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主义”与“自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着求新求变的历史冲动,“新人”、“改造”、“移风易俗”等词汇指向的正是这一冲动的具体表现。本文关注的则是“社会主义与自然”这一问题式,具体言之,本文试图呈现内在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实践将许多原本被视为自然而然的观念、制度和生活方式转化为有待超越和克服的对象;另一方面,它有着将新人、新的制度和新的生活世界确立为“自然”的要求,即将之进一步普遍化。这一实践不但涉及到外在自然形象的意义重建,也关系到人的内在自然、人性的改造以及具有伦理实体性的“第二自然”的创造。19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所有制改造)之后,内外自然的进一步改造继续展开。而此一时期的文艺实践与美学话语在塑造内外自然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集中反映了新的生活世界追求自我证成的努力与难度,因此成为本文具体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首先以肇始于1950年代的国画改造与继承民族遗产问题为脉络,探讨政治与山水之间的互动,追问新的政治意义如何渗入自然表象,即劳动群众的翻身、新中国的建成与“山水画”改造之间有着何种关联。世界观的改造可以读解为世界直观的变迁,其印证在新山水画实践之中,就表现为“社会主义山水”或新的政治共同体之“自然”形象的发现。新山水画实践触及了一种新的“视觉世界”的生成。讨论其他媒介脉络里的社会主义风景需要注意到这一背景。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是农业合作化小说叙事中尤重“风景”的一部。其对于风景的描绘一方面关联着“社会”同“自然”相和解的冲动,另一方面小说所采用的现实主义“观察”机制带来了一种对于乡村风景、风俗的独特呈现。这并不能简单视为环境描写或主观移情,而是通过形式的中介表征出一种把握农业合作化实践的态度。“风景”与不可化约的新旧混杂有关,其背后是对于社会主义实践之自然肌体的思考——希望新的实践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恢复生活世界的慰藉能力。这恰是通过抵御叙述声音之完全渗透的无言风景来进行暗示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展开,青年的社会流动带来了自然形象的再次出现。观察的机制无法回应将“外在”的主体立场转化为“内在”的集体认同的要求。作为一部具有普遍意味的教育-成长剧,《朝阳沟》呈现了另一种自然形象。自然美景首先经历了一次劳动所施予的否定,而在女主人公对于劳动以及伦理世界的回忆中,自然形象在更高的层面上复归了。这一“人化的自然”在“政治说理”暂时失效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审美解决,也烙刻着一代人的集体经验。本章即从以上三种自然形象和社会实践入手,尝试呈现自然表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重建自身意义的过程。
     第二章首先回答了为何1950年代的中国会出现美学讨论以及为何讨论要强调客观美:这一系列问题涉及社会主义在更高的层面确立普遍性(不仅仅是“好”而且是“美”)。在这一脉络中,“自然美”议题的出现意味着客观美问题的深化。这也呼应着第一章所提出的自然的意义重建。美学讨论中各派对于自然美问题的论述呈现出不同的关切。一方面是蔡仪所谓超历史的自然美带出“常识”问题——凸显出内在于社会的自然面向。另一方面,朱光潜在自我改造过程中通过美学话语保留了对于审美主体性的坚持。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待自然及自然美的态度上。朱光潜所谓意识形态化的自然美实质指向的是文化或教养。李泽厚则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依托构筑了自然与历史的辩证关系,从而在新的层面上将自然美问题提了出来。由此“自然”与社会主义实践获得了更为内在的联系。同时李泽厚也回应了教养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美关乎劳动群众的解放,最终关乎劳动时间结构的改造。从而李泽厚将自然美与共产主义理想连接了起来。不过,李泽厚的“自然美”关联着长时段的沉淀,甚至是人类的“感官”演变,因此难以回应社会主义实践在当下改造内在自然的迫切要求。新与美的问题由此被提了出来,姚文元对于美学讨论的介入呈现出此一诉求。在“大跃进”语境中,姚文元将无私劳动纳入了审美领域。新、美与新的劳动主体建立了关联。在1960年代初,朱光潜则在更为严格的美学脉络里对于劳动作为人的自然需要进行理论论证,并引发了客观论者的猛烈批评。争论焦点在于劳动分工以及劳动主体的自然性限度。本章将社会主义美学讨论关于劳动-艺术的争执与大跃进文艺实践对于劳动主体的设想视为历史经验的两个必要环节。
     第三章从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克服劳动群众臣属性的角度切入,展开对于大跃进时期的群众文艺实践——新壁画、新民歌的讨论。我们需要在具体历史脉络和政治冲动中来理解其征服自然的修辞,也需要首先从“生产”而非“作品”来思考此一实践的历史意味。一方面,大跃进文艺实践确实刻画了超强的劳动场景和劳动主体。另一方面,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过渡的历史氛围中,劳动群众通过参与同劳动紧密相关的文艺生产,构造出了突破劳动分工和劳动等级的历史瞬间。大跃进群众文艺实践的“浮夸”特征与其征服自然或必然性的修辞有关。“大跃进”文艺中现实与幻想、愿望的“拼贴”确实带来了一种幻象,但是修辞性的夸张也带来了种突破幻象的可能性。工农群众在想象性地克服“自然”的过程中,打开了一个主体生成的瞬间——“我”/“我们”的到来。通过对于新民歌和新壁画的可视觉化以及难以视觉化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不稳定的、瞬间性的新的内在自然的生产。这不仅仅是超强劳动主体的赋形,而且是自然限度之中的自由的呈现。
     “大跃进”落潮后,社会主义实践依旧试图保留大跃进的正面能量,设想一种具有更为稳定的内在自然或者说自发性的形象。由此第四章转入对于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新喜剧电影实践的讨论。其中的关键问题即新人、更高的人成为喜剧主体及其所引发的关于全新的笑的争论。喜剧主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自然以及自发性,但并不身处劳动生产和革命斗争的脉络。“歌颂性喜剧”《今天我休息》和《五朵金花》引发的核心争论是喜剧的分类问题和矛盾问题,两者暗示出美学内部的政治分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于完整的人、真实的人的要求与喜剧形象并不一致。本章将喜剧主体放在黑格尔美学及其阐释脉络里,考察新人与喜剧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歌颂性喜剧中,新人的道德表现具有喜剧形式,其喜剧感则来源于一种自足的生命的“裂隙”,来自新人“不仅仅是人”的部分。然而,新人所引发的笑是否为全新的笑则是可以争辩的。这一难题凸显出一种复杂的情形:一方面喜剧本身有其界限,即喜剧氛围依托于矛盾的弱化、琐细的日常性和原有的“自然”因素一恋爱、家庭等。另一方面,观者从喜剧主体身上见出不自然,这一点成为其可笑的根源。喜剧主体无法摆脱主观性,而且喜剧经验没有真正触及“第二自然”的改造。在这个意义上,歌颂性喜剧表征出一种独特的历史瞬间。在更为激进的历史运动中,喜剧所暗示出的“裂隙”会向“矛盾”转化。内外自然的改造也将呈现另一种面貌。在那一过程中,1950至60年代初文艺实践和美学话语所触及的一系列问题——自然美、劳动、教养、生产时间/闲暇时间,笑与喜剧经验都将发生转化或被改写。
There was a historical impulse within Chinese socialist practice, actualization of which was designated by the words or expressions such as "new man", "reconstruction" and "to change customs and habits" etc. However,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problematic which could be stated as "socialism and nature". To state it concretely,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show the dialectics between "history" and "nature" within Chinese socialist practice:on the one hand, socialist practice regarded many ideas, institutions and life-styles which had been considered as "natural" as the objects to transcend and overcome;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a tendency to elevate new man, new institution and new life-world to the level of "nature", i.e. a tendency to universalize. This practice not only referr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aning of images/representations of outer nature, but also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ransforming human"s inner nature or humanity and constructing "second nature" that had ethical substance. After accomplishing socialist reconstruction (esp. reconstruction of ownership) on a basic level in the middle stage of 1950s, Chinese socialist practice proceeded to reconstruct outer and inner nature, in which practices of art and aesthetic discourse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t is significant to point out that these practices of art and aesthetics reflected possibilities and difficulties of self-affirmation of new life-world and political community. Hence, they are the concrete objects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tries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landscape"/Shan Shui by means of the issues of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legacy since 1950s, i.e. to pursue how new political significance penetrated into representations of nature and what w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rning over" of working class and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is context, reconstruction of world-view could be read as transformation of intuition of "world". This process was presented as "discovery" of "socialist landscape" or image of nature within new political body. We could say the practice of new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grasped the formation of new "visual world" which provided a necessary context to understand socialist landscape within other medium. Zhou Libo's Shanxiang Jubian could be regarded as a novel which paid unusual attention to "landscape" or scene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novels about agricultural cooperativization. On the one hand, its representation of scener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urge that society should reconcile with nature ("turning over of th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chanism of "observation" resulting from realistic aesthetics brought about a unique presentation of scenery and custom in the countryside, which could not be simply interpreted as "description of surroundings" or "empathization of subject" but showed an attitude toward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ization by mediation of "form". Here, "scenery" had a relationship with irreducible co-existence of the old and the new, which showed a sort of rethinking about the natural body of socialist practice:it should recover the ability of solacing of life-world. It was the presentation of mute scenery which resisted the total penetration of narrative voice that formalized this implication. However, with deployment of socialist practice, the social move of the youth made "nature" reappeared.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mechanism of observation could not respond to the urge of transforming "outer" subject-position into "inner" identity of collectivity. As an educational-formation drama with universal significance, Chao Yanggou brought a new sort of image of nature:the beautiful image of nature had been negated by working at first, and then it reappeared at a higher level through the heroine's memory of working and ethical world. According to the temporary inefficiency of "political persuasion", this kind of "humanized nature" offered a sort of aesthetic solution and crystallized a sort of collective experience.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show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of meaning of representation of na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m.
     Chapter two first answers why Chinese debates on aesthetics appeared in 1950s and why the objectivity of beauty was emphasized in the debates:these issues referr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ality of socialism on higher level (not only "good" but also "beautiful"). In this context, the issue of "natural beauty" meant the deepening of objective beauty, which also responded to the problem that chapter one put forwar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nature. However, the statement of "natural beauty" put forward by every faction of the debates presented different concerns. On the one hand, the natural beauty beyond history emphasized by Cai Yi implied the problem of "common sense", i.e. implying the natural facet within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Zhu Guangqian sustained aesthetic subjectivity in his aesthetic discourse although he actively involved in self-reconstructing, which showed its trace in his attitude to nature and natural beauty. What's at stake is that the ideologized natural beauty stated by Zhu connected with mediation of "culture". In addition, Li Zehou construct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istory by virtue of the model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elevated the problem of natural beauty to a new level. In this respect, nature gained an inner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ist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Li's construction also answered the issue of "culture" within natural beauty. In his opinion, natural beauty pointed to liberation of working class and finally to re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 of time of production. Hence, Li juxtaposed natural beauty and communist society. However, Li's natural beauty related to long-term sediment, even the "evolution" of sense of human being. Then, it was difficult to respond the urge of socialist practice to reconstruct inner nature in the present. In this regard, the problematic of "novelty" and "beauty" appeared. Yao Wenyuan's engagement in debates on aesthetics grasped this urge. In the context of "Great Leap Forward", Yao brought selfless work into aesthetic filed. Then, novelty, beauty and new working subject constructed a relationship. In the early stage of 1960s, Zhu Guangqian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working as human's natural ne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esthetic theory, which gave rise to radical criticism of the discussants supporting objective beauty. The pivot of this debate was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natural limitation of working subject. This chapter regards the debates on labor-art and the vision of working subject presented by practices of "Great Leap Forward" as two necessary moments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practices of art of working class (new mural and new folk song) i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by righ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which attempted to overcome the subalternity of working class. It is pertinent to grasp the rhetoric of conquering "nature " of these practices within concret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political appeal and to rethink their political implication not so mu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k" 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n the one hand, practices of art i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certainly presented the exaggerated scene of working and working subject. On the other hand, working class constructed the historical moment to overcome division and hierarchy of labor by virtu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practices of art which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working within the historical atmosphere in which socialism began to transit into communism. To some extent, the "turgid" characteristic of practices of art i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derived from the rhetoric of conquering nature or "necessity".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suture of reality, ideal and wish within these practices of art unmistakably gave rise to a sort of "illusion", but the exaggerated rhetoric also brought about a possibility to overcome this il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quering nature by means of imagination, working class opened a moment of formation of subjectivity----the coming of "I" or "W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ization or the difficulty to visualize of new folk song and new mural, we could catch a sort of unstable and temporary production of new inner nature, which was not only the formalization of exaggerated working subject but also the presence of liberty within the limitation of nature.
     Whe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began to decline, socialist practice still tried to maintain its positive energy, i.e. to conceive a figure with more stable inner nature and spontaneity. Hence, chapter four turned to the practice of new comical movies in the late stage of 1950 and early stage of 1960s, the main issues of which were as fellows:new man or the higher type of human as comical subject and the new sort of laughter. The comical subject had a stable inner nature and didn't act in a situation of working and revolutionary struggle. The debate caused by two "eulogistic comedies"----Jintian Wo Xiuxillt's My Day Off and Wuduo Jinhua/Five Golden Flowers focused on two issues:the classification of comedy and the contradiction within comedy, which showed political disagreement within aesthetics. The pursuit of total and real man conceived by "socialist realism" could not come to terms with the comical figure. This chapter puts comical subject into the context of Hegel's aesthetics and its interpretation to study the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new man and comical subject. In eulogistic comedies, new man's moral behavior had a comical appearance and his laughability derived from a "crack" within self-sufficient life. i.e. from the part of "not only human". However, it is debatable whether the laughter caused by new man was a new sort of laughter. This aporia highlighted a complicated situation. On the one hand, comedy had its borderline, that is to say, the comical atmosphere heavily relied on alleviation of contradiction or conflict, trivial everydayness and old "natural" elements----love and family etc.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ectators found unnaturalness of comical figures which resulted in laughability. Comical figure could not get rid of its subjectivity and comical experience did not really enter into reconstruction of "second nature". In this sense, eulogistic comedies pointed to a unique historical moment. In the radical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the "crack" which was implied by new comedy transformed into contradict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ut/inner nature would show other features, in which a series of issues brought by practices of art and aesthetic discourses in 1950-60s----natural beauty, working, culture, productive/leisure time, laughter and comical experience would be rewritten or changed.
引文
1 “自然史”的提法早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出现,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002年10月第2版,第308页。“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在这里马克思表达了一种类似“第二自然”的看法(并不含有贬义)。相对更为中性的一个表达出现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975年第1版,第12页。能够体现马克思走出“自然历史”的看法,毋宁说是他关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论述,参看《资本论第三卷》,1975年第1版,第926-927页。关于马克思“自然”与“社会/历史”看法的讨论,也可参看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对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研读,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说,所谓“自然历史”指向的是人类社会始终无法走出资本的“本能”——比如“技术革新”表面上是为了人类获得幸福或世界变得更为文明,但实质却是为了自身的存亡,即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进行自我增殖。另一方面,柄谷也提醒我们,“资本”有其“外部”——即广义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商品”——人类。这恰恰对应着“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由此,“国家”和“民族”发生了关联,介入自然和人的再生产,构成其所谓“资本-国家-民族”三位一体的“圆环”。参看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赵京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8页,第247页。
    2 参看蔡翔:《<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二》,《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第32页。蔡翔谓之“中国革命政治中的‘德性传统’
    3 黑格尔曾在《法哲学原理》中使用了“第二自然”的说法:“意志是自由,所以自由就构成了法的实体和规定性。至于法的体系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是从精神自身产生出来的、作为第二天性/自然的那精神的世界。”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4 对此“政治意义”,邹说的《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中有一说法值得注意:“西方社会科学家在讨论社会革命与全能主义政治常常只限于或强调它们的反面作用和消极的后果,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看到社会革命与全能主义政治如果能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在某些时期能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于积极后果,中国社会革命以阶级斗争为指导思想,从阶级观念中又引伸出群众的观念,中国政党以它的严密的组织和逐渐强大的组织能力,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参与政治,所以在革命的过程,中国人民参与政治的格式起了数千年以来第一次的根本变化,农民与贫苦大众下层阶级都变成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不少上升为干部.最高层的政治领袖也以他们为‘参考群体’,这是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最根本的原因。”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本文中的“政治”并非指向党派斗争或权力博弈,也
    10 “自然”在本文中并非作为特殊学科的对象,而是渗透在多个学科之中的话语概念构型。
    11 参看柯林伍德:“在现代欧洲语言中,‘自然’一词总的来说更经常地在集合的意义上用于自然事物的总和或聚集。当然,这还不是这个词常常用于现代语言的唯一意义,还有另一个意义,我们认为是它的原义,严格地说是它的准确意义,即当它指的不是一个集合而是一种原则,它是一个principium或者说本源(source)。……即‘本性’。”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亚里士多德认为,某物是自然的指其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参看刘小枫编:《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柯常咏等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12 马克思自己似乎并没有使用过“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区分。不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他强调过“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002年版,第272页。而在《资本论》里,他提到了人自身的“自然”:“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202页。明确提及“外在自然/内在自然”的倒是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中,他这样说道:“社会系统的环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外部自然或非人类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社会所涉及到的其它社会系统;内在自然或社会成员的有机基础。……外部自然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占有的,内在自然则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占有的。随着控制能力的加强,社会系统从内外两个方向把它的边界向自然领域扩展……生产过程吸收的是自然资源,把自然资源所释放的能量转化成使用价值;社会化过程则把系统成员塑造成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这个学习过程始于胎儿阶段,个体到死也脱离不了这个过程。……社会系统用生产力来使外部自然社会化……社会系统用规范结构使内在自然社会化。”参看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内在自然”可以把握为内在于人的某种“外在性”,当然它并非与历史生成无关。
    13 参看马勒茨:《黑格尔<法权哲学>“导论”之导论》,邱立波编译:《黑格尔与普世秩序》,2009年版,第236-241页。
    14 See Neil Smith. Uneven Development: Nature.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4). p.19.
    15 “山水”一词,本指山水地势,如《三国志·魏·贾诩传》:“吴、蜀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到魏晋时期,则多指自然景物.如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显然这一自然本身包含玄学意趣和隐遁理想。“风景”原是风和光影之组合。后亦指景物。《世说新语》有一例子,同时提及“风景”和“山河”:“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言语》)其中山河显然有政治意味(山河原为高山大河,指地区形势而已。《左传·僖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这里山河指晋国背靠太行山,面对黄河。地势优越),而“风景”则相对中性。取例皆见《辞源》。明末清初之际,遗民所谓“残山剩水”的哀叹显然将山水亦政治化了。
    16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美术》1950年第1期,第38页。
    17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美术》1950年第1期,第37页。
    18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美术》1950年第1期,第36页。
    19 蔡若虹:《关于国画改革问题——看了新国画预展以后》,《人民日报》1949年5月22日第4版。
    20 关于国画家学习新年画风格,参看蔡青、潘宏艳、马新月著:《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美术论辩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463页。
    21 艾青:《谈中国画》,《文艺报》1953年第15期,第8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2 关于旧有国画家受市场“束缚”以及国画作品作为商品,可参看黄均:“我们国画家很多都是从学画不久以后,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暂时地甚至长期地进入卖画生活的。问题在于,主要的买画的是封建买办官僚或地主等,而且还要通过画商从中介绍,这样我们画家的作品就变成流转的商品。”黄均:《从创作实践谈接受遗产问题》,《美术》1955年第7期。以及刘桐良:“过去看画买画的人大都是有闲阶级,这些人有的只重技巧,不管内容,有的是附庸风雅,随便买几张挂挂,不懂好坏。”刘桐良:《国画杂谈》,《文艺报》1956年第12期。
    23 艾青:《谈中国画》,《文艺报》1953年第15期,第8页。
    24 艾青:《谈中国画》,《文艺报》1953年第15期,第9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5 Badiou在《世纪》一书中认为“对于真实的激情”是20世纪的一个核心主题,其中包括斯大林的苏联革命实践及其恐怖的“大清洗”。Badiou所谓的“真实”来源于拉康所谓的“实在界”,不是实证主义意义上的“现实”。而用马克思主义的语汇来说,真实即是所谓历史真理,社会现实的本质,其与克服资本主义,开创“新”世界的冲动相关。Badiou认为这一激情所带来的“净化”/破坏的关键在于使真实和外观同一的欲望,而摆脱这一“坏的无限性”的方式是将真实把握为裂隙本身。See Alain Baidou. The Century, trans.by Alberto Toscano (Cambridge:Polity,2007). Badiou显然在一种后革命状态中尝试在哲学内部保留革命激情,而艾青那一代显然是有信心在革命实践内部达到“真实”和摆脱“谎言”(意识形态外观),但这一激情可谓是相类似的。
    26 参看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页。当然,柄谷在后来的著作《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中,强调了民族-国家绝非本·安德森所谓“想象的共同体”那么简单,而是有其“经济”—交换的根由——即农业或传统共同体互酬制的“交换”关系。因此,这里的“想象”不能单纯视为观念性的存在。参看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第242页。
    27 参看高居翰:“人物画活跃在儒家社会里,山水画的兴起则受道家观点和思想所激发。寻觅自然之美,‘与自然合一’,最早流行在南北朝时期一批道家诗人和画家之间。他们深思人的情绪如何对自然声光反应,有所启发以后而诉之于艺术创作。这样就使原始自然带给早期道家的负面性诱惑——从人类社会中脱身出来——添加了一层正面价值。早期画家曾经把山水用作人物画的附属背景;第四、五世纪,山水画开始独立存在。”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李渝译,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7页。
    28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11页。
    29 “风景”在柄谷行人那里是现代性建制(有内在“深度”的主体/个人—“文言一致”——现代民族国家)的“隐喻”。而“‘风景之发现’的现场”则是柄谷用以揭示夏目漱石的书写之“位置”的用语。在他看来,“与要阐明西欧思想的历史性必须追溯到早期希腊的尼采不同,夏目漱石还保持着‘现代文学’或‘风景’以前的存在感觉”。从而,他用这一构筑揭示出“日本”现代之路的悖谬性结构。某种程度上,中国 亦处在一种压缩性的现代转型之中,但与之不同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及一系列革命实践又冲击着一系列“经典”的现代建制,诉求着新的普遍性。“山水画”在这一焦点上尤为耐人寻味,民族国家认同(不是单一民族国家,而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统一政治体)与革命政治、高级文化与工农主体、传统与现代之间多重交织的关系构成这一艺术形式的真正历史内容。
    30 参看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第32页。
    31 参看高居翰:《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上》,杨振国译,《艺术探索》2006年第1期。
    32 参看邹跃进所提供的史料:“1956年6月,国务会议通过决议,提出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建立中国画院的建议,并着手筹备。《美术》杂志1957年第6期以《绘画界的大喜讯,北京中国画院成立》报道了北京中国画院(1965年改为北京画院)成立的过程。……与此同时,南京江苏画院也于同年筹建,1959年成立傅抱石任院长,钱松喦、亚明为副院长。”参看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
    33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76-177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34 See Leonid Heller, "A World of Prettiness:Socialist Realism and Its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Thomas Lahusen and Evgeny Dobrenko ed. Socialist Realism without Shores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p.53.
    35 参看张仃:“当文艺要求进一步地和人民结合的时候,或者是当文艺将要离开人民的要求与爱好,脱离传统的时候,往往提出民族形式的问题。民族形式问题,基本上是群众观点问题。”张仃:《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美术》1955年7期,第17页。
    36 参看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美术》]950年第1期,第37页。
    37 陈越:《领导权与“高级文化”——再读葛兰西》,《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第36页。
    38 参看方既:《论对待民族绘画遗产的保守观点》,《美术》1955年第3期,第44页。
    39 国画改造如同一般的思想改造和文艺改造一样,首先强调创作者的“世界观改造”,参看张仃:《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美术》1955年7期。
    40 毛泽东:《在南京部队、江苏、安徽二省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思想万岁1949-1957》,第213页。
    41 参见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第30页。以及伽达默尔:“我们所信赖的‘世界观’概念——这概念在黑格尔那里首先出现在《精神现象学》中,用以表示康德和费希特对某个道德世界秩序的基本道德的假设性补充——只有在美学中才能获得其真正的意义。正是世界观的多种多样和可能的变化,才赋予了‘世界观’概念以我们所熟悉的声调。”《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8页。
    42 齐泽克曾讽刺这种世界观哲学“虽然宣称自己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却成不了它所宣称的意识形态。”See Slavoj Zizek. "From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to 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and Back" New German Critique. No.81,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Autumn.2000). p.109.
    43 新山水画作为概念,参看王先岳:《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博士论文):“新山水画”作为个成型的概念,较早地出现在当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钱松喦、李可染等人的文章里。另,根据邹跃进的研究,新山水画主要有三大题材:一、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山水画,如钱松岳的《常熟田》;二、毛泽东诗意山水,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三、革命圣地山水,如钱松喦的《延安颂》。参看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第48-61页。
    44 比如,江苏省在1960年组织了“国画工作团“到全国各地写生,而且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瞻仰各地的革命圣地,如延安、韶山、重庆的红岩等等。参看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第61页。
    45 所谓“红色山水”主要是指以革命圣地和以毛泽东诗词为主题的山水画。参看李公明:《论李可染对于新中国画改造的贡献——以山水写生和红色山水为中心》,《美术观察》2009年第1期。
    46 钱松喦:《壮游万里话丹青》(1961),《壮游万里话丹青》,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24页。
    47 张文俊:《学习中国画创作的体会》(1958),《壮游万里话丹青》,第30页。
    48 参看Lacoue-Labarthe. "Oedipus as Figure." Radical Philosophy 118, p.7以及卡尔·洛维特:“劳动和教养在
    19世纪成为市民社会生活的实体。”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5页。
    49 张文俊的“逻辑”其实早在茅盾的《风景谈》(1940年)里已经有所呈现。茅盾在1940年5月访问延安,而《风景谈》可以说是对于延安革命军民的致敬。在“沙漠驼队”一景中,茅盾感慨道:“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参看茅盾:《风景谈》,《茅盾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并不偶然的是,茅盾在文章中提到了“第二自然”,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自然(或第一自然)的意义总是建筑在“第二自然”(政治/生活世界)之上。
    50 有论者甚至反对将诸如“和平鸽”等显见的象征性因素引入国画革新。参看黄均:《从创作实践谈接受遗产问题》,《美术》1955年第7期,第49页。另,参看蔡青、潘宏艳、马新月著:《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美术论辩下》,第543页。
    51 James.1. Gibson曾区分了“视觉世界”和“视觉场域”。前者是指视觉生态性地同其他感官交织在一起生产出“深度形态”的经验,而后者是说视觉由固定的“眼睛”区分开来,生产出“投射性的形态”。比如,一个圆盘在视觉世界中会被经验为圆的,而在视觉场域中会被经验为椭圆的,在后者那里,透视性的表象规则占据主导。See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French Thought (Berkley. Los Angel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p.4.
    52 “历史主义时间”取的是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里的意思,指向一种空洞的、同质的时间中的“进步”参看汉娜·阿伦特编:《启迪》,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9月版,第273页。53 参看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第49页。
    54 参看蒋文博:《毛泽东时代中国山水画的图像学研究》(硕十论文,未刊)以及傅抱石、关山月:《万方歌舞声中谈谈我们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点滴体会》,《美术》1959年第1期。另据邹跃进说,傅抱石可谓是开辟毛泽东诗意山水的先驱,追根溯源,这与傅抱石和郭沫若之私交颇有关系。参看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第55页。
    55 傅抱石:《北京作画记》,《壮游万里话丹青》,第22页。
    56 从《美术》1954年第8期发表王逊关于国画创作接受遗产问题到《美术》1957年第7期刊登杨仁恺的反驳文章,论争断续持续长达三年之久。这一次争论的核心议题有:“写实”与“学古”有无矛盾;用科学的方法整理遗产到底对不对;国画创作的内容、形式和传统的关系如何;关于“笔墨”技法等在国画中的地位;写生与临摹同创作的关系等。参看蔡青、潘宏艳、马新月著:《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美术论辩下》,第477-484页。
    57 此次关于国画特点的讨论从《美术》1957年第3期董义方《试论国画的特点》开始到《美术》1958年第1期孙奇峰《关于中国画的透视问题》和熊纬书《论中国画“计白当黑”与“咫尺万里”两特点》两篇文章结束,历时近一年。论辩焦点为:“线”是否是国画的唯一特点: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参看蔡青、潘宏艳、马新月著:《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美术论辩下》,第534-539页。
    58 Samuel Edgerton, "The'Symbolic Form'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Rediscovery of Linear Perspective(New York:Basic Books.1975), p.165.
    59 Samuel Edgerton, "The'Symbolic Form'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Rediscovery of Li, Perspective, p.165.
    60 参看Martin Jay的论述:“将对象置于关系性的视觉场之中,外在于这些关系则对象没有内在属性,这可
    以说是与资本主义交换价值可替换性相平行的”。See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French Thought, p.59.
    61 倪伟论述毛泽东时代户县农民画的文章对于理解透视法、现代性与农民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性,他抓住了1980年代知识界批判户县农民画引入透视从而丧失“民间特色”这一症候.论辩性地指出:“透视法作为一种现代视觉制度,它与西方现代主体性的建构有着深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考察透视法在户县农民画中的运用时,就不能只把它看作是一种绘画技法,而必须把它与农民主体意识的建构联系在一起。……与专业美术作品不同的是,户县农民画完全出自农民之手,它们是画给农民看的,所预设的 观看主体自然也是农民自己。……户县农民画在透视视角和构图等方面的这种精心调配,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努力凸现预设观看主体的优势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说,户县农民画就好比是一面镜子,使农民藉以憬悟并进而认同镜中的理想自我形象。”参看倪伟:《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再现——“户县农民画”再释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倪伟的观察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地走入一种“现代/反现代”的对立,而需要具体分析革命主体性与现代建制之间繁复的关联,这也包括对于所谓“风景”与“透视法”的革命性挪用。
    62 孙奇峰:《关于中国画的透视问题》,《美术》1958年第1期,第43页。
    63 参看方既:《论对待民族绘画遗产的保守观点》,1955年3期;张仃:《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1955年7期;以及刘桐良:《国画杂谈》,《文艺报》1956年12期,第28页。
    64 参看董义芳:“西画工具是适合‘以光色分面法’的。而中国画的笔、墨、纸则适合于‘线’的应用和变化。所以中国画必需用中国工具,但用中国工具,而不是以‘线为造型基础’,并不能称之为国画。”董义芳:《试论国画的特点》,《美术》1957年第3期,第4页。
    65 如刘海粟:“我觉得中国画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意’字,所以古人一谈到作画,便要提到‘意在笔先’这句话。”刘海粟:《谈中国画的特征》,《美术》1957年第6期,第36页。秦仲文:“中国画的内容,以具有诗的含意,而表现出‘诗情画意’互相关联。”秦仲文:《中国画的特点》,《美术》1957年第5期,第49页。另一个更为形式性的普遍要素被认为是“笔墨”
    66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美术》1959年第5期,第15页。
    67 参看蔡青、潘宏艳、马新月著:《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美术论辩下》,第553-555页。当时应对超阶级与阶级性之间矛盾的范畴是“人民性”这个苏联文艺学的概念。在中国,人民性概念遭遇到危机发生在1960年代之后。参看祝新贻对于张庚观点的批判:“人民性的范围尽可是广泛的.但它必须是有阶级准则的……在农民看来,地主全是坏的,这是从阶级本质着眼的。”祝新贻:《不要混淆人民性的阶级界线》,《中国戏剧》1960年第10期.第32、33页。
    68 参看何溶:《山水、花鸟与百花齐放》,《美术》1959年第2期,第8页。“要求绘画反映现实生活斗争,或者说直接地表现阶级斗争,完全是应该的,也是绘画艺术应当做到的。但是,除了直接表现阶级斗争之外,也可以比较曲折地表现阶级斗争,并不能因为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
    69 1959年至1961年关于“山水、花鸟画能否为政治服务”的论辩正对应着大跃进从高潮到衰弱的轨迹。“休息”在这里可以视为一种对“劳动”的回应。
    70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美术》1959年第5期,第15页。
    71 参看阎丽川:“坐在飞机上,或者登上高山之巅,当然也可能出现这种构图。但这不是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和习惯感觉。……一定有个最大的限度。……站在峨眉山的金顶,俯视云海,在偶然的空隙之间,会出现为四面云雾所包围的奇特画面,然而这也毕竟不是平稳正常的、较为典型的生活现象。”参看阎丽川:《论、怪、乱、黑——兼谈艺术评论问题》,《美术》1964年第3期,第21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72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美术》1959年第5期,第16页。
    73 参看德里达对于魂、精神和鬼魂的分析。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 参看程至的的定义:“意境的特点,主要是依借空间境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程至的:《关于意境》,《美术》1963年第4期,第25页。程不满于一般“情景交融”的定义,他提出意境的关键在于“空间境象”显然是比李可染更为中肯的观察。
    13 Jacques Derrida. The Truth in Painting, trans,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lan Mcleod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p.59.
    76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美术》1959年第5期,第17页。
    77 李泽厚:《意境杂谈》,《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第329页。更可参看:“‘意境’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一样,是比‘形象’(象)、“情感”(‘情’)更高一级的美学范畴。因为它们不但包含了‘象’、‘情’两个方面,而且还特别扬弃了它们的主(‘情’)客(‘象’)观的片面性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独立的艺术存在。”同上,第324-325页。
    78 李泽厚:《意境杂谈》,《李泽厚:美学论集》,第338页。
    79 韦勒克:《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概念》,《批判的概念》,张金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80 当然,也有论者将浪漫主义把握为一种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批判,根据其对于前现代社会有机性的怀旧或是对于未来的乌托邦狂想,可以区分出倒退的浪漫主义和所谓革命/乌托邦浪漫主义。此外,参看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对早期浪漫派与启蒙工程之间联系的分析。见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340页。
    81 参看唐小兵:《抒情时代及其焦虑:试论<年青的一代>所展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张清芳译,《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2页。
    82 参看阎丽川:《论、怪、乱、黑——兼谈艺术评论问题》,《美术》1964年第3期。
    83 就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风景”表述、尤其是揭示“风景”与“历史”关系的书写而言,茅盾的《风景谈》(1940)可谓是一个关键的文本。参看本文注释49。
    84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6页。
    85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编写组:《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试印本),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47页。
    86 李阳特别提到了周立波的文学生产农村“对象化知识”这一特征,并强调这一并非完全同一于被观察主体的结合方式创造出一种未命名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的交流空间。参看李阳:《一种新型的文学及其历史功能》,《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9页。
    87 参看张:《恒常与巨变——<山乡巨变>再解读》,《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第111-112页。
    88 参看毕光明:《<山乡巨变>的乡村叙事及其文学价值》,《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5期,第57页。
    89 黄秋耘:《<山乡巨变>琐谈》,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0页。
    90 方明、杨昭敏:《山乡的巨变、人的巨变——读小说<山乡巨变>》,《周立波研究资料》,第255页。
    91 参看黄秋耘:《<山乡巨变>琐谈》,《周立波研究资料》,第423页。
    92 王世德:《谈<山乡巨变>的艺术表现》,《周立波研究资料》,第236页。
    93 陈涌:《我的怀念》,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第153页及158页。
    94 周立波:《观察》(1935年),见《周立波三十年代文学评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1页。
    95 周立波:《观察》(1935年),见《周立波三十年代文学评论集》,第41页。
    96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12页。
    97 参见周立波:《纪念、回顾和展望》(1957年5月),《周立波研究资料》,第490页。
    98 周立波:《素材积累及其他》,《周立波文集第五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29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99 周立波:《素材积累及其他》(1963),《周立波文集第五卷》,第630页。
    100 参看周立波:《关于小说创作的一些问题》(1977),《周立波文集第五卷》,第642页。
    101 参见周立波:《选择》(1935年),《周立波三十年代文学评论集》,第48页。
    102 周立波:《谈创作》(1959),《周立波研究资料》,第86页。
    103 周立波:《读<南行记>》,《周立波文集第五卷》,第126-129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104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15页。注意根据周扬的回忆,周立波1930年代一度处在革命的狂热阶段,笔名“立波”即是liberty的音译。参看周扬:《关于周立波同志的一些情况》(1980年),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第97页。
    105 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06 参看周立波:《山乡巨变》,第386页。
    107 萨支山:《试论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第120页。
    108 《山乡巨变》,第7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109 当然严格来说,这些空间场景并非纯粹的自然景观,但是在《山乡巨变》的叙述脉络中,它们往往又是和自然风光处在一种混杂的状态,并且处在同一种“观察”机制之中,因此本章并不单独来探讨“无人的自然”,而主要是对于这一混合的“自然-历史”形象的分析。
    110 《山乡巨变》,第19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111 李桦:《怎样提高年画的教育功能》,《美术》1950年第2期,第44页。
    112 《山乡巨变》,第70页。
    113 周立波:《几个文学问题》(1958年7月),《周立波文集第5卷》,第591页。
    114 卢卡契:《叙述与描写——为讨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作》(1936),刘半九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版,第57页。
    115 参看周立波:“创作‘山乡巨变’时我着重地考虑了人物的创造,也想把农业合作化的整个过程编织在书里。……考虑到运动中的打通思想,个别串联,最适合于刻划各式各样的人物,我就着重反映了这段,至于会议,算账,以及处理耕牛农具等等具体问题,都写得简明一些。”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第112页。
    116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27页。
    117 《山乡巨变》,第173页。
    118 《山乡巨变》,第176页。
    119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305页。
    120 《山乡巨变》,第466页。
    121 《山乡巨变》,第348页。
    122 《山乡巨变》,第234页。
    123 黄秋耘:《<山乡巨变>琐谈》,《周立波研究资料》,第414页。
    124 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8月版,第162页。
    125 《山乡巨变》,第473页。
    126 董之琳:《周立波小说的唯美倾向》,《盈尺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页。
    127 《山乡巨变》,第459页。
    128 黄秋耘:《<山乡巨变>琐谈》,《周立波研究资料》,第422页。
    129 鲁煤:《<朝阳沟>的人物描写》,《中国戏剧》1958年第13期,第14页。
    130 杨兰春:《朝阳沟》,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5月版,第12页。
    131 这是引用1958年版《朝阳沟》里老支书的话:“别说还没有结婚,就是结了婚,她要不愿意在这儿,谁也不能拿绳子把她栓住,就是栓住她的人,也栓不住她的心。”《朝阳沟》,第23页。
    132 有人说,《年青的一代》是政论性的戏剧,就剧本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而论,这样说是适当的。”参看欧阳文彬:《<年青的一代>浅论》,《上海戏剧》1963年第12期.第5页。
    133 刘少奇:《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1957年4月8日):“就全国来说,最能够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客观上有需要,也有可能,那么,中小学毕业生特别是中学毕业生,下乡种地,参加农业生产,是不是没有问题了呢?不,还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思想,在于学校中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缺点,没有引导学生去切实地充分认识这种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因而现在相当多数的学生对下乡种地在情绪上是有抵触的,他们的态度是消极的。”参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86,187页。
    134 参看萧永清:“既然青年一代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难道能够不具有这种自觉劳动的习惯吗?但是和其他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时能养成的一样,自觉劳动习惯的培养更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把青年学生的学习、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都是不脱离生产劳动的,那么劳动的习惯与自觉性的养成,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萧永清:《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方针》,《新建设》1958年4月号,第5页。
    135 参看李翠萍:《红色经典<朝阳沟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硕士论文,2006未刊),第12页。
    136 参看黄叶绿:《豫剧<朝阳沟>的音乐创造》,《人民音乐》1964年第2期,第7页。
    137 《朝阳沟》,第32-33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138 关于这一“典型”机制,可以参看本文注释250。
    139 《朝阳沟》,第42页。
    140 鲁煤:《<朝阳沟>的人物描写》,《中国戏剧》1958年第13期,第14页。
    141 鲁煤:《<朝阳沟>的人物描写》,《中国戏剧》1958年第13期,第14页。
    142 荣:《谈豫剧“朝阳沟”》,《剧本》1958年第8期,第102页。
    143 电影《朝阳沟》,]963年摄制,25-27分钟左右。
    144 就其背景来看,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是在摄影棚拍摄的,但是也利用一些蒙太奇的技术接入真实的群山、农田和植物镜头。
    145 简慧:《焕然一新的“朝阳沟》,《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第18页。
    146 李泽厚回忆1958年下放经验时特别强调“单调”的问题,参看其《浮生论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147 沈峣:《一出社会主义的新戏曲》,《中国戏剧》1964年第1期,第36页。
    148 电影《朝阳沟》,79-88分钟之间。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149 参看王璨:《谈豫剧唱腔的抒情性表现特点》,《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第98页。
    150 《朝阳沟》,第46页。
    151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第347页。
    152 王基笑:《豫剧唱腔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153 参看贾强:《又听<朝阳沟>》,《读书》1996年第1期。
    154 刘少奇:《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第186页。
    155 关于“第二自然”,参看本文注释3。此外,卢卡奇的《小说理论》则否定性地谈到“第二自然”:“就如同第一自然,它只是被承认的但却是无意义的必然性之化身,其真正的本质,依然是无法把握,不可知 的。”See Georg Lukacs,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trans.by Anna Bostoc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71),p.62.后来卢卡奇在其《青年黑格尔》中依照哲学和经济范畴的互动来进一步揭示“社会-自然”的关系:“社会科学的辩证法范畴呈现为对于客观建立的辩证过程的思想反思,这一过程在人类的生活之中,但是独立于他的意志和知识,这一[辩证过程]客观性将社会现实变成了‘第二自然’。" See Georg Lukacs, The Young Hegel, trans, by Rodney Livingstone (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76). p.xxix.
    156 参见《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7日第4版。1950年国家还首次设立奖金,评出了新年画全国大奖,1951年举办了新年画的展览。
    157 参看顾彬对于诗经的分析:“自然却分两类:在民歌中,自然首先是劳动领域的自然.经过改造了的自然;但随着‘兴’作为‘自然的引子’形式的出现,又出现了一种格式化的自然,这在贵族诗歌中尤其明显。“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马树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158 参看衫思:《几年来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哲学研究》1961年第5期。
    159 参看洪毅然:《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1月第1版,第67页。
    160 仅举几例:一、李泽厚、洪毅然关于美的定义同黑格尔美的概念(理念的感性显现)之间的类似性。李泽厚:“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形象(包括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8月版,第238页。以及洪毅然:“事物内在的好的品质之外部表征曰美。”洪毅然:《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66页。二、李泽厚与康德美学的关系也值得玩味,首先,李泽厚非常重视康德《判断力批判》的核心问题,即美感为什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在1960年之后的后期美学讨论中.李泽厚也暗中接受了康德关于美的定义,尤其是其“自由”形式的说法受康德影响很大。三、朱光潜在1950年代末翻译黑格尔《美学》及受其影响提出新的艺术美观点。
    161 解放初已有蔡仪和吕荧之间的往返辩论。参看吕荧:《美学书怀》,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五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版。以及蔡仪:《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然而有学者曾提到,朱光潜谈及这场美学讨论的时候,总是将起点定在1957而非1956,而且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蔡仪的美学遭到了更多人的集中批判。故1957年可以视为美学讨论从批判转入争鸣的起始点。参见戴阿宝、李世涛:《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及35页。朱光潜关于美学讨论起止时间的论述,参看《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7页。
    162 据蒯大申考证,“唯心/唯物”对立的权威化始于毛泽东发动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之际。核心的历史“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思想的指示》(1955年3月1日)。参见戴阿宝、李世涛:《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第40页。
    163 《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5月版,第1页。值得注意的是,周来祥、石戈因要在理论上确认胡风文艺理论的反动性而写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原则》(1956年11月完稿)似乎并没有使美学问题根本解决。有趣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严格来说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而“美”却在美学讨论中被视为有其超意识形态的特征。
    164 由刘少奇起草并报告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6年9月15日)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改造宣布基本完成的关键材料,详见本文注释6。此外,参看周恩来在1957年反右运动展开之后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批判所做评价。《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全国社会科学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的指导下,在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斗争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社会科学有强烈的阶级性,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所采取批判的态度,是完全必要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323页。
    165 这一表述见于《问题与立场》一书:“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威,从而使知识分子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栋梁,这不能不说是中共在进行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一直试图探索解决的问题。很自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对以往一切旧文化形态、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就是要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不仅作为政治上的立国之本,而且也要作为思想和文化上的正确之源。”《问题与立场》,第30页。
    166Liu Kang. Aesthetics and Marxism (Durham:Duke University.2000). p.122.
    167 参看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任务》,《学习译丛》1956年第1期,第28页。
    168 参看张景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中译本》,《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S1期,第96页。
    169 James P. Scanlan, Marxism in the USSR: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Soviet Thought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pp.298-299.
    170 参看阿·布罗夫:《美学应该是美学》,《学习译丛》1956年第9期:列·斯特洛维奇:《论现实的美学特性》,《学习译丛》1956年第10期:尤·阿历克塞耶夫:《关于审美实质问题的讨论》,《学习译丛》1957年第8期。
    171 参见阿·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凌继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20页。以及James P. Scanlan. Marxism in the USSR: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Soviet Thought, pp.300-304.
    172 譬如朱光潜:《美学研究什么,怎么研究》:“1956年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举行过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对象的讨论。1958年出了《美学问题》。……根据苏联哲学家的看法,离开‘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离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不能有所谓美,自然美也好,艺术美也好,它总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的统一,纯粹主观的美和纯粹客观的美都不存在。”,《新建设》1960年3月号,第40-42页。此外,我们也能在李泽厚等所谓“美是社会客观存在”这一论述中找到布洛夫和斯特洛维奇观点的“影子”
    173 毛泽东;《在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思想万岁1949-1957)),第206页。
    174 毛泽东:《在九省市宣传文教部长座谈会上的谈话》(1957年3月6日),《毛泽东思想万岁1949-1957》,第174页。
    175 “活泼的国家”不禁让人联想到席勒笔下的“审美国家”。在席勒眼里,审美国家绝非艺术家的共同体,而是政治共同体的想象:“如果说,在权力的强力国家中,人与人以力相遇,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在义务的伦理国家中,人与人以法则的威严相对立,即在审美国家中,人与入只能作为形象彼此相见,人与人只能自由游戏的对象相互对立。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惟有审美国家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天性来实现整体的意志。……惟独美的沟通能使社会统一,因为它是同所有成员的共同点发生关系的。……在审美王国中,一切东西,甚至供使用的工具,都是自由的公民,他同最高贵的者具有平等的权利。”参看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世纪出版集团,2003,第236-237页,第239页。虽然早有马克思主义者梅林批判席勒从审美走向政治自由完全是一种幻念,然而其构造更深“领导权”的冲动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其别样的切关性。
    176 参看周扬:《我们需要新的美学——对于梁实秋和朱光潜两先生关于“文学的美”的论辩的一个看法和感想》(原载1937年6月15日《认识月刊》创刊号),《周扬文集》第一卷,第224页。
    177 “美”和“好”在美学讨论中反复被区分开,不能不说是一个“症候”。参见洪毅然:《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美学问题讨论第三集》,第68页。以及洪毅然:《略论美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1月版,第114页。
    178 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译者的话”,潘文学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179 参见苏共二十二大(1961年)之后,别里克的《美学和共产主义教育》。他特别提到:“美学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问题使美学面向人,它们同真正的人、共产主义的审美要求和共产主义建设者道德规范中所规定的道德信念的形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哲学译丛》编辑部编:《苏联哲学问题论文集1961年11月-1962年12月》,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19页。,以及阿·布罗夫:“在二十四大的决议、苏联共产党纲领和党的其它文件中总是指出艺术和审美教育在造就和谐发展的个性中的作用。”《美学:问题和争论》,第5页。
    180 参看姚文元:“美学本来是一门最富有群众性和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问。”姚文元:《照相馆里出美学——建议美学界来一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181页。尤其是1958年随着大跃进展开,美学讨论被普遍认为过于抽象,弄不清所服务的对象。可参看华影舒:《致美学讨论者的一封公开信》,《学术月刊》1958年6期。
    181 See James P. Scanlan, Marxism in the USSR: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Soviet Thought, p.320.
    182 1962年在党校会议上胡乔木曾就美学讨论进行过总结,这可以视为美学讨论的现实结束点。此外,美学也开始进入大学教学体制,参看朱光潜:“1961年北京大学要求我在哲学系开美学专题,1962年科学院教材会议指定我编一本《西方美学史》,同时中央几位领导同志又指名要我去中央党校讲课,我讲了三个月。就以北大和中央党校讲课的提纲为基础,我花了大约一年多时间,写出了《西方美学史》,1963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532页。这当然与1962年松动的文艺环境有关。
    183 就美学讨论自身的轨迹而言,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波是1956年底朱光潜的自我反思及对朱光潜的批判。第二波自1957年开始,围绕“美的本质”、“自然美”和“美学的对象”三大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其中还掺杂了反右时期对主观论者和“右派分子”的批判。1958年,姚文元《照相馆里出美学——建议美学界来一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一文不满于美学讨论过于抽象,要求美学明确“为谁服务”的问题并强调应该关注社会主义社会新的美,从而引发了美学讨论的转型。1959年《新建设》编辑部组织美学问题讨论会,工式提出应多从艺术实践和现实生活出发来探讨美学问题。1961年朱光潜提出“艺术掌握世界”的看法,引发了最后一波讨论。
    184 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185 李泽厚后来就持此种意见。参见《浮生论学》,第65页。
    186 李泽厚在《浮生论学》中特别提到了美学讨论中政治人物没表态。参见《浮生论学》,第65页。然而,朱光潜曾提及自己参加美学讨论能够“有来必往,无批不辩”源于周扬、胡乔木、邵荃麟等领导的“招呼”参见《朱光潜文集第10卷》,第534页。
    187 关于政治社会和生活世界作为社会主义的“矛盾“,参看蔡翔:《革命/叙述》,第373-374页。
    188 李泽厚:《论美是生活及其它》,《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188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189 多布伦科(Evgeny Dobrenko)有个看法很有意思.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机制”可以类比于马克思的“商品-货币-商品”:现实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实2。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欲望不仅是“再现”现实,而是生产(美的)现实本身。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在生活”恰恰在斯大林时代实现了。See Evgeny Dobrenko.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alism, trans, by Jesse M. Savag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190 Hans-Georg 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trans. Nicholas Walker,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Robert Bernasconi (Cambridge, London and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p.14.
    191 参看特拉斯(Victor Terras):车尔尼雪夫斯基回到了前康德的观念,试图全然用理性或是单纯的感性经验来说明审美现象。他非常像18世纪的启蒙者,认为诸多激情、激动和幻想只是生理性的状况。他的理想是人的‘自然能力’的‘正常’和‘理性’发展。……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核心观念全然拒绝康德式美学的自主和特殊性。……这一‘美学的毁灭’(Pisarev语)相反却导向一种有机论:艺术和生活仍然是合一的。”Victor Terras, Belinskij and Russian Literary Criticism:The Heritage of Organic Aesthetics(Madison, 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4). p.237.
    192 宗白华:《读“论文”后一些疑问》.《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8月版,第153页。注意李泽厚认为宗白华等的说法与其一致,参看李泽厚:《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讨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46页。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反右”与论证客观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小心疏正的问题。参看萧平:《美感与美》,《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01页。洪毅然:《美是不是意识形态》,《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94-95页。
    193 这里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坚持美是意识形态观点的讨论参与者基本上都坚持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二分法,包括朱光潜、许杰等。此外,朱光潜还特别强调过“社会意识形态/科学意识形态”的区分,前者指“折光”或歪曲的意识反映,后者则是“反映自然现象”,“符合客观真理或绝对自然”。参看朱光潜:《美学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的底》,《新建设》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作家出版社,1964年3月版,第236页。
    194 关键是:虚假意识到狭义的国家-统治意识形态再到更一般的社会意识形式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滑动”。当时的一般理解,可以参看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95 参见朱光潜:《美就是美的观念吗?》,《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29页。
    196 李泽厚:《论美是生活及其它》,《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185页。
    197 参见蔡仪:《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为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是马克思认为艺术是意识形态,却没有说过美也是意识形态,而艺术并不等于美,美的不就是艺术……朱先生还是原来的美的就是艺术的观点。《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223页。
    198 参见蒋孔阳:《批判许杰唯心主义美学观点》,《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291页。类似表述有洪毅然:《美是不是意识形态》,“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存在于事物中的美,……却不应当属于上层建筑,虽然它也不是下层基础,正如山河大地和语言,生产工具,以及其它类似的许多东西……”,《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84页。
    199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李立三译,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0页。
    200 叶秀山:《“美是主客观统一”说质疑》,《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130页。
    201 参看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55页。
    202 参看从曹景元一直到姚文元的表述。曹景元:“只有先进阶级的美的观点才能正确的反映美的本质,而衰朽阶级的美的观点却总是歪曲现实中的美。”曹景元:《美感与美》,《文艺报》编辑部:《美学问题讨论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5月版,第154页。
    203 关于政治理论的这一特征,See Thomas Negel, Equaliry and Partiality (New York and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21.
    204 在西方美学话语谱系中,审美相比于道德更接近“自然”——即关联着情感或快感.同时美的艺术成为 自然-物质限定和精神-自由之间的中介或媒介。See Jay Bernstein, "Introduction," Classic and Romantic German Aesthetic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2003).
    205 正如伊格尔顿所说,资产阶级美学的“规定”关涉到某个文化政治维度:“就如同由美学话语所谓确定的艺术作品一样,资产阶级主体是自主的和自我规定的,他们除了以一种神秘的方式为自己立法之外,不承认仅仅外在的律法。”See Terry Eagleton,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0).p.23.如果美学以其形式规定性残留着此种文化政治,那么“马克思主义与美学”这一关联本身就包含着诸多张力。改革时代的“美学热”也只有从此种“文化政治”维度出发才是可理解的。社会主义美学讨论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真正超克这一美学话语及其所隐含的主体构造。另一方面,杭西耶(Ranciere)这位曾经的激进毛派哲学家、前阿尔都塞学生,试图重新来解读康德-席勒以来的“审美-政治”,他质疑了传统对于审美幻像的“资产阶级”基础的还原,而是特别提到法国革命时期工人报纸中的工人阶级的审美诉求与《判断力批判》的同构性,也就是将“非功利性”的小资产阶级基础给“问题化”了。这一问题化具有解放性,当然也有一定的可争论性。他提示我们去追问:如果说资产阶级自身对于封建阶级的克服所动用的审美资源,包含在康德以来的美学脉络中,那么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超越,是否同样可以包含在这一美学脉络中?而无产阶级的“审美”在强度上,是否只有分享这一“仿佛("as if")的逻辑,才能与资产阶级具有一样的强度?
    206 关于马克思主义脉络里的“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概念,参看本文注释12。
    207 尤其参看康德《判断力批判》第42节论“自然美”与“善好”灵魂之间的关系。以及伽达默尔:“在康德,一种创世的神学处于人类这一独特的遭遇自然美的背后,并且构成了这一基础,正是由之,他再现了天才的生产等。”Hans-Georg 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trans. Nicholas Walker, edited with and introduction by Robert Bernasconi(Cambridge, London and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30.关于康德《判断力批判》和构造新目的论的关系,参看Rachel Zuckert“可以将《判断力批判》理解为:既是德国哲学传统中核心概念——目的论的转型,因此,也是前康德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论完善同后康德形而上学关于主体的讨论之间的过渡性连接。……康德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概念,并不具有服务于某个现在的被确认了的善好的目的论含义,而是一种朝向不确定未来的目的论,这一新的目的论形式赋予了人类,即判断主体之特征。故而,这一目的论既没有赋予非人的自然界以特征,也没有赋予纯粹的理智诸如上帝以特征。”See Rachel Zuckert, Kant on Beauty and Biology (Cambridge and NY:Cambridge,2007). pp.8-9.
    208 参看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4页。在这里黑格尔强调了人的“生产性”(即某种否定运动)的优先地位
    209 See 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trans, by Robert Hullot Kentor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p.69.
    210 See 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p.65. p.66.“作为美出现的自然并不被感知为一种行动的对象。自我保存目的的抛开——这在艺术中是引人注目的——同样贯彻到自然美经验之中……一旦自然不再作为一种行动对象,自然外观自身就给出了表达,不管是忧郁、平和还是其它。……所有自然主义艺术仅仅是欺骗性地接近了自然,因为类比于工业,其仅将自然归为原材料。”
    212 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183页。
    213 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184-185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14 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188页。
    215 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188页。
    216 参看蔡仪的争辩,以及朱光潜、李泽厚等人对蔡仪的批判。蔡仪的争辩见蔡仪:《朱光潜先生旧观点的新说明》,《新建设》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作家出版社,1964年3月版,第175页。蔡仪具体论述也可参看其《新美学》,见《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版,第363 页。
    217 参看蔡仪:《吕荧对<新美学>美是典型之说是怎样批评的?》,《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版,第515页。
    218 对于蔡仪的批判,参见曹景元等。但需要注意蔡仪自己对于公式化的理解,他所谓“公式主义、概念化”指的是文艺作品成为作者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工具,而缺乏具体真实性。参见蔡仪:《四论现实主义问题》,《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777页。
    219 蔡仪的典型与一般典型论说的区别,李泽厚所谓“无限”生活与有限形象的关系,再到1962年文艺批评界对蔡仪的典型质疑,都值得分析。
    220 吕荧:《美学书怀》,第18页。
    221 核心问题即客观美,自然美和美是典型。但蔡仪的自我批判为:一、全书表现出了脱离革命实际的倾向:
    二、有些论证中表现出形而上学的倾向,个别论点上表现出唯心主义的形式主义观点;三、一般例证上错误和缺点很多。参看蔡仪:《<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序》,《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460页:
    222 蔡仪,《吕荧对<新美学>美是典型之说是怎样批评的?》,《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08页。
    223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238页。
    224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253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25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464页。
    226 蔡仪:《吕荧对<新美学>美是典型之说是怎样批评的?》,《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24页
    227 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52页。
    228 白培德(Peter Button)沿用了Lacoue-Labarthe关于“西方人性”有两个典型——工人(生产的主体)和俄狄甫斯(欲望的主体)这一说法,以此来切入对于社会主义美学中“典型”的讨论。See Lacoue-Labarthe. "Oedipus as Figure." Radical Philosophy 118. p.8.
    229 转引自《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10页。
    230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353页。
    231 Peter Button. Configuration of the Real in Chinese Literary and Aesthetic Modernity (Leiden and Boston:Brill Press.2009). p.177.
    232 此种对于自然美的规定参看蔡仪《新美学》:“所谓自然美是显现着种属的一般性,也就是显现着自然的必然,它不是人力所得干预,也不是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347页。
    233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345页。
    234 参看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30页。
    235 譬如狄其骢曾在一篇反驳蔡仪的文章中这样说:“典型之所以是典型的第一个原因,我们认为,应该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中去寻找。典型形象,是现实形象的反映,但它不是机械的反映。狄其骢:《对文学典型的思考——兼与蔡仪同志商榷》,《文史哲》,1963年第3期,第18页。
    236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104页。
    237 参看《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第344页。
    238 姚文元的定义,参看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
    108页。以及李泽厚对姚文元挪用蔡仪的揭示,参看李泽厚:“姚因大讲‘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美的对象’但却未经理论分析和推演,便直接去‘联系实际得出具体的结论’于是许多地方又陷于蔡仪式的那种静观的说明和烦琐的规定(比如自然美不是从与社会实践的复杂能动的联系中,而只是从与生活的简单的静观对比来说明,从生物发展等级来规定它们的美等等)”。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50页。类似于姚文元看法的,有庞安福:“只有新的生机才是唯一的基元的自然美,除此之外,在自然事物的外部是找不到真正的自然美的。”,见宠安福:《自然事物的美学意义》,《新建设》1960年3月号,第47-48页。但是实质上蔡仪与两人是有所不同的。这在蔡仪后来关于“文学典型”的文章中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239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477,503页。
    240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350页。
    241 参看《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350-351页。
    242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363页。
    243 继先在美学讨论里的一系列论述却可看作蔡仪这一看法的“显白化”:“把美的一切根源都说成是社会性的,显然不成功。……起码的生理、心理条件才能构成的。阶级的、社会的人,终究也还是有血、有肉、有生理、心理诸性能具体的个别活人。”继先:《应该如何来解释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275页。
    244 参看《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477页。
    245Sebastiano Timparano. On Materialism, trans.by Lawrence Gamer(London:NLB,1975), p.62.
    246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351页。
    247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854页。
    248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775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49 谷熊:《论典型的共性和阶级性的关系——兼评蔡仪、何其芳关于典型问题的论点》,《文史哲》1965年第2期,第72页。
    250 谷熊:《论典型的共性和阶级性的关系——兼评蔡仪、何其芳关于典型问题的论点》,《文史哲》1965年第2期,第71-72页。
    251 这里并不是指按照蔡仪的典型概念生发出一种机制,而是指形象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由蔡仪式的“典型”提示出来了。比如姚文元所举之例:“在严肃的场合,一个战士歪戴着帽子、衣服吊儿郎当敞开着,那他的外形就不美了,因为这中形象使我们感到他没有尽到一个革命战士的本分,自由散漫的外形破坏了他执行纪律的职责。” 《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75页:姚文元看似“泛化”的对美的论述,其实触及了典型之于社会主义之美的重要性:即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合适的形象,通俗说,就是感觉“对头”,是应该这个样子。这是社会主义之美的日常含义。维持这一形象,可以通过诸如姚文元所提到各种再现机制来达到——电影、宣传画、画报等等。质言之,蔡仪的典型论确立了美的可比性。这不仅是美与丑之间可以区分,还是美和美之间可以比出高下。
    252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哲学讨论的一个普遍问题。关于苏联美学讨论对于此一正统的坚持/违背,可参见:James P. Scanlan, Marxism in the USSR: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Soviet Thought.
    253 朱光潜:《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18页。
    254 《朱光潜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255 质疑梅花、古松等例证,参见马奇在“怎样进一步讨论美学问题(座谈记录)”中的发言,《新建设》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五集》,作家出版社,1962年2月版,第21页。
    256 《朱光潜全集第一卷》,第210页。
    257 朱光潜在40年代末写“克罗齐评述”一文,已经开始对克罗齐进行“批判”。但是显然朱光潜高估了克罗齐,特别是克罗齐的黑格尔批判。参见《朱光潜全集第四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376页以下。
    258 参看鲁迅:《题未定草(六至九)》,《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2页。
    259 《朱光潜全集第二卷》,第6页。
    260 参看朱光潜:《自由主义与文艺》,《朱光潜全集第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479页以下。
    261 贺麟:《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哲学根源》,《美学问题讨论集》,第54页。
    262 朱光潜:《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13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63 参看《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4页,31页。
    264 朱光潜:《美就是美的观念吗?》《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29页。
    265 周来祥:《反对美学中的修正主义——评朱光潜先生美学观的新发展》,《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50页。
    266 李泽厚:《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40页。
    267 周来祥:《反对美学中的修正主义——评朱光潜先生美学观的新发展》,《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39页。
    268 朱光潜:《谈美》,《朱光潜全集第二卷》,第37页。以及朱光潜:《见物不见人的美学》,《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164-165页。
    269 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40页。
    270 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39页。正是在这个地方,朱光潜和纯粹“主观论者”高尔太之间的关联耐人寻味。老自由主义者的自我改造总是包含着一种无意识的抵抗——这一抵抗就呈现在审美瞬间的持存上——虽然是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来武装。另一方面,高尔太 用美是纯然主观之事来宣布自我的感性主权,这一感性主权的不得干涉性,恰恰是没有实体性的私有产权的想象性投射。两者都保留了一种不透明的主体性维度。参看高尔太:《论美》,《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
    271 参看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4页。
    272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127页,译文略有改动。
    273 参看《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38页。李泽厚批判其为“康德主义”
    274 参看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39页。
    275 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40页。
    276 阿多诺:“自然美从美学中的消失,是自由和人类尊严概念支配的结果.康德宣布了这一支配的诞生,随后被移植进席勒和黑格尔的美学之中:要相符于这一概念,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是值得关注的,除了自主的主体自己所归因于的东西。”See 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trans. by Robert Hullot Kento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p.62.
    277 黄药眠,《论食利者的美学》,《美学问题讨论集》,第97-98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78 参看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79页。
    279 黄药眠,《论食利者的美学》,《美学问题讨论集》,第115页。
    280 蔡仪:《评“论食利者的美学”》,《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参与批判的还有曹景元等,甚至朱光潜也表达了对黄药眠的不满。黄药眠之所以受到猛烈批判与其在“六六”事件中的遭遇及其“右派”命运是有关系的,这一点也无需回避。
    281 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第56页。
    282 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第62页。
    283 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第63页。
    284 李泽厚:《关十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72页。
    285 李泽厚:《炼钢和逛公园》,《美术》1959年第8期,第20页。
    286 李泽厚,《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62页:类似表述,参看李泽厚:《美学问题争论的分歧在哪里》,《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42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87 蔡仪:《李泽厚的美学特点》,《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591页。
    288 李泽厚:《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67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其它类似类比,参看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04页:所谓从美感开始类比于从最基本的商品开始,李泽厚直接从《资本论》中汲取灵感:“审美感中,却孕育着这门科学许多复杂矛盾的基元,蕴藏了这门科学的巨大秘密。”
    289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06页。
    290 关于李泽厚与反映论之间的关系值得多说几句。李泽厚的美学理论能够不做大的修正就在改革时代再次走红,秘密之一就在于他的美学与反映论实质上没有太紧密的关联。或者可以说,他的理论与反映论的关系同样是“外在的”
    291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24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292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32-233页。
    293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35页。可以说,李泽厚相比于朱光潜更确切地把握了早期马克思这一概念的意义。
    294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90页。
    295 非常有趣的一个事实是:施密特完成此书的时间——他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导之下写成——正是1957-1960。这和中国美学讨论正好重合。
    296 李泽厚:《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72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297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17页。
    298 参看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2-23页。
    299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23页。注意这里李泽厚对康德的“模仿”和改写。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300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40页。
    301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24页。
    302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40页。
    303 这可以从李泽厚这一番表述中得到确证:“今天不但从根本上开始逐渐克服自然作为生产对象和作为娱乐对象在不同阶级那里各持一端的片面发展,从根本上为劳动人民开创更自由更广阔地欣赏山水花鸟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而且更使自然与人们的娱悦欣赏关系也不再建筑在逃避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筑在史无前例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面向现实的生活基础上。”李泽厚:《山水花鸟的美》,《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五集》,第192页。
    304 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324页。
    305 参看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24页。
    306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39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307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38页。
    308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23页。
    309 参看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78页。
    310 参看洪毅然:《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66页。,以及继先:《应该如何来解释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275页。
    311 洪毅然:《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66页。
    312 See Etienne Balibar. The Philosophy of Marx. trans.by Chris Tunner(London:Verso.1995). pp.24-25.
    313 衫思:《几年来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哲学研究》1961年第5期,第78页。
    314 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08页。
    315 王子:《和姚文元同志商榷美学上的几个问题》,《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24页。
    316 王子:《和姚文元同志商榷美学上的几个问题》,《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30页。
    317 姚文元曾开门见山地提出:“研究美学,是为了肯定我们时代的革命内容,肯定无产阶级的文艺,肯定劳动人民的创造……这篇通俗性的文章,就是试图从实际出发,首先研究什么是生活中的美与丑的问题。《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73页。
    318 毛泽东:《在省委书记会议上的总结》(1957年1月),《毛泽东思想万岁》,第138页。
    319 参看姚文元:“美和丑是美学中的基本矛盾,不从这个对立面的分析中出发,怎么可能帮助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消灭丑恶事物呢?”姚文元:《关于美学讨论的几个问题——答朱光潜先生,美学笔记之二》,《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53页。
    320 姚文元: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16页。
    321 姚文元:《照相馆里出美学——建议美学界来一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181页。
    322 参看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08页,姚文元自己对定义的再解释。见他在本页自己所作的注释。
    323 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81页。
    324 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82页。
    325 姚文元:《照相馆里出美学——建议美学界来一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第180页。
    326 姚文元:《驳“共产主义必出懒汉”论》(1958年10月13日),《冲霄集》,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4-5页,第9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327 姚文元:《驳“共产主义必出懒汉”论》(1958年10月13日),《冲霄集》,第5页。
    328 从1961年初开始,姚文元先后撰写了七则美学笔记,分别是:《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1961年1月17日《文汇报》;《关于美学讨论的几个问题——答朱光潜先生、美学笔记之二》,1961年5月2日《文汇报》;《艺术的辩证法——祖国美学遗产初探、美学笔记之三》,《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艺术的辩证法——美学笔记之四》,《上海戏剧》1961年第7—8期;《论艺术品对人民的作用——美学笔记之五》,《上海文学》1961年11、12期;《论建筑和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美学笔记之六》,《新建设》1962年3月号;《论艺术分类问题——美学笔记之七》,《新建设》1963年4月号。
    329 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14-115页。
    330 列宁:“星期六义务劳动……表明这里正在产生、正在开始产生一种崭新的、违反资本主义旧有一些惯例的东西,一种比战胜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东西,即广泛组织起来以满足全国需要的无报酬的劳动。”参看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第141-142页。
    331 “自觉劳动”其实并不等同于“忘我劳动”。在1961年大跃进落潮时期,张闻天撰写了多则关于政治经 济学问题的札记,他强调“按劳分配是自觉劳动的分配原则,但也有强制性(不劳动者不得食)和不平等性(多劳多得)。”参看《张闻天文集第四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页。
    332 参看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63页。
    333 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6页。
    334 比如在柄谷行人看来,不但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强调了“劳动价值论”、强调“生产”从而区别于“重商主义”,而且也部分地发现了“剩余价值”问题:马克思那里真正的“断裂”在于对于“价值形态”的论述。参看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第156-162页。
    33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33页。
    336 参看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62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劳动性质的根本改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是不受剥削的劳动。‘千百年来 都是为别人劳动,为剥削者做苦工,现在第一次有可能为自己工作,而且依靠最新技术和文化的一切成果来工作’(列宁)”
    337 《张闻天文集第四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页。
    338 对于这个问题,柄谷行人有着十分敏锐地把握:“‘劳功价值’乃是产业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东西。换言之,它不应适用于非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适用于超资本主义经济上。在这一点上,欧文和蒲鲁东的劳动货币暗自依据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扬弃资本主义经济,也就是扬弃劳动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应该是‘适应每个人的劳动而被给予的社会’,而应当是‘适应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所需要的劳动而接受’的社会。换句话说,这乃是对靠劳动来规定价值(价值法则)这种东西的废除。”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第195页。
    339 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四卷》,第16页
    340 朱光潜:《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186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341 值得注意的是,蔡仪在1976年文革刚刚结束伊始,就对苏联“实践观点”美学进行了集中批判。他回到马克思著作原文脉络,批驳“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自然界的人化”两大核心议题,称之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词句愿意。并提到“苏联这种美学思想在我国流传广泛,几种主要论调都有所反应”,实则指向的主要就是朱光潜和李泽厚。参看《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第910-947页。
    342 科恩(G.A.Cohen)曾谈及在马克思那里有一种类似于黑格尔“家庭—市民社会(竞争个体的集合)—国家(集体认同、民族实体)”的辩证法结构:原始共产主义(未分化的统一体)——阶级社会(无统一的分化)——现代共产主义(分化的统一)。而劳动相应也有一种“辩证法“:中世纪的劳作是具体的但不普遍,而现代劳作是普遍却是抽象的。……共产主义条件之下的工作则是具体而普遍的。See G.A.Cohen. "The Dialectic of Labour", in his History. Labour and Freedom(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183-202.
    343 朱光潜:《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00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344 朱光潜:《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01,202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字体加粗为笔者所加。
    345 注意朱光潜这段话:“老实说,我最关心的是‘找’艺术,其次才是‘找’美。我相信马克思的话,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朱光潜:《美学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40页。
    346 参看洪毅然:“朱先生……无非企图证实他说过的:列宁的反映论还不足以完全解决美学根本问题,尚须加上马克思论艺术时所持的生产实践观点那个看法罢了。”《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22页。魏正:“朱先生仍然坚持着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的论点,并且着重地指出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仍然把反映论和意识形态原理对立起来。可见反映论还是不能解决美学的根本问题。”《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62页。
    347 魏正:《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82页。
    348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16-317页,及第328页
    349 朱光潜:《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的底》(1961),《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47-248页
    350 魏正:《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82页。
    351 魏正:《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83页。
    352 当然,单纯强调工作日的缩短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延长无法带来根本性的解放。真正的转换发生在价值形态的变迁以及生活方式的整体改造。西方福利国家所发生的一切就是证明:工作日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恰恰带来了消费主义的兴趣。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看似“激进”的改造工程显现出了深刻的用心。不过,这一时间要素依旧是重要的“前提”。
    353 相比之下,朱光潜的批判者们更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参看魏正:“朱先生是知道的,在劳动和艺术脱节以前的艺术至多是我们今天看来那种幼稚的、简陋的、不发展的原始艺术,甚至只是不成其为艺术的艺术。唯其在脱离了节以后才有了马克思所称颂过的希腊艺术。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艺术。可见‘劳动异化’就这一个方面说不仅不是不可避免的‘坏事’,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要的‘好事’。”魏正:《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283页:另外,魏正还特别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朱光潜那种劳动与艺术的统一并不会发生,而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不再有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艺术家,所有体力劳动者都将有充分发展各自天才的机会,在体力劳动之外,还从事脑力劳动。
    354 姚文元:《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89页。
    355 李泽厚:《美学三题议——与朱光潜先生继续论辩》,《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第350页。
    356 值得注意的是,1959年毛泽东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特别提到大跃进的评价问题:“不能把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的主要依据。我们搞大跃进就不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而是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依据我们扩大生产的需要。”“价值规律”即等价交换原则,可能在毛泽东看来,大跃进消耗大量劳动量,产生出大量废钢铁,虽然的确是铁打铁的损失(交换原则),但是大跃进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调动起群众自身的创造激情和能量,这一主体的教育和养成并非“价值规律”可以解释。
    357 参看卡尔·施密特:“人们或许可以运用各种轻易而方便的对立概念,例如政治与法律、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来做出区分,但是在这个时候,它们通常也就是以19世纪自由主义的错误观念为出发点。依据这样的观点,‘政治’这个特殊领域与其他的专门领域,例如经济、宗教与法律等,是可以分离开来的。然而政治性(das Politische)的特质正好就在于,每个可想象的人类活动领域,就其可能状态而言,都是政治性的,而且当决定性的冲突与问题涌向这个领域时,它立刻会成为政治性的。”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49-150页。
    358 参看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三章“劳动”
    359 蔡翔:《革命/叙述》,第375页。
    360 关于“伪民间“,参看梅秀:《论<红旗歌谣>的“伪民间”因素》,《当代小说》2010年第8期;“取消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参看单世联:《文化实验与政治工具:革命文艺的双重性质》,http://www.aisixjang.com/data/9899.html
    361 周扬:《<红旗歌谣>评价问题》,见《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创刊号。
    362 参看李洁非:《工农兵创作与文学乌托邦》,《上海文化》2010年第3期,第32页。
    363 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2月27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65页。
    364 林蕴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四卷·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1958-1961)》,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6页。
    365 罗平汉:《邓小平与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罗平汉:《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二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366 参看胡乔木:《大跃进中理论宣传的几个问题(1961年5月25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小组上的发言)》,《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2-376页。
    367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57页。
    368 参看韩真:《列宁“政治遗嘱”中的文化革命问题》,《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第15页。
    369 列宁:《论合作制》,《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版,第687-688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370 列宁:《论合作制》,《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83页。
    371 参看韩真:《列宁“政治遗嘱”中的文化革命问题》,“文化问题,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拦路虎’,它不仅直接给予经济建设以重大影响,而且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许多社会弊病产生的土壤”。《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第21页。以及张文:《列宁“文化革命”思想试探》,“列宁提出的‘文化革命’理论有非常具体而明确的出发点、目的、方向和步骤。其初衷是改变苏维埃俄国在文化方面相对于西欧的弱势地位。”《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95页。
    372 Fredric Jameson, "Cultural Revolution", in Valences of the Dialectic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2009). p.270.
    373 参看杨慧:《多重缠绕的词语政治——瞿秋白“文化革命”概念考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92页。
    374 参看张京华:《从列宁到毛泽东——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概念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31页。
    375 刘少奇:《中共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04-305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376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78页。
    377 《陆定一副总理在全国群英会上讲话》,《安徽教育》1959年11期,第2页。
    378 柯庆施:《劳动人民一定要做文化的主人》,《红旗》第1期,1958年。
    379 See Fredric Jameson, "Third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Social Text, No.15 (Autumn,1986), p.76.
    380 关于“内在自然”,参看本文注释12。
    381 毛泽东:《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1958年5月18、20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236页。
    382 范文澜:《破除迷信》,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破除迷信——大跃进杂文选第一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8页。
    383 毛泽东:“精神不振,奴隶精神存在,迷信古典作家,又没有学习到古典作家的势破如竹的风格……怕教授,不是藐视他们,而是具有无穷恐惧,马克思主义者恐惧资产阶级教授。……从古以来,创立新思想、新学派、新教派的,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参看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3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115-116页。
    384 蔡翔:《革命/叙述》,第375页。
    385 Mikkel Borch-Jacobsen, "The Laughter of Being", MLN, Vol.102, No.4 French Issue(Sep.1987).p.748.
    386 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45页。成都会议已有人提议“不断革命“在技术革命之外加入文化革命,而在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正式明确了“文化革命”
    387 参看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305-306页。“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充分地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他们的每一锹、每一铲都在巩固社会主义,增加和平力量。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劳动,和对敌斗争联系起来。河南民歌说:炼铁炉,高又高,烈火浓烟冲九霄;浓烟呛死蒋介石,烈火烧死美国佬。
    388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5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194页。
    389 参看《投入体力劳动——共产主义的大熔炉》(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报社论),另见《大跃进中的劳动与工资问题》,人民出版社,1958年11月版,第26页。
    390 毛泽东:《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的批语和修改》(1958年11月、12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573页。
    391 参看张春桥:“人民军队内部的这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相互关系,成了革命根据地内部相互关系的模范。在军民关系上、在政民关系上、在军政关系上、干部相互关系上、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上,也同样遵守这种同志式的平等关系。人们不是靠手里有权、有枪,不是靠官架子,不是靠威风,而是靠为人民服务,靠说服,靠真理,处理相互关系。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学着人民解放军的样子,处理这一部分人民和那一部分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3日,第7版。
    392 施米特:《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393 毛泽东关于矛盾的划分,两类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后者包含阶级矛盾和先进落后的矛盾,参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10页。
    394 值得注意的是大跃进运动过程中关于“工资”问题的讨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以说既涉及到“平等化”这一政治取向也涉及到分配制度的改革,两者紧密关联在一起。可参看《大跃进中的劳动与工资问题》,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11月版。
    395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大跃进文化革命和整个政治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工农的知识化、干部参加劳动生产、破除等级制同大规模集体协作劳动、分配方式的改革等有着联系。
    396 科耶夫:“如果人类再一次成为了动物,他的艺术、爱欲和游戏必须再一次成为纯粹‘自然的’。因此需要承认,历史终结之后,人会像鸟类筑巢和蜘蛛织网那样构造建设物和构造艺术作品,会跟从蛙和蝉那样演奏音乐,会像年幼的动物那样玩耍,会像成年动物那样投入爱欲。……要成为人,人必须保持‘主客体对立’,即使‘否定既定存在和错误的行动’消失。”See Alexandre Kojeve,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ed.by Allan Bloom and trans.by James H.Nichol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Press.1980). p.159.p.162.有趣的是,科耶夫特别提到了"日本"历史终结的道路.此外,柄谷行人从"反面"来挪用施密特的政治概念,以此来确认走出“资本-国家-民族”圆环的可能:“施密特也在强调除了生产-消费合作社的联合之外没有别的扬弃国家的道路。在此,国家虽然还保留着,但已非政治性的东西。”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第263页。
    397 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认为劳动的状况是反政治的。是政治动物就不可能是劳动动物。参看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阿伦特未能看到既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集体劳动,尤其是农业合作化劳动的意义生成。虽然劳动还是属己的、个体的,但其意义引导方式已经不仅是必然性的循环过程。
    398 参看《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1958年12月10日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全体通过):“共产主义从来都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从‘沉重的负担变成愉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将来每天劳动的时间无疑将大大缩短。……我们主张废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家长制,发展民主团结的家庭生活。”《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614页。
    399 “跃进“一词最初正式使用,见《人民日报》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1957年11月13日,第1版。毛泽东在1958年5月26日提到:“重看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 报社论,觉得有味,主题明确,气度从容,分析正确,任务清楚。以‘跃进’一词代替‘冒进’一词从此篇起。两词是对立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254页。
    400 毛泽东:《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236页。
    401 姚文元:《不要怕》,《智慧的海洋——大跃进杂文选第三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82-84页。
    402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194页。
    403 罗平汉:《关于人民公社建立的几个问题》,《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74页;以及林蕴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四卷·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1958-1961)》,第156页以下。
    404 罗平汉:《关于人民公社建立的几个问题》,《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74页。
    405 参看《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449-450页。以及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741-744页。
    406 参看农村壁画、河北遵化张允绘:《人民公社十三包》,河北省文化局选编:《河北壁画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2月版,第70-76页。
    407 参看《办好公共食堂》(1958年10月25日):“河南省实现公共食堂化以后,每个社员一天可以多出三个钟头的时间来进行劳动或学习。提高劳动生产率30%左右,同时使六百万个妇女劳动力从繁重的家务劳动解放出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517页。
    408 这当然会遭遇顽强的旧习惯这一难题。比如当时有人提到,食堂吃饭,对来人待客、婚丧嫁娶有诸多不变。另外,人民公社的实际操作存在难度,“名实”难符之处很多,比如供给制和工资制合一,但工资难以发出,食堂的伙食水平有限。又比如,供给制有时反而对地主富农有利。这显现出生产关系的改造之难度。
    409 胡绳:《家务劳动的集体化、社会化》,《大跃进中的劳动与工资问题》,第70页。
    410 1958年6月底,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问题。当时苏联已经认为自身“处于直接建设共产主义第二阶段时期”,“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新阶段要求科学家积极研究直接有关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理论问题。”参看《学习译丛》1958年第10期,第1页。
    411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第607页。
    412 《投入体力劳动——共产主义的大熔炉》,《大跃进中的劳动与工资问题》,第27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413 具体文献可见:《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1957年5月1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59页。《中共中央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1958年2月28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193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1958年9月25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510页。
    414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5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196页。
    415 应该说,“两参一改”在大跃进时期已然展开。参看《投入体力劳动——共产主义的大熔炉》,《大跃进中的劳动与工资问题》,第28页。
    416 参看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37页。“毛泽东……一度设想过并且推动国的‘干部参加劳动’、‘五七’干校,都不可能成为一种根本替代现有分配制度或阻遏等级制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
    417 卫兴华:《共产主义和分工问题》,《新建设》1958年11月号,第8页。
    418 卫兴华:《共产主义和分工问题》,《新建设》1958年11月号,第8页。
    419 卫兴华:《共产主义和分工问题》,《新建设》1958年11月号,第10页。
    420 Moishe Postone对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稍显苛求但却切中问题的批判:“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轨迹的阐释显然表达出一种对于作为生产方式的工业生产的肯定态度——这一生产方式产生出废除资本主义的条件并且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基础。社会主义被视为一种政治调控和经济规约随同一种工业生产方式的新模式:社会主义被视为这样一种社会分配形式,它不仅更为公正而且更适合于工业生产。这一适合性和充分性被认为是追求一个公正社会的核心历史前提。作为一种生产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展开对于生产的批判。”See Moishe Postone. Time Labor, and Social Domination:A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Cambridge and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p.9.相比于批判分配方式更为激进的批判,是对生产的批判。
    421 参看,邵荃麟:《民歌·浪漫主义·共产主义风格》,《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一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108页,“说民歌是共产主义文学的萌芽,主要也就是指它反映了共产主义的劳动精神”;以及郭沫若:《就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二集》,1959年版,第2页,“新民歌都是从生产和劳动实践出发的,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共产主义风格,这种精神和气概,应该说是新民歌的核心。”另外,也有论者强调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物质生产和文艺生产相结合”这一特征,参看冬听:“劳动群众最喜爱的不是别的,就是他们自己创作的新民歌。这不是‘选购百货’,而是‘自造自用’了。……劳动群众喜爱自己的新民歌,并不是谁强加的,而是有它的深刻的原因的:新民歌是大跃进生产劳动的产物,它抒发了劳动群众不能不抒发的东西,它是劳动群众共产主义风格的表现,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物质生产和文艺生活相结合的表现,是共产主义诗歌的萌芽,而且继承和发扬了民间诗歌的传统。”冬听:《新民歌是共产主义诗歌的萌芽》,《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二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136页。
    422 关于“新民歌”作为共产主义萌芽,参看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144页。以及胡复旦:《为什么说新民歌是共产主义文学艺术的萌芽》,《兰州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第73-74页。
    42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925页。
    424 See Moishe Postone, Time, Labour and Social Dominalion, p.376.
    425 Postone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消除体脑劳动差别的实践有着某种批判,在他看来,单纯混合既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并不能克服两者的差别。克服体力脑力劳动的分离,只能是改造既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方式,即建构一种暂新的社会劳动结构和组织。而对于马克思来说,只有当剩余生产不再是必然建立在直接人类劳动之上时,这才是可能的。See Moishe Postone, Time, Labour and Social Domination, p.29.Postone(?)(?)批判内在于批判理论重构马克思的脉络之中,他有意或无意忽略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在克服体脑差别时候的政治含义。
    426 邵荃麟:《民歌·浪漫主义·共产主义风格——7月27日在西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一集》,第107-108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427 安栋梁:《一九五八年民歌的辨正》,转引自王芳芳:《1958年民歌运动》(硕士论文,2008,未刊),第30-31页。
    428 北京大学哲学系四年级王立庄文化革命调查队:《黄村人民公社王立庄新民歌调查报告》,《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第28页。另外,参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87-88页。
    429 (安徽肥东县店埠人民公社社员)殷光兰:《唱的人人争上游,唱的红旗遍地插!》,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60-61页。
    430 殷光兰:《唱的人人争上游,唱的红旗遍地插!》,《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第66页。
    431 邵荃麟:《杂淡文艺工作大跃进(四则)》,《大跃进杂文选第三集》,第2页。“物质生产和精神劳动当然是有区别的。做小说、写诗歌决不相同于炼钢铁、开煤矿,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这只是劳动性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只决定它们工作方式与方法的不同。……当庞大的革命机器正以空前的速度在大转动的时候,文学艺术这个齿轮和螺丝钉有什么理由能够不跟着它加速地转动起来呢?
    432 比如可参看李亚群:《我对诗歌道路问题的意见》,《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一集》,第180页。以及沙鸥:《新诗的道路问题》,《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一集》,第306页。
    433 《唱得长江水倒流》(安徽宿县新民歌),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红旗杂志社,1960年3月第2版,第57页。
    434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四)》,《毛泽东思想万岁(1958-1960)》,第41-42页。
    435 参看天鹰:“1958年二月初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普遍引用人民的豪言壮语。”《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68页。
    436 参看《文化革命进入高潮——全国文教卫生事业突飞猛进》,《中国统计》,1958年第19期,第26页。据报,截止到1958年9月20日,“扫盲工作出现了空前大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已有1483个县(市)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占全国县(市)总数的66%……在今年九个月中扫除文盲9393万人,相当于解放后八年扫盲总数(2800万人)的3倍
    437 参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
    438 参看姜维朴编:《农民大跃进壁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439 《农民大跃进壁画》,第2页。
    440 参看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148-149页。另,集体创作例证,可参看李根宝:“铁锤打出诗 万篇”,《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第32-33页。
    441 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26-31页。
    442 北京大学哲学系四年级王立庄文化革命调查队:《黄村人民公社王立庄新民歌调查报告》,《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第33-3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443 参看天鹰当时有限度的反思:“从自愿上说,1958年的民歌运动,完全是出于群众的自愿的,只有在九、十月份以后,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某些不合理得规定任务、限期完成的强制现象。……但这并不是说,运动是自流地进行的,它不需要人们作主观上的努力。”“1958年民歌创作普及运动,在方法上也产生了某些缺点,大概在九、十月以后,某些地区和个别部门,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创作,在做法上过热了些,过急了些,不恰当地提出‘人人是画家,人人是诗人’的口号,因而使有些基层单位在发动群众创作时,偏重了数字要求,给那些没有写作要求,或没有写作条件的人,也规定了写作任务。”《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76页,332贞。当时强调的是三个原则:需要、自愿、可能。
    444 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19页。
    445 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13页。
    446 据称,新壁画创作活动到1960年已完全停止。参看吴继金:《“大跃进”时期的“新壁画运动”》,《艺苑》2008年第3期,第64页。
    447 参看倪伟:《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再现——“户县农民画”再释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48 譬如傅世悌对于红百灵的“批评”:一、攻击新民歌不应该成为当代诗歌的主流;二、攻击民歌是十分单调、粗鄙;“容量、思想、境界、面积都很小的牧童、农叟的竹笛单响”,没有艺术性;三、主张民歌需要在“诗人们帮助下好好改造才行”等等。参看傅世悌:《对<我对诗歌下放的补充意见>的意见》,《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一集》,第167页。
    449T.W.Adorno.Aesthetic Theory.p.48.
    450 力群:《如何看待工农兵美术创作》,《美术》1958年第11期,第9页》。
    451 王朝闻:《完整不完整?—文艺欣赏随笔》,《人民日报》1958年11月4日第7版。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452 王朝闻:《完整不完整?—文艺欣赏随笔》,《人民日报》1958年11月4日第7版。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453 注意知识分子评论家反复提到:劳动人民一旦开始创作……这一“语式”。参看沙鸥:《新诗的道路问题》等。
    454 1958年5月,毛泽东谈及收集民歌即诗歌发展道路,民族形式问题再次得到强调。这与毛泽东诗词在1950年代中期的发表和新民歌的大兴有着直接关系。
    455 参看王朝闻:《工农兵美术,好!》,《美术》1958年第12期,第15页。
    456 废名:《新民歌讲稿》,王风编:《废名全集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2835,2841,2842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457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跃进时期,废名自己用歌谣体和简单的白话做了300首颂诗。参看废名:《歌颂篇三百首》,《废名全集第六卷》,第2925-3006页。
    458 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127页。
    459 参看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就体现为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在阶级消灭以后则体现为新旧斗争。”毛泽东:《对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一文的批语和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95页。黑体字为毛泽东的改写。
    460 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198页。
    461 参看袁水拍:《新民歌的一二艺术特点》,《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四集》,作家出版社,1961年版,第270页。《红旗歌谣》和《新民歌三百首》都选录各地各民族新民歌共300首显然是有追随《诗经》三百首之意。本文对于新民歌的评论也基本建基于这两本选集。
    462 “半山腰里冒白烟”尤为明显:“半山腰里冒白烟,白烟冲过山那边,牧童见了哈哈笑,他说这是云升天。这回牧童看错了,村里工厂烧矿烟。”《诗刊》编辑部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第238页。
    463 参看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159页。
    464 参看《河北壁画选》,第38页,第57页,第70-76页。
    465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语境中,“晦涩”成为“知识分子”矫揉造作的标志。比如有人就指责卞之琳《十三陵水库工地杂诗》(1958年3月号《诗刊》)“出现了许许多多使人‘百思莫解’的句子”。他所举例句为:“奔水库投入海——荒山口蓝潮汹涌! 叫四山环抱我骨头,从此排千陵万陵! 自然有规律,缺头脑,什么主意也不管,别抱怨‘天地不仁’,我们造锦绣河山!”,见方歌今:《风格·形式·内容》,《新诗歌的发展问题二集》,第140页。
    466 比如邳县壁画里多见大肥猪、“玉米王”、“水稻王”,大萝卜。参看《苏北农村壁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11月版,第5页(“号猪去”里一只大肥猪乐呵呵地坐在马车上)、第6页(“叫我怎么进去!”描绘了两个大萝卜进不了粮仓),第7页(“挡住去路”则是孙悟空被一颗犹如擎天柱的玉米挡住去路)。
    467 《渠水围村转》,《红旗歌谣》,第182页。
    468 《找替工》,《红旗歌谣》,第129页。
    469 《白云看见不想走》,《红旗歌谣》,第230页。
    470 《老头对老头》,《红旗歌谣》,第155页。
    471 参看本文注释12。
    472 《新民歌三百首》,45页
    473 参看,《新民歌三百首》,第57页。关于巨人形象,更可参看《新民歌三百首》,第58页,59页。集体主体与“巨人”形象,如《我来了》图绘,《凭咱这双手》又是图绘巨人,《新民歌三百首》,第81页。
    474 参看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190页。
    475 《原说公鸡比人早》(湖南),《红旗歌谣》,第100页。例证太多,不胜枚举。比如《月儿弯弯星未落》,《红旗歌谣》,第102页:以及《新民歌三百首》,《起三更,闹三更》,第164页。
    476 《太阳往下梭》,《红旗歌谣》,第117页。这里尤其涉及大跃进时期的关键问题——“时间”。参看一丁:“如果说,资本主义者最宝贵的是金钱的话,那么,共产主义者最宝贵的是时间。”《共产主义者的时间观念》,《破除迷信——大跃进杂文选第一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54页。
    477 《红旗歌谣》,第34,116,174页。
    478 《红旗歌谣》,第219,220页。
    479 参看《苏北壁画选》,第9页,第10页;《河北壁画选》,第7页。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壁画并不全是呈现此种“幻想”或“夸张”形象的图画,也有较为写实的对于劳动与生活的描绘。参看邳县运河镇农民壁画:“刨鱼鳞坑”,《苏北壁画选》,第4页。
    480 晋永权:《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金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114页。
    481 现代汉语研究班新民歌研究小组:《谈新民歌的修辞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6期,第30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482 现代汉语研究班新民歌研究小组:《谈新民歌的修辞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6期,第29页。
    483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汉娜·阿伦特编:《启迪》,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9月版,第112页。
    484 参看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206-211页。
    485 江苏涟水民歌:《牵着淮河鼻子走》,《新民歌三百首》,第65页。
    486 山东临清,张志鸥:《新水》,《新民歌三百首》,第118页。
    487 比如《苏北农村壁画集》,第13页(各显神通),第28页(集体照相)。
    488 Raymond Williams. "The Idea of Nature", in his Culture and Materi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0), p.84.
    489 比如这首《社里高粱长得大》:“社里高粱长得大,长到天宫织女家,织女探头窗外望,撞了一头高粱花”《新民歌三百首》,第179页;又比如与新壁画有着互文性的《包谷杆儿高齐天》,《新民歌三百首》,第182页。
    490 参看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326页。作者所举的是河北束鹿县的一首民歌:“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很有一些幽默。
    491 《一颗红心跳蹦蹦》(黑龙江富拉尔基),《红旗歌谣》,第50页。
    492 废名:《美学讲义》,《废名全集第六卷》,第3139页。《新民歌三百首》为这首诗歌配了插图,参看《新民歌三百首》,第27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493 废名:“外国的小说、戏剧、电影本来都是一个性质的表现方法,通常谓之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废名全集第六卷》,第3133页。
    494 废名:《美学讲义》,《废名全集第六卷》,第3132页。
    495 《我来了》,《新民歌三百首》,第57页。
    496See G.A.Cohen. "The Dialectic of Labour", in his History. Labour and Freedom, p.200.
    497 《只求今年好收成》(河北丰润李庆东)《新民歌三百首》,第173页。
    498《社里高粱长得大》,《新民歌三百首》,第179页。另外相类似的丰裕设想,参看《白米要在天上收》,《新民歌三百首》,第155页;《云彩挂在高粱上》,《新民歌三百首》,第180页:《庄稼就像芭蕉树》,《新民歌三百首》,第186页;《低垂果子碰你头》,第189页等。
    499 Jean Luc-Nancy, Multiple Arts:The Muse Ⅱ. ed. by Simon Sparks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7.
    500 参看谭震林、廖鲁言:《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公社的主要情况、问题和意见》(1958年11月16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591页。以及《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做好当前人民生活的几项工作的规定》(1958年12月),《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第657页。
    501 参看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2月27日),“目前我们跟农民的关系在一些事情上存在着一种相当紧张的状态,突出的现象是在1958年农业大丰收以后,粮食棉花油料等等农产品的收购至今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任务。再则全国(除少数灾区外),几乎普遍地发生瞒产私分,大闹粮食、油料、猪肉、蔬菜‘不足’的风潮,其规模之大,较之1953年和1955年那两次粮食风潮都有过之无不及。……公社领导机关直接支配(各队的生产资料、人力、产品)……他们误认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他们在许多地方否认价值法则,否认等价交换。……他们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地上调,银行方面,也把许多农村中的贷款一律收回。平均主义倾向和过分集中倾向。……所谓平均主义倾向,即是否认各个生产队和各个个人的收入应当有所差别。而否认这种差别,就是否认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所谓过分集中倾向,即否认生产队的所有制,否认生产队应有的权利,任意把生产队的财产上调到公社来。……公社的管理费又包括很大的浪费(例如有一些大社竟有成千工作人员不劳而食或半劳而食,甚至还有脱产文工团)。”参看《毛泽东建国以来文稿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65-66.70页。
    502 参看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5月),《毛泽东建国以来文稿第七册》,1992年8月第1版,第198页。
    503 Simon Critchley. On Humor (New York:Routledge,2002). p.105“一方面,有着尼采所谓‘永恒复归’的笑,悲剧式肯定的金色的笑,这影响了巴塔耶及其门徒。这是一种英雄式的笑。”另参看MikkelBorch-Jacobsen. "The Laughter of Being". MLX. Vol.102. No.4 French issue(Sep.1987). p.748.
    504 普罗普曾经区分出一种“欢乐的笑“:“此外还有一些类型的笑,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表达,它们完全外在于人的任何缺点,也就是与人的缺点没有任何关系。这些类型的笑不是由滑稽引起的,与它也没有联系。它们其实是心理学方面而不是审美方面的问题。”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瀛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48页。大跃进的欢笑很近似之,但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心理学问题,它关乎政治。在喜剧电影讨论中,许多讨论者会将这一种并不能严格称为喜剧经验的欢乐的笑视为生活之喜剧性的根基,虽然有着混淆的倾向,但不能不说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症候。
    505 顾仲彝:《论滑稽戏——从滑稽戏谈到社会主义喜剧》,《喜剧电影讨论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312页。
    506Simon Critchley. On Humor (New York:Routledge.2002), p.8.当然笑的可能性也植根于某种“共同文化”用柏格森的话来说,通常伴随笑的是一种不动感情的心理状态,并且笑总是涉及某种同谋性——即暗示出笑的社会性特征。参看柏格森:《笑》,徐继曾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5页。这种“自然”之中的非自然特质,正是笑这一现象的有趣之处。
    507 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8页。
    508Simon Critchley. On Humor, pp.2-3.
    509 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第336.337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510 参看奈丁格尔:《柏拉图与雅典喜剧》,张文涛选编:《戏剧诗人柏拉图》,刘麒麟、黄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448-449页。
    511 柏格森:《笑》,第14页。
    512 参看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司编,乐侠枢译、王智量校:《(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基础教学大纲》(初稿195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
    513 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第344-345页。
    514 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第335页。
    51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002年10月第2版,第203-204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516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95年6月第2版,第584页。
    517Slavoj Zizek. The Abvss of Freedo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p.21.
    518 马克思:“当旧制度还是有史以来就存在的世界权力,自由反而是个人突然产生的想法的时候,简言之,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02年10月第2版,第203页。
    519 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第338页。
    52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72页。
    521 参看蔡若虹:《美好的生活和健康的形象》,《人民日报》1950年4月16日第5版;侯金镜:《严肃准确地创造战士形象》,《人民日报》1951年2月25日第5版:酒泉:《反对轻佻和庸俗的感情》,《人民日报》1951年5月13日第5版;冯征:《应该正确地塑造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象!——评影片<关连长>》,《人民日报》1951年6月17日第5版;马少波:《清除戏曲舞台上的病态和丑恶形象》,《人民日报》1951年9月27日第3版。
    522 蔡若虹:《美好的生活和健康的形象》,《人民日报》1950年4月16日,第5版。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523 侯金镜:《严肃准确地创造战士形象》,《人民日报》1951年2月25日,第5版。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524 比如,张硕果在其博士论文《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中指出,至少从1953年开始,电影系统内部已经实行了基薪加酬金的工资制度。1950年代工人的工资大约就在20-30元之间,而电影工作者的收入普遍高于百元,有的竟达数百元。国家虽然一再强调知识分子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工农兵”相结合,但是知识分子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却对这一目标构成严重的妨碍。参看张硕果:《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华东师范大学,2006,未刊),第144-146页。
    525 据李道新说,建国后90%以上的喜剧片都产生于1956至1963年这短短的八年。参看李道新:《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第15,16页。另有人指出,“十七年喜剧电影的创作时段应为1955年到1965年。参看秦翼:《重读<满意不满意>——兼论“十七年”喜剧电影的艺术特点》,《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15]页。
    526 王华震:《未完成的喜剧——吕班讽刺喜剧的创作及对其的批判始末》,《电影新作》2009年第6期,第44页。
    527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14页。
    528 参看鲁思:《没有风波的“球场风波”》,《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第34页。以及胡锡涛:《也谈喜剧》,《喜剧电影讨论集》,第24页:张葆华:《喜剧与笑》,《喜剧电影讨论集》,第40页等。
    529 据说,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虽然“几乎场场爆满”,但是遭到了姚文元、康生以及江青的否定,甚至被指斥为“宣传罗隆基思想”。参看金宝山:《一部喜剧片连遭三大人物炮轰》。而据我在1958年《中国电影》杂志上看到的批判文章来看,针对《球场风波》的批评并未完全上纲上线到“反右”的程度。主要还是批判电影的“趣味低级”(许多不适当的丑化、嘲弄和噱头,譬如洒水车数次淋到主人公)和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追女人、体育的竞标主义),歪曲了“生活真实”,且看不到人物的真正“变化”。康生对于《球场风波》的指斥可参见其《在制片厂厂长座淡会上的谈话纪要》(1958年4月21日):“片子里有罗隆基的思想,比吕班的《未完成的喜剧》高明的多了,吕班的《未完成的喜剧》只是天然辛石.吃了不过泻泻肚子,毒不死人,而《球场风波》则是‘化学’药品……”,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530 姚文元:《不健康的趣味——评“球场风波”》,《电影艺术》,1958年第5期,第33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531 这一“清算”内在于1958年整个电影生产的转型。1958年4月18日,周恩来在与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代表座谈时,批评了《寻爱记》、《幸福》、《凤凰之歌》、《乘风破浪》和《上海姑娘》5部1957年拍摄的影片,他认为“这些片子有的是原则问题,有的是风格、情调低级,不能反映时代,没有伟大理想的召唤。基本思想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作者没有实践。”随后又约见了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代表,正式向各故事片厂提出建议,要求各厂迅速组织创作人员到“大跃进”火热的斗争中去,到生活中去,拍摄一些“艺术性纪录片”。1958年5月,文化部电影局在长春召开了长影、北影和八一三厂电影跃进会,会议传达并学习了周恩来和康生的《在制片厂厂长座淡会上的淡话纪要》。陈荒煤等也纷纷撰文检讨1956-1957年电影的错误。参看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以及张硕果:《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第二章第二节“从‘大跃进’到‘社会主义文化革命’
    532 姚文元:《不健康的趣味——评“球场风波”》,《电影艺术》,1958年第5期,第33页。着重号为引用 者所加。
    533 注意1961年以后(“大跃进”后的调整期,整个电影政策也有所改变时),有人就把这个问题摆了出来,参看颜可风:“把生活用语的‘喜剧’概念,和作为艺术形式的‘喜剧’概念混淆起来,是某些评论家立论的又一依据,他们以此赞美和肯定所谓‘歌颂性喜剧’,贬低和否定讽刺喜剧。”颜可风:《喜剧电影讨论中的一个问题》,《喜剧电影讨论集》,第235页。
    534 在诸多刻画“新人”的社会主义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此种革命乐观主义已经成为主人公的一种基本精神姿态,比如《创业史》里的梁生宝、《艳阳天》里的萧长春。
    535 在当时的批评话语里,关于“新喜剧”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以讽刺性喜剧与歌颂性喜剧来暗示新旧喜剧的区分,尤见周诚:《试论喜剧》。第二种则是更为主流的意见,即认为新喜剧不能局限于《今天我休息》、《五朵金花》之类的范围,“新喜剧就是社会主义喜剧”,可以包含新社会的讽刺喜剧,也有幽默喜剧或歌颂喜剧。本文接下来所讨论的新喜剧,主要集中谈所谓“歌颂性喜剧”这一类型。这里的“新”主要是针对传统喜剧文类规定而来的,具体指的是新人作为喜剧人物这一问题。
    536 李天济:《要学习、要歌颂——写作<今天我休息>的感受》,《喜剧电影讨论集》,第3页。
    537 参看陈荒煤:《向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前进的开始(1958年12月)》,吴迪编:《中国电影 研究资料:1949-1979》,第242页。当时被广为传颂的“纪录性艺术片”有《访问黄宝妹》、《钢人铁马》、《第一颗红钻石》、《英雄赶派克》等。但因为大部分这类影片已经被销毁,所以今天很难公正地评价之。
    538 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第271页。
    539 参看张硕果:《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第131页。
    540 转引自袁成亮:《电影<五朵金花>诞生记》,《党史文汇》2006年第3期,第39页。
    541 《王家乙导演谈影片<五朵金花>创作》,《电影文学》2010年第1期,第145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542 周诚:《试论喜剧》,《喜剧问题讨论集》,第13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真是这一关于“不反映”矛盾的论说触发了极大的争论。
    543 普罗普:“比如可能有这样的情形:缺点非常微不足道,所以引不起我们大笑,只是微微一笑而已。这样的缺点可以是我们热爱和敬重的人,我们同情的人的身上的缺点。因为总的背景是正面评价和赞许,所以一个小小的缺点不仅不会招致责难,还会加深我们的爱和同情。我们情愿原谅这样的人的缺点。这就是善意的笑的心理基础。”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瀛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38页。
    544 范华群:《略论新喜剧的矛盾冲突》,《喜剧电影讨论集》,第52页。
    545 顾仲彝:《漫谈喜剧的矛盾冲突》,《喜剧电影讨论集》,第21页。类似的评价可参看姚萌:“我们笑先进人物,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品质比我们更高,我们还远不如他们,因此这是一种歌颂的笑,敬爱的笑,它能够成为鞭策我们不断前进,提高思想情操的动力:”姚萌:《喜剧的正面形象问题》,《喜剧问题讨论集》,第57页。
    546 一是《今天我休息》:“例如,为了走横道线而失去见面的机会,虽然观众笑了,但观众笑的是横道线阻碍了它们的会面,不是笑马天民半路退回来走横道线的‘高贵品质’。”《喜剧问题讨论集》,第130页。“甚至当那个叫‘爱兰’的年轻人,硬拉着要请马天民的客,感谢马天民给他找回了丢失了的皮夹子,热忱地向马天民‘交心’,谈到他如何由不安心工作而转变为热爱兰州——因此更名‘爱兰’……按常理说,这些本来应该感动人的、有意义的内容,但观众的反映不一致,有的在笑,有的在生气,甚至有的观众讨厌了这个本来不应该被讨厌的人了。”《喜剧问题讨论集》,第160页。二是《五朵金花》,观众笑的最厉害的是 瘦子画家和胖子音乐家赶不好驴车,一下子将路旁电线杆子撞倒,截断了阿鹏和金花的通话。《喜剧问题讨论集》第212页。
    547 参看陈瘦竹:《喜剧电影讨论集》,第79页。喜剧讨论中,“喜剧”这一具体文类和生活的“欢快”之间的“张力”是批评话语始终的焦虑所在。
    548 参看徐昌霖:《电影喜剧的蒙太奇》,《喜剧电影讨论集》,第199-224页。
    549 譬如一篇较近的论文这样评判这两部电影:“马天民并不是一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典型。在这一人物身上充满了虚假、做作和矛盾。他只是作者某种思想、意念的寄托者,只是恩格斯所说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在《五朵金花》的‘五遇金花’和《今天我休息》的‘四次失约’的主要情节中,全是误会、巧合的堆砌,显得牵强、不自然。”参看胡德才:《对十七年“歌颂性喜剧”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66,67页。
    550 参看艺军:“《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在喜剧创作上开拓了一个新局面,同时给理论上带来了一些新问题。目前关于喜剧问题的讨论中,两个争论的中心问题几乎都是环绕这两部影片而展开的:即喜剧的分类问题,喜剧的矛盾冲突问题,这两个问题又是紧密相联系的。”《试论社会主义的电影喜剧》,《喜剧电影讨论集》,第108-109页。
    551 李成诚就质疑到:“关于《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这两部影片的正面喜剧形象的塑造,我认为是不够鲜明的。我们并没有在影片中看到阿鹏和马天民性格发展的具体过程。看完影片以后,他们的形象在观众脑子里很快就被淡忘了……人毕竟是人,它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当他与外界接触的时候,必然要有种种矛盾和斗争。它绝不会像机械那样,按着确定的轨道,向着既定的方向,做着机械的等速运动。”李成诚:《试就<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谈电影喜剧的几个问题》,《喜剧电影讨论集》,第171,172页。另外可参看张葆华:《论戏剧冲突》,《喜剧问题讨论集》,第139页。
    552 比如季洛明确提出“不同意把新喜剧的内容局限在像《今天我休息》、《五朵金花》一类狭窄范围”,而认为“新喜剧就是社会主义喜剧”,“不能因为它们讽刺了什么就不算作新喜剧”,进而认为“只看到一种花是新品种,显然是不全面的。把歌颂与讽刺对立起来看问题,是把任务与手段,把态度与方法混为一谈。季洛:《也谈喜剧的分类问题》,《喜剧电影讨论集》,第70,75页。又可参看李成诚:“应当承认,这两部影片的矛质冲突是不够鲜明的,它们没有深刻地反映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我们只能说它们是社会主义喜剧中的一种类型或者一种风格,决不能把它们作为社会主义喜剧的主流和方向”。《喜剧电影讨论集》,第167页。
    553 颜可风:“连年的自然灾害,给我们的建设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使三面红旗更高地飘扬,人民内部还需要进行细致、复杂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社会生活的这些方面,难道就不值得文学艺术去表现?表现这些社会生活矛盾的喜剧影片,在社会价值上难道就真的比‘欢乐的影片’低下?”颜可风:《喜剧电影讨论中的一个问题》,《喜剧电影讨论集》,第236页。陈白尘:“我们社会里‘充满了欢乐’,但不等于说没有愁苦,而欢乐也正是从不断的斗争胜利中取得的。”《喜剧电影讨论集》,第246页。
    554 这里的“困难”在于:“新人”首先处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的构造之下,而喜剧因素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真实性”和“典型性”。因此在原则上,社会主义喜剧的可能性建立在某种全新的“笑”之上,而不是旧有喜剧元素和新人形象的“混合”
    555 范华群:《略论新喜剧的矛盾冲突》,《喜剧电影讨论集》,第51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556 艺军:《试论社会主义的电影喜剧》,《喜剧电影讨论集》,第116页。着重号为引用者所加。
    557 胡德才:《对十七年“歌颂性喜剧”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67页。
    558 《今天我休息》,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此段为14-15分钟。
    559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91页,第293-294页。
    560 胡德才:《对十七年“歌颂性喜剧”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67页。
    561 参看马少波:“罗爱兰留马天民饮酒吃饭一节,是不大符合生活规律的,当罗爱兰强留他饮酒吃饭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说明七点钟有人约他吃饭,何必这样吞吞吐吐呢?”;田汉:“有些地方笑料还需要进一步搞得更自然、更深刻。……女的(刘萍)做了菜自己端出来,兴致蛮高兴特意请他吃饭,拿一般人之常情吃得再怎么饱,总也得多少吃一点,接受人家的好意,断不应该说:‘我已经吃过饭了’,没有那么傻的求婚者,这只能说明马天民这个人不懂礼貌。……这是失礼的、不通人情的。”参看《<今天我休息>座谈会》,《电影艺术》1960年第6期,第35-36页。
    562Alenka Zupancic. The Odd One In:On Comedy (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2008). p.28.
    563Alenka Zupancic. The Odd One In:On Comedy, p.27.
    564 Alenka Zupancic. The Odd One In:On Comedy, p.48.
    565 Alenka Zupancic. The Odd One In:On Comedy, p.49.
    566 参看范华群:《略论新喜剧的矛盾冲突》,《喜剧电影讨论集》,第50-51页。戴厚英:《关于“歌颂性喜剧”的矛盾冲突》,《喜剧问题讨论集》,第146-147页。另外,戴厚英认为范对于马天民的恋爱介绍人姚大姐的批评是过度阐释。同上,第148页:
    567 范华群:《略论新喜剧的矛盾冲突》,《喜剧电影讨论集》,第51页。
    568 姚萌:《喜剧的正面形象问题》,《喜剧电影讨论集》,第60页。
    569 秦翼:《重读<满意不满意>——兼论“十七年”喜剧电影的艺术特点》,《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152页。
    570 关于“社会主义”自己所生产的“中产阶级”说法,参看蔡翔:《革命/叙述》,第342页。
    571 参看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周谷城美学思想批判文集》,1964年10月版。
    572 毛泽东:《对中宣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的批语》(1964年6月27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91页。
    573 洪途:《斥“娱乐论”》,《人民日报》1974年6月4日第3版。
    574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公报》(1962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653页。
    57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099页。
    576 蔡翔:《革命/叙述》,第325页。
    577 徐晓钟:《<年青的一代>导演札记》,《中国戏剧》,1964年第2期,第35页。
    578 浩然:《金光大道(第四部)》,华龄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95年6月第2版。
    [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
    [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
    [苏]列宁著:《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
    [苏]斯大林著,李立三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4月版。
    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著,世木摘译:《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理论问题科学会议》,载《学习译丛》1958年第10期。
    《哲学译丛》编辑部编:《苏联哲学问题论文集(1961年11月-1962年12月)》,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版。
    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
    姚文元著:《冲霄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
    胡乔木著:《胡乔木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闻天著,《张闻天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劳动部劳动经济科学研究所编:《大跃进中的劳动与工资问题》,北京,人民出版 社,1958年版11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8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8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9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5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月版。
    柯庆施著:《劳动人民一定要做文化的主人》,载《红旗》1958年第1期。
    萧永清著:《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方针》,载《新建设》1958年4月号。
    卫兴华著:《共产主义和分工问题》,载《新建设》1958年11月号。
    陆定一著:《陆定一副总理在全国群英会上讲话》,载《安徽教育》1959年11期。
    《中国统计》资料室:《文化革命进入高潮——全国文教卫生事业突飞猛进》,《中国统计》,]958年第19期。
    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北京,红旗杂志社,1960年3月版。
    《诗刊》编辑部编:《新民歌三百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一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二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四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年版。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歌作者谈民歌创作》,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4月版。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人的赞颂——大跃进杂文选第二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智慧的海洋——大跃进杂文选第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天鹰著:《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11月版。
    废名著,王风编:《废名全集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邳县农民作:《苏北农村壁画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11月版。
    河北省文化局选编:《河北壁画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2月版。
    钱松喦等著:《壮游万里话丹青》,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杨兰春著:《朝阳沟》,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5月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部编:《喜剧电影讨论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7月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中国电影剧本选集第五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中国电影剧本选集第六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周立波著:《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8月版。
    周立波著:《周立波文集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周立波著:《山乡巨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12月版。
    柳青著:《创业史第一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7日第4版。
    蔡若虹著:《关于国画改革问题——看了新国画预展以后》,载《人民日报》1949 年5月22日第4版。
    蔡若虹著:《美好的生活和健康的形象》,载《人民日报》1950年4月16日第5版。
    侯金镜著:《严肃准确地创造战士形象》,载《人民日报》1951年2月25日第5版。
    酒泉著:《反对轻佻和庸俗的感情》,载《人民日报》1951年5月13日第5版。
    冯征著:《应该正确地塑造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象!——评影片<关连长>》,载《人民日报》1951年6月17日第5版。
    马少波著:《清除戏曲舞台上的病态和丑恶形象》,载《人民日报》1951年9月27日第3版。
    洪途著:《斥“娱乐论”》,载《人民日报》1974年6月4日第3版。
    艾青著:《谈中国画》,载《文艺报》1953年第15期。
    黄均著:《从创作实践谈接受遗产问题》,载《美术》1955年第7期。
    张仃著:《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载《美术》1955年7期。
    刘桐良著:《国画杂谈》,载《文艺报》1956年第12期。
    刘海粟著:《谈中国画的特征》,载《美术》1957年第6期。
    力群著:《如何看待工农兵美术创作》,载《美术》1958年第11期。
    王朝闻著:《完整不完整?—文艺欣赏随笔》,载《人民日报》1958年11月4日第7版。
    王朝闻著:《工农兵美术,好!》,载《美术》1958年第12期。
    董义芳著:《试论国画的特点》,载《美术》1957年第3期。
    秦仲文著:《中国画的特点》,载《美术》1957年第5期。
    孙奇峰著:《关于中国画的透视问题》,载《美术》1958年第1期。
    傅抱石、关山月著:《万方歌舞声中谈谈我们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点滴体会》,载《美术》1959年第1期。
    何溶著:《山水、花鸟与百花齐放》,载《美术》1959年第2期。
    李可染著:《谈中国画的改造》,载《美术》1950年第1期。
    李可染著:《漫谈山水画》,载《美术》1959年第5期。
    阎丽川著:《论、怪、乱、黑——兼谈艺术评论问题》,载《美术》1964年第3 期。
    程至的著:《关于意境》,载《美术》1963年第4期。
    胡复旦著:《为什么说新民歌是共产主义文学艺术的萌芽》,载《兰州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
    现代汉语研究班新民歌研究小组著:《谈新民歌的修辞特点》,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6期。
    北京大学哲学系四年级王立庄文化革命调查队著:《黄村人民公社王立庄新民歌调查报告》,载《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
    鲁煤著:《<朝阳沟>的人物描写》,载《中国戏剧》1958年第13期。
    简慧著:《焕然一新的“朝阳沟》,《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
    沈峣著:《一出社会主义的新戏曲》,载《中国戏剧》1964年第1期。
    黄叶绿著:《豫剧<朝阳沟>的音乐创造》,载《人民音乐》1964年第2期。
    周立波著:《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载《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鲁思著:《没有风波的“球场风波”》,载《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姚文元著:《不健康的趣味——评“球场风波”》,载《电影艺术》,1958年第5期。
    蔡楚生、田汉等:《<今天我休息>座谈会》,《电影艺术》1960年第6期。
    祝新贻著:《不要混淆人民性的阶级界线》,载《中国戏剧》1960年第10期。
    王家乙著:《王家乙导演谈影片<五朵金花>创作》(1961年8月),载《电影文学》2010年第1期。
    欧阳文彬著:《<年青的一代>浅论》,载《上海戏剧》1963年第12期。
    徐晓钟著:《<年青的一代>导演札记》,载《中国戏剧》,1964年第2期。
    蔡仪:《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李泽厚著:《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李泽厚、陈明著:《浮生论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吕荧著:《美学书怀》,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版。
    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九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版。
    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版。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周谷城美学思想批判文集》,1964年10月版。
    《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5月版。
    《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8月版。
    《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1月版。
    《文艺报》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四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1月版。
    《新建设》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五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年2月版。
    《新建设》编辑部编:《美学问题讨论集第六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3月版。
    [苏]斯卡尔仁斯卡娅著,潘学文等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版。
    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司编,乐侠枢译、王智量校:《(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基础教学大纲》(初稿195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
    [苏]阿·布罗夫著,凌继尧译:《美学:问题和争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华影舒著:《致美学讨论者的一封公开信》,载《学术月刊》1958年6期。
    李泽厚著:《炼钢和逛公园》,载《美术》1959年第8期。
    庞安福著:《自然事物的美学意义》,载《新建设》1960年3月号。
    衫思著:《几年来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载《哲学研究》1961年第5期。
    狄其骢著:《对文学典型的思考——兼与蔡仪同志商榷》,载《文史哲》,1963年 第3期。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编写,杨树莲、张允侯译:《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任务》,《学习译丛》1956年第1期。
    [苏]阿·布罗夫著,冯申、周若予译:《美学应该是美学》,《学习译丛》1956年第9期。
    [苏]列·斯特洛维奇著,冯申译:《论现实的美学特性》,《学习译丛》1956年第10期。
    [苏]尤·阿历克塞耶夫著,周钧译:《关于审美实质问题的讨论》,《学习译丛》1957年第8期。
    [美]高居翰著,《中国绘画史》,李渝译,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邹跃进著:《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边平恕编著:《李可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蔡青、潘宏艳、马新月著:《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美术论辩》上下册,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王基笑著:《豫剧唱腔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蔡翔著:《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戴阿宝、李世涛著:《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董之琳著:《盈尺集》,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晋永权著:《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7月版。
    [德]本雅明著,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启迪》,,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9月版。
    [德]顾彬著,马树德译:《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法]柏格森著,徐继曾译:《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苏]普罗普著,杜书瀛等译:《滑稽与笑的问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匈]卢卡契著,刘半九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版7月版。
    [美]韦勒克著,张金言译:《批判的概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美]安敏成著,姜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
    [美]高居翰著,杨振国译:《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上)》,,《艺术探索》2006年第1期。
    倪伟著:《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再现——“户县农民画”再释读》,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吴继金著:《“大跃进”时期的“新壁画运动”》,载《艺苑》2008年第3期。
    李公明著:《论李可染对于新中国画改造的贡献——以山水写生和红色山水为中 心》,载《美术观察》2009年第1期。
    王先岳著:《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未刊)。
    萨支山著:《试论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李阳:《一种新型的文学及其历史功能》,《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张著:《恒常与巨变——<山乡巨变>再解读》,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
    唐小兵著,张清芳译:《抒情时代及其焦虑:试论<年青的一代>所展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王璨著:《谈豫剧唱腔的抒情性表现特点》,载《音乐研究》,1986年第1期。
    贾强著:《又听<朝阳沟>》,载《读书》1996年第1期。
    杜书瀛著:《我所知道的蔡仪先生》,载《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1期。
    蔡翔著:《<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二》,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
    李洁非著:《工农兵创作与文学乌托邦》,载《上海文化》2010年第3期。
    梅秀著:《论<红旗歌谣>的“伪民间”因素》,载《当代小说》2010年第8期。
    李道新著:《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载《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胡德才著:《对十七年“歌颂性喜剧”的反思》,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张硕果著:《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未刊)。
    王华震著:《未完成的喜剧——吕班讽刺喜剧的创作及对其的批判始末》,载《电影新作》2009年第6期。
    秦翼著:《重读<满意不满意>——兼论“十七年”喜剧电影的艺术特点》,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年5月版。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6月版。
    林蕴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四卷·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1958-1961)》,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罗平汉著:《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二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罗平汉著:《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上钢五厂、复旦大学编写:《儒法对立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1月版。
    周立波著:《周立波三十年代文学评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周扬著:《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
    茅盾:《风景谈》,《茅盾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念群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
    [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德]海德格尔著,薛华译:《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德]卡尔·洛维特著,李秋零译:《从黑格尔到尼采》,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德]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德]卡尔·施密特/施米特著,刘宗坤等译:《政治的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德]卡尔·施密特著,李君韬、苏慧婕译:《宪法的守护者》,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德]阿尔弗雷德·施密特著,吴仲昉译:《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英]柯林伍德著,吴国盛、柯映红译:《自然的观念》,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1月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
    [美]马勒茨著:《黑格尔<法权哲学>“导论”之导论》,载邱立波编译:《黑格尔与普世秩序》,2009年6月版。
    [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日]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康德与马克思——跨越性批判》,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月版。
    刘小枫编,柯常咏等译:《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张文涛选编,刘麒麟、黄莎等译:《戏剧诗人柏拉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张景荣著:《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中译本》,《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S1期。
    韩真著:《列宁“政治遗嘱”中的文化革命问题》,载《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3期。
    张京华著:《从列宁到毛泽东——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概念述评》,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张文著:《列宁“文化革命”思想试探》,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陈越著:《领导权与“高级文化”——再读葛兰西》,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杨慧著:《多重缠绕的词语政治——瞿秋白“文化革命”概念考辨》,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 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trans.by Robert Hullot Kento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2、 Alain Baidou, The Century, trans.by Alberto Toscano (Cambridge and Malden: Polity,2007).
    3、 Etienne Balibar, The Philosophy of Marx, trans.by Chris Tunner(London:Verso, 1995).
    4、 Peter Button, Configuration of the Real in Chinese Literary and Aesthetic Modernity (Leiden and Boston:Brill Press,2009).
    5、 G.A.Cohen, History, Labour and Freedom(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6、 Simon Critchley, On Humor (New York:Routledge,2002).
    7、 Jacques Derrida, The Truth in Painting, trans,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Ian Mcleod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8、 Evgeny Dobrenko,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alism, trans, by Jesse M. Savag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9、 Samuel Edgerton, "The'Symbolic Form'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n The Renaissance Rediscovery of Linear Perspective(New York:Basic Books,1975).
    10、 Hans-Georg Gadamer,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trans.by Nicholas Walker,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by Robert Bernasconi (Cambridge, London and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1、 Mikkel Borch-Jacobsen,"The Laughter of Being", MLN, Vol.102, No.4 French Issue(Sep.1987).
    12、 Fredric Jameson, Valences of the Dialectic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2009).
    13、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French Thought (Berkley, Los Angel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4、 Lacoue-Labarthe. "Oedipus as Figure." Radical Philosophy 118.
    15、 Thomas Lahusen and Evgeny Dobrenko ed. Socialist Realism without Shores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16、 Liu Kang, Aesthetics and Marxism (Durham:Duke University,2000)
    17、 Moishe Postone, Time Labor, and Social Domination:A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Cambridge and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8、 Jean Luc-Nancy, Multiple Arts:The Muse II, ed. by Simon Spark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9、 James P. Scanlan, Marxism in the USSR: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Soviet Thought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20、 Neil Smith, Uneven Development:Nature,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4)
    21、 Victor Terras, Belinskij and Russian Literary Criticism:The Heritage of Organic Aesthetics(Madison, 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4).
    22、 Sebastiano Timparano, On Materialism, trans, by Lawrence Gamer(London: NLB,1975).
    23、 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Materi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1980).
    24、 Slavoj Zizek, The Abyss of Freedo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25、 Alenka Zupancic, The Odd One In:On Comedy (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