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的研究源起于对当前学界关于“农民合作难”的争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组织化要求的思考。对农民命运的关心和对农村发展的关注,促使笔者研究中国农民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并思考如何使农民走出合作难的困境,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
     农民合作是指农民为了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仅靠一家一户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与其他农民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国农村有着丰富的农民合作实践,从形式上可以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农民合作现象分成两类:“社会交换式合作”和“集体行动式合作”。前者往往表现为一定社会关系网络内的互相帮助,后者往往表现为一个群体或团体内的协调一致行动;前者提供的是可排他性消费的私人物品,后者提供的是团体成员共同消费的公共物品。文章对这两种形式的农民合作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具体情况展开描述与比较分析。
     在传统时期,农民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除了有限的市场交换之外,农民还通过关系圈子内部的社会交换来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这主要体现为农业生产上和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重大仪式场合的互助合作。之外,村庄还面临一些公共物品的需求,比如治安防护、赈灾救助等。在组织集体合作时,宗族组织、家族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国村落中,无论是社会交换的农民合作,还是集体行动的农民合作,都十分有限,却有效地满足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所需,实现了内生的、伦理性的村庄秩序。
     再分配时期,民间的、非正式的农民合作体系逐渐被官方的、正式的合作体系所取代。尤其是在生产领域,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农民合作的性质一步步地被异化,自愿互利的农民合作最终变成了国家主导下无奈的集体劳动。民间自发的农民合作仅仅局限于生活领域的邻里互助,而且在数量上也很少。虽然国家的强制权力维持了农民的表面“合作”,但是公社内部农民的不合作行为自从公社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存在,表现为生产中的消极抵抗和分配中的多占多得。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农民的不合作行为逐渐具有了修改社会制度的效应,并最终改变了具有强烈行政色彩的、外生的村庄秩序。
     转型时期,作为社会交换的邻里互助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得到了恢复,在地方市场的范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交换越来越替代了大部分的邻里互助,而且,经济领域内有限的邻里合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在市场经济下发展的需要。而提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式的合作在改革后由于国家力量的退出和组织资源的缺乏(村民自治制度在发挥组织农民合作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变得难了,也少了。两种形式的农民合作在转型时期都面临困境,即所谓的“农民合作难”问题。与此同时,一些村庄也陷入了失序的境况。当然,由于中国腹地辽阔,各地村情各异,“地方性知识”突出,我国农村还是出现了很多在村庄内部或跨村庄的农民合作的事例。新型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协会、文化娱乐团体即是明证。这些民间组织既是农民合作的产物,又是农民进一步学习合作、提升合作能力的有效载体。坚持自愿、平等、互惠原则的、契约性的民间组织代表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民合作发展的趋势。农民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合作起来,有助于形成协议的、内外共生的新的村庄秩序。
     本文对农民合作的研究,是放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之中的。人们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条件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但是这种“嵌入”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束缚,人们能够利用这些外在因素创造改变现状的机会以实现其社会目标。就农民而言,当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一己力量难以解决的困难与问题时,可以通过调动各种结构与关系的资源而共同行动,这个过程就是村庄社会关联。通过“社会关联”,社会行动(者)、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被有机地、动态地联系起来了;农民合作也在社会关联的过程中实现了。具体地说,影响社会关联与农民合作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水平、权力的性质与集中程度、文化的价值取向、组织的性质与数量;社会关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人们的公私观念及社会精英的作用。
     通过对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的研究,反映了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之间反复、循环的联动与胶着关系。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者在一定的社会秩序约束下,通过社会行动维持、完善或者突破原有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行动者在关联性的社会行动中生成的,并继续促生着行动者的关联性社会行动。
Facing the academic controversies of "the difficulties for peasant cooperation" and the demands for peasant organization in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our study focuses on the peasant cooperation and village order. Concerning about the peasant fate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 attempt to analyze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peasant cooperation, and consider the way through which the peasants can escape the predicament of coope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extent of peasant organization and achiev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n rural country.
     Peasant cooperation means that peasants cooperate with others to achieve such a social interacting process which is mutual advantage for each of them,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producing and in life by each family alone. There are rich practice experiences of peasant cooperation in china rural area. We can classify these complicated peasant cooperation phenomena into two categories in terms of their forms : the one is in the forms of social exchange networks; the other is in the forms of collective actions. The former always appears as the mutual aid in the social relation network, the latter always emerges as the concerted action in the group or community. The former provides private consumption goods, the latter provides collective consumption goods. The article describes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two forms of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 periods.
     In the tradition period, the peasants keep self-sufficient basically, except for limited market exchanges, peasants also use the social exchanges to meet each other's needs in their social network. This kind of cooperation mainly includes inter-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nd grand rituals. Moreover, the village needs some public goods, such as security protection and relief aid, and so on. Clan organization and family force do much in organizing collective cooperation. In traditional rural china, whatever social exchanging cooperation, or collective action cooperation, these limited cooperation meet the needs what peasants need in producing and living very effectively, and achieve endogenetic and moral village orders.
     In the redistribution period, nongovernmental and informal peasant cooperation were replaced by governmental and formal cooperative institutions gradually. Particularly in the production field, from Mutual Aid Teams to Elementary Cooperative, then, from High Cooperative to People's Communes, the qualities of peasant cooperation were alienated step by step, at last, the voluntary mutual aid of peasant cooperation became helpless collective work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nation. The civil spontaneous cooperation only limited in the living field by neighbourhood mutual-aids and less in amount. Though the government maintains the cooperation apparently using force, but the uncooperative action in commune presents along with its birth. Those actions include passive resistance in production and getting more in distribution. As time flows, the uncooperative action began to amend the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changed the strong administrative and exogenous village order finall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neighbourhood mutual-aid as social exchange once resumed, and functioned in local market especially at the initial of the reform. But with the deepen of the reform and the broaden of market, market exchange instead of most neighbourhood mutual-aid. And the limited neighbourhood mutual-aid in the economic field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peasants anymore with the developing of market economy. The cooperation which offer public goods and act as collective action were difficult to achieved and became less, for the national force's secession and the shortage of organizational resource (the village autonomy don't work well in organizing peasant cooperation). The two kinds of peasant cooperation face the dilemma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at is the problem of "the difficulty of peasant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some villages troubled with the disorder. But, because of vast area and the variation of village circumstances and "local knowledges",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peasant cooperation in the village or cross-villages. Such as new peasant profess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peasant association and the cultural-entertainment groups. These civil organizations are the products of peasant cooperation, but also the effective carriers through witch peasants can learn to cooperate an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capacity. The contractual civil organization that insist on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y and equality and reciprocity represent the tendency of our peasant cooperation in one time. The form of civil organization helps to reach the new consultative and endogenous-exogenous symbiosis village order.
     We place our study of peasant cooperation in the theory framework "social structure-social relation-social action". People are embedd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social relation network. But these "embeddedness" are not passive restrains. People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se conditions to create some opportunities through which they can change the current and achieve their social goals. For peasants, when they face the troubles and problems from producing and living that they can not solve by themselves, they carry out every structures and relational resources to form a collective action, this process is just social relevance in the village. Through the "social relevance", social agent,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structure are combined organically and dynam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relevance, peasant cooperation is realized. Specifically, main element which affect the social relevance and peasant cooperation as follows: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qual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power;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ltur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organizations; the quality and densi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 people's concept about public-private; the function of social elite.
     The study about peasant cooperation and village order reflects the repeated and recurred linkages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action and social order. Under certain social order restrictions, the agent take some action to maintain, perfect, even breakthrough old social order. Social order is the product of agent's relevant social actions, and promotes agent's relevant social actions conversely.
引文
[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3]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殷晓清:《小农经济与传统农耕社会的有机运行》,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2]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137页
    [3]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93-94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页
    [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4页
    [6]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翼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1]程念祺:《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载《史林》,2004年第3期
    [2]张之毅:《易村手工业》,载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3]史建云:《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魏明孔:《中国前近代手工业经济的特点》,载《文史哲》,2004年第6期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3页
    [2]沈关宝:《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4页
    [2]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1]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翼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243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页
    [4]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352页
    [3]王先明:《近代乡绅——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4]张静:《基层政权——乡镇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5]吴理财:《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6]Vivienne Shue,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2]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30、44页
    [3]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夏明方:《“地方自治”与“公共领域”:中国民主制度的先声》,载《史林》,2006年第6期
    [5]温钦军:《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www.eduww.com,2004.2.13
    [1]傅光明:《中国古代乡里的财政制度》,载《农村财政与财务》,2001年第8期
    [2]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0-72页
    [3]同上,第177-181页
    [4]考虑到宗族和家族都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为主干构成的事实,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家族包括了除这些子孙以外的其他亲属;而宗族仅限于这些男性子孙,宗族和家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混用。参见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8页。所以本文也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词。
    [1]钱杭、谢维扬:《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2]刘军、王询:《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与宗族形态的历史考察》,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3]冯尔康:《简论清代宗族的“自治”性》,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5]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139页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卷第334-343页、第430-435页;第5卷第368-378页
    [2]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页
    [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2]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2,P.317
    [3]黄仁宗:《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8页
    [4]王先明:《近代乡绅——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5]郭澜:《官民中介:明清的乡绅及其社会生活》,载《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6]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7]张伸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1]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载《东岳论丛》,2003年第5期
    [2]张善斌:《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1]刘泽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311页
    [2]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3]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4]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载《天津杜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页
    [1]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页
    [3]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4]贺雪峰:《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0-73页
    [2]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
    [3]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2-73页
    [2]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及其当代困境》,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7页
    [2]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New York:John Day,1935,P161,转引自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中国人行为的解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3][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5]郭俊岩:《中世纪西欧农民的日常活动与贫困化之探讨》,载《台东师院学报》,1999年第10期,转自www.digital-history.net,2007.4.29
    [1]金雁:《俄国民粹主义的缘起》,www.yishuzhai.org,2005.6.6
    [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2页
    [3]此处所说的“邻里互助”,泛指村庄内发生的农民之间的社会交换式的合作。其合作的主体并不仅仅局限于邻居,还包括亲戚、朋友等。
    [4]李小红:《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模式研究》,载《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2]张思:《近代中国农村的村民结合与村落共同体——旧华北农村农耕结合形式研究》,载《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78-79、198-203页
    [4]费孝通:《禄村农田》,载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1]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4、45页
    [2]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3]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4][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17-23页
    [5]董颖鑫《以集体主义摧毁集体:小岗村悖论解读》,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1]张艳等:《我国古代宗族组织功能探析》,载《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
    [2]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3]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页
    [1]彭勃、金柱演:《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发展沿革——“资源一体制”框架的可行性分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1期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2]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8页
    [2]《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3]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重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参见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1]《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47,序号19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56页
    [3]在“三统”(土地统一使用,人员统一调配、资金统一调配)的大公社时期,所谓的土地征收往往只能得到形式上的补偿,实际上是不能兑现的。至于无偿征用土地,“虽然经过了大队干部的同意,但这实际上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参见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4]摘自访谈记录第112号
    [5]摘自访谈记录第111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308号
    [2]《困难时期建水库英雄史迹传千秋》,摘自黄岩县志办公室、黄岩历史学主编:《黄岩史志》,第一辑第23页
    [3]摘自访谈记录第110号
    [4]摘自访谈记录第112号
    [5]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5页
    [6]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7]摘自访谈记录第304号
    [8]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3页
    [9]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与失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9页
    [1]柳建辉:《人民公社所有制关系的变化》,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3期
    [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190页
    [1]辛逸:《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述论》,载《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党国印:《论农村集体产权》,载《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4期
    [3]刘金海:《集体产权变迁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2页
    [4]罗必良:《产权制度、“柠檬市场”与人民公社失败》,载《南方农村》,1999年6月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2]《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9.27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1]《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9.27
    [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3]摘自访谈记录第305号
    [4]《对私营工商业户的改造》,摘自黄岩县志办公室、黄岩历史学主编:《黄岩史志》,第三辑第35页
    [5]《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47,序号19
    [6]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7]《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47,序号19
    [1]《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47,序号19
    [2]厉娜:《人民公社体制中的劳动过密集型技术初探》,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4期
    [1]《水利厅党组关于当前兴修水利运动情况的报告》,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67,序号11
    [2]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3]刘芳、孔祥成:《人民公社体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及其影响》,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2]《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做好农村人民公社一九五八年收益分配工作的指示》,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67,序号13
    [3]《中共黄岩县委关于实行基本口粮工分制的意见》,全宗号1,目录号11,案卷号24,序号5
    [4]《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9.27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2]《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47,序号19
    [3]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6页
    [4]辛逸;《“按需分配”的幻灭:大公社的分配制度》,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9.27
    [1]苏新有:《浅析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中共黄岩县委关于执行省委“整顿人民公社的十项规定”(草案)的意见》,全宗号1,目录号11,案卷号21,序号10
    [1]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9页
    [2]温锐:《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154页
    [1]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页
    [2]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72页
    [3]《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9.27
    [4]摘自访谈记录第201、309号
    [1]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科层制即官僚制,是指权力依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划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制。它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主要有权限原则、阶层等级原则和文书主义原则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命令一服从”行为框架的建立。(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78-323页)
    [2]赵力涛:《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杜区秩序的重建——制度背景下的“农户—社区”互动结构考察》,载杨普华、王思斌主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及学士学位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3]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页
    [1]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2]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3]王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与乡村秩序》,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4]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
    [5]摘自访谈记录第112、305号
    [1]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
    [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9页
    [3]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3页
    [1]摘自访谈记录第309号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9页
    [1]黄宗智在《中国革命中的阶级斗争》一文中发现了表达性结构与客观性结构的背离。在他看来,表达性结构是一个象征性或道德性的结构,而客观性结构才是一个物质性或客观性的结构。参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6-95页
    [2]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与乡村秩序》,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9页
    [4]徐国普:《人民公社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载《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
    [5]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1]摘自访谈记录第112号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3]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4]摘自访谈记录第112、305号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2]《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9.27
    [3]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65页
    [4]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5]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第8期
    [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2]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0-261页
    [3]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1]郑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载《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五风”指: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4]摘自访谈记录第112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121号
    [2]萧功秦:《意识形态创新与政治稳定》,载《上海理论内刊》,1995年第2期
    [1]温锐:《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
    [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3]张乐天:《国家话语的接受与消解——公社视野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9页
    [2]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3]《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1966.12.25
    [4]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1]唐靖:《个人崇拜的两面性及其社会动员功能分析》,载《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3]苏黎明:《毛泽东与村落家族文化变革》,载《北京党史》,2001年第1期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1]陈勋:《村落家族文化公共空间的嬗变》,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
    [2]陈吉元、胡必亮主编:《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页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1]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2]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1]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7-173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页
    [2]这一概念最早由科尔曼提出,此处引自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秋季卷,总第9期
    [1]Walder,Andrew G.1986.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os
    [2]Jean C.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参见简·臭伊《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载《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5-6期
    [3]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7页
    [1]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2]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3]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载《探索》,1993年1期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678页
    [1]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2]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3]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93-98页
    [4]刘金海:《从农村合作化运动看国家构造中的集体及集体产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6期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杜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13,序号5
    [2]梅德平:《共和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历史考察》,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3][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1]林毅犬:《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2]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3]《关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应掌握的几个环节》,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7
    [4]摘自访谈记录第303号
    [5]《黄岩县春季互助合作运动的情况报告》,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9
    [1]同上
    [2]《互助合作训练班总结报告》.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6
    [3]同上
    [4]《黄岩县春季互助合作运动的情况报告》,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9
    [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
    [1]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98-99页
    [2]《互助组分类划分(草案)》,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9,序号24
    [3]《关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应掌握的几个环节》,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7
    [1]江红英、黄美珠:《毛泽东对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关系的认识》,载《四川党史》,2002年第3期
    [1]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98-104页
    [1]《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修正草案)》,全宗号1,目录号6,案卷号55,序号29
    [2]《黄岩县马铺乡朱家村朱瑞禄常年互助组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计划》,全宗号1,目录号6,案卷号17,序号53
    [1]《蒋中和互助组怎样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1
    [2]《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修正草案)》,全宗号1,目录号6,案卷号55,序号29
    [3]《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91页
    [1]《蒋中和互助组怎样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1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13,序号5
    [3]摘自访谈记录第305号
    [4]《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修正草案)》,全宗号1,目录号6,案卷号55,序号29
    [5]曹锦清、张乐天:《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1]叶扬兵:《1956-1957年合作化高潮后的农民退社风潮》,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刘贵福:《高级社化后的“退社风波”及农村政策的调整》,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1页
    [1]王琢、许洪主编:《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1]《中共黄岩县委关于高级社各项具体政策处理的初步意见》,全宗号1,目录号8,案卷号31,序号5
    [1]《市头乡引坑村高级社关于山林入社政策的初步经验总结》,全宗号1,目录号9,案卷号91,序号6
    [2]初级社时期的公粮交纳是经集体分配之后由农户分户交纳,高级社后则实行由社集体共同交纳的办法。
    [3]《中共黄岩县委关于高级社各项具体政镱处理的初步意见》,全宗号1,目录号8,案卷号31,序号5
    [1]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载《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2期
    [1]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3]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83页
    [1]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2页
    [2]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页
    [3]《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1]《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193页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波折的教训》,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18页
    [3]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2页
    [4]《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宗号1,目录号10,案卷号147,序号19
    [1]摘自访谈记录第112、309号
    [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9页
    [3]杨大利:《大跃进与当代中国》,www.dvscn.net,2003.5.26
    [4]《中共黄岩县委关于实行基本口粮工分制的意见》,全宗号1,目录号11,案卷号24,序号5
    [5]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9页
    [6]李海滨:《“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解读——以徐水县为例》,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7]《中共黄岩县委关于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全宗号1,目录号11,案卷号24,序号5
    [1]《中共黄岩县委关于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全宗号1,目录号11,案卷号24,序号5
    [1]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4页
    [1]郭书田主编:《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1]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2]摘自访谈记录第308号
    [3]黄长久:《中国农业集体化时期自留地经营的原因分析》,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4]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5]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3页
    [2]同上,第167页
    [3]摘自访谈记录第201号
    [4]摘自访谈记录第305、309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308号
    [2]摘自访谈记录第304号
    [3]摘自访谈记录第103号
    [4]摘自访谈记录第114号
    [5]摘自访谈记录第204号
    [1]“斯科特所谓‘弱者的武器'主要包括欺骗、逃避、服从错误的命令、假装遗忘、离心离德、小偷小摸、造谣中伤、蓄意破坏等,这些武器的共同特点是很少或根本不需要相互协调和事前计划;所用的是不明确的表达和非正式的网络;常以个人为行动单位,表现出的是‘自助'形式;避免与权威任何正面的对抗。这些反抗形式虽然不那么激动人心,却更经常性地体现在农民的日常生活技术中。”转引自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75页。虽然根据这句话中斯科特对“弱者的武器”的界定,农民的不合作行为不完全属于斯科特意义上的“弱者的武器”。但从不合作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应对强势国家并表达其否定意图的武器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用“弱者的武器”来形容公社时期农民的不合作。
    [2]摘自访谈记录第307、309号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2]摘自访谈记录第309、307、303、111、110号
    [3]摘自访谈记录第308号
    [4]摘自访谈记录第201号
    [5]摘自访谈记录第308号
    [6]摘自访谈记录第307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305号
    [2]摘自访谈记录第308号
    [3]摘自访谈记录第112号
    [4]摘自访谈记录第114、202号
    [5]摘自访谈记录第304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112号
    [2]摘自访谈记录第305号
    [3]摘自访谈记录第121、305号
    [4]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2]陈剑波:《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3]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4]章征科:《人民公兴骤兴速散的内在原因分析》,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7]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8页
    [8]转摘自蒋励:《人民公社的失败和教训》,载《南方农村》2003年第1期
    [1]史万里等:《中国农村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2]王晓毅:《小岗村的悖论》,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办:《三农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冬季卷
    [3]秦晖:《农民需要怎样的“集体主义”——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整合》,载《东南学术》,2007年第1期
    [1]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载《读书》,2002年第7期
    [2]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因素的分析》,载《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在该文中,作者还指出传统型社会与现代型社会的区别:社会的基础产业不同、社会劳动方式不同、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程度不同、社会主要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不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社会开放程度不同、社会管理的权威基础和主要方式不同。
    [2]沈关宝:《社区研究的地位与领域》,载《社会》,2001年第3期
    [3]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载《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4]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8页
    [1]摘自访谈记录第307号
    [2]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124页
    [3]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4]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1]张旭光:《财产权、经济自由决策权与村级民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4页
    [3]陈爱娟、方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及其内在缺陷的经济学分析》,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摘自访谈记录第101号
    [5]邓小平1987年6月12日在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犁企业,异军突起。”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舨社1993年版,第238页
    [1]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371页
    [2]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2-93页
    [3]叶贞琴:《典型示范推动农村经济》,www.people.com,2006.9.30
    [4]沈关宝:《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5]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6]卢福营:《农村工业化: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期
    [2]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10页
    [3]《2002年黄岩年鉴》,www.zihy.gov.cn
    [4]熊清华、聂元飞:《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学底蕴》,载《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第10期
    [1]摘自访谈记录第104、112、204号
    [1][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页
    [2]朱又红:《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3]陆学艺主编:《“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3页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1]这种简单分类不包括人数甚少的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也不单独列出,因为他们一般都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有其他谋生方式;有些农民还兼着农业,考虑到农业收入在其总收入的比例中较低,暂不强调其兼业性。
    [2]摘自访谈记录第101号
    [3]周大鸣、杨小柳:《社会转型与中国乡村权力结构——传统文化、乡镇企业和乡政村治》,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1]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如果说农民职业和收入的统计要复杂,那么备村农田面积的计算应该是很简单的,但即使是这么简单的数据也是有猫腻的。90年代至2001年C村的耕地面积一直是238亩,但2002年村里的耕田被征100多亩后,镇里的统计数据直到笔者调查2006年时依旧没变。笔者对此提出疑问,工作人员很认真地教导说:“国家有规定的呀,耕地面积不能随便少的呀,如果用了多少面积的耕地后必须在另外地方开出同样面积的耕地才行。”笔者云里雾里还是不明白,因为笔者知道C村并没有新开耕地,工作人员接着说了一句,“这个吧,写起来给上面看看的。”后来笔者上网查了一下,国家是有“占补平衡”的规定,但镇里明知故犯、形式主义的做法不免让笔者对所谓的统计数据失去了信心。
    [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1]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载《读书》,2001年第10期
    [2]转引自王春光:《农村社会分化与农民负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1]刘文耀:《四川广汉向阳人民公社撤社建乡的前前后后》,载《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
    [2]张厚安最早将这种以国家行政权力和村民为主体的乡村自治权利相分离为基础的体制概括为“乡政村治”,参见徐勇:《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www.chinaelections.org
    [3]徐勇:《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王一娟:《农村政府机构改革:无法回避的话题》,载《经济参考报》,2003.3.11
    [1]农业部:《关于全国乡村两级不良债务清查工作的报告》,2000.8.15
    [2]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3]Jean C.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参见简.奥伊《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载《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5-6期
    [4]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5]张新光:《论中国乡镇改革25年》,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0期
    [6]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1]温家宝:《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载《人民日报》,2005.6.28
    [2]徐勇:《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探访村民自治的发源地——广西宜州合寨村》,载《炎黄春秋》,2000年第9期
    [1]Herbert S.Yee,Wang Jinhong.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A].David C.B.Teather and Houndmills.Basingstoke,Hampshire:Macmillan Press Ltd.1999.44.
    [2]吴毅、杨震林、王亚柯:《村民自治中“村委会自治”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载《学海》,2002年第1期
    [3]陈强虎:《村民权利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对村民自治的一项考察》,载《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3期
    [4]徐勇:《村民自治、政府任务及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外部行政环境的总体性思考》,载《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
    [5]李小平、卢福营:《村民分化与村民自治》,载《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1]景跃进:《国家与社会边界的重塑》,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吴玉宗:《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徐勇:《对中国村民自治的反思》,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罗红光对这一点有很好的经验分析。参与罗红光:《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阶层形成的报告》,载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秋季卷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
    [2]摘自访谈记录第106号
    [3]摘自访谈记录第107号
    [4]摘自访谈记录第205、112号
    [1]申静、陈静:《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鲁南地区农村实地调查为例》,载《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
    [2]宿胜军:《从“保护人”到“承包人”》,载杨普华、王思斌主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摘自访谈记录第115号
    [4]摘自访谈记录第102号
    [5]摘自访谈记录第112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112、306号
    [2]摘自访谈记录第102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101、305、106号
    [2]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关于村庄性质的一项内部考察》,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摘自访谈记录第106号
    [1]师青伟:《中国农民阶层分化及其对乡村政治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台前县师庄为个案》,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卢福营:《能人型村治模式的崛起和转换》,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
    [3]郎有兴:《从经济精英到政治管理者: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唐军:《仪式性的消减与事件性的加强——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生长的理性化》,载《中国杜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吴理财:《宗族与村庄政治》,www.snzg.net,2006.11.1
    [1]焦连志:《内生性变迁与外生性变迁——中国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变迁中的两种不同路径分析》,载《晋阳学刊》,2005年第3期
    [2]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蒈——一个分析框架》,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徐心希:《闽台民间信仰的功利主义特点探论》,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4]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63页
    [1]参见访谈记录第115号
    [2]在当地,不同保界庙里供奉着的神,虽然有千差万别,但统称“老爷”。一般来说,老爷殿的建造起因,往往附着于某个传奇故事,而且这个传说代代相继,成为一个村庄或特定区域内民众的集体记忆的核心。
    [3]参见访谈记录第207号
    [4]郑力勇:《关于民间信仰特性的几点思考》,载《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邱新有等:《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特点的微观分析——以铁村黄庄教徒信仰为分析对象》,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1]周保飞:《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主流思想演变探析》,载《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3]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194页
    [4]陈水良:《中国社会转型期公私观念变迁的哲学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贺雪峰:《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2]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02页
    [1]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载《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3]黄光国、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1页
    [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3-74、631、765页
    [2]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载《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1、231页
    [4]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载《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6期
    [1][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2]熊清华、聂元飞:《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学底蕴》,载《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第10期
    [3][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1]摘自访谈记录第207、108号
    [2]摘自访谈记录第309号
    [3]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页
    [4]摘自访谈记录笫114、305号
    [5]摘自访谈记录第202、305号
    [1]摘自访谈记录第309、305、306、308号
    [2]摘自访谈记录第105、305、308号
    [1]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7
    [2]吴土健等:《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载《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7期
    [3]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从公共物品的出资者来看,农村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成由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和由村庄集体提供的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公共属性及其导致的“搭便车”问题,个人或企业一般不愿投资农村的公共物品。笔者在这里考察的是村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由村集体提供的,以村庄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这其中包括本应该由国家提供,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却由村集体来提供的公共物品。村庄公共物品因其应用范围十分具体,外溢性较小。
    [1]摘自访谈记录第307号
    [2]盛荣:《村级治理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www.sociologybar.com,2005.12.21
    [3]黎炳盛:《村民自治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1]曾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631页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63页
    [1]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希望这些共同问题能得到解决的需求也可以被视为是对某种公共物品的需求,包括对良好的生产条件、平稳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的村庄政治等。
    [2][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22-322页
    [1]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5页
    [1]吴新叶:《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86页
    [2]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3]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4]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06、113页
    [5]李昌平:《“明星村”的示范意义》,载《凤凰周刊》,总第214期,2006.3.25
    [6]党国英:《谁是安徽小岗村的榜样“明星村”模式能否复制?》,www.peopel.com,2004.4.3
    [1]李培林、李强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2]仝志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3]文军:《夯实社会基础是发展民间组织的关键》,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4期
    [1]俞可平:《中国农村的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以福建省漳浦县长桥镇东升村为例》,载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载《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3]李友梅:《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4期
    [1]赵继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张秀娟:《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2年
    [3]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1]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86页
    [2]陈晓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载《农民日报》,2003.2.14
    [3]《国内首部农民合作组织地方性法规在浙江面世》,www.fsa.gov.cn,2004.12.27
    [4]黄岩区农村经营管理服务总站:《黄岩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学习资料汇编》,2005年3月,第18页
    [5]黄岩区农村经营管理服务总站:《黄岩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学习资料汇编》,2005年3月,第28页
    [6]应瑞瑶:《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7]刘纯阳:《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变异:现象及其解释》,载《科技导报》,2003年第9期
    [1]黄岩县澄江区柑桔站编:《品种选育鉴定会资料》,1983年6月
    [2]《黄岩东岙东魁果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总结》,2005年12月
    [3]《台州市黄岩东乔东魁果业合作社章程》,2005年9月
    [1]摘自访谈记录第205号
    [2]贺雪峰:《退出权、合作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2]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唐吴、陈壁生:《走农民合法维权之路》,载《南风窗》,2003年10月下
    [4]于建嵘:《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5]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取向——对湖南省衡阳县的实证研究》。载陈明明主编:《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于建嵘:《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3]党国英:《中国需要重建农会》,载《中国国情国力》,1999年第7期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www.cnca,org.cn,2005.1.28
    [2]何慧丽:《我在兰考的乡村建设实验》,www.snzg.net,2004.9.27
    [3]贺雪峰:《老年人协会建设纪事》,www.snzg.net,2005.12.13
    [4]李熠煜:《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165页
    [5]仝志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7页
    [6]摘自访谈记录第305号
    [7]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139页
    [1]董磊明:《农民合作的类型与基础》,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202页
    [2][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51-655页
    [3][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0页
    [4]童志峰:《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5]郑也夫:《走向杀熟之路》,载郑也夫、彭泗清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1]贺雪峰:《关于农民合作能力的几个问题——兼答蒋国河先生》,www.snxg.net,2004.10.10
    [2]何慧丽:《着眼点在农民,着力点在村社——兰考新农村建设试验的具体经验》,www.snxg.net,2006.12.19
    [3]温铁军:《重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www.people.com.cn,2006.11.1
    [4]毛志勇:《三农问题学者系列访谈之贺雪峰访谈》,载《南方农村报》,2005.5.16
    [5]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载《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66页
    [2]贺雪峰:《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1]袁祖社:《社会生活契约化与中国特色公民社会整合机制创新》,载《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3]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曹锦清、张乐天,《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5]陈爱娟、方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及其内在缺陷的经济学分析》,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6]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7]陈吉元、胡必亮主编,《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8]陈剑波,《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9]陈强虎,《村民权利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对村民自治的一项考察》,载《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3期
    [10]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1]陈晓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载《农民日报》2003.2.14
    [12]陈勋,《村落家族文化公共空间的嬗变》,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
    [13]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永良,《中国社会转型期公私观念变迁的哲学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5]程念祺,《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载《史林》,2004年第3期
    [16]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权》,载《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4期
    党国英,《谁是安徽小岗村的榜样“明星村”模式能否复制?》,www.people.com,2006.4.3
    党国英,《中国需要重建农会》,载《中国国情国力》,1999年第7期
    [18]董磊明,《农民合作的类型与基础》,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9]董颖鑫,《以集体主义摧毁集体:小岗村悖论解读》,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20]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卷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1]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2]冯尔康,《简论清代宗族的“自治”性》,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3]傅光明,《中国古代乡里的财政制度》,载《农村财政与财务》,2001年第8期
    [24]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冲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25]郭俊岩,《中世纪西欧农民的日常活动与贫困化之探讨》,载《台东师院学报》,1999年第10期,转自www.digital-history.net,2007.4.29
    [26]郭澜,《官民中介:明清的乡绅及其社会生活》,载《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27]郭书田主编,《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28]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载《读书》,2002年第7期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载《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29]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载《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2期
    [30]何慧丽,《我在兰考的乡村建设实验》,www.snzg.net,2004.9.27
    何慧丽,《着眼点在农民,着力点在村社——兰考新农村建设试验的具体经验》,www.snxg.net,2006.12.19
    [31]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农民行动的逻辑》,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关于村庄性质的一项内部考察》,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贺雪峰,《退出权、合作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贺雪峰,《老年人协会建设纪事》,www.snzg.net,2005.12.13
    贺雪峰,《关于农民合作能力的几个问题——兼答蒋国河先生》,www.snxg.net,2004.10.10
    贺雪峰,《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32]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翼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3]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4]黄长久,《中国农业集体化时期自留地经营的原因分析》,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35]黄光国、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黄仁宗,《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版
    [37]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8]江红英、黄美珠,《毛泽东对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关系的认识》,载《四川党史》,2002年第3期
    [39]焦连志,《内生性变迁与外生性变迁——中国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变迁中的两种不同路径分析》,载《晋阳学刊》,2005年第3期
    [40]金雁,《俄国民粹主义的缘起》,www.yishuzhai.org,2005.6.6
    [41]蒋励,《人民公社的失败和教训》,载《南方农村》,2003年第1期
    [4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景跃进,《国家与社会边界的重塑》,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44]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及其当代困境》,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5]黎炳盛,《村民自治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46]李昌平,《“明星村”的示范意义》,载《凤凰周刊》,总第214期,2006.3.25
    [47]李海滨,《“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解读——以徐水县为例》,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48]李培林、李强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9]李小红,《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模式研究》,载《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0]李小平、卢福营,《村民分化与村民自治》,载《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51]李熠煜,《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52]李友梅,《民间组织与社会发育》,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4期
    [53]厉娜,《人民公社体制中的劳动过密集型技术初探》,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4期,
    [5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5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6]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与失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7]刘纯阳,《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变异:现象及其解释》,载《科技导报》,2003年第9期
    [58]刘芳、孔祥成,《人民公社体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及其影响》,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59]刘贵福,《高级社化后的“退社风波”及农村政策的调整》,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0]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1]刘金海,《集体产权变迁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刘金海,《从农村合作化运动看国家构造中的集体及集体产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6期
    [62]刘军、王询,《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与宗族形态的历史考察》,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63]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64]刘文耀,《四川广汉向阳人民公社撤社建乡的前前后后》,载《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
    [65]刘泽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67]柳建辉,《人民公社所有制关系的变化》,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3期
    [68]卢福营,《农村工业化: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卢福营,《能人型村治模式的崛起和转换》,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
    [69]陆学艺主编,《“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2002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0]罗必良,《产权制度、“柠檬市场”与人民公社失败》,载《南方农村》,1999年6月
    [71]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2]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7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74]毛志勇,《三农问题学者系列访谈之贺雪峰访谈》,载《南方农村报》,2005.5.16
    [75]梅德平,《共和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历史考察》,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76]彭勃、金柱演,《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发展沿革——“资源—体制”框架的可行性分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1期
    [77]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8]钱杭、谢维扬,《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79]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秦晖,《农民需要怎样的“集体主义”——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整合》,载《东南学术》,2007年第1期
    [80]邱新有等,《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特点的微观分析——以铁村黄庄教徒信仰为分析对象》,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1]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期
    [82]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3]申静、陈静,《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鲁南地区农村实地调查为例》,载《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
    [84]沈关宝,《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沈关宝,《社区研究的地位与领域》,载《社会》,2001年第3期
    [85]盛荣,《村级治理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www.sociologybar.com,2005.12.21
    [86]师青伟,《中国农民阶层分化及其对乡村政治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台前县师庄为个案》,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7]史建云,《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88]史万里等,《中国农村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89]苏黎明,《毛泽东与村落家族文化变革》,载《北京党史》,2001年第1期
    [90]苏新有,《浅析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91]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载《探索》,1993年1期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2]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 第2期
    [93]唐昊、陈壁生,《走农民合法维权之路》,载《南风窗》,2003年10月下
    [94]唐靖,《个人崇拜的两面性及其社会动员功能分析》,载《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95]唐军,《仪式性的消减与事件性的加强——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生长的理性化》,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96]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仝志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8]童志峰,《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99]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0]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春光,《农村社会分化与农民负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秋季卷
    [10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3]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4]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载《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6期
    [105]王先明,《近代乡绅——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6]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晓毅,《小岗村的悖论》,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办:《三农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冬季卷
    [107]王一娟,《农村政府机构改革:无法回避的话题》,载《经济参考报》,2003.3.11
    [108]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109]王琢、许洪主编,《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110]魏明孔,《中国前近代手工业经济的特点》,载《文史哲》,2004年第6期
    [111]温家宝,《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载《人民日报》,2005.6.28
    [112]温锐,《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
    [113]温铁军,《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www.eduww.com,2004.2.13
    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载《读书》,2001年第10期
    温铁军,《重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www.people.com.cn,2006.11.1
    [114]文军,《夯实社会基础是发展民间组织的关键》,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4期
    [115]吴理财,《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吴理财,《宗族与村庄政治》,www.snzg.net,2006.11.1
    [116]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载《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117]吴士健等,《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载《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7期
    [118]吴新叶,《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9]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载《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因素的分析》,载《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20]吴毅、杨震林、王亚柯,《村民自治中“村委会自治”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载《学海》,2002年第1期
    [121]吴玉宗,《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22]夏明方,《“地方自治”与“公共领域”:中国民主制度的先声》,载《史林》,2006年第6期
    [123]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
    [124]辛逸,《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述论》,载《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辛逸,《“按需分配”的幻灭:大公社的分配制度》,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25]熊清华、聂元飞,《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学底蕴》,载《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第10期
    [126]徐国普,《人民公社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载《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
    [127]徐心希,《闽台民间信仰的功利主义特点探论》,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28]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9]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第8期
    徐勇,《从村治到乡政:乡村管理的第二次制度创新》,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徐勇,《最早的村委会诞生追记:探访村民自治的发源地——广西宜州合寨村》,载《炎黄春秋》,2000年第9期
    徐勇,《村民自治、政府任务及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外部行政环境的总体性思考》,载《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
    徐勇,《对中国村民自治的反思》,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30]杨大利,《大跃进与当代中国》,www.dvscn.net,2003.5.26
    [131]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分析框架》,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2]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载《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33]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34]叶扬兵,《1956-1957年合作化高潮后的农民退社风潮》,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35]叶贞琴,《典型示范推动农村经济》,www.people.com,2006.9.30
    [136]殷晓清,《小农经济与传统农耕社会的有机运行》,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137]应瑞瑶,《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38]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与乡村秩序》,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于建嵘,《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取向——对湖南省衡阳县的实证研究》,载陈明明主编,《权利、责任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9]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0]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41]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载《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142]袁祖社,《社会生活契约化与中国特色公民社会整合机制创新》,载《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43]张静,《基层政权——乡镇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44]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乐天,《国家话语的接受与消解——公社视野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45]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6]张普斌,《试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宗族文化与农村社会发展》,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147]张思,《近代中国农村的村民结合与村落共同体——旧华北农村农耕结合形式研究》,载《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48]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49]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张新光,《论中国乡镇改革25年》,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0期
    [150]张秀娟,《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2年
    [151]张旭光,《财产权、经济自由决策权与村级民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52]张艳等,《我国古代宗族组织功能探析》,载《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
    [153]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54]章征科,《人民公兴骤兴速散的内在原因分析》,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55]赵继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56]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57]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载《东岳论丛》,2003年第5期
    [158]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0]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1]郑力勇,《关于民间信仰特性的几点思考》,载《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62]郑谦,《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与体制性分析》,载《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63]郑也夫,《走向杀熟之路》,载郑也夫、彭泗清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164]周保飞,《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主流思想演变探析》,载《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65]周大鸣、杨小柳,《社会转型与中国乡村权力结构——传统文化、乡镇企业和乡政村治》,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166]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7]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8]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169]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0]朱又红,《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7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2][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3][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出版社1995年版
    [174][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6][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77][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8][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79][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0][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1][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8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8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6][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87][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8][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89][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0][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Herbert S.Yee Wang Jinhong.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A].David C.B.Teather and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Macmillan Press Ltd 1999.44.
    [2]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2
    [3]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Walder Andrew G.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Jean C.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 1989.参见简·奥伊《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载《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5-6期
    [6]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New York:John Day 1935 P161转引自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中国人行为的解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黄岩县志办公室编,《黄岩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2]黄岩市农业局编,《黄岩农业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3]黄岩县志办公室、黄岩历史学主编,《黄岩史志》,1989年
    [4]黄岩县澄江区柑桔站编 《品种选育鉴定会资料》 1983年6月
    [5]黄岩区农村经营管理服务总站《黄岩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学习资料汇编》2005年3月
    [6]《黄岩东岙东魁果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总结》2005年12月
    [7]《台州市黄岩东岙东魁果业合作社章程》2005年9月
    [8]《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9.27
    [9]《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 1966.12.25
    [10]《互助组分类划分(草案)》,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9,序号24
    [11]《黄岩县春季互助合作运动的情况报告》,全宗号1,目录号5,案卷号63,序号9
    [12]《互助合作训练班总结报告》全宗号1 目录号5 案卷号63 序号6
    [13]《黄岩县马铺乡朱家村朱瑞禄常年互助组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计划》全宗号1 目录号6 案卷号17 序号53
    [14]《蒋中和互助组怎样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宗号1 目录号5 案卷号63 序号1
    [15]《关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应掌握的几个环节》全宗号1 目录号5 案卷号63 序号7
    [16]《市头乡引坑村高级社关于山林入社政策的初步经验总结》全宗号1 目录号9 案卷号91 序号6
    [17]《中共黄岩县委关于高级社各项具体政策处理的初步意见》全宗号1 目录号8 案卷号31 序号5
    [18]《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修正草案)》全宗号1 目录号6 案卷号55 序号29
    [1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全宗号1 目录号5 案卷号13 序号5
    [20]《水利厅党组关于当前兴修水利运动情况的报告》全宗号1 目录号10 案卷号167 序号11
    [21]《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做好农村人民公社一九五八年收益分配工作的指示》全宗号1 目录号10 案卷号167 序号13
    [22]《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全宗号1 目录号10 案卷号147 序号19
    [23]《中共黄岩县委关于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全宗号1 目录号11 案卷号24 序号5
    [24]《中共黄岩县委关于实行基本口粮工分制的意见》全宗号1 目录号11 案卷号24 序号5
    [25]《中共黄岩县委关于执行省委“整顿人民公社的十项规定”(草案)的意见》,全宗号1 目录号11 案卷号21 序号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