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对新时期中的“文革题材”小说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和考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以来,对二十世纪的大事“文革”进行“追问”的“文革”题材小说大量涌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不可忽略的景观。本文借鉴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理论、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读者反映批评理论及泛意识形态理论对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事进行梳理;采用综合的理论视角(小说叙事学层面的、思想内容、语境影响层面的;叙事特征研究与社会文化研究结合),从叙事学意义上,社会学意义上关注历史再现叙事(小说)对“文革”的叙述,也关注时代对“文革”的叙述,是“文革文学”(即“文革时期”文学)的顺延性研究。本文对新时期的“文革”叙事与历史之关系的这种社会文化影响综合研究,在国内是首次。本文期望在理论上有益于重新确立理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思想文化的新角度,在实践上有益于建构健康、和谐、发展的中国当代文学。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论述新时期文学与“文革”的关系。着重论述的是新时期与“文革”,新时期文学与“文革”的生成、发生关系。
     第二章论证叙事与历史的关系,讨论新时期以来的“文革题材”小说的文化语境与叙事类型:八十年代与“文革”的政治叙事;九十年代的新意识形态与“文革”叙事,并讨论文化、文学从八十年代向九十年代的过渡。
     第三章对新时期以来的“文革题材”小说中使用的对比叙事策略、对泛政治化反拨的增删策略、从隐性集体创作到个人话语、从英雄传奇到英雄末路的还原策略进行论析,并分析几种具体的叙事方式与后现代话语。
     第四章为了凸显“重要的是讲述故事的年代”这一预设论题,更好地厘清问题,把宏观的社会文化研究、中观的叙事特征研究与微观层面的文本细读结合起来,重点解读某一类“文革”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本:跨时代比较的;尝试了意识流、重写、戏仿、语言游戏等新质素,戏谑、解构、反讽、狂欢等后现代手法的以及叙事特征突出,比如使用了元叙事的。目的是以木见林,察微知著。
     结论部分认为“文革题材”小说的讲述主要受到讲述故事的年代的影响;作为文类的历史与事实的历史是有区别的;历史再现具相对性;历史永在言说中。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detailed and whole study to the novels of“The Cultural Revolution”after 1976.In the eighties and ninties of Twentieth-century ,a great deal of novels which explore“The Cultural Revolution”form landscap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In this dissertation,based on Narratology and socialism,using such theories as the Postmodern Historicism of Hayden White,Narratology of G.Genette,the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and Theory of Ideology,the autho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iterature from the“new era”to now.The author also explores the profound impact of both novels to“The Cultural Revolution”and“era”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iterature.So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detailed and whole study to the relation of History and the novels about“The Cultural Revolution”from 1976 to today,by the influence in the social cultural area for the first time.It is the author’s wish that this research could be a helpful edification for us to set up a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flourishing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elaborates the realition of the“new era”Literature and“The Cultural Revolution”.It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realition coming into being which is between the“new era”, the Literature of the“new era”and“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narrative patterns of the novels of“The Cultural Revolution”for the past thiryies years which incloud the political narration and the eighties;the market narration and the ninties;which also incloud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eighties and the ninties.In theories,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relation of History and the Narration.
     C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discourse of narrative and the strategy of narration.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make a deep interpretation on the strategy of comparing, the strategy of increasing and reducing to politic in general terms;He also analyzes the hidden collective creation and the personal discourse;the strategy that from the heroic characters to the heroic death and the other several style of narration, the strategy of post-modern.
     Capter four analyzes several novels which focues on the anticipation of“The era is the key factor,if you will tell a story.”so the author put th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cultural area, the study in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together.this study focues on the literary works which are the sample of the novels on“The Cultural Revolution”such works as a compare between two eras,a new attempt on the Consciousness River ,Rewriting, Parody,the Game of discourse,the other novels which focusing on Irony,General Irony, Anti-structure,Revelry.
     The conclusion intends to disclouse the profound impact of an era upon the the novels on“The Cultural Revolution”.It also intends to disclou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tory writing by a novei and History . The conclusion here we draws is that History is telled for long.
引文
②以上“文革文学”研究的研究参阅了张木荣《近十年“文革文学”研究略述》,《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王尧:《“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与运作》,《华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④王尧:《思想历程的转换与主流话语的生产》,《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⑤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①在此之前定宜庄的《中国知青运动史——初澜1953——196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小萌的《中国知青运动史——大潮1966—198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和廖亦武主编的《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除《中国知青文学史》外,还有《闯荡金三角》、《大祈祷》、《守望记忆》、《逃亡》、《落荒》、《无人部落》、《泣红传》、《羊油灯》、《狼性高原》、《审问灵魂》等等,但它们多为关于“文革”的纪实文学或长篇纪实小说等等,不是文学史意义上的专著。
    ②王尧:《“文革文学”纪事》,《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第18页。
    ③黄擎:《废墟上的狂欢》,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④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56页。
    
    ①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60页。
    ②[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③孟悦:《叙事与历史》,《文艺争鸣》,1990年第5期,第40页。
    ④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374页。
    ①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60页。
    ②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58页。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5页。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③所谓“晚生代”,也叫“新生代”,通常指六十年代出生,九十年代开始写作的作家。邱华栋将当代作家分成四个层面:1、1978年-1984年涌现的王蒙、刘心武、李国文、张贤亮、邓友梅、张洁、谌容、从维熙、冯骥才、蒋子龙等“归来派作家”;2、1985年开始,以莫言、阿城、刘恒、刘震云、陈忠实、韩少功、贾平凹、王安忆的“寻根派”;3、1987-1993年以马原、苏童、王朔、余华、叶兆言、北村、陈染、林白、迟子建、格非等为代表的“先锋派”;1994年以后活跃的何顿、徐坤、韩东、鲁羊、朱文、刁斗、毕飞宇等“新生代”。见李冯、邱华栋:《“文革后一代”作家的写作方式》,《上海文学》,1998年第5期,第74-75页。
    ①“老知青聊斋”,出自1994年出版的一个同名散文集,作者邢奇,讲述年轻、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知青们对现实世界的虚幻不实的认知。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③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②See Fredric Jameson,“Forwaed”to Lyotar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trans.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Minneapolis,1984。
    ③转引自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④本文的文本解读部分有详细论述,此处不赘述了。
    ⑤[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①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版,第17页。
    ②Claude Levi-Strauss,The Savage Mind(London,1966),pp.257-262。
    ③Claude Levi-Strauss,The Savage Mind(London,1966),pp.257-262。
    ④程文超、郭冰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①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后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465页。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③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316页。
    ②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第64页。
    ③本文后面的第1章有详述。
    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的“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引发了这场讨论。
    ②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联合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指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两个凡是”。
    ③上述部分说法参考了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的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具体说来有1979年3、4月开始的“为文艺正名”的批“工具论”;八十年代初的人道主义文学主潮的倡导;1985年对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科学方法”的引进,宣告的批评方法及与之相适应的批评观念、批评模式全面更新的开始;1987年之后的“本体批评方法”:俄苏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叙述学、读者反应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原型批评。
    ④路文彬、方守金:《伤痕记忆的拷问》,《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第91页。
    ⑤沙汀:《谈<芙蓉镇>》,《文艺报》,1983年第2期。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②本文之所以把”文革题材”小说的下限设定为20世纪末,而不是当下,1、是从新世纪以来的“文革叙事”有待时间检验考虑;2、2000年以来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文革题材”文本,譬如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2001),阎连科的《坚硬如水》(2001),懿翎的《把绵羊和山羊分开》(2002),余华的《兄弟》(2005)。他们确实又是非常有特色的,能反映出当下文学中的“文革”叙事的变化,故将它们穿插于对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文革”叙述中论述。
    ③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④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⑤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①显然因本文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论述中必须区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区分了叙事中的三种主要成分:叙述时序,即文本中的事件发展顺序;事实时序,即事件实际发生的过程;叙述活动,即叙述行为本身。[转引自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1月版,341]本文论题中的“新时期以来”的时间设定已明确地界定出对“文革”的“叙述时间”是“文革”结束后作家们对“文革”的故事讲述,但故事时间(即事实时序)却是发生在“文革”期间,所以注定了“叙述活动”中一些非“文革”的东西及作家的形象会强行介入所再现的事物与再现之间;“叙述时序”与“事实时序”也会时有颠倒。论题中的“文革题材”的预设又决定了本文论述的文本必须是讲述“文革时期”的故事,也即“故事时间”是“文革”时期。但由于历史事件的前后相继性,许多文本在讲述“文革”故事时,也可能上承“反右”,或向下延续到八十、九十年代,甚至当下,因此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本文对有些“文革题材”文本所指涉的非“文革”部分,顺带阐述,如论析《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时,与它叙事关联紧密的《绿化树》的“故事时间”是1961年到1962年初的两个多月,不属于“文革”期间,虽如此,为了说清问题还是只能兼及。而有些文本则只是某些重要章节写“文革”,如铁凝的《玫瑰门》(1988),《大浴女》(2000),本文也将其网罗进来。
    ②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后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466页。
    ①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如此说:“当前开展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
    ②六十年代中期的这场以“文化”革命的名义发动的政治运动是当代中国常见的政治斗争方式的集中爆发,然而它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物质损失、精神恶果,对“民主”与“科学”的回避和歪曲,“在文化领域的‘专政’导致了十年的文化专制。在‘文革’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任何思想都已经失去了合法性,灵魂深处的‘革命’其实是扼杀思想自由的一种方式,而思想自由与独立精神是互动的。”(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64。本注释参照了该文,特致谢。)“‘文化大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原来意义上的文化革命。”“按照科学意义上的革命,‘文化大革命’不能在任何意义上称为一个革命。它不是用一种什么先进的生产关系去代替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也不是用一种先进的政治力量来取代一种反动的政治力量。”(胡乔木:《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几个论断》,《学习》1993年第1期。
    ③王尧:《关于“文革文学”的释义与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5期,第58页。“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就是以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上发表的经过毛泽东修改过的姚文元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的:党内的权威派与当权派的斗争开始扩大到整个社会,原来自上而下的运动开始变为由个人权威公开号召反对中央集体的自下而上的运动。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始的历次运动都要借助于文艺开始,文艺从属于政治,为现实政治直接服务并不是什么新话题,“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的功利文学观古已有之。“文革”以批判知识分子发端,似乎不是什么师出无名的事!从文化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的角度看,“文化大革命”所表征的“造反哲学”的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社会中,从西汉确立儒家社会政治体制始,士大夫阶层——书生,一直是政治运作的实际掌握者,同时也是文化价值的维系者。他们既为既成规范辩护,又在政治操作中执行这些规范,这种一身兼二任的角色使整个书生——士大夫集团不管是在朝的成功者,还是在野的不成功者,都成了儒家意识形态的维护者,主流文化的中坚。但是这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崩解,其特征是“新型知识分子”出现。这种新型知识分子与书生是新型知识分子以批判儒家意识形态为己任,他们以学院(现代的大学)为阵地颠覆改造着当时的——士大夫的区别显然不只是搞国学,还是弄洋学问的知识结构的差别,其关键的区别真空中很快成为文化主流的中坚,全国的精神领袖。他们从大学溢出,流向社会,成为政党派别的领袖人物,最后,一个奇特的“反文化式主流文化”的悖论结构形成了。40年代这种“反文化式主流文化”完全形成,五十年代之后渐次加强。“文化大革命”引爆了这个悖论。相较于五四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反传统,“文革”的属性也是反传统的,王尧说,“‘革命大批判’是‘文革’反传统的基本特征”。在“文革”期间,作为知识分子一部分的作家只有维护、辩护的义务,没有质疑、批判的权力,他们实际上已走向时代的边缘,有的像老舍、傅雷、吴晗、邓拓等连肉身的存在权都受到了威胁。主流文化。他们就是“五四”一代作为批判者与颠覆者的知识分子。
    
    ①这里参考了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的部分说法。
    ②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60页。
    ②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④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⑤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⑥1978年对于文学来说,是伤痕文学的开始之年。
    ①“文革”期间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习惯都政治化了,“三突出”是从政治观念出发制定的一种政治原则的艺术化。“国家主人和文艺舞台上的主人公本不是一回事。文学艺术作为现实关系的审美反映,它以整个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文艺作品中的主人公可以是政治生活中的国家主人,也可以不是,可以是被肯定被歌颂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是被讽刺被否定的其它人物形象。决定文艺作品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在于什么样的人占据舞台的中心或作品的主要篇幅,而在于作者是否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是否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胡有清《论文革批评模式》,《文艺争鸣》,1998,1期,第57页)。当时的“文革批评”,也是“棍子式”的批评。
    ②王尧:《“文革文学”纪事》,《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第18页。
    ③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④(美)弗里得里克·杰姆逊的《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戴锦华:《智者戏谑》,《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第25-26页。
    ⑥许子东抽样的50篇小说,“灾难故事”12篇:《小镇上的将军》,《将军吟》,《我应该怎么办》,《李顺大造屋》,《爬满青藤的木屋》,《大墙下的红玉兰》,《伤痕》,《飞天》,《如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①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②黄擎:《废墟上的狂欢》,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①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①王尧认为“文革”叙事大约有两种类型:“文革”时期的文本(公开的、地下的、官方的、民间的,今天视为史料的);“文革”结束以后,亲历者关于“文革”的回忆(这类文本显露出不同时期的亲历者在“文革”结束后对“文革”的重新解释,反映了这些人的当下立场)。
    ②公开文学即学界所说的“小文革”;非公开文学,即有些学者所指称的“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潜在写作”、“沙龙文学”。1、“潜在写作”是指“许多被剥夺了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这类作家们自觉的创作,也包括如1949年以后的沈从文的家信这样的书信、读书笔记、日记等不自觉的创作。“潜在写作”“在那些公开发表的创作相当贫乏的时代里”,“实际上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真正文学水平”(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2、“地下文学”是指“文革”时期在全国各地以各种口头文学和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的,能满足大众审美渴求的,为“文革”当局所严格查禁的文本,如“黄色小说”《少女的心》、《第二次握手》、《九级浪》、《梅花党》、《野玫瑰》、《春波梦》等等。当局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与围剿,其中著名的有1974年围剿赵一凡的“第四国际反革命案”,1975年迫害张扬的“反动小说《第二次握手》案”(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291页)。3、“沙龙文学”则是指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后,“文革”运动进入低谷时,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出现的“沙龙”文化群落,它是民间的一股试图全面突破“文革”话语,反对“文革”意识形态的思想潮流。主要有1972-1973年的北京鲁燕生沙龙,1973年的史康成沙龙(成员中有后来著名的赵振开),开始于“文革”前夕,一直持续到“文革”之后的成都的邓垦、陈自强沙龙等等。这些沙龙文学是“文革”地下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232页)。
    ③Jacques Barzun,‘The Critic, the Public, the Past’, Salmagundi, 68-69(Fall,1985-Winter,1986),206.。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296页。
    ②Lang,Act and Iden,p.xii。
    ①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
    ②(英)艾·阿·瑞恰慈:《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转引自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③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9页。
    ④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1页。
    ①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59页。
    ①向荣:《空心的波音飞机》,《文艺评论》,2000年第1期,第10页。
    ②王晓明:《旷野上的废墟》,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③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④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①1979年4月《上海文学》的“本刊评论员”文章提出的。
    ①程光炜:《文学“成规”的建立》,《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第20页。
    ②孙郁:《赤色记忆》,《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72页。
    ③陈恭敏:《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戏剧艺术》,1979年第1期;《为文艺正名》,《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1979年第4期。
    ④如1981年批电影《苦恋》、小说《飞天》、《在社会的档案里》,批话剧《假如我是真的》;1983年开展“清除精神污染”、讨论和批判“人道主义”;1987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但都再难有五六十年代那样的规模和统一的步调。
    ①(王)若水:《南珊的哲学[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文汇报》,1983年9月27、28日。
    ②王若水:《再谈南珊的哲学》,《文汇报》,1985年6月24日。
    ③王若水:《再评南珊》,《读书》,1985年7期,第54页。
    ④程光炜:《文学“成规”的建立》,《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第20页。
    ⑤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⑥陈南:《争鸣综述》,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⑦下面是一份《晚霞消失的时候》发表之后的争鸣索引:1、于健:《人生价值的思索》,《读书》,1981年8期,第30页;2、叶撸:《谈晚霞消失的时候创作上的得失》,《文艺报》,1981年第23期,第30页;3、庄临安等:《评<晚霞消失的时候>——兼评<公开的情书>、<人啊,人>》,《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期,第31页;4、易平等:《虚妄的追求——评<晚霞消失的时候>》,《工人创作》,1982年2期85页;5、海泽:《道德的追求和历史的道德化——从<晚霞消失的时候>谈起》,《光明日报》1982年2月8日;6、郭志刚:《让光明升起来——读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中国青年报》1982年4月14日;7、张曼菱:《<晚霞消失的时候>读后断想》,《中国青年报》,1982年4月15日;8、付倩:《对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的一次讨论》,《中国青年》,1982年5期22页;9、刘燕光:《战斗唯物主义还是宗教唯物主义——评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光明日报》,1982年6月3日;10、卢之超:《一个不可忽视的战斗任务》,《光明日报》,1982年6月13日;11、李长庆等:《评<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宗教倾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1期,第63页;12、若水:《南珊的哲学[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文汇报》,1983年9月27、28日;13、张雨生:《应该向哪里寻求信念——评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解放军报》,1983年12月11日;14、何立智:《对宗教意识和抽象人生的膜拜——评晚霞消失的时候及作者的所思所想》,《咸宁师专学报》,1984年1期,第49页;15、礼平:《谈谈南珊》,《文汇报》,1985年6月24日;16、王若水:《再谈南珊的哲学》,《文汇报》,1985年6月24日;17、王若水:《再评南珊》,《读书》,1985年7期,第54页。
    ⑧程光炜:《文学“成规”的建立》,《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第21页。
    ①程光炜:《文学“成规”的建立》,《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第23页。
    ②《中国青年》从1980年5月到1981年6月开展了“人生价值”、“人生准则”、“人生意义”等有关“人生观”的讨论。路遥先生的《人生》在当时的巨大成功也足以说明八十年代初的社会文化热点是“重人生”。
    ③于建:《人生价值的探索》,《读书》,1981年第8期。
    ④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⑤《保卫延安》、《红旗谱》、《红日》、《红岩》、《黎明的河边》、《三家巷》、《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等用艺术再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完美历史;《创业史》、《三里湾》、《山乡巨变》、《风雷》、《虹南作战史》、《春潮急》、《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文本则艺术地创造了大批现阶段的英雄群体雕像。这些主观抒情性大于客观写实性的英雄人物是创作主体的政治理性取代艺术理性,集体主义的共性思维取代作家创作的个性思维,英雄的阶级政治意识取代英雄的个性主体意识的产物。
    ⑥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50年》,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⑦费振钟认为在此基础上指出九十年代后出现的是“老红卫兵话语”(包括徐友渔、朱学琴等对文革的理性反思)。
    ①程文超、郭冰茹主编:《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程文超等将十七年的小说叙事按主题分成夺权故事、改造故事、革命英雄传奇、“干预小说”和“个人”故事五个类型,认为夺权故事和改造故事完全遵从既定的政治标准和叙事成规,充分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要求,是经典的革命叙事,其它三类与既定的叙事成规略有偏移。
    ③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直接以战争文化规范来表述艺术创作里的这两大语言系统:“我军”系统和“敌军”系统。“我军”系统由一系列的光明词汇组成:英雄人物;出身贫苦,大公无私,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不会轻易死亡,没有性欲,没有私念,没有精神危机;相貌高大威武,眼睛黑而发亮,不肥胖,残忍,有破坏性和动摇性,最终一定失败;长相恶劣、丑陋、有生理缺陷……反面人物(一切坏人);喜欢掠夺财物,贪婪,邪恶,愚蠢,阴险,自私,等等;“敌军”系统则用黑暗的词汇组成:它们构成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模式。不难看出这是对十七年文学的人物设置模式的很好的概括。
    ①程文超、郭冰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初版。
    ①孟悦:《刘心武创作简论》,《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4期,第15页。
    ②《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档案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④孟繁华:《1978——激情的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王蒙:《我在寻找什么》,《文艺报》,1980年第10期。
    ②余华:《活着·前言》,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
    
    ①余华:《兄弟·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②黄擎:《废墟上的狂欢》,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①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45页。
    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黄天明:《边疆晓歌》,作家出版社1965年版,之前有1958年杨兰春的《朝阳沟》,《剧本》、1958年第7期。
    ①岳建一:《希望在于民间文本》,见杨建:《中国知青文学史》“编者的话”,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②1998年1月9日,国家新闻总署《新闻出版报》刊登了一份《知青文学出版档案》,列14部知青作品:《旗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北极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黑骏马》、《隐形伴侣》、《血色黄昏》、《雪城》、《中国知青部落》、《草原启示录》、《孽债》、《青年流放者》、《中国知青梦》、《知青备忘录》、《走过青春》。此“档案”虽未展示出新时期知青文学的全部精到创作,但基本上囊括了这20年的整体格局和所达到的水平。
    ③有人将“文革”以来的知青文学分为三个基本范式:知青时期文学(1968-1978年);知青追忆文学(八十年代);知青后文学(九十年代)(“后知青文学”),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有人分成五个阶段:“文革”前上山下乡时期(1953-1966)、红卫兵时期(1966-1968)、“文革”中上山下乡时期(1969-1978)、新时期(1978-1989)、后新时期(1990-1998),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知青运动的分期则不同:1、1942年-1968年的前知青时期;2、1968年至1979年的知青时期;3、1979年以后的后知青时期。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该时期因在本文论题范围之外,本文存而不论。
    ②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1978年10月31日到12月10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
    ④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6—337页。
    ①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②孔捷生:《旧梦和新岸——并非谈创作的创作谈》,《南方的岸》,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①李书磊:《“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文化测量》,《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3期。
    ②蒋子龙:《从兵团到文坛》,《不惑文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③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④贺绍俊、杨瑞平:《他们在追求理想的现实主义》,《小说评论》,1985年第4期。
    ②见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③陈晓明:《从虚构到仿真:审美能动性的历史转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1期,第9页。
    ④阳雨(王蒙):《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之后》,《文艺报》,1988年。
    ①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第65页。
    ②代表性文本: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徐星《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年第7期)。
    ③寻根文学1983年兴起,到1984年蔚然成风。
    ④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第5页。
    ⑤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③程文超、郭冰茹主编:《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257页。
    ①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②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③这次重述神话,由全球几十家出版社,用十多种语言同时出版。
    ④王安忆1990年的《叔叔的故事》,以元叙事的形式探讨“文革”,本文第四章“文本解读”里有详细阐释。
    ⑤“文革”只是《故乡天下黄花》的四个时段中的最后一个:1966年到1968年的故事,作家对它的叙述策略与全书一致。
    ①黄发有:《九十年代小说的反讽修辞》,《文艺评论》,2000年第6期,第46页。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①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20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5页。
    ①向荣:《空心的波音飞机》,《文艺评论》,2000年第1期,第4页。
    ②邱华栋:《“文革后一代”作家的写作方式》,《上海文学》,1998年第5期,第75页。
    ③戴锦华:《文学备忘录:质疑“全球化”》,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410页。
    ①戴锦华:《文学备忘录:质疑“全球化”》,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3页。
    ②叶兆言:《关于厕所》,《作家》,1992年第2期。
    ④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430页。
    ②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430页。
    ③《每一个人都应该追问——一次关于知青运动的读书沙龙》,见谢春池《我知道,我是一个永远的知青》,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2页。
    ①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第90页。
    ②转引自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①弗洛依德1914年的《论那喀索斯主义》,引用希腊神话:河神凯菲斯的儿子那喀索斯喜欣赏河水中自己的倒影,并为之倾倒,终自恋而死化为水仙花,日夜映射于水中。弗氏认为美少年的自我爱恋正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孤芳自恋、顾影自怜”的心理。Sigmund Freud,“On Narcissism:An Introduction”,In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London :Hogarth Press Press,1953-1966),14:83-84。
    ①岳建一:《希望在于民间文本》,见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的编者的话,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②《血色黄昏》虽出版于1988年,但它创作于八年前,只是被不断修改,故可说是在《隐形伴侣》(1986)与《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2001)两者之间。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②“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in Image,Music,Text,transl.S.Heath(New York,1977,p.79。
    ③“La storia ridotta sotto il concetto generale dell’arte”,in primi saggi(Bari,1951)p.3-41。
    ④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一》,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⑤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6页。
    ①方守金、路文彬:《伤痕记忆的拷问——论‘反思小说’的历史叙事》,《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第90页。
    ③谢惠敏式的女“干部”受害者形象在“后文革叙事”,即”文革题材”小说中一再出现,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青春丛刊》,1983年第1期)中的郑亚茹、张抗抗的《隐形伴侣》(1986)中的郭春莓、阎连科的《坚硬如水》(2001)中的夏红梅、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里的冬瓜。
    ④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⑤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⑥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①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7页。
    ③孟悦:《刘心武创作简论》,《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4期,第15页。
    ①刘心武在《班主任》发表近一年后的《光明日报》(1978年10月3日)上,发表了《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该文充满了疑虑、担心与自我辩护:“生活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宝琦,这一点广大读者会深有体会的,把这样的形象写入作品,虽然担着一定的风险,多数读者恐怕还是能够接受的;而生活中还有着不少的谢惠敏,这一点究竟有多少读者能够承认呢?把谢惠敏这样出生在劳动人民家庭的团干部,写成被‘四人帮’造成‘内伤’的状态,会不会被扣上‘污蔑’、‘丑化’的大帽子呢?会不会被认为是搞‘暴露文学’?我特别为此翻阅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想,我暴露的是‘四人帮’这一黑暗势力的罪恶,我没有错……我应当大胆地写下去。”在刘心武下定这样的“应当大胆地写下去”的决心之前,他说“本来,我还想再等一等、看一看,希望有别人先我而行,发表出揭露‘四人帮’给下一代造成‘内伤’的作品”,使我有所借鉴,有所遵循。
    ②刘心武:《班主任·后记》,见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一》,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④八十年代“反思文学”名下的知青作家对“苦难”也情有独钟,本文另有论述。
    ⑤吴励生:《论操作与不可操作》,《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第37页。
    ①方守金、路文彬:《伤痕记忆的拷问——论‘反思小说’的历史叙事》,《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第91页。
    ①季红真:《两个彼此参照的世界——论张贤亮的创作》,《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12期,第22页。
    ②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③此处论述参考了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的部分说法,特致谢。
    ①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②张俊才等认为“从总体上看,‘寻根文学’是在对文学与现实的双重超越中展开的:所谓对文学的超越是指作家力图以文化为介质使作品获得永恒的魅力;所谓对现实的超越是指作家力图通过对文化传统的反思对现实获得一种更深刻的认识。”见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①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②此处及以下黑体字标示的三种模式均引自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8页,笔者进行了发挥。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5、96页。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9-101页。
    ③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第100页。
    ①《青年作家、评论家聚首杭州探索创作——小说模式受到冲击》,《新民晚报》,1987年9月30日。
    ②柳鸣九:《关于意识流问题的思考》,《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①黄擎:《废墟上的狂欢》,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①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3页。
    ③岳建一《希望在于民间文本》,见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的编者的话,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①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第3页。
    ②此词出于尼?别尔嘉耶夫的《在新世纪的门坎上》,即那种不明显的暴力,施于心理的暴力。转引自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第98页。
    ①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第97页。
    ②王尧:《“本土中国”与当代汉语写作——李锐论》,见《无风之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③阎连科:《坚硬如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④董之林:《向故事蜕变的“历史”——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及其它》,《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1期。
    ⑤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②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①张晓霞:《当代小说对美学的疏离》,《文艺争鸣》,1998年第4期,第43页。
    ②[法]兹维坦?托多罗夫:《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①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在八十年代末的中国,政治与性都易引起热烈的反响。李书磊认为,政治在中国是被极度张扬的,性在中国是极度被掩盖的;被张扬和被掩盖的这两件事出现在文学中会同样成为热点,这说明这两件事肯定有某些相同之处(李书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接受检讨》,《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期,第72页)。
    ①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2页。
    ②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4页。
    ①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同类文本有:《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浮出海面》、《顽主》、《一点正经没有》、《过把瘾就死》、《玩的就是心跳》等等。
    ③孔庆东:《分不开的羊——读〈把绵羊和山羊分开〉》,《博览群书》,2002年11月7日。
    ②李敬泽:《把绵羊和山羊分开——文学的另类狂欢》,《新浪文化》,2002年9月2日。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②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第63页。
    
    ①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①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②杨健:《中国知青小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6页。
    ③蓝翎:《超越自己与超越历史——关于<绿化树>人物形象的片断理解》,《文艺报》,1984年第10期,第26页。
    ④坷拉:《在道德失禁中作秀——梁晓声批判》,《十作家批判》,陕西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⑤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①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黄擎:《废墟上的狂欢》,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③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知青小说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64页。
    ①杨健:《中国知青小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②王阳:《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叙事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页。
    
    ①孔捷生:《在小河那边》,《作品》,1979年,第3期。
    ②甘铁生:《聚会》,《北京文学》,1980年,第2期。
    
    ①杨健:《中国知青小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②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4年第2期;《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收获》1985年第5期,另七部未出版。
    ②《绿化树》写的“是1961年到1962年初两个多月中的事”,是章永璘在改造“右派分子”的典型环境里对自己的思考,本不属于本文的论述的“文革题材”的范围,但因也是他“苦难的历程”的一部分,在人物性格发展史中是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故事时间从1967年到1976年)关联很紧的一环,故连带论述。
    ③刘蓓蓓:《兽·人·神》,《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2期,第36页。
    ①李书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接受史》,《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期,第74页。
    ②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4年第2期。
    ①南帆:《文学、革命与性》,《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第27页。
    
    ①王安忆:《近日创作谈》,《乘火车旅行》(随笔集),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②王安忆:《神圣祭坛》,《乘火车旅行》(随笔集),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③宋明炜:《<叔叔的故事>与小说的艺术》,《文艺争鸣》,1999年第5期,第60页。
    ④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7页。
    ⑤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①宋明炜:《<叔叔的故事>与小说的艺术》,《文艺争鸣》,1999年第5期,第60页。
    ②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第67页。
    ③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潭运长:《小说叙述的两种类型》,《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5期,第48页。
    ②陈思和:《多元格局下的小说文体实验》,《不可一世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②“同向合成”与“异向合成”相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见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转引自肖荣:《叙述语言符号系统的丰富和更新》,《浙江学刊》,1987年第2期,第68页。
    ②张明亮:《槐荫下的幻境》,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3页。
    
    ①谭运长:《小说叙述的两种类型》,《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5期,第50页。
    ②鲁彦周:《天云山传奇》,《清明》,1979年创刊号。
    ③张贤亮:《灵与肉》,《朔方》,1980年第9期。
    ④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4年第2期。
    ①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收获》,1985年第5期。
    ②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收获》,1979年第2期。
    ③王小波:《文化篇》,《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④戴锦华:《智者戏谑》,《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第24页。
    ⑤李银河:《写在前面》,王小波:《黄金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陶东风:《语境及立场》,《文艺争鸣》,1998年第3期,第37页。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109页。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③王锋访谈:《我希望善良,更希望聪明》,《浪漫骑士》,《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页。
    ④引用的原文均见王小波:《黄金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南帆:《文学、革命与性》,《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第22页。
    ①Hayden White:“The Rule of narrativity: Symlolic Discourse and the Experiences of Time in Ricoeur’s Thought,”in A La recherchédu sens\in Seach of Meaning, ed. Theodore-F.Geraets(Ottawa,1985),p,287-299。
    
    ①王小波:《黄金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本文所指涉的《黄金时代》除注明的外,都指的是中篇小说而不是小说集。
    ③戴锦华:《智者戏谑》,《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第25页。
    ①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①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②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③陶东风:《语境及立场》,《文艺争鸣》,1998年第3期,第39页。
    ①王小波:《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②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③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①王蒙说,中国古典文学有很精彩的欲说还休的伤春、单恋、相思或一时的感情之波的描写诸如李商隐的“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晏殊的“油壁香车不再逢……山高水远一般同。《诗经》《乐府》中的爱情诗健康而失之于简单。《牡丹亭》中的爱情能够跨越生与死的界限,虽强烈,内涵却不丰满,无非是伤春怀春的相当原始的情爱情欲。《西厢记》写得文字极美,却亦轻薄,流露着艳区趣,对爱情的态度是游戏的而非审美的。古典小说的爱情描写更差,《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不谈爱情,一位领导同志五、六十年代常用它当例子论证爱情并非“永恒主题”。《西游记》里的爱情是妖精与猪八戒的专利。《水浒传》里爱情与淫妇是同义语,武松、杨雄、宋江等许多英雄豪杰都有手刃淫妇的光辉记录。其它的话本、戏曲作品则把爱情题材纳入道德伦理范畴特别是女性的即《女儿经》的道德范畴。《金瓶梅》性爱描写再大胆,还是把爱情特别是性爱视为一种淫荡的恶德的基本否定倾向与“三言”“二拍”并无区别。惟《红楼梦》的爱情描写与爱情观特别引人注目(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16页)。
    ①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第21、28页。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②孟悦:《叙事与历史》,《文艺争鸣》,1990年第5期,第40页。
    ③八十年代“文革”叙事主要受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政治)的影响;九十年代则受到经济领域的一种新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的影响。
    
    ①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②孟悦:《叙事与历史》,《文艺争鸣》,1990年第5期,第40页。
    ③谭运长:《小说叙述的两种类型》,《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5期,第48页。
    ④贺仲明:《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①王彬彬:《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文艺争鸣》,1994年第6期。
    ②李锐:《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③《无风之树》在叙述语言上用口语,叙述方式上采用以一个女人为中心的叙述视角,叙述者是小说中所有人物的独白,甚至包括了死者、动物、哑巴的独白。(王尧:《“本土中国”与当代汉语写作》,见李锐:《无风之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37页。
    1、《文艺报》
    2、《文艺评论》
    3、《文艺争鸣》
    4、《人民文学》
    5、《小说评论》
    6、《文学自由谈》
    7、《作品与争鸣》
    8、《当代作家评论》
    9、《文学评论》
    10、《光明日报》
    11、《十月》
    12、《收获》
    13、《清明》
    14、《朔方》
    15、《读书》
    16、《文汇报》
    17、《上海文学》
    1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北京文学》
    20、《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
    
    1、浩然:《金光大道》(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2、南哨:《牛田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浩然:《金光大道》(第二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4、王蒙:《蝴蝶》,《十月》,1980年第4期。
    5、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十月》,1981年第2期。
    
    6、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青年文学》,1983年第1期。
    8、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青春增刊》,1983年第1期。
    9、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4年第2期。
    10、阿城:《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11、朱晓平:《桑树坪纪事》,《钟山》,1985年第4期。
    12、贺绍俊、杨瑞平编:《知青小说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3、张贤亮:《张贤亮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4、张抗抗:《隐形伴侣》,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15、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6、老鬼:《血色黄昏》,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17、韦实主编:《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18、铁凝:《玫瑰门》,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
    19、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20、刘锡庆编、吴波选评:《生命如同那年夏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1、韩少功:《马桥词典》,《小说界》,1996年第3期。
    2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3、余华:《活着》,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
    24、雷明耀:《红卫兵忏悔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5、余华《现实一种》,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阎连科:《坚硬如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7、池莉:《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8、懿翎:《把绵羊和山羊分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李锐:《无风之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0、王小波:《黄金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叶辛:《孽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2、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33、王朔:《动物凶猛》,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34、余华:《兄弟》(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5、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苏童:《苏童精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1988年版。
    3、(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4、(法)兹维坦·托多罗夫:《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6、(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8、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铁仙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张明亮:《槐荫下的幻境》,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2、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版。
    13、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版。
    1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美)弗里得里克·杰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马振方:《小说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0、(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3、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林大中主编:《九十年代文存》(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王岳川:《中国镜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7、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8、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0、王阳:《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叙事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1、(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6、杨键:《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37、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0、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2、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43、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44、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45、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陈思和:《不可一世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黄擎:《废墟上的狂欢》,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48、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49、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0、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2005年版。
    5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3、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程文超、郭冰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王尧:《文字的灵魂》,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