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代河南怀庆府进士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区域进士研究是近年来进士群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时人研究区域进士,多是将目光注意在一省或数省进士群体上,以此作为研究的落脚点。本文将视野集中在一省之中某一具体区域内进士群体身上,研究当地社会与进士群体的联系,进行区域集中化的一般性探讨。怀庆府虽地处豫西北一隅,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追慕科举的风气以及当地科举发展的历程值得关注。对怀庆府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梳理,叙述当地的地理状况与历史变迁,形成相对合理的地理坐标。借助相关文献,对明代怀庆府进士群体进行考察,以表格的方式展现当地进士的基本状况,通过对明代河南怀庆府进士的区域分布研究,可以发现,当地的进士分布极不平衡,出现了人才地域性集聚现象。进士多集中于河内县,其余各县相对较少。科举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分布状况在此地表现得尤为显著,这种差异的出现,与当时怀庆府的社会经济、文化传统以及教育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怀庆府进士在当地地方建设如水利设施创建修浚、地方教化及学术发展当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此类活动的进行,展现了进士通过实际参与和借助各方面影响参与地方社会事务的两种模式。对当地出现的科第家族现象进行了研究,科第家族在本文所指的是祖、父、子孙数辈之中有较为连续的取得科名的记录,形成以读书为业的家族传统,家学、家教也是以读书中科举为目的,并且形成了有别于农、工、商阶层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趣味的家族。科第家族之间通过姻亲、交结等关系形成网络,相互维持,借以达到连续取得科举功名的目的,从而维持家族地位等一系列利益关系的连续。在文章的最后,对明中期学者型官员何瑭进行人物研究。明朝中后期怀庆府地区成长起来一位军户家庭出身的著名学者何瑭,入仕后能秉承正直,不畏权贵,因而屡进屡退。对自身哲学思想进行考索,能够做到传统儒家对个人穷达的要求,并能够时刻不忘以身作则,完成肩负的朝堂与乡野的责任。哲学思想颇具特点,言语造作都可为世间模范,展现了他所具有的高尚品格与人格魅力。
Research on regional Jinshi has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respects of the group ofJinshi research in these years.Scholars pay attention to the Jinshi research on a largeregion,especially on one province or more,and take these perspectives as their standingroom.One of the vital perspectives of my paper is to choose a specific region in Henanprovince as my field and do some research on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Jinshi and socity.So,Ichoose Huaiqingfu as an object of my study.Under such a historical condition that the MingDynasty proclaimed its policy on the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educational,Huaiqingfu wa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Henan where the process of itschased for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in its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first part of thispaper is try to comb the cours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n Huaiqingfu andnarrate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 and historical changes in order to form the relativelyreasonable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Objective to deepen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society,I make comparative study on some respects of theschool, talent, concepts and regional comparison which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Huaiqingfu development.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is try to make a investigation of thegroup of Huaiqingfu jinshi in Ming Dynisty,and I am plan to make some forms to emerge thebasic status of them. Researches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Jinshi in Huaiqingfu of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whole of Ming Dynasty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is extremelyunbalanced.Most talents were concentrated in Henei Country, otherwise,the rest countrieswere inferior by comparison.Th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talents inundeveloped district was particular typical in Huaiqingfu,which was caused by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the social economy,culture tradition in there at that time.The third part is take Huaiqingfu as a relatively complete investigation unit The HuaiQingFu regioninvolved, such as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location factor, traffic condition,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duc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linked tofactors and so on,in order to obtain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Huaiqingfu by showing thearea in the local society the basic statu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factors.Huaiqingfu jinshi played a role in the local construction such as water conservancyfacilities to create mending, loc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activities, show the actual participation and with the successful through theinfluen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local social affairs two patterns.The forth part is to do someresearch on the the imperial family to local phenomenon which was referred in this paperrefers to fathers, sons' father, number of more continuous made faculty name records and thepurpose is to study for an inheritance formed family tradition, family, and to study theimperial family education. And form the different from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class of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al interest of the family. The imperial family by in-laws, such asbetween win relations form network, keep each other, so as to achieve the imperial fame forthe purpose of the obtained, thus maintain family status and a series of relationship ofinterests of continuous. In the article of the part,is try to mid Ming dynasty scholar officialsTang for research.A scholar,named Hetang, grew up in a military family as his background,after earners can adhering to the upright, defying dignitaries as their agents, thus repeatedlyrepeatedly into the back in later Ming Dynisty. Because of his own philosophy of thediscovery, can do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o individual poor of requirements,was able to setan example, completed the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lated to court and rural. Hisphilosophy has characteristics,and his behaviors and words could be made a model for theworld,all of these showed he had in the noble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charm.
引文
①《皇明诏令》卷1,明嘉靖刊本,元明史料从编第一辑,文海出版社,第59页a。
    ②(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0,中华书局1974年,第1702页。
    ③乾隆《怀庆府志》卷30《艺文志·记序·怀庆府儒学文庙碑记》,第13页b。
    ①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见其《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第161~162页。
    ②李小林等主编《明史研究备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①徐红:《北宋初期进士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①乾隆《怀庆府志·艺文志·记序·怀庆府儒学文庙碑记》卷三十,第13页b。
    ①乾隆《怀庆府志》卷3《形胜》,乾隆五十四年刻本,第3~4页。
    ②明清两代为怀庆府首县。民国2年废府存县,因沁河流经郡城北部,境内旧有“沁阳城”,故循其意,改河内县为沁阳县,建国后改成市。
    ③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9《河南·四·怀庆府》,中华书局2005年,第2094页。
    ①道光《河内县志·序文》,道光五年刻本。
    ②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144,何瑭《均粮私议》。
    ③乾隆《济源县志》卷2《山川》,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④同上。
    ⑤《修武县志》,修武县志编纂委员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道光《修武县志》卷3《舆地志·风俗》,第56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69《选举》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9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69《选举》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1686页。
    ①乾隆《怀庆府志》卷9《学校志》。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15《学校志》。
    ③同上。
    ①《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东方杂志》1905年第11期,第252页。
    ①(美)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66~367页。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19页。
    ③民国《温县志》卷7《人物》,民国21年刊本。
    ④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21页。
    ⑤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17页。
    ⑥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20页。
    ⑦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21页。
    ⑧乾隆《济源县志》卷11《人物》。
    ①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牛津大学出版社1946年。
    ①(明)郎瑛:《七修类稿》卷18《义理类》,中华书局1959年。
    ①此表中进士凡是《河南通志》中所载,多由巻45《选举》二《进士》中所出,后面如济源、武陟、孟、温等县进士也依此例。
    ①雍正《河南通志》巻45《选举》二《进士》。
    ①《山东通志》卷28之3《人物·明代》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120,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①(明)佚名:《太常续考》卷7《太常寺》一。
    ①嘉庆《孟津县志》卷二《甲科》,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①雍正《河南通志》卷49《陵墓》。
    ①《皇明诏令》卷1,元明史料丛刊第一辑,明嘉靖刊本,文海出版社1984年,第59页a。
    ②(清)张廷玉:《明史》卷7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02页。
    ①(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1362页。
    ②(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3,.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755-756页。
    ③(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1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6,第0631页。
    ⑤(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2,《郑处士墓碣铭》,《四部丛刊》影印本,第19页。
    ⑥弘治六年(1493)癸丑科进士王绍。王绍在道光《河内县志》卷7《选举志》记为布政使。《碑录》记此人是山东曹州人,弘治六年三榜第七十名。查《山东通志》(明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岳濬等监修,四库全书本)记载“王绍,字继宗,曹州人,弘治癸丑进士。授太常博士,擢御史,巡抚贵州。蛮冦刘五支党复聚。绍单骑以大义谕之,
    ①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4页。
    ②(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144,何瑭《均粮私议》,中华书局1962年,第1444页。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10《英宗前纪》,第135页,参见《明史》卷170《于谦传》,第4544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④(清)萧应植:《济源县志》卷6《水利》,乾隆二十六年刻本,第8页a。
    ①(清)萧应植:《济源县志》卷6《水利》,乾隆二十六年刻本,第8页b。
    ②(美)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①乾隆《怀庆府志》卷21《人物》。
    ②(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64《南京右都御史何文定公瑭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8页a。
    ③《何氏家谱》,沁阳市档案馆藏清咸丰抄本。
    ①(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2《郑处士墓碣铭》,四部丛刊景印本。
    ①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1-75页。
    ②(元)周伯琦:《近光集》卷3《过怀庆》,第9页,四库全书本。
    ③(明)宋濂等:《元史》卷85,中华书局1976年,第1362页。
    ④(后晋)刘桒等:《旧唐书》卷165,《列传·温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⑤(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91,《列传》第16,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①雍正《河南通志》卷29《物产·药类》。
    ①(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38-139页。
    ①怀庆府地区之所以是河南利用渠灌进行农业生产的特殊地区,原因在于当地长久的水利建设传统。以济源枋口(即五龙口)为例,早在秦朝就利用枋木建设堤堰,故名枋口。三国魏国司马孚以石易木,加固枋口。唐时温造也曾开枋口,灌溉河内、济源、温、孟等数千亩农田。以后宋元明清时期,都有兴作。当然在平原地区,水利建设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怀庆府地区山地多分布于西北,属于太行山脉,因而可以利用山势地形,因势利导利用水源,平原地区辄会利用井灌、水排等设施、工具将水引导至农田。在河南省各地区的地方志中有关水利建设的记载很多,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气候、地形情况下,农业水利建设的不同情况,而且还可以从水利角度出发窥出不同地区社会环境的变迁。
    ②乾隆《济源县志》卷8《艺文》之《李黄中先生传》。
    ①笔者按:其中许多民间活动都自然受到官方正典的影响,民间活动并非普通的自发行动,而是需要获得许可的一种由官方间接影响的活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也有一些活动在尽量避免官方的介入,如民间信仰层面。如果不是国家承认的宗教活动,民间的一些信仰活动是不被官方接受的。
    ①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17页。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18页。
    ①(明)何瑭:《柏斋集》卷7《怀庆府重修儒学庙记》。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18页。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20页。
    ④(民国)李时灿编:《中州先哲传》卷23《文苑》一,经川图书馆。
    ①段氏子孙,入清后因为科举而家道兴盛。其祖段相,字诚庵,布衣,以其孙国璋贵,受赠工部侍郎。段相子段可行,字绍庵,以经术精湛而为名宿,生有五子。以子国璋贵,赠工部侍郎。孙十二人,昌祚进士,振蛟泰州知州,绵祚举人。曾孙二十余人,维衮进士,维宸举人。见《济源县志》卷10《人物》。
    ②乾隆《孟县志》卷12《人物·上》,第11页。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21页。
    ①有关何瑭研究的成果在学术界也有许多,多集中在讨论何瑭哲学思想方面,如衷尔钜:《王廷相和何瑭关于形神问题的一场辩论》(《河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孙玉杰:《论何瑭的二元论哲学思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6期,1996年11月),孙玉杰:《从朱熹的理气说到何瑭的形神二元论》(《开封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孙玉杰:《何瑭与笛卡尔二元论思想比较》(《中原文化研究》之《学习论坛》,2000年第4期),吴道良:《此“何唐”非彼“何瑭”》(《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6期,2003年11月),王敏:《“朱载堉师从何瑭说”质疑》(《黄钟(武汉·中国音乐学报)》)2005年第4期,杨玉东:《何瑭思想浅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第23卷第3期,2005年9月)。何瑭本人的著作《何文定公集》(《何瑭集》)也已经有整理出版的标点本问世,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王永宽点校整理。
    ②娄枢、王西星曾经向何瑭请求,要将何瑭的著作付梓。何瑭说:“圣贤之道,昭在六籍如日星。后学愧不能知而行之。自宋以来,儒者之论,方苦太多。此吾之所深惧也。”以此为原则,门人将何瑭著作中如《均役粮》二论,《家谱》、《家训》二篇,儒学、医学管见等切近世务的著作,付梓印行。事见《四库存目丛书》史部103《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64《南京右都御史何文定公瑭传》,第22页a。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71,集部24别集类24。
    ②(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64《南京右都御史何文定公瑭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8页a。
    ③《何氏家谱》,沁阳市档案馆藏清咸丰抄本。
    ①《何氏家谱》,沁阳市档案馆藏清咸丰抄本。
    ②一说何瑭七岁时随家人入郡城,在城中见弥勒佛塑像请去之。笔者按:何瑭七岁随家人从武陟搬家至河内,应是在河内见到佛像而请去之。无论在家在城,何瑭的表现是符合儒家正统的观念,所以他的这一行为受到旁人的注意,并被记载入他的传记。事见(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64《南京右都御史何文定公瑭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8页a。
    ①同上。
    ②(明)何瑭:《何瑭集》卷9《封太淑人何母刘氏墓志》,王永宽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③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开封仪封(今兰考县)人。与原籍怀庆武陟的何瑭,同年生,同年中进士,又为同乡,二人后来的初识于乡谊的成分较大,后来便是君子之交。王廷相,历官兵科给事中、亳州判官、赣榆县丞、四川佥事、山东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与何瑭在地方及中央为官的经历经历和政治生涯也是类似,都反抗过刘瑾弄权,以至于被贬。二人惺惺相惜,互为敬友。然而,二人于学术立场却是迥异。尤以形神问题为最。辩论始于嘉靖五年(1526年),何瑭著《阴阳管见》一书,而后又在嘉靖十三年(1534)著《阴阳管见后语》,前后相持十年之久。
    ④(明)焦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231页。
    ①(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64《南京右都御史何文定公瑭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8页a。
    ②注:何瑭于正德六年(1511年)向皇帝进谏,要求禁贪墨以吏治,严纪律以振军威,治财有以固邦本。朝廷不纳,复又有本兵语五篇,投内阁亦未采。于是,何瑭便以明君者应勤政爱民,慎理朝事的道理和以帝舜纳大禹治邦之道赢得天下太平的故事于经筵直谏皇上。正德帝听后,拒谏饰非,数日后,以忤旨之罪,将何瑭调出京,改谪直隶大名府开州同知。
    ③笔者按:嘉靖三年(1524年),何瑭升任太常寺少卿,他与湛若水修明太学法。四年(1525年)升任太常寺正卿,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五年(1526年)任南京翰林院学士,掌谕旨文告。次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行尚书事。七年(1528年)改任北京工部右侍郎,至京改户部右侍郎,掌户籍、田亩、货币、税赋、官员俸禄。他与梁俭罨同心辅政,而建议草奏多出自何瑭。八年(1529年)改任礼部右侍郎、御史,掌典礼、祭祀、科举考试、外交等。后以直道与当权不合,便称疾引退,被御史毛凤诏、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举荐遂改任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事。十年(1531年)何瑭告老还乡后,成立“景贤书院”,设馆讲学,著书立说,常常是青灯黄卷,夜深忘倦,把全身精力放在研究历学、算学、律学和著书教徒上,著有《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医学管见》、《儒学管见》、《兵论》、《均瑶》、《均粮》等书籍,培养出不少有成就的人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九月十三日,何瑭病故家乡,终年70岁,葬于怀庆府城南门外何家祖茔。隆庆二年(1568年),追封何瑭为礼部尚书,谥“文定”。
    ①(明)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76-477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中华书局1983年,第62页。
    ③(明)王廷相:《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第970页。
    ①(清)黄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鲁斋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
    ②(清)黄宗羲:《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三,中华书局1985年。
    ①道光《河内县志》卷35《志余》,又见焦竑《玉堂从话》。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23《赵烈女祠碑记》。
    ①(明)何瑭:《何瑭集》,王永宽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35《志余》,又见焦竑《玉堂从话》。
    ③娄枢,字子静,少年时候师事何瑭。嘉靖四年乙酉中举,学术思想宗奉阳明学,与何瑭不同。为人正直,不汲汲于名利。著作颇丰,有经学、史学、子学、政学五朝文教等书行世,收入《娄子静先生文集》,四库全书中存有此书。卒祀乡贤。
    ④雍正《河南通志》卷46记载此人是嘉靖丁酉年举人,但是有关此人的进一步资料却是少有。焦竑《国朝献征录》卷64《南京右都御史何文定公瑭传》记载此人曾和娄枢一起请求何瑭将文集付梓。
    ⑤笔者查何瑭的著述有以下几种(来源《历代焦作名人存书版本录》):
    《阴阳管见》一卷(明)何瑭撰百陵学山学海类编子类(道光本、影道光本)影元明善本丛书十种;
    《阴阳管见》一卷(明)何瑭撰明世学山(明嘉靖三十二年郑榟刻本)百陵学山(明万历刻本)学海类编(清曹溶编清陶越增订清道光十一年晁氏活字印本);
    《柏斋集》十一卷(明)何瑭撰《四库全书》集部;
    《何文定公柏斋文集》十卷(明)何瑭撰续中州明贤文表;
    《何粹夫集》(明)何瑭撰广理学备考第五函;
    《何文定公文集》十一卷(明)何瑭撰明万历刻本四册(《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七)今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柏斋先生乐府》一卷(明)何瑭撰饮虹簃所刻;
    《柏斋文集》十卷(明)何瑭撰明刻本四册今存北京图书馆;
    《柏斋三书》三卷(明)何瑭撰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存目;
    《医学管见》一卷(明)何瑭撰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存书;
    《正德(怀庆府志)》十二卷(明)何瑭撰明正德十一年刻本抄本今存上海图书馆。
    ①道光《河内县志》卷35《志余》,又见焦竑《玉堂从话》。
    ①民国《修武县志》卷14《人物·名宦》,第8页。
    ②同上。
    ①(明)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97《山西副使吴公道宁墓志铭》,第70~71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传记类》。
    ②按:《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中将李端澄记为李瑞澄,根据县志和府志改成端澄。
    ③乾隆《怀庆府志》卷21《人物志·列传》。
    ④按:据前文进士考辨中内容,此人虽暂被定为河内人,但极可能属于山东曹州人,然而限于文献材料的不足,姑将其定为河内人,以俟后来的考证。
    ⑤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19页。
    ①乾隆《温县志》卷12《人物·上》,第5页。
    ②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17页。
    ①按:娄枢,字子静。少为诸生,师事何瑭。嘉靖四年乙酉举人。崇尚阳明之学,并留心经世致用的学问。著有经学、史学、子学、政学等书行世,收入六卷本《娄子敬文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记)中。
    ②乾隆《温县志》卷12《人物·上》,第5页。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29《先贤传·下》,第19页。
    ①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21页。
    ②同上。
    ③道光《河内县志》卷26《先贤传·下》,第21页。
    ①民国《孟县志》卷5《人物·上》,第63页。
    [1](元)周伯琦:《近光集》,四库全书本.
    [2](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3](明)焦竑:《国朝献征录》,万历间刻本.
    [4](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四部丛刊》影印本.
    [5]《皇明诏令》,元明史料从编第一辑,文海出版社.
    [6](明)焦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
    [7](明)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8](明)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
    [9](明)何瑭:《柏斋集》,王永宽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10](明)王廷相:《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
    [11](明)凌迪知:《万姓统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2](明)郎瑛:《七修类稿》,中华书局1959年.
    [13](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
    [14]《明太祖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6年.
    [15](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6](清)唐侍陛、杜琮修,洪亮吉纂:《怀庆府志》,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1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
    [18](清)纪昀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
    [19](清)田文镜、邹升恒修:《河南通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20](清)丘浚:《山东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清)袁通修,方履篯、吴育纂:《河内县志》,道光五年刻本.
    [22](清)萧应植修:《济源县志》,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23](清)冯继照修,金皋、袁俊纂:《修武县志》,道光十九年刻本.
    [24](清)王其华:《温县志》,乾隆二十四年刻本.
    [25](清)徐元灿:《孟津县志》,嘉庆二十一刻本.
    [26](清)仇汝瑚修:《孟县志》,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27](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86年.
    [28](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85年.
    [29]《何氏家谱》,沁阳市档案馆藏清咸丰抄本.
    [30](民国)李时灿编:《中州先哲传》,经川图书馆刻本.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论述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李小林等主编:《明史研究备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
    [4]徐红:《北宋初期进士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5]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牛津大学出版社1946年.
    [6]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7]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8](美)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9]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中华书局1983年.
    [12]修武县志编纂委员会:《修武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汪维真:《明代乡试解额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5]张仲礼:《中国绅士》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16](美)艾尔曼:《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加利佛尼亚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
    [20]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21]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科举》,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
    [1]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陈宝良:《明代地方学校生员录取制度初探》,《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清华《社会科学》第4卷1期,1947.
    [4]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5]吴建华:《科举制下的社会功能》,《苏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6]谢宏维:《论明清时期江西进士的数量变化与地域分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1月第33卷第4期.
    [7]洪璞《江南进士地域分布的社会与经济考察——以吴江为典型》,《江海学刊》2001年第4期.
    [8]刘希伟《明代山东进士的区域分布研究》,《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6期.
    [9]刘虹、张森《明清河北进士时空分布之刍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34卷.
    [10]季平《明代福建进士的地域分布研究》,《教育与考试》2009年第6期.
    [11]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2]何炳棣《明清江南进士与东南人文》,(《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会议论文集》,1993.
    [13]赵子富《明代学校、科举制度与学术文化的发展》,《清华大学学报》,1995年2期.
    [14]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15]林丽月《科场竞争与天下为“公”:明代科举区域配置问题的一些考察》,《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2年,第20期..
    [16]刘海峰《科举取士中的南北地域之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17]衷尔钜:《王廷相和何瑭关于形神问题的一场辩论》,《河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18]孙玉杰:《论何瑭的二元论哲学思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6期,1996年11月.
    [19]孙玉杰:《从朱熹的理气说到何瑭的形神二元论》,《开封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0]孙玉杰:《何瑭与笛卡尔二元论思想比较》,《中原文化研究》之《学习论坛》,2000年第4期.
    [21]吴道良:《此“何唐”非彼“何瑭”》,《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6期,2003年11月.
    [22]王敏:《“朱载堉师从何瑭说”质疑》,《黄钟(武汉中国音乐学报)》)2005年第4期.
    [23]杨玉东:《何瑭思想浅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第23卷第3期,2005年9月.
    [24]《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东方杂志》1905年第11期。
    [25]张德信:《明代科举制度述论》,《明史研究》第八辑,黄山书社199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