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行政化与自主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高校不仅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且是进行各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此外,高校还是解决我国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过程。人才的培养问题突显出的是当今高校管理体制问题,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是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高校管理体制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做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经历了六次重大历史变迁。高校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表现为政府与高校关系的调整过程。两者的调整与互动更加体现出政府行政管理权与高校自主发展权之间的权力配置与利益分配问题。进一步扩展高校自主办学权,扩展高校自主性权力空间,实现政府行政权力与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合理配置与良性互动,建立起一个和谐的、互相尊重的伙伴关系,在互相服务的同时,进而服务社会,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是政校关系发展的最终目标。
     然而,从当前来看,在高校管理中,政府始终是高校管理的主导者。政府的高校管理主导地位体现于文本意义上的依法办学、政治上的以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经济上的政府掌控下的高校财务“财政化”与校产“国有化”、行政上的“政府统筹指导下的高校行政执行化”、业务上的“政府宏观管理下的高校业务自主化”。从总体上来看,行政权始终左右着高校的发展,政府权力不仅仅是在宏观层面实施指导,也直接参与到高校管理的各个微观层面,大大挤压了高校办学自主性。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高校管理中在人事制度、财政体制及高校行政部门都实行了相应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高校自主管理权。然而,高校自主管理中在绩效考核、依法治校方面仍面临各种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也显得迫在眉睫。
     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其本质集中体现为以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为主导的社会关系。我国政府一高校关系发展的定位应该是去行政化,形成“相对独立、相互服务、相互监督、大学自治”的政府一高校关系模式。实施分权式改革、选择非利益相关改革主持者、保障学术主体是改革主体、建立清晰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建立相应的风险规避机制、实现增量式改革的目标、形成密切和融洽的政校关系是改革的具体路径。保障两者都能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更好地运作,促进政府与高校都能健康发展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train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s not only one of China's main forces of basic research and high-technology original innovation,but also the new force of solving the major scientific problem in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realizing the transferring of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The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cess is also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What talent cultivation highlights today is the problem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Mechanism of this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affects the localization of target and development path directly. So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talents must hav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suppor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experienced six major historical change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hange process performance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in adjustment process. The adjustmen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furtherly reflect the configuration and profits alloc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the power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right to run independently, expanding university autonomy power space, and realizing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and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the right to run independentl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n help set up a harmonious and mutual respect partnership. Along with serving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then serve the society,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yhow,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is the ultimate objective for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chool.
     However, from the current point of view,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government is always a leader of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The dominant position for the government in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is reflected in so many aspects:the meaning of text is running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law; politically, making the party organization as the political core; economically, college financial change into "financial tren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and " nationalization" of the school production; officially, simple execution of administr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on business, the limited autonomy under the macroscopical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From a general point of view,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has always bee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power is not only at the macro level, but also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icrocosmic aspects which greatly squeezed the university autonom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lleg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n personnel system,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executes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universities'right of autonomous administration.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lawful management in independent manageme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face all kinds of problems, so further standardize administrative power becomes imminent.
     The ess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embodies in social relations which led by power configu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The lo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de-administration and form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mutual service, mutual supervision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government-college relationship model.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centralization reform, selection of reformer not based on interest, ensuring academic subjec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reform, establishment of clear reform roadmap, timetable and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to avoid the risk and then achieve incremental reform goal, forming a close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chool are the specific reform path. Security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in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within a better operat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m to play the respective function advantage, then provide better service to the society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reform.
引文
①张应强、程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第34页。
    ②夏再兴:《什么是学术权力?——读<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2页。
    ①张德详:《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②戚业国、姜学海:《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年第3期,第88页。
    ③毕宪顺:《国外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及其趋势》,《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80页。
    ④郭明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37-40页:陈兴明《21世纪初高等教育观念与制度创新走向》,《高教探索》2003年第1期,第38-40页。
    ⑤雷朝滋、高俊山、王维才:《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9期,第98页。
    ⑥朱君强:《以人为本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68页。
    ⑦蔡晓星:《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推行高校全员聘任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5期,第68页。
    ⑧陈钰萍:《人力资本理论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71-73页。
    ①张文华:《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13-15页;赵曙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之举——深化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18-24页。
    ②屈朝霞、杨实俊:《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9期,第71页。
    ③张灵、禹奇才:《关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价值取向的理性思考》,《高教探索》2006年第6期,第34页。
    ④余庆蓉:《和谐与竞争: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管理方略》2007年12期,第39页。
    ⑤胡征宇、姜群瑛:《论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8期,第98页。
    ⑥王彤、周一平:《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26期,第287页。
    ⑦马德华:《从市场经济视角探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第115页。
    ①欧阳炯炜、李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本分析及对策建议》,《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7期,第61页。
    ②齐小萍:《股份制是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深化改革》2009年第3期,第40页。
    ③刘兵、陈晓洁、林舜旺:《绩效管理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3期,第92-94页。
    ④刘诚芳:《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多元化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9期,38-39页;唐果:《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问题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59-61页。
    ⑤钮锡珍:《关系绩效理论与高校教学管理》,《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123页。
    ⑥安红、廖文萍:《高校预算资金绩效审计浅析》,《会计之友》2010年第4期,第107页。
    ⑦张泽明、王丽萍、周茵:《高校绩效预算制度创新探析》,《财会通讯》2010年第8期,第64页。
    ⑧杜栋、蒋亚东:《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业务流程再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57页。
    ⑨张超豪:《平衡计分卡在高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9年第32期,第68页。
    ①朱清时:《培养创新人才根本在于“去行政化”》,《生活教育》2009年第12期,第12页。
    ②刘家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非行政化的方向》,《学术论坛》2009年第11期,第172页。
    ③张建林:《高校去行政化需要找准平衡点》,《学术月刊》2009年第21期,第33页。
    ④王立民、穆中杰、练育强:《高校自主办学与政府依法行政》,《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23期,第19-23页。
    ⑤祁占勇:《解构与重构:我国公立高校与政府的行政法律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第33-37页。
    ⑥申素平:《谈政府与高校的法律监督和行政指导关系》,《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8期,第12-13页。
    ①郭为禄、杨晓波:《高校与政府法律关系的构建与协调》,《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7期,第52-55页。
    ②万彭军:《未来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第52页
    ③毛克平:《我国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问题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6期,第29页。
    ④王洪斌、王丽:《控制与自治间的最佳维度选择——服务、伙伴、责任一关于国内外政府与高校关系的比较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第8页。
    ⑤徐国兴:《学费决策的“第三者”:我国政府和高校权力关系分析》,《江苏高教》2007年第3期,第35页。
    ⑥陈洁:《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与市场关系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第56页。
    ⑦郑健龙:《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责任》,《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第8页。
    ⑧刘艳:《高校社会资本对社会融资能力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结构视角的分析》,《高教探索》2008年第6期,第45页。
    ⑨卢小珠:《从治理结构角度论公办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2期,第55页。
    ⑩孙欣:《地方普通高校办高职教育的探索》,《中国冶金教育》2005年第2期,第56页。
    ①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②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③郑灵芝:《美国高校的管理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发》,《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第34页。
    ④杨克瑞:《荚国高校教师体制的变迁及其现实意义》,《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第77-81页。
    ⑤冯志军:《美国高校内外管理体制评价与借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第4期,第30-32页。
    ⑥李金奇:《美国、德、法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系统的比较——兼谈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12期,第92-93页。
    ⑦华芸:《美国、日本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第10期,第91-92页。
    ⑧夏俊锁、王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传统评述》,《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12页。
    ①张建新:《走向多元——英国高校分类与定位的发展历程》,《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第66-70页。
    ②闵琪:《加强对中国土地的财政调控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1期,第89-92页。
    ③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④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人学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⑤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①杨晓波:《美国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第32页。
    ②阎光才:《国外政府和高校间中介机构的只能特征分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年第6期,第59页。
    ③郭郁烈:《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领导赴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名校学习考察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9页。
    ④孟祥林:《高等学校的行政与学术权力冲突及其管理隐患分析》,《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第1页。
    ⑤李锦奇:《英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借鉴与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第99页。
    ⑥张永兵:《大学、企业、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互动作用——高校领导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培训考察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2页。
    ⑦王冬华、何彬生:《日本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财政资助及其启示》,《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第95页。
    ①盛红:《建国60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回顾》,http://xyw.njutcm.ed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624,2010-09-08.
    ①范惠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演变综述》,《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第1期,第16页。
    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850页。
    ①李庆刚:《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演变论略》,《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8页。
    ②别敦荣:《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刍议》,《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第14页。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2—2394页。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451页。
    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470页。
    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2页。
    ②周远清:《周远清谈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中国教育报》2000年第12期,第1-2页。
    ③屠森林:《新时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回顾、探析与展望》,《理论研究》2000第2期,第15页。
    ④宋文红:《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结构的演变及其启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http://www.people.com.cn,2010-09-08.
    ①《陈至立谈“十五”教育工作》,《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3日,第1页。
    ①范绪锋:《这五年,教育改革巨大突破》,《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3日,第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http://www.people.com.cn,2010-09-0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http://www.people.com.cn,2010-09-0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http://www.people.com.cn,2004-9-16,2010-09-08.
    ①《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之六: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力不断增强》,http://www.wxjy.com.cn/xwzx/ReadNews.asp?NewsID=27113,2010-09-08.
    ②周春光:《学习十七大精神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http://xueersi.jlu.edu.cn/read.php?id=6056, 2010-09-08.
    ③夏鲁惠:《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政策建议》,http://newcms.redhome.cc/view.php?tid-996-cid-89.html, 2010-09-08.
    ④孙霄兵:《2008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任务和政策及其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http://jdzw.jxbsu.com/show.php?itemid=221,2010-09-08.
    ①田慧生:《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58页。
    ①孙欣、杨化仁:《新形势下政府与高校关系的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第27页。
    ①冯振德:《关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一点思考》,http://www.wxjy.com.cn/xwzx/ReadNewss.asp?NewsID=45041,2010-09-08.
    ②黄颖:《我国转型时期“府学关系”的冲突与调适——以政府为主要分析对象》,《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9-13页。
    ①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商务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①黄颖:《我国转型时期“府学关系”的冲突与调适——以政府为主要分析对象》,《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9页。
    ②马陆亭:《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1期,第17页。
    ③贺旻:《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历史考量与最佳维度选择》,《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第45页。
    ①周旺生:《立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②同上,第163页。
    ③同上,第104页。
    ①李厚刚:《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http://policy.sinoth.com/Doc/article/2010/6/10/server/1000061614.htm,2011-03-08.
    ②第三十九条中也使用了“执行”一词,但此处执行的是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共党组织都要执行。
    ③在第四十一条中,校长有“推荐副校长人选”的职权。
    ①王桂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国商界》2009年第9期,第91-92页。
    ②“前款”即该条所列高校校长行使的六项具体职权。
    ①吕炜:《高等教育财政: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187页。
    ②张小萍:《公共财政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优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年版,第99-102页。
    ①《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http://www.zlgc.org/wjzl/index.aspx,2011-03-13.
    ①林玲:《大学教学评估背景下的政府和高校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15页。
    ②迟爽:《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20-22页。
    ①朱清时:《大学同质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6-8页。
    ②朱清时:《培养人才的根本在于去行政化》,《理论参考》2010年第5期,第50页。
    ③林永成:《从政府、社会与大学的关系看大学精神的缺失与弘扬》,《南方论刊》2008年第8期,第61页。
    ①赵福庆、王立华、徐铎厚:《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②赵福庆、吕春玲:《学校自主管理的五大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增刊,第32页。
    ①尤晓建、李翔、刘小龙:《人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21期,第189页。
    ②杨列宁、董汉伟、刘中文:《自主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3期,第46页。
    ①解飞厚:《试论高校自主办学与政府宏观管理》,《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7年第3期,第1页。
    ①邢战雷、孙艳蕾:《高校教师聘任制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文科爱好者》2009年第6期,第27页。
    ①王志刚:《未来高等教育财政改革:隐忧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3期,第7页。
    ①王志刚:《未来高等教育财政改革:隐忧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3期,第7页。
    ①朱德林:《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改革刍议》,《制度建设》2009年第21期,第77页。
    ①朱德林:《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改革刍议》,《制度建设》2009年第21期,第78页。
    ①王长乐:《大学“去行政化”争论的辨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9期,第31页。
    ①罗欣:《我国公立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探究——基于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的教育制度比较》,《网络财富》2010年第8期,第4页。
    ①王文建:《高校自主管理与学生权利救济探析》,《今日南国》2009年第10期,第99页。
    ①石正义:《在自治与控制之间寻求平衡——英法两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比较与启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378-380页。
    ②赵庆典等著:《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①黄颖:《我国转型时期“府学关系”的冲突与调适:以政府为主要分析对象》,《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10页。
    [l]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王均:《中国高校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3]李百超:《高校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问题研究一兼论高校法律风险管理体制创新》,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走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立德树人”系列·第五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唐佐明:《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研究》,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张安富:《合并高校的融合与多校区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谷丽应、阮朝辉、陈刚:《中国民办高校企业化运作模式对公立高校管理的借鉴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赵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段海峰:《行政法视角下的高校管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一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乔锦忠:《学术生态治理: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美)埃伦伯格:《美国的大学治理》,沈文钦、张婷妹、杨晓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李福华:《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尹晓敏:《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大学治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欧阳光华:《董事、校长与教授——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6]洪源渤:《共同治理——论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田爱丽:《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研究——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实践和启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8]严文清:《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9]程星:《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大学管理决策与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David Watson:《高等院校管理与实践指南译丛·高等院校战略管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1]谢家启:《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邢鸿飞、秦雪峰:《高校行政法治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
    [23]蓝劲松:《致知穷理:大学发展的多维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刘献君:《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研究——基丁学术职业管理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连锦波、武博:《高校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6]戴纯玉:《基于战略的大学绩效管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夏]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范怡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崔雪芹:《啊学校长访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9]马俊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李连江:《高校管理与后勤社会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版
    [31]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刘晓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33]姜煜林、朱洪海:《ISO 9000族标准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运用》,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4]柳清秀:《高校风险管理》,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
    [35]董圣足:《民办院校良治之道一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6]李钊:《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7]曹光荣:《高校经营:管理视线新拓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8]“人学战略规划与管理”课题组:《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9]冯倬琳:《研究型大学校长:战略领导·职业管理·职业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0]钟惠英:《高校教师柔性管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张安富:《合并高校的融合与多校区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沈红、沈曦:《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人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高抒:《高校院系管理与社会服务》,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5]唐清利:《合约安排与第三种强制:高校管理个案的法经济学解释》,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上海市高校信息化示范案例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储祖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戴德祥:《高校后勤管理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胡征宇:《社会化进程中的中国高校后勤——国高校后勤优秀理论研究成果集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0]Luc E. Weber:《高校管理:变化中的大学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in a State of Flux》,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1年版
    [5l]李飞:《高校基建管理手册》,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
    [52]龙兴跃:《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育管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李国慧:《司法审查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的限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54]李百超等:《高校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问题研究:兼论高校法律风险管理体制创新》,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55]朱孔军、郑永廷:《大学生管理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6]张代军、范大武:《高校后勤目标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王均:《中国高校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58]孙建华、张志成:《学校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与编排》,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59]吴春霞:《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0]余艳、李喜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1]张树彦、王玉斌:《农业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李维安:《国外高校管理学发展报告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63]山鸣峰:《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山版社2005年版
    [64]漆小萍:《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5]谷丽应、阮朝辉、陈刚等:《中国民办高校企业化运作模式对公立高校管理的借鉴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6]乔兴旺、纪晓丽:《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7]河南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河南省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68]张欣:《高校教师分类激励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69]张晓京:《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基于八所大学的个案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0]乔兴旺、纪晓丽:《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1]范文曜、马陆亭:《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政策一—OECD与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2][美]布伦南(Brennan, J.)著,陆爱华等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一个关于高等院校评估和改革的国际性观点——当代教育理论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章能全、江厚平:《科学建构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版
    [74]张延明:《建设卓越学校:领导层.管理层.教师的职业发展(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75]方圆:《新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6]周俊:《学校管理案例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8]安宗林:《大学治理的法制框架构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9]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刘英:《地方高校债务与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1]林莉:《中国高等学校贷款问题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2]夏中雷;《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与办学规模关系的定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83]刘道玉:《中国高校之殇》,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4]吴宏翔:《艰难的选择: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组织演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5]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基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86]侯慧君:《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与机制系统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7]游庆章:《高校保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张国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9]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0]周运来:《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岳麓书社2009年版
    [91]孙晓峰、朱守良:《高校领导体制与干部管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毕宪顺:《权力整合与体制创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3]刘淑华:《俄罗斯高等教育分权改革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94]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5]叶芬梅:《当代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6]叶金福:《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胡昱:《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98]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9]漆小萍:《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0]朱国仁:《挑战与创新:构建新经济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版
    [101]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中国福利出版社2004年版
    [102]杨德广:《文化视角中的教育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谷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节约效能型高校探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03期
    [2]张锡侯:《民办高校要改革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02期
    [3]巢乃鸩:《新形势下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3期
    [4]王巧云:《二级管理体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与探索——以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第06期
    [5]张樵:《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职业时空》2011年第06期
    [6]魏巍:《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略论地方高校建设的制度创新》,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2期
    [7]刘峥:《组织扁平化: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趋势》,《价值工程》2011年第15期
    [8]张敬:《完善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第05期
    [9]陈巧:《浅谈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05期
    [10]夏红:《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第03期
    [11]丁三青:《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读赖雄麟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论》,《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第02期
    [12]谢晓芳:《从官府之治到学府之治——我国高校校内管理体制的问题和改革方向》,《江苏高教》2011年第03期
    [13]王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高校管理决策机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
    [14]李华忠:《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变迁中的政校关系及其内涵》,《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02期
    [15]赵军:《基于学科组织的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管理体制架构研究》,《教学研究》2011年第01期
    [16]周文成,《和谐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江苏高教》2011年第02期
    [17]张功员:《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2期
    [18]张笑坤:《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科技和产业》2011年第02期
    [19]汤文婷:《论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去行政化”的困境与出路》,《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18期
    [20]易凯:《当前国内公办与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之比较》,《湘潮(下半月)》2010年第12期
    [21]武宜忠:《论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
    [22]李春玲:《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路径选择——基于Z省的调查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3期
    [23]张宁庆:《关于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36期
    [24]李福星:《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中国轻工教育》2010年第06期
    [25]刘宝庵:《从高校扩招十年谈高校管理体制创新》,《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第12期
    [26]孙福金:《香港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营经验》,《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第05期
    [27]康翠萍:《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实践反思与现实选择》,《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04期
    [28]许德章:《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构建》,《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29期
    [29]余渝娟:《从委托代理关系探求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途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0期
    [30]王凯:《美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05期
    [31]邱建国:《论质量管理原则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推广》,《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4期
    [32]唐祥云:《浅谈高校管理体制创新》,《世纪桥》2010年第19期
    [33]田一聚:《1978~1999年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10期
    [34]贺小飞:《行业特色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路径》,《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第03期
    [35]王金海:《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讨》,《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7期
    [36]李亚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高校管理体制创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第09期
    [37]张欣:《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岗位设置与分级聘用若干问题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02期
    [38]白帆:《普通高校人才引进后续管理体制的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第04期
    [39]林力:《简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06期
    [40]向玥悦:《论服务型高校管理体制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20期
    [41]潘懋元:《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第四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演讲摘编》,《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3期
    [42]徐绪卿:《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05期
    [43]徐远火:《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权力整合与制度创新》,《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03期
    [44]杨勇:《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45]白帆:《关于当前国内高校人才资源管理体制弊端的研究》,《沧桑》2010年第06期
    [46]李娜:《以人为本语境下服务型高校管理体制架构路径略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47]李百齐:《浅谈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第05期
    [48]王茜:《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3期
    [49]周克元:《从儒学中庸之道的反思中构建高校柔性管理体制》,《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第02期
    [50]张文忠:《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03期
    [51]张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卷调查分析——以某地方高校为例》,《科技信息》2010年第01期
    [52]徐绪卿:《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促进民办高校规范管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
    [53]刘智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与展望》,《科学教育》2010年第01期
    [54]袁秀珍:《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30期
    [55]赵文彬:《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5期
    [56]钟志华:《加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07期
    [57]王务均:《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改革历程综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6期
    [58]赵春玲:《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初探》,《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6期
    [59]赵春玲:《高校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初探》,《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6期
    [60]秦竞芝:《服务行政视阂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探讨》,《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61]支娜娜:《如何创新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文教资料》2009年第31期
    [62]刘家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非行政化的方向》,《学术论坛》2009年第11期
    [63]陈汉强:《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述论》,《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第05期
    [64]王彦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权力失衡与改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09期
    [65]夏鲁惠:《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0期
    [66]陈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分析与创新策略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09期
    [67]徐银燕:《治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消费导刊》2009年第16期
    [68]龚月红:《关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第08期
    [69]刘琴:《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3期
    [70]峻峰:《努力构建有利于高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关于管理重心下移及制衡机制问题的调查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1期
    [71]冯晓民:《基于和谐理念的高校院(系)管理体制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3期
    [72]常韬:《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结构改革的特点与方向》,《中国教师》2009年第S1期
    [73]王秋峰:《<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管理体制的影响》,《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第07期
    [74]杨宁:《俄罗斯高校管理体制的民主化进程——基于前苏联与俄罗斯的比较研究》,《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第04期
    [75]黄治国:《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3期
    [76]常瑜:《美国高校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自主办学的启示》,《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02期
    [77]张勇:《高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管理体制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0期
    [78]李小芬:《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第07期
    [79]张爱淑:《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探究》,《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09期
    [80]倪国玉:《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第02期
    [81]廖少纲:《大部制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科技与管理》2009年第02期
    [82]廖江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弊端及对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01期
    [83]陈丽萍:《创新管理体制建设高水平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2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调研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03期
    [84]赵林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民主运行机制探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02期
    [85]杨汝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念与意识》,《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第02期
    [86]孙秀斌:《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沿革、现状及改革模式》,《科学决策》2008年第11期
    [87]赵树民:《高校管理体制中“科层管理”探析》,《科技信息》2008年第35期
    [88]张应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06期
    [89]徐浪:《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跬步推进》,《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90]吕雪峰:《合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模式探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第12期
    [91]史林:《论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创新》,《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92]戚业国:《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趋势》,《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1期
    [93]马立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向企业学习——试论高等学校管理的企业化取向》,《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05期
    [94]张乐天:《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回顾与反思》,《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05期
    [95]宋丽荣:《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启示》,《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04期
    [96]崔立锋:《试论高校危机管理体制的构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04期
    [97]田虹:《关于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09期
    [98]张慧云:《论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04期
    [99]王婷婷:《我国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革新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04期
    [100]刘柱恒:《高校管理体制中的契约关系分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第21期
    [101]缪鑫平:《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第06期
    [102]战子玉:《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02期
    [103]孙丽君:《关于创新我国高校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第01期
    [104]张爱淑:《澳大利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以斯文本科技大学为例》,《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第03期
    [105]龙树德:《新时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目标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03期
    [106]杨勇:《英国大学管理体制及其对贵州高校的启迪》,《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01期
    [107]张永莉:《高校教务分层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3期
    [108]司林波:《全国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02期
    [109]刘海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对高校行为的影响研究》,《江苏高教》2008年第03期
    [110]杨雪梅:《简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03期
    [111]邓和秋:《创新高校管理体制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02期
    [112]王维国:《关于深化西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青海师专学报》2008年第02期
    [113]沈文叶:《论高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文教资料2008年第04期
    [114]董剑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跨文化思考》,《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03期
    [115]潘心纲:《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思考》,《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4期
    [116]洪林:《我国高校基层科研组织模式及其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12期
    [117]马立涛:《高校管理的行政化应该改革——试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06期
    [118]胡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管理体制创新》,《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7年第04期
    [119]樊秀娣:《高校管理体制建设的一个开拓性尝试——同济大学开展校内院系办学绩效评估的实践与思考》,《评价与管理》2007年第01期
    [120]李巧针:《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现代教育科学》2007 年第11期
    [121]王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应关注的问题》,《发展》2007年第12期
    [122]应三潮:《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9期
    [123]秦蓓:《新形势下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体制及发展趋势》,《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05期
    [124]钟世娟:《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之二元权力结构》,《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28期
    [125]温宁:《关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重心下移及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3期
    [126]郭明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08期
    [127]陈爱香:《关于我国高校责任成本管理体制的设立与实施探讨》,《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第05期
    [128]李霞:《对高校管理体制的分析与思考》,《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年第04期
    [129]戴林富:《关于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第14期
    [130]张诚:《论高校管理体制创新》,《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3期
    [131]应三潮:《试论<高等教育法>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文教资料》2007年第23期
    [132]陈岩《加拿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江苏高教》2007年第05期
    [133]黄红富:《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江苏高教》2007年第05期
    [134]杨家海:《学习型组织理论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第04期
    [135]黄林林:《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初探》,《成功(教育)》2007年第0l期
    [136]汤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0期
    [137]李琦:《试论高校管理体制中的科层制管理》,《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第07期
    [138]谭昆智:《构建高校危机管理体制》,《国际公关》2007年第01期
    [139]张晓梅:《科层制与高校的管理体制》,《发展研究》2007年第01期
    [140]陈磊:《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1期
    [141]俞爱宗:《合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1期
    [142]毕宪顺:《试论高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构建》,《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第04期
    [143]徐智德:《我国民办高校的校内管理体制》,《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144]郑灵芝:《美国高校的管理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发》,《科技信息》2006年第02期
    [145]夏登杰:《论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基础——构建高校管理体制新模式》,《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6期
    [146]我国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办学体制比较研究课题组:《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探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06期
    [147]刘勇兵:《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途径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09期
    [148]朱宝泉:《分灶吃饭和谐管理——关于高校现行体制马太效应的现实思考》,《甘肃农业》2006年第09期
    [149]张树安:《教学型民族高校“五位一体”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经济师》2006年第09期
    [150]刘建平:《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建设营造培育创新人才环境》,《云南电大学报》2006年第02期
    [151]朱宏伟:《改革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培养创新人才》,《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第08期
    [152]陈婷:《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论政府与高校行政管理关系》,《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153]张宗海:《对区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2期
    [154]王华:《浅谈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几点体会》,《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155]戈国华:《论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科技广场》2006年第03期
    [156]杜鹏:《澳大利亚高校科研管理体制考察报告》,《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03期
    [157]陈中华:《构建高校一级管理体制新模式初探》,《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03期
    [158]杨红英:《从“学习型组织”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159]易兰华:《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看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01期
    [160]邓海娟:《“依法治校”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02期
    [161]廖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高教探索》2006年第02期
    [162]李建超:《香港高等教育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启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1期
    [163]张清献:《国外私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及启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01期
    [164]袁祖望:《学院制与高校纵向管理体制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第01期
    [165]何开莲:《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市场》2005年第32期
    [166]李战军:《对推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国际化进程的探讨》,《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03期
    [167]朱君强:《以人为本,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S1期
    [168]洪雪辉:《高校环境下的管理体制改革及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08期
    [169]周清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170]陈洪林:《深化地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高教论坛》2005年第05期
    [171]易兰华:《试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9期
    [172]王泉超:《从高校管理体制看科层制》,《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5期
    [173]孙阳华:《校本管理——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之路》,《教书育人》2005年第29期
    [174]袁祖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及动力》,《江苏高教》2005年第04期
    [175]郭剑波:《政府管理模式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浅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
    [176]李小元:《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刍议》,《特区经济》2005年第02期
    [177]孙阳华:《真正贯彻落实“校本管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第01期
    [178]宋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教育经济学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03期
    [179]毕宪顺:《建立现代人学制度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第02期
    [180]赵雷:《高校科层式管理体制的反思与重构》,《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第04期
    [181]张红梅:《高校管理体制讨论》,《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02期
    [182]孙文明:《试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领导权威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4期
    [183]卢小珠:《从治理结构角度论公办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2期
    [184]肖瑛:《关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若干关系问题的反思》,《教育与现代化》2004年第04期
    [185]姚成荣:《用战略眼光审视高校领导管理体制》,《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Z3期
    [186]李玉侠:《采用全新体制,促进专升本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改革走向初探》,《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03期
    [187]项贤明:《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6期
    [188]赵雷:《高校科层式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改进》,《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04期
    [189]《创新高校管理体制,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宁夏大学学院实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3
    [190]钟玉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动态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第03期
    [191]高云:《创新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发展》2004年第05期
    [192]童兆颖:《深化高校体制改革提高高教管理水平》,《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4年第03期
    [193]单鹰:《三省市高校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调研情况的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01期
    [194]朱明炬:《“教授会”与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第01期
    [195]闫爱青:《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应改革》,《科学之友》2003年第10期
    [196]冯志军:《美国高校内外管理体制评价与借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第04期
    [197]陈惠颖:《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与方向》,《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2期
    [198]黄元国:《论技术——经济环境对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影响》,《云南教育》2003年第06期
    [199]乔学斌:《关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1期
    [200]张春梅:《浅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资源利用效率》,《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02期
    [201]张金姬:《高校管理体制之我见》,《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03期
    [202]苏建忠:《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管理体制》,《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年第01期
    [203]叶美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2期
    [204]安秀荣:《关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年第02期
    [205]凌新华:《构建现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理性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05期
    [206]肖起清:《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