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写作主要基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20世纪中国文学身份的焦虑;二是当今中国和全球日益严重的现实生态危机;三是全球文化的生态转向,生态思维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延伸。本文以“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为中心,在当代问题意识的观照下,采用生态批评、症候式分析、文本细读、词源学、现象学及文化研究等方法,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关注自然审美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中的角色与地位,揭橥20世纪中国文学的症候,并提出以生态现代性重振中国文学的诗性光辉。
     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
     绪论交待选题缘由、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状况及本文的方法论与基本构架。
     第一章“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分析晚清以降,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在文学现代转型中,古典文学的自然审美传统被搁置,表现出自然审美趣味的作家与文体被边缘化。
     第二章“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在革命与政治的现代性话语中,自然审美话语因其“无用”而失去独立性,自然美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成为高雅与通俗(大众化)文艺对立的分界。围绕着对与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自然话语进行的阶级审美趣味改造,分析了“红色”文学中符号化程式化的非审美的自然及其带来的艺术上的粗制滥造。
     第三章“改造自然——现代劳动‘新风景’中的自然审美”,分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劳动”之现代性意义的生成,考辨古今不同的“风景”观及其相应的自然观,具体剖析自然如何成为人的政治主体性在文化领域获得“解放”的道具,指出“新风景”中自然的内在价值并未得到重视,自然处于从属地位。
     第四章“矮化自然:抒情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比较传统抒情主人公和现代抒情主人公与自然的不同关系,前者追求“无我”之境,后者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式“大我”的膨胀,分析呈现文学现代性的最重要的两种文学体裁(新诗与小说)在抒情内容、方式与效果上的差异。
     第五章“贬低自然:空间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现代空间被划分为“西方/东方”、“城市/乡村”,这种二元对立实为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胜利。在经济现代化、城市化浪潮中,欲望被无限释放,都市写作成为欲望表述,生态文化被消费主义社会驱逐,作为前现代与自然之象征的乡村不断被祛魅,与此相应的是生态恶化、人文精神危机及“文学终结”的焦虑。
     结语“自然的复魅与本土诗性精神的鞋生”,呼吁建构生态现代性,以建设性的后现代方式,反思现代性,指出现代性应从物质、政治层面进入到思想、文化与行为模式的深层,在亲生命性的基础上,进行主客体变革,建立生态审美共识,重建文学与自然的精神联系,重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诗性色彩,在有限与无限、自由与自然之中栖身游心,在与自然韵律的谐振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诗意化的生存境界。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reflection to a series of issues. The first is the worri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atus. The second is the ecological crisis. The third is that ecological thought turns to the realm of humanity. Ecological situation in the literature modernity is the central topic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over the natural dimens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evolution in the20century, As well as look into the role and status of natural aesthetic in the20century's modernism discourse.The symptoms of20century's Chinese literature are also reveal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find a route to regain the poetic shin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aper comprises seven parts:an introduction,5body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kes clear of the concepts concerning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The first chapter:Natural aesthetic in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the concepts of science, democracy and individual liberty uprooted Chinese traditional human-nature harmonious culture. Authors with natural aesthetic taste and their works weremarginalized.
     The second chapter:Natural Aesthetic in the Political Modernity Discourse. Under the rule of political modernity discourse, natural aesthetic was a backwards culture, which became the boundary of the populace taste and the bourgeois taste. As a result, natural aesthetic was not appreciated by the advanced literature. Natural aesthetic found no place while "red" literature was flooding.
     The third chapter:changing the nature--Natural Aesthetic in the "new working landscape". This chapter the concepts of "working" and "landscape" in the modernity discourse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show the secondary status of nature to the so called labor liberty.
     The forth chapter:nature in the lyricism modernity discours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lyricism literature, in which people perused a state of "ego lost", modern literature's personae became human-oriented and self-boasting. This chapter the differences of lyrical content, and lyrical, pattern and effect between the contemporary poetry and fiction are analyzed.
     The fifth chapter:nature in the space modernity discourse. Modern space has be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binary opposition: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which actually implied the superiority of modern industry civilization to th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Desires had been greatly liberated according to the logic of modernity. Nature and country were driven out by consumerism and urbanization movement. Literature fell into an "ended" complex.
     Conclusion:the re-enchantment of nature and regaining of poetic spirit. Modernity should transfer from politics and material discourse into thought, culture and conductive mode. We call for a refresh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atus by a nature-friendly concept.
引文
1杜维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跋》,见杜维明、卢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5页。
    2[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67页。
    3[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30页。
    1胡适的“我手写我口”的白话文学倡导,完全不同于黄遵宪等人所倡导的“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后者是传统文学内部的调整,基本上仍是用文言创作,讲求对仗与工整、格律。二者在精神实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2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载《创造月刊》1926年3月,第1卷第1期。
    3《鲁迅1936年同斯诺谈话》,载《新文学史料》1989年3期。
    4李广田:《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见《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3年。
    5《文学研究会简章》,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1[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18页。
    2杜维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5页。
    1河清:《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现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扉页。
    2王宁:《“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探索与争鸣》2010年7期。
    3 Hans-Joach in Schulz:Comparative Literature:The Early Years, Th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73. P.1.
    4李滟波:《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新解——评介大卫·达姆罗什著<什么是世界文学>》,《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
    5[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5页。
    1河清:《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页。
    2 Jonathan Bate:The Song of the Ear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Cambridge, p.24.
    32005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发布了评估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环境质量的ESI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名列第133位,排在倒在数第14位,而此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ESI时,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呈下降态势。
    1胡祖六:《环境、能源与经济增长》,《经济观察报》2005年4月25日。
    2黄一琨:《环保总局的声音》,《经济观察报》,2005年1月24口。
    3同上。
    4转引自:工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1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1余谋昌:《生态平衡短论》,《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12月;余谋昌编著:《生态学的信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如:国家计委国土规划和地区经济司、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理论部编写:《生态时代的呼唤——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石山:《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2月);杨瑞卿:《活在生态时代》(《技术经济与管理》1999年7月);高长江:《生态文明:21世纪文明发展观的新维度》(《长自学刊》2000年1月)等。
    1[美]威廉·P·坎宁安主编:《美国环境百科全书》,张坤民、黄润华、许嘉琳、过孝民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206—207页。
    2金岗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页。
    3关于“生态学”概念的发展,可参Pedro Beltrao:"Concetto Eproblematica Dell'Ecologialumana" in:Ecologia umana c valori etico-religiosi, ed. By Beltra Roma:University Gregoriana,1985, pp.31-68.
    4[美]威廉·P·坎宁安主编:《美国环境百科全书》,张坤民、黄润华、许嘉琳、过孝民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85页。
    5金岗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1金岗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2如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的马世上骏在1980年也提出:“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的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见宋永昌等主编:《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3[美]威廉·P·坎宁安主编:《美国环境百科全书》,张坤民、黄润华、许嘉琳、过孝民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4金岗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页。
    5《让生态学理论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中国环境报》1994年3月3日。
    1 Michael P. Branch (ed.), Reading the earth: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rrt, Moscow, Idaho:University of Idaho Press,1998, xiv.
    1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2刘小枫编:《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柯常咏等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第一版,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1页。
    1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
    2[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1余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
    21898年维新变法中所开办的京师大学堂设立“中国文学门”,亦即今日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有“文学”科目,但无作为一种独立组织形态的系科。1910年分科大学正式开办,中国文学门于是成立,“文学”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学科独立在中国正式出现。
    3参阅:杨春时:《现代性与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文学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月刊》1998年5月)、《“文学现代性”讨论没有意义吗?》(《文艺争鸣》2001年3月)等。
    4胡鹏林:《文学现代性·总序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5同上,第17—18页。
    1[美]R·卡逊:《寂静的春天·译者的话》,吕瑞兰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3页。
    2B.A.罗西:《论现代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化”》,苏联《哲学问题》,1973年第4期,转引自:刘湘荣:《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0页。
    1 Bryan L. Moore:Ecology and literature:ecocentric personification from antiquity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P4.
    2 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 (ed.):The Ecocriticism Reade:;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Athens, pp.114-115.
    3 Jonathan Bate: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 Routledge,1991, p.11.
    1 Gherylt Glotfelty:Introduction, Ecocriticism Reader. Xxvii,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Athens, Georgia,1996.
    2 R. Kerridge & Sammells (ed.):Writing the Environmetn:Ecocriticism and Literature, London:Zed Boods Ltd.,1998, p.32.
    3 Lawrence Buell: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7-8.
    4 Cheryll Glotfelty:Ecocriticism Reader.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Athens, Georgia,1996, xix.
    1 Jonathan Levin:"On Ecocriticism (A Letter) ", PMLA 114.5 (Oct.1999):p.1098.
    1 Laurence Coupe: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New York:Routledge, 2000, p.169.
    2如:以研究西方的“生态批评”、“生态文学”著称的工诺,后来将“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统一改称为“国外生态美学”工诺的《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与《生态美学:发展、观念与对象——国外生态美学研究评述》(《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中所界定的对象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是采用了“生态批评”、“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三个不同的概念。类似的例子并非一个。
    1见1992年《国外社会科学》第11、12期。
    2杨兆三:《满架蔷薇一院香—环境美学漫笔》,《中国花卉盆景》,1985年3月。之后还有一些以“环境美学”为标题的论文出现,如王立山的《色彩与光(建筑空间环境美学及心理分析之一)》(《装饰》,1987年3月)、《光的装饰效用(建筑空间环境美学及心理分析之二)》(《装饰》,1987年5月),
    3陈清硕:《生态美学的意义和作用》,《潜科学》,1994年第6期。
    4余正荣:《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8期。
    5从1995年到2000年,较有影响的论文有:叶平的《象一座山那样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3月)、《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2月)、尤西林的《自然美: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善——对康德自然目的观的一种现代阐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3月)、鲁枢元的《从艺术心理到精神生态》(《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10月)、《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学术月刊》1996年5月)、《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美学》(《中国精神文明年鉴》1996年1月)、陈望衡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5月)、曾永 成的《人本生态观与美学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社会主义文艺生态建设论纲》(《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1月)、徐恒醇的《生态美学放谈——生态美学论纲》(《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10月)等。
    1何怀宏:《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3月。
    2任俊华:《“厚德载物”与生态伦理——<周易>古经的生态智慧观》,《孔子研究》2005年7月。
    3任俊华:《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管窥》,《齐鲁学刊》2003年7月。
    4蒙培元:《孔子天人之学的生态意义》,《中国哲学史》2002年5月。
    5蒙培元:《仁学的生态意义与价值》,《中国哲学史》2007年2月。
    6蒙培元:《“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齐鲁学刊》2000年1月。
    7杜维明、蒙培元、郑家栋、李存山、卢风、雷毅:《儒家与生态》,《中国哲学史》2003年2月。
    8武宝宁:《张载思想中的生态智慧》,《齐鲁学刊》2008年7月。
    9赵媛、方浩范:《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前沿》2008年2月。
    10涂可国:《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中国儒学年鉴》2007年1月。
    11 蒋小云:《传统儒家和合生态思想和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话》,《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6月。
    12齐姜红:孔孟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管子学刊》2008年2月。
    13鲁成波:儒道生态理念与现代生态伦理的构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
    14任俊华:《天行有常与生态伦理——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审视》,《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7月。
    15张云飞:《浅析荀子的生态伦理意识倾向》,《孔子研究》1990年12月。
    16延福:《荀子的生态美学智慧》,《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4月。
    17繁仁:《老庄道家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新说》,《文史哲》2003年11月。
    18繁仁:《中国古代道家与西方古代基督教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之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12月。
    19谋昌:《古典道家的生态文化思想》,《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月。
    20李玉用、李克章:《道家道教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船山学刊》2007年7月。
    21王丰年、李正风:《道家消费观的生态伦理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
    1王建军:《<老子>生态智慧的解读》,《宗教学研究》,2000年6月。
    2孙殿玲:《论道家“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8月。
    3邓绍秋:《道法自然与生态智慧——道家与马尔库塞生态美学观比较》,《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5月。
    4陈光磊:《道家经典中环境伦理思想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10月。
    5许建良:《道家“无用之用”的思想及其生态伦理价值》,《哲学研究》2007年11月。
    6马现诚:《魏晋玄学与山水田园诗的生态取向》,《江汉论坛》2007年4月。
    7李海亮:《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伦理观》,《船山学刊》2008年7月。
    8尹志华:《道教生态智慧管窥》,《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3月。
    9刘亚明、胡敏燕:《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生态智慧》,《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5月。
    10秦裕华:《从汉民族鬼神信仰到佛教信仰的生态价值追踪——兼论新疆少数民族早期佛教信仰》,《新疆社科论坛》2001年12月。
    11邓绍秋:《玄学与禅宗生态审美观》,《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9月。
    12章晓丹:《<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13杜宗才:《<太平经>社会生态思想初探》,《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月。
    14赵芃:《道教的生态观》,《中国宗教》2004年4月。
    15乐爱国:《道教生态伦理:以生命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16桑杰端智:《藏传佛教生态保护思想与实践》,《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1月。
    17张怀承、任俊华:《论中国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
    18龚晓康:《“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佛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比较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8月。
    19马现诚:《佛教净土观念与中国古代作家的人文生态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
    20唐铭:《藏传佛教文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中国宗教》2007年1月。
    21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文史哲》2007年7月。
    22才让:《藏传佛教慈悲伦理与生态保护》,《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11月。
    23林伟:《佛教“众生”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义》,《学术研究》2007年12月。
    24何保林:《论佛教同体慈悲的生态伦理信念及其现实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2月。
    25戴永红:《生态美学视野中的禅宗美学研究》,《文艺报》2005年6月30日。
    26邓绍秋:《禅宗生态美学的崛起——禅宗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融合》,《创作评谭》2005年4月。
    27叶莎莎:《禅宗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8马明良:《伊斯兰教生态文化与回族环保意识》,《回族研究》2000年11月。
    1杜超:《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5月。
    2吕逸新、王朝侠:《<管子>的生态伦理观》,《管子学刊》2003年5月。
    3郭文芬:《人与天调——<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月。
    4刘晓华:《论<管子>“事若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5张连国:《<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管子学刊》2006年2月。
    6王曙光:《<管子>“人与天调”的生态观》,《管子学刊》2006年8月。
    7吕逸新、董燕:《<管子>“道”、“德”的生命特性及对当代生态伦理建设的启示》,《管子学刊》2005年11月。
    8杨萍:《西方生态批评视野下的中国山水文学——重审中国文学的自然之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9月。
    9滕志朋:《生态美学视阈中的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7月。
    10李金坤:《唐诗山水自然生态审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9月。
    11黄念然、官春蕾:《中国古代“观”论的生态美学智慧》,《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9月。
    12刘克:《汉画像对生态美学研究的意义》,《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13李辅敏:《生态文明贵州建设视域下的贵州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8月。
    14翟鹏玉:《“那”文化神话景观与民族生态审美叙事》,《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3月。
    15胡靖勇:《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行为对当代生态伦理的启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16李良品、彭福荣、吴冬梅:《论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与生态环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6月。
    17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11月。
    18杨志明:《论傣族的生态审美意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
    19李霞:《士家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民族论坛》2008年10月。
    1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书中第十二章“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文论”专门介绍了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第470—494页。
    2王岳川:《发现东方》(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书中第七章为“生态思潮与东方生态精神价值”,第189—229页。
    1闵家胤译,《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9月。
    2闵家胤译,《世界哲学》1986年1月。
    3章绍武译,《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10月。
    4载《道德与文明》1992年12月。
    5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6月。
    6载《现代哲学》2001年9月
    7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6月、8月。
    1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见[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2如国语运动、文学革命、平民教育运动、男女平等、职业教育运动、新文化运动、出国勤工俭学运动、乡村教育运动;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西方社会新思潮的输入。
    1在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往往将现代性等同于现代化。
    2费正清的这些思想集中反应在他与人合编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国对西方反应的研究掼》等书之中。
    3余英时:《费正清与中国》,载[美]费正清:《费正清自传》,黎鸣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7页。
    1 于桂芬:《西风东渐》,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8页。
    2 20世纪90年代以前,科技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乃至人们的日生活中都没有产生重要影响,故而本文所指的中国知识分子特指人文知识分子。
    3 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图书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
    1后文中将要论述的“劳动与新风景”,即是一证,劳动正是人的改造自然,力证人之力量的途径。
    2M·卡利奈斯库:《现代性面面观:前卫派,颓废派,矫饰》,第41页。转引自: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34页。
    3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159页。
    1一位文学史家认为,这种对“新”的追求——更甚于对白话语言的运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标志。见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转引自: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36页。
    2参阅:[美]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358页。
    4胡适:《建国问题引论》,《独立评论》1933年,第77号。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9页。
    1关于建国后的现代化举措、工业化追求,笔者将在第五章进行详细论述。
    2蒋延黻:《论国力的元素》,《蒋廷黻选集》第4卷,台北1978年,第648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9、11页。
    4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的指标并加以量化,其具体参数如下: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以下;3.服务业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4.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6.适龄年龄组中大学生的比重10%一15%以上;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10,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参见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5页。
    5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见《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袁行霈:《探索中国诗歌艺术的奥秘》,《读书》1987年4月。
    2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86页。
    3“18世纪总是欧洲最倾慕中国的时代:中国工艺品导致了欧洲巴洛克风格之后的洛克克风格,中国建筑使英法各国进入了所谓‘园林时代’,中国的陶瓷、绘画、地毯、壁饰遍及各地,直接间接地推动了西方工业革命。”乐黛云:《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转引自: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图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4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5陈独秀在《论<新青年>主张》一文中指出:“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李大钊也在《<晨钟>之使命》(见《晨钟报》创刊号,1916年8月15日)中指出:“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声。”
    1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9页、第202—203页。
    2最初名为《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页。
    1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5—6页。
    2如与林纾的笔战、与“学衡派”的论辩、与“甲寅派”的论争。今日再反观这些论战,这些当时的逆流反而从从某种意义上更能代表一处稳健的、温和的文学与文化变革之力量,同时亦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能更好地传承,对于“五四”这一复杂的社会与文化现象,亦需要重新梳理。
    3鲁迅:《摩罗诗力说》。
    1中国式启蒙不同于欧洲诉启蒙,最初还含有个体自由主义、重视个体之权利,塑造具有独立人格之内容,但社会现实形势的发展使得偏重个体的现代性内容遭到遮蔽,发展到后来,主要是为国家主义的现代化路线塑造能为国献身的公民,以“民主”、“科学”、“公德”、“民族主义”为内容,而非个体自由主义的、偏重个体权利之有独立人格的公民的塑造。
    1陈独秀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时的跋语。见《新青年》第2卷5期,1917年。
    2王桂妹:《缱绻与决绝:五四新文学家的“新诗”与“旧诗”》,《江汉论坛》2010年第8期。
    1胡适:《尝试集·自序》,《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75页。
    2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3从形式到内容,此处的抒情诗均不同于古代抒情诗的抒情方式。后文将对其进行具体论述。
    4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21页。
    5王喜绒:《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6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彭锋:《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2同上,第175页。
    3同上,第177页。
    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1余虹:《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郭沫若:《诗歌国防》,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新诗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93-96页。
    3东北民歌《摇篮曲》,考察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儿歌,均可发现,柔美的自然是其最为重要的共同主题之一。
    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44页。
    5郭沫若:《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6同上,第296页。
    7郭沫若:《自然底感怀》,《时事新报·星期学灯》1934年3月4日第70期
    1郭沫若:《致白宗华》(1920年3月30日),载于《三叶集》,第157页。
    2《星空》为诗歌、戏剧和散文集,1923年10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发行。
    3《前茅》为创造社丛书之一,收郭沫若1921年至1924年作品,1928年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发行。
    1《恢复》作于1928年1月5日至16日,同年3月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发行。
    2郭沫若《对月》:“月亮,你照在我的窗前,/我是好久没有和你见面。/那苍白的圆圆的面孔/和我相别好像有好几十年。/……/我的眼中已经没有自然,/我老早就感觉着我的变迁;/但你那银灰色的情感,/还留恋着我,不想离缘。/……/我没有你那超然的情绪,/我没有你那幽静的心弦。/我所希望的是狂暴的音乐/……/你除非照着几百万的农人/在凯旋的歌吹中跳舞!”
    3 Morphin,即吗啡。
    4 Veronal,一种催眠药粉。
    1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1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11—215页。
    2郭沫若:《论诗三札》,载《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06页。
    3郭沫若:《文艺的生产过程》,载《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01页。
    4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25页。
    5同上,第224—226页。
    1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中国青年》第10期,1923年12月22日。
    2邓中夏:《新诗人的棒喝》,《中国青年》第7期,1923年12月8日。
    3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990年,第83页。
    4郭沫若:《自然的追怀》,转引自蔡震《<女神>对大自然的诗性感悟与日本文化》,《沫若学刊》2005年第2期,第8页。
    5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中国青年》第10期,1923年12月22日。
    6同上。
    7李大钊:《山中即景》,见《新青年》1918年7月15日,第5卷第3号。
    1李大钊:《岭上的羊》,见《少年中国》1919年9月15日,第1卷第3期。
    2同上。
    3载《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2月15日)。
    4载《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15日)。
    1载《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6年8月23日。
    2与此相映成趣的是郭沫若的创作,不论是早期的《女神》,还是建国后的《百花齐放》,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入诗,虽然表现出来的自然观各异,但足见传统诗学的自然审美偏好对旧式文人刻骨铭心式的影响。不言自然,无以言诗。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45页。
    2陈独秀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时的跋语。
    3叶公超:《论新诗》,见杨匡汉、刘福春主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320页。
    4如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此中涉及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一类概念作何种理解的问题。一般来讲,凡持“新文学”史观的,大都认定,“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各类用白话文写作且在思想内容倾向上体现反帝反封建意识的新文体作品(西洋式短篇、长篇小说,新诗,散文,话剧剧本和电影剧本等),才是“新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见朱文华:《风骚余韵论——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页。
    6例如张钟等编著的《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华中师范学院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1彭放:《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1982年,第84页。
    2朱文华:《风骚余韵论——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9页。
    3胡适:《尝试集·自序》,见《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1胡适:《尝试集·自序》,见《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75页。
    2胡适《沁园春·春游》:“寂寞春三,雨雨风风,过了清明。有香车宝马,风鬟雾鬓,拈花笑语,道是新晴。十里垂杨,四郊麦秀,斜日微风闲听莺。蓦回首,看绿阴曲径,中有人行!//青青绿上孤茔,又杜宇枝头三两声。念斗鸡走马,个人如画,断坟三尺,云满春塍,风景依然,韶华不再,莫教寻常负此生。归去也,且及时行乐,说甚飘零。”见《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998年,第16页。
    3原载1929年6月15日《吴淞月刊》第2期:《中国公学时代的旧诗》,见《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4《晨风篇》(原作者为美国亨利·朗费罗(Henry Longfellow):“风海上来,狂吹晓雾开。/晨风吹行舟,解缆莫勾留。/晨风吹村落,报道东方白。/晨风吹平林,万树绿森森。/晨风上林杪,惊起枝头鸟。/风吹郭外田,晨鸡鸣树巅。/晨风入田阴,万穗垂黄金。/冉冉上钟楼,钟声到客舟。黯黯过荒坟,风吹如不闻。又译有亨利希·海涅(Heinrich Heine)的诗:“松岑寂羌无欢,独立塞北之寒山。冰雪蔽体光漫漫,/相思之梦来无端。/梦见东国之芭蕉,/火云千里石欲焦。/悄悄无言影寂寥,/欲往从之道路遥。”——《胡适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57页。
    1胡适:《留学日记》卷十五,转引自:于友发、吴三元编著:《新文学旧体诗选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70页。
    2于友发、吴三元编著:《新文学旧体诗选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3同上。
    4郭沫若:《<行知诗歌集>序》,见《行知诗歌集》1947年版的校后记,转引自:于友发、吴三元编著:《新文学旧体诗选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84页。
    5郭沫若:《<鲁迅诗稿>序》,转引自:夏明钊:《一位光明与黑暗激战时代的抒情诗人——鲁迅旧体诗综论》,《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6锡金:《<鲁迅诗解>序》,见张紫晨:《鲁迅诗解》,转引自:夏明钊:《一位光明与黑暗激战时代的抒情诗人——鲁迅旧体诗综论》,《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7李仲凡:《新文学家旧体诗写作中的矛盾心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
    1郁达夫曾专门作文《骸骨迷恋者的独语》来表达对旧诗的喜爱;郭沫若等人也曾在私下的场合表达过旧体诗词这一“骸骨”的喜爱。
    2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
    1孔庆东:《旧体诗与中国现代文学》,《水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王岳川:《中国镜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2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9页、第202-203页。
    3余虹:《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4郭沫若:《诗歌国防》,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新诗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93—96页。
    1余虹:《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9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1—22页。
    4“臣属性(subalternity)是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 Antonio (1891-1937)在其文化领导权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弱势阶级在精神上的次等感和服从的习惯。
    5陈越:《领导权与“高级文化”——再读葛兰西》,《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6陶东风:《大众化与文化民族性的重建一社会理论视野中的1958—1959年新诗讨论》,《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1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姜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2同上,第3页。
    3同上,第2页。
    4同上,第5页。
    5同上,第7页。
    6同上,第218页。
    1[英]戴维·麦克莱伦:《葛兰西思想评述》,《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7期。
    2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姜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3[俄]谢·卡拉—穆扎尔:《论意识操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转引自饶翔:《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思想探要》,《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
    1参阅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与《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书中对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精神作了精辟的论述。
    1蒋光慈《莫斯科吟》,写于1923年12月12日见《战鼓》,北新书局1926年版。
    2蒋光慈:《哭列宁》,写于1924年1月22日,见《战鼓》,北新书局1926年版。
    3蒋光慈:《莫斯科吟》,写于1923年12月12日,见《战鼓》,北新书局1926年版。
    4《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89页。
    5转引自蔡翔:《知识分子与文学》,《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83页。
    6朱学勤:“民粹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卢梭,不足俄国那批‘要做鞋匠’的青年军官和平民知识分子。”见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11页。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译:《俄国民粹派文选·前言》,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1《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2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修订译本),三联书店2004年,第88—89页。3李泽厚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民粹主义色彩(见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进社会科学出版社003年,第151—152页)。美国历史学家马思乐(MauriceMeisner)在《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强调了俄国民粹主义在李大钊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之后又将这一观点扩展到中国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之中。李帆:《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顾昕:《从“平民主义”到“劳农专政”——激进思潮中的民粹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1919—1922年)》(《当代中国研究》1999年第2期)。朱学勤在《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书中的《毛泽东和他的民粹主义倾向》指出毛泽东在1919年下半年走向了民粹主义(三联书店1994年,第59页)。
    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其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刘国华:《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民粹主义性质》,《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陈曼娜:《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粹主义心态》,《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等。
    5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三联书店1994年,第59页。
    6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写于1925年12月,最初刊登在同年12月1日出版的《革命》半月刊上,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7《瞿秋白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6—47页。
    8张志忠:《葛兰西与瞿秋白:文化领导权问题的两位对话者》,《长城》2005年第1、2期合刊。
    1胡风:《论民族的形式问题》,《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2汪晖:“从基本的方面说,中国启蒙思想始终是中国民族主义主旋律的‘副部主题’,它无力构成所谓‘双重变奏’中的一个平等和独立的主题。”见《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王哓明主编:《二十世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159页。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1同上,第193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8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59—560页。
    4《毛洋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4页。
    5费虹寰:《毛洋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文化领导权”问题》,《党的文献》2011年11月。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8—620页。
    2虹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文化领导权”问题》,《党的文献》2011年11月。
    3 Raymond Williams, "The Idea of Nature", in his Culture and Materi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1980, p.84.
    4参阅:威廉·莱斯(William Leiss)著:《自然的控制》,岳长龄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张丽军:《乡士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现代作家的农民观与农民形象嬗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9—120页。
    2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中国青年》第10期,1923年12月22日。
    3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论集续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2页。
    4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209页。
    5郭沫若:《诗歌国防》,作于1936年11月,收入《战声集》,群益出版社1948年。
    1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文学研究会资料》上篇,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73页。
    2田仲济:《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思想》,《文学研究会资料》中篇,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第749页,
    3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创造社资料》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4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月北京第1版,第143页。
    5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282页。
    6张丽军:《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现代作家的农民观与农民形象嬗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103页。
    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
    1关于毛泽东本人思想中的民粹主义成分,可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青年毛泽东”的论述。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3同上,第232页。
    4同上,第231页。
    5瞿秋白:《多余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年。
    6萧干:《人生采访·雁荡行》,转引自王喜绒:《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8页。
    1黄药眠:《论食利者的美学》,《美学问题讨论集》,第97—98页。
    2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855—856页。
    3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第575页。
    4同上,第575—576页。
    5鲁迅:《题未定草·七》,《鲁迅全集》第4卷,第426页。
    1朱光潜:《谈美》,《朱光潜文集》(第二卷),
    2《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494页。
    3徐迟:《抒情的放逐》,载《顶点》第1期,1939年7月10日出版。
    1李大钊《登楼杂感》(二首选一):“感慨韶华似水流,湖山对我不胜愁。惊闻北塞驰胡马,空著南冠泣楚囚。家国十年多隐恨,英雄千载几荒丘。海天寥落闲云去,泪洒西风独倚楼。”写于1908年,载1913年《言治》月刊第四期。
    2余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艺研究》2000年第期。
    1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6卷,三联书店1983年,第68页。
    2毛洋东:“同志们,今天我来欢迎你们。你们开这样的大会是很好的大会,是革命需要的大会,是全国人民所希望的大会。因为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你们对十革命有好处,对于人民有好处。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再讲一声,我们欢迎你们。”见《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3页。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使用了“第二自然”的说法:“意志是自由,所以自由就构成了法的实体和规定性。至十法的体系是实现了的自由的王国,是从精神自身产生出来的、作为第二天性/自然的那精神的世界。”参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马克思也在人的精神、内在世界上使用“第二自然”这一概念。
    1《人民文学》是与新中国同时产生的最高文学刊物,其创办受到国家最高权力和领导人的支持,被赋予了“应当代表新中国新文艺的最高(政治文化)使命”。这种使命在《人民文学》创刊号上就获得了最为充分和明确的强调与体现。在封面和目录页后的首张内页上,刊登了毛泽东的坐姿照片,照片背面又是毛泽东专为《人民文学》创刊所写的题词手迹“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刊名题字则是经毛泽东提议由郭沫若(全国文联主席)手书。
    2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1蔡若虹:《关于国画改革问题——看了新国画预展以后》,《人民日报》1949年5月22日第4版。
    2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美术》1950年第1期。
    3蔡青、潘宏艳、马新月著:《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美术论辩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463页。
    1《文艺报》创办于1949年5月4日,新中国文坛的风云变幻均与《文艺报》有着密切关系,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前曾对《文艺报》的工作做过重要指示。其编辑方针是宣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交流文艺信息,开展关于文艺创作问题的讨论。
    2艾青:《谈中国画》,《文艺报》1953年第5期。
    3艾青:《谈中国画》,《文艺报》1953年第5期。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3—144页。
    2同上,第133页。
    3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李渝译,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7页。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6页。
    2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3页。
    4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
    2《书法与绘画的神采风韵》见王岳川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963ebc0100hiyj.html
    1如“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齐州送祖三》)、“远树带孤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田园乐》其六)……
    2《诗史》,转引自: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上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1页。
    1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一177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张仃:《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美术》1955年7期。
    3 See Ieonid elle, "A World of Prettiness:Socialist Realism and Its Aesthetic Calegories", in Thomas Lahusen and Evgeny Dobrenko ed. Socilaist Realism without Shores,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P.53转引自: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3页。
    4祝新贻:《不要混淆人民性的阶级界线》,《中国戏剧》1960年第10期。
    51932年,朱光潜发表《谈美》一文,以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为例,提倡“静穆”之美。曾遭到鲁迅等左翼文学界人士的批判。
    1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2李洋厚:《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一一试再论美的再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72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3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4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324页。
    5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232—233页。
    1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二集》,第184—188页。
    2蔡仪:《吕荧对<新美学>美是典型之说是怎样批评的?》,《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515页。
    3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第61页。
    4钱松喦:《壮游万里话丹青》(1961),《壮游万里话丹青》,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24页。
    5参阅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第48—51页。
    6李泽厚:《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第172页。
    1李泽厚:《炼钢和逛公园》,《美术》1959年第8期。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236—239页。
    3别里克:《美学和共产主义教育》《哲学译丛》编辑部编:《苏联哲学问题论文集1961年11月—1962年12月》,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19页。
    4如柯庆施发表文章,题目便是《劳动人民一定要做文化的主人》,见《红旗》1958年11月。
    1陈光俊:《新山水画家的“红色山水”源流探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艾青的讲话以《谈中国画》为题发表在1953年第15期的《文艺报》上。
    2李公明:《论李可染对于新中国画改造的贡献——以山水写生和红色山水为中心》,《美术观察》2009年第1期。
    3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以1950—60年代中国的文艺实践与美学论争为中心》,第17页。
    1“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省得我受这一天天的缓刑,/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太阳啊一神速的金乌——太阳!/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2“今天/奔走在太阳的路上/我不再垂着头/把手插在裤袋里了/嘴也不再吹那寂寞的口哨/不看天边的流云/不彷徨在人行道/……/今天/太阳吻着我昨夜流过泪的脸颊/着我被人间世的丑恶厌倦了的眼睛/吻着我为正义喊哑了声音的嘴唇/吻着我这未老先衰的/呵!快乐佝偻了的背脊/……/我奔驰/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太阳在我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燃灼着我的肉体/由于它热力的鼓舞/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信念中死去……”
    3丁玲:《再版前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4同上。
    1“文革”期间所剩无几的几本文学期刊中,就有《朝霞》。
    2“江山如此多娇”,取自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
    1傅抱石原计划创作20余幅毛泽东诗词命题的山水画,但刚刚完成8页,便不幸辞世。
    2郭沫若、周扬编选:《红旗歌谣》(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60年,第25页。
    3如:“这时已听不到/太阳有力的爪子/在地上行走/这时是昏暗的/这时正是黄昏/这时的黄昏就像是一张/已被剥下来的/已被风干的兽皮一样。”(芒克《黄昏》)“太阳升起来,/天空血淋淋的,/犹如一块盾牌。”(芒克《天空》)“太阳像儿子一样圆满”(多多《蜜周·第三天》)“映在水面上的是不是真正的太阳?”(根子《致生活》)“黎明死了”(齐云《巴黎公社》)“太阳啊,/你看到我的钥匙了吗?”(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全是太阳金晃晃的影子/全是太阳风吹起的风暴”(顾城《穷,有一个凉凉的鼻尖》)“阳光,我/我和阳光站在一起!”(王小妮《我感到了阳光》)“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颂着”(舒婷《也许?— 一答一位作者的寂寞》)无独有偶,红色作家杨沫的儿子,老鬼以《血色黄昏》来命名其反思“文革”生活的小说。
    1如诗人伊沙倍受争议的《车过黄河》:“列车正经过黄河/我正在厕所小便/我深知这不该/我应该坐在窗前/或站在车门旁边/左手叉腰/右手作眉檐/眺望像个伟人/至少像个诗人/想点河上的事情/或历史的陈账/那时人们都在眺望/我在厕所里时间很长/现在这时间属于我/我等了一天一夜/只一泡尿的功夫/黄河已经流远”。
    2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论集续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2页。
    3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209页。
    4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延安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信中所说的“此党内文件”,即1944年6月7日《中央宣传部、总政治部通知》。《通知》指出:“《解放日报》近发表郭沫若的史论《甲申三百年祭》与苏联高涅楚克的剧本《前线》,并由新华社全文广播”,“这两篇作品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我们全党,首先是高级领导同志,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与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与戈尔洛夫的覆辙。”引自《郭沫若研究资料》(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43页。
    5邓小、平1978年6月18日在“郭沫若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人民日报》1978年6月19日。
    6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成为新中国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外,他还进入政治中心舞台,成为第一位作家出身的国家领导人,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五届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至五届的副委员长、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还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
    1程光炜:《解读“桂冠诗人”郭沫若的内心世界:无奈与荒诞》,《南方周末》2001年11月29日。
    2郭沫若:《百花齐放》(木刻插图本),人民口报出版社1959年版,第102页。
    3郭沫若在注释中对诗篇的数目作了统计:“后记写好后,查了一下目录,实际上写了105首。我把油桐花、真珠兰、金银花和王莲明首抽掉了。这样,他们也就被包含在‘其他一切花’中。”见郭沫若:《百花齐放》(木刻插图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4郭沫若:《百花齐放》(木刻插图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版,第102页。
    5阎焕东:《郭沫若自叙》,山西人民出版社,1 986年,第22页。
    6参阅:阎焕东:《郭沫若自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7—68页。
    1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2孙作云:《诗经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年2003年,第35页。
    1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2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4—195页。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2[英]詹·乔·弗雷泽:《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3转引自:张秉戍、张国臣主编:《花鸟诗歌鉴赏辞典·前言》,中国旅游出版社1990年,第2页。
    1周方:《一个想法》,《人民日报》1958年7月7日。
    2郭沫若:《百花齐放》(木刻插图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版,第102页。
    3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第109页。
    4力扬的《评郭沫若组诗<百花齐放>》,文章写于1958年6月,但直到作者去世若干年之后才公开发表在1981年4月的《诗探索》上,其间二十多年的时间差,值得玩味。
    1程光炜:《“桂冠诗人”郭沫若的内心世界》,《南方周末》,2001年11月29日。
    2郭沫若:《百花齐放·后记》(木刻插图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版,第102页。
    1见1949年7月7日《人民日报》。
    1鲁迅:《三闲集·革命与文学》。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2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3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102页。
    4南帆:《现代性、文学与民族理论》,转引自:胡鹏林:《文学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57页。
    5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3页。
    1马克·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钢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9页。
    1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63页。
    2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6页。
    1马克·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钢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42—143页。
    2同上,第140页。
    3同上,第37—39页。
    4同上,第140页。
    5同上,第142页。
    6同上,第48—49页。
    1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4页。
    2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传统》,刘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3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13页。
    5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1页。
    6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7马尔库塞:《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5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2同上,第335—336页。
    3马尔库塞:《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5页。
    1《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灭。
    2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修订译本),三联书店2004年,第88—89页。
    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
    420世纪初,在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和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的影响下,由日本白桦派理想主义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发起,在日本日向一带建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实验基地,被称为“新村运动”。他们挑选了一块地方,参加者有几十人,实行共同劳作、相互协作、平等分配的制度,过所谓的“人的生活”。——《周作人:梦断“新村”主义》,见http://news.qq.com/zt2011/jd90zn/13.htm。
    5周作人:《日本的新村》,1919年《新青年》6卷3号。
    6“种下许多甘薯,在草地上同吃了麦饭,回到寓所,虽然很困倦,但精神却极愉快,觉得30余年来未曾经过充实的生活。”——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
    1转引自: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0页。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3转引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一17页。
    4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见《五四运动回忆录》,第109页。
    5《张君劢:革命的目的与手段》,见http://news.qq.com/zt2011/jd90zn/12.htm。
    1赵光昭:《论新民歌中的劳动主题歌》,《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10月。
    2参阅:[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3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教研室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1年,第197页。
    3朱熹:《答潘恭叔》,转引自: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1陶渊明(约公元365—-427)《和郭主簿》其二。
    2刘义庆(403—约443)的《世说新语》。
    3鲍照(公元415-470)《绍古辞》之七。
    4晋简文帝司马昱“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山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阮孚评论郭璞“林无静树,川无停流”的诗句时说:“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世说新语·文学》)。孙绰在《太尉庾亮碑》中说:“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故以玄对山水。”
    1牟世金:《玄学与文学》,《文史哲》1985年第3期。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5年,第61页。
    3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14页。
    4同上,第21—215页。
    5谢灵运:《游名山志》,《全宋文》卷三三。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3页。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70页。
    2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辑入时,认为是淮南小山所作,梁代萧统编《文选》时将作者著为淮南王刘安。说法各异。
    1如“康僧渊在豫章,去郭数十里立精舍,旁连岭,带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硫激于堂宇。乃闲居研讲,希心理昧”(见《世说新语·栖逸》)。又如戴颙出居吴下,“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乃述庄周大旨,著《逍遥论》。”(见《南史·隐逸传》)。转引自: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32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3页。
    3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4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1“于是仲春月令,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鸽鹧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1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谢灵运的祖父谢玄所建的山庄别墅“嶀山东北太康湖,晋车骑将军谢玄旧居所在。右滨长江,左傍连山,平陵修通,澄湖远镜,于江曲起楼,楼侧悉是桐梓,森耸可爱,居民号为桐亭楼。楼两面临江,尽升眺之趣。舟人渔子,泛滥满焉。湖中筑路,东出趋山,路甚平直。山有三精舍,高甍凌云,垂檐带空,俯眺平林,烟杳在下。江有琵琶圻,临江有石床,名钓鱼台。
    2[德]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马树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4页。
    3同上,第169页。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3页。
    2同上,第70页。
    1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德]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2如宋代苏舜钦的《吴越大早》:“吴越龙蛇年,大早千里赤。寻常粳禾梗地,烂漫长荆棘。蛟龙久遁藏,鱼鳖尽枯腊。火暑发厉气,死者道路积。城市接田野,恸哭去如织……”。明代张羽的《踏水车谣》中对水灾伤农的描写:“田告生涯在田里,家家种苗始云己。俄惊五月雨沉淫,一夜前溪半篙水。苗头出水青幽幽,只恐飘零随水流。不辞踏车朝复暮,但愿皇天雨即休。前年秋夏重漂投,禾黍纷纭满阡陌……君不见,东家妻,前年搀米向湖西。至今破屋风兼雨,夜夜孤儿床下啼。”而病虫害,早在《诗经》中就有《硕鼠》中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哀告,而清代袁枚《捕蝗谣》中对蝗灾伤农的描写则极为形象:“亟捕蝗!亟捕蜱!沐阳已作三年荒。水荒犹有稻,蝗荒将无梁。焚以桑柴火,买以柳叶筐。儿童敲竹枝,老叟围山冈……击土鼓,祀神蝗,椒浆奠兮歌琅琅。紫烟为我凌苍苍,皇天好生万物仰,蛇头蝎尾何猖狂!霹雳一声龙不起,反使九十九子相扶将。狠如狼,贪如羊,如虎而翼兮,如云之南翔……毋餐民之苗叶兮,宁食吾之肺肠。”
    3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中写了战争与悍吏之祸,白居易的《杜陵叟》、《重赋》,苏轼的《吴中田妇叹》,范成大的《催租行》和《后催租行》等写悍吏与苛捐杂税之祸。
    4[德]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1[德]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5页。
    1分别是: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价值、稳定性与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见[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茅盾:《风景谈》,《茅盾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4页。
    1力扬:《评郭沫若的组诗<百花齐放>》,《诗探索》1981年4月。
    1如李可染的新国画《漫山红遍》中,漫山遍野都是欲燃的红色枫叶。均与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词相关。
    2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1953),《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50页。
    3转引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8页。
    4郭沫若在1958年4月出版的《文艺报》第七期发表关于《蝶恋花》词答该刊编者问的信中,称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典型的结合”。随后,《文艺报》第九期以“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为题,发表了一组诗人笔谈的文章,例证毛泽东诗词和“大跃进”民歌。
    5 1958年6月1日《红旗》创刊号发表周扬的《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首次正式传达了毛泽东关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讲话内容。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2袁水拍:《诗选1953.9—1955.12·序言》,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3公刘:《上海夜歌》(二),上选自诗集(在北方),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26页。
    4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305—306页。
    5参阅: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第45页。
    6同上,第45页。
    1“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我们的革命和打战一样,在打了一个胜仗之后,马上就要提出新任务。”——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第45页。
    2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中《青年毛泽东》一节的论述。
    3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5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194页。
    5饶翔:《一次民粹主义的全民文学实践》(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统帅,建设大跃进必须思想大跃进——人民代表在小组和大会讨论中谈论精神世界的改造》,《人民日报》1958年2月7日。
    1《中国作家协会发出响亮号召:作家们!跃进,大跃进》,《人民日报》1958年3月8日。
    2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26—127页。
    3赵光昭:《论新民歌中的劳动主题歌》,《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10月。
    1郭沫若、周扬:《红旗歌谣·编者的活》(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60年第2版。
    2“臣属性(subalternity)是葛兰西在其文化领导权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弱势阶级在精神上的次等感和服从的习惯。
    3陈越:《领导权与“高级文化”——再读葛兰西》,《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4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姜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1谢清泉:《堆稻》,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6月第1版,第193页。
    2郭沫若、周扬编选:《红旗歌谣》(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59年9月第1版,第220页。
    3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6月第1版
    4何志良(四川):《遮天盖地不透风》,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6月第1版,第184页。
    5唐学智(四川):《包谷秆儿高齐天》,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6月第1版,第182页。
    6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183页。
    1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25页
    2同上,第193页。
    1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183页。
    2见河北省文化局选编:《河北壁画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7页。
    1见《苏北农村壁画集》(工农兵美术作品选辑之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第8页。
    2毕克官:《漫画的话与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3王朝闻:《工农兵美术,好!》,《(美术》1958年第12期。
    1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以1950—60年代中国的文艺实践与美学论争为中心》(博士论文),第41,130页。
    1《人间词话·四》,见《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49页。
    2转引自:李庆西:《文学的当代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21页。
    3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卷首。
    4朱自清:《诗言志辨序》,见《朱自清文集》下,第116页。
    1《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74页。
    2萨福、品达、阿那克瑞翁被称为希腊三大抒情诗人,可见当时的抒情作品曾经兴盛发达过,但共作品基本上未能流传下来,保存下来的也仅仅是片言只语、断章残篇,而荷马史诗及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家阿里斯多芬的作品,均以完整的形式流传至今。
    1转引自伍蠡甫主编:《山水与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第二讲“表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转引自:李庆西:《文学的当代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19—120页。
    2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19页。
    3所谓“图一底”关系,就是判定哪些形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构成“图”,哪些仍留在背景中作为“底”,即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完形心理学家们发现,凡是被封闭的面部都容易被看成“图”,而封闭这个面的另一个面总是被看成底;面积较小的总是被看做“图”,而面积较大的总是被看成“底”;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大,图形愈突万示愈易为人们所感知,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小,图形愈不突出从而愈难为人们所察觉。此外,材料的质地、颜色、凹凸、方向、光线、简化程度等也是影响判定“图一底”关系的因素。转引自:赵宪章《文体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1伊沙《车过黄河》:列车正经过黄河/我正在厕所小便/我深知这不该/我应该坐在窗前/或站在车门旁边/左手叉腰/右手作眉檐/眺望像个伟人/至少像个诗人/想点河上的事情/或历史的陈账/那时人们都在眺望/我在厕所里时间很长/现在这时间属于我/我等了一天一夜/只一泡尿的功夫/黄河已经流远
    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36页。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2如: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吴欢章主编的《中国现代十大流派诗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张新的《20世纪中国新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沈用大:《中国新诗史(1918—1949))》,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王荣的《中国现代叙事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程光炜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基本上各种新诗史和现代文学史在谈到新诗的代表作或奠基之作时,都会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代表,其代表篇目亦不出上面所列之作。足见以新的生态思维来改写或重写文学史、诗歌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2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782页。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1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104页。
    1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01页。
    2郭沫若:《自然与艺术》,《创造周报》第16号,1923年8月。
    1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50页。
    2郭沫若:《怆恼的葡萄》,见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04页。
    3郭沫若:《歌笑在富儿们的园里》,见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05页。
    4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新青年》第3卷第3号。
    5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号。
    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7在郭沫若的《上海的早晨》、《励失业的友人》、《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等诗中出现了“镰刀”、“戈铤”8炬火”、“金钲”等形象,在《孤军行》中热情呼唤着“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的大革命哟,快起!起!起!”在《述怀》(1928年1月5日)中表示:“我今后的半生我相信没有甚么阻挠,/我要一任我的情性放漫地引领高歌。/我要唤起我们颓废的邦家、衰残的民族,/要歌出我们新兴的无产阶级的生活。”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9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2[美]爱默生:《论和谐生活的准则》,任晓晋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110-111页。
    3[美]爱默生:《自然深思录》,《爱默生集》,吉欧·波尔泰编,赵—凡等译,三联书店1993年,第20—21页。
    1朱自清《诗与朗诵》、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唐提《新的新生代》等文章,都谈到了新诗“现代化”的问题。
    2朱自清:《今天的诗——介绍何达的诗集<我们开会>》,《文讯》第8卷第5期。
    3冯至:《五四纪念在北大》,《观察》1947年第12期。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5李亚群:《我对诗歌道路问题的意见》,见《诗刊》编辑部编:《新诗歌的发展问题》(第一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第176页。
    1转引自: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2“要问中国人民在一九五八年究竟唱了多少歌,写了多少诗,恐怕谁也回答不出。”“在那些最激动人心的大跃进高潮的日子里,一个工厂、一个农业社,在一夜之间,人们创作的诗歌,往往要用千首万首来计算”,“街头巷尾,机关商店的里坠外外,到处都贴满了诗,人们称这为‘一夜东风吹,跃进诗满城”,“在这一年里,全国各省都出现了部少诗歌县、诗歌乡、诗歌社。在一些诗歌之乡的墙上、门上、山岩上、田壁上、树上电杆上,甚至在商店的柜台上、酒桶上、磨盘上,到处都是诗和画。连有些穷乡僻壤的山村,也是如此”。——天鹰:《一降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9—10页。
    3郭沫若、周扬编选:《红旗歌谣》,《红旗》杂志社1959年初版。
    4《诗刊》社编,1959年初版
    1力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国风——读<红旗歌谣>三百首》,《文学评论》1960年3月。
    2郭沫若、周扬:《红旗歌谣·编者的活》(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60年第2版。
    3《我来了》(陕西安康),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57页。该诗同时收入《红旗歌谣》,见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60年第2版,第172页。两部重要的新民歌选均收入了这首诗歌,足见它在当时的重要性与代表性。
    4赵光昭:《论新民歌中的劳动主题歌》,《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10月。
    5郭沫若、周扬编选:《红旗歌谣》(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60年第2版,第21页。
    1毛泽东:《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236页。
    2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194页。
    3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26页。
    4郭沫若:《向地球开战》,《人民日报》1958年4月8日。郭沫若的《玉蝉花》一诗:“我们是鸢尾之一别名花菖蒲,/花形很大,颜色以紫色为基础。/一般的鸢尾花和飞鸢相仿佛,/我们则像飞机,正展翅作雄图。//一张张翠叶是出了鞘的宝剑,/一颗颗蒴果是拉了线的炸弹。/为什么要说得这样剑拔弩张?/因为要鼓舞人心,向地球开战!”见郭沫若:《百花齐放》(木刻插图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第64页。
    5赵光昭:《论新民歌中的劳动主题歌》,《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10月。
    6天應:《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第127页。
    7力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国风——读<红旗歌谣>三百首》,《文学评论》1960年3月。
    1“今年工程比去年大,不仅不要政府给钱,口粮全部自带,而且是争先恐后,白日黑夜干。现在,社员们的生产劲头大极啦!‘叫荒山低头’,‘叫土地翻身’,‘把高山劈成两半,叫河水穿过高山’,‘不修好水利,不过老年’的口号,已经变成群众性的行动。”见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22页。
    2《鼓足十劲、力争上游》,《人民日报》1958年2月3日。
    3赵光昭:《论新民歌中的劳动主题歌》,《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10月。
    4力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国风——读<红旗歌谣>》,《文学评论》1960年3月。
    5安徽民歌:《月宫装上电话机》郭沫若、周扬编选:《红旗歌谣》(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60年第2版,第122页。
    6《主席走遍全国》,见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60年第2版,第9页。
    1赵光昭:《论新民歌中的劳动主题歌》,《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10月。
    2见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57页。
    3同上,第81页。
    1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2见周扬:《<红旗歌谣>评价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创刊号。
    3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4—65页。
    4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8页。
    1 Rachel Carson, "Of Man and the Stream of Time (commencement address, Scripps college, Clarement. Calif.,1962), Carol B.Gartner:Rachel Carson,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1983, New York, p.120.
    2杨志:《古今山水诗的衰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3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8页。
    4鲍焕然:《新民歌运动:激进现代性的文化表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59—260页。
    2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第113页。
    4《淮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极为丰富,如《地形训》就有关于海外三十六国、昆仑山、禹、九州八极等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亦保留在《淮南子》中。
    5《山海经》由汉代的刘歆校定。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十八卷三万余字,分为《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窍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206页。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第47页。
    3古希腊神话主要是描写神或英雄之间的故事,一般不看重普通百姓民众的生存或幸福。戴维·利明和埃德温·贝尔德在其《神话学》中说:“希腊人对神的态度类似于乡民对待富绅;他们当神的面,赞美和奉承神:但在神的背差>甲编造不计其数的故事把神描绘成掠夺成性、好争吵、吝蔷、嫉妒,对其奴仆——人类的福乐极少关心等等。(《神话学》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66-67页》由此可知,希腊神话远离甚至无视世俗百姓的愿望。
    4参阅胡晓明:《灵根与情种》上篇第二节《重生的精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转引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5《山海经》《尚书》《周易》《竹书纪年》《逸周书》《诗经》《礼记》《左传》《国语》《庄子》《楚辞》《墨子》《淮南子》《史记》等。
    6仔细观察可发现,龙是由马头、鹿角、鱼鳞、鹤爪、虎掌、鬣尾、虾眼、驴嘴、牛耳、蛇身组成;凤则由鸡头、蛇颈、燕颔和鱼尾等组成;龙风由各种动物元素构成,一变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神。
    7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册)》,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页。
    1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4—195页。
    1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一一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2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3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1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梁启超先生大力提倡西方的科学,拒斥中医,即使被西医误诊而致死后,仍为其百般掩饰。足见启蒙先驱们为了引进西学,不惜身体力行,为其鸣锣开道,以一种矫枉过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传统,对西方文化中的缺陷是选择性盲视。
    2《神话思维》,中译本,第99页。转引自: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3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1胡适、徐志摩、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废名等作家都曾遭到文学界的批判。
    2梁实秋:“文艺而躲避人生,这就是取消了文学本身的任务”,“文学里面是要有思想的骨干,然后才能有意义,要有道德性描写,然后才有力量。”(见《梁实秋论文学》,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1年,第373页)。朱光潜:“19世纪所盛行的‘为文艺而文艺’的主张是一种不健全的文艺观。”(朱光潜:《我对于本刊的希望》,《文学杂志》1939年创刊号)。沈从文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那些“对中国社会变动有所关心”、“给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以“一种勇气同信心。”(《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6卷,三联书店1983年,第68页)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4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伦敦)
    1朱自清:《新诗杂话·抗战与诗》,《朱自清全集》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45页。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7页。
    3瞿秋白:《大众文艺问题》,见苏汶编:《自由文学论辩集》,(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第306页。
    4文艺新闻社《请脱弃“五四”的衣衫》,见苏汶编:《自由文学论辩集》,(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第333页。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8页。
    2胡风:《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1984年,第78页。
    3胡风:《论民族的形式问题》,《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4胡风:《论民族的形式问题》,《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1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4页。
    2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4页。
    3王统照的《童心》由商务印书馆1925年2月出版,书中收录大量描绘自然、赞美自然的诗篇,如《小诗》、《湖心》、《长城之巅》、《微雨中的山游》、《牧羊儿》等。
    4转引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新诗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91—192页。
    5转引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新诗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92—193页。
    6同上,第198—198页。
    7王统照《烈风雷雨》:“突喊,哭跃,悲哀极度的舞蹈,“血脉偾兴”的狂歌;……激发的,热化的火焰已烧透了我们的心腑,我们不能再正襟叉手在良时中闲磕牙;我们也不能安安静静地在“陇上辍耕”,唱着“月儿光光”的歌曲。……只是优游而不呼唤,只是逍遥而不知愤怒;只闲挥涕汨而不去一试刀剑的锐锋,这是多么卑屈柔荏的生活!……因此便发生了这不可平息的“狂疾”,然后可以创造出、开辟出足容得我们盘桓的快乐的花园,然后可以有从容安暇的时光够我们消遣。……不要安静的!不需要安静的!我们要实现吐火的梦境;我们要撞碎血铸的洪钟;我们要用这金蛇般的电光遍射出激动的光亮;要用震破大地的雷霆来击散阴霾。这样情热的当中,岂容得踌躇,恐怖!这疾风暴雨的日子,正是狂歌起舞的时间!为要求明如日星的生活,为要求灿如朝花的将来,我们便情愿狂醉;情愿在水火中相搏战;情愿将此混沌的世界重行踏反,重行熔化,重行陶铸!”见《新诗选》(第一册),第196—197页。
    1王统照:《爆竹》。同上,第200—201页。
    2茅盾《风景谈》中,极力称道象农民一样质朴、坚韧的白杨树,称之为树中的“伟丈夫”
    3王统照:《伙伴,你应该闻到这腥风》,见《新诗选》,第201—203页。
    1康白情在写于1920年的《新诗底我见》里即已提出了“打倒文法底偶象”的口号。
    2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俞平伯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606-607页。
    3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穆木天诗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3页。
    4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康白情新诗全编》,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229页。
    5穆木天:《谭诗》,《穆木天诗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3页。
    6朱自清:《新诗杂话·抗战与诗》,《朱自清全集》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45页。
    1朱自清:《编余小记》,见《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号。
    2转引自: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48页。
    3冯至:《五四纪念在北大》,《观察》1947年第12期。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6页。
    2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8月),对那些“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的诗,称为“朦胧体”。诗评家丁力在《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中认为将其视为“艨胧诗”还不够,“‘朦胧诗’这个提法很不准确,把问题提轻了。……我的提法是古怪诗,也就是晦涩诗。”“现在的古怪诗,不是现实主义的,有的甚至是反现实主义的。它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时代,脱离人民。”他还撰文《古怪诗论质疑》(《诗刊》1980年第12期),将支持“朦胧诗”的观点称为“古怪诗论”。臧克家撰文称“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门户开 放以后,……有一些外国资产阶级腐朽落后的文艺思潮和流派,在我国也泛滥起来,这是‘朦胧诗’等产生的国际方面的影响”(载《河北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关于“朦胧诗”论争的文章刊发于文学刊物和多家报纸,主要文章可参见姚家华编:《朦胧诗论争集》,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工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原载《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转引自: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及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2张秉戍主编:《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年,第857页。
    3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见《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转引自: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4孙作云:《论“现代派”诗》,原载《清华周刊》43卷1期(1935)。转引自: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5《鲁迅1936年同斯诺谈话》,原载《新文学史料》1989年3期。转引自: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6李广田:《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3年。转引自: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1李广田:《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3年。转引自: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2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3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4周作人:《<扬鞭集>序》,《谈龙集》,岳麓书社1989年,第40页。
    5朱光潜:《谈美·开场话》,《朱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6页。
    6见1947年出版的《行知诗歌集》校后记。
    1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简装本),红旗杂志社1959年,第207页。
    2同上,第199页。
    3同上,第199页。
    4同上,第148。
    5转引自:丁东:《五本书看一代学人》,《黄河》1996年第4期。
    6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7转引自:刘勇、李春雨:《郭沫若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编译,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31950年前后,《文艺报》等刊物相继刊发了卞之琳、田间、艾青、何其芳等多篇讨论新诗问题的文章,《文艺报》第1卷第12期(1950年3月)开辟了“新诗歌的一些问题”的笔谈专栏。参加的有萧三、田间、冯至、马凡陀、邹获帆、贾芝,林庚、彭燕郊,力扬等。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24页。
    5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1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8页。
    2转引自: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3转引自: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1转引自:陈鸣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总序》,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页。
    2转引自:陈鸣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总序》,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页。
    3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9年,第6页。
    4陈鸣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总序》,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页。
    5[美]伊恩·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第62页,三联书店1992年版。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7页。
    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6页。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6页。
    4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6页。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14页。
    1如清华小说研究社的《短篇小说作法》(清华小说研究社,1921年)郁达夫的《小说论》(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和郑振铎的《中国短篇小说集序》(作于1925年,刊于1928年版《中国短篇小说集》第一集)。另外,厨川自村的《近代文学十讲》(1921年出版中译本)和Hamilton的《小说法程》(1924年出版中译本)也都引录过这一段话。
    2如:Clayton Hamilton的《小说法程》(商务印书馆1924年)、Bliss Perry的《小说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25年)、解弢的《小说话》(中华书局1919年)、清华小说研究社的《短篇小说作法》(清华小说研究社,1921年)郁达夫的《小说论》(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和《小说的技巧问题》(载《洪水》3卷27期,1927年)以及《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载《现代》1卷2号,1932年)、沈雁冰(茅盾)的《小说研究ABC》(上海世界书局1928年)和《人物的研究》(载《小说月报》16卷3号,1925年)、郑振铎的《中国短篇小说集序》(作于1925年,刊于1928年版《中国短篇小说集》第一集)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7页。
    4《小说法程》中译本153页,商务印书馆,1924年。
    5《小说的研究》中译本252页,商务印书馆,1925年。
    6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7李广田:《论情调》,《文讯》第8卷第2期,1948年2月15日。
    1郁达夫:《小说论》第六章。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2《文学旬刊》第43期,1922年。
    3《老残游记·序》,《老残游记》,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
    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十八同评语。
    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1《<寒灰集>批评》,《洪水》3卷33期,1927年。
    2《评冰心女士的<超人>》,《创造季刊》1卷4号,1923年。
    3《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西滢闲话》,新月书店,1928年,
    4《<一个流浪人的新年>跋》,《创造季刊》1卷1号,1922年。
    5《王鲁彦论》,《小说月报》19卷1号,1928年。
    6《<春雨之夜>所激动的》,《晨报·文学旬刊》36期,1924年5月21日。
    7《读<小说汇刊>》,《小说月报》13卷12号,1922年。
    8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晨报副镌》1924年12月26日。此文是从小说《秋柳》谈开去的,所谓“作品”,特指“小说”。
    9叶圣陶:《读<虹>》,《中学生》72期,1944年。
    10汝卓:《致郑振铎信》,《文学旬刊》38期,1922年。
    11茅盾:《一般的倾向》《创作坛杂评》,《文学旬刊》33期,1922年。
    1《<寒灰集>批评》,《洪水》3卷33期,1927年。
    2鲁迅:《<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1《<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1卷1号,1922年。
    2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号,1920年。
    3《关于国木田独步》,《文学周报》5卷2期,1927年。
    4《<玛加尔的梦>后记》,《新青年》8卷2期,1920年。
    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7页。
    ‘[捷克]普实克:《传统东方文学与现代西方文学在中国文学革命中的对抗》,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7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10月。
    1袁行霈:《探索中国诗歌艺术的奥秘》,《读书》1987年4月。
    2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86页。
    3转引自张弘等著《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4转引自赵毅衡著《诗神远游》,L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7-18页。
    5参阅:[德]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导论”
    6郁达夫曾专门作文《骸骨迷恋者的独语》来表达对旧诗的喜爱;郭沫若等人也曾在私下的场合表达过旧 体诗词这一“骸骨”的喜爱
    1庐隐:《灵海潮沙致梅姊》,《庐隐集外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426页。
    1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文艺月刊》1931年2卷4期。
    2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46页。
    3王润华的《沈从文小说新论》(:学林出版社1998年)与张海英的《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与中国传统画》(《暨南学报》2001年第2期)中均对此有论及。
    4孟实(朱光潜):《桥》,《文学杂志》第1卷第3期。
    5丁玲:《丁玲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8页。
    6钱杏邨:《评蒋光慈<鸭绿江上>》,转自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6页。
    1潘志军:《论彭家煌小说艺术的绘画美》,《内蒙古师大学报》1992年2期。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4页。
    2同上,第4页。
    3同上,第14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6页。
    2《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1徐剑艺:《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小说的社会文化学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2陈晓明:《表象与状态:后新时期都市小说概观》,见陈晓明选编:《中国城市小说精选·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
    1转引自:张隆溪:《非我的神话——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北京大学1997年,第190页。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1罗德半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下),第77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73贝。
    3徐剑艺:《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小说的社会文化学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1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马克思:“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0页。
    3转引自:陈世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页。
    1“防御说认为古代城市的兴起是出于防御的需要,氏族首领或统治者在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修筑墙垣、藩篱以防御别的部落、氏族的侵犯,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掠夺;私有制说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私有制出现和发展的结果;阶级说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集市说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经常化,导致居民和经济活动的集中而出现了城市;地利说用地形状况、山川形势、自然资源条件来解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见朱铁臻主编:《中国城市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2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1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2《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3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5页。
    5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1“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1—256页。
    3同上,第254页。
    1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1990年。
    2[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引言》,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12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页。
    4同上,第9、11、11页。
    1[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引言》,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
    3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选集》第3卷,第131页。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1页。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2页。
    5涂文学:《对立与共生: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二元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1例如:曾国藩在安庆设立新式军火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在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之时,也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左宗棠主办了兰州制造局和兰州织呢局、张之洞创办汉阳炼铁厂。
    2《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17,第17页。转引自:工继平:《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3《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9,第34页。王继平:《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4《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6,第6—7页。王继平:《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5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转引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6李怀印:《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见罗荣渠主编:《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1如: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江南制造局所在地上海、福州船政局所在地福州、兰州织呢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总局设上海,又在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等地设立分局。
    1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3页。
    2转引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14、37页。
    3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2张君励:《人生观》,《科学与人生观》,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第10—11页。
    3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74页。
    1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46页。
    2同上,第374—375页。
    3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99、162页。
    4同上,第166页。
    1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99页。
    2宗白华:《自德见寄书》,见《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
    3参看C. Geertz, The Inrerpretation of Cutures第8章。转引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4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第7页。
    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1许纪霖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90—1949),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1转引自: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0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54页。
    2例如:晚清的改良派严复等人在译介西方学术文化时,以进化论思想为先导,在对西方学术文化进行选择时,倾向于西方的实证主义哲学,虽然严复介绍过黑格尔的哲学,但他认为真正适合中国的,并不是黑格尔等人的思辨性强的大陆哲学,而是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联系更紧密的英国式实证主义哲学。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在诸多西方文化中,认为最值得效法的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文化和哲学,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重视工具性行动,重视适应环境,以“有用”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等思想,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极为相似。胡适在美国学习时,是美国实用主义集大成者杜威的学生,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一个包括本体论、知识论、真理论、价值论、伦理观、教育观和社会政治哲学等的庞大思想体系,但胡适将杜威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突出的却是其方法论,当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胡适写了《实用主义》一文,介绍西方实用主义的历史沿革与内容观点,并将其称为注重实际效果的“实验主义”,说“实验主义不过是科学方法在哲学上的应用。”直到1952年,胡适发表的《杜威哲学》一文中,仍坚持“严格的实验主义,总是用科学实验室的方法”,“以科学实验室的方法做基础来讲真理问题、哲学问题、知识问题、道德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将实用主义理解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在胡适等人思想中是一以贳之的。——胡适:《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50、483、485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60页。
    2邓中夏:《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中国青年》第6期,923年11月24日。
    3《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4页。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1—22页。
    1“现代化”一词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科学词汇在报刊上使用,是在30年代。就现在所知,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为创刊周年纪念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大概是这个新概念被推广运用的正式开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78页。
    2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17页。
    1[日]富永健一:《“现代化理论”今日之课题》,《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2[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5页。
    3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见《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4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402页。
    5罗荣渠:《罗荣渠自叙》,见《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页。
    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6页。
    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2—413页。
    1汤姆·肯普:《现代工业化模式——苏、日及发展中国家》,许邦兴、王恩光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13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1、9、11页。
    3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的国家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见《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2—83页。
    4《近现代世界史》下册,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16页。
    1选自诗集《在北方》,作家出版社1957年,转引自:邹荻帆、谢冕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第十四集·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2同上,第26页。
    3木斧:《山》,载《星星》1957年第4期。
    4余光中:《森林之死——2月26日大雪山所见》,转引自:邹荻帆、谢冕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第十四集·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71—274页。
    1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287页。
    2同上,第255页。
    3同上,第235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2转引自:陈世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1 Rob Gifford, China Road:A Journey into the Future of a Rising Power, New York:Random House,2007, p.xvii, p.274.
    1沈孝辉:《巴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给我们的启示》,见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83—284页。
    2沈孝辉:《巴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给我们的启示》,见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86页。
    1 Rob Gifford, China Road:A Journey into the Future of a Rising Power, New York:Random House,2007, p.286.
    1同上p.100.
    2同上,p.108.
    3同上,p.278.
    1[美]爱默生:《论和谐生活的准则》,任晓晋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2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8页。
    1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2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第348页,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3张炯:《新时期文学格局》,第148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海默:《中国城市批判》,第2页,长江文艺版社2005年版。
    1如葛红的兵的《沙床》。
    2此处特指乡村生活所带给人的母亲般的心理安适感——笔者注。
    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4—15贝。
    4《人民网》2010年9月13日,www.people.com.
    1诸了集成(第七册).管子卷五·八观第十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74页
    2转引自: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1—112页。
    1[美]爱默生:《论和谐生活的准则》,任晓晋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2转引自:徐刚:《沉沦的国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31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5页。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4-30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95页。
    1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2张未民:《批评笔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3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第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第27页。
    2董炳月:《卢梭与老舍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09页。
    2《中华读书报》1997年4月23日“文化联网”专栏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5同上,第59—60页。
    6同上,第61页。
    1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页。
    2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第229页。
    3同上,第206页。
    4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1页。
    1《彦周诗话》,转引自: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0页。
    2《后山诗话》,转引自: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0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3页。
    2苏轼仿陶渊明作斜川之游后作《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以记之: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1虽然在不少画家笔下,陶的隐逸生活显得有些阔绰,甚至不少画面中有他驾车去犁田,仆从前后跟随的场景,有不究其实情、美化其隐士生活的意图,使其归隐的田园生活明显带有贵族化的倾向,与现实中陶渊明的贫苦躬耕自食其力的形象并不太相符。
    2[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1鲁枢元:《百年疏漏——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生态视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贺绍俊:《在路上还是在土地上》,《文艺报》2004年6月8日第2版。
    2[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22页。
    1[德]《海德格尔选集》(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19、451页。
    2《歌德文学语录》,见《外国名作家传》(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01页。
    3转引自张弘等著:《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4转引自赵毅衡著《诗神远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7—18页。
    1参阅:[德]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导论”
    2胡适的演讲:《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载北平《世界日报》1932年10月30日第七版。
    3李大钊:《<晨钟>之使命》,见《晨钟报》创刊号,1916年8月15日。
    1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
    2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86页。
    3袁行霈:《探索中国诗歌艺术的奥秘》,《读书》1987年4月。
    4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59页。
    1胡适要求“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不要怕模仿。……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将“西化”视为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出路,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转引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14、37页。
    220世纪中国的保守主义与通常意义上的保守主义不同,并非完全肯定即在社会秩序,对传统文化中的弊端亦有极深的认识。
    3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2页。
    1[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5、39页。
    1转引自: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
    2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
    3胡伟希:《全球视野与本土意识》,《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2期。
    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第125页。转引自: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32页。
    2马克·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钢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第48—49页。
    1[美]迈克尔·T·克莱尔:《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童新耕,之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3“亲生命性”这一概念:见Biophilia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 Press,1984)。这个词被许多人引用,包括Stephen R. Kellert and Edward O. Wilson,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Shearwater Books,1993); 以及 Stephen R. Kellert, Kinship to Mastery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1997)。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60—461页。
    2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3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4页。
    1胡适:《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现代评论》第四卷83期,1926年7月。
    2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8页。
    3甚至生态批评本身在中国的兴起,也是借了“西风”之便,让人不胜悲哀。
    1[美]爱默生:《自然深思录》,《爱默生集》,吉欧·波尔泰编,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93年,第20—21贝。
    2[德]《海德格尔选集》(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19、451页。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III:《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1—72页。
    4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5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1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梁启超先生大力提倡西方的科学,拒斥中医,即使被西医误诊而致死后,仍为其百般掩饰。足见启蒙先驱们为了引进西学,不惜身体力行,为其鸣锣开道,以一种矫枉过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传统,对西方文化中的缺陷则表现出选择性的肓视。
    2《神话思维》,中译本,第99页。转引自: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3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1王治河、樊美筠在其合著的《第二次启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中,提出了“第二次启蒙”的概念,其实际内涵正是借鉴后现代的思维,进行一次类似十“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只是其内涵由“科学”、“民主”等,变为“生态的”。
    2[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0页。
    3[捷克]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106页。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全死·童年的消逝》,章燕、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1贝。
    《苏北农村壁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
    郭沫若:《百花齐放》(木刻插图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
    河北省文化局选编:《河北壁画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
    诗刊社编:《新民歌三百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
    [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
    瞿秋白:《多余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年
    余谋昌编著:《生态学的信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室编:《历代诗话词话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年
    伍蠡甫主编:《山水与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王鹏令:《时空论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陈振濂:《空间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于友发、吴三元编著:《新文学旧体诗选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李庆西:《文学的当代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徐剑艺:《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小说的社会文化学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孙映逵主编:《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张秉戍主编:《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年
    赵军:《文化与时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夏传才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篇分类鉴赏辞典》,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李文初:《中国山水诗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金岗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张秉戍主编:《历代诗分类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
    朱寿桐:《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张秉戍、张国臣主编:《花鸟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0年
    陈晓明选编:《中国城市小说精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臧克家主编:《郭沫若名诗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
    丁成泉:《中国山水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梁]萧统:《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95年
    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伦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中西进、王晓平:《仁山智水——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中华书局1995年
    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李文初:《中国山水文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余谋昌:《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郑国铨:《山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邹获帆、谢冕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第1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学要出版社1997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章沧授主编:《历代山水名胜赋鉴赏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年
    郑国铨:《水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朱文华:《风骚余韵论——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湘荣:《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宋剑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戴钦祥:《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晓彰选编:《郭沫若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周有光:《现代文化的冲击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1年
    刘成纪:《美丽的美学:艺术与生命的再发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版),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戴天兴编著:《城市环境生态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
    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滕守尧:《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袁鼎生:《审美生态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2003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岳川:《发现东方——西方中心主义走向终结和中国形象的文化重建》,北京图书出版社2003年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萧樾《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余谋昌:《自然价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东方出版社2004年
    李亮:《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中华书局2004年
    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
    钱俊生、余谋昌主编:《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
    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余谋昌:《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朱晓江:《山水清音》,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
    赵宪章:《文体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程光炜:《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年
    高人雄:《山水诗词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林庚:《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彭锋:《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邵建:《文学与现代性批判》,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袁鼎生:《生态视野中的比较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
    章海荣编著:《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望衡:《交游风月:山水美学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梁从诫主编:《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环境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上、下),学林出版社2006年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王先霈主编:《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学林出版社2006年
    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华书局2006年
    盖光:《文艺生态审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
    盖光:《生态文艺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齐鲁书社2007年
    韩德信:《中国文艺学的历史回顾与向生态文艺学的转向》,人民出版社2007年
    胡鹏林:《文学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人民出版社2007
    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庆:《现代中国作家身份变化与乡村小说转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南京出版社2007
    张艳梅、蒋学杰、吴景明:《生态批评》,人民出版社2007年
    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
    陈晓明:《现代性的幻像——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杜书瀛:《价值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河清:《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现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鲁枢元主编:《走进大林莽:四十位人文学者的生态话语》,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冒建华:《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研究》,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薛敬梅:《生态文学与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环境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杨通进编:《生态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赵安启、胡柱志主编:《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
    程相占主编:《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杜维明、卢风:《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邓晓成:《现代性视阈中的大众化诗潮(1917—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何雪峰:《问诊中国》,花城出版社2009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刘文良:《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伟光、郑国光主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王喜绒:《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丽军:《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文学想象——现代作家的农民观与农民形象嬗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修订版),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
    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李遇春:《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王蕙:《荒野哲学与山水诗》,学林出版社2010年
    陈力君编选:《中外生态文学作品选》,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
    南帆:《冲突的文学》,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斯炎伟编选:《中外生态文学评论选》,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
    荆亚平编选:《中外生态文学文论选》,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
    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苏言主编:《上海沉没:无法回避的警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孙玉石:《带向绿色世界的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许纪霖主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
    廖高会:《诗意的招魂——中国当代诗化小说研究》,学苑出版社2011年
    时胜勋:《西学·维新·传统——现代中国文论的多元文化话语》,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王铭铭:《人类学讲义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
    王岳川:《发现东方》(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姚文放:《论自然美》,《学术月刊》1984年6月
    姚文放:《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学习与探索》1990年10月
    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11月
    余正荣:《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8期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月
    曾永成:《社会主义文艺生态建设论纲》,《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1月
    王先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文学评论》1999年11月
    何怀宏:《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3月
    徐恒醇:《生态美放谈——生态美学论纲》,《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10月
    陈望衡:《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
    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中国哲学史》2002年5月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陕西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7期
    曾永成:《生态学化: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9月
    杜维明:《全球伦理的儒家诠释》,《文史哲》2002年11月
    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2月
    刘恒健:《生态自然美及其有无之境——兼论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自然美》,《陕西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12月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
    尔》,《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杨春时:《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
    王岳川:《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3月
    曾繁仁:《当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3月
    姚文放:《文学传统与生态意识》,《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5月
    张玉能:《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6月
    曾永成:《建设人本生态观的新文艺学》,《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月
    邓绍秋:《实践美学向存在美学过渡的中介——生态美学的背景与超越》,《理论与创作》2005年3月
    袁鼎生:《整生:生态美学研究方法论》,《思想战线》2005年7月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文学评论》,2005年7月
    周来祥:《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
    朱立元:《寻找生态美学观的存在论根本》,《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蒙培元:《仁学的生态意义与价值》,《中国哲学史》2007年2月
    高彩霞、叶平:《从中国古代文化探索生态美学的两种审美取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曾繁仁:《当代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范畴》,《文艺研究》,2007年4月
    王诺:《生态美学:发展、观念与对象——国外生态美学研究述评》,《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
    曾繁仁:《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探索与争鸣》,2008年9月
    王岳川:《深生态学的文化张力与人类价值》,《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月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3月
    曾繁仁:《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3月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的沉思》,侯文蕙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陈家宽、李博、杨风辉等译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美]爱默生:《论和谐生活的准则》,任晓晋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加]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陈李波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 版社1997年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
    [美]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陈嘉映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美]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美]亨利·纳什·史密斯:《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美]亨利·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沈阳出版社1999年
    [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基思·托马斯:《人类与自然世界:1500—1800年间英国观念的变化》,宋丽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加]简·雅各布逊:《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年
    [法]让—雅克·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觉》,国英斌、何君玲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刘富胜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
    [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吴国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卡斯比特:《艺术的终结》,吴啸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劳伦斯·克劳斯:《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从大爆炸到生命诞生的故事》,陆剑豪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美]罗伯特·E·斯皮勒:《美国文学的周期》,王长荣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俞金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谢量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洛伊斯.N.玛格纳:《生命科学史》,李难、崔极谦、王水平译,董纪龙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美]迈克尔·T·克莱尔:《资源战争——一全球冲突的新场景》,童新耕、之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眼与心》,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斯科特·斯洛维克:《走出去思考: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 年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美]威廉·P·坎宁安主编:《美国环境百科全书》,张坤民、黄润华、许嘉琳、过孝民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美]小弗兰克·格雷厄姆:《<寂静的春天>续篇》,罗进德、薛励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2005年
    [德]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马树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德]W·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Allen Carlson: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Routledge,2000
    Allen Carlson & Sheila Lintot (eds.):Nature,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alism: From Beauty to Du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
    Arnold Berleant: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2
    Catherine H. Zuckert:Natural Right and the American Inaginatio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Novel For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0
    Cheryll Glotfelty and Harold Fromm (eds.):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Daniel G. Payne:Voice in the Wildness:American Nature Writing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Hanover and 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96
    David E. Cooper & Joy A. Palmer:Spirit of the environmen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8
    Donelle N. Dreese, Donelle Nicole:Ecocriticism:creating self and place in environmental and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s, New York:Peter Lang,2002.
    Greg Garrard:Ecocritic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Jonathan Bate: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1
    Kay Milton:Environment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6
    Karl Kroeber:Ecological Literary Criticism:Romantic Imagining and the Biology of Mi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
    Laurence Coupe (ed.):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0
    Lawrence Buell:The environment imagination: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2nd,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Lawrence Buell: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Literatur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U. S and Beyo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of University of Press,2001
    Michael P. Branch, Rochelle Hohnson, Daniel Patterson and Scott Slovic(ed.), Reading the earth: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Moscow, Idaho:University of Idaho Press,1998
    Richard Kerridge, Neil Sammells (ed.), Writing the environment:ecocriticism and literature, London & New York:Zed Books Ltd.,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