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儒家神道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古神话蕴涵的精神影响了先秦时期诸学派思想的形成,考察各家学说的神道观念是认识其知识体系和文化见解的必然,也为理解其思想特质和核心理念提供了独特视角。而以往研究先秦儒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政治理念与社会、人性之说,而忽略对其信仰领域的认知,实际上,先秦儒家学说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脉,其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早已渗入了神话思想的特质因素,此种因素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以“神道观”的形式加以展现。我们以先秦儒家神道观作为论题,希望通过此方面的研究彰显儒家深层心理结构和思维特点,透析理性意识与人文精神如何在神道观的背景下闪耀光芒。
     兹将各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章儒家神道观与上古神话关系通论,概述上古神话与神话思想的存在是儒家思想得以保持生命力的一大动源,将其提炼与学说化从而形成“神道观”,对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接受神话影响的同时,先秦儒家又通过“神话历史化”与“神话实用化”改变了神话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阐释先秦儒家“天命”、“天道”观与鬼神观,挖掘其渊源与深刻含义,说明它们是来自于神话思维的信仰观念,是“神道观”的基础内容。“天命”是人们无法驾驭的至高的神秘力量,“天道”是可供认识和掌握的宇宙规律、自然大法。先秦儒家在天命观与天道观的充实与发展中强调“人”的力量和“德”的因素,形成了信仰上天、天命决定论、天人合一等一系列观念。“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千年误读使人们忽略了先秦儒者在神与人,灵与怪,信仰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挣扎,而这种矛盾恰恰反映了神话思维在理性时代的状态。先秦儒家无法做到无视灵魂与生死的理性,天地鬼神仍是其论说武器。
     第四章以神话与仪式的错综关系为突破口,关注了先秦儒家倡导的“礼”“乐”的神圣意义与复杂内涵,及其在其神道观中的地位。仪式是神话的表达方式,神话是仪式的意义载体,而“礼”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仪式的日常化、凝练化与系统化,因此,儒家倡导之“礼”可以成为认识儒家神道观的一个角度,探讨礼中的神话意蕴也可更深刻地理解礼的内涵。祭祀乐到雅乐的演进,先秦儒者扮的演仪式角色和转化,则更进一步体现出先秦儒家在神话与“礼”的复杂关系中的主动作用。
     第五章主要讨论英雄神话与先秦儒家圣人崇拜。先秦儒家观念中的圣人具有冥契天道的神秘力量,作为人伦典范,凭借善谋睿思建立伟大功绩,并以圣王一体的绝高地位,实现人神世界的完美沟通。很多个体形象兼具英雄与圣人的双重身份,从传说的角度看,他是神之子是神话英雄,从儒家安世溯史的角度讲,他是圣人是远古帝王。通天达世,人神同体;建功立业,兴邦除患;道德楷模,人伦典范这三方面的同质性将“儒家圣人”与“神话英雄”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英雄的神话中可以找到圣人的文化原形,从圣人的传说中亦可见神话英雄的精神与命运。
     第六章讨论龙、凤与麟这三种灵物形象出现在儒家典籍中的意义及价值。龙凤麟自产生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较大的发展阶段:一是动物崇拜阶段,二是图腾崇拜阶段,三是灵物崇拜阶段,龙凤形象的最终完善是完整地走过了这三阶段发展历程的结果,而麟则直接由动物崇拜发展至灵物崇拜。发展为祥瑞之兽的龙凤麟又最大限度地被赋予了政治价值与社会意义。
     第七章“水”以隐喻和意象的形态进入了先秦儒家的思维世界之中,先秦儒者借以表达对生命的礼赞,对生死的参悟。水化育万物具有创生之功,象征着破坏与死亡、清洁与再生。河图洛书的出现,又体现了水的巫术价值和神圣意义,先秦儒家对水万能的生发力量与神圣性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先秦儒者认为水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相通,通过类比方式将水代表的自然世界的原则运用于对人类社会的考察。
     本论文想通过对先秦儒家神道观进行系统研究,探寻其思想领域中蕴含的神话因子,揭示出先秦儒家思想被人遗忘和忽略的一面,凸显出宗教内涵与神话思维对儒家产生的重要影响。
Chinese primitive mythology have influence on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of thepre-Qin period, to study the content of myth in their theoretical system is the inevitablerequirement of the cultural comprehension, but also a special perspective of core idea. Inprevious studies, we are involved in humanism and political idea of pre-Qin Confucianism,but neglect the spiritual belief. Pre-Qin Confucian doctrine is the Chinese mainstream ofculture, myth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theoretic system. There are mythologicalcontents in the cognizance of universe, viewpoint on things and the understanding tolife,and mythological view is the manifestation mode in the Confucianism. This articlefocuses on this topic, we hope to reveal the changing course of the myth, and understandtheoretic system, values,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
     The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presented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thological viewand ancient myth, pointing that ancient myth and myth theories is the life source ofConfucian,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for Mythological View. Meanwhile,pre-QinConfucian change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using the MythologyHistoricizing and History Mythologizing.
     In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ird chapter, explain the following concepts: Fatality, TheWay of Nature and Ghosts and Gods Outlook, according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showthat they are the ideas which come from mythical thinking, and they are the basic content ofMythological View. Fatality is a kind of uncontrollable power,which is also theinevitability that still unknown. The Way of Nature is the cosmic law or universal order,which is can be known. Pre-Qin Confucian emphasizes human power and moral factors,which increase humanism of the belief in heaven, and is supposed to create a set of theoriesabout Mythological View including heave worship, fatality determinism and union ofheaven&man. Becaus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to Confucian thought, contradictionbetween god and person become a easily neglected problem. This problem reflect thedevelopment of mythical thinking in rational age. Fatality, The Way of Nature and Ghostsand Gods Outlook are the expression form of Mythological View. In the Spring andAutumn Period, thought of ghosts and gods is extremely popular, which make Confucianmust accept the existence of ghosts and gods, and use them as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t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yth and religious ceremonyas Breakthrough Point, and study the sacred significance of rites and music. Religiousceremony is the expression of myth, and myth is the conveyor of information of religiousceremony. Rites epurate and condense religious ceremony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is anew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mythological view of Confucian. The evolution from the music of Sacrifice to ceremonial music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ts′wizardidentity, which embody active usefulness of pre-Qin Confucia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myth and religious ceremony.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relation between Heroic Mythology and worship of the sage isthe main content. Sage in Confucianism is a combination of man and god, who ownmysterious power and ia a morality model. Sage help common people as the king, andmak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with wisdom. Sage worship in Confucianism is theconnection point of human world and divine world. Heroic Mythology are taken as basicdata of sage legend, and they also have similar nature.
     Dragon, Phoenix and Kylin are three auspicious signs, and they are main contents inthe sixth chapter. Dragon, Phoenix and Kylin go through three stages on the whole: animalcult, totem worship and efficacious thing worship. Dragons and Phoenix complete processof development wholly,but Kylin lose the intermediate process. These three auspicioussigns link with overlord enterprise and show som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last chapter, water is a metaphor in Confucianism. Water is the source of allthings of creation, but also a symbol of death.,it symbolize mysterious sorcery. And derivedfrom people's love and reverence for water is the water culture which is rich in connotation.On the other hand, water has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ith human society.
引文
①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①〔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6-30页。
    ②郑良树《论古籍辨伪的名称及其意义》,《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③李学勤《郭店楚墓文献的性质与年代》,邢文《郭店老子与太一生水》,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王晖,贾俊侠《先秦秦汉史史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1-82页。
    ②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3页。
    ①杨朝明《孔门师徒与原始儒家学派的构成》,《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湾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208页。
    ②杨朝明《孔子家语通解》,齐鲁书社,2009年,第25页。
    ③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三联书店,2009年,第93-94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5-16页。
    ②王晖,贾俊侠《先秦秦汉史史料学》,2007年,第72-74页。
    ①朱金发《先秦诗经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32-33页。
    ②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12页。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4年,第22页。
    ②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7页。
    ①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①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②李学勤《帛书〈要〉篇及其学术史意义》,《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64-65页。
    ①〔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9页。
    ①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310页。
    ②胡适《说儒》,庞朴等编《先秦儒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2页。
    ①赵沛霖《论中国神话的历史命运》,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第50页。
    ②赵沛霖《论神话历史化思潮》,《南开学报》,1994年第2期,第56页。
    ③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3页。
    ①武世珍《神话思维辨析》,《神话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②王钟陵《我国神话中的时空观》,《文艺研究》1984年第1期,第119页。
    ③赵沛霖《论中国神话的历史命运》,《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第48-49页。
    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①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46页。
    ②赵沛霖《孔子发现和肯定神话历史化的重大意义》,《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第72页。
    ①《吕氏春秋·察传》。
    ②赵沛霖《论中国神话的历史命运》,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第50页。
    ①《尚书·益稷》。
    ②《尚书·金縢》。
    ③《诗经·小雅·小宛》。
    ④《诗经·大雅·崧高》。
    ⑤《周易·乾卦》。
    ⑥《周易·离卦·彖辞》。
    ⑦《尚书·汤诰》。
    ⑧《尚书·太甲上》。
    ⑨《诗经·周颂·我将》。
    ⑩《诗经·小雅·小弁》。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00页。
    ②汤一介《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第6页。
    ③钱逊《先秦儒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①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1000页。
    ①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11页。
    ②《尚书·尧典》。
    ③《尚书·胤征》。
    ④《周易·师卦》。
    ⑤《周易·否卦》。
    ⑥《诗经·大雅·荡》。
    ⑦《尚书·甘誓》。
    ⑧《尚书·咸有一德》。
    ⑨《论语·颜渊》。
    ⑩《左传·成公十三年》。
    11《周易·系辞上》。
    ①《论语·为政》。
    ②《管子·牧民》。
    ③《史记·留侯世家》。
    ④《左传·桓公六年》。
    ⑤《左传·庄公四年》。
    ⑥《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⑦《左传·哀公十一年》。
    ⑧《孟子·尽心上》。
    ①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7页。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27页。
    ②《尚书·西伯勘黎》。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26-327页。
    ④《大盂鼎》。
    ⑤《尚书·蔡仲之命》。
    ①司马云杰《大道运行论:关于中国大道哲学及其最高精神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②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三联书店,2009年,第80-83页。
    ③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①《论语·公冶长》。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5-106页。
    ③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六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页。
    ④《论语·雍也》。
    ⑤《论语·子罕》。
    ⑥《论语·尧曰》。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三联书店,2001年,第74-75页,第77页。
    ②《论语·先进》。
    ③《论语·雍也》。
    ④同上。
    ⑤《论语·宪问》。
    ⑥《论语·子罕》。
    ⑦《论语·述而》。
    ⑧《论语·宪问》。
    ⑨《论语·雍也》。
    ⑩《论语·为政》。
    11《论语·为政》。
    ①《论语·季氏》。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宪问》。
    ①《论语·宪问》。
    ②《论语·子罕》。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宪问》。
    ⑤康有为《春秋董氏学》,中华书局,1990年,第111页。
    ⑥《孟子·梁惠王下》。
    ⑦《孟子·离娄下》。
    ⑧《孟子·尽心上》。
    ⑨《孟子·万章上》。
    ⑩《孟子·告子下》。
    ①《孟子·梁惠王下》。
    ②《孟子·离娄上》。
    ③《孟子·万章上》。
    ④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0页。
    ⑤《孟子·告子上》。
    ⑥《孟子·公孙丑上》。
    ⑦《荀子·天论》。
    ⑧《荀子·儒效》。
    ⑨《荀子·天论》。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强国》。
    ③《荀子·天论》。
    ④《荀子·大略》。
    ⑤《荀子·天论》。
    ⑥晁福林《论荀子的“天人之分”说》,《管子学刊》,2001年第2期,第16-17页。
    ①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8-229页。
    ①《左传·桓公六年》。
    ②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46-147页。
    ①《孟子·尽心下》。
    ①徐中舒《甲骨文大字典》,第1021页。
    ②程邦雄《“鬼”字形义浅探》,《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03页。
    ①《论语·为政》。
    ②李亦园《文化的图像》,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24页。
    ③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①[英]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①《礼记·表记》。
    ①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第22-228页。
    ②《论语·述而》。
    ③《荀子·儒效》。
    ①晁福林《试论先秦时期的“神道设教”》,《江汉论坛》,2006年第2期,第97页。
    ②《荀子·解蔽》。
    ③《荀子·天论》。
    ④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538页。
    ①陈望衡《〈周易〉“神道”析》,《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第55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7年,第31,37-38页。
    ①唐启翠《礼制文明与神话编码——〈礼记〉的文化阐释》,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②〔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③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①本杰明《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2004年,第68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3-144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6页。
    ①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②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35页。
    ③《论语·为政》。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⑤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
    ①唐启翠《礼制文明与神话编码——〈礼记〉的文化阐释》,: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22-23页。
    ②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第11页。
    ①《荀子·大略》。
    ②《荀子·强国》。
    ③《礼记·礼运》。
    ④《礼记·檀弓下》。
    ①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纽约:哈帕和罗出版公司,1972年。转引自本杰明《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2004年,第68页。
    ②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2页。
    ③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①《荀子·礼论》。
    ②《礼记·乐记》。
    ①张富祥《殷礼与周礼之间——孔子创立儒学的地域文化背景》,光明日报(第九版),2003年9月2日。
    ②叶舒宪《后现代神话观——兼评〈神话简史〉》,《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1期,第54页。
    ①《尚书·尧典》。
    ②《墨子·公孟》。
    ③《吕氏春秋·古乐》。
    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①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第44页。
    ②胡适《说儒》,庞朴《先秦儒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第192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卫灵公》。
    ③《荀子·乐论》。
    ④《礼记·乐记》。
    ⑤《孟子·梁惠王下》。
    ⑥《史记·孔子世家》。
    ⑦《论语·八佾》。
    ①《论语·子罕》。
    ②《论语·泰伯》。
    ①胡适《说儒》,庞朴编《先秦儒家研究》,第232页。
    ②《礼记·乐记》。
    ①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三联书店,2009年,第92-93页。
    ②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六德》,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95页。
    ①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287页。
    ②顾颉刚《“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中国哲学》第1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0页。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第25页。
    ①王中江《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第27-28页。
    ②《周礼·春官宗伯》。
    ③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第535页。
    ④《尚书·洪范》。
    ①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37页。
    ②《大戴礼记·诰志》。
    ①《孟子·告子下》。
    ②《左传·成公六年》。
    ③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三联书店,2009年,第92-93页。
    ④《孟子·尽心下》。
    ⑤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第168页。
    ⑥《孟子·告子》。
    ⑦《荀子·性恶》。
    ①钱穆《灵魂与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①胡适《说儒》,庞朴等编《先秦儒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②《庄子·天下》。
    ③《论语·季氏》。
    ①同上。
    ②《论语·述而》。
    ③《史记·孔子世家》。
    ④《论语·子罕》。
    ⑤同上。
    ⑥《礼记·祭义》。
    ⑦《周易·鼎卦·彖传》。
    ①《国语·楚语》。
    ②《荀子·哀公》。
    ③《荀子·礼论》。
    ④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五行》,第149-150页。
    ⑤《荀子·劝学》。
    ①何长文《巫与圣的文化关联》,《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第90页。
    ②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第109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第168页。
    ④《孟子·离娄上》。
    ⑤《孟子·万章下》。
    ⑥《荀子·非十二子》。
    ⑦《荀子·礼论》。
    ⑧《荀子·强国》。
    ⑨《荀子·劝学》。
    ①《孟子·尽心下》。
    ②《孟子·离娄上》。
    ③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六德》,第187页。
    ①《荀子·性恶》。
    ②《孟子·离娄下》。
    ③《荀子·王制》。
    ④《礼记·中庸》。
    ⑤《礼记·乐记》。
    ⑥《周易·乾卦·文言》。
    ⑦《周易·系辞上》。
    ①《荀子·性恶》。
    ②同上。
    ③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六德》,第187页。
    ④《荀子·礼论》。
    ⑤《孟子·滕文公上》。
    ①《孟子·离娄上》。
    ②《荀子·正论》。
    ③《论语·述而》。
    ④《孟子·尽心上》。
    ⑤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84页。
    ①杨利慧《神话与神话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
    ①叶舒宪《中国圣人神话原型新考——兼论作为国教的玉宗教》,《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279-280页。
    ①《山海经·海外西经》。
    ②《史记·五帝本纪》。
    ③王充《论衡·骨相篇》。
    ①罗伯特·斯柯勒《文学结构主义导论》,叶舒宪编《结构主义神话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79-180页。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②《荀子·成相》。
    ①《山海经·大荒北经》。
    ①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275页。
    ①高亨,董治安《上古神话》,中华书局,1963年,第37页。
    ①《国语·周语下》。
    ②《左传·.昭公元年》。
    ①刘宗迪《华夏上古龙崇拜的起源》,《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第31页。
    ①闻一多《伏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②王明达《也谈我国神话中龙形象的产生》,《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论集》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
    ③周勋初《九歌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129页。
    ④何新《龙:神话与真相》,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⑤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3页。
    ⑥胡昌健《论中国龙神的起源》,《中国文物报》,总第25期,第18页。
    ①李圃《甲骨文选读·自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②李炳海《楚辞与东夷族的龙凤图腾》,《求索》,1992第5期,第78-79页。
    ③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105页。
    ④《周礼·庾人》。
    ⑤《吕氏春秋·本味篇》。
    ⑥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背景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
    ⑦叶舒宪《“猪龙”与“熊龙”———“中国维纳斯”与龙之原型的艺术人类学通观》,《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第26页。
    ①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427-428页。
    ②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荣宝斋出版社,1979年,第180页。
    ③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39-94页。
    ①转引自潜明兹《中国神话学(二)》,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②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08页。
    ①闻一多《离骚解诂》,《闻一多全集》(第二册),三联书店,1982年,第308页。
    ②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通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0页。
    ③何新《诸神的起源》,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351页。
    ④过常宝《“风”义流变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39页。
    ⑤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324页。
    ①《说苑·辨物》。
    ②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081页。
    ③王晖《古文字中“”字与麒麟原型考———兼论麒麟圣化为灵兽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4页。
    ①闻一多《诗经通义》,《闻一多全集》(第二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30页。
    ②谭佳《断裂中的神圣重构:〈春秋〉的神话隐喻》,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201页。
    ①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①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1986年,第14-15页。
    ②何星亮《图腾与神的起源》,《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第58-59页。
    ③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三联书店,1999年,第117-118页。
    ①何星亮《图腾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②何星亮《龙:图腾——神》,《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第38-39页。
    ③闻一多《伏羲考》,《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83,第26页。
    ④《诗经·商颂·玄鸟》。
    ①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②沈祖春《从文化学角度试析“龙”何以有“禁忌”之意》,《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99页。
    ①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5页。
    ①《淮南子·览冥训》。
    ②《逸周书·王会篇》。
    ①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①刁生虎《水:中国古代的根隐喻》,《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第180页。
    ①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第97页。
    ②《国语·郑语》。
    ③《管子·水地篇》。
    ①释文参见: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饶宗颐《楚帛书新证》,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陈斯鹏《楚帛书甲篇的神话构成、性质及其神话学意义》,《文史哲》,2006年第6期。
    ②[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第179页。
    ③释文参见: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论语·公冶长》。
    ①[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9页。
    ①《论语·先进》。
    ①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第98页。
    ①《汉书·五行志》。
    ①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22-123页。
    ①姚新中《智者乐水:早期儒家传统中的智慧观》,《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第6页。
    ①《孟子·离娄上》。
    ②《孟子·尽心上》。
    ③《论语·子罕》。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13页。
    ②《荀子·君道》。
    ①《孟子·离娄下》。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孟子·尽心上》。
    ④《荀子·宥坐》。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朱彬:《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刘文淇:《左传旧注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年。
    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皮锡瑞:《孝经郑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清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
    荆门博物馆:《郭店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承源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汉许慎;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1年。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李玉洁:《中国早期国家性质:中国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周书灿:《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
    许顺湛:《五帝时代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江林昌:《夏商周文明起源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晃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吕振羽:《殷周时代的古代社会》,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零:《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虎:《远古传说与史学的产生》,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黄崇岳:《黄帝、尧、舜和大禹的传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李亦园:《文化的图像》: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蔡家麒:《论原始宗教》,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
    张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钱穆:《灵魂与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朱伯崑:《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张立文主编,陆玉林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钱逊:《先秦儒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庞朴等编:《先秦儒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申:《儒学与儒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贵民:《中国礼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傅道彬:《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
    修海林:《古乐的沉浮》,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张涛:《中国古代婚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萧兵:《中庸的文化省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郑晓江:《生命与死亡:中国生死智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李向平:《王权与神权》,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孙作云:《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阐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日]中岛敏夫:《三皇五帝夏禹先秦资料集成》,东京:汲古书院,2002年。
    袁珂等:《中国神话资料萃编》,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5年。
    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通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潜明兹:《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濮阳:中州书画社,1982年。
    陈炳良:《神话礼仪文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
    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
    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叶舒宪编:《儒家神话》,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
    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郭精锐:《神话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陆思贤:《神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萧兵:《楚辞与神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陈建宪:《神祇与英雄》,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孝廉:《水与水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年。
    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谭佳:《断裂中的神圣重构——〈春秋〉的神话隐喻》,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唐启翠:《礼制文明与神话编码——〈礼记〉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德]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与文化》,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苏]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美]戴维·利明等:《神话学》,李培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杨君游、柯锦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美]阿兰·等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英]罗伯特·西格尔:《神话理论》,刘象愚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美]马丽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叶舒宪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张承沫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美]浦迪安:《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杨民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美]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张海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王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加]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美]布鲁斯·林肯:《死亡、战争与献祭》,晏可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晖:《古史多重证据法与古文献传说资料的史料价值》,《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
    学报》,2002年第3期。
    陈连山:《中国神话学应该如何评价神话的历史地位》,《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刘惠萍:《中国现代神话学研究的学术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高有鹏:《中国神话研究的世纪回眸》,《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3期。
    叶舒宪:《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学术交流》,2005年第1期。
    叶舒宪:《中国神话的特性之新诠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李炳海:《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基本趋势》,《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李炳海:《从神坛灵域走向人间世俗——再论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基本趋势》,《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王青:《中国神话形成的主要途径——历史神话化》,《东南文化》,1996年第6期。
    金国政:《神话的历史化与历史的神话化》,《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金立江:《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比较神话学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叶舒宪:《第四重证据:比较图像学的视觉说服力》,《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
    陈梦家:《商代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
    何顺果,陈继静:《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金尚理,陈代波:《从神道到人道——谈礼在原始宗教阶段的演化及其对中国早期民族精神的影响》,《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
    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
    陶思炎:《论先秦诸子的鬼神观》,《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刘茜:《论孔子的鬼神观》,《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诸葛忆兵:《畏天命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l期。
    常森:《孔子天命意识综论》,《孔子研究》,1999第3期。
    侯玉臣:《论夏商周三代的天命理论》,《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黄俊杰:《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
    朱哲:《儒、墨、道死亡观比较》,《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
    [日]柴田笃著,金培懿译:《“未知生,焉知死”再考——以〈论语〉之生死观为中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苏俊霞:《孔孟的生死观浅论》,《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晃福林:《试论春秋时期的祖先崇拜》,《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刘雨:《西周金文中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晁福林:《试论春秋时期社神与祭祀》,《齐鲁学刊》,1995年2期。
    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曾毅:《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甘棠〉看周代祭祀制度———兼论孔子的祭祀观》,《北方论丛》,2008年第4期。
    陈纬华:《仪式的效力:理论回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杨向奎:《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李禹阶:《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林沄:《豊豐辨》,《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华书局,1985年10月。
    杨群:《从考古发现看礼何礼制的起源与发展》,《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
    吴予敏:《巫教、酋邦与礼乐渊源》,《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顾希佳:《关于礼仪起源几种成说的辨析》,《唐都学刊》,2001年第2期。
    韩东育:《从周代社会结构看‘礼’的社会功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刘泽华,刘丰:《礼学与等级人学》,《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
    晁福林:《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初探》,《民俗研究》,1996年第3期。
    丁钢:《乐与乐教溯源》,《教育论丛》,1989年第1期。
    杨隽:《〈礼记·乐记〉与孔子的“兴观群怨”》,《北方论丛》,2005年第6期。
    夏静:《乐教之为“六艺”先》,《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冬之卷。
    朱承:《〈礼记·乐记〉与儒家政治美学》,《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杨辉:《先秦礼教与乐教之关系及地位变迁考》,《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程宜山:《论儒家哲学中的圣人崇拜》,《东岳论丛》,1991年第6期。
    王中江:《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
    王顺达:《论原始儒家的“圣人”理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周新芳:《先秦时期的“圣化运动”》,《东南文化》,2003年第9期。
    何长文:《巫与圣的文化关联》,《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
    叶舒宪:《中国圣人神话原型新考——兼论作为国教的玉宗教》,《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康学伟,王志刚:《论孔子对西周传统孝道的继承和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之谜——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文物》,1977年第5期。
    刘宝才:《先秦思想史上的阴阳五行学说》,《人文杂志》,1986年第3期。
    张强:《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徐克谦:《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解释系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张红运:《数字与时空──古老数字的文化内涵》,《汉字文化》,1999年,第8期。
    [韩]金晟焕:《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周易研究》,1999年第3期。
    陈瑶:《“四方”研究百年》,《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傅光宇,张福三:《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思想战线》,1981年第四期。
    宋兆麟:《漫谈图腾崇拜》,《文史知识》,1986年第5期。
    郭殿勇:《论龙的起源与演变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6年第3期。
    何星亮:《中国龙文化的特征》,《思想战线》,1999年第1期。
    常金仓:《古史研究中的泛图腾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吉成名:《龙崇拜起源新论》,《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
    易兰:《中国崇虎习俗初探》,《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李维明:《二里头文化动物资源的利用》,《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
    方艳,李俊标:《龙蛇之辨与阴阳之化——说龙在中国神话哲学中的意义》,《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
    王珏:《凤的文化内涵》,《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
    李零:《“式”与中国古代宇宙图式》,《中国文化》,1991年第1期。
    赵东栓:《〈太一生水〉篇的宇宙图式及其文化哲学阐释》,《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
    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东南文化》,2004年第3期。
    金戈:《荀子与水》,《海河水利》,2001年第3期。
    金戈:《中国古代哲学与水》,《海河水利》,2003年第1期。
    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杨儒宾:《中国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种类型及其意义》,台湾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7年。
    王雅:《周代礼乐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曲爱香:《孔孟荀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伦理》,《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乔安水:《荀子礼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学:《先秦诸子思维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靳雅姝:《“东西南北”与方位文化》,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刘明:《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钟金贵:《中国崇凤习俗初探》,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傅海滨:《春秋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梁爽:《论上古神话与儒家思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李玲玲:《先秦诸子书中的尧舜禹传说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杨绪庆:《儒家德治思想之现代解读》,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明宇:《先秦哲学与人类的生存智慧》,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王利利:《龙的符号形成与现代演绎》,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