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边缘的自由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的研究课题提出后,研究界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空白。考察现代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通常通过考察教授群体和学生群体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而实现。而30 年代的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校园文学成就大部分是由“教授作家”创造的。本论文通过对1930 至1937 年间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作家”的细化研究,力求阐明“教授作家”、“1930-1937: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以及与当时文坛之间的关系;揭示出这一“教授作家”现象产生的原因、背景、特征和存在的意义;发掘这些“教授作家”在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时期的文学成就、文学努力的价值,以及这一时期的生活、创作对他们文学选择和人生选择的影响。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回到历史现场中去,对原始史料进行挖掘与整理,还其历史本来面貌。并尽可能地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追求历史叙述的理论深度,对研究对象做出理性化总结。
    第一章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一个自由的文学港湾。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不是一个文学创作的群体、社团或流派,没有统一的创作宗旨以及文学主张,也没有前后延续的、固定的发表成果的刊物;他们是先后来到这所大学,彼此之间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存在;他们在这段时期的文学行动对其一生意义重大。本章重点分析了形成“教授作家”现象的原因及过程:边缘的青岛使国立青岛/山东大学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这种边缘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吸引“教授作家”的环境因素;两任“作家校长”开明自由的治学理念等,吸引了思想处于边缘状态的“教授作家”的加盟;学校自由理性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氛围为自由文学的滋生准备了适宜的土壤,这也是吸引“新月派”等自由人士到来的关键原因。他们在此可以不受某些流行文学元素的影响而自由创作。他们追求文学自由的精神与这所大学的文化精神相契合并互为依托,共同为30 年代中国纯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月”式的自由与学校自由人文精神的契合进一步巩固了自由的文学精神。
    第二章闻一多:由诗人向学者转向的完成。本章分析了《奇迹》一诗的产生
After raising the research subjec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llege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research world produced a series of effective research results. But the synthetically stu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d Qingdao/Shando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s still blank.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university and modern literature of China, usually by obser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ors colony、students colony and modern literature of China. But in the thirties the campus literary achievements of Stated Qingdao/Shandong University were mainly created by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 Therefore the soluble problem of this thesis is striving for clarify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 Stated Qingdao/Shandong University in 1930-1937 and the literary world then by way of the detailed research in the light of literary behavior and thinking spirits for this special literature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 Digs up these “professor writers’s”literature achievement and the particular value of the strive for literature during the state-maintained Qingdao City / ShanDong University perio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to their literature and life selection of the life of this particular period and cre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essay, I require eagerly to come back the historical scene for excavating and arranging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d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reation and effect of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and give the original face of history. And pursuing the theory depth of the history narrative on the basis of owing a large amount of first hand materials as possible as I can, making a reasonable summary to the object of study.
    Chapter one Stated Qingdao/Shandong University: A free literary estuary.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of state-maintained Qingdao City / ShanDong University was not a colony﹑college or school of literary creativity. There is no unified creative purpose and literary suggestion, even no in front and behind continual fixed publication to publish the achievements. They were sequences of in front and behind chargeable and independent individual existence between each other. Every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had an individuality research area and creative favor. Their literatural ac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have great meanings to their lives. This chapter, I want to analyze the reason and process of form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phenomenon specially: The edge geographic place far from politics﹑cultural center and proper climate are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ttract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 Two presidents “the Writer and Headmaster”enlightened ness, democracy free teaching method and literary theory are the humanistic factors that attract the coming of edge-minded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 School’s free rational literature concept and atmosphere are the most suitable soil to breed free pure literature, and it is the pivotal matter to attract the free coming person of crescent faction. They can do free creation without the impact of some fashionable literature elements here. The soul of them to pursuit free literature exactly the same as school's literature spirit, they have been don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re literature, one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branches. The “crescent”freedom corporation with school' free humanism soul have advanced to consolidate the school' free literature spirit. Chapter two Wen Yiduo: The finish from poet to be a scholar. This chapter analyze the product reason、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meaning of poet-《marvel》. The viewpoint of this chapter is: Wen Yiduo had finished the progress from a poet to be a scholar in Stated Qingdao University. The symbol is working out a sort of study terms about Tang poet and publishing in succession part of study results. Next studying further the main reason of finish “turning”: Having many kinds of potential elements; cannot fit
    the environment; displeasure about creative situation of new poet; having a deep love for motherland and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 on. The turning of Wen Yiduo stands for having no choice but to choose part of Chinese liberalism intellectual, who cannot accept the intense and patriotic manner, and come back to The classical document to seek “prescription”for saving country. Chapter three Shen Congwen: From recall to reality. Shen Congwen’s creation in Stated Qingdao/Shandong University came into first harvest in the thirties. Free Stated Qingdao/Shandong University provides chance and condition for his quiet thinking and creation. The home village's literature in Shen' period puts up the concern from innocent village's memory to realistic problem. Or the reduce of village recall' profession and the increase of responding to revolution and realistic profession. In other words the home village literary creation mixes more things except village's humanity. For example, the attitude of looks on for revolution, even the writing for dispelling the lofty meaning of revolution and so on. The city 'criticize in this period changes more implication and philosophic, comparing to showing off the primitive life energy without reservation and ironing caustic the city humanity. The turning of city space in Shen Congwen' cre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promoting him to surpass himself. At this time, not only the rich creations he was achieved, but also the change of a good deal of consciously calm thinking about realistic, and his create mood was tending quiet. Chapter four Lao She: Walking out sophisticate. In 1934 Lao She came to Stated Shandong University from Qi Lu University. Lao She had been had the wish to walk out sophisticate when he was in Qi Lu University. The experience of novel《Cate City》is the best example. After finishing 《iron cattle and ill duck》《black and white Li》and so on, Lao She ' attitude has changed, “don't want to play but do it well”. So Lao She who was in the Stated Shandong University, wrote a lot of delegate works: 《yue yaer 》《Duan Hun Qiang》《Old Tragedy in Epoch》. By 1936 the novel that is thinking
    serious how to improve national people's luck named 《Luo Tuo Xiang Zi 》was achieved. It is a symbol that he really walked out sophistication and became a “serious writer”with tearful smile. So the two years, Lao She was in Stated Shandong University from 1934 to 1936, was the key period of his creative mood change. But there is a part in this time, it can be said interim. Or it seeks for comfortable and freedom in period of 《Bi Shu Lu Hua》in 1935. Therefore in this time, the change progress of Lao She' mood was “walk out sophistication—leisure freedom—thinking seriously”. The serious thinking of changing national problems, the deeo critical about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he anxious about westernizing phenomenon, especially in Qingdao, which means that Lao She became the delegate of “serious writer”after “walking out sophistication”. Chapter five Liang Shiqiu: Retreat in order to advance. Liang Shiqiu seek freedom , equality and normal reason, which were untimely with the radical doctrine and times atmosphere of utilitarianism , and suffer criticizing of person such as Lu xun etc. In August of 1930, Liang Shipiu who was very depressed leaving Shanghai which was the center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to Stated Qingdao University, It looked like “avoiding”or “defeating”. In fact, it was collected and prepared for him to recognize the reality and himself, and rebuild the free discourse of literature. In Stated Qingdao/Shandong University, the largest achievement was: He carried out a set of academic actions such as teaching translation, which was prepared objectively with his ideological ideas and literary whereabouts. After four years 'rest and reorganization, Liang Shiqiu had a clear view of society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istence for literary freedom, which precipitated in his deep heart, made finally him returned the center of culture. Chapter six Hongshen: The effect f on campus's left flank discourse. Relatively with autocratic civilization and the speech , left wing literature what one says and freedom literature what one says equally belong to rebel’s what one says . Being compared with liberalism literature , the left wing literature of Qingdao City / ShanDong
    University is in continuously the weak power state . The weight of campus left wing what one says has been made heavier in the arrival of Hong Shen . He was one of the “professor writer”stand together with advance student that not many in State-maintained ShanDong University. Many efforts such as his literature and art thought and modern drama and film that he creates literature play as well as the guidance student drama performance of organized body etc, have given rise to the profound and lasting influence to the campus left wing what one says . Chapter seven 《Diao Dou 》and 《Bi Shu Lu Hua》.《Diao Dou 》was published which started by students, yet it published many essays of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 Therefore the fixed point for its research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fessor and writer”for its students and writers. For example, the publication inherits essentially , the thoughtful subject of “for human life”in “the May 4th”enlightenment period, this can not separated the influence from the professors. 《Bi Shu Lu Hua》was the literature and art supplement of 《the Qingdao City people newspaper 》, publish state-maintained ShanDong University “professor writer”and other civilization essence’s works , familiar essay that to be mostly at will leisurely and comfortable and comes loose discusses etc , but the periodical doing seek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ierce heats of the Kuomintang ”and “sends out the authority of literature and art person ”of《Bi Shu Lu Hua》, has caused the concern of the literary world.
引文
[1]陈平原:《大学之功用》,见《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第207 页。
    [3]徐葆耕:《序: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闻奇、周晓云编著《清华精神九十年》,民族出版社,2001 年版,第2 页。
    [4]谢泳:《大学旧踪·清华学风》,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6 页。
    [5]于万东:《薪尽火传》,见《求进》第三十五期。
    [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见《国立西南联大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7]《东方文化》,1998 年第5 期。
    [8]蔡元培:《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蔡元培全集》(三),第312-313 页。
    [9]《就职演说》,见杨东平编《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 年版,第353 页。
    [10]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原载《国立浙江大学校刊》,第248 期,1936 年版。
    [11]梁实秋:《谈闻一多》,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9 页。
    [12]《蔡元培的师资管理思想》,《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13]梁柱:《蔡元培的学术观及其大学课程建设思想探析》,《北京大学学报》2004 年5 月第3 期。
    [14]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47 页。
    [15]梁实秋:《忆杨今甫》,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 第213 页。
    [16]梁实秋:《谈闻一多》,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7 页。
    [17]梁实秋:《谈闻一多》,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8 页。
    [18]《大学教育》,见《蔡元培全集》(六),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1997 年版,第597页。
    [19]杨振声:《我蹩在时代的后面》,《她的第一次爱》华夏出版社,2003 年版,第221页。
    [2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见《国立西南联大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23]贺麟:《学术与政治》,载《当代评论》第1 卷第16 期,1941 年10 月20 日。
    [24]参见《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88 页。
    [25]一九三六年度《山大年刊》赵太侔《叙》。
    [26]梁实秋:《文学的纪律》,载《新月》1928 年3 月10 日,第1 卷第1 期。
    [27]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载《新月》第3 卷第4 期1930 年6 月10 日。
    [28][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
    [29][美]罗伯特·罗威:《文明与野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年版,第20 页。
    [30]蔡元培先生在国立山东大学成立四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词,载《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85 期,1934 年9 月24 日。
    [31]《关于旅行的谈话》,据《旅行杂志》第9 卷第2 期,1935 年2 月1 日版。见《蔡元培全集》(七),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1998 年版,第11-12 页。
    [32]郁达夫:《青岛巡游》,见公曰,张蓉编,青岛出版社1999 年版,第18 页。
    [33]参见梁实秋:《青岛之旅》,见《梁实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
    [34]清末民初的青岛先后经历过德国租界,日本占据,国民政府管辖这样几个阶段,其人口增长的急剧程度可以用数字加以证明,1910-1930 年上海人口的年增长率为49.97%,(李国祁:《由上海、汉口与青岛三都市的形成与发展论近代我国通商口岸的都市化作用》,载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82 年6 月,第279 页。)1924-1927年青岛的人口年增长率为193.67%,而济南在1919-1933 年间,人口年增长率仅为53%,低于青岛两倍多。(David. D. Buck, Urban Change in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sin (wisconsin)Press, 1978 年版第230-231 页)。
    [35]而这些增加的城市移民,据胶澳海关的资料,国内移入的人口以本省最多,此外还有来自宁波、上海和广东等为数不多的南方人,本省移入的人口大部分来自邻近的地区,尤以胶州、平度为最多(青岛档案馆馆藏海关资料2 号《胶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据1927 年的调查,青岛有19 个重要的同乡组织(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136 页,民国17 年版)。另据1933 年的调查,青岛市政府及所属各局1245名职员籍贯,除青岛市、外国人及不详者,遍及19 个省。从有关资料统计情况,山东籍职员高达40.9%,而非鲁籍职员占58.32%。青岛原籍仅6 人,占0.48%,(民国二十年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周之佐著《青岛市政府实验报告》,(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印行,第9309 页。)再者由于青岛经历过德租界等这样的特殊阶段,因此在青的外国人也占青岛市区人口的相当部分比例,更明显高于其它城市,1925 年外人占市区总人口的7.3%。
    [37]《青岛晚报》编:《琴岛钩沉》青岛出版社,1999 年版,第71 页。
    [38]1929 年8 月23 日蔡元培致吴敬恒(稚晖)函,载台湾《山东文献》第六卷第三期。蔡先生的函件现存台湾。1928 年7、8 月间,由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任主席,准备在济南筹备国立山东大学。1929 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蔡元培先生来青岛小憩,随之对地处海滨的青岛的环境气候倍加赞赏。再者他认为济南是四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而青岛地处海滨,可少受战乱影响,因而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筹办。这个建议得到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支持,由此筹备委员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
    [39]《关于旅行的谈话》据《旅行杂志》第9 卷第2 期,1935 年2 月1 日版,见《蔡元培全集》(七),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1998 年版,第11-12 页。
    [42]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 年初版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年版,第2 页。
    [43]杨振声:《为追悼朱自清先生讲到中国文学系》,载《文学杂志》第3 卷第5 期,1948 年8 月29 日。
    [44]参见黄廷复:《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70 页。
    [45]参见《中国文学系消息》,载《清华周刊》,第86 期,1929 年9 月16 日。
    [47]参见冰心:《忆实秋》,见《回忆梁实秋先生》,陈子善主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年版,第4 页。
    [48]《避暑录话》第1 期,1935 年7 月14 日。
    [49]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文史集粹·教育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 页。
    [50]《励学》第一期,励学社编印,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出版。
    [51]《蔡元培全集》(六),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1998 年版,第594 页。
    [52]《校长报告》,载《国立青岛大学周刊》第28 期,1931 年11 月9 日。
    [54]蔡元培先生在国立山东大学成立四年纪念会上的讲演词,载《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85 期,1934 年9 月24 日。
    [55]《校长报告》,载《国立青岛大学周刊》第2 期,1931 年5 月11 日。
    [56]梅贻琦:《大学一解》原载《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 年4 月。
    [57]《大学·中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年版。
    [58]1934 年6 月5 日教育部给山东的《训令》,现存山东省档案馆。
    [59]《黄(注:黄际遇)院长报告》,载《国立青岛大学周刊》第5 期,1931 年6 月11 日。
    [60]《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见《文学评论》,2004 年第4期。
    [61]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1928 年3 月10 日第1 卷第1 号。
    [62]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1928 年3 月10 日第1 卷第1 号。
    [63]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1928 年3 月10 日第1 卷第1 号。
    [64]梁实秋:《文学与革命》,见《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 年12 月第一次影印出版,第7 页。
    [65]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见《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 年12 月第一次影印出版。
    [6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 年8 月第三版,第173页。其中说:“首先是新月派的灵魂和组织者徐志摩1931 年8 月飞机失事身亡,对新月社来说,这无异是月亮的沉落。同时,新月社另一领袖闻一多,在文学事业上改了航道,由新诗的研钻和创作,转入古典文学的研究,新月社遂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风流消散了。”
    [67]老舍:《三年写作自述》,见《老舍文艺论集》,张桂兴编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247 页。
    [68]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见张桂兴编注《老舍文艺论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287 页。
    [69]臧克家:《悲愤满怀苦吟诗》,见《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3 期。
    [70]蒲风在1934 年就把臧克家列入新月诗派,见他的《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
    [7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 年8 月第三版,第175 页。
    [72]徐志摩:《欧游漫记·给新月》,见《晨报副镌》1925 年4 月2 日。这是徐志摩致新月社同人的信中描述的‘新月沙龙’的热闹情景。
    [73]梁实秋:《青岛之旅》,见《梁实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160页。
    [74]《国立青岛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年,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76]梁实秋:《忆〈新月〉》,见《梁实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4页。
    [77]《〈新月月刊〉敬告读者》,载《新月》二卷六七号合刊扉页后,合订影印本缺印。
    [78]《罗隆基致胡适信》(1931 年5 月20 日),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68 页。
    [79]臧克家:《我的先生闻一多》,见《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第484 页。
    [80]《罗隆基致胡适信》(1931 年8 月6 日),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76 页。
    [81]储安平:《中国的政局》,载《观察周刊》1947 年3 月2 卷2 期。
    [82]鲁迅:《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版,第110-111 页。
    [83]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转引自胡伟西、高瑞泉张立民:《十字街头与塔》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56 页。
    [84]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勤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年版,第311 页。
    [85]参见《青岛晚报》1932 年2 月15 日,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86]沈从文:《从现实实习,二》,载《大公报》,1946 年11 月10 日。
    [87]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二卷的序》,见《沈从文文集》第1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345 页。
    [88]这篇散文在几个版本的《闻一多全集》中并未收入。就目前的资料看来,这是闻一多一生中很少写的抒情散文,而且是那么充满感情地书写了青岛对诗人的吸引力,可见诗人对青岛的大海美景这些自然环境是极喜欢的,也就是说,青岛激起了诗人那颗跳动的激情的心,因此,诗人在这里写出《奇迹》一诗也就好解释得多了。[89]臧克家:《我的先生闻一多》,见《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长江文艺出版社,第483 页。
    [90]参见臧克家:《悲愤满怀苦吟诗》,载《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3 期。
    [91]梁实秋:《谈闻一多》,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7 页。
    [92]陆耀东:《新时期闻一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参阅《闻一多研究辑刊》1995 第2期,第5 页。
    [93]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1988 年版,第58-59 页。
    [94]荣光启:《试论闻一多诗歌写作的终结》,见《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 期。
    [95]刘烜:《闻一多在青岛》,见《海鸥》1982 年第3 期。
    [96]刘增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传略·闻一多》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97]苏雪林:《谈闻一多的诗》,见《现代》1934 年4 月第3 期。
    [98]《奇迹》“不易读懂”,其中的“你”是谁,大费猜疑。“这篇《奇迹》是他教我时候写的,当时我不懂,但也没问他。现在,我一连读了几遍,我看闻先生写的是他认为‘美的化身’,像是以女性为代表。这与《红烛》里的《红豆篇》所追求、所热情歌颂的对爱人的爱情,似有相通之处,但又决然不同。一抽象,一具体,一现实,一象征。”“这是我个人的猜想,也不一定猜得对。”参见臧克家:《闻一多先生诗创作的艺术特色》,载《诗刊》1979 年4 月号。
    [99]《闻一多全集》第12 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5 页。
    [100]《闻一多全集》第12 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4 页。
    [101]《闻一多致朱湘、饶孟侃》(1930 年12 月10 日),见《闻一多全集》第12 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102]梁实秋:《谈闻一多》,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2 页。
    [103]闻一多给梁实秋看他青岛时期的爱情诗《凭藉》的时候,署名沙蕾。
    [104]梁实秋:《看云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年版。
    [105]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94 页。
    [106]《闻一多致朱湘、饶孟侃的信》(1930 年12 月10 日),见《闻一多全集》12 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54 页。
    [107]《闻一多致朱湘、饶孟侃的信》(1930 年12 月10 日),见《闻一多全集》12 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54 页。
    [108]梁实秋:《方令孺其人》,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第226 页。
    [109] 《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2 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 页。
    [110]《莪默伽亚谟之绝句》,见《闻一多全集·丁集·诗与批评》(三、四),朱自清、郭沫若、吴晗、叶圣陶编辑,上海书店,1991 年版,第203-220 页。
    [111]仿吾:《莪默伽亚谟之绝句》编者附识,创造1923 年2 月第1 期。
    [112]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几封信》,见《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长江文艺出版 社,1982 年版,第492 页。
    [113]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晨报》副刊《诗镌》,1926 年4 月1日。
    [114]《回念朱佩弦先生与闻一多先生》,上海《文学杂志》第3 卷第5 期1948 年10月。
    [115]《闻一多全集》,第12 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431-432 页。
    [116]《闻一多全集》,第12 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443-446 页。
    [117]邓乔彬等:《学者闻一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版第444 页。
    [118]刘志权《闻一多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年版,第56 页
    [119]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悠悠岁月桃李情——山东大学九十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第85 页。
    [120]刘烜:《闻一多研究中国文学的独立性》,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468 页
    [121]刘烜:《闻一多研究中国文学的独立性》,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454 页。
    [122]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几封信》,见《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第491 页。
    [123]《大江季刊》创刊号,民国十四年七月出版。
    [124]熊佛西:《悼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民主的鼓手》,见《闻一多纪念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年版,第72 页。
    [125]郭小:《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现代诗人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18 页。
    [126]郭沫若:《闻一多全集·序》(开明书店1948 年版影印本)上海书店,1991 年版,第10 页。
    [127]朱自清:《闻一多全集·序》(开明书店1948 年版影印本)上海书店,1991 年版,第13 页。
    [128]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年版,第313、314、316、319 页。
    [129]台湾《传记文学》第39 卷1 期,1981 年版。
    [130]朱自清:《那里走》,见《朱自清散文》(上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版,第128 页。
    [131]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32]转自苏志宏:《闻一多新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7-28 页。
    [133]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54 页。
    [134]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年版,第75 页。
    [135]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年版,第75 页。
    [137]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几封信》,见《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第503 页。
    [138]梅亭:《我所见的闻教授》,《解放日报》,1946 年7 月25 日。
    [139]郭沫若:《闻一多全集·序》(开明书店1948 年版的影印本),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5 页。
    [140]梁实秋:《谈闻一多》,见《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第85-86 页。
    [141]臧克家:《海——回忆一多先生》,见《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第501 页。
    [142]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978页。
    [143]许纪霖:《寻求意义》上海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44、47 页。
    [144]《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279 页。
    [145]《云南看云》,《沈从文文集》第10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78页。
    [146]《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265 页。
    [147]《南行杂记》,1928 年2 月1 日至4 日《晨报副刊》2189-2192 期。
    [148]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第327页。
    [149]沈从文:《小忆青岛》,见公曰、张蓉编《客居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年版,第15、16 页。
    [150]金德寅:《青岛文化名人传略·沈从文》青岛出版社,2001 年版,第135 页。
    [152]沈从文:《沈从文别集·湘行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 年版,第43 页。
    [153]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见《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42 页,第45 页。
    [154]沈从文:《一封信》,见《大公报·文艺》,1937 年2 月21 日。
    [155]沈从文:《烛虚·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见《沈从文选集》第5 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98 页。
    [156]沈从文:《短篇小说》,见《国文月刊》1942 年第18 期。
    [157]姚卿详:《学者在北平·沈从文》,1946 年10 月26 日天津《益世报》。
    [158]王德威:《批判的抒情——沈从文的现实主义》,见《中国现代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29 页。
    [159]《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见《沈从文文集》第9 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 页。
    [160]《沈从文文集》第12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113-114 页。
    [161]《连萃创作一集序》,1931 年5 月21 日《中央日报·文艺周刊》,转引自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34 页。
    [162]《续废邮存底·学习写作》见《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57 页。
    [163]《论特写》,见《沈从文文集》第4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139 页。
    [164]《论特写》,见《沈从文文集》第4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140 页。
    [165]参见吴福辉:《乡村中国的文化形态:论京派小说》,见《带着枷锁的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年版,第113-135 页。
    [166]《沈从文文集》第4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387 页。
    [167]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第121 页。
    [168]《沈从文文集》,第12 卷,花城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114 页
    [169]王晓明:《潜流与旋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1 页。
    [170]参见沈从文:《从文自传》,见《沈从文文集》第九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
    [171]王德威:《批判的抒情——沈从文的现实主义》,见《中国现代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70 页。
    [172]沈从文:《〈从文习作选〉代序》,见《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44 页。
    [173]《记胡也频》,见《沈从文文集》第9 卷,花城出版1992 年版,第92 页。
    [174]《记胡也频》,见《沈从文文集》第9 卷,花城出版1992 年版,第92 页。
    [175]《烛虚》,见《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281 页。
    [176]沈从文:《〈雪〉·序》,见《沈从文文集》卷11,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177]《三个女性》,见《沈从文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290-299页。
    [178]《若墨医生》,见《沈从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299页。
    [179]《泥涂》,见《沈从文文集》第5 卷,花城出版1992 年版,第316-317 页。
    [180]《新废邮存底·十八》,见《沈从文文集》第12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54 页。
    [181]参见凌宇:《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82]《篱下集·题记》,见《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183]《烛虚》,见《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页。
    [184]《〈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见《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43 页。
    [185]《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见《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1992 版,第323 页。
    [186]《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见《沈从文文集》第9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108 页。
    [187]《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见《沈从文文集》第9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108 页。
    [188]《给一个大学生》,见《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307页。
    [189]《学习写作》,《沈从文文集》第11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356 页。
    [190]《如蕤》,《沈从文文集》第5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第261-262 页。
    [191]《重访老舍在山东的旧居》,《文史哲》1981 年第4 期。
    [192]《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586 页。
    [193]参见《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94]指《五九》《热包子》《爱的小鬼》《同盟》,《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586 页。
    [195]《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586 页。
    [196] 王惠云、苏庆昌:《老舍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 年版,第93 页。
    [197] 又指“《月牙儿》以前的那些篇”。见《我怎样写短篇小说》。
    [198]《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586 页。
    [199]《我怎样写〈猫城记〉》,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548 页。
    [200]《我怎样写〈离婚〉》,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552 页。
    [201]《我的创作经验》,《刁斗》第1 卷第4 期。
    [202]《樱海集〈序〉》,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3 页。
    [203]《马彦祥谈老舍》,《剧坛》1984 年第4 期。
    [204]《夏之一周间》1932 年9 月1 日《现代》第1 卷第5 期。
    [205]《个人计划》,1934 年1 月1 日《范文杂志》第31 卷第1 集。
    [206]老舍:《我怎样写〈牛天赐传〉》,载1936 年8 月1 日《宇宙风》第22 期。
    [207]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载1945年7月《青年知识》,第1卷第2期。
    [208]《钢笔与粉笔》1935 年12 月15 日《益世报》。
    [209]《这几个月的生活》,1937 年4 月25 日《益世报》。
    [210]《樱海集〈序〉》,见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3 页。
    [211]《我这一辈子》,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
    [212]]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载1945年7月《青年知识》,第1卷第2期。
    [213]“兹探得新教员履历及其专长分述如后:中文系讲师舒舍予:舒先生曾在英国伦敦大学教学五年,对于西洋文学,研究极深。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中国文学系担任教授四年,著述甚多,国内各大刊物常见其作品(署名老舍),文字别具风格,极富兴趣,社会人士多爱读之。今来本校就教,中文系同学无不庆幸也。”(《本校新聘教员之介绍》,《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85期,1934年9月24日。)1935 年老舍才被改聘为教授。(《山东大学下学期教职员聘定》,见1935 年7 月6 日《青岛民报》)老舍的到来让中文系师生很兴奋,《中文系同学举行迎新会》云:“宣布开会后,由严曙明主席致欢迎词,略谓:本系本学年,在师长方面:新聘有现代文坛知名的舒舍予(老舍)先生,将来定能予本系同学很多的指导与教诲。……继由校长、张主任、姜淑明、游泽丞、舒舍予诸先生相继致训词,语多黾勉,殊为恳切。”(《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88 期,1934 年10 月15 日)
    [214]老舍:《诗与散文》,见《老舍文艺论集》,张桂兴编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 页。
    [215]《青岛民报》1934 年10 月9 日。
    [216]《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90 期,1934 年10 月29 日。
    [217]《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142 期,1936 年1 月27 日。
    [218]《益世报》副刊“文学”第1 期。
    [219]《益世报》副刊“益世小品”第1 期。
    [220]《益世报》副刊“文学”第10 期。
    [221]《益世报》副刊“益世小品”第15 期。
    [222]《益世报》副刊“益世小品”第38 期。
    [223]《益世报》副刊“益世小品”第39 期。
    [224]《益世报》副刊“益世小品”第43 期。
    [225]老舍:《选民》,见《老舍与第二故乡》,张桂兴编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 页。
    [226]老舍:《选民》,见《老舍与第二故乡》,张桂兴编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 页。
    [227]《青岛民报》1934 年10 月9 日。
    [228]老舍:《老舍选集·自序》,载《人民日报》1950 年8 月20 日。
    [229]鲁迅:《忽然想到·六》,《鲁迅全集·华盖集》第3 卷,1982年版,第45页。
    [23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陈朝翔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231]老舍:《老舍选集·自序》,载《人民日报》1950 年8 月20 日。
    [232]《避暑录话》第8 期,1935 年9 月1 日。
    [233]《立秋后》,《避暑录话》,1935 年8 月18 日。
    [234]《避暑录话》第1 期,1935 年7 月14 日。
    [235]《避暑录话》第2 期,1935 年7 月21 日。
    [236]学生自行出版印刷的毕业纪念特刊,受到老舍的热情支持与帮助,并担任该刊顾问,见《年刊编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载1936 年4 月6 日《国立山东大学周刊》第147 期。
    [237]老舍:《青岛与山大》,载《二五年刊》山东大学1936年出版,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238]老舍:《大时代与写家》,《宇宙风》第53 期,1937 年12 月1 日。
    [239]余光中:《金灿灿的秋收》(代序),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 年版,第4 页。
    [240]梁实秋:《所谓“文艺政策者”》,见《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 年12 月第一次影印出版,第74 页。
    [241]梁实秋:《忆<新月>》,见《梁实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4 页。
    [242]梁实秋:《文学与革命》,见《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 年12 月第一次影印出版, 第8 页。
    [243]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见《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 年12 月第一版影印出版,第24-25 页。
    [244]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见《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 年12 月第一版影印出版,第22 页。
    [245]《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22 辑,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辑,1990 年版,第43 页。
    [246]《梁实秋谈翻译莎士比亚》,《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年第1 期。
    [247] 《梁实秋谈翻译莎士比亚》,《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年第1 期。
    [248]许国璋:《〈梁实秋谈翻译莎士比亚〉按》,《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年第1 期。
    [249]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 年第3 期。
    [250]以上内容参见《青岛市志·文化志》(上),青岛市史志文化分志编委办公室,1989年10 月,第5-4 页,未正式发表的清样。
    [251]《海鸥剧社公演盛况》,载《国立青岛大学周刊》,1932 年6 月6 日。
    [252]《青岛民报》1936 年3 月11 日。
    [253]《为中国剧坛祝福》,原载1942 年12 月31 日《新华日报》。
    [254]《战区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损失概况》,载《教育通讯》第二卷第5 期,重庆1939年1 月28 日,第20 页。
    [255]将戏剧作为事业,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你就成了“优伶”,而这是一个与“倡妓”的含义一样的词,因此当年洪深选择戏剧创作和表演就被人讥讽为“艺术卖淫”。见《我的打鼓时期已经过了么?》,载《洪深文集》第4 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32,535 页。
    [256]洪深:《我的打鼓时期已经过了么?》,载《洪深文集》第4 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版,第532 页。
    [257]曲六乙:《洪深的剧作——读〈洪深剧作选〉看〈洪深文集〉札记》,载《文学书籍评论丛刊》1959 年第5 期。
    [258]陈瘦竹:《左联时期的戏剧》,《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
    [259]钱模样、沈继常:《洪深有农村三部曲》载《韩山师专学报》1981 年第3 期。
    [260]万国庆:《洪深电影理论批评浅论》,见《喀什师院学报》2000 年9 月第21 卷第3 期。
    [261]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36 页。
    [262]《印象的自传》,原载《文学月报》1932 年第7 期。
    [264]赵铭彝:《忆洪深与田汉》,载《文艺研究》,1982 年第2 期。
    [265]参见王昭建:《追思梁实秋和洪深先生》,见《悠悠岁月情》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
    [266]《本校新聘教员之介绍》,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4 年9 月24 日。
    [267]《本校新聘教员之介绍》,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4 年7 月9 日。
    [268]《本校续聘各系教员》,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4 年9 月17 日。
    [269] 参见《本学年各系所开学程》,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5 年9 月17。
    [270]《十月十五日纪念周》,《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4 年10 月22 日。
    [271]《洪深教授作公开讲演》,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4 年12 月17 日。
    [272]《三月十一日纪念周》,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5 年3 月18 日。
    [273]洪深:《告别戏剧界的诸位友朋》,载《中华日报》,1934 年9 月9 日。
    [274]常青真:《怀念亲人洪深》,见《戏剧艺术》,1981 年第2 期。
    [275]《本校话剧社第一次公演志盛》,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5 年6 月3。
    [276]《本校同学成立戏剧团》,见《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5 年10 月28。
    [277]参见王昭建:《追思梁实秋和洪深先生》,见《悠悠岁月情》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
    [278]鲁海:《洪深在青岛》,见《青岛文艺漫话》青岛出版社1997 年版,第91 页。
    [279]参见冰心:《忆实秋》,见《回忆梁实秋先生》,陈子善主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年版,第4 页。
    [281]《青岛时报》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二日第二版,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283]《刁斗》季刊创刊号,1934 年1 月1 日版。
    [284]现存青岛市图书馆特藏部。
    [285]洪深:《发刊辞》见《避暑录话》第1 期1935 年7 月14 日。
    [286]洪深:《发刊辞》见《避暑录话》第1 期1935 年7 月14 日。
    [287]洪深:《发刊辞》见《避暑录话》第1 期1935 年7 月14 日。
    [288]老舍:《完了》,见《避暑录话》第10 期,1935 年9 月15 日。
    [289]《避暑录话》第3 期,1935 年7 月28 日。
    [290]《避暑录话》第7 期,1935 年8 月26 日。
    [291]《避暑录话》第5 期,1935 年8 月11 日。
    [292]《避暑录话》第4 期,1935 年8 月4 日。
    [293]《避暑录话》第2 期,1935 年7 月21 日。
    [294]《避暑录话》第3 期,1935 年7 月28 日。
    [295]《避暑录话》第4 期,1935 年8 月4 日。
    [296]王余杞:《关于〈避暑录话〉》,《新文学史料》,1981 年第1 期。
    [297]本刊因为单页,易于散失,在休刊后决定十期合为一卷,添加封面及索引,装订成册,每册仍售洋三角,约于本月底可装成发售。兹将本地及外埠发售处列下:青岛,荒岛书店、平原书店;天津,北方文化流通处;上海,生活书店;北平,西单商场各书店;济南,东方书店;绥远,民众图书馆;太原,太原师范学校陈友鸣先生。(老舍:《余白》,载《避暑录话》第10 期,1935 年9 月15 日。)
    [298]李金发:《法国的文艺客厅》,载《人间世》,第18 期。
    [299]洪深:《发刊辞》,见《避暑录话》第1 期,1935 年7 月14 日。
    [300]老舍:《完了·余白》,见《避暑录话》第10 期,1935 年9 月15 日。
    [301]《避暑录话》第10 期,1935 年9 月15 日。
    [303] 王行之:《我论老舍》,《文艺报》1989 年1 月21 日。
    [304]《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57 页。
    [305] 朱光潜:《文学院》,见杨东平编《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 年版。
    [306]参见《胡适的日记》第11 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 年版。
    《青年杂志》(《新青年》)(1915 年-1920 年)
    《新潮》(1919 年-1921 年)
    《新月》(1928 年-1933 年)
    《小说月报》(1920 年-1931 年)
    《文学》(1933 年-1937 年)
    《文学评论》(1934 年的两期),李长之,杨丙晨编,立达书局。
    《青岛晨报》(1933 年6 月13 号-1935 年8 月18 号)现存山东省图书馆。
    《曙光》(共两卷9 期)现存山东省图书馆。
    《青潮月刊》(共两期)1919 年版,现存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文化》(共五卷21 期)现存山东省图书馆。
    《国立青岛大学教职员表》民国二十年六月印,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国立青岛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年,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国立青岛大学周刊》1931 年2 月创刊,四开八版。除除报道学校重要活动和重大兴革外,有四版是图书专栏,及时介绍新书消息、内容和有关评价。
    《图书馆增刊》,1931 年5 月创刊,梁实秋题写发刊词。学校现有中文图书3 万余册,外文图书8 千余册。并成立图书管理委员会,由教务长、各院院长、图书馆馆长、主任及教授若干人组成,图书馆长担任主席。现存山东省档案馆。
    《刁斗》季刊,1934 年-1935 年,共查到两卷五期,现存国家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
    《励学》共查阅到六期,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初版,现存国家图书馆。
    《文史丛刊》1934 年第1 期,现存山东省图书馆。
    《避暑录话》1935 年7 月14 日-9 月15 日,共10 期,现存青岛市图书馆。
    《山大年刊》山大二五年刊编辑委员会编,国立山大二五级级会发行,1936 年出版,现存国家图书馆和青岛市档案馆。
    《国立山东大学名录》民国二十五年十月编,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国立山东大学周刊》,1932 年国立青岛大学改名后,《国立青岛大学周刊》随 之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周刊》。
    《国立山东大学概况》(民国二十年),现存青岛市档案馆。
    《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生周刊》1919 年创刊号。
    《山东教育》(1936 年-1937 年),第二卷至第四卷。
    《齐大季刊》(1933 年-1936 年),齐鲁大学出版。
    《世界文艺季刊》(原名《世界学生》),共查到四期,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创刊号。
    [美]亚伯拉罕·费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年版。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出版社,1999 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张长东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
    [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 年版。
    [美]罗伯特·罗威:《文明与野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年版。
    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美]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雷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5 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
    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金耀基:《大学的理念》,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版。
    钱理群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杨东平编:《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 年版。
    刘克敌主编:《百年文学与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年版。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版。
    赵新林、张国龙:《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李振东:《北大的校长们》,北京:中国经济技术出版社,2003 年版。
    黄延复:《清华的校长们》,北京:中国经济技术出版社,2003 年版。
    黄延复:《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闻奇、周晓云编著:《清华精神九十年》,民族出版社2001 年版。
    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
    缪名春,刘巍编:《老清华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
    谢泳,智效民等著:《逝去的大学》,同心出版社,2005 年版。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 年8 月第三版。
    谢泳:《教授当年》,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 卷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刘介民:《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 年版。
    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闻黎明:《闻一多传》,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共12 卷,花城出版社,1992 年版。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时事出版社,1990 年版。
    赵园主编:《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年版。
    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年版。
    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年版。
    老舍:《老舍文集》共1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90 年版。
    张桂兴编著:《老舍资料考释》,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年版。
    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张桂兴编著:《老舍文艺论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老舍:《文学概论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孙洁:《世纪彷徨:老舍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
    舒济编:《老舍和朋友们》,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版。
    舒济编:《老舍书信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
    郝长海,吴怀斌编:《老舍年谱》,1988 年版。
    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 年版。
    《老舍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
    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 年版。
    梁实秋:《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 年版。
    梁实秋:《梁实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
    梁实秋:《梁实秋怀人丛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年版。
    陈子善主编:《回忆梁实秋先生》,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年版。
    陈子善主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1989 年版。
    洪深:《洪深文集》共4 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版。
    洪深:《洪深代表作》,潘克明编,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
    周扬等:《洪深:回忆洪深专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
    陈美英编著:《洪深年谱:1894-1955》,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年版。
    范方俊:《洪深与二十世纪中外现代戏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年版。
    杨振声:《杨振声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刘殿祥编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
    杨振声:《杨振声选集》,孙昌熙,张华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
    杨振声:《她的第一次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刘殿祥编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年版。
    臧克家:《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
    冯光廉、刘增人:《臧克家研究资料》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臧克家:《臧克家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 年版。
    臧克家:《我的诗生活》,重庆读书出版社,1946 年版。
    臧克家:《甘苦寸心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西南联大校史组编:《国立西南联大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山东大学校友会编:《山东大学(青岛)人物志》,海洋出版社,1991 年版。
    山东大学档案馆编:《山东大学大事记(1901-1990)》,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山东大学校刊编辑室编印:《山东大学建校五十五周年画册(1926-1981)》, 1981 年版。
    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10 辑,第22 辑, 1990 年版。
    青岛市文化局编:《青岛文艺漫话》,青岛出版社,1988 年版。
    闻一多等著:《客居青岛》,公曰,张蓉编,青岛出版社,1999 年版。
    《琴岛钩沉》(琴岛春秋书系),《青岛晚报》编,青岛出版社,1999 年版。
    魏建等主编:《齐鲁文化通史·近现代卷》(8)中华书局,2005 年版。
    乔力、李少群主编:《山东文学通史》(下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闫秉科、宫立昌主编:《山东大学英才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山东大学百年学术集粹》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学术集粹·文学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山东大学校友会编:《山东大学校友名人录》,山大出版社,1996 年版。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悠悠岁月桃李情——山东大学九十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
    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山东大学校史资料》(第1 期至第七期),内部出版。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地方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青岛》,齐鲁书社,1980 年版。
    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出版社,2005 年版。
    宋连威:《青岛城市的形成》,青岛出版社,1998 年版。
    《青岛·老街镜像》,杨光摄影,青岛出版社,2005 年版。
    青岛市社科院、青岛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青岛城市现代化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杨军、楼树军等主编:《青岛的路》(中英文本),青岛电视台、青岛市人民政府 新闻办公室编,青岛出版社,2004 年版。
    青岛出版办公室编:《青岛风采》,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
    中共青岛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编:《青岛革命回忆录》(第一辑)。
    中共青岛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编:《青岛革命史稿》。
    王元忠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大事记》,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青岛记忆》,青岛出版社,2003 年版。
    陆安:《青岛近现代史》,青岛出版社,2001 年版。
    鲁海:《青岛旧事》,青岛出版社,2003 年版。
    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青岛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编:《青岛历史文化名人传略》,青岛出版社2001 年版。
    鲁海编著:《青岛名人游踪》,青岛出版社,1997 年版。
    山东省出版总社青岛分社编:《青岛史话》,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青岛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文化志风俗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青岛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大事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年版。
    青岛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海港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年版
    青岛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人物志》,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 年版。
    政协山东省,青岛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青岛文史资料》(第一辑至第九辑)。
    青岛市史志文化分志编委办公室:《青岛市志·文化志》(上、下), 1989 年,内部发行。
    青岛市志文化分志编委办公室:《青岛文化史料》(第一辑),1984 年版。
    许木铎,李保金编著:《古今青岛》,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年版。
    《山东文史集粹》(下)北京:文史出版社1998 年版。
    《蔡元培全集》,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1997,1998 年版。
    高叔平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