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资源型城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与资源蕴藏及开采规模紧密相连。我国资源型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路径依赖”严重制约着资源型城市进一步发展,从历史角度研究资源型城市的演进有利于认识和解决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各种困难。
     由于资料稀少和研究理论受限,目前学术界对清代资源型城市缺乏整体、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用时近两年,对清代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进行了梳理。研究中,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理论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并用的方法,对清代资源型城市展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借助学术界已有成果,结合清代社会背景,建构研究框架,依据代表性资源型城市的史实,从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城市类型、城市结构等角度探讨清代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过程,比较全面地把握清代资源型城市的概貌,进一步揭示出资源型城市演进的内在规律。
     在清代资源型城市研究中,本文首先进行了与清代资源型城市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建构。通过对资源开发层次的探讨,初步揭示清代资源型城市的形成路径。清代资源型城市形成路径之一为从资源开发到城市形成,代表有自贡、博山、个旧等;形成路径之二为城市资源性特征不断增强而转化为资源型城市,代表为佛山等;形成路径之三为城市产生和资源开发同时演进而为资源型城市,代表为唐山等。在概念的考察中,主要阐释了清代资源型城市的内涵,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出,清代社会的转型特征决定着清代资源型城市又可分为传统资源型城市和近代新兴资源型城市两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清代资源型城市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说明,从而为整个论文创建了研究的基本平台。
Resource—based city, whose birth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resources and exploiting scale of resources, refers to the city engenders or develops on base of exploiting resources.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are seriously restricted by the route which has formed in the long developing process of all type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Thus, the study from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is available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solve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that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facing.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of Qing dynasty is not thorough and comprehensive in general.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academic system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which may limit the study on cities of Qing dynasty to some extent. Guided by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study is made from both micro and macro point of view,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investigation and substantial evidence analyzing and using both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and on-the-spot one. In detail, research structu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ocial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facts at that time, we try to grasp an all—around overview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Qing dynasty and further reveal the essence of the gradual proces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On the study of related questions of researching on resource—based cities of Qing Dynasty, we mainly investigate the basic theory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The formed route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this dynasty developed from exploiting resource to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the typical ones as Zigong, Boshan, Gejiu and so on. Foshan followed the route which develops from continuous increase of
引文
① Innis , H. A . 1933. Problms of Staple Production in Canada Toronto :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44.
    ② 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54、62页.
    ① 参见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周一星:《珠江三角洲传统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形态》(博士论文).1992.王远仁、陈然、曾凡英编著:《自贡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第188、189页等.
    ① 戴逸谈“清史纂修”.见《光明日报》.2004年7月20日.
    ① 徐文和江思清:《从明清景德镇瓷业看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见《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
    ② 潘群:《关于清代前期景德镇瓷业资本主义萌芽的考察》.见《中国史研究》.1979(2).
    ③ 李文彦:《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城市规划问题》.见《地理学报》.1978(1).
    ④ 周一星、布雷特肖:《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见《地理学报》.1988(4).第287~298页;田文祝、周一星:《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见《地理研究》.1991(1).第12~23页.
    ⑤ 赵宇空:《中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⑥ 沈镭、程静:《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见《经济地理》.1998(1).第41~45页.
    ⑦ 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① 见http://new.cqnes.net.
    ② [美]芒福德·刘易斯:《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背景》.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1989.第1页.
    ① 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影印,吴荣光纂:《佛山忠义乡志》.见《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30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颜神镇通判闽武安、叶先登纂:《颜神镇志》.见《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9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清)富申修、田上鳞纂:《乾隆博山县志》;(清)胡復初修、黄昺杰纂:《同治大冶县志》.同治三年(1867)刻本影印;(清)林佐修、陈鳌纂:《光绪大冶县志续编》.光绪十年(1884)刻本影印;(清)陈鳌纂:《光绪大冶县志后编》.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影印等.
    ② 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③ 王远仁、陈然、曾凡英编著:《自贡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第188~189页.
    ④ 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⑤ 罗一星:《论明清时期佛山城市经济的发展》.见《中国史研究》.1985(3).第67~71页.
    ⑥ 罗一星:《珠江三角洲传统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形态》(博士论文).1992(5).
    ⑦ 官美蝶:《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见《文史哲》.1988(6).第98~102页.
    ① 王仁杰:《明清时期佛山的商业地位》.见《探求》.2003(3).第76~77页.
    ② 王振忠:《明清两淮盐业盛衰及其对苏北地方的影响》(博士论文).1991.第200页.
    ③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第86页、第572页.
    ④ 王瑞成:《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类型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⑤ 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从刊:《中国古代陶瓷文献辑录》.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3.
    ⑥ 淄博市政协编:《淄博经济史料》.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⑦ 傅振伦著、孙彦整理:《景德镇陶录》详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⑧ 欧阳琛和周秋生校点、卢家明和左行培注释:《<景德镇陶录>校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① 曾鲁光:《个旧锡业概观》.出版不详.著者自刊.1924.
    ② 徐文:《瓷城景德镇》.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4.第1~11页.
    ③ 徐文:《瓷城景德镇》.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4.第5页.
    ④ 周荣林编著:《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71~79页.
    ⑤ 蓝浦撰、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十卷).止海神州国光社.民国25年(1936).
    ⑥ 熊楚:《自贡地质矿产盐业问题》.中华民国二十四年铅印平装本.美新印刷公司(印).
    ⑦ 谢惠:《山东博山之家庭工业》.民族杂志社.民国甘三年四月.
    ⑧ 凌耀伦:《清代自贡井盐业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见《中国盐业史论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179页.
    ⑨ 参见王远仁、陈然、曾凡英编著:《自贡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第41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页.
    ② 王宏均和刘如仲:《广东佛山资本主义萌芽的几点探讨》.见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刻.1980(2).见南京大学历史系叫清史研究室编:《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第450页.
    ③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2页、第639页.
    ① 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见《浙江社会科学》.2005(1).第146~154页.
    ②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2页、第639页.
    ③ 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和资本主义萌芽》.见《浙江社会科学》.2005(1).第146~154页.
    ④ 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见《浙江社会科学》.2005(1).第146~154页。
    ⑤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理和资本主义萌芽理论》.见《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第39页.
    ① 侯百镇:《转型与城市发展》.见《规划师》.2005(2).第67~74页.
    ②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第14页、第12页.
    ① 王瑞成:《近世转型时期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史学基本问题初探》.见《史学理论研究》.1996(4).第5~19页.
    ② 王瑞成:《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类型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36~70页.
    ③ 刘吕红:《传统资源型城市近代转型研究——以清代四川富荣盐区城市变迁为例》.见《求索》.2004(7).第64~68页.
    ④ 有学者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文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等四个方面的转型(刘玲玲.《对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北方论从:1996.)有学者认为礼会转型是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资源占有关系、社会分配关系、社会功能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政治与公共生活、社会精神义化生活、对外关系等八个方面(陈烽.《中国当代社会的八大转型》.《社会科学》.1993(8).)有学者认为社会转型即是社会系统的序变,是社会结构模式的转换,是礼会立体结构的转变(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也有学者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方式角度研究广义的社会转型,从政治、经济、社会视角、文化视角等角度研究狄义的社会转型(盛邦和、何爱国:《关于东亚转型学的构建及东亚社会转型问题的思考》.http://www.xslx.com/htm/gjzl/dyzz)。刘莹则从宏观角度对中国近代礼会的转型进行了审视,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有三种意义的社会转型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合型的转型:在中国由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传统农业社会也 开始了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过渡。其演变轨迹也脱离常规,先思想观念转变,再经济转变,最后政治体制变革,因而也就更增加了转变的难度(刘玲玲.《对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北方论从》:1996.)
    ① 王青云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书中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的困难,提出了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并对鹤岗、鸡西、阜新、抚顺、北票、萍乡、淮北、淮南、胡芦岛、铜陵、冷水江、攀枝花、大庆、盘锦、伊春、临江等城市做了实证分析,对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张米尔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书中运用区域发展理论和产业演进规律和政策等理论,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背景、产业组织和转型模式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高国力专门就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思路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思路和对策研究》,见《美中经济评论》2004(6))。武春友、叶英、栾华贺、王六芳等人就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武春友、叶英:《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见《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栾华贺、王刘芳:《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见《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6期)。齐建珍则把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一门学科提了出来,这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一书中,齐建珍阐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和本质、研究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和模式,还对规避转型问题提出了他的见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 周德群、汤建影、程东全等著:《中国矿业城市研究——结构、演变与发展》.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1页.
    ① 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见《天津社会科学》.1997(4).第98页.
    ① 关于资源型城市形成,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即资源型城市或产生于史前时代(见张以诚、赵海云:《中国矿城:历史、现状、未来》.见《国土资源》.2003(9).第13页);或产生于农业时代(见周德群、汤建影、程东全等著:《中国矿业城市研究——结构、演变与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1页);或产生于近代产生于和建国后(见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的研究》(博士论文).2002.第57页).
    ② 《清代抄档》.工部尚书哈达哈等题.乾隆五年十一月初九日.
    ③ 《清代抄档》.工部尚书哈达哈等题.乾降五年十一月初九日.
    ① 唐廷枢“察勘开平煤铁矿务并呈条陈情形节略”(光绪二年九月二十九日[1876年11月14日]).见熊性美、阎光华主编:《开滦煤矿矿权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1-2页.
    ② 到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奉清廷谕旨,命令唐廷枢主持创办开平煤矿,与1877年正式设立开平矿务局,后又采用机器生产,10年以后,开平煤矿成为当时中国经营最有成效的大型煤矿。这时的开平煤矿才由低度资源开发区发展成了资源开发中心。
    ③ 张治诚:《矿业城市的诞生与消亡》.见Land and Resources.November.11.P22
    ④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402页.
    ⑤ “西山、宛平、房山煤窑统计表”.见孙毓堂《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332页。
    ⑥ 卢坤:《秦疆治略》.线装.第20页.
    ⑦ (清)李述武纂修:《乾隆巩县志》:卷七.铅印本.民国12年(1923).
    ① (清)王振录、周凤鸣修,王宝田等纂:《光绪峄县志》:卷七.刻本.清光绪30年(1904).
    ② 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见《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第319页
    ③ (清)吴其濬纂、徐金生绘辑:《滇南矿厂图略》.刻本.第516页.
    ④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0页.
    ① 《东方杂志》.第二年第二期.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发行.第23页.
    ②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第27~68页.
    ③ 《东方杂志》第五年第五期(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发行)、第十一期(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行)等.
    ① 郭海荣、白明英著:《资源型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第136页.
    ② (清)黄允钦等修、罗锦城等纂:《光绪射洪县志》:卷首.影印本.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③ 王守基:《盐法议略》(卷下).见白强学斋治平十议.第18页.
    ④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博士论文).2004.第181~184页.
    ① 吴仁敬、辛安潮著:《中国陶瓷史(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第1页.
    ② 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丛刊:《中国古代陶瓷文献辑录(九)》.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
    ① 《谣谚》.见(清)朱彝尊编:《明诗综第一百卷》.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② 佛山市地方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大人民出版社.1994.第900~901页.
    ③ 徐文:《瓷城景德镇》.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4.第5页.
    ④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第437页.
    ⑤ 周荣林编著:《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71~79页.
    ⑥ 佛山市地方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大人民出版社.1994.第1328页.
    ① 严如熤:《三省边防矫览》.线装.清道光10年(1830).
    ①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3页.
    ②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944页.
    ① 本溪和营城的案例参见曲晓范著:《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第190页.
    ② 开滦矿务局史志办公室编:《开滦煤矿志:187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0页.
    ③ 《开平矿务创办章程案据汇编》.上海著易堂书局.光绪内申年(1896).第1~4页.
    ④ 《开平矿务创办章程案据汇编》.上海著易堂书局.光绪丙申年(1896).第4~10页.
    ⑤ 参见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788~189页.
    ① 从资源的角度出发,这是学者们比较普遍的定义角度,比如将资源型城市定义为“依托于自然资源、依靠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与经营而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见郭乐尼、赵惩谦、郭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见《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第5~8页).或者定义为“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见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第5页.)。也有学者以明确的计量来定义,比如,王元在《重视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定义资源型城市为有40%以上的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即是在资源开发及初加工业中劳动就业人口比例占全城市就业人口的40%以上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见王元:《重视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载《人民日报》.2000年1月11日.)。还有学者更详细地定义资源型城市为:以资源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40%以上的劳动人口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开发、生产、经营活动,50%以上的国民收入靠资源获得的城市(见赵天石主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2001.第2页.)。
    ② 参见周一星:《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见《地理研究》.1991(1).第12~23页.
    ① 李伯重:《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第29页.
    ① 如城市地理学者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见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1页.)
    ② 马克思主义者对此这样描述:“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现象:孤立和分散”(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57页.)。列宁有这样的描述:城市中心,“较高的识字程度,高得多的需求水平和生活水平……这就是这些中心的居民的一般特点”(见《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第391~392页.)
    ③ 比如,有学者这样描述:城市是“由不同的异质个体组成的一个相对大的、相对稠密的、相对长久的居住地”(见Wirth,L.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v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P44)
    ④ 在人口规模标准方面,比较通行的镇的标准为2000人(见参考谢义惠、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6页.;顾朝林等著:《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216页等)。在人口密度的规定方面,也因国情的不同存在较大反差,比如,美国规定为400人/km2,日本定为4000人/km2,澳大利亚则是190人/km2(见谢文惠、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6页.)。在职业构成的标准方面,即是将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如前苏联规定,在一定规模的人口聚居地,凡非农业人口占总聚居人口的比重为70%以上者才可设市(见谢文惠、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6页.),或者工人、职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在城市工作的占50—85%(见陈一筠土编.张廷玉、潘大渭等选译:《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第162页.)。
    ⑤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3页.
    ⑥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134页.
    ①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31页.
    ② 参照谢义惠、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5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08页
    ① 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387页.
    ② 淄博市政协编:《淄博经济史料》.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第31页.
    ③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④ “欧阳显荣呈文”.见自贡市档案馆475号案卷.
    ①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61~63页.
    ②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59页.
    ① 李世平、程贤敏主编:《近代四川人口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第240页.
    ② 梁淼泰著:《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21页.
    ③ 屈大均:《广东新语》(第十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① 王瑞成:《盐都基本特征研究》.见《近代史研究》.1994(3).第146页.
    ①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第1页.
    ② 目前史学界关于城市理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何一民对此做了综述: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史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城市社会和经济上,应将研究的触角仲向城市社会的各个侧血和深层,探讨近代城市社会的演进,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阶级、阶层、民间社团与政党、市民运动与市民心理及社会方式和礼会风貌、风俗的变化,中西文明交汇和冲突,礼会管理、市政交通、文教兴革等。第二种观点把城市的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演变作为城市史研究的基本内容,主张通过城市地域、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政治、城市文化等五个方面来揭示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演变。第三种观点则强调城市是综合的实体,城市史主要就是要具体研究历史上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发展及演变(见何一民:《20世纪后期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第58~60页.)
    ① 何一民:《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城市史》.见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第306~345页.
    ② 何一民:《20世纪后期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1).第58~66页.
    ①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6~8页.
    ① 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4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7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16~217页.
    ③ 吴承明:《中国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14页.
    ④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九十八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41页.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译者的话》).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2003.第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37页.
    ① 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第118页、140页.
    ② 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第14页、第12页.
    ③ 王瑞成:《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类型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第1页.
    ④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33页.
    ⑤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绛济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第14~16页.
    ⑥ 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第14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35页.
    ② 马克思:《给<祖国纪画>杂志编辑部的信》.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
    ③ 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见《饮冰室文集类编》(上).东京:编者刊.1904.
    ① 西奥多.赫斯伯格:《新城市史:走向跨学科的城市的历史》.见《城市史》(第5卷).1978(11).第6~7页、第30~31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第279页.
    ②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19页。
    ①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第6页.
    ②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第9页.
    ①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第21页.
    ②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第2页.
    ③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第1页.
    ④ 余也非:《中国古代经济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57~65页.
    ①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第312页.
    ① 中国企业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企业史》(古代卷).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第65页.
    ② 中国企业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企业史》(古代卷).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第80页.
    ③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第94页.
    ④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60页。
    ① 杨宽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308~317页.
    ② 杨宽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49~50页.
    ③ 杨宽著:《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47页.
    ④ 杨宽著:《中国古代冶钦技术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54页.
    ①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第77页.
    ②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605页.
    ③ 在吴仁敬、辛安潮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时“瓷艺,既精进如斯,故宫窑辈出,私窑蜂起,其间出群拔萃最著名者,有定、汝、官、哥、弟、钧等名窑”(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第27页).
    ④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第221页.
    ⑤ 祁守华、钟晓钟:《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第379页.
    ⑥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04页.
    ① 资料来源:(1)《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颜神镇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淄博矿务局志》.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3) 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编:《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4) 佛山市地方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5)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6) 安徽省铜陵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铜陵县志》.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3.(7)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8) (清)程廷济修、凌汝绵纂:《乾隆年浮梁县志》(卷十二).南昌:江西省图书馆.油印本.1960.(9)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10)《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第393~396页.
    ① 赵尔巽:《清史稿》(卷124).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64页.
    ① 赵尔巽:《清史稿》(卷124).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64~3666页.
    ② 叶梦殊辑:《阅世编》(卷七).上海掌故从书第一集.第11页.
    ③ 叶志如:《顺治六年整饬盐务课税题本》.见《历史档案》.1984(1).第20页.《四川巡抚赵班玺为奉渝巡历四川省盐法屯田事题本》.见《历史档案》.1984(1).第21页.
    ④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3页.
    ①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61页、第1页.
    ② 蔡毓荣:《筹滇十疏》(第四疏).见师范纂修:《滇系》卷8之3.云南通志局.清光绪13年(1887).第48页.
    ① 《世宗实录》(卷154).第9~10页.
    ②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24).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65页.
    ③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71页.
    ④ (清) 邵齐然修、(清) 汪沆等纂:《乾隆杭州府志》(卷五):市镇.刻本.清乾隆44年(1779).
    ⑤ (清)刘守成修:《乾隆武康府志》(卷三):山川·市.刻本.清乾隆十二年.
    ⑥ 卢坤:《秦疆志略》.线装.第31页.
    ① 浪穹王崧:《矿厂·采炼篇》.见(清)吴其濬纂、徐金生绘辑:《滇南矿厂舆程图略》.刻本.
    ②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2页.
    ①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第36页.
    ② 吴承明、江泰新主编:《中国企业史》(近代卷).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第989页.
    ③ 江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第107页.
    ④ 周其厚、刘亚民:《近代西方地质学的引进与晚清思想界》.见《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4(6).第578~584页.
    ① 熊性美、阎光华主编:《开滦煤矿矿权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1~9页.
    ②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839页.
    ③ 《东方杂志》.第七年第三期调查第一.宣统二年三月二是五日发行.第26页.
    ④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385~386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7页.
    ②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656页.
    ③ 此处关于资源开发范围和资源开发种类的统计来自于《东方杂志》: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五期、光绪三十年六月二十五发行的第6期、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五发行的第二期、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五期、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七期、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九期、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二期、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六期、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五期、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十一期、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九期、宣统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发行的第三期等。
    ④ “欧阳显荣呈文”.见自贡市档案馆475号案卷.
    ⑤ 丁文江:《中国官办矿业史略》.国立北平图书馆藏.1928.第4~10页.
    ① 孙毓堂:《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第181~182页.
    ② 《中国近代煤矿史》编写组:《中国近代煤矿史》.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第12页。
    ③ 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第337页.
    ④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386页.
    ① 《东方杂志》.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五年第十一期.
    ① 朱立芸:《近代西北金属矿业开发简论》.见《开发研究》.2000(5).第61页.
    ②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124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68页.
    ③ 甘肃矿务,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三册).1960.第1927页.
    ④ 张建军:《清代新疆城市地理研究》(博士论文).1998.第156~206页.
    ⑤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八册):新疆 库伦.1960.
    ⑥ 朱立芸:《近代西北金属矿业开发简论》.见《开发研究》.2000(5).第61页.
    ⑦ 朱立芸:近代西北金属矿业开发简论.见开发研究.2000(5).第61页.
    ① (清) 李恩继文廉修、蒋湘南纂:咸丰同州府志(卷二二):土物志.刻本.清咸丰2年(1852).
    ② (清) 吴其濬纂、徐金生绘辑:《滇南矿厂舆程图略》.刻本.第530页.
    ③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43页.
    ④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23~3624页.
    ①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0页.
    ② (清) 吴其濬纂、徐金生绘辑:滇南矿厂舆程图略.刻本.第530~535页.
    ③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五册):四川、福建、广东、广西.1960年.
    ④ 《东方杂志》第四年第五期.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发行.
    ① 参见林荣琴:《清代区域矿产开发的空间差异与矿业盛衰——以湖南郴州和桂阳州为例》.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3).第92页.
    ② 德奥商办矿交涉.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四册):安徽、江西、湖北、湖南.1960年.
    ③ (清) 刘湘煃编:乾隆汉阳县志(卷6).城池·街衢市镇.刻本.清乾隆13年(1748).
    ④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四册):安徽、江西、湖北、湖南.1960年.
    ⑤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451~459.
    ①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三册):山西、河南、甘肃、江苏、浙江.1960.
    ② 乾隆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江西巡抚岳濬奏.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470页.
    ③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四册):安徽、江西、湖北、湖南.1960.
    ①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六册):云南、贵州、奉天.1960.
    ②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七册):吉林、黑龙江.1960.
    ③ “俄人请办黑龙江各矿”、“中俄合办瑷珲煤金各矿”.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七册):吉林、黑龙江.1960.
    ④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七册):吉林、黑龙江.1960年.
    ⑤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七册):吉林、黑龙江.1960年.
    ① 荆世杰:《近代中国矿业发展述论》.见《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4).第388页。
    ② 资料来源: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二、三、五册).1960年.《东方杂志》光绪三十年第一期至宣统二年第二期.
    ① 薛亚玲:《中国历史上铜、锡矿业分布的变迁》.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第102页.
    ①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493~498页;薛亚玲:《中国历史上铜、锡矿业分布的变迁》.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第106页.
    ② 乾隆初监察御史包祚永奏,见莫庭芝等:《黔诗纪略后编》:卷五.清宣统三年刻本.第14~16页.
    ③ 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纂:《新纂云南通志》矿业考2:铜政.民国38年(1949)铅印本.第3~4页.
    ④ 包括雅州、宁远、嘉定三府,其铜矿主要集中在川西部的宁远、叙州二府。产量较大的有会理州(今会理县)的迤北厂、金狮厂,西昌县(今西昌市)的金马厂,盐源县的甲子夸豹子沟厂,冕宁县的金牛厂,屏山县的龙门溪厂,马边厅(今马边县)铜大厂,雷波厅(今雷波县)的分水岭厂等。
    ⑤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10~211页.
    ⑥ 乾隆中期是最盛时期,仅乌坡厂铜矿,“每年报获一百八、九十万斤”,见清宣宗实录(卷325):道光十九年八月丁亥。据记载,乾隆四十六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四十九年、五十年,四川分别获铜87万斤、74万斤、75万斤、142万斤、100万余斤不等(见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495页).
    ⑦ 乾隆四年(1739),经过湖南巡抚冯光裕奏请,准许商民自备工本开采,于是桂阳、辰溪、桑植、永顺、常宁等20多个州县都有商人试开铜厂.乾隆五年(1740),因为靖州绥宁县矿民滋事,“已饬停止”,“其余各厂,虽无苗民滋扰情事,但铅多铜少,究属无益。其应停应开之处”,惟郴州、桂州两地的矿厂,“现开铜矿所处之铜,成色颇高,日今开局鼓铸”.乾隆中期,每年获铜40—50万斤,嘉庆元年每年勉强能凑到20万斤.嘉庆二十五年时(1820),桂阳州只能产铜4万斤了(见中国人民大 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25~228页.第222~224页.第248页).
    ①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258页.
    ②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334页.
    ①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7页.
    ②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22~529、第566~573页.
    ③ 邓开颂:《明至清代前期广东铁矿产地和冶炉分布统计》.见《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第56页.
    ④ 李龙潜:《清代前期广东采冶、冶铸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见《学术研究》.1979(5).第75页.
    ⑤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73页.
    ①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23页.
    ② 相对集中在长沙、衡州、宝庆、辰州等府,雍正时,“辰州府之沅陵、辰溪、溆浦三县并有铁矿”(见道光辰溪县志(卷21):矿厂.第3页).嘉庆时有报告称,湖南产铁地方有16个州县,包括“安化、攸县、新化、邵阳、武冈、新宁、石门、永定、辰溪、泸溪、桂阳、桂东、临武、东安等处,向产铁矿”(江南道监察御史陶澍奏.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第502页).
    ③ 铁器制造中,新化县比较突出,长沙、湘潭、邵阳、衡阳、浏阳、常宁等县也先后设有锅厂,以同光时期最为兴旺(见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6页).
    ④ 比如汀州府,“铁,出长汀、上杭、宁化三县”(见乾隆汀州府志.卷八).乾隆九年(1744),沙县、尤溪、永安、长汀、归化、上杭、大田漳平等8县报开大小铁炉共70座(福建巡抚周学健题.乾隆九年十二月初七日,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第511~512页).
    ⑤ 熊兴麟等纂修:《康熙永定县志》:卷2.刻本.清康熙36年(1697年).
    ⑥ “南山旧称产金银铜铅,为陆海,实则四项皆无,所产惟铁”(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516页).
    ⑦ 嘉庆十九年四月十九日,陕甘总督长龄等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518页).
    ⑧ 在清代主要有南安州的石羊厂,镇南州的鹅赶厂,陆凉州的三山厂,马龙州的红路口厂,石屏州的龙朋里上、下铁厂,路南州的小水井厂,鹅庆州的河底厂,腾越厅的阿幸厂、喇箐厂和水箐厂,谔嘉州的滥泥箐厂,大关的椒子坝厂,易门山的老君山厂,威远的猛烈乡厂(参见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纂:《新纂云南志》(卷145):矿业考1,民国38年(1949)铅印本.第6~7页).
    ① 参照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91页.
    ② 张之洞:“炼铁全厂告成折”(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见《张文襄公全集》(卷34).1928.第1~2页.
    ③ 参照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32页.
    ④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5页.
    ①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252页.
    ②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253页.
    ③ 此表现中的材料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501~502页.
    ④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96页.
    ⑤ 《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光绪大冶县志续编》:卷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第1页.
    ⑥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96页.
    ⑦ 大冶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大冶文史资料——大冶县城镇发展史专辑之一》(第五辑).1990.第21页.
    ①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23).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03页.
    ② 王庆云:《石渠馀纪》(卷5).转引自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41页.
    ③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23).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第3608页.
    ④ 王庆云:《石渠馀纪》(卷5).转引自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42页.
    ⑤ 王庆云:《石渠馀纪》(卷5).转引自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42页.
    ⑥ 王庆云:《石渠馀纪》(卷5).转引自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45页.
    ⑦ 严如煜:《论川盐——三省边防备览》.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① 王守基:盐法议略(卷下).见自强学斋治平十议.第18页.
    ② (清) 王培荀等纂修:道光荣县志(卷二十三).刻本.清光绪四年.
    ③ 丁宝桢等纂:《四川盐法志》(卷十一、十三).清光绪间.刻本.
    ④ 丁长清、唐仁粤:《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12~13页.
    ⑤ 丁长清、唐仁粤:《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16页.
    ⑥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第31页.
    ⑦ 李世平、程贤敏主编:《近代四川人口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第240页.
    ⑧ 王远仁、陈然、曾凡英编著:《自贡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第188~189页.
    ① 吴仁敬、辛安潮着:《中国陶瓷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第57~58页.
    ②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53~557页.
    ③ 以乾隆时工艺水平为例:“乾隆之瓷器,一面保留古代之精华,一面吸收东西洋之艺术,一面又有新意之创造,可谓集瓷器之大成矣”(见吴仁敬、辛安潮著:《中国陶瓷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1998.第69页).
    ④ 其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瓷器产于县境之彭城镇。由宋至今,相沿已久”,康熙时,“磁器,出彭城镇,置窑烧造瓮、缶、盆、碗、垆、瓶诸种,有黄绿翠白墨各色,然质厚而粗,只可供肆店村农之用”(见蒋擢纂修:《康熙磁州志》:卷10.刻本.清康熙间).
    ⑤ 黄希文等纂修:《民国磁县志》(第8章).铅印本.民国30年(1941).
    ⑥ 清代主要在“北岭、山头、务店、窑光、八陡、西河等处”,乾隆时,淄川也开始陶瓷生产(参见《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卷七)、《咸丰青州县志》(卷32)等).
    ⑦ “县疏土宜陶,因此而异。务店宜瓮及盆,土性坚也,然而不及曩时西河远甚。山头宜碗及杂器,土色亮也。八陡亦尝为之,而光不逮。八陡宜罐与瓶,其质实也,以盛水浆,无渗漏焉”(见《咸丰青川府志》(卷32).
    ①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55页.
    ② 杨宗彩修、刘训瑺纂:《民国闽清县志》(卷5).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等.2000.
    ③ (清)于琨修、陈玉璂纂:《康熙常州府志》(卷10).影印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④ 明治四十一年,北村弥一良:“清国窑业视察报告”.转引自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21页.
    ⑤ 万历:《歙志》.转引自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①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五一):工部:薪炭.乾隆钦定工部则例(卷一九0).转引自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06页.
    ②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8页.
    ③ 祁守华、钟晓钟:《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608~619页.
    ④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05~510页.
    ① 比如房山县县官邱锦,在乾隆十八年(1753)到任,二十年卸任,短短三年内,烧煤一项就向各窑户“共取煤一百二十五万五千九百斤”(见“清代钞档”.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十八日.直隶总督方观承题本).
    ② 据《嘉庆通志》记载:“山西府州惟石炭不甚缺……俗称煤炭,有夯炭,微烟;有肥炭,有烟,出平定者佳;有煨炭,无烟,出广昌、广灵者佳,精腻而细碎,埋炉中可日夜不灭”。太原县西部各山区都产煤,五台山东北、东南诸山,“产炭最旺”,平定州土炭最多,“晋阳北山都产煤”。大同府的“大同、怀仁西山中出者极多”。
    ③ 乾隆五年(1740)有奏报称:“查西安府属之同官县,延安府属之肤施、安定、靖边三县,凤翔府属之凤翔县,榆林府属之榆林、怀远、神木、府谷、葭州等五县,同州府属之澄城、合阳、白水、蒲城、韩城等五州县,直隶尚州并所属之雒南县,直隶邠州并属之淳化县,直隶干州属之永寿县,直隶鄜州并所属之中部县,直隶绥德州并所属之米脂县,均有产煤处所”(见祁守华、钟晓钟:《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第480页).
    ④ 乾隆初年,山东巡抚奏请开采山东各地煤矿,所列洲县有“章邱、淄川、泰安、新泰、莱芜、肥城、宁阳、腾、峄、泗水、蓝山、郯城、费、苢、蒙阴、益都、临朐、博山、莱阳、海阳”,其中峄县靠近运河,水运条件方便,煤炭开采众多,而且“方干嘉时,县当午道,商贾辐辏,炭窑时有增置。而漕运数千艘,连樯北上,载煤动数百万石,由是矿业大兴,而县诸大族,若梁氏、崔氏、宋氏,以炭故皆起家,与王侯埒富”(见祁守华、钟晓钟:《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第274页).
    ⑤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08页.
    ⑥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508页.
    ⑦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487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566~570页.
    ②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8~491页.
    ③ (清) 叶先登修,冯文显纂:《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颜神镇志》(卷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④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242页.
    ① 开滦矿务局史志办公室编:《开滦煤矿志:187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31页.
    ② 曹立瀛、王乃棵具拟:《云南工矿调查报告之十六:云南个旧之锡矿》.民国二十九年九月.第2页.
    ③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622页.
    ④ 林荣琴:《清代区域矿产开发的空间差异与矿业盛衰》.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3).第98页.
    ⑤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623页.
    ① 此段参照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618页.
    ②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92~494页.
    ③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392页.
    ④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737~738页.
    ① 安徽省铜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铜陵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第33页.
    ② 安徽省铜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铜陵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第5页.
    ③ 参照盛益武:《铜陵古代铜矿冶史初探》.见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铜陵文史资科第七辑:中国古铜都铜陵(矿冶专辑)》.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1992.第91页.
    ① 宋代诗人梅尧臣曾来到铜官山,对当时的采矿情景有这样的描述:“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见愁”(见(清)朱成阿等修、史应贵等纂:《乾隆铜陵县志》:卷14.铅印本.民国19年(1930).
    ② 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铜陵文史资料第七辑:中国古铜都铜陵(矿冶专辑)》.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1992.第101页.
    ③ 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铜陵文史资料第七辑:中国古铜都铜陵(矿冶专辑)》.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1992.第138页.
    ④ 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铜陵文史资料第七辑:中国古铜都铜陵(矿冶专辑)》.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1992.第139页.
    ① 安徽省铜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铜陵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第7页.
    ② 《乾隆博山县志》:(卷一).据清乾隆十八年刻本影印.见《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③ 在《博山县志》有这样的记载:颜神镇“人多地少,垦荒造地,石堰层叠,梯山种植,往往冈陵濯濯,山洪为害。又地势不平,田多沙瘠,灌田绝少,旱灾易成”,“农业年收不足供粮,前粮食每仰给于邻邑”(见王荫桂修、张新曾纂:《民田续修博山县志》:卷七.据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
    ① 官美蝶:《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见《文史哲》.1988(6).第22页.
    ② 官美蝶:《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见《文史哲》.1988(6).第23页.
    ③ (清) 陈食花修、钟谔等篡:《康熙益都县志》:卷2.刻本.清康熙11年.
    ④ 王荫桂修、张新曾纂:《民国续修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第4~5页.
    ⑤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232页.
    ⑥ 续修博山县志(卷七).第6页.王荫桂修、张新曾纂:《民田续修博山县志》.据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
    ⑦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101页.
    ①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263页、第265页.
    ②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56页.
    ③ 淄博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第36~37页.
    ④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1982年重印).第738~740页.
    ⑤ 淄博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第64~65页.
    ① [日]浅田龟吉:《山东矿业资料》.转引自:淄博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第64页.
    ②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232页.
    ③ 林修竹编:《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暑科.民国8~9年(1919~1920).铅印本.
    ④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389页、第518页、第436页、第272页.
    ⑤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3页.
    ① 曾锐锋:《佛山冶造业简史》.见《佛山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铸造行业史料专辑》.1991.第2页.
    ②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器语·锡铁器.北京:中华书局.1985.
    ③ 周一星:《珠江三角洲传统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形态》(博士论文).1992.第349页.
    ①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5页.
    ② 高惠冰:《清代前期的佛山义仓》.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第39~44页.
    ③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943页.
    ④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943页.
    ⑤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5页.
    ⑥ 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第267页.
    ⑦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943页.
    ①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871页.
    ② 大冶铜矿的采掘,年代久远,在3200年前,铜禄山就开始有了铜矿的开发。在铜禄山遗址中,有炼铜炉数十座,其中春秋时期3座,战国时期6座,冶炼场50多处,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另外,铜山口、龙角山等地的开采水平和铜禄山相似。明时封闭铜矿开采,直到清末才又重新开采铜矿,主要生产精铜(见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172页).
    ③ 武钢大冶铁矿志办公室编:《大冶铁矿志》.湖北省汉川县印刷厂印刷.1986.第62页.
    ④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30页.
    ⑤ (明) 赵鼐修、冷儒宗纂:《明嘉庆大冶县志》(卷三):建置志.明嘉靖十九年(一五四0)刻本影印.
    ①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231页.
    ②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53页.
    ③ 大冶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大冶文史资料——大冶县城镇发展史专辑之一(第五辑)》.1990.第2页.
    ④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9页.
    ⑤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231页.
    ⑥ 大冶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大冶文史资科——大冶县城镇发展史专辑之一(第五辑)》.1990.第21页.
    ①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第4~5页.
    ②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第11页.
    ③ 柳宗元:《进瓷器状》.转引自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6页.
    ④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第2页.
    ⑤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第2页.
    ⑥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第6页.
    ① (清) 程廷济修、凌汝绵纂:《乾隆浮梁县志》:引沈嘉征旧序.南昌:江西省图书馆.油印本.1960.
    ② 唐英:《陶治图说》.转引自方李莉著:《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377页.
    ③ 景德镇陶瓷馆文物资料组:《陶瓷资料》.1978(1).第28页.
    ④ 江思清著:《景德镇瓷业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第192页.
    ⑤ 江思清著:《景德镇瓷业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第197页.
    ⑥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1945页.
    ①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六七:“富顺监,古迹注”.
    ② 秦有考、李仁古编:《自贡市志·城市建设志资料长编》.自贡城市建设志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1988.第5页.
    ③ (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刻本.广雅书局.清光绪25年(1899).
    ④ (清)《道光荣县志》:卷首.刻本.清光绪四年.
    ⑤ 《自贡为什么只有65年的历史——试看盐城》.见 http://www.scol.com.cn
    ⑥ 秦有考、李仁古编:《自贡市志·城市建设志资料长编》.1988.自贡城市建设志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第6页.
    ① 叶志如:《顺治六年整饬盐务课税题本》.见《历史档案》.1984(1).第21页.
    ② 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富顺县志》(卷三十):附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第851~852页.
    ③ 王守基这样说:“川北之南部、西充、射洪、乐至、蓬溪;川南之犍为、富顺、荣县、资州、井研;川东之定州、云阳、开县、大宁、彭水;川西之简州:上川南之盐源,州、县著名产盐者,二十余处”(见《盐法议略》(卷下).上海文瑞楼藏本广百宋斋铸引.光绪十九年夏月.第16页).
    ④ 严如煜:《论川盐——三省边防备览》.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⑤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志》:大事记.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第32页.
    ⑥ [美]Zola G.Deuts著、彭久松译:《探索者的足迹—美国早期井盐业钻井工艺发展过程概述》.见《井盐史通讯》.1983(1).
    ① (清) 丁宝桢等纂:《四川盐法志》(卷五):井厂五.清光绪间.
    ② 严如煜:《论川盐——三省边防备览》.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③ 吴受彤编辑:《四川盐政史》:卷2.民国21年(1932).
    ④ 彭文治、李永成修,卢庆家、高光照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民国富顺县志》:卷五.成都:巴蜀书社.1992.
    ⑤ 曾国藩:“楚岸盐引淮川分界行销疏”和“请收回淮南引盐地施疏”.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四十四.第1176页、第1180页.
    ⑥ 沈葆桢:收回淮南引地应遵部议迅速举行疏”(光绪二年).见《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四十四.第1184页.
    ⑦ “自流井产量状况”.见《东方杂志》.1919年第16卷第9期.
    ① 侯百镇:《转型与城市发展》.见《规划师》.2005(2).第64~74页.
    ② 兰蒲:《景德镇陶录》(卷四):陶务方略.光绪辛卯夏重印.京都书业堂藏版.
    ① 李榕在《自流井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火之极旺者曰海顺井,可烧锅七百余口。水火油井三者并出曰磨子井,水油二种经二三年而涸,火可烧锅四百余口,经二十余年犹旺也。德成井火卤气熏人至死,可烧锅五百余口,水自井口喷出高可三四丈,昼夜可积千余担,然经年不喷,水火并涸矣。双福井水也昼夜喷千余担,经年不喷,牛车推之,尚可万余担”。
    ② 黄恩彤:《道光粤东省例新纂》卷三,转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2页.
    ③ 屈大均:《广东新语》(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45页.
    ④ 《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六:乡俗;邓廷桢:《两广盐法志》(卷三十五):佚志等.
    ① 兰蒲:《景德镇陶录》(卷四):陶务方略.光绪辛卯夏重印.京都书业堂藏版.
    ② 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载《南京市各业概况调查》(第1集).第116页.
    ③ 1963年12月30日,贡井盐厂赖明清等26人座谈会记录,存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37页.
    ② 《江夏黄氏族谱》.转引自罗一星着:《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大人民出版社.1994.第234页.
    ③ 汪宗准等修、冼宝干等纂:《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四)人物六:义行.民国15年(1926).
    ④ (清) 程廷济修、凌汝绵纂:《乾隆浮梁县志》(卷5):陶政.南昌:江西省图书馆.油印本.1960.
    ① 黄梅玲总纂,黄梅玲、江寿如主编:《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第442~446页.
    ② 姚叔祥:《见只编》(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0年(1921).
    ③ 黄梅玲总纂,黄梅玲、江寿如主编:《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第434~446页.
    ④ 吴允嘉:《浮梁陶政志》.见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中国古代陶瓷文献辑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第915~1007页.
    ⑤ 《康熙浮梁县志》(卷四):陶政.刻本.清(1736~1795).
    ⑥ 景德镇陶瓷馆文物资料组:《陶瓷资料》.1978(1).第28页.
    ① 根据罗一星考证,他认为乾嘉道时估计的3000余家尚属保守.
    ②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263页.
    ① [美]珍珠 玛德莱:《富荣盐业考》.见彭泽益、王仁远主编:《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第372页.
    ② 罗筱元:《自流井王三畏堂兴亡纪要》.见《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三卷):工商经济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第3~24页.
    ③ 自贡市档案馆、北京经济学院、四川大学合编:《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1732~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159页.
    ④ 黄植青等人口述,胡善权编写:《自流井李四友堂由发轫到衰亡》.见《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三卷):工商经济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32页.
    ① 罗筱元:《自流井王三畏章兴亡纪要》.见《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三卷):工商经济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第3~24页.
    ② “自流井烧盐工人的行会组织——炎帝宫”.见《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第36、第39页.
    ③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第7页.
    ①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第34~35页.
    ② 李世平、程贤敏主编:《近代四川人口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第240页.
    ③ 王远仁、陈然、曾凡英编著:《自贡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第188~189页.
    ④ 王瑞成:《盐都基本特征研究》.见《近代史研究》.1994(3).第155页.
    ① 李希霍芬:《中国》(F.vonRichthofen:china)卷2.1882.第202页.
    ② 李希霍芬:旅华日记.(F.vonRichthofen:TageducherausChina)上卷,1868~1872.
    ③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1~102页.
    ④ 李希霍芬:《中国》(F.vonRichthofen:china)卷2.1882.第201~202页.
    ⑤ 此例资料来源于淄博市政协编:《淄博经济史料》.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第31~38页.
    ① (清) 吴荣光纂修:《佛山忠义乡志》(卷12):金石.刻本.清道光11年(1831).
    ②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212~1213页.
    ③ 龙廷槐:《敬学轩文集》:卷2.刻本.顺德龙元伟.清道光22年(1842).
    ① 王树:《张文襄公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从刊正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②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245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32页.
    ② (清) 李维格编:《汉阳铁厂调查始末》.铅印本.清光绪间.
    ③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215页、第217页.
    ④ 武钢大冶铁矿志办公室编:《大冶铁矿志》.湖北省汉川县印刷厂印刷.1986.第29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76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2页、第639页.
    ② 参照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第15~16页.
    ①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引书馆.1992.第165页.
    ① 李鸿章:“奏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同治十五年五月十五日).见《李文忠公文集奏稿》(卷19).第49页.
    ②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16页.
    ③ 户部抄档。转引自中国企业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企业史》(近代卷).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第214页.
    ④ Paper Relating to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4. P362.
    ⑤ 熊性美、阎光华主编:《开滦煤矿矿权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4页.
    ⑥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No. 3. 1864. P156.
    ⑦ 唐廷枢:“察勘开平煤铁矿务并呈条陈情形”(光绪二年九月二十九日(1876年11月11日)).见《开平矿务创办章程案据汇编》.上海著易堂书局.光绪丙申年(1896年)版,第1~4页.
    ⑧ 唐廷枢:“呈熔化煤铁成色译文并条陈开采事宜禀”(光绪三年八月初三日(1877年9月9日)).见《开平矿务创办章程案据汇编》.上海著易堂书局.光绪丙申年(1896年).第4~10页.
    ⑨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26页.
    ①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26页.
    ②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113页.
    ③ 熊性美、阎光华主编:《开滦煤矿矿权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5~8页.
    ④ 熊性美、阎光华主编:《开滦煤矿矿权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317~318页、第323~326页.
    ① 《汉书 地理志》载:“贲古,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南乌山出锡”。《华阳国志 南中志》有录:“贲古县,出铜、铅、锡”,个旧在西汉时即为贲古属地。《清一统志》有记:“蒙自县,今麒麟山,在县东二十里,与县西北象鼻山相接。奇峰秀拔,左右前后产银锡诸矿。”
    ② 陈昌范等编:《个旧锡业私矿调查》(铅印本).昆明:云南历史研究所.1979.第1页.
    ③ (清) 佚名纂修:续修蒙自县志卷二:物产志·矿物.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
    ① 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5页.
    ② 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第310页.
    ③ 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378页.
    ④ 此段材料参见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⑤ 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753页.
    ① 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②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页.
    ③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69页.
    ④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69页.
    ⑤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69页.
    ①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69页.
    ②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七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315页.
    ③ 军机处录副奏折.光绪十二年初八日.
    ④ (清) 黑龙江矿务局编:《黑龙江漠河筹办矿务章程》.见石光明主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含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图书馆分馆编.影印版北京:线装书局.2003.第411~482页.
    ⑤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71页.
    ①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71页.
    ②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63页.
    ③ 开滦矿务局史志办公室编:《开滦煤矿志(第二卷):187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页.
    ④ 《开平矿务创办章程案据汇编》.上海著易堂书局.光绪丙申年(1896年).第1~4页.
    ①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838页.
    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唐山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开滦)》.1992.第4~5页.
    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唐山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开滦)》.1992.第7页.
    ④ 参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唐山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开滦)》.1992.第10~13页.
    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唐山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开滦)》.1992.第14~17页.
    ⑥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940~942页.
    ① 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见熊性美、阎光华主编:《开滦煤矿矿权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11页.
    ② 《开平矿务局开办规条及煤矿章程》.清光绪年间.铅印本.
    ③ 《开平矿务局开办规条及煤矿章程》.清光绪年间.铅印本.
    ④ 参照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26页.开滦矿务局史志办公室编:《开滦煤矿志(第二卷):187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436~439页.
    ① 刘秉中编著:《昔日唐山》.唐山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刊印).第87页.
    ②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2504页.
    ③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671~672页.
    ④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675页.
    ⑤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680页.
    ⑥ 开滦矿务局史志办公室编:《开滦煤矿志(第二卷):187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0~11页.
    ① 刘秉中编著:《昔日唐山》.唐山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刊印).第65页.
    ②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1787—2167页.
    ① 开滦档案:“总局禀事存根”(108卷).转引自刘长锁:《近代唐山工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博士论文).2004年.第90页.
    ① 这几种类型的描述参照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230页.
    ① 资料来源:胡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博士论文).1993年.第27页.
    ① 本图为明代北京城市图,从城墙建设来看,清代无根本的变化,因此采用此图来说明清代北京城墙构成。资料来源: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138页.
    ① 王菘:“道光云南志钞矿厂志”.引自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472页.
    ② 比如,乾隆四十二年(1777),云南地方官员上奏,要求禁止厂员利用职权插手铜矿开采(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79~80页).
    ① 资料来源: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208页.
    ② 资料来源:(清) 朱成阿等修、史应贵等纂:《乾隆铜陵县志》卷首:城池图.民国19年(1930).
    ① 资料来源:(清) 朱成阿等修、史应贵等纂:《乾隆铜陵县志》卷首.民国19年(1930)(铅印本).
    ① 资料来源: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第204页.
    ① 资料来源: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384页.
    ① 胡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博士论文).1993.第98页.
    ① 马世之:《试论我国古城形制度基本模式》.见《中原文物》.1984(4).第48页.
    ② 贺云翱:《也谈我国古代城市形制》.见《中原文物》.1986(2).第52页.
    ③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第152页.
    ④ 胡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研究》(博士论文).1993.第20~21页.
    ⑤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博士论文.未刊).第103~122页.
    ①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264~265页.
    ② 胡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研究》(博士论文).1993.第36页.
    ③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第251~267页.
    ④ 参见胡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研究》(博士论文).1993.第46页.
    ① “北京颜料行会馆碑”(道光十八年).转引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第226页.
    ②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121页.
    ① (清) 丁宝桢等纂:《四川盐法志》:第二十三卷.刻本.清光绪间.
    ② (清) 段玉裁、李芝纂修:《乾隆富顺县志》:卷五.清光绪8年(1882).
    ① (清) 程廷济修、凌汝绵纂:乾隆浮梁县志(卷二):建置.南昌:江西省图书馆.油印本.1960年.
    ② (清) 程廷济修、凌汝绵纂:乾隆浮梁县志(卷十一):艺文上.南昌:江西省图书馆.油印本.1960年.
    ③ 彭洋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119页.
    ④ 刘孟扬:“治瓷政要”.见《批示商会所订瓷行规则准予备案文》.1922年7月.
    ⑤ 江思清著:《景德镇瓷业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第192页.
    ⑥ 吴承明:《中国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14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339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487页.
    ②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657页.
    ③ 梁淼泰着:《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25页.
    ④ 林鹰:《盐孕育的城市——自贡》.见《盐业史研究》.1999(4).第27页.
    ① 参见方李莉着:《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37页.
    ① 景德镇市地方志编委:《景德镇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第14页.
    ① “署理两江总督杨超曾奏”(乾隆五年十二月初八日).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1页.
    ② 张廷玉奏(乾隆八年七月初二日).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6页.
    ① 《东方杂志》第七年第三期:调查第一.宣统二年三月二是五日发行.第26页.
    ①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607页.
    ② 政协四川省自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16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35页.
    ③ 钱绍隆:“详请禁兵害文”.见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富顺县志》(卷三十一):附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第853页.
    ④ 叶志如:“顺治六年整饬盐务课税题本”.见《历史档案》.1984(1).第21页.
    ⑤ 四川巡抚赵班玺:“为奉渝巡历四川省盐法屯田事题本”.见《历史档案》.1984(1).第21页.
    ⑥ 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富顺县志》(卷三十一)附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第851~852页.
    ① 杨鸿基:“蜀难记事”.见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富顺县志》(卷三十一):附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第850~852页.
    ② 参见王瑞成:《盐都基本特征研究》.见近代史研究.1990(3).第155页.
    ③ 吴受彤:《四川盐政史》(卷二).民国21年.第9页.
    ④ (清) 段玉裁、李芝纂修:《乾隆富顺县志》:卷首.清光绪8年(1882).
    ① 林振翰:《川盐纪要》.民国八年三月.第54~55页.
    ② 资料来源:吴受彤编辑.《四川盐政史》(卷二).民国十二年.第30页.
    ③ 吴受彤:《四川盐政史》(卷二).民国21年.第25至26页.
    ① 资料来源:吴受彤编辑.《四川盐政史》(卷二).民国十二年。第31页。
    ② 参见王瑞成:《盐都基本特征研究》,见《近代史研究》,1994(3).第148~149页。
    ① 参见王瑞成:《盐都基本特征研究》,见《近代史研究》,1994(3),第148~149页。
    ② 梁淼泰著:《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10页。
    ③ 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编:《景德镇陶瓷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59,第26页。
    ① 梁淼泰著:《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293页。
    ② 资料来源: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第45页。
    ①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80页.
    ② 资料来源:《个旧县志》(末刊稿).20卷,遗1~3卷.不著纂修人姓名,民国初年间。
    ① 资料来源: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第204页。
    ② 此例的材料均来自《江夏黄氏家谱》。
    ①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590页.
    ② 叶汝兰:“乾隆五十三年重修佛山经常碑记”,见(清)吴荣光纂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十二):金石下.刻本.清道光11年(1831).
    ③ 罗一星著:《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237页.
    ① 资料来源:罗一星著:《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259页.
    ② 参见佛山市城乡建设局编写组:《佛山市城乡建设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第83页.
    ①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170页.
    ① 资料来源: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207页
    ② 何若龙:“佛山竹枝词”,见《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十一):艺文志.佛山:佛山市博物馆.198(?)。
    ③ 陈昌平:“佛山竹枝词”,见陈炎忠总辑:《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十一):艺文志.佛山:佛山市博物馆.198(?).
    ④ 陈炎忠总辑:《乾降佛山忠义乡志》(卷一):乡域志·铺社.佛山:佛山市博物馆.198(?)。
    ① 陈炎忠总辑:《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一):乡域志·津渡.佛山:佛山市博物馆.198(?).
    ② (清)吴荣光纂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五):乡俗志·家庙.刻本.清道光11年(1831).
    ③ (清)吴荣光纂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七):乡防.刻本.清道光11年(1831).
    ④ “佛山街略”.见佛山市城乡建设局编写组:《佛山市城乡建设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第83页.
    ①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末刊稿、第一册).1988.第22、23页。
    ②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第303页.
    ① 武钢大冶铁矿矿志办公室编:《大冶铁矿志:1890~1985》.湖北汉川县印刷厂印刷.1986.第198~199页.
    ② “大冶县运道全图”,1908.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③ 资料来源:国家图书馆藏“1908年大冶县运道全图”(舆图)。
    ①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41页.
    ②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41页.
    ①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180页.
    ② 资料来源:《个旧县志》(末刊稿).20卷,遗1~3卷.不著纂修人姓名,民国初年间。
    ① 参见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324页.
    ②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203~204页.
    ① 关于唐山各矿区的资料来源: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819~847页.开滦矿务局史地办公室编:《开滦煤矿志(187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第87~104页.
    ① 刘秉中编著:《昔日唐山》.唐山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年刊印.第86页.
    ① 王士立、刘允正主编:《唐山近代史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66页.
    ② 参见刘长锁:《近代唐山工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博士论义).2004.第92~93页.
    ③ 参见刘长锁:《近代唐山工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博士论文).2004.第90~91页.第88页.
    ① 资料来源: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第312页.
    ①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颜神镇志》(卷三):建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②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颜神镇志》(卷三):建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③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颜神县志》(卷三):建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④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颜神镇志》(卷三):市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⑤ 参见刘长锁:《近代唐山工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博士论文).2004年.第90~91页.
    ①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第937页.
    ①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7页.
    ① 参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59~60页。
    [1]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2] (清)叶先登修,冯文显纂: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颜神镇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3]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本辑包括(清)富申修、田士鳞纂:乾隆博山县志.据清乾隆十八年刻本影印;王荫桂修、张新曾纂:民国续修博山县志.据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
    [4] 仇建新主编:淄川工业志(公元一八四0年前—一九八五年底).北京:华龄出版社,1989年.
    [5] 湖北省大冶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冶县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90年.
    [6] 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本书包括四个部分,嘉靖大冶县志七卷,根据明朝嘉靖十九年刻本影印;同治大冶县志共十八卷首一卷,根据同治六年刻本影印;光绪大冶县志续编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根据清朝光绪十年刻本影印;光绪大冶县志后编共二卷,根据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刻本影印.
    [7] 黄振余主编:大冶城乡建设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8] 武钢大冶铁矿矿志办公室编:大冶铁矿志:1890—1985.湖北汉川县印刷厂印刷.1986年.
    [9] (清)施启华绘:大冶县运道全图[舆图].清光绪末年(1908).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10] 佛山市城乡建设局编写组:佛山市城乡建设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年.
    [11]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 汪宗准修、冼宝干纂: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佛山忠义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3] (清)吴荣光纂修:佛山忠义乡志(十四卷).刻本.清道光11年(1831).
    [14] 个旧县志(未刊稿):20卷.遗1—3卷.不着纂修人姓名.民国初年间.
    [15] 个旧县志未刊:4卷本.不着纂修人姓名.民国初年间.现藏于个旧市城建档案馆.
    [16] 个旧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个旧市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 (清)程廷济修、凌汝绵纂:乾隆浮梁县志(十二卷卷首一卷).南昌:江西省图书馆.油印本.1960年.
    [18] 黄梅玲总纂,黄梅玲、江寿如主编: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19]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
    [20]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
    [21] (清)王泽洪修、吴俊等纂:康熙饶州府志(四十卷卷首一卷).刻本.清康熙22年(1683).
    [22] 王树才主编:漠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23] 河北省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
    [24] (清)孙缵修、张鹏翎纂:唐山县志.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年.
    [25] 开滦矿务局史忠志公室编:开滦煤矿志(1878~1988).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
    [26] 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27] (清)朱成阿等修、史应贵等纂:乾隆铜陵县志(十四卷).铅印本.民国19年(1930).
    [28] 安徽省铜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铜陵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29] 自贡市建设委员会编:自贡市城市建设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年.
    [30] 彭文治、李永成修,卢庆家、高光照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民国富顺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31] 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富顺县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32] (清)段玉裁、李芝纂修:乾隆富顺县志(五卷卷首一卷).清光绪8年(1882).
    [33]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
    [34] 卢炳奎绘:邓关场下五垱[舆图].民国十九年三月(1930.3).
    [35] 李佑绘:自流井五垱全图[舆图].清光绪年间(1899).
    [36] 富荣东场盐场图[舆图].民国初年.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7] 富荣西场盐场图[舆图].氏国初年,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38] 中华民国盐务署纂:清盐法志(三百卷卷首一卷).铅印本.民国9年(1920).
    [39] (清)丁宝桢等纂:四川盐法志(四十卷卷首一卷).刻本.清光绪间.
    [40] (清)徐秉元修、仲弘道纂:康熙桐乡县志(五卷).刻本.清康熙17年(1678).
    [41] (清)杨廉等纂修:康熙重修嘉善县志(十二卷).刻本.清康熙16年(1677).
    [42] (清)魏成汉修、张汝润等纂:乾隆善化县志(十二卷).刻本.清乾隆12年(1747).
    [43] (清)杨开第修、姚光发等纂:光绪重修华亭县志(二十四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刻本.清光绪5年(1879).
    [44] (清)刘守成修:乾隆武康县志(八卷).刻本.清乾隆十二年.
    [45] (清)邵齐然修:汪沆等纂.乾隆杭州府志(一百十卷卷首五卷).刻本.清乾隆44年(1779).
    [46] (清)刘嗣孔等修;(清)刘湘煃纂:乾隆汉阳县志(三十二卷).刻本.清乾隆13年(1748).
    [47] (清)李恩继文廉修、蒋湘南纂:咸丰同州府志(三十四卷卷首二卷文征录三卷).刻本.清咸丰2年(1852).
    [48] (清)李述武纂修:乾隆巩县志(二十卷卷首一卷).铅印本.民国12年(1923).
    [49] (清)徐会云等修、刘家传纂:道光辰溪县志(四十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刻本.清道光3年(1823).
    [50] (清)曹鹏翊修、徐润纂:和平县志(八卷).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年.
    [51] (清)曾日瑛等修、李绂等纂:乾隆汀州府志(四十五卷首一卷).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等.2000年.
    [52] (清)熊兴麟等纂修:康熙永定县志(十卷).刻本.清康熙36年(1697年).
    [53] (清)蒋擢纂修:康熙磁州志(十八卷).刻本.清康熙间.
    [54] 黄希文等纂修:民国磁县志(二十章附录一卷).铅印本.民国30年(1941).
    [55] (清)于琨修、陈玉璂纂:康熙常州府志.影印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56] 杨宗彩修、刘训瑺纂:民国闽清县志(八卷首一卷).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等.2000年.
    [57] (清)王振录、周凤鸣修,王宝田等纂:光绪峄县志(二十五卷卷首一卷).刻本.清光绪30年(1904).
    [58] (清)黄允钦等修、罗锦城等纂:光绪射洪县志.影印本.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59]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刻本.广雅书局.清光绪25年(1899).
    [60] (清)吴其浚纂、徐金生绘辑:滇南矿厂舆程图略.刻本.
    [1]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0年.
    [2] (清)黑龙江矿务局编:黑龙江漠河筹办矿务章程.见石光明主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含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图书馆分馆编.影印版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
    [3] (清)李维格编:汉阳铁厂调查本末.铅印本.清光绪间.
    [4] (清)蓝蒲撰,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光绪辛卯夏重印.京都书业堂藏版.
    [5] 蓝浦撰、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十卷).上海神州国光社.民国25年(1936).
    [6] 傅振伦着、孙彦整理:景德镇陶录详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7]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中国古代陶瓷文献辑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8] 欧阳琛和周秋生校点、卢家明和左行培注释:景德镇陶录校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9] 开平矿务创办章程案据汇编.上海着易堂书局.光绪丙中年(1896年)。
    [10] 开滦矿务总局编:开滦煤矿概况.油印本.民国36年(1947).
    [11] 祁隽藻着、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12] 刘孟扬:治瓷政要.见批示商会所订瓷行规则准予备案文.1922年.
    [13] 李文忠公文集奏稿.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0年(1921).
    [14] 王树:张文襄公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15] 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6] (清)孙廷铨撰:颜山杂记(四卷).刻本.清康熙17年(1678).
    [17] 王守基:盐法议略(二卷).自强学斋治平十议
    [18] (清)朱彝尊编:明诗综(一百卷).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9] 严如熤辑:三省边防备览(十八卷).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20] (清)佚名纂修:安徽舆图表说(十卷).石印本.清光绪22年(1896).
    [21] 吴受彤编辑:四川盐政史(十二卷).民国21年(1932).
    [22] 昆山顾炎武研究会编: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23] 中华民国盐务署纂:清盐法志.铅印本.盐务署.民国9年(1920).
    [24] (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5] (清)丁宝桢等纂:四川盐法志.刻本.清光绪间.
    [26] (清)阮元等修、伍长华等纂:两广盐法志.刻本.清道光间.
    [27]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8] 龚鉽撰:景德镇陶歌.铅印本.中国书店.民国间.
    [29] 林振翰:川盐纪要.民国八年三月.
    [30]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31] (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2] 林修竹编: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暑科.铅印本.民国8-9年(1919-1920).
    [33] 苏汝江编着: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调查报告之一:云南个旧锡业调查.1958年.
    [34] 曹立瀛、王乃棵具拟:云南工矿调查报告之十六:云南个旧之锡矿.民国二十九年九月.
    [35] 陈吕范等编:个旧锡业私矿调查.铅印本.昆明:云南历史研究所.1979年.
    [36] 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第13辑(经济史料)、第14辑(晚清时期史料).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
    [37] 李障天、阎象吉主编:淄博经济史料.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
    [38]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编:清代矿业.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9] 祁守华、钟晓钟: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
    [40] 熊性美、阎光华主编:开滦煤矿矿权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42]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3]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44]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45]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46] 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铜陵文史资料(第七辑)——中国古铜都铜陵(矿冶专辑).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制.1992年.
    [47] 大冶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大冶文史资料(第五辑)——大冶县城镇发展史专辑之一.内部资料.1990年.
    [48] 邓广彪:广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五辑)——广州市中药业史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
    [49] 杨永峰着:景德镇陶瓷古今谈,见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二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50] 政协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三辑第二期)——工商经济史料专辑:唐山.1990年.
    [51] 刘秉中编着:昔日唐山.唐山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年刊印.
    [5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唐山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开滦.1992年.
    [5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史研究室等编: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5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佛山市委员会文教体卫工作委员会编:佛山文史资料(第11辑)——铸造行业史料专辑.1991年.
    [55] 方国瑜主编、徐文德等纂录校订:云南史料丛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56] 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集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57] 自贡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自贡文史资料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58] 自贡市档案馆、北京经济学院、四川大学合编: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173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至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 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5]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6] 鲍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着: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7] 陈国灿、奚建华着:浙江古代城镇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9] 储传亨、王长升主编:城市科学概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
    [10] 成德宁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 戴逸:简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 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 丁文江着:中国官办矿业史略.北平:地质调查所.1928年.
    [14] 丁长清、唐仁粤:中国盐业史·近代当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16] 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17] 方李莉着: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 郭海荣、白明英著:资源型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9]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20] 顾朝林等着: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1] 顾朝林、甄峰、张京详着:聚集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23] 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地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 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25]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6] 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编:景德镇陶瓷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27] 江曼琦着: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 江思清着:景德镇瓷业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29] 孔令仁主编:中国近代化与洋务运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30] 罗一星着: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大人民出版社.1994年.
    [31] 林景梧、汪宗达主编:景德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32] 梁淼泰着: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增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33] 李伯重: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2年.
    [34] 李侃等着: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5] 刘国良着:中国工业史=History of China's industry(古代卷、近代卷).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36] 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编: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7] 彭泽益、王仁远主编.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38]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 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40] 孙志刚:城市功能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41] 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
    [43] 田培栋着: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4] 吴承明:中国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5] 王仲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46]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47] 王远仁、陈然、曾凡英编着:自贡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48] 王士立、刘允正主编:唐山近代史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9] 王瑞成: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类型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50]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
    [51] 魏明孔主编.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52]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53] 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54] 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55] 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56] 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57]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58]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着: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9] 徐文:瓷城景德镇.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
    [60]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1] 熊楚:自贡地质矿产盐业问题.中华民国二十四年铅印平装本.美新印刷公司(印).
    [62] 杨宽着: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3] 余也非:中国古代经济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6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 赵天石主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2001年.
    [66]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67] 赵宇空:中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68]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9] 中国企业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企业史(古代卷、近代卷和现代卷).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
    [70] 《中国近代煤矿史》编写组编写:中国近代煤矿史.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
    [71] 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72] 周荣林编着: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73] 张海国、万千编着:千年瓷都景德镇.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74] 张世忠着:中国矿业志.开封:龙海石印馆.民国11年(1922).
    [75] 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76]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77] 曾鲁光:个旧锡业概观.出版不详.著者自刊.1924年.
    [78] 谢惠着:山东博山之家庭工业.上海:民族杂志社.193(?).
    [79] 淄博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80] 周德群、汤建影、程东全等着:中国矿业城市研究——结构、演变与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81]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年.
    [82] D·理着、王中兴编译: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西岸地区出版社.1992年.
    [83] (澳)赖特着、丁长清译: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煤矿业(1895~1937).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
    [84] 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85] 西奥多·赫斯伯格:新城市史:走向跨学科的城市的历史.见城市史(第5卷).1978(11).
    [86] [美]I. Mumford: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Transformation and It's Prospects.(芒福德·刘易斯着,倪文颜、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背景.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1989年.)
    [87] 李希霍芬:中国.(F. VonRichthofen: china).1882年.
    [88] 李希霍芬:旅华日记,(F. VonRichthofen: TageducherausChina)上卷.1868—1872
    [89] Skinner G. Willian: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施坚雅主编、叶庭光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90] [关]Zola G·Deuts著、彭久松译:探索者的足迹—美国早期井盐业钻井工艺发展过程概述.井盐史通讯.1983年第1期
    [91] Gibert Rozma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The Free Press. 1981.
    [92]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2003年.
    [93] 中国货栈(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Ⅱ.No.7,Nov.1833,
    [94] [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95] Michael Greenberg: British trade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1800-1842). (英)M.格林堡着、康成译: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96] Paper Relating to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4.
    [97]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No. 3.1864
    [98] Innis. H. A. 1933. Problems of Staple Production in Canada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99] A. Sjobeng: The Pre-Industrial City: Past and Present. Free Press. 1960.
    [100] Land and Resources
    [1] 东方杂志.北京:三联书店.1957.
    [2] 徐载平:清末四十年中报史料
    [3] 扶小兰: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与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4] 茅家琦: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见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5] 邱国盛:人力车与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6] 戚其章:《南京条约》与中国近代化的启动.见东岳论丛.1997年第2期.
    [7] 杨洁:透视上海的近现代女子教育.见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8]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见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9] 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起点.见人文杂志.1990年第1期.
    [10] 高翔:论清前期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1] 朱玲玲: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见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四辑.1984年.
    [12] 庄林德: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见南京大学学报(地理学专辑).1991年.
    [13] 张百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娼妓问题.见史学月刊.1999年第1期.
    [14] 蒋国宏:张謇与南通早期现代化.见南通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5] 范瑛: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见天府新论.2001年第3期.
    [16] 杜春兰:地区特色与城市形态研究.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7] 邓正兵、欧阳君:试论武汉的早期现代化.见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8]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城市的互动.见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9] 蒋国宏:南通早期现代化的受挫及其启示.见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0] 林荣琴:清代区域矿产开发的空间差异与矿业盛衰.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21] 潘海啸:城市空间结构——物质性战略规划中的城市模型.见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4期.
    [22] 袁国华:我国矿业布局研究.见中国矿业.1995年第10期.
    [23] 朱立芸:近代西北金属矿业开发简论.见开发研究.2000年第5期.
    [24] 人民论坛.2003年12月.
    [25] 杜恂诚:试论近代中国社会阶层排序.见学术月刊.2004年第1期.
    [26] [日]吉田光邦:景德镇陶瓷生产与贸易情况.见南京博物馆集刊.1982年第4期.
    [27] 郭承龙、赵惩谦、郭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见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第2期.
    [28] 何一民:简论现代化主题与近代中国城市.见文史杂志.1999年6期.
    [29] 何一民.20世纪后期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0] 何一民等: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见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1] 贺云翱:也谈我国古代城市形制.见中原文物.1986年第2期.
    [32] 王元:重视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载人民日报.2000年1月11日.
    [33] 樊杰: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见地理学报.1993年5期.
    [34] 马宝珠.总结遗产,创造新篇.见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35] 张治诚:矿业城市的诞生与消亡.见Land and Resources.November.11.
    [36] 李广锜:创建“城市结构学”雏议——关于其对象、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思考.见城市研究.1999年第5期.
    [37] 景德镇陶瓷馆文物资料组:陶瓷资料.1978年第1期.
    [38] 田文祝、周一星: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见地理研究.1991年第1期.
    [39] 高惠冰:清代前期的佛山义仓.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40] 官美蝶: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见文史哲.1988年第6期.
    [41] 戴逸谈“清史纂修”,见光明日报.2004年7月20日.
    [42] 方亮:对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思考.见前沿.2002年第9期.
    [43] 李文彦: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见地理学报.1978年第1期.
    [44] 叶志如:顺治六年整饬盐务课税题本.见历史档案.1984年第1期.
    [45] 沈镭、程静: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见经济地理.1998年 第6期.
    [46] 周一星: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见地理研究.1997年第1期.
    [47] 朱立芸:近代西北金属矿业开发简论.见开发研究.2000年第五期.
    [48] 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见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49] 陈学文:明清佛山经济的初步研究.见理论与实践.1959年第8期.
    [50] 高惠冰:清代前期的佛山义仓.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51] 侯仁之:淄博市主要城镇的起源和发展.见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79年第9期.
    [52] 梁淼泰:明清时期景德镇城市经济的特点.见南开学报.1984年第5期.
    [53] 罗一星:论明清时期佛山城市经济的发展.见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54] 梁淼泰:清代景德镇大运瓷器的名数.见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年2期.
    [55] 凌耀伦:清代自贡井盐业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见中国盐业史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6] 潘群:关于清代前期景德镇瓷业资本主义萌芽的考察.见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57] 王仁杰:明清时期佛山的商业地位.见探求.2003年第3期.
    [58] 刘吕红:传统资源型城市近代转型研究——以清代四川富荣盐区城市变迁为例.见求索.2004年第3期.
    [58] 刘吕红:清代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历史考察及意义.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5).
    [60] 侯百镇:转型与城市发展.见规划师.2005年第2期
    [61] 荆世杰:近代中国矿业发展述论.见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2] 李龙潜:清代前期广东采冶、冶铸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见学术研究,1979年第5期
    [63] 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见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64] 薛亚玲:中国历史上铜、锡矿业分布的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65] 马世之:试论我国古城形制度基本模式,见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66]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67] 王瑞成:近世转型时期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史学基本问题初探.见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
    [68] 王瑞成:盐都基本特征研究.见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69] 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见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0] 周积明: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见江汉论坛.1997年第6期.
    [71] 周其厚、刘亚民:近代西方地质学的引进与晚清思想界.见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
    [72] 周一星、布雷特肖: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见地理学报.1988年第4期.
    [73] 胡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博士论文).1993年.
    [74] 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的研究(博士论文).2002年
    [75] 刘长锁:近代唐山工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博士论文).2004年.
    [76]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博士论文).2004年。
    [77] 王振忠:明清两淮盐业盛衰及其对苏北地方的影响(博士论文).1991年.
    [78] 吴晓松:近代东北城市建设分期与类型(博士论文).1996年.
    [79]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类型、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博士论文),1988年.
    [80] 周一星:珠江三角洲传统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形态(博士论文).1992年.
    [81] 张建军:清代新疆城市地理研究(博士论文).1998年.
    [82]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博士论文).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