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福州文学地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三坊七巷为中心的明清福州府城南部,文人辈出,文人建筑星罗棋布。本文除绪论、结论外,分为六章,对这一区域内的明清两朝主要文人建筑进行全面梳理和考察,力图展示这一区域明清两朝主要文人建筑和文学活动的整体面貌,并对其文学史地位和意义作出评价。《光禄坊与光禄派》考证光禄吟台、玉尺山房、紫藤花庵、陶舫、香草斋的文学活动,并考论了清代“光禄派”的成员、活动分期、特点和创作风格;《文采风流乌石山》考证明清时期乌石山的众多文人建筑及文学活动,展现该地文学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文儒坊与衣锦坊》考证有杞堂、匹园、何振岱故居、睫巢书屋的文学活动,并考论了说诗社的主要成员、活动分期和历史地位:《七巷和南后街》考证了黄楼、前后藤花吟馆、小琅嬛馆、让竹亭、郭柏荫故居、杨庆琛故居、自怡轩、竹韵轩、射鹰楼的文学活动,并对三山吟社、藤花吟社和耆英会等诗社作了考论;《朱紫坊和鳌峰坊》考证了芙蓉园、泊台、迟清亭、著存堂、冶园、鳌峰书院、天开图画楼的文学活动;《于山和平远台派》考证了平远台、红雨楼、绿玉斋、宛羽楼、赌棋山庄的文学活动,并考论了三个平远台诗社和平远台派的特点。
The southern Ming and Qing Fuzhou Sanfangqixiang, the literati of giving birth to the literati buildings dotted.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omprehensive carding and study of the the literati building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is area, trying to show the overall outlook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area mainly literati architectural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to evaluate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literary history.《Guanglu Lane and Guanglu School》 research Guangluyintai, Yuchi shanfang, Zitenghuaan, Taofang, Xiangcaozhai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to the Qing Dynasty" Guanglu School "members,staging activi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writing style;《Literary Talent Wushishan》research of many schola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ushishan architectural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to show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the literary activities;《Wenru Lane and Yijin Lane》 research Youqitang, Piyuan, the Hezhendai former residence, Jiechao Bookstore literary activities, said a principal member of the Poetry Society's activities, staging and historical status Dynasty;《Seven Alleys and South Backstreet》 research Huanglou, before and after Tenghuayinguan, Xiaolang huanguan, Rangzhuting, Ziyixuan, Zhuyunxuan, Sheyinglou literary activities on Sanshan Poetry Society, Tenghua Poetry Society and Qiying Poets Society;《Zhuzi Lane and Aofeng Lane》 research Furong Park, Botai, Chiqing Pavilion, Zhucuntang, Yeyuan, Aofeng College, Tiankaituhualou literary activities;《Yu Mountain and Pingyuantai School》 research Hongyu House, Lvyuzhai, Wanyu House, Duqishanzhuang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Exam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the three of Pingyuantai Poetry Society and the Pingyuantai School.
引文
[1] 陈衍《陈石遗集》24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3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1] 《三坊七巷志》1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宋元方志从刊》第八册7823页,中华书局,1990年。
    ② 《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273册433页,齐鲁书社,1997年。
    ③ 张际亮《思伯子堂诗文集》1299-13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 萨玉衡(1758-1822)字葱如,号檀河,福建闽县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至榆林知府。有《白华楼诗钞》和《白华楼焚余稿》存世。
    ⑤ 冯缙(1768-1834后)字光敦,号笏耕,福建侯官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有《甔甄梯米集》,然未见传本。
    ① 萨玉衡《白华楼诗钞·白华楼焚余稿》20页,嘉庆十七年陈寿祺刊本。
    ② 杨庆琛(1783-1867)原名际春,字庭元,号雪椒,晚号绛雪老人,福建侯官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有《绛雪山房诗钞》、《绛雪山房诗续钞》存世。
    ③ 杨庆琛《绛雪山房诗钞》卷三第9页,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④ 谢章铤《谢章铤集》846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⑤ 黄任《黄任集》235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⑥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徵略》242--243页,上海书店,1987年。
    ⑦ 黄任《香草斋诗话》中记载乾隆壬午(1762)黄任重宴鹿鸣,女诗人们皆有赠诗,可推廖淑筹的卒年应在此年以后。以下郑镜蓉的卒年也据此。见《黄任集》234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⑧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徵略》243页,上海书店,1987年。
    ① 许琛《疏影楼稿》有《輓静轩郑太夫人》,系于《贺游姒洲表姨母六十寿》之后。姒洲乃黄淑窕字,淑窕六十岁乃1764年,故可推断郑徽柔卒于1764年之后。
    ② 郑翰尊《舟中吟草》自注:“册为亡儿树蕃遗物,儿卒官京邸今十年矣。”林澍蕃卒于1776年,则郑翰尊肯定卒于1785年之后。
    ③ 梁章钜《闽川闺秀诗话》卷二,见《续修四库全书》1705册6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 据梁章钜《闽川闺秀诗话》,庄九畹集中有《贺莘田先生重宴鹿鸣》诗,可推断其卒于黄任八十岁(1762)年之后。
    ⑤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徵略》242~24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
    ⑥ 黄淑窕生卒年据黄惠《墨庵楼试草》序,其卒于“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二月念五日午时,年六十八”则公历已是1773年。
    ① 黄淑畹现存诗作最晚者为丙午(1786)年作。
    ② 杭世骏《榕城诗话》2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 梁章钜《闽川闺秀诗话》卷二,见《续修四库全书》1705册6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 《续修四库全书》1705册6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⑤ 黄任《黄任集》222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① 游绍安《涵有堂稿》,见《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273册350页。
    ② 郑方坤《黄莘田诗钞小传》,见《香草斋诗注》卷首。黄任罢官归里在1730年,见《香草斋诗注》卷五《南雄旅店》注。
    ① 庄氏亦能诗,其《除夕寄外》有“万里寒更三逐客,七年除夕五离家”之句。
    ② 袁枚《随园诗话》32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③ 林正青生年由《甲子初夏感怀》“有生曾忆庚申降”知为1680年,见《瓣香堂诗集》卷九,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游绍安《涵有堂诗文集》有《口号哭林苍岩丙子年》,知正青卒于1756年。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3册436页。
    ④ 谢章铤《小海场盐大使林正青别传》,见《谢章铤集》149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⑤ 林在华卒年见游绍安《涵有堂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3册》392页。
    ⑥ 目前有关陈治滋生年的潜表皆误为1683年。其生卒年据游绍安《顺天府府丞陈德泉墓志铭》,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3册579页。
    ⑦ 《涵有堂诗文集》自注“光禄吟台以程师孟得名,陈(治滋)林(正青)世居其里”,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3册433页。
    ⑧ 徐祚永《闽游诗话》“公(陈治滋)与谢阁学古梅皆林鹿原先生甥”。见《明诗话榕城诗话闽游诗话》3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① 黄任《香草斋诗注》卷五有《癸亥长至前一日雪邨内子廖恭人六十寿令子雍乞言予为诗祝之时雪邨没十四年矣》一诗,则许均之卒年可逆推而得。
    ② 郭柏苍《乌石山志》220-221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③ 游绍安《涵有堂诗文集》自注“余壬戌生”,见《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273册》448页。其生日为二月初七,见《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273册》524页。
    ④ 《涵有堂诗文集》“丁酉(1717)春读书乌石僧寮”,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3册》441页。《涵有堂诗文集》自注“德泉云,予与苍岩诗俱光禄派”;“予寄居处可望道山”。见《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273册》433页。
    ⑤ 游绍安壬了年(1732)到南安,见《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273册》509页。
    ⑥ 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2583页,中华书局,1997年。
    ① 徐祚永《闽游诗话》3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② 语出《冷庐杂识》,转引自钱仲联《清诗纪事》3211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
    ③ 陈庆元师《福建文学发展史》43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 游绍安《癸酉三月十又七日同人讌集西湖宛在堂并饯陈补堂明府九龄鏞州之游》自注:“甲午(1714)初夏西湖夜泛,各赋诗章,载入湖志。今存者予与苍岩、莘田耳。”,见《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273册》433页。
    ② 郑翰尊《题纫佩素心花卉册子》自注:“余于壬申岁同叔母(郑徽柔)、诸妹(郑镜蓉、郑咏谢、郑云荫、郑金銮等,皆郑方城、郑方坤之女)承十砚翁(黄任)招集香草斋赏紫藤花。”,见《舟中吟草》,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① 转引自《清诗纪事》3210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
    ② 转引自《清诗纪事》3211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
    ③ 转引自《清诗纪事》3213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
    ④ 《小兰陔诗集序》,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集部第7册,660页。
    ⑤ 《小兰陔诗集序》,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集部第7册,661页。
    ⑥ 《江南怀古叙》,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73册,325页。
    ⑦ 《纪行诗叙》,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73册,326页。
    ① 见《疏影楼集》卷首,福建省图书馆藏清刊本。
    ② 程师孟(1009-1086)字公辟,吴(今江苏苏州)人,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知福州,熙宁三年移知广州,在福州仅两年。其诗文集早已散佚,《全宋诗·卷三百五十四》从方志及选本中蒐集其诗四十首,散句若干,其中半数以上系在福州时所作。这四十首中有一些不是完篇,部分诗题也有问题。详参陈庆元师《程师孟诗考》,文载《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31页。
    ③ 《全宋诗》中此诗的诗题有误,此处诗题依《榕城考古略》27页,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④ 见《樵隐山房诗钞》卷一18页,光绪壬辰刊本。
    ⑤ 见高兆《兰雪轩集序》,见孙学稼《鸥波杂草》,福建省图书馆藏清初抄本。
    ⑥ 《康熙福建通志·卷四十五》,《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5册,2290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① 《乌石山志》213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千顷堂书目·卷八》2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③ 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卷七》,见《明代传记资料丛刊》第七册430页,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
    ④ 转引自《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征录》58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⑤ 许友是许豸子;孙学稼,字君实,乃孙昌裔子。
    ⑥ 见《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集部第78册44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⑦ 陈衍《大江集》270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陈衍(1586--1642后)字磐生,明末闽县人, 陈汝修(1568—1632)子。少受学于董应举,长于徐熥兄弟相切劘,尝入曹学佺阆风楼诗社。有《玄冰集》、《大江集》、《大江草堂二集》等。陈衎有《祭徐兴公文》,则其卒于1642年之后。
    ① 《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63册677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② 《三坊七巷志》358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③ 《未婚贞烈齐孺人小传》,见齐祥棣《玉尺山楼遗稿》卷首,光绪九年刊本。
    ④ 林枫《癸巳除夕》,自注“居玉尺山二年,今岁复移居宜秋桥”。见《听秋山馆诗钞》卷六,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年间刻本。
    ⑤ 谢章铤《听秋山馆诗钞序》,见《听秋山馆诗钞》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年间刻本。
    ⑥ 林枫《听秋山馆诗钞》卷十第4页有沈秋澄和作,沈氏自注云云。
    ① 林枫《听秋山馆诗钞》卷五第1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年间刻本。
    ② 林枫《听秋山馆诗钞》卷五第6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年间刻本。
    ③ 阮娟博士认为玉尺山房在于山,误。见《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④ 《三坊七巷志》232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⑤ 《三坊七巷志》373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畏庐文集序》,见林纾《畏庐文集》,民国从书第四编94,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② 《三坊七巷志》110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③ 《清荣禄大夫署江西广信府知府二品衔安徽候补道闽县李公墓志铭》,林纾《畏庐文集》36页,民国从书第四编94,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④ 陈衍《近代诗抄》894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⑤ 李宗讳生卒年据林纾《清中宪大夫分部员外郎闽县李君墓志铭》,见《双辛夷楼词》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刻本。
    ⑥ 陈衍《近代诗抄》895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① 林纾《清中宪大夫分部员外郎闽县李君墓志铭》,见《双辛夷楼词》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刻本。
    ② 林纾《支社诗拾序》,见《支社诗拾》卷首,民国二十五年墨巢丛刻本。
    ③ 林纾《畏庐诗存自序》,见林纾《畏庐文集》,民国丛书第四编94,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④ 林纾《周莘仲广文遗诗引》“莘仲周先生没且三年”,此文落款为“光绪乙未”,可逆推长庚卒年为1893年;《台湾省志彰化名宦传》“周长庚字莘仲,侯官人也,未冠举同治壬戌乡试”,可逆推其生年。均见《周莘仲广文遗诗》卷首,光绪二十一年铅印本。
    ⑤ 见《周莘仲广文遗诗》卷首,光绪二十一年铅印本。
    ① 见《李宣龚诗文集》点校弁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 陈衍《石遗室诗话》206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③ 郭柏苍《乌石山志》167-16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花随人圣庵摭忆》前言,中华书局,2007年。
    ② 陈衍《石遗室诗话》38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③ 陈衍《石遗室诗话》282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④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547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⑤ 许友生年迄无定论。《米友堂诗集》中《题画送徐存永之汴梁》有“相看俱是四旬外,犹作飘零天末人”之句。存永客汴梁为顺治十八年(1661)春事(说详黄曾樾《徐存永年谱》),故许友生年不晚于1621年。
    ⑥ 朱彝尊《明诗综》3933页,中华书局,2007年。
    ① 钱仪吉《碑传集》卷138,《清代传记从刊》第113册 761-762页,台湾明文书局,1985年。
    ② 徐存永《尺木堂集》第一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孤本。
    ③ 《全闽明诗传》1905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 《三坊七巷志》96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⑤ 许遇卒于本年八月十三日,见游绍安《涵有堂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3册364页。
    ⑥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251页,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① 林估卒年向无确考,其现存作品止于1723年。林正青丁未(1727)八月十六日所作《拜陈司徒新祠五章有序》已称林估为“先公”,见《瓣香堂诗集》卷四。林侗卒于1724年,已被收入《乾隆福建通志》,而林佶未被收入,笔者推测其卒于1726年左右,早则1725年,晚则1727年八月之前。
    ② 林正青《甲子中秋初旬书怀》自注:“先公朴学斋稿初刻成”,见《瓣香堂诗集》卷九,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
    ① 见《题山水图为玉山沈使君作》,《朴学斋集》卷一,道光乙酉荔水庄重刊本。
    ② 《尧峰文钞》卷三,四部从刊本,1933年。
    ③ 《全闽明诗传》1666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 《香草斋诗注》卷四有《题林涪云陶舫砚铭册》后注:“涪云名在我,居陶肪”。嘉庆十九年刊本。
    ⑤ 《拾穗山房诗存》卷一,福建省图书馆藏本。
    ① 《退庵诗存》卷二十一,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三坊七巷志》435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陈庆元师《台湾教谕诗人刘家谋》,见《文学:地域的观照》247页,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② 谢章铤《登赞轩容与楼》有“怀藤吟馆(芑川)风萧萧,得过草堂(筠川)春草凋”之句;谢章铤《忆秦娥》有“怀藤吟馆,啼鹃皆血”之句。分别见《谢章铤集》365、444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③ 龚易图《龚蔼仁自订年谱》37页,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④ 《麟峰黄氏家谱》卷七,转引自《黄任集》519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① 郑方坤《黄莘田诗钞小传》,见《香草斋诗注》卷首,嘉庆十九年刊本。黄任罢官归里在1730年,见《香草斋诗注》卷五《南雄旅店》注。
    ② 《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三十九,同治七年福州正谊书院刊本。
    ③ 徐祚永《闽游诗话》3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④ 黄惠《述怀五十韵》有“明年便七十,强健安足恃”,可知黄惠至少活了六十九岁。见《黄任集》434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⑤ 魏敬中《余事斋诗文集序》,见《黄任集》391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⑥ 魏敬中《余事斋诗文集序》,见《黄任集》391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⑦ 《三坊七巷志》97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林轩开生年由其嘉庆丙子(1816)年《除夕》“四十六年消尽夜”逆推而得。见《拾穗山房诗存》卷四,福建省图书馆藏本。
    ② 见杨庆琛《绛雪山房诗钞》卷七《建溪舟次寄怀吟榭诸君子》自注,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③ 《退庵诗存·卷四》,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4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 林轩开《拾穗山房诗存》卷四,福建省图书馆藏本。
    ⑤ 《三坊七巷志》234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⑥ 陈声《兼于阁诗话》219-2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① 见《茶禅遗稿·序》,高君芷自印本。
    ②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540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① 郭柏苍《乌石山志》13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郭柏苍《乌石山志》22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③ 曾巩《曾巩集》315页,中华书局,1984年。
    ① 徐火勃《鼇峰集》794页,广陵书社,2012年。
    ② 见《后山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郭柏苍《乌石山志》35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查诗收于《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一,汪诗收于《秋泉居士集》卷九。
    ③ 杨仲愈(1831-1879)初名仲愉,字子恂,闽县人,同治壬戌(1862)进士。次年朝考一等第一,援例为道员,需次直隶,未几病卒。好客喜声伎,挥金如土。仲愈与龚易图、林天龄、郭式昌、陈通祺、杨叔怿等结社城南,称为“南社”,有《剑秋阁吟草》。仲愈古近体皆有可观,诗风以华美流丽为主,五古《湘江怨》和七古《西苑宫词》可为代表作。七古《乌石山射乌楼》磅礴衰飒,结云“回头四顾江天渺,登楼何处望飞鸟?北风吹笛山上哀,一轮落日海天小”,有余意不尽之妙。近体如《绝句》:“朱弦欲语酒微酣,旖旎风情半带憨。为汝尊前一回首,断肠春色似江南。”真不愧张之洞“人间无复杜司勋”的评价。
    ④ 杨仲愈《剑秋阁吟草》,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稿本。
    ⑤ 林直《壮怀堂初稿》卷八,见《壮怀堂诗》第二册,咸丰光绪间福州刊本。
    ⑥ 杨浚《冠悔堂诗钞》卷五,《冠悔堂全集》本,光绪十八年刊本。
    ① 见《全宋文》卷六七九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② 阮自华(1562-1637)字坚之,号澹宇,安徽桐城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福建邵武太守。擅草书,有《雾灵诗集》。
    ③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474册。
    ④ 屠隆(1542-1605)字纬真,一字长卿,号赤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万历丁丑(1577)进士。其人性格放浪,文思敏捷,有《屠长卿集》。隆入闽,馆于道山之半岭园,集诸名士为诗文甚盛。
    ⑤ 林古度(1580-1666)字茂之,号那子,福清人,父林章、兄林君迁、妹林玉衡皆能诗。终生布衣,晚年居金陵,贫甚,施闰章曾给他寄过蚊帐。‘儿时一枚万历钱,佩之终身,吴嘉纪为作《一钱行》。暮年携六十年间所作诗,嘱王士禛删定,即现存之《林茂之诗选》。古度诗赋兼擅,《荔支赋》不嗜典故,不用僻字,文从字顺,自饶佳致。“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一诗于自嘲中见气节。渔洋在《闻林茂之先生已葬钟山》中有“老尚歌朱鸟,魂应拜杜鹃”之句。古度是明清之际福建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年辈尊,声望高,交游者多为当时著名文人,在诗坛有较大影响。
    ⑥ 王宇(1574—?)字永启,闽县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未任卒,有《乌衣集》。
    ⑦ 周之夔参与邻霄大社事见其《弃草诗序》,《弃草集》5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⑧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76册329页,齐鲁书社,1997年。
    ① 《全闽明诗传》1437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郭柏苍《乌石山志》215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③ 陈诗见《乌石山志》14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曹诗见《石仓诗稿·卷三十二》,《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43册661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④ 韩锡《榕庵集》662页,广陵书社,1997年。
    ⑤ 孙学稼生年向无确考,笔者根据学稼庚戍(1670)年所作《月》“百年已半为物役”,逆推其生于1621年前后。见《鸥波杂草》第四册,福建省图书馆藏清初抄本。
    ① 此处所列孙学稼著作依据高兆《鸥波杂草序》,见《鸥波杂草》,福建省图书馆藏清初抄本。
    ② 见《挹奎楼选稿》卷六,康熙六年刻本。
    ③ 见《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四百七十三,《清代传记丛刊》189册317页,台湾明文书局,1985年。
    ④ 见郭绍虞《清诗话续编》1043-10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① 陈庚焕《圣湖孙先生亡诗拾遗记》。见《惕园初稿》,咸丰元年刻本。
    ② 《欧波杂草》第四册,福建省图书馆藏清初抄本。
    ③ 《全闽明诗传》1893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 见《民国福建通志·名胜志·侯官下》,民国十一年至二十七年刊本。
    ① 韩锡生卒年不详。其《寄文宗钟退庵夫子书》“癸卯(1603)先大夫见背,丙午(1606)得交周、李(明六)共业于城东之石鼓”;《答钟宗师》“锡孤狷性,生十五、六时即厌离世事,中值家难,勉就举业”;《永辞赋》“余束发求友,即得明六,于今二十六年矣”。按,“家难”应指“先大夫见背”,则癸卯年韩锡应该是十五、六岁。故定其生年为1589前后。此处卒年采用李珽先生《韩锡和(榕庵集>》的观点,见《榕庵集》卷首,广陵书社,1997年。
    ② 见韩锡《自叙》,《榕庵集》230页,广陵书社,1997年。
    ③ 林蕙顺治己亥(1659)作《哭晋之子觐侯》有“六岁丧所天”,则觐侯生于1630年前后,卒年约三十岁。见郭柏苍《乌石山志》215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④ 韩锡《榕庵集》141页,广陵书社,1997年。
    ⑤ 张远《曹先生輓词》自注:“余家乌石山,公数枉过”。见《无闷堂诗集》卷十五,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⑥ 张远《潮州旅次生日感怀》自注,见《无闷堂诗集》卷十,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⑦ 见《清史列传》卷七十本传。
    ① 陈衍《石遗室诗话》333页,《民国诗话从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陈庆元师《福建文学发展史》41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③ 张远《无闷堂诗集》第四册13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① 郭柏苍《乌石山志》14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引文提及林皦及林文英。皦(生卒年未详)号竹筠,侯官人,康熙间诸生。林文英(?—1715后)号碧山,林皦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康熙五十四年(1715)任琼州知州,卒于官,著有《碧山杂录》、《所重录》。
    ② 《全闽明诗传》1649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李时成(1586--1631)字明六,闽县人。有《白湖集》。
    ③ 郭柏苍《乌石山志》216--217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④ 郭柏苍《乌石山志》21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⑤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续》559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全闽明诗传》1636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许鼎、陈学良《石林倡和诗》卷首,福建省图书馆藏康熙刊本。以下引朱书、林估、陈学良的引文均见此本。
    ② 林正青《瓣香堂诗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③ 郭柏苍《乌石山志》151-152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全闽明诗传》1748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民国福建通志·坛庙志》,民国十一年至二十七年刊本。
    ③ 许鼎、陈学良《石林倡和诗》,福建省图书馆藏康熙刊本。
    ④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69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 陈学良《梦鹤寮新成》,见《石林倡和诗》,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⑥ 《涛园集序》,见《涛园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⑦ 《涛园集正阳篇序》,见《涛园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⑧ 王培军《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203页,中华书局,2008年。
    ⑨ 陈庆元师《诗词研究论集》328页,巴蜀书社,1998年。
    ⑩ 沈瑜庆《涛园集》30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 沈瑜庆《涛园集》1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② 何振岱《榕南梦影录》卷上16页,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③ 陈衍《石遗室诗话》151页,《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④ 何曦《晴赏楼诗词稿》126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⑤ 郭柏苍《乌石山志》21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郭柏苍《乌石山志》155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郑杰《注韩居诗钞》卷二,嘉庆四年刊本。
    ③ 郑杰《注韩居诗钞》自序,嘉庆四年刊本。
    ④ 林轩开《拾穗山房诗存》卷一,福建省图书馆藏本。
    ⑤ 陈登龙《秋坪诗存》卷十三,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⑥ 张际亮《思伯了堂诗文集》2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① 陈衍《近代诗钞》190页,商务印书馆,1923年。
    ② 钱仲联《近代诗钞》479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③ 李彦彬《榕亭诗文钞》第十二册7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传抄本。
    ④ 李彦彬《榕亭诗文钞》第十二册14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传抄本。
    ⑤ 李彦章《榕园诗钞》第二册8页,福建省图书馆藏本。
    ⑥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2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① 郭柏苍《乌石山志》142-143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郭柏苍《乌石山志》154-155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③ 郭柏苍《乌石山志》211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王应时(生卒年未详)字懋行,王应钟从弟,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
    ④ 郭柏苍《乌石山志》224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⑤ 陈衍《石遗室诗话》434页,《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① 郭柏苍《乌石山志》218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林侗的生卒年长期以来通行1627--1714的说法,笔者已撰专文予以纠正。详拙文《林侗生卒年考——兼谈谱表辞书类文献致误之原因》未刊稿。
    ③ 林估《朴学斋集》卷首,道光五年福州林氏刊本。
    ④ 黄任等《黄任集》222页,方志出版社,2011年。
    ⑤ 《香草斋诗注·卷一》第四十五页,嘉庆十九年刊本。
    ① 李彦彬《榕亭诗文钞》第七册第6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传抄本。
    ② 郭柏苍《乌石山志》224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③ 徐世昌《晚晴簃诗话》90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④ 李彦章《榕园诗抄·出山小草》第六页,福建省图书馆藏本。
    ⑤ 李彦章《榕园诗抄·恋春园诗草》第六页,福建省图书馆藏本。
    ① 李彦彬《榕亭诗文钞》第十二册第四页至第八页,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传抄本。
    ② 张际亮《思伯子堂诗文集》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③ 谢章铤《别少棠》,见《谢章铤集》208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④ 谢章铤《少棠表弟六十寿序》,见《谢章铤集》7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⑤ 谢章铤《李蔼如七十寿序》,见《谢章铤集》119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⑥ 《民国福建通志·名胜志·侯官上》,民国十一年至二十七年刊本。
    ① 龚易图《乌石山房诗稿》卷十六,光绪九年刊本。
    ② 陈衍《石遗室诗话》434页,《民国诗话从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③ 萧道管《道安室杂文》,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石遗室丛书本。
    ④ 陈书《木庵先生诗》卷一,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① 陈衍《近代诗钞》1641页,商务印书馆,1923年。
    ② 何振岱《榕南梦影录》卷上第2页,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① 陈衍《石遗室诗话》402页,《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何振岱《何振岱集》19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 何振岱《何振岱集》28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 杨庆琛《绛雪山房诗钞》卷十八,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⑤ 郭柏苍《乌石山志》141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徐宗起《闻过斋集序》“先生没,迨今踰十一年”。此文落款为洪武戊寅(1398),则吴海卒于1388年。见《丛书集成新编》75册216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② 《乌石山志》20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③ 《闻过斋集序》,见《丛书集成新编》75册216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④ 《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全闽明诗传》1695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全闽明诗传》1694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郭白阳《竹间续话》1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陈衍《石遗室诗话》183-184页,《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严迪昌《近代词钞》193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③ 转引自钱仲联《近代诗钞》110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④ 郭柏苍《乌石山志》147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翁祖烈字次竹,侯官人,道光十六年(1836)恩科进士,官至四川成县龙茂道。
    ① 《全闽明诗传》1379页,见《全闽诗录》,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许誉卿《漱石山房集序》,见《漱石山房集》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崇祯刻本。
    ③ 夏允彝《陈京兆文集序》,见《漱石山房集》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崇祯刻本。
    ① 郭柏苍《乌石山志》147-148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梁克家《三山志》42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黄仲昭《八闽通志》36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 《全闽明诗传》1628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 同上。
    ① 《全闽明诗传》1629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绛雪山房诗钞》卷十八,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③ 《全闽明诗传》1765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 《全闽明诗传》1890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 林宝辰在给《画余诗钞》作序时说施邦镇“年将八十,轻健如壮年”,其时为咸丰二年,可逆推其生年。
    ① 刘家谋《画余诗钞序》,见《画余诗钞》,咸丰十一年福州刊本。
    ② 见《画余诗钞》卷首,咸丰十一年福州刊本。
    ③ 《三坊七巷志》103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6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② 王培军《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35页,中华书局,2008年。
    ③ 此段关于诗钟的文字可参见拙文《近代诗坛的两个“闽派”》,《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70页。
    ④ 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6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① 王培军《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51页,中华书局,2008年。
    ② 钱仲联《近代诗钞》103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③ 《三坊七巷志》105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陈衍《陈石遗集》54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 陈衍《陈石遗集》61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 陈衍《匹园记》,见《陈石遗集》61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 陈衍《石遗室诗话》431页,见《民国诗话从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林苍《天遗诗集·庚申集》第1页,民国刻本。
    ③ 林苍《天遗诗集·戊午集》第6-7页,民国刻本。
    ④ 陈衍《陈石遗集》62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⑤ 陈衍《石遗室诗话》459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① 黄曾樾《石遗先生谈艺录》701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说诗社诗录》卷首,民国十年铅印本。
    ③ 同上。
    ④ 《说诗社诗录》卷首,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⑤ 陈世镕《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征录》95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 陈衍《石遗室诗话》418页,见《民国诗话从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陈衍《石遗室诗话》415页,见《民国诗话从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① 陈衍《近代诗钞》1426页,商务印书馆,1923年。
    ② 钱仲联《近代诗钞》1489页,江苏故居出版社,1993年。
    ③ 林葆恒《词综补遗》12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 刘建萍《诗人何振岱评传》67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
    ②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656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③ 刘蘅《蕙愔阁诗词》118页,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年。
    ④ 刘蘅《蕙愔阁诗词》120页,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年。
    ① 《三坊七巷志》450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② 何曦《晴赏楼日记稿》154-155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③ 何玉瑛之孙郑世祺在《疏影轩遗草·跋》中载“先大母弃养时,先君才十四龄”。世祺之父鹏程生于1772年(见辛从益《郑鹏程墓志铭》),则何玉瑛卒于1785年。《疏影轩遗草·行略》载其“年四十四卒”,逆推其生于1742年。
    ① 《何太恭人行略》,见《疏影轩遗草》卷首,民国六年活字排印本。
    ②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29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五,《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4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陈衍《石遗室诗话》190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陈庆元师《诗词研究论集》319页,巴蜀书社,1998年。
    ③ 陈衍《石遗室诗话》193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④ 同上
    ① 《郑孝胥日记》4页,中华书局,1993年。
    ② 《郑孝胥日记》7页,中华书局,1993年。
    ③ 《郑孝胥日记》17页,中华书局,1993年。
    ④ 《郑孝胥日记》54页,中华书局,1993年。
    ⑤ 陈衍《石遗室诗话》191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① 黄仲昭《八闽通志》36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 《三坊七巷志》50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梁克家《三山志》3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三坊七巷志》48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③ 王应山《闽都记》34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④ 《三坊七巷志》47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⑤ 梁克家《三山志》39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⑥ 《三坊七巷志》46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① 《三坊七巷志》95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② 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六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林春溥(1775-1862)字立源,号鉴塘,陈登龙甥,嘉庆七年(180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先后主玉屏、南浦、鹅湖、鳌峰书院讲席,卒后入祀乡贤祠。“于乌石山麓居宅中作竹柏山房”,勤于著述,有《竹柏山房遗书》、《榕城要纂》等。春溥与梁章钜唱酬较多,是当时“耆英会”诗社成员之一,所作诗多为七言近体。林春溥卒年现有资料多误为1861年。此处据《皇清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四品卿衔翰林院编修重宴琼林鉴塘林公墓志铭》定为1862年,见《竹柏山房遗书》附录。本文所引《竹柏山房遗书》均见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传抄本。
    ①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林春溥卒年现有资料多误为1861年。此处据《皇清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四品卿衔翰林院编修重宴琼林鉴塘林公墓志铭》定为1862年,见《竹柏山房遗书·附录》。
    ③ 《乌石山志》224页。
    ④ 关于叶申蔚的生平主要参考阮娟《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⑤ 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杨浚《冠悔堂诗钞》卷三,见《冠悔堂全集》本,光绪十八年刊本。
    ② 《冠悔堂赋钞序》,见《冠悔堂全集》本,光绪十八年刊本。
    ③ 《冠悔堂骈文钞序》,见《冠悔堂全集》本,光绪十八年刊本。
    ④ 《冠悔堂诗钞序》,见《冠悔堂全集》本,光绪十八年刊本。
    ① 陈寿祺《绛跗草堂诗集》卷二,见《续修四库全书》1496册5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陈寿祺《秋坪诗存序》,见陈登龙《秋坪诗存》卷首,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③ 李元《秋坪诗存序》,见陈登龙《秋坪诗存》卷首,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① 游光绎《炳烛斋诗稿》,1964年黄曾樾校订抄本。
    ② 游光绎《炳烛斋诗稿》,1964年黄曾樾校订抄本。
    ③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六,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4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三,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三,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46-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③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三,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 同上。
    ①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三,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 翁方纲与宋湘评语皆见《左海诗钞》题词,见《续修四库全书》1496册482--4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陈寿祺《绛跗草堂诗钞》卷五,见《续修四库全书》1496册5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② 见萨玉衡《白华楼诗钞》,嘉庆十七年陈寿祺刊本。
    ③ 王廷俊《樵隐山房诗钞》卷二第27-28页,光绪壬辰刊本。
    ① 林昌彝《海天琴思录》1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② 郭柏苍《乌石山志》216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③ 《全闽明诗传》1894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全闽明诗传》卷五十三,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见林渡《秋来堂诗》卷一第23页。
    ③ 郭阶三(1778-1856)字介平,侯官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同安教谕。
    ④ 此段关于诗钟的文字可参见拙文《近代诗坛的两个“闽派”》,《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70页。
    ① 杨浚《全闽明诗传·序》,见《全闽明诗传》卷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樊增祥《说云楼诗草·跋》,见郭则澐编《侯官郭氏家集汇刻》62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
    ③ 此段评语均见陈宝琛《匏庵诗存·序》,见郭则淫编《侯官郭氏家集汇刻》74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
    ① 夏孙桐《十朝诗乘·序》,见张寅彭《民国诗话从编》第四册卷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俞陛云《十朝诗乘·序》,见张寅彭《民国诗话从编》第四册卷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③ 杨秀珠于光绪辛卯年(1891)为自己的诗集《筠青阁吟稿》作跋语时自称“年近八旬”。
    ④ 杨庆琛《筠青阁吟稿》序言,光绪辛卯刊本。
    ⑤ 同上。
    ① 《三坊七巷志》476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②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三,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③ 自注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何振岱集》32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 《何振岱集》10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 刘蘅《蕙倍阁诗词》63页,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年。
    ④ 王闲《王闲诗词书画集》46-47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12年。
    ① 何曦《晴赏楼诗词稿》152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②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 林昌彝《衣讔山房诗集》卷首,见《续修四库全书》1530册2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②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① 见《樵隐山房诗钞》卷四,张履绥抄本。
    ② 罗惇衍(1814-1874)字椒生,又字兆蕃,号星斋,谥号文恪。广东顺德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咸丰八年(1858)英法联军侵占广州时,奉命为督办团练大臣,带领军民武装反抗侵略者。有《罗文恪公遗集》、《集义轩咏史诗钞》等。
    ③ 林昌彝《海天琴思录海天琴思续录》2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① 陈寿祺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三十八,同治七年福州正谊书院刊本。
    ② 黄仲昭《八闽通志》35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 林枫《榕城考古略》47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陈寿祺《左海文集》卷六,见《续修四库全书》1496册339-3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卢美松《福州名园史影》94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年。
    ② 陈寿祺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三十八,同治七年福州正谊书院刊本。
    ① 林春溥《榕城要纂》88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谢肇淛《小草斋集》22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 谢肇淛《小草斋集》52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 谢章铤《谢章铤集》22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① 谢肇淛《小草斋集》113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 《全闽明诗传》1184页,见《全闽诗录》第三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 同上。
    ④ 王廷俊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六月初八。廷俊于道光甲午(1834)所作《六月初八生日书怀》有“四十三年岁月深”之句,见《樵隐山房诗钞》卷二第29页,光绪壬辰刊本。王廷俊居此,系官桂铨先生提供的线索,特此致谢。
    ⑤ 见《樵隐山房诗钞》题辞,张履绥抄本。
    ⑥ 见《樵隐山房诗钞》卷首,光绪壬辰刊本。
    ⑦ 见《樵隐山房诗钞》卷二,张履绥抄本。
    ① 见林直《壮怀堂诗》卷首评语,咸丰、光绪间福州林氏刻本。
    ② 林昌彝《海天琴思录海天琴思续录》2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 《三坊七巷志》518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④ 陈衍《近代诗钞》395页,商务印书馆,1923年。
    ⑤ 同上。
    ① 陈衍《石遗室诗话》296页,见《民国诗话从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② 陈书《木庵居士诗》卷三,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③ 陈衍《石遗室诗话》296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④ 《三坊七巷志》509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⑤ 谢章铤《谢章铤集》223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⑥ 见《考功集》卷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林釴《明南京吏部验封司郎中郑少谷先生墓碑》,见《少谷集》卷二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黄绾《少谷子传》,见《少谷集》卷二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同上。
    ③ 分别见王世懋《艺圃撷余》和邓原岳《郑继之先生传》。
    ④ 《全闽明诗传》494--495页,见《全闽诗录》第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 郑善夫《叶古压集序》,见《少谷集》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3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⑦ 《郑少谷先生全集》卷一,明崇祯六年刊本。
    ⑧ 《全闽明诗传》494页,见《全闽诗录》第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高瀫《石门集》卷三,道光二十一年郭柏苍《明闽中高傅二山人集》刊本。
    ② 张际亮《思伯子堂诗文集》4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③ 张际亮《思伯子堂诗文集》10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 来新夏《林则徐年谱长编》363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⑤ 转引自《于山志》83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① 陈荐夫《水明楼集》卷十三《先茂才行状》,
    ② 曹学佺《水明楼诗序》,见《水明楼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76册321页,齐鲁书社,1997年。
    ③ 《乾隆福建通志》卷五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全闽明诗传》1932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⑤ 徐祚永《闽游诗话》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⑥ 《全闽明诗传》1932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陈庚焕《惕园全集》卷二,咸丰元年刊本。
    ② 《全闽明诗传》1524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③ 文震亨(1585-1645)字启美,长洲人。文徵明曾孙,文震盂弟。工诗善琴,长于书画,颇有家风。明亡,绝食死。震亨崇祯癸西(1633)四月到福州,五月初六离开。时间虽不长,然与闽中文人曹学伶、徐火勃、陈一元等会集频繁,先后在乌石山亭,漱石山房、绿玉斋、西峰草堂等处饮宴唱酬。
    ① 《全闽明诗传》1525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陈日浴(生卒年未详)字子槃,侯官人,崇祯中布衣。入清曾任将乐县令。
    ③ 《全闽明诗传》1819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 周之夔《弃草集》179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① 张伯行(1652—1725)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康熙四十七年(1708)巡抚福建。为官清廉刚直,卒赠太了太保,谥清恪。著有《正谊堂文集》等。
    ② 梁章钜《退庵诗存》卷二十三,见《续修四库全书》1499册6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③ 郑光策(1759—1804)字宪光,又字琼河、苏年。郑方坤子,梁章钜岳父。乾降四十五年(1780)进士。归乡后,主讲各书院。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入福康安幕府。现存之两卷本《西霞文钞》为梁章钜选定,其中“类多经世有用之言,诲人不倦之旨”③。由于光策的弟子众多,所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士风的培育和影响上。梁章钜和林则徐就是其弟子中的代表。
    ④ 《江西通志》卷五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郑方坤《全闽诗话》354-35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于山志》347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② 阮娟《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③ 朱景星《闽县乡土志》110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④ 张际亮《思伯子堂诗文集》8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⑤ 此段关于张际亮的评论转引自钱仲联《近代诗钞》75-76页。
    ① 谢宗善《吟秋山馆诗钞》卷二,民国十五年排印本。
    ② 《于山志》364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③ 见林(?)《秋来堂诗》卷一第22页。
    ① 《全闽明诗传》1457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王长英《明代藏书家、文学家徐火勃事略考证》,转引自《于山志》90--91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③ 谢肇淛《小草斋集》114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 王应山《闽都记》17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林枫《榕城考古略》25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① 曹学伦《曹学佺集》797-79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② 汀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南溟、太函,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在福建历任兵备道、按察使、巡抚等要职。有《太函集》。
    ③ 徐火勃《鼇峰集》355页,广陵书社,2012年。
    ④ 徐熥《徐熥集》582页,广陵书社,2005年。
    ⑤ 陈寿祺《左海文集》卷六,见《续修四库全书》1496册3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陈庚焕《惕园诗稿》卷一,见《惕园全集》本,咸丰元年刊本。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学者称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明末廪生,曾参鲁王军事。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二十四年(1685)引疾归里,专事著述。为著名文学家和学者,四库馆臣称其“著述之富,甲于近代”。其《西河全集》分经史子集四部,凡四百余卷。奇龄少时曾受知于许豸,入闽经停许遇的居所数日,相关作品见《西河集·卷一百七十二》。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金风亭长等,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早年曾参与抗清活动。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值南书房,三十一年(1692)罢官回乡,著述以终。为杰出文学家兼学者,诗文词皆极工,学术贡献遍及经学、史地学、文学、目录学等众多领域,对后世影响巨大。编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曝书亭集》等多种。彝尊于康熙戊寅(1698)入闽,到过道山的榕庵和乌石山房,相关作品见《曝书亭集·卷十八》。
    ② 毛奇龄《西河集》卷17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郭柏苍《竹间十日话》3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④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82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福建通志儒林传稿本》,见《惕园全集》卷首,咸丰元年刊本。
    ②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225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③ 同士。
    ④ 同上。
    ⑤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86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萧震(?—1674)字长源,号蛰菴,顺治壬辰(1652)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丁父艰归,服阕而耿精忠发难。震佯受耿命,密图讨之,谋泄被缢死。其被系时,妻妾媳婶相继自尽。雍正六年(1728)奉旨入忠臣庙。“震生平遇事敢言,为文章上追《史》、《汉》。著有《西台奏议》、《理刑末议》、《巡鹾奏草》、《洗冤录》、《蛰 菴存稿》、《道山纪略》行世。”其《道山纪略》是第一部有关乌石山的专书,其中大部分诗文乃萧震自著,类似于乌石山艺文汇编。据郭柏苍《乌石山志》记载,山中不危亭、仰止亭、观海亭、德泉亭、邻霄道、倚天坪、岸舫等胜景皆萧震所建。萧震不仅是清朝的忠臣,亦是乌石山之功臣。
    ①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86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155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③ 见《石林倡和诗》,福建省图书馆藏康熙刻本。
    ④ 李馥庚子年(1720)《除夕》诗云:“五十五年过,此身已合休”。可逆推其生于1666年。《重纂福建通志·卷二二六》载其“年八十四卒”,可知其卒于1749年。另,辛丑年(1721)《余以十月十二生日……》,可知李馥生于1666年十月十二日。
    ①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202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林枫《榕城考古略》48页,海风出版社,2001年。
    ② 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三十三,见《全闽诗录》,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③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6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④ 郑方坤《全闽诗话》40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⑤ 陈庆元师《福建文学发展史》33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⑥ 何振岱《何振岱集》13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 徐熥《徐熥集》960-961页,广陵书社,2005年。
    ② 徐熥《晋安风雅序》,四库全书存目从书本。
    ③ 张献翼《幔亭集序》。见《徐熥集》卷首,广陵书社,2005年。
    ④ 陈庆元师《福建文学发展史》327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 《全闽明诗传》1473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 谢章铤《谢章铤集》240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③ 《池北偶谈》卷十七,见王士禛《王士禛全集》3246页,齐鲁书社,2007年。
    ④ 汪端《明三十家诗选》二集卷七下,同治癸酉(1873)蕴兰吟馆刊本。
    ⑤ 陈庆元师《福建文学发展史》33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⑥ 《于山志》90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① 钱谦益《尺木堂集序》,见《尺木堂集》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
    ② 纪映钟《尺木堂集序》,见《尺木堂集》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
    ③ 周亮工《尺木堂集序》,见《尺木堂集》卷首,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
    ④ 陈衍《大江草堂二集》256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⑤ 均见徐存永《尺木堂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
    ⑥ 《全闽明诗传》1819页,见《全闽诗录》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⑦ 黄若庸(生卒年未详)字仲丹,闽县人。顺治间贡生,官盯眙知县。有《溪行》、《岸园》诸集。
    ⑧ 《国朝全闽诗录初集》93页,见《全闽诗录》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① 徐存永《尺木堂集》五言律诗,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
    ② 徐存永《尺木堂集》七言律诗,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
    ③ 《赌棋山庄文续集跋》,见《谢章铤集》77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④ 《赌棋山庄文又续集》卷首,见《谢章铤集》103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⑤ 陈衍《石遗室诗话》293页,见《民国诗话丛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⑥ 严迪昌《近代词钞》101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⑦ 同上。
    ⑧ 陈庆元师《谢章铤词与词论》,见《诗词研究论集》284页,巴蜀书社,1998年。
    ① 谢章铤《谢章铤集》6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② 转引自《谢章铤年谱》光绪二年丙子,见《谢章铤集》847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① 谢章铤《课馀续录》卷三,转引自《于山志》93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② 林纾《谢枚如先生赌棋山庄记》,见《畏庐文集》5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民国丛书本。
    ③ 谢章铤《谢章铤集》486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① 何振岱《赌棋山庄记》,见《何振岱集》101-102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 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108~1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② 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1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年。
    2、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陈尚君《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4、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5、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
    6、陈新等《全宋诗订补》,大象出版社,2005年。
    7、曾枣庄等《全宋文》,上海、合肥,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8、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9、唐圭璋《全金元词》,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0、李修生《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1、顾嗣立《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2、饶宗颐、张璋《全明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3、周明初《全明词补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谢伯阳《全明散曲》,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15、黄宗羲《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6、朱彝尊《明诗综》,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7、钱谦益《列朝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8、程千帆等《全清词·顺康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9、谢伯阳、凌景埏《全清散曲(增补版)》,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20、沈粹芬《清文汇》,北京,北京出版社影印本,1996年。
    21、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上海,三联书店影印本,1989年。
    22、陈衍《近代诗钞》,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年。
    23、钱仲联《近代诗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24、严迪昌《近代词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25、明·林鸿等《闽中十子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明·徐熥《晋安风雅十二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4 --1997年。
    27、清·郑杰、陈衍《闽诗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28、清·郑杰、郭柏苍、陈衍《全闽诗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
    29、陈世镕《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征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张鳦生《闽中近代名家诗选》,自印本,1999年。
    31、明·邓原岳《闽中正声七卷》,1964年据明刊本传抄一册。
    32、清·龚景李、龚景淙《双骖亭遗稿合刊》,光绪六年刊本。
    33、清·谢世南《东岚谢氏明诗略》,光绪十九年赌棋山庄刊本。
    34、清·黄日纪《全闽诗俊六卷》,乾隆三十三年刊本。
    35、清·许鼎、陈学良《石林倡和诗》,康熙四十年刊本。
    36、曾克耑《鹗里曾氏十一世诗》,民国三十三年刊本。
    37、张帆、刘建萍《同光体闽派诗歌评析》,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年。
    38、钱仲联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
    39、郭则淫《侯官郭氏家集汇刻》,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台湾,文海出版社,1977年。
    40、何振岱《榕南梦影录》,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41、陈衍《说诗社诗录》,民国十年铅印本。
    42、陈衍《说诗社诗录》,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43、林纾等《支社诗拾》,墨巢丛刻本。
    44、清·朱彝尊《词综》,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5、清·王昶、黄燮清、丁绍仪《清词综》,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46、林葆恒《词综补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宋·陈襄《古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0年。
    2、宋·林之奇《拙斋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0年。
    3、宋·陈藻《乐轩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0年。
    4、宋·蔡襄《蔡襄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5、宋·曾巩《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宋·李纲《梁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01990年。
    7、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8、宋·黄榦《黄文肃公文集四十卷》,康熙四十三年刊本。
    9、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10、元·黄镇成《秋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0年。
    11、元·萨都拉《雁门集六卷补遗一卷》,清·萨龙光笺注,乾隆四十九年萨龙光重校刊本。
    12、元·萨都剌《雁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3、元·吴海《闻过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0年。
    14、明·林瀚《林文安公文集存卷十五至卷十九》,据明刊残本传抄一册。
    15、明·黄仲昭《未轩文集》,清莆田黄氏重刊本。
    16、明·傅汝舟《傅木虚集十五卷》,光绪七年刊本。
    17、明·郑善夫《郑少谷集二十四卷》,乾隆四十二年刊本。
    18、明·张经《半洲诗集七卷》,咸丰七年刊本。
    19、明·高瀫《石门集七卷》,道光二十一年郭柏苍《明闽中高傅二山人集》刊本。
    20、明·徐中行《徐天目先生集》,明代论著丛刊本,台湾,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
    21、明·龚用卿《云冈文集》二十卷,光绪二十九年刊本。
    22、明·谢杰《天池草》,传抄本一册。
    23、明·林燫《林学士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影印本,1994-1997年。
    24、明·钟惺《隐秀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5、明·叶向高《苍霞草全集》,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年。
    26、明·陈第《一斋诗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
    27、明·林章《林初文诗文全集》,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29、明·徐熥《徐熥集》,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
    30、明·邓原岳《西楼集》,四库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4-1997年。
    31、明·谢肇淛《小草斋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32、明·谢肇淛《谢肇淛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33、明·张燮《霏云居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34、明·韩锡《榕庵集》,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35、明·陈荐夫《水明楼集》,道光二十七年刊本。
    36、明·徐火勃《红雨楼文集》,1959年抄本二册。
    37、明·徐火勃《鼇峰集》,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38、明·徐火勃《鼇峰集》,扬州,广陵书社,2012年。
    39、明·曹学佺《石仓全集》,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40、明·曹学佺《曹学佺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41、明·陈一元《潄石山房全集十六卷》,崇祯年间刊本。
    42、明·陈一元《漱石山房集》,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43、明·陈衍《玄冰集》,传抄本二册。
    44、明·陈衍《大江集·大江草堂二集》,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45、明·曾异撰《纺授堂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999年。
    46、明·陈轼《道山堂前集四卷后集七卷》,康熙三十三年刊本。
    47、明·林之蕃《林涵斋集》,清·郭柏苍编,道光十九年刊本。
    48、明·林垐《居易堂诗集》,1964年抄本。
    49、明·董应举《崇相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999年。
    50、明·王希旦《石溪文集》,明刊本。
    51、明·余怀《余怀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2、明·许珌《铁堂诗草》,四库未收书辑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000年。
    53、明·许班《铁堂诗草》,道光刻本。
    54、明·林古度《林茂之诗选》,康熙刊本。
    55、清·徐延寿《尺木堂集》,抄本四册。
    56、清·孙学稼《闽会小纪诗》,光绪间杨浚抄本一册。
    57、清·孙学稼《兰雪轩集》,抄本一册。
    58、清·孙学稼《鸥波杂草》,清初抄本。
    59、清·许友《米友堂诗集》,民国二十年影印本。
    60、清·许友《许瓯香先生遗诗》,清初抄本一册。
    61、清·许友《米友堂诗集补遗》,抄本一册。
    62、清·周亮工《周亮工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
    63、清·毛奇龄《西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一1990年。
    64、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65、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66、清·叶矫然《龙性堂诗集》,康熙刊本。
    68、清·林云铭《挹奎楼选稿》,康熙五年多文阁刊本。
    69、清·林涵春《塔江楼文钞》,旧抄本三册。
    70、清·高兆《春霭亭杂录文稿》,校抄本一册。
    71、清·张远《无闷堂诗集》,传抄本四册。
    72、清·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3、清·李馥《居业堂诗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74、清·林佶《朴学斋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影印本,1994-1997年。
    75、清·林佶《朴学斋诗集》,道光五年福州林氏刊本。
    76、清·蓝鼎元《鹿洲全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77、清·黄任《秋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影印本,1994一1997年。
    78、清·黄任《香草斋诗注六卷》,嘉庆十九年刊本。
    79、清·黄任《香草笺一卷》,乾隆五十九年刊本。
    80、清·黄任《香草笺偶注三卷》,嘉庆十三年刊本。
    81、清·黄任《十研老人香草笺诗注四卷》,嘉庆十四年刊本。
    82、清·黄任《黄任集(附黄淑窕《墨庵楼试草》、黄淑畹《绮窗余事》、黄惠《余事斋诗文集》、黄虞世《冻井山房诗钞》)》,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
    83、清·游绍安《涵有堂诗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4-1997年。
    84、清·谢道承《小兰陔诗集》,四库存目丛书补编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85、清·郑方坤《蔗尾诗集》,四库存目丛书补编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86、清·许德瑗《疏影楼稿》,清刊本。
    87、清·孟超然《亦园亭全集》,嘉庆二十年福州陈寿祺等校刊本。
    88、清·林雨化《林雨化诗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89、清·林芳《竹佃诗略》,乾隆五十九年刊本。
    90、清·郑杰《注韩居诗钞》,嘉庆四年刊本。
    91、清·郑洛英《耻虚斋诗抄》,清刊本。
    92、清·林正青《瓣香堂诗集》,抄本二册。
    93、清·郭文誌《书屏诗文钞》,清郭氏世美堂刊本。
    94、清·萨玉衡《白华楼诗钞》,嘉庆十七年陈寿祺刊本。
    95、清·陈登龙《秋坪诗存》,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96、清·谢宗善《吟秋山馆诗钞》,民国十五年排印本。
    97、清·陈寿祺《左海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98、清·陈寿祺《左海文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97、清·陈寿祺《纂喜堂诗稿一卷》《青芙馆词钞》,滂喜斋丛书本。
    98、清·陈寿祺《陈太史试帖详注》,道光二十六年刊本。
    99、清·陈寿祺《左海全集》,清刊本。
    101、清·谢震《樱桃轩诗集》,嘉庆十六年福州刊本。
    102、清·叶观国《绿筠书屋诗钞》,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2003年。
    103、清·叶观国《绿筠书屋诗钞》,四库未收书辑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000年。
    104、清·郑光策《西夏文钞》,嘉庆十年陈名世刊本。
    105、清·郑大谟《青墅诗钞》,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106、清·官崇《志斋居士文钞》,抄本一册。
    107、清·郑廷莅《书带草堂诗抄》,乾隆六十年闽县谢曦写刻本。
    108、清·谢金銮《二勿斋文集》,清刊本。
    109、清·游光绎《炳烛斋诗稿征录》,1964年黄曾樾校订抄本。
    110、清·齐鲲《东瀛百咏》,嘉庆十三年刊本。
    111、清·徐芝田《畊石集》,旧抄本。
    112、清·何玉瑛《疏影轩遗草》,民国六年铅印本。
    113、清·林春溥《竹柏山房遗集》,传抄本五册。
    114、清·林轩开《拾穗山房集》,抄本二册。
    115、清·梁章钜《归田琐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116、清梁章钜《浪迹丛谈续谈三谈》,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7、清·梁章钜《退庵随笔》,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118、清·梁章钜《楹联丛话续话》,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119、清·梁章钜《巧对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120、清·梁章钜《退庵诗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121、清·陈庚焕《惕园全集》,咸丰元年刊本。
    122、清·赵在田《琴鹤堂文集》,咸丰元年刊本。
    123、清·高澍然《抑快轩文集》,同治问赌棋山庄藏旧抄本。
    124、清·吴赞韶《种瑶草斋诗影》,道光二十四年十笏山堂刊本。
    125、清·萨察伦《珠光集》,宣统二年刊本。
    126、清·林则徐《林则徐诗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
    127、清·林则徐《云左山房文钞四卷》,民国初年石印本。
    128、清·林则徐《林则徐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129、清·苏廷玉《亦佳室诗文钞》,咸丰六年刊本。
    130、清·杨庆琛《绛雪山房诗钞》,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131、清·齐祥棣《玉尺山楼遗稿》,光绪九年铅印本。
    132、清·朱仕绣《梅崖居士文集》,乾隆四十七年刊本。
    132、清·余潜士《余潜士全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3、清·李彦彬《榕亭诗文钞》,传抄本。
    134、清·林振棨《小谟觞诗存》,民国十九年福州小荔湾林氏铅印本。
    135、清·陈乔枞《礼堂遗集》,同治十二年刊本。
    136、清·叶仪昌《永阳游草》,同治二年刊本。
    137、清·张际亮《思伯子堂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38、清·林枫《听秋山馆诗钞十卷》,光绪年间铅印本。
    139、清·林鸿年《松风仙馆诗草》,咸丰十年刊本。
    140、清·翁时穉《金粟如来诗龛集》,民国六年福州翁氏刊本。
    141、清·刘存仁《屺云楼全集》,光绪四年福州刘氏刊本。
    142、清·徐一鹗《宛羽堂诗抄》,光绪二年刊本。
    143、清·郭柏荫《郭中丞诗钟存七卷》,光绪七年刊本。
    151、清·刘家谋《海音集》《斫剑词》,台湾文献丛刊本,。
    152、清·刘家谋《外丁卯桥居士初稿》,清代诗文集汇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53、清·刘家谋《东洋小草》,芑川先生合集本。
    154、清·林昌彝《林昌彝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5、清·郭柏苍《补蕉山馆诗》《沁泉山馆诗》《三峰草庐诗》,郭氏丛刻本。
    156、清·林寿图《黄鹄山人诗抄十八卷》,光绪八年刊本。
    157、清·张印《萤窝遗诗三卷》,民国三年铅印本。
    158、清·魏秀仁《碧花凝唾集二卷》,抄本一册,。
    159、清·李彦章《榕园诗钞》,道光年间刊本。
    160、清·沈葆桢《夜识斋剩稿》,光绪年间刊本。
    161、清·林直《壮怀堂诗》,咸丰、光绪间福州林氏刊本。
    162、清·施邦镇《画余诗钞》,咸丰十一年福州刊本。
    163、清·萨龙田《湘南吟草》,宣统二年刊本。
    164、清·萨大滋《望云精舍诗抄》,宣统二年刊本。
    165、清·杨浚《冠悔堂全集》,光绪十八年刊本。
    166、清·周长庚《周莘仲广文遗诗一卷》,光绪二十一年铅印本。
    167、清·陈书《木庵居士诗四卷补遗一卷木庵文稿一卷》,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168、清·龚易图《乌石山房诗稿》,光绪九年刊本。
    169、清·宋谦《剑怀堂诗草》,宣统二年铅印本。
    170、清·叶大焯《补拙斋文抄》《补拙斋杂录》,民国福建通志局抄本。
    171、清·杨仲愈《剑秋阁吟草》,原稿本。
    172、清·曾福谦《唐昌攀辕集二卷》,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173、清·萧道管《萧闲堂遗诗》《戴花平安室词一卷》,石遗室丛书本。
    174、清·陈衍《陈石遗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5、清·郑孝胥《海藏楼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6、清·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77、清·何振岱《何振岱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178、清·李宣龚《李宣龚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9、清·沈瑜庆《涛园集(附林旭《晚翠轩集》、沈鹊应《崦楼遗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180、清·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81、清·严复《(严复集>补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2、清·林纾《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畏庐诗存》,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183、清·王仁堪《王苏州遗书》,民国二十三年石印本。
    184、清·叶大庄《玉屏山庄遗文》,原稿本。
    185、清·叶在琦《稚愔诗钞》,宣统元年叶氏铅印本。
    186、清·陈君悦《闻妙香室遗稿》,民国六年铅印本。
    187、清·谢章铤《谢章铤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188、清·杨仲愈《剑秋阁吟草》,原稿本。
    189、清·叶申芗《小庚词存》,光绪二十年刊本。
    190、清·郑守廉《考功词》,光绪二十八年刊本。
    191、清·陈书《桐愔阁词抄》,传抄本一册。
    192、清·叶大庄《小玲珑阁词》,清名家词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年。
    193、清·刘瀛《闲居十八年賸草》,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194、刘蘅《蕙愔阁诗词》,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年。
    195、徐蕴华、林昶、林北丽《徐蕴华、林寒碧诗文合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96、王闲《王闲诗词书画集》,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2年。
    197、何曦《晴赏楼诗词稿》《晴赏楼日记稿》,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198、高联潢《茶禅遗稿》,高君芷自印本。
    1、清·郑方坤《全闽诗话》,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清·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宋诗话全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7、《辽金元诗话全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8、《明诗话全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9、《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
    10、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
    11、清·梁章钜《闽川闺秀诗话》,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
    12、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乾隆四十年刊本。
    13、清·林昌彝《海天琴思录》《海天琴思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4、清·林昌彝《射鹰楼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5、清·黄任《消夏录》,乾隆四十年刊本。
    16、清·林寿图《榕阴谭屑剩稿二卷》,抄本一册。
    17、清·魏秀仁《魏秀仁杂著钞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8、清·魏秀仁《花月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9、清·梁章钜《南浦诗话八卷》,嘉庆年间刊本。
    20、清·梁章钜《东南峤外诗话十卷》,清刊本一册。
    21、清·梁章钜《雁荡诗话二卷》,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22、清·梁章钜《长乐诗话》,政协长乐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白印本,1999年。
    23、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4、清·张际亮《南浦秋波录》《金台残泪记》,光绪年间刊本。
    25、清·董执宜《闽都别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7、钱仲联《清诗纪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28、钱仲联《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29、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30、汪辟疆、王培军《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1、杨钟羲《雪桥诗话全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32、陈声《兼于阁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3、郭则淫《红楼真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34、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5、朱崇才《词话丛编续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36、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7、清·苏之琨、杭世骏、徐祚永《明诗话榕城诗话闽游诗话》,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1、《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朱维斡《四库全书闽人著作提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3、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5、福建师范大学古籍组《福建地方文献及闽人著述综录》,自印本,1986年。
    6、杨廷福、杨同甫《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杨廷福、杨同甫《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1年
    8、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9、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0、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1、郑贞文《闽贤事略初稿》,民国二十七年刊本。
    12、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3、明·黄仲昭《弘治八闽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明·黄仲昭《弘治八闽通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15、明·张孟敬、林庭木昂等《正德福州府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6、明·林烃、谢肇淛等《万历福州府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7、明·王应山《闽大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18、明·王应山《闽都记》,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9、明·何乔远《闽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清·周亮工、施鸿保《闽小纪闽杂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21、清·郑开极、陈轼等《康熙福建通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22、清·谢道承等《乾隆福建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0年。
    23、清·鲁曾煜、施廷枢等《乾隆福州府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据乾隆十九年刊本影印。
    24、清·陈寿祺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同治七年福州正谊书院刊本。
    25、沈瑜庆、陈衍等《民国福建通志》,民国十一年至二十七年刊本。
    26、清·萧震《道山纪略》,康熙十一年刊本。
    27、清·李拔《福州府志乾隆艺文志续编》,福州,海风出版社,2007年。
    28、张天禄《福州人名志》,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年。
    29、清·林枫、郭柏苍、郭白阳《榕城考古略·竹间十日话·竹间续话》,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30、明·徐火勃、清·郑杰、林春溥《榕阴新检·闽中录·榕城要纂》,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31、清·郭柏苍《乌石山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32、黄启权《三坊七巷志》,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33、谢其铨、郭斌《于山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34、张天禄《福州姓氏志》,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年。
    35、郑祖庚《闽县乡土志侯官县乡土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36、崔建英《明别集版本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7、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8、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9、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室《宋代传记资料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41、周骏富《明代传记丛刊》,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
    42、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台湾,明文书局,1985年。
    43、梁启超等《庸言》,中国近代期刊汇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44、陈庆元师《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45、陈庆元师《诗词研究论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46、陈庆元师《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47、卢美松《福州名园史影》,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年。
    48、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49、阮娟《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0、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1、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52、杨义《文学地图与文化还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3、刘建萍《诗人何振岱评传》,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
    54、林东源《坚守在荒寒之路——陈衍评传》,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55、杨晓波《郑孝胥诗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56、周薇《陈衍诗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57、蔡莹涓《梁章钜研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
    58、郑珊珊《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博士论 文。
    59、李玉宝《谢肇淛与晚明福建文学》,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60、陈文忠《张际亮与嘉道诗坛》,暨南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61、李斌《林昌彝诗歌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62、林宁《李宣龚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3、赵腾腾《陈宝琛诗歌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64、张明明《林昌彝交游与唱酬论述》,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65、郭云《黄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66、张曼莉《郑善夫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0硕士论文。
    67、陈丽《孟超然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68、韩敏《张远诗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69、陈晶晶《林寿图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70、李洪良《林则徐诗歌研究》,兰州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71、翟倩倩《萨玉衡诗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