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红安革命歌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叶君健曾说过:“红安,在世界上具有研究价值”。作为新中国以“红”命名的惟一县城,红安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多个第一:这里不仅成立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最早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而且还是参加长征人数全国最多、参加率最高的地区。这个曾以“地方安谧,生民安妥”而得名的小地方,四十八万英雄儿女全民皆兵,在革命战争中牺牲近二十万人,“两百个将军同一故乡”,创造了“将军密度世界第一”的奇迹。红安因为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而引起了学者们对它极大的研究兴趣,并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纵观这些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历史、军事、政治等方面,从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角度切入红安问题的几乎没有,更不用说从歌谣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相当多的人认为革命歌谣“仅仅是革命战争中的‘革命号子',除了启蒙性的革命内容外,甚至谈不上什么艺术性和创造性”,“没有给整个中国文艺史留下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作品”;二是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深受演唱场域和演唱时代的限制,在当代的流传仍有争议。
     应该说红安革命奇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充满血火硝烟的革命歌谣的广泛影响。这种歌谣,秉承歌谣地带的传统又适应历史形势,真实地写照着时代生活,造就了中国艺术的不朽之作。本课题以红安革命歌谣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和田野调查,试图勾勒出红安革命歌谣的整体风貌,并作出当代阐释。
     本文前置引论,尾置结语,末附附录,内容上分为上编和下编共八章。
     上编(1-5章),从革命时代、地域文化、红色资源和红色经典等方面进行探讨,试说明革命歌谣与时代政治、革命歌谣与地域传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革命歌谣在当代红色旅游中的作用和重唱红色经典等问题。第一章是本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主要从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及光辉的革命历史等方面分析红安的文化氛围与特质。第二章探讨红安革命歌谣产生、兴盛的原因、传播方式、主题意蕴及审美特征,探讨文艺与时代、文艺与政治间的关系。第三章研究红安革命歌谣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种种关系。第四章从红色资源的角度探讨红安革命歌谣在当代的可用价值与流传。第五章从红色经典的角度探讨革命歌谣对当今群众精神活动的引导作用,并分析重唱红色经典的原因所在。
     下编(6-8章),以个案研究为主,从革命歌谣的诞生与演变、革命歌谣的传承人、革命歌谣的村落传承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企追溯革命歌谣的诞生与演变过程,并对革命歌谣在现当代的传承状况作出合理的描述和解释,从而探讨歌谣与地域、歌谣与个体、歌谣与群体之间的种种关系。第六章主要从文本传承的角度,以《八月桂花遍地开》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个案,考察革命歌谣的诞生与传播,并总结其传播规律。第七章以红安革命歌谣的传承人为研究对象,描述传承人的地域分布,探讨传承人在当代的传承状况,并指出作为革命歌谣传承人的独有特征。第八章从传承区域的角度,以红安县华河镇祝家楼村为调查个案,结合调查问卷和口头访谈,考察村民对革命歌谣的认识、了解及保护意识,并揭示政府、社会和个人在革命歌谣的保护中所具有的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运用文艺批评、文化学、社会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研究方法,对红安革命歌谣进行立体研究,希望能填补红安革命歌谣研究中的空白。本研究企望最终能够达到三方面的成果:一、通过对红安革命歌谣这一典型个案的描述,探询革命歌谣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在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状况;二、分析革命歌谣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三、考察革命歌谣在当今红色旅游与重唱红色经典中的重要作用。
The famous writer, translator Mr. Ye Junjian once said: "Hong'an, has the research value in the world". As the only county which was named after "red", Hong'an had made so many miracles: it not only founded the earliest Red Army in the Chinese modern revolutionary history - the first armed forces of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moreover, it was also the area whose population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Long March was the most and the participating rate was the highest in China. This small place was once famous for its peaceful place and comfortable life, its 480,000 heroic children were all soldiers and nearly 200,000 sacrificed in the revolutionary war."200 generals were from the same hometown", Hong'an had made another miracle -the density of general wa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which Hong'an had made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roused the scholars' enormous research interest, and they have already obtained certain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aspect. Basically all these research are based on history, military, politics, none of them are going ahead from the point of literature and folk literature, let alone from the point of ballad. The reasons lie in: First, quite a number of people think that the revolutionary songs "are merely revolutionary slogans in the revolutionary war, besides their illuminative revolutionary contents, they are far from any artistry and creativity", "Has not created any high esthetics work for the entire Chinese literary art history. Second, being an oral literature, it is deeply limited by the singing area and singing time, its contemporary transmittance is still in dispute.
     Should say that the revolutionary miracles of Hong'an benefited from the widespread influence of revolutionary songs which were full of gun smoke to a great extent. These kinds of ballads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ballad region, adapted to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really portrayed the life and had accomplished the immortal work of Chinese art. Therefore this topic tries to outline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revolutionary songs of Hong'an and makes the contemporary explanation through the text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with preface at the beginning and appendix at the end.
     The first part(Chapter 1-5) concentrates on the revolutionary time, regional culture, red resources and red classics, with applying tense method, it tries to explain the contemporary utilization of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resinging the revolutionary classics. Chapter one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is research,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spatial surrounding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It also looks into the Hong'an community's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culture.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reasons why the revolutionary songs produced, thrived and the ways of its dissemination, it also deals with its subject contents and 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relations between art and time, art and politics. Chapter three examines all sorts of relations between revolutionary songs of Hong'an and regional culture. Chapter four tries to survey the contemporary available value and transmittance of revolutionary songs of Hong'an from the point of red resources. Chapter five examines the important guidance of revolutionary ballads to the spiritual activity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resinging the red classics.
     The second part consists of three case studies (Chapter 6-8). By studying the birth and evolution of revolutionary songs, the transmitters of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the village transmittance of revolutionary songs, it tries to trace the birth and evolu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make the reasonable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of modern transmitting condition of revolutionary songs, meanwhile, it discusses all sorts of relations of songs and the region, songs and the individuals, songs and the community. Chapter six, from the point of text transmittance, mainly examines the birth and evolution of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summarizes its dissemination rule through two case studies of "Everywhere of the sweet-scented osmanthus of August" and "Three Big Discipline Eight Points for Attention". Chapter seve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ransmitters of revolutionary songs, descripe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mitters,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transmitting condition of transmitters and points ou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mitters of revolutionary songs. Chapter eight, from the point of transmitting area, uses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oral interview to inspect the villagers' awareness, understanding and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 the revolutionary ballads and tries to promulgate the different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the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in the revolutionary ballad protection.
     This topic tries to conduct the three-dimensional research to the revolutionary songs of Hong'an, by us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art criticism, cultural science, sociology, folk literature, folklore and esthetics, and unifying the research technique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ral history, hoping it can fill the research blank of revolutionary songs of Hong'an, This research hopes to make achievement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probes into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basic condition of specific time of revolutionary songs through the typical case study of revolutionary songs of Hong'an; Second,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regional culture; Third, inspects the vital role of revolutionary songs in red traveling and resinging the red classics.
引文
[1]马思聪《童年追想曲》,载1935年《良友画报》(上海),转引自叶永烈著《马思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61页。
    [1]柯仲平:《论中国民歌》,见《柯仲平文集》(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1]《移民歌》即后来的《东方红》。
    [2]八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4年出版)时,从这些早年记录的民间歌曲中选录了120余首,搜集者是吕骥、安波、马可、张鲁、关鹤童、孟波、李刚、林里、张一鸣、刘义等.
    [3]何其芳、张松如编:《陕北民歌选·凡例》,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4]何其芳:《论民歌——<陕北民歌选>序》,《陕北民歌选》,海燕书店,1951年.
    [5]此段参考刘锡诚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25-573页。
    [1]茅盾:《民间艺术和民主的诗人》,《文艺从刊》第1集,文艺出版社1947年版.
    [1]茅盾:《民间艺术和民主的诗人》,《文艺丛刊》第1集,文艺出版社1947年版。
    [2]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5页。
    [3]杨尚奎:《红色歌谣·序》,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揭英丽:《客家山歌研究综述》,《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2]刘金冬:《解放区前期诗歌研究1936-1942》,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此原件现保存于红安县文物局。
    [1]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2]周作人:《歌谣》周刊第一号,1922年12月17日。
    [3]董作宾:《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经过》,《歌谣》周刊第63、64号,1924年10月12、19日。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第21-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第21-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钟敬文:《民间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开发》,《民间文化》,2001年第2期。
    [1]红安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撰:《红安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8页。
    [2][明]李贽,《宿天台顶》。
    [3]明弘治《黄州府志》。
    [4][清]《黄安乡土志》载:商以四川重庆为盛,合冈麻曰黄帮,购棉花于新洲、歧亭、宋埠,舟运至川,载土药售宜昌沙市岳州获利不资贸汉口歧宋及河南之光州新集仙花及本邑各市数。《黄安县志集成》,2005年,第211页。
    [1]红安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撰,《红安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4-65页。
    [1]程颢、程颐的出生地是今红安二程镇,因北宋时黄安尚无建制,行政上隶属于木兰县(现黄陂县)。虽然历代“二程”的行政区划多次变更,但其称谓却并没有消失于历史的烟波中。
    [2][明]焦竑,《天台书院记》.
    [1]光绪八年重修《黄安县志》。
    [2]《经典红安》,中共红安县委宣传部编,2005年,第98页。
    [3]本文所引歌谣如无注明出处,均来自郭家齐所编《红安革命歌谣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1]安礼边位于黄安西北部和礼山东部,包括黄安金牛、龙山乡和二程乡一部分,礼山禹王、丰店、夏店和河口等地。东靠天台山、老君山,西接仙居顶、大悟山,南有龙王山、佛塔山,北接大小鸡龙山。内战时期,这里一直是革命根据地。
    [2]安麻边包括黄安东部的七里、紫云、三角、桃花、永河等乡,麻城西部的料棚、西张店、乘马岗一带和经扶南面的泗店、箭厂河等地.
    [3]陂安南是黄安南部与黄陂北部地区的合称。
    [4]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69页。
    [5]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69页。
    [1]戴克敏同志的家庭是典型的革命家庭。在艰苦的斗争岁月中,戴家两代人中,先后有14人(12男2女)走上革命道路,其中11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2]程氏兄妹是黄安檀树乡程维德村人。大革命时期,兄妹5人参加革命,有4人先后牺牲。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9页。
    [2]安德明:《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瞿秋白资料馆编:《瞿秋白研究》(9),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190页。
    [1]毛巧辉:《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2]毛巧辉:《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4-206页。
    [1]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31页。
    [2][美]洪长泰:《到民间去》,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13页。
    [1]访谈对象:郭家齐,原红安县党史办主任,曾主编过《黄麻起义》、《黄安战役》、《红安革命歌谣选》等。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1月20日,访谈地点:县政府大院内。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1页。
    [3]刘守华:《民间文学概论十讲》,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40页.
    [4]《何玉琳关于鄂东北特区工作的综合报告》,1929年9月8日。
    [1]《何玉琳关于鄂东北特区工作的综合报告》,1929年9月8日。
    [2]徐德培:《赣南苏区红色歌谣的语言特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红契复验”,契是契约。反动政府为了强取豪夺,将本已交费验过的契约,又下令重新交费再验,叫“红契要复验”。
    [2]徐德培:《赣南苏区红色歌谣的语言特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段京肃:《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页。
    [2]路海江:《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3]《秦基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1]《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简称《印象记》,是《西行漫记》的雏形本,由上海丁丑编译社发行。
    [2]访谈对象:红安女红军周明,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6月28日,访谈地点:周明家。
    [1]红安革命歌谣的大致数目,民间认为有1000多首,郭家齐在《红安革命史》中认为有500多首。红安革命歌谣还流传到邻近数县乃至整个鄂豫皖苏区。如1929年6月,麻城县委在写给鄂东北特委的报告中说:“麻城歌曲‘大半来自黄安。因黄、麻饱受清乡团和匪军的屠杀和蹂躏情形大致相同,这些歌声已普遍于苏维埃区域的田野,随时皆可听到'”。
    [2]《红安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93页。
    [3]当时红安农村常用的计量单位是:合、升、斗、担。10合为1升,10升为1斗,6斗为1担。1担约合现在60公斤。
    [4]选自一九五九年红安县文教局编《把红旗插在大别山上》,转引自《红安革命歌谣选》第5页.
    [5]《黄安县委关于政治、军事、群众运动等情况的报告》,1929年5月,载《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
    [1]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页。
    [2]郭家齐:《红安革命歌谣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62页.
    [1]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页。
    [1]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战士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
    [2]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战士出版社,1983年,第57页。
    [3]指黄安(今红安)县、麻城县.
    [4]中国共产党当时提出了“五抗”,即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抗粮.
    [5]“黄麻起义”是1927年11月13日,在此之前,即同年9月曾举行过“九月暴动”,是为大起义作的预演。
    [6]“义勇队”是起义前党在农村普遍建立的武装组织.
    [7]“防务会”成立于1927年8月,是农民协会为防御地主武装红枪会而建立的.起义前,中国共产党仍利用这一组织发动农民参加起义.
    [8]红安县博物馆收集.
    [1]夏斗寅,湖北麻城人,国民党十三师师长,驻麻城.一九二九年六月,夏部自南向北“进剿”红三十一师。
    [2]左尚鸿:《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论》,中国民族文学网,2006-08-09.
    [3]《鄂豫边报告》,《湖北革命斗争史》,第314页.
    [1]林之翰:《我们的红色医院》,载《星火燎原》.
    [2]左尚鸿:《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论》,中国民族文学网,2006-08-09。
    [1]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2]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战士出版社,1983年,第207页。
    [3]左尚鸿:《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论》(1),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网,2006-08-09
    [4]左尚鸿:《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论》(1),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网,2006-08-09。
    [1]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战士出版社,1983年,第57页。
    [1]左尚鸿:《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论》(1),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网,2006-08-09。
    [2]左尚鸿:《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论》(1),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网,2006-08-09.
    [3]左尚鸿:《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论》(1),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网,2006-08-09。
    [4]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320页。
    [1]郭家齐:《红安革命歌谣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1]王克文:《陕北民歌艺术初探》,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63页.
    [2]段友文:《人民口碑文学中的太行山抗战史——论左权抗战民歌》,《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3期。
    [3]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4页。
    [1]王嵘:《地域文化与现代化》,《新疆艺术》,1996年第1期。
    [2]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页。
    [3]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页。
    [1]杨堃:《民俗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3]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红安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68页.
    [1]陈有才:《从大别山民歌看民歌与民俗的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占仲凯:《浅谈民歌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油印本。
    [3]叶君健:《寂静的群山》之《山村》,开明出版社,1993年,第126-127页.
    [4]潘祖贻:《我的家乡》手写本。
    [1]占仲凯:《浅谈民歌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性》,油印本。
    [2]《黄安县志》,(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第255页。
    [3]《中国民歌》(第一卷),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张宗华:《红安县民间文艺资源调查》,油印本。
    [2]《中国民歌》(第一卷),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3]《中国民歌》(第一卷),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红安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54页。
    [2]露水棉花,指当天纺的棉纱,第二天清早就挑到城里去卖,那些露在外边的棉纱就会沾上露水,因而得名。
    [3]叶君健:《寂静的群山》之《山村》,开明出版社,1993年,第36页。
    [1]程敬权、王霞:《巧手·心花》,《红安文艺》2005年第6期。
    [2]程敬权、王霞:《巧手·心花》,《红安文艺》2005年第6期。
    [3]郭家齐:《红安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1]辛向阳:《周世忠将军的母子情》,《红安文史》(第五辑),红安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
    [2]“生得挨”,红安方言,指生活无着的意思。
    [1]中共黄安县委机关报:《战斗》(1931年12月5日)。
    [2]何其芳:《论民歌——<陕北民歌选>序》,《陕北民歌选》,海燕书店,1951年。
    [1]《何玉琳关于鄂东北特区工作的综合报告》,1929年9月8日,载《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
    [1]周作人:《歌谣》,见钟敬文《歌谣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原书为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第34-35页。
    [2]顾颉刚:《吴歌甲集》,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1926年。
    [1]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10-211页。
    [1]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67页。
    [2]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1]么事为红安方言,意思是“什么”。
    [2]红安方言为guo,音平。
    [3]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94页。
    [4]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1]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81页。
    [2]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86页。
    [1]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战士出版社,1983年,第144页。
    [1]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6页。
    [2]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低层动员》,《党史文苑》,2007年第3期。
    [3]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低层动员》,《党史文苑》,2007年第3期。
    [1]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低层动员》,《党史文苑》,2007年第3期。
    [2]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低层动员》,《党史文苑》,2007年第3期。
    [3]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低层动员》,《党史文苑》,2007年第3期。
    [4]郭家齐:《红安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29页.
    [1]彭希林:《黄安战役》,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6-57页.
    [2]彭希林:《黄安战役》,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6-57页.
    [1]彭希林:《黄安战役》,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6-57页。
    [2]彭希林:《黄安战役》,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9页。
    [1]罗建军:《黄石民间歌谣修辞初探》,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徐德培:《赣南苏区红色歌谣的语言特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诗集传》卷一。
    [2]《诗集传》卷一
    [1]王予霞:《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闽西苏区诗歌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5期.
    [1]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2]《苏东坡全集·前集》卷13《元修菜》。
    [3]道光《黄安县志·风俗》。
    [4]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第2页。
    [5]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5页。
    [1]红安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编:《红安县志》,1990年,第666页。
    [1]http://www.hongannews.cn/
    [2]此方言记音感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苏俊波老师大力帮助。
    [1]陈淑梅:《鄂东方言语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1]刘建勋:《延安文艺史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5-206页。
    [1]唐由庆:《发展革命胜迹旅游资源大有可为》,《党史文苑》,1995年第1期.
    [1]唐由庆:《发展革命胜迹旅游资源大有可为》,《党史文苑》,1995年第1期。
    [2]王国梁:《红色文化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学习月刊》,2006年第9期。
    [3]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31页。
    [1]王国梁:《红色文化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学习月刊》,2006年第9期。
    [2]王国梁:《红色文化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学习月刊》,2006年第9期。
    [1]李琅环:《千里跃进 将军故乡》,《经典红安》,2005年,第135页。
    [2]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2005年12月6日。(www.xinhuanet.com)
    [3]胡建果、漆丹:《浅谈重庆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徐德培:《红色歌谣与旅游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民俗旅游》,2001年第4期.
    [2]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刘锦云、丁依群:《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月(下旬刊)。
    [3]毛日清:《老区建设与“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求实》,2002年,第12期。
    [4]吴光德:《天台揽胜》,《经典红安》,2005年。
    [1]童绍茂:《论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的结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2006年第5期。
    [1]访谈对象:徐绪敏,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28日,访谈地点:徐绪敏家中。
    [2]黄永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1]黄永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63页。
    [1]访谈对象:樊祖林,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1月20日,访谈地点:红安县文化局办公室。
    [1]访谈对象:樊祖林,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1月20日,访谈地点:红安县文化局办公室。
    [2]张际春:《守石老汉》,《红安中篇小说选》,百苑文艺出版社,2006年。
    [3]黄永林:《民间语言与新时期小说创作》,《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61页。
    [1]访谈对象:徐绪敏,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12日,访谈地点:徐绪敏家中。
    [2]访谈对象:徐绪敏,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12日,访谈地点:徐绪敏家中。
    [3]访谈对象:叶重豪,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叶重豪家中。
    [4]访谈对象:徐绪敏,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12日,访谈地点:徐绪敏家中。
    [1]访谈对象:叶重豪,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叶重豪家中。
    [1]陈冲:《杂谈“红色经典”》,《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4期.
    [2]郑国栋:《当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1]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战士出版社,1983年,第60-61页。
    [1]蔡济璜烈士诗。
    [2]王绍华:《红安——永恒的丰碑》,第27页。
    [1]廖苏斌:《“中国红歌会”主场晚会看点细述》,《声屏世界》,2007年第1期。
    [2]http://www.zghgh.tv/红歌会官方网站。
    [1]焦垣生、胡友笋:《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3]宝宝:《红色经典再度走红的内在机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4]焦垣生、胡友笋:《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Keith Tester,The Life and Times of Post-modernity(London:Rouledge,1993),p.64.
    [1]焦垣生、胡友笋:《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四方看红歌——观众视点》,《声屏世界》,2007年第1期。
    [1]谭颖琳:《依托大型活动 打造媒体品牌——从“中国红歌会”引发的思考》,《声屏世界》,2007年第1期。
    [1]http://www.zghgh.tv/红歌会官方网站。
    [1]冰心:《繁星》。
    [2]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15页。
    [1]《中国民歌网》http://www.china.com.cn
    [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40页。
    [3]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5页.
    [1]黄解林:《红安文艺》,2006年第5期。
    [2]黄解林:《红安文艺》,2006年第5期。
    [3]访谈对象:黄解林,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7日,访谈地点:黄解林家中。
    [4]访谈对象:黄解林,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7日,访谈地点:黄解林家中。
    [1]访谈对象:郭家齐,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18日,访谈地点:郭家齐家中。
    [2]中安在线 2006-10-10(http://anhuinews.com)
    [3]中安在线 2006-10-10(http://anhuinews.com
    [1]中安在线 2006-10-10 14:18(http://anhuinews.com)
    [1]商城民歌网 http://www.scmg.cn
    [2]千龙网 http://www.qianlong.com/2006-09-04
    [1]《大河报》,2006年12月18日18版。
    [2]胡光明:《桂花馨香应时开——谈<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于新县的理由》(油印本)。
    [3]1980年5月新县县史采编组录音整理材料。
    [4]胡光明:《桂花馨香应时开——谈<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于新县的理由》(油印本)。
    [1]《大河报》,2006年12月18日18版。
    [1]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第31页。
    [2]李庆丰:《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
    [3]《中国音乐词典》(续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版,第5期。
    [4]《解放军日报》 1997年5月31日。
    [5]《党建杂志》2001年第2期,第48页。
    [6]《时代潮》 2005年第8期,第28页。
    [7]潘传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5年第6期,第62页。
    [1]李庆丰:《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
    [2]李庆丰:《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
    [1]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中央音乐学报学报》,1985年第2期。
    [2]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中央音乐学报学报》,1985年第2期。
    [3]所谓“色彩区”,即指在音乐风格方面具有某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而言。……每一地区的风格色彩,都是长期地在民间音乐的新陈代谢、相次更迭中形成的,其中融合了许多代的因素。
    [4]沈荣光、廖敏杰:《<八月桂花遍地开>产生的时间、地点及作者》,《党史纵览》 1996年第5期。
    [5]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4年,第5页。
    [1]《郑州晚报》,2001年7月13日。
    [2]家斌译述:《歌谣的特质》,《歌谣周刊》,第23号,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
    [3]http://www.hb28.com/Info/Info_Detail.aspx?Info_Id=1990
    [1]李庆丰:《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
    [1]乔建中:《安徽金寨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简介》,《北方音乐》,2007年第8期。
    [1]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72-75页。
    [2]卢振国:《红二十五军率先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神州》,2007年第6期。
    [1]陈曲:《漫话<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音乐世界》,1994年第8期.
    [2]刘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诞生与演变》,《军营文化天地》,2006年第3期。
    [3]孙焕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调来自南方红色民歌吗》,《音乐爱好者》,1996年第4期。
    [1]刘春林:《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纪律歌>》,《党史天地》,1996年第6期。
    [1]卢振国:《红二十五军率先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神州》,2007年第6期。
    [2]卢振国:《红二十五军率先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神州》,2007年第6期。
    [3]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4]卢振国:《红二十五军率先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神州》,2007年第6期。
    [1]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1][德]赫尔德尔:《论歌谣》,《赫尔德尔》选集,1914年柏林版。选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集》上卷。
    [2][德]赫尔德尔:《论歌谣》,《赫尔德尔》选集,1914年柏林版。选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集》上卷。
    [1]张振涛:《民间乐师研究报告——冀京津笙管乐种研究之二》,载《民间鼓吹乐研究》,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1]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4年。
    [1]此歌手名单部分是笔者采录所得,其他为红安县文化馆张宗华主任提供。由于田野调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革命歌谣传承人的名单未能全部采录。
    [1]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1]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2]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1]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2][美]肯·斯古尔德斯蒂思:《论民歌的传承》,《论口头文学的运动形态》,《民间文学研究动态》,1985年第6-7期合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王炽译文。
    [3]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1]访谈对象:张宝梅,访淡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15日,访谈地点:张宝梅家。
    [2]访谈对象:张宝梅,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15日,访谈地点:张宝梅家。
    [3]访谈对象:张宝梅,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15日,访谈地点:张宝梅家。
    [1]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博士论文,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
    [1]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8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
    [2]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8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
    [3]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8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
    [1]搭毛,红安方言,指刘海。
    [2]访谈对象:杨胜美,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3]访谈对象:杨胜美,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1]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2]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8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
    [3]访谈对象:吴小霞,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10日,访谈地点:县烈士陵园。
    [4]访谈对象:张宝梅,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15日,访谈地点:张宝梅家。
    [1]访谈对象:张宝梅。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18日,访谈地点:张宝梅家。
    [2]访谈对象;秦巨高,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5日,访谈地点:秦巨高家中。
    [3]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25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中。
    [4]打回转,红安方言,指去了就回来的意思。
    [5]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25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中。
    [1]访谈对象:王延菊、王延芳,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18日,访谈地点:张宝梅家。
    [2]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3]访谈对象:秦巨高,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5日,访谈地点:秦巨高家中。
    [4]访谈对象:潘祖贻,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5]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25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中。
    [1]访谈对象:杨胜美,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10日,访谈地点:潘祖贻家。
    [2]访谈对象:秦巨高,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5日,访谈地点:秦巨高家中。
    [3]访谈对象:秦巨高,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5日,访谈地点:秦巨高家中。
    [4]访谈对象:张绍德,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25日,访谈地点:张绍德家中。
    [5]访谈对象:秦巨高,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5日,访谈地点:秦巨高家中。
    [1]魏美仙:《对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几点思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美]肯·斯古尔德斯蒂思:《论民歌的传承》,《论口头文学的运动形态》,《民间文学研究动态》,1985年第6-7期合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王炽译文。
    [3]她们是红安县烈士陵园的优秀讲解员,因为工作原因常常在讲解中穿插革命歌谣的演唱。
    [1]《十三经·周礼·巧工记》,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上册),第498页。
    [2]牛龙菲:《“高文明”社会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载《交响》,2000年第3期,第9页。
    [3]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俄)尼·彼·杜比宁:《人究竟是什么》,李雅卿、海石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1]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转引自管建华编译《音乐人类学导引》,载《中国音乐》 1996年增刊,第191页。
    [3]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郑士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访谈对象:吴隆春,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0月11日,访谈地点:吴隆春家。
    [1]记不赢,红安方言,指来不及用笔记下来的意思。
    [2]访谈对象:吴隆春,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0月11日,访谈地点:吴隆春家。
    [3][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4][美]E·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5]《秦基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第2页。
    [6]访谈对象:秦基余,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2月5日,访谈地点:秦巨高家中。
    [1]《秦基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2]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已是国防部长的秦基伟时,他唱的就是《黄安谣》。
    [3]访谈对象:叶金元,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6年11月8日,访谈地点:文化局办公室。
    [1]访谈对象:吴小霞,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4月19日,访谈地点:红安县烈士陵园。(上图图片来源于《红色七里坪》)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2]祝家楼村民访谈,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祝家楼村。
    [3]祝家楼村民访谈,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祝家楼村。
    [1]徐芳:《从山西洪洞县侯村女娲神话及信仰的个案研究看民间传统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2]祝家楼村民访谈,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祝家楼村。
    [3]祝家楼村民访谈,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祝家楼村。
    [1]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2]祝家楼村民访谈,访谈人:桑俊,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祝家楼村。
    [1]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2]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1]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2]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刘守华:《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1]黄永林:《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民间文化》,《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1]黄永林:《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民间文化》,《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2]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1-12页。
    [1][美]肯·斯古尔德斯蒂思:《论民歌的传承》,《论口头文学的运动形态》,《民间文学研究动态》,1985年第6-7期合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王炽译文。
    [1]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张紫晨:《歌谣小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3.钟敬文:《歌谣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4.江明停:《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5.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商务图书馆,1935年。
    6.苗品、乔健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7.李映明:《中国民歌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8.天鹰:《论吴歌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9.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整理:《婚姻问题的歌谣》,1953年。
    10.李岳南:《民间戏曲歌谣散论》,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
    11.蔚家麟、鄢维新:《歌谣研究资料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分会编印,1989年。
    12.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3.茅盾:《民间艺术和民主的诗人文艺丛刊》(第1集),文艺出版社,1947年。
    14.柯仲平:《柯仲平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1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9.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0.刘守华:《民间文学概论十讲》,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
    21.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黄永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新华出版社,2005年。
    23.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杨堃:《民俗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5.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6.赵晓兰:《歌谣学概要》,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
    27.苑利:《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8.夏敏:《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歌谣发生学的个案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9.徐宵鹰:《歌唱与敬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李雄飞:《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31.王克文:《陕北民歌艺术初探》,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32.王玉成:《旅游文化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33.刘刚:《踏上红色之旅》,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4.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
    36.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7.周福岩:《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8.陈淑梅:《鄂东方言语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39.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
    40.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1.李玉秀、鲁谆:《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武汉出版社,1994年。
    42.徐平:《文化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3.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民族出版社,2006年。
    44.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5.傅惠生:《宋明之际的社会心理与小说》,东方出版社,1997年。
    46.毛巧辉:《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47.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8.江帆:《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49.严辰:《谈民歌》,《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1949——1979)》(中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50.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1.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2.段京肃:《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53.李亦园:《文化与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伍国栋:《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
    55.刘建勋:《延安文艺史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56.谭桂林:《转型期中国审美文化批判》,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
    57.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8.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9.[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周宪、许钧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60.[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62.[俄]尼·彼·杜比宁:《人究竟是什么》,李雅卿、海石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
    63.[美]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干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64.[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65.[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6.[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67.[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68.[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刘守华:《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2.刘守华:《50年前采录洪湖革命歌谣的追忆》,《汉江》,2004年第2期。
    3.刘守华:《漫谈洪湖革命歌谣的特点与价值》,《殷红的诗篇》,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
    4.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刘魁立:《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6.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7.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8.黄永林:《农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民间文化》,《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9.黄永林:《重视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今日浙江》,2006年第1期。
    10.段友文:《人民口碑文学中的太行山抗战史——论左权抗战民歌》,《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3期。
    11.李惠芳:《民间歌谣的艺术传统》,《民间文学的艺术美》,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12.王予霞:《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闽西苏区诗歌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5期。
    13.吴肖荣:《从红色歌谣看苏区的社会变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4.肖灵:《论苏区歌舞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5.徐德培:《红色歌谣与旅游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6.周少玲:《浅谈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党史文苑》,1995年第1期。
    17.李巧宁:《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看红军的低层动员》,《党史文苑》,2007年第3期。
    18.李庆丰:《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2007年第2期。
    19.童绍茂:《论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的结合——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嘉应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0.马云:《论新时期乡村小说与民歌的结合》,《河北学刊》,1995年第3期。
    21.萧月贤:《试论汉民歌对周民歌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22.陈有才:《从人别山民歌看民歌与民俗的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3.刘锦云、丁依群:《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月(下旬刊)。
    24.毛日清:《老区建设与“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求实》,2002年第12期。
    25.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民俗旅游》,2001年第4期。
    26.胡建果、漆丹:《浅谈重庆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7.王国梁:《红色文化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学习月刊》,2006年第9期。
    28.唐由庆:《发展革命胜迹旅游资源大有可为》,《党史文苑》,1995年第1期。
    29.王嵘:《地域文化与现代化》,《新疆艺术》,1996年第1期。
    30.揭英丽:《客家山歌研究综述》,《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31.袁永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国民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2.吴子慧:《鲁迅作品的方言运用》,《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
    33.张振涛:《民间乐师研究报告——冀京津笙管乐种研究之二》,《民间鼓吹乐研究》,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
    34.牛龙菲:《“高文明”社会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交响》,2000年第3期。
    35.乔建中:《安徽金寨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简介》,《北方音乐》,2007年第8期。
    36.魏美仙:《对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几点思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37.安德明:《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8.路海江:《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39.沈荣光、廖敏杰:《<八月桂花遍地开>产生的时间、地点及作者》,《党史纵览》,1996年第5期。
    40.廖苏斌:《“中国红歌会”主场晚会看点细述》,《声屏世界》,2007年第1期。
    41.焦垣生、胡友笋:《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2.宝宝:《红色经典再度走红的内在机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43.谭颖琳:《依托大型活动 打造媒体品牌——从“中国红歌会”引发的思考》,《卢屏世界》, 2007年第1期。
    44.黄红春:《论江西红色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的结合》,《江西社会科学》,2005第11期。
    45.[美]肯·斯古尔德斯蒂思:《论民歌的传承》,《论口头文学的运动形态》,《民间文学研究动态》,1985年第6-7期合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王炽译文。
    46.[俄]杜勃罗留波夫:《论大俄罗斯民间诗歌表现法和用词的特点》,《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47.[德]赫尔德尔:《论歌谣》,《赫尔德尔》选集,1914年柏林版。选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集》上卷。
    48.Richard Bauman: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Waveland Press,INC,1977。
    49.Alan Dundes:International Folkloristics,Rowan and Littefield Publishers,INC,1999。
    50.Keith Tester,The Life and Times of Post-modernity(London:Rouledge,1993),p.64.
    1.红安县人民政府主编:《红安县志集成》。
    2.红安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撰:《红安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
    4.魏碧海:《西陲血路——红四方面军长征及西路军西征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年。
    5.朱秀海:《赤土狂飙——红四方面军征战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年。
    6.成仿吾:《长征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77年。
    7.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战士出版社,1983年。
    8.《许世友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86年。
    9.《陈再道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10.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11.《秦基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
    12.李先念:《战将韩先楚》,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范军昌:《铁血战将刘昌毅》,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14.叶君健:《寂静的群山》(三部曲),开明出版社,1993年。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红安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黄麻起义全记录》,2007年。
    16.张明德、王绍华:《中国红安将军谱》,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17.郭家齐:《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18.彭希林:《黄安战役》,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19.红安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红安文史》(1-5辑),2002年。
    20.郭家齐:《黄麻起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21.谭克绳、欧阳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22.詹成文:《红麻史话》,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年。
    23.汪月新:《红色七里坪》,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
    24.祝尚斌、夏红胜:《红安为什么这样红》,2005年。
    25.叶重豪:《开国将军的故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6.陈良品:《天台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
    27.王先赐:《红安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28.张际春:《红安戏剧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29.张际春:《红安诗歌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0.江长深:《红安中篇小说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1.中共红安县委宣传部编:《经典红安》,2005年。
    32.红安县文化馆:《红安文艺》(1990-2006年)。
    33.王绍华:《红安——永恒的丰碑》。
    34.林之翰:《我们的红色医院》,《星火燎原》。
    35.江河:《红安印象》,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36.《何玉琳关于鄂东北特区工作的综合报告》,1929年9月8日,载《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
    37.胡光明:《桂花馨香应时开——谈<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于新县的理由》(油印本)。
    1.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3.刘金冬:《解放区前期诗歌研究1936-1942》,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5.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6.郑士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7.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8.徐新建:《民歌与国学》,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9.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4年。
    10.田李隽:《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情况与文化适应》,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1.徐德培:《赣南苏区红色歌谣的语言特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2.罗建军:《黄石民间歌谣修辞初探》,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中国文化旅游网.(http://www.cnctrip.com/)
    2.红安旅游网.(http://hongannews.cn/)
    3.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
    4.中国民歌网.(http://www.china.com.cn)
    5.中安在线.(http://anhuinews.com)
    6.金寨党史在线.(http://www.jzdsb.com/)
    7.豫韵楚风.(http://www.henan.gov.cn/hngk/system/)
    8.商城民歌网.(http://www.scmgw.cn/)
    9.中国红歌会官方网站.(http://www.zghgh.tv/)
    1.湖北省采风委员会编:《太阳出来满天红1老根据地革命歌谣》,1958年。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献礼丛书办公室编:《中国歌谣选》,1959年。
    3.《中国民歌》(1),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4.冬池采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大别山老根据地歌谣选》,1975年。
    5.《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黄冈卷》,黄冈地区文化局、群众艺术馆编。
    6.田海燕、高鲁:《红军歌谣》,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7.郭家齐:《红安革命歌谣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8.红安县文化馆编:《献给大别山的歌——占仲凯创作歌曲选》,2006年。
    9.张宗华:《红安县民间文艺资源调查》(油印本)。
    10.红安县文化馆音乐组编:《红安民歌集》(油印本)。
    11.《歌谣合订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2.萧三:《革命歌谣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
    13.麻城县文化馆编:《麻城歌谣选》(油印本)。
    14.红军第四军教导团:《革命歌选》(油印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