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控股公司控股权规范运作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控股经营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但在控股公司对其子公司行使控股权的过程中,却暴露出易于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异化、加剧市场投机、损害子公司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等诸多问题。这种失衡的控股公司利益关系无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自行恢复平衡,而传统公司法制度框架与控股经营也具有某种不兼容性,因此需要有系统的法律规范对控股公司控股权运作加以引导和制约。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分析、比较法研究、历史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从探讨控股公司控股权运作中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失衡的原因入手,确定控股权法律规范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为控股公司控股权的产生、行使和制衡设立法律规范,注重对小股东及债权人等相对弱势的相关利益主体的保护。同时借鉴国外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对我国的控股经营现状和法律缺失进行剖析,并提出立法建议。
Holding operation i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way to run a business. However, it often exposures the problems like ill vari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vast increase of market speculation, impairment of the minor shareholders or other stakeholders and so forth when the holding company exert its rights over subsidiaries. This unbalanced benefit relationship of holding company cannot restore itself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Furthermore, the traditional company law doesn't compatible for this new emerged holding management. So we need systematic legal rules to guide and control its function. This thesis firstly explores the cause of unbalanced benefit relationship among relevant subjects and then brings forward the goal and value tendency of rules on holding right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economic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positive analysis. We also try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holding company's holding rights, regulating its engendering, exertion, balance and check to safeguard the benefit of minor shareholders and other relatively weaker stakeholders. In the ending part, we advance som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on this issue.
引文
[1]殷召良:《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6页
    [2]程合红、刘智慧、王洪亮著:《国有股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第202页
    [3]杜生理、阎达五:《资本管理论——控股公司资本控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何美欢:《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3页
    [5]程合红、刘智慧、王洪亮著:《国有股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第205页
    [6]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93年版,第764页
    [7]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原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
    [8]李东明:《美国公司法的变革及对我国股份制实践的启迪》,《证券市场导报》1999年第2期
    [9]参见董信凯:《谈对董事会的控制问题——兼谈独立董事制度》,选自《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
    [10]参见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选自《法学>2002年第2期,第61页
    [11]施天涛:《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12]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
    [1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14](日)奥村 宏著:《股份制向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15]殷召良:《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42页
    [16]参见彭汉英著:《财产法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249页
    [17]虞政平:《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之基石》,法律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316页
    [18]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93年版
    [19]参见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98年版,第193页
    [20]Phillip I. Blumberg:Limited Liability and Corporate Groups,Th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vol11.p605.1986
    [21]殷召良:《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9页
    [22]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270页
    [23]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263页
    [24](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股份公司法的现实问题》,《法学家》1997年第3期
    [25]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227页
    [26]李晋源著:《控股公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341页
    [27]黄道秀、李家军、鄢一美译:《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28]参见虞政平:《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之基石》,法律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76页
    [29]胡果威注:《美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30]参见李金泽:《跨国公司与法律冲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31]See Atwood,The Exper Administration Act and the Dresser Imdrstries Carse,15Law&pol'y in Int'l bus.1157(1983)and 2 Lloyds Rep.304(1984)
    [32]《德国最高法院民事判决》(BGHZ)第195页,转引自参见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选自《法学》2002年第2期,第61页
    [33]施天涛著:《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34]参见台湾地区公司法(1997)第369条第8款
    [35][台]王泰铨:《欧洲公司法导论》,《法学论从》第25卷,第1期
    
    
    [36](日)奥村 宏著:《股份制同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37]参见朱羿锟:《公司控制权配置论——制度与效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4—6页
    [38]参见Hamilton,Alexander:National Bank:communication to the House ofRepresentative,Dec,14,1790,American State Papers Vol.5,No.18(1790),转引自朱羿锟:《公司控制权配置论——制度与效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4—6页
    [39]参见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母子公司中的运用》,选自《法律科学》1998年第5期,40-41页
    [40]罗培新:《论股东平等及少数股股东之保护》,《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70页
    [41]参见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93年版,第239、240页
    [42]See Boyle V Birds Company Law p.492.转引自史晨霞:《英国公司法中有关少数股东的救济对策》,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74页参见施天涛著:《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43]参见施天涛著:《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44]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81页
    [45]Robert B.Thompson, Charles R.o'kelley, Jr.: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Associations,second edition, 1996,p.631
    [46]See Robert W .Hanmilton,Corporations(1990),p.265
    [47]汤玉枢:《英国集团公司债务的大股东责任问题研究》,选自《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5期
    [48]See Phillip I. Blumerg, 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Substantive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p628-630
    [49]See Weissberg & Moissinac,"Piereing the Coporate Veil in France",Int'1 Fin.L. Rev33,35(july,1987),转引自李金泽:《跨国公司与法律冲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64页
    [50]吴越:《论企业集团与集团法及反垄断法的关系》,人大复印资料之《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0年4月
    [51](日)奥村 宏著:《股份制向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2页
    [52]陈婉玲:《韩国企业集团法律规制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1月,第26页
    [53]殷召良:《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6页
    [54]陈婉玲:《韩国企业集团法律规之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1月,第41页
    [55]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见《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56]参见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及实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88页
    [57]参见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及实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38页
    [58]参见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及实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38页
    [59]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法学》2002年第2期,第65页
    [60]参见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及实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45页
    [61]参见徐文芳:《试论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第12期
    [62]参见甘培忠著:《企业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281页
    
    
    1、程合红、刘智慧、王洪亮.国有股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殷召良.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晋源.控股公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4、卞耀武.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5、李有星.公司规范运作法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高程德.公司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柴振国.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反思与重构—企业法人所有权及其实现机制研.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何美欢.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99年版。
    10、施天涛.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1 冯果.现代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李金泽.跨国公司与法律冲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虞政平.股东有限责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4、杜胜利、阎达五.资本管理论——控股公司资本控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年版。
    15、甘培忠.企业与公司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及实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17、胡果威.美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8、朱羿锟.公司控制权配置论——制度与效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19、彭汉英.财产法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1、江平.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郭峰、王坚.公司法修改纵横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3、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4、顾功耘.市场秩序与公司法之完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25、(美)道格拉斯G·拜尔.法律的博弈分析.法律出版社99年版。
    26 (日)奥村宏.股份制向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27、(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美)R.W.汉密尔顿.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森田松太郎(日).控股公司.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30、(法)孟得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
    1、罗培新.论股东平等及少数股股东之保护.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郭东风,刘永清.控股公司的理论基础.改革与战略.2000年第2期。
    3、陈晓华.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法律责任.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8期。
    4、闵永明,李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1期。
    5、王彬.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关系研究.证券市场导报.1998年1月号。
    6、金-考科理,陈学斌.小股东呼唤法定派生诉讼的法律救济.法学天地.2000年9月。
    7、徐文芳.试论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12月号。
    8、王彬.控制权与公司发展潜力.证券市场导报.1999年10月号。
    9、肖腾文.上市公司控制权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7月号。
    10、林晓镍.股东利益的冲突与衡平—探寻股东关系的基本原则.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1、谢茂拾.论“国有控股公司”的国有资本监控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2、夏冬林,钱苹.“搭便车”与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行为的分析.经济科学.2000年第4期。
    13、肖方扬等.国有控股公司实践中的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政法论坛.2000年第3期。
    14、陈继梅.论母子公司结构中有限责任滥用的救济.河北法学.2000年第6期。
    15、汤玉枢.英国集团公司债务的大股东责任问题研究.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5期。
    16、卢晓光.试论相互持股现象.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7期。
    17、(韩)李井杓.少数股东的保护问题—以韩国商法为中心.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春。
    18、林凌,常城.独立董事制度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9月号。
    19、吴越.德国康采恩法与我国企业集团法之比较.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6期。
    20、张永志,袁仕棠.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规制.理论学刊.1998年第1期。
    
    
    21、曹树青.论少数股股东权的法律保护.河北法学.2000年第2期。
    22、张敏.跨国公司内母子公司法人格否定及其现实意义.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4期。
    23、吴义茂,林伟明.子公司取得母公司股份法律问题探讨.民商法学.1999年第7期。
    24、董新凯.谈对董事会的控制问题.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
    25、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责任.法学.2002年第2期。
    26、马存利.对法人能力限制的思考.当代法学.2002年第1期。
    1、Phillip I. Blumberg:Limited Liability and Corporate Groups, Th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vol 11.1986
    2、R.A.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little Brown,4th ed
    3、Hamilton,Alexander:National Bank:communication to the House ofRepresentative,Dec, 14,1790,American State Papers Vol.5,No. 18(1790)
    4、Robert B.Thompson, Charles R.o'kelley, Jr.: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Associations,second edition, 1996
    5、Robert W .Hanmilton,Corporations(1990).
    6、Phillip I. Blumerg, 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Substantive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7、Weissberg & Moissinac,"Piercing the Coporate Veil in France",Int'1 Fin.L. Rev.33,35(july, 1987)
    8、Martin J.Osbone,Ariel Rubinstein From http://cannobel.com/whatsgame.htm/
    9、AlvinE.Roth: From http ://www: economics.harvard.edu/aroth/design.pdf/;
    10、A bachem,U.Kolen: From http://www.ics.uci.edu/eppstein/cg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