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巩固边陲,将征南大军和大批内地平民发至贵州屯田。这些移民的居住地被称为屯堡(pǔ),这些移民也被称为屯堡人,是他们改变了贵州的历史进程。尽管生活在黔中多民族的包围圈中,来自江淮的屯堡人,却在远离故乡的封闭大山里,牢牢固守着祖先的文化根脉。可以说,安顺屯堡文化是明代江南汉文化的活标本,也是贵州建省以来历史开发的见证。
     从国家层面和历史进程来看,屯堡是独特的汉民族亚文化族群,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而从黔中地域看,屯堡又有相对的普遍性,它是一个空间分布纵横上百公里、人口达到上百万的地缘现象。无论从其类型特征看,还是从贵州农村的典型性、代表性看,对屯堡进行研究都很有必要。
     近年来,国内外对屯堡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在这些研究中,对屯堡地区农业和农村变迁的研究是极为鲜见的,这就为本研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转型之际,对屯堡农村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寻找其历史变迁的规律,并从各种环境因素中予以合理的解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弥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足,而且通过对屯堡地区的重新认识,还能为现实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变迁方向提供真实信息和启示。并且,为同样具有丰富的传统资源的欠发达地区,在传统农业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化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与其他产业、农村与城市相互关系等方面提供较好的范例。如果在特殊性的基础上寻求到更大的统一性,还可以给全国广大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有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以二十世纪为研究时段,以农业变迁为主线,屯堡地区为研究对象,苏南地区为比较对象,系统地回顾了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的历程,进而分析其发展的动因,并结合屯堡的现实情况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提出未来屯堡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构想。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
     绪论包括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资料来源、研究的重点和结构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是屯堡地区自然生态与社会背景。首先介绍了安顺屯堡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明清时期屯堡亦农亦商的家庭经济和内源性的社会文化。最后探讨了屯堡传统农村社会的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对比的基础。
     第二章是屯堡地区传统农业延续与渐变(1919—1948)。本章从农业生产、传统副业、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屯堡农业的变迁情况。继而分析了影响屯堡地区农业变迁的因素。本章小结探讨了民国时期屯堡传统农业变迁的特征,最后表明屯堡地区尽管出现了一些近代化因素,但由于缺乏成熟的自生变量,最终未能完成农业的近代化变革。
     第三章是屯堡地区农业的曲折发展(1949—1978)。考虑到中国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结构性变革,本章首先按国家推进公社化运动的先后,回顾了屯堡地区在土改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的演进过程,进而探讨了公社化进程中屯堡农业和农村社队企业的发展情况,并着重分析了屯堡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简要评述人民公社时期屯堡农业变迁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启示。
     第四章是屯堡地区农业变革与发展(1979—至今)。中国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创造了辉煌的农业绩效,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本章首先回顾了屯堡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然后研究了农业生产的现代转型及农村副业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而探讨了阻碍屯堡农业转型的诸因素,最后表明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推动下,屯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但仍未能突破旧有结构的束缚。
     第五章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屯堡地区农业变迁透视。主要是在前四章基础上所做的一个总结性论述。本章梳理了二十世纪屯堡农业变迁的历程,进而分析了屯堡地区农业变迁的动因,最后通过屯堡经验和实践的总结,表明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必须充分结合传统资源与现代发展要素
     第六章是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发展对策。首先分析了当前屯堡发展的困境和历史机遇,进而对屯堡农业与农村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具体思路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完善农地制度,推进农村健康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经商能力,推动屯堡非农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后是五个附录。
     本研究表明:
     1、任何单一因素孤立地解释农业发展,尤其是长时段农业发展的动因都很可能会失之片面。如果说人类无限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那么资源状况、技术、制度与文化传统都是决定不同发展模式及其潜力的条件与约束。因此,全面、动态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包括资源、技术、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它们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相互之间亦构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2、屯堡村寨从明清开始就走上了以农兼商、以农兼工的农商(工)经济道路。物质资源的禀赋,使农业成为根本;经商赶场作为有重要技术支持的收入渠道;手工加工多样化是对家庭生活需要的补充,传统经济形式一直持续至今。由于家庭经营有其他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好处和与传统社会稳定的高度可融性,因此,屯堡农业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在家庭内部展开,依靠民间力量来推动。屯堡发展模式的特征即为以农业为主的兼业化和个人自立基础上的合作。
     3、根据内源发展理论,屯堡地区的发展问题必须从其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特有的发展优势,将现代发展与其传统知识和文化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找到屯堡的发展根基。在缺乏成熟的自生变量的屯堡地区,外来科技和观念的渗入很重要,但要使其作用持久,还有赖于变迁者自觉参与与适时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因此,地方政府对屯堡地区的扶持要在文化传统等非货币因素方面多下些功夫,以尊重人、发挥人的能力为中心,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参与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屯堡地区的经济滞后现状。
     4、结合屯堡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屯堡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剩余劳动力的力量,开发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适用技术,建立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以增产粮食为核心,经济作物为现实优势,以林牧业为开发重点,使农业经济形成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战略性的转变。
     5、屯堡实践证明:乡镇工业并非屯堡农村发展的唯一选择。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同,本土发展经验的积淀不同,其产业选择和经济结构的独特性也应成为可以理解的发展模式。屯堡地区家庭经济结构与乡村旅游、综合农业、传统农村副业、商业的现代改造的可融性,显示了在经济领域,传统资源与现代经济运作相结合而形成另一种农村发展模式的可能性。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相反,利用内生性的传统资源,就能够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这是一种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的创造性建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
Tunpu is a valuable and abundant old culture legacy, which is created in Ming Dynasty about 600 years ago when Emperor Zhu Yuanzhang sent frontier guards and groups of average people to the frontier which was called Tunpu, and these immigrates were named as the Tunpu people. It was them who changed the historic progress of Guizhou. Though they lived among multi-ethnic groups, those Tunpu people from Yangtze-Huai area, they reversed their cultural essence in the closed mountainous area. In other words, the culture of Tunpu in Anshun not only symbolizes the culture of the Han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also witnessed historic development.
     Recentl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es about Tunpu home and abroad, but few is about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in this region, which provides enough space for my research. At the time of transi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a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it is profoundly necessary to integratedly study Tunpu's history and situations of social economy in countryside and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some disciplines of historic transition. Besides, it can be a good example for developing areas with the same conditions when they confront with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e and econom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areas and urban areas. And this thesi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reference.
     Mainly apply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economics、sociology、anthropology, compared with Southern Jiangsu,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in Tunpu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th) century, focusing on the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and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agriculture in Tunpu, the paper provides historical lessons for toda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nd proposes some ideas for Tunpu future development. Except for the introduction ,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choosing the titl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releva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rches , research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focus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etc.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o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ackground including some basic information of Tunp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s both agriculturally and commercially familial economies, traditionally rural society and it provides basis for following comparison.
     Chapter Two introduces continuation and gradual change of it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Tunpu of Guizhou province,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itional subsidiary business, agricutural products' trade etc. Meanwhi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e. The last part focuses on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ransition in Republic of China and shows that, for the lack of self-developed ability, the modern times' transition failed in Tunpu region.
     Chaper Three is about agricultural flex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State's establishment to Reform and Opening.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the author arranges this chaper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grarian Reform, Cooperation of Agriculture, People's Commune.And it reviews the agricultural changing process in the People's Commune Movement. The further research cover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eam' enterprise and analyzes those restricting factors in Tunpu by comparing with Southern Jiangsu. Finally there is a summary of experience and lecture for People's Commune system.
     Chapter four i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output-related responsibility contracting system, it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drew much attention and became a popular problem. Firstly, there is an analysis about some changes of praedial system. Secondly, studies on some vicissitudes of farm products' market besides farming sidelines. And then the further discussion goes to blocks in Tunpu and states that though Tunpu mad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of systems, it is still hard for Tunpu to break obstacles of the old system.
     Chapter five is an analysi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agricultural transition in Tunpu. It is a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last four chapters. It concludes the historic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in 20~(th) century and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about its motivating factors and facts show the transi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should combine with traditional resources and modern elements by studying Tunpu'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Chapter six is some studies about Tunp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At present, Tunpu faces difficulty and opportunities, so author makes some proposal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in Tunpu, such as bettering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ng with the help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eforming land system; optimizing agriculturally and rurally econimical structur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s non-agricultural economy; protec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oos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Five appendixes are at the end of this dissertation.
     This research shows:
     1、It will be unilateral to analyze the segmentary cause for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technology, systems and culture will determine its developmental modes and potentialities. Whereupon, dynamic agriculture should contain those four elements mentioned above.
     2、As farmers, farming is their economic basis. Bu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decreasing farmland made them choose the various living ways, including agriculture、commerce and handicraft industry.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familial work, the economic devlopment of countryside mainly depends on the force of family. Thus, there are two features of its developmental modes—paying attention to two or more work on the basis of business and cooperating by taking private development as the foundation.
     3、By combinating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modern development, we can find the true basis for Tunpu's development. Although external int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it can't sustaining work without people's participation. As the saying goes:"People can't be developed; they can only develop themselves". Therefore, local government needs to take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and inspire pople's creativity and positivity, it will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lagging in Tunpu region.
     4、Because of uniqu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unpu should have its own developmental traits. In other words, modern transition of countryside needs to take advantage of surplu-labor, exploit pratical technology based on traditional one and reinforc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ast, all of which help establish the agriculturall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forest. And with the core of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rice, the key point of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Tunpu can achieve strategic transition. In short,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should accord with local circumstance to find a right direction for its development.
     5、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isn't the unique choice for Tunpu.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natural、economic、social condition, each area should choose suited developmental pattern. In fact, there isn't an insurmountable gap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refore, it will accelerat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transition by utilizing endogenetic traditional resources.
引文
[1]桂晓刚:试论贵州屯堡文化,《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2]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86页。
    [1]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54页。
    [2]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5-32页。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衣保中等:《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东北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9页。
    [2][美]弗农·拉坦著,北京农林科学院情报资料室译:《农业研究政策》,科学出版社,1984年。
    [1][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
    [2][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著,吴伟东等译:《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1993年。
    [3]胡必亮、郑红亮:《中国的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171-188页。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卢晓衡等译:《内源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9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卢晓衡等译:《内源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页。
    [2]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8-42页。
    [1]龚文静:地域文化资料的开发与地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以黔中安顺屯堡文化资料的开发为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百户所以百户为官长,统兵一百二十人,分两总旗,十小旗。
    [2]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长官曰千户,统兵一千一百二十人。
    [3][清]张廷玉:《明史·食货一》。
    [4]《大明会典》卷18。
    [5][明]谢东山、张道编纂:《贵州通志·兵防》。
    [6][明]谢东山、张道编纂:《贵州通志·土田》。
    [7][民国]《平坝县志·民生志》,油印本,第95-96页。
    [1]范增如:安顺屯堡分布格局及其原因,《安顺文艺》,2003年第2期。
    [1]图例:◎卫城、州城;○屯堡村寨;⊙卫属站、铺、哨所在地。
    [2]《大明会典》卷155。
    [1][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地理志》卷15。
    [2][清]张廷玉:《明史·食货一》。
    [3][民国]《续修安顺府志·氏族志》卷4。
    [4][嘉靖]《思南府志》卷1。
    [5]《明经世文编·盐政考》卷431。
    [1][民国]《续修安顺府志·氏族志》卷4。
    [2]《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卷101。
    [1]《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256。
    [1]《安顺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5页。
    [1]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31-46页。
    [2][清]张廷玉:《明史·食货一》。
    [3]明代赋役征收的方法,夏税秋粮中的米麦称为“本色”,折成钱、钞或其他实物的称“折色”。
    [1]吴羽:《安顺屯堡史料类编·安平县志》、《安顺屯堡史料类编·家谱》,打印稿,2004年。
    [2]《安顺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18页。
    [3][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24。
    [4][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4。
    [5][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安顺府》卷1。
    [1][民国]《镇宁县志》卷4。
    [2][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0。
    [3]《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202。
    [4]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71页。
    [1]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5页。
    [2][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7。
    [3][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4。
    [4][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7。
    [1]贵州省安顺市政协宣教文卫体委员会编:《安顺文史资料》,内部资料,第61-65页。
    [2]《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第218页。
    [3][清]张澍:《续黔书·蜡树》。
    [4]翁家烈:《夜郎故地上的古汉族群落——屯堡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8-105页。
    [1]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79-85页。
    [1]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91-100页。
    [1][清]许瓒曾:《滇行纪程》,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
    [2][嘉靖]《贵州通志》卷3。
    [1][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4、5、6。
    [2]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86-88页。
    [3][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4。
    [1][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
    [1]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86-88页。
    [2]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第204页。
    [1]《胡氏族谱·家训》。
    [2]桂晓刚:试论贵州屯堡文化,《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2][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5。
    [3][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4。
    [1]杨国安:长江中游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及其变迁(1386——1911年),见:陈峰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7-428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45。
    [3]宣德八年(1433)建普定卫学。
    [1][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5。
    [2][道光]《安平县志》卷5。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93-194、197-207、214-217页。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8-47页。
    [1]据统计,1934年全国平均指数,自耕农为46%,佃农、半自耕农为54%。参见《中国经济年鉴》,1935年第3编,第7章,“租佃制度”。
    [2]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3页。
    [3]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5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2页。
    [2]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5页。
    [3][道光]《安平县志·土产志》第4卷。
    [3][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4。
    [4]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4-235页。
    [1]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4页。
    [2]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2页。
    [1][民国]‘续修安顺府志初稿》。
    [2]《安顺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27、133页。
    [1]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6页。
    [2][民国]《续修安顺府志·民生志》卷4。
    [3]肖觉天:《禁烟督察处贵州分处考查黔省禁烟情况呈》,见:马模贞主编《中国禁毒史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4]《贵州省最近三年每年种烟数量及税额一览表》,《禁烟半月刊》,第1卷第3期。
    [1]《安顺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78页。
    [2][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梁小民译:《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3页。
    [3]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69页。
    [4]伍效高:《征收鸦片特税的内幕》,《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
    [5]朱崇演等:《周西成在贵州的新建设》,《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6]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重庆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1]《西南实业通讯》,1944年,第15卷。
    [2]《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编委会:《贵州六百年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69-370页。
    [1]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44页。
    [2]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38页。
    [1]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安顺出版社,1983年,第243页。
    [2]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18页。
    [3]《安顺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14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75-277页。
    [1]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81-84页。
    [2][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17。
    [3][道光]《安平县志》卷4。
    [1][英]H·R·戴维斯著,李安泰等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2]林刚:《再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近代中国》第7辑,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第203-206页。
    [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第238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48-949页。
    [2]在马车上装上刹车木,并在木轮上钉胶条,增加弹性,减少木轮磨损,名为“花轮马车”。此后,还在一些马车上改装旧汽车轮胎,名为“汽轮马车”。
    [3]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100页。
    [4]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86-88页。
    [1]Commercial Reports,1869—1871,汉口,第19、192页。
    [2]《中国中南部的贸易报告》(1898年),见: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第1554页。
    [3]《湘抚端方自开商埠筹办情形折》,见: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南历史资料》,1980年第1期,第211、212页。
    [4]《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报告书》(1896—1897年),见: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第1429页。
    [5]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99页。
    [6][民国]《镇宁县志·民生志》。
    [1]贵州省安顺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顺文史资料第12辑》,内部资料,第181-188页。
    [2]增加了旧州、吊屯场(即跳灯场)、幺铺、二铺、大小鸡场屯、羊武、林陇、羊虎场、回龙新场、马路场、蒙浪场、补堆场、狗场、山京场及安顺城之牛场、花街、米街等17个集场。
    [3]曾芸:民国时期贵州屯堡地区米价分析,《中国农史》,2008年第1期。
    [4]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0页。
    [5]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3页。
    [1]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10页。
    [2]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第287页。
    [3]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其评价,《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第534页。
    [4]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184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1-102、116-121页。
    [5][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等编:《安顺府志》卷45。
    [1]秦和平:鸦片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及其种植面积考订,《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2]《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
    [3]梁启超:《政闻时言湘乱感言》。
    [4]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军费无着,乃在各省陆续设置厘金局,对过境货物征收过境税,是谓“厘金”。税率初为值千抽一,其后逐渐增加。据《大清会典》记载,贵州设厘金局始于同治十三年(1874),共二十五处。贵阳府及安顺府厘金局均设于城内。
    [1]《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第268页。
    [1]均为年息。《中国经济年鉴》第5章,“金融”,1934年。
    [2]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4页。
    [3]《册亨县乡土志略》第6章,“经济”,1936年。
    [1]《贵州省民国三年度国家收支决算四柱简明总表》。
    [2]杨万选:《贵州省大定县农民》。
    [3]《贵州华洋义赈会长致蒋中正等电》。
    [4]贵州省档案馆档案,全宗60。
    [1]《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编委会:《贵州六百年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3页。
    [1]《湖北金融研究(增刊)》,1983年第4期。
    [2]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24-1025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20-121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21-122页。
    [1]《安顺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27-129页。
    [2]《安顺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15-117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14-11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秀区志·交通》,打印稿,第1-5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85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93-215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21-223页。
    [2]《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27-228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0-733页。
    [2]《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15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5-768页。
    [2]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1-762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81-286页。
    [2]《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52-253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99-300页。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5-89页。
    [1]顾松年、徐元明等:《苏南模式研究》,南京出版社,1990年,第16-18页。
    [2]胡必亮、郑红亮:《中国的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171-188页。
    [1]《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628-641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279-318页。
    [2]《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21-223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05页。
    [1][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7、11、510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508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25-126页。
    [1]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64页。
    [1]《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编委会:《贵州六百年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55-756页。
    [2]《大西桥镇志》编纂委员会:《大西桥镇志》,打印稿,第140-142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03、208页。
    [1]曾芸: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及动因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秀区志·农业》,打印稿,第48-88页。
    [1]农户之间按照自愿互利原则,自发组成的联户林场,亦叫合作林场。
    [2]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秀区志·农业》,打印稿,第105-107页。
    [3]《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14-215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52-253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45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64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70页。
    [1]《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编委会:《贵州六百年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58-660、763-770页。
    [2]《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54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秀区志·农业》,打印稿,第162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30-131页。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2]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秀区志·商贸》,打印稿,第40-42页。
    [1]《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编委会:《贵州六百年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72-774页。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16-318页。
    [2]江苏省统计局编:《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4年版。
    [3]王玉贵、娄胜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群言出版社,2006年,第543页。
    [1]谢经荣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农地租赁问题及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2]谢经荣、叶剑平、王玮:《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农地租赁问题及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1]黄爱军:苏南土地规模经营速度减慢的原因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11期。
    [2]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3]胡必亮、郑红亮:《中国的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180、188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6、327页。
    [1][美]B.F.约翰斯顿、J.W.梅勒: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美国经济评论》,1961年9月号第51卷,第566-593页;经济发展初期农产品的增长:关系、问题与前景,《印度农业经济学杂志》,1962年4-6月号第17卷,第29-46 页;低收入国家的农业发展过程,《农业经济学杂志》,1962年8月号第44卷,第700-716页。
    [1]杨万江:《农业现代化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转引自[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著,刘守英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4页。
    [1][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著,吴伟东等译:《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43页。
    [2][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6页。
    [3]洪民荣:《市场结构与农业增长》,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1]顾焕章等著:《中国农业发展之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第35-36页。
    [2][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09、146-153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87页。
    [2]《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29页。
    [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61页。
    [2]贵州省安顺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顺文史资料第8辑》,内部资料,1987年,第24-25页。
    [3]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407页。
    [1]宋修文:《九溪村志》,打印稿,第96-97页。
    [2][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
    [3]罗伯特D.史蒂文斯、凯瑟L.杰勃勒:《农业发展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0页。
    [4]王思明:《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第167-169页。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2]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11页。
    [1]卢福营:农村非农化的村落特色及其启示——以浙江省义乌市后乐村为个案,《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2]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1]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2]沈红、周黎安、陈胜利:《边缘地带的小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6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07页。
    [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272页。
    [2]《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志》,打印稿,第139页。
    [3]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秀区志·商贸》,打印稿,第48-49页。
    [1]黄粟嘉: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农业考古》,2000年第1期。
    [2]郑有贵:50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运作及其启迪,《农业考古》,1999年第3期。
    [1]刘志文、肖静:西部地区可持续农业技术变迁的对策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28-330页。
    [2]孙小燕,王厚俊:城镇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分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年第3期。
    [1]刘彦随、鲁奇:苏南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及对策,《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第2期。
    [1]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87-191页。
    [1]和荣:《西部开发动力论》,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5页。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37-341页。
    [1][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投资》,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5页。
    [1]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14-216页。
    [2]曾福生、李明贤:《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古利、宋军: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进步,《农业经济》,1998年第10期。
    [1]刁怀宏:《双层经营体制的农地产权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32页。
    [2]曾芸:中国古代“一田两主制”对当今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期。
    [1]邓大才: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创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
    [2]梁少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析》,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1-22页。
    [1]邹积慧:论农业产业化经营,《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1]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3-254页。
    [1]卢福营:农村非农化的村落特色及其启示——以浙江省义乌市后乐村为个案,《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
    [1]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张郭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4-132页。
    [1]曾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以贵州屯堡地区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2]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42页。
    [3]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田松副教授将未发表的手稿无私馈赠,文中许多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思路给笔者极 大的启发,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1]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54-355页。
    [1][清]爱必达修,张凤笙纂.黔南识略[Z].刻本.1847(清道光二十七年).
    [2][民国]安顺志编委会.续修安顺府志[Z].安顺:安顺出版社,1983.
    [3]安顺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安顺地区民族志[Z].安顺:安顺地区民族出版社,1996.
    [4]本书编委会.宋旗镇志[Z].未出版.
    [5]本书编委会.蔡官镇志[Z].未出版.
    [6]本书编委会.宁谷镇志[Z].未出版.
    [7]本书编委会.双堡镇志[Z].未出版.
    [8]本书编委会.七眼桥镇志[Z].未出版.
    [9]本书编委会.旧州镇志[Z].未出版.
    [10]本书编委员会.大西桥镇志[Z].未出版.
    [11]本书编委会.安顺西秀区农业志[Z].未出版.
    [12]本书编委员会.册亨县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13][清]常恩主纂,邹汉勋编.安顺府志[Z].补刻本.原安顺地区档案馆馆藏,1891(清光绪十七年).
    [14][明]陈子能.明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清]鄂尔泰修,靖道谟纂.贵州通志[Z].刻本影印.1741(清乾隆六年).
    [16][明]郭子章纂.黔记[Z].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明万历刻本影印.
    [17]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Z].二(1)1530,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8]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19]贵州省安顺市政协宣教文卫体委员会编.安顺文史资料[Z].内部资料.
    [20]贵州省安顺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顺文史资料[Z].内部资料.
    [21]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秀区志[Z].未出版.
    [22]贵州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爱国主义·屯堡人专集[Z].内部资料.
    [23]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民族调查[Z].内部资料.
    [24]贵州省档案馆档案[Z].全宗39,60.
    [25]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档案馆档案[Z].全宗1.
    [26]胡氏族谱[Z].安定堂,1987.
    [27][民国]黄元操,任可澄纂.续修安顺府志初稿[Z].贵州省博物馆藏,民国.
    [28][民国]江钟岷修,陈廷棻纂.平坝县志[Z].铅印本.1932(民国二十一年).
    [29][明]李东阳.大明会典[Z].扬州:广陵书社,2007.
    [30][清]赖能发.永宁县志[Z].刻本.1750(清乾隆十五年).
    [31][清]梁章钜.浪迹丛谈[Z].北京:中华书局,1981.
    [32][清]刘祖宪纂修.安平县志[Z].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1964.
    [33][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Z].重刻本.1905(清光绪三十一年).
    [34][清]钱泳.履园丛话[Z].北京:中华书局,1979.
    [35][民国]任可澄,杨恩元纂.贵州通志[Z].铅印本.贵阳:贵阳文通书局,1948.
    [36][嘉靖]思南府志[Z].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37]宋修文.九溪村志[Z].未出版.
    [38][明]沈思充修,许一德纂.贵州通志[A].见:镇远府[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9][明]沈庠修,赵瓒纂.贵州图经新志[Z].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40]吴羽等编.安顺屯堡史料类编(初稿)[Z].未出版,2004.
    [41][明]谢东山、张道编纂.贵州通志[Z].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42][清]许瓒曾.滇行纪程[Z].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1967.
    [43][清]萧官,何廷熙纂.思南府续志[Z].贵州省图书馆复印,1966.
    [44][明]佚名编撰.明实录[Z].北京:线装书局,2005.
    [45][清]张廷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46][民国]镇宁县志[Z].未刻版印刷.
    [47][清]张澍.续黔书[Z].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
    [48][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Z].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0.
    [49]张尔俊.中所村志[Z].未出版.
    [50]中国经济年鉴[Z].1934,1935.
    [1]本书编委会.贵州通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2]本书编委会.贵州六百年经济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3]本书编辑委员会.贵州省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4]Bourdieu 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S.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柏贵喜.转型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6]陈峰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曹树基.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8]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江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9]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10]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4][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张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17]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19][美]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0][美]弗农·拉坦.农业研究政策[M].北京农林科学院情报资料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1][法]格扎维·埃格雷夫.经济学与内源发展[M].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8.
    [22]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23]贵州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贵州省军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合编.贵州文史资料选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24]贵州民族研究所.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25]顾松年,等.苏南模式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
    [26]顾焕章,等.中国农业发展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7]顾焕章.科技进步、现代化与农业发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28]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9]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30]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1]海市粮食局,等.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32][英]H·R·戴维斯.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M].李安泰,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33]洪民荣.市场结构与农业增长[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
    [34]洪璞.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吴江县为中心[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
    [35]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36]黄才贵.影印在照片上的文化——鸟居龙藏博士的贵州人类学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37]黄高智.内源发展——质量方面和战略因素[M].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1.
    [38]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9]Huang,Philip.C.C.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 in North China[S.1.].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4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4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42]黄祖辉,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3]胡必亮,郑红亮.中国的乡镇企业与乡村发展[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4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5]蒋伏心,胡同恭.加快江苏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6][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47][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译.上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48]靖雪青.东西部经济合作论[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2.
    [49][美]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0][美]罗伯特·D.史蒂文斯,凯瑟·L.杰勃勒.农业发展原理——经济理论和实证[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51]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2]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3]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54]李宗正,等.西方农业经济思想[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卢晓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56]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7]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8]马模贞主编.中国禁毒史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59]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
    [6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62]Popkin,Samuel.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al in Vietnam[S.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63][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4][美]塞缪尔·亨廷顿,[美]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5]Schultz.Theodore 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1.].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66]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7]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68][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M].吴伟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9][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M].沈金虎,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0]沈红,周黎安,陈胜利.边缘地带的小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71][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李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2][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3]王铭铭.走在乡土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4]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75]王思明.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76]王玉贵、娄胜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77]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8]翁家烈.夜郎故地上的古汉族群落——屯堡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
    [79]翁乃群主编.南昆八村(贵州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80]吴艳红.明代充军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8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2]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3]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84][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5][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86][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投资[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87]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8]谢经荣,叶剑平,王玮.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农地租赁问题及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89]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90]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1]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
    [92]燕达,高冰.六百年屯堡——明王朝遗民纪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93]杨万江.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4]于峥嵘.岳村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5]袁少芳.汉族地域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96]曾福生,李明贤.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97]周春元,等.贵州古代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98]赵靖主编.穆藕初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9][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程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0]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01]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2]中国史学会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3]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104]朱通华,等.苏南模式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5]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06]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7]张军,王晓毅,王峰.传统村庄的现代跨越[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108]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09]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0]郑振强.最后的屯堡[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11]郑振强.大山深处的屯堡[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3.
    [112]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114]赵冈.永佃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15]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陈国安.汉民族对贵州开发的影响和作用学术讨论会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4).
    [2]陈连开.20世纪汉民族研究概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6).
    [3]陈训民.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2(5).
    [4]陈庆德.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的人类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1).
    [5]戴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变迁[J].中国农史,1997(2).
    [6]邓大才.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创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3).
    [7]范增如.明代普定卫戍屯官兵原籍考—兼谈“十八指挥定黔阳”[A].见:2005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屯堡文化研讨会交流资料[Z].2005瀑布节屯堡文化活动周西秀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西秀区人民政府编印,2005.
    [8]范增如.安顺屯堡分布格局及其原因[J].安顺文艺,2003(2).
    [9]范增如.安顺屯堡史话[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1(4).
    [10]古永继.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外地移民[J].民族研究,2003(2).
    [11]古永继.元明清时贵州地区的外来移民[J].贵州民族研究,2003(1).
    [12]古利、宋军.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进步[J].农业经济,1998(10).
    [13]顾焕章,等.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与技术进步[J].农业技术经济,1991(1).
    [14]桂晓刚.试论贵州屯堡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9(3).
    [15]贵阳市政协文史办公室.毒害贵州人民的鸦片[A].见: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Z].
    [16]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J].读书,2002(2).
    [17]何观洲.贵州现状[J].西南研究创刊号.1932.
    [18]况浩林,杨丽琼.近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鸦片毒害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4).
    [19]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禁烟总会编印.各省禁烟概况[J].禁烟月刊(创刊号).1936.
    [20]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
    [21]贺振华.农户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05(1).
    [22]黄爱军.苏南土地规模经营速度减慢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6(11).
    [23]黄粟嘉.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J].农业考古,2000(1).
    [24]黄丽萍,蔡雪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J].当代经济研究,2002(7).
    [25]姜永兴.保持明朝遗风的汉人—安顺屯堡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8(3).
    [26]蒋立松.贵州汉族的特殊群体——屯堡人[J].贵州民族研究,1999(4).
    [27]蒋立松.从汪公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4(1).
    [28]蓝勇.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纳),1996(2).
    [29]李业成.贵州屯堡文化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1995(4).
    [30]李伟华.黔中屯堡文化性质新探[J].贵州文史丛刊,2006(1).
    [31]李富强.西部大开发与应用人类学[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32]黎铎.融而未合分而未化——从屯堡文化看文化个性的形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3]林刚.再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A].见: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C].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34]龙先绪.清代贵州厘金与郑珍的《抽厘哀》[J].贵州文史丛刊,1999(6).
    [35]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J].教学与研究,1995(5).
    [36]卢福营.农村非农化的村落特色及其启示——以浙江省义乌市后乐村为个案[J].中国农史,2005(2).
    [37]罗瑞卿.关于全国禁毒运动的总结报告[J].党的文献,1996(4).
    [38]马俊亚.中国传统商业与近代工业关系辨析[J].史学月刊,1997(3).
    [39]马俊亚.近代江南地区工业资本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初探[J].中国农史,1998(1).
    [40]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2005(1).
    [41]内政部禁烟委员会编印.民国成立后之禁令[A].蒋秋明,朱庆葆.中国禁毒历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42]齐春风.抗战时期国统区与沦陷区间走私贸易述论[J].民国档案,1999(1).
    [43]秦红增.人类学视野中的技术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
    [44]秦和平.鸦片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及其种植面积考订[J].中国农史,2003(2).
    [45]宋惠芳.解读乡镇政府职能嬗变的动因及价值定位[J].南方论刊,2005(12).
    [46]宋蜀华.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5).
    [47]孙修福.蒋介石与鸦片特税[J].近代史研究,1996(1).
    [48]孙兆霞.屯堡乡民社会的特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49]沈仕卫.乡村旅游先行者——平坝县天龙屯堡模式启示录[J].当代贵州,2006(6).
    [50]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2(2).
    [51]王春光,孙兆霞,罗布龙.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对贵州省安顺市J村农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J].浙江学刊,2004(1).
    [52]王金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J].民国档案,1996(2).
    [53]王守义.杨森在贵州禁烟内幕[A].南明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Z].
    [54]王思明.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J].古今农业,2004(1).
    [55]王建革.人口、制度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变迁[J].复旦大学学报,1998(4).
    [56]王秀峰,朱满德,刘超.“四在农家”引导内源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贵州省余庆县为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6).
    [57]汪丁丁.不尚贤……[J].读书,1992(5).
    [58]未署著者.全国各省市登记烟民人数统计数[J].禁烟汇刊.1937(1).
    [59]未署著者.贵州省最近三年每年种烟数量及税额一览表[J].禁烟半月刊,1936(3).
    [60]未署著者.湘抚端方自开商埠筹办情形折[A].见:湖南历史资料[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61]未署著者.资源委员会工矿企业调查资料[J].档案与史学,2003(4).
    [62]未署著者.一千四百余游民问话的结果[J].社会月刊,1929(4).
    [63]翁家烈.屯堡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1(4).
    [64]吴望及.国难与烟毒[J].禁烟半月刊,1931(3).
    [65]吴永明.南京国民政府禁烟述略[J].江西社会科学,1998(7).
    [66]吴羽.屯堡文化的时空构建[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4(3).
    [67]谢本书.论唐继尧[J].近代史研究,1981(2).
    [68]谢赓梅,孟慰苍.贵州烟毒流行回忆录[A].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Z].
    [69]熊宗仁.六百年的延续与变易——屯堡文化研究之我见[J].贵州民族研究,2005(6).
    [70]许达生.苛捐杂税问题[J].中国经济,1933(45).
    [71]杨天宏.清季自开商埠经费的筹措与开支问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2).
    [72]杨瑞珍,陈印军,尹昌斌.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
    [73]游海化.清末至民国时期赣敏粤边区农业变迁与转型[J].史学月刊,2005(6).
    [74]俞鸿均.禁烟与救国[J].禁烟专刊,1936(2).
    [75]袁葵.屯堡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思路[J].理论与当代,2004(9)
    [76]张剑.上海近代农业科技的繁衍与社会变迁[A].见: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77]曾芸.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及动因分析——以贵州稻田养鱼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78]曾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7(6).
    [79]曾芸.民国时期贵州屯堡地区米价分析[J].中国农史,2008(1).
    [80]曾芸.中国古代“一田两主制”对当今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1).
    [81]张践.晚清自开商埠述论[J].近代史研究,1994(5).
    [82]张红字.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几点评论[J].管理世界,2002(5).
    [83]张鸣.爬上妙峰看“村民自治”[J].读书,2001(1).
    [84]张觉力.加快农业的内源性发展必须进行三大改革[J].理论探讨,2004(5).
    [85]郑有贵.50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运作及其启迪[J].农业考古,1999(3).
    [86]朱有志,等.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1997(9).
    [87]周耀明.族群岛:屯堡人的文化策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3).
    [88]邹积慧.论农业产业化经营[J].学习与探索,2005(4).
    [8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选辑.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J].民国档案,2006,(1).
    [90]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其评价[J].近代史研究,1993(2).
    [91]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J].近代史研究,1996(2).
    [92]穆藕初.植棉改良浅说[N].大公报.1915-06-15.
    [93]穆藕初.中华植棉改良社缘起[N].新浦东报.1917-10-18.
    [94]王小梅,李丽.公司制——天龙模式的骄傲与困惑[N].贵州日报,2004-05-28.
    [95]西南区禁烟禁毒委员会.西南区一九五零年禁烟禁毒工作总结[N].新华日报(重庆).195 1-03-15.
    [96]俞宁顺.中国鸦片流祸的概况[N].时事日报,1931-10-04.
    [1]刁怀宏.双层经营体制的农地产权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和荣.西部开发动力论[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梁少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析[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