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及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正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参与了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区的发展。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逐步成为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因此,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来研究新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补性问题,进而研究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采用历史动态的分析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理论,对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及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三部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概况。主要是分析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概况。第四部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主要对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重领域。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对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重领域。第六部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选择及平台构建。在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重新选择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构建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平台。第七部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措施。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showing a strong momentum of growth, and it has become a major fea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t present, majority of the world's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cooper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 to a certain extent. As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Xinjiang which has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gradually becom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front China and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herefore, a study on both economic complementar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s a research topic.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Part I: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the basic framework, as well as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Part II: Theoretical ba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ory,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Part III: The Overview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art IV: The economic complementarity of between Xinjiang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under framework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ART V: The priority area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t analysis the potential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then re-examine key area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Part VI: The model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art VII: The strategic measure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引文
① 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6 月版,第 72-73 页
     ① 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6 月版,第 76-77 页
     ① Edward N . Luttwak .The Endangered American Dream. Simon & Schuster N. Y. 1993,P35
    
    ①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02~403 页
    ② 吴静哲:《当代世界知识 200 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年版,第 38 页
     ① 祝宏辉,于鸿君:《环新疆经济圈的构建——基于地缘结构的考察》,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 年第 2 期,第 18页
    
    ① 车长波、李富兵:《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油气领域合作》,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 年 5 期第 19 页
    ②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kz.mofcom.gov.cn/index.shtml
    ③ 资料来源:中国驻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kg.mofcom.gov.cn/index.shtml
    
    ① 《俄罗斯 2020 年前能源发展战略》,2003 年 5 月
    ② 杨莉:《中亚国家油气资源开发状况》,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 年第 9 期,第 15 页
    ③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uz.mofcom.gov.cn/index.shtml
    ④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uz.mofcom.gov.cn/index.shtml
    ⑤ 田春荣:《2005 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06 年第 3 期,第 4 页
     ① 复旦大学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2005 上海论坛文集能源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3 页
     ① 数据根据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网站提供的数据资料计算而得 http://kz.mofcom.gov.cn/index.shtml
    
    ① 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05 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 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06 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 数据引自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http://kz.mofcom.gov.cn/index.shtml
     ① 秦放鸣:《中亚市场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① 数据引自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kz.mofcom.gov.cn/index.shtml
    ② 数据引自中国驻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kg.mofcom.gov.cn/index.shtml
    ③ 数据引自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tj.mofcom.gov.cn/index.shtml
    ④ 数据引自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赞处网站 http://uz.mofcom.gov.cn/index.shtml
    ⑤ 段秀芳:《中亚国家市场潜力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 年 8 期
     ① 高志刚:《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技术对接》,俄罗斯中亚中欧市场,2005 年第 3 期
    
    ① 王素萍:新疆新闻在线网 http://www.xjbs.com.cn 2007.03.19
    ② 胡毅:《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贸易》,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73 页
    [1]鲍敦全,何论志,常永胜.新疆与中亚各国经济关系一体化探索[J].开发研究,1997,(4):18~21
    [2]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1-59
    [3]曹云华,文峰.构筑中国的地缘经济安全[J].东南亚纵横.2002,(11):1-5
    [4]车长波,李富兵.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油气领域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5):18~19
    [5]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6
    [6]段秀芳.中亚国家市场潜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8):49~51
    [7]段秀芳.新疆与中亚诸国贸易发展趋势分析[J].新疆财经,2005,(3):17~19
    [8]董藩.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西部大开发与大开放结合的战略构想[J].民族研究,2000,(6):2~4
    [9]地力木拉提·吾守尔,艾克热木·依不拉依木.新疆应尽快形成比周边国家明显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9~61
    [10]复旦大学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2005 上海论坛文集能源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5
    [11]革士杰.地区经济一体化与集团化[J].世界经济研究,1991,(6):4~6
    [12]高志刚.新疆与中亚五国在区域开放中的战略地位与合作趋势[J].开放导报,2005,(2):59~62
    [13]高志刚.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技术对接[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3):26~29
    [14]耿喜梅.地缘经济理论初探[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14
    [15]胡佛[美].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0,1~65
    [16]韩印安.浅析地缘经济学[J].外交学院学报,2004,(3):70~72
    [17]胡毅.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贸易乌鲁木齐[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366
    [18]黄菲.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4~15
    [19]胡毅.中国及新疆地区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贸易比较优势研究[J].新疆财经,1998(2):
    [20]胡颖,李道军.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贸易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研究[J].商业研究,2006,(17): 40~43
    [21]韩银安.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刍议[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11~15
    [22]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0~149
    [23]黄毅,黄晓丽.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展望[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5):43~45
    [24]金建新,孙淑平.新疆与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研究[J].实事求是,2006,(3):37~41
    [25]姬广坡.论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构成[J].财贸经济,1999,(9):51~54
    [26]卡尔·多依奇.国际关系分析[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10~65
    [27]廉小梅.APEC 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165
    [28]李新英.新疆在中亚市场的战略取向和战略步骤[J] 新疆社会论坛,2004,(4):67~69
    [29]刘甲金,蒲开夫.尽快形成比周边国家明显的发展优势——向西开放与构建中亚地区经济高地[J].经济研究参考,2004,(85):4~8
    [30]卢光盛.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缘经济学[J].世界经济研究,2004,(3):1~4
    [31]李柏师.中国新疆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经济互补性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6):87~88
    [32]李柏师,张红丽.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对外贸易趋势分析.中国农垦,2007,(12):37~39
    [33]梅学慧.地缘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启示[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34]倪超军,李豫新.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初探[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12):18~24
    [35]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02~403
    [36]邱丹阳,冉波.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经济学解析[J].特区经济,2005,(9):45~47
    [37]邱建军,王道龙,崔明.新疆与中亚五国资源和市场比较优势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1~33
    [38]钱勇.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广阔[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9):1~6
    [39]秦放鸣.中亚市场新视角[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5~56
    [40]任华,原帼力.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99~102
    [41]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78
    [42]田春荣.2005 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6,(3):4~6
    [43]唐艳辉,陈海威.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J].国际经贸探索,2004,(11):74~77
    [44]王海燕.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分析[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2):10~16
    [45]王海燕.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回顾和展望[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6):16~20
    [46]王海燕.中国新疆在中国与中亚诸国经贸合作的定位[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2):10~16
    [47]王海燕.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8):21~23
    [48]王友文,竹效民.新疆对中亚五国全面开放问题探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3,(3):2~6
    [49]吴静哲.当代世界知识 200 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2~39
    [50]徐宝华,石瑞元.拉美一体化进程—拉美国家进行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1~89
    [51]杨莉.中亚国家油气资源开发状况[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9):12~15
    [52]俞水香.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定位[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4):28~31
    [53]祝宏辉,于鸿君.环新疆经济圈的构建——基于地缘结构的考察.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2):37~40
    [54]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M].人民出版社,2006,59~72
    [55]赵雪冉,倪超军.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关系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48~49
    [56]赵雪冉,李豫新,倪超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制约因素[J].科技经济市场,2007,(11):113~114
    [57]张彩丽.对中国全面介入中亚油气业务可行性的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3,(6):64~67
    [58]张蕴岭.世界区域化的发展与模式[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1~145
    [59]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42
    [60]张幼文.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1997,(3):4~8
    [61]赵春明.国际贸易学[M].石油出版社,2003,1~36
    [62]周建平.试论地区经济一体化[J].世界经济,1998,(10):3~6
    [63]赵儒煜,尹小平.国际经济理论问题探索[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1~89
    [64]朱显平,张建政.“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目标及途经[J].东北亚论坛,2007,(3):15~19
    [65]赵伟,孟昭彬.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区域合作的前景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11):10~13
    [66]Ali M.El~Agraa,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odon ,1988,second edition,1
    [67]Bela A. Balass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London ,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65,1
    [68]Colin Clark,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 London.1940,1~78
    [69]Edward N . Luttwak .The Endangered American Dream [Z]. Simon & Schuster N. Y. 1993,35
    [70]Louch.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M].Yale University Press,1954,4~89
    [71]Leckachman, ad.National Policy for Economic Welfare at Home and Abroad, Garden City, Doubleday, 1955,7~63
    [72]Li yu~xin,Ni chao~jun.The 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s Xinjiang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J] .2008,(1):131~136
    [73]Simon.S.Kuznets, Toward a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M], In Robert Viner,Jacob,“The Custom Union Issue”,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New York ,1950,5~35
    [74]Victoria Curson , The Essebtial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4,3~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