3 汪建成、杨雄:《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
    1 汪建成、杨雄:《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
    2 转引自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
    1 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载《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卷第一辑。
    2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3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1 [美]罗尔斯:《正文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页。
    2 肖建国:《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3 高铭暄、赵秉志主编:《新中国刑法学五十年(中册)》,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8页。
    1 谢佑平:《刑事诉讼相应性原则的法理探析》,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5期。
    1 [英]彼德·斯坦和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2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1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2 张平吾著:《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30页。
    3 [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1 杜凡:《论转型社会的复合平等—以沃尔泽的多元正义为视角》,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1 黄松有:《解读和谐主义诉讼模式》,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9日第1版。
    2 陈瑞华等:《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
    4 葛琳著:《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1 谢小妹、黄妹华:《从刑事和解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 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2 Danie.1 W. Vanness and PatNola:Legislating for restorativejustice, RegentUniversity Law Review.53
    3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1 佚名:《浅析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http://sxfhj2004. blog. sohu. com/41372211.html.
    1 刘仁文著:《刑事政策初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2页,
    2 刘方权:《刑事和解:一个概念性框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页。
    1 陈晓明、林勇:《修复性司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路径》,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1 梁治平主编:《法律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4页。
    2 李双元、张茂、杜剑:《中国法律趋同化问题之研究》,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1 汪建成: 《刑事诉讼文化研讨》,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6期。
    2 钱穆著:《文化学大义》,台湾中正书局印行1981年版,第3页。
    3 樊崇义著: 《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11页。
    4 顾培东著: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5 杨振敏:《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举行大会主旨发言》,http://www. mj. org. cn.
    6 钱穆著:《晚学盲言》,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7年版,第289页。
    7 转引自蔡鸿铭:《从有害正义到无害正义——和谐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
    http://ww.studa.net/xingfa/070419/15023364-2.html.[美]孙隆基:《中国人的人格发展》。1 陈光中主编: 《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1 张晋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六讲讲稿——中华法制文明的世界地位与近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人大新闻网》:http://zgrdxw. peopledaily. com. cn.
    2 张建伟著: 《刑事司法:多元价值与制度配置》,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1 谢晖:《中国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6页。
    2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62、132—133页.
    3 谢晖:《中国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2页。
    1 参见《尚书·康诰》。
    2 参见《尚书·召诰》。
    3 李方:《浅论礼法传统的社会历史根基——中国古代社会的二元政治格局》,载国学网站。
    4 马小红著:《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
    5 参见《史记·周本纪》。
    6 参见《论语·为政》。
    1 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页。
    2 谢晖:《中国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00页
    3 《最高法院长王胜俊:群众感觉应作为是否判死刑依据之一》,载《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11日A9版。
    1 季卫东:《中国司法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特征》,http://www. acla. org. cn/program/article. jsp?ID=25309.
    2 郭明瑞:《权利冲突的研究现状、基本类型与处理原则》,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3 [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的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4 谢晖:《中国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4页。
    1 杨荣华:《论理性的刑事诉讼价值研究出发点与本位》,载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73-183页。
    2 黄京平、甄贞、刘风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2 陈兴良:《死刑存废之应然与实然》,载《法学》2003年第4期。
    1 胡旭晟、蒋先福主编:《法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7页.
    1 张容、徐卫华:《不能忽视农村犯罪私了现象》,载《法制日报》2001年3月29日。
    2 宋振远:《犯罪私了现象为何愈演愈烈》,载《半月谈》2003年9月5日。
    1 杨兴培:《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载《法学》2006年第8期。
    1 范渝: 《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载徐昕主编:《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8-59页。
    2 [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第267页,转引自严存生主编:《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51页。
    1 摘自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 赵安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导刑事和解的法律实践》,载《中国检察官》2008年第2期。
    1 隋明善:《全面推进“和谐司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载《山东审判》2007年第2期。
    1 蒋安杰:《轻缓刑事政策:构建法治社会的和谐之音》,载《法制日报》2005年9月18日。
    2 王卓棋:《现代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制度基础》,载徐昕主编:《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1页。
    1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6页。
    1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2 肖仕卫:《刑事法治实践中的回应型司法——从中国暂缓起诉、刑事和解实践出发的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
    3 [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 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1 许翔:《刑事和解:一个不成熟的路径》,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 年第3期。
    1 奚玮、江显和:《刑事和解的四项原则》,载《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0日第三版。
    2 王敏远等:《刑事和解的模式和程序》,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毛建华:《刑事和解必须坚持四项原则》,http://www. fzkb. cn/news/20081210/fz5b/110050. htm.
    4 王敏远等《刑事和解的模式和程序》,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 杨复宽:《侦查阶段引入刑事和解与调解机制探析》,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6 杨复宽:《侦查阶段引入刑事和解与调解机制探析》,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7 冯仁强、俞洪水、李益明:《刑事和解之若干问题研究》,载《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 参见《牡丹江市爱民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刑事和解工作新途径》,http://www. hl. jcy. gov. cn/detail. cfm?newsid=228C4B9320F9&id=22;刘根菊:《刑事和解的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载《法治论丛》2008年第5期。
    9 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496页。
    10 参见《名词解释——平和司法程序》,http://www. jiaodong. net/ytzfw/pinghe/.
    1 刘方权:《刑事和解:一个概念性框架(译文)》,http://articlel. chinalawinfo. 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 asp?ArticleID=28254.
    1 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496页。
    1 陈果:《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及其基本原则》,载《法制日报》2006年6月22日第10版。
    1 陈果:《刑事和解在我国的适用及其基本原则》,载《法制日报》2006年6月22日第10版。
    1 Pate, K. (1990), Victim-Young Offender Reconciliaton As Alternative Measures Programs in Canada, New York, Criminal Justice Press, pp.117-118.转引自陈晓明:《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19页。
    2 冯仁强、俞洪水、李益明:《刑事和解之若干问题研究》,载《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 杨复宽:《侦查阶段引入刑事和解与调解机制探析》,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1 罗彬:《为一瓶矿泉水儿子被杀父母愿收凶手做义子》,载《重庆晚报》2006年2月24日。
    2 王昕:《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刑事和解为视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
    1 查讯宇:《刑事和解有限定范围》,载《检察日报》2006年8月30日第3版。
    2 陈京春:《陈京春博士讲坛实录:恢复性正义与刑事和解制度》,http://xbxsf.nwupl. cn/net/ShowArticle. asp?ArticleID=75.
    1 何婧:《刑事和解的现状与问题分析》,载《南方论刊》2008年第3期。
    1 陈阳:《以刑事和解理念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 1 [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第8版),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40页。
    2 冯仁强、俞洪水、李益明:《刑事和解之若干问题研究》,载《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 2期。
    1 张智辉、武小凤:《刑事和解刑法制度化构想》,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年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1 Gilman/Clark County Juvenile Court Restorative Justice Project, http://www.voma.org/.
    2 孙勤:《刑事和解的平等价值》,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9期。
    3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4 陈阳:《以刑事和解理念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
    1 冯仁强、俞洪水、李益明:《刑事和解之若干问题研究》,载《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 张辉华、王媛:《从刑事和解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http://www. chinacourt. org/html/article/200411/02/137288. shtml.
    1 陈阳:《以刑事和解理念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
    2 张辉华、王媛:《从刑事和解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http://www. chinacourt. org/html/article/200411/02/137288. shtml.
    1 参见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案例汇编》,陕西省档案馆藏,全宗15-773。
    2 贾宇:《继承陕甘宁边区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http://www.nwupl.cn/news/Class22/baokan/200701/901.html.
    1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一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1 温景雄:《另类矫治:评估复和司法在加拿大温尼泊调解服务与星加坡社区调解中心的成效比较研究》。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2001年印。
    2 黄晓亮、姜立恒:《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解析》,载黄京平、甄珍主编:《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7页。
    3 黄德海,韩立勇:《构建刑事司法和解制度对人权保障的作用》,http://www.mianfeilunwen.com/Falv/Sifa/12887_4.html.
    1 张辉华、王媛:《从刑事和解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http://www. chinacourt. org/html/article/200411/02/137288. shtml.
    1 吴宗宪等著:《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加3年版,第223—224页.
    2 Coats&Gehm.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Mediation and Crimi-nal Justice:Victims, offenders and community[M]. London:Sage Pub. C1989.261.转引自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1 [日]高桥则夫:《刑事和解的国际动向~何谓刑事和解?》,载[日]《现代刑事法》,2002(8)。转引自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547页。
    2 杨复宽:《侦查阶段引入刑事和解与调解机制探析》,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3 黄德海,韩立勇:《构建刑事司法和解制度对人权保障的作用》,载中国法院网。
    4 王伟:《刑事和解初探——以被害人救助为出发点》,http://www. js. jcy. gov. cn/readnews. asp?nid=7697.
    5 陈光中、葛琳:《刑事和解初探》,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6 邵伟:《刑事和解视角下的监狱行刑社会化初探》,载《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 杨亮庆、王亦君:《司法部部长谈监狱体制改革:让监狱告别营利》,载《中国青年报》2003年12月5日第1版。
    1 贾宇:《继承陕甘宁边区成功经验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http://www. nwupl. cn/news/Class22/baokan/200701/901. html.
    2 杨晓静:《刑事法律论坛之八: 我国刑事和解的现实困扰与进路分析》,http://www. sdipsl. edu. cn/xssfxy/Article_Show. asp?ArticleID=427.
    3 林振通:《从对抗走向和谐:刑事和解的本土移植》,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5月10日。
    1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王某盗窃案:对刑事和解的主持者及和解后处理方式的探讨》,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4期。
    2 纪炳学:《刑事和解的价值与运作模式》,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1 宋英辉、许身健:《刑事和解程序之思考》,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2 纪炳学:《刑事和解的价值与运作模式》,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3 张建升:《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程序操作问题辨析——“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和解研讨会”观点综》,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
    1 纪炳学:《刑事和解的价值与运作模式》,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2 瞿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再分析与发展路径探讨——兼论社区调解制度的完善》,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 四种方式的介绍,主要参见:丹尼尔·W·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刑事和解》,王莉译,载狄小华、李志刚主编:《刑事司法前沿问题—刑事和解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陈祖辉:《本土性的复归式正义“和解”经验建构:探索性的文本分析研究》,载《犯罪学期刊》2003年第2期。
    2 Mark S. Umbreit. TheHandbook ofVictim OffenderMediation:An Essential Guide to Practice and Research[M].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2001.
    1 Kay Pranis, Barry Stuart, Mark Wedge. Peace making Circles:From Crime to Community[M]. St. Pau,1 MN:Living Justice Press,2003.
    2 [美]丹尼尔·W·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刑事和解》,王莉译,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 [美]丹尼拉·塞拉德:《刑事和解的实证研究》,何挺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
    1 Gilman/Clark County Juvenile Court Restorative Justice Project, http://www.voma.org/.
    2 霍华德·泽尔:《刑事和解》,章祺等译,载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382页。
    1 张辉华、王媛:《从刑事和解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http://www. chinacourt. org/html/article/200411/02/137288. shtml.
    2 宋英辉、许身健:《刑事和解程序之思考》,载《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4年第9期。
    3 [美]德肖·威茨:《最好的辩护》,唐交东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1 王平主编:《刑事和解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477页。
    1 白世平、纪丙学:《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实证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1 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 刘林玲、贾健:《刑事和解后续工作之浅探》,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2 王怡:《偷车贼的故事:诉讼中的和解余地》,http://www.cc.org.cn/pingtai/020306300/0203063019.htm.
    3 朱颖俐:《私了协议法律效力的确认》,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7期。
    1 转引自冯仁强、谢梅英:《刑事和解“反悔”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兼议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标准》,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 赵孟营:《论组织理性》,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 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4期。
    2 转引自冯仁强、谢梅英:《刑事和解“反悔”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兼议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标准》,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 转引自冯仁强、谢梅英:《刑事和解“反悔”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兼议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标准》,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 陈京春:《刑事和解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 殷驰、谌辉:《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http://www. chinacourt. org/public/detail. php?id=121156.
    2 陈京春:《陈京春博士讲坛实录:恢复性正义与刑事和解制度》,http://xbxsf.nwupl. cn/net/ShowArticle. asp?ArticleID=75.
    1 周光权:《论社会整合与刑事政策》,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2 转引自《法治中国30年:司法救助让贫弱者跨过通向正义之槛》,载《法制日报》2008年8月10日。
    3 春谱:《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NGO规范和促进法促进非政府组织稳健发展的建议》, http://www. tianya. cn/New/PublicForum/Content. asp?strItem=free&idArticle=871093.
    1 丘晓、钱振明著:《国家控制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2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王某盗窃案:对刑事和解的主持者及和解后处理方式的探讨》,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4期。
    1 张旭、蔡一军:《恢复性司法践行理路探析——以欧洲的实践为视角》,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4期。
    2 参见《大利亚首都地区2004年犯罪(恢复性司法)法案》郝方昉译,载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页。
    3 陈兴良:《社区矫正的制度创新》,载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刑事法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1 赵秉志、刘志伟等:《关于我国社区矫正立法若干问题的建议》,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年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2 陈兴良:《社区矫正的制度创新》,载陈兴良刑法研究专著系列《刑事法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6页。
    1、刘宪权著:《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刘宪权、卢勤忠著:《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刘宪权、吴允锋著:《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刘华著:《票据犯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6、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和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李建玲著:《被害人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葛琳著:《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武小风:《冲突与对接——刑事和解刑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蔡墩铭著:《中国刑法精义》,台北汉林出版社1999年版。
    11、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陈兴良著:《法条竞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陈兴良著:《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邓正来著:《自由与秩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陈忠林著:《意大利刑法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储槐植著:《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冯亚东著:《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甘雨沛、何鹏著:《外国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0、高鸿钧等著:《法治: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顾准著:《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黄河著:《行政刑法比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24、黄茂荣著:《法学方法与近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黄祥青著:《刑法适用疑难破解》,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6、孔祥俊著:《法律方法论——法律解释的理念与方法》(第二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27、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李国如著:《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下的刑法解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30、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原理),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1、梁根林著:《刑事法网:扩张与限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2、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34、林东茂著:《危险犯与经济刑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
    35、林立著:《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林山田著:《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台湾三民书局1981年版。
    37、林山田著:《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38、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册),台北2000年增订版。
    39、刘树德著:《罪状解构——刑事法解释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0、刘艳红著:《罪名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41、刘远著:《金融诈骗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42、刘志远著:《二重性视角下的刑法规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43、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沈宗灵著:《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5、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6、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7、姜明安著:《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王瑞君著:《罪刑法定:理念、规范与方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版。
    49、王世洲著:《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王文华著:《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51、王勇著:《定罪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2、王玉成著:《社会变迁中之罪刑法定原则》,台湾大伟书局1998年版。
    53、王泽鉴著:《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王政勋著:《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5、徐武生著:《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6、颜厥安著:《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杨仁寿著:《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杨兴培著:《犯罪构成原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9、杨兴培著:《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概论》,法律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0、余振华著:《刑法深思·深思刑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61、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62、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4、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5、张明楷著:《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66、张明楷著:《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张君励、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8、张小虎著:《刑法的基本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张智辉著:《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0、周光权著:《法定刑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71、周少华著:《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72、宗建文著:《刑法机制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73、[德]康得:《康得文集》,刘克苏等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74、[德]N·霍恩:《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罗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76、[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7、[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8、[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9、[德]亚图·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0、[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82、[法]亨利·莱维·布津尔:《法律社会学》,许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3、[法]拉法格:《思想起源论》,王子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8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63页。
    8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8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7、[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8、[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冬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9、[美]约翰梅西·赞恩:《法律的故事》,孙运申译,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
    90、[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91、[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第8版),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92、[美]霍贝尔:《初民的法律—法定动态比较研究》,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3、[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5、[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7、[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8、[日]芝原邦尔:《经济刑法》,金光旭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9、[英]洛克:《政府论》(上、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00、[英]哈耶克:《自由与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苏惠渔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黄金平、甄贞主编:《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陈光中主编:《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4、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陈兴良主编:《刑事司法研究——情节、判例、裁量》,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17、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陈泽宪主编:《经济刑法新论》,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
    19、党建军主编:《侵犯知识产权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付子堂主编:《法理学进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高铭暄、王作富主编:《中国惩治经济犯罪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5、高铭暄主编:《经济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6、高铭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高铭暄主编:《新型经济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28、顾肖荣主编:《经济刑法》(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何勤华主编:《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胡康生、李福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中国方正出版 社1998年版。
    31、李宗锷、潘慧仪主编:《英汉法律大词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2、梁根林主编:《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梁治平主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4、刘杰主编:《经济刑法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强力主编:《金融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8、苏惠渔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9、孙丕志主编:《经济犯罪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0、王昌学主编:《市场经济犯罪纵横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1、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42、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中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43、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4、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鲜铁可编著:《金融犯罪定罪量刑案例评析》,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46、杨敦先等主编:《经济犯罪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
    47、张振藩主编:《经济犯罪与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8、赵可主编:《国外经济犯罪与对策研究》,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49、周密主编:《美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编:《现行刑事法律司法解释及其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1、[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上),顾肖荣等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5页。
    52、[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重要问题》(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53、[瑞]汉斯·舍格伦、约兰·斯科格编:《经济犯罪的新视角》,陈晓芳、廖志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于改之等:《“恢复性司法理论国际研讨会”综述》,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刘伟:《背景与困境: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考察》,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5期。
    3、张志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何在》,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
    4、桑东辉:《刑事和解与和谐社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4期。
    5、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5期。
    6、范燕宁:《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使用意义》,载《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11期。
    7、马静文:《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
    8、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载《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
    9、刘方仁:《刑事和解:一个概念性框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0、杜宝庆:《市民刑法的价值理念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私立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12、陈瑞华等:《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3、徐听:《为什么私立救济》,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4、张智辉、宋英辉:《刑事和解研究综述》,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15、龚培华:《刑法解释理论的基本问题》,载《法学》2007年第12期。
    16、葛琳、白春安:《刑事和解的成本收益分析—以“经济人”预设为理论前提》,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
    17、顾肖荣:《近期证券市场的主要涉罪问题》,载《法学》2007年第6期。
    18、顾肖荣:《论经济犯罪的概念和范围》,《法学研究》1990年第2期。
    19、顾肖荣:《战后日本经济刑法和经济犯罪研究的演进》,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3期。
    20、李冬华:《刑事和解理论国际研讨会理论综述》,载《南方论刊》2007年第11期。
    21、胡敏、曹坚:《论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的合理认定》,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2、丁卫强:《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及相对性》,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12期。
    23、储槐植、张永红:《善待社会危害性观念—从我国刑法第13条说起》,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4、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25、黄祥青:《滞后与超越:新刑法实施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3期。
    26、杨兴陪:《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载《法学》2006年第8期。
    27、杨兴培:《论刑事法律关系》,载《法学》1998年第2期。
    28、智敏:《南京刑事和解引发的争议》,载《记者观察(上半月)》2007年第4期。
    29、何婧、荆长岭:《浅论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问题之关系》,载《政法学刊》2008年第1期。
    30、李洁:《三大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性特征比较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张波:《从人权入宪看我国刑事政策的未来走向》,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2、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
    33、张文:《“非犯罪人化”—刑事政策初探》,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34、汪建成、杨雄:《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
    35、梁根林:《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论》,载梁根林主编:《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刘华:《票据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37、谢小妹、黄妹华:《从刑事和解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8、聂志琦:《协商性司法:刑事司法的新选择》,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9期。
    39、陈小明、林勇:《修复性司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路径》,载《福建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40、刘宪权:《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犯罪观转变》,载《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3期。
    41、陈兴良:《死刑存废之应然与实然》,载《法学》2003年第4期;
    42、王敏远等:《刑事和解的模式和程序》,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3、周世雄:《也论刑事和解制度——以湖南省检察机关的刑事和解探索为分析样本》,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44、宋英辉、许身健:《刑事和解程序之思考》,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45、陈光中、葛琳:《刑事和解初探》,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46、朱颖俐:《私了协议法律效力的确认》,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7期。
    47、白世平、纪丙学:《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实证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48、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中 国法学》2003年第2期。
    49、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子我国的制度构想》,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4期。
    50、赵孟营:《论组织理性》,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51、周光权:《论社会整合与刑事政策》,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52、苏彩霞:《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及展开》,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3、夏黎阳:《论宽严相济政策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制度》,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4、肖中华:《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55、肖中华:《我国现行犯罪构成(成立)理论总置评》,载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肖中华:《刑法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具体运用》,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
    57、杨兴培:《一起夫妻争吵引起自杀案的刑法思考和伦理思考》,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58、张明楷:《刑法学研究中的十关系论》,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
    59、张明楷:《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6期。
    60、张明楷:《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
    61、张明楷:《行政刑法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62、张明楷:《注重体系解释,实现刑法正义》,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2期。
    63、张明楷《保险诈骗罪的基本问题探究》,载《法学》2001年第1期,第35页。
    64、张远煌:《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二元”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现代刑事法治问题探索》(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48页。
    65、赵国强、陈兴良:《论经济犯罪的内在结构》,载《法学评论》1989年第6期。
    66、周光权:《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
    67、孙勤:《刑事和解的平等价值》,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9期。
    1、张庆方:《恢复性司法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2、李游:《从无颂到刑事和解——以中西司法传统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陈京春:《刑事和解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胡嘉金:《恢复性司法:以和谐社会为语境》,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武小风:《刑事和解刑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6、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7、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最高检首次公开表态: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载《法制日报》2008年12月7日。
    2、初殿清:《检视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质疑》,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1日。
    3、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载《法制日报》2007年7月24日。
    4、于同志:《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意义》,载《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日。
    5、李希慧:《“轻轻重重”应成为一项长期的刑事政策》,载《检察日报》2006年3月20日。
    6、黄松有:《解读和谐主义诉讼模式》,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9日。
    7、奚玮、江显和:《刑事和解的四项原则》,载《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0日。
    8、陈果:《刑事和解在我国的使用及其基本原则》,载《法制日报》2006年6月22日。
    9、查讯宇:《刑事和解有限定范围》,载《检察日报》2006年8月30日。
    1.Howard Zehr,Restorative justice,LARCA journal (March).
    2.Michael L.Hadley,The Spiritual Roots of Restorative Justice,State University of Nem York Press,2001.
    3.Hesther Strang and John Braithwaite,Restorative Justice:Philosophy to practice,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